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minute read

【喬達摩第144期】心靈的畫師

GAUTAMA

Advertisement

2021/7 JUL 佛陀紀念館館刊歡迎助印 144

心靈的畫師

佛館十周年-書畫藝起說 佛光山典藏畫作值得珍賞

延伸閱讀 佛教與繪畫

GAUTAMA

主編的話

一個多月來,佛館line@每天發出「早安吉祥」圖文版,送給大眾一份心靈正能量。希望透過星雲大師諸多鼓勵及祝福的法語,呈現具有賞 心及療癒作用的圖文,在每天晨間,帶給社會大眾溫暖的關懷,以安定人心。疫情降溫了,大家仍可關注佛館line@,或連結http://lnago.com/ ADJSP。

大家對佛館也一直很關心,閉館期間在做什麼?六月,遵守佛光山總本山每週二、四、六的修持課程外;為了給大家信仰的力量,佛館製作了一系列線上影片,如:「安心之道」、「靜心-抄經修持」⋯⋯等,希望以佛法引導社會大眾走出困頓,也讓信眾了解僧眾的佛館日常、修持加行及出坡作務等等,所做的種種服務,都是在饒益有情,讓觀賞者生起歡喜,將心安住在佛法上,安心辦道。

對於館員的關懷及照顧、關心義工的心靈安頓,我們也誠懇妥善的安排。希望七月之後疫情遠離,一切恢復正常,大家再回工作崗位上,繼續為人間佛教貢獻己力,為大眾服務。

目錄

1 心靈的畫師

人間佛國

3 佛館十周年 -書畫藝起說

6 佛光山典藏畫作值得珍賞

10 佛教與繪畫

12 花開四季‧賞花秘境 之四 紫薇與阿勃勒搖曳對話

國際接軌

13 暑期一同「宅在家」精進學習

禪悅藝聞

14 佛光緣美術館展覽訊息

創辦人 發行人 主編 編輯委員 執行編輯 出版單位 發行單位

地址 電話 傳真 電子信箱 網站 劃撥帳號 戶名

創刊日期 ISSN 發行量 封面題字 封面照片

星雲大師 心保和尚 如常法師 妙廣法師、如超法師 妙功法師 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各別分院 佛光山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五十部雲水書車 840 高雄市大樹區佛光山寺 (07) 656-3033 分機 4044 (07) 656-5165 bmcmail@ecp.fgs.org.tw http://www.fgsbmc.org.tw 19254842 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 ( 備註欄請註明「贊助喬達摩」 ) 2013 年 7 月 1 日 2304-3490 12 萬份 星雲大師 佛陀紀念館、慧融

交通指南自行開車 / 國道十號 → 往旗山、大樹交流道下 → 省道 29 號右轉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大眾運輸 / 高雄客運

8009 旗北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高雄站 (06:00~17:15);8050 台南火車站 ←→ 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 (06:25~16:45);8010 鳳山 ←→ 佛光山 ←→ 佛陀紀念館 ←→ 旗北 (06:05~21:25)

義大客運

8501 高鐵左營站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平日 08:15~18:20, 假日 08:15~20:30)

大樹祈福線 ( 東南客運 ) 鳳山火車站 ←→ 大樹 ( 九曲堂火車站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平日 10:00~17:00, 假日 09:00~17:30)

◎ 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於佛館南側第一候車亭、滿香園、不二門搭乘佛光接駁車

哈佛快線

高鐵左營站 ←→ 佛陀紀念館 ←→ 佛光山 ( 平日 08:45~17:40, 假日 08:10~18:50 直達車行車 30 分鐘 )

星雲大師開示

心靈的畫師

◎ 文 /《迷悟之間》星雲大師

◎ 圖 / 覺印

「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一個藝術家在紙上畫一幅畫,畫山像山,畫水似水,畫花如花,畫草即草。人生的善惡美醜,在畫家的筆下,都能隨心所欲地表現出來,所以吾人的心靈,就像是一個工於繪畫的藝術家,可以畫種種的現象。

世間上有沒有萬能的人,我們不能妄下論斷;但是,世間上有萬能的心,這是可以確切肯定的。我們居住在陋室之中,可是心能馳騁於萬里之外;我們行走在道路之上,可是心能上達天堂,入於地獄。

我們的心,一心可以擁有十法界,十法界中,有四聖六凡。四種聖人之道即:佛、菩薩、緣覺、聲聞;六種凡夫之途是: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

