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005 林聖峰 導言 : 時間繁史 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
2017 畢業設計作品三件 006
010
方威明
楊崧棓
宗教異托邦 : 新加坡宗教景觀批評
058 畢業設計日本一決定戰 2017 作品六件 034
Religious Heterotopia: A Critique on the Religious Landscape of Singapore
葉語
038
Amplification:
何競飛 日本一
加藤 有里 日本二
曾樂榮
家禽校園
Poultry Campus
香港大學建築系
2017 畢業設計作品四件 018
022
026
吳嘉文 楊昊彥
林建均
彭俊文
046
香港居住者手冊
HONG KONG INHABITANT MANUAL
050
廢料城市 - 1000 萬人口的廢料城市
實驗圖書館 思考圖書館在數碼時代應該何去何從
中環 2047 : 公民共享停車空間 Central 2047: People's Parking
054
臨時性移動劇場 誘發音樂劇「歌劇魅影」的多重解釋
吳聲懋
失竊的公共城市
陳卓君
森塚幽介
廖昶安
島嶼中的論述 - 論述中的島嶼 :
賴季葳
拾構築 : 參與實踐紀實
大內 涉
合緣建緣~與海共生的千人家族~
森 紗月 日本五
花輪 優香 清水有推薦
Aiennkennen ~ A Family of 1000 People Coexisting With the Sea ~
理所當然之中 – 具有與此市街形式相合的聚落
Ordinary Daily Life - The House Shaped to Fit This Town -
無窮的地圖
The House in Motion
邱元甫
Modern Chinese burial field proposal
林靜娟 策展人評語
策展人 - 林靜娟
The Theft of Public City
現實的再現
A Story Of Urban Islands
陳冠廷
大茅埔生活再造計劃
陳鈺炫
常民營造 : 達悟人與垃圾的人生旅程
126
策展人 - 漆志剛
Mind The Gap
Civic Construction: A Journey of A Man and Garbage
蔡呈林
懷疑中的信仰 - 可見與不可見的距離
Faith in the Uncertainty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Visible and the Unseen
文學的四重建築
林曉韓
須臾伊甸園 : 公眾澡堂
廖子萱
[+8,-8]
張博允
紀念性與記憶的載體
林煒庭
死的況味
吳友喬
園冶,原也
092
策展人 - 梁豫漳
The Garden of Forking Paths
Spatializing the reassemble timention
The Circumstance of Death
Symbiotic Habitat
黃昱誠
日常窗隅
簡任欣
水泥紀錄器
許毓琳
彌補 - 復健發生於日常,紀念亦然
林亭妤
細微效應 : 都市異質之流
108
梁豫漳 策展人評語
109
002 | 目錄
Construction with Uncle Cheng
杜德裕 策展人評語
076
日本四
Recycled Architecture: Participative House
074
COWTOPIA 街道牛舍再興 COWTOPIA 街型牛舎の再興
Forest Wander Between Life and Death
百歲之後—重拾自然信仰
小澤 巧太郎 日本三
Underground Temperature Renewal
陳庚璟
074
Mega Waste Ville City for 10 Million Inhabitants
The LIBRARY: Imagining a Future Library for Civic Innovation
030
042
La Vida de Nuda (Agamben)
策展人 - 黃俊銘
110
濾室間景
Phantom ~ Temporary Mobile Theater That Induces Multiple Decoding of Musical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Nature-inspired architectural surfaces
014
剝於裸生 軟禁之城
羅廣駿
策展人 - 杜德裕
Domestic Shadow-scape
Cement-Recording Landscape
Cured at Home
Nuance Effect: Stream of hetero-consciousness
黃俊銘 策展人評語
A Temporary Eden:Public Bath
Casting Monumentality
漆志剛 策展人評語
138
蕭有志 策展人評語
139
策展人 - 蕭有志
140 楊惠宜
寧靜的五百公尺
鄭又嘉
礁岩說
甘宣浩 / 江能煜
雨水實驗室
朱順麒
無為有處
Quiet 500m
Reef Said
Raining Lab
To Describe A Circle Possibly Being
156 2017 Taiwan 20 座談會紀錄 2017 Taiwan 20 Conference
目錄 | 003
2017 宜蘭大評圖
160 2017 宜蘭大評圖實錄 2017 Yilan Grand Review
166 小野田泰明 2017 IEAGD 總評 2017 IEAGD 総評
168 平田晃久 近乎完美的糾纏 ほとんど完璧なからみ合い
170 黃居正 大評圖感言 171 林芳慧 大評圖反思 173 賴啟建 IEAGD 2017
導言 : 時間繁史 林聖峰
Lin, Sheng-Fong
因此,建築是書寫。是對動態的存在狀態的詮釋歷程。是虛構。我們窮究 有限的能力,對物質、技術與身體、感官的辯証探求,是荒謬而無效的對 「時間」的抵抗歷程。 因此,建築是卡繆異鄉人的自由;是克利新天使的凝視;是本雅明物質與 身體對時間開放的沈睡之美的共時與暗黑。是郭熙的早春圖;是太湖石。 因此,我終於明白,這魔幻燈箱式的畢業設計展覽、馬拉松式交織的交互 評論、從黃昏到深夜的層疊對話的徒勞的必要和其珍貴。創造和維繫這浸 渗、滿溢的、邊界的「自由」狀態,和因之的「新」的不易。以及,小心 翼翼呵護的責任重大。 因此,身體的、生活的、社會的、自然的、歷史的、文化的、記憶的,都 因其意志,化入輕盈而叨叨絮絮的時間繁史。
173 吳光庭 水泥紀錄器的評語 174 2017 大評圖週活動表 2017 Grand Review Week Run-Down
004 | 目錄
導言 : 時間繁史 | 林聖峰 | 005
宗教異托邦:新加坡宗教景觀批評
Religious Heterotopia: A Critique on the Religious Landscape of Singapore Second Floor
方威明
Second Mezzanine Floor
Third Floor
Thrid Mezzanine Floor
Fourth Floor
Fourth Mezzanine Floor
Fifth Floor
Fifth Mezzanine Floor
Farcade
Png, Wei-Ming
Section
新加坡的宗教景觀是困難的地形。新加坡境內的三個不同實體之間脆弱的 關係適用於這個學科,即:國家、社會和宗教。表面上看,這些不同實 體之間的明顯的和諧似乎是良性的,而且管理這種良好平衡的努力和編排 往往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這個親切的立場背後隱藏的是一個國家建立的 “維護宗教和諧法”機制。 論文假設,不同宗教群體之間的關係狀態可以進一步促進超越 OB 標記的 膚淺線索,並在這些重疊社區中跨越重疊的共識和共同價值觀。該項目還 批評現有的國家機制,形成這些關係發揮的框架。 該設計探討了可以用來形成這些問題可以解決的微妙背景的宗教圖案和元 素。此外,該項目還設想了企業宗教崇拜可以超越圍牆的範圍,並成為進 一步對話和討論的重點。 隱藏和揭示的宗教性質是這個項目試圖捕獲的一個極端的方面。神聖的靈 性符合國家的絕對性質。
The religious landscape in Singapore is a difficult terrain to navigate. The tenuous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different entities present in the Singapore context lends to this difficulty, namely: State, Society and Religion. At the surface, the apparent harmony amongst these different entities seem benign, and the effort and orchestration involved in the management of this fine balance is often times taken for granted. What is hidden behind this amicable facade is a State-established mechanism called the Maintenance of Religious Harmony Act. The thesis postulates that the state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ifferent religious groups can be further fostered beyond just the superficial line-threading of OB-markers, and move towards and expand on overlapping consensus and shared values in these overlapping communities. This project also critiques the existing State mechanisms that form the framework in which these relationships play out.
Ninth Floor Buddhism & Christianity (Shared Space - Education)
Eighth Floor Hinduism & Islam (Shared Space - Education)
Thrid FloorHinduism & Islam (Shared Space - Retail)
Second Floor Buddhism & Christianity (Shared Space - Retail)
Sixth Floor Christianity & Hinduism (Shared Space - Entertainment)
Farcade
Sixth Floor
006 | 新加坡 | 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 2017 畢業設計
Fourth FloorIslam & Christianity (Shared Space - Entertainment)
Seventh Floor Buddhism & Islam (Shared Space - Pastoral)
The design explores religious motifs and elements that can be utilised to form a subtle backdrop onto which these issues may be addressed. Furthermore, the project also envisions a scenario whereby corporate religious worship can move beyond the confines of perimeter walls and become entry-points to greater dialogue and discussion. The nature of religion to conceal and reveal is a poignant aspect that this project attempts to capture. The elusiveness of the divine is met with the categorical nature of the State.
Fifth Floor Buddhism & Hinduism (Shared Space - Entertainment)
Religious Heterotopia: Complex Compexity
Sixth Mezzanine Floor
Seventh Floor
Section
Seventh Mezzanine Floor
Eighth Floor
Eighth Mezzanine Floor
Ninth Floor
Ninth Mezzanine Floor
宗教異托邦 : 新加坡宗教景觀批評 | 方威明 | 007
PERFORATED FAÇADE
Hinduism
INTERIOR WALL Christianity
EXTERIOR WALL Islam
top
underside
TEMPLES
FLOOR SLABS
COLUMNS
Shared Food Spaces
MAIN VOID
MAKING THE PILGRAMAGE
SUB-VOIDS
WORSHIP SPACES
main level
SERVICE CORE
008 | 新加坡 | 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 2017 畢業設計
main roof structure
SHARED SPACES
宗教異托邦 : 新加坡宗教景觀批評 | 方威明 | 009
葉語
Amplification: Nature-inspired architectural surfaces 楊崧棓
Yeo, Song-Pei
建築的表面是建築的外貌也是控制建筑内部的感知與體驗的橋梁。随着時 間與科技進展,建築表面也有了變化,改變了建築物内外的體驗與它的熱 性能。導致需要依靠其它的方法來改善空間的舒適度。這也把功能,美學 和空間體驗之間的設計複雜化了。 葉語探索的是一種擴大自然力量以增強被動冷卻並將能源實質化為建築表 面的設計方法,而並把用户帶進一個令人舒適與美的空間體驗。具體來 說,從葉子輪廓的研究中得出的方法,通過從微到宏纹路層面與幾何形狀 進行操作產生的建築設計。 A building's exterior surface is simultaneously the outermost face it shows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filter through which its interior perceives and experiences that environment. Over time, these surfaces, have evolved with time and technology in their material, dimensional and aesthetic specifications to tend towards the thin, smooth, and highly transparent facades. This surface evolution also affected the thermal performance of a building, leading to alternative solutions to improve human comfort. Hence, it further complicate design between function, aesthetic and spatial experience. In response, Amplification explores a design approach that amplify the natural forces to enhance passive cooling and materialize energy into architecture surfaces that invite users into an exciting, exuberant and experiential spaces that shelter our daily needs. Specifically, through manipulation of surface geometry and patterning on the building from Micro to Macro level, a method derived from studies of plant leaf profiles.
010 | 新加坡 | 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 2017 畢業設計
葉語 | 楊崧棓 | 011
表面紋路 | Surface Pattern
012 | 新加坡 | 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 2017 畢業設計
葉語 | 楊崧棓 | 013
家禽校園
Poultry Campus 曾樂榮
Chan, Le-Rong
目前新加坡食品供應的案例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案例。做為一個目前人口 约 574 萬人的自然資源稀少的国家,其中 90% 以上是進口的。由於這嚴 重依賴海外食物来源,新加坡面臨全球食物疾病爆發導致糧食供應短缺的 風險。新加坡的農業通過短期土地資任被視為短暫的行業。為了在家禽, 蔬菜和鱼類供應中成為食物,這成為一個問題,因為它减少了當地農民投 資長期建築和基礎設施来加強生產的動力。然而,僅管有其他替代品和海 外供應渠道,但家禽和雞蛋的供應至關重要。它保衛該國不受目前糧食短 缺結束的區域性禽流感的影響。因此,本文旨在重新思考新加坡家禽生產 狀況,從國家城市規劃部門眼中的暂時模式轉變為將食品視為國家利益和 安全形式的觀點。在建築上,這意味着要探索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增加人 口稠密城市家禽生產價值的潛力。該項目是當前耕作方式的一個平台,同 時引進與家禽生產共生的輔助空間。家禽校園的目的是為了回應以食品生 產為國家利益的問题,重新思考家禽雞蛋的生產方式。通過將教育空間嵌 入到生產設施中,它解决了管理強化生產基礎設施的技術人才的需要。
The case for Singapore's food supply at present is a challenging one. As a land-scarce country with a current population of about 5.74 million and little natural resources, more than 90% of it's food is imported. Because of this heavy reliance on overseas food sources, Singapore faces the risk of food supply shortage as a result of global food disease outbreak. Food production is seen as merely a commercial entity, but of little economic value and will never be able to compete with higher productivity industries such as precision engineering and nanotechnology. Hence, policy needs to view that food production cannot be assessed in commercial productivit y per area. The transient nature of agricultural land reflects an archaic attitude towards agriculture. It leads to low-cost infrastructure that does not
result in higher productivity of farms. Agricultural land in Singapore has a land lease of 20 years. It is also limited to peripheral regions which are continually being developed and converted into military land. From the standpoint of national interest or national security, there is reason for the government to intensify infrastructure for co-sharing of farm facilities and resources and only they are able to intensify infrastructure. With such provision of intensified infrastructure comes the need for agricultural education. Singapore's projected population in 2030 is 6.9 million. The corresponding poultry demand would be 8 million birds a year to feed the entire country's population. Hence, there is a need to decentralise poultry production into 3 separate clusters for biosecurity in the event of any disease outbreak. Of the 3 clusters, my project focuses on Sungei Tengah Agrotechnology park because it is the most challenging of the 3 agrotechnology park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numerous existing farms. Other existing farms include vegetable and fish farms that are able to make use of chicken manure as fertilizer and food instead of disposing it. The proposal intends to create symbiosis between the new and existing programs. Different clusters of campuses which focus on different aspects of the bigger poultry production infrastructure would enable future -proof ing for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 y. Intensifying agriculture and poultry production also means an increase in farm waste and chicken manure. This requires the planning of a waste management infrastructure to carry waste from one farm to another. The design and planning of the campus is driven by the process of chicken farming. Circulation within the campus occurs through an automated monorail system that transports both chickens and people. They follow a parallel yet separate process because of the vast similarities they share, but also
014 | 新加坡 | 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 2017 畢業設計
with the need to prevent spread of disease from one species to the ot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spaces are strategically embedded within the farm to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hands-on learning. The campus is designed for any further increase of the population, as this means an increase in demand of chicken and eggs. Research spaces are connected to chicken houses and the monorail via linkbridges to allow students to access chicken houses for onsite learning. The first form of learning takes place when they walk through the campus, allowing them to see and understand how a chicken farm functions. We can see that the old typology, as compared to the new one, has not fully utilized the same piece of land. The aim here is to do more on less land. Doing more not just in terms of quantity, but also by value-adding to the current land use in terms of providing a more relevant programme. Being more than a farm, the campus demonstrates how it can be used for educating students and visitors on something that the city no longer sees. The spaces within each chicken house are used for tours and poultry education courses facilitated by the use of automated transfer systems. It raises a question to the country regarding animal welfare and the scale of production. We feel that singapore needs this but do we actually want this? Because at the rate cities are developing, we will eventually face a scenario like this. Singapore, like many other developed countries, is moving away from primary industries such as agriculture because the future generations have aspirations for white-collared jobs.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research centre in this campus responds to this issue. We aim to transform farming into a job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he project attempts this in the form of a tertiary learning space where learning is not merely limited to technical aspects but also in the form of research.
家禽校園 | 曾樂榮 | 015
016 | 新加坡 | 新加坡國立大學建築系 2017 畢業設計
家禽校園 | 曾樂榮 | 017
香港居住者手冊
HONG KONG INHABITANT MANUAL 吳嘉文
Ng, Ka-Man
“香港居住者手冊”重新思考居住空間的定義,並嘗試令居住空間以隨意 隨機方法佔用公共地方,藉此抗行高地價帶來的高樓價問題。透過激活一 些未被好好運用開發的城市空間,為一系列臨時房屋撲提供源源不絕的發 展空間,同時亦可增強社區之間的強度 (Intensity),使資源運用更集中及 有效率。 隨意指的是建議的居住空間與周邊公共空間的可及性,其佔用空間的暫 時性及與城市之間的互動。隨機,指居住過程的落實。實驗性的設計原 型通過一系列情景,探索居住空間向外擴展的界線和私人和公共空間互 融的潛力。 隨著經濟發展,香港已經成為世界級的城市。可悲的是,當我們不斷提升 個人生活質素時,社區中仍有為數不少的人為生存鬥爭。這幾張相片正 正道出了光環背後的另一片景象。更甚的是,這惡劣的居住空間仍不斷增 加,其面積不斷減少,為社區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銅鑼灣是本手冊的測試場地。原因有三。首先,銅鑼灣是香港其中一個人 口密度高的地方,在這片熙來攘往的社區中,土地更是買少見少,因此地 價仍較其鄰近社區為高。若能夠在這找到可發展空間,可更見到這新構思 的發展潛力。 再者,銅鑼灣是發展成熟的社區,公共空間的滲透性和可及性高,為研究 居住空間界線向外擴展的實踐性提供一個良好的基石。當中我抽選幾個大 家較熟悉的地方研究它們背後代表的不同活動。以麥當勞作例子,除了本 來餐廳的作用外 ( 吃飯 ),人們還會停留在此地溫習,寫文,回電郵。加 上銅鑼灣的麥當勞是 2 小時營業,因此有不少人會在這留宿。同樣的模式 亦適用於誠品,STARBUCKS 等地方。 第三,銅鑼灣是香港較早發展的地區,因此可找到為數不少的舊式公寓 ( 唐 樓 )。這些舊式公寓的特點是其面積大,而且每個單位也包括一個露台。 這張圖嘗試研究 24 小時中 2 個家庭使用其單位的行為模式。 這張圖可以得出每個單位仍然有不少被浪費了的空間,當中露台更是重災 區。若果把這重災區重塑成一個新的居住空間出租及有需要的人,這方向 會帶來甚麼的設計 ?
In Hong Kong, living spaces have been alienated as a product in which the ontology of space is linked with luxury and social identity. This thesis explores an alternative solution to living in Hong Kong derived from a pure spatial element that is detached from this dynamic and that reacts with the daily scenarios and situations of everyday life. The thesis will first deploy simple spatial modules to test inhabitation through various scenarios. Using analysis and working with modernist and contemporary precedents” Barba by MVRDV”, the “Nakagin Capsule Tower by Kisho Kurokawa” and “Walking City by Ron Herron” – small, medium and large scale projects respectively, the thesis first identifies and develops strategies for the liberation of unused space, thus revealing the possibility of adaptive housing. The project explores a delimited neighborhood in Causeway Bay as test site, its social, economic and spatial complexity leading to different narratives of space. Fictional individual inhabitants help to identify spatial requirements. These characters include a new generation of Hong Kongers who struggle to find spaces for single living and cannot afford traditional flats due to lack of savings or financial support from their family. Combinations of site and inhabitant create a series of scenarios that lead to the experimental ideas for today’s Hong Kong. Rather than limiting architecture to merely technology and style, this thesis explores the experiential dimension of architecture, the measurement of daily life and living culture.
