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目錄 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支持,香港藝術發展局自 2017 年
首次舉辦「賽馬會藝壇新勢力」,計劃齊集在國際發光發熱的 本地藝術家,為社會各界帶來創意、水準與本土色彩兼並的藝 術體驗。
過去三屆共有38個藝術單位參與,製作 72 場演出及多個重點 展覽,並積極推動藝術單位與社福、學界及商界合作,策劃超 過450個社區及校園活動,總參與人次高達 38 萬 。
第四屆「賽馬會藝壇新勢力」於2020年 9月開展,呈獻共9 個 精選節目,涵蓋舞蹈、戲劇、音樂、戲曲、多媒體以及視覺藝
術,並於不同場域策動超過 100個社區及學校活動,誠邀本地 觀眾參與其中,盡情體驗藝術的盎然妙趣。
關於李偉能
關於《回聲二:人為景觀》
專訪李偉能:「比起舞蹈作品, 我更想稱之為一場表演。」 攝影簡史 攝與被攝 看與被看
2 3 4
6 8 12
目錄 承蒙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支持,香港藝術發展局自 2017 年
首次舉辦「賽馬會藝壇新勢力」,計劃齊集在國際發光發熱的 本地藝術家,為社會各界帶來創意、水準與本土色彩兼並的藝 術體驗。
過去三屆共有38個藝術單位參與,製作 72 場演出及多個重點 展覽,並積極推動藝術單位與社福、學界及商界合作,策劃超 過450個社區及校園活動,總參與人次高達 38 萬 。
第四屆「賽馬會藝壇新勢力」於2020年 9月開展,呈獻共9 個 精選節目,涵蓋舞蹈、戲劇、音樂、戲曲、多媒體以及視覺藝
術,並於不同場域策動超過 100個社區及學校活動,誠邀本地 觀眾參與其中,盡情體驗藝術的盎然妙趣。
關於李偉能
關於《回聲二:人為景觀》
專訪李偉能:「比起舞蹈作品, 我更想稱之為一場表演。」 攝影簡史 攝與被攝 看與被看
2 3 4
6 8 12
關於
關於
關於李偉能
《回聲二:人為景觀》
十七歲開始接觸現代舞,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專業會計系,
鏡頭前後,劇場上下,眾人凝視,互為奇觀。科技改變了人像
舞)。畢業回港後隨即加入不加鎖舞踊館為駐團藝術家,2020
重新定義。《回聲二:人為景觀》來回往返現場與個人經驗之
2015年 於 英 國 倫 敦 當 代 舞 蹈 學 院 取 得 藝 術 碩 士 學 位(當 代 年獲委任為副藝術總監 。李偉能一直致力以身體及不同領域的
創作與表演,打開觀眾對舞蹈的想像 。近年關注身體的經驗如 何被閱讀、轉移及重現,以及植根於當代社會富表演感的日常 生活狀態提出疑問和反思。
李偉能曾先後跟多個藝術團體及組織合作 。2017 年與獨立藝術
家邱加希共同策劃《 re:do/ Joseph Lee/ KT Yau 》,為首個以
眾籌方式營運的演出製作 。作品曾於北京舞蹈雙周、德國美茵 茲的國際表演藝術節、城市當代舞蹈節、廣東現代舞周中作巡 迴演出。
李偉能曾獲香港藝術發展獎的藝術新秀獎( 2017 )及菁霖文
化藝術基金頒發新晉編舞獎( 2016 )。同時亦為國際當代舞蹈
攝影及傳播,也因而改變了人的身體習慣和觀看角度,舞蹈被 間,餘音迴盪 。
李偉能作品《回聲摺疊》重演多次,好評不絕。《回聲二:人為 景觀》延續其對身體語言的叩問,從人像攝影的概念出發,聯
同表演者探索解讀多個身體所呈現的姿態,實驗各種看與被看 的關係 。
在大量生產和消費影像的時代,此刻誰是焦點,誰又同時成了
誰的背景 ? 鏡頭前後,你我他有意無意擺出各種姿態,看與 被看界線日益模糊,映照真假難分的自我 。一人分飾多角的荒
誕以及無法被重製的現場,五位表演者,以肉身汗水、聲音文 字,堆疊稍縱即逝的人為景觀 。
平台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Dance Collective) 成員之 一,與另外五位來自歐洲各國的藝術家進行為期兩年的駐地、 創作及巡演。
重要作品包括《 It taste like you 》、《回聲摺疊》、《世界(曾經) 是平的》、《出竅》。
