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7284-1998
前
言
本标准第六章列入了整车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强度要求、 结构要求、 整车外观质量、 可靠性等方面 的内容。 其中整车主要技术性能指标部分拟订了整车的安全性能、 排放、 噪声等条款; 强度和结构部分主 要采用I SO 4 2 1 0: 1 9 9 3 《自行车— 安全要求》 的内容, 并按其装配上的要求执行。其他部分的内容, 是 根据助力车的特点和消费者对助力车的外观要求而设置的。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 同时代替 QB 18 39 -93 ( 汽油机助力 自行车》。 本标准的附录 A、 附录B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 C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总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自行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上海市自行车研究所、 公安部交通管理研究所、 国家自行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中 国自行车协会助力车专业委员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唐国平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标 准
汽 油 机 助 力 自行 车
GB 1 728 4一 1998
Gas ol i ne e ngi ne boos t i ng bi c ycl e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油机助力自行车( 以下简称助力车) 的产品分类、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装有汽油机的助力 自行车。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 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 3 5 6 5 -9 3 自行车安全要求 GB/ T 3 5 6 6 -9 3 自行车装配要求 GB 1 2 7 4 2 -9 1 自行车检测设备和器具技术条件 QB/ T 1 2 1 7 -9 1 自行车电镀技术条件 QB/ T 1 2 1 8 -9 1 自行车油漆技术条件 QB 1 7 1 4 -9 3 自行车命名和型号编制方法 3 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 汽油机助力自行车 装有汽油机、 具有两个车轮, 能实现脚踏、 机动两种功能的特种自行车。 3 . 2 整车净重 出厂成车不包括燃油或燃油和润滑油的混合油的重量。但应包括电瓶液、 液压油、 冷却液和汽油机 润滑油等的重量. 4 产品分类
4, 助力车按发动机动力输出轴与驱动轮之间的传动方式分为:
,
a )链传动, 代号为 L; b)摩擦传动, 代号为M; c )皮带传动, 代号为P; d)轴传动, 代号为 Z; e)其他传动。 4 .2 型号编制方法 4 . 2 . 1 助力车型号编制的方法按QB 1 7 1 4 -9 3中第 5章的规定。 4.2 . 2 助力车的型式和车轮直径代号见表 1, 国家技术监督局19 98一0 3一25批准
1999一01一01实施
GB 1728 4- 1998
表 1 助力车的型式和车轮直径代号
、 几x } J j 7 } } I ' t A A I * m m 3 1
660
610
560
男式
E
G
K
女式
F
H
L
455
405
M
0
Q
N
P
R
510
示例 :
助力车的车轮直径为 6 1 0 mm、 女式车架、 链传动, 工厂设计程序号为 1 2, 则其型号应为 T H 12 . I.
链传动
工厂设计程序号
女式车架、 车轮直径为6 1 0 mm 一 特种 自行车
5 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 助力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参见附录 A, 附录 A所列参数和性能指标除在本标准中已有规定的外, 其余由生产厂自行选定。 6 技术要求
6 .1 整车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6 .1 .1 汽缸工作容积
助力车的汽缸工作容积应不大于 3 0 mLa 6 . 1. 2 整车净重
助力车的整车净重应不大于4 0 k g, 6. 1. 3 脚踏行驶能力
助力车在机动离合器脱开状态下应能由人力脚踏驱动, 3 0 mi n的脚踏行驶距离应不小于7 k m, 6 .1 . 4 起动性能 助力车应能在2 6 8-3 03 K( -5 ^3 00 C) 的环境温度范围内顺利起动, 起动时间不超过 1 5 s, 6 .1 . 5 怠速污染物 助力车的怠速污染物排放量应符合表 2的规定 表 2 怠速污染物排放量 怠速污染物
排 放 量
一氧化碳( CO)
碳氢化合物( HC)
6.1 .6 最高车速
助力车的最高车速应不大于2 0 k m/ h, 6. 飞了
最 高 车 A 骑行 唤 声
镇4.5%
二冲程汽油机
蕊7 O O OX 1 0-0 mg/ k g( 7 0 00 pp m)
四冲程汽油机
镇1 2 0 O X 1 0- 0 mg/ k g ( 1 2 00 pp .)
GB 17284- 1998
助力车以最高车速作匀速行驶时的噪声应不大于 7 2 dB( A) 6.1 , 8 经济油耗
助力车的经济车速油耗应小于 1 . 5 L/ 1 0 0 k m. 6 .1 .9 制动性能 助力车以最高车速骑行时, 其干态制动距离应不大于 4 m, 6.1 .1 0 最低空载稳定转速( 怠速) 汽油机的最低空载稳定转速( 怠速) 应小于 2 20 0 r / mi n, 在该转速下应能稳定转动 1 0 mi n, 其转速 波动率应不大于士1 0%, 运转 1 0 mi n后, 突然开大节气门, 汽油机应不熄火 6. 2 强度要求 6. 2 .1 车架/ 前叉组合件冲击 6. 2 .1 .1 重物落下
按7 . 2 . 1 . 1规定之方法试验时, 组合件上不应有肉眼能见之裂纹, 组合件前、 后轴中心线之间的永 久变形应不超过 20 mm. 6 . 2.12 组合件落下 按 GB 3 56 5-93的 7 . 2规定。 6. 2. 2 车架/前叉组合件振动
按7 . 2 . 2规定之方法试验时, 组合件不应断裂。 6. 2.3 车把静负荷 在把横管两侧末端 4 0 mm处分别施加3 9 2 N的力。经 1 mi n后, 其永久变形量: 固定式车把应小于 2 mm; 组合式车把应小于 3 mm, 6. 2 . 4 把横管和把立管的力矩 按 GB 3 56 5 -93的 6 . 5规定。 6 . 2 . 5 把立管和前叉立管的力矩 按 GB 3 56 5 -9 3的 6 . 5规定。 6 .2. 6 制动系统的强度 按 GB 356 5 -9 3的 5 . 4.1规定。 6 . 3 结构要求 6 .3 .1 脚蹬间隙 6. 3.1 .1 地面距离 按 GB 3 56 5 -9 3的 1 1 -2.1规定。 6 .3 .12 足趾距离 按 GB 35 65 -93的 1 1 -2 .2规定。 6.3 . 2 安全线 63. 2.1 把立管安全线 按 GB 35 65 -93的 6 .2规定. 6 .3 -2 .2 鞍管安全线 按 GB 3 5 6 5 -9 3的 1 2 . 2规定。
