實用兒科護理

Page 1



1章

緒論

第一節 兒科護理的定義 第二節 兒科護理的起源與發展

1 3 3

兒童醫療保健體系的發展

3

兒童健康問題的變遷

5

嬰幼兒健康促進及保護計畫目標 6 嬰幼兒健康促進及保護之工作 策略及實施方式

7

衛生福利部成立兒童健康推展委 員會

第三節 兒科護理人員的角色與功能 第四節 應用護理過程於小兒科護理

12 12

確認護理問題

13

擬訂護理計畫

13

護理計畫的執行

13

評值

14 15

第二節 新生兒評估

50 52

初期評估

52

過渡期評估

53

身體各系統評估

54

妊娠週數的評估

58

行為的評估

64

第三節 新生兒餵食

66

母乳哺育

66

嬰兒配方奶

68

特殊案例

70

第四節 新生兒常見健康問題及其護理 70 生產損傷 ‧軟組織損傷

70

‧頭部損傷

71

‧骨折

72

‧神經損傷

73

新生兒感染

71

75

生理的發展 兒童發展理論

‧鵝口瘡

75

15

‧膿疱病

77

19

動作發展

‧梅毒

78

22

語言發展 智力發展

‧尿布性皮膚炎 ‧臍帶感染

81

25 25

氣質特徵

26

嬰幼兒發展測驗

27

第六節 兒童的營養需求

2章

8

護理評估

第五節 兒童的生長與發展

8

認知發展

28

83

第五節 先天性代謝異常之篩檢及護理 83 致病機轉

84

新生兒篩檢目的

85

新生兒篩檢方法

85

篩檢之疾病

88

嬰兒期營養需求 幼兒期營養需求

28

學齡期營養需求

32

88 ‧苯酮尿症 ‧葡萄糖-六-磷酸鹽去

氫酶缺乏症

91

新生兒及其護理

35

‧半乳糖血症

93

‧高胱胺酸尿症

96

第一節 新生兒特徵

31

37

外觀特徵

37

生理特徵

42

行為狀態

50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 98 ‧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

98

‧楓漿尿症

98


‧中鏈醯輔酶 A 去氫酶缺 乏症 ‧戊二酸血症第一型

100

‧異戊酸血症

101

‧甲基丙二酸血症

101

第六節 實例介紹

3章

99

4章

新生兒敗血症

160

嬰兒猝死症候群

164

住院兒童之反應及其護理 175

102

第一節 住院兒童常見的壓力源

高危險性新生兒之護理 107

第一節 高危險性新生兒之定義

109

危險因子

109

分類

109

第二節 高危險性新生兒之評估

111

周產期的評估與新生兒轉送

111

體溫的評估 體液與電解質的評估

112

營養的評估

119

第三節 早產兒之護理

116 122

病因病理

122

臨床表徵

123

護理處置

125

常見問題與處置 ‧呼吸窘迫症候群

129 129

‧呼吸暫停

135

‧開放性動脈導管

137

‧腦室內出血

138

‧新生兒壞死性腸炎

140

‧早產兒視網膜病變

143

第四節 高危險性新生兒之護理 高膽紅素血症 ‧膽紅素的代謝

145 145 145

‧影響膽紅素值的因素

146

‧高膽紅素血症的分類

147

‧高膽紅素血症之處置與 照護

151

過渡性新生兒呼吸過速

157

胎便吸入症候群

158

177

分離焦慮 失去控制力

177

疼痛

178

未知或陌生的事件

178

不明確的限制與期望

178

害怕

179

177

第二節 兒童對住院壓力的反應及其 179 護理 嬰兒期

179

幼兒期

180

學齡前期

181

學齡期

182

青少年期

183

第三節 協助兒童減少住院壓力反應 189 影響兒童因應住院壓力的因素 189 促進兒童因應住院壓力的方法 190

第四節 兒童住院對家庭的影響及其 198 護理 198 住院是一個家庭危機 父母對兒童住院的反應與因應 199

手足住院對兄弟姊妹的影響

200

護理措施

200

第五節 疼痛的評估及護理

203

疼痛的評估

203

疼痛的處置及護理

206

第六節 住院過程中的護理

209

住院前的準備

209

入院護理

211

‧兒童及家人入院時的 反應

211


‧入院護理評估

211

德國麻疹(風疹、三日疹)

