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活對話_跑馬地之人與事》柯生

Page 1

跑馬地之人與事


訪問日期:2020年6月26日 訪問地點:V54駐留大宅 訪問人物:柯生 職業:商人 區內活躍:69年 訪問者:Mel 身份:柯生女兒

柯生 記憶, 紀錄, 跑馬地


註解 i/ 圖中為柯生故居,他指 故居跟 V54駐留大宅幾乎 一樣,有如重遊舊地,小 時的片段在腦海中湧現。 ii/ 相中端莊典雅的女士為 柯生母親,昔日母親拍照 位置正好與V54駐留大宅 的天台風景恰好相乎,風 景依舊,情懐未變,相片 紀錄了兩代人的韶光。 iii/ Mel 與柯生的合照。 Mel是柯生女兒,她對跑 馬地最深印象的是揚子美 髮廳下的馬豆糕店,那種 椰香韻味猶存。燒臘店是 Mel與柯生的共同回憶, Mel憶述當年媽媽經常到 7-11便利店後的小店買燒 味。

(i)

(ii)

(iii)

柯生於1950年代在跑馬地在山村道56號 居住,他是位經營出入口生意的商人, 最近已退休︒他形容跑馬地為香港最古 老的住宅區之一,成和道是最雛型的住 宅區,戰後為前鋪後居︒


柯生記得當年跑馬地的聲音特色是馬蹄 聲︑雞啼聲和尼姑的誦經聲︒當年每日 清晨五時,都會有馬伕領馬散步的馬蹄 聲,而雞啼聲則是源自他飼養在大宅天 台的禽畜︒還有晨鐘的聲音和師姑的誦 經聲,他憶述東蓮覺苑每朝七時便會打 響晨鐘,而在東蓮覺苑的師姑會分別在 早上和傍晚時分兩次的誦經聚會︒ 柯生認為跑馬地最標誌性的形象是馬︒

方,馬匹每朝清晨五點都會圍繞大石鼓 踱步,牠們也會到馬會內的水池浸水︒ 大石鼓是當年賽馬路線的地標,賽馬旁 述時也會經常提及到大石鼓︒

﹁ 聲 音 ﹂的源由

談及跑馬地的馬,他滔滔不絕,他記得 當年練馬師董驃曾在祥興茶餐廳與一些 騎師有糾紛,甚至打起上來︒另外,柯 生亦談及在跑馬地有一個叫大石鼓的地


最令柯生印象深刻的有一對老夫婦,他 們經常駐在恒生銀行對外位置,經營修 補鞋襪(玻璃絲襪)的小販生意,他們 的生意不多,但他們人緣很好,所以街 坊都會專程拿一些東西給他們修補,當 然他們亦不是以此為生,修補物品主要 都是來打發時間的︒Mel亦補充她曾看 見伯伯的妻子拿飯菜給丈夫,這種在平 淡生活裡的小溫馨讓人羨慕︒

修補鞋襪的老夫婦

滾滾長江東逝水


在50年代,有大量的難民來港︒當時柯生 及其家人需要接濟來自內地的親戚,他形 容當時的鄉情濃厚︒接濟的時期,短則兩 至三個月,長則一年半載,他們於香港找 到工作後,便會離開大宅︒

緣起緣滅

跑馬地的飲食方面,當時有一間餐廳名為 蘭福,柯生記得他曾品嚐「四毫子的紅豆 冰」及「全世界最好食的炒牛河」,他亦 記得這間蘭福於早上上海店舖專售鍋貼, 各種的回憶令他垂涎三尺︒「佛有緣」是 一間素食店,柯生說其實它背後藏著一個 懸疑的故事︒素食店原身為現今連鎖店餅 家的位置︒為何叫作「佛有緣」呢︖當時 店主飼養了一隻貓,貓在店主製作晩飯期 間偷偷吃掉了桌上一條魚,店主一怒之下 把手中的菜刀飛過去把貓殺掉,自此深夜 店鋪貓叫聲不斷,傳聞為貓打算尋仇,於 是老闆請教高人的意見,高人指點迷津不 可殺生,店主於是決定開一間茹素店,故 名「佛有緣」︒



是一項關於記載跑馬地街坊雜記 的計劃。目的是為街坊創造跨代 對話框架,藉此記錄街坊與該地 區的軼事和記憶,喚起街坊對當 區昔日文化歷史及變遷。 主辦單位 C&G藝術三角

協辦單位 張嘉莉區議員辦事處

編著 王君博 項目策劃人 張嘉莉 余佩珊 設計 張曉瑜 聯絡 C&G藝術三角 跑馬地成和道39E地下7號鋪 張嘉莉區議員辦事處 跑馬地昌明街2號閣樓 電話: 2813 8511

攝影及插畫 房邦越 場地贊助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