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一勞永逸的親職書 ☉黃迺毓 等一本這樣「一勞永逸」的親職教育的書,已經等很久 了。 從事親職教育工作二十幾年,回頭看看很有趣,我發現 原來一般的教養觀念和方式也跟時裝一樣,有其流行風尚, 以前的人認為對的、好的,目前可能不見得被接受,對一些 希望能找到一套經得起時間考驗的通則的父母來說,真是懊 惱。 Skolnick 認為社會的急速變遷對於未來的家庭生活有很大 的影響,這一代的知識和觀念對下一代已經不適用,個人對 於角色的揣摩及把握就更不容易了。在家庭裏,丈夫應該如 何,妻子應該如何,父親應該如何,母親應該如何,子女又 該如何,似乎沒有一定的公式,而教育子女更沒有一套「放 諸四海皆準」的方法,需要每個人多運用智力,不斷地思考、 觀察、體會,以前父母如何教導我們,如今也只能當參考, 無法依樣畫葫蘆。 Skolnick 認為父母面臨最大的問題,倒不在於如何將文 化及現有的知識和技術傳遞給子女,現代父母最大的挑戰乃
3
在於,如何不使過時的知識阻撓了必要的改變,以及如何以 開放的心胸去面對並迎接人生的新知識及經驗。社會學家 Vincent 曾預測在二十世紀的前半段,養兒育女的觀念像鐘擺 一樣,從「以孩子為中心」到「以父母為中心」,然後又盪 回去。台灣的情形也類似,那一代「犧牲自己,完全為孩子 著想」的父母,養育出來的孩子很容易自我中心,因此在他 們長大而為人父母後,仍很注意自己的需要,認為「父母過 得好」也是孩子的需要之一,而且他們也不認為父母對他們 無微不至是好的。很可能他們的孩子又會覺得呵護不夠,會 羨慕某些父母對孩子的全心付出,當他們為人父母後,又可 能會以孩子為重,以彌補自己幼年的缺憾。這個「觀念的鐘 擺」在每個家庭中都一代代的在更替,這也說明在某些情況 下,隔代的觀念反而更容易溝通。 這麼說來,好像親職只能「看著辦、等著瞧」囉?不用 擔心,葛福偉博士已經解決這個問題了。《樂在教養 77 招》 的獨特在於作者所列出的 77 項真理完全根據聖經,聖經是昔 在、今在、永在上帝的話語,所以不必擔心會因作者的個人 因素(包括生長年代、種族、國籍、教育程度等)而有偏差。 此外,作者條理分明的將這些真理分為溝通、管教、選擇、 典範、家庭、愛、祝福等七類,精簡的闡述重點,對於忙碌 的現代人來說,真是一本貼心的書。 因著被邀寫序,我有幸先睹為快,我喜歡這本書的風格, 例如讀到「一味地求孩子快樂只會造成全家不快樂」篇,我 想到此想法與一般父母的「只要你快樂,我們就快樂」是不
4
同的,作者的體認是孩子並不一定知道甚麼對他們最好,需 要敬虔的父母來教導他們。使我想起很久以前讀到的一句話: 「使孩子快樂不一定使他們變好,但使孩子學好一定會使他 們快樂。」如果父母只知一味討好孩子,結果是全家都要付 出「孩子沒學好」的慘痛代價。 又如「親職權柄是根植於父母敬虔的德行,而非源自於 他們的角色或責任」,有別於傳統觀念中所相信的「天下無 不是的父母」的教條。當父母不容易,尤其在此彎曲悖謬的 世代,光是願意承擔教養責任還不夠,最重要的先要「正心、 誠意、修身」,然而人天生有原罪,若不藉著上帝的教導, 我們再努力也不過是瞎子領路,一起跌倒。 每一篇都很值得我們省思和討論,不光是讀過,而是要 「讀進去、行出來」,內容的豐富就等著讀者去享受了。 (作者為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
5
目 錄 〈推薦序〉
一勞永逸的親職書 黃迺毓
溝通
1 2 3 4 5 6 7
教養的十T 13 說造就的話語 17 怎麼聽就會怎麼說 19 避免說教 21 用心傾聽不打斷 23 勿讓孩子接收垃圾 25 讓孩子學習表達感受 27
管教
8 管教三步驟 29 9 關係與規則要兼顧 32 10 管教要一致 34 11 由外知裏 36 12 樹立典範 38 13 與孩子共同設立遊戲規則 41 14 悔改從內心開始 43 15 責打能入孩子的心 46 16 認清責任與角色 48 7
17 18
不貼標籤 51 短苦換長樂 53
選擇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導正孩子的反應 55 孩子要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58 事先共同設定界線 60 讓孩子學習解決問題 63 趁早將真理存放在孩子心中 66 問問題以發掘問題 68 坦誠認錯 71 學習作正確的決定 73 幫助孩子找到人生目的 76 用心活出真理 78
典範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有效法的對象 80 父母只是管家 82 帶領孩子同奔目標 85 長大成熟 87 表裏一致 90 信仰,從家裏開始 92 有樣學樣 95 向天父學習 97 8