6 . 3 . 3 前后轮惘与前叉、 车架的平、 立叉两边间隙的相对偏差按GB/ T 3 5 6 6 -9 3的1 5 .1规定。 6 . 3 . 4 前、 后轮中心面相对偏差 按 GB/ T 3 5 6 6 -9 3的 1 5 . 2规定。 6 .3 . 5 气门嘴孔位置 按 GB/ T 35 66 -9 3的 1 2 .1规定。 6.3.6 锐边和突出物
GB 1 7 28 4一1 99 8
按 GB 35 65 -9 3的 4 .1和 4. 2规定。 63了 汽油机各密封面结合处不允许有漏油现象。 6 . 3 . 8 离合器在接合状态下不应有打滑现象, 分离后应完全脱开。 6 .3 .9 电线装置 按GB 3 56 5 -93的 1 5 -1 .2规定。 6 .3-1 0 助力车应装有前灯或前反射器; 后反射器和侧反射器; 还应装有鸣号装置。 6. 4 整车外观质量 6 . 4 门 助力车各外露零、 部件表面应清洁, 无污渍、 锈蚀; 商标、 贴花应完整、 清晰, 位置应正确
6 . 4 . 2 各电镀件按QB/ T 1 2 1 7 -9 1的5 . 1 . 1镀铬一类件和镀锌一类件的规定。 6 . 4. 3 各油漆件按 QB/ T 1 21 8 -91的 3 . 1一类件的规定。 6 . 4 . 4 各塑料件表面应色泽均匀, 无明显飞边、 划伤、 裂纹和凹陷。 6. 5 可靠性
助力车的可靠性行驶里程应不少于 1 5 0 0 km, 6.5.2 可靠性综合评定指标值Q应不小于 7 0, 计算公式如下 6.5.1
Q二 0. 0 08 6 9 5( T,+ T,)+ 80 e -。 一 1 t 4 D
(1 )
式中:Q— 试验样车可靠性评定分数
平均首次故障里程, km, 当T, >80 0 km时 , 令 T, =80 0 km;
T,— 平均故障间隔里程, km,
当Tb >1 5 0 0 km时, 令Tb =1 5 0 0 k m; 试验样车的当量故障率。
、 }
a)平均首次故障里程 T,
令 〔 客。 +‘ ”
式中 T — 试验样车的平均首次故障里程, k m( 暂不计 4类故障); 。— 子样数, 澎— 发生故障的子样数( 暂不计4类故障); 当”, =。时, 按 衬二1计; t— 第e个子样数的首次故障里程, km; : — 试验截止里程, km,
b )平均故障间隔里程T,
T ,一n Y t 式中 T6— 试验样车的平均故障间隔里程, km; : — 试验样车发生故障的总数‘ 暂不计4类故障); 当r=0时, 按 r=1计; t — 试验截止里程, km, c)当量故障率 D
(2 )
GB 1 7 28 4-1 99 8
D =
艺E " Y , 1 000 X扣 十 t
・‘・ .…
,. . ・, .・。 .・,・‘・ ・・ ・・ ・ ,(4 )
式中:D— 试验样车的当量故障率; E j — 第1类故障的当量故障系数, 其值为: 致命故障E , =1 0 0, 严重故障。 。 一2 0, 一般故障 。 3 -2, 轻微故障 。 。 一0 .2; Y j— 试验样车发生的第i类故障。 了 试验方法
本章所用的检测设备和器具按GB 1 2 7 4 2 -9 1的有关规定。 7 ., 整车的主要技术性能试验 7 .1 .1 汽缸工作容积试验
用游标卡尺测量汽油机的汽缸缸径和工作行程, 按式( 5 ) 计算汽缸工作容积:
v=望
又 S . . . . . . . . .,二 ,・・・ ・甲・ ・・ ‘ ・‘・ ・‘ …
(5)
式中:V- 汽缸工作容积, mL; D— 汽缸缸径 , C M; S— 工作行程, c m, 计算值精确到 。 . 1, 其结果应符合 6 . 1 . 1规定。 7 .1 . 2 整车净重试验 用磅秤, 称得的重量应符合 6 . 1 . 2规定。 7 . 1 . 3 脚踏行驶能力试验 7 . ,. 3. 1 试验条件
a )骑行者的重量应为7 0 ^- 8 5 kg, 不足7 0 k g者应加配重至7 0 kg, b)试验路面: 平坦的沥青或混凝土路面。 c )风速 : 蕊3 m/ s. 7 . 1. 3. 2 试验方法
在试验道路上, 设置一测试区间, 往返骑行共 7 k m, 所用时间应符合 6 .1 . 3规定。 7 .1 . 4 起动性能试验
试验用秒表计时。 助动车处于冷车状态下, 从接受信号开始起动汽油机, 至汽油机能连续工作, 其间 隔时间即为起动时间, 并应符合 6 .1 . 4规定。 了1. 5 怠速污染物试验
本试验测量助力车在怠速工况下, 排出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浓度。 了 . , , 5 - 1 试验条件 a)怠速工况: 汽油机处于空载最低稳定转速, 阻风门全开。 b)排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以容积百分数( %) 表示, 碳氢化合物的浓度以容积的百万分数表示。 c )测试仪器
1 )应采用不分光红外线一氧化碳、 碳氢化合物气体分析仪, 仪器应适用于二冲程和四冲程汽油机, 2 )取样探头长度不少于 6 0 0 mm, 取样软管长度不少于3m。探头软管不允许有污染物和冷凝物。 3 )仪器的取样系统不得有泄漏。 7 .1 . 5. 2 试验方法
a)汽油机由怠速加速到中速, 维持 55, 再降至怠速状态, 怠速转速按受试车的说明书规定予以调 III
GB 1 7 28 4-1 99 8 整
b)汽油机运转 3^- 5 mi n, 使达到规定之热状态。
c )将取样探头插入排气消声器内, 深度为3 0 0 mm, 插入深度不足时, 应加接管, 补足到 3 0 0 mm长 度, 并保证接 口处不泄漏
d )读取探头插入后 3 0 s时的一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指示值, 即为测量值。 e)数字修约: 一氧化碳修约后保留一位小数, 碳氢化合物修约后保留百位数 f )一氧化碳、 碳氢化合物各测试三次, 取其算术平均值。其值应符合表 2的规定。 7 . 1 - 6 最高车速试验 7 .1 . 6 .1 试验条件 a)试验跑道之坡度不应超过 1%。路面应坚硬, 铺混凝土或纯沥青, 不能有松软的尘土或砾石。 b)试验的环境温度为 2 6 83 0 3 K( 一5 ^3 00 C), 风速不大于 3 m/ s。不应在雨、 雪天气试验。 c )助力车使用的汽油和润滑油, 其牌号应符合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轮胎应按推荐的充气压力 充足气。试验前, 助力车应先检查一下, 若有需要, 可作出调整。试验中不应再作调整。 d)骑行者的重量应为7 08 5 k g。不足7 0 k g者加配重至 7 0 k g. 7 .1 . 62 试验方法 a )在试验跑道上设置 1 0 0 m的测试区间, 两端应有足够长的辅助骑行区。 b)助力车在骑行到测试区间之前, 应完成全部加速过程, 达到最高车速, 并以此速度通过测试区 间。
c )测定助力车往返通过测试区间的时间。 d)按式( 6) 计算最高车速 :
_ 7 2 t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 )
式中:二— 最高车速, k m/ h; t — 往返通过测试区间的时间, s, e)该项试验应连续往返骑行两次, 取其算术平均值。其结果应符合 6 . 1 . 6规定。 7 . 1 . 7 最高车速骑行噪声试验 7 .1 .7 ., 试验条件 助力车最高车速骑行噪声的试验条件同 7 . 1 . 6 .1的规定。此外还应满足下列各条:
