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尧 Huang Yao (中文 Chinese )

Page 1



2 4 8 26 32 36 58

序 引言 漫画创作时期 学术研究时期 绘画创作时期 作品集 黄尧大事年表

封面:青年时代的黄尧(图像采自上海市政府于1937 年颁发给黄尧的特别通行证)


感谢所有在此书编辑出版过程中给予

开始翻译爷爷留下的创作手稿,同时整理

阳》原稿捐给了当时的贵阳市政府,用于文

过我们帮助的人。在这一艰辛但不乏收获

了他于抗日战争期间所出版图书的目录。

化馆的建设。在桂林,我祖母新婚后第一次

的过程中,我和家人对爷爷又有了更深一

2005年起,我们寻访爷爷当年在中国

参加了丈夫的展览,见到所有作品皆只用了

层的了解。我自幼看着他做画,只知道他

居住过的城市,在公共图书馆里查找该目录

赤、黑两色,很是惊奇。爷爷的这些作品备

是书画家。祖母1998 年去世之后,我们找

上的书籍。一本接一本,迄今为止已经找到

受著名诗人柳亚子的青睐,后者先后创作了

到了爷爷一整套保存完好的艺术作品,才

了1935至1947年间他所出版的近一半图书, 二十首诗称赞这些梅花图。不久后,爷爷举

惊讶地发现其实他丰富的艺术创作可以追

还发现了一些1947至1951年期间为香港报

办了一系列个展,并以国画及漫画创作参加

溯到1947年。

纸和展览创作的漫画。遗憾的是,对于他

慈善救国工作。

我们对他离开大陆之前的经历不甚了

1951至1956年期间在泰国的经历,我们还

在昆明期间,爷爷的作品应友好喜爱分

解。1999年,发现了他于1934年至1937年

是知之甚少。

别购藏,当时斗方大小之书即值每幅黄金二

间在上海出版的八册漫画书籍,弥补了我

在我们寻访的过程中,网络上出现的许

两。每逢他在展览挥毫表演颠倒作书(出云

们对爷爷早期漫画创作了解的空白。2000

多相关信息令人欢欣鼓舞。爷爷过去讲述的

书)之绝技时,现场总是盛况空前。

年在新加坡美术馆的帮助下,我们将爷爷

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都与中国政府网

爷爷的人生主要分三个阶段:漫画创作

所有的遗作分类、整理收藏。在这一过程中,

站上登载的内容不谋而合。例如,他的抗日

时期,学术研究时期,绘画创作时期。1989

我和家人才得以全面了解他的艺术创作生

儿童漫画曾被装运在 40 个箱子里,运上火

年上海出版的《中国美术词典》评价爷爷

涯。不少看过他作品的人都惊叹其作品题

车送往内地进行巡展,展览所到之处受到

为“一位现代画家,尤以抗日漫画人物形

材之丰富、书法绘画笔法之新颖。新加坡美

怎样的贵宾礼遇;再比如,日本人如何剽窃

象‘牛鼻子’和编撰的《马星华人志》而著

术馆接受了我们捐赠的大量黄尧作品,并于

他笔下的漫画人物,在北京进行媚日的宣

名”。这一描述契合黄尧的自我评价:他早年

2001年7月举行了“黄尧回顾展”。

传创作。

新闻编辑出身,创作漫画实属无心插柳。归

与此同时,许多朋友向我们提供了他们

在中国内地,爷爷的书被作为指导教

根结底,他终生作画,作为画家的声望最高。

找到的资料,并帮助联系相关人士。我们发

材分发到士兵手中,他宣传抗日的木版画

爷爷的漫画创作从1934 年出版《牛鼻

现了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许多从未见过的漫

在城市和乡间亦广为传播。

子》开始,至1956年他在旅途中完成“牛鼻

画、杂志、国画,以及一幅发表在由密歇根

在调查中我们得知他在贵阳的三个月

子”最后一组《马来牛鼻子》为止。在上海

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画册上的木版画。我们

期间应邀举办了三次个展,其中的《漫画贵

期间,《牛鼻子》的创作初衷是反驳当时所

2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黄尧正在创作牛鼻子漫画(摄于五十年代)

谓“东亚病夫”的蔑称。抗日战争期间,爷

早在 1942 年爷爷就在贵阳举办过 首

爷爷艺术创作的核心是对儿童、教育、

爷的漫画作品表现了中国人民的乐观与韧

次国画个展。之后,他带 着画笔上 路,游

和平、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历经多年的资料

性,振奋了人心,风靡一时,打击了日本军

历了越南、香港、泰国,最后定居于马来西

收集,我们终于得以向广大读者一展黄尧作

国主义的气焰。由于1947年他在越南的住

亚。他经常质疑一个艺术家如果不了解传

为漫画家、学者和书画家的艺术人生。

所遭法军轰炸,我们至今对他的早期作品了

统文化,如何能够创新。抱着这个态度他

2001年,我和家人创立了黄尧基金会,

解不多。虽然1956年以后他仍继续漫画创

研读了中国历史,并将对语源深广的研究

以更好地收藏爷爷的画作文稿,将他的艺

作(以教育为主要目的),但生活重心已经

实践在书法绘画的创作中。他使用甲骨文

术遗产发扬光大。

转移至学术性的艺术研究和写作上。

和篆书等各种不同形式的中国古文字创造

在今后的几年中,我们计划实现以下几

他人生的第二部分是主要进行学术研

了“文字画”。晚年,他饶有兴致地继续着

个目标:

究,1956 年至1973年,爷爷在从事教育工

他的文字画实验,并进一步扩展成为抽象

作的同时,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学术研

风格的“自由画”。这两组画虽是三十年前

究工作。

创作的,今天看来仍然鲜活、极富独特的创

在这一时期,他将大量心血倾注于以下

新神韵。除此之外,爷爷的绘画还包括传统

三个领域:教育工作;用十年时间完成《马

及创新的山水和人物。他笔下的儿童、寿星、

星华人志》一书;以及汉字文字学研究。在

八仙、弥勒佛和观音最令人着迷。

他看来,古汉字与中国书法和水墨画技法

我记得,小时候每次去爷爷家他总是

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能在中国展出

并列为三大民族艺术宝藏。爷爷在1973年

在作画。我常常站在一旁看着,有时也帮他

黄尧的作品。我代表家人,衷心感谢支持

后继续研究整理海外华人— 特别是南洋

把刚完成的作品挂起来阴干,或者帮他洗

和鼓励我们一路走来的所有朋友们,感谢

优秀华商的成功案例及对祖国的贡献。他

洗毛笔。我观察他自己裁纸、调和颜料、换

你们对黄尧作品独具慧眼的解读。同时,我

1. 确定黄尧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应有 地位;

2. 发扬黄尧的艺术影响力,启迪更多 的年轻艺术家;

3. 通过与知名艺术教育机构的合作, 设立奖学金以资助奖励青年艺术家。

也经常回忆起在中国的日子,并撰文娓娓

画笔。至今我仍会想念那种砚台和墨的味

们也希望解答了大家关心的问题: “黄尧怎

道来创造和欣赏绘画的乐趣。

道。记得他午睡前总要读一会儿书,对有兴

么样了?他去过哪里?他做过什么?”

爷爷人生的第三阶段是最富于乐趣与

趣的题目总会在书的空白一角先勾勒个草

创造力的。从1973年至1987年,他沉浸在

稿。当他开始绘画时,那种心平气和、幸福

绘画创作所带来的无限快乐和满足之中。

和积极的乐观情绪也反映在所有的作品中。 3

Carolyn Wong,黄丹蓉 黄尧孙女,2011年3月于新加坡


引言 黄尧的艺术生涯中尝试编报,漫画,绘画和写作,他的多才多艺与创新是 “传统文人和现代媒体融会贯通的早期的例子, 我们对这点很有兴趣。 ” ——新加坡美术馆馆长郭建超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1936年,出席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的漫画家合影,左起分别为:丁聪、黄尧、华君武和黄苗子

1917年中国军阀混战,各霸一方。被誉

王概都是至交。通过他们,黄安涛了解到了

中字画藏品丰富,包括陈洪绶、梁楷、米芾、

为“东方明珠”、 “东方巴黎”的上海,当时

绘画山水,人物,花鸟的精髓。黄安涛本人

石涛、石溪和八大山人的书画。通过对这些

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被无法无天的各种

也是一位作家,出版过数本诗集和杂文集,

大师作品反复的临摹和研究,黄尧受益匪

外国势力盘踞占领。二十世纪初,法、美、日、

其中包括著名的《诗娱室诗集》。

浅。父亲的引导不仅让黄尧对书法绘画样

意和中国合资的银行首次在上海成立。国

黄尧的父亲黄汉钟出生于浙江省嘉善

样精通,更激发了他对不同门类中国艺术

际贸易增长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大量新财富

县。早年,他离开故乡到上海谋生,做过棉

的极大兴趣。

和商机。上海很快汇集了一批来自世界各

花生意。通过媒人结识了后来成为他妻子

年轻的黄尧最开始是在上海一家木材

地的作家、诗人和艺术家。大批名品店,俱

的宁波姑娘。

店当学徒。1933年,16岁的黄尧作为记者

乐部和电影院也相继开张,以迎合这些新

黄尧从小就接受艺术的熏陶。黄汉钟

供职于上海最大的报社之一《新闻报》,从

贵阶层。正是这一年,在这座城市,艺术家

知识渊博,教子严格,他指导黄尧学习了中

事专栏和时评的编辑工作。不过,直到一年

黄尧出生了。

国传统书画、文学、文字学、历史和哲学。

后,报社让他创作漫画时,他的深厚绘画功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黄尧的家谱可以

黄尧很小的时候就接受了传统书画启

底才有了用武之处。

一直追溯到汉朝。先世黄香被列为历史上

蒙。日复一日,黄尧用毛笔蘸雨水,在父亲

很快,这位艺术家以汉画线条作的漫

的“二十四孝”之一: “儿童知子职,千古一

给他的光面城砖上习练汉碑,狂草,全用中

画人物“牛鼻子”诞生了。他是一个长相滑

黄香”写的就是他。一千多年以后,黄尧的

锋,以掌握运笔的基本技法。

稽,无所畏惧的中国绅士,讲出了普通人的

父亲希望三个儿子能光宗耀祖,因此以中国

“ 我必须学习拿画笔时胳膊的正确姿

心声,黄尧因此一夜成名。

三位传奇贤君“尧”、 “舜”、 “禹”为他们起

势,”黄尧后来回忆道, “在砖上的不断的

18岁的时候,黄尧成为《新闻报》的美

名。黄尧没有让父亲失望,作为漫画家、书

练习给了我胳膊一种内力,并且让我养成了

术编辑,参于张聿光,钱化佛等诸君子组成

法家、画家、历史学家、作家和哲学家,他

工整而流畅的书写习惯。”

的雅集聚会,而牛鼻子也有了一群忠实拥趸。

一生都不懈地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着对他

待黄尧书法日有进步,他父亲始授以

1934年,黄尧的“漫画时代”开始,并

人的关爱。

绘 画。先 写 双钩而后 铁 线 以及大 小米循

一直持续到1956 年。他成为上海漫画运动

到了清朝,黄尧的高祖黄安涛(1777-

序而进。

的中坚力量和积极分子。1935 年,在黄尧

1848年)曾任潮州太守,他十分喜爱书法和

黄汉钟和朋友们聚在一起讨论和欣赏

的参与下,上海漫画俱乐部成立。1936 年,

绘画,收藏了许多字画。黄安涛与嘉兴著名

字画时,年幼的黄尧也总是在场,这无疑有

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在上海开幕,黄尧

画家张子祥和《芥子园画传》的编绘人之一

助于培养他注意细节的敏锐眼光。当时家

是组委会成员之一。漫画家们在一起度过了

5


引言

(左上)1956年,黄尧与马来西亚教育部长敦拉萨一起出席个人书画展开幕式 (右下)晚年的黄尧在马来西亚的家中作画

一段快乐时光,他们为彼此画肖像,并且一

作之一。

修养,经历过的非常时期,到过的不寻常之

道进行创作。

此时的黄尧已成就斐然,但仍没有停下

地,结识到的非凡人士,以及他为人处事的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周围世界的变化

前行的脚步。他不断挑战自我,拓展自己的

态度,我们便能更好地理解他惊人的创造力,

对他的生活和事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经

才能,开始尝试打破传统的国画技巧。他

不可思议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才艺。

过 数 年 对 中 国 领 土 的 逐 步 侵占,日本于

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到《实用画法》里,这为

不管 是什么原因,黄尧曾表示,他相

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在八年抗战

初学者提供了一系列的教程。许多年以后,

信“艺术是我们共同的幸福源泉”。他的绘

期间,黄尧创作了大量抗日题材的漫画、木

他把这一想法实施演变为一系列令人惊叹

画表达了简单的快乐和生活的奇妙,也反映

版画、旅行漫画,甚至传统的水墨画和国

的抽象画。

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怡然自得。多亏了他的

画。最初黄尧鼓励年轻人加入国民政府的

黄尧对古汉字和汉字起源的研究一直

作品,我们才有了更多快乐的理由。

军队抗击日本侵略者,1941年1月“皖南事

充满兴趣,这些兴趣引领着他步入了绘画创

黄尧于1987年辞世。

变”之后,他便不再鼓励人们参军了,转而

作的黄金时期(1973年至1987年)。从文字

专注于那些能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水

画(用汉字作画)到自由画(抽象绘画);从

墨画和旅行漫画。

一系列的东南亚风情画、儿嬉图、民间文化

后来,黄尧从越南到香港、泰国、新加

的民俗画到花鸟虫草,传统及创新的山水

坡,最后定居马来西亚。由于他在艺术领

画;到黄尧独特倒写的书法;他许多最有影

域取得的巨大成绩和声誉,马来西亚教育

响力,最感人的作品便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部长邀请他帮助制定教育政策,设立成人