37 38 39 40 41
滿足需要 100 幫助孩子建立美德 103 教導孩子聖經的話語 105 作開路先鋒 107 學習尊重孩子 110
家庭
42 大家互相依靠 112 43 設定健康的界線 115 44 學習作管家 118 45 將離婚從字典中除掉 120 46 將產業留給子孫 123 47 把孩子交託給全能者 125 48 天生我才必有用 128 49 對孩子信守承諾 130 50 你的愛無可取代 132 51 建立孩子的自尊 134 愛
52 53 54 55 56
孩子需要無條件的愛 137 上帝,請改變我 139 找時間與孩子相處 141 不用證明自己一定對 144 以肯定代替批評 146 9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幫助孩子建立長處 148 避免恐嚇孩子 150 避免支配孩子 152 避免操縱孩子 154 原諒能帶來醫治 156 了解孩子接受愛的方式 158 作孩子的好朋友 160 適時放手 162 主動原諒 164
祝福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尋求協助 166 祝福從命名開始 168 遵守道德律 170 帶領孩子禱告 172 作金錢的好管家 174 將祝福傳承給子孫 176 孩子不是教養中心 178 老爸老媽放輕鬆 180 作忠心的撒種者 182 種甚麼,收甚麼 184 孩子頭上有天空 187 禍福自取 189
重點筆記 191 10
親職教育的依據 「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 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 (箴言廿二章 6 節) 顛撲不破的真理是根植於上帝的話語中, 且不論在任何情境、任何時候、 對任何人都誠屬為真。 傳聞則只在某些情境、某些時候對某些人是為真。 有關教養孩子的傳聞很多。 以上帝的話語為基礎 來教養孩子是一種寶貴的傳承。 這樣的教養可以使人對上帝 有甜美的體驗與持久的渴慕。
賴瑞.葛福偉(Larry Keefauver)
11
1 教養的十T 孩子需要關注、談心、認識真理、信任、 親密感、身體的接觸、學習感恩、同在、 被教導,以及學習三位一體的信仰真理。
親
職工作是全天候的,不可能以兼職方式為之。教養孩 子有賴我們付出全天候的注意力、愛、關懷、紀律、
心力,盡力做到最好。但我們經常想將親職角色擠進一個已 包含工作、娛樂、個人成長、消遣和許多活動所組成的相當 倉促而又滿是壓力的行事曆中。 我們以為帶孩子出去、參與他們的課外活動等等就是親 職工作。沒錯,親職工作中有一部分的確是要和他們一起參 加他們的活動;但它主要的重點在於親子間的關係,而不只 是和孩子玩玩跑跑就好。那麼,一個健康、完整的親子關係 是甚麼樣子呢?教養孩子使他們走當行的路,其基礎原則包 括(但不限於)下列各項:
13
教養的十大要點(十個 T)︰
1. 關注(Taking notice)─ 注意孩子的衣著、髮型、 非口語的溝通型態、朋友、興趣、習慣的改變、性情、 感覺,關注他們的所熱中的音樂、電視節目、電玩遊 戲、電子郵件、遣辭用字、態度、行為、成績、常去 的地方等等。換句話說,就是要注意他們的一切。
2. 談心(Talking)─ 與孩子談論(也包含多傾聽) 有關感覺、想法、見解方面的問題,了解他們的喜樂 與痛苦,談論各種話題,如性、金錢、是非觀念等等, 無所不談。多傾聽可傳達溫暖、愛心、關懷、關注、 愛與同理心。
3. 真理(Truth)─ 告訴孩子有關於上帝的真理、道 德觀,讓他們了解你和周遭的世界。
4. 信任(Trust)─ 信任孩子並且要言行一致,這樣 他們可以因著信任你而學到如何信任他人。
5. 親密感(Togetherness)─ 讓孩子明白你是與他同 一陣線,而非反對他的,你們不是互為敵人。身為一 家人,你們要合作而不是互扯後腿。
6. 身體的接觸(Touch)─ 孩子需要你給他身體上 的接觸,如:擁抱、親吻、緊緊的握住手,以及各種 適當的接觸。
14
7. 感恩(Thanksgiving)─ 感恩的態度可產生雙向交 流,每天都告訴孩子,你感謝他們,漸漸地,他們也 會開始告訴你同樣的話。
8. 同在(Time)─ 孩子需要你,任何東西都不能取 代你的同在。
9. 教導(Teaching)─ 孩子主要的老師是你,不是學 校、教會、社團、家庭教師、保母或教練。
10. 三位一體(Trinity)─ 孩子對上帝所抱持的第一 個形像是出自父母的教導。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