a)测试场地应平坦、 空旷。离测试中心约5 0m半径的范围内不应有大的反射物, 如高大建筑物、 围 墙、 岩石或桥梁等。 b)测试区的本底噪声( 包括风的噪声) 应比被测助力车的噪声至少低 1 0 d B( A), 并不应有其他偶 然的声源干扰。 。 )声级计近旁除测试人员外, 不应有其他人员在场。如不可缺少时, 则必须站在测试人员背后。 7 . 1 . 7 . 2 试验方法 a )试验区布置见图 1. b)声级计用“ A" 计权网络、 “ 快’ , 挡进行测量, 最小读数单位为 。5 d B。声级计放置的离地高度为 1. 2 m,
c )助力车应保持油门稳定, 以最高车速作匀速骑行通过测试区, 读取声级计的最大读数。取左、 右 两侧声级计的平均值。
d )助力车以同样方法往返骑行通过测试区一次, 以两个平均值的较大者, 作为助力车的最大骑行 噪声。其值应符合6 } 1 . 7规定。
GB 1 7 28 4-1 99 8
7. 5m
7. 5m
测试区
声级计
声级 计
道
图 1
7 . 1 . 8 经济油耗试验 7.1 . 8.1 试验条件 助力车经济油耗的试验条件同7 .1 . 6 . 1规定。 7 . 1 . 8 . 2 根据生产厂提供的经济车速范围取其上、 中、 下三个值, 作往返共 1 0 k m的骑行三次, 测得助 力车的油耗量, 其最低值即为经济油耗。 油耗的测定, 可采用事先定量注入油箱的燃油, 与测试后油箱实际放出的测量差, 即为 1 0 k m的油 耗量 。
7.1 . 8. 3 助力车的经济油耗量按式( 7) 计算: _
G
( i ,=1 0 0 Xk +
1
“.… 。 … 。二。二,・ .・ ・ ・・ ・ .・・・一, ,… (7 )
式中:仅— 经济油耗量, L/ 1 0 0 k m;
价— 往返共1 0 k m的燃油消耗量, mL; k- 汽油与润滑油容积混合比。
,值应符合6 计算后的G . 1 . 8规定。 7 . 1 . 9 制动性能试验 助力车的制动性能按 GB 3 5 6 5 -9 3的第 2 2章规定。 7. 1.1 0 最低空载稳定转速( 怠速) 试验 试验时, 汽油机不连接测功器, 将节气门置于怠速位置, 将汽油机的空载稳定转速调到最低, 且能在
该转速下稳定运转 1 0 mi n, 测量该转速及其波动量, 测得的值应符合 6 . 1 . 1 0规定, 然后突然开大节气 门, 汽油机应不熄火。 本试验应在整车上进行。 了. 2 强度试验 7 . 2 . 1 车架/ 前叉组合件试验 了. 2., ., 重物落下试验 按 GB 3565-93的 25.1规定 。
GB 17284-1998 7.2门 2 组合件落下试验
按G B 3 5 6 5 -9 3的 2 5 . 2规定, 但鞍管上应紧固一个质量为 8 5 kg的重物。 7. 2. 2 车架/ 前叉组合件振动试验 a)助力车的车架/ 前叉组合件振动试验应在专用振动试验机上进行试验。 b)试验条件见表 3, 表 3 振动试验条件 荷 前管部
重, N
鞍座部
振动频率 中轴部
A 9 8 i 0 f
加振部位的加速度
Hz 6.6- 10
-/ .2( G) 19.6(2)
除表中荷重外, 在汽油机安装部位, 再加 9 8 N荷重。后轴传动的其荷重加在中轴部。振动部位的加 速度与振动频率和振幅之间的关系为式( ( 8);
9= 0. 04 a・W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
式中:9— 加速度, G; a— 半振幅, C M; ,— 振动频率, Hz. c )试验方法
按图2所示将车架/ 前叉组合件安装在振动试验机上, 然后按表 3所列的试验条件对车架/ 前叉组 合件进行垂直的上下振动试验 。 几
振动 台
图2
车架/ 前叉组合件安装时, 前、 后轴应位于同一水平位置。 前管部的荷重应用夹具和祛码座安装在前叉锁母的上端。 车架试件应附有鞍管, 鞍管的最少插入深度标志应埋入立管内。 鞍座部的荷重通过一个鞍形荷重座 平分吊装在左右两侧。荷重座用夹具紧固在鞍管的顶端, 夹紧长度不小于2 0 mm。荷重的重心应通过车 架立管顶部的中心。 中轴部的荷重应用圆形祛码紧固在中轴的左右两侧。
振动频率可在 6 . 6 -1 0 H:之间任意选择, 但应避开车架/ 前叉组合件的共振频率。 d)助力车不论采用何种形式的车架, 都应通过 1 0 0 0 0 0次振动试验。 了.2.3 车把静负荷试验
GB 17284- 1998
图3
按图3 所示, 将把立管插人至安全标记处加以固定。先在把横管一端 4 0 mm处施加规定的力, 经 1 mi n后除去此力, 用百分表测其永久变形量。然后在另一端重复试验。两个值以最大值为准。测量位置 在距把横管端部 3 0 mm处。 组合式车把测试时. 把横管施力部位应处于水平位置。 7 . 2 . 4 把横管和把立管的力矩试验 按GB 3 5 6 5 -9 3的 2 4 . 2规定。 7. 2.5 把立管和前叉立管的力矩试验 按 GB 3 56 5 -9 3的 2 4. 3规定. 7. 2. 6 制动系统的强度试验 按 GB 35 65 -9 3的 21 .1规定。 了 . 3 结构要求试验 7 . 3 . 1 脚蹬间隙试验 了 .3 门门
地面距离
按 GB 35 65 -9 3的 1 1 - 2.1规定。 7 . 3.1 . 2 足趾间隙
按 GB 3 56 5 -9 3的 11 - 2. 2规定。 7 .3 . 2 安全线试验 目测检查和用直尺测量。 7 . 3 . 3 前后轮辆与前叉、 车架平、 立叉两边间隙的相对偏差试验 按 GB/ T 35 66 -93第 2 6章规定。 7 . 3 . 4 前后轮中心面相对偏差试验 按 GB/ T 3 5 6 6 -9 3第 2 7章规定。 7. 3 .5 气门嘴孔位试验 目测检查 。
7 .3 . 6 锐边和突出物试验 锐边用手感和 目测检查。
突出物用卡板、 游标卡尺和如图 4所示的外露突出物测试圆柱棒检查。
GB 17284- 1998 单位 名 mm
了.3 . 了 汽油机密封性能试验
助力车在热车工况下, 各油管接头、 接合面、 螺纹连接处、 旋转轴外露端等处, 静接合面手摸无油迹, 动接合面无滴油和油流痕迹。 7 . 3 . 8 离合器性能试验
在助力车行驶过程中, 对离合器在接合状态下是否有打滑现象, 分离后是否完全脱开进行检查。 7. 3 . 9 电线装置试验 目测检查电器线路装置是否与运动部件或锐边相碰。用拉力计检查线路的连接牢固性。 7 .3 .1 0 车灯、 反射器及鸣号装置安装检查 检查助力车是否装有规定的前灯或前反射器、 后反射器和侧反射器。 前灯在汽油机工作状态下应能 点亮。检查助力车是否装有规定的鸣号装置。 74 整车外观质量试验 用手感和目测检查. 7.5 可靠性试验 7 .5 门 试验前的检查和调整 7 - 5 门门 按生产厂提供的有关技术文件, 对下列各项内容进行检查和调整: 火花塞间隙、 点火提前角、 继电器触点间隙、 发动机的怠速、 制动手把、 离合器手把、 节气门操纵线的自由行程和工作行程、 车把回
转角及其转向的灵活程度、 车轮的紧固程度、 轮胎气压、 轮毅与制动块间隙及传动链条、 传动皮带的松紧 程度等, 使各部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7 . 5 - 1 . 2 调整过程中, 允许进行不多于 1 0 k m的检查行驶, 以确保调整合理。 7. 5 .2 试验条件 7. 5 .2 .1 试验道路
a )平整的沥青路、 混凝土路。 b)行驶里程中应包括不得少于总里程的 1 5 %为砂石路和土路。 c )各种坡度和桥梁的行驶里程不少于 2 0 km, 7 . 5 . 2 . 2 夜间行驶里程不少于 5 0 k m. 7 . 5- 2. 3 气候 全天候, 但下雨、 下雪天的行驶里程应不超过行驶全程的 30%.
