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践行

Page 1

理 想 · 践 行 中 国 教 育 论 坛 会 刊 2011


编者的话

不知不觉,中国教育论坛每两周一次,已经定期 举办了一年的活动。而部分参加活动的朋友,也 即将毕业或是结束在美国的学习与访问,投身于 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我们非常珍视这一年来的 相遇和彼此交流的时光,也希望能与更多关心中 国教育的朋友探讨我们的想法,于是有了这本会 刊的诞生。 我们是谁?我们在做什么?前言里简单介绍了一 下中国教育论坛这个组织。 如果你特别关注教育公益,请参考我们的第二部 分,教育经验与实践。我们的成员跟大家分享他 们在做教育公益时收获的点滴和思索。郝琳硕记 录了她在中国教育行动云南执教项目的一个学生 辅导案例,向芯和黄慧分别记录了他们如何创立 各自的教育NGO组织,而欧洁瑜则非常大方的贡 献了她带领和管理“游子交流团”的宝贵经验。

即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 挑战。Fernando Reimers教授的文章犹如灯塔, 揭示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唯有教育创新、科 技和创业结合,才能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而朱 元晨的“高效英语”和杨临风的“阳光书屋” 则是利用网络和科技,实现教育创新和教育改革 的典型案例。创新不仅是科技的更新,人的观念 也需要更新。徐珺泽介绍了来自意大利的教育理 念,“瑞吉欧取向”。从中读者得以一窥儿童的 力量、新型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方式。 这本杂志是中国教育论坛集体心力与智慧结晶。 希望我们能通过杂志这个小小的窗口,汇集到更 多人对中国教育的思考,结交到更多正在或将要 为之献力的朋友。也希望我们成员的故事能对你 有所触动,有所启迪,有所鼓舞,使你看到自己 生命的力量。中国教育论坛期待你的加入。 理想·践行,为理想而实践,而前行!

人生经历塑造了现在的“我”。这些求学于美国 名校的学生,他们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请看四 个有着不同故事的同龄人,黄斯涅,郭剑,曾卓 朗和廖醇祖的教育感悟。 南科大,高等教育,教育公平,英语教育…… 我 们关心中国教育界正在发生的变化。上海交大的 熊丙奇教授和来自北师大的学者林伟,分别阐述 了他们对于高等教育改革的观点。在哈佛念英语 教育的也为我们分享了他对中国的英语教育的一 些心得。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对教育公平的关注 和追求,陈晓中探讨了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性和 新途径。 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全球化交流,让教育工作者 2

最后,感谢各位作者以投稿的方式对我们创刊的 支持,感谢为我们的编辑成册提出过宝贵意见的 许许多多的朋友,也感谢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教 授等师长给予我们的殷切鼓励和希望。 我们诚挚地欢迎每一位读者与我们交流。如 有批评、建议或感想,请发送邮件或投稿 至:cesejournal@gmail.com。

《理想·践行——中国教育论坛会刊》编辑小组 2011年5月19日


摄于二零一一年五月一日。背后为哈佛教育学院 Gutman 图书馆——中国教育论坛的起源地。


目录 前言

5

教育的经验与实践

6

2010-2011 年教学心得——关于收获与爱 春草何处 向 芯 10 建立一个正气抬头的团队:游子经验谈 欧 向梦想奔跑:EduRunner 黄 慧 15

教育的感悟

郝 琳 硕

洁 瑜

12

黄 斯 涅

17

7

16

关于爱的教育—— 我的体验与思考 农村学生看农村教育 郭 剑 20 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 曾 卓 朗 22 设计的教育 廖 醇 祖 23 关于人生的教育 黄 斯 涅 25

教育评论 28 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有多远 也说南科大 林 伟 32 实现教育公平的新机遇 陈 晓 中 中国英语教育的几个问题 郭 剑

熊 丙 奇

29

34 36

教育创新 38 教育创新,科技和创业 费 尔 南 多 感受瑞吉欧取向 徐 珺 泽 40 高效学习英语 朱 元 晨 47 教育信息化和中国农村教育的未来 后记 中国教育改革的希望 4

熊 丙 奇

55

. 赖 默 斯 (Fernando Reimers)

杨 临 风

51

39


前言

2010年秋,对中国教育问题的关注让几位哈佛教 育学院的学生走到了一起,成立了中国教育论 坛。从在国内求学到出国留学,每个成员都有一 个独特的奋斗故事,也都对教育,对成长,对成 功的一些反思和感悟。身在国外,接触到不同的 人,体会到一种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和教育哲学, 不禁会比较东方和西方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式, 不吐不快。 我们想要什么样的教育?中国的孩子需要怎样的 教育? 一开始只是个人意见的交流。大家讨论起教育的 目的和价值、家庭教育和幸福教育、城乡教育的 区别等等关于教育的热门话题。国内的教育资源 分配不平衡、农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缓慢,农民 工子弟入学困难等现状牵动着大家的心。在讨论 的过程中,大家越发认识到教育问题是一个与文 化、政治和经济都息息相关的一个系统性的问 题。 之后每两周一次的聚会,我们都问自己:我们能 为中国教育做些什么? 哈佛的平台让我们能近距离与世界的教育改革 先锋沟通交流,比如哈佛教育学院的国际教育 政策专家Fernando Reimers教授、世界上第一 所免费网络大学University of the People创始人 Shai Reshef先生、以及哈佛招生办官员Nathalie Galindo女士、中国高等教育界一线的实践者上 海交通大学的熊丙奇教授等嘉宾前来分享他们的 学识和经验。

同时,论坛广泛吸纳和邀请在第一线的教育者和 改革者参与讨论和分享经验。我们成员当中有不 少都正在或者准备投身教育和公益行业——挚 友计划Peers,游子交流团,青草计划,“中国 教育行动Teach for China”(原“美丽中国CEI” 项目),高效英语,以及即将起航的阳光书屋和 Edurunner等。他们的经历为论坛的其它成员带 来了第一手的信息,带来的激励,带来了启发。 同时,论坛的成员也积极的反馈自己的意见和建 议。“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使论坛成员的共 同的信念。 不经意间,教育论坛在过去的一年里逐渐成长 了。论坛的主要参与者已经从哈佛扩大到波士顿 地区的其它学校,比如麻省理工,波士顿大学, 艾默生学院,西蒙斯学院;参与者的背景也日 渐多元化, 除开教育学院的学生,也有来自医 学、公共卫生、公共管理、商科和理工科的学生 学者们。而没变的,是我们对中国教育的理想和 实践的决心;我们希望有一天在神州的每一个角 落,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同样享受读书的乐趣,让 教育丰富他们的人生,照亮他们的前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无论你从那里来,将要到 哪里去,只要你对教育问题感兴趣,她都随时欢 迎你的加入,倾听你的声音,欣赏你的角度,期 待、鼓励并帮助你为中国教育行动起来。


教 育 的 经 验 与 实 践

6


2010-2011 年教学心得——关于收获与爱

郝 琳 硕

在北京长大,去美国念书,一切好像都是上天所 赐般顺利和幸运。在大四的最后一年,我突然有 了强烈的回中国山区支教的想法。于是,我加入 了中国教育行动(Teach For China),决定在云 南支教两年。从前面对很多事情,我总是期待和 相信一份耕耘,换来一份收获。但是直到去年开 始支教,我对这个等式才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学习对他将来的一切又意味着什么。我哗啦哗啦 说了半个小时,从努力学习,到给家里人争气到 将头发染回黑色,都分析得一清二楚。Michael 也似乎听进了我的话,点了点头。第二天,我看 他在课上开始跟着我写东西,心想他开始记笔记 了,于是放了心,觉得我的话终究起了作用,他 已经开始慢慢改变了。

第一天来到这所群山环绕的学校,学生都是14 、15岁的年龄,却明显比城市的孩子瘦小,他们 一个个捧着硕大的瓷碗,用略带羞涩和稀奇的眼 神看着我们。碗里都是清一色的米饭和辣子炒土 豆。我看到初二56班的牌子就在学校操场右面的 第一间教室,又是兴奋,又是紧张,因为这将是 今年所要教授的班级。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走进教 室,看看他们的面孔,了解他们的生活。

直到一个星期后,班主任告诉我,Michael和几 个初三的男生打架,眼睛都被打肿了。而且,老 师调查后发现Michael先发起了这场打架。学校 让他先回家一个星期,闭门思过。

前两个星期,我花了大量的时间认识和记住全班 55名学生的名字。他们当中大部分是白族,一个 有自己语言和文化传统的民族,他们周一到周五 住校,周末回家,通常要走半小时到两小时的山 路。 Michael是这个班的体委,个子比我还要高,听 其他的学生说,他去年经常打架,已经被学校劝 退过一次。前几个星期,我发现他的考试成绩基 本是倒数,在我的课上不是睡觉,就是在望着窗 外发呆。一个周末回来,他的头发染成了红色, 我布置的作业一样也没有写。 我把他叫到教室外面。那是我第一次和他对话, 也是来到云南不久第一次找学生谈话。他低着 头,身上有烟味,没有说话。我顿时很生气,心 想,他的父母都是农民,他怎么还有钱去染头发 和抽烟?竟然连作业也不写?真的是太不懂事 了。我问他的头发和作业,他看向一边,没有回 答我,不屑的眼神和表情持续了整个谈话。 他的父母都是不识字的农民,父亲长期在外面打 工,母亲在家种地,姐姐出嫁后,他是家里唯一 的孩子。 我很着急Michael的表现,更为他在家里种地的 父母感到着急和不安,想用我一切可以做的来改 变他的做法和想法,想让他知道,做为农村父母 唯一的儿子,他身上的责任和未来是什么,他的

他回来的当天晚上,他的头发还是老样子,眼睛 周围还有瘀青。他做在最后一个位子,没有和任 何同学讲话,脸上也是很不开心的样子。第二天 的课上,他干脆把头趴在桌子上,睡觉。 那一个星期,我们举行月考。在我监考的英语考 试中,我看见Michael一直低头在写着什么,心 理不禁一阵喜悦,因为原来他都是很快蒙完所有 答案,然后开始东张西望。这次却还是在认真写 着什么。我走进一看,哪里是在写试卷,分明是 在写一封信。仔细一看,是一封情书。我没收了 情书,心里想到他上周的打架事件和现在的考试 写情书,这是分明没有把我的话记在心里。对于 Michael的失望,对于自己的失望,让我第一次 感到作为老师耕耘和收获不协调比例的失落. 考完试,我带着愤怒的表情和语气问他是否可以 和我聊聊。他结结巴巴的说,“老老老师-,我 没有时间,你你你找我干什么?”原来我发现他 在紧张的时候结巴。一向在班里有点“老大”风 范的他,一下子变得如此紧张和躲闪。我本来充 满怒火的心一下子软了下来。 “你上星期怎么没来学校?”我问道。 “我,我在家。”他一下子低下了头。 “为什么在家不回学校?怎么了?”我看着他的 青色眼圈,试探地问道。 “我,我,有人打我的兄弟,所以我就跟他们打 起来了。后后来,孙老师(班主任)让我回家 了。” “是这样啊,那你是仗义呢,而且打你的人太不 对了,应该受到学校的处分。”我知道这场打架 是他先发起的,但是我没有说破他。


他沉默了好久,他没有继续说。 我顿了顿,说道:“其实,我觉得这倒证明了你 是一个仗义有责任感的男孩子。你知道帮助你的 朋友。我很佩服你。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打 架你受了伤,你的父母该怎么办?你只有一双眼 睛,打坏了,受伤的不仅是你,还有那么多关心 爱护你的家人和朋友,你的妈妈、爸爸那么努力 地在家种地,为的都是你。你的一切,对于他们 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如果你受伤了,他们肯定 会后悔一辈子的。你忍心么?” 他的眼圈红了。我继续说,“所以,不管发生什 么,我都希望你好好考虑,你是一个快要成为男 子汉的人了,男子汉不光要对你的朋友负责,还 要对你自己和家人负责。因为他们是你最疼爱的 人。这个世界上,是他们给了你生命。所以在做 任何事情之前,我希望你能多想想你的父母。好 么?” 他点了点头,有一颗泪水从他的脸庞划过。“ 好。”他小声的回答着。 那天,我没有提及他的说谎,没有用以往的方式 把所有大道理讲给他听,更没有责怪他任何事 情。但是从那以后,他想变了一个人似的,吃饭 的时候总爱跑到我的宿舍和我聊天,作业也开始 按时交了,甚至把头发也染回了黑色。看似,我 没有把“真正”的教育给他说,但是我想,我打 开了一扇窗户,一扇有无限可能性的窗户,不论 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孩子们需要的是从关怀 和肯定出发的教育。因为只有那时,他们的心才 是打开的,他们才有足够的勇气去正视自己的错 误,也才有空间接受我们的指引与开导。 太多的当地老师告诉我们要严格要求学生,秉承 着“严师出高徒”的想法,不听话就打,还有的 说,这些农村学生不出成绩就是因为没有严格的 教育。我想,如果鞭打是我们告诉学生他们犯错 误的唯一方式,那我们就是在培训一群动物,一 群只是服从指令和棍棒的动物,没有机会懂得谦卑 和对自己人格的尊重。其实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 都有着相同的叛逆的心境和青春问题,但是可能 正因为我们老师对待方法的不同,才让这些农村 学生成为了真正农村、观念落后的学生。 我要谢谢我的那位学生,因为通过这件事,我 成长了许多,也感悟了许多。懂得用更多理解 和耐心面对他们错误,懂得在当地老师都在用 dramatic method教育学生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 信念。同时很多时候,我们有太多的正确的大道 理,想一下子告诉那些农村的孩子,并希望他们 8

能很快体会到和做到。但往往,这些大道理只是 说给我们自己听的,因为他们归根到底还是孩 子,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来体会和internalize 我们 官方的教条。我们不应该因为他们出生在农村就 要求和期望他们对于我们的帮助和教导有更多更 快的接受和理解。那些孩子同样需要接受爱和 关怀后才能够打开自己,然后倾听以及真正地改 变。而那时,一份耕耘和努力,换回的可能是十 份的收获。 后记 上个周末,我去Michael家家访。在走了一个多 小时山路后,终于到达了他在山顶上的家。看着 他母亲在土灶旁煮着粗稀饭做为晚餐的身影,和 Michael娴熟的将猪食拌好送到猪圈的背影,我 不禁一阵泪湿。农村孩子的见识和接受能力确实 有别于大城市的学生,但是这些他们从小经历的 生活的艰辛和困难,却是城市的孩子们根本无法 想象的。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困难,才让农村孩 子们在生活中可以更加坚强和勇敢,在遇到阻力 时可以拥有更多的坚持和毅力。而这本身,就是 一笔财富。■

作者简介 郝琳硕,北京人,高中毕业后赴美国读书,2010年毕业后加入中 国教育行动,目前为该组织 2010-2012的项目成员,在云南鹤庆 县山区的中学和小学执教两年,并将在下一年做为副项目主管更 加帮助和提高项目成员的教学工作。 Email: linshuohao@gmail.com Mobile: (86) 158.777.16370 附注 Teach For China中国教育行动(Teach For China), 原名美丽中国(China Education Initiative), 成立于2008年,于2011年正式改名为Teach for China, 是国际教育组织Teach for All 组织中的一员。它旨在联合中美两 国优秀青年力量,深入中国教育资源薄弱地区参与一线教学实 践,改善当地教育环境,提升教育质量, 逐步弥补因教育资源不 均衡带来的城乡教育差距,进而推动整体教育环境朝向均衡的轨 道发展;同时通过系统的培训和全程引导和支持,深度开掘项目 成员的领导潜 质,全方位锻造项目成员的职业和综合素质,促进 成员间深度跨文化交流和协作,在为中国欠发达地区输送优秀师 资力量的同时,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 力,具有全球 视野并适应多元文化的社会精英。目前中美项目成员均来自两国 名校,如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成员服务期为两年。 Teach For China 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educationinitiative.org/zh Teach For China 微博: http://t.sina.com.cn/2014024365/ezehpizdjtv Teach For All 官方网站: http://teachforall.org/

(右)作者与学生合照



春草何处

向 芯

2009年的那个夏天,当我和几个好朋友一起招罗 了一批广州执信中学的高中毕业生到康乐中学为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做夏令营的时候,似乎并没有 那么多的远大目标以及理论支持。半个多月的准 备,开设出公民、英语、生物、地理、美术、音 乐等课程,可算是几个高中生的理想主义与物质 条件和人才素质限制的妥协结果;短短五天的夏 令营,虽是困难重重,但大家都热情高涨,结营 时志愿者与学生难舍难分,大概是一个初次接触 公益的人会想象的“支教”的典型场景。 然而转眼两年多就这样过去了,青草已变成了一 个由三十多位大学生运营、常年带领高中生志愿 者在广州民办学校组织活动的公益团队,一个让 我每个星期花十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SKYPE上的 项目。两年的时间里,青草的改变不仅仅是规模 以及参与的人数;我相信,我们在慢慢地找到属 于青草的理想。 回顾这两年,青草走出的第一步就是试图从一 个“一次性假期公益”转变成一种长期的存在与 影响。09年五天的夏令营给志愿者和学员们留下 了美好的回忆,也同样让我们感受到了这种短期 关怀项目的不足——我们教过的英语学习方法他 们自己可能很难运用到平时的学习中去;我们启 发过的思考,如果没有人能不时和他们讨论、引 导,可能也就被平时的学习压力和与父母的争吵 淹没了。正式意识到这些问题,我们在2010年重 新组织青草的时候,开始增加周末兴趣营和师友 计划两个项目,前者为学期中的为期一天的“浓 缩版夏令营”,开设“广州,关我咩事”、畅游 心理学等实用而有创新性的课程,而后者则把志 愿者和学生一一配对,鼓励他们长期保持联系, 由志愿者为学员提供学业以及生活上的指导。同 时,在2010年的夏天,由于第一期青草的学生即 将进入初三备考阶段,我们也组织了部分第一期 的青草志愿者回到康乐中学为他们当年的学生补 课,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我们希望青草能够 渐渐地成为这些外来人员子女以及城市高中生成 长过程中的一个伙伴,陪伴着他们成长为有知 识、有能力的公民。 另外一个青草迈出的关键一步,则是“不是支 教”的自我定义。最开始的时候,别人问起青草 是什么,我们时常回答,“青草是一个带高中生 到民办学校支教的项目”。然而第一期的夏令营

10

以及之后的反思,不仅仅给了我们宝贵的与民办 学校合作、与十三四岁的孩子沟通的经验,更让 我们学会了谦卑。我们虽成长在城市、或多或少 地享有优质教育资源,或许还毕业于最好的高 中,但是走上讲台、走进那些外来人员子女的课 室与生活,我们并没有这样的能力与阅历去自称 人师;或许我们能比他们的英语老师说更加流利 的英语,但我们并不能取代他们或者轻视他们的 劳动。那些孩子,那些在民办学校工作的人,同 样无时无刻不在教育着希望去帮助他们的我们。 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是弱者,但他们的生活中同 样是有阳光的,他们大多数人同样是有尊严、有 希望地活着。我们不希望,“支教”这个词语给 志愿者们带来居高临下的悲悯心态,从而人为地 把外来人员子女“弱者化”;也不希望志愿者们 只是把参与青草作为一种满足自己道德欲的“无 私奉献”;我们希望青草能够成为连接外来与本 地青少年的一个平台,让他们在互相接触的过程 中交换资源与思想,学会包容、学会责任、学会 思考,真正共同成长。 夏天又要来临了。现在,青草团队正在全速运 营,为我们5月的两次周末活动、6月的培训以及 7月的夏令营进行准备。我们希望,青草能为羊 城似火的夏天带来几分绿意,能在这个城市的青 少年的成长中留下充满爱与思考的一页,希望终 有一天,在这片土地上将会春草丛生。 ■ 作者简介 向芯,湖北人,家住广州,长在剑桥,在哈佛大学读书。 曾为 一句“Make a better world”、“Be the change”的口号激动感 动,却是在做青草之后,才真正开始理解这几个词里的种种曲折 艰辛。两年来,青草由一个几十个人参与的5天的夏令营变成一 个常年服务三间民办学校、高峰期志愿者过百的项目 。接下来的 这一年, 将休学回到广州,一边在中国的一些教育机构实习一边 与青草核心团队一起解决青草的转型问题,希望能在一两年内把 青草做成一个可持续、可扩张的公益组织。 附注 青草(CLOVER)介绍 (注意我们刚刚改了英文名,现在叫CLOVER不叫GREENTH了) 青草是一个由大学生发起的非营利组织,通过引导城市高中生参 与以城市外来人员子女为对象的教育活动,引导两个群体对自我 以及社会有所思考,最终达到培养两个群体的综合素质及理性与 积极的生活态度,促进教育公平与推广教育类社会实践的目的。 网站:http://www.cloveryouth.org/ 人人账户:青小草 微博:http://t.sina.com.cn/1804063980 博客:http://greenth2009.blog.163.com/

