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CK MAGAZINE ISSUE #1

Page 1



.KOCK MAGAZINE Digital Issue #



.KOCK MAGAZINE Digital Issue #1

CONTENT EDITOR’S LETTER

p.4

by KaiaK Wen

P

I

The belief

Shanghai Light

hotography

p.6

by LIANG SU

Unspoken Summer by RICOR

p.53 p.68

Slow Dance when Water Change by WANG YU

p.100

Hit The Road by SAM STUDIO

with ANNIE CHEN

I

p.158

p.84

llustration

Watercolor Fashion Illustration with GARY TU

Expecting by LICA MA

nterview

L

p.135

ifestyle

Deco Life with Jushouse

p.126


k kockmag.com

嗨,大家好,我是 是不是可以把這個 麼,但是缺乏專業 竟然有那麼多創意 讓所有的創作者互

EDITOR’S LETTER

這是一本由創作者 的創作者才是 Su 告,而是在向你展

這不是一本專為攝 上,我們都希望挖

人們常說旅行是拓 種另類的虛擬數位 萎縮以及實際成本 KOCK MAGAZIN 是我們不會因為數 是我們對創作者的

KOCK MAGAZIN 領域都有,我們也

CONTRIBUTORS Founder/Editor-in-Chief

KAIAK WEN

Art Director POLO CHEN Copy Editor WENDY TSAI Designer ENAN LIN Contributing Photographers LIANG SU, SAM STUDIO, RICOR, LICA MA, ANNIE CHEN, WANG YU, GARY TU Social Marketing Director

KAIAK WEN

For General Enqires kockmag@gmail.com

.4

蘇益良先生的「信 森松先生的「Hit 聞攝影師 Lica M Ricor 結合同為新 將舉辦展覽的陳云 國的新銳攝影師 也很榮幸的能夠專 22 歲的專業畫家

這是 KOCK MAG 再一次感謝所有的 們未來每個月都能 謝謝大家 KaiaK Wen


是 KaiaK,說實話,要寫這篇總編的話讓我感到有一點害怕。但這又是必須要做的事情,一直在想 個工作交出去給專業的人,我就專心做該做的事情就好。我不是專科出身,雖然我知道自己想要什 業的教育以及素養的情形下,我從來不把自己當做總編輯來看待。經營美學網站五年來,我發現 意人才是沒有被發現、挖掘的,所以我們希望開啟一種創造性的合作關係,一種信任關係的典範, 互相啟發、共同創作!

者為創作者設立的雜誌,外面已經有那麼多刊物在介紹明星,在這裡主角不是明星、名人,我們 uper Star !結合這些我們覺得很酷、很有創意、不斷挑戰自我的創作人才,我們不是在向你推送廣 展示廣告的真本質!

攝影師開創的刊物,我們正積極尋找各個不同藝術領域的職人加入,不管是視覺、文字或是層次 挖掘到真正的璞石,透過跨界的合作,激盪出美麗的永恆,而不只是驚鴻一瞥的短暫花火!

拓展視野的最佳方式,在網際網路擁有無限可能性的今天,網路的瀏覽(Web Browsing)成為一 位旅行(Virtual Digital Travel)!我們決定以數位版發行 KOCK MAGAZINE 除了因為實體市場的 本考量外,也希望發揮我們在網際網路的專長,透過來自世界各地專業職人每一次的專題創作, NE 就像是數位的展覽,讓你不用出門坐在家裡也可以欣賞到來自世界各地創作者的心血結晶。但 數位版是要在螢幕上觀看就草率發行,所有的圖片都是採用高解析度檔案輸出成為 PDF 格式,這 的作品能夠表達的一點敬意,也是我們對圖像品質的堅持。