296

‧身體評估 ‧環境介紹

216

嬰兒玫瑰疹 水痘

300

216

‧入院護理常規

217

腮腺炎

305

‧給藥法

225

脊髓灰白質炎

307

‧約束法

233

日本腦炎

311

235

巨細胞病毒感染

313

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315

疱疹病毒感染

320

感染性紅斑

321

腸病毒群感染 登革熱

322

貳. 細菌性感染

328

出院護理

5章

瀕死兒童之護理

第一節 兒童對死亡的概念

243 245

影響兒童時期對死亡概念的 因素

245

兒童死亡概念的發展

248

如何與兒童談死亡

250

第二節 兒童及家庭對瀕死的反應

252

兒童對瀕死的反應 家庭對瀕死兒童的反應

252

對瀕死兒童生理上的護理

257

對瀕死兒童心理上的護理

259

對瀕死兒童家庭的護理

261

最後的階段──病童死亡

261

第四節 照顧瀕死兒童護理人員之角色 262 263 第五節 實例介紹

6章

猩紅熱

328

白喉

331

百日咳

334

第三節 實例介紹

7章

兒童呼吸系統疾病及其 護理

第一節 傳染病兒童之評估

269 271

影響疾病傳播的因素

271

宿主及感染原間的互動過程

273

兒童常見的問題

274

感染控制──預防接種

275

隔離措施

289

護理傳染病兒童的目標

291

第二節 兒童常見傳染病及其護理 壹. 病毒性感染 麻疹(紅疹、七日疹)

293 293 293

340

349

第一節 兒童呼吸系統之解剖生理特徵 351

第二節 呼吸系統疾病兒童之評估

兒童傳染病及其護理

325

336 破傷風 b 型流行性感冒嗜血桿菌感染 338

256

第三節 對瀕死兒童及其家庭之護理 257

302

352

健康史

352

身體評估

353

診斷性檢查

354

第三節 兒童常見的呼吸治療及護理 357 氧氣治療 胸腔物理治療

357

咳嗽訓練

363

抽痰

364

360

第四節 兒童常見呼吸系統疾病及其 365 護理 365 壹. 急性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心房中隔缺損