(右)青草活动近照



建立一个正气抬头的团队:游子经验谈

说到与教育相关的话题,身边总能接触到无数种 深奥的、逻辑严谨的教育理论,而从小生活在教 师世家的我,貌似已经对所有跟“教育”二字相 关的事情都产生了抗体,既不反感什么教育理 念,也说不上推崇什么教育模式,只是家庭的影 响让我对教育相关话题会产生不自觉地关注。之 前的我,从来没想过自己对教育的想法和立场, 哪怕自己早在2007年就创建了一个支教团体,但 经过两个学期持续参加教育论坛的讨论,发现自 己惯有的想法原来并不属于什么主流,于是我才 开始思考自己的那一套“教育理论”。 回顾过往的经历,尤其是游子交流团四年来的组 织活动经验,经过一番思考,顽固执着的我,心 中的感性还是战胜了理性。我真心觉得,人心有 它自己的理由,那是理智根本不认识的。事实 上,经常让我们受到启发和鼓舞的并不是冷冰冰 的理智,而是在内心发生的颤动。 我笃信童真无价,希望去体验孩童的心灵,带着 单纯、透明,不会老的是眷恋自身的眼光。孩童 的比喻是一种状态,而不是年纪。孩童还不懂得 欲念,不会无意识地贪婪地想要占有乐趣、占有 他人,而是充满信赖地、质朴天真地将自己敞 开、呈现出来。这个状态不取决于或长或短的时 间,它会显露在体验过人性固有的软弱和无能的 人身上。不论是虚荣浮华之物或是拥有逻辑严谨 的理智,这些都曾经让我为之心驰神往。但后来 我却在长期的爱心助学活动过程中深深体会到, 那些努力不懈想成为孩子的人才是幸福的! 为了活出孩童的心灵,走出怀疑和消遣的漩涡, 朝奉献和分享的方向走去,我希望能一直给自己 营造一个纯净的氛围。时间长了,凭着自己那点 难以浇灭的热情感染了身边一些朋友,渐渐地, 有着相似想法的这个群体不断的壮大起来,共同 走过一段之后,就发展成了今天有着超过五千名 成员的游子交流团。 后来有人问我是怎么带领游子交流团从当初七个 人发展到五千人的规模,老实说,我从来没为达 到今天的状态做过多的规划,同样地, 我也说 不出我对游子交流团未来有什么明确的构想,一 切顺其自然,这个团队自然会有它自己的发展轨 迹。当然,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传统,这种传统 是一种性格,是一种气质,是由这团队初创时创

12

欧 洁 瑜

始人的性格和气质决定的,她们给这个团队注入 了灵魂,从此不管岁月流逝,人员变更,而这个 团队的灵魂永在! 那么,我们团队灵魂所坚定的,就是要建立一个 正气抬头的团队。我认为,最能代表正气的就是 孩子。孩子的世界一尘不染,他们评论和判断事 情总是非常直接明了,尽量少的受到世俗观念的 限制,正如皇帝的新衣里面的那个孩子一样。游 子交流团的Logo是一个“德”字,在《道德经》 里,是如此解释的:我们很多人(双人旁),在 十方天地间(十),一年四季里(四),一颗心 (一、心)应当定下来,凭此去蓄养万物,教化 众生,此谓之德。我们就是希望成为充满活力并 坚守正义理想的年轻人。 我们的活动地点主要是在城市和贫困当地。在城 市里,我们主要是进行大型的街头爱心募捐活 动,主题是“如果我能让一颗心免于破碎”。所 有的节假日里,我们每次活动都有至少100名志 愿者不惧日晒雨淋的进行筹款活动。朴素的口 头语:“一块钱不多,五毛钱不少,捐一毛就 好!”我们不在乎捐款数目的多少,一天活动8 小时下来,我们有试过只筹得268元人民币,也 有试过在六一儿童节当天三个小时筹得8万人民 币。这些善款都只是我们在传递爱心理念过程中 的附带产物,就像和尚们在街上布道,我们日复 一日的在街头地毯式的活动,希望把我们的主 旨“不以善小而不为,积小善以成大德”传递出 去。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难数不胜数,太多 的不理解和漠然,压得我们很失望,又有太多的 关心和体谅鼓励着我们,有很多次我们都想暂且 放松甚至是放弃,但是当我们意识到还有许多有 价值的人现在还住在简陋的小屋里担忧着温饱问 题,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和关注这个爱心助学活 动的时候,这个活动就已经不仅仅是我们自己的 一件小事了,我们希望能把它做成爱心事业一直 传递下去,哪怕总是经历着爱心苦旅,我们也希 望继续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下去。 关于社会良知和民众觉醒的问题。如果说社会上 这么多雄心勃勃的计划能够确保拥有所需的运作 经费,这确实离不开各大企业的赞助和支持。然 而,我们也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正是这些富豪


们用及其微薄的工资,让那些来自贫困地区的打 工者为他们工作,而得以不断聚拢私人财富。这 些大型企业以低价获取贫困地区的各种自然资源 和人力资源,并让这些地区始终停留在苦难的生 活条件。因此,尽管我们很多人都意识到了这个 问题,但距离彻底扭转不公平的世界观依然非常 遥远。事实上,要让那些既得利益群体看到比股 票市场或房地产市场操作更长远、更具普世价值 的发展,简直是一项令人绝望的尝试。他们偶尔 会慷慨捐赠一大笔金钱,一方面能够满足自己的 良心需求,同时也达到好的广告效应。

的人低,他们有可能要花上半辈子甚至是一辈子 的时间来达到城市人现有的起点。在我正在一页 一页翻着这些梦想的时候,我突然惊住了。在诉 说梦想的空白处,有一张只写了一句话:“希望 有人爱我”。多么真实裸露的愿望,强烈的足够 撼动每一位志愿者的心灵。曾经有位志愿者异常 认真的对我说,他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好好努力, 将来对这些孩子,要一个一个地帮。我想,对于 一直没有真正理解贫苦两个字的城市志愿者来 说,能从心里萌生这样的想法,已经算是一大进 步了。

对于很多善良的个体来说,如果他们在享受丰富 的物质满足的时候,能够看到因不人道的工作条 件而困倦、损毁的面容的话,他们一定会心酸动 容的,但是他们清楚知道自己个人的力量并不能 改变什么,反而因为知道事实会让自己陷入莫名 的负罪感里,所以,人类的自私心是如此的强 烈,与其拥有一个更清醒的生命,绝大多人仍旧 宁愿选择置穷人苦难于不顾。事实也确实如此, 由于起身谴责这些歪风邪气的声音太过薄弱了, 以至于淹没在一种几近全面的冷漠中,对人们的 意识无法造成任何震撼。

我们所坚持开展的慈善工作,就是与当地人一起 进行的抗争,从一开始就要求自己与期待协助的 对象,站在同一平等的基础上。我向来个性急 躁,随时都想推人一把,好让事情进展得快一 点。然而,我后来体悟到:当地人最需要的,并 不是为他们设想,而是和他们一起设想,尝试去 了解他们。他们一旦受到信任,就会欣然与人交 换他们的想法,过一阵子,甚至可能自己找到解 决办法,尤其当他们感觉备受关爱的时候;反 之,则可能养出一批“被资助的人”。信任他们 选择的自由,助他们一臂之力,他们会通过自己 的努力再度向前迈进的。

那些因现实和希望之间的巨大鸿沟而发出的呼 喊,每每令我们动容。我们不能轻易地论断别 人,因为如果我们看穿绚丽的表象,往更深层的 地方探究,就会发现,许多人其实是不快乐,是 充满焦虑的。我们试图唤起的是人们的意识和良 知,去关注发生在都市边缘社区的不正义现象, 鼓励大家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和所有不愿接受 穷人理当受污辱、某些群体理当要挨饿的人团结 起来,展开对抗。

最理想的状态是,帮助他们感受到自己目前所拥 有的以及为生活的原貌而欢欣喜悦,看重人与人 之间单纯的关系,体验无私的交流,与周遭的人 热切的分享。这种存在方式充满了源源不绝的生 命活力,这是一种“富裕”。

其实,言语的反抗,轻而易举,但是真正付诸行 动,则相对困难许多,尤其是有效率的行动。我 从经验中得到的最大的心得就是:不论在哪个地 方,当地人最崇高的欲望,最基本的需求都是博 得他人的尊重。因此,我们对所有参加活动的游 子的要求就是:对所有人报以相同的尊重。真正 的尊重,需要考虑对方的想法。不论在什么情况 下,我们都不应该将想法强加于对方身上。每一 个人,不论他的社会地位、知识水平、经济条件 如何,有着什么样的家庭背景、健康状况和年 龄,也不论他的处境有多悲惨——都是有价值 的。

当地的孩子,打从孩童时代开始就沐浴在群居的 欢乐气氛中。他们虽然没有玩具,但成天呼朋引 友,在一片欢乐喧闹以及大人充满趣味的观看 中,男孩子以一根木棒充当马儿来骑,背后用一 条烂绳子拉着一个旧罐子,四处溜达。女孩子则 神气地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弟妹,在臂弯里摇晃 着,她们小小年纪已经懂得照顾更小的孩子了。 想想我们城市里的独生子女,虽然拥有各式各样 的精美玩具,但经常独自一人坐在电脑前,他们 是否也能常常体验同伴之间一起游戏玩耍的欢 乐?他们很少有那些贫困孩童脸上所洋溢的喜 悦,其实,就连他们的父母也缺少贫困家庭经常 爆发的哄堂笑声。在许多家庭,小孩放学后,面 对的是空荡无人的家。晚上,因工作而精疲力竭 的父母,也没法与孩子有太多的交谈。

记得去年的圣诞甘肃行,我们在当地做了2000份 关于读书的调查问卷。我后来仔细看了每个学生 在问卷填写的一个关于三个愿望的问题,大多数 写的都是考上好高中、考上好大学、走出山区、 赚很多钱养活父母……只因为他们起点比城市里

有个难忘的镜头,在一次家访的过程中,我给了 一个小男孩一颗糖,小男孩把糖果一放入嘴里转 身就跑走了,我随着这个小男孩跑了出去,眼看 着他从嘴里取出糖放到妹妹的嘴里,两人同时发 出足以让玻璃震动的清脆笑声。这名小男孩因


减少自己的一些欢乐、将欢乐送给妹妹而感到 高兴。年仅三岁的他,已经展露了人的基本喜 乐——这个因与他人建立关系而滋生的快乐,比 自己独享所获得的快乐更大。小男孩在无意识当 中寻求与人分享的举动让我感触颇为深刻。 在我们回到城市后的日子,经常收到当地受助孩 子们的来信,其中有一个孩子在信里说:“昨天 晚上下了一场大雪,早上起来同学们在雪地里 打雪仗、堆雪人,不知道有多高兴。这时同学们 都说要不是游子交流团的哥哥姐姐们为我们买了 煤,说不定我们现在正缩着脖子躲在教室里不敢 出去呢!”他还说:“我有一个美好愿望!我长 大后也要组织一个像你们一样的团队,向你们一 样把温暖送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这些信在 往后的日子里给了我们很大的动力!在这里面, 没有交易,没有企图,没有希求回报,只有帮助 了别人的高兴开心。 我们到当地活动,所有的参与者都总能有一段美 好的时光终身难忘,倍感珍惜。曾经有人对我们 说,“可是你们在那儿什么享受都没有,吃的 是简单粗糙的食物,睡的是硬板床,做的是令人 疲惫不堪的工作,生活可说是十分清苦啊!”或 许吧,但我们收获了单纯、自然、快乐的友谊, 在公正公平中彼此分享。我们终于找到生命的意 义和自我最好的一面。而且,和其他人共同进行 一项能够改善生存状态的计划,这是何等的快乐 啊! 值得强调的是,当地的贫穷并不等于悲惨生活。 虽然食物粗糙但能够填饱肚子,衣服简单但能够 保暖,还有一个庇护全家的简陋小屋。他们快乐 地生活在其中,因为他们所属的群体是他们富足 的泉源。他们拥有安全感,因为他们是一个朝气 蓬勃、不会分崩离析的团体。 尽管分享贫穷生活的时间相当短促,然而,这个 经历对我们仍旧是一大震撼。总结经历:我们很 快理解到这种贫穷是必要的,它让我们能够更多 的倾听别人和自己。一开始,我以为这种匮乏会 非常艰苦,但后来逐渐领悟到,它其实引导我们 去接受自己,将最好的一面施与出去,回到生命 的根本。 在这里,我要作出两点重要的补充说明:首先, 自愿选择的贫穷与被迫承受的贫穷是完全两样 的。我们即便再努力让彼此在平等的基础上相 遇,但无论如何,我们永远都不会像当地人一样 窘迫。他们视自己的生活条件为一种限制,倘若 情况变糟,他们也没有任何撤退的可能。然而, 对自愿选择走这条路的人来说,即使路途遍布荆 14

棘,依然是令人觉得充满挑战的体验。自由选择 的抗争会让人热水沸腾,反之,若因接踵而至的 事件而被迫贫穷,人只会深受其苦。其次,不论 情况如何,我们都别忘了每个人都有他个人的道 路要走。他的幸福有赖于他选择了什么样的道 路。每个人都必须根据自己的志向来实现他个人 的价值。 我们总是怀着服务他人的心出发,却发现自己满 载而归。我的经验是,如果想要全面享受当志愿 者的过程,那就不要抱着依自己的标准去改变 当地的念头出发,而要试着去欣赏当地人为改善 自己的生活所执行的每一步骤。如果不能对当地 人表示尊重,那么所有工作都不可能达到任何效 果。一个人的内在态度会自然地流露在他的眼 神、手势和语调之中,是一定能够被那些受到命 运压制和磨损的人立即感受到的。优越感会扼杀 接触,尊重则会建立接触。当行动散发出一种平 等的氛围时,与当地人一起、为他们自己而进行 的抗争就能够获得它的主要力量。自给自足是所 有人都欲求获得的首要目标,因此,志愿者团体 能够在不再发挥作用时懂得立即放手和退出,那 才是一种智慧之举。 不在乎路的尽头是否有掌声和肯定,而有幸陪伴 游子交流团一路成长就已经心满意足了。我希望 游子活动可以一直继续下去,不求做得更大,只 愿能够正气抬头坚持到底! ■

作者简介 欧洁瑜 , 深圳人,曾就读于深圳育才中学,任校长助理。目前 是Simmons College的大三学生,国际关系和经济双专业。受到 2005、2006年暑假连续两年暑假参加学校组织的与山区孩子手牵 手活动的启发,于2007年5月与六位女生同学共同创建学生公益 团体——游子交流团。以“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小善以成大德” 为主旨,“守望相助,勇气常新”为口号,希望能给大西北的贫 困师生们带去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经过四代核心团员 的爱心接棒,团队总参与人数已经超过5000人,目前在美国、英 国、加拿大、澳洲均有分支。活动为止共筹得120余万元。服务 社会公益时间累计约4万小时。同时,于2010年还创建了中国大 陆地区的第一个附属于狮子会的青年狮子会(笔架山青狮分会) ,现任青狮会总监。


向梦想奔跑:EduRunner

黄 慧

暂停田纳西大学的教育博士学位,来哈佛读宗教 学硕士,在我看来,恐怕是我人生中最正确的决 策。这种正确性并不来自于哈佛这个著名学府的 光环,而是来自于在这个学校里遇见的志同道合 的朋友们。是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一群有着强烈 社会责任感的哈佛中国学生们,一群始终相信世 间美好的人们,让我以无比的勇气,和他们一起 把教育公平的梦想带进现实。 报到那天,我一个人在Harvard Yard里闲逛,坐 在彩色的小椅子上,把两只手两只脚全用上,才 算清楚我在教育专业里学了多少年。记得研究生 毕业的时候,拿到一份很不错的企业OFFER,同 学都祝贺我再也不用做教育了。在有那么一丝忧 伤的时候,我又不得不同意一个普通教育专业学 生对教育问题的无能为力。从本科到研究生,不 止一位教授对我们说过,教育的问题从来不是教 育本身的问题,但是我一直在考量,在这种似 是而非的判断之间,教育者是否还有空间可以作 为? 卢安克曾经说过,我也喜欢物质,可是我更爱自 由。与其让一份优渥的待遇把自己沉寂在安逸的 日子中,我还是宁愿选择颠泊但又能追寻更大意 义的生活。这么多年来,我做过教育类报纸的学 生记者,做过国内小学到大学的实习教师,到贫 困地区做过教师培训,做研究生论文的时候在一 个边缘小学呆了半年,在田州非洲难民营断断续 续上过半年英语课,然而这些经验越多,越发现 个人力量有限,想发动大家的力量,去改变更多 的教育资源不平等,却又不知从何做起。这个梦 想就在静静在躲在田州大雾山某个不知名的小溪 里,一藏三年。 如果说哈佛带给人最大的改变是什么,那就是让 每个人学会沉思,学会追问自己的人生,学会找 回自己最初的梦想。前些年,如果我谈论公益, 谈论为人民服务会被人嘲笑表示不理解;那么在 哈佛,梦想就会变得如此理直气壮;在哈佛,你 很容易找到同样爱做梦的人,激励你,陪着你一 起把梦想变成现实。感谢斯涅,带我走进了哈佛 中国教育论坛这个美妙的世界。这里有一群对教 育永远都充满着激情和活力的朋友们,他们可以 每周一聚,畅谈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这样一 谈就是近一年。是怎样一种力量在支撑着他们? 当这个世界有太多人用金钱,地位和权力去评价

一个人的时候,他们互相是用一种对人,对教育 纯洁的热爱和坚定的社会责任感在鼓励彼此,和 他们在一起,我的梦想被唤醒了。 EduRunner由一群北美高校教育专业的研究生 组成,他们带着对教育事业的热情,走到了一 起。EduRunner致力于给中国弱势群体学生提供 更多的教育和成长机会。我们的梦想很大,行动 刚刚开始。我们还需要很多人一起来梦想未来, 也需要更多的人和我们一起把梦想变成现实。 想起在肯尼迪学院选过的组织管理课,教授说 到,领袖不是一个职位,而是一种行动,一种与 更多人一起成长为领袖的行动。对我来说,最大的 成长是和所有热爱教育事业的朋友一起成长。 09年冬天我回北京,和朋友在一个饭店吃饭,一 位很可爱的女服务员招待我们,她很热情,也很 周到。她一边帮我们烤肉,一边跟我们聊天。她 问我们是从哪儿来的。我还不太习惯跟不熟悉的 人聊天,可是她特别热情,看着我不做声,就笑 着对我说她自己是从山西农村来的,家里穷,初 中就出来打工了。 听了她的经历,我想了想才说是我们是来北京玩 的,是在南京读书的大学生。她看着我们笑,说 一看就知道你们是大学生。我也笑着问她还想读 书吗,这位服务生还没等我们说完,就笑着说自 己现在在自学中专的书,准备在饭店再干一阵 子,就去读个大专,再攒几年钱,自己回山西开 个小饭店。她说的时候,看着我们身后的窗外, 好像梦想已经实现。我看着她对未来充满信心的 笑脸,我又久违地感受到这个世间的纯洁和美 好。 梦想是不分阶层的,更不分贵贱。我们尊重这种 做梦的权利,更希望有能力有机会帮助那些只敢 做梦的人把梦想实现。■

作者简介 黄慧,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教育文化研究博士候选人,哈佛 大学宗教学硕士候选人,哈佛豪泽非营利机构研究中心研究员,研 究方向为外来务工子弟教育权利政策制定研究.目前参与项目为中 国计划生育协会外来务工子弟城市公共权益政策建模。


教 育 的 感 悟

16


关于爱的教育—— 我的体验与思考

一年多以前来到哈佛时,我更多期许的是这所学 府赋予我的光环。而当毕业后回首,我才意识到 自己是个更为幸运的受益者——是这里充盈闪动 的知识与智慧让我在挥别时变成了一个更加全面 完整的人。 在申请来哈佛的个人陈述中,我曾写下自己最大 的研究兴趣在于个人自我认知的形成与发展。在 人类发展与心理学(Human Develop and Psychology)项目学习的最大收获也在于,课上学到 的个人成长理论为我提供了一份自省与自我发现 的视角以及多种自我认知的工具。此外,我也看 到自己与身边人在成长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相互作 用的异同之处。 一.朋友和我的故事 盛雅是我来此结交的很好的朋友。在相互了解的 过程中,我越发被她身上那份对他人的朴实真挚 的关怀所打动。在这个高度竞争的环境里,每个 人都从极为优秀的同伴那里感到强烈的紧迫感, 而她的宽和、友善与真诚让她显得与众不同。在 更进一步的了解中,我逐渐从有关她家庭的一段 段故事里看到塑造她性格的原因。 盛雅出生于一个外交家庭,父亲是一名外交官, 在她很小时就被派驻世界许多国家。她的母亲承 担着一名家庭主妇的角色,多年来尽职地扮演一 名外交官的妻子。也许是由于不断变化的外界环 境,“家”对于她家庭中的每个成员成了一份始 终不变的温暖与保护。家人之间建立起的坚固无 条件的信赖与支持让每个人能从家人那里得到一 份终极温暖与关怀。 盛雅有极为独立自强一面,然而她依然告诉我在 她沮丧绝望的时候给她支持、鼓舞与力量的是她 的家人。她甚至说家人是她生活下去、不断追求 更好、更有价值的生活的动力。 我不禁觉得,应该正是这个坚实的后盾吧,不断 为她注入爱的力量,让她在接受了充足的爱与关 怀之后,也能在对外呈现时保持一份关爱他人的 自信,在生活里不断实践这份爱的给予。 我不禁想起北大大脑与文化(Brain and Culture)课上Wexler教授讲到的Michael Meaney的