我選了當中 4 個地區預測這概念的實踐情況。包括代表大體積的露台和行 人天橋,中體積的小巷及小體積的流動區。 大體積的露台和行人天橋面對最大的挑戰,因為他們需要與現有的建築物 使用用者共存,並共用多個設備,包公共通道及水電設施 (UTILITIES)。 “行人天橋”重點關註生活空間現有動態交通活動的分離。具有這種強 大的對照的目的是為了演示使用現有設施的潛力,即使它位於最繁忙的 區域。 “露台”重點關注“空間”的適應性和與鄰里的合作。它演示了共同生活 (CO-LIVING),並試圖進一步發展這概念。這里共同生活拍兩個分開的生 活文化。 流動區指的是電車路及行車路上的空間。這些交通區域上並不容許永久的 建築物落成。但假如建築物本身也像交通工具般隨意流動,可否重新考量 這無人之境 ? “流動區”關注移動性和無地性。探索移動房子的潛力。生活就像一個遊 牧民族,圍繞城市移動,脫離土地與邊界的限制。
018 | 香港 | 香港國立大學建築系 2017 畢業設計
Four areas have been chosen to set out the scenario. The Mc Donald bridge and Tong Lau testing the prototype in large scale. The largescale prototype situated at the most challenging position. They need to deal with the existing buildings and their tenants. The “Bridge” focus on the isolation of livable unit versus existing dynamic traffic. The purpose of having this strong contradistinction is to first experience the potential in extreme high fluidity district. Second, to work as a transition between tradition livable space (steadily) and the future livable space. (mobility) The “Balcony” focus on the adaption of “wasted space” and cooperation with its neighborhood. Wall divides two apartments and form a border. In “Balcony”, the façade wall also divides two living culture. It furthers the boundary of co-living space and share resources. Co-living here means to live in two separated living culture and sharing the same structure and public resources. It also emphasis the possible mechanical and structural potential and testify the system with extreme fire situation.
香港居住者手冊 | 吳嘉文 | 019
For medium scale, “In between” focus the accessibility and flexibility on using leftover or abandoned space. It is to explore the hidden of spaces around our community and implement the idea of reclaiming the public wasted space. The system has been testified with the typhoon situation in order to show the possible operation of it. For small scale, “Bustle” focus on the mobility and siteless situation. Learning from the “walking city”, it explores the potential of walking house. Living in nomadic style, moving around the city and detach with the limitation of land and boundary. “Bustle” challenging the existing architectural circumstance and seeking for an alternative of livable space.
The position of “Bustle” is to re-introduce the lost quality of randomness and informal living pattern into Causeway Bay. From the Old Kowloon Wall City to today streetscape with full of disordered signage and light boxes, the fading and falling of spontaneous and informal architecture urge for a rethink of alternative spatial quality. By taking advantage on the friction based framework, “Bustle” works beyond the limitation of technology and regulation and being able to occupy Causeway Bay as a parasite. The result of adopting all the mentioned prototype have be translated into an aerial drawing of Causeway Bay. From present ordinary situation to a chaotic, randomness and disorder circumstance, the drawing reveals the potential of high intensity of the urban fabric.
020 | 香港 | 香港國立大學建築系 2017 畢業設計 | 香港居住者手冊 | 吳嘉文
香港居住者手冊 | 吳嘉文 | 021
廢料城市 - 1000 萬人口的廢料城市 Mega Waste Ville - City for 10 Million Inhabitants 楊昊彥
Yeung, Ho-Yin
我認為香港的城市肌理與勒柯布西耶 ’現代都市’ 的願景非常相似。 垂 直發展的城市設計,旨在有限的空間內容納更多人。而在此高密度城市中, 其廢料處理更成為可持續城市發展的重要一環。本設計將探討如何把高密 度住宅的廢料轉化成有用的資源,為我們的城市提供可持續的發展方向。 The cit y fabric in Hong Kong resembles Le Corbusier ’s vision in ‘Contemporar y city ’. The utilization of vertical construction maximizes the numbers of inhabitants in a limited space. In providing our hyper-dense city with more sustainability, waste treatment becomes a crucial task to deal with. My thesis explores the possibility in transforming city wastes into useful resources in order to provide a more complete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022 | 香港 | 香港國立大學建築系 2017 畢業設計
廢料城市 - 1000 萬人口的廢料城市 | 楊昊彥 | 023
024 | 香港 | 香港國立大學建築系 2017 畢業設計
廢料城市 - 1000 萬人口的廢料城市 | 楊昊彥 | 025
實驗圖書館 - 思考圖書館在數碼時代應該何去何從 The LIBRARY: Imagining a Future Library for Civic Innovation 林建均
Lam, Kin-Kwan
《實驗圖書館》探討在數碼時代中,未來圖書館如何透過社交互動分享和 創建知識。該作品是香港中環街市的重建項目,整個設計就像一個書架, 裏面一個個預製的「實驗圖書館」模組便是藝術家,發明家,作家等等的工 作室。 建築透過把街道從地面以天橋、扶手電梯或樓梯垂直延伸上頂樓, 當公眾行走在其中時,可根據自己的興趣走進不同的「實驗圖書館」與藝 術家們交流,主動獲取直接的知識。這一過程就像在書架上選擇不同的書 來看。在未來即使公共圖書館可以將書本知識電子化,但人與人之間的互 動才是一個城市創新的力量。 The thesis argues that with the infobesity brought by the digital world that led to a trend of global closure of public libraries, instead of digitalized their resources, libraries should evolve from a passive repositor y of information to an active co-learning laborator y for creating and sharing new knowledge. This vision relies on developing a new typology of library, a LABRARY, that allows social interaction to be the main drive of learning. At the site of current Central Market, the LABRARY is designed to be like a giant bookshelf that holds different ‘incubation units’ as 'Collection’. These prefab units are for social labs, researchers, school project teams, inventors, media producer, etc. to operate civic innovation projects. Each curate an installation that invites the public to walk-in and engage. The design focus on bringing the street life into the architecture and resembles the essence of Agora of Ancient Greece, a marketplace for ideas. Public staircases are articulated to prolong and spiral up the journey that connects to galleries and other public leisure program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building, hoping to provoke dialogues between community members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Market stalls Café Performance Mobile unit exhibition Community lounge Robotic archive system Pneumatic delivery system
M&E
Vertical prolongation of street
026 | 香港 | 香港國立大學建築系 2017 畢業設計
實驗圖書館 - 思考圖書館在數碼時代應該何去何從 | 林建均 | 027
028 | 香港 | 香港國立大學建築系 2017 畢業設計
實驗圖書館 - 思考圖書館在數碼時代應該何去何從 | 林建均 | 029
中環 2047:公民共享停車空間 Central 2047: People's Parking 彭俊文
Pang, Tsun-Man
這個畢業設計是在空間面對過時的行車文化時的一個測試。香港市區道路 一直有過份擠擁的問題,令施政者與相關團體就控制及減少在香港心臟地 帶中環的私家車作出討論和研究。參考了外國的案例和實際數字,我做了 一個對於減少汽車數量的直線線性投射,假設三十年期間縮減 60% 的私 家車。這樣便可以令一部份的停車場空間開放予公眾重新發展及使用。 透過這個機會,我便可以發掘改變停車空間為公共社交點以迎合市民對空 間及文化上需求的可能性。每個需求的特點源於周圍的公共空間使用者的 身份角色。在道路和車位都給予他們使用時,他們之間或對外的關係和流 動性便要做更多的考慮。而這些研究中的停車場的固有素質和如何令這班 使用者更有效使用空間性能是作為出我的兩個場景主要的設計原素和概 念來源,也許是香港未來公共建設發展的一個新方向。 This thesis is an examination of space facing the obsolete car culture in the future. Hong Kong’s urban road network has long been affecting by an overloaded problem and leads to the discussion of controlling and cutting down the number of private cars in our city heart, Central. By referencing foreign examples and data, a linear projection in reducing the number of private cars is made (A total reduction of 60% private cars in 30 years). It creates a moment when a portion of the parking facilities are not in use and eventually opens up for revitalization and reuse. This provides me an opportunity to explore the capacity of turning these parking spaces into public social nodes that cater the spatial and cultural needs of the people. The needs reflect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roles of different public space users in the proximity. Their relationships and mobility are considered when roads and parking lots are using by the people but not by cars. The inherent qualities of these car parks and how people can efficiently use the spaces provide key design parameters for my two scenarios as possible future infrastructural development in Hong Kong.
030 | 香港 | 香港國立大學建築系 2017 畢業設計
中環 2047:公民停車空間 | 彭俊文 | 031
032 | 香港 | 香港國立大學建築系 2017 畢業設計
中環 2047:公民停車空間 | 彭俊文 | 033
剝於裸生 軟禁之城
La Vida de Nuda (Agamben) 何競飛 Ho, Kyohi
作品以政治哲學為現實前提,以戲劇架構為文本表現,探討所謂“軟禁” 的空間暴力性。 意大利思想家阿甘本以剝於裸生 (La vida de nuda) 描述在例外狀態下生 命政治的形式;作品中,以分裂癥狀態呈現的權力,將社會置於恒常的例 外狀態,由空間形式與機能的“誤配”,以圖書館、地鐵站、百貨店,依次 展開“尋而無處,不意迷失,終陷囹吾”空間秩序的遞進,進而以這三種建 築類型為代表的知識為由的欲望,行動為由的欲望,身體為由的欲望,分 三階段展開對欲望的逐步規制,達至軟禁。 戲劇中,構想壹個保持法的秩序的表象的國家,謳歌民主自由的偉大,鞭 撻言論審查的遺毒,但其實暗處機關疊重,掃除所有異端。 壹名學者尋書周折,圖書館表面上規整樓層關系實際是以克萊因瓶為原型 的迷宮通路,學者按序號找書,卻被序號引入循環,反復遠遠看見但無法 尋見引往書架的通路;地下鐵中利用加值器、檢票機的選擇強制與站長室、 便利店等分隔強制,雖然周圍路人匆匆,卻不覺中被隔離至引向通往百貨 店的電梯入口;百貨店內分空間表裏,作為軟禁的裏空間是彼此通過電梯 連接的巨大卍字迷宮,分別處於裏表的軟禁者與正常者在各樓層中以不同 的類型的商店空間模式進行靜態隔離,樓層間以雙向門電梯進行動向隔 離。這個作品寓言著壹個卡夫卡式的詭譎,日常中隱匿的空間暴力性,以 政治恐怖的形式而極大程度地顯現,引向了壹個雖然不斷察知細微,卻不 覺中陷入亦無力抗衡的“軟禁”結局。
034 | 日本 | 畢業設計日本一決定戰 2017
Works to political philosophy as a prerequisite to the drama structure for the text performance, to explore the so-called "house arrest" of the space of violence. The Italian thinker Agandi strives in the form of life politics in the exceptional state of the exertion (La vida de nuda); the power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schizophrenia, placing the society in a constant exception state, Function of the "mismatch" to the library, subway station, department store, followed by "find no place, not lost, the end of the lake" progressive space order, and then to the three types of building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knowledge on the grounds The desire to act, the desire for action on the grounds of the desire of the body, in three stages to start the gradual regulation of desire to reach the house arrest. In the drama, the idea of preserving the law of the order of the state of the state, the eulogy of the greatness of democracy and freedom, the whip of the review of the legacy of the test, but in fact the dark organs of the superposition of all heresy.
剝於裸生 軟禁之城 | 何競飛 | 035
036 | 日本 | 畢業設計日本一決定戰 2017
剝於裸生 軟禁之城 | 何競飛 | 037
臨時性移動劇場 誘發音樂劇「歌劇魅影」的多重解釋
Phantom ~ Temporary Mobile Theater That Induces Multiple Decoding of Musical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加藤 有里 Yuri Kato
我提出了讓人不論多少次都可以享受對「歌劇魅影」多樣詮釋的設計。 先透過解讀歌劇魅影的特徵,後以人、空間、時間將劇本分解成複數的小 故事。巨大的圓形鷹架空間中散落著重複上演這些故事的小劇場,造訪的 觀眾藉由選擇不同小劇場的組合在其上縱橫交錯,讓一個個劇情以體驗 與多樣自我解釋的方式成為可能。
ミュージカル「オペラ座の怪人」という作品を多様な解釈で何度でも楽し むことができる仮設移動型劇場「 Phantom 」を提案する。 オペラ座の怪人という作品の特徴を読み解き、物語を人間・空間・時間に よって複数の小さな物語に分解しする。小さな物語を繰り返し上演する小 劇場を巨大な円形足場空間の中に点在させることで、訪れる観客は小劇場 を縦横無尽に様々な組み合わせで旅をし、ひとつの物語を多様な解釈で 体験する。 I proposed temporary mobile theater "Phantom" which can enjoy musical "Phantom of the Opera" work as many times with various interpretations. Reading out the features of the work of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and decomposing the story into multiple small stories depending on character, space and time. By scattering small theaters repeatedly performing small stories in a huge circular scaffolding space, the visitors are able to travel in a variety of combinations across small theaters and experience one story with diverse interpretations.
038 | 日本 | 畢業設計日本-決定戰 2017
臨時性移動劇場 | 加藤 有里 | 039
040 | 日本 | 畢業設計日本-決定戰 2017
臨時性移動劇場 | 加藤 有里 | 041
COWTOPIA 街道牛舍再興 COWTOPIA 街型牛舎の再興 小澤 巧太郎 Kotaro Ozawa
都市郊外的畜產戶自戰後開始支撐著食肉文化。有別於鄉村內的牛舍, 郊外的牛舍由從肥料到飼料等因素,連結了當地並擔當著生態循環中的 要角。曾經是地產地消、自給自足的地域核心的牛舍,由於近年來周圍 農田上大規模店面等新式生活核心的開發而被視為一種麻煩設施。 現在,我們要重新看待牛舍的種種,取回其往日榮光,使當地從前與畜 牧相關的種種產業在這逐漸轉型的地域中心再次繁盛起來。
After world warII
私は卒業設計として畜産家協会によって作られる標準設計牛舎を再構築 し、牛がハブとなり地域にとって様々なスケールで畜産家が価値を持つ建 築を目指した。肉用牛舎は、牛を育てると同時に肥料や飼料の面で周囲の 土壌を豊かにしてきた。しかし宅地開発に伴い、周囲の安価な田畑が商業 などの場へ変化した多くの街型牛舎は多く、その場に合わない標準設計牛 舎は迷惑施設と呼ばれる。そこで標準化で得た効率の良さは残し、標準化 によって忘れ去られた畜産家本来のエコサイクルや地域コミュニティへの 貢献を、建築によって見える化・誘発することで、地域サイクルに欠かせな い畜産業の場を提案する。食に関する建築が本来持っていた地域への大き な力を標準化から解放することでもう一度再構築する。
Now
Redifine Standarsized Cow house
042 | 日本 | 畢業設計日本-決定戰 2017
COWTOPIA 街型牛舎の再興 | 小澤 巧太郎 | 043
Reconnect Cowhouse to Community
朝市
セリ場
街型牛舎
北側道路
044 | 日本 | 畢業設計日本-決定戰 2017
COWTOPIA 街型牛舎の再興 | 小澤 巧太郎 | 045
合緣建緣~與海共生的千人家族~
Aiennkennen ~ A Family of 1000 People Coexisting With the Sea ~ 大內 涉
Wataru Ouchi
合緣建緣~與海共生的千人家族~ 對我而言,從小親近長大的小漁村就好像一個家族一樣;然而去調查之 後就不難了解這裡其實是災害多發的危險地區。若是去詢問想在此地繼 續居住下去的裡由,我就聽到了「因為這是出生地啊。」「看到這片海 就會感到很安心。」這樣的愛著海與小鎮的聲音。 於是我為了在這邊繼續生活的人們,視整個城鎮為一個家族,將機能分 散後,設計了使小鎮可以成為心靈寄託且與海共生的建築。 私が幼いころから親しむ小さな漁村はまるで一つの家族の様であった。 し か し 調 査 を す る と、 こ こ は 災 害 が 多 発 す る 危 険 地 域 で あ る こ と が わ か っ た。 ここに住み続ける理由を尋ねると「ここで生まれた から 」「 こ の 海 を 見 る と 安 心 す る 」 な ど 海 と 町 を 愛 す る 声 が 聞 こ え た。 そこで私は危険地域に住み続ける人々のために、町全体を 1 つの家族にする機能を町 中に分散させ、この町と海が共生していくための 心の拠り所となる建築を設計した。
046 | 日本 | 畢業設計日本-決定戰 2017
The small fishing village I get familiar with since was very young is like a family. However, when I investigated, I found that this area is a dangerous area where disasters occur frequently. When asking the reason to continue living here, I heard a voice that loves the ocean and the town, such as "I was born here" "I feel secure when I see this sea." So, for the people who continue to live in the dangerous area, I distributed the function of making the entire town a family and designed the architecture to serve as a center of mind for the coexistence of this town and the sea. " 合緣建緣 (=aiennkennenn)" is a coined word made from the Japanese word of" 合緣建緣 (=aiennkienn)". The meaninng of " 合緣建緣 (=aiennkienn)" is whether or not people and minds feel up to each other is due to a strange fate. From this , I made it the title " 合緣建緣 (=aiennkennenn)" in the sense that it is made by building rather than a strange fate.