440

‧急性咽炎及急性鼻咽炎 365 367 ‧流行性感冒

‧心室中隔缺損 ‧開放性動脈導管

441

‧扁桃腺炎

371

‧主動脈瓣狹窄

443

‧中耳炎

375

‧肺動脈瓣狹窄

444

‧哮吼

379

‧主動脈狹窄

445

‧會厭炎

383

主要發紺型心臟缺損

446

下呼吸道感染

385

‧法洛氏四重畸形

446

‧支氣管炎

385

‧大血管轉位

448

‧細支氣管炎

385

‧三尖瓣閉鎖

450

‧肺炎 ‧肺結核

386

‧動脈幹

451

吸入性肺炎

貳. 氣喘 參. 囊性纖維變性 肆. 橫膈疝氣 第五節 實例介紹

8章

兒童循環系統疾病及 其護理

365

392

心臟病兒童之護理處置

453

412

心臟病兒童之手術護理

456

418

425

427

心臟含氧飽和度及心收縮與舒張

第二節 循環系統疾病兒童之評估

461

川崎氏病

465

9章

兒童血液疾病及其護理

468 476

483

第一節 兒童血液系統之解剖生理特徵 485 造血器官

485

血球細胞

486

第二節 血液疾病兒童之評估

488

健康史

488

430

身體評估

489

431

診斷性檢查

489

431

診斷性檢查

433

主要非發紺型心臟缺損

急性風溼熱

肆. 充血性心臟衰竭 第四節 實例介紹

461

430

健康史 身體評估

第三節 兒童常見循環系統疾病及 其護理 壹. 先天性心臟病

參. 後天性心臟血管疾病

415

429

心臟疾病的生理變化

452

392

428 心臟的傳導系統 嬰兒出生後心臟血管系統的改變

時的壓力

貳. 先天性心臟病兒童之護理

390

第一節 兒童循環系統之解剖生理特徵 427 心臟的構造

442

第三節 兒童常見之血液疾病及其護理 491

432

貧血

491

‧β 型海洋性貧血

496

439

‧鐮狀細胞貧血

500

439

‧缺鐵性貧血

503

440

‧再生不良性貧血

505


凝血功能障礙

‧橫膈疝氣

560

‧臍疝氣 ‧腹股溝疝氣

560

513

‧陰囊水腫

562

514

貳.其他消化道疾病

563

509

509 ‧血友病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

第四節 實例介紹

10 章

兒童消化系統疾病 及其護理

519

第一節 兒童消化系統之解剖生理特徵

561

腸套疊

563

粥樣瀉

566

闌尾炎

568

急性腸胃炎

569

參.肝、膽、胰疾病

573

521

肝炎

573

胚胎期的發育

521

膽道閉鎖

575

兒童消化系統的特性

522

胰臟炎

577

消化系統的功能

522

第二節 消化系統疾病兒童之評估

523

健康史 身體評估

523

診斷性檢查

524

第三節 消化系統常見的技術

526

524

鼻胃管插入法

526

灌腸法

529

人工肛門造瘻護理

531

第四節 兒童常見消化系統問題及其 532 護理 便祕

532

腹瀉

535

嘔吐

538

第五節 兒童常見消化系統疾病及其 540 護理 540 壹.常見先天性疾病

肆.寄生蟲感染 第六節 實例介紹

11 章

兒童泌尿生殖系統 疾病及其護理

578 580

585

第一節 兒童泌尿生殖系統之解剖生理 587 特徵 胚胎發展 泌尿系統之特性

587

生殖系統之特性

588

588

第二節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兒童之評估 589

健康史

589

身心評估 診斷性檢查

590 591

第三節 常見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及其 593 護理

唇裂與 裂

540

胃食道逆流

545

泌尿道感染

593

食道閉鎖和氣管食道瘻管 幽門狹窄

548

597

551

急性腎絲球腎炎 腎病症候群

先天性無神經節巨結腸症

554

隱睪症

604

肛門閉鎖

557

尿道下裂

607

疝氣

560

尿道上裂

610

600


包莖

610

腎衰竭

611

第四節 實例介紹

12

兒童神經系統疾病 及其護理

621

13 章

兒童免疫系統疾病 及其護理

703

第一節 兒童免疫系統之解剖生理特徵 705

淋巴系統概論

705

免疫反應的種類

708

第二節 免疫系統疾病兒童之評估

710

627

第一節 兒童神經系統之解剖生理特徵 629

健康史

710

629

身體評估

710

腦神經

631

診斷性檢查

711

脊髓

631

腦脊髓膜

631

中樞神經系統的循環與灌流

634

第三節 兒童常見免疫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712

過敏反應

712

635

‧過敏性鼻炎

712

健康史

635

716

身體評估

635

‧食物過敏 ‧類過敏性紫斑

診斷性檢查

640

‧溼疹

719

第二節 神經系統疾病兒童之評估

721 免疫功能缺失疾病 ‧ X 性聯低 γ 球蛋白血症 721

第三節 兒童常見神經系統問題及其護理 644

顱內壓增高

644

第四節 兒童常見神經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649

腦膜炎 雷氏症候群

651

水腦

661

脊柱裂

668

妥瑞氏症候群

672

腦性麻痺

675

癲癇

681

頭部外傷

688

脊髓損傷

692

第五節 實例介紹

696

‧選擇性 IgA 缺乏症

723

‧狄喬治氏症候群

723

‧嚴重複雜性免疫缺失疾病

649

熱性痙攣

717

724

自體免疫疾病──全身性紅斑性 狼瘡

657

第四節 實例介紹

14 章

兒童肌肉骨骼系統 疾病及其護理

725 731

735

第一節 兒童肌肉骨骼之解剖生理特徵 737

骨骼系統

737

肌肉系統

738

第二節 肌肉骨骼系統疾病兒童之評估 739


健康史

739

身體評估 診斷性檢查

740

第三節 常見內分泌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798

740

腦下腺分泌異常

第三節 兒童常見肌肉骨骼系統疾病及 742 其護理

‧生長素缺乏

798

‧生長素過多

800 801

骨折

742

‧尿崩症

脫位

750

‧抗利尿素分泌不良症候群

骨骼炎症 ‧骨髓炎

751

‧化膿性關節炎 脊柱異常彎曲

803

甲狀腺分泌異常

752

804

753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 804

754

‧後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 807

‧脊柱側彎

754

‧甲狀腺功能亢進

‧脊柱前彎及後彎

758

副甲狀腺分泌異常

808 810

成骨不全

759

‧副甲狀腺功能低下

810

發展性髖關節發育不良

761

‧副甲狀腺功能亢進

812

馬蹄內翻足

767

腎上腺分泌異常──

重症肌無力 肌失養症

769

先天性腎上腺增生症 性腺分泌異常──性早熟

813

胰島素分泌異常──糖尿病

816

771

‧杜馨氏假肥大性肌失養症 771 肌肉炎症 ‧皮肌炎

775 776

幼年型類風溼性關節炎

779

15 章

兒童內分泌系統疾 病及其護理

第四節 實例介紹

815 833

775

扁平足

第四節 實例介紹

798

16 章

781

兒童事故傷害及 其護理

第一節 事故傷害的預防 789

第一節 兒童內分泌系統之解剖生理 791 特徵

841 843

事故傷害事件的分析

843

事故傷害事件的預防

845

第二節 常見傷害種類及其護理

851

解剖生理構造

791

中毒 溺水

激素的作用機轉

794

咬傷

859

激素分泌之回饋控制

795

出血性傷害

861

牙齒損傷

862

第二節 內分泌系統疾病兒童之評估 795

851 856

健康史

795

流鼻血

863

身體評估

796

多發性創傷

864

診斷性檢查

797

嬰兒搖晃症候群

866


第三節 嬰幼兒急救與護理重點

慢性疾病兒童父母親的適應工作

867

和因應

身體各系統的變化與護理重點 867

17

兒童心肺復甦術

869

窒息(異物吸入)