黄 斯 涅

老鼠实验:那些对幼崽予以更多舔舐关怀的母 鼠,其幼鼠也少有进攻性,而那些对幼鼠相对冷 淡的母鼠,其幼崽在成年后会表现出更多的反社 会性征,并更有可能提前发生性行为。虽然老 鼠和人并不完全具有可比性,但至少同为哺乳动 物,实验结果可以给我们些许启迪吧。 在儿童发展、青少年发展、成人发展等一系列发 展心理学课程的启迪下,我不禁开始回视自己的 成长经历及其对我性格的塑造作用。在我3岁多 的时候,因为学舞蹈和演出而被送到一所全托的 幼儿园。那时国内还是单休日,我也只在每周三 及周六晚上才能被爸妈接回家,周四和周一一早 就要被送回幼儿园去。记得在最初几个月里,每 次与父母分别时我都会伤心地哭闹。我想在我先 天的性格里一定有强烈的渴望被保护与关怀的一 面。但因为从小就需要独立,我在几个月后终于 学会收起眼泪,开始以一个人的视角叙事、生 活。 两年多后,因为开始学钢琴我转到了一个走读幼 儿园,后来又上了两个走读的小学。在妈妈的描 述中那段时间我是开朗活泼的,我也记得那时自 己相当贪玩,对世界充满了不安分的好奇。 到了初中,正值青春期的我又开始住校了。学校 的高度纪律性和每天9或10节课、3节晚自习的重 压让我在自我定位以及价值观形成的早期感到强 烈的strive for excellence的压力。那段时间母亲 刚好因公派去香港工作,于是每个周末从学校回 家都是我和爸爸两个人的相处。现在想来也许在 妈妈刚离开的时候我曾感到强烈的不舍,但到 后来,“妈妈”逐渐不是被我在情感上强烈依附 的人。当她回家时我并未感到“妈妈终于回来 啦!”的欢天喜地,更多只是“好吧,妈妈回来 了”的平淡。有时我甚至觉得这个并不经常出现 的家人是对我和爸爸平日安静生活的搅动。 在我上初三时妈妈终于结束了在香港的任命回到 北京。也许是我终于清楚地记事了,也许是妈妈 的确因为之前不在身边而想要补偿——初三和 高中那几年因为妈妈无微不至的关爱和高考的 紧迫感让我更专注于自己的世界。那份striving hard,otherwise I would lose the game的恐惧让 我以坚强的毅力苦读,同时在心理憧憬着一段异 常美艳、风云变幻的人生。


在性格形成的过程里,过度的自我关注的压力让 我未曾顾及更大的爱。我始终是一个接受者,在 吸收外界给予的同时不会将爱传递。 直到在北大的第一个暑假我开始有规律地练习瑜 伽。在体式与冥想的练习中,我终于从自己富有 韵律的呼吸以及体内每个细胞的新陈代谢中感到 自身存在的充盈,以及一份生命本身的恬静与从 容。那是一份与更大力量的连通感,我知道那份 力量随着历史时空恒常地流转,不因我的个体存 在和我的喜怒哀乐而波动。它似是一份镇定剂, 让我在一定程度上卸去始终怀有的那份对未来的 焦虑与惶恐。然而那时瑜伽带给我的美好感受是 封闭的;我依然是那份力量的传递终端。 直到从哈佛毕业后,在经历了过去一年将紧锁的 个人世界打开、与外界汇通与共鸣后,再重新 开始有规律地练习瑜伽时,我终于感到了有那 份充满爱与关怀的力量、那份恒常的力量,通 过我这个小小的身体持续不断地传递给世界。 我终于踏实地感受到了the ultimate source of comfort,ease and belonging。我的心灵终于因为 能在每日生活中传递爱而获得平静与满足。 二.关于教育的反思

养生班的成功里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社会缺口。 当今许多的社会问题,人们表现出的种种不安与 病态,都可以归结于那份终极关怀的缺乏。在育 人体系里,一切都由外在标准驱使,源于与他 人比较的虚荣。个体是这种缺失的受害者,却也 在成人后成为其推波助澜者。在一切金钱、利益 的表象之下,个人内心深处的空虚与孤独成为缙 云山这类宗教机构兴盛的根本原因。从对人之本 性的重述之中,缙云山通过一个与俗世隔绝的地 理场所以及一份放慢的节奏让人反观到此刻的自 己,并在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找到慰藉。 缙云山在当代中国的作用、以及任何宗教的作 用,在我看来可以归结为两点:使人感知到自己 个体生命的存在,跳出并反观自己在现实中的具 体呈现;为人指引生命应该履行的价值和人生追 求的方向。中国古代社会始终没有一个主流的宗 教,然而儒家对家庭的强调及始终延续的宗族制 度使家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类似宗教的精神支 点作用,祠堂也在某种程度上扮演了类似教堂的 角色。而道家倡导的道法自然也让个人从与自然 的合一中获得平静与心灵支点。但现代中国对古 代道德与宗教传统的否定,以及当今爆炸式的发 展,使得社会前进时个人无所依托。

我不禁开始反思自己所成长社会的育人体系。若 以当今主流的评判标准,我应该还算是中国教育 培养出的一个“成功者”吧。学历、经历、能 力,都不后进,每每与亲戚朋友相聚时常被作 为“榜样”。然而我曾经紧张、焦虑、甚至惶恐 不安的内心状态是否真的能定义“成功”?这个 社会对个人的塑造方向是否真的有利于个体获得 幸福感并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

在我看来,这份心灵寄寓之处的缺失是比任何物 质的匮乏更大的市场空缺,亦是当代教育的最大 缺陷。想到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最好的教育应 该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力从而贡献于人类文明 的发展,我不禁觉得填补学生的心灵空白对教育 者而言比注入任何具体知识更为重要。

不禁想起不久前看到的一篇叫做《国之急》的文 章。文章以人们早习以为常的许多社会现象为 例,阐述国家在极速发展中社会生活呈现出的躁 动与失衡。整个国家表现出一份极度的功利主 义,而那些深厚、充满人性关怀的内省之音被喧 嚣的大众生活所湮没。在个人层面上,由于竞争 的逐渐加剧,人际关系逐渐变得疏远淡漠,个人 内心的孤独感逐渐增加。当从社会生活中无法获 得一份被关爱与保护的安稳从容,近些年来国内 大城市中皈依宗教的人数急剧增加。于是,小到 个人、大到国家,在追求速度的同时丧失了对自 我的沉静客观的认知与觉醒,似是声嘶力竭地呼 喊狂欢着,却与幸福与满足相背离。

我不禁要问:在中国的教育体系里,我们能做什 么?

不禁又想到由李一门事件了解到的缙云山。也许 对大多数人而言李一只为他们提供了茶余饭后的 谈资或是可以诟病的靶子。但我却从缙云山国学 18

三.爱的教育——我们能做的

被朋友的一句话提醒——教育是慢的艺术。想 到爱因斯坦的话,“Not everything that counts can be counted, and not everything that can be counted counts。”又想起Facing History and Ourselves的创始人 Margot Strom 所说的:真正 有价值的东西,即便不能在一时间声名大噪,在 历史中终将被传承;基于个人私利的追求,无论 被炒作得多么热闹,在不久后就会被遗忘。 于是再看那些急功近利的速成教育,我能看到其 价值在于为个人争取更好的教育机会的铺垫,但 其本身只是触及了教育的皮毛,并不能解决社会 最基本的渴求。


该要做什么?可以做什么?值得去做的事其实很 多。可以去实践关于爱与美的教育,在孩子心里 种下良知与empathy;可以实践对历史的教育, 让人看清自己从哪里来,今天身处何处,未来将 要向哪里发展;可以倡导更好的家庭教育,让父 母获得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在孩子的成长中给予 爱与关怀,让孩子不为私利之心俘获,面对生活 时不焦虑不畏惧;或者,可以为那些被社会定义 为“成功”却缺乏内心安稳富足感的人们探寻他 们的心灵支点,让他们在华丽的表象之下亦能享 有与之相符的内心。 我不禁觉得家庭教育是一个十分值得投入的课 题。家庭是社会的组成单元,通过重塑家庭关系 与家庭生活内容,让孩子有心理依靠,踏实,有 爱,个人健康成长,同时家庭的稳定与和谐所形 成的整体社会氛围才有利于社会的良性发展。当 今诸多针对孩子的培训课程,许多时候家长都要 在孩子上课的几个小时里在教室外等待。于是, 这个关于家庭教育的培训项目可以在孩子参加各 种课程培训的同时对家长进行。 至于培训内容,目前粗略地想来可以包括讲述孩 子在这一时期的发展规律与特点; 介绍相关的 动物实验结果,揭示爱与关怀对孩子性格与行为 的潜在影响,讲述具有不同类型安全感的孩子对 社会的应对策略之不同;导读有关教育的经典著 作,让家长思考教育的最终目的,从而帮助孩子 做出最有益其心智发展与个人成长的选择;进行 成人发展教育,让人看到进步到更高意识觉悟中 的可能性;为家长提供咨询,帮助他们对其肩负 的家庭责任获得新的认识,从而更好地回归现实 生活;对家长讲述历史故事、讲述世界现状,将 家长与更广阔的历史时空相连、与世界相连,从 中感到自身存在的更大意义与价值。 就我有限的所知,目前在家庭教育方面中国仍存 在相当的市场空缺,大多亲子互动项目以网上教 育论坛的形式,并不能真实地解决人与人之间互 动与交流的问题。因此若能以高质量实现对这个 教育课题的实践,应该可以填补一个巨大的市场 空白,并产生极其可贵的价值。■

作者简介 黄斯涅,湖南长沙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于2010年获得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人类发展 与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本科期间曾赴英国剑桥大学及瑞典乌普 萨拉大学交换访问及学习;曾实习于Ashoka,Harvard Center for Public Leadership,BBC,JP Morgan Chase等机构。 斯涅是中国教育论坛的创始人。


农村学生看农村教育

郭 剑

农村教育随着整个中国的经济和教育发展变的越 来越受人关注了。作为农村出身的学生,感到由 衷的喜悦,但喜悦的背后也有不可拂去的忧愁; 忧愁主要是因为考虑到面对庞大的农村学生群体 和不太乐观的现状,怎样才能把农村教育做好的 问题。本文只是作者自己的观察、感受及思考, 所以请您保持怀疑的态度阅读。 作为“哈佛中国教育论坛”里为数不多农村出身 的学生,我想大致介绍一下自己的求学经历。我 出生在安徽北部、淮河附近的一个小镇,七岁时 随父母搬家到乡下,在村里小学读了六年,村里 中学读了一年;后来因为村里的中学人数太少, 相关教育部门决定取消村中学,我转到镇上的中 学读了初二和初三;后来到县一中读高中;再后 来到成都的一所二本院校读大学;现在在哈佛读 教育学硕士。 一、农村学生的压力 在一步步从小学到大学,从村镇到县城到城市的 过程中,整理一下自己的心理历程,觉得自己曾 感受到的压力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家里的 经济压力;二是自己的学习压力;三是面对新环 境的心理压力;四是来自父母、亲人和邻居的期 望带来的压力。 第一个压力是家里的经济压力。总体来说,从我 读小学直到现在,家里最大的开支就是我和妹妹 的学费生活费。高中开学时我第一学期的学费是 向亲戚朋友借的,大学时第一年的学费是向亲戚 朋友借的,来美国读研究生的三分之一的费用也 是向亲戚朋友借的。也许你能从这个过程体会 到:在经济发展滞后的农村,教育费用给家庭带 来的经济压力是相当大的。当然这都是十年前的 一般农村家庭的经济情况——勉强供得起一个高 中生,大多数情况下供不起一位大学生。据我现 在的观察,因为农村劳动力大都选择进城打工, 父母都在城里打工的家庭还是可以供得起两个高 中生或者一个大学生读书的。但带来的问题是: 农村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监管,在中小学时学习成 绩已经普遍下滑,并且由于他们大都有寒暑假随 父母在城里生活的经历,对农村滋生了一种讨厌 的心理,对城市有一种盲目向往的心理,对学习 也有一种浮躁的心理。结果大部分学生在初中刚 毕业或未毕业时就结束了学业,进城打工。其实

20

这是可以从经济学观点解释的(我们曾经仔细讨 论过),原因大致有:三年高中和四年大学的时 间和金钱投资;这七年的机会成本;大学毕业后 的工作情况预期等。总的来说,农村经济、农村 人进城打工、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等很值得研究的 问题。 第二个压力是学习压力,这主要涉及老师的教学 质量和自己的学习资源。就我的学习经历来说, 从1993年读小学到2005年高中毕业的12年间,我 从来没有上过一个补习班或请过家教,因为对于 经济一般的农村家庭,补习班和家教是从来不会 被想到过的,就像我们不曾想到过有一天坐宇宙 飞船去太空旅行一样。农村孩子的学习资源也就 是教科书、学校统一订购的学习资料和自己买的 参考资料书等。这种几乎完全靠自己天赋和学习 觉悟推动的学习,一般都是随着竞争者的增多而 逐渐落后的。在小学毕业时我是全校第1名,初 中毕业时是全校10多名,高中毕业时全校200多 名(以升学考试分数确定)——这就是很多村 里“秀才”的大致求学“战绩”。我想主要原因 大致有:一、自己离父母原来越远,但自我学习 觉悟和动力还没有成熟;二、优秀竞争者的增 多;三、学习资源的限制;四、环境越来越不熟 悉,对自己产生的自然影响。 接下来说第三点,新环境带来心理压力,这主要 来自于和同学比较产生的压力。一般来说,农村 孩子衣食住行都比不上城里的孩子,言谈举止也 显得笨拙土气,再加上到一个新地方的原因,他 们一般都有自卑情结和害羞心理。我记得我的一 个高中同学曾因为自己的母亲没有事先告诉他而 去学校找他,他一个劲儿对母亲说“你快回去 吧!你快回去吧!”的情景。自己也曾有过这样 的心理,但可能是由于我生性乐观,又富有自 我安慰的阿Q精神,而且在父母常说的“你是去 读书的,不是去和别人比吃穿的”不断提醒下, 我经历过的这方面的心理压力还不算严重。但不 可否认的是很多农村出身的学生都有这种心理经 历,并且有些学生这种心理压力特别严重。 四是来自父母、亲人和邻居的期望带来的无形的 压力。就拿我们村庄来说,共有80多户,大约有 500人左右。现在大概有20%的孩子读高中(大 部分不在当地最好的高中),10%的孩子读大学 (大都在二本院校和大专院校等)。所以,如果


你能考上县一中,就成了村里人教育孩子的素 材,如果你能去大城市读本科,村里人就会觉得 你“出人头地”了,将来肯定会非常了不起。但 现状是一所二本院校毕业的农村学生,一来没有 家庭背景,二来综合素质大都不是很出色,三来 城市竞争大、物价房价高等,所以即使“出人头 地”只是意味着“走出农村,在城里找一份工作 并定居”,也是不切实际的。这种别人的期望和 现实差距带来的的压力在农村出身的毕业生群体 身上尤其明显。我的一位河南籍的大学同学由于 在成都找工作压力大,决定回家乡所在的小城市 工作;他顺利找到了工作,但新年过后他却辞职 了,不是因为他不喜欢那份工作,而是因为家里 人和乡亲觉得他“太没出息了”;他们觉得既然 你都去大城市读大学了,再回家乡的小城市就是 不光彩的,很丢人。他无法忍受周围人对他的这 种看法,于是去年新年结束时,他决定离开家乡 的小城,到一个新的地方找工作。 二、几点建议 我觉得,农村的教育资源不足可以通过财政支持 来加以改善。财政支持主要可用于三个方面,一 是培养和留住优秀的老师;二是为学生提供更丰 富的学习资源;三是减轻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 无数研究证明,教师的教学质量是决定学生学习 效果的最重要因素。农村的小学和中学的教师一 般来自中等专科师范类院校(中专),而这些学 生一般是考高中失利的学生。鉴于此,如何吸引 一部分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去读中专,或者如何吸 引师范类大学的毕业生去农村中小学工作成为一 个重要问题。在我看来,“优厚的农村中小学教 师待遇”和“大幅减免中专师范类学校的学习费 用”将是不错的选择。另一个是关于农村的“优 秀”教师(打引号是因为他们在帮助学生考试方 面很“优秀”,但不一定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方 面很优秀)流失的问题。他们做出了一些成绩 后,大都会被镇上、县上的学校用高工资“挖 走”。同样,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让其和 镇上、县上老师待遇持平或非常接近将起到重要 作用。此外,提高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桥梁、 道路及其他公共设施建设等)也是一个吸引和留 住优秀老师的重要途径。 第二点是用财政支持学校的教学设备、图书馆、 实验室、特长班及其他相关学习资源等。 三是对经济困难家庭进行财政帮助。如果要把这 一点做好,个人觉得,政府需要花大力气建立一 个全国范围内的社会福利信息系统,主要包括家 庭成员就业及收入情况等。这个系统应该对学校

和其他公共服务类机构公开,用于评判学生(包 括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和 做出财政帮助策略等。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在资源 有限的情况下,让最需要帮助的学生得到及时的 帮助。此点可借鉴美国的全民社会福利系统。 另一个重要问题时候农村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 我认为,自我的心理调整和来自父母、朋友、同 学的关爱非常重要。为此,我认为教育相关部门 应当有所行动,让父母意识到孩子的心理发展过 程、让学校组织全校范围的心理疏导、让同学之 间经常开展相互了解、互助互爱的课外活动等。 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一个 不可能消除的问题,但父母、同学、教师、学 校、社会应当有所行动。 不记得听谁说过的这句话——“现在农村教育的 一个很大的问题是教育学生怎样离开农村,而不 是教育学生怎样把农村变的更好”。我很赞同, 而且认为改变农村教育的根本出路就是改变农 村,而变的更好的农村将会产生更好的农村教 育。这是一个循环,可能是良性循环,也可能是 恶性循环。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能让这个 循环良性运转起来!■

作者简介 郭剑,男,家乡安徽省颍上县,本科毕业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英 语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语言读写教育专业。 邮箱:jackguo123@gmail.com


我们的教育缺失了什么

曾 卓 朗

几个星期前的一天,我接到了远在英国的朋友小 安的电话。还没开始问他的近况,他便向我倾诉 起了最近生活的种种不如意。说起小安,倒是一 个爱折腾的人。在高中的时候他煞费苦心地转学 去了国际学校,却最终还是去了香港中文大学学 习商学与法律双学位。之后又因为商学院沉重的 课业压力辗转到了英国读书。当时,其实他可以 选择自己喜爱的历史和文学,但他最终还是选择 了攻读对家庭企业更有帮助的法律。如今,说起 他现在的状况,他仿佛还是不尽满意,仿佛现在 的一切都不是他想要的。于是,我问他,小安, 那你想要的是什么呢?他沉默了一会,说,我自 己好像也不清楚。 看着小安,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记得 我自己在中学的时候,也是那么的懵懂和迷茫。 或者说,大多数的我们都是这样。那时候,只知 道自己要用功读书,去好的大学,学习热门的专 业,却不知道为什么想要去那些学校,或者为什 么要选择热门的学科。总之,大家都认为是好的 东西,自己也要努力去得到。于是,懵懵懂懂 地,到了高二,因为一个偶然的契机我出了国, 在美国,我才慢慢发现当时的自己是多么的迷 茫。在学习,却不知道为何学习,在为更好的未 来努力,却不知道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未来。 回国头去看自己和自己的同学们,发现我们 大都是没有梦想的孩子。小学的时候努力要进入 好的中学,中学的时候努力要进入好的大学,大 学的时候要努力出国或者是找一个好的工作。然 后呢?顺利地走过每一步然后呢?大多数的我们 依然空虚,迷茫,不知道自己生活的目的和意义 是什么。于是有很多人开始攀比谁的公司比较 牛,谁去到比较好的学校,谁赚了更多的钱,女 生们开始攀比谁有更多的名牌衣服和包包。 和美国的小孩子们相比,中国的孩子们普遍 都更加勤奋更加努力,却也普遍都更虚荣和迷 茫,因为,中国的孩子们普遍都不知道他们想要 的是什么。我想起一个大陆的朋友,她跟我说起 她到美国以后的失落。她说她的人生就像是一场 赛跑。她每一轮都是胜利者,那个众人追捧的明 星。可当她终于在光芒之中冲过终点线,拿到耶 鲁的全额奖学金来到美国时,她却迷失了,不知 道没有下一场赛跑的人生该去向何方。她说,她 是那场比赛的大赢家,因为她拿到了奖杯;而她

22

也是那场比赛的大输家,因为她跑向的可能根本 不是自己想去的方向。 相比之下,我那位平凡的美国室友,可能生 活得更加幸福。虽然他成绩平平,也不是社交上 的明星,他从中学开始就找到了自己对音乐的热 爱,开始唱歌,组建乐团,录唱片;虽然平凡地 生活着,却也生活地非常地满足与幸福。而另一 位美国长大的华人朋友,在哈佛毕业后放弃了回 报高昂的投行工作,去了中国一个研究所做经济 转型的研究工作,因为他认为,这样的工作对社 会更加有意义。 而我,也在在美国的这几年内,找到了自己 的对教育工作的热情,而同时也在各种教育实践 的活动中,获得了极大的充实和满足。 于是,当教育论坛的同学问我,中国的教育 缺失了什么的时候,我想说,中国的教育最缺少 的,是教会孩子寻找自己人生的意义。家长和学 校们在忙着灌输给我们各种知识的养分的同时, 却忘了让我们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去思考自己 成长的方向。于是,有些人在随波逐流中荒废了 天赋,有些人在寻寻觅觅这那个迷失了热情,有 些人在不断的优秀里走向平庸。 如果,我们能够少用一些时间考试,多用一 些时间让孩子们去体验社会,去思索自己在这个 社会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去考虑自己想要成为一 个什么样的人;或许,除了一如既往的优秀,我 们教育出的青年们将会生活得更有意义。■

作者简介 曾卓朗,在香港长大,高中后留学美国,现在在波士顿大学念大 三,主修政治科学和哲学。一直对博雅教育,高等教育,中国教 育改革等感兴趣。 联系方式:tsangcheuklon@gmail.com