合縁建縁 ~ 與海共生的千人家族 ~ | 大內 涉 | 047
048 | 日本 | 畢業設計日本-決定戰 2017
合縁建縁 ~ 與海共生的千人家族 ~ | 大內 涉 | 049
理所當然之中 – 具有與此市街形式相合的聚落 Ordinary Daily Life - The House Shaped to Fit This Town 森 紗月
Satsuki Mori
理所當然之中-具有與此市街形式相合的聚落 我對這個滿溢著理所當然的生活抱持疑問。家族是什麼 ? 那生活又是什 麼 ? 我非常想導出這些問題的解答。在這裡,我只對一些空地和自己零 散的家族動了手腳,城鎮則維持著原本的樣貌。基地邊緣看似聯結在一 起的相鄰住家,在重建的同時逐漸地改變著景色,住家與住家之間的空 白究竟與誰相連著也是不確定的狀態。跳脫已被決定的型態,自身的家 由自身構築之此一生活方式,我覺得相當適合這個城鎮。 暮らしは「あたりまえ」で溢れている。母がいる事も、祖母と暮らしている 事も、裏のおじさんがうちの庭を近道として使っている事も全部私のあたり まえだった。でも少し、この日常に違和感を感じていた。家族とは、暮らし とは?私たちはこのままの形でこれから先、生きていけるのだろうか。あた りまえを、あたりまえのままにしていいのだろうか、と。 もしかしたらほんの少しだけ景色が、家族が、暮らしが変われば未来が明 るくなるような気がした。私が生まれ育った場所、神奈川県川崎市多摩区 宿河原の住宅街の一部を舞台にする。本計画では、私自身の「あたりまえ」 な生活から見えてきた事を軸に置き、周りで暮らす住民をモデルに、これ からの集落を提案する。22年間暮らしてきた、このまちで起きている出来 事は全てが私だけのあたりまえではなく、私と誰かのあたりまえが重なるこ とでできたのである。どこにでもありそうな、このまちの出来事を、ピック アップしていった。そこから暮らしの現状を紐解いた。家族、家、道、庭、景 色といったそれぞれの在り方から、見えてきた事として「ある一つの場所の 中で、変化する家族の形態に合わせながら暮らしていく事はできないだろ うか」と考えた。そこで、家と人の間に「余白」を設けた。 「家族の形を決めない事」本当の家族も、そうではない他人でも自分が家 族だと思った人と、家族のようになれる、集落をバラバラのまま、塀の中に も外へでも、自由に暮らす。余白が暮らしを豊かにする。そんな暮らしが、 このまちには似合う気がした。 I wondered why people's living are full of normal things. What is the family? How do people normally live? I want to derive my own answer of these. My production expresses disjointed family and some blank spaces without touching a form of the town. The houses built at the edge of the site seem to have links to a next house. These houses change scenery little by little every time these are rebuilt. The blank spaces between a house and a house connect people to someone who they do not know. I felt that this town made people live with shaping their own family style out of the box.
050 | 日本 | 畢業設計日本-決定戰 2017
理所當然之中 – 具有與此市街形式相合的聚落 | 森 紗月 | 051
052 | 日本 | 畢業設計日本-決定戰 2017
理所當然之中 – 具有與此市街形式相合的聚落 | 森 紗月 | 053
無窮的地圖
The House in Motion 花輪 優香 Yuka Hanawa
在我對現代住宅僅作為機能性空間的集合體提出質疑的同時,患有失智 症的祖母告訴了我有一種空間的存在是不用依靠地圖的。藉由光線、聲 音、氣味與微弱的記憶交織成的空間認知,是超越房間單位且經常而持 續地在變化著的。 以行為與感知為先決條件在空間中繞行時,住家是否就會從機能中被解 放而成為新的住居場所呢 ? 基於祖母的空間認知,我設計了一個適合所 有人且會受到時間影響的住宅。
054 | 日本 | 畢業設計日本-決定戰 2017
This project is the house based on the spatial perception of the “elder with dementia”. I create the house not only a collection of purpose spaces but also series of scenes with the five senses. And I remade the house not only for the elder with dementia but also for everyone that can live by using sensitively senses. The scenery changes according to the season and time. Then, the house become a new place where it is released from function.
無窮的地圖 | 花輪 優香 | 055
目的空間の集合体に過ぎない現代の住宅に対して疑問がある中で、認知 症を患う祖母が教えてくれたのは地図によらない空間の存在だった。光や 音、匂いとかすかな記憶を紡ぎ合わせた空間認識は、部屋単位を超えて常 に変化し続ける。行為や感覚が先回りして空間が巡り続けるとき、家は機 能から解放された新しい居場所になる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彼女の空間認 知をもとに、時間に操られながら暮らす健常者にとっての家を設計する。 既存の実家において、祖母の空間認知の手がかりを分析した。視覚情報だ けでなく、五感と記憶を組み合わせることで、部屋という単位を超えた領域 によって空間を認識している。さらにそれらは、空間の明るさや祖母の行動 に依存して、彼女の認知地図が変化している。 調査で抽出したクラスターをもとに、既存の敷地を再解釈し得られた夏、 冬だけ日が差す場所、落ち葉が溜まる場所などの部分の現象から逆算する ことで空間を再構築する。祖母が五感を組み合わせることで空間を把握し ていたように、部分の景の光、音、匂い、温度を壁の厚みや床の素材、天井 の高さなどで操作する。季節により開閉される建具は、四季により葉を付 け落とす植物に置き換える。季節や時間によって景が変化し、居場所が移 り変わるように全体を構成していく。
Analysis of cognitive cognition clue of the elder with dementia in her house. She recognize the space beyond the room unit by combining not only visual information but also five senses and memories. And, her cognitive map changes depending on the brightness of the space and the her actions. Based on the extracted the cluster, I design the new house with the unit recognized by five senses. In original site, reconstruct the space by the unit of phenomena such as the sunny spot, the places where fallen leaves collect and so on. The light, sound, smell and temperature of the space operate with wall thickness, floor material and ceiling height. It constructed by the the rules that one cluster affects the other cluster. I designed the house so that the place for daily life change by season and time. In the space,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inside and the outside disappears, and the space chained beyond the frame. When the space goes around depending on the human behavior and the sense, it will be the new place where it is released from function .
こうしてできた空間は、ある風景の中で起きた変化が他の景に展開し、架 構を超えて空間が連鎖する。行為や感覚が先回りして空間が回り続けると き、家は機能から解放された新しい居場所になるのではないだろうか。
056 | 日本 | 畢業設計日本-決定戰 2017
無窮的地圖 | 花輪 優香 | 057
濾室間景
WHAT IS MEASURE ? James Corner : Measure of control.Measure facilitate possession and it enables one to occupy/control / manipulate the land.Control often response to social and environment exigencies and characterize humankinds power.
Underground Temperature Renewal 羅廣駿
Lo, Kuang-Chun
在建築與自然的創作中 「材料」是建築的底蘊 「溫度」是建築的顏料 「開口」是最佳的筆觸 如同 "The Agency of Mapping" 中提到的場域 (Field),提取物 (Extracts) 與 繪 製 (Plottings)。 這 個 作 品 以 礁 溪 的 地 景 為 場 域, 藉 由 溫 度 地 景 Project 到地面的 Palette 為提取物,藉由建築空間與 program 的再介 入重新描繪礁溪的地景,希望透過微小的熱地景的觀察,找尋屬於礁溪 的場所特性,設計以熱地景為策略,透過一系列可識別性與環境觸發引 導的設計,研究如何讓人體會屬於礁溪的場所精神與氛圍,反轉目前因 同質性高而沒有識別性的開發,不同於一般都市更新,礁溪需要的是重 新測量並瞭解地底,一種人、建築、自然、與地熱關係的重構,挖掘城 市圖層 (Layer) 的縱深。介入於地表下的空間除了居住,更是溫度的觀測 室,房間與房間的間隙因牆厚與材料的不同,加上溫度的變化成為兩者 共享溫度風景的藝廊。
The creation between “NATURE” and ”ARCHITECTURE” MATERIAL / The soul of architecture - TEMPERATURE / The paint of architecture - OPENING / The stroke of architecture.
Fig 03 / OVERALL SECTION
A Design for “Thermal Landscape” Via a series of architectures (filter), which are identifiable and are inspired by the surroundings of Jiaoshi, the design aims to engage people in experiencing the unique atmosphere of Jiaoshi and feeling the spirit/soul of it ; meanwhile the project/design attempts to change the current situation where most Jiaoshi’s architectural designs are overlapping and unidentifiable. Nonetheless, instead of a standard and normal urban renewal, Jiaoshi needs a special/ revolutionary “RENEWAL” which is able to explore the “layers” of the city and reconstruct the relations between people, architectures, and natural hot springs. For the underground spaces (hotel rooms), aside from living, the spaces can also be used to observe underground temperature. Furthermore, the gaps expressions inbetween the rooms can vary from different temperatures due to different materials, and different thicknesses of the walls which is the thermal gallery underground.
Fig 04 / THERMAL PALETTE
38̊C
Fig 01 / COLD SHIFT
Fig 02 / ENGAGEMENT
058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杜德裕
41̊C
43̊C
46̊C
49̊C
52̊C
55̊C
58̊C
61̊C
Fig 05 / ROOM PLAN
濾室間景 | 羅廣駿 | 059
Fig 06 / MAPPING OF THERMAL FIELD
Fig 08 / MAPPING OF CONTROL
Fig 10 / HOTEL-SCAPE
Fig 09 / SCENARIO
Fig 07 / ROOM AS EXTRACTOR
Fig 01 / COLD SHIFT
在場域進行介入設計之前是否有某些狀態是屬於被自然量測的。經過科學數據的轉譯,自然賦予了
介入設計的機會。在最濕冷的區域中進行熱設計的操作,從材料的特質的研究並思考季節、天氣、 微氣候是如何影響建築與溫度的關係。 Fig 02 / ENGAGEMENT
ㄧ系列的設計就如同濾器透過溫度放大了特定區域的特質。紅色的部分是我所設計的熱地景,黑色 的部分是既有的浴池。透過不同的物件介入於地表創造不同經驗溫度的方式以及感官放大的體驗。 Fig 03 / OVERALL SECTION
人們經驗飯店透過尋找自己想要居住房間的“溫度”而不是以往的房號,溫度如同無形的房號,在 這個過程我們感官被放大了,對於溫度的觀點有著不同的意識。 Fig 04 / THERMAL PALETTE 跡 . 造色 . 植態
當溫泉水劃過城市地表的時候會留下多樣的自然現象。不同的角落有著不同的材料與不同的水溫, 熱觸發了不同的材料性並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色澤以及質感。這些小角落就如同自然的調色盤,用溫 度量測並創造屬於礁溪的場所。 Fig 05 / ROOM PLAN
介入於地表下的空間除了居住,更是溫度的觀測室。
房間與房間的間隙因爲牆厚與材料性的不同,加上溫度的觸發成爲兩者共享「溫度」風景的藝廊。
Fig 01 / COLD SHIFT Design boundary was measured by the atmosphere due to scientific statics. Apparent temperatures are affected by micro climate phenomenon ( wind / shadow / humidity / evaporation ). Fig 02 / ENGAGEMENT Series of designs as a filter it amplify place atmosphere and identity by temperature. Red area was addition design that interact with the existing spa house. Fig 03 / OVERALL SECTION People experience the hotel by searching the room temperature instead of room number.It is a process that enlarge sence and consciousness. Fig 04 / THERMAL PALETTE Trace. Embed.Vegetation. When the hot spring drift across the ground it will left so many expressions.with different temperature it creates the nature color gradient on the material which is nature way of measure (ground pallette) . Fig 05 / ROOM PLAN Hotels plan as a thermal palette it measure colors of temperature. The gaps between rooms have different distance,material,temperature. Room itself is a nature temperature conditioner, it measure atmophere and create various condition inside the room, people's behavior / activity will easily defined by exterior conditions.
Fig 06 / MAPPING OF THERMAL FIELD
地表上的物件看似分散並沒有關聯性,經過探測可以發現位在城市地表下有著一片龐大熱場域,這 也是礁溪最珍貴的地方因為在這範圍之外是沒有溫泉的。 Fig 07 / ROOM AS EXTRACTOR
地面以往都能透過一條線建構清楚的地面上與地面下的關係,礁溪的地表因為具有溫度是沒有辦法
只透過一條線去劃分邊界的關係,同樣的,建築中所謂的「Floor」也是。隨著時間的變化,天氣、 季節、光線讓自然建構並調節不同建築狀態。 Fig 08 / MAPPING OF CONTROL
可以看出飯店在這座城市中的分布狀態是相當密集的,因為溫泉帶動了飯店產業的發展也帶來更多 機械設備奪取地底下的自然資源。 Fig 09 / SCENARIO 歧,澈,間,淨,思
這是一個淨化過程。 沒有與環境的視覺接觸,當人們感覺到身體與不同的材料相互作用時,人們 的感覺被放大。 光作為引導而不是為了觀看外界,但在最後映入眼簾的市極於開發同值性極高且
沒有場所精神的物件,對我來說那些稱不上是建築因為他們無所與這塊地對話,這就是引發環境 / 溫泉意識的時刻。
Fig 06 / MAPPING OF THERMAL FIELD Objects on the field seems seperated but they were actually connected by the heat field underground. Fig 07 / ROOM AS EXTRACTOR People are serching for room by temperature instead of room number. Inside the rooms, it redefined the temperature ground by layers according to temperature / light / humidity. Fig 08 / MAPPING OF CONTROL Hotels are the main industry in Jiaoshi city they occupied hot spring resource by engaging artificial machines. Fig 09 / SCENARIO Discrepancy, Transparency, Density, Purify, Remind It's a process of refresh. Without visual contact with environment people's sense are amplified when they feel body interact with different materials. Light as a guidance but not for views but at the end horrible city scene mask people's eye and that's the moment which trigger consciousness of environments / hot spring. Tower itself located on the hot spring origin as guardian and everyone who join the process is a watcher for temperature and the city .
觀測塔座落於溫泉的源頭,作為守護者,參與過程的每個人都是溫度和城市的觀察者。對我而言,
Fig 10 / HOTEL-SCAPE
建築空間讓溫度有舞台能與人們對話並產生意識。
Each hotel has their own engagement under the ground in order to extract the valuable hot
有趣的是每個人所感受的狀態都不同。同一個角落在不同季節都有不一樣的故事,重要的是,透過
It is a model which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otel and the ground. spring resource. It is a landscape of measure.
Fig 10 / HOTEL-SCAPE
透過這個模型可以看到城市中的飯店與地表之間的關係,模型單純只呈現的飯店的部分並沒有其他 種類的建築物。每間飯店都透過機械介入於地表之下進而取的珍貴的溫泉水資源,不同深度的井成
060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杜德裕
為介入於地表下成為“量測地景”。
濾室間景 | 羅廣駿 | 061
森塚幽介
Forest Wander Between Life and Death 陳卓君
Chen, Chuo-Chun
塚下乃死;之上為生。我們無法跨越那隔閡兩個世界的薄土與思念之人連 結。透過森林自然循環的觀察,藉由樹木的死亡、腐朽、再生、新生創造 地景。構築隨著時間改變質感、外貌形成新的介面。讓人遊走於生與死交 織的神秘經驗。 砍伐下來的木材漂浮在樹林中,像雲霧或靈魂般圍繞著,構築將隨著時間 消減或擴張,與墓園中象徵永恆的大岩石對話。穿越浮木下層蔭鬱的空 間,進入開闊明亮的場域,回首那些看似死亡的浮木佈滿青苔與藤蔓,了 解到生命的消逝不是終點,而是轉化為新的方式存在著。
Beneath tomb comes to death, above it comes to life. Since we can’t cross over the gap between the death and life, we can observe the cycle of nature, creating a new landscape by the death, rottenness,and regeneration of trees. As time changing the texture of the construction, it creates a new surface for the landscape, which we could wander between like wandering between life and death. Those cut down wood floats between the living forest, surrounding the trees like clouds, fog, or soul.The edge of the construction would shrink or swell as time passes by, like talking with the rocks in the cemetery, which symbolize eternity. Passing through the dark space under the floating wood, people enter a wide and bright area. While looking back to the deathlike wood covered with moss and vines, we realize death isn’t the end of life, but a new way of living.
062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杜德裕
樹林的自然更新: 林中倒木排除了底層植物的競爭,附著的青苔提供養分成為幼苗著床的 場所。
靈魂漂浮的場域: 生長過度飽和的人工林,利用疏伐的必要性創造張力系統。疏伐下的樹木 在林中編織著,構築進入墓園的空間。
Natural Forest Regeneration: The dead and fallen trees will help the seedlings of plants at the bottom to survive more easily and the moss on the fallen trees will provide nutrients for the seedlings.
Floating Soul Area: Through the necessity of timber stand improvement(TSI) of the oversaturated artificial forest, I created a tension system. The timbers which has been cut down due to the TSI will be woven into the woods through the tension system and creates a floating construction at the entry of the cemetery.
森塚幽介 | 陳卓君 | 063
064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杜德裕
森塚幽介 | 陳卓君 | 065
拾構築 : 參與實踐紀實
Recycled Architecture: Participative House Construction with Uncle Cheng 賴季葳
Lai, Chi-Wei
台中市西屯路一段與篤信街口,應是良好的設商地點,卻被堆滿了垃圾。 屋主鄭阿伯 30 多年前遷居至這塊好友的地上起居。 好友過世後,其子要求鄭阿伯拆屋還地,於是房子被拆到僅剩騎樓地上的 違建,阿伯因為習慣繼續住在這裡。 鄭阿伯今年 81 歲,幾乎聽不見、領有殘障手冊、無法工作,拾荒是補貼 生活所需的方式之一。 綜觀鄭阿伯的拾荒生活、囤積行為以及經濟狀況,我期望以資源回收的概 念和簡易的構築方式,將他囤積的大型廢棄物重新利用,使阿伯接下來的 生活能持續改善。 Uncle Cheng has lived at the intersection of Xitun Road Section 1 and Duxin Street in Taichung City for over 30 years. The location was chosen for its prominent location, making it ideal for setting up a business. Back then he had rented the house from his friend. After the passing of his friend, the latter’s son repossessed the land and had the house demolished. Having become familiar with living in the area, Uncle Cheng chose to take up residence in the narrow strip of sidewalk flanking the former house. Uncle Cheng, aged 81, is unable to work due to severe hearing loss so he receives financial assistance for his disabilities. He also scavenges for recyclables as a means to offset his living expenses. Over time the site has become cluttered with garbage. This project attempts to create a democratic architecture to improve Uncle Cheng's living environment by studying his lifestyle, hoarding habits and financial situation. The resulting structure is made from user-collected recycled materials and makes use of simple construction techniques, enabling the user to subsequently personalize his home further.
066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杜德裕
拾構築 : 參與實踐紀實 | 賴季葳 | 067
我來台中六十年,今年八十歲。 I came to Taichung 60 years ago. I am 80 years old.
這裡我的師傅不做生意 才轉給我住。
My mentor used to run a business here, and after he retired, he let me stay here.
Hello Uncle! I come again!
The teachers said
This is your metal
I should return these to you
I took away last time
契約時限到了, 人家要來跟你討地。
When the contract was due, they chased me out.
by mistake!
After building a frame with your material,
Tea corner and help you to improve your house!
Let’s make it better! Okay!
八十七年開始拆,無緣無故 百多坪的房子拆到剩這一條。 It was demolished in 1998. My big house was turned into a small strip for no reason.
I wanna make a shelf.
那時候法官跟地主說: 「他這麼久的房子, 他有國有地可以住喔。」
If you don’t like it, I will remove it.
The judge told the land owner, his house was built a long time ago, he can stay in the state land.
我就跟你說我回來看到做這麼好, 我才趕快起來漆一漆。 As I said, it looked so good when I came back, just have it painted.
我說天棚和這個, 老師來看一定一百分的啊。 I say, the canopy and this. The teacher will definitely give A+ when he sees this.
鄭阿伯在完成計畫中的改 造後,開始自行動手修補 地板的坑洞。 Hello Uncle!
After completion of works, Uncle Cheng started fixing the potholes.
I come to take what you don’t need away!