GB 17284-1998 7. 5.2.4 骑 行 者
a )骑行者及装备的总重量为 7 08 5 k g, 不足 7 0 k g者应加配重至7 0 k g, b)骑行时, 骑行者应坐在座位上, 双手握住车把把套部位, 双脚踏在脚蹬上, 其双臂应正常伸展。 了. 5, 3 试验 7. 5. 3.1 走合试验
前5 0 0 km为助力车的走合试验。
a )走合期行驶速度按生产厂说明书推荐的速度行驶 b)走合期应经常检查车辆各部分的紧固情况和工作状况, 允许按生产厂提供的维护说明书用简单 工具在短时间内作调整护养。 c)在走合的最后 2 0 k二中, 应观察车辆是否可以进行性能试验。 d)走合过程按附录 C作详细的记录。 7 . 5 - 3 . 2 非走合试验 后 1 0 0 0 km为非走合试验。 a )在保证行驶安全的情况下, 尽可能W较高车速行驶, 最低车速应不低于 1 5 k m/ h, 整个试验过程 中不允许滑行 b )试验过程中随时检查车辆, 允许按表 4规定, 对整车进行检查、 调整, 但各类排故、 换件均应纳入 故障统计。 表 4 阶段维护保养规定 规定里程, km 项
维护保养内容
目
100
500
1 000
1 500
丫
0
0
0
制动系统
检查. 并允许调整
传动链( 皮带)
检查 . 并允许调整
0
0
0
火花塞
检查 , 并允许清除积炭、 调整
0
Oo
OI L
轮胎气压
检查 , 必要 时充气
0
0
O
空滤器滤芯
检查 , 必要时清洗
0
O
O
机油 、 汽油滤芯 、 滤网
检查, 必要时清洗
0
0
0
曲轴箱变速器润滑油
更换、 添加
△
X
X
缸盖 、 活塞
清除积炭
0
0
0
化油器
检查 , 必要时清洗
0
0
0
各润滑部位
添 加润滑油
O
外部紧固件
检查 , 必要时紧固
0
注:0- 检查、 调整、 清洗、 充气等; △— 更换; X- 添加; 丫— 检查。
7. 5- 3 .3 故障分类
根据故障性质及危害程度, 将故障分为四类, 分类原则见表s,
0 0
0
GB 1 7 28 4-1 99 8 表 s 故障分类规定 故障类别
故障名称
1
致命故障
z
严重故瘴
3
一般故 障
分
原
因
危及助力车行驶安全, 主要总成报废, 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故障 导致主要零部件总成损坏, 或影响行车安全, 且用易损备件和随车工具不能在较短时间
( 3 0 mi n) 内排除故障 使助力车停驶或性能下降, 但一般不能导致主要零部件、 总成严重损坏, 并可用易换易损 件和随车工具在较短时间( 3 0 mi n)内排除故障 一般不会导致助力车停驶或性能下降, 不需要更换零件, 用随车工具能轻易( 1 5 mi n) 排除
轻微故障
4
类
的故障
7 .5 . 34 故障记录 在走合和非走合试验过程中, 对所发生的故障, 按附录 B进行分类, 并按表 6所列项目填写记录,
附录B未包括的故障, 可参照表中同类型的故障模式执行, 若无同类型故障模式可参照, 则按表 5规定 原则进行分类 , 并纳人故障统计。 表 6 助力车可靠性试验故障记录表 故障出现 序号
里程 km
. 急成名称
零部件
故障模式及
名
其情况说明
称
故障类别
故障原因
故障排除
分
措
析
施
故障排除 时
间
联 P F页 仕
单位
幻 lln
1
2
3
试验 员
试验 骑行 者
7-5.4 评定
根据试验记录, 按6 .5 . 2规定计算出可靠性综合评定指标值 Q, 其结果应符合 6 .5 .2规定。 8 检验规则
8 . 1 本章规定助力车产品的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包括周期检验和鉴定检验) 规则。 82 助力车产品需经生产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 并附有合格证, 才能出厂。 8 .3 检验周期和样本 8 .3 .1 出厂检验 检验周期: 每一出厂批。 祥本 : 批中的每辆车。 8 . 3 . 2 周期检验 a )年产万辆以上者, 每季度抽检一次, 样本为成车4辆。 b)年产万辆以下者, 每半年抽检一次, 样本为成车 4辆。 8 .33 鉴定检验 鉴定检验只有在新产品鉴定时进行。样本为成车 4辆。 8 . 4 检验项 目和数量 8. 4-1 出厂检验、 周期检验和鉴定检验的项目见表 7,
Gs 1 7 28 4 -1 99 8 表 7 项 目分类及出厂检验、 周期检验、 鉴定检验 项 目分类
周期检验
鉴定检验 要求
方法
创
6.1.1
7.1.1
2
丫
丫
6.1.3
7.1.3
3
怠速污染物
寸
丫
6.1.5
7.1.5
4
最高车速
丫
丫
6. 1. 6
7.1.6
5
丫