设计的教育

廖 醇 祖

与科学或是文学相比,艺术课是浪费时间的。艺 术课的作业都是烦厌的。占分才九牛一毛,无关 痛痒;公考也不会考,教的东西也难以糊口。连 家长也鲜有鼓励的。艺术课是浪费时间的。 那是当时侯我们中、小学的一种状态。 云云八年的中、小学艺术课里面,我还记得一 课。 那是十四年前的一节课,是我上中学以后 的第一节艺术课⋯⋯ 老师开口说:「今天我们 上的不是艺术,是平面设计入门。」因为该老师 有恐怖的声誉,同学都还不敢公然的藐视他,只 是呆呆的听。 「有谁可以告诉我什么是设计?」老师问我们。 四十五个初中生沉默地等着试汤的羔羊。我那时 候是对设计没有任何的概念,更加不知道艺术和 设计到底有什么分别。恐怕是听到那个问题有点 好奇,不小心举了一下手。 「设计⋯⋯就是⋯⋯设立一个计划!」我答他。 「设立一个计划。 设立一个计划!」老师一边 点头一边说。「各位同学,我希望大家可以用心 的想一想这个对设计的定义。」 回想起来,那一节设计入 门课在大部分同学的脑海 中应该早已荡然无存,却 是为我简单直接地奠定了我

对设计终身受用的概念。其实那一课老师教的只 不过是几个平面设计的基本手法,分别是(顺序 我记不清楚了):排列、对比、放射、渐变和对 称。这五个手法并没有主次,也没有尽道所有设 计的手法,甚至可以说就是他用了另外几个手法 也可以。为何?因为那一课教了我最重要的不是 如何去设计,而是如何去「读」设计。 「什么是设计?」要理解设计,其实很难避免要 牵涉到艺术。艺术和设计经常会如影随形的出 现,原因大概是:在媒体的塑造和教育的分类过 程当中,两者都被浓缩成一种创造视觉享受的技 术。这个情况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两者之间确是 有明显的重叠。不过如果真的强要跟它们各给一 个定义的话,我会说艺术是建基于一种个人的表 达,而设计则是一种处理问题的思考方式。 想一想,在国立美术馆里面找到的青铜器到底是 艺术品呢,还是设计品?仔细的看,那青铜三脚 鼎所记载的超然技术难不成就不是一件艺术品 吗?(还要放在美术馆里面哦)可是,当时候的 青铜器其实很多都是送到邻国去展示国力和科 技,有威吓和降服作用的一件工具。所有图纹, 形状和装饰都是为了达到那个目的的一个计划。 这样说的话就应该算是一件设计品了。在十九、 二十世纪工业化的影响之 下,工匠的设计与制作的 身份被机械生产撕开了, 设计的影响获得更大的认 同,设计的教育经历迅速的

(上)青铜三脚鼎


发展。时至今日,设计这个词语已经可以应用到 「政府架构」,「金融系统」甚至「科学实验」 去了。可是,今天的中、小学校里面,设计还是 没有获得它应有的重视。 只要我门开始从历史,政治,科技,人文,心理 等角度来「读」每一件人做的事物,我们就可以 读到它们所蕴含的一个一个计划,一步一步的设 计。就连艺术——要表达个人情感,也少不免要 考虑一下历史,政治,科技,人文,心理等因 素,然后做出最有效的构想——也必须设立一个 计划,也必须用到设计。 设计无声无色的贯穿着所有我们可以接触到的人 为的东西,承托着现代生活的便利和节奏。可是 对大部分人来说,设计是透明的。十四年前的一 课,当老师用一片一片幻灯片给我们展示各样海 报分别在运用排列、对比、放射、渐变和对称等 手法的时候,我开始看到本来透明的冰山。 设计不一定是漂亮的,更不只是限于有「艺术才 华」的学生。当任何一个学生开始去想为什么桌 子有时候是圆的,有时候是方的;为什么中国的 筷子又跟日本的、韩国的都不一样;A4 纸是297 x 210mm,A2 海报是 594 x 420 mm;堡垒的城 墙都有一些窄窄的洞,教堂都要建一个尖尖的塔 ⋯⋯ 突然他们会发现,平常死背硬记的物理公 式,化学元素,英文语法,历史流程,数学几何 跟我们生活上接触到的一切充满了联系!能够「 读」设计,犹如学会了一个新的语言——建筑我 们生活的基本的语言。 精心设计的设计课应该是百听不厌的。设计课的 作业都应该是有趣的。占分不多,不要紧;公考 不考,也没坏。家长必须了解。因为学到的是如 何懂得仔细的观察,慎重的思考;认真的批评, 衷心的欣赏。懂得欣赏,才会快乐。设计课应该 是中、小学里面不可或却的。■

作者简介 廖醇祖,生于香港,十九岁到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就读本科:设 计与媒体艺术。毕业后曾到非洲坦桑尼亚当了半年义务艾滋病预 防教育工作,亲历世界贫穷边缘的生活。2010年返回学轨,在哈 佛设计学院攻读建筑硕士学位。深信人生也是一项设计,而教育 则特别是在设计下一代的人生,责无旁贷。 电邮:joe@liao.cz 网站:http://liao.cz

24


关于人生的教育

黄 斯 涅

一.两个故事 1 初三的时候,她因为一时状态不佳而放弃报考那 所她一直梦想的学校,屈就于离家近的一所高 中。高三的时候,她虽然很努力地申请但还是与 国外最顶尖的几所大学失之交臂。填写高考志愿 的时候,她因为别人的话而错失了最热门的专 业,选择了艰苦朴素的科学,选择了一个她不喜 欢的专业。大学一年级的春天:她陷入一场从未 有过的低迷,对生活感到从未有过的失控,觉得 人生了然无望,破灭了以前对人生的一切美好幻 景。因为那段挣扎,她无力顾及申请双学位的机 会、也错过了去香港交换的机会。大学二年级结 束的夏天,她莫明地决定放弃去一家很有名的建 筑事务所实习的可能。大学三年级,她又在最后 一刻失去了成为她一直向往的领袖培训项目与会 代表的契机。大学最后一年,她被自己一直渴望 前去学习的学校意外地拒绝。在另一个大洲的另 一所学校里,念研究生的她放弃了自己计划好的 申请另一个更为光鲜的项目的机会,错过了去那 个她最向往的机构实习与工作的机会。 2 因为选择了那所离家近的高中,她认识了自己最 好的朋友,获得了到美国交换的机会,接触了许 多国外的朋友,打开了认识世界的天窗。因为没 有出国,她上了北大,用四年的青春时光体验了 那所承载着中国历史的学府中的各种精彩与不尽 人意。因为没有选择经济、建筑、国际关系、新 闻传播或是其他专业,她选择了生物这个清苦、 艰难、她并不喜欢的学科,却也从专业知识中获 得了对生命存在的更多感悟。因为大一的春天里 的困境,她决定在那之后的暑假里开始通过瑜伽 获得身心的平和与安稳。那时她还不知道瑜伽和 由其引发的感悟将成为她生命中怎样重要的部 分。因为没有去香港交换,她终于申请到姗姗来 迟的去瑞典交换的机会,在那个学期里游览欧洲 的许多国家,体验各种不同的人情与风景,更丰 富了自己眼中与心中的世界。因为大学四年级申 请国外学校时在图书馆与一个朋友的偶遇,她意 识到与其因为错过一件事后悔,不如因为做过某 件事后悔。于是她决定申请自己此前未敢设想的 项目,终于在之后的春天里收到了哈佛的录取通

知书。因为决定放弃此前订好的周密计划,看生 活会将她带到哪里,她才在之后的一年里经历了 丰富的起落,获得了现在的工作,经营当下的生 活。这是一个与她此前想象中的工作场景完全不 同的环境。她工作的机构很小,相比那些富有盛 名的商业机构甚至有些卑微。她有时不禁怀疑做 这样一份工作是否是对她生命潜能的浪费。然而 她又因为这个与预想中叱咤风云的工作截然不同 的生活方式而看到世界更为朴实和普适的运转方 式,从对外界的幻想转为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 补充那份在她之前的成长中一直缺失的人际交往 课程。这份平淡和朴实让她能够静心思考自己最 珍视、最想追求的究竟是什么,并在经历了此前 无数次的辗转之后决定去执着地追求。 3 大多数人都听说过那个半杯水的故事:悲观者看 到的是空的那一半,乐观者看到的是有的半杯。 然而大多数人都不曾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故事也有 两个版本。在每一次的选择面前,在每一个叉路 口,我们都告别了其他的无限可能从而收获一段 真实确定的生命历程。这个人生道路不断展开的 过程究竟是得还是失、是值得欣悦还是值得悲 伤,也许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尽相同。然而就像“ 危机”这个词的组成一样,在每一次的危急之后 (之中)也寄寓着机遇,在低谷的同时也孕育着 回升,在山穷水尽之后是下一次的柳暗花明。 二.生活的动力 在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因为畏惧而生 活。害怕失去,是我努力生活的几乎全部动力。 因为害怕不能上最好的大学而日夜苦读,因为害 怕不能有最光鲜的简历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经历, 因为害怕不能上最好的研究生学院而与德高望重 的教授不断交流,因为害怕不能找到最好的工作 而争取最响亮的实习,因为害怕不能成功、害怕 不能有所作为、害怕不能为人上而付出比别人更 多的清苦与努力,把生活的弦拉得很紧很紧。这 一切都是因为害怕失去。似乎如果失去什么就会 彻底无望,于是要抓住、要不断地向生活中、向 简历上填充光鲜的东西。 在哈佛的时间里,我也从一个与我性格迥异的朋 友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他是一个非常开朗随和


幽默的人,和他相处时大家都会感到开心、坦 然。然而当听他吐露内心,我才惊奇地发现他全 部的动力也缘于畏惧:害怕失去的畏惧。 我终于明白相似的畏惧生根在我们许多人心里, 只是以不同的形式呈现而已。在外界看来我们所 取得的光辉成绩、我们给身边人带来的欢喜与骄 傲,许多都是缘于那份对不能成为什么、不能做 出什么、害怕失去什么的畏惧与恐慌。在他人的 赞誉之下,在漂亮的履历之下,内心深处的恐慌 与忐忑只有我们自己明晰。 三.教育在呈递什么 也许并不该过于轻率地指责外界。但我的确从我 们相似的成长经历中看到这种性格形成的原因。 在课本与板书之外,教育在无形中还呈递着其他 的信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这个制度下的每个个 体。那份信息是什么?高考中不必作答却在我们 心里留下深深烙印的课程是什么? 1. 一切问题都一个答案。 没有太多可以探讨、商量的余地,没有对模糊、 混沌与未知的容纳空间。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 案,其他都是错的,没有答案的问题也是错的。 2. 过程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结果 无论思维过程怎样,展示在考卷上的只是一个最 后的选择。错了就是错了,对了就是对了。如何 做出错的、对的选择并不重要。几乎一切的权重 都被给予最终结果。 3. 机会只有一次。 失败几乎是决定性的、不可弥补的。因为那仅有 的一次“危机”,此前与之后的漫长时间都可以 以一种不在场感生活,几乎全部的目的都是为了 那一次的发挥。 于是在经历过那场大学的选拔战役后,在从备战 高考的历程中收获了让我受益终生的严格、坚韧 与自强不息之后,我还是不禁觉得,高考及高考 所代表的教育制度的确在亲历者心理种下对世界 运行方式的并不真实的隐喻。真实的世界里并不 是所有问题都有一个答案;不是所有问题都有答 案;甚至不是所有问题都已经被提出。重要的不 只是结果;过程亦可以成为结果或是结果的一部 分。并不是只有一次机会:人生并不只是一场减 法,机会并不是那个减号。任何危机中都有“ 危”与“机”的并存。 而当所有答案都被预先规定、而个体要做的就是 去找到那个唯一的答案的时候,当只有结果被赋 26

予权重、大多数过程都不被评估的时候,当对一 次机会的失去给人带来的是彻底的无望的时候, 个体心中只能种下焦虑、恐惧,生命画布的背景 只可能是黑色的,那些美好也都只是幕布上不断 上演后消灭的绚丽却又遥不可及的幻影。 四.应该如何教育 心理学家Carol Dweck做过一个试验。将10岁的 孩子随机分成两组,在同样的任务中对其中一组 给予“你真聪明”的夸奖,另一组给予“你真努 力”的夸奖。当这些孩子被要求在两组难度不同 的任务面前做出选择时,第一组孩子中选择两个 不同难度题目的孩子各半,而第二组孩子绝大多 数选择了难度大的题目。在完成难度较大的那个 题目时,被夸赞努力的孩子比被夸聪明的孩子更 能够坚持到最后。 一句短短的激励话语,对孩子的影响可以是显著 的、长期的。对于才智的夸赞几乎是在认可一个 孩子无法掌控的东西,而对努力的夸奖关注的更 多是孩子的能动性。当被以“聪明”夸赞的孩子 经历失败时,他们内心经历的最可能的独白是“ 其实我不够聪明”,而被予以“努力”夸赞的孩 子面对对同样的挫折更容易想到的是“其实我还 可以更努力”。 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成人,当错误与挫折带来的 是对自己不够优秀的疑虑与畏惧时,个体的内心 状态是收紧的,抵触的。而当同样的考验被看做 对自己能动性的挑战,被看做是“机遇”而非“ 危急”,视野才会变得开敞,探索欲与创造力才 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还记得一段时间以前看到的那个关于世界多个国 家孩子创造力的调查结果:中国孩子创造力在所 有国家中排列倒数第一。不知这在多大程度上是 由于“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只有结果重 要”“只有一次机会”的隐喻;不知道在面对题 目时孩子们的潜意识里是什么标准与激励机制考 量他们的答案。至少,那些隐喻能为我们提供解 析这个结果的一个思路。 五.教育之外 然而并不只是教育,当今的大众媒体极尽所能地 将成功者的风光用放大镜向公众剖析,似乎有些 人是上天的宠儿,享受着常人无法企及的恩赐。 然而就像吴宗宪说在台前的无限风光之后台后的 辛苦悲凉只有自己知道;就像Steven Jobs说为了 做成一件事要拒绝一千件事的诱惑。也许这已是 陈词滥调了,爱迪生在点亮灯泡之前5000次失败


的尝试并不是白费,至少他没有将其看做是自己 精力的白费。相反,正是由于那5000次对行不通 的道路的揭示,他才终于在辛苦的排除与调整之 后用智慧的电流让世界变得更明亮。拥有1097项 发明的爱迪生无疑被看做是最有天赋与创造力的 发明家,然而在其发明成果的冰山一角之下无数 次失败的尝试只有他本人才有深切的体会。同为 渴望成功的人,也许我们能从他对自己成功的总 结“我的失败铺就了我成功的道路”中获得一些 启迪。虽然最终被记住与评判的只是那个填写到 考卷上的结果,那不被闪光灯关照的漫长孕育过 程才往往包含着更多的人生真谛。

用最世俗的眼光来评判,那些“卓越”的人与一 般意义上的成功人士最大的不同之一就在于他们 总带着问题前行,不断地追问,不断打开新的人 生维度,丰富求索的旅程。那份好奇、执着与向 往只能发自一颗充盈的内心、缘于对自己能动性 的体察,而非源于对填出某个答案或是达到某种 外在结果的苛求。

“填写”、“考卷”,这里似乎又包含着另一个 隐喻:人生就是一道考题,而每个人要做的就是 努力做好自己的答卷。然而阅卷者是谁?对错由 谁来评怕?人生是否真的是一份考卷?

Tal在哈佛Positive Psychology课程中的话很打动 我,人生的最终目的并非为实现某个成绩或是结 果,过程也非为结果存在的附属之物。其实恰恰 相反:每一个结果的设置都是为了让我们获得一 份对过程的体验,而至于这个过程在实际生活里 如何衍生与发展、将我们带到何处,很多时候并 非我们自己能全然掌控。也正是因此人生才充满 精彩、充满了“危机”。

不禁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个小婴儿学步的视频。 那小婴儿有些步迈得坚定,有些步摇摇摆摆,又 忽然跌倒,不得不重新爬起,有时甚至无法自己 站起需要靠他人搀扶。然而在整个过程中小婴儿 和周围的人始终充满欢笑,即便摔倒,笑得更加 畅然开怀。为什么人生的隐喻不是学步的婴儿? 为什么人生需要以严肃甚至惶恐的方式呈现?为 什么我们需要惧怕人生被他人评判与定义?为什 么人生不能是一个欢快体验、跌倒了再重新爬起 的学步过程? 然而即便写下这些,我也知道自己无法完全舍弃 对他人眼光的在意。毕竟人是社会的动物,他人 的认可、尊重亦是自信与幸福感的来源。然而那 份对自己过于在意与关注的狭小视野,也许,在 某些时刻得到舒缓也无妨? 每周四的瑜伽,都能从教练在结尾的一段话中获 得感动与内心的平和。“用一点时间去回顾你今 天练习的历程。无论这是你的第一次、第五十 次、还是第一千次练习,无论它的细节是怎样, 它都因其在全过程的真实呈现而完美。只要你给 自己在垫上的时间,你就已经比开始时变得更 好。”这份对过程的尊重与虔诚,让我在听到时 总能感到自己因为投入过精力与努力而收获的充 盈与美丽,并对走出练习房间后迎来的下一段旅 程充满期待,即便那是一条我所习以为常的回家 的路。 你我生活、追求与发展的动力是缘于畏惧还是缘 于对更大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更丰富生命体验的 向往?在我接触过的朋友、学者、商人、政客、 或是任何行业的从业者里,那些真正成功的人几 乎都有一份被好奇驱使的纯粹与执着。而即便是

六.在过程中寻找答案 人生究竟要追求什么?什么是生活的意义,什么 是生活的目的?

或许在当今中国的激烈竞争之下,与他人的比 较、对客观统一标准的趋附不可避免。毕竟效率 与发展始终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在今后可见的时 间里也不会改变。然而作为一个个体,如何在紧 张快速的生活里不丧失内心深处的安稳与踏实, 如何不让夜的黑吞噬我们像小婴儿学步一般的欢 快与好奇?这个问题没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 只有我们每个人在不断的尝试与体验中寻求解 析、试图回答。■

作者简介 黄斯涅,湖南长沙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 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并于2010年获得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人类发展 与心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本科期间曾赴英国剑桥大学及瑞典乌普 萨拉大学交换访问及学习;曾实习于Ashoka,Harvard Center for Public Leadership,BBC,JP Morgan Chase等机构。 斯涅是中国教育论坛的创始人。


教 育 评 论

28


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有多远

北美地区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中国主题大型会 议“哈佛中国论坛”4月8日至10日在哈佛大学举 行。我应邀出席了这一论坛,与香港科技大学前 校长朱经武、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一起就“ 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挑战”,与来自美国各名 校的学生进行了交流。哈佛之行,给我留下深刻 的印象。 古老的哈佛学生宿舍 4月6日,我到达哈佛之后,在哈佛学生的带领 下,去参观了哈佛本科生宿舍,走进宿舍,楼道 古老、陈旧——这里“最年轻”的宿舍已有至少 八九十年历史,大一学生宿舍之一的Massachusetts Hall更是建于1720年,是哈佛现存历史最悠 久建筑。带领我参观的留学生告诉我,他三年级 宿舍的隔壁,美国总统罗斯福就曾住过,宿舍门 对面的墙上,挂着罗斯福总统的画像,每个宿舍 的历史同学们都可上网查阅,知道自己的宿舍里 曾经住过谁,比如比尔.盖茨。另一位在读哈佛 读研究生的同学告诉我,她本科在一所女子学 院,自己住的宿舍墙壁上,刻满了曾经住过的同 学的姓名。 哈佛同学没有说这是学校倡导的“宿舍文 化”——这个概念在国内大学屡屡提及——但毫 无疑问,宿舍成为了哈佛凝聚校友的一个重要 纽带,在这里能找到很多大学生活的记忆,哈 佛要求所有本科一年级学生都必须住校,二年级 以上学生可以选择不住学校,但绝大多数学生还 是住在学校提供的宿舍里。哈佛本科生也会觉得 古老的宿舍,有一些缺点,包括有老鼠、没有电 梯、通道比较狭窄,有的地方的门很低,但却对 这里充满感情。尤其重要的是,按照相关法律规 定,老宿舍只能在不改变外部结构的前提下进行 整修,但哈佛校方却给学生们创造了一个十分舒 适、实用的生活环境,宿舍楼下就有宽敞的食 堂,还有若干活动室、会议室,可方便地用来组 织各种活动。我在灯壁辉煌的Massachusetts Hall 看到学生坐在大厅中就餐,感觉哈佛学生真是幸 福。就连带我参观的学生也说,我们自己都觉得 用这么好的地方给本科生做食堂吃饭,太“奢 侈”了。 而就是以让学生生活得更舒适的整修,据说在哈 佛,也很难轻易进行,改造寝室的计划,要花几