关于黄尧在报纸、艺术、漫画和书画方

教育 班,在全国开设图书馆。旅 途中,南

面的成就,新加坡美术馆馆长郭建超先生

洋华人所取得的成就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

这样评价道: “这是一个传统文化和现代

象,他也因此对华人的事迹产生了浓厚的

媒体互相融合的早期例子,这让我们非常

兴趣。1967年,黄尧撰写出版了《马星华人

兴奋。”

志》,该书是关于海外华人历史的最重要著

如果我们能考虑到黄尧的个性与艺术 6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黄尧生平简表

1917 生于上海 1933 开始就职于上海《新闻报》 1934-51 漫画创作时期 1934 上海《新闻报》记者,创造“牛鼻子”漫画人物 1935 上海《新闻报》美术编辑 1937 宁波、南京、汉口 1938 重庆 1942 贵阳、桂林、柳州 向贵阳市政府捐赠《漫画贵阳》原稿

12月,与郑宝林女士结婚 1944 贵阳、昆明,黄炎生于桂林 1945 重庆、泸州 1945-46 昆明、越南海防 1947 昆明、广州、香港 1951-73 学术研究时期 1951 泰国曼谷 1956 新加坡、马来西亚吉隆坡 1959 担任韩江中学(马来西亚槟城)教导处主任 1960 年代 走遍马来西亚各地,为编撰《马星华人志》收集资料 研究古汉字

1962 担任新民中学(马来西亚亚罗士打)校长 1967 《马星华人志》出版 1973-87 绘画创作时期 1973 退休后回到槟城 1978 搬到吉隆坡与家人一起生活 1987 黄尧去世 1973-87 从学校退休成为黄尧艺术生涯的转折点,步入绘画创作的黄金时期 文字画,运用汉字作画 自由画,当代抽象绘画 出云书 水墨画 人物画:儿嬉图、百子图长卷、观音图、寿星图、民俗人物画、道教和佛教人物画 花鸟虫鱼画

7


1934-1956

漫画创作时期 “牛鼻子是一个圆脸,戴眼镜的绅士。漫画家想用他驳斥‘东亚病夫’的蔑 称。他把中国人身上的幽默和智慧都找了出来。为了保留漫画的拙趣,题目模 仿儿童的字迹,由毛笔蘸墨来了个倒写。”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三十年代的牛鼻子漫画(阅读的时候需要从左往 右,从上往下进行) 右上:多子图 右下:走头无路

其实, “漫画”一词早在十一世纪的宋

画”的名称。该报在一个月内分三次刊载

乐平创作了著名的漫画人物“三毛”。而黄

代就出现了。那时这个词是指一种水鸟。至

“时事漫画”。这比 1925 年著名画家丰子

尧和他的“牛鼻子”系列也稳坐在了漫画

于“漫画”作为绘画门类,最初出现在日本,

恺的《子恺漫画》公开发表要早 21年。当

界的金字塔尖。

后来传入中国。

然,1925 年起《子恺漫画》的连续发表和

“虽然这些漫画广受赞誉,但二十世纪

1814 年,日本画家葛饰北斋的作品集

结集出版,对“漫画”这一名称在中国的

三十年代的漫画并不只是娱乐。”艺术评

出版,名为《北斋漫画》。 “漫画”一词正

传播普及功不可没。

论家陈依范这样写道。它们是对时事政治

是出自于该书之书名。《北斋漫画》流传到

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批漫画家

的幽默评论,往往揭露各种腐败,讽刺当

中国后,这个名称也逐渐广为人知。

风靡全国。出生于浙江的叶浅予先生因他

代社会,崇尚民主,批判封建迷信。事实上,

1904 年,上海《警钟日报》上发表的

的漫画人物“王先生”而闻名一时,他也是

它们很快成为重要的社会时评工具。当时

具 有漫 画特 征的绘 画 就 被 冠以“ 时事 漫

中国第一位采用对话框的漫画家。后来,张

的漫画对于如今的历史学家研究那个时期

9


漫画创作时期

1935年出版的第一版《牛鼻子》

的历史,有着关键意义。漫画正是那时的

“牛鼻子”漫画人物的 核心价值 是幽默与

增添了些许童真和童趣。黄尧称之为“出

当代艺术。

勇 气 ,是 一 个 普 通 人 追 求自尊,争 取 民

云书”,因为写的时候每 个字都是 180 度

与此同时,外国— 尤其是美国—

族 独 立 的 形 象 ,打 破了“ 东 亚 病 夫 ”的

颠倒写的,正如前唐著名诗人陶渊明《归

产品和文化大量涌入上海。米老鼠,唐老

魔咒。

去来辞》中所描绘的“云 无心以出岫,鸟

鸭 和 大力 水手占 据 了文化 市 场,黄 尧 因

牛鼻子的冒险 也 具 有典 型 的中国 特

倦飞而知还”。

此决心创造一个国产漫画人物来 打 破 外

色,贴近当地漫画读者的生活。比如在牛

这 种 特 殊的书法 技 巧令 黄尧声名大

国文化势力的垄断。

鼻子《假使集》中,牛鼻子变成了孙悟空,

振 。当 他 表 演 这一 绝 技 时,无 论 在 任 何

同一时期的美 国漫 画多是神 通广大

明 朝皇 帝,以及 许 多 其 他 的中国 历史 和

时候、任何展览上,都能吸引到大批观众。

的超 级英 雄,这 是大 萧条 时期美 国的 社

神话人物。

他的艺术不仅是社会精英的奢侈品,更走

会 活 动家 想 要 摆 脱 人性弱点的象征。黄

还有一样东西让黄尧的漫画颇具中国

向广大民众,让普通百姓能从中得到享受。

尧的 漫 画 描绘 的却是 普 通人:牛鼻子 无

特色和黄尧特色:标题。每幅漫画的标题

他把别人的钦佩当成是对自己的激励,不

论 是 他 的 外 形,为人 处 事 的 态 度,还 是

都用毛笔书写,并且 采用颠倒写法。这样

停地创作,并且毫不吝惜地把许多作品赠

他 的 幽 默 感,都 具 有 鲜 明 的 中 国 特 色 。

写的字看起来很像是小孩子写的,为漫画

与观众。日积月累,熟能生巧。最终无论尺

10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幅,字体和内容,皆得心应手,全在“无心” 中得之。

牛鼻子的创作 乍一看,牛鼻子

表现人们的乐观与纯真”的形象。它也 必

的,倒让我找到几点,可都是使人起恶感、

须“表现出中国特色的幽默”,并且“改变

讨厌和难堪的。”

当下中国人在西方媒体上受到蔑视的负面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黄尧正是在情绪

形象。”

低落的时候灵感闪现。当时他懒洋洋地躺

黄尧深知要塑造这样一个人物绝非易

在椅子上,陷入了深思。由于疲倦和失望,

事,所以无论是对人物的形象表现,还是

他举起一枚小镜子,做了个鬼脸。看着镜中

绘制方法,他都一丝不苟。他画了许多草稿

人,他突然意识到自己一直在寻找别人的脸,

自己都不满意,只得舍弃重画。据说他当时

竟从来没考虑过自己的。他马上提笔开始

废寝忘食,画纸撕掉一张又一张,还经常受

画自画像。完成后,把画纸拿远看了看,立

到头痛的困扰。

刻意识到他找到了那张寻觅已久的脸。

黄尧回忆说:“无论走在街上、路上,

195 6 年,王世昭 在《牛鼻子的画及

我都用一双近视眼很用力地去注意,希望

其人》中 介 绍 了 黄 尧 的 外 貌 特 征 。他 写

获得一个可以做我的所谓对象;甚至在宴

道: “此公(黄尧)面圆略黑,恍如新年之

会上,我让一位位的客人,坐得端端正正的,

年糕;时御宽阔之玳瑁边眼镜,神气十足;

像一尊尊罗汉似的,让我挑选。谁知,不是

身段不高,但也不矮;胡子老长不出。”

平凡的,就是使我失望的。平凡的,面孔上

尽管牛鼻子形象跟作者极其相似,但

生着一样的耳目口鼻;失望的,都是不平凡

黄尧也对其进行了艺术加工,赋予了更多

只是 个简单的中国 中 年 男 子 形 象 ,不 过在创作过程中,黄 尧煞费苦心。自从《新 闻报》交给黄尧创作 漫画的任务后,他就 决心要创作一个“能

左上:1938年出版的牛鼻子《假使集》封面 右下:选自牛鼻子《假使集》的漫画 中间:一个拖着长尾巴的“寿”字

11


漫画创作时期

后练习不辍,所以,即使到了老年,这个功 夫对我仍大有用处。” 牛鼻子 最 显著的特 征 要 数他 那 著名 的大鼻子。之所以会把鼻子画得如此夸张, 黄尧解释说是为了让人物形象跃然于纸上, 留在读者的脑海里。事实上,大鼻子不仅 突出了漫画人物带给读者的视觉特征,也 赋予了它内在的幽默感。 一个读者喜爱的漫画形象,一定少不 了能让人打趣的地方。牛鼻子其他的面部 特征也非常有个性。一对又大又圆的耳朵, 而且,和黄尧一样,都是近视眼,戴着又大 又圆的眼镜。牛鼻子和黄尧有着同样的视 角和好 奇心— 都是透 过 模糊的厚眼镜 片来观察世界的。

牛鼻子名字的由来

“牛鼻子”这个名字的 涵义可以追 溯 到十几个世纪前的三国时代。据《三国演 义》记载,司马懿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不 敢进城,反令大军退兵。当他终于意识到 中计,举兵返回准备攻城时,诸葛亮的救 兵已经及时赶到并大败司马懿。在逃跑时 司马懿气急败坏、无可奈何地骂道: “牛鼻 子老道!” 对黄尧和他的读者来说,在 30 年代的 中国,牛鼻子成为了那些饱受欺辱却不能 言的中国普通百姓的代言人,说出了他们 的心声。 黄尧和牛鼻子模型,与万氏兄弟一起筹拍动画片(摄于三十年代)

特征,让他在视觉上更令人 过目不忘,并

睛和嘴巴就三点,但是这三点位置的微妙

且更具政治代表性。比如他创造的人物是

变化却能传达出一个全新的面部表情。黄

一个圆胖的形象,代表了健康与富足,这与

尧也喜欢把牛鼻子脸上的三点,让客人自

西方媒体上常见的瘦弱多病的中国人大相

己加上,由此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神态。

径庭。并且牛鼻子总是腰杆笔直,抬头挺

中国漫画的先驱万氏兄弟非常欣赏牛

胸— 这是一个精力充沛的男子,也是一

鼻子的简单朴素,称它为当时最巧妙传神

个形象正面的国民。

的漫画作品。本来万氏兄弟打算和黄尧一

有趣的是,黄尧把牛鼻子画成了个只

起制作一部牛鼻子的卡通片,但由于日本

有四根头发的秃子。中国的传统观念认为,

侵华在即而被迫终止。

只有那些经常动脑子的人才会谢顶。留下

如今这样简洁中国书法线条的漫画画

那四根 头 发完 全 是出于艺 术的 需 要,用

风已不足为奇,不过在当时那可是首开先河

来 表 现牛鼻子 的 情 绪。当牛鼻子高兴 的

的创作。

时候,他那四根头发就会飘起来;当他生

黄 尧 的 老 朋 友 姚 拓 先 生 曾 这 样 写

气时,它们就会立起来;当他紧张的时候,

道:“凡是看过 黄尧水墨画的人,都很惊

头发便发抖;当他伤心的时候,头发 就会

奇他的毛笔线条,均匀,细腻,流畅。”黄

垂下来。

尧是这样向他解释的,“ 我从 小就遵从家

尽管牛鼻子的画法极其简单,它的眼

父的教导,专门去画铁 线描的功夫,年长 12

右上:牛鼻子头发的不同画法表现不同的情绪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五步画出牛鼻子 黄尧希望牛鼻子造型简单,简单到连儿童也 能画出来—后来他确实也是这么鼓励小朋 友们去做的 (见抗战时期)。 “牛鼻子”的造型 口诀是:

上海时期 (1934-1937)

一圆 (脸的轮廓)

二横 (眉毛)

四直 (头发)

五圈 (耳朵,眼镜和鼻子)

成为了中国人民勇气和希望的一个象征: 一位不断在报纸上揭露日寇侵略罪行

并展 现中国 人 民 优良 品质 的民

20 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内外交困。不

间英雄。1937 年 4月,黄尧利

但面临外敌入侵,国内也军阀林立,国共

用他的影响力,鼓励少 年儿

两党冲突日益加剧。这一时期的上海遍布

童们进行漫画创作。他号召

日、英、法等国租界。觊觎中国丰富资源已

少年儿童创作各自心目中的

久的日本,于1937年7月发起全面入侵。

三点 (眼珠和嘴)

“牛鼻子”,并投稿参与“世

值得 注 意 的 是,黄 尧 和 其 他 漫 画 家

界牛鼻子展览会”。展会主

在 此 期间正积极 探索 开展中国漫 画运

旨是给予来自不同国家和文

动。1935 年,由黄尧、张光宇、张正宇、叶

化背 景的孩子 一 个分享他们

浅予、鲁少飞、张英超、黄苗子、丁聪、梁白

关于未来梦想的机会。不到三个

波、王敦庆和张乐平等人发起的漫画俱乐

月的时间,黄尧 就收到了 2000 多件

部在上海成立。次年,漫画俱乐部在上海

作品。5月1日,黄尧创办了《牛头漫画》杂

举办了第一次全国性的漫画展览,从 2000

志,专门刊登少年儿童们创作的“牛鼻子”

多件候选作品中挑选了700多幅进行展示,

漫画。他的一些知名友人也纷纷在该杂志

和“慰问前线士兵”等主题绘制漫画。两周

此次展览大获成功。林森(1931-1943 年

上发表漫画作品和文章。

时间里,共计收到四万多张作品,其中的部

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出席展览并称赞了

然 而 当 时 日 本 已 经 对 上 海 虎 视 眈

分作品于1937年9月26日在上海儿童界救

漫画家们(尤其称赞了黄尧和鲁少飞的作

眈。1937年夏末,黄尧的漫画开始讽刺更

亡协会组织举办的全国儿童救亡漫画展上

品)。这次展览声名远扬,其后在南京,苏

黑暗的现实— 全面抗战中的国内政治。

展出。10月4日,上海儿童界救亡协会出版

州和杭州等地陆续进行了巡展。

中国人民知道,抵抗日本军队的全面入侵, 了第一期《中国儿童》刊物。该期刊共印制

“牛鼻子”就 从 1934 年诞生之日起,

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了6 万份,刊载了部分参展作品,详细报道

“八一三”事变后的第一天,1937 年 8

了由该协会主办的展览活动。之后 这些了

月14日,黄尧和漫画家们组织建立了上海

不起的作品被放入40 个箱子装上火车,由

漫画界救亡协会。并和王敦庆,廖冰兄,特

中国童子军带到全国各地展出,沿途每站

伟等人创办了《救亡漫画》五日刊,旨在激

都受到最高礼遇和安全护卫。

起人们的爱国热情。

这时的“牛鼻子”正处于全盛时期,不

之后的三个月,上海守军顽强抵抗,为

仅刊登在报纸上,也出现于杂志,儿童书籍

全国其他地区的抗战争取到了组织调度的

和其他文学作品中。不幸的是,这些漫画

时间。上海市区大部分被毁,外国人纷纷

在群众中的影响力之大,使得日本侵略者

逃离。黄尧和儿童们的“世界展会”也因

也开始模仿。

战火而延期。

1937年初黄尧注册了“牛鼻子”商标,

“牛鼻子”再次向青年漫画爱好者们发

然而这并没能阻止日本人的盗用。他们控

出倡议,这一次,黄尧邀请他们围绕“抗战”

制的英文《北平纪事报》在 1938 年发表了

右上:黄尧自画像(作于1936年) 左下:黄尧和穆一龙(摄于三十年代)

13


漫画创作时期

以美化侵略为主题的“牛鼻子曰”漫画。黄 尧公开抗议,声明这些作品均为伪作,并于

1942年夏在重庆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国内 外记者展示真相,阻止日本侵略者继续使 用这一漫画形象。 1937年10月,上海最终沦陷。但可以肯 定的是,中国军民超乎侵略者想象的顽强

上方:1936年出版的《牛鼻子》第二集封面 右下:极具爱国精神的牛鼻子(作于上海时期)

抵抗,重创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14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上方: 《72侵略图》 下方: 《民族的吼声》封面

厂装铁板的船,睡在船肚中,雪天冻水澈骨

抗战时期 (1937-1945)

生寒,似在大冰厂,到了汉口。” 黄尧在武汉休息了一个月。原本他计

由于积极领导参与上海儿童界救亡协

划和十多个朋友一起从武汉前往重庆。但

会的活动,黄尧收到了日本人的恐吓信,不

多数朋友都选择了留在武汉的临时政府任

得不迅速离开上海。1937年11月,在驻沪

职。最后,只剩下他和张恨水一起逆流而上,

守军顽 强抵抗三个多月后,上海沦陷,黄

经历了难忘的长江三峡之旅。

尧在沦陷当天离沪。

别),过曹娥江等了两天,到杭州。再等了

在重庆,黄尧集中精力创作抗日作品。

黄尧 在 回忆文 章 中讲述了离沪的经

两天(不下雨,有日机轰炸),走京杭国道,

和上海时期一样他 继续绘 制社会 讽 刺漫

过 :“要 取 道吴淞口,乘轮 到宁 波,(向住

上南京。到南京,逢到南京已在撤退了,我

画,不同的是,他更加明确地指出重庆的

在 军 厩 山中 禅 悦 寺,带 着三弟的 母 亲 告

就连夜满脚踏着泥泞地到芜湖,赶搭兵工

社会弊端,表达他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愤

15


漫画创作时期

慨,号召大家无论贫富、无论国共,都拿起

《义勇军进行曲》。黄尧也许是第一个为中

武器保卫国家。这些漫画发表于各大报章

国国歌配画的人。

杂志,并集结为系列小册子《后方的重庆》

经过六个多月的资料收集和研究,黄

于1938 年出版。与此同时,他创办了自己

尧创作了《72侵略图》。该书出版于1938

的出版社—民间出版社,专门出版面向

年 4月,共 4册。全书按照时间顺序,记录了

士兵和大众的读物。

从1891年至1937年日本对华的 72 次侵略

1938 年3月,他出版了《民族的吼声》。

行为。

在该书的前言中,黄尧描述了上海租界当局

黄尧 进行出版活 动的目的是 鼓 励更

对人民,尤其是文艺界的压制。当时的重庆

多的普 通 群众参与 抗 战。他和 文 艺界的

缺乏印刷设备,纸张昂贵。该书以在沦陷区

朋友一起,不断探索与民众沟通的最佳途

被禁的著名抗战歌曲的歌词为标题,创作

径。1938 年9月,他在民间出版社编辑出版

剔除,装入新的液汁,强有力地在‘民间’

了多幅抗日漫画。最让人惊奇的是,书的最

了《新的连环图画座谈》,鼓励更多人阅读

开展着,这样它就能成为真正推进国家整

后6页正是现在的中国人民共和国国歌—

漫画,后来这被证明是绝佳的传递鼓舞士

个‘文化’, ‘教育’, ‘艺术’的一种最伟大

气信息的媒介。

的力量!”

“‘连环图画’这样东西,虽然似乎是一

他补充道: “更进一步可以说:在这紧

匹‘野’畜,一头‘四不象’,但它的可能性

张的非常时期下,它的力量是更不可忽视的,

很大。”黄尧在《新的连环图画

“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摘自《义勇军 进行曲》(《民族的吼声》,出版于1938年)

小言之,它能达到整个‘宣传’的力量,大言

座谈》的序言部分写道: “以

之,它能发生整个‘政治’和‘军事’的力量,

前因为它的内容太空虚腐烂!

就是真正能唤起‘全面抗战’, ‘全民动员’

于是一般文化人对它摇头,而

的一件最好的工具!”

一 般中下层人们 却又 趋 之 若 鹜,这现

上 述 探 讨 的 结 果 是 一 系 列 十 余 本

象使我痛心,现在我们只要把它旧的内容

新‘连环画’图书,它们被用来鼓舞士兵和 农民的信心。 ‘牛鼻子’和其他青年人一起,

马背上的牛鼻子(《漫画重庆》 ,出版于1938年)

《小五子替兄报仇打东洋》封面,张望 作,黄尧 编,出版于1938年

16

身着戎装,在前线抗战,同时向士兵们传 授实用技能。从如何使用武器,到如何对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抗战门神图(印制于1939年)

待战俘,内容丰富。他们也出现在偏远的村

枪手榴弹,而不像传统的门神那样手持大

欧洲也陷入了战火,因而暂时没有能力帮

庄,向村民们宣传青年参军的必要性,大家

刀长矛。门神肩上的小旗子写着“打倒日

助中国抗日。和往常一样,黄尧向同胞传

为何应当努力耕作,支援前线抗战。

本”, “复兴中华”,童子手中的铜盘上写

递着正义必胜的信念。作品中所有的外语

黄尧是少数能引起农村民众共鸣的连

着“有钱出钱”, “有力出力”。

都翻译成了中文。

环画先驱之一。

黄尧还创作了印有“杀敌,复仇”字样

1941年初,民间出版社发行了黄尧的

随 着 战 事 的 推 进,印刷 材 料愈 发短

的《和合二仙画》,及《抗战钟馗图》鼓动

《一个中国兵》,用于士兵的实用教育。故

缺,黄尧不得不寻求其他途径来宣传抗日。

民众斩杀社会上的“新五毒”。据不完全统

事讲述了四川军队中一位牛大哥的抗战经

于是,他选择了更加节约材料的木刻版画,

计,当时这些木版画印数超过 50 万份,在

历。从参军、受训、到前往战场杀敌、直到

也成为运用民间艺术形式进行抗日宣传的

西南广大地区,尤其是乡村广为传播。

受到嘉奖,这是一个关于“好人从军,英勇

先驱艺术家之一。这也是当时与广大农村

1940 年中,黄尧编辑了《亚洲在漫画

抗战”的系列画作。

民众沟通的直接有效方式之一。

中》。他觉得,通 过向中国人民 展示其他

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在前言中这

黄尧的《抗战门神图》版画就是一个

国家对抗战的看法,可以鼓舞民众的信心

样描述该书对读者的激励作用: “总之,我

很好的例子。创作时间约为1939 年,但直

和士气。在书中,外国漫画家通过作品描

们得感谢抗战,在抗战期间,我们不仅看 到‘牛鼻子下乡’, ‘牛鼻子入伍’, ‘牛鼻

到 2002 年才再次被发现。这对门神显得

述了中国遭受的不公,以及中国是如何的

十分与众不同,门神下方的两个童子均正

博大和顽强,日本侵略者不可能最终得逞。 子杀敌’,而且只要 抗 到 底,一定 还会 看

面而立,而非侧面相向。两个门神拿着步

他还编辑了《欧洲在漫画中》,让民众知道, 17

到‘牛鼻子’走到鸭绿江边, ‘牛鼻子’在


漫画创作时期

子怎样创造的?”和“牛鼻子的画法”。 黄尧的好友,知名女作家谢冰莹后来谈 到牛鼻子的奥妙时指出,他不仅是一个强大 的漫画人物,也有着人道主义信念: “是一个 富有同情心,正义感并大力宣扬博爱的人”。 抗日战争持续进行,到 1943 年,英美 均对日宣战。同年黄尧出版的《战争中的 中国人》封面上出现了英美国旗。 介绍该书时,黄尧明确表达了他对中 国面对入侵临危不惧的看法: “艰苦地战 斗,除了增强抗争的毅力外,更溢出中华民 族伟大的,独具的,幽默的特质。” 时 任 英 国 驻 华 使 馆 新 闻 处 主 任 的 “黄尧先生的 L . C . Smith先生这样写道: 漫画,尤其适合于现时的情况,他所画那 种轻松而具有独特性的中国人物,是新颖 的,幽默的,真实的,这个 轻巧而具有独 特性的人物在艰苦中能秉着不屈不挠的精 神来对付危难和困乏,这给了要描绘战时 中国日常生活的人的一个指导,我相信他 的漫画一定会得到应得的成功。” 黄尧的好友,知名办报人俞颂华先生 在序言中这样解释为何要以中英文双语出 版该书: “抗战以来,他一向在大后方各地 努力,而敌伪在北平沦陷后出版的英文的 北京纪事报上竟特辟一栏,刊载伪拟他画 法的时事漫画,且 还冒用他画名字‘牛鼻 子’。故我们替他出版这本画册,特于每幅 画上加注英文,以引起国际友人的注意,使 他们知道敌伪冒名作伪的无耻。”