2
Photo credit: Mak Cheong Wai
josephwnlee
josephwnlee
Photo credit: Steve Li@Junes
3
關於
關於
關於李偉能
《回聲二:人為景觀》
十七歲開始接觸現代舞,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專業會計系,
鏡頭前後,劇場上下,眾人凝視,互為奇觀。科技改變了人像
舞)。畢業回港後隨即加入不加鎖舞踊館為駐團藝術家,2020
重新定義。《回聲二:人為景觀》來回往返現場與個人經驗之
2015年 於 英 國 倫 敦 當 代 舞 蹈 學 院 取 得 藝 術 碩 士 學 位(當 代 年獲委任為副藝術總監 。李偉能一直致力以身體及不同領域的
創作與表演,打開觀眾對舞蹈的想像 。近年關注身體的經驗如 何被閱讀、轉移及重現,以及植根於當代社會富表演感的日常 生活狀態提出疑問和反思。
李偉能曾先後跟多個藝術團體及組織合作 。2017 年與獨立藝術
家邱加希共同策劃《 re:do/ Joseph Lee/ KT Yau 》,為首個以
眾籌方式營運的演出製作 。作品曾於北京舞蹈雙周、德國美茵 茲的國際表演藝術節、城市當代舞蹈節、廣東現代舞周中作巡 迴演出。
李偉能曾獲香港藝術發展獎的藝術新秀獎( 2017 )及菁霖文
化藝術基金頒發新晉編舞獎( 2016 )。同時亦為國際當代舞蹈
攝影及傳播,也因而改變了人的身體習慣和觀看角度,舞蹈被 間,餘音迴盪 。
李偉能作品《回聲摺疊》重演多次,好評不絕。《回聲二:人為 景觀》延續其對身體語言的叩問,從人像攝影的概念出發,聯
同表演者探索解讀多個身體所呈現的姿態,實驗各種看與被看 的關係 。
在大量生產和消費影像的時代,此刻誰是焦點,誰又同時成了
誰的背景 ? 鏡頭前後,你我他有意無意擺出各種姿態,看與 被看界線日益模糊,映照真假難分的自我 。一人分飾多角的荒
誕以及無法被重製的現場,五位表演者,以肉身汗水、聲音文 字,堆疊稍縱即逝的人為景觀 。
平台 (International Contemporary Dance Collective) 成員之 一,與另外五位來自歐洲各國的藝術家進行為期兩年的駐地、 創作及巡演。
重要作品包括《 It taste like you 》、《回聲摺疊》、《世界(曾經) 是平的》、《出竅》。
2
Photo credit: Mak Cheong Wai
josephwnlee
josephwnlee
Photo credit: Steve Li@Junes
3
專訪李偉能:
「比起舞蹈作品, 我更想稱之為一場表演 。」
身體作為表演
談 到 如 何 為 這 次 的 作 品 定 位, 李 偉 能 視 之 為 對「表 演」
( performance )的思考。
「這是一場關於『表演』的表演, 畢竟攝影也是表演的一種 。」
李偉能的《回聲二:人為景觀》,藉着表演者( performer )的
「我認為『舞蹈 dance 』或許不是最準確的形容詞,因為這次的
影為切入點,讓進場的觀眾得以在日常的場景中,重新認識自
個很實在的框架,是一個直接面向觀眾的作品,所以觀眾會時
舞蹈及肢體表現,呈現人類身體於不同場域的各種面貌,以攝 己及他人的身體。
主動觀看的過程
在其中一幕觀眾會被安排在演出空間的中間,五位表演者會圍
着觀眾奔跑 。「跑步的身體很日常,也很簡單,但與此同時, 例如表演者的服裝、跑姿,以至場內的投影,又可以激發觀眾
的想像 。」表演者會奔跑一段相對長的時間,長得有足夠的時 間及空間令觀眾主動地去「觀看」,而非不停被動地接收各式各 樣的資訊,李偉能稱之為「需時的閱讀過程」。
作品其實有很多不同元素,每個都是觀眾很熟悉的場景,有一 刻被提醒,如表演者會說『接下來我們會跑步』、『接下來你會 看到甚麼』,為觀眾製造一個期待的框架,但接下來看到的又是 否如他們所想,這就是作品引人入勝之處 。」
取材自日常拍照時特定時刻會出現的身體模樣,例如拍攝跳躍 照片的着地一刻,或是由自然狀態到「要準備拍照」狀態之間 的切換,都是李偉能認為既有趣又奇異的素材 。
《回聲二:人為景觀》由五位背景不同的表演者( performer ) 主演,反映出李偉能希望融合各種藝術界別的意圖 。「這樣表演