熊 丙 奇

十年时间才能审批通过。在我看来,这才是哈佛 的古老建筑能得以保持至今,令人神往的重要原 因。在哈佛,校务领导机构有两个,一个是大学 董事会,一个是校务监督委员会,校务监督委员 会由30名成员组成。这些成员大多由哈佛学院和 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的校友中选举产生,任期为 6年。校务监督委员会举行定期会议,对大学的 工作进行调查研究,就有关大学的教育政策和教 育实践提出建议,支持学校的重大活动。这种治 理机制,保证了大学的办学决策,不是由行政说 了算,而必须民主决策,而民主决策中,校友的 意见至关重要。 校友是大学办学的重要资源,在哈佛大学,校友 捐赠率达到48%,这是与学校重视教育质量、重 视所有校友的办学传统所分不开的,由此也形成 了学校办学的良性循环、增强了校友对母校的认 同与归属感。而在我国大学,学校在各种场合都 称重视校友,然而,校友却被排除在学校管理、 决策、监督之外,而且,学校根本就没有长远维 护校友网络的理念,只有当每个校友出名之后, 才“记起”这位校友。将所有校友曾经拥有的校 园生活记忆草率地拆除,校园的面貌在日日更 新,而大学的精神则加速迷失。 两个多小时的讲座提问 4月8日晚,在出席哈佛中国论坛期间,由哈佛 和MIT中国留学生举办的“中国教育评论”和“ 北岸”论坛,邀请我参加他们每周五晚上的讨论 活动。本来准备大家共同讨论三个小时的这次活 动,最后变为我讲座一小时,然后回答大家的问 题两个小时20分钟,这几乎也成为我所做的最长 时间的讲座。这样的场景,令我感慨。 其一,美国大学的学习讨论氛围浓烈。在哈佛校 园里,随便走到那里,都可以看到专门为学生讨 论的小会议室、活动室,除此,咖啡厅、学生活 动中心,都是讨论的场所,我经常就在咖啡厅和 学生活动场所,看到一个小组围在一起,热烈的 讨论。据哈佛教育学院的留学生介绍,“中国教 育评论”每二周固定活动一次,从未间断,负责 人每次都会和大家一起商议主题,再在活动之前 把活动消息、安排通过电邮发给所有学生。 我的这次讲座,是负责人看到我到哈佛参加中国


论坛之后,决定“见缝插针”安排的,在我答应 之后,他多次与我沟通形式和话题,可见对于这 样一个每周都举办的学生社团活动,是多么用 心。正在哈佛做交换生的北师大博士林伟告诉 我,哈佛给他的最深印象就是其SEMINAR(研讨 会),每次研讨,不是走过场,要做十分充分的 准备,包括阅读多少图书,准备讨论问题,一门 课要求阅读10本书,是十分常见的。在国内一个 学生可以一学期选修10门课,在哈佛就是选修五 六门课也会被认为是“大牛人”了——哪有那么 多时间把老师要求认真阅读的书读完?与哈佛的 这种教学特点对应,其图书馆之多让人咋舌,很 多学生都说不清准确的图书馆数据,有的说70多 座,有的说100座。上学那真是在“读书”。 其二,大家有“问不完”的问题。一次讲座,提 问能提两个多小时,而且每个问题都显现出提问 者对此的思考,可见“训练有素”。我国国内大 学近年来在倡导大学生的质疑和创新精神,可 是,在国内大学的课堂和讲座中,学生不愿意提 问,却是比较普遍的景象。我在国内大学讲座 中,遇到过留三十分钟提问时间,最后延长到一 个小时的情况,但也时常出现三十分钟根本用不 完,学生提了一两个问题就再无问题的“尴尬” 。这种情况,在中学讲座时更加严重。同学们一 遇到提问时间,就把头纷纷低下。毫无疑问,这 与没有讨论、提问的习惯有关。 其三,留学生们热切关注中国教育改革。“听到 南科大的改革设想,我们都很振奋,有很多同学 说,如果南科大的改革成功,回国就把南科大作 为首选”,一位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赶来参加 论坛的同学说。我在哈佛期间,被屡次问及南科 大的教改,而这次哈佛中国论坛上,南科大的改 革也是教育改革分论坛的核心议题,朱清时校长 参加这一讨论。我由此想到,假如南科大的教改 不顺利、不理想,这会给海外留学生对中国教改 的期盼以多大的“打击”呢?进而,他们未来的 职业发展,又有多少选择回国,到国内大学工作 呢? 其实,不仅中国留学生,美国学生也特别关 注我国的教育改革,哈佛教育学院博士生ANDREW SCOTT CONNING的博士论文就选择研 究我国的教育改革,他思考的问题是中国建设世 界一流大学,会否有与西方国家不同的模式。如 果有,这种模式是不是由中国文化、价值观念等 产生的。这种研究,相比一些中国大学校长空幻 地说正在建立“建设一流大学的中国模式”,更 切中我国教改的核心问题。 讲座结束后,我在想,今天我们所谈的教改,不 30

就为了出现这样的学校和这样的学生吗?那么, 教改为什么不借鉴、参考甚至直接“拿来”世界 一流大学的办学模式、教育管理制度,却非要自 己去探索、走弯路呢? 恢复教育常识 4月10日哈佛中国论坛上,我和南科大校长朱清 时、香港科技大学前校长朱经武就南科大的改革 和一流大学建设分别谈了自己的看法。 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在论坛上谈了他对中国大学问 题的认识,令人深思。他说,他对中国大学的问 题的认识,是逐渐加深的。在他当中科大校长初 期,他认为我国大学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陈 旧、课程设置问题,为此,他曾带着考察团到美 国的大学跑了一圈,将他们的教材一麻袋一麻袋 地打包寄回,但后来发现,改革教学内容、课程 设置,教授们根本没有积极性,他们更愿意按照 自己传统的思维上课,上那些自己熟悉的课,根 本连课都不用备。 后来,他认为这是人的问题,要把这些只有传统 思维的人换掉,就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这方 面,经过多年的“努力”,学校的“本土”人士 基本上已经随着他们的退休,全部被有海外学 历、经历的教师代替,但没想到的是,海归人士 回国之后,很快就适应了游戏规则,还是关心课 题、经费、成果,与他们在国外时的表现大相径 庭。这个时候,他才明白,国内大学的问题,根 本上是体制问题,如果体制不改革,就会出现“ 南橘北枳”的困境。 对比朱清时校长的发言,今天我国教育部门和大 学,对于国内大学问题的“认识”,基本上还停 留在教材、课程设置以及师资队伍层面。在教育 部门和大学管理者看来,只要解决了教材的问 题、课程设置的问题和教师队伍的问题,我国大 学的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为此,大家看到,近 年来我国大量引进海外教材,甚至以课堂用全英 文教学、用原版教材作为教改“亮点”;大量招 募海归人士,有的学校明文规定,新进专任教 师,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根本不考虑,可是,这 些措施,似乎在现实中所起的效果甚微,大学生 们对课堂的态度,还是“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 逃”,引进的海归人士,似乎也和以前的本土人 才一样,整天填着各种表格,申请各种课题,计 算自己获得的学术“工分”。 这些问题,都十分明显地发生在眼皮之下,并不 需要多敏锐的观察能力才能发现,但有意思的 是,教育部门和大学,却对此存在“盲区”,总


是回避这些问题背后的运作制度,还是继续以前 的“认识”。笔者在美期间,就听到多所大学正 在美大举招聘人才。而事实上,如果教育管理制 度不变,这些人才很快就会如朱清时校长所说, 忘记了他们在海外的求学经历与感受,完全采取 符合现行行政规则的一套做法,包括北大的会商 制度、拆除老楼等的决策者,有多少没去过海 外,不知道国外大学中,这些做法是与大学精神 违背、格格不入的呢?笔者看好南科大招募的海 外人才能发挥作用,并不是因为他们招到的人才 有多优秀,而是校方提出改革学校制度,给人才 成长、施展才华以优良的土壤。 能解释这种局面的理由,除了体制的力量,就是 作为既得利益者,对体制的维护。那些有海外经 历的学者,在当下无疑是体制的红人,而他们按 照体制的规则行事,也无疑会使自己的利益最大 化——从决策角度,做大学领导的,自然期待行 政权力越大越好,不受约束;从学术角度,也自 然期待自己获得的资源越多越好,哪管这种配置 是否公平公正有利整个学术秩序构建。简单地 说,就是“赢者通吃”。在这种情况下,期待引 进海外优秀人才来促进大学发展,实际上迅速把 海外人才变为利益共同体,更进一步加重了国内 高校的问题。 我不反对国内派大学校长、骨干去学习,但必须 注意学习的具体效果。我国大学最应该学习国外 大学的,应该是管理制度方面。要分析是什么样 的管理制度,保证学校能尊重学生的权益,做 到“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保障学校的 权力不是集中在行政人员手中,而会体现举办 者、办学者、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各方的利益;让 学者摆脱行政的干扰、利益集团的左右,能安心 做自己的教育教学和学术研究,等等。这远比花 大笔钱引进原版教材、聘请海外人才重要得多。 没有这些基本制度,在国外大学视为珍宝的图 书,就会在大学豪华的图书馆里睡大觉,借阅率 甚至为零;那些在国外大学有学术操守的学者, 转眼就游刃有余地把教育和学术作为谋利的工 具。

当然,制度的学习、借鉴和改革,是十分艰难 的。这实质调整的是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当前体 制红人的既得利益。由此引出的一个问题是,由 于制度改革很难,近年来的海外学习、海外人才 招聘,就连大学自身也认为实际意义不大,前者 已经逐渐变为公费旅游,后者逐渐变为政绩工程 与形象工程。也于是,我国大学在国际化的战略 与口号之下,频繁地做着国际化的动作,却越来 越远离国际化,远离教育的基本常识,出现很多 明显荒谬、水平低下的做法。对于要建设一流大 学的我国大学来说,这无疑具有十分强烈的讽刺 意味。■

作者简介 熊丙奇。四川资中人。教育学者,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上 海交通大学编审,,主编、编著、著作《步入大学——大学生学 习生活就业指导》、《成功宝典——从小学到大学》、《大学生 创业》、《高校学生工作者手册》、《青春档案——女大学生生 活事件》、《迈向成功——大学生择业实用手册》、《网络文 明》、《直面就业》等16种23版次书籍。 博客:http://blog.sina.com.cn/bqxiong


也说南科大

林 伟

就在这个三月,南方科技大学终于开始上课了。 45名新生的第一堂课是在广州黄埔军校进行的为 期两周的军训。校方对于首批学生的期望似乎也 可以从黄埔的盛名中彰显出来。朱清时校长在致 学生和家长的信里早已豪迈地说过:“南科大迈 出的一小步,将是我国高教改革的一大步”。在 3月底举行的春季开学典礼上,南科大谢绝了媒 体的采访,关起门来正式上课了。千里之行,始 于足下。南科大的这一步已经迈出,脚下的路究 竟会延伸到何处,这一路走下去究竟会有多少平 顺和起伏,现在谁也说不清楚。 虚虚实实的去行政化 在当下中国的教育改革中,也许没有哪一所大学 能像南科大这样耀眼,时刻处于媒体的闪光灯 下,吸引着无数民众期盼的目光。纵观国内近些 年的大学改革,真可谓乱象丛生,轰轰烈烈却鲜 有实质进展。从扩招到市场化,从独立学院到世 界一流大学,从国学院到名目繁多的国际合作项 目,多少真真假假、虚虚实实都在一面改革的大 旗下进行。当朱清时校长喊出“去行政化”的时 候,大家又一次兴致昂扬地期待这位老校长能够 真的扼住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咽喉,能够走出一 条不再虚妄的改革之路。 南科大的创立过程在中国高等教育界引发了一场 关于“去行政化”的热议。朱清时校长坦言,去 行政化要解决的就是“谁说了算”的问题。显 然,这就是一个有关权力支配的问题,或者用高 等教育界普遍的话语来说,就是大学自治和学术 自由的问题。在中国独特语境中生发出来的“去 行政化”这一个术语本身也从最初的生僻发展到 现在几乎人尽皆知。 但是,这一改革目标所内在的意义含混与边界模 糊在为南科大赢得话语空间的同时,亦为其前途 埋下了可能的隐患。有关这一点,回顾一下南科 大的创建过程即可。南科大的建立动机最初来源 于深圳市以及珠三角地区城市发展的需要,考虑 的因素也并非完全出自教育的布局,而是与经济 和城市规格存在紧密关联。在特区独享的地方立 法权基础上,深圳市在南科大建立过程中做出的 种种努力不外乎正是在行使地方的行政权力罢 了。除此之外,在更大的一个行政空间里,若没 有去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纲要》,以及随后的《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 32

革试点的通知》等等一系列自上而下的行政改革 命令,南科大的最终被批准或许还要拖延一段时 间。即便南科大选择逼宫式的自主招生和自授学 位,这在中国的社会中也难免落下“名不正,言 不顺”的口实,不仅让所有参与这项改革的人没 有安全感,更在实质上得不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 持和任何法律保护。所以,南科大虽以“去行政 化”为最响亮的口号,但是实质上正是“生逢其 时”,在特区行政权的促动下,辅以自上而下的 行政改革律令而得以最终开办。 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南科大显然生存在几重行政 权力的夹缝之间。如何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平衡 深圳市与广东省以及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将是 决定南科大成败的一个关键因素。对于这一点, 南科大希望实现外部法人治理来予以解决,但是 颇为根本的《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条例》却至今还 未正式确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的南科大 虽已开学,但完全可以说是处于无法可依的境 地。朱清时校长表示,《南方科技大学管理条 例》将会利用深圳特区的地方立法权,规定政府 和学校之间的权力关系,进而达到依法治校的目 的。虽然这一纲领性文件的批复看起来只是时间 问题,但是条例本身已经揭示了南科大在法律地 位上的特殊性和孤岛化。从这一点可以预见,即 便南科大取得成功,其经验的推广在全国范围内 必将引起更深层次的权力结构冲突与调整。这对 中国高等教育来说是一个机会,同时也充满了挑 战和不确定性。 在协调外部结构的同时,“去行政化”及其相关 的一系列改革更有高校内部结构调整的意义。对 于这一点,朱清时校长在多个场合表示南科大将 会由三个委员会和校长共同进行管理。委员会包 括学术与教学委员会、校务委员会和顾问委员 会,分别行使学术、行政和咨询的权力与责任。 校长则是委员会在具体事务方面的执行者,类似 于现代公司的CEO制度。时至今日,南科大的 内部结构仍处于搭建过程,几个委员会均未完全 成立,所有权力仍由朱清时校长一人承担。在这 种情况下,南科大下一步的内部结构调整亦需要 面对权力如何分配和转移的问题。一直扮演“英 雄”的朱清时校长如何将自己的权力限定在几个 委员会之下,实现依法治校,民主治校将是南科 大内部结构治理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点。 现实运作的挑战 在权力结构调整之外,南科大面临的更大问题在 于现实的运作方面。虽然目前南科大已经迎来第 一批学生,而且教学也已逐步开展,但是这些都 不能掩盖其在师资、课程、科研等大学核心内容 方面的缺陷。目前见诸报端的南科大师资队伍不


外乎几名年事已高的院士级别的“大师”,外加 香港科技大学和香港大学支援的数名教授。这些 教授们的学术成就或不容置疑,但是他们与南科 大的关系不能不让人联想到国内其它大学常用 的“返聘”和“兼职”。一所大学的生命力在很 大程度上来自于一个年轻稳定,富有创造力和学 术求索精神的教师团队。南科大的目标是在五年 内面向全球招聘30位特聘教授及其团队。这个目 标的实现不仅仅是高薪就能解决的,也不是一时 的勇气与豪情就能填补,与其相关的一系列保障 原则和措施都需要尽快解决,才能真正吸引到理 想的师资。 教育最基本的职能就在于培养人,在这方面或许 没有什么比课程更重要的了。南科大鸣锣开道的 第一堂课是由香港大学物理学教授唐叔贤以“全 英文”讲授。在南科大本学期的课程表上,每节 课50分钟,周一周二的上午下午各4门课,以英 语、数学和物理为主;周三只有下午有课,分配 给国学和体育;周四和周五又是一天8节课,以 练习和实验为主。这样的课程表看起来极为类似 高中理科班。其特点在于每门课都是必修课,每 天上课的强度都很大,大部分的课程都是理工 类。丰富的选修课,充实的课外活动,以培养人 文和科学精神为主要目标的大学通识教育课程都 在现在的南科大找不到踪影。诚然,这样的状况 与南科大刚刚起步,师资和其它资源都很匮乏有 很大关联,但是亦与其办学目标息息相关。 南科大宣称是要建设成为以理工为主,兼有部分 特色文科和管理学科的小规模高质量研究型大 学。在学科建设方面,国内大学近几年盲目求大 求全,纷纷花费大量资金打造“综合型大学”, 这种学科建设路径已经暴露出诸多弊病。在这种 背景下,南科大的学科定位不得不说有一种坚守 的意蕴。但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多年以来已经被 过分地学科化,本科教育的改革方向本应当是首 先纠正这种偏狭和片面,给学生提供全面和基础 的通识教育(liberal education),在此基础上再谋 求所谓创新性专门人才的培养。南科大有计划在 这方面有所突破,邀请了香港大学的丁学良教授 负责设计和实施通识教育课程。在制度架构方 面,除了理学部和工学部,南科大也设计了通识 教育部。但是,且不论中国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 究竟应当吸纳哪些因素,以何种方式进行整合和 教学,目前南科大的课程让人看到的更像是高中 理科教育的延续,并无现代大学的气象和风貌。 在近期紧迫的师资招募和课程构建中,南科大无 疑需要更宽广的眼光和视野。 除上述学科、师资、课程等方面的问题以外,南 科大备受关注的学生群体亦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

问题。从自主招生的角度来说,南科大无疑顺应 了当下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但在招生过程 中,南科大基本延续了中科大少年班的模式,从 高二学生中招生,以避免学生升入高三白白浪费 一年时间复习应对高考,同时强调考察学生的创 新性思维。在最终入学的45名学生中,有近半数 的学生来自于中科大少年班,加之吸引无数媒体 关注的年仅10岁的“高考神童”苏刘溢,南科大 首批学生的“天才”特征非常明显。中科大少年 班至今在中国高等教育中仍是一个存有争议的话 题。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天才们究竟有多少人达成 预期目标成为科学家,掐尖培养天才的模式是否 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是否可能造成揠苗 助长的恶果,种种效果都还有待系统检验和评 估。而今如果只是简单地将中科大少年班模式转 移到南科大显然不是一种创新,甚至可能只是在 延续一种在神话笼罩之下的非常态错误。 大学招生的问题是目前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 瓶颈。近些年部分重点大学逐渐获得自主招生 权,但如何利用好这个权利,真正招收到合格的 学生仍是一项值得探索的课题。前段时间,多所 高校在自主招生政策下实施联考,其引发的关注 和争议迄今未绝。不管是“北约”还是“华约” ,亦或南科大的自主招收,在某种程度实际都是 在走天才路线,希望能够招收到在智力和创造力 方面有所特长的学生。最终招录到的大多数学生 实际上在所属中学本身就是成绩上的佼佼者,他 们即便不参与自主招生,通过高考的途径也很有 把握能够走进名校。如此一来,自主招生不过是 为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上了一个保险,从大学的 角度而言则是争夺优质生源的提前上演。如果自 主招生沦为高考之外的一个辅助体系,那它的意 义就将大打折扣。获得自主招生权的每一所高 校,尤其是志在走出一条不同路径的南科大应当 认真思索自主招生的意义和实现途径。自主招生 应当面向所有的学生群体,尤其需要面向处于教 育弱势地位的学生群体,为本身已经倾斜的考试 体系争取一线公正的希望。自主招生还应当回到 正常化路径上来,抛弃对天才的迷恋,切实地建 立起一套科学、开放、公正的招生模式。 不论如何,南科大的这一步已经迈出。她承载着 中国社会对变革教育的万千期望,也已经获得了 体制内高校不曾得到的一些优待。如何利用这个 机会走出一条路来,这是个问题。祝愿南科大! ■ 作者简介

林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研究生,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 访问研究员,主要研究中美教育交流史、美国教育史。


实现教育公平的新机遇

陈 晓 中

1. 为什么我们要谈教育公平?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三十年间经济腾飞,可是在经 济急速发展的同时, 收入的差距拉大了,城乡 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东部和西部的差异也越来 越大。更重要的是,这种收入和地方发展的差 异不是暂时性的,而是长久的。正如温总理说 的:“收入的不公平仅仅对人有暂时的影响,但 是教育的不公平影响人的一生。”一个地方的教 育投入不足将长久的影响这个地区的发展,阻碍 了城乡均衡发展的可能性。 教育是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最重要的途径, 人 能透过学习,得到技术和知识, 提高生产力, 从而得到更大的回报。技术和知识是提高生活水 平的重要元素。可是如果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导 致一部分地区的教育效益长期落后与其他地方, 这个通过教育改变人生的希望就难以实现 。教 育不公平抑制了落后地区的人民进一步改善生活 的机会,同时导致部分地区长期落后,影响国家 的均衡持续发展,破坏了社会的和谐。教育公平 无论在人民生活这微观的角度,还是在国家发展 和社会安定这宏观的角度都非常重要。 2.如何看教育公平? 我认为教育的公平是有阶段性的, 就像走楼梯 一样,好比上楼梯,如果有层楼上不去,你就没 法继续前进,更别说走到顶楼了。我认为 第一 个阶段是起点公平(Equality of Access),就是 说每个人都有上课的机会。第二个阶段是投入公 平(Equality of Input), 比如生均经费一致,老 师水平一致, 课程资源一致等。第三个阶段是 过程公平(Equality of Processes), 比如课程能符 合学生的背景,教法等。第四个阶段是学习效果 公平(Equality of Output), 既学生的学习效果, 受教育的年限等。最后一个阶段是教育结果公平 (Equality of Outcomes), 比如考大学的机会,找 工作的自由,工作机会均等,社会资本和文化资 本的一致等。这就像是走楼梯,唯有一层一层的 递进,才能达到顶层(既最后的教育结果公平) 。这个框架对于分析教育机会公平是很重要的。 只有保证前三个阶段的公平,才有可能产生结果 公平。要是没有前三个阶段的公平,则很难达到 教育效果和结果的公平。