《战争中的中国人》封面和漫画(出版于1943年)

俞先生还在《介绍画家黄尧的修养与 作品》一文中对黄尧漫画的成功做了简短 富士山头与日本被压迫民众士兵痛饮胜利

本书,包括《好专员》,《好将军》,《光头

而精辟的论述: “他作品背后的思想,是凭

酒呢。”

游击队》等。

着经验,注重实际,切乎真相,而并不是空

该书出版的同一天,黄尧的民间出版

“皖南事变”成为黄 然而1941年1月,

中楼阁的幻想,尤其是他的漫画,画中有

社还发行了《好男儿》。两书内容相近,不

尧战时漫画创作的转折点,从此之后,他

深意,诗意,还有理想中很高的境界,而同

同的是《好男儿》以图画为主,方便文化程

再也不鼓励大家参军了。转而开始通过出

时又合乎现实,切于实际,其内容一点也不

度低的士兵阅读。主人公“好男儿”本是一

版书籍,举办展览等形式,赞颂普通中国

空虚的。”

个乞丐,但他“懂得参军光荣”以及“抗战

人民在艰苦抗战岁月中所闪耀的伟大精神。

必须进行到底”。

其间,黄尧也开始创作传统的水墨画,并

当黄尧向读者介绍这本书时,他这样

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作为创作题材,描绘

诠释主人公: “请问全国亲爱的后方同胞, 了西南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风貌。 你认识了本书的这位弟兄,你是不是有一

为抚慰战时人民的精神创伤,黄尧还

些恶习惯的‘混’的观念,甚至有一些敷衍、

出版了牛鼻子漫画的绘制教程。他深信绘

苟且、投机、顽崛、动摇等可耻的劣性,及

画,尤其是漫画,能够让民众表达自己,是

有否自己对不起自己良心的念头,我相信

一种宣泄悲恸和愤怒的途径。出于这样的信

你的智识总比他强,你的出身一定比他高,

念,他出版了《牛鼻子十讲》,成为当时的美

你得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艰苦奋斗。”

术教材。前三章也被单独出版为《牛鼻子三

创作热情高涨的黄尧当年还发行了多

讲》,包括“为什么要创造牛鼻子?”、 “牛鼻

18

“啷啷啷!……深长又宏亮的马铃声不断地响着” (《漫画贵阳》,出版于1942年)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上方: 《漫画重庆》 右下:穿着苗族服饰的牛鼻子(《漫画贵阳》,出版于1942年)

国画及旅行作品

黄尧生平的一大特点是游历广泛。这是 出于爱好,对于考据的热忱,还是时势所迫, 已难以求证。最大的可能是三者兼有。我们 所能了解的是,他的足迹不仅遍布中国,也 远至东南亚各地。从越南,香港,到泰国,新 加坡和马来西亚,并在马来西亚度过了最后 的岁月。 离开上海之后,黄尧走遍了中国的西南 地区,先是在重庆活动,然后又到了成都、 贵阳、广州、桂林、衡阳和昆明。尽管在抗 战的艰苦岁月里,资源极其匮乏,他 还是 出版了超过 25本图书,为各大报纸和《中 国旅行杂志》绘制插图,甚至在这一时期 每一个他居住过的城市都创作了漫画和绘 画作品,并举办多次展览。其中很多作品关 注抗战,也有不少刻画当地风情和少数民 族生活的作品。 在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所画的黄尧漫 画像中,我们看到在1942年的四川乐山,黄 尧为一位在路边商铺端汤的妇女绘制素描。 1942 年 8月,黄尧来到贵阳。留邀贵 阳短短的三个多月里,黄尧办了三次画展: 《百寿图》、《战争中的中国人》和《漫画贵 阳》。 “三数个月中,黄尧先生画画已超数 百幅之多。其作品得到当时寓居贵阳的众多 画家肯定和百姓喜爱, 《百寿图》与《漫画贵 阳》被当时并称国内八大书局的贵阳文通书 19


漫画创作时期

局出版发行,为贵阳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古幽 风趣、社会风貌等地方民风民俗资料。” 百寿图为长轴连续漫画,为黄尧先生

1941年夏天憩居峨嵋山所作,共一百幅,精 为寿星百种姿态,仰卧起坐,别具风趣,尤 以书法之道写成,笔简意工,深有唐画家之 崇气,元人之高韵。原画由文通书局彩色精 印出版,分四幅一堂。 《百寿图》让贵阳人初 识了牛鼻子,也爱上了他的作品。 《战争中的中国人》漫画展览于1942年

10月底为筹募贵阳市乞丐救护基金在筑举 行。时任贵阳市长的何辑五在贵阳《中央日 报》献言: “画家黄尧同志,素以漫画驰名 国内,常于沪上各有名画报,刊有作品,颇 为艺术文化界所称许。抗战后转徙西南,阅 历山川既广,艺术进境愈深。刻以最爱所为 漫画作品,如《战争中的中国人》等,举行 公展,以响应本市救济游民乞丐之举,以参 观券收入所得,捐助救济事业,其热心公益, 发扬艺术,实属难能,特以数言致佩!并以 此促起本市各界之注意!” 在《漫画贵阳》的序言中,黄尧这样写 道: “我觉得‘贵阳’城很有诗意,尤其是四 环净白的城墙,配合着啷啷啷驮马铃儿的 声音,假使要我写描写贵州的剧本,不论制 曲、谱歌,或舞蹈,这是再好不过富于诗景 的背景和效果。” “随意地把贵阳的风光拈了些来记下, 无意地编起来,成了一首诗的格式,又随意 地朗诵了一遍,就随意题了它为‘贵阳的朗 诵’,其实不像诗,而实在觉得贵阳倒是太 富于诗意了。” 其中一幅欢乐的漫画展示了牛鼻子和一 个身着传统服装的苗人扭打在一处。一年之 后,我们看到他自豪地和一个苗族村民穿着 同样的衣服,加入到两位身着节日盛装的苗 族妇女的传统舞蹈中。 有趣的是,贵阳市政府提倡文风,要 将这套画长期保存在民众教育馆,一年公 开展览一次,开放给市民免费参观。用黄 尧自己的话说: “本来,打算送我钱的,我 却将画留在陈 恒安兄的家,即离开 贵阳, 去了桂林,想不到,贵州当局竟厚意邀我 住在贵阳郊外名胜地的‘花溪’,所以由政 府在花溪拨一块地作为酬谢我的画,给我 建屋住下来,而我即建议政府建一所艺术 馆。想不到,理想竟成事实。”1942 年黄 尧在贵阳举办了三次展览,收入全部捐给 了战乱中的难民。 20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矛盾集》漫画,28.8厘米×33厘米,作于1947年

21


漫画创作时期

上方: 《香港矛盾集》,1948-1951年连载于香港报纸 左下:黄尧在吉隆坡的个人展览上展示“出云书”书法技巧(摄于1956年) 右页:马来牛鼻子系列:击鼓玩耍,38.3厘米×50.4厘米,作于1956年

1942 年末,黄尧终于和相恋四年的女

在桂林,柳亚子对黄尧画的梅花, “爱

溟、何香凝、李崧圃、柳亚子、李任仁、马万

友郑宝林成婚。他们于1938年初次见面,当

不释手,赞口不绝。据不完全统计,从1943

里、周千秋、沈尹默、梁鼎铭、王羽仪、欧阳

时因抗战爆发,复旦大学的师生辗转从上海

年1月17日至4月7日,柳亚子便为黄尧所画

予倩、马衡、张少痴、陈海鹰、季康、梁寄尧

迁至陪都重庆。这一年,黄尧受邀到复旦大

的梅花挥毫题诗20首”。

等的书画作品。

学演讲,注意到了这位充满朝气的法律系

1943 年3月在中国旅行协会组织的展

黄尧在桂林举办了数次个人展览。其

学生郑宝林,她“尤为出众的素描”吸引了

览上,黄尧展出了100多幅桂林素描,题材

中,19 43 年 8 月为 筹 集 防 疫 和 托 儿 所 经

他的注意。之后的几年,黄尧经常前往峨嵋

包括瑶山上的朝圣者。

费, “黄尧画展”在不同地点同时举行,他

山脚下的乐山去她所在的武汉大学。他也因

同年7月20日,黄尧参加了由潮梅旅桂

每天现场表演“出云书”绝技,并现场作画。

此三上峨嵋。郑宝林于1942年毕业,自此他

同乡救灾会主办的“救济岭东灾荒书画义

凡捐款100元者,可得一副书或画。(资料来

们终于可以一起前往重庆和桂林了。

卖”。除黄尧的画作外,还有李济深、梁漱

源:魏华龄主编:《抗战时期文化名人在桂 林(续集)》) Denise Wee在《东方》杂志上写到: “当 文人学士们专注于兰竹菊梅时,黄尧的画还 包括嬉戏的儿童、农民以及中国神话人物的 漫画。他的艺术真正触及了大众,在知识分 子和平民之间搭建了桥梁。” 在这一时期,黄尧创作了一系列旅行 漫 画。《漫 画贵阳》(1942)和《漫 画重 庆》(1943)都作为图书出版。《漫画桂林》 《漫画昆 (1943)发表于《中国旅行杂志》, 明》(1944)被展出并出售但没有出版记录。 另外,在 1943 年黄尧还创作了大量关于苗 族的漫画。

22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1944 年,随着中国东南沿海的进一步

次侵扰了他们的生活。随后的几周时间里,

进行过展出。如今已无法知晓当时展出的

沦陷,黄尧和已有身孕的妻子不得不逃往贵

黄尧一家不但奇迹般地躲过了机枪的子弹,

盛况,只知道许多收藏家为了一尺斗方的作

阳。这对年轻的夫妇寄居在贵阳市艺术馆

还逃过了法军对他们房屋的轰炸。

品,出价二两黄金。

的楼上,该馆恰恰是1942 年贵阳市政府在

黄尧在日记里写到,法国的轰炸开始

不久之后,黄尧前往英国统治下的香港,

接受黄尧捐赠的100 幅漫画后所修建的公

时,他躲在地下掩体里。一轮轰炸之后,家

途径广州时举办了在大陆的最后一次展览。

共文化设施。同年七月黄尧在贵阳举办了另

就成了废墟。

他一生中第一次发现,自己成为了真正的侨

一次展览。长子黄炎于九月出生。随着国民

“ 损 失 的 钱 物 不 用 算 ,”黄 尧 回 忆

民,这在作品中时有反映。从讽刺性的《香

政府在正面战场的节节败退,西南战局日

道, “最可惜,我历年收藏的书,画和朋友

港矛盾集》到《香港牛鼻子》,他的画反映出

益恶化。

们送我的精品。”

殖民地消费主义文化中的贪欲、贫困以及种

黄尧在回忆文章中写道: “贵阳农场中

于是,黄尧和家人再次开始了逃亡。他

种矛盾。之后,也许是因为此时的黄尧身边

躲警报,又仓皇北走泸州避难,所以厌倦战

们一路徒步前行,甚至还在一个谷仓里连

有了一个三岁的儿子,他受到启发画了《孩子

争生活,遂生桴浮海之心,远渡南洋,一直

躲了三天。幸运的是,黄尧的技艺仍然非常

的话》:一系列50幅关于一个香港殷实家庭

在海外,四十年而迄今仍茫茫不知所之?”