者才可以拋開包袱,如舞蹈員、演員等身份,或一些價值觀的 既定看法 。」
「所以作品既是在質問『拍攝即表演』的想法, 同時也在詰問『舞蹈即表演』的既定邏輯 。」
4
Photo credit: Steve Li@Junes
5
專訪李偉能:
「比起舞蹈作品, 我更想稱之為一場表演 。」
身體作為表演
談 到 如 何 為 這 次 的 作 品 定 位, 李 偉 能 視 之 為 對「表 演」
( performance )的思考。
「這是一場關於『表演』的表演, 畢竟攝影也是表演的一種 。」
李偉能的《回聲二:人為景觀》,藉着表演者( performer )的
「我認為『舞蹈 dance 』或許不是最準確的形容詞,因為這次的
影為切入點,讓進場的觀眾得以在日常的場景中,重新認識自
個很實在的框架,是一個直接面向觀眾的作品,所以觀眾會時
舞蹈及肢體表現,呈現人類身體於不同場域的各種面貌,以攝 己及他人的身體。
主動觀看的過程
在其中一幕觀眾會被安排在演出空間的中間,五位表演者會圍
着觀眾奔跑 。「跑步的身體很日常,也很簡單,但與此同時, 例如表演者的服裝、跑姿,以至場內的投影,又可以激發觀眾
的想像 。」表演者會奔跑一段相對長的時間,長得有足夠的時 間及空間令觀眾主動地去「觀看」,而非不停被動地接收各式各 樣的資訊,李偉能稱之為「需時的閱讀過程」。
作品其實有很多不同元素,每個都是觀眾很熟悉的場景,有一 刻被提醒,如表演者會說『接下來我們會跑步』、『接下來你會 看到甚麼』,為觀眾製造一個期待的框架,但接下來看到的又是 否如他們所想,這就是作品引人入勝之處 。」
取材自日常拍照時特定時刻會出現的身體模樣,例如拍攝跳躍 照片的着地一刻,或是由自然狀態到「要準備拍照」狀態之間 的切換,都是李偉能認為既有趣又奇異的素材 。
《回聲二:人為景觀》由五位背景不同的表演者( performer ) 主演,反映出李偉能希望融合各種藝術界別的意圖 。「這樣表演
者才可以拋開包袱,如舞蹈員、演員等身份,或一些價值觀的 既定看法 。」
「所以作品既是在質問『拍攝即表演』的想法, 同時也在詰問『舞蹈即表演』的既定邏輯 。」
4
Photo credit: Steve Li@Junes
5
攝影術的誕生
攝影簡史
攝影術的研發經歷一個世紀的失敗 。終於到了 1926 年,法國發明家涅普
斯( Joseph Nicéphore Niépce )以瀝青塗在鉛錫合金版上,在曝光八 《回聲二:人為景觀》以人像攝影、傳播及觀看作主題 。攝影 術由發明至今約二百年,隨着科技進步,攝影法也不斷改進提
昇,唯一不變的,可能是其動機——以影像保存最美一刻。嘗 試回顧一下攝影術的演變,或許會更易明白《回聲二:人為景 觀》裡探討的種種。
小時後成功攝下歷史首張現存相片《在萊斯格拉的窗外景色》 ( View from the Window at Le Gras )。 法 國 發 明 家 達 蓋 爾( Louis-Jacques-Mandé
Daguerre )於 1829年開始與他共同研發攝影方法,至1839 年由達蓋爾 發明銀版攝影法( daguerreotype ),同年法國政府買下專利權,於8 月 19日正式宣告攝影術誕生 。
攝影術
透過拍攝將獲得的現實景物影像複製的技術
攝影法
如何把影像保存下來的科學方法
攝影術的始祖 —— 暗箱( camera obscura )
暗箱在影像歷史中,有着舉足輕重的角色 。在十五世紀開始,
《在萊斯格拉的窗外景色》
暗箱成為畫家進行臨摹及作畫的重要工具。
《 Boston, as the Eagle and the Wild Goose See It 》,攝於 1860 年 10 月,美國攝影師 James Black 乘 坐熱氣球先驅 Samuel King 的「空 中皇后」熱氣球,於波士頓高空拍 攝,是美國首張高空攝影相片 。
暗箱的原理:
反光鏡
光線
磨沙玻璃
光線以直線行走,通過鏡頭,經反光鏡的反射進入箱子,再經 折射至磨沙玻璃,並產生如實呈現實物顏色及亮度的影像。如 要勾畫景物的輪廓,則可把半透明的紙張放在玻璃上 。
十九世紀初開始,一眾英法發明家與科學家着手研究如何以科 學方法,把這幅「光線構成的畫像」保存下來。他們借助暗箱 的原理,以吸光物料嘗試保存影像,但都未能成功。 6