NE 創刊號的內容,有幸能夠邀請到國內知名的創作職人一起展出,從時尚、藝術、人像、生活等 也同時收錄了時尚插畫家以及致力於生活化推廣的設計家具品牌的獨家專訪。

信仰」,再一次完美結合時尚與藝術,透過專業團隊的合作,完成賞心悅目的時尚攝影作品;藍 t The Road」則探討了現代都會女性強勢外表下的另外一面,釋放渴求自由、禁錮的心靈;資深新 Ma 以大片幅拍立得相機,喚回過去傳統攝影的靈魂,完成充滿溫度的人像攝影;年輕新銳攝影師 新銳服裝設計師邱娉勻作品,復古風格場景與服裝在擅長處理光線的 Ricor 手中變得更有韻味;即 云,以外來人對上海瘋快發展的第一印象,創作了極具衝突性的「Shanghai Light」;目前人在英 Wang Yu 利用 Jushouse 設計家具場景,強化並呈現出現代年輕女性孤單與寂寞的心情;最後我們 專訪到新銳時尚插畫家 Gary Tu 塗至道以及致力於推廣生活化家具品牌 Jushouse,讓大家了解年僅 家創作的心路歷程與展望,還有讓 Justin 來教你如何以〝混搭〞風格來佈置甜蜜的家。

GAZINE 的第一次,仍然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我們願意傾聽各方的聲音,虛心接受並追求進步。 的職人與幕前、幕後工作人員的合作與配合,KOCK MAGAZINE 在 2013 年 8 月正式出發,希望我 能夠跟大家見面! ^^

5.






.10


11.


.12



.14


15.


.16


17.




.20


21.



23.


.24





.28


29.


.30


31.



33.



35.


.36


37.


.38



.40




43.


.44


45.




.48


49.


k

.50


51.


k

kockmag.com


53.


k kockmag.com


55.


k

kockmag.com


57.


k

kockmag.com

.58

n

U

r


59.


k

kockmag.com

.60



k

kockmag.com



k

kockmag.com

.64



.66

Photo b


by


k kockmag.com

Expecting Photographer:Lica Ma Model : Jhihchen Ye 葉芷辰 Equipment : Wista SP 4X5 Large Format Camera

.68


Photo by

Lica Ma


k

kockmag.com

.70


71.


k

kockmag.com



k

kockmag.com

.74


75.


k

kockmag.com

.76



k

kockmag.com


79.


k

kockmag.com

.80



k

.82


Photo by

Lica Ma



文化 生活 文化與生活的記錄者 Photo by 陳云

陳云(Annie Chen),台北人 2010 年開始接觸攝影,兩年前搬到上海長住,透過 鏡頭的捕捉,使她更了解生活的環境與文化,也透 過攝影,找到屬於自己獨特的溝通模式。





「Shanghai Light」是她在搬到上海後的第一份作品,透過建築物 以及光線的對比,呈現上海傳統與現代文化共存的違和感,尤其在夜 晚時,高聳的大廈如同發光的怪獸般,將低矮的傳統民房吞噬於黑夜 之中,交錯複雜的電覽線似乎成了傳統與現代文化間的界線,並以俯 瞰、遠觀的角度,訴說着上海新舊文化間的微妙關係。

89.


.90


91.



93.


〝上海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這些外型誇張的高樓, 尤其在夜間,它們以璀璨華麗的姿態立足城市中, 互相較勁著,讓人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 然而,很快的我也注意到在某些角落裡,有些舊建物也以相同的速度在消失, 無論是巴黎、紐約,或者是我的故鄉-台北,這麼大批前端與老舊的建物同時存在、 同時快速地新生與消逝的情況,古今中外重不覆見,只有中國, 因為中國當今的經濟與政治氛圍,才能造就這樣的情況。 這是一個拚命往前奔的城市,它急於抛棄過去, 用全新的面貌展現於世人面前,這便是我對上海的初印象, 所以選用了這樣的拍攝方式來詮釋我眼中的上海。〞