州
6.1.7
7. 1. 7
6
最高车速骑行噪声 制动性能
侧
丫
6. 1. 9
7. 1.9
7
可靠性
△
训
6.5
7.5
1
整车净重
寸
叼
6.1.2
7.1.2
2
起动性能
丫
丫
6.1.4
7.1.4
3
经济油耗
侧
训
6.1.8
7.1.8
4
喇
丫
6. 1. 10
7. 1. 10
丫
了
6.2. 1. 1
7.2.1.1
6
最低空载稳定转速( 怠速) 重物落下冲击 组合件落下冲击
寸
丫
6.2.1.2
7.2.1.2
7
车架/ 前叉组合件振动
甲
创
6. 2. 2
7. 2. 2
8
车把静负荷
丫
丫
6.2.3
7. 2. 3
9
甲
侧
6. 2. 4
7.2.4
10
把横管和把立管的力矩 把立管和前叉立管的力矩
甲
侧
6.2. 5
7. 2. 5
11
制动系统的强度
丫
侧
6.2.6
7. 2. 6
1
地面距离
训
喇
6.3.1.1
7.3.1.1
2
足趾间隙
创
侧
6.3.1.2
7.3.1.2
3
把立管安全线
丫
侧
6.3.2.1
7. 3. 2
4
鞍管安全线
丫
丫
6.3.2.2
7. 3. 2
5
前、 后轮辆与前叉、 车架平 、
立叉两边间隙的相对偏差
了
侧
6.3.3
7. 3. 3
侧
丫
6.3.4
7. 3. 4
7
前、 后轮中心面相对偏差 气门嘴孔位置
侧
丫
6.3.5
7.3.5
8
锐边和突出物
丫
甲
6.3. 6
7.3.6
9
汽油机密封
丫
了
6.3.7
7. 3. 7
10
离合器性能
甲
丫
6.3.8
7.3. 6
11
电线装置
训
丫
6.3.9
7. 3. 9
12
丫
丫
6. 3. 10
7. 3. 10
13
车灯、 反射器及鸣号装置安装 零部件表面外观
丫
丫
喇
6.4.1
7.4
14
电镀件外观
训
丫
丫
6.4. 2
7. 4
15
油漆件外观 塑料件表面外观
丫
训
甲
6. 4.3
7. 4
侧
喇
丫
6.4.4
7. 4
6
一般 项 目
出厂检验
丫
5
重要项 目
目
气缸工作容积 脚踏行驶能力
1
否决 项 目
项
序号
本标准条文
16
丫
注 丫— 必须检查的项目; △— 按需要进行检查的项目。
8 . 4 . 2 出厂检验项目采用逐辆检验。 周期检验和鉴定检验项目中的重物落下冲击、 组合件落下冲击、 车 架/ 前叉组合件振动检验一个样本, 其余均检验二个样本。 8, 5 评判方法 8. 5.1 项目分类
本标准将所有的项目分为: 否决项目、 重要项目和一般项目三类。具体划分见表 7。 8" 5" 2 出厂检验 I22
GB 1 7 2 84-1 9 98
根据表 7的出厂检验项目, 出厂产品都须达到项目的要求。或按供需双方合同规定。 8. 5. 3 型式检验
8. 5- 3. 1 项目合格判定条件: 须以受检的样本数全部合格方判定为项目合格。 8. 5 . 3 . 2 型式检验的结果符合下列各点, 则判为合格。 a)否决项 目应全部达到标准要求。 b)重要项目中整车净重超过标准规定值 5 kg的, 则该项目作为否决项目处理。 c)重要项目中应有九项以上( 包含九项) 达到标准要求 d)一般项目中应有十一项以上( 包含十一项) 达到标准要求。 8. 5 - 3. 3 复验条件
若按8 . 5 . 3 . 2被判为不合格的产品, 符合以下各条件, 允许加倍抽检一次。 a)否决项目应全部达到标准要求。 b)重要项目出现四项以下( 包含四项) 未达到标准要求。 c)重要项目和一般项目累计出现八项以下( 包括八项) 未达到标准要求。
GB 1 7 28 4-1 99 8
附 录 A
( 标准的附录) 助力车的主要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
A1 整车主要技术参数 a )外形尺寸: 长x宽x高, mm; b)前后轮中心距, mm; c )最小转弯半径, m; d)整车净重, k g; e)载重量, k g; f )油箱容积, L,
A2 汽油机主要技术参数 a)型号 ; b)型式 ;
c)缸径x冲程, mm; d )汽缸工作容积, mL; e)压缩 比;
f )标定功率( 最大净功率), k W ( r / mi n); g)最大扭矩, N・m ( r / mi n); h)润滑方式; 讨汽油牌号; 1 )润滑油牌号;
k)汽油、 润滑油容积混合比。 A3 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a )最高车速, k m/ h; b)起动性能, s; c)怠速污染物, CO 写; HC 1 0- emg/ k g( p pm); d)最大噪声, dB( A); e)经济油耗, L/ 1 0 0 km; f )制动性能, m; g)脚踏行驶能力, km/ 3 0 mi n.