34

可是我们看中国, 优秀的大学在不同地方的高 考录取分数就有很大的差异。比如说清华大学和 北京大学每年在北京地区录取人数的比例远远大 于他们在其他省份 。有人说北大录取更多的北 京生源而非云南的生源,是因为北京的学生的素 质更好,成绩更高。这个事实可能是对的,但却 忽略了云南和北京的学生并不站在同一条起跑线 上。从幼儿园开始,北京,尤其是城区的学生就 能接触到更多更好的资源,比如老师的素质,国 家图书馆,科技博物馆等。但是云南的学生,尤 其是云南农村的学生,他们可能从来没有去过幼 儿园或者其他的学前机构。而这只是开始,可以 预见的是12年以来,两地关于教育的投入的差距 不断加大,学生所能接触到的资源的数量以及质 量的差距也不断扩大。当两地学生在参加高考的 那一刻,他们之间的差距就已经很远了。所以, 单就大学录取率来讨论, 压根争论点就错了。 教育不公平大多是是因为投入和过程的不公平而 产生的。 3.电子学习:促进教育公平的出路? 那国家的投入不足和工程的不公平是不是就代表 在中国短期内都没法达成教育公平呢?我觉得不 是的。科技给了我们新的希望。一些科技上的颠 覆性创新能为中国教育打出一片新的天地。我认 为二十一世纪已经踏入电子学习的时代。现在学 生们能通过现代科技、网络和内容的有效结合, 重新洗牌,让教育领域充满新的可能性。电子学 习能扫除学习资源有限的学生与优质教学的鸿 沟,透过互联网教材分享, 这些学生也同样能 接触到好的教育资源。 就这样,在电子学习的时代,课程设置,教学内 容,教学资源三者得以有可能以低成本的方式在 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这样不同地区的孩子就有 可能使用到同样的学习材料。比如TED (http:// www.ted.com/),各类网络公开课(iTunes U, MIT Open Sources, http://v.163.com/open/), 可汗 老师学院(Khan Academy)等等1。 较之传统的教育方式,电子学习在学习的内容和 时间方面更具灵活性。如果设定合理,优秀的电 子学习软件既能符合一定的教育标准又能满足个 1 可汗老师学院 ( Khan Academy)在YouTube上面录制 2,100集免费的教学短片上线给其他人看,可汉老师什么都教,从 数学、物理、化学…… 一直到理财、历史。


人化的需求。基于用户习惯分析,孩子还能认识 到自己的兴趣和学习进度,从而进一步改进学习 模式。 E-Learning也具有非常强大的延展性。可以说学 生除了通过网络这个渠道了解世界,学习知识 外,他们还在学习如何自主学习:如何运用互联 网搜索资料,如何有效的利用资源。 在E-Learning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促进教育公 平,都有可能成为这个破坏性创新中的一部分。 你可以做课件并把你的理解跟他人分享,你可以 翻译国外的最新的资源,你可以发明一个方便使 用的网络终端,你可以编写一个可用于iPhone/ Android 系统的学习程序……早在1948年, 联合 国在《世界人权宣言》中就提出:“人人都有受 教育的权利,教育应当免费,至少在初级和基本阶 段应如此。”可是不少国家都因为资源的限制或 是其他原因难以达成承诺。但是直到今天,我 们才有前所未有的机会,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 可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这个梦想!孩子每天都在 成长,我们不能光坐以等待教育政策的改变和实 施。 在高科技的二十一世纪,让我们继续努力 为孩子实现他们的教育理想!■ 作者简介 陈晓中,中国教育论坛2010-2011年主席。生于香港,高中时随 家人移民美国。本科就读于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主修历史。后 取得雪城大学Maxwell School 公共管理硕士。2009-2010年工作 于香港岭南大学,任服务研习处(Office of Service-Learning) 导 师。在任职期间,曾带领学生去云南武定县开展支教活动,帮助 当地学生准备高考(英语科目)。现求学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 就读国际教育政策研究生项目。他专注于提高农村和农民工子弟 的教育机会公平,运用社会企业来促进教育创新、教育和社会公 平、以及高校改革等。坚信科技和优质教育内容的有效结合能够 提高中国农村跟农民工孩子的教育质量,挖掘他们的潜能。 电邮:hic538@mail.harvard.edu

参考资料 Christensen, C.M. Disrupting Class: How Disruptive Innovation Will Change the Way the World Learns. New York, NY.: McGraw-Hill. Reimers, F. (2000). Unequal Schools, Unequal Chances: The Challenges to Equal Opportunity in the America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United Nations. (1948).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 Retrieved May 18, 2011 from http://www.un.org/en/ documents/udhr/index.shtml


中国英语教育的几个问题

郭 剑

记得去年和一位高中同学联系时,我问他考研怎 么样了,他说没考上理想的学校,可能要调剂到 别地方。我问他具体怎么回事,他说总分够了, 但英语差了一分。当时我听到后很替他感到惋 惜,也有些生气,说:他们究竟是打算招你去读 英语专业的研究生,还是去读理工科的研究生? 差一分就那么重要吗?答案是:就是那么重要! 最后他被调剂到了另一所大学——这就是他为了 考研辞去工作、在学校附近租房备战大半年的结 果。他与理想中的学校无缘只因他英语比规定的 分数线低了一分。 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中国教育部门对英语 分数近乎发疯的重视。在他们的眼中不存在一个 个学生,只存在一个个分数。如果是关注那些应 该关注的分数,还值得理解,可是他们非要去看 一个做科研的学生的英语分数,而且还规定一道 不可逾越的分数线,不知道他们是想培养一个科 学家,还是想培养一个文学家。由此衍生的问题 是很多学生被逼无奈去学英语,结果是他们不仅 没学好英语,还得忍受着痛苦继续学习。我想, 这不应该是我们英语教育的目的。 英语教育的第二个问题是学生学习效果差。就自 身经历来说,我从中学一年级开始学英语,到高 中毕业,一共是六年的英语学习。自己总结一 下: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的英语学习只有一个目 的——考试(中考和高考);学习精力大都花在 了记单词、学语法、做试题上面;六年学习的结 果是:有初级偏中级的阅读能力、初级的写作能 力、初级的听力能力和几乎为零的口语能力—— 我相信,这就是大部分没有特殊资源(外籍教师 或家庭教师等)的中国中学生在经历了初中和高 中六年英语学习后得到的结果。 第三个问题是优秀教师短缺,尤其是在农村。农 村中小学的师资主力是中等专科师范类院校(中 专)的毕业生,近年来随着大学的扩招也有了很 多拥有本科学历的师范毕业生加入了农村的中小 学教师队伍。但总体来说,这支队伍的英语水平 和教学能力还是不太乐观的。作为国内英语专业 毕业的学生,据我观察,国内一般大学本科英语 专业毕业的学生中有四分之三不能说标准流利的 英语。大部分毕业生的阅读水平在中级到高级之 间,写作水平中等。可以想象,在中等师范学校 毕业的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也不会很好。 第四个问题是教学方法的问题。由于中考高考不 考察口语能力,老师大都不注重学生口语能力的 36

培养。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很多高中毕业生和大 学生毕业生的口语能力基本为零。但是现在的情 形是口语能力在很多情况下是听说读写中最实 用、最重要的能力。比如说,在工作面试时,雇 主最看重的英语能力就是口语表达能力。 其实,很难说我们应该怎么做来改善这种状况, 我也相信这绝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小群人能够办 到的事。我认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调整中考和 高考的英语考试标准。具体来说,应该增加口语 测试在考试中的比重,至少要占到四分之一。关 于具体考试设计可以参考托福、雅思等。口语增 加后,随之而来的问题可能有英语教育欠发达地 区的学生会在英语考试中占有更不利的位置。但 这不应该成为改变的阻力,我们可以通过系统性 的工程加以改善,比如加大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师 资和财政投入、中考高考内容和形式的改革、英 语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英语教学重点向实用性 转移等。■ 作者简介: 郭剑,男,家乡安徽省颍上县,本科毕业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英 语专业,研究生毕业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语言读写教育专业。邮 箱:jackguo123@gmail.com



教 育 创 新

38


教育创新,科技和创业

费 尔 南 多 . 赖 默 斯 (Fernando Reimers)

在过去的25年间,我一直和美国与世界的政府和 民间群体一起工作和研究,希望改善弱势青年群 体的教育。我们曾经都相信公共政策能产生大 规模影响和改变教育, 认为研究能帮助政府做 出更好的选择。 当我13年前开始在哈佛教书的 时候, 我就开始指导这些未来的政治领袖与学 者,我还为了实现这个愿景专门设计了一个硕士 项目。直到现在,我依然持续为这个群体写作。 但是随着时间的变迁,我慢慢意识到学术研究无 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深度上都不能彻底地改变教 育,单单靠学术研究并不能帮助我们的下一代迎 接未来的挑战。同时,我对传统研究和教育改革 之间的直线型关系也产生了更多的质疑。我现在 开始相信除了依赖研究现在的教育状况并提出直 线型的改善方案以外,革新教育也需要设计与创 新。教育革新同时需要系统性的干预,就是说在 学校内和学校外进行多种层面的改变。在学术 界,我们需要改变我们传统的教育研究方式:从 单单研究现行的教育状况变成衡量既定的政策干 预或附加资源对教育成效的改变,比如说政策干 预或附加资源对技术形成或者是升学数字的影响 等等。 基于对改变的憧憬和愿望,我开始研究教育创业 者的成果。这些创业者不仅仅是为一个新的群体 提供渠道和服务,或者像众人所知那样透过传授 旧体制下的学校一些新概念和方法提高教育机构 的效益,他们有志革新现行的教育。他们能超越 资源的限制创造新的教育模式并以此模式达到一 定的成效, 而且有策略地尝试显著地改变教育 的大环境。更重要的是他们改变了人们对教育的 认知并最终改变了教育的发展,就像洪堡(Wilhelm Humboldt)当时透过创立柏林大学来改变 高等教育,或者是像Joseph Lancaster那样透过引 进新的低成本教学方法教授基本课程来促进基础 教育的普及一样。 不是所有的教育创业家都能用科技促进创新,不 是所有的创新模式都能产生变革,不是所有运用 科技的创新者都能提升他们的产品去改变更多的 学生或者改变对教育的认知和大环境的雄心。教 育创业现在只是一片荒废的良田。可是一些针对 教育创新和教育科技的博客给于大家一个振奋人 心的希望,就是透过融合创新的教育方法和理 念、教育领域里的新科技和教育创业改变教育的

生态系统。如果结合三方的力量,让三者相辅相 成,互补不足,他们将成为一股可以变成改变教 育大环境的燎原之火。 如果希望创新、科技和创业三者能根本上的改变 教育的大环境,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合作的系统, 并透过仔细的研究、设计以及创新,以大规模的 行动产生硕果。 企业,学术界以及公立学校的 合作将比传统的大学、政府和企业合作模式更有 成效,更能做出改变。我认为大学应该作为打造 这种合作关系的领头羊。无论在大学的财富资 源、财务和法律的优势以及机构的独立性上,我 们都能看到社会对大学的信任与支持,而这份信 任和支持让大学能动员新的组织力量来推动教育 革新 。 我认为在这个时代大学义不容辞的承担着革新公 共教育的重要职责。 虽然无论在美国还是其他 国家, 我们还没有看到大学持续地主导着基础 教育的改革,但是从现有的实践经验我们看到大 学已越来越重视自己在改善中小学教育以及服务 非大学社区成员中所处的重要的角色。但是完成 这个责任,大学不能孤军作战。大学需要与企业 和政府合作、筹划和创新。大学需要联合企业的 雄心壮志和政府对人民的担当,共同塑造一个能 为下一代准备面对新挑战的新教育环境。■

作者介绍: 费尔南多·赖默斯教授是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福特基金会国际教育 学讲席教授,是哈佛大学全球教育项目和国际教育政策项目主 任。他是哈佛肯尼迪政府学院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和哈佛大学国际 事务研究中心教授兼职研究员。他是美国科学院教育和行为科学 部顾问委员会顾问、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成员和教育国际协会成 员。在教育及发展问题上,赖默斯教授出版了许多著作,发表了 诸多文章,其中有许多被翻译成多国文字。

原文请见: http://blogs.hbr.org/innovations-in-education/2011/03/educational-innovation-technol.html


感受瑞吉欧取向

徐 珺 泽

前言 “道可道,非常道。”——老子《道德经》第一章 第一次知道瑞吉欧取向(Reggio Emilia Approach),是在本科的时候。听到有关“生成性 课程”(emergent class)等概念的时候之后, 我一直有非常多的疑问:设计好的课程活动的内 容怎么就能说变就变?幼儿园的孩子真的就能自 己做研究、主导课程走向吗?同一个班级的孩 子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学习不同的东西,那究 竟该怎么评估和平衡他们的学习效果?学习的 标准在哪里呢?老师怎么同时处理这么多不同的 状况?……生为一个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长大的 人,我早已习惯了教室里老师设计教学活动老师 主导课堂的教育方式。因此瑞吉欧那种自由到看 似无序和混乱的课堂,对我来说是非常难以想象 的。 抱着对这些问题的疑惑,我来到美国继续学习和 了解关于儿童, 关于幼儿教育(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的知识。非常幸运的是,我在美国第 一个实习的地方——波士顿大学幼儿学习实验室 (Early Childhood Learning Lab,简称ECLL)就 是一个运用很多瑞吉欧理念的preschool,这让我 获得很多第一手经验。后来我又在波士顿附近的 莱斯利大学(Lesley University)选了一门名为“ 瑞吉欧取向与幼儿教育”的课。通过在美国的幼 儿园和preschool的教学观摩,实习,教学,以及 课上课外的阅读和讨论,我对于瑞吉欧有了一些 理解和感悟。 对于瑞吉欧取向,一方面,我有太多太多的感想 想要写。它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它能有效地帮 助孩子们在各方面成长(知识,人际交往, 艺 术,生活态度……),帮助家长成长,帮助老师 成长。这个模式本身就是对教育和人生做出的一 个哲学思考。另一方面,下笔的时候,又觉得没 法找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我所理解的瑞吉欧模 式。正因为它的内容的丰富多彩,只是用文字来 总结它和归纳它难免会让人对它的认识产生偏 颇。所以只能在此粗略介绍,希望大家去尝试着 感受它。 源起 让我们回到起点,也就是瑞吉欧取向的源头—— 40

意大利小城,瑞吉欧·艾米利亚(Reggio Emilia). 它位于意大利的北部,是个富有合作精神 和民主精神传统的小城。二战后,小城的人民意 识到人和人之间的偏见及其缺乏沟通和理解是战 争发生的根源。于是他们就想发展一种新的教育 模式,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思想开放,富有民主 思想,善于沟通和交流的人。很快,意大利哲学 家Loris Maraguzzi成为他们的意见领袖,和小城 的人一起建立起了非常有特色的学校体系(主要 是儿童教育方面)。大家把这种教育模式成为瑞 吉欧取向。它让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受到鼓舞,世 界各地都出现了主动学习并尝试运用这种模式的 学校,他们把自己称为“受瑞吉欧影响的学校” (Reggio - inspired). 环境 在瑞吉欧模式中,环境被认为具有教育的作用, 是除了父母和老师之外的“第三个老师”。如果 你去一个受瑞吉欧模式影响的幼儿园,你的第一 个感受必然是觉得这是一个很美很有个性的地 方:各种色彩的运用,图片,自己手工制作的装 饰品,错落有致的教室布置,墙上满是孩子的作 品, 参与活动的图文并茂的说明……美育是瑞吉 欧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但环境所传达的不仅是美。这些图片,作品的陈 列也向孩子们传达着知识和情感的信息。ECLL 的不同的区域,常年都会即时更新孩子在该区域 活动的照片。孩子们在某个区域活动的时候,你 常常能看到孩子借鉴那些照片上的信息,来发展 自己的游戏。比如搭建类似结构的积木,学习怎 么照顾娃娃等。通过这些展示,他们更了解他们 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学习同伴的经验,学会分 享与获得自信。 仔细观察,学校和教室里的空间及其作用也都被 非常仔细的考虑过。不同年级和不同发展水平的 孩子所在的教室的设计是不同的。比如说,在幼 儿园的中大班,会有更多的空间被用来让孩子玩 建构性的玩具,比如乐高,积木等等。而婴幼儿 班靠近门口的地方,会留出比较大的空间让家长 和孩子感到受欢迎,并且方便人与人之间的交 流。


瑞吉欧教育取向中的孩子们 瑞吉欧教育取向中的孩子们,都懂 “一百种语 言”并且有运用这“一百种语言”的能力。“ 一百种语言”来自于Malaguzzi 的一首诗,《No Way! Hundreds is there.》(见附录)。在这里, 语言并不是指双语的概念,而是暗喻全方位的表 达方式:文字的,图画的,舞蹈的,音乐的,图 像的,雕塑的……这个意象充分的说明了瑞吉欧 取向对于儿童的看法:多种多样的个性,丰富多 彩的表达方法,无限的可能性。和洛克的白板说 截然想法,瑞吉欧取向认为孩子总是自发的,无 时无刻不对世界感到好奇并积极探索这个世界。 并且它珍视儿童自己学习自己探索这个世界的主 动性和他们的个性。对于孩子们来说,成为自 己,表达自己是最重要的,而不是遵从同一个成 长模式。总之,儿童的潜力和能力是非常惊人 的,但是我们要懂得去理解和欣赏。 瑞吉欧教育取向中的大人们 如果孩子们自己就能学习,那要大人干什么?我 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有一个答案是,帮助孩子更好的学习。在瑞吉欧 风格的学校中,老师,艺术家,家长以及社区中 的其它大人共同肩负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 老师 只用“教”这个词,远远不能概括老师在瑞吉欧 取向中的多重角色:是学习者,是创作者,是记 录者,是协调者,是伙伴……老师首先必须有很 好的观察能力和敏锐的视角,发现孩子们在学 习,发现能激发孩子兴趣的学习机会。偏好瑞吉 欧取向的老师,往往善于捕捉“孩子们在学习在 成长”的瞬间,并且为这种状况感到非常兴奋。 观察孩子的过程是向孩子学习,也是了解孩子学

孩子们画的肖像(左)和 手(右)

习的过程。在观察孩子的时候,老师需要能借助 一些工具,比如数码相机,FLIP,纸笔等,保留 观察到的真实信息。真实的信息,是指孩子们聊 天或者讨论时说的他们注意到的一些现象,做出 的猜想;有可能的话,和孩子们的图画作品,雕 塑作品或者舞蹈录影结合起来。在这么多零碎的 片段中,老师需要进行归纳,分析和思考,找出 孩子们关注的要点,以及事物和事物间可能的联 系,并把思考后的结果用记录板(见后面的解 释)展现出来。 艺术家和艺术工作室 “With no possibility of boredom, hands and minds would engage each other with great, liberating merriment in the way ordained by biology and evolution.”——Malaguzzi 瑞吉欧教育取向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学校 里必须有艺术工作室(atelier, means art studio)和 艺术家(atelierista,指美术类的专家)。不过, 醉翁之意不在酒,艺术工作室和艺术家的存在, 不仅仅是为了艺术教育,更是创造一个给学生“ 能用双手感知这个世界的地方”,一个获得挑战 (provocation)和锻炼新的思维方式的地方。艺 术工作室里边,提供了种类繁多的材料供孩子选 择和混合。色彩是最基本的,此外有黏土,金属 丝,扣子,果实,贝壳,玻璃碎片,线绳,钉 子,纸板等……孩子是在尝试艺术,但又很像是 在做实验。艺术工作室又颇有培训室的感觉,孩 子在工作室里获得自由感和尝试不同的方法。慢 慢地他们会在自己日常的学习过程中也运用这些 感觉和方法来解决问题。所以说工作室是瑞吉欧 教育的创新的源头,真是一点也不过分。


在一个瑞吉欧工作坊中,老师们正在用黏土,素描以及其他材料来表达她们对海螺的观察和感受。通过实践,老师能了解材料的特 性,体会如何开展探索和思考和学习者的心理和心情。

家长和社区 如果良好的教育的效果想要延续,家庭环境和社 会环境必须和学校的环境有一定的一致性。瑞吉 欧教育取向认识到这一点,并努力打破学校的壁 垒,鼓励家长和社区的参与,把家庭和社会教育 跟学校教育融合起来。很多受瑞吉欧取向影响的 学校都开设有博客,每天更新和分享孩子们在幼 儿园的学习和生活状况,让家长知道孩子和学校 都在学什么。而家长则也会向学校老师反馈孩子 在家里的一些行为,语言以及私下的与主题相关 的学习过程。碰上家长是某方面的专家或者非常 有兴趣的时候,家长也会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 给孩子活动指导,跟他们分享经验,帮忙收集探 索需要的材料等。社区则给孩子提供学习和研究 的场所和话题,也提供展示的机会。 中国人喜欢把学校称为象牙塔,把学校和社会隔 离开来。但是在瑞吉欧模式中,这堵墙是透明 的。孩子关注的,就是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一些东西。 他们可能关注学校的宠物,小猫一 只。也可能关心社区,关心环保。他们所尝试认 识和探索的,是这个真实的世界。 当孩子遇见大人…

large part due to the children’s own doing as a consequence of their activities and our resources.” ——Malaguzzi. 在瑞吉欧教育取向中,当孩子遇见大人的时候, 不论孩子还是大人,他们都是平等的个体。但是 孩子的语言是如此多样,和成人世界里常用的交 流方式又如此不同,大人需要用心仔细聆听,才 能真正了解孩子。 他们最常用的一种方式是记录(documentation) 。什么是记录?它既是名次又是动词,既是结果 也是过程。记录其实和制作纪录片的感觉非常 像。老师或者家长好比是摄影师和导演,在和孩 子一起生活的过程中发现了一系列有趣的事情 (project),然后大人跟在孩子后边把孩子做这 些事情的过程,特别是关键点用多媒体(照片或 者录影)记录下来。经过后期的思考,选择和剪 辑,大人眼中反映孩子学习过程的“片子”,大 部分以记录板(Documentation Board)和档案 (portfolio)的形式被展现在其他大人和孩子们 的眼中,从而很容易让大家了解:这些孩子在什 么样的情况下做什么,想什么。当然,随着现在 科技的发展,放映的方式变得多种多样,除开陈 列在教室里的记录板之外,还有博客,Youtube 等方式可供选择。