有用。他被当地政府官员奉为上宾,用出云

孩子和他家人及宠物狗的故事。

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原

书写了好多首唐诗,越南人竞相收藏,黄尧

1951年,黄尧离开香港,前往泰国并

子弹,日本投降。随着中日双方代表在南京

一家因此得以在战乱中幸存。1946年末,精

在此居住了五年。由于护照申请的问题,他

正式签署日本投降协议,抗日战争于9月9日

疲力尽的一家人终于搭上了最后一班从河内

移民巴西的计划受阻。此时热爱和平的黄

上午9时正式结束。

飞往昆明的飞机。

尧开始对基督教产生兴趣。宗教中的普世

黄尧曾想过重返上海,但由于当时大量

回到大陆之后,黄尧根据在越南的素

之爱对于多年来饱受战乱之苦的黄尧尤其

报道称上海腐败猖獗,他改变了想法,转往

描创作了国画《越南风光》,其后还创作了

有吸引力,因此,他一度成为了传教士。

昆明和朋友们一起筹备在越南投资银行业。

讽刺抗战胜利后国内丑恶社会现象的《矛

1956 年,黄尧受马来西亚教育部长

不久,黄尧携家眷搭乘一架货机于1946 年

盾集》。

敦 拉萨之 邀 前往该 国,帮助 制 订 教育 政

前往河内。

《矛盾集》、 《越南风光》和《漫画昆明》

策。黄尧清楚 地记得这个 邀请:“他告诉

不幸的是,越南和法国之间的战争再

是黄尧在祖国创作的最后作品,都在昆明

我,艺术是一门通用的语言,所以欢迎我

23


漫画创作时期

留在这里。我也相信艺术是我们共同的欢

系的重要性(《牛鼻子和小牛》)。友情,家

乐源泉。”

庭关系,努力工作的重要性都在这些漫画

黄尧再一次用其最熟悉的漫画人物来

中清晰地得到体现。不少漫画素描也结集

表述他的想法和经历,创作了《马来牛鼻

成一系列教育性的小册子出版。

子》。在这个系列中,我们看到牛鼻子悠然

1974 年,黄尧创作了他最后的漫画系

自得,穿着纱笼,和当地人一起劳作,摘椰

列。这一作品被命名为《夏娃和亚当》,与

子,收割稻谷。自始自终,牛鼻子都是黄尧

他之前的作品风格迥异。这些美术作品描绘

想要表达的“不同种族间和平共处”理念

了裸体的夏娃和亚当,以早期人类的形象出

的完美范例。

现。他们彼此依赖,发明工具,打猎,绘制抽

“我此时最大的愿望是,彼此怀有偏见

象画,最值得注意的是,还尤其表现了他们

和误解的人们能够尽释前嫌,”这时的黄尧

一起发明了早期汉字的书写方法。

说: “合作带来力量。”

也许有人从这些画中推断出一种简化

同年在 新加坡,黄尧展出了《马来牛

事物的欲望,和最基本的关于和谐共生的

鼻子》以及其他两个漫画系列:《侥幸先生》

讯息。然而,不论怎么看, 《夏娃和亚当》都

和《教子记》。他售出了《马来牛鼻子》中的

是一部重要的作品,因为它使得我们可以一

几幅作品,收入用于帮助新加坡的华人孤

窥黄尧艺术生涯另一个重要阶段:对于象形

儿。1956 年 8月,展览移至吉隆坡,由华人

图、象形文字以及中国古代汉字的痴迷一直

教师协会主办。多达七万人在短短三天时间

延续到他生命的终结。

内涌入了展会,这部分归功于黄尧在现场展

19 8 0 年,黄 尧 访 问台 湾,并 创 作了

示了他的“出云书”书法。

“牛鼻子在乌来”,作为送给《传记文学》主

他在马来西亚的教育工作也日益繁重,

编刘绍唐的礼物。这也是他最后的牛鼻子

从为家庭作业配图,到用漫画描绘父子关

漫画。

右方: 《夏娃和亚当》漫画系列,44.3厘米×56.8厘米,作于1974年 上方及左下:牛鼻子教育漫画(作于六十年代)

24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25


1956-1973

学术研究时期 “我不论到哪里,决不忘本,不忘自己是个中国人,要传播中国人的 思想,发扬中国人的美德。” 《黄尧及其牛鼻子》—魏绍昌

“鹿”字的文字学研究,作于1972年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对黄尧来说,移居马来西亚标志着一 次人生的转变。马来西亚教育部长敦拉萨 邀请他通过艺术传授技能,拉近人与人的 联系。他突然发现,在这里,他能够将自己 最热爱的教育事业和儿童联系在一起。这 为他之后长期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动力,他 也因此创造出了大量引人注目的作品。 并不是说黄尧就此彻底放弃了漫画的 创作,恰恰相反,他继续创作教育漫画,并 为学校编订了一系列教材,如《实用漫画 讲义》、《小学实用美术簿》,他的牛鼻子 教育漫画不断的出现在报纸、杂志上,黄 尧也经常应 邀发表关于漫画和漫画创作 的文章。 黄尧的教育漫画和绘画理论教材相继 被翻译成马来语和英语。《牛鼻子十讲》也 在台湾再版,书中详细介绍了“牛鼻子”漫 画的创作方法,最后两章还对牛鼻子的特 点及其名字的由来进行了深入探讨。上世

《马星华人志》封面,再版于2003年

纪三四十年代,该书曾被广泛用作大陆学

深深打动之余,黄尧决心撰写一部系统记

造自己的宅邸,并在此生儿育女。张弼士的

校的美术教材。在马来西亚, 《牛鼻子十讲》

录南洋华人移民经历的史书。从五十年代

庄园是在中国之外最大规模的中式建筑之

的马来语版本删除了最后两章,成为《牛鼻

末开始,黄尧耗费十年时间查阅研究历史

一。他的酒庄至今仍进行葡萄酒的生产。

子八讲》。 “牛鼻子”作为美术学习工具在马

文献,并不时参阅大陆出版的各类相关资

黄尧的研究对今天的历史学家有着重

来西亚的学校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牛鼻子”

料。除此之外,他还通过参观博物馆、纪念

要的意义,《马星华人志》不仅在 2003 年

再一次名噪南洋。

馆和华人公墓,采访华人领袖和无数的普

再版, 成为亚洲各大图书馆收藏的重要学

通华人,实地考证相关史实。1967年,第一

术资料。如今该书还正被翻译成英文,以

部系统记录南洋华人移民史的《马星华人

便让中文不太流利的新一代东南亚华人有

志》终于正式出版了。

机会更多了解祖辈的历史。

这本书中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比

退休以后,黄尧继续对南洋华人历史

《马星华人志》

上世纪 五六十年代,尽管教育工作十

如,书中提到在1911年3月广州黄花岗起义

进行深入研究,希望出版一本《南洋华人商

分繁重, 黄尧还是尽量利用业余时间准备

中牺牲的 72位烈士中,有四名来自马来西

业史》。在此期间,他发表了一些关于成功

一项浩大的学术工程:南洋华人移民史研

亚槟城。

华商的文章,例如张弼士,戴欣然,本忠和

究。在马来西亚全国各地旅行的过程中,在

该书还详细记录了中国首家葡萄酒公

尚,也撰写了关于橡胶业、银行业和藤条

帮助各地区建立图书馆,筹备成人夜校时, 司创始人张弼士的生平,他既是晚清政府的

业的文章,以及中国人“诚信经商”的观念。

黄尧不断体会到当地华人传承和发扬中华

最后一批官员,也是近代中国的第一批资本

然而,这项研究工作因为黄尧在1981年中

传统文化的决心和毅力。在被先人的努力

家。在其庞大商业帝国中,他选择了槟城建

风而不得不终止。

27


学术研究时期

1

2

3

4

1. 汇集异体字,共74幅,作于六十年代 2. 析字间说,共586幅,作于六十年代 3. 集字成词,共32幅,作于六十年代 4. 单个汉字书法底稿,共1611幅,作于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早期

28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5

6

7

8

5. 古诗书法底稿,共24幅,作于七十年代 6. 说文释义,共81幅,作于1972-1973年 7. 画稿,共51幅 8. 文字画底稿,共51幅,作于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早期

29


学术研究时期

文字画研究 黄尧一生热爱中国文化,尤其是古汉字。 毫无疑问,长期侨居国外更加深了这种情感。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他就开始将大量 时间用于研究象形文字和汉字的起源。在他 的眼中,每个汉字都是如此美妙绝伦。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得知中国大陆开始 推行简体字时,黄尧曾十分沮丧。虽然他也 承认汉字过于复杂,不易书写,但他仍认为 简化汉字不仅将影响汉字的美观,还将使它 脱离古代象形文字的根源。因此,他决定创 造一种新的汉字字体画,让更多人能够欣赏 汉字的美。 从洞穴岩画到甲骨文、钟鼎文,再到各 类古籍善本,黄尧无不涉猎,目的是为了更 好地了解每个汉字的起源和发展过程。通过 研究每个汉字的演变,他整理出了上千页研 究笔记,并编订出了一本汉字演化字典。历 经几十年的研究和积累之后,黄尧终于开创 了独一无二的绘画门类“文字画”。 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画是利用古汉字 最美的组成结构作成的,融合了原始艺术, 设计和符号,并用一种创新的形式来书写诗 句。 (陈纪滢—《记黄尧》,发表于台湾《传 记文学》杂志的回忆文章。) 1980年,黄尧携妻子访问台湾,见到了 许多离别几十年的老朋友。老友相聚,不免 往事涌上心头,他们一起回忆起了三四十年 代在上海和后方的日子。黄尧在上海的时候,

山水人物铅笔画稿,逾2000幅

究竟是怎么样的生活状况呢?抗战爆发后, 他又是如何辗转前往大后方,和张恨水一起

除了发表在《传记文学》上的回忆文章

人还常常陪同黄尧一起遍尝昆明城的各种

乘船到重庆的呢?

之外,同一时期黄尧还写过另两篇回忆大后

美食小吃。黄尧喜欢美食和绘画,也常用画

在台聚会时的一位老朋友曾和黄尧一

方生活的文章。一篇回忆了四十年代初在贵

法来比喻美食。

起在四十年代初走访峨嵋,大家也都很好

阳的经历,与贵州“盐王”刘熙乙先生的交

最后,他在《“牛鼻子”漫画》文章中专

奇峨嵋山上的那位奇僧“宏来”。1942 年

往,两人一起品尝了各色当地美食。文中还

门谈到他的漫画人物牛鼻子—它的创作

为贵阳而创作的漫画《漫画贵阳》现存何

极富乐观主义色彩地描述了在云贵高原的

过程、外貌、性格、名字、稚气的名字和简易

处?抗战时期的徐悲鸿先生又都在忙些什

路上经历的两起翻车事故,跟随作者的描述,

的绘画方式。他描述了四万张反战画,诠释

么呢?

我们似乎也身临大西南壮丽的山区,体会到

了孩子对于日军侵华的反应,还有一些发自

这些老朋友还接着问起了郑宝林女士, 当时黄尧为何感叹自已无能为力将此景寄于

内心突发奇想的画作。

她究竟是怎么认识黄尧的?战乱年代又怎么

画中的遗憾。

黄尧和妻子原本计划第二年回中国探

将孩子抚养成人的呢?所有这些问题让这

另一篇文章回忆了四十年代中期在昆明

亲访友,不幸的是,1981年 4月他中风之后

几次聚会成了老友恳谈会,一同参加聚会的

生活的点滴,特别是在当地认识的高荫槐将

就无法长途旅行了。

《传记文学》主编刘绍唐先生觉得这些题材

军兄弟。兄长高荫槐将军喜好古玩和名人字

很值得整理发表,黄尧陆续撰写了11篇回忆

画,曾用“扬州八怪”之一黄慎的两幅册页交

文章,于1981年至1982年间发表在《传记文

换黄尧淡墨画的《桂林》册页。高将军的弟弟

学》的“往事与故人”专栏,详细回忆了他在

是美食家和戏剧家,黄尧赠送给他一副“出

上海和大后方的生活经历,亲朋好友,许多趣

云书”之后,他不仅安排了一台“滇戏”,更

1982 至1983 年间,黄尧共撰写了62

事逸事,以及远赴南洋后经历的人和事。

亲自下厨做了一席“鸡鬃菌”宴席。此外,两

篇文 章,每周发 表 在马来西 亚中文 报 纸

30

“墨缘随笔”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南洋商报》的“墨缘随笔”专栏中。

翻翻存有的照片,用随兴所至,随缘所定

幅画作相对应,然后他会对国画或书法的

关于“墨缘随笔”这个名称的由来,黄

来记 述。不计前后,不分新旧,不论长短,

创作技巧、鉴赏方法、创作形式、艺术史中

尧曾写过这么一段话:朋友们建议和鼓励

文笔也不顾工拙,随意写来。”

的重要艺术家,以及中国文化进行深入浅

我记录下我墨迹的墨缘,我很感动。 “回家

62 篇文章中的每一篇都与黄尧的一

出的描述。

2

1

3

4

5 创作文字画“万象更新”的过程 1. 汇集异体字,作于六十年代 2. 说文释义,作于1972年至1973年 3-4. 图稿,作于七十年代早期 5-6. 文字画“万象更新”,作于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 早期

6

31


1973-1987

绘画创作时期 “黄尧是二十世纪屈指可数的几位将中国当代水墨画发扬光大的艺术家之一。”

书法“继往开来”,123.6厘米×43.1厘米,作于1981年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镜,240.8厘米×90厘米,作于1982年