我的畢業設計儘管在此告一段落, 阿伯仍然會繼續以這樣的態度 與他的家一起度過接下來的歲月。
Even though I have completed my thesis, Uncle Cheng continues to make improvements, and the house will keep on evolving according to his lifestyle.
068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杜德裕
拾構築 : 參與實踐紀實 | 賴季葳 | 069
百歲之後—重拾自然信仰
Modern Chinese burial field proposal 陳庚璟
Chen, Keng-Ching
葬禮是一個重新建構人與人、自然與人關係的事件。我們所能緬懷離「世」 親友的場所,與葬禮當下的空間同等重要,更需要長時間治療。
8
因為現代社會的時間感不斷緊縮,漸漸忘記自然的循環,萬物的時間不是 線性的,而是一種循環、一種接替、一種承擔。
5 6
而我們的傳統,是過去與自然互動的經驗累積。所以,提出一種重新詮釋 傳統禮俗的空間態度,格外重要。 因此,我提出五個與傳統有關的元素:稻田、濕地、溪流、森林、建築, 重新交織出現代城市中的緬懷空間序列,使每一個人都能在詩意的環境 中,惦念逝去的親友。
7 4
The funeral ,an event that re-connect people and nature. For me, the place we can commemorate the passed away friends or family members. The main concept is to bring back traditional spirits back into modern city and life, also as an Infrastructure. Therefore, five elements of the original Tainan landscape are reinterpreted: rice fields, wetlands, streams, forests, buildings. A new prototype of modern funeral infrastructure and design principle I purposed. The participant experiences a ritual space sequence. From the building to the landscape, from sadness to relieved. We all return to landscape, as our ancestors respect the mother nature.
1
最終棲所合院 Funeral house courtyard
2
過橋送別 Bridge to farewell
3
送別廳 Farewell Hall
4
樹林庇蔭胎聲道 Channel of Relief
5
隨季節變換的稻田 Rice fields that change seasonally
6
生物棲息的濕地 Wetland as a habitat
7
竹溪 Zhú xī Creek
8
與公園聯合的森林 The memoral forest
070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杜德裕
3 2 1
百歲之後—重拾自然信仰 | 陳庚璟 | 071
過橋,進入地景的半戶外廊橋。 Bridge to farewell, Gradually into the landscape.
8
與公園聯合的森林 The memoral forest
5
隨季節變換的稻田 Rice fields that change seasonally
072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杜德裕
6
生物棲息的濕地 Wetland as a habitat
7
竹溪 Zhú xī Creek
3
送別廳 Farewell Hall
2
過橋送別 Bridge to farewell
4
樹林庇蔭胎聲道 Channel of Relief
1
最終棲所合院 Funeral house courtyard
百歲之後—重拾自然信仰 | 陳庚璟 | 073
策展感言
建築 ‧ 詩
杜德裕
林靜娟
畢業設計常見從設計者所關注的環境、人物、現象中,展開作品的發展。 這點,在陳庚璟、陳卓君、賴季葳、羅廣駿四位參展人亦然。但四位參 展人有一共通的特點,就是對其所關注的,都關注到了近乎焦慮、震動、 急切的狀態,因而產生了情感濃烈的原動力。四位參展人所關注的,包含 了「不相信所有人對家鄉的產業模式,是未來地景的唯一解答」、「隨爺 爺腳步走進老家山坡的森林深處,彷彿走進家人們的生生不息裡」、「憐 恤城裡孤單的人,縱然貢獻己力只為一個人,也應該要奮不顧身吧!」, 「捨不得這裡的百姓在送別及懷念親人時,沒得選擇可以更寧靜療癒」。 然而,「百歲之後」、「森塚幽介」、「拾構築:參與實踐紀實」、「濾 室間景」四件作品不僅止於情感濃烈的原動力,真正動人的是在執行過程 中,分別都有令人佩服的創見與毅力,包含了「堅持只用森林來敘述森林, 並親身為森林培育出第一片的翠綠青苔」、「以河流、時序、一代又一代 的新生命,交融而出的空間體驗」、「鑽進地質的研究,帶出產業繁華底 下應有的反思」,以及「鄭阿伯輕鬆卻又令人尊敬的表情」。從一而終 的熱情,使四位參展人完成的作品皆含有顯而易見的個人哲學,作品如其 人。 在與陳庚璟、陳卓君、賴季葳、羅廣駿四位參展人相處,並反覆閱讀 他們的作品之後,我翻閱了半年前所寫下的策展宣言:「組成空間的要素: 光線、陰影、地形、動植物、風、水、人,身邊俯拾皆是。建築是一生的 學習,沒有畢業的一天」。此時,我又有了新的啟發了,就是:建築的美 好,還包含了參與在當中的相互激勵 !
人是建築的受器,因此「建築如何言說」自古以來一直是建築學的核心命題。
Du, De-Yu
Lin, Ching-Chuan
我深信建築中具有一種不言可喻的神祕性,一種須透過感官和知覺能力才 可以獲得的理解。由於這種不可言說的特質,讓建築具有了詩性,賦予建 築隱晦、開放、自由卻又動人的魔力;這種魔力或許正說明人的身體感覺 中與生俱來的統感能力,包括感覺與情緒。我認為這種不可言說的詩性是 來自於人與建築彼此存在最為契合的狀態,特別是在這個一切都趨向浮光 掠影的當代,當所有事物被稍縱即逝、一日千里的時間焦慮感籠罩下,追 求詩意成了一種奢侈妄想,而將詩性視為建築中不可或缺的成份,在當今 的世俗與現實主義環境,已成為暮鼓晨鐘! 存在的不存在 林煒庭的〔死的況味〕探討的是死亡後感官逐漸消失的過程,企圖透過創 作讓人們體驗死亡的經驗。 〔死的況味〕讓我聯想的是伊東豐雄為她失去先生不久的姊姊和兒女所設 計的 White U,伊東刻意在一般尺度的居住空間中,不經意地安排了一些 微小尺度、具形態特徵的建築元素,如小窗、凹室、短曲牆等,讓原本看 似平淡的向度中掀起意外的皺褶,似乎暗示著平順中總是鑲嵌著這些不預 期、也不相稱的干擾;其次、伊東豐雄將一個「空庭」作為家的中心,這 個空庭被塑造成強烈的隔離感,只有一座 Mackintosh 設計原意並非作為 座椅的高背椅,以面對「空庭」中心邀相呼應,而中心和座椅兩者之間以 一道屋頂的投射下來的天光連結,「空庭」和永遠空蕩的「座椅」傳達了 男主人在又不在的模糊不明。伊東把這些形態素置入與之不相稱的空間環 境中,產生異化的詭譎感。而〔死的況味〕運用類形態素的指示,例如鏡子、 反光鏡、監視器等等,這類物件讓作品中有著超現實主義的荒謬,並安排 建築中的人物永遠處於一牆之隔,僅能在短暫視線交會時意識彼此的存在, 所有事物總是無預警地展開或無預警的結束。作者以時間和空間的脫離, 挑戰事物的真實與不真實、以及存在與不存在臨界的那一條模糊地帶。 〔死的況味〕以感官經驗表達死亡過程中似存在又不存在的意識,作者巧 妙、準確地透過某些物件與感覺再現死亡經驗,具有飽滿、細膩的視覺意象。 物質化的時間 廖子萱的作品〔+8, -8〕是一件創造時間詩意的地景作品,期待讓時間意 識成為空間本質的本身。 時間向來是屬於物理向度的,經常以數字、長短、先後、或週期來量測, 因而時間現象被切割、時間序列被制約,作者企圖把被物理量度化的時間 轉譯為感官可察覺的空間,亦即時間的空間化。
074 | 策展人評語 | 杜德裕
〔+ 8, -8〕源自於對建築中流於被物理化、客觀化的時間無感的質問,從環 境中留存的各種斷裂、不連續、抑或無關的物質現象疊加所形成的無時間感 的空間,透過環境中的客體(作者稱物件、符號、或空間元素)的相位與物 質性的梳理與重整,建構擁有召喚出時間感的空間(時間的空間化)。 個人認為作者懷抱著梅洛龐蒂知覺現象學中主、客體透過感官獲得同一化 的觀點,以富有哲思的觀點,採取非全觀式的設計,從身體可察覺的時間 感覺作為空間尺度的推展,以身體圖示為場域的主體。作者在場所形式的 創作採取了非計畫性的態度,亦不賦予中心設計命題,而採擷了各種被時 間和環境遺留下的物質現象作為空間文本,以地景形式細膩地回應文本, 注入時間感知的空間遊戲創作。 就作者意圖對抗時間被客觀化、被量度切割、文化資產亦徒然被時間制約 而喪失了當代的氣息的目的而言,個人認為選擇台北市圓山遺址公園一帶 作為論述場域,應是作者深思且極為關鍵的基地策略。然而以圓山擁有台 北市最為悠久的文化層,其中已經挖掘出來的貝塚文化層參雜了各種不同 時期的文化層遺跡,最遠甚至可推溯至 3300 年以前,日治時期的博覽會 計畫基地、地下坑道、堤防、人去樓空的兒童樂園、圍繞在旁的基隆河河 堤、以及凌空而過的層層疊疊的高架道路、和降落的飛機航道,整個圓山 遺址公園充斥著不同時期的時間象徵、非人尺度的地標物、各自極具破壞 性、各自斷裂、離散的現象而言,個人認為作者似乎有意無意遺漏了足以 讓創作更豐厚的圓山遺址公園的多層時間銘刻、和某些不均質的時間地景。 〔+8, -8〕企圖擺脫視覺霸權的支配、捨棄浮光掠影的形式癖,回歸身體 和客體同一化的存在場所創造,非常柔軟地面對被破碎的當代、歷史與人 類學遺址所填塞的圓山。這種以身體知覺為先的空間改寫所致的詩意,意 外地產生強大的力道,堅定地對抗、批判無時間感的空間。本作品在此磅 薄的論述下,個人認為作者應有一套相稱的表述方法,能夠透過知覺穿透 物質現象的時間性的敘事策略,而非作者的抽象獨白,或借用大量的言說 與文字的表達。如果作品可以讓建築自己說話、讓空間不言可喻,那麼將 更接近作者所要論述的建築本質了! 建築與文學的互文性 邱元甫〔文學的四重建築〕( 英文標題使用的是阿根廷詩人路易斯 ‧ 波赫 士《歧路花園》“The Garden of Forking Paths”的書名 ) 為一綿密的方 法論創作。 從歧路花園一書中迷宮的空間隱喻,以與文本中遞迴、層疊的敘事結構相 互映照,以及文學文本中自由、開放、富想像、能反饋文本意涵的建築語境, 甚至都足以成為敘事的一種文體、或成為敘事內涵的象徵,作者獲得探索 建築空間的形式泉源的啟發。因此,此一創作有兩大構成,一是文本的創 作 ( 可惜讀者無緣閱讀 ),二是前者與空間創作的互文性;亦即,文本創作 中如何書寫空間語境,語境又如何激發更豐富的空間想像必須相互映照。
作者藉由四本文學作品 (《審判》《金閣寺》《箱男》和《羅生門》),以 「(原)作者已死」的解構式閱讀,進而取代(原)作者的覆蓋式創作意 圖,進行嵌入式的書寫,以文本中環境物件、符號和空間語境進行文本書 寫,在進行長達數十頁的小說敘事之際,同時書寫了空間。作者思路綿密、 運用豐富的建築論點與文學素材進行互文性的創作,展現了爆炸性的文本 書寫與建築創作能量。不可諱言地,這一創作構思並非新穎,至少映照出 幾位建築巨人的影子,然而作品的質量頗為驚人,而某種創作的偏執、和 塑造的建築氛圍、創作者自由而滑溜的敘事內容展現了一種嚴肅又荒謬、 古典又當代 ( 但絕不是後現代 )、時而成熟又稚嫩的漂移不定。 回到文學與建築的互文性,作者創作的文本意涵、和本中的空間語境的互 文性其實顯得頗為鬆散、且主題意識不明。就文本創作而言,正如《文學 的四重建築》本身純粹是書寫方式的命題,未能指出文本內涵的意念主題; 至於英文命題借用波赫士的“The Garden of Forking Paths”,同樣僅 發揮宣示以建築和文學互文性的創作意圖。換句話說,整個創作比較像是 一件練習技藝之作,缺乏創作的核心內涵,因此即便創作文本中事件如春 雨綿密展開,但尚不具備相互支撐以形成敘事的意義關聯 ( 或說是主題 )。 而就空間語境與創作而言,文本中的空間語境超越空間創作語境實為設計 關鍵,亦即,如何運用文字的自由、開放性、同時富含文本意涵的指示為 本設計作品價值所在;關於此,如將作者的文本對比於建築學院中流通的 義大利文學家伊塔羅卡爾維諾的《看不見的城市》、和同樣是思索文學價 值的《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中豐富的空間意象,或是法國巴爾札 克的《高老頭》一書中以建築和空間物件的細膩而適切地描述作為人物特 質和情緒的牽引與指涉而言,個人認為作者文本中的空間語境似乎仍受到 建築學上的制約。 自我凝視 從〔死的況味〕、〔+8, -8〕、〔文學的四重建築〕作品中我看見他們如 何尋找建築的源頭,從自己的生活世界裡面思辨建築應該有的樣子,她 ( 他 ) 們理解存在先於建築,她 ( 他 ) 們在決定建築應該是什麼樣子之前, 嘗試先關注人與事物存在的樣子,重新探問為什麼要建築,同時,為哪樣 的存在尋找建築的形式,並從存在與形式之間的絕對關係中解放出來! 這些作品充滿純真與個人思考魅力,而幾乎都夠充分運用恰如其份的建築物 質形式呈現出清新的建築空間審美,正是我所認為畢業設計不可或缺的氣質。 她(他)們並沒有臣服於早已在那裡的世界,他們不疾不徐、且很冷靜、 知性地向世界提出探問。 她(他)們不只建築,而是在作詩 !
策展人評語 | 林靜娟 | 075
文學的四重建築
The Garden of Forking Paths 邱元甫
Chiou, Yuan-Fu
面對越來越多變的資訊樣態與環境,取得「現象」與空間的反饋效果是我 在建築發展上想研究的課題。利用基地既有文化、涵構上的分析所取得的 數據與條件轉化為空間機能 (program) 和形式 (form) 的解套,是經常被 採用的設計方法之一;而在本次題目中則是利用文學探究「事件」與「空 間」之間的從屬關係,進而對形式上的操作尋求可能性。 四部文本之間的尺度遞進與符號套疊上的互補詮釋也是研究的重點,藉由 相互之間的組織關係與建築理論對應,文學的開放性以「作者已死」的角 度出發,直接與觀看者、評論家的經驗作連結。在這一層面上,「資訊量」 的疊加變成為讀者理解創作者意念 ( 無論是否符合原先設定 ) 的一種方式。 我便是想利用這樣的特性,多方面的與建築的形式、理論、甚至機能的混 用做比較,以其建立一種文學性的思維,用以擴張建築的語境。 When we are facing this changeable, varied informatization society, how to get the dialectic between phenomenon and space is the issue I want to pursue. I brought literature into architecture, trying to find the sequence of “events-spaces” subordinate communication, or further, establishing an operation method about creating new forms. The different scales and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of these four texts are also what I concerned. By connecting them to architecture theories, I want to import “The death of the author”, such idea, to reflect the concept of my project through layered individual experiences. I try to take this literary openness to combine with form, concept or even program in architecture. The final objective is to cultivate a literary mind which allowed to expand the context of architecture.
076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林靜娟
文學的四重建築 | 邱元甫 | 077
078 | 國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林靜娟
文學的四重建築 | 邱元甫 | 079
[ +8 , -8 ] Spatializing the reassemble timention 廖子萱
Liao, Tzu-Hsuan
人的意識出現自我後,時間的概念就此開始。我們倚賴感知與共同意識, 用易理解的物理尺度來 [ 量化 / 切割 / 限制 ] 空間。建築的開始是對抗時間, 但空間卻也在分割、限制與量化之下重組出了新的時間意識。 我提出 [ 感官參照 * 空間量化 = 時間性 ],譜記了基地空間的量化系統, 將其中的 [ 符號 / 物件 / 空間元素 ] 等重組成為時間空間化的 [ 參照 / 軸 向 / 量度 ],重新切割、量化與想像新的空間形態,企圖將時間性做為人 們感知及測量基地空間的新單位。 分析不同空間類型的感官參照與量化方式,以時間軸上曾出現過或演變至 今的各種型態推演出以下四種時間性: [ 循環 ] 規律的自然系統背景對照 / 全然內部化的機械性能、次數頻率。 [ 序列 ] 自然日夜限制,開始切割空間活動範圍 / 季節序列左右農業社會, 文化宗教延伸出的節慶系統 / 機械載體統一系統、準則訂定的空間序列。 [ 保存 ] 反抗自然,刻意的無變動、穩定的空間性質 / 文化與宗教主動的 紀念 / 現代生活最常見的全然內部化空間,屏除自然背景 / 以自然背景對 應的相對保存概念。 [ 變形 ] 空間串連開始使用聽覺,來達到超越視覺的界線 / 空間不斷擴張, 感知就越限制於機械載體 / 切割細碎、不需要任何背景系統,空間的型態 在網路達到極致型態。
The concept of time has emerged since human started to acknowledge their self-consciousness cultivating along with surroundings. We perceive space by physical scale and universal consciousness held by human to comprehend dimentions easily and to [ quantify / divide / limit ] the space with principles, the concept of timezone dated back in 1863, for instance. The origin of architecture was resistantance to time;nevertheless, the awareness of time reassembled into something new while we were measuring, limiting and dividing the space. I hereby propose that [ perceptible reference*metric space = timention ]. By reinterpreting [ symbols / objects / spatial elements ] which noted on site into [ reference / axis / measurement ] for spacializing the consciousness of time, a brand new space prototype may appear in the light of using the new unit, timention. On attempting to illustrate fictional scenarios taking place on site, I choose comic as a means to convey multiple timelines. The settings of narrative space all starts from an abandoned amusement park about time......