攝於1847 年法國,銀版攝影相片,為歷史首張 新聞相片,攝下男子被士兵拘捕的畫面 。
近代沖曬技術
隨着科技進步,攝影的關鍵元素如鏡頭、底片(菲林)、相機等各個部分 不斷改進 。由19 世紀中期以玻璃片等「硬片」式感光底片,至1899 年出
品首部口袋大小的相機 。拍照逐漸成為一般人用以記錄生活的方法 。
隨着 1988 年首部數碼相機面世,不管是攝影方法、即時性、以至照片 本身的意義,攝影在短短三十年間出現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詳情可參閱 本冊子 12 頁)。
7
攝影術的誕生
攝影簡史
攝影術的研發經歷一個世紀的失敗 。終於到了 1926 年,法國發明家涅普
斯( Joseph Nicéphore Niépce )以瀝青塗在鉛錫合金版上,在曝光八 《回聲二:人為景觀》以人像攝影、傳播及觀看作主題 。攝影 術由發明至今約二百年,隨着科技進步,攝影法也不斷改進提
昇,唯一不變的,可能是其動機——以影像保存最美一刻。嘗 試回顧一下攝影術的演變,或許會更易明白《回聲二:人為景 觀》裡探討的種種。
小時後成功攝下歷史首張現存相片《在萊斯格拉的窗外景色》 ( View from the Window at Le Gras )。 法 國 發 明 家 達 蓋 爾( Louis-Jacques-Mandé
Daguerre )於 1829年開始與他共同研發攝影方法,至1839 年由達蓋爾 發明銀版攝影法( daguerreotype ),同年法國政府買下專利權,於8 月 19日正式宣告攝影術誕生 。
攝影術
透過拍攝將獲得的現實景物影像複製的技術
攝影法
如何把影像保存下來的科學方法
攝影術的始祖 —— 暗箱( camera obscura )
暗箱在影像歷史中,有着舉足輕重的角色 。在十五世紀開始,
《在萊斯格拉的窗外景色》
暗箱成為畫家進行臨摹及作畫的重要工具。
《 Boston, as the Eagle and the Wild Goose See It 》,攝於 1860 年 10 月,美國攝影師 James Black 乘 坐熱氣球先驅 Samuel King 的「空 中皇后」熱氣球,於波士頓高空拍 攝,是美國首張高空攝影相片 。
暗箱的原理:
反光鏡
光線
磨沙玻璃
光線以直線行走,通過鏡頭,經反光鏡的反射進入箱子,再經 折射至磨沙玻璃,並產生如實呈現實物顏色及亮度的影像。如 要勾畫景物的輪廓,則可把半透明的紙張放在玻璃上 。
十九世紀初開始,一眾英法發明家與科學家着手研究如何以科 學方法,把這幅「光線構成的畫像」保存下來。他們借助暗箱 的原理,以吸光物料嘗試保存影像,但都未能成功。 6
攝於1847 年法國,銀版攝影相片,為歷史首張 新聞相片,攝下男子被士兵拘捕的畫面 。
近代沖曬技術
隨着科技進步,攝影的關鍵元素如鏡頭、底片(菲林)、相機等各個部分 不斷改進 。由19 世紀中期以玻璃片等「硬片」式感光底片,至1899 年出
品首部口袋大小的相機 。拍照逐漸成為一般人用以記錄生活的方法 。
隨着 1988 年首部數碼相機面世,不管是攝影方法、即時性、以至照片 本身的意義,攝影在短短三十年間出現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詳情可參閱 本冊子 12 頁)。
7
攝與被攝 人類一直熱衷於記錄臉孔與身體的形態,由古希臘廣場的大型
人像雕塑,到中世紀的宗教人像畫,以至十九世紀以後的攝影 作品,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方法呈現與記錄身體。
當攝影變得普及,不一定要由專業攝影師操刀,每個人都可以
同時是「攝影師」及「被攝者」,於是在思考何謂「美的照片」 時,「如何拍出好照片」跟「如何被拍得好看」幾乎是人人也會 關注的問題。
但你有否想過,這些美學標準既非自有永有,也不一定全球 通用 ? 今日我們許多時認為拍照應該要微笑才好看,但百多 年前,西方人拍照時雙唇都是抿得緊緊的,誰也不會露齒 。