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240.8厘米×90厘 米,作于1982年

黄尧自认为本职是画家,漫画只是无

1956 年,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他的

尝 试创作反映异国风情的山水和人物画。

心所得。他从 小在父亲指导下习画,勤勉

山水画和泰国风光作品也和《马来牛鼻子》

他不断探索将中国水墨画技巧运用到不同

钻研古代国画大师的作品。后来在报社,他

及其他教育漫画一起展出。而他在泰国期

内容之中。

因为“可以画画”而被分配去画漫画。其实,

间,以及后来写作《马星华人志》和研究

20 世纪 60 年代,他经常反思,如果不

绘画才是他一生的挚爱。

文字画的学者时期中,没有公开画展的记

了解过去,如何能够创新。因此,他再次研

从20世纪30年代艺术生涯的早期开始,

录。此后,从1970 年代中期到1987年辞世, 习国画大师的作品,并开始从书法和绘画

黄尧就创作过一些山水和人物画。1942 年

陆续举办了多次个人画展,作品被多家机构

角度研究古汉字。

他举办了第一次个人国画展览。在战争年

和个人收藏。

黄尧留下的素描,为我们展示了创造

代,他的国画也经常在他的漫画个展上展

在侨居生涯中,黄尧用画笔记录了在

文字画的过程。他还创作了一系列被称为

出。1947年,在昆明和广州的画展上,他的

越南、香港、泰国和马来西亚的旅途所见。 “自由画”的抽象作品。

作品被买家现场以黄金出价收购。

最初的创作都是传统的水墨画,后来开始 33

尽管这些作品创作于30多年前,它们


绘画创作时期

唐诗: 《枫桥夜泊》—张继,90厘米×214厘米,作于八十年代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马到成功,48.2厘米×34.5厘米,作于1977年

在整个绘画创作时期,黄尧一直偏爱

1987 年1月,黄尧在马来西亚吉隆坡

传统的主题,如山水和人物。他尤其喜爱

家中病逝。与他生前共事的艺术界、教育

画儿童、寿星、八仙、弥勒和观音。

界、佛教界同事和朋友纷纷前来参加追悼

黄尧说:“ 我作‘人物画’,往往但求

会。许多美术评论家、画家和记者纷纷在

作画的乐趣,而往往忘了其真实性。我只

各大报章专栏发表回忆文章,纪念黄尧杰

知画出我的乐趣与真率,希望得画者也能

出的艺术成就,并高度赞扬他对南洋教育

同样地得这份享受,不计其他。”

的卓越贡献。

同时,他也 追求创新,并 摸索出自己

艺术评论家黄国春在《新海峡时报》

的风格,运用一笔画(简化的一笔完成的

写道:“无论从哪方面看黄尧都是杰出的

绘画,在他看来 是最 珍 贵的)和图案画(

水墨艺术大师。他去世后留下的大量风格

中国画)。对他来说,最重要的始 终 是将

独树一帜的作品,以及他所倡导的中国艺

民 间绘 画中的 活力和乐观精神注 入自己

术本土化,很难被后人赶超。”

的画中。

黄尧对中国传统哲学绘画的研究贡献

抗战时期,他就用版画这样的民间艺

为人称道,他的品行操守也令人印象深刻。

术形式激励中国民众积极抗日。后来,作

吉隆坡美术画廊的池秀珠回忆道: “无论

为成熟的艺术家,他重拾民间艺术,以新

是展览人群要求现场书画演示,还是与其

依然代表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传统中国艺术

的解读,反映现代人的悲喜。

它艺术家分享创作心得,黄尧总是尽力满

形式。黄尧的自由画,不同于同时代其他

1981年4月,66岁的黄尧不幸中风,右

足要求,帮助别人。他是个非常和蔼亲切

画家创作的抽象作品。创作的内容可以是

半身瘫痪,但他依然没有停止绘画。在不到

的人。”

他看到的事物,或是出于想象,甚至是没

一年时间的里,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书法和绘

黄尧的作品被许多世界级的艺术机构

有任何参照的自由发挥。

画风格。

收藏。其中包括:台北故宫博物院、伦敦大 34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英博物馆(黄尧的书法作品和老朋友张正宇、

区域是超前的。”

黄尧有着如孩童般对天真的追求和渴望,

黄苗子的作品在大英博物馆重逢了)。2001

不久前,大英博物馆收藏了两幅黄尧

他的画作简练、纯真、趣味十足。虽然他

年,新加坡美术馆举办了“黄尧回顾展”。

的“文字画”作品—“谦受益”和“平地

的前半生都在战乱,颠沛流离中度过,他

展览期间,他的“文字画”第一次和广大公

一声雷”,这两幅作品条理清晰,又不失幽

却用自己的笔墨为千千万万的人带来了幽

众见面。《东方》杂志高度评价黄尧的作品

默,向大家展示了汉字的奇妙演化过程。

默和希望。晚年安逸富足的生活又让他用

为“近年来东亚艺术最重要的发现”。

自1934 年创作“牛鼻子”漫画起,黄

画笔描绘出了最纯朴,最自然的愉悦心情。

作为2001年“黄尧回顾展”的策展人

尧的艺术创作就充满了人文情怀。在当时

这些 作品都散发着人性、自由、友谊和博

之一,Patricia Ong 进一步解释了该评价

通讯传播手段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很少有

爱的光辉。

的理由: “黄尧的创作从不局限于书法。他

其他艺术家 能像黄尧那样 将其作品带给

在未来几年内,中国大陆和海外都将

结合了中国文学、哲学、书法和艺术进行综

如此多的受众。黄尧各个时期的作品题材

举办黄尧各个时期作品的回顾展。他已被

合研究,融会贯通,做出了创新的贡献。很

丰富多样,技法风格变化多端,带给不同

公认为二十世纪后半叶不断拓展提升中国

多人没有认识到黄尧的艺术创新当时在本

年龄,不同国籍的人们“真善美”的体验。

水墨画国际地位的典范。

谦受益,43.2厘米×41.5厘米,作于1979年

35


作品集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海外足迹

黄尧前半生足迹踏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后半生又旅居东南亚。多年的艺术历练让黄尧养成了 每到一处都对当地的风土人情进行细致观察和描摹的习惯,久而久之,其水墨写生的绘画技法日 渐纯熟。早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黄尧旅居越南时就创作了许多水墨写生。这些绘画或素墨或 淡彩,形神兼备,有力地驳斥了西方某些艺术评论家“传统中国国画技法无法进行写实创作”的 谬论。旅途中的黄尧拿起画笔,生动描绘了男女老幼的生活琐事,或静或动,寥寥几笔,就能勾勒 出人物的神韵。

越南击鼓少女,28.5厘米×30厘米,作于1947年

拿最快速的线条勾在‘拍纸簿’上,回家来

色的薄纱制的,下面长长的纯白绸的裤,一

开画时,再整理她的章法,分配她的色彩。

撮乌溜溜的长发,蜷坐在席地的竹席上,右

可以定定地画,不妨略加些夸张,使画面更

手执鼓捧,左手按着大红色的鼓,声声击响,

“我在越南曾画过一些‘越南风光’,都

增些美感。我曾为一个越南的少女,在酒后

唇中又吐出一字字越南的调子,如泣如诉。”

是眼前的题材。我先用速写法以现实即景,

击鼓作过一幅画,越南少女的长衫,是粉红

摘自《墨缘随笔》

击鼓少女

37


作品集

曼谷老城墙,27.8厘米×39.6厘米,作于五十年代

曼谷老城墙 “三十年前,在曼谷,于出曼谷到王家田去的五马路,繁华戏院的口子边,尚留有一段泰 国古城(不知现在还存在不存在?)。曾用‘水墨’写实留过一幅‘写生’,无意中在照片堆中 找到,对‘水墨素描’这个题目,不禁有感而发写来。 喜画水墨的朋友如有兴,不妨参考参考,以此法在生宣线上试试,是不是与西方的‘写 生’、 ‘水彩’,同出一辙?艺术贵在中心真率,根本无东、西、古、今之分……” 摘自《墨缘随笔》 38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人”。一方面你 不妨以书法的“笔致”,以

外 乎 是几种的“圆锥 形”,事实上与东方

粗、细、曲、直的规畴去“观察”,自然界

的“书法”的“章草”、 “今草”、 “狂草”,

的万物,无不是一点一线所组成,不过轮

如出一辙,亦即为绘画中之基本的点、线、

有人我问: “你到南洋这么久了,那么

廓 的大 些小 些,圆 些 方些 的 外型不同 而

皴。至于 画 南洋景 色,不外 乎 是 椰、蕉、

用‘书法’可不可画南洋的景色?”我不加

已。把这种“外型”画(写)出来,就是绘

藤……我们何不即以此法“写”出亚答之

思索: “可以,当然可以,你只要会拿筷子,

画。事 实是在“ 写 ”出一些“点”与“ 线”

屋,竹编之篱,椰筒之梯……不过是“心”

就会拿毛笔,会拿毛笔,就会‘写’,就可

而已。明面与暗面,只是受阳光的深与浅

随景写,物随“笔走”,毛笔与铅 笔一样,

写画大自然的一切,何止南洋?”

不同,造成“阴”与“阳”的轻重罢了。这

而毛笔富弹性,有“波”有“磔”,使线条

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石一叶,一果一

用皴去写擦就行。

有起伏,岂不更为美妙?

粟,全为上苍所 造,所 谓“天生万物以养

大 自 然 万 物,西 方 的 塞 尚 说 过 ,不

南洋风光

担水图,48.2厘米×34.7厘米,作于1979年(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39

摘自《墨缘随笔》


作品集

关于山水画

中国画的山水,不是一定要画真的山水,只要画出“心”中的山水,尤其是要画出“意” 境。(你如欣赏倪云林的,米元章的山水,……淡的韵与氤氲的韵,才是水墨的高。但山水 的雄与浓,必须再去读范宽、夏圭等的山水,恕无法一一详述)最重要是在山水中表现出 “墨韵”, (所以在写得“像”、 “真”、 “满”之外,还有不尽之“意”,一幅图中,必须不知从何 处而来,向何处而去,此为“无尽”之“意趣”。)简言之,在“写”。在全幅画中,并要看到(欣 赏出)“笔”与“墨”。 (有的“有笔无墨”,有的“有墨无笔”,有的“笔墨全失”,有的“笔墨太 过”,都是失格。)   其 次,才是 山水 的“ 景 ”,所 以 能 欣 赏 山水 画,往 往可 以 对一 幅“ 好 ”的 山水 画,竟日,竟月,竟年看而不厌,甚至看而不倦,这是“读”画。因为这位读画人并非在 欣 赏山水 的景 色美,而是在 欣 赏山水中的“每 一 笔”、 “每 一点”、 “每 一 皴 ”、有无 “败笔”?有无“韵味”?如有一笔败笔,即非名家之作。如不够“韵味”,即非“上品”。

禅亭图,79.2厘米×133.2厘米,作于1982年

关于米家山水画 水墨画中的“点”,素来有“绘画中的眼睛”之称,不可乱点,滥点,在自然中有法度,历来以“米(米芾)家法”的“米家点”最著名。人 谓米氏善于用墨,而余独谓善于用笔。可见米芾能运用“破墨,积墨,焦墨,泼墨”,并不墨守成规地不活用,必须生悟到墨的“性能”,而去 活用这个“墨”,才能在纸上(生宣纸)见“笔”,笔笔是活的笔,再使墨与笔溶和一片,必须笔笔见到笔墨,才是水墨画。 摘自《墨缘随笔》 40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宋词:前赤壁赋,93.8厘米×168厘米,作于1981年

前赤壁赋 作画时,也分有时写些“人物”,有时 写些“山水”。总之兴之所至,心之所向,随 着“自然”发展,不受拘束,不受牵制。即西 方所谓: “湮士披里纯inspiration(灵感)一到, 即刻动笔。”即以作“山水”来说,只要以自 己写字熟习的笔致去写(画),构成“水墨 画”基本的“点、线、皴”,发抒出“心”中 的“形似”即可(“形似”者为“写实画”, 单单表现墨韵笔致者而“无相”者,即为“ 抽象画”,在“形似”与“不甚形似”之间, 而气韵充沛者为“写意画”,可以使你妙趣 横溢,所以“书画同源”,习书法者可以大 胆去画,日积月累,无有不成者。)如“心” 中积有“不忘”的诗词文句,作为题材,即 可作画题,并即以这些句“题”画,如此,画 题也有了。 摘自《墨缘随笔》 41


作品集

风雨归舟

写这幅画时,完全是在练笔,可说完全 用的是“线”,是毫不经意的“直线”,所以, 画中一片“雨丝”, “芦草”, “蓑衣”,岸 滩处横线过外,是墨泄而成的“点”,形成 似皴非皴的“皴”意,得其墨趣而自乐。如 你用这种随意的长线短线,一定可以构成 其他的图,如你有兴趣,不妨,先“思”,张 纸(最好是“生宣”),毫不经意的在纸上 直划横划,(像一般人在桌子上用笔闲散地