872

急救藥物

877

兒童皮膚系統疾病 及其護理

第四節 慢性疾病兒童學校生活的適應 935

883

第一節 兒童皮膚系統之解剖生理特徵 885

皮膚的功能 皮膚的構造

885

935

活動能力

935

用藥和治療

936

病情的解釋

936

19 章

癌症兒童的護理

第一節 兒童癌症概論

941 943

兒童癌症的流行病學

943

888

健康史

病因病理

944

888

身體評估 診斷性檢查

兒童疑似癌症的警訊 兒童癌症常見的評估與檢查

944

888 891

兒童癌症的醫療與護理處置

948

第二節 兒童常見的癌症及其護理

958

第三節 兒童常見皮膚系統疾病及其 891 護理

946

白血病

958

接觸性皮膚炎

891

腦瘤

965

脂漏性皮膚炎

893

淋巴瘤

971

藥物反應

894 896

神經母細胞瘤 骨腫瘤

975

燒傷

918

威廉氏腫瘤

980

第四節 實例介紹

18

學校的課業表現

885

第二節 皮膚系統疾病兒童之評估

932

慢性疾病兒童及 其家庭之護理

第一節 慢性疾病兒童照護的趨勢

第三節 癌症兒童及其家庭之護理

977 983

症狀處置

983

923

健康促進行為

987

925

疫苗接種

989

以發展概念為中心的照護

925

就學、休學與復學

989

以家庭為中心的照護

927

第四節 兒童之安寧緩和醫療照護

990

正常化

927

第二節 慢性疾病對兒童之衝擊與因應 928

第三節 慢性疾病對家庭之衝擊與因應 931

慢性疾病對家庭之衝擊

931

兒童緩和醫療的緣起

990

兒童緩和醫療的現況

990

癌症末期兒童的症狀處置

991

以家庭為中心的兒童緩和醫療 照護 兒童緩和醫療照護的挑戰

第五節 實例介紹

995 996 997


20 章

兒童、青少年發展及 心理社會健康問題之 1007 護理

第一節 發展遲緩與早期療育

1009

發展遲緩

1010

早期療育施行步驟

1010

第二節 常見的發展、心理健康問題及 1014 護理 智能障礙

1014

自閉症

1017

憂鬱症

1022

第三節 兒童虐待

1027

定義

1027

類型

1028

身體表徵

1028

對兒童身心的影響

1030

診斷性檢查與護理

1030

預防受虐事件發生之策略

1032

附 錄

A-1

附錄一 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 A-2 法 附錄二 全民健保兒童預防保健服務 A-13 補助時程及服務項目 附錄三 0 ~ 5 歲兒童生長曲線圖 A-15 附錄四 嬰兒期(0 ~ 12 個月)每日 A-18 飲食指南 附錄五 幼兒期與學齡前期(1 ~ 6 歲) A-19 每日飲食指南 附錄六 學齡期(7 ~ 12 歲)每日飲 A-20 食指南 附錄七 各年齡兒童的正常測量值 A-21 附錄八 不施行心肺復甦術同意書 A-29 (參考範例) 附錄九 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服務 A-30 流程

索 引 彩 圖

I-1



7 兒童呼吸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蔡綠蓉

編著

兒童呼吸系統疾病 及其護理 1. 描述兒童呼吸系統之解剖生理特徵。 2. 分辨呼吸系統疾病兒童之健康史、身體評估和診斷檢查等資 料的異常發現。 3. 描述下列兒童呼吸系統常見診斷檢查的目的︰動脈血液氣體 分析、胸部 X 光檢查、肺功能檢查和支氣管鏡檢查。 4. 列舉執行胸部物理治療與氧氣治療時的注意事項。 5. 說明兒童常見呼吸系統疾病的臨床表徵、診斷性檢查和護理 處置。 6. 描述氣喘病童常用的藥物種類、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及居家照 護重點。

349


350

兒 童 呼 吸 系 統 疾 病 及 其 護 理

解剖生理特徵 評估與檢查

健康史 身體評估 診斷性檢查

常見治療 及護理

鼻套管 氧氣面罩

氣氣治療

氧氣帳

胸腔物理治療

噴霧治療

咳嗽訓練

姿位引流

抽痰 常見疾病及 其護理

氧氣頭罩

急性呼吸道感染

叩擊 震顫 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咽炎及 急性鼻咽炎 流行性感冒 扁桃腺炎

氣喘

中耳炎 哮吼 囊性纖維變性

會厭炎 下呼吸道感染

支氣管炎 細支氣管炎

橫膈疝氣

肺炎 肺結核 吸入性肺炎

實例介紹


7 兒童呼吸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呼吸功能障礙是兒童常見疾病,並且也是造成兒童生病住院的重要原因,特別是 嬰幼兒更是常見。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資料顯示:源於周產期的呼吸性疾患是 2012 年嬰兒主要死因的第二位,每十萬人口的死亡率為 58.0;肺炎是 1 ~ 14 歲少年主要 死因的第五位,每十萬人口死亡率為 0.6(衛生福利部統計處,2013)。所以,當護理人員面 對兒童有呼吸系統疾病時,應依據醫師的治療計畫,運用解決問題的能力針對病童出現的 症狀和健康問題擬訂護理計畫,並藉由衛教指導做好出院前準備,好協助父母預防疾病再 度發生。