我們的心,每天往來遊走在十法界眾生之中,時而佛心、菩薩心,時而畜生、餓鬼的心,所以每一法界都擁有「十法界」,每一法界又有「十如是」,這就是《法華經》裡所說的「百界千如」,這是非常高深的哲理,也就是說明心的畫師種種奇妙的作用。

我們的心就像藝術家,世界美麗的風光,我們可以把它畫得非常的逼真;都市中陰暗的陋巷,我們也可以把它畫成真實的一樣。甚至我們的心又像一個雕塑家,可以雕塑出天使、女神等不朽的藝術作品,但也可以雕成魔鬼小丑,令人憎厭。我們的心又像一個音樂家,可以唱出清脆動聽的歌聲,也可以唱出淒涼悲哀的聲調;我們的心,也像是工程師,可以建築華屋廣廈,但也可以建成茅房陋居。心是萬能的,心中的宇宙可以隨意變化,為什麼我們不好好地用它來做一些善美的事呢?

總之,我們的心如工畫師,能畫種種物,所以一個人每天的舉心動念,都要存正、存誠,都要有道、有德,千萬不要把心放弛不管。心能帶我們上天堂,心也能帶我們下地獄,我們平常總希望別人來聽我們的話,其實重要的是,我們要讓自己的心來聽我們的話。我們能夠掌握自己的心,把心規劃成是佛、是菩薩,則我們自能隨心放曠,任意逍 遙,那麼解脫自在的自我不就當下可得了嗎?

(佛光山法堂書記室供稿)

佛館十周年—書畫藝起說

◎文/編輯部 ◎圖/慧延、如輝、寂香、佛陀紀念館

「一張紙可以呈現世界的美好,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宣傳至全世界,字畫經過收藏百年千年,永存無量時間和空間的價值。」 ──星雲大師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認為佛教藝術可以度眾,他說:「佛教和歷代藝術有著深厚的因緣,例如大陸的敦煌、雲岡、龍門等石窟的繪畫、建築、浮雕,表現了當代的佛教文化,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我想,如果沒有這許多藝術、美學,我們的世界將會是貧乏的。」

星雲大師在弘法七十餘載當中,以「給」的精神和很多藝術家結緣,而藝術家們也認同大師長期深耕藝術文化的理念,願將他們的作品捐贈給佛光山、佛館,例如大陸的高爾泰、蒲小雨夫婦、史國良;如台灣已故擅長畫觀音的施金輝,台灣的李奇茂、梁丹丰、何文杞、洪根深、倪朝龍等等,又如台積電董事長夫人張淑芬在美術館展出畫展時,聽及大師要創建佛館,即捐出60幅畫義賣。佛陀紀念館館長暨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每年也透過「以藝術會友」,期許引進更多的展覽,為社會大眾提供觀看美展的優質場所。

第一次百位畫家畫佛館

佛陀紀念館2011年落成欣逢建國百年,創辦人星雲大師發起「建國百年‧百位畫家畫佛館」活動,並於2012年舉辦「百畫齊芳-百位畫家畫佛館特展」及出版畫冊,聞名海內外的百位藝術家因畫佛館,齊聚一堂。

星雲大師出席「百畫齊芳 ― 百位畫家畫佛館特展」記者會

慈悲的引領 / 梁丹丰繪

百畫齊芳的作品中包含了油畫、水彩、膠彩、複合媒材、版畫等不同素材。「一張紙可以呈現世界的美好,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宣傳至全世界,字畫經過收藏百年千年,永存無量時間和空間的價值。」大師回贈感謝狀,感謝藝術家們為佛館之美留下歷史的見證;不僅為台灣留下繪畫和歷史,藝術家的精神和愛心更隨著佛館而淵遠流長。

第一個許願彩繪佛館百景的畫家

台灣碩果僅存從戰前跨到戰後的畫家之一何文杞老師,一生藝術創作語言都以繪畫及鄉土情懷為主,緣於千禧年受星雲大師禮邀參與百位畫家畫佛館之後,感佩大師當時以90高齡仍書寫一筆字不輟,便許願以彩繪佛館百景捐贈;其中含有佛館全景連作四幅。2013年何老師受館長如常法師聘為駐館藝術家,清晨及黃昏常見師母及義工的陪伴下 取景作畫,2014-2015年以一年半時間完成,其堅毅精神令人欽佩之至。