风雨归舟,139.7厘米×73厘米,作于1980年

划,取其自然。将你“意象”中“形似”画出, 纸上(画面)一定会给你一个答复,留着,注 个“日期”,不妨,天天做,这就是“日课”, 过了一些时候,你的笔 致,自然会生出一 股“力”。 摘自《墨缘随笔》 42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返璞归真 步入晚年的黄尧发现他的人物画笔法 不复当年的精准,一度感到十分沮丧。然 而,他并没有丧失积极乐观的态度,即使

1981年 4月第一次中风之后,还是渐渐找 到了与日趋衰老的身体和谐共处之道,甚 至为他的艺术创作 打开了一扇 新的窗户。 “我以前画过许多人物画,可是现在我的右 手几乎不能动了……身体的恢复似乎很缓 慢,下笔的时候,笔锋都不稳了。于是,我决 定去画山水画,即使笔锋有点抖,但应该不 会有太大影响。没想到,这些画竟自然透出 一股古拙之意,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熟悉了。 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这一切真是太美妙了, 好像有一只上帝之手在帮助我。”

寻玄,47.4厘米×64.8厘米,作于1986年

43


作品集

关于人物画

“我作人物画,往往但求作画的乐趣,而往往忘了其真实性。我只知画出我的乐趣与真率,希 望得画者也能同样地得到这份享受,不计其他。”黄尧认为,如果你想画生动人物,必须“笔随心 动”,你笔下的一点一线自然不受拘束,跳跃在纸上,这与抽象画家康定斯基所作“线条的舞蹈” 出于一功。当你达到“墨韵”,已入美妙的境界,简直与入“仙境”无异。

关于人物画的白描法

“高古游丝描”的顾恺之,他实在是东方

舒张,犹如练武中的扎马步,不能传侧左右。

绘画中“人物画”的一种纯以线条白描的高

纯线条的“白描”一定要内心不能有一

手,其功力丝毫不能取巧,全系真工夫,因须

丝儿杂念的“乱”,因此,在作画时,必须谢

“白描”是纯用“线”法来画出轮廓的一

用书法中的篆写的“中锋”,笔力尤须由始

绝一般事务……

种技法,最古最高的“白描”为“游丝描”。

至终一气呵成,不能施“波磔”于一丝儿的 44

摘自《墨缘随笔》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前一页:太真仙子,37.5厘米×55.8厘米,作于五十年代初期 上方:诗境人物,寒山老翁独钓图,69厘米×55.5厘米,作于1980年

诗境人物画 黄尧喜欢阅读古诗,尤其是在睡前。这往往成为他创作诗境人物画的灵感。画中的人物无论男女老少,都穿着唐代的传统服饰。也许这 是因为他所喜爱的古诗大多都是唐诗。他所作的诗境人物画上,通常只有一个年轻人或老者,有些没有背景。总之,每幅画都反映了某一首 古诗的诗境。黄尧一向认为绘画作品必须对观者有益。以此为出发点,他的一些绘画常表达身心愉悦之意,连画中的老者也会翩翩起舞。 45


作品集

得“悟”就好,人人在这烦恼纷扰无比的世

启发人“慧根”实是智慧的学问。

界中,得享此一份“开示”的甘露,灵性上

我曾经作过一幅图,题识“看山看水独

已引入幸福,人人纳入“平安”中,总是好事,

坐,听风听雨高眠。客去客来日日,花开花

我们虽然有读到禅宗的书,也听过不少

所以,这门禅的学问可以广行人间,不分智

落年年。”这是首徐贲的诗,我们只要对“花”

禅机的故事,无论北宗的“渐悟”也好,南

纯,老幼,贫富,强弱,地不分东西,肤色不

对“微笑”,独坐也好,高眠也好,禅在其中!

宗的“顿悟”也好,禅不必分什么宗,只要

论黑白,禅学一视平等,要世界真正“大同”,

生活中的禅机

46

摘自《墨缘随笔》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关于花鸟画与八大山人 东方一位有名“写画”画家,他本来是 明代皇帝的后裔,因为怀著亡国的悲伤,既 做“和尚”,又做诗人,丢弃了他的本姓原 名朱耷,而用四个字最简单笔划组成的别 名,叫做“八大山人”,照字面解释是很滑稽 的。 “八个大山中的人?”“八样很大的山中 的人?”, “山人”照中国混号的看法大多是 道教徒,可是他本身又是一个皈依佛教的 和尚。事实上,照他签名式的中国字面来讲, 是有很伤感很深刻的意思。因为你依照他 亲笔的签名式, “八大”两字成一组,既像“ 哭”字,又像“笑”字, “山人”两字成一组, 是一个“之”字。看去完全是“哭之”、 “笑 之”。这是他的内心,他对当时世界与社会 一种愤慨的看法,这就是中国画中的“写意” 作用。现在要提到他,是想介绍他画的“禽 鸟画”,实在是自由画中画禽鸟的一种最好 的意境。他画一只鸟,既不与花草为伴,又 没有林木可栖,只是息在一方坚石上,你说 坚石上的鸟是孤寥吗?并不感到孤寥。你说 这鸟在高唱吗?并不想高唱。那么这只鸟 想做什么,不说是在“待飞”,完全是抒写 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的代表就是“坚定的忍 耐”。这是画家的精神吗?不,这是人类基 本需有的精神。 摘自《实用画法》

前一页:禅境人物画,47厘米×36.4厘米 左下:宁憩石上,不栖枝头,27.9厘米×20.3厘米,作 于1975年

47


作品集

上方:百子图(冬),30厘米×360厘米,作于七十年代 右侧:百子图(冬)局部放大

儿嬉图 黄尧一直以来都特别喜欢小孩子,这 也许与他孩子般的性格有关。有位朋友在 黄尧去世之后,曾撰文写道: “黄先生是一 位有着童心的老者,他的作品无不流露出 孩童般的纯真和善良。”黄尧在为《小读者 “我在上海 与我—谢冰莹》作序时写道: 《新闻报》工作时,结交了很多小朋友,其 中小画家、小书法家、小电影明星、小京剧 家、小话剧演员……他们都是有天才的,想 不到我如今老了,还脱不了‘孩子气’。因为 受了那时的影响和感动,所以到现在,还喜 欢小朋友……人要忘记‘老’,才觉得年轻, 可以为社会多做些事。”

上方:翻身,45.7厘米×37厘米,作于1980年 左侧:百子图草稿

48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儿嬉图—返璞归真 在作画时有时倦了,我会选些以小孩作游戏的题材,随意画来,一方面使自己也“化”到画面上,重返“孩提时代”,笔随意题,到纸 上“儿嬉”一番。一方面, “儿嬉图”中的人物,大多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自己也不妨,搁下笔来,跳跳动动,松松劲,伸伸臂,实在 有时“忘我”,变成了“神经”,(往往一般艺术家,作家,思想家被人视为“怪”,原因在此。)不知我这时正是乐比神仙。 摘自《墨缘随笔》 49


作品集

一笔画

所谓: “一笔画”与“文字画”不同,因为“文字画”,只有对“说文”有研究,书法有底子就可 上手。但“一笔画”是要有题材的,记得我在两年前大病前,曾做过不少,记忆中有“铁拐李”, “济 颠”, “陶渊明”, “达摩”……等等。至于我为何要以这些题材来作“一笔画”,主要是人物造型的 突出。你看图片中,除了一笔勾成“济颠”的头脸与衣袍之外,再加些“浓墨”来醒目,他的眉,须, 眼珠,手拿的扇……所以“浓墨”与“淡墨”的运用,是帮助“一笔画”的要点,再加“黄带红与蓝” 的袍,是一显“色彩”的突出。   所以,题材与画面求成有关,此即以“浓墨”, “淡墨”, “色彩”来表现“一笔画”的方法,不 然, “寥寥数笔”已不为人所喜, “仅仅一笔”更不易得人所爱了。难矣哉,一笔画? 摘自《墨缘随笔》

一笔画:济癫,46.2厘米×37厘米,作于1980年

50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关于图案画

图案画是根据大自然万物的真相,经过画家美术的心(所谓“意匠”)把这些杂乱、纷扰、丑 陋的万物, 组织成最美的一个画面,在画面依然没有脱去真相,可是更能造成具有装饰意味的最 美造型(所谓“ 变化”),并且表现在任何一处巨大无比的建筑上或任何一颗微小的物体上,都能 发出一种向上和愉快的精神。这就是美观真正价值,这种美观的代表就叫“图案”。   图案画的三程序是:(一)写生、 (二)变化、 (三)构成。   三程序之外的三要点:(一)花纹、 (二)风格、 (三)色彩;(一)完整、 (二)和谐、 (三)鲜明 就是图案画美的三原则。 摘自《实用画法》

龙虎和,68.8厘米×65厘米,作于1980年

51


作品集

民间艺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黄尧创作了一系列民间艺术。其实早在抗战时期,他就制作过多幅宣 传抗日的木刻版画。多年后当他尝试民间艺术创作时,其多年的艺术积淀使得作品不仅极具艺 术感染力,更多了几分诙谐和现代感。无论创作的介质和技法如何变化,黄尧始终遵循着“艺术 为人民”的终极目标。通过民间艺术的永恒主题“福禄寿”的彰显,人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木刻 版画和年画所承载的中华民族乐观向上的传统美德。版画和年画中所描绘的民间传说,也最能 代表普天下老百姓期待一年更比一年红火的心声。黄尧曾说过: “民间绘画的主题可以平凡,但 若能将平凡的事物加以不平凡的表现,才是民间绘画精品中的精品。这绝非易事,必须多参阅 好书汲取之精髓。”

布袋和尚 “民 俗画 ”都是 带 有 吉利的兆头,这是什 么缘由?简而言之,是用乐观的观念,展望将 来。只有向前看去,没有回顾后虑,民俗画内 容总是: “一团和气”、 “吉祥如意”、 “皆大欢 喜”、 “恭喜发财”等等……大家看了心中安乐, 笑颜常开,人也不易变老,即老即能,廷年益寿! “大肚佛”的别名“布袋和尚”,因他常带 着这个“布袋”。 “布袋”的时髦名词曰“包袱”, 所以常常幽默他“背包袱”。我往往多加两个小 孩,帮他抬这“包袱”。 “包袱”者, “其中不知 为何物”也?“小孩”者, “下一代”也。总之,终 有这么一个“大包袱”,人类能丢了这个“包袱”, 就没有烦恼?你倒猜猜看:这个“包袱”是什么? (是不是酒囊饭袋的这具臭皮囊?) 摘自《墨缘随笔》

皆大欢喜,86.3厘米×144.2厘米,作于1981年

52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八仙 收藏家非常喜欢收藏 黄尧的八仙图, 其中不乏法国驻马来西亚大使等人。在黄 尧看来,他的八仙图之所以大受欢迎,一半 因为故事本身神奇有趣,另一半则是因为大 家被他创作时的乐观情绪所感染。 “我的确很喜欢以‘八仙’来作画的题 材”,黄尧回忆说: “也卖出了不少幅八仙 图。如‘八仙过海’、 ‘八仙醉酒’、 ‘八仙同 乐’……” 八仙图,120厘米×60厘米

“收藏者喜欢购买以‘八仙’为题的画, 我也不知什么缘故?大约画幅中有八个仙 人吧?来得热闹一些?再以其画材之故事紧 凑,显得一片融融乐乐?” 摘自《墨缘随笔》 53


作品集

文字画

在对中国传统哲学深入探索的过程中,黄尧将中国古文字与诗歌、习语、谚语相结合,创造出 将古文研究和艺术创造力完美融合的‘文字画’。用他自己的话说: “‘文字画’即是图画文字,事 实上却比一般的绘画来得容易,只要把文字的结构弄通,挑选造型,特别生动,加以美化,使得每 个‘字’生动、活泼,给人另有一番新鲜感。”在黄尧的笔下,一个个看似普通的方块字,或反转腾 挪,或变化万千,以各种前所未有的生动姿态展现在大家面前。

李白的《静夜思》(从右向左看),95厘米×44厘米,作于七十年代 床前明月光, 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54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 有 时,我可以竟日卧 坐,读、写‘图 画文字’而不厌、不倦,因其‘象形’所构 成的‘美’,无可比喻。”黄尧在日记中写 道, “我爱‘文字学’,完全是站在一个绘画 工作者的立场……一边看些甲骨文,一边看 些上古生活史。” 他继续写道: “曾经不断地做,积了很 多,又把单‘文’与单‘字’结联起来,成了 整幅的图画,非常有趣。与古相通,却有新 味。有人见了,以为是‘新’派画,事实上这 是最古的构成。有人见了,以为是西方的‘ 抽象画’,事实上是东方的古文字。因此,我 明白了,艺术根本不分古、今、东、西、新、旧 的,完全一脉贯通。艺术的伟大即在此,艺 术的神圣亦即在此。” 1985 年,在《新星期日海峡时报》的 访谈中,黄尧向记者解释了他如何屏气凝 神进行‘文字画’的创作。 “‘一气呵成’的 整体艺术效果是中国书法绘画艺术的境界 之一。当我运笔时,将十足的气韵转化为笔 尖的画作,必须全神贯注,一气呵成。”