基地選址在台北圓山公園的兒童樂園舊址作為時間性的實驗場。豐富的歷 史文化條件與交通戰略位置讓基地被不同的背景系統層層限制、切割與量 化,例如:圓山遺址文化保存區的地下開挖限制的 50 公分、地籍分區不 同年代的界線、神社參道的遺跡物件、鄰近行水區的變動水位、飛機航道 的禁建線高、戰略位置的電台頻率範圍與地下坑道系統等⋯。
080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林靜娟
[ +8 , -8 ] | 廖子萱 | 081
一個只存在於廣播頻道的空間、網路上流傳著時間性實驗場的描述與體 驗,卻很少人知道它的存在。 跟著聲音指示的行人漸漸脫離捷運站前的人群,往荒廢的兒童樂園方向走 去,迎面而來的是巨大尺度的高牆與重複放著的電台:『入口處請搭乘摩 天輪進入⋯』此時轟隆隆的飛機經過了上空,你看見摩天輪轉動了一小格 車廂。 進入了巨大尺度的堤防內,開始在牆與牆之間迷失了時間、地點與方向; 卻開始用自己的身體尺度作為空間切割的界定標準、更有意識的選擇不同 物件、尺度、光影、背景系統來定義、量化與記憶這個神秘的實驗場中『牆 與牆之間』的層層空間。 不同的路徑最終指向圓山坑道,在無外界參照的鏡面空間裡開始迷失方向 感;坑道動線的光源由外部的飛機聲操控著,內化了空間的參照系統。 走出坑道才慢慢察覺,回程的路竟是走在牆上,開始拼貼實驗場的全貌; 當空間界定、切割與量化是如此多樣,每個人走的路徑都不會相同,空間 亦然。遠望,地面下正有人驚奇的看著你。
A space that only exist in broadcasting channel and cyber space with little acknowledged by people. Getting away from crowd gathering around the MRT station, you found the abandoned park greeting visitors with tremendous, highrised wall. ”To enter the experimental timention park,please take the ferris wheel.” saids the casting background. You see the wheel rotating a bit while shouting scream of airline crossed the sky. Upon entering this gigantic riverbank, you started losing the sense of time,location, and directions between walls and walls; however, your body scale became the conscious standards for dividing,defining and memorizing the spaces in mysterious park where those different objects, scales, light, and references were layered. After walking through the passage of existing underground tunnel, you found that road treaded underneath escalating and becoming those high walls saw from the beginning. There’s no specific divisions or methods for experiencing spaces.The standard for space perceptions like natural restriction of daylight, sound with boundaryless space limits and mechanical orders has mixed with objects, symbols, and original references on site into a new metrical measurement for space: timention.
082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林靜娟
時間性重組策略: [ 切割 ] 網路空間為最碎化與不可及性,讓基地的電台頻率成為空間被界 定存在的背景系統。 [ 參照 ] 重新設定空間的感官參照,使基地上的物件空間化,堤防邊界的 入口為機械空間參照著聽覺循環的飛機聲。 [ 尺度 ] 巨大牆體混淆尺度,身體開始測量、選擇與定義空間的切割元素: 覆土、路、遺跡橋塊、牆體、高架橋、柱子、路燈都不斷的改變空間尺度 與界定的參考,主動的量化與記憶。 [ 迷失 ] 在坑道中,時間感與在場感喪失,沒有了背景參照,空間全然內化, 光線成為最重要的感知元素;而空間不同區段的照明順序參照著超越視覺 的飛機航線聲響,成為切割空間的系統。 [ 再定義 ] 不同水平線的變動暗示不同的空間分割,例如:牆為另一層水 平的路徑、階段的季節性氾濫水位影響體驗路徑、覆土的疊加與下挖的深 度、棚架往下生長的植栽與地面之間關係等⋯。而透過實驗場設置的可移 動組裝式工業鷹架,使用者主動的量化對照與跨越高度限制,重組時間性 使空間不斷的被使用者再定義。不再是用牆來分割、不再只有單一路徑的 結果;可以說是一個沒有路徑的場域,也不存在絕對的分割或限制。
[ +8 , -8 ] | 廖子萱 | 083
死的況味
The Circumstance of Death 林煒庭
Lin, Wei-Ting
“ Observing Ourselves being Observed ” 觀者凝視正在被作者凝視的自己 - 節錄自傅柯談 Diego Velazquez 的作品《Las Meninas》 況味在這邊是 circumstance,意指景況、情味或是狀態。瀕死者的陳述 中談到,你將感受到顛覆你理解的任何觀念:時間不是線性的。在建築中 假設已理解的觀念:人、物、事件、空間被分離和錯置,建築的慣有組構被 打破並在不同的軸線上被重組。 企圖帶給觀者的是無法辨識的時間,和無法看清的循環關係;藉由思想 遺囑,托開日常思 緒,把人的思考與反 應 推向極限,藉而進 入 經 驗 死的 time frame。 這裡所謂的死亡,並不是真實生命的死,而是一種意識的斷裂;原來我們 所感知的時間並非物理、邏輯、線性的時間,而是內在意識流動的時間。 出現斷裂、停滯、不連續、非線性,或許才是最接近死亡的本質;因為死亡 僅終止在三維空間,而生命的時間卻持續在四維空間裡流動著。 “ Observing Ourselves being Observed ” - from Foucault talked about the painting《Las Meninas》 Here, circumstance can be referred as a thought, a scenery, an emotion, a state, or a condition that connected with or relevant to an event or action. About the statement of dying people talked, that you will be affected by subversive ideas whatever you already recognize. Time is nonlinear. Trying making the viewer be affected by the time can not be identified and unusually circulative relationships. Through the will, let people take away the daily thoughts, taking thinking and reaction to the limit, and then experiencing the time frame of death. Here, the death is not exactly the death of real life, but the break of the consciousness. The time we perceive is not physical, logical or linear time, but the flow of internal consciousness. Maybe, The most approaching essence of death can be fragmenting, stagnating, discontinuing, nonlinear. The life only die in a three-dimensional space, however can still flow in four-dimensional space unceasingly.
084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林靜娟
死的況味 | 林煒庭 | 085
086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林靜娟
死的況味 | 林煒庭 | 087
STAGE 1
園冶,原也
Symbiotic Habitat 吳友喬
Wu, You-Chiao
從動物園議題出發,動物園是 18 世紀帝國主義下的產物,人們開始豢養 與控制自然。現今,人們將動物園看作望向自然的一扇窗,然而卻用錯了 方法,動物園只是另一個不自然。 思考如何將不屬於這個時間與空間的事情代謝掉,生長出一個共棲的環 境。讓出空間使在人類侵略前土地孕育的生命疊加回來,長成一座生氣勃 勃的廢墟。如果將都市公園視為山林的延伸,目的是希望人們從身處中央 被包圍的狀態,思考整個都市也是地球環境的一部分。在這座棲地內人類 角度與地位被翻轉,我們從執著擁有到被自然所擁有。 設計是一個以廢墟化手段代謝的過程,將人造物與景觀逐漸廢墟、荒野 化。第一階段建立生態廊道與緩衝帶,連結後山;第二階段廢墟化巨大結 構,以輕量結構滿足階段使用;第三階段隨著非原生動物逝去,獸舍形成 的邊界破除,人類低控制土地佔領這些區域。復育幼體成熟洄游至原生山 林,基地成為人們認識後面山林裡共棲生物的媒介,也是另一個孕育生命 的地方。 最終人們於新建物活動及體育場窺視,新建物地面層保有動物移動的暢 通,沿著緩坡上升,園藝植栽外殼反映了人們對自然的執著想像,隨著思 想而改變。整個代謝也是教育的過程,當我們有天理解包圍我們的荒野才 是真實存在,那片外殼就能被代謝掉了。 動物園不是自然界的一扇窗,是一座棱鏡,我們放進什麼文化,它便折射 什麼光芒。
Vicki Croke notes: “The zoo is not a window on nature but rather a prism that bends the light according to the culture it is set in.” Zoo is an outcome of imperialism in 18th century. Now we used to look on zoo as a window on nature, but zoo actually is another unnatural entity. I started to deliberate upon how to substitute for the things that are not belong to this epoch and this territory. Let the being which had existed before human aggression the land return to our habitat. To build a symbiotic habitat for not only human but other species. This design can be progress for three stages to “ruinlize” something not fit for other nature being gradually. First stage: To build a corridor between the urban green patches and the rural area. Second stage: To maintain the function of zoo, but change the point of view we observing animals. There is no longer “watching” them on an arena, we start to comprehend the habitats and the backgrounds of the lives in our environment. Third stage: At last, we can take this urban habitat as an extended island of nature. We observe nature being in a wildlife observation post which was a field. This island is not only an education place for us, but also a place for species restoration.
廢墟化過程示意圖 ( 氣象站 )
088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林靜娟
園冶,原也 | 吳友喬 | 089
STAGE 2-3
影響因素: 人造結構完整度 自然介入程度
廢墟化程度示意圖
STAGE 3
第三階段地下層平面
第二階段配置圖
第三階段消長配置
基地內唯一的新建物 (G),第二階段時為新動物園的旅客集散大廳以及館方服務後勤處。底層架高使 得建築不再阻擋動物動線,以緩坡構成的建築讓動物抵達領域與人類活動領域產生垂直向度的交集。
新建物的外圈起初為空中花園,植栽反映了每個時期人們對「自然」的定義與價值觀。希望整個公園 的代謝過程對於都市中與進入公園裡的人們來說都是環境教育的過程,最終人們經由周遭環境與棲 地的改變,體認到荒野和原生才是真正的「自然」,空中花園的溫室圍牆就會一起被代謝拆除了。 最終人們除漸脫離地面層的佔領與控制,但利用地下空間穿行、持續進行棲地研究以及復育。 地面層除了觀察員的小站(原孔廟 A、自治會館 B、湖畔料亭 C)以及生態教育大廳(新建物 G),人們 皆以外來者的角色向自然學習。
G 新建物剖面 既有建築代謝過程圖
從第二到第三階段,原有動物園內外來種逝去;剝去建築 外裝飾,拆除部分結構體,讓建築內部蔭蔽率近似於台灣 淺山 (40%-60%) 試圖重建棲地。隨時間前進,自然站領 回土地,人類控制主動地抽離。
全區代謝與綠的回歸示意圖
090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林靜娟
田徑場透視 (E)-Stage3
人們利用舊有田徑場建物為遮蔽物,以窺視在棲地中的生命。
園冶,原也 | 吳友喬 | 091
日常窗隅
Domestic Shadow-scape 黃昱誠
Huang, Yu-Cheng
你是否曾經看見影子的顏色? 光與影總是滲透在生活的每個角落。在起床的床邊;在穿越過幾個樓梯與 房間的途中;或者在每日早餐桌旁窗戶的一隅。生活中偶然的凝視, 或驚 喜、或沈思,開啟了日常的覺察。這樣的感覺是否與空間有什麼樣的關聯? 這是一片隨著生活持續交替的「影」空間,試圖在日常三維尺度中,隨 著時間讓每日的光、影、物件與事件的重疊,留下交會的痕跡與新的構 成。企圖於沿街的立面與院落的天井,透過重述新舊物件之間的距離、 狹長店屋光線的開口,並周而復始地開始彼此重疊,組構日常為一個新 的整體,創造以影子的重疊定義更微小於生活中的覺醒,做為記錄日常 生活的「角落」。 這些角落橫跨一段時間向度,看成是一個大橋町的「引子」,當這些角落 重疊了不同時間的生活,一幕接續著一幕,貓與磚牆的影子、冉冉的蒸 汽 ... 不經意地出現在生活的角落,偶然啟發我們的感知,同時揭示了一 種遺忘的存在。
Have you ever seen the color of shadow? Light and shadow always surrounds us in every moment of our daily life. When we are waking up in our bed, walking downstairs through multiple rooms, or simply having breakfast next to the window. A moment of “Gaze” in our everyday life, sometimes out of surprise or sometime out of pondering, may trigger our awareness to our daily surrounding. Is there some kind of correlation between space to this sudden realization? This is a fabric of ever-changing “Shadow-scape” surrounding our daily moments which allows superimposition between light, shadow, objects, and human activities in three dimensional domestic space. Such superimposition integrates the marks of intersection and creates a new entity. It also redefines our living surrounding beyond its physical boundary. Scene after scene, a series of “Gaze”, like the shadow of a cat and a brick walls, or slow rising steam, one after another unintentionally appears at the corners of our daily life. It occasionally stimulates our awareness, and at the same time reveals the long forgotten existence.
092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梁豫漳
日常窗隅 | 黃昱誠 | 093
094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梁豫漳
日常窗隅 | 黃昱誠 | 095
水泥紀錄器
Cement / Recording Landscape 簡任欣
Chien, Jen-Hsin
在 20 年的礦場開發計畫中,利用水泥紀錄下在開發過程中將會消失的工 業地景,將既有的工程系統轉變為人重新經驗這座礦場的唯一途徑。也同 時成為重新經驗水泥這個材料新的可能性。 大理石採石礦場是水泥原料生產的起點,是個在短時間內產生巨大地景變 動的地方。我們熟悉的都市環境中逐年長高的水泥叢林,是這裡隱藏在深 山中逐年下降的山脈所製成的。利用水泥這個材料回到它最初的被開採的 地方,紀錄著礦場地景變動的過程。 保存在開發過程中會隨著時間變位、消失的工業地景元素,將其轉變成未 來礦區生態復育的重要設施,也同時成為未來人類觀看這座礦場的唯一途 徑。利用水泥澆灌後保存下來的滯洪池,成為未來在下雨後儲水的水庫, 串聯下方的既有林木保存區,做為礦場生態復育的起點。而人將限制在由 豎井改建而成的垂直動線內,從不同的高程來經驗這座礦場。借由水、水 泥、岩石,三種不同物質間的轉換,來重新閱讀自然與人造物之間的關係。
In the 20 years of mining development plan, the use of cement records the industrial landscape which will disappear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existing industrial system will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place where human can re-experience the mine. It is also a new possibility of re-experiencing the material of cement. Marble quarry is the first place of the production of cement, is a place having a huge change of landscape in a short time. We are familiar with the skyscrapers in the city, is made of the material hidden in the declining mountains. I used the cement to record the change of mine landscape where the cement made from. Preserved the elements of industrial landscape which will change over time and disappear in the development. The elements will be transformed into an important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he facilities, but also the only way of human observe the mine in the future. Using cement to preserve the detention pool becoming the rain reservoir in the future, linking the bottom of the forest preservation area,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he mine. And the humans will be limited to the vertical circulation converted from the vertical shaft at the different height to experience the mine. In the change of water, cement and stone to re-read the relationship of natural and artificial.
096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梁豫漳
水泥紀錄器 | 簡任欣 | 097
098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梁豫漳
水泥紀錄器 | 簡任欣 | 099
彌補 - 復健發生於日常,紀念亦然 Cured at Home 許毓琳
Hsu, Rachel
我認為復健發生於日常而非過度保護的診間。 最初,復健中心成立於災難之後,大量的傷亡與無家可歸讓復健中心成為 肢體與心理的修復所。如今,復健中心像座城堡,隔絕所有日常的困難與 心理障礙,將一切失衡總結為可控的肢體訓練。 從自身受傷經驗開始思考,我認為真實的復健不單是肢體的重新訓練,還 包含了自我心理修復及對熟悉環境的重新認知。於是我選擇維冠大樓,一 塊災後的土地,作為設計基地,讓創傷不再只停留於紀念及緬懷,而能被 不斷觸碰與擾動,與之共存。 在警示及紀念的場所,住宅的型態開始改變 ; 而當紀念作為一種心理復健, 這些回來的住戶將生活在充滿強烈記憶的場域。 透過筏基與結構的轉譯,我希望能創造一處人重新感受風、光、水、 土 壤、溫度的場所,當人與環境重新連結時能夠賦予過去的傷痛新的意義與 記憶。
I think rehabilitation occurs in daily life rather than overly protected clinics. Initially, the rehabilitation center was established after the disaster, a large number of casualties and homeless make rehabilitation center become a place of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repair. However, the rehabilitation center nowadays is like a castle, isolated from all the daily difficulties and psycho-logical barriers, all the imbalances summed up as controllable physical training. From my own experience of injuries, I think the real rehabilitation is not only the re-training of the body, but also contains selfpsychological rehabilitation and establishing familiarity with the familiar environment. So I chose a piece of land after the disaster as a base, so those traumas would no longer only stay in memory, but could be constantly touched and disturbed with the coexistence.
復健與紀念是面對失去的過程,只有在日常中才得以治癒。
100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梁豫漳
彌補 - 復健發生於日常,紀念亦然 | 許毓琳 | 101
102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梁豫漳
彌補 - 復健發生於日常,紀念亦然 | 許毓琳 | 103
細微效應:都市異質之流
Nuance Effect: Stream of hetero-consciousness 林亭妤
Lin, Ting-Yu
1. 片斷的都市狀態 現實中,城市的時間是連續的,但是人的記憶與感知,卻是由無數片斷組 成。街角的燈、巷尾的喧鬧車聲、紅色的木門,也許就是某個人回家的路。 2. 物件上的細微變化 依附牆上的電表、屋頂下的水管、窗邊的落葉塵埃,像是給予我們暗示, 讓我們窺知別人的生活,這些正是物件上細微的變化,改變著物件的狀態。 3. 現實的隱匿 快速發展的都市,讓許多過去元素埋藏於現代化之下,人的行為活動被一 間間水泥高樓隱匿。
1. Fragmentary urban condition In realistic life, time in urban is continuous. However, memory and perception is formed of countless fragments. In daily life, environment is originally seen as background. If we consider some things to be separated, the other will be whiteness.Street light, bustling of cars, red wooden door mar be the scenery to home of some people. 2. Nuance on objects Electrical machine on the wall, tubes under roofs, or dust and fell leaves on the windowsill like a hint or a clue let people have a chance to know strangers' life in the architecture. This is nuance, changing the condition on objects. 3. Concealment in the environment Urban is developed so rapidly that a lot of elements of the past are covered by modernization. Human behavior and activity also has been hidden for long time by concrete and skyscrapers.
| A Dynamic Network | First Floor Plan (second floor overlapping_blue line) | View Angle | 1 Tea saling place 2 Semi-public Tea Room 3 Space in-between existing walls 4 Parallel World 5 Meditation Space 6 Private Tea Room 7 In-between Dwelling Space 8 Stairs Space to House 1 9 Semi-public Space
104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梁豫漳
10 Space Connected to the Backyard 11 Patio of House 3 12 Stairs to the Backyard 13 In the Backyard 14 Stairs Space to House 2 15 Dwelling Space 1 & 2 16 Tea Storage Space 17 Alley in-between Tea place & the Stream
細微效應: 都市異質之流 | 林亭妤 | 105
4. 真實的隱喻 藉由將片斷的物件,從都市背景中獨立出來,人的行為或是過去存在的社 會活動,讓物件不再只有物質的狀態。意義或是象徵,早已寄存在物件之 中,這些物件共同譜寫成超越真實的環境網絡,等待人們觸發。 5. 文字的隱喻 在詩的世界觀之中,透過擷取文本中的片斷,結合留白,人們在閱讀時, 在既有語言邏輯中,透過詩中陌生的新系統,即象徵與感知,超越真實世 界所能體會到的知覺。 6. 獨立的空間元素形成符號 將物件獨立於建築系統,門不再是牆的附屬品,元素作為符號,在環境條 件改變時,符號的意義也跟著轉換。 7. 偶然事件 日光普照、陰影籠罩、大雨滂沱、濃霧瀰漫、水患、夕陽、風等非物質介 入空間,改變物件狀態,以及人的影響,這些第三者使得由片斷組成的空 間形成動態的網絡,空間的身份、範圍也跟著轉變。
4. Metaphor in reality Through making fragmentary objects be independent of urban background, these objects will not only have characteristic of material because of human behavior or social activity in the past. Meaning or symbol has been existed in objects, which are composed to be a surreal environmental networld waiting people to discover that. 5. Metaphor in text In the world of poetry, it selects fragments of text and combines with whiteness. When people are reading, they experience symbol and perception beyond what they can feel in the realistic world through the unfamiliar language system on the base of familiar logic. 6. Independent spatial elements formed to be code Making object to be independent of architecture system, doors are no longer the addition of walls. Elements, as the code, when environmental situation changes, signify of code will transform. 7. Occasional event Strong sunlight, cloud, rain, fog, floods, sunset, wind ,influence of people, etc. - these immaterial factors intervene space change the condition of objects. These'outsiders' make fragments be the space which is a dynamical networld. The identity, area, atmosphere of space also change at the same time.