展出的這十張照片,前後拍攝時間長達十個月,夏天拍到冬 天,會花這麼長的時間拍攝的主要原因是,拍攝的位置很難找尋。 新大樓旁的舊房幾乎己拆除完畢,偏遠的舊房又離大樓太遠,或 者是前景阻礙物太多,為了找尋拍攝點,從 40 度的大熱天到零 下 2 度的低溫,走了非常多的路,也有過怎樣都找不到拍攝點, 最終不得不放棄拍攝某大樓的情況。但所幸,最後仍能如期完成 全部的拍攝。 上海在其他方面,也存在相同的「極端」情況,浦東陸家嘴 站立著最高的環球金融中心,路上穿梭著大量的精英份子,然而 在浦東的另一邊靠近長江口地區,仍住有許多牧羊的民家。上海 的範圍相當於從基隆到新竹,卻住著幾乎相當整個台灣的人口, 在這麼大面積的城市裡,住著這麼多的人口,處處便存在「極 端」,有家裡連廁所都沒有破舊巷弄,也有警衛森嚴的高級別墅 區;這是一個前途無法預估的國際大都市,它充滿著各式各樣的 人,有志一同的是都不顧一切的快速向前奔跑,如同這些在夜裡 發光的建築,讓人懷抱希望的抬頭仰望。

.94


95.




.98


陳云將於 8 月 1 日至 8 月 31 日, 在台北的〝Okey Dokey Gallery & Café〞 與攝影師陸文傑(香港)、李榮森(台北) 舉辦「三城記」聯展。

作者介紹 陳云在台北出生,現職為自由攝影師, 2010 年開始專注於藝術攝影的創作, 同時也是「玩攝影社團」 及「Nonart 非藝術」發起人, 於 2011 年搬到上海,目前長住在上海。 陳云關注的題材偏社會文化方面, 作品不喜歡過度的強調美好或賣弄悲情, 認為那是同樣的虛偽,創作須要用自己的真心 ,她的作品該是靜下心來看, 花點時間才能體會的,一張看了很美, 卻無法讓人感受到內涵的作品, 對陳云來說,不會是自己滿意的作品。 Email: annie@chenyun.tw Skype: anniephoto Website: chenyun.tw

99.


k kockmag.com

Photo by

Wang Yu Slow Dance when Water Change Photographer : Wang Yu Model : Nina Make-up : Oswald Flo Hair : Mr. Seven Special Thanks to Jushouse

.100


101.


k

kockmag.com

.4

.102


5.


k

kockmag.com

.104


105.


k

kockmag.com

.106



k

kockmag.com

.108



k

kockmag.com

.110



.112


kockmag.com

k

113.


k

kockmag.com

.114


115.


k

kockmag.com

.116


117.


k

kockmag.com


119.


k

kockmag.com

.120



k

kockmag.com



k

.124


Photo by

Wang Yu


打造混搭

生活風格

by JusHouse 位於台北東區巷弄裡的 Jushouse,以薰衣草紫與紅磚牆混搭

與其在外面花錢, 不如打造一個舒服的家

的店面顯得獨特又別緻,走進店內,

「華麗的家就像穿西裝,好

迎面而來的是老闆 Justin 所養的活

看但是不舒服,我追求的是一種

潑邊境牧羊犬,而瀰漫整個空間的

獨一無二的放鬆感!」Justin 認為

是木材與布料交織的氣味,既舒服

家是一個與自己最親密的空間,

又令人放鬆。

傢俱要讓人看了就會想去使用

在 紐 約 長 大, 主 修 經 濟 的 Justin, 從 小 看 著 家 裡 從 事 裝 潢 產 業,潛移默化之中培養出對傢俱佈 置與室內設計的興趣,在偶然的機 運 裡 投 入 傢 俱 業, 他 笑 着 說:「 好 像通常所讀都和所作的都會截然不 同,但既然下定決心要開始,就要 做喜歡的事情,不然會很辛苦。」 畢業後在舊金山工作兩年,輾轉之 餘也曾投入上海的傢俱公司工作, 但因為掛念著台灣的家人,也為了 一圓心中想開店的夢想,所以就收 拾行囊回台灣發展。「年輕的時候 沒想過要回台灣,但長大後卻發現 回來真的很好!」Justin 說道,以前 很多出國唸書的朋友幾乎都決定回 台灣工作,畢竟生在台灣,這裡永 遠是家!