文字画:三阳开泰,69.2厘米×36.8厘米,作于1981年

平地一声雷,134.6厘米×69.3厘米,作于1981年,伦 敦大英博物馆收藏

55


作品集

自由画(抽象画)   黄尧的遗稿中,有一部分是他用以教授学生绘画的《实用画法》文稿。黄尧并不认同学生应该 一成不变的沿袭中国绘画的传统,相反,他倡导灵活:无论是选择画具、色彩,还是线条勾画,总 之,在绘画中要灵活变通。   换言之(且在当时最与众不同之处),黄尧鼓励学生们自然、自由、不受拘束的运笔绘画。他称 此为“自由画”。他身后留下了不少抽象作品,风格题材不同于同时代的其他艺术家。这些抽象的 绘画有些为他所见的或所想像的事物,有些则纯粹为自由挥洒的即兴之作。 “黄尧的重要性在于他告诉你‘不必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精英圈内一员’。”新加坡美术馆馆长郭建超 如此评价黄尧。 “我认为他非常与众不同,这就好比在游戏过程中,让别人告诉你规则,让别人传 授你方法,但归根结底,你个人的创造力最重要。”

自由画:人物,71厘米×51.8厘米,作于七十年代

56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自由画:牛,49.5厘米×73.8厘米,作于七十年代

57


黄尧大事 年 表

黄尧大事年表

1917-37 上海 1917 生于上海 1933 上海《新闻报》记者 1934 上海《新闻报》记者,创造“牛鼻 子”漫画人物

1935 上海《新闻报》美术编辑 群众图书公司出版《牛鼻子》漫画集

1936 周天籁主编,黄尧插图,丰子恺题 图,张英超装帧的新式儿童杂志 《甜甜》出版 创办牛鼻子社 牛鼻子社出版《牛鼻子》第一集 牛鼻子社出版《牛鼻子》第二集 牛鼻子社出版《赐福集》 作为组委会成员参与第一届全国漫 画展览会(上海),该展览也在南 京、苏州和杭州进行了巡展 积极参与王一亭、张聿光、胡藻冰、 钱化佛等画家在功德林举办的雅 集聚会 参与为黄河洪灾灾民募款的慈善 画展

1937 参与创建并组织“上海漫画界救亡 协会” 在杂志上发表漫画作品《童子军向 抗战烈士敬礼》 黄尧填词,朱崇志作曲的抗日歌曲 《小国民》正式发表 在机联杂志上发表 《中国人的故事》 牛鼻子社出版《牛鼻子》第四集 牛鼻子社出版《假使集(上编)》 黄尧创办的牛头漫画社出版 《牛头漫画》月刊 国民政府黄尧登记注册“牛鼻子”, 编号8716 牛鼻子社出版《牛鼻子》第五集 牛鼻子社出版《假使集(下编)》 辗转宁波、南京、汉口,撤往后方

1938-42 重庆

民间出版社出版《一个中国兵》 民间出版社出版《好男儿》

在郭沫若领导下的国民政府军事委 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

在《黄河》杂志上发表漫画 《火炬到西北!》

1938-41 在重庆和成都举办数次个人漫画展

民间出版社出版《好专员》 (有记录,但未找到原书)

1938 创办民间出版社 1938 小国民出版社发行黄尧参与编辑的

民间出版社出版《好将军》 (有记录,但未找到原书)

《小国民》期刊 在《时事美编》杂志上发表漫画作品 《团结的力量!》 在杂志上发表漫画作品《烧了这个 野汉,熄了这把火》

1942 贵阳 1942 在贵阳分别举办三次特展,展出了 国画《百寿图》,漫画《战争中的中 国人》和《漫画贵阳》

在杂志上发表漫画作品《后方应该 更努力》

文通书局出版木刻印刷的国画《百 寿图》(有记录,但未找到原书)

铁社出版社出版《民族的吼声》 民间出版社出版《72侵略图》 铁社出版社出版 《后方的重庆(二)》 民间出版社出版黄尧主编的 《新的连环图画座谈》

1938-39 民间出版社出版黄尧主编的 《新的连环图书》(十余册)

1942 文通书局出版《漫画贵阳(贵州风 光)》,100幅原画赠予贵阳市政府 1942-44 桂林 1942 在桂林与郑宝林女士结婚 1943 举办国画《梅花图》个展,知名诗人 柳亚子为其中20幅画分别题诗 参与《中国旅行杂志》主办的“尧山 旅行速写展览会”

《救国救情郎》—金光韶

黄尧等48位文化界名人被列入知名 画家尹瘦石为柳亚子58岁生日所绘 的百寿图

《小五子替兄报仇打东洋》—张望 《石婆婆》—艾中信 《打走东洋保家乡》— 张望

与旅桂文化界名人一起参与 “为救济岭东灾荒书画义卖”

《铁血英雄》— 张文元

在桂林各地同时举办漫画和国画 慈善个展

《飞将军》—艾中信 《光头游击队 (一、二、三)》—黄尧

在《中国旅行杂志》上连载发表 《苗区小访》

《红头巾万三小姐》—王大化

在报纸上发表《漫画桂林》

《李鸭仔杀敌记》—王乐天

在报纸或杂志上发表《旅湘小笔》

《新空城记》— 张望

桂林科学书店出版《战争中的 中国人》(汉英对照)

《扯起我们的国旗》— 张文元 《北平一女侠》— 作者不详 民间出版社出版《牛鼻子十讲》 民间出版社出版黄尧主编的 《亚洲在漫画中》 民间出版社出版黄尧主编的 《欧洲在漫画中》

58

桂林科学书店出版《漫画重庆》

1944

桂林、贵阳、昆明

1944 儿子黄炎在贵阳出生 1944 在桂林,贵阳和昆明举办漫画及素 描个展


漫 画 家 、学 者 和 书 画 家 的 一 生

1945 重庆、柳州、昆明 1945 在《青苗》创刊号上发表 《人生的青苗》

1945-46 越南 1945-46 担任海防侨民银公司经理

1961 在《光华日报》上发表文章 《漫画新语》

1962-73 马来西亚亚罗士打 1962-73 担任新民中学校长 1960年代 出版《牛鼻子教育漫画集》(十册)

在香港艺术中心举办“书画联展” 接受马来西亚电视台访问,制作6 集《东方艺术简说 》(由杨邦仪 记录)

1980年代 在报纸上连载文章《漫画新谈》

1947 昆明

出版《小学实用美术簿》全套

1980年代初 撰写《唐画入门》(未出版)

1947 举办《漫画昆明》、《矛盾集》、

出版小学各年级《看图作文》

撰写《书道入门》(未出版)

出版《小学标准华文作业簿》

撰写《漫画入门》(未出版)

在报纸上连载漫画 《牛鼻子和小牛》

撰写《鉴赏学》(未出版)

《越南风光》个展

1947 广州 1947 在广州中山图书馆举办个展 1947-51 香港 以下活动的具体日期不详: 创作漫画《孩子的话》 在报纸上发表漫画 《香港矛盾集》 在报纸上发表漫画 《土包子牛鼻子》 举办《孩子的话》漫画个展 创作传统人物画和山水画

1951-56 泰国 以下活动的具体日期不详:

撰写《实用画法》(未出版)

1967 香港明鉴出版社出版《马星华人志》 1960年代 汇集异体字 编写“析字间说”,分析了586个汉 字的结构和意思

1960 年代末 集字成词,将单个汉字组成成语 和偈语 1970 创作古诗词的文字画底稿 1970年代初 创作1611个单字和词语的文字画

撰写《藤》(未出版)

1981-82 应邀在台湾《传记文学》杂志的“往 事与故人”专栏发表11篇文章,列 表如下: 先从陈娟娟与黎铿说起 黎民伟其人其事 风靡一时的厉家班 记严独鹤先生及其爱子毛毛 峨眉山伏虎寺奇僧宏来 同船入川的张恨水

底稿

1972-73 撰写“说文释义”,着重分析所收集 汉字的字体结构

黄尧不止我一个人 我的父亲

创作独特风格的素色泰国风光图, 传统的山水画、人物画、儿嬉图和 书法

1973-74 创作文字画画稿,51幅成语和谚

创作漫画《教子记》

1973-78 马来西亚槟城

槟榔屿的骆清泉

创作漫画《侥幸先生》

1973-78 从学校退休成为黄尧艺术生涯的

漫画贵阳

担任曼谷爱华出版社经理 担任曼谷联合出版社主编 担任泰国浸信会神学院董事长 担任曼谷浸信会怀恩堂牧师

1956 新加坡 1956 创作漫画《马来牛鼻子》 在新加坡英国文化协会举办“牛鼻 子黄尧漫画展览会”,展出漫画,国 画和书法作品

1956-58 马来西亚吉隆坡 1956 应马来西亚教育部长之邀协助制定 全国教育政策,创办图书馆 在吉隆坡举办“牛鼻子教育漫画展 览”,展出漫画,国画和书法作品 出版《侥幸先生》 出版中英巫三语的《教子记》

1957-58 考察马来西亚各地,创办图书馆, 开设成人学习班

1957-60年代 在《学生周报》上连载 《牛鼻子教育漫画》

1957 在吉隆坡举办“牛鼻子教育漫画 展览会” 在香港举办“十朋书画联展”

1960-61 马来西亚槟城 1959-61 担任韩江中学教导处主任 1960 出版马来语版《牛鼻子八讲》 在《光华日报》上发表文章《从纯艺 术蜕变出来的强汉》

语画稿

转折点,有更多时间进行喜爱的绘 画创作 创作漫画集《夏娃和亚当》 开创了文字画 创作当代抽象绘画 用“出云书”技法创作书法作品 《心经》 创作山水画、禅境人物画、儿嬉图、 观音图、寿星图、花鸟虫鱼图、百子 图长卷等传统国画

1975 在新加坡江浙会馆举办个人书画展 创作文字画图稿,51幅上色的图稿

1978-87 马来西亚吉隆坡 1978-87 搬到吉隆坡与家人一起居住,步入绘 画创作的巅峰期 创作“出云书” 继续进行文字画创作 创作中国女性历史人物和黄姓名人 为题材的国画 创作诗意画、儿嬉图、民俗画、道教 和佛教人物画 创作水墨画和花鸟虫鱼画

1970年代末 创作诗意画、儿嬉图和 民俗画的画稿

1979 在《新明日报》上发表文章 《漫画—听牛鼻子先生谈》

1970年代末 撰写《南洋华人商业史》(未出版) 1980 在台湾省立博物院举办“三友书画 联展”

59

百扇斋主人黄曼士

1981 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墨瑞维恩学院 举办“黄尧书画展”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集珍庄画廊 “民俗书画展”举办个展 参加马来西亚《南洋商报》举办的 “马来西亚华裔书画季展”

1982-83 在《南洋商报》的“墨缘随笔”专栏 发表62篇文章 1982 台湾黎明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再版 《牛鼻子漫画十讲》 在美国伯利恒市狮子会举办“黄尧 书画展” 发表文章《贵阳“盐王”刘熙乙》

1983 发表文章《云南的高荫槐昆仲》 参与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 “国际现代小墨画联盟”联展 参与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主办的 “国际现代小墨画联盟”联展

1984 参与在日本举行的“国际现代小墨 画联盟”联展

1985 马来西亚写作人协会文学基金在吉 隆坡举办“黄尧书画展” 参与马来西亚吉隆坡精武画廊举办 的“培风之友书画展” 参与马来西亚吉隆坡林连玉基金举 办的“书画联展”

1986 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办“黄尧书画 慕泥瓷画展”

1987 黄尧去世



特别致谢 CHINESE HERITAGE CENTRE

�伦敦大英博物馆

�新加坡华裔馆

�马来西亚吉隆坡《南洋商报》

�马来西亚吉隆坡,雪兰莪中华大会堂

�我们对以下单位的支持和帮助致谢:

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政府 中国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 上海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 中国美术馆 上海美术馆 上海图书馆 重庆图书馆 贵阳档案馆 桂林档案馆 台北故宫博物院 新加坡新闻通讯艺术部 新加坡美术馆 新加坡国家文物局 新加坡图书馆 马来西亚创价学会 马来西亚吉隆坡元生基金会


w w w. huangyao.o rg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