106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梁豫漳
8. 不斷變化的都市新公共_現實與虛幻構成的真實 時間的變化劃在物件上,意識捕捉到倏忽即逝,在感知中層疊、轉換,試 圖追尋隱藏在日常背後的真實。 隱喻在詩中將文本的片斷與留白,透過符號的運作與轉換,連結成介於 現實與超越現實的空間。以此作為基礎,這個設計試圖在都市構成導向 與物件導向的設計方法之間,尋找一個以異質感知串聯都市場域的討論 方式。 茶行的日常為背景,理所當然和牆結合的門、窗等,成為獨立的元素, 部分荒廢空間拆除,新置入與既存物重新組構成異質混合不同時間記憶 的半公共空間。開口、牆、屋頂的符號轉換,使隱喻場域的動態變幻凝 結成不連續的畫面,潛在與真實的想像被喚起,昇華成詩,透過象徵的 聚合,在城市日常與非日常的觸點上,讓人重新經驗詩在空間中所詮釋 的思想與情感。
8. New urban public of the continuously changing_the reality built of real and unreal Change of time leaving on things, our consciousness catches fleeting glimpse. With overlapping and transforming of perception, people try to look for the reality hidden behind the daily life. It is metaphor that connects fragments and whiteness to be the space in-between real and surreal through code ope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is, I’m looking for a new way to compose urban place through hetero-perception between orientation of urban organization and that of objects. In the background of daily life in the tea factory , doors and windows which originally on the wall become independent elements. Part of deserted space being demolished, new and existing things are reconstruct to be semi-public space mixed with different time and memory. Openings, walls, roofs as code transformation , make the dynamic change condense into noncontinuous imagery. Potential and real imagination is aroused and sublimates into poems. With association of symbolizing, the new semi-public space let people experience the perception what people feel and consider in the poem on the daily and non-daily interface .
細微效應: 都市異質之流 | 林亭妤 | 107
虛構的真實建構
IEAGD 作品評論
梁豫漳
黃俊銘
畢業設計作為建築創作的初探,是一個對外在世界發現和自我探索的思辨 過程。我們透過對於人與其環境的理解與洞察,建構主觀意見的辨證論 述,並藉由建築元素、空間類型的重新詮釋與再定義以表意立說,藉由空 間的組構關係、材料的構築系統以形塑想像,以回應身體性、場所性、及 土地性的情感。藉此,建立起與現實環境對話的管道,而此種對話是一種 介入,因為介入,真實將由此而生。
陳鈺炫和廖昶安兩人的作品,都敏銳的觀察到建築在都市與城鄉的重要議 題。前者看到居住在蘭嶼島上的達悟族群,面對環太平洋洋流帶來的垃 圾,顯現環境汙染的全球性問題。而後者意識到老舊城市新竹街區的居 民,面對傳統城市老舊,建築閒置更新不易,與缺乏開放性公共生活空間 的議題。這樣的觀察力與環境意識,正是未來年輕世代的建築專業者所不 可或缺的。並且離島的原住民族群與高齡化的老街區居民,都可以說是弱 勢族群,而關懷社會與扶持弱勢更是建築人所應該具備的當代性精神。最 後兩人皆以專業水平的設計能力,提出幾近可以落實的優秀方案,值得在 IEAGD 大評圖上討論。
Liang, Yu-Chang
今年,在我所選出的四位同學中,可以透過他們的作品,描繪這個世代的 建築情感。
Huang, Chun-Ming
許毓琳的 [ 彌補 - 復健發生於日常,紀念亦然 ],以維冠大樓倒塌事件的 災後重建為設計主題,探討日常生活場所作為紀念形式的可能。她運用建 築構築元素,重現已消失的原有結構和再利用其基礎構體,以創造一處與 自然連結的新居住形態;藉由動線關係及空間計畫的安排隱喻,不斷地往 復的敘事,重新建構認知記憶與意義。如此,生活場域成為紀念場所本身, 而紀念則成為一種日常治癒。 林亭妤的 [ 細微效應 : 都市異質之流 ],則是對汐止茄苳溪畔荒廢茶場基地 的重新閱讀及認知,拆除的留白、保留的片斷和新的置入,透過隱喻和轉 換,重新討論牆、開口、樓梯、屋頂的組構關係,將這個消逝中的地方轉 換為一個寄放及分享記憶的都市空間,賦予它半公共半私密的多重角色。 時間、光影、記憶和日常生活在這些新舊片斷之間疊加與凝結,她成功的 捕捉了一種透明性、多重性和超越時間去觸及真實的生活風景。 簡任欣的 [ 水泥 紀錄器 ],是一系列水泥實驗的操作,他試圖使用水泥做 為ㄧ種紀錄工具,對於開發建設和自然生態間的衝突困境,提出一個時間 與空間上的想像。藉由 20 年前水泥原料採石礦場開發計畫的重寫,轉換 開採過程中的滯洪池、竪井、隧道、擋土牆、植生等的工程系統,並以水 泥材料轉錄自然 ( 地質岩層 ) 及時間 ( 開採過程 ),創造重新理解人為力量 與自然力量在這等巨大尺度之間演替的空間經驗。 黃昱誠的 [ 日常窗隅 Domestic Shadow-scape],展現非常纖細敏銳的空 間感知,從“看見影子的顏色”的開始,觸發一序列動人的日常生活空間 的凝視經驗。他試圖創造一種重新組構平凡生活事件的方法,將大稻埕長 屋中的生活細微片段、事物的光、影與日常物件,以不同方式的重疊交會, 成為一片隨著生活持續交替的「影」空間。一幕幕在冉冉蒸汽中投射於老 磚牆的光影上,不經意又刻意地出現在生活的角落的貓,成為作者的凝 視,啟發我們一種被遺忘的日常空間裡,詩意的存在。 在這屆 Taiwan 20 所有的參展作品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新的世代的切片, 感受到他們認知與操作空間元素的新意,感受到他們關注與理解土地環境 的熱情,感受到他們以建築作為介入真實的清新創作力量。
108 | 策展人評語 | 梁豫漳
策展人評語 | 黃俊銘 | 109
失竊的公共城市
The Theft of Public City 吳聲懋
Wu, Sheng-Mao
失竊——是暫時的遺忘或暫時被停留在歷史某個切片上。 在當代我們該如何重新詮釋城市中的公共性? 在過去對於城市印象的正面性空間外,日常生活該如何與城市做連結? 無論是設計中開放的廣場以及新竹歷史過程中所存在的公共:城隍廟、東 門市場、新復珍電影院、學校等等,城市在眾人展示它的正面,建築的背 面隱含著大的生活,在新竹的城市內部,存在著失竊的生活地景。 此設計透過對台灣新竹城市公共一般性空間的研究,在當代我們不停地放 大縮小的尋找城市的生活片段,透過一連串內部的公共特質的空間,來重 新詮釋新竹城市中失竊的日常生活、時間、尺度的生活地景。 接續著過去的公共性,新竹市民眾活動中心 / 新竹美學館 / 中正台夜市, 如同多數新竹內部公共空間,不斷地改變面對城市的方式,我認為城市內 部的公共性不是像孤島般的存在,而是作為新竹日常生活的開始。企圖保 留中正台夜市密實的內部紋理與空白的民眾活動中心以及保留民眾活動中 心三面牆體 ( 釋放一側 ),透過街廓外部與內部不同開放程度的開口,以 輕構架系統增加附屬使用空間,使民眾介入底層開放的城市廣場、上層半 公共的青年旅館,介入內部的公共中,在新竹,生活不僅僅存在於連續一 致的正面之下,而是一個個內部的連結,因此我們可以穿梭在不同時期堆 疊出的紋理之內,找回這個暫時被偷走的城市。 The “theft” was a state what was mislaid temporarily or left over from the history. How can we represent the public in the contemporary city? Besides other opening space in Hsinchu city, there were 3 common space in this site such as Hsinchu Public Center, Hsinchu Public Hall, and Chung-Cheng Stage night market that changed method to face city. I tried to keep the context not only the solid space of ChungCheng Stage night market but also void space of Hsinchu Public Center. At the same time I only opened one side of the Hsinchu Public Center near the Hsinchu Public Hall to make three public space be a whole space. On the other hand, to create 3 layers within the internal block through the light construction at the primary public center. One was opening square for people, another was half-private hostel, and the other is absolutely private space in hostel. So, i try to redef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cy at the internal blocks. In Hsinchu city, life not only exist in much the same frontage but connect the internal space in city. Finally, we can through into the different space about different period that was overlapped context and we can seek the temporary theft of city.
110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黃俊銘
A/ Site B/ Chung-Cheng Night Market
C/ Hsinchu Public Hall D/ Guan-Yu Temple
E/ Chung-Yung Market F/ City-God Temple
G/ Hsin-Fu-Jean Theater
失竊的公共城市 | 吳聲懋 | 111
Qing Dynasty 1723-1895 The public was defined by street and distric, at the same time, the block follow the main street to build the dwelling and life space in Qing Dynasty period.
Create new urban roof and improve the access to internal public.
Reconnect the public and privacy by the memorable bleachers.
Original Entranc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1895 - 1945 The public was def ined by the common b uil din g su ch a s ci t y hall , s t a t io n , t h e frontage of government, etc.
Through the memorable bleachers engage the public arena , semi-public hostel , and volume along the main street.
Relink Bleachers
Contemporary 1945 Therefore, i regarded the blocks of internal in dif ferent contex t c an projec t o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of city even though the process of history was detached. We can find the memories of city in the overlapping internal area.
New Urban Sqiare
112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黃俊銘
View whole internal public from roof of C.C night market tosite.
失竊的公共城市 | 吳聲懋 | 113
島嶼中的論述 - 論述中的島嶼:現實的再現
後巷教堂 Alley Church
A Story Of Urban Islands 廖昶安
Liao, Chang-An
這是一個關於小島上發生的事件。
This is about an incident that took place on the island.
看不見的城市:「慾望是對應著缺憾與幻想中的滿足升起」
An invisible city: “Desire arises from a sense of loss and imaginary satisfaction.”
一個台中,20 座重劃島嶼,20 幀城市縮影,快速發展的城市文本,具象 化了台中的「城市慾望」。 每個慾望島嶼都述說:「我擁有什麼、我可以給你一個什麼樣的生活」但 島嶼的產生,總是迫使舊有的城市紋理支離破碎,最後形成了都市生活中 的殘影,這些影像其實是真實紀錄著城市的精神。 「第 21 幀城市縮影」 街道上的一座廟、街廓裡的農田、巷弄就是公園、臨時的晒衣場、室外的 客廳,小孩穿梭在巷弄間、街道上總是充滿著交談聲。
Taichung—a city composed by 20 redeveloped islands, presenting 20 kinds of epitomes of the city. The story of this swiftly developing city embodies the “city’s desire” of Taichung.
晾衣運動場 Clothes Field
Every “desiring island” illustrates what they possess and what kind of life they can provide their residents. The birth of every new little island, however, always shatters or breaks the original veins of the city. Eventually, the broken pieces become afterimages of city life. Yet still, these images have already truthfully recorded what city life looks like. “The 21st Epitome of the City” portraits a temple on a street, a farmland within a block, streets as parks, makeshift clothes drying yards, outdoor living rooms, children running through alleys, and streets filled with chattering.
街角收納器 Street Storage
114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黃俊銘
島嶼中的論述 - 論述中的島嶼:現實的再現 | 廖昶安 | 115
後巷教堂
街角收納器
01. 後巷教堂 「 建築內部」,用現存空間轉用成滿足社區的公共空間,火 災後的街屋中置入基礎設施,防災的水塔設備的置入到教堂公共的多樣性 皆屬於一種社區的基礎設施,最後從被打開的後巷連接各個由現存街屋模 矩轉用的公共空間,在熟悉的空間尺度中,開始經驗空的美好。 02. 街角收納器 「界定建築內外的皮層」,空的基礎設施,解決街屋與街道的空間品質, 試圖在一個塔中收納著各種生活的物件,讓島嶼開始有越來愈多的空出 現,它是一個倉庫,也是一個停車場,或者說它就是一個家的延伸,工作 室,一個交換站,每一格間對出去都是一個獨特的立面一種島嶼的身分。 03. 晾衣運動場 「建築外的場域」,生活的空,用常民的行為定義出的公共空間,一個由 晾衣的日常行為作為活動發生的起始點,串聯街道許多碎化公共的小事 件,延伸的一個場域,進而滿足大型的公共生活空間需求,通勤、洗衣健 身、集會、藍帶的常民生活,形成一個屬於島嶼的後巷。
曬衣運動場
“Inside of a Building” The design converts already existing space into public space that satisfies the neighborhood. The street houses that caught on fire will have fundamental facilities inserted. Other public fundamental facilities also include disaster preventing water towers and the public diversity of the church. Last but not least, the back alley area is turned into open space, connecting every module of the existing street houses and becoming public spac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back alley area gives residents a chance to enjoy vacancy in their familiar spatial scale. “Among the Cortex of a Building” This vacancy in fundamental structures deals with the spatial quality of the street houses and the streets. This design tries to store various living elements in a tower, creating more and more vacancy on the island. It could be a warehouse, a parking place, or it could also be regarded as the expansion of a home, or used as a studio or even a GoStation . Every partition presents a unique façade and an identity as an island.
後巷教堂 Alley Church
2016.11.21 17:45「一則火災的事件,暗示著常民的慾望已經超出了島嶼 負荷」基地因被重劃區包圍,反而形成孤島,而一場大火,更揭露了舊社 區巷弄因擁擠而阻塞的殘酷現實。 「為了攏括所有新起的慾望,島嶼也不得不隨欲賦形,與時俱變」 這個設計嘗試討論一種公共與私密空間的交換計劃,透過一種公、私領域 的曖昧不明的狀態,以「後巷教堂」、「晾衣運動場」、「街角收納器」 討論「建築內部」「建築外的場域」「界定建築內外的皮層」的常民集體 性,並且透過這些公共性機能的置入,與島嶼的壅塞進行空的交換,進而 滿足變動中的慾望,形成自我生長的生活系統,也同時記錄著這個島嶼事 件的未來式。
At 17:45 on November 21, 2016, “a fire accident implied that the desire of the residents had already exceeded the capacity of the island.” Since the base was surrounded by redevelopment zones, it became an isolated island as a consequence. The fire further revealed the cruel fact that the alleys in this old neighborhood were blocked due to the lack of space. “In order to take care of all newly arising desire, the island has no choice but to transform accordingly as time goes by.” The design tries to address an exchange project between public and private space. Through the ambiguity of public and private space, such as “a church in the back alley,” “a clothes drying yard-turned sport venue,” and “a storage box at a street corner,” we discuss residential collectivity “inside of a building,” “outside of a building,” and “among the cortex of a building.” With the insertion of such public function, we replace the island’s congestion with vacancy, fulfilling transforming desire and building up a life system that is able to grow on its own. In the meanwhile, we try to write down the story of this island in future tense.
“Outside of a Building” It is about vacancy in life. The design tries to define public space with ordinary people’s behaviors. Clothes drying, an ordinary routine, become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action, connecting trivial public incidents taking place on the streets. The connection further expands into a domain that fulfills the demand for large-scaled public activities, including commuting, doing the laundry, gathering, as well as other daily routines happening around the blue belts. In sum, this back alley area is a shared place that belongs to this whole island.
116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黃俊銘
島嶼中的論述 - 論述中的島嶼:現實的再現 | 廖昶安 | 117
大茅埔生活再造計劃 Mind The Gap 陳冠廷
Chen, Kuan-Ting
大茅埔是一個擁有獨特歷史文化和特殊紋理的客家聚落,然而地方的發展 到了近代遇到兩個轉折點。首先是 1960 年完工的中橫公路,雖然帶給地 方方便的交通,但是也隔開了人與自然的關係,更改變了整個社區的發 展方向。第二個轉折點是在 1999 年的九二一大地震。地震後大量傳統磚 造合院所租織起的公共空間消失了,也間接影響社區居民間的互動和凝聚 力。在地震的重創後,大茅埔更面臨人口外移、老化以及地方產業沒落的 影響,社區活力逐年下滑。 我的設計將大茅埔外圍的小學搬回鎮上的生活圈,利用小學本身具有的公 共性去帶動地方的活力。我認為學校是與地方生活緊密結合的公共場域, 小學更不應該被制式的課程和制式的空間所填滿,而是一個具有生活想像 與探索自我的多元載體。我試著透過公共空間與社區活動的設計增加不同 族群之間互動的機會,讓成人和老人也能參與到孩子們的課程中,學校不 再只是孩子的活動場域而是社區生活的延伸。透過更多的互相了解並參與 到對方的生活中,才能改變互動的方式與價值觀。 這個小學將變成大茅埔新的活動核心,與舊的三山國王廟信仰的核心相互 呼應。而原本作為支撐社區生活的水圳,將各個不同活動發生的場域串聯 起來,以不一樣的姿態繼續照顧著大茅埔。
With the lack of public spaces after the 921 earthquake, and the boundary that caused by the highway development. DaoMaoPu, a small town on the riverbank of DaJia river had been facing community decline and ageing population since 1999. The strategy of my project moves the elementary school which is 300 meters away from the village, placing it back to the village. Trying to use the strong publ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school to restore the vitality of the community. One the other hand, by placing the campus on both sides of the highway, helps merge the gap between the village and the riverbank, strengthe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residents and nature. My design not only puts the education for children into consideration, the campus itself should also be community friendly. Therefore, I try to design the spaces and program planning in a more flexible method. Which brings the public usage and education system into a same structure, with the space designed both independently but still close connected. My goal is trying to bring vitality back to the village, and design a better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 and residents alike to live and learn in harmony.