第 一 節

兒童呼吸系統之解剖生理特徵

呼吸系統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和 肺泡等器官組織組成。鼻、咽、喉、氣 管是氣體的通道,肺部各結構是 行氣體交換的場所(圖 7-1)。呼 吸系統主要功能是藉著氣體的分 布和氣體交換,使體內細胞獲得 足夠的氧氣,並移除新陳代謝所 產生的二氧化碳。 由於兒童呼吸系統尚未完全 成熟,故有下列解剖生理特徵︰ 嬰兒期鼻腔狹小,鼻黏膜柔軟 且毛細血管豐富,易受病原體 侵犯而感染。若有感染產生鼻 道阻塞(如:鼻黏膜水腫和多 量黏稠的鼻涕),都會干擾呼

圖 7-1

呼吸系統

吸與進食。 嬰幼兒的歐氏管(耳咽管)較成人短、寬且直(呈水平位置),使得致病菌或異物較易 由歐氏管進入中耳。 嬰兒舌頭在口腔所占的比例比成人大,且嬰兒喉部血管與淋巴組織數量也較成人多,一 旦上呼吸道感染、喉嚨發炎時,易有充血、水腫或聲門狹窄,出現阻塞與聲音沙啞等症 狀。 嬰幼兒聲帶下面的組織易水腫,若加上會厭軟骨所占的比例比成人大,較軟且無彈性、

351


352

容易受傷,易形成呼吸道狹窄處阻塞。 嬰兒喉頭在頸部較高處(約在第二~三頸椎處),比成人易造成吸入性肺炎。另外也會 造成呼吸較淺也較費力,張口呼吸的能力受限,所以小於六個月的嬰兒通常使用鼻子呼 吸。若需管餵食者必須經口插入胃管,避免經鼻方式影響到呼吸。 嬰兒出生時,肺泡數目較少、肺泡表面積相對減少,使得呼吸換氣量較少(至青春期 時,肺泡才能達到成人之數目)。加上呼吸道末梢分枝狹小和缺乏側枝分道,故比其他 時期更易有呼吸道感染與肺擴張不全的危險。 嬰兒肋骨位置較成人呈水平,且胸肋骨支持穩定性小,不易藉著胸部擴張來增加換氣的 容積,故大部分利用腹式呼吸,以增加肺部擴張 面積。若一旦腹壓增加(如腹部脹氣),將橫膈

表 7-1

膜往上頂時,肺部擴張面積會減少。

嬰兒有利於呼吸的構造是肋骨架柔軟、有彈性, 即順應性(compliance)高。當胸腔負壓增加 時,能順應此改變使肺部擴張。 嬰幼兒的胸腔小,呼吸肌尚未成熟,因而呼吸力 量較薄弱,呼吸深度較成人表淺,故年齡越小, 呼吸次數越快(表 7-1)。但嬰幼兒新陳代謝率 較成人快,單位體重所需的氧氣較多,因此大腦 呼吸中樞自動增加呼吸次數來提高通氣量,以滿

各年齡層的正常呼吸次數 呼吸次數 齡 (次/分)

早產兒

40 ~ 60

新生兒

30 ~ 50

1歲

20 ~ 40

2~3歲

20 ~ 30

4 ~ 6 歲(學齡前期)

20 ~ 26

7 ~ 12 歲(學齡期)

17 ~ 22

13 ~ 18 歲(青春期)

15 ~ 20

足其生理需求(蔣立琦等,2013)。

第 二 節

呼吸系統疾病兒童之評估

一 健康史 呼吸道症狀是突然急性發作?還是再復發?或是長期慢性疾病造成的? 有無任何導因?什麼情形下會惡化?是否曾接受治療?先前的治療效果如何? 是否有慢性呼吸道問題或過敏的家族史?或有先天性心臟病或暴露在二手菸的環境,而 造成呼吸系統疾病? 咳嗽的種類?頻率?與姿勢的相關性?分泌物的性質?