“What children learn does not follow as an automatic result from what is taught. Rather, it is in

42

一个在线的案例: http://www.pz.harvard.edu/mlv/documentation/project. cfm?id=10&group_id=2


The Advent School是一家位于波士顿市市中心的,采用瑞吉欧取向的学校。照片中这些美丽的图案,是The Advent School的学生在 该校的艺术工作者指导下,运用多种材料(玻璃,编织物,颜料,废弃物等)做成的。现在常年在波士顿的红线MGH站展出。是一 个很好的社区支持学校教育的例子。

(左上)BU ECLL的记录板之一: 院子里的枫树 (走廊上)  (右上)BU ECLL 的记录板之二:在雪中玩耍 (教室里)  (右) BU ECLL 的三本档案:呼应记录板,也是关于枫树的。


课程 生成性课程(emergent curriculum)是瑞吉欧教育 的另外一个显著特点。这种课程是因为学生的兴 趣所在而存在的. 从一开始到最后结束,学生都 和老师一起讨论做什么,该怎么做的问题。根据 不同的兴趣和侧重点,学生组成不同的小组,然 后对他们所着重的东西进行研究,称之为做项目 (project)。 同一时间里,教室里可以有不同的 生成性课程进行着。一个孩子也可以同时参与好 几个项目。 虽然同一个班级中每个人学习和探究的内容不 同,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总结出他们所学习到得一 些共同的东西:1)探究能力。孩子们都需要自 己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各种方法论证自己 的假设。2)读写能力。无论是做假设还是做论 证,孩子们往往需要通过检索、阅读一些材料来 获取信息,并且使用一定的方法来记录他们自己 的想法。这使得读写变成了一件非常自然的事 情。孩子们并不是为了读写而读写,而是因为 真实的需要而读写。3)沟通和合作的能力。如 何引起他人的注意,如何参与到一个小组的活动 中,如何确定自己在整个集体中的位置和作用, 如何表达自己的意见并说服别人接受……在看似 无章法无安排的随意活动中,孩子们在尝试使 用和完善他们的社会-情感技能。这启发我们思 考:对于孩子们来说,最需要学习的东西究竟是 什么?如果我们从小就教会孩子打渔,那我们还 需要担心孩子长大后打不到鱼吗? 当然,生成性课程不等于不需要老师的计划和安 排。瑞吉欧取向的学校和普通学校一样,也有固 定的日程,每天的活动都会按照这个日程进行。 因此老师需要对项目的进展情况有所了解,提前 对话题做好分析,预测,计划和安排。 我眼中的瑞吉欧教育取向 主流的教育模式,是单一取向的。学校生活也 好,人生也好,好比是一场跑步比赛或者登山比 赛,大家都只能朝一个方向前进,并且在前进中 不断的竞争,必然的要决出名次。老师像是教练 或者裁判,指挥学生往一个方向走。家长和社会 是旁观者,在一旁看着学生的表现。 瑞吉欧教育取向则像是一个三维的混沌体,包含 了所有的内容。孩子们任意选择自己想去的方向 往前跑(或者走,或者爬)。中途往回走或者突 然改变方向也没有关系,很随意。老师,家长和 社区就像是无处不在的服务人员,给孩子物质和 44

精神的鼓励和支持,记录孩子的成长路线,保证 孩子总体上是在前进着的。每当有一个孩子向前 进步了一点,这个集体也变得更大了,集体里的 其它的人也能享受到这个更大的空间所带来的好 处。 如果你也喜欢瑞吉欧教育取向, 那么… “We see school not as the place of instruction or the place of formation (in the vocational/professional sense), but as the place of education. But what do we mean by this? That school, for us, is a place where, first and foremost, values are transmitted, discussed and constructed.” 瑞吉欧教育取向的故事,并不是天方夜谈,也并 不是富人的专利。和蒙台梭利或者华德福不同, 瑞吉欧并没有自己的教师培训体系。他们所展现 和传播的最重要的东西,我觉得是价值观。 瑞吉欧教育者们所看重的价值是: 1. 个性和主观意识(subjectivity, which we view in terms of wholeness and integrity)。 2. 差异(difference) 包括文化的,性别的,种 族的,和信仰的不同。人生而不同,而这些 不同都应该得到尊重。 3. 参与 (participation) 4. 民主(democracy)什么是民主?瑞吉欧教育 取向向我们展示了民主的内涵,就是有对话 有交流有沟通,大家都能参与;无论你是成 人还是孩子,你的意见都有可能被采纳。它 存在于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和行动中。 5. 学习(learning) 6. 玩耍,快乐,情绪和情感(of play, of fun, of emotions , of feeling) 目前为止,瑞吉欧教育取向主要还是运用在儿童 教育领域里边。但我觉得这种教育模式,他们的 理念超越了年龄段,对所有年龄段的真正的教育 者都非常有价值。因为它是在真正的帮助培养更 全面更好的人类。如果你也认同这些价值观,并 且愿意把这些价值观融入到自己的班级的教学 中,采用合适的记录方法。那么你也就是在实 行“瑞吉欧教育模式”了。■


参考资料 Edwards, C, Gandini, L, & Forman, G. (1998). The hundred languages of children: the reggio emilia approach -advanced reflections. Greenwich: Ablex Publishing Corporation. Reggio Children and Project Zero (2001). Making Learning Visible: Children as individual and group learners. Reggio Children Pubns (July 2001)

附录1, 儿童的一百种语言 No way. The hundred is there. Loris Malaguzzi (translated by Lella Gandini)

不,我能看见一百种可能 翻译: Junze Xu

The child is made of one hundred. The child has a hundred languages a hundred hands a hundred thoughts a hundred ways of thinking of playing, of speaking. A hundred always a hundred ways of listening of marveling, of loving a hundred joys for singing and understanding a hundred worlds to discover a hundred worlds to invent a hundred worlds to dream. The child has a hundred languages (and a hundred hundred hundred more) but they steal ninety-nine. The school and the culture separate the head from the body. They tell the child: to think without hands to do without head to listen and not to speak to understand without joy to love and to marvel only at Easter and at Christmas. They tell the child: to discover the world already there and of the hundred they steal ninety-nine. They tell the child: that work and play reality and fantasy science and imagination sky and earth reason and dream are things that do not belong together.

孩子 是由一百组成的。 孩子有 一百种语言 一百双手 一百种思绪 一百种方式去思考 去玩,去表达。 一百,总有一百种方式 去聆听, 去惊喜,去爱 有一百种欢愉 为歌唱和理解 有一百个世界 去发现 去发明, 去梦想 孩子们有一百种语言 (还有更多更多的一百)

And thus they tell the child that the hundred is not there. The child says: No way. The hundred is there.

因此他们告诉孩子 并没有一百的存在。 孩子说: 不,我能看见那一百种可能。

但是,他们偷走了九十九种。 学校和文化 把大脑和身体隔离。 他们告诉孩子: 别用双手去帮助思考, 别问为什么这么做, 光听,别说 理解,但没有欢乐 去爱和惊喜, 但只在复活节和圣诞节的时候。 他们告诉孩子: 去发现已经被发现的世界 那一百, 他们偷去了九十九。 他们告诉孩子: 工作和玩耍 现实和梦幻 科学和幻想 天和地 理性和梦想 都是 分开的。


附录2, 书籍索引 如果你对瑞吉欧教育取向感兴趣的话,可以进一步阅读以下书 籍: Cadwell, Louise Boyd (2002). Bringing Learning to Life: The Reggio Approach to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Edwards, Carolyn, Gandini, Lella and Forman, George (1998), The Hundred Languages of Children: Reggio Emilia ApproachAdvanced Reflections, 2nd ed., Greenwich, CT: Ablex. Fu, Victoria R., Stremmel, Andrew J. and Hill, Lynn T. (2002)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llabor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Reggio Emilia Approach. Upper Saddle River, NJ: Pearson. Gandini, Lella, Hill, Lynn, Cadwell, Louise, and Schwall, Charles (2005). In the Spirit of the Studio,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cheinfeld, Daniel R., Haigh, Karen M, and Scheinfeld, Sandra J.P. (2008). We are Explorers:Learning and Teaching with Reggio Principles in Urban Settings, NY:Teachers College Press. Reggio Children, (1997). Shoe and Meter. Everything has a Shadow except Ants Smith, Dee, Goldhaber, Jeanne (2004). Poking, Pinching & Pretending, St. Paul, MN: Redleaf Press. Topal, Cathy Weisman, Thinking with a Line, A CD with accompanying description, Worcester, MA: Davis Publications. Wien, Carol Anne, ed .(2008). Emergent Curriculum I the Primary Classroom: Interpreting the Reggio Emilia Approach in Schools, NY: Teachers College Press.

附录3,参考网站 http://www.lostuporedelconoscere.it/ http://zerosei.comune.re.it/inter/reggiochildren.htm http://www.whiteoakschool.com/reggio-resources/

作者简介 徐珺泽,波士顿大学幼儿教育硕士。除此之外,还分别在美国其 他大学接受过专门的奥尔夫音乐教育、华德福教育以及瑞吉欧理 念的培训。 从本科开始就积极参加各类教育实践,担任过中英双语夏令营的 活动设计、英语助教和导师,日语课程销售代表,自闭症儿童治 疗机构的义工,社区的早期阅读推广者等。毕业后曾在大专从事 心理辅导以及心理学知识普及的工作。期间认识到人生早期所受 到的影响往往将持续一生,于是决心回归儿童教育领域。在波士 顿大学学习期间,曾在教育学院的幼儿学习实验室和波士顿公立 学校的幼儿园实习,现在波士顿昆西小学的幼儿园部做助教。 对于跟教育以及公益相关的话题都有着广泛的兴趣,尤其是教育 公平,儿童教育和自我成长,教学法,以及艺术、文学、心理学 和教育学的结合等。坚信优秀教育应该是立足于生活和文化,让 人身心灵都能得到成长。 联系方式 Mythmist0@gmail.com 个人博客 http://blog.sina.com.cn/mythmist

46


高效学习英语

朱 元 晨

[编辑按语] 本文曾发表在哈佛校友创办的精英人才基金会会刊《 精英人才》的创刊上,现征得《精英人才》和作者本人同意收入 本刊,仅个别段落有文字改动。

数年前应上海教育出版社的邀请,我写了“朱元 晨英语学习点滴谈”一文,发表在该社出版的《 英语高手是这样练成的》一书中,文中已谈过的 问题恕不再赘言。没有读过该文的朋友若有兴趣 可以从互联网上方便地找到下载地址。 《英语高手是这样练成的》一书出版后的几年, 我收到很多读者发来的电子邮件,有的是进一步 询问英语学习方法的,有的是询问其它学习问题 的,还有的是采用了我的英语学习方法后英语学 习考出好成绩来向我报喜的……由于每一个哈佛 大学的学生都是严重的时间缺少者,除了少数邮 件能回复外,绝大部分无法一一详答, 实在是 很抱歉。 今承蒙哈佛好友邀请,让我再写一篇有关英语学 习方面的文章,我想借此机会回答一个读者问得 最多的问题:中国学生究竟应以什么方式来学习 英语才最有效? 大家先来大致看一下目前中国英语教育的现状: 很大一部分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投入了大量时 间、精力和金钱,但结果是认识的英语单词仍很 有限,英语阅读的速度仍很慢,一碰到复杂的句 子结构就不知所云。到了英语的听力、口语和写 作时更是问题成堆。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一位英语 权威在一次全国会议作演讲时明确指出:“目前 中国英语教育面临的巨大困境是学生的英语学习 耗时多,效率低,英语学习的完全成功率指标非 常不理想。” 问题出在哪里?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之前,中国学校的英语教 学大都是围绕着英语语法这条主线作不同的内容 安排和展开的。当时基础英语教育界的主流观点 是:中国学生学好学通语法非常重要,它是中国 学生学好英语的最好的跳板。学生掌握好了语法 即等于掌握好了英语由词组句的基本规律,这样 不管学生再读到的英语文章中含有的复合句有多 么长,修辞关系有多么复杂,学生都能从句子结 构上理解它。接下来学生只要能坚持“大量读、

大量听、大量讲、大量写”学好英语是不成问题 的。 但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学生仅有的学习辅助工 具是英语字典和英语语法书,直到八十年代中期 以后才开始在学生中逐步普及了录音机。所以在 当时的情况下,对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讲“大量 听”的条件是不具备的。“大量讲”如何进行? 当时在国内听到过的很多故事是:英语教师为了 让学生之间能多多练讲英语,要求大家见面时一 概不准讲中文,谁讲中文就罚谁的款,必须讲英 文。这应该都是理想化的愿望,我怀疑能坚持下 来的人极少。有关这种不可坚持性问题的理论解 惑可能要由专业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来做。我 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在哈佛大学两个母语是中文 的同学碰到一起聊天,他们聊天时用的语言一定 是中文而不是英文;在上外附中上学时亦不例 外,从来没有看到过哪两个英文班的好朋友碰到 一起会用英文聊天的。这样要求普通学校的普通 同学间“大量讲”英语看来是不现实的。再来 看“大量写”:在中国绝大部分普通的中小学 内,真正英语写作良好的英语老师屈指可数,显 而易见要求学生“大量写”应该是更加无法做到 的。 这样分析下来学生仅仅具备的是“大量读”的条 件,因为大量的英文图书和英文报刊是学校图书 馆容易借到的,是新华书店容易买到的。但真正 到了读的时候,学生又面临了一个极大的挑战: 阅读中不可避免地会碰到大量的生词。学生要能 真正读懂文章就不得不一边读一边不断地手工查 字典。这种痛苦是绝大部分学生无法忍受的,所 以只有极少部分学习极其刻苦勤奋的学生才能坚 持到最后学成。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的《自学英 语秘诀》一书的日本作者松本道弘写到英语学习 者必须具有十年“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精神才 有可能学成英语。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出现的中国基础英语教育的 大反思和教学方法的大调整正是基于很长一段时 间内中国学校的英语教育不成功而进行的。反思 后英语界广为认同的结论是:“这都是语法教学 法闯的祸”。 大家突然发现道理很简单:你看中国学生在学中 文时是不学语法的,但他们顺利地学好了中文; 英美学生在学英文时亦是不学语法的,他们也顺


利地学好了英文;所以中国学生学英语时就应该 像中国学生学中文和英美学生学英语一样要淡化 语法教学,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来帮助学生习得 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我们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 以语法为中心,强调跳板作用那肯定是错了,违 反了语言学习规律,所以造成了如此多的学生没 有学好英语。国内的绝大部分英语教研员、英语 教师、学校的校长、学校的学生和学生的家长几 乎都是完全认同这个观点的。 于是乎有了接下来力度很大的英语教改。最终结 果是绝大部分的初、高中学生的英语教材中大幅 度砍去了原来循序渐进的语法内容。由此带来的 教学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是:在老师还没有向学生 讲解过从句和动词非谓语形式的构成及其用法的 情况下,课文中会不断出现包含这类用法的句 子。学生根本没有学过,自然不能很好地理解。 老师又是如何处理这类问题的呢?因为权威部门 在不停地强调淡化语法教学,教材中又没有配套 的语法教学内容,所以老师的回答往往是:你见 多了慢慢就会理解的,在不断地重复中你自已会 慢慢发现和掌握其中的语言规律的。 但是又经过很多年实践后发现中国学生的英语学 习成功率还是这么低。那原因又在哪里? 其实大家仔细去分析一下就能看出:原来是我们 对原教学方法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没有找准确。 以语法为跳板的思路没有错,语法是个好东西, 它绝对是中国学生学好英语最有价值的有效工具 之一。问题是受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学生只能 那样学,成功率只可能在很低的数量级上徘徊, 只有非常勤奋肯吃苦的学生才有成功的机会。 后面的英语教改所基于的立论推导存在着明显的 思想漏洞,是似是而非的东西。“中国学生在学 中文时是不学语法的,但他们顺利地学好了中 文”这句话没有错。“英美学生在学英文时亦是 不学语法的,他们也顺利地学好了英文”这句亦 没有错。但大错特错的是这个推论:“中国学生 学英语时就应该像中国学生学中文和英美学生学 英语一样要淡化语法教学,通过大量的语言实践 来帮助学生习得英语听说读写的技能。” 推论的最大思想漏洞是没注意到当一个学生在母 语环境下学习母语时和在母语环境下学外语时外 部条件发生了180度的大变化。在母语环境下学 习母语时是N个老师对1个学生。学生周围的所有 人都是他(她)的语言老师。在母语环境下学习 外语时是1个老师对N个学生。再加上在母语环 境下学习母语时学生每天有12小时以上的语言接 触。而在母语环境下学习外语时学生每天只有2 48

小时以内的语言接触。 这样我们还有可能用同样的方法来训练学生吗? 每天的2小时以内和12小时以上是一个什么样的 大差距?如果这个差距对你大脑的刺激还不够, 请各位再乘上365天,得到一年的差别。那三年 后的差别是多少呢?由此可以看到以学生每天保 证有2小时用在学英语上,即使你将最基本的英 语语言规律完完整整地教给学生,他都不易掌握 好,那他还有可能通过语言实践自己找到语言规 律吗?所以在中文环境下学英文时学生是无法通 过对语言的自然接触来学好英文的。这就解释了 为什么目前中国英语教育仍存在着这么多无法解 决的问题。 值得庆幸的是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普 及应用为中国基础英语再一轮的教学改革提供了 极为有效的工具。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能否帮 助有效地改变目前的英语教学局面呢?信息技术 和互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广泛应用所获得的巨 大成功,大力促使了中国基础英语教育界不断地 思考这个问题,并付之于行动,进行了大量的创 新实践,不少学校利用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结合 走出了新路子。 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一下高效英语(全称为“万任 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的计算机辅助高效英语训练 法”:http://gxenglish.net)的思路和一些实验 案例,供大家参考。这是一个我在哈佛上学期间 仍不断参与的项目,可看作是我个人对“中国学 生究竟应以什么方式来学习英语才最有效?”的 当前认识和回答。谨希望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 用,使更多人能去不断探索中国学生英语训练的 最佳方案,利用信息技术来大幅度和大面积地改 善中国学生英语训练中的效率和效果,以此来贡 献于中国社会的快速进步。 英语的整个学习过程可看作是与遗忘作斗争的过 程。你可能早已听到过一个在中国广为流传的英 语高手背字典和撕字典的故事。赶快忘记这个故 事!这仅是一个虚拟的故事!你周围有朋友背成 的吗?你周围的朋友的朋友有背成的吗?请去新 东方问哪一位老师背成了?很多同学转而去背常 用英语单词表,这比较背字典是一大进步,但大 家仍发现背得很辛苦,撕书是万万使不得的,如 果没有大量阅读的配合,前几页刚背好的单词随 时会忘掉。当然如果你选来背的是一本不厚的英 语单词表或“字典”那就另当别论了。 大量实践证明用大运动量的读来代替背字典才是 科学的方法,正确的方法,无数成功的英语学习 者都如此建议。高效英语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利


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的高效辅助,首先训练学生对 完全正确的书面英文材料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学 生对完全正确的正常语速英语声音的快速反应能 力,在此基础上实现高效的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和学生英语应试能力的全面训练。该方案建议的 中国学生英语训练流程大致如下:1)英语入门 训练,使学生扎实掌握 300个左右的英文单词、 最简单的常用英语句型和48个国际音标;2)在 300个英语单词的基础上进行英语大语法的讲授 和练习;3)进行大运动量的英语句子结构分析 训练,使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复杂句子结构的分析 方法;4)进行大运动量的阅读训练,使学生的 阅读速度从通常的每分钟 20个词左右提升到每 分钟120个词以上;5)进行大运动量的视听训 练、听力训练和听写训练,使学生能完全听懂正 常语速的英语;6)进行综合训练,使学生的词 汇扩大到 5000个左右,确保在各项英语考试中 的成绩有大幅度的提高;7)大运动量训练学生 讲与写的能力;8)循环综合训练。所有的训练 均可在计算机上进行。对在中文环境下学习英语 的中国学生来讲计算机是改善英语学习效率和效 果的最有效的工具。 在以往各层次的英语教学中,所有的英语老师都 会强调大量阅读的重要性,但无法解决学生阅读 时马上会面临的两个主要障碍:一是句子结构复 杂的长难句,二是大量生词。当然还有教师无法 向学生提供大量有趣的阅读材料,因为给每个学 生分发大量的纸质阅读材料成本会很高。 现在一切换到使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作为学习工 具,这些问题就被迎刃而解了。英语简单句和复 杂长难句的结构讲解和操练均可在计算机上进 行,而且计算机会即时自动批改,及时反馈。学 生原来在纸质材料上进行的英语阅读切换到计算 机上后,在阅读中随时可调用电子字典,这就马 上解决了很多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无法忍受的反复 查阅字典的痛苦。同时电子字典是即时反应的, 阅读的连贯性亦已不成问题。如果没有计算机的 帮助,这些都是中国英语学习者很难逾越的巨大 学习障碍。 根据高效英语已有的实践还可以看到:在计算机 上进行英语阅读训练的学生,同一个英语生词在 阅读过程中重复出现的间隔比在纸质材料上阅读 同样内容的学生大大缩短了,而且学生在阅读过 程中通过大致5次左右点击某个重复出现的生词 后就能基本掌握好这个生词的含义和正确读音。 这说明了学生英语阅读中的生词困难度在计算机 的帮助下突然大幅度下降了,原来难以克服的 生词障碍,现在每个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克服 了,5000个左右高频度的常用英语单词学生均可