GB 17284一1998
附 录 B ( 标准的附录) 助力车故障模式分类表
助力车故障模式分类. 见表 Bl。 表 Bl 故 序号
零部件名称
故障模式
情
况
说
明
一、 整车
障
类
别
致命
严重
一般
轻微
1
2
3
4
0
0
2
0
合计 2
l
2
整车
跑偏
整车
抖动
手握方向把在直线行驶时, 感到整车规律性偏向
甲
一方
整车明显抖动, 不能排除
二、 汽油机整机
甲
合计 4
3
6
2
15 l
汽油机
飞车
2
汽油机
连杆断
3
汽油机
4
车速失控而飞车, 伴有异响造成汽油机报废
侧
导致活塞、 缸体、 曲轴箱损坏
了
活塞销 断
导致活塞、 连杆、 缸体损坏
侧
汽油 机
活塞破裂
导致活塞、 缸盖、 曲轴箱损坏
侧
5
汽 油机
敲缸
6
汽 油机
明显异响
7
汽油机
不能起动
因机械原 因引起
8
汽油机
不能起动
因电路原因引起, 不更换零件可排除
甲
9
汽油机
不能起动
因油路原因引起 , 不更换零件可排除
了
l0
汽 油机
起动困难
常温下1 5 5内不能起动
丫
1l
汽油机
过热
引起停机, 未引起其他故障
甲
l2
汽油机
抖动
明显抖动, 调整不能排除
l3
汽油机
抖动
轻微抖动, 调整可排除
14
汽油机
怠速 不稳定
调整不能排除
l5
汽油 机
怠速不稳定
调整可排除
有明显敲缸声, 经调整不能排除
寸
因装配或调整不当引起( 如气门间隙点火正时不
丫
当等)
三、 气缸盖
丫
丫 丫
甲 丫
合计 0
4
6
2
l2 l
气缸盖
严重漏气
2
气缸盖衬垫
破裂
汽油机动力性明显下降, 密封带出现严重蚀斑造叫
丫
3
簧片阀
变形
汽油机动力性明显降低
训
用紧固螺母或更换衬垫方法不能消除
丫
125
GB 17284-1998 表 B1( 续) 故 障 类 别 序号
零部件名称
情
故障模式
况
说
致命 严 重
明
1
2
一般
轻微
3
4
4
簧片阀
松动
汽油机动力性 明显降低
5
簧片阀
断裂
未造成严重后果
6
减压阀
密封不严
7
减 压阀
断
造成漏气, 需更换
8
减压 阀弹簧
失效
造成漏气, 需更换
9
气缸盖螺栓
断
10
气缸盖螺栓
螺纹失效
11
气缸盖螺栓
松动
接合面漏气, 仍可拧紧
训
松动
接合面漏气, 仍可拧紧
甲
12
气缸盖螺栓 螺母
丫 甲
每断一只记一个故障
了 寸 了
每断一只记一个故障
丫
需更换
四、 气缸体
丫
合计 0
4
4
0
8
气缸体严重裂纹使缸体报废
了
严重剥落
出现严重剥落, 需更换
丫
气缸 套
严重拉伤
可见明显拉痕, 需更换
了
4
气缸套
粘缸
5
气缸套
粘缸
6
气缸套
拉伤
7
气缸套
严重磨损
8
缸垫
烧蚀
1
缸体
破裂
2
气缸套
3
活塞高温溶化后部分与缸套粘连, 需更换活塞或
丫
缸套
活塞高温熔化后部分与缸套粘连 , 不更换零件可
丫
修复
可见拉痕, 不需更换
侧
缸套磨出台阶 , 有手感
甲
可靠性试验中烧蚀, 更换一片记一个故障
丫
五、曲轴箱
合计 0
2
3
2
7
明显漏油漏气, 影响汽油机正常使用, 需要更换
1
曲轴箱
裂纹砂 眼
z
曲轴箱
砂眼
3
曲轴箱
轻微裂纹
轻微渗油, 不影响汽油机正常使用
局部破损
结合面漏气漏油
左、 右 曲轴箱
4
结合面衬垫
5
曲轴箱盖
6
曲轴箱盖
7
曲轴箱 盖
王2f i
裂纹
结合面不平 或损伤
结合面不平 或损伤
喇
漏油漏气影响汽油机正常使用, 可用简单方法修复
丫 侧 丫
轻微漏油
丫
漏油漏气
喇
渗油渗气
丫
GB 1728 4-1998 表 Bl( 续)
叁 序号 I 零 部件 名称
情
} 故 障模式
况
说
明
致命
一般
轻微
合计
六、 活塞
破裂掉块需更换
活塞
掉顶
顶部断需更换
活塞
烧顶
顶部严重烧蚀需更换
活塞
卡死
汽油机过热引起 , 需更换
活塞
卡死
汽油机过热引起, 打磨后尚可使用
脱落
未 引起其 他后果
松旷
明显松旷, 有异常声响
活塞环定位 销钉 一8 -9 -10 -n 一12
与 销孔
活塞销卡簧
断开 、 脱落
活塞销 卡簧
断 、脱 落
拆检时发现 , 未引起后果
断 -断
活塞环
拆检时发现, 未引起后果
活塞环 活塞环
引起缸套严重拉伤, 需要换缸套 丫 一侧
7
活塞销
甲 一甲
破裂
寸 -了
活塞
拆检时发现, 未引起后果 弹力下降
引起性能明显下降, 需更换
七、 连杆
未造成汽油机报废
连杆
肉眼可见弯曲或扭曲
连杆轴承
烧蚀 、 破碎
严重烧蚀, 需更换
连 杆轴 承
保持 架开裂
尚可使用
甲 -侧
连杆
合计
合计
八 、曲轴
曲轴
烧 蚀或咬死
曲轴
弯 曲变形
明显弯曲变形, 造成主轴承报废
严重磨损
因表面粗糙度等原因造成磨损 需更换
at Mh 曲柄 销
6 I 曲轴主轴承
曲轴 油封
烧蚀 、 卡死 、
破碎
影响正常使用, 需更换 需更换
保持架开裂
不更换 尚可使用
损坏
漏气漏油, 需更换
甲 一甲
9 I 曲轴主轴承
烧蚀
曲轴严重烧蚀或咬死, 需更换
侧 一甲
断裂
甲 -叼
轴颈或曲拐处断裂, 未引起后果
曲轴
127
Gs 1 7 28 4-1 99 8 表 s1(续) 故 序号 } 零 部件 名称
情
故 障模 式
况
说
障
曲轴输 出齿 ( 链) 轮
轻度失效 严重磨损 、 断齿
别
致 命 {严重 {一 般 I轻 微
明
1 I z
曲轴 油封
类
」
3 I 4
密封性能下 降引起轻度漏气渗 油 需更换
九 、化 油 器 化 油器
化油器
裂纹引起需更换
漏油
接合面密封不严 、连 接 螺钉 松 动 、针 阀 密封 不 严
漏油
化油器
针阀卡死引起
化油器
可调量孔螺钉松动
化 油器
工作异常
进油管开裂
化油器
工作异常
非油中异物堵塞量孔引起
化油器
工作异常
化油器与汽油机结合部漏气
8 叱 油器隔热衬垫
破损
了 一训
等原因引起
造成漏油漏气, 需更换
怠速不稳
调节不当引起
化油器
工作异常
节气门失效或主油针严重磨损
化油器
工作异常
浮子开裂
化油器
工作异 常
浮子卡死
甲 一喇
IC 一n
化 油器
合计 十、 点火系统
1 }磁电机飞轮 磁电机连接键
损坏 断
不能发 电需更换 需更换
松动
键和槽松动
磁 电机 定子
松动
紧固螺钉松动引起断火
磁 电机线 圈
击穿
需更 换
断 电器 固 定
9* 1 断 电臂
8 {断电摇臂触头
松动 断
严重磨损 烧蚀
白金结合面严重烧蚀