7 兒童呼吸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二 身體評估 呼吸系統可分為視診、觸診、叩診與聽診四個方面來評估,請參考表 7-2。視診評估重 點為呼吸速率、深度、節律與費力程度;聽診時留意異常呼吸音,請參考表 7-3。

表 7-2

呼吸系統檢查評估結果 檢查結果 正

檢查

技巧與順序 視

呼吸次數符合

呼吸型態異常;如:

掀開上衣,以利正

該年齡之正常 值(表 7-1)

確評估)

呼吸時,兩側

呼吸過速(tachypnea) 呼吸過慢(bradypnea) 阻 塞 性 呼 吸(obstructive breathing;即 呼 氣 延 長) 呼吸暫停(apnea) 陳施氏呼吸(Cheyne-Stokes respiration) 端坐呼吸(orthopnea) 呼吸困難(dyspnea) 肋骨間回縮(intercostal retraction)

(建議裸露上半身或

胸部起伏一致 呼吸時,胸腹 部起伏一致 膚色與指甲床 顏色正常

胸骨下回縮(sternal retraction) 中央性發紺(central cyanosis) 鼻翼搧動(nasal flaring) 註:回縮(retraction)是指吸氣費力,明顯可觀察到使用許 多呼吸輔助肌,使得肌肉或軟骨上有回縮情形

呼吸時兩側胸廓 一側或兩側胸廓擴張不對稱:可能導因為肺部局部纖

(兒科個案因合作性 移動一致

維化擴張不全、肺塌陷、橫膈疝氣或氣胸等

差,少作「語音震 顫」觸診) 健康肺臟組織是 (叩音可知組織或器 共鳴音 (resonant note) 官是否充滿氣體、 叩

高共鳴音(hyperresonant note):可能是氣胸(兒 童常因胸壁較薄,叩診會出現高共鳴音,不視為異 常)

液體或實體,但合

濁音(dullness;鈍音、實音):可能是肺炎、肺纖

作性差的兒科個案

維化

很難執行)

353


354

表 7-2

呼吸系統檢查評估結果(續) 檢查結果 正

檢查

技巧與順序 聽

正常呼吸音有: 連續音 氣管音

喘鳴音(wheezes):高音調的口哨音,可分為:

氣體與分泌物之情

支氣管音

況)

支氣管肺泡音

吸氣喘鳴音:呼吸道高位阻塞,常見於哮吼 呼氣喘鳴音:下呼吸道阻塞,常見於氣喘 乾囉音(rhonchi):代表氣管、支氣管有分泌物或

(呼吸音可提供肺內

肺泡音

阻塞物,使通道變窄或氣管支氣管痙攣 哮鳴音(stridor):有時不用聽診器也可聽得見的 粗糙雜音。可能出現於吸氣期或呼氣期。是因空氣 通過發炎、水腫的狹窄呼吸道的聲音,如哮吼、氣 管或支氣管狹窄或是分泌物黏稠 不連續音 囉音(rales):空氣通過潮溼、含水分多的呼吸道 所發出之聲音。代表呼吸道可能有分泌物,如肺 炎、支氣管炎 肋膜摩擦音(pleural friction rub):肋膜發炎或失 去潤滑液,使粗糙的肋膜互相摩擦

表 7-3 疾病 肺炎

常見兒科肺部疾病身體評估之發現 視

呼吸次數增加,呼吸困難

單側發炎部 濁音

若是單側發炎,兩側肺部起 位胸廓擴張

氣喘

移動度變小

呼吸急促

語音震顫減 慢性患者可能會

呼吸費力,使用吸氣輔肋 弱

呼吸音變小或消失 有痰液時出現囉音

伏會不對稱

肌,出現回縮症狀

出現高共鳴音

呼吸音變小 呼氣延長,且有呼氣 喘鳴音

慢性患者可能會出現桶狀胸

三 診斷性檢查 痰液檢查 可得知感染菌種,作為抗生素治療的指標。能合作的病童可藉著自行咳嗽來收集痰液 (通常收集清晨第一口痰,因其所含之微生物最多),年齡較小的病童則可在噴霧治療,


7 兒童呼吸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促進痰液稀釋後,經氣管抽吸法取得痰液。

血液氣體分析檢查 動脈血液氣體分析資料(ABG analysis

表 7-4

data):為侵入性檢查,以收集動脈血液

項 目

動脈血液氣體分析正常範圍 新

檢體來協助了解肺部氣體交換、組織血液

pH

7.25 ~ 7.45

灌流情形。可監測血中氧氣濃度及二氧化

PaO2

50 ~ 70 mmHg 85 ~ 100 mmHg

PaCO2

27 ~ 40 mmHg 35 ~ 45 mmHg

碳是否滯留,是重要的肺功能指標之一。 採集的血液需與空針內的肝素(heparin)

7.35 ~ 7.45

HCO3 - 22 ~ 26 mEq/L 22 ~ 26 mEq/L

混合,置於內有碎冰的容器送檢,以減少

BE *

血液中物質代謝反應。正常的動脈血液氣

0 ± 2 mEq/L

0 ± 2 mEq/L

註:* BE 為鹼過多值(bass excess)

體分析範圍見表 7-4。 脈衝式血氧分析法(pulse oximetry):或稱脈動式血氧偵測法, 是兒科常用的一種非侵入性,可單

'