第一次畫佛館全景長幅的畫家

台灣早期個人自助旅遊及旅行繪畫的實踐者莫過於梁丹丰老師,她創作「慈悲的引領」以全景長幅137.7x717cm從禮敬大廳延伸至本館,用彩筆記錄佛館2011年落成後最壯觀的場景,成為未來的歷史見證。「大師一磚一瓦從佛光山走到佛館,我也勉勵自己一張張畫下去。」梁老師受到感動,只要遭遇困難時,總會想起大師的毅力。因此透過畫作表達真情,流露出對大師的敬意。

佛館全景連作四幅 / 何文杞繪

第一次在佛館創書法長卷禪詩十首

「二○一五兩岸筆會」首次移師台灣南部,在佛館舉辦,72位來自海峽兩岸及港澳四地的知名作家、畫家、書法家、攝影家共聚一堂。「兩岸筆會不單是兩岸藝術家的交流盛事,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佛館館長如常法師表示,佛光山向來重視文化保存與推展,藝術家齊聚佛光山與佛館,

分別從書法、繪畫、文學、攝影等四大領域集體創作,不只激盪出讓人驚豔的藝術火花,也將發揚文化之美。兩岸名家薈萃,於佛館禮敬大廳二樓現場,集體創作《三陽和諧圖》125x248cm巨幅書畫作品外;首次現場即席揮毫《佛光山禪詩十首》80米書法長卷,共同展現中華文化多元內涵。

第一個駐館創作草書長卷的藝術家

佛館駐館藝術家許文融2018年至2019年創作全新大突破,以「行願千里」為名,首創1.6公尺高、長達1公里的巨幅草書作品,並以《六祖壇經》起首,展開草書長卷,長達一公里的草書中,涵蓋了《六祖壇經》、《金剛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道德經》、《常清靜經》等六部經典,其中以《六祖壇經》歷時最久,長度最長。

在寫巨幅草書時,筆和紙必須平行,需要更高的專注力,一次必須一氣呵成不能停頓,要寫出行雲流水,從有法寫到無法。當他讀到《六祖壇經》中的「求道之人,為法忘軀,當如是乎!」時,心有所感,當下不禁痛哭,經典的字句透過書寫,也一字一句的寫進心坎裡。

佛光山典藏畫作值得珍賞

◎ 文 / 編輯部整理 ◎ 展品說明 / 取自《人間池塘 - 張大千、文人與荷花藝術大展》畫冊 ◎ 圖 / 佛光緣美術館總部、佛陀紀念館

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說:「源於在我弘法數十年當中,經常有信徒、收藏家、藝文界人士,美意相贈知名作家的書畫,或是曾經與佛光山有緣的藝術家,他們將作品捐予佛光山典藏。」

基此前因,我們今天才能有緣看到佛光山珍貴的繪畫作品出現在展覽廳裡。佛陀紀念館與國立歷史博物館不僅是友好博物館,亦兩度合作策展;今年「人間池塘-張大千、文人與荷花藝術大展」,其中首度曝光展出的十件作品,件件精彩殊盛,很多人由於此展方得觀賞到佛光山典藏的畫作珍品,此期特別刊登,此本畫冊亦值得您珍藏。請購郵寄專洽07-6563033轉4141(四給塔)

荷花/張大千

紙本 水墨設色/61.3×121 cm/1980/佛光山典藏

款識:兩村姊妹一般嬌,同住青溪隔小橋。相約采蓮期早至,來遲罰取蕩蘭橈。六十九年夏仲雨過,暑退弄筆為快,八十二叟爰。 張大千(1899–1983),原名張正權,號大千,別號大千居士,四川內江人。其精鑒別,富收藏,善詩文書畫與金石篆刻。本幅描寫仲夏雨歇荷塘風情,大千以精到的筆法與大氣宏偉的構圖,展現晚年氣氳萬千的水墨世界,流瀉夏季荷池無限的清麗風光。