拍照時的一些特定動作,往往跟流行文化有關,也會隨着年 月改變 。例如拍照時常常會做出「 V 」字手勢,到近年興起
的心形手勢,它們各有不同意思 。又例如站立拍照時雙腳應 該合攏還是「丁字腳」等,代表着不同年代的喜好 。
拍照的表情與動作
不同文化、種族、階層,都有各種「好
照片」的標準。換句話說,到底怎樣的 照片才「合乎禮節」,拍照時各人的表 情、動作應該要如何,或應該擺甚麼
「甫士」 ( pose ),背後都隱藏了一套 約定俗成的準則。例如:拍攝年度班
級合照需要正面向鏡頭及正襟危坐、跟 朋友自拍時儘可能不站到最前面、家族
照片都得讓長輩坐下等 。長輩坐下等。
8
9
攝與被攝 人類一直熱衷於記錄臉孔與身體的形態,由古希臘廣場的大型
人像雕塑,到中世紀的宗教人像畫,以至十九世紀以後的攝影 作品,不同年代的人有不同方法呈現與記錄身體。
當攝影變得普及,不一定要由專業攝影師操刀,每個人都可以
同時是「攝影師」及「被攝者」,於是在思考何謂「美的照片」 時,「如何拍出好照片」跟「如何被拍得好看」幾乎是人人也會 關注的問題。
但你有否想過,這些美學標準既非自有永有,也不一定全球 通用 ? 今日我們許多時認為拍照應該要微笑才好看,但百多 年前,西方人拍照時雙唇都是抿得緊緊的,誰也不會露齒 。
拍照時的一些特定動作,往往跟流行文化有關,也會隨着年 月改變 。例如拍照時常常會做出「 V 」字手勢,到近年興起
的心形手勢,它們各有不同意思 。又例如站立拍照時雙腳應 該合攏還是「丁字腳」等,代表着不同年代的喜好 。
拍照的表情與動作
不同文化、種族、階層,都有各種「好
照片」的標準。換句話說,到底怎樣的 照片才「合乎禮節」,拍照時各人的表 情、動作應該要如何,或應該擺甚麼
「甫士」 ( pose ),背後都隱藏了一套 約定俗成的準則。例如:拍攝年度班
級合照需要正面向鏡頭及正襟危坐、跟 朋友自拍時儘可能不站到最前面、家族
照片都得讓長輩坐下等 。長輩坐下等。
8
9
小知識 拍照流行的手勢 V 二戰時是代表「勝利」( victory )的手
勢,60 年代開始由美國反戰人士賦以
「和平」( peace )的意思,至70年代
在日本年輕人之間大為流行,再傳到其
他東亞國家。而反轉的 V 字手勢一般 被認為帶有冒犯的意思。
攝影師的指令
拍照的時候,拍攝者一般會發出指令,讓被攝者跟着做 。最常
見當然是拍攝者叫被攝者「一、二、三,笑 !」,由專業攝影 師負責拍攝的場合(如婚宴)情況更甚 。而當被攝者也往往樂
於聽從這些指令,越來越多同類型照片以類似的方式呈現,這 套美學標準更為鞏固,並繼續傳承下去 。
大眾普遍相信,照片是把事物的真貌如實記錄下來的媒介;例
如:人們在旅遊時總愛在風景名勝拍下紀念照,他日可以重 溫照片如同舊地重遊。所以照片在當今社會,如同成為理解
世界的工具 。然而,美國文化評論家及思想家蘇珊・桑塔格
( Susan Sontag )在《論攝影》( On Photography )認為:
「嚴格來說,我們永遠無法從 一張照片理解任何事情 。」
心形
在她看來,拍攝是一個選取的過程,如何在特定的時間、空間
年韓國流行文化出現了以姆指及食指交
的人或事賦予特定的價值 。
一般的文化都以雙手比劃出心形,至近 疊的單手心形,風行全球,其起源各 有說法 。
以特定的角度拍攝,其實是控制了現實的呈現,也已經為被攝
延伸閱讀 蘇珊・桑塔格( Susan Sontag ) 《論攝影》( On Photography )
蘇珊.桑塔格透過六篇尖銳鋒利的
評論,檢視攝影的社會角色 。《論攝 影》是論述攝影的經典著作,深入
探討攝影的本質,包括攝影是不是 藝術、攝影與繪畫的互相影響、攝
影與真實世界的關係、攝影的捕食 性和侵略性等 。
10
11
小知識 拍照流行的手勢 V 二戰時是代表「勝利」( victory )的手
勢,60 年代開始由美國反戰人士賦以
「和平」( peace )的意思,至70年代
在日本年輕人之間大為流行,再傳到其
他東亞國家。而反轉的 V 字手勢一般 被認為帶有冒犯的意思。
攝影師的指令
拍照的時候,拍攝者一般會發出指令,讓被攝者跟着做 。最常
見當然是拍攝者叫被攝者「一、二、三,笑 !」,由專業攝影 師負責拍攝的場合(如婚宴)情況更甚 。而當被攝者也往往樂