次或連續測量血氧飽和度(SaO2) 方法(圖 7-2,彩圖 42)。運用帶 氧與去氧血紅素對光波反應時間不 同的原理,於耳垂、手指(掌)或 腳趾(掌)放置紅外線掃描感應器 來偵測動脈血流脈動,可得知血氧

圖 7-2

脈衝式血氧分析儀

飽和濃度。SaO2 的正常範圍是 95 ~ 100 %,SaO2 低於 95 %的病童需勤加監測。使用 時注意事項︰ 正確放置紅外線掃描感應器(sensor),使感應器上的光源探測器上下相對應。 儀器顯示心跳次數與病童實際心跳相符時,測得的 SaO2 數值才準確。 若使用照燈、烤燈和手術燈時,需用錫箔或避光物蓋住感應器。 每班更換感應器的光源探測器位置,以免壓瘡。

胸部 X 光 可以了解病童肺部病灶的大小、發炎的部位和性質,通常有前後照和側面照兩種。正 常胸部的骨頭部分,在 X 光片上呈現白色;肺組織實質部位,因充滿空氣呈黑色;肺部 血管部位有時也呈現白色。

355


356

胸部電腦斷層攝影 可提供清楚的胸部橫切影像,對於診斷兒童縱膈腔或肺門病變特別有用,也可診斷胸 腔腫瘤、先天性肺病變、肺膿瘍等。若有注射顯影劑則需注意兒童是否會對顯影劑過敏; 禁食 6 小時才可進行檢查;檢查中需保持固定不動,必要時可使用鎮靜劑。

支氣管鏡檢查 藉由直接透視氣管或支氣管組織,來發現病灶,並可直接取得該部位組織標本作為診 斷依據。在小兒科,也常被用來作為移除呼吸道異物的治療。 檢查前需禁食 4 ~ 6 小時,並給予 atropine 以減少咽喉分泌物及嘔吐反射。 檢查過程中需以脈衝式血氧分析儀監測血氧飽和度,並密切觀察是否有呼吸急促、發 紺、生命徵象改變等症狀。 檢查後需持續觀察生命徵象、是否有喉頭痙攣、呼吸困難等情形;待咳嗽及嘔吐反射恢 復才可以進食,由開水→軟質→硬質漸進式恢復正常飲食。

肺功能測驗 是藉著測試肺氣流量(air flow)和肺容積(volume),來評估肺部換氣功能,以協 助診斷及評估治療成效。如氣喘兒童未發病時,聽診與胸部 X 光片是正常的,但是肺功 能可能呈現異常。通常大於 6 歲或可以合作兒童測出的結果較為可信。各年齡層肺功能檢 查之相關項目正常值見表 7-5。

表 7-5 各年齡層肺功能檢查之相關項目正常值 肺功能 肺 容 積 (ml)

年 齡

(ml)

潮氣 吸氣儲備 呼氣儲備 肺餘 吸氣 肺活量 功能肺餘 容積 容積 容積 容積 容量 (VC) 容量 (TV) (IRV) (ERV) (RV) (IC) (FRC)

肺總量 (TLC)

新生兒

25

65

30

80

90

120

110

200 ~ 300

3歲

100

500

120

290

600

720

410

980 ~ 1,010

7歲

175

1,135

290

460

1,310

1,600

750

1,900 ~ 2,060

成人

500

3,100

1,200

1,200

3,600

4,800

2,400

6,000


7 兒童呼吸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第 三 節

兒童常見的呼吸治療及護理

目前有些醫院設有呼吸治療小組專責相關事宜,但身為病童的主護護士,仍應了解每 一種呼吸治療方式的目的、程序和護理重點,以及如何在避免打擾病童休息和節省其體力 的原則下,來安排這些治療的時間。

一 氧氣治療 肺部功能障礙兒童易發生低血氧(hypoxemia),氧氣治療目的可增加肺及組織血液 內的氧分壓。美國呼吸照護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Respiratory Care; AARC)提出 兒童給氧的適應症為: 新生兒:PaO2 < 50 mmHg 或 SaO2 < 88 %。 嬰兒及兒童:PaO2 < 60 mmHg 或 SaO2 < 90 %。 護理人員應了解各種兒科常用的給氧方式及其優缺點,執行前向病童及主要照顧者解 釋使用目的及過程,並定時(每隔 3 ~ 4 小時)測量氧氣濃度是否與醫囑相符,以及記錄 病童治療後反應、呼吸型態、速率及膚色變化。

氧氣頭罩 氧氣頭罩是一種透明壓克力材質的方形或橢圓形罩子(圖 7-3,彩圖 43);常用於嬰 兒及願意臥床的幼兒。採用本法時,因嬰幼兒頭部占身體比例較成人高,故最好能將氧氣 加熱,並避免直接吹到頭臉上,以減少體熱喪失。欲給新生兒或早產兒高濃度氧氣時,也 可在保溫箱中加上頭罩。使用注意事項︰ 護理人員需每 8 小時以氧氣濃度分析儀(oxygen analyzer)(圖 7-4,彩圖 44)測量及