断 电器触点
烧伤
引起停车, 需打磨
断 电器触点
松动
因铆接原因引起
电容
击穿
失效 , 需更换
甲 一丫
断 电器触 点
甲 -寸
9 一加 一n 128
甲 -甲
磁电机连接键
GB 17284 -1998 表 Bl( 续) 故 序号
零 部件 名称
故障模式
情
况
说
明
致命 1
13
无触点 电子 点火器
无触点电子 14
点火器
损坏 接 头松
障
类
别
严重
一般
轻微
2
3
4
失效, 需更换 接触不良引起点火不正常
了
15
火花塞
损坏
击穿或磁芯裂 , 需更换
16
火花 塞
松动
引起窜气
丫
17
火花塞
高速断 火
发动机功率下降
丫
18
火花塞
连炭
引起停机
丫
19
火花塞
接触不良
引起停机
侧
20
点 火线 圈
损坏
停机或功率下降, 需更换
丫
21
高压线
脱落
引起停机
丫
十一、 消声器
了
合计 0
1
2
1
4
1
接气管
漏气
紧固件松动或衬垫损坏
丫
2
消声 器
异响
芯子脱落引起异响
训
3
消声器
异响
焊缝开焊引起 , 需更换
4
消声器
漏气
排气管与消声器连接密封件损坏
十二、 机油泵、 滤清器
侧 丫
合计 0
1
2
z
5 1
机 油泵
卡死
齿轮泵轴咬死造成, 需更换
2
机油滤清器
漏油
密封件损坏
3
机 油滤清器
堵塞
太脏引起
4
油管接 头
渗油
5
机 油管
破裂
丫 丫 创 丫
未引起后果
十三、 离合器
v
合计 0
I
a
z
7
1
离合器
失效
机件损坏引起不能切断或不能传递扭矩
2
离合器
失效
因分离机构调整不当
丫
3
离合器
分离不彻底
由于自由行程变化引起, 经调整可以消除
丫
4
离合器
分离不彻底
离合器
分离不开
5
丫
因摩擦片表面不平及总成其他制造质量引起 , 经 调整不能消除
丫
因分离机构故障及离合器装配质量引起, 经调整 后 不能消除
了
129
GB 17284-1998 表 B1( 续) 古 文 障
零部件名称
序号
离合器
6
离合器 7
摩擦 片
情
故障模式
自由行程变动
或无自由行程 严 重烧 蚀
况
说
明
类
致命
严重
一般
轻微
1
z
3
4
因离合器调整机构松动或调整不当引起
丫
需更换摩擦 片
侧
十四、 变速器
别
合计 0
6
5
2
13 1
变速器
损坏
由于轴断或齿轮损坏等原因引起机壳损坏
丫
2
变速器壳体
裂纹
需更换壳体
丫
3
变速器轴
断裂
需更换
丫
4
轴用弹簧挡圈
断裂
需 更换
5
变速器齿轮
损坏
未引起后果
丫
6
变速箱各轴承
损坏
轴承损坏或严重磨损, 需更换
丫
7
变速器油封
损坏
需更换
8
变速器
渗油
不更换零件可修复
9
变速器
漏油
不更换零件可修复
10
输出链轮轴
断
11
输 出链轮
损坏
12
放油螺栓
渗油
13
里程表传动 齿轮
侧
了
丫 斌
需更换
甲 丫
侧
损坏
侧
十五、 减速器
合计 0
3
1
1
5
1
主减速器
漏油
油封或结合面不平引起
2
主减速器
渗油
紧固螺栓松动引起
3
主减速 器
损坏
不能正常工作
丫
报坏
严重磨损、 剥落、 断齿, 需更换
丫
损坏
轴承损坏或严重磨损, 需更换
丫
主减速器
4
被动齿轮 减速器轴承
5
十六、 油箱
了 丫
合计 0
1
5
5
11 1
油箱
松动
因紧固件松动引起
2
油箱
漏油
开裂引起, 产生严重后果
3
油箱
漏油
未产生严重后果
13{ )
甲
甲 训
GB 17284 -1998 表 Bl( 续) 故 序号
零部件名称
情 况 说
故障模式
明
障
类
别
致命
严重
一般
轻微
1
2
3
4
4
油箱
渗油
焊接质量引起
了
5
油箱盖
漏油
密封不 良引起
甲
6
油箱盖
渗油
密封不 良引起
7
油开关
供油不畅
加工不 良引起
8
油开关
渗油
开关结合面磨损引起局部渗油
9
油开关
漏油
开关结合面磨损造成漏油
10
燃 油滤 网
堵塞
太脏 引起
侧
渗油
管接头松动引起, 拧紧后可消除
了
11
油箱油管 结合部
十七、 传动系统
丫 侧 丫
丫
合计 0
0
5
2
7 1
传动轮
脱落
未造成后果
2
传动链轮
损坏
严重磨损
3
传动链轮壳
损坏
4
缓冲器壳体
裂纹
轻度裂纹
5
缓冲橡胶块
破损
需更换
6
传动链
断裂
7
传动链
爬齿
州
甲 侧 侧 丫
丫
影响传动平稳
十八、 轴传动系统
侧
合计 0
6
1
0
7
1
传动轴
2
传动轴
3
剧烈抖动有
严重不平衡, 据更换
丫
松动
联接件松或支撑松动引起行驶异响
丫
传动轴
打滑
过盈配合连接松动, 传动失效使车辆停驶
侧
4
花链轴
严重磨损
松旷, 需更换
侧
5
花链轴
扭 曲变形
需更换
侧
6
花链轴
断链
花链严重破损, 需更换
侧
7
传动轴联轴器
损坏
不能正常工作
丫
明显扭曲变形
十九、 车架
合计 1
1
13 1
车架
断裂
断裂严重不能行驶
2
车架
断裂
关键部件裂纹
丫
训 侧
5
6
GB 17284-1998 表 B1( 续) 故 序号
零 部件名称
故瘴模式
3
后轮夹持
松动
4
衣架
断
5
衣紧固件
松动
6
脚蹬架
脱落
7
脚蹬架橡胶套
脱落或损坏
8
脚蹬架
松动
9
支架
断裂
10
支架
松动
11
鞍座支架
松动
12
鞍座支架
断
13
车架锁
松动
情
况
说
明
障
类
别
致命
严重
一般
轻微
I
2
3
4
行驶时后轮摆动
丫 丫 丫
行驶中脱落
丫 丫
行驶 中松动
丫 丫
局部裂纹, 尚可使用
甲 甲
丫 了
二十、 车把前叉与后视镜
合计 0
1
1
1
3 1
车把
抖动
2
车把
转向不灵活
3
前叉
断裂
方向柱轴承间隙调整不当
丫
因轴承散裂, 方向柱转向不灵活
丫
更换
侧
二十一、 车轮
合计 1
2
9
3
15 1
车轮
不平衡
2
轮销
开裂
严重开裂, 需要更换
侧
3
外胎
爆裂
行驶中爆裂, 未造成重大事故
丫
4
外胎
姆裂
行驶中姗裂导致转向失灵, 造成重大事故
5
外胎
行驶中引起偏摆、 明显振动
不正常磨损
在2 2 00 km试验内不正常磨损及严重磨损, 如偏
及早期磨损
磨、 波纹状磨损, 需更换
龟裂、 起皮、
了
了 甲
老化龟裂 , 因制造质量引起 . 起层或鼓泡
侧
破损
由于轮辆毛刺将内胎磨破而漏气( 外物扎破不计)
丫
气门嘴
漏气
气门嘴与内胎连接部松动
丫
9
气 门嘴
螺纹坏
气门嘴内螺纹坏, 更换气门芯困难
丫
10