紅白荷花/吳昌碩

紙本 水墨設色/109×54 cm 1920/佛光山典藏

款識:破荷寫荷。庚戌冬日吳缶翁。 吳昌碩(1844-1927),名俊,又名俊卿,字 昌碩,浙江省孝豐縣鄣吳村(今湖州)人。晚 清著名畫家,書法家、篆刻家,杭州西泠印社 首任社長,與虛谷、蒲華、任伯年並稱「清末 海派四傑」。其創立的大寫意表現形式對於近 現代中國畫壇影響深遠。擅長寫意花卉,受徐 渭和八大山人影響最大。吳氏書法篆刻功底深 厚,把書法、篆刻的行筆、運刀及章法、體勢 融入繪畫,形成了富有金石味的獨特畫風。吳 昌碩作畫的理念是「畫氣不畫形」,畫荷兼用 篆、隸、狂草筆意入畫,色酣墨飽,雄健古 拙。設色大膽,別開生面,用色混而不髒,艷 而不俗,自有一種古樸的美。作品重整體,尚 氣勢,主張「奔放處不離法度,精微處照顧氣 魄」。

蓮塘清趣/趙時棡(叔孺)

紙本 水墨設色/137×68 cm 1920/佛光山典藏

款識:蓮塘清趣。癸酉大暑作此趙叔孺。 趙時棡(1874-1945),浙江鄞縣(今寧波)人, 原名潤祥,字獻忱,號紉萇,後改名時棡,字叔 孺,以字行,篆刻和金石學成就最高,擅長圓朱 文及朱白文小璽,與吳昌碩齊名,被推為清末民 國第一,近代以來在日本影響尤巨。趙叔孺山 水、人物、花卉等中國畫的傳統題材無所不精, 書法篆刻自立門戶,別具一格。以金石學入畫, 擅於描繪蔬果花卉,水墨交融,兼得雅淳之趣。

墨荷/張大千

紙本 水墨/106×56 cm 1944/佛光山典藏

v

碧圓自潔/梁丹丰

紙本水墨設色/90×146 cm 2000/佛光山典藏

款識:碧圓自潔我最愛是句,今且六十有五深幸得此。梁丹 丰於永和畫室。 梁丹丰(1935-),廣東順德人,生於中國南京,畢業於杭州 藝專,曾任教於銘傳大學、臺灣藝專、文化大學等校,同時 創作繪畫並書寫散文。曾以散文創作獲得1991年第16屆國家文 藝類最佳創作獎。本幅水墨運筆瀟灑自信,色彩清麗不俗, 二朵荷花一含苞一綻放從雙葉掙出,自顯花姿之風綽。

露氣氤氳/李苦禪

紙本水墨設色/53.5×55 cm/佛光山典藏

款識:露氣氤氳含清香。題早年作禪。 李苦禪(1899-1983),原名英傑,改名英,字超三、勵公,山東高唐 人。1923年拜齊白石為師,曾任杭州藝專、中央美術學院教授。擅畫花鳥和鷹,晚年常作巨幅通屏,氣勢磅礡。李苦禪作畫喜用重墨,粗樸、厚實的墨色畫出荷葉,襯以簡明線條勾勒花葉、水草,畫面形象鮮明,平淡天真,表現了荷塘的自然野趣,充滿生機。

出污泥而不染/李奇茂、鍾正山

紙本水墨/138×139 cm/2013/佛光山典藏

款識:鍾正山植荷佛光山香天下。癸巳之春李奇茂讀畫心得。 出污泥而不染。癸巳春寫於佛光山。正山。 李奇茂(1925–2019),生於安徽渦陽。於家鄉期間,曾與陸化石習畫;來臺後,入政工幹校美術系,師事梁鼎銘昆仲,期間勤於速寫、畫素描,培養了人物畫的深厚根底。1971年接受國立歷史博物館的特約,創作百幅「國父傳」系列,1981年與張大千、黃君璧、張榖年、胡克敏、范伯洪、羅芳、蘇峰男、羅振賢、蔡友等水墨畫家以近半年時間合力創作完成「寶島長春圖卷」。2012年應邀與鍾正山在國立歷史博物館雙個展。 鍾正山(1935–)生於馬來西亞,祖籍廣東梅縣。畢業於新加坡南洋藝 術專科學院藝術教育系,美國舊金山大學公共行政管理系碩士。先後在馬來西亞及中國創辦了5所藝術與設計學院,並發起「國際現代水墨畫聯盟」,對馬來西亞現代藝術教育及臺灣現代水墨畫貢獻卓著。 本幅畫作由李奇茂與鍾正山二位畫家合作,筆墨沉穩,畫面錯落有致,畫風清逸高雅,展現蓮池自然清幽之景。