118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黃俊銘
大茅埔生活再造計劃 | 陳冠廷 | 119
120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黃俊銘
大茅埔生活再造計劃 | 陳冠廷 | 121
常民營造:達悟人與垃圾的人生旅程 Civic Construction: A Journey of A Man and Garbage 陳鈺炫
Chen, Yu-Hsuan
以洋流垃圾議題作為切入,挖掘蘭嶼在地急需解決垃圾問題不僅是觀光開 發,還有黑潮帶入洋流垃圾汙染。探討垃圾回收再製如何落實在地化,實 現垃圾成為當地可以發揮的新興產業,成為新的建築材料與其他工藝產品 原料。 整合台灣開發產業:微晶木,成為一種模矩開發的現有台灣技術,透過高 壓塑型的塑膠仿木材生成協力造屋系統。 設計最終重要的將是如何將可以,考據蘭嶼傳統地下屋的整體精神、組構 方式、與島上環境以及居民生活的價值關係探討。建築不再只是為他人設 計,而是運用建築專業來輔助居民協力造屋,強化地下屋原本的優點,同 時改善過去地下屋的缺失,探討為何當代年輕人不再居住其中,試著找回 過去地下屋的文化價值,並且轉化為現代生活為基礎的常民建築。 以學習之屋,生活之屋,傳承之屋與繼承之屋四個房屋演進過程,伴隨雅 美族人的生命旅程擴增與拆解再建傳承,保有雅美族「勞動力」文化價值。 透過垃圾的議題回應再製生產回歸到生活之中,並放低建築人的姿態,誠 實的面對族群與其文化進程。
Base on current garbage issue for a cut, I try to solve garbage problem which impacts Lanyu, Taiwan. Not only tourism development but Kuroshio Current brings garbage to the land. How can we recycle plastic waste and make it into Localization? In this project will achieve plastic waste which can help local develop new industrial and become architectural material for construction and other material for industrial products. The project will integrate Taiwanese innovation: CELLWood, which texture is similar to real wood, and make it into a module by foaming process. It can help habitant build their house easily. Our final goal is how can we find spirit and faith of Yami’s traditional underground house, construction method, environment and local lifestyle? And why doesn’t young generation live in it anymore? Architecture will no longer be designed just only for others but use our professional skills to help people build their own house. There’s four types revolution, which will follow a man with his growth in different age. Keep culture value: manpower ,respond recycle of garbage and back into life. To be humble and face community and culture sincerely.
塑 膠回收材料發 泡壓製成型,經由政策倡導良好回 收政策,鼓勵居民與觀光客做好垃圾回收,並且再製 塑膠原料,包覆方管作為結構材使協力搭 建更加穩 固與美觀,同時回應週期性對應文化、 自然、與永續 使用。
+ 組裝細部示意圖
牆體安裝
空鋪地板
防火塗料
方管
微晶木
螺栓與螺絲
+ 搭建方式與過程 1 2 3 4 5
二夾一組裝方式
常民搬運搭建,螺栓鎖固 切片空間組立上樑 屋頂披覆
牆板樓地板等內裝施工 完工
橫樑組裝 螺栓鎖固
a. 150*80 mm, 1580mm 微晶木與 100*100mm 方管 b. 51*27mm 安裝牆體 c. 150*150 mm 微晶木與方管組合柱 d. 1802*303*15mm 複合木鋪地板 e. 100* 50mm 空鋪地板角料 f. 150*80 mm, 3670mm 微晶木與方管組合樑
122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黃俊銘
常民營造:達悟人與垃圾的人生旅程 | 陳鈺炫 | 123
飛魚季曬魚架
製船工作室
農畜使用
家務空間用途
商業空間用途
孩童遊戲場
天井採光空間
傳統後室神聖空間語彙
臨時攤位使用
工作室 / 製船室
社交場域
蘭嶼傳統涼台
室內外空間過度
夜市推車
高低錯層層次回應傳統
地下屋向上遞減空間語彙
5 -150mm larch frame double glazing:12mm + 6mm cavity +12mm -corrugated metal roofing sheet with insulation -100/50mm rafters -transparent coating -vapour barrier -80mm mineral-wool-insulation -30mm CELLWood fibreboard
6 -CELLWood fibreboard -vapour carrier -51/27mm post-and-rail facade -96mm insulation between
7 -120mm parquet, vapour barrier -120mm CELLWood -100/50mm rafters
124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黃俊銘
常民營造:達悟人與垃圾的人生旅程 | 陳鈺炫 | 125
懷疑中的信仰 - 可見與不可見的距離
Faith in the Uncertainty-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Visible and the Unseen 蔡呈林
Tsai, Cheng-Lin
在台灣這樣的多宗教環境裡面,我們卻沒有因為這樣的多樣性,讓我們離 信仰更親密。 我嘗試提出一種宗教與日常生活的關係,我把宗教經驗分解成純粹的身體 經驗,讓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巧遇不同宗教的片段,瓦解過去人們對於不同 的宗教信仰難以接近的距離感,轉化成眼,鼻,耳,三種純粹的感官經驗, 灑落在空間中,讓人們去一一發掘。 透過攝影學在方法上的幫助,我採用了弧形的建築元素。在視覺上,光 線灑落弧形的大牆,繞射、漫射讓空間不會有固定的形狀,陰翳的或是 清亮的,空間一下子讓人沈靜下來,一下子讓人充滿朝氣;在聽覺上, 宗教活動所發出的聲音,在垂直落至地面的弧牆內震盪,人們在日常生 活裡若有似無的聽見誦經的殘響,韻律的經文與此起彼落的叫賣聲互相 映照,分不清聲音是從哪裡而來;在味覺上,包被的牆面充滿著拜拜的 氣味,清香在空間中逸散出,讓遊逛的人們意外地踏入嗅覺無形的空間 場。隨著與宗教空間的距離縮短,宗教儀式的身體經驗將成為路徑指引 人該去何方,迷魅的不確定性,讓身體隨著經驗的累積,洗滌出每一個 人對於宗教各自詮釋。 Taiwan is a multi-faith environment, but we are not get closer to faith because of the diversity of religions. I try to bring out a relation between human and religion. I extract the religion ritual into body experience. The transformation will resolve the boundary that religion created. The specific feelings about religion that I embedded in space will be discovered by people step by step. I got the practice of form through the photography. After a lot practice, take the “curve “as my building’s main elements. There are three different aspects to discuss the way to use “curve”. First, the vision created by light effect. The sun light spill on the curved wall that created the diffraction and diffusion that redefine the form of the space. The atmosphere of the space be changed by the time. Sometime its make people calm, and sometimes make people feel powerful. Second, the echo of the religion rituals sounded in the tube-liked wall. The religious sound and daily life sound waved in the public space. The people soak in the daily-sacred life environment. Third, the smell caused by the religious rituals. The curved wall create the chimney effect that make smell pass to the other floor.The people step in the special space surrounded by the smells accidentally. Along with the shortening of distance to pray hall, all kinds of experience accumulate to the hint which point out people where to go.
126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漆志剛
A. Religious spaces float above the city
B. Align with the surrounding skyline
C. “Sound” or “Smell” flows downward along the curved wall
D. Sacred experience becomes the center of the everyday life
懷疑中的信仰 - 可見與不可見的距離 | 蔡呈林 | 127
128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漆志剛
懷疑中的信仰 - 可見與不可見的距離 | 蔡呈林 | 129
須臾伊甸園:公眾澡堂 A Temporary Eden: Public Bath 林曉韓
Lin, Hsiao-Han
台北車站,光鮮亮麗的忠孝西路背後,卻隱藏著截然不同的後巷環境,像 是一個被大家遺忘的場域。然而車站的環境複雜,族群多元,人潮熙來攘 往,大家無不需要一個放鬆洗塵的地方。 澡堂,一個褪去偽裝、彼此坦誠相見、沒有分別的場所,澡堂有讓私密社 會化的功能,公與私的交界在這裡變得模糊曖昧。面對台北車站的環境, 在舊有的後巷中,以一個後巷特有的樣貌重置澡堂,或許有些時空錯置、 質疑台灣當代社會普世價值的懷舊意味。藉著澡堂的性質,公與私的模糊 曖昧,在這片紋理複雜的環境中,洗淨城市的塵埃、暫時安置心靈的場所, 在這片樂土上找尋短暫放鬆的可能。 在都市日新月異、急遽發展的變化下,無形中產生了不安,人們逐漸忘卻 彼此最真實的樣貌。 我企圖給予人們一個逃離塵囂、暫時安置心靈的機會;在一個洗浴的過程 中,重新賦予自我與都市新的定義。 Taipei station, an old obsoleted place behind the glamorous Zhongxiao West Road, like a forgotten place. However, the complex environment of the station, ethnic diversity, crowded bustling, we need a place to relax. Baths, a faded camouflage, no separate places, baths have the function of private socialization, public and private junctions here become fuzzy ambiguous. In the face of the Taipei station environment, in the old back lane, with a unique way to reset the bathhouse, by the nature of the bath, public and private ambiguous, in this complex environment, wash the dust of the city, the temporary placement of the soul, in this piece of land to find a short relaxation possible. In the ever-changing citie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ange, virtually produced uneasy, people gradually forget each other the most real appearance. I am trying to give people a chance to flee the hubbub and temporarily place the mind;In a bathing process, redefine the self and the new definition of the city.
130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漆志剛
須臾伊甸園 : 公眾澡堂 | 林曉韓 | 131
10 設備水塔
FL +18700.000
9 屋頂大眾池
FL +12800.000
8 沈澱池
FL +10800.000
7女湯 6
FL +700.000
屋頂露台花園
5 男湯 FL +500.000
3 入口大廳
4
更衣室 FL +300.000
2
印尼人空間
大眾公共空間
1
0
GL ±0 泡腳池休憩空間
132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漆志剛
須臾伊甸園 : 公眾澡堂 | 林曉韓 | 133
紀念性與記憶的載體 Casting Monumentality 張博允
Chang, Po-Yun
Aldo Rossi 在《城市建築》一書之中定義紀念性,認為自古至今,紀念 物具有其不可取代性。而紀念建築更承載了一座城市的歷史與記憶,因 為它同時兼具「獨特性」及「共通性」,這兩種看似對極的性質。獨特 性,是難以描述的、不同於普通建築物的特性 ; 共通性,來自於城市文明 中共同的象徵、共同的思考,以及連續的歷史脈絡,一座城市的集體記憶 (collective memory)。 台北城從清朝經日治,再至今日,昔日所謂的「城中」不斷在變化,承 受 著權力為首的內外力。台北城是台灣的縮影,而台灣的雜揉性來自於 : 不 同文化的交會混雜,各種意識型態在此衝突。如此,台灣獨有的特殊性便 間接的反應在空間上,看不見的台北城 ( 台北的歷史、文化變遷 等 ) 著實 被具現。本畢業設計是一個關於形式與象徵性、記憶與紀念性 、蒙太奇與 再現的研究。 本研究作為對於將建築簡化為單一概念、象徵 ( 例 :「這棟建築的概念是 一座山」) 的反抗,建築應有其豐富性及複雜性。
Aldo Rossi once de ned the meaning of monumentality in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 believing the irreplaceability of monuments. They are created under the in uence of the context of a city, its history, and collective memory of a city. Historic City of Taipei has been through many di erent phases of regime: Qing Dynasty, Japanese Era, and early years of R.O.C period. And the so-called “old city”, was constantly changed. Although the city grew and expended, the original site became a place that’s the miniature of Taipei. The thesis is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s and symbols, memory and monumentality, montage and representation. The argument is against reducing architecture into a simple meaning, or symbol - something like, "this building is a mountain". Architecture should be more.
透過物件本體論 (OOO, Object-Oriented-Onthology),用建築「現成品」 作為材料元素創造不可預期的形式。當無數象徵意義被聚合成一 體,將難 以閱讀整體的象徵性,或可以說它具有多重意義,而同時,單 一部件卻還 存有其原始形式的可讀性。在此意圖延伸建築上「部分與整 體」(part-towhole) 的關係,除了形式上的多元對立卻又為一整體之 外,象徵性上亦 是如此。
134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漆志剛
This thesis revisits OOO (Object-Oriented-Onthology) and takes the architectural "readymades" from study as material to creat unexpected form. While lots of meanings combine into a complex form and are almost impossible to read symbolically, the individual parts still stand for their own symbol. The "part-to-whole" relationship is extended to another level where it is about both form and symbol.
紀念性與記憶的載體 | 張博允 | 135
136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漆志剛
紀念性與記憶的載體 | 張博允 | 137
局部重構:以元素、氛圍、符號、與紀念物來 重組建築新總體
邁向建築文體論
Chi, Jr-Gang
Hsiao, Yu-Chih
漆志剛
蕭有志
蔡呈林以符號、形式、與感知等等來討論如何將原本彼此嚴格對應甚至互 斥的宗教和城市間的邊界關係鬆動,讓不同宗教中具有強烈符號意義的 光、聲音、與味道等非物質元素,透過空間的特殊組構來與日常生活互相 滲透。讓日常生活與不同宗教的界限,轉化基地既存的室內環形坡道成為 曖昧卻又實質的都市通道,讓不同甚至互斥的宗教空間,因此能聚集於傳 統定義下的單一建築體,實質上則是以非物質的元素譜成新的建築總體, 讓光影、聲音、氣味擾動存在感知,讓平立剖等傳統專業設計符號系統難 以完全表達的空間氛圍,以類似潛意識的方式動態介入都市。
在這次的 Taiwan 20 策展人宣言中,我提出以「文學」做為一種譬喻;想 像在大學唸了幾年「文學」,從各種文學思潮、流派、經典的閱讀,到透 過創作與實驗去開創各種文學的可能。到了畢業前,文學系的畢業生必須 透過一件作品(或一系列的創作)去表白個人對「文學」的體悟,那這件 作品會有什麼樣的可能?我相信就形式而言,它有可能是詩、小說、散文、 報導文學、論說文,甚至以形式本身作為操作與思辨對象,發展出更結構 性的混血形式。而無論使用哪種形式,最重要的是透過文字的經營,其架 構出來的世界是否迷人、動人;或問內容與形式是否相得益彰。此外,即 使在學院被要求應對自身的創作進行論述,爬梳理論或陳述因果,但這部 分其實可以是平行甚至後設的書寫,作品本身還是可以保持獨立而完整的 存在。
林曉韓的作品則是以一系列澡堂空間,層層瓦解巴特(Barthes)所指出 的日常生活中如服裝等各種社會符號的編碼活動。這種對於使用者身份/ 社會符號的模糊化過程,過濾並重構對於自身與整體關係的意識,同時透 過置入新的公共澡堂,不但反轉了位於台北車站旁基地的背面性, 更因為 公共與澡堂對於隱私需求的矛盾, 隱喻了基地在最公共的台北車站旁,卻 很少被看見的現況。 就如同現況主要為外來勞動使用者其自給自足的狀態,新的澡堂空間機能 依然需要隱私, 兩者分別透過提供異質文化符號與逐漸解除社會符號的行 動,不論是思鄉或內心的沈澱與想像,從過去、現在、到林曉韓想像的未 來,始終是由台北車站離開台北最快的捷徑。 張博允的設計則是直接從「物」特別是「紀念物」的討論出發,透過尋 找台北看得見的紀念物與其移動的軌跡,去描繪一座看不見的台北城。 張博允的做法不是為了再現過去的台北,也不是如 1978 年由阿多 ‧ 羅 西(Rossi) 與 科 林 ‧ 羅(Rowe) 等 十 二 位 建 築 師 穿 越 時 空 在“Nolli Plan”上, 表達其對於羅馬的想像-“Rome Interrupted”,而是以既 存紀念物為現成品,理解其如何與不同建築或物件聚合成新的整體後,又 隨時間再被打散重組不斷循環的過程。這樣的過程不止改變了物與物結合 所構成的形式,也造成了物的意義與其符號的象徵不斷演化,從形式、象 徵、記憶、權力、與紀念性等各種面向切入,這個作品在數位時代以動態 的局部重構,展現了都市中局部與整體的多層次豐富關係。
我邀請大家將以上的譬喻投射回今日我們在議論的建築系畢業設計,我認 為存在著一種普遍的論述對創作的干擾;這種干擾使得各種題材的創作 最後都變成一種論說文式的畢業設計,而作者的身分與創作的初衷,也就 在這樣的混淆下變得模糊化。我提到這次的策展,希望能募集到迷人的作 品,或說在這種已具普遍性,模糊、黏稠的創作氣氛下,希望能尋找到相 對清明的作品與作者。本次選出的四組作品,從極度理性的科學現象的試 驗,到極度感性的文學與里弄空間的憶想,各自在作品中架構起明確的創 作態度,雖然文體(或文類)本身難以用簡單的分類去化約,但也恰當的 表述出創作之於文體本身就存在著複雜的結構性。以下分述我對這四件作 品的觀察: 江能煜與甘宣浩的作品「雨水實驗室」是一個在都市中過濾雨水的淨水 器,也是一個調節周遭溫度的小亭子,甚至是一個可以做出冰滴咖啡的 機器。兩位作者在這件作品顯現了超越一般構築類畢業設計的極限,近 乎機械工程師般的對構造的真實與細節透入的大量的實作功夫。在這個 作品中我們不僅閱讀到面對全球氣候變遷,對人類集體生存狀態的焦慮, 以及建築人試圖以當代科學技術重新面對大環境的問題。也讀到一種宣 告即使在這樣的狀態下,還是需要在生活中的每一刻去享受生命存在的 事實。整件作品在前述的三個尺度間分別進行不同的思考與創作,最終 使得作品增添了許多閱讀的厚度。這使得這件作品最終以科學原理驗證 般的機械裝置黏著了作者對生活態度與當代生活走向的宣言,像是一種 文青式的科幻小說。 鄭又嘉的作品「礁岩說」,藉由對北海岸漏油事件的關注,像記者進行專 題報導般的深入整個事件,挖掘背後各種相關連的氣候、經濟、政治、生 態等等問題。她發現漏油早已不是單一的事件,但主管機關的整治手段以 及漁民轉型而成的油汙打撈體系,不只如薛西佛斯滾巨石般的徒勞,其效 率更追不上幾乎已形成週期性的漏油事件。最終她發想出了一個以竹構造
138 | 策展人評語 | 漆志剛
組成的浮力打撈裝置,企圖改善漁民的油汙打撈作業。為了確認這個構想 的可行性,她也進行諸多的設計模擬,讓整個裝置具體的反應了她研究的 成果。雖然整個方案最終無法做到一比一實際驗證可行性的程度,但就整 個設計流程來說,不得不讓人佩服她對自己所設下的研究題旨以及對方案 投入的熱切。整件作品像是建築師主導的海洋環境工程設計,帶著科學家 的研究理性,但其引導的力量根源自對環境保護的熱情。以文體或文類來 說,最終的作品像環保團體資助實現的環工系或河海工程系的論文。 楊惠宜的作品「寧靜的五百公尺」,以一段漸漸為人所遺忘的船難事件 做為空間敘事的核心。作者帶領我們回顧 1973 年 9 月 3 日早上「旗津 二十五淑女」船難事件;這個事件反映了當時旗津的少女們為了家計,趕 赴對岸前鎮加工出口區工作的社會背景。船難當天少女們為了怕全勤獎金 泡湯,硬是搭上了超載的渡輪,最終在短短五百公尺的海域中喪命。事發 後由於民間習俗對未出嫁的女性認為不宜奉入家中祭祀,便在渡船頭附近 的空地設置墓地集體安葬。作者觀察到這個事件隨著時間慢慢事過境遷, 女工的墓地隨著高雄港的開發而遷移,事件的聲音漸漸隨著時間消失。引 發她藉由平日等待渡輪的時間做為這件作品的連結切入點,以「獨」、 「沉」、「漂」、「凝」四個子題,在渡輪站與警察局之間的場域發展出 一紀念性的空間,將人的感知、聲音、震動、材質、海、空間尺度、回憶 的物件等等元素,在一個簡單的空間序列中一一架構,作品最終形成的空 間富含著單純的力量,精準地將對事件主角「少女」們的紀念,轉化成輕 盈且充滿詩意的公共空間。整件作品像是一則由報導文學改寫的紀念詩。 朱順麒的「無為有處」則是一件充滿文學性的空間創作。作者以自身對文 學的情懷,在閱讀中捕捉作家們對日常生活的細微感受,再藉由自身對這 些里弄建築的觀察疊合作家們的感受,最終在里弄建築間以微型改造的方 式,將這些細微的感受,透過作者自身從繪畫中發展出的空間語言與場景 元素,在既有的空間組織中「書畫」出來。最終的作品既是對里弄建築進 行一序列的空間手術;諸如角落的挖掘、平台的延伸、出入口的圍塑、晒 衣場的設置等等,更是將一種文學性的憶想,滲透進這整個里弄建築的各 種尺度中,將整體氛圍進行了一種有目的性的、文學性的編造。有趣的是 作者在繪畫的部分也如同向上個世紀初抽象繪畫時期的風格致敬一般,以 原色、幾何、線條等等,發展了空間介入的元素,而實際操作的里弄建築 與文學索引則帶有民國小說的氛圍。這兩者雖一西一中,但實則在時間的 序列中曾經真實的疊合著。這使得閱讀作者在里弄建築中增添的那些抽象 構築物件時兩者形成的反差,就像是在閱讀一種歷史的疊合,不僅是作者 現今加入的時序,更包含著另一種上世紀初中西兩地的時空跨度。整件作 品像是一種作者風格獨具的繪本,以民國小說式的散文搭配上幾何抽象的 繪畫,讀來饒富趣味。
策展人評語 | 蕭有志 | 139
寧靜的五百公尺 Quiet 500m 楊惠宜
Yang, Hui-Yi
聲音是有距離的,就如同在水聲裡,我們感受到與外界的遙遠,我們透過 實質的聲音與非實質的聲音,一段故事、回憶去感受空間 ( 物件 ) 的距離。 旗津中洲與高雄大島之間擁有五百公尺水的距離,也是中洲人平日的往 返,他們透過中洲渡輪站前往高雄工作,卻因為一個故事的發生,他們 之 間透過聲音,感受到與平日不同的距離。 「高中六號船難事件」這個故事發生在 1973 年 9 月 3 日的早上,讓從中 洲前往前鎮加工出口區的 25 位女工在渡輪站的對岸五百公尺喪命。由於 她們的性別,使她們的墓地從原本的渡輪站附近隨著高雄港的開發而四 處遷移,再加上高雄港未來亞洲新灣區的開發,事件的聲音漸漸隨時間 消失。 現在的中洲輪渡站與鄰近的中洲港務機動警察局,仍舊面對著大港進行 每 天的交通以及巡視的工作,從一個小點到一片大海的過程,藉由觀察 並轉 化這四個片段在基地上的事物以及 program 讓人在渡海前的「一小 時」 裡,在警察局與渡輪站之間,在等待裡慢慢的聽見「獨、沉、漂、 凝」, 紀念這段船難的「五百公尺」。
Sound creates distance. We can feel the distance through virtual or real voices, just like how we feel the distance between spaces.The distance between Zhongzhou and Kaohsiung is five hundred meters. This is also the distance of typical working routes for citizens in Zhongzhou. From the Zhongzhou pier station to Kaohsiung, people go to work just like normal days. Yet, an accident occurred, and left a story told by different voices. This shipwreck happened in the morning on September 3, 1973. 25 women’s lives lost when they were heading to Qianzhen Export Processing Zone from the pier station. Due to their gender, and the new city developments in the following years, their cemetery had been moved from place to place. As time passes, the sound of this accident have been fading away. At present, the Zhongzhou pier station and nearby Zhongzhou police station are still facing the port and doing their daily patrol. From the land to the ocean, we need accurate controls of the time and distance in order to return safely from sailing. The process of the shipwreck has been divided into four elements,“lonely, “sink”, “flow”, “gaze”. The experience takes place during the one hour before boarding. Visitors can involve into the transformed stories and specific programs that happened on the site through the spaces that I designed.From the space between police station and pier station, we can slowly realize and experie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s and the ocean. At last, we can interpret and memory “the 500 meters distance” by ourselves.