气 门芯
漏气
气 门芯坏
甲
11
轮毅轴承
损坏
轴承损坏, 需更换
了
12
轮毅轴承
严重磨 损
在2 2 0 0 km试验内严重磨损松旷, 需更换
丫
6
外胎
7
内胎
8
132
破损
GB 17284-1998 表 Bl( 续)
序 号 一 零 部 件 名 ・ 一 故 障 模 ・ 一・ …
A交 障 类
致命 1
严重
二 卿’
2{后 视 镜 一破 损一 行 驶 中 破 “
1
油门控制
2
二 十 三 、 操 纵 控  ̄
轻微 4
丫 丫 丫
5
0
0
2
3
了 甲
3{后 视 镜 }脱 落{ 行 驶 中 脱 落 4}后 视 镜 一松 动一 行 驶 中 松 动
5{ 后 视 镜 支 架一断 裂{ 行 驶 中 断 裂
一般
z 3
1 3{轮 ” 轴 承{ 压 痕 { 滚 珠 严 重 压 。 , 需 更 换 1 、一 轮 毅 锁紧 螺 母} 松 { 螺 母 松 动 弓 } 起 车 轮 松 动 1 5一 辐 条 一断 { 每 断1 - 3 R , 计 一 次 故 障
1一方 向 柱 一螺 母 松 动一 因 紧 固 件 弓 } “
另 1 9
丫 侧
丫
洛
0
0
4
8
失效
因钢索发毛卡死引起, 可调整
油门钢家
断裂
油门无法控制
3
油门控制系
操纵不灵活
油门控制吊滞
了
4
油门控制系
调整不当
经调整后可恢复
丫
5
阻风门控制系
失效
6
阻风门控制系
7
侧 训
因机件故障或钢索断裂引起
丫
复位失效
不可调整
了
阻风门控制系
调整不当
经调整后可恢复
8
离合器控制系
失效
因钢素断裂或机件故障引起
9
离合器控制系
失效
因钢索发毛或套管变形产生卡死现象
斌
10
离合器拉索
调整 不当
自由行程过大, 离合器分离不清
侧
11
离合器拉索
调整不当
离合器控制系
不灵活
12
侧
训
自由行程过小, 离合器打清, 影响加速时动力传 丫
递
控制离合器反应迟钝, 影响操纵
二 十 四 ”系 ‘
1} 手 制 动 控 制 系I 卡 , { 可 调 2一手 制 动 一失 效{ ” , 索 裂 弓 ! 起
3{制 动 , 索{断 裂{ 造 成 重 大 事 故 4}制 动 鼓 轮}裂 纹} 需 更 换
S{制 动 蹄 块}断 裂! 需 更 换
丫
6
I
2
2
1
甲 丫
丫 侧 了
133
GB 1728 4-1998
表 B1( 续) 故 障 类 别 序号
零部件名称
故障模式
情
况
说
致命 严 重
明
1
制动摩擦片
6
断裂
2
断裂或裂纹严重
二十五、 泥板及鞍座
一般
轻徽
3
4
v
合计 0
0
1
3
4 1
前 后泥板
断裂
断裂或损坏, 需更换
2
前后泥 板
裂纹
尚可使用
3
鞍座
损坏
v
4
鞍座
裂
v
二十六, 电气及仪表
丫 v
合计 0
3
18
23
44
1
起动开关
损坏
失效
2
起动开关
故库
松动引起
丫
3
磁 电机
调整不当引起
v
电压不足 或过高
转子与定子
4
磁 电机
5
磁 电机
损坏
6
磁 电机
轻度损坏
磁电机连接
7
端链
磁电机连接
8
端链 断 电器 固定
9
抓栓
相碰
丫
装配不当引起
v
不能发电
v
更换零件可以立即解决
v
断
不能发 电
v
松
健或榴松动
v
影响点火正时
v
松动
10
断 电器触点
过早磨报
11
断电器触点
烧蚀
白金结合面严重烧蚀, 需更换
12
断电器触点
烧伤
经修磨后可继续使用
v
13
断 电器触点
松动
因铆接原因引起
甲
14
电容
击穿
失效 . 需更换
了
损坏
失效 , 需更换
丫
脱落
因紧固件松动
丫
松动
因紧固件松动
丫
接触不良引起点火不正常
了
无触点 电子
15
点火器 无触点 电子
16
点火器
无触点 电子
17
点火器 无触点 电子
18
点火器 电喇叭
19
134
接头松 损坏
了
不响, 调整无效
v
丫
GB 17284- 1998 表 B1(完) 故 障 类 别 序号
零部件 名称
故障棋式
情
20
电喇叭
松脱
安装脚断裂
21
电喇叭
松旷
紧固螺栓松动
22
喇叭继 电器
损坏
23
喇叭
24
喇叭调节触点
25
各类灯开关
26
各类仪表 指示灯
音质差、
况
说
明
致命
严重
一般
轻微
1
2
3
4
丫 侧 了
不需换件可调整
了
烧蚀
可修复
丫
损坏
开关损坏, 需更换, 每换一次计一次故障
音量 小
坏
每损坏 1 -3个计一次故障
丫 了
27
大灯
坏
每坏一个计一次故障
甲
28
制动灯
坏
每坏一个计一次故障
寸
29
各类灯 开关
松动
每松动一次计一次故障
丫
30
各种接线板
破裂
每更换一只计一次故障
丫
31
各种接线板
松动
每松动一个线头计一次故障
丫
32
电缆线总成
烧坏
需更换
33
电缆线总成
损坏
局部绝缘损坏, 容易修复
侧
损坏
每损坏一个计一次故降
甲
线卡、 线夹子每脱落一次计一次故障
丫
局部磨损但可修复, 每修复一次计一次故障
侧 丫
34
各种电线索 接头线
侧
35
各种线卡
脱落
36
各种 电线
局部磨损
37
制动灯
长亮
制动放松后, 灯开关未复位引起
38
各种灯罩
破裂
灯罩破裂( 非击碎), 每出现一次计一次故障
侧
39
闪光继 电器
失效
禽更换
丫
40
汽油机转速表
损坏
41
42
43 44
汽油机转速 表传动软轴 汽油机转速
表传动软轴 汽油机转速 表传 动软轴 熔断 丝
断
松脱 扭曲、 折弯 断
丫
需更换
训
连接部螺母松动引起
丫
造成运转不准、 发卡、 转速有指针不准
丫
每断一根计一次故障
二十七、 其
他
丫
合计 0
0
0
1
1 1
各种间隙 行程
调整
各种行程、 间隙不符合说明书或有关技米文件规 定, 每调整一次计一次故障
丫
73苏
GB 17284-1998
录 C 附 ( 提示的附录) 走合行驶记录表
地点
日期
时刻
道路
状况
状况
实际行车
天气
时间 h, mi n
实际行驶
里程表
里
读
程 km
数
km
车
速
卜 9 1 k } m } / h } A
平均技术车速 km/h
起 止 起 止
起 止
总计或平均值 燃油消耗 地点
日期
每天汽油消耗量 L
起 止
起 止
起 止
总计或平担勺值
136
汽油与润
平均汽油
汾油容积
消耗量
混合 比
L/100 km
各部件工作情况
故障与采取 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