.126

它、接觸它,覺得舒服並且沒有 距離感,佈置一個華麗的家固然 好,然而好看卻不舒服就失去意 義了。



Jushouse 的 傢 俱 多 是 以 柔 軟 的布料呈現溫度的質感,思考不 同媒材之間的搭配性,運用回收 木材、銹鐵等材料拼貼構成,此 種風格在美國和歐洲國家非常流 行,但大多數的台灣人喜歡大理 石與玻璃材質的奢華感,一開始 對此種風格接受度較低,他覺得 台灣人對於家的佈置依舊缺乏概 念,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居家空間 其實都未經好好運用,購買傢俱 的因素都是需求性高於佈置性, 因 此 他 希 望 藉 由 Jushouse 推 廣 居家空間的概念,「美好的居家 空間就會讓人想花時間待著,省 得出去花錢,舒服在家不是很好 嘛!」試圖使傢俱超脫它本身的 物質性,達到一般人對「家」在 精神層次的滿足。

將設計的觀點 融入居家生活 Jushouse 的 傢 俱 風 格 多 變, 秉持着「 完美混搭」的中心理念, 藉由混搭打造樸素、舒適感,從 沙 發、 地 毯、 茶 砌 到 燈 具, 每 一 個 零 件 都 是 獨 一 無 二 的。 但 如 何 將 全 部 配 置 在 一 起, 就 是 Jushouse 的真正功力了! Justin 畢 業後從傢俱公司的業務做起,藉 由幫客人配置傢俱的過程中,培 養對室內設計的概念,他強調一 切都從經驗中學習,與客人交朋

.128


129.


友便是第一步,透過聊天了解需求,再從原本的

方案中尋找一個最適合的,他堅持傢俱必須兼具

性與美觀,達到與之等價的目的。而在咨詢時,

鼓勵客人能親自來店裡接觸傢俱,因為無論挑選

或是空間配置,一切都是憑直覺,評估是否美觀

度適不適合,並沒有一定的準則,就像人與人之

接觸後才會有火花,感覺對了才能夠長久相處。

細節的他,店裡每面牆的設計都隨著傢俱的風格

變,從法式線板、無上漆木頭,紅磚牆等,以主

配角的概念搭配呈現,目的是展現不同風格的傢 空間的搭配性。

.130


的眾多

具實用

,他也

選傢俱

觀、角

之間,

。注重

格而改

主角與

傢俱與

131.


為咖啡廳,打破台灣傳統傢具店 的刻板印象,曾經多次與畫廊、 藝術家、網拍、婚紗合作,這裡 的每一個角落都是不同風格的小 攝影棚,Justin 期待未來能與藝術 設計接軌,一切與「家」的精神 相關的都能與 Jushouse 合作,讓 人對 Jushouse 的傢俱留下一種既 親密又獨特的印象,一想到傢俱, 就能聯想到 Jushouse !

累積造就現在

設計變得敏感

會出國,到法

俱與飾品展,

吸收最新的流

間配置與設計

打造 Jushouse Lifestyle

此 外, 同 時 是

Justin,最近新

Jushouse 經 營 了 兩 年, 以 中

〝EIEIO Gastr

價位市場進軍台灣傢俱產業,客

將 Jushouse 生

群多為三十五到四十歲左右的中

飲中,走出傢

年族群,也吸引到許多咖啡廳、

的第一步。

餐飲業的注意,尚未涉及設計流 程的 Jushouse,目前與國外 ODM 品 牌 Kenas 合 作,Kenas 原 為 一 個小工廠,歷經十五年於上海創 立,是當年 Justin 在上海工作時 發現的品牌,與亞洲地區的傢俱 風格不同,看見它的潛力與獨特 性,因此決定把 Kenas 引進台灣。 對於 Jushouse 的發展性,他希望 未來能開分店,並組織設計團隊, 打造專屬的 Jushouse 品牌。