圖 7-3

氧氣頭罩

圖 7-4

氧氣濃度分析儀

357


358

記錄氧氣濃度,感應器(sensor)需置於病童口鼻處;若測得的濃度與醫囑不符時,需 調整氧氣流量,以達醫療規定的氧氣濃度。 常與加熱潮溼瓶使用,可讓病童吸入與核心體溫相近的潮溼氧氣。應時常檢視蛇形管並 協助排除水。不可將蛇形管內積水倒回潮溼瓶,以免滋長病菌。潮溼瓶與蛇形管需每週 更換一次。 需用無菌蒸餾水作為噴霧來源,因其他水源的礦物質含量多,易產生結晶而破壞噴霧 器;瓶內蒸餾水未用完若超過 24 小時需丟棄。 氧氣流量需大於 5 L/min,使頭罩內氣體流動通暢,以避免二氧化碳滯留。 可以布單墊高頭(但要避免氧氣流失),並抬高床頭約 30 度,以利病童呼吸。

鼻套管 適用於較大可以合作的病童;鼻套管(圖 7-5,彩圖 45)可以提供 24 ~ 44 %的氧氣 濃度,使用注意事項如下: 氧氣流量不可超過 6 L/min,以免黏膜乾燥及鼻 咽刺激。 鼻套管使用前需先接上氧氣流量表測試是否有阻 塞;使用時需隨時觀察是否有脫落、阻塞或扭曲 的情況。 每天取下套管,並清潔病童之鼻孔,以減輕刺激 及不舒服。使用時必須注意鼻孔、耳朵附近皮膚 的照顧,一般常於兩側臉頰先貼上人工皮後,再 以魔術粘或膠布將管路固定,以避免鼻導管直接

圖 7-5

鼻套管

壓迫皮膚,造成壓瘡及常撕黏膠布造成皮膚破 皮。 此法不適用於張口呼吸者。

氧氣面罩 適用於短時間給氧的病童;氧氣面罩可提供 40 ~ 60 %的氧氣濃度,見圖 7-6(彩圖 46)。使 用注意事項如下: 氧氣流量需大於 6 L/min,使面罩內氣體流動通 暢,以避免二氧化碳滯留。 調整氧氣面罩兩側的鬆緊帶及鼻樑固定夾於適當 圖 7-6

氧氣面罩


7 兒童呼吸系統疾病及其護理

的位置;每天檢查耳部及鼻樑壓迫處的皮膚完整性。 每 2 小時需取下氧氣面罩,清潔臉部、擦拭面罩內部水氣後再戴上。

氧氣帳 本法給氧的優點如下(圖 7-7,彩圖 47): 可提供 40 ~ 60 %的高濃度氧氣。 可調整帳內溫度於 20 ~ 22℃,用來協助發燒病 童降低體溫。 合併使用噴霧器,可維持溼度在 40 ~ 60 %,協 助病童溼潤呼吸道,使分泌物較易咳出(需注意 噴霧太大時易造成帳內視線不清,無法觀察病 童)。 帳內較大的空間可讓病童在帳中坐起或玩耍,滿 足發展上的需要。 使用注意事項如下︰ 幼兒若無法與父母有身體上的接觸,可能產生被 隔離的焦慮及不安全感。 鼓勵父母留在病房內病童視線所及之處,讓病 童了解父母並沒有拋棄他。

圖 7-7

氧氣帳

病童有哭鬧不安時,可隔著氧氣帳以手碰觸病 童,以言語及病童喜愛之玩具來降低焦慮。 不要經常掀開氧氣帳抱出病童,以免強化其哭鬧行為。 採集中護理。執行護理活動時動作要迅速確實,以避免氧氣流失。 注意病童身體乾燥及保暖。一旦病童頭髮或衣服有噴霧水珠沾溼時,應立即協助擦乾且 更換衣物。勿穿戴易產生靜電衣物(如毛毯、毛衣),可加蓋純棉被子保暖。 帳內可放置玩具及照顧用物,但需避免金屬、電池、電器用品等易產生火花或易燃材質 的物品,以免引發火災。病房內絕對禁菸。 每班護理人員應以氧氣分析儀在病童口鼻處測試氧氣濃度,並隨時留意氧氣帳拉鏈是否 拉上(氧氣帳下擺需塞在床墊下方),以避免氧氣流失。 因帳內溼度較高,體表溫度較低,若無禁忌,建議量體溫時測量肛溫或使用耳溫槍(測 量兩耳)較為準確。 隨時觀察病童在帳內是否有不安、煩躁及膚色改變等情形。

359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