和合二仙/王震

紙本水墨設色/202×94 cm 1915/佛光山典藏

款識:乙卯夏六月白龍山人王震。 王震(1867-1938),字一亭,號白龍山人, 浙江嘉興人。清末民國時期海上著名書畫家、 實業家、傑出慈善家、社會活動家與宗教界名 士。王震是海上畫派代表人物之一,其畫綜合 了任伯年和吳昌碩的特點,自成一家,此幅描 繪和合二仙形象鮮明,簡練自然,筆墨獨具, 瀟灑質樸。

秋塘/陳隽甫

紙本水墨/126×49.5 cm 1941/佛光山典藏

款識:擬白陽山人法,辛巳冬日隽甫。 秋塘冷音西風急,萬瑟殘荷當有花。壬午七月 心畬題。 隽甫弟仿白陽先生,不獨筆墨間非知魚之樂 者,無此神似。辛巳秋九月九九翁白石題記。 陳隽甫(1916-1996)生於北平,畢業於國立 北平藝專,曾入故宮博物院國畫研究館研究, 其臨摹與寫生功力皆為深厚。與同窗吳詠香女 士結縭,同受教於齊白石與溥心畬門下,來臺 後任台灣師範藝術系,一同開設「鷗波館」授 徒。本幅墨葉深濃,正反呼應,淡墨勾勒荷花 與莖草,濃淡墨交錯,雙魚優游其間,悠閒雅 致。

錦鯉/王師子

紙本水墨設色/34×94 cm/1944/佛光山典藏

款識:雲邊何處消息,試上高樓望遠,錦颿(帆)千里。便寫蠻箋,囑付綠波錦鯉,病洒(灑)心清,共雅賞,藕花香氣。甲申夜夏師子王偉。 王師子(1885-1950)原名偉,字師梅,四十歲後改名師子,一度寄居上海麥加里,因諧音別署墨稼居士,江蘇句容人。歷任上海美專、中國藝專、新華藝專等國畫教授。治藝謹嚴,花、鳥、魚、蟲,注意寫生。王氏擅畫鯉魚,此幅描繪荷塘游魚悠閒情景,用筆用色,施墨佈局,跌宕猶勁,艷而不俗,麗而不浮。

【延伸閱讀】

佛教與繪畫

◎ 文 / 星雲大師 ◎ 節錄 /《星雲大師全集》第三類【教科書】/ 佛教叢書 23 教用 (3)

◎ 圖 / 佛光緣美術館總部

利用色彩、線條,描繪各種形像並表達情意的作品,稱為繪畫。

繪畫在中國以藝術形式出現,始見於旗幟、服裝、門板、牆壁及各種平面的繪飾之上。漢代以後,繪畫藝術技法日臻成熟,一般廳堂、宮殿的內部更以壁畫作為裝飾,甚至到了唐朝,寺廟幾乎全以壁畫作為壁飾,形成一種獨特的繪畫藝術。

繪畫與雕塑、建築同為「視覺藝術」的三個主要類別。在中國的傳統藝術中,不論是建築、雕刻、繪畫,凡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藝術作品,無不與佛教淵源深厚,其中尤以佛教繪畫在中國繪畫史上更是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東漢到六朝,佛教繪畫不但成為整個中國藝術的主流,在六朝時期,凡從事繪畫的藝術家幾乎都能創作佛畫,佛畫已然是繪畫的中心。除此,享譽世界的敦煌、雲岡、龍門、麥積山等石窟中的壁畫,更為中國繪畫史留下光輝燦爛的一頁。根據《歷代名畫記》記載,在西安、洛陽兩地就有數百片繪有極樂世界、地獄變相圖以及佛陀、菩薩、羅漢、力士等圖像的壁畫。可惜這類作品今日在中原地區幾乎已經蕩然無存,所幸在絲路途中的敦煌石窟還保存了豐富的佛教壁畫資料,因此可以說,佛教繪畫不但豐富了中國的繪畫藝 術,尤其石窟壁畫更發揮了保存中國文化的功能,可謂厥功甚偉。

佛教繪畫的源流

佛教發源於印度,佛教繪畫當然也溯源於印度。根據佛經記載,早在佛陀時代,寺院就已經有了佛教繪畫的流行。

當時繪畫有四個目的:一、莊嚴寺院道場;二、宣揚佛陀教法;三、顯揚佛陀聖德;四、增益修道因緣。

後來,佛教在東漢明帝時傳入中國,佛像繪畫也隨著盛行於中國,這在《弘明集》卷一有詳細的記載:

昔孝明皇帝夢見神人,身有日光,飛在殿前,欣然悅之。明日,博問群臣:「此為何神?」有通人傅毅曰:「臣聞天竺有得道者,號曰佛,飛行虛空,身有日光,殆將其神也。」於是上寤,遣中郎蔡愔、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遵等十八人,於大月氏寫佛經《四十二章》,藏在蘭台石室第十四間。時於洛陽城西雍門外起佛寺,於其壁畫千乘萬騎繞塔三匝,又於南宮清涼台及開陽城門上作佛像。明帝存時,預修造壽陵,陵曰顯節,亦於其上作佛圖像。時國豐民寧,遠夷慕義,學者由此而滋。

這就是佛教繪畫在中國流傳的起源,隨後並伴隨著佛教的南北傳布而流傳於諸邦,譬如南傳的錫蘭、暹羅、緬甸等,及北傳的尼泊爾、于闐、西藏、韓國和日本等地寺院的雕刻、繪畫,處處均充滿著佛教藝術色彩,誠如西藏佛教史上所載:「佛教流行之處,便有宗教藝人之高手。」由此可見佛教對繪畫藝術影響之鉅。

佛教對繪畫藝術的影響

中國與日本、印度,同被舉世公認為亞洲國家中,繪畫藝術最古老,成就最卓越者。這三個國家的共同特徵是,他們的繪畫都受佛教很深的影響。例如中國繪畫最早的表現形式之一是壁畫,而中國壁畫有史可考的年代為漢朝,當時佛教初傳中國,塑像及壁畫隨之茁壯蓬勃,南方以寺廟壁畫發展為主,北方則多石窟造像。

根據史書記載,唐代繪製了大量的佛、菩薩以及佛經故事的卷軸和壁畫,可惜至今倖存者寥寥無幾。南宋的繪畫屬於中國山水畫的古典時期,許多畫家受到禪宗的影響,揚棄以往注重色彩與線條的畫風,以最精簡的筆法表現一種空靈的意境,展現出柔和、抒情的風格。

自古以來,由於佛教與藝術的緊密結合,不但使得繪畫技巧一再創新,更豐富了繪畫題材,因此一流頂尖的藝術作品均非佛教莫屬。如上所述,中國著名的敦煌、龍門、雲岡、麥積山、炳靈寺、鞏縣、天龍山、響堂山、陀山、雲門山等石窟繪畫,都是令中國人引以為傲的藝術典範,甚至名山叢林也因收藏名家畫作而名聞藝術界。這些萬世不朽的佛教藝術,是中國文化之傲,也是世界人類共同的寶藏。

閱讀全文 , 請連結 https://reurl.cc/ZGevWg

佛陀行化本事 - 拈花微笑 施金輝 2010 原稿圖

星雲大師將佛陀行化本事 - 拈花微笑 轉化為佛館風雨長廊南側壁上立體浮雕

花開四季‧賞花秘境 之四 紫薇與阿勃勒搖曳對話

◎ 文 / 編輯部

◎ 圖 / 佛陀紀念館

一串串紫紅、一串串金黃,這些花團錦簇的花好似女孩的裙襬隨風搖曳!佛館哪裡可尋它們的芳蹤秘境呢?

如果眼尖,走在風雨長廊在萬人照相台南北側兩旁廊道,就在鐘樓鼓樓前,一眼望去,遍遍紫紅,它,就是「紫薇」,其實在八座塔之間,偶而回眸,也會發現一片紫紅似乎隱約微笑著。

紫薇花開百日紅,花期長達百日餘,唐代以來,帝王將相皆喜植紫薇,視為昌盛象徵,唐代翰林院遍植紫薇,連文人都不例外,詩人白居易云:「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