旅行也是一種學習 「學習就從生活做起,而旅 行的意義便是學習,其帶來的效 益永遠超過所賺的錢。」從小的 生長環境使 Justin 對於空間擁有

「 我 要 做 的 是 一 個

獨特的美感,回台灣後也經常出

Lifestyle!」Jushouse 是一間很生活

國走走看看,享受不同國家的人、

化的空間,時常被路過的人誤認

建築、設計與文化,透過不斷的

.132


在的他,美感讓他對

感, 每 兩 三 個 月 就

法國、義大利參觀傢

,充實自己的腦袋、

流行資訊,希望在空

計 上 會 有 新 發 現。

是位夢想實踐者的

新開了一間美式餐廳

ropub〞, 同 樣 也 是

生活化的概念融入餐

傢俱與生活風格結合

店家資訊 Jushouse 奇薔傢飾有限公司 台北市大安區四維路 14 巷 5 號 1 樓 Monday ~ Saturday 11:00am ~ 8:00pm Tel: +886 2 2700-0367 http://jushouse.com/ service@jushouse.com

133.



k kockmag.com

時 尚 伸 展 台 上 的 插畫家 塗至道 擁有敏銳的觀察力,個性活潑且富有熱情, 畢業於復興商工廣告設計科,曾就讀實踐大 學服裝設計系,現今為自由插畫工作者, 2012 年成立個人插畫班兼工作室“Garytu's Fashion Illustration”,希望藉由教學將成果 分享給大眾,是一位具創造力的實踐者,專 精時尚水彩插畫,也熱愛旅行,夢想是能夠 當一位遊走歐洲街頭、邊喝咖啡邊創作的藝 術家。

135.


k kockmag.com

創作中最常出現的象徵 “我認為一個成功的作品是在焦躁與平靜之間所產生的,如果能去除 心中的那些搖擺不定的雜念,那種安定、平靜感就是我對美的定義“ 畫如其人,塗至道以理性的態度面對插畫,兼具設計師與藝術家的特 質,他承認自己是一位容易焦躁且龜毛的人,對於細節非常講究,從顏 料、紙張、畫筆的選擇、角度與氣氛掌握,他總是打過無數草稿之後才 正式上工。從觀察畫面整體動線到局部特寫取捨,他認為創作的重點是 呈現出畫面的流動感與營造永恆的感覺! 而說到藝術家本身那股莫名的執著,像是強迫症般,在創作時很要求 筆觸的次數,若能一筆畫完,那第二筆就顯得畫蛇添足了,以減法的概 念思考畫面整體的結合性是否配合的恰到好處,對於繪畫技法,他心中 自有一套方法,不同於一般人從技法選擇顏料,他試著從顏料去開發新 技法,將實驗精神帶到繪畫技巧裡而產生與眾不同的火花!

困境便是轉機 “ 我不是天才型藝術家,學過攝影、繪畫、平面設計、服裝設計, 但我發現自己全部都不強,像是破碎的小零件般,但若將它們全部融合 在一起,就是厲害的馬達了! ”因為朋友的啟 啓 發,塗至道在十八歲時 便定下目標,在輾轉碰壁後,發現還是最熱衷繪畫,便給自己三年的衝 刺時間,每天地獄式的訓練,日日都要有生產力,「當你準備好了,隨 時都可以創作!」抱持著一次做好一件事情的認真態度,每天都要吸收 新資訊,累積自己的腦袋資料庫,最重要的是維持對藝術創作的熱忱與 態度。

.136


137.


k

kockmag.com

.138


找到自己的風格 〝不用怕模仿,若能模仿到一樣的水準,也是一種 自我昇華。〞跟許多喜愛插畫的人一樣,一開始發奮 圖強地臨摹所有時尚插畫的風格,他曾經一個禮拜有 60 個小時都在畫畫,直到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風格為止。 在雜誌公司任職過插畫師,因為工作需求必須模仿國 外插畫家的作品,「當初覺得很不服氣因為不管怎麼 努力就是畫不出來,但當畫出來的那一刻,發現自己 能力提升了!」他認為自我超越便是先抓住好作品的 精髓,模仿到一定的水準之後再突破瓶頸,才有資格 稱為超越!求新求變的他總是在尋找下一個可能,認 為自己最大的突破就是改變水彩繪畫的媒材,嘗試使 用墨水的渲染力,營造有中國的風格的時尚插畫。

139.


k

kockmag.com

.140


141.