於聽從這些指令,越來越多同類型照片以類似的方式呈現,這 套美學標準更為鞏固,並繼續傳承下去 。
大眾普遍相信,照片是把事物的真貌如實記錄下來的媒介;例
如:人們在旅遊時總愛在風景名勝拍下紀念照,他日可以重 溫照片如同舊地重遊。所以照片在當今社會,如同成為理解
世界的工具 。然而,美國文化評論家及思想家蘇珊・桑塔格
( Susan Sontag )在《論攝影》( On Photography )認為:
「嚴格來說,我們永遠無法從 一張照片理解任何事情 。」
心形
在她看來,拍攝是一個選取的過程,如何在特定的時間、空間
年韓國流行文化出現了以姆指及食指交
的人或事賦予特定的價值 。
一般的文化都以雙手比劃出心形,至近 疊的單手心形,風行全球,其起源各 有說法 。
以特定的角度拍攝,其實是控制了現實的呈現,也已經為被攝
延伸閱讀 蘇珊・桑塔格( Susan Sontag ) 《論攝影》( On Photography )
蘇珊.桑塔格透過六篇尖銳鋒利的
評論,檢視攝影的社會角色 。《論攝 影》是論述攝影的經典著作,深入
探討攝影的本質,包括攝影是不是 藝術、攝影與繪畫的互相影響、攝
影與真實世界的關係、攝影的捕食 性和侵略性等 。
10
11
小練習
看與被看 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之間,是一種「看」與「被看」的關係。
「看」從來不是單純接收眼前的影像,而「被看」更隨時是 一場表演。
以下是一些在經常在社交媒體看到的照片例子 。試為以下的照 片創作帖文及 #hashtag(如適用):
觀看的方式
英國當代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格( John Berger )在其著作
《觀看的方式》( Ways of Seeing )當中,對於現代人觀看 事物的方式,有相當廣泛而深刻的討論,他提出:
「我們注視的從來不只是事物本身;我們注視 1 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
當我們在觀看身邊事物的時候,除了「看見」事物之外,我 們也一直在關注它對我們所產生的意義,過程中有着各種聯 想 。例如,看見空中飛鳥可能會聯想到「自由」、「飛翔」;
看到落葉則可能想到「萬物更生」等。伯格認為,世上並不 存在不帶想法的觀看,只要進入觀看的狀態,就會產生各式 各樣的想法及意義。
小練習 約翰・伯格曾以玫瑰作例子,討論我們在觀看的時候引發的聯想 及情感 。當看到以下不同形態的玫瑰,你會有甚麼聯想 ?
1/ 未開
2/ 盛開
3/ 凋謝
4/ 帶刺
現在回想一下,為這些圖片配上文字的時候,你的腦海是否有 特定的讀者 / 觀眾 ? 你在社交平台上想塑造的形象是怎樣的 ?
試與他人討論各自的聯想,或會有更多有趣的發現。 1
12
約翰・伯格,《觀看的方式》,吳莉君譯(臺北:麥田出版,2005 ) ,頁11。 13
小練習
看與被看 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之間,是一種「看」與「被看」的關係。
「看」從來不是單純接收眼前的影像,而「被看」更隨時是 一場表演。
以下是一些在經常在社交媒體看到的照片例子 。試為以下的照 片創作帖文及 #hashtag(如適用):
觀看的方式
英國當代藝術評論家約翰・伯格( John Berger )在其著作
《觀看的方式》( Ways of Seeing )當中,對於現代人觀看 事物的方式,有相當廣泛而深刻的討論,他提出:
「我們注視的從來不只是事物本身;我們注視 1 的永遠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
當我們在觀看身邊事物的時候,除了「看見」事物之外,我 們也一直在關注它對我們所產生的意義,過程中有着各種聯 想 。例如,看見空中飛鳥可能會聯想到「自由」、「飛翔」;
看到落葉則可能想到「萬物更生」等。伯格認為,世上並不 存在不帶想法的觀看,只要進入觀看的狀態,就會產生各式 各樣的想法及意義。
小練習 約翰・伯格曾以玫瑰作例子,討論我們在觀看的時候引發的聯想 及情感 。當看到以下不同形態的玫瑰,你會有甚麼聯想 ?