以通过大运动量的阅读训练来达到熟练认知。 高效英语训练法在全国不同地区的学校进行实验 后,结果非常鼓舞人心。下面是其中三个有典型 意义的例子: 江苏省江都市国际学校是全国最早引进高效英语 项目的学校之一。这所学校自建校以来就一直非 常重视全体学生的英语教育,办过双语班,引进 过多种英语训练方法,但都不理想。引进高效英 语项目后,仅经过一个学期,初一学生就很快掌 握了《新概念英语》第二册所包含的所有英语语 法知识,并能快速听写《新概念英语》第二册的 所有课文。目前该校初三年级中英语成绩突出的 学生都是经过高效英语特训班训练的学生。校董 事会、校长、全体师生和家长都高度认同和支持 高效英语项目。 河北省冀州信都学校的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 父母均是26个英语字母一个都不认识的真正农 民。参加英语教改实验班(高效英语特训班)的 300多名初一学生,通过两个学期严格而科学的 训练,英语平均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 130个词, 能顺利读懂非简写版的原版英语小说,英语学习 成绩出现了大面积和大幅度的稳定提高。 山东省莱山一中引进高效英语项目一学期后,高 一原英语基础薄弱班级学生的英语均分全面赶超 重点班同学成绩。英特尔(中国)公司现场考察 后非常认同高效英语训练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随后即决定专项无条件馈赠该校五十台最新款式 的学生用笔记本电脑和配套的微软视窗正版操作 系统等软件,资助该校进一步将实验推广到全年 级和全校。 下面谈一下读者询问很多的是有关英语听力训练 操作层面上的问题。 目前国内大部分英语老师在训练学生英语听力时 都要求学生不能打开书。学生问老师:我听不懂 怎么办?老师回答:听不懂就反复听,直到听懂 为止。这里产生了两个问题,一是学习成本问 题,学生耗得起为了一个句子反复听的时间吗? 二是反复听后真能听懂吗?学生往往还是根本听 不懂。那为什么不打开书先练视听,一面看一面 听,再过渡到独立听和独立听写呢?我当时就是 从视听开始练听力的,效果很好。现在所有引进 高效英语项目的学校都采用了这个方法,效果同 样很好,学生听力出现了大面积的稳定提高。 另外,国内部分初学者用的听力材料中流行加入 背景噪声,并找来有很强地域口音的人对话英


语。其目的很好,要通过训练让学生能听懂各种 真实环境中的英语。但问题是初学英语的同学连 语音语调最标准最清晰的播音员的讲话都听不 清,拿这种材料来练不是难上加难吗?反而适得 其反,违反了教学上的先易后难这一基本原则, 大大阻吓了部分同学的学习热情。我想这里一定 要分一个台阶才会效果好。加背景嘈声和地域口 音的内容应该放在听力训练的后期才恰当。所以 我在“朱元晨英语学习点滴谈”一文中特别提到 了听力训练开始时要选听各种发音清楚的内容, 越清楚的越好。 最后我想讲以我个人的英语学习经历和所有高效 英语实验学校反映出来的实验数据再次证明了“ 每一个学习中文时没有记忆困难的中国学生一定 能学好英文,而且可以学得很好,问题的关键是 要选用正确的方法。”如果你现在的英语学习根 本还没有用上计算机,这样的话你应该还具有很 大的英语学习效率和效果的改善空间。谨愿各位 能从我的拙文中得到一些提示,找到属于你自己 的最佳英语学习方法,学习成功。■

作者简介 朱元晨,曾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和哈佛大学本 科学院,现为哈佛大学在读博士生。中学期间多次参加课外学科 竞赛获得大奖,其中包括了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的顶级 奖项。2008 年度荣获北美大学计算科学领域杰出本科生奖。本科 期间实习于微软美国总部和皮克斯动画工作室。 附注:如何在网上找到免费的美国各名校的课程资源 麻省理工学院的最直截了当,网址为:http://watch.mit.edu。哈 佛大学的课程网址为:http://www.registrar.fas.harvard.edu。有 些具体课程的网站若你进不进去,可先去google搜有关授课教授 的个人主页。用教授的英文名搜,该教授所授课程的课程网站一 般都在教授的个人主页上有链接点。举二个哈佛大学计算机课 程的例子:CS50的课程网址为:http://www.cs50.net/lectures, 你只要点击即能直接进去访问。CS175 要密码才能进去,而 你不是哈佛学生肯定没有,但你可以方便地查到授课的教授是 Steven J. Gortler。到google上可搜到Steven J. Gortler的个人主页 在:http://www.eecs.harvard.edu/~sjg。然后你就能找到CS175的 课程网站在:http://www.fas.harvard.edu/~lib175。其它学校的都 类同,可以此类推。

50


教育信息化和中国农村教育的未来

谈到抽象的概念时,我们脑中常会涌现出相关的 实物以加深理解。比如,“教育信息化”这个概 念,对应的是投影仪、幻灯片、计算机房、互联 网,甚至是文曲星、快译通等等实例。的确,教 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中引入信息技术,不论是课 上老师使用笔记本电脑和幻灯片来代替板书,还 是学生利用文曲星查词代替纸质词典,都大大提 高了学习效率,一定程度上“信息化了”教育。 然而,幻灯片仅仅是把原来粉笔的板书搬上了投 影幕布,文曲星把纸质书的内容放进了便携设 备,区别只是信息的输出速度,而信息的呈现方 式——阅读板书和阅读屏幕,翻查生词和键入生 词——并没有本质区别。信息化让知识更快速地 被传达给学生,却并未能够改变教学方式。过去 的五十年间,信息技术在生活的各个角落烙下了 深深的印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却唯独没 能影响到课堂。几千年前一个老师面对几个学生 侃侃而谈,沧海桑田,并没有拉近讲台和课桌间 的距离。 如果教育信息化只是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更高 效的信息输出,用轻便的电子书代替纸质书,用 幻灯片来节省写板书的时间,那实在是小觑了信 息技术的潜力。电子设备和课堂教学的简单加和 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教育信息化,而新时代的教学 应该把两者完整地结合起来。 首先,信息技术能提供全新的信息输出方式,比 如多媒体和互动课件。相对于传统通过文字进行 的读写,多媒体利用更多的渠道,音频、图像、 动画,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输入渠道)以加深 学习印象,并通过网络提供让学生自主探索的空 间。其次,信息技术提供更好的信息管理方式, 可以帮助学生管理学习时间、进度,知识点的掌 握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老师经常强调的“良好 的学习习惯”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养成。最重 要的是,信息技术可以提供更系统的教学方式, 将教学内容、课堂流程、互动问答等融入一个程 序。通过这个程序,老师可以更精确地掌控课堂 的时间分配,而学生甚至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程 度进行不同进度的自学,这点对于师资力量相对 薄弱的地区尤为重要。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改革纲要》的发布, 促进教育公平成为了未来十年中国教育改革的焦 点。由于各种原因,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资源 依然存在着巨大差距。尽管依托过去若干年大量 的财政拨款和基础设施建设,许多学校都拥有相 对达标的硬件,但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等软件却

杨 临 风

没有得到相应的投入。学校不能空有大楼,富有 经验的老师、广泛的课内外读物和教辅材料,外 语学习的音频资料,科普纪录片等等才是决定教 学质量的关键。在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学生除 了课本外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教学资源。相比于城 市同龄人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农村的学生在视 野和思维上得不到应有的拓展。缺乏课外阅读不 仅仅影响课外知识和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也极 大程度制约了写作水平和学习知识的兴趣。 信息技术为填补城乡教育资源的巨大鸿沟提供了 一个思路。国家在农村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上投入 很大,兴建了大量的计算机房和校园网。为了弥 补师资水平的不足,还搭建了一套卫星电视网 络,让农村学校能定时观看预录的名师讲学视 频。然而这些都还停留在单向的信息输出上。校 园网上有大量的课件,但是没有系统的通过计算 机的教学方法;卫星电视将城里的名师搬到了屏 幕上,但对于电视机前的学生来说,课堂变成了 单向的信息接收,看不到一个活生生的老师站在 面前,也无法向老师提问,这样缺乏互动的课堂 很难调动学生的兴趣。真正要提升农村学校的教 学质量,需要利用信息技术的另外几个特点:全 新的信息输出方式,更好的信息管理方式,以及 把高效优质的教学方法系统地整合在一起,让农 村的老师们能够很容易引入自己的课堂。予人工 具还要教人使用,在提供电子设备的同时也需要 同时提供一套简单易行的配套课程和教育方法, 否则这些设备就只能像许多农村学校的计算机教 室一样大门紧锁,只在接受上级检查的时候见一 见天光。 一些公益组织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实践,真爱 梦想公益基金会2是其中一个典型。成立于2007 年,真爱梦想的主要项目是为农村学校和城市里 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梦想中 心”是其中主要的捐赠项目。这是一间75平米左 右的教室,用明亮的色彩进行粉刷,配有舒适 的桌椅、4-6台联网电脑、几千册图书、数码相 机、MP3播放器、投影仪等。由学校提供教室, 只需要6万元就能把一间现代化的数码教室“投 放”到中国的任何角落。配合梦想中心,真爱梦 想开发出一套素质教育的“梦想课程”,专注于 开拓视野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梦想中 心里可以利用图书和网络自主学习和探索课题, 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协同合作和讨论,同时熟悉 信息技术。为保证所捐赠的资源被最大限度地使 用,真爱梦想对校长和老师进行培训,并为每个


学生和老师开设独立的账户,计算使用梦想中心 各种资源的时间,鼓励大家从中获益。捐赠硬件 的目的只是为了能让更高质量的教学课程和方法 得以实现,后者才是教育信息化最大的意义所 在。而这其中最关键的部分,是不仅让老师和学 生知道如何操作这些电子设备,还了解能用这些 设备教授和学习什么,并持续下去。 信息技术不单能从课外教学培养学习兴趣,更能 直接提升课内教学的质量。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 抗教授提出的“跨越式教学”方法3,在小学低 年级学习拼音阶段就把识字、阅读、写作结合起 来,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大量读写,产生 了“跨越式”的语文教学成果——二年级学生的 语文水平达到了四五年级的标准,阅读写作能力 远远高于同龄人。在这个方法的基础上,计算机 的引入更为有效。低年级的学生写作能力往往受 到会写的汉字个数的限制,所以传统的语文教学 强调先识字,再阅读,最后才开始写作。然而学 生会说的汉字远远多于会写,通过在键盘上进行 拼音录入,学生能够利用的汉字数量大大提高, 可以在识字阶段就进行大量写作,而不拘泥于单 个生字的写法。当写作兴趣被培养起来后,学生 学习生字写法的兴趣也会大大提高,将“先记后 用”的顺序变为“先用后记”。跨越式教学已经 在中国各地的几百所学校试验了八年,很多农村 学校受益颇大。一些城市学校,诸如深圳市南山 实验小学,结合计算机和网络将跨越式教学与信 息技术结合起来,达到了很好的效果。信息技 术,即便是简单如键盘输入,结合先进的教学方 法,就有可能对教学效果产生本质的改变。 同样由简单技术产生的改变也在Open Learning Exchange( OLE)4的项目中存在。OLE是一个 美国的公益组织,通过信息技术为发展中国家提 供优质的教育,其创始人Richard Rowe曾是哈佛 教育学院的副院长。他曾经为非洲国家的学校进 行教师培训,方法非常简单,用一个摄像机记录 下课堂情景,放给老师和学生看,之后再播放发 达地区学校里同一教学内容的课堂场景。学生和 老师一起对比,对两个不同的课堂进行点评并不 断学习。通过评价自己的课堂,老师和学生们一 起探索如何有效上课。这种过程持续一段时候 后,课堂效果明显好转,老师和学生的关系也大 大改善,促进了课堂的参与氛围,而整个过程培 训者并没有进行任何讲解,只是用简单的电子设 备记录下课堂情况。这种教师培训的方式完全无 需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来进行,只需要一个摄像机 和一台电视。OLE正在开发一个适应各种学校情 况的数字图书馆,使得学校之间能共享图书和其 他教学资源。

52

以上的例子都说明,信息化教学的本质在于教学 方法,采用什么样的设备关键看有没有与之配套 的教学资源和方法。当然,教学方法也可以多种 多样。在全世界有着巨大社会影响的One Laptop Per Child(OLPC)5,也称“每童一电脑”, 就基于一种不同的教育理念。OLPC是麻省理工 大学媒体实验室发起的一个公益教育项目,设计 廉价的学生笔记本电脑捐赠给发展中国家的儿 童。该电脑捐赠价为200美元,拥有自己的操作 系统和软件,以及适应农村环境的外壳和网络系 统。OLPC基于的方式是“建构式教学”,用计 算机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通过引导学生对知 识进行自我创造和探索来学习,而不是通过传统 的老师函授。电脑里有许多教学软件供学生进行 创造,学生还可以搭建局域网共享作品。OLPC 得到了很多国家,尤其是在非洲和南美洲的支 持,在全世界通过政府采购和个人捐赠已售出 几百万台,然而却并没能得到中国教育部门的认 可。原因其实不难理解:中国的教育体系有一套 严格的课程大纲,学生大部分时间用于写作业 和准备考试,在课堂外很少有自己的闲暇时间自 我探究,而OLPC项目也没有提供系统的教学方 法和足够多的中文教学资源,这让OLPC的电脑 处于很尴尬的位置:一方面,它确实有很多独到 之处,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具;但另一方 面,这个工具又和现有的教学体系差距太远,完 全无法融入课堂教学,而如果仅仅在学生有限的 课外时间里使用,生均一千多元人民币的价格对 农村教育又显得太过奢侈。 无论如何,OLPC为全面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 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利用廉价的计算机结合先 进的教学方法和大量适合学生使用的学习资源把 优质的教学“瞬时”带给学生们。传统的方法需 要大量的时间精力对老师进行培训,而通过培训 水平提高了的老师不一定愿意继续留在农村。同 时,教育资源的积累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比如图 书需要定期更新,光是运输成本就让很多偏远地 区的学校难以负担,而英语音频需要录音机和磁 带,图片和视频需要电视或者投影仪并购买光盘 和挂图,信息技术教育需要计算机教室。对于软 硬件基础都薄弱的学校来说,在没有极为充足 经费的情况下,短时间内积累起各种资源难度很 大。如果能找到一种电子设备来代替所有基于传 统媒介的教学资源,就能极大程度地简化这个积 累的过程。不论是图书还是多媒体,转换成数字 格式后,传输起来都几乎没有任何成本。这个电 子设备还能够像计算机一样支持各种适合中国教 育体制的先进教学方法的实施,譬如上文提到 的“梦想课程”和“跨越式教学”,甚至通过开 发一套全科的数字课程,最大限度地减轻老师的 教学负担和学生对老师教学水平的依赖。而所有


这一切变为现实所需的变动成本只是这个电子设 备的价格和相对低廉的维护成本。找到这样的设 备,并精选相应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会有助于填 补城乡教育的巨大鸿沟。 “阳光书屋电子阅读教育计划”6正在对此进行 尝试,其答案是使用成本在500元人民币左右的 类似于iPad 的平板电脑。“阳光书屋”的平板 电脑设备“晓书”有着略小于iPad的7寸彩色屏 幕,基于Android开源操作系统,可以运行各种 程序,承载多种媒介的教学资源。阳光书屋希望 最终让晓书融入课堂教学,发挥教育信息化所有 的优势。学生可以像拿纸质书一样在平板电脑上 看书,还能通过手指触碰点击查生词、看百科。 阳光书屋挑选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课内外书目, 通过与出版社和作者沟通为农村学生提供免费阅 读。未来,学生还可以在上面做作业,电脑自动 评判简单的选择和填空题,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 况对掌握不好的知识点出示相应的解释和更多的 习题。老师从繁琐的批改作业中被解放出来,同 时随时能查看统计数据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 况。这一点尤其对于身处超大班级的农村中心校 的老师来说意义重大,能有更多精力放在备课和 对学生的分层辅导上。晓书即使在农村相对落后 的网络环境中也能随时下载更新图书,还可以外 接常规键盘进行打字输入。学生可以相互推荐图 书,共享作文和读后感并评论,通过协作提高学 习兴趣。而所有这一切都没有脱离现有教学体系 的框架,很容易为老师和学生所使用。晓书会记 录学生的阅读和作业情况,方便老师和教育研究 者寻找最适合的图书和教学方法,也让每台晓 书的捐赠者看到自己的贡献对学生日积月累的影 响。 当然,阳光书屋的长期目标还是开发一套系统的 教学程序,彻底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让教 学更加丰富和互动,同时减少对老师的负担。这 是一个庞大的项目,需要更多的探索。9月份阳 光书屋将在甘肃省的几所学校进行试点,探索人 手一台平板电脑的教学方式和实际效果。 以上就是我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以及一些潜在 的促进教育公平的手段,希望能对大家有些许启 发,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关注农村教育和教育技 术,探索出更低成本更高质量的教学方法,让农 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享受同样优质的教育资 源。■

作者简介 杨临风,北京人,曾就读于北师大实验中学、北京四中、英国伊 顿公学。2007年进入哈佛大学本科,主修计算机科学,辅修经济 学,关注中国的教育问题与非营利组织。留学期间,曾实习于微 软亚洲研究院与微软美国总部,并组织美国学生利用假期回国支 教。

编者按:作者杨临风是文中提到的“阳光书屋电子阅读教育计 划”的发起人之一。作为一个有着宏大目标的公益项目,阳光书 屋能对中国的农村教育产生多大的影响有赖于社会各界的帮助。 如果您对阳光书屋项目感兴趣,欢迎发邮件给 linfeng@sunshine-library.org。


后记 一次次沮丧与失望,浇灭不了教改的希望 (中国教育改革的希望)

今年的哈佛中国论坛教育分论坛上,南方科技大 学的改革,成为主题。看着那么多的中国留学生 关心中国教育改革、关注南科大的教改,我一直 在想,如果南科大的教改失败,该会令他们多么 失望。 回国之后,很快我就获得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 南方都市报的记者在采访中告诉我,4月29日, 深圳市委组织部在其网站上发布了《关于公开推 荐选拔南方科技大学(筹)副校长等领导干部的公 告》,公告称,将选拔两位正厅级南科大副校 长。这意味着,朱清时校长此前在多个场合所说 的南科大将没有行政级别、没有官员,只是属于 他的个人意愿,组织并不这么认为。 我相信,那些关注南科大去行政化改革、对其寄 予厚望者,会与我一样,对此十分失望。然而, 如果了解中国教育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就会 对这样的“反复无常”十分理解——在过去10年 中,这样的“反复无常”,比比皆是——进而, 需要我们有更执著的精神,去普及教育的常识、 传播教改的理念,让改革回到正常的轨道中来。 在我看来,“哈佛中国教育评论”每两周一次坚 持不断的活动,同学们热情的参与,其实也是基 于此。这次哈佛之行,能有幸与同学们一起交 流、讨论中国的教育改革,让我感受到哈佛浓郁 的学习、讨论氛围,也见识了同学们的活动组织 能力与思考深度。与哈佛的学习氛围相比,国内 的大学几乎难以用“大学”相称,无论是图书 馆,还是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课余活动,差距 相当遥远;而在学生参与讨论、培养质疑与批判 精神方面,国内的大学十分苍白。我很羡慕同学 们有这样好的学习环境,这值得好好珍惜与把 握。

54

今天中国教育,面临十分严重的问题,改革势在 必然,但是,怎样推进教育改革,却未有清晰的 路径。两大问题,尤为突出。其一,改革由政府 主导,没有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公众参与,南科 大的改革,也没有脱离政府主导的范畴。出现现 在政府部门将学校定位为局级,其按照官员标准 招聘副校长的事,依照政府主导模式思考,是“ 情理之中”的;其二,作为长期以来的教育的“ 结果”,今天我国民众普遍缺乏对教育常识的了 解,不清楚自己有何教育权利,因此,面对政府 部门明显错误的教育举动,却无能无力,只能目 睹其发生。也于是,教育问题,就这样健康地运 行。 我们应该成为这两大问题的解决者,或至少是推 动解决者。“哈佛中国教育评论”可以有如下作 为:首先,主动关注国内教育问题,对这些教育 问题,以国际化视野,提出专业化的教改意见; 其次,与国内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合作,尝试推 进教育改革实践,从中积累在中国推进教改的经 验;再次,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平台,扩大“哈 佛中国评论”的影响,让国内更多的学生、教育 人士,参与到这一评论活动中来。 改革的道路艰巨而漫长,但持续的关注,就是推 动变化的力量。教育的现实或一次次令我们沮 丧、失望,但只要我们内心中有不灭的希望,就 有教育改革成功推进的希望。以此共勉。 —— 熊丙奇


《理想·践行——中国教育论坛会刊》 2011年 创刊号

编辑小组 曾卓朗,徐珺泽 排版/设计 廖醇祖 版权说明:本刊采用 Creative Commons 版权,只是共享协议 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3.0 Unported 联系邮箱 cesejournal@gmail.com


56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