k kockmag.com

「我發現中國人比較會畫圖,因為意境掌控技巧好。」他認為亞洲人善於意 境的呈現歸因於悠久文化歷史的傳承,而他最新的創作是以歌仔戲為主題, 試圖將技法融入本土文化,展現中國文化與西式畫法所產生的奇妙衝突感。 他也說道,雖然大陸已有許多畫家運用西式媒材融入中國文化的畫法,但大 多都是風景畫,人物畫反而比較少,也因為對人物繪畫有興趣,因此就大膽 開始了新嘗試與自我突破。

.142



kockmag.com


145.


kockmag.com

.146


時尚簾幕背後的驚喜 〝我永遠相信時尚與藝術是一體的!〞起初對時尚產業並不熟悉,經 過深入研究並自發性接觸許多時尚部落客之後,他發現時尚並不單純只 是做衣服而已,從服裝、鞋子、包包、彩妝、髮型、珠寶、模特兒,一 直到伸展台、燈光等許許多多細節組合起來的時尚設計,是一個帶有批 判性、前衛性、結合各種領域的產業,便將時尚設計的概念與繪畫技巧 融會貫通,他驚訝地發現,自己像是打通任督二脈般,能夠將更多的細 節與創意融入作品中,畫面也更有層次感!

147.


k

kockmag.com


但是他也不禁感嘆,在台灣,插畫很難與時尚產業結合的現實,國外有許 多藉由臨摹時裝週現場,加入插畫家本身創意的作品發表,進而引起各大品 牌的注意,達到自我行銷與推廣時尚插畫兩者兼得的目的。但因環境文化的 差異,台灣在時尚產業方面依舊不如歐美國家來的熱絡,插畫與時尚的連結 性也不強烈,但是他逗趣的說道:「如果穿不起那些漂亮的名牌衣服,就畫 下來滿足自己吧!」

149.


kockmag.com

.150


概念+技法 〝數位好還是手繪好,我覺得沒有一定的標準,菜不管怎麼炒,好吃就好!〞 復興美工出身的他認為,擁有扎實基本功是繪畫的基礎,然而,擁有好技法卻沒 有思想,那畫作就沒有靈魂了。他強調概念與技法的融合是關鍵,要讓筆觸有生 命力,不論抽像與寫實、數位與手繪,不同的風格皆有其特色,毋需比較好壞與 否,只有適不適合,只要放對地方便是好的作品!

151.


k

kockmag.com

.152


153.


k

kockmag.com



kockmag.com

.156


不要當孤獨的畫家,作品就是要被人看見! 〝我很喜歡分享,分享的樂趣甚至多過於賺錢!〞他認為作品無論好壞與 否,都沒有必要躲藏。談到開插畫班的動機,他說雖然要有藝術家的骨氣,但 也要顧及現實面,因此只要兩者兼顧就好,開繪畫班除了能夠訓練自己繪畫技 巧,也能有收入,與其自私的留一手,不如全部分享出來,反而能得到更多的 回餽。以前關在房間裡畫畫覺得很孤獨,現在有人能夠聽他說話,感覺真的很 棒,透過與學生交流,彼此腦袋裡的資訊像是光纖網路般交流!「一個腦袋去 思考一個畫面其實很有限,當十個腦袋一起發電,就會有很意想不到的的結 果。」 對於給同行後輩們的鼓勵,他認為一位藝術創作者要能夠接受批評,每天都 要有生產力,並且要有毅力,也期許自己對插畫的熱忱能夠繼續燃燒,「有人 陪我一起畫,我就會一直這樣畫下去!」


kockmag.com

Photographer : Sam Studio Model : Chang Hsiao Lan Make-up/Hair : Chen Yu Chiang Special Thanks to Mardy Hung for 1970 VW Karmann Ghia

Photo by

.158

Sam Studio



kockmag.com


161.


kockmag.com



kockmag.com



kockmag.com

.166



kockmag.com

.168


169.


kockmag.com

.170



kockmag.com

.172


173.


kockmag.com

.174


175.


kockmag.com



kockmag.com


179.


kockmag.com

.180



kockmag.com



kockmag.com



k


187.


YOUR A

.KOCK MAGAZINE


AD HERE !

Advertise Contact: kockmag@gmail.com



Thank You

.KOCK MAGAZINE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