1/ 未開
2/ 盛開
3/ 凋謝
4/ 帶刺
現在回想一下,為這些圖片配上文字的時候,你的腦海是否有 特定的讀者 / 觀眾 ? 你在社交平台上想塑造的形象是怎樣的 ?
試與他人討論各自的聯想,或會有更多有趣的發現。 1
12
約翰・伯格,《觀看的方式》,吳莉君譯(臺北:麥田出版,2005 ) ,頁11。 13
觀眾的存在
每一個人都有「看」與「被看」的經驗。伯格觀察到:
「在我們能夠觀看以後, 2 我們很快就會察覺到我們也可以被觀看 。」
最日常的例子是,當我們站在照相機前面,每個人都成為被觀
看的對象。當我們意識到「原來自己也正在被他人觀看」,不單 確認了觀眾的存在,同時我們也不其然把這個處境看成是一種 呈現,甚或一場表演。
單單站在鏡頭前,在「擺 pose 」的過程中,無數的想法已經滑 過我們的腦海,而都為了達至一個終極目標:展現出我希望他 人看到的自己。
小練習
影像與即時性
從前只能用底片照像的年代,不止要小心翼翼地拍照,以免浪費底片,還要經 過繁複的沖印程序(即使是後來發展出的「一小時沖印」服務),才能看到影像
的真貌 。鏡頭下自己能否展出希望他人看到的自己,拍照時是未知之數 。事後 發現效果未如理想,亦無法挽救 。
數碼攝影技術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影像一攝下就可即時觀看效果,可作即 時調整、修正、重拍,不費分毫之餘,也不用等上半天,即可拍出「最理想的 自己」,供人觀看 。
菲林年代
數碼年代
用菲林相機拍照
用智能電話拍照
拍完整筒底片再拿去沖印
即時看到照片
完成沖印檢視相片
調整動作表情
不滿意也只能留待下一次拍攝
再拍照、再調整(不斷循環) 直至達到想要的畫面
當照片的修正調整期完全壓縮至即時,我們很容易會因為追求心目中想呈現於人
前的形象,而不斷調整「 pose 」及表情,希望展示在鏡頭前的身體,會符合大 到底我應該如何展示自己的身體,才會讓人覺得我⋯⋯
漂亮 / 有自信 / 值得信賴 / 有吸引力 / ________(任意填上)? 我們意識到觀眾的存在,於是在鏡頭前展現身體的過程中,希
望呈現會受觀眾喜愛的形象。那麼,這些觀眾到底是何許人
呢 ? 在公開場合,我們知道誰在觀看自己。但我們不一定知道
誰會觀看自己拍下的照片。當科技令影像可以用前所未有的速 度傳播,社交媒體又主導大部分人的交流模式,有些人更主動 希望在網路以照片引人注目(如 KOL ),觀眾變得有着無限可
能:實際認識的朋友、點頭之交,網友、甚至陌生人,都同時 是觀眾與被觀看者。 2
14 12
約翰・伯格,《觀看的方式》,吳莉君譯(臺北:麥田出版,2005 ) ,頁11。
眾認同的「美的標準」。
延伸閱讀 約翰・伯格( John Berger ) 《觀看的方式》( Ways of Seeing )
《觀看的方式》探究我們如何觀看藝術和世界
的方式,是經典視覺藝術之作。全書以章次為
名,但讀者可以隨自己喜好以任何順序閱讀。
當中四章由文字和圖像構成,另外三章則只有
圖像。由圖像構成的章節,雖然沒有文字,但 它們企圖提出的問題並不下於有文字的篇章。
15
觀眾的存在
每一個人都有「看」與「被看」的經驗。伯格觀察到:
「在我們能夠觀看以後, 2 我們很快就會察覺到我們也可以被觀看 。」
最日常的例子是,當我們站在照相機前面,每個人都成為被觀
看的對象。當我們意識到「原來自己也正在被他人觀看」,不單 確認了觀眾的存在,同時我們也不其然把這個處境看成是一種 呈現,甚或一場表演。
單單站在鏡頭前,在「擺 pose 」的過程中,無數的想法已經滑 過我們的腦海,而都為了達至一個終極目標:展現出我希望他 人看到的自己。
小練習
影像與即時性
從前只能用底片照像的年代,不止要小心翼翼地拍照,以免浪費底片,還要經 過繁複的沖印程序(即使是後來發展出的「一小時沖印」服務),才能看到影像