初夏黃澄澄、串串花序下垂掛滿樹梢,美麗如畫,它,就是「印度阿勃勒」,唐玄奘大師譯為羯尼迦樹,《大唐西域記》卷九:「羯尼迦樹遍諸蹊徑,花含殊馥,色爛黃金,暮春之月,林皆金色。」在那爛陀寺附近的王舍城內城舊址就有阿勃勒黃金雨林,《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羯尼迦樹處處成林,發萼開榮,四時無間,葉如金 色。」滿樹金黃色花,花序隨風搖曳、花瓣隨風如雨落,又名「黃金雨」,佛光山香光亭橋邊看得到,在曼陀羅園往佛館有一拐彎處也能尋見。在佛館可知它們秘境嗎?不妨走一走南側環館道路,漫步之間抬頭往靈山邊坡瞧瞧便知了。

暑期一同「宅在家」精進學習

Summer Staycation – Stay with Us Through the Summer

◎ 文 / 圖 佛館國際組 Buddha Museum International Affairs Department

這個暑假你有什麼安排嗎?在疫情期間,我們為您計劃了一些線上學習計劃:

週一,和我們一同線上修持,課程中,法師會指導您如何居家禮拜或抄經。週二,隨我們一同參觀常設展和殿堂。週三、週四,您可以在線上了解學者們在佛陀出生地藍毘尼園研究過程中有什麼樣的發現。週五,您可以透過我們的線上資源與小孩享受美好的家庭時光。到了周末,您可以,放鬆一下,欣賞曾經在佛陀紀念館上演過的精彩節目。

Have you had any plans for this summer vacation? In the midst of Covid-19 pandemic, here are some online programs we have planned out for you. On Mondays, check out our online cultivation sessions in which Venerables lead you on how to make proper prostrations or transcribe a sutra. On Tuesdays, visit our shrines and galleries live as we bring you through on a journey through our permanent exhibits. On Thursdays and Wednesdays, learn what researchers have discovered at Lumbini, the Buddha’s natal landscape. On Fridays, enjoy a great family time with our online learning resources. Over the weekends, relax with some of our selected best shows that have been performed at the Museum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這些節目將從7月1日起每天下午2點在我們的官方英文Facebook頁面上提供。敬請關注!

官方英文臉書頁面 :www.facebook.com/fgsbuddhamuseum These programs will be made available at 2 pm daily from the first of July on our official English Facebook page. Stay tuned! Official English facebook page: www.facebook.com/fgsbuddhamuseum

佛光緣-攝影藝術聯展

透過攝影師手指按下快門,一剎那即是永恆。這個永恆充 滿無限的真善美、身心靈之結合。照片雖然是平面的,但 卻充滿了活力,傳遞智慧與生命。希望大家透過雙手多做 好事,創造美好生命。

展期:即日起至7/18 時間:10:00-16:00 免費參觀 (週一休館) 地點:南天大學(中庭) 地址:231 Nolan St, Unanderra NSW 2526 Australia 電話:+02-42720600 網址:https://www.nantien.org.au/cn/

隨心自在-曹天文書畫藝術展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四君子梅、蘭、竹、菊的繪畫作品被視為真 正藝術的主題。曹天文老師的創作中,結合四君子具有豐富文化 內涵,融合了藝術家的感知與靈感。此次展出作品,呈現神聖的 意境,觸發人們的心靈。

展期:2021/7/3至8/15 時間:09:00-17:00 免費參觀 (週一休館) 地點: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 中國宜興大覺寺美術館 地址:宜興市西渚鎮香林路66號 電話:+86-510-87376181

針秀風華-姚紅英刺繡藝術展

姚紅英老師以細膩的手法、活潑的針法,把中西畫表現得精細雅 清、栩栩如生。此次展出作品包含:莊嚴聖潔的佛像、生氣盎然 的花鳥、精緻細膩的山水人物等畫作,每件作品皆是精微細緻的 創作與生命力的呈現,歡迎大眾前來參觀,身臨其境感受針線技 巧及畫的意境。

展期:即日起至8/29 時間:09:00-15:00 免費參觀 (週一休館) 地點:紐西蘭南島佛光山/佛光緣美術館紐西蘭二館 地址:2 Harakeke Street, Riccarton,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電話:+64-3-3416-276 網址:http://fgs.org.nz

因應全球COVID-19新冠疫情,並配合各國政府防疫措施,以下分館暫時不對外開放:台灣各分館、亞洲香港館、菲律賓馬尼拉館、馬來西亞東禪館、美國西來館、法國巴黎館。重新開館日期將另行公告。僅大陸各分館、日本、紐西蘭、澳洲分館正常開放。 佛光緣美術館各館展訊,請上網查詢http://fgsarts.fgs.org.tw/

This article is 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