的真貌 。鏡頭下自己能否展出希望他人看到的自己,拍照時是未知之數 。事後 發現效果未如理想,亦無法挽救 。
數碼攝影技術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影像一攝下就可即時觀看效果,可作即 時調整、修正、重拍,不費分毫之餘,也不用等上半天,即可拍出「最理想的 自己」,供人觀看 。
菲林年代
數碼年代
用菲林相機拍照
用智能電話拍照
拍完整筒底片再拿去沖印
即時看到照片
完成沖印檢視相片
調整動作表情
不滿意也只能留待下一次拍攝
再拍照、再調整(不斷循環) 直至達到想要的畫面
當照片的修正調整期完全壓縮至即時,我們很容易會因為追求心目中想呈現於人
前的形象,而不斷調整「 pose 」及表情,希望展示在鏡頭前的身體,會符合大 到底我應該如何展示自己的身體,才會讓人覺得我⋯⋯
漂亮 / 有自信 / 值得信賴 / 有吸引力 / ________(任意填上)? 我們意識到觀眾的存在,於是在鏡頭前展現身體的過程中,希
望呈現會受觀眾喜愛的形象。那麼,這些觀眾到底是何許人
呢 ? 在公開場合,我們知道誰在觀看自己。但我們不一定知道
誰會觀看自己拍下的照片。當科技令影像可以用前所未有的速 度傳播,社交媒體又主導大部分人的交流模式,有些人更主動 希望在網路以照片引人注目(如 KOL ),觀眾變得有着無限可
能:實際認識的朋友、點頭之交,網友、甚至陌生人,都同時 是觀眾與被觀看者。 2
14 12
約翰・伯格,《觀看的方式》,吳莉君譯(臺北:麥田出版,2005 ) ,頁11。
眾認同的「美的標準」。
延伸閱讀 約翰・伯格( John Berger ) 《觀看的方式》( Ways of Seeing )
《觀看的方式》探究我們如何觀看藝術和世界
的方式,是經典視覺藝術之作。全書以章次為
名,但讀者可以隨自己喜好以任何順序閱讀。
當中四章由文字和圖像構成,另外三章則只有
圖像。由圖像構成的章節,雖然沒有文字,但 它們企圖提出的問題並不下於有文字的篇章。
15
小練習 三人一組進行三場拍攝,於每場拍攝的場景輪流擔當以下三個角色: 1/ 拍攝者
就場景對被拍攝者發出指示,再進行拍攝
2/ 被拍攝者
就聽從拍攝者的指示,亦可加入自己的想法
3/ 觀察員
留意拍攝者如何發出指示,被拍攝者如何回應 並達自己的想法
場景一
拍一張證件相
場景二
在旅遊景點拍一張紀念照
場景三
在咖啡店拍一張「打卡」照 討論部分
完成所有拍攝之後,可各自分享觀察到的拍攝者與被攝者之間的互 動,到底在每一個場景所拍攝的照片,是否有既定的規則,和想像中 的觀眾 ?
參與藝術家
李偉能
編輯
Cultural Connections
出版 設計
出版日期
香港藝術發展局 Fundamental 2020 年9月
版權所有,本書任何部分未經版權持有人許可,不得翻印。
16
小練習 三人一組進行三場拍攝,於每場拍攝的場景輪流擔當以下三個角色: 1/ 拍攝者
就場景對被拍攝者發出指示,再進行拍攝
2/ 被拍攝者
就聽從拍攝者的指示,亦可加入自己的想法
3/ 觀察員
留意拍攝者如何發出指示,被拍攝者如何回應 並達自己的想法
場景一
拍一張證件相
場景二
在旅遊景點拍一張紀念照
場景三
在咖啡店拍一張「打卡」照 討論部分
完成所有拍攝之後,可各自分享觀察到的拍攝者與被攝者之間的互 動,到底在每一個場景所拍攝的照片,是否有既定的規則,和想像中 的觀眾 ?
參與藝術家
李偉能
編輯
Cultural Connections
出版 設計
出版日期
香港藝術發展局 Fundamental 2020 年9月
版權所有,本書任何部分未經版權持有人許可,不得翻印。
16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