140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蕭有志
寧靜的五百公尺 | 楊惠宜 | 141
在「獨」的走道裡因為牆的開口大小不同而聽見自己的腳步聲越來越小 聲,感受到旁人的活動而自己在上方的孤獨。 當你進入「沉」的走廊,因為水與鐵板之間的震動以及斜坡的扶手而感受 水聲漸漸的接近並覆蓋自己。 在「漂」的房裡你看見了 25 個盒子,你擺了一些她喜歡的物品在盒子裡 , 水聲隔離了她們,就像在船難裡那些被分離的姊妹,但你在這裡再度與她 相遇。 在「凝」的走道裡你推開沉重的門,布簾因而揮舞,你在風聲下看見了 五百公尺,你記得也紀念了這個景象。 You will hear the sound of others below, feeling alone on the to pand hearing the disappearing of the sound of footsteps of youro wn with different opening of wall in “lonely”. In the “sink”, as you reach the cold coloumn and step on the metal aisle, hearing louder and louder water and the water is covering your head with the slope of water handrail. In the “flow” room, you meet the 25 boxes and put some stuff she used to like in it, water falling from ceiling and seperate the boxes, but you meet her again here. In the aisle of “gaze”, you push a heavy door, hearing the sound of wind and seeing the scene and memory.
142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蕭有志
寧靜的五百公尺 | 楊惠宜 | 143
礁岩說 Reef Said 鄭又嘉
Zheng, You-Jia
現況的困境和現況背後隱藏的價值觀,那一道揭露的剖面它必然是歷史、 美學在土地上暴力和罪惡的警醒焦點,經由凝視而投射在外。 北海岸一次漏油事件發生可以擴及 3000M 沿海岸,持續污染沿海長達五 年時間。貨輪擱淺在海中央隨著浪潮拍打,化工油從離海 300M 蔓延,此 刻,連綿的海岸線漸漸浮現一片常態性、並持續七、八個月的黑色地景, 到現場打撈污油是石門人的日常。 失控的沿海聚落,災難的累加傳出許多死傷事件,救援失效而污染持續擴 散。北海岸在這個無止境的循環裡,漁網撈起的是石油球、重金屬魚,漁 民只能到現場撈油換取金錢以貼補生計,在沿海日常與災害日常之間不停 的轉換。基地位於北海岸,試圖以浪潮動力覆寫一個地景系統,使隱沒的 力量成為循環助力,並展現日常生活場所和污染地景的身體 / 空間感知關 係。讓人走進不被感知的地景剖面,重構對地景災害的痛覺。 The north coast of an oil spill occurred in the 3000M coastal area, continuous pollution along the coast for up to five years. Cargo ship ran over in the center of the sea with the waves, chemical oil from the sea 300M spread, at the moment, the continuous coastline gradually emerge a normal, and for seven or eight months of black landscape, to the scene to salvage the oil is Shimen people daily. Out of control of the coastal settlement, the accumulation of disaster came many casualties, rescue failure and pollution continued to spread. North Coast in this endless cycle, the fishing net is picked up the oil ball, heavy metal fish, fishermen can only go to the scene fishing money in exchange for money to paste the livelihood, in the coastal daily and disaster daily non-stop conversion. The base is located on the north coast, trying to cover a landscape system with tidal power, making the hidden power a cycle of help and showing the physical / spatial perception of everyday living and polluted landscapes. Trying to get people into the scene is not perceived profile, reconstruction of the pain of the earthquake disaster.
144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蕭有志
礁岩說 | 鄭又嘉 | 145
146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蕭有志
礁岩說 | 鄭又嘉 | 147
雨水實驗室 Raining Lab
甘宣浩 / 江能煜
Kan, Shuan-Hao / Chiang, Neng-Yu
建築史家科洛米納(Beatriz Colomina)曾說: 現代主義有時將建築徹底變成了一個視覺機器,需被考慮的環境因素被徹 底交到工業產品的手中,空間構成本身可以具備的氣候性影響被建築師們 忽略了。 這個設計是一個都市中過濾雨水的淨水器,調節周遭溫度的小亭子,也是 座可移動的測量站;穩定而嚴謹的收集著每一場雨時,你也可以獲得一杯 冰滴咖啡。以再生能源與設備空間化的方法,將微型建築視為一種新的基 礎設施,將能源再利用與人們日常生活文化作為傳接。 這 個 針 對 能 源 收 集 再 利 用 的 prototype, 同 時 可 與 都 市 中 其 他 的 infrastructure 作結合。以地下街的出入口為例,地下街本身存在著各種 物理環境的問題,透過這樣的結合解決問題,讓能源利用的過程也是可以 被經歷的空間經驗。當它如同路燈這樣的微型基礎設施散佈於都市形成一 個網路時,將會是一個新的都市雨水利用系統。
Beatriz Colomina said ,“ Architecture as Visualized machines that made the environmental issues into industrial products. Nonetheless, the climate effects on space were ignore by architects. “ We design a rainwater purifier in urban area which could not only be a pavilion adjusting the peripheral temperature, but a mobile meteorol station. In the process of collecting rainwater in stability and care, you could also enjoy a cup of ice-dripped coffee. We regarded this microarchitecture as a brand-new infrastructure in the methods of renewable energy and spatial equipment that create a link between peoples’ daily life and energy reuse issue. The prototype system for energy reuse c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other infrastructure such as the entrances of underground street in urban area which suffered from problems of physical environment. The problems could be solved. Meanwhile, we made the process of energy reuse be an experienced space. When the prototype infrastructure were scattered around the city as streetlight system, it will be a brand-new urban rainwater reuse system.
148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蕭有志
雨水實驗室 | 甘宣浩 / 江能煜 | 149
你願意等上多少時間,只為了喝上一杯真正的咖啡? 一杯 350mole 的咖啡,需要多少的等待 ? 建築作為服務水的載體,發展為細長的結構框架以順應水的重力特性,由 上而下:採集雨水 > 雨水出濾 > 儲存 > RO 濾水系統 > 冰滴咖啡設備 > 輸 出咖啡。透過製冷晶片的冷卻能力,容器內的水體得以降溫,藉由 2 秒 1 滴 的速度滴落至咖啡粉面。透過雨水泡製的咖啡,每一杯都是珍貴的。 應對多變的臨時狀況時,都市的供水系統依然能正常的運作嗎 ? 因此我們 提出 Raining Lab 計畫,透過雨水蒐集過濾,利用單一建築體取得淨水。
150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蕭有志
快速移動與組立的能力,源自於構件設計。最低限度兩人即可進行的構築 設計,將所有零件控制在 45 公斤以下以利於搬運 ( 兩人合力搬運 )。未來 在維護管理的同時,也能更有效的完成修復與清潔的工作。 考慮到現有的運送與模矩,透過拆卸組裝,我們能前往更多難以抵達的地 方。根據微型建築的拆解程度,Raining Lab 可以藉由 1.5 噸 / 3.5 噸 / 15 噸 吊卡車運送,跨越基地環境限制 / 道路尺度的限制前往更多的場所。 量測著不斷滴落的雨水,同時,建築的行動也在一步步進行。我們定義出 四個主題 : 教育、產業、防災、研究。從與民眾互動的過程中,透過建築 的思維看待水資源與能源等議題時,我們可以提供甚麼不一樣的思維及應 對,而未來在於該領域將如何整合其他的專業進來共同參與,關心那些其 實一直都存在我們周遭,卻可能被我們忽略的珍貴資源。
雨水實驗室 | 甘宣浩 / 江能煜 | 151
無為有處
To Describe A Circle Possibly Being 朱順麒
Zhu, Shun-Qi
序曲 「 阿寶十歲, 鄰居蓓蒂六歲。兩個人從假三層爬上屋頂, 瓦片溫熱, 眼裡 是半個盧灣區, 前面香山路, 東面復興公園, 東面偏北, 看見祖父獨棟 洋房一角, 西面後方, 皋蘭路尼古拉斯東正教堂, 三十年代俄僑建立, 據說是紀念蘇維埃處決的沙皇, 尼古拉二世, 打雷閃電階段, 陰森可懼, 太陽底下, 比較養眼。蓓蒂拉近阿寶, 小身體靠緊, 頭髮飛舞。東南風 一勁, 聽見黃浦江船塢,圓號寬廣的嗡嗡聲, 撫慰少年人胸懷。」 —— 繁花 金宇澄
Overture: ”When Abao was ten years old and his neighbor Beidi was six years old,they was climbing to the roof from the fake three-story, tiles hot, looking at half Luwan District, in front of Xiangshan Road, east of the revival of the park, east of the north, seeing grandfather’s single house corner, Gaolan-Road Nicholas East Orthodox Church at west rear which is so-called to commemorate the execution of the Soviet tsar -- Nicholas II World, established by the Russian aristocracy at 30s. Scary at thunder and more seductive under the sun. Beidi small body tightly close Abao. With the stronger southeast wind and the sound of ships’ whisle from Huangpu River, young people’s mind were being soothing. - < Flowers > Jin Yucheng
152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蕭有志
無為有處 | 朱順麒 | 153
154 | 台灣 | 2017 Taiwan 20 台灣建築系所學生畢業設計二十選 | 策展人 蕭有志
無為有處 | 朱順麒 | 155
2017 Taiwan 20 座談會紀錄 2017 Taiwan 20 Conference
林聖峰:各位老師各位同學,我們現在開始非常重要的 TAIWAN 20 策展 人的交插討論。 那我想 TAIWAN20 從之前 6×2 到現在應該 6、7 年了吧 ! 每年在討論哪些老師會是 6×2 或是 TAIWAN20 的策展人花了滿長的時間 討論。怎麼樣找到恰當的老師,然後選出來的學生對於當年的畢業設計都 是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整個選出來的議題的向度及畢業設計的方向。 一開始我還是很簡短的介紹一下 6 位策展老師 : 中原大學 黃俊銘老師、建築師 梁裕漳、淡江大學 漆志剛老師、實踐大學 蕭有志主任、田中央 杜德裕、台北科技大學 林靜娟老師。 我們都知道台灣的建築系在這幾年變化非常大,其實很多的學校,不管是 老師的更替或者是各種議題的操作,大學一到四年級的教學都有很大的調 整,包括畢業設計議題的方向,我想今年,請在座的老師看今年評選的畢 業設計,整體給個意見,怎麼樣看今年的畢業設計,然後反應在教學上。 杜德裕:各位同學老師好!跟其他老師比起來,老師們的教學經驗都比我 豐富。所以我很難從過去幾年的畢業設計給大家一些看法或意見,但我的 感覺是如果大家每年都不斷看學長姐的畢業設計下,看不同學校的,那我 在業界的感覺是隨著手機資訊傳遞速度的進步下,我們的生活是一直在改 變的。 那我們在工作的狀態下應該用更強的意志力專心地在該處理事情上面。所 有事情都是普遍的道理,所有同學都一樣,我覺得這是不分學校跟業界所 共同面對的難題。 如何在學校的時候該想事情,該做功課的時候專注,但是你仍然會有因為 資訊傳遞超快的時候,還有很多社群要去經營的狀況下,每件事情雖然都 是短暫,但是快速的處理能夠進入到專心的狀態。
主 持 人:林聖峰 策 展 人:黃俊銘|梁裕漳|漆志剛|蕭有志|杜德裕|蕭有志|林靜娟 時 間:2017 年 8 月 4 日上午 地 點:羅東文化工廠 記錄整理:施佑慈 攝 影:彭梓昕
156 | 2017 Taiwan 20 座談會紀錄
從我個人在這幾年生活體認,其實是滿辛苦的 ! 我們在這種狀態下,如何 籌備我們的畢業設計,那各位都踏入職場如何籌備我們的工作跟生活是一 個平衡的狀態。 這是我這幾個月看各位的作品給我自己的提醒。 蕭有志:我其實從 6×2 到 Taiwan20 也參與了滿多屆的。那整個回憶起 來,我自己特別會關心一個現象。關於整個建築的問題,世界環境的變遷 造成的不確定性,對開發主義的懷疑。這東西會連帶影響到建築專業,其
實在某種程度上在傳統上是很開放的!所以我會看到很多關於這件事情的 懷疑,到底還要不要做建築 ? 當那種懷疑隨著你的思想的接觸,成熟度思 考度,都到一種程度的時候,就是畢業設計高度懷疑的時候,所以前幾年 會看到好多海平面上升的議題,在海上做各種沉默的城市等等,所有人都 非常嚴肅地在談數據證明,然後這些很義正嚴詞的態度,恰好就是建築專 業訓練帶給大家的邏輯訓練的科學性思考辯證的過程。所以幫助大家確立 某一種相信,在這樣相信的基礎下去做那樣的設計操作。 就是這種建築專業的高度懷疑的現象,我認為會是建築教育跟建築專業 的一個大問題,那從我們的專業在往外擴的時候,其實現在有越來越多 用「環境」這兩個字來取代「建築」這兩個字的專業論述,我覺得那是 把建築放在一個大的框架下去談,其實我覺得,建築教育本來就是環境 專業,所以它其實並不獨鍾這種實體的研究。所以比較多建築設計是走 向看不到建築實體的,而走向比較 landscape 的形式,有時候這些東西 有點過度浪漫,一種自我的詮釋,這種東西對我來說,它假設的這種真 實的回應狀態又比較稀薄一點,這大概是這幾年我看到的,但是在座畢 業設計的時候我們幾位老師都有所謂策展論述,我是蠻偏向另外的一種 狀態的。 漆志剛:大家好,我是 2007 年第一屆 6×2 的時候第一次參與這個活動, 那一次我有一個學生被選上,那也是 6×2 的第一屆,那時候是 2007 年, 而現在是 2017 年。其實台灣 20 跟 6×2 是非常類似的方式在操作,比如 說那時候看到這些老師在評論當時的學生,還有非常多大家聽過的那些老 師。我還蠻喜歡看 6×2 當時大家想的狀況是一個熱血的建築俱樂部,當 時成立的宗旨是,讓喜歡建築、對創作很有想法的人能在一起,這就是做 這件事的初衷。還有一件事,就是策展。因為策展這件事情會讓老師跟學 生聚焦事情討論的方向,那麼一旦事情被討論聚焦了以後,大家突然會把 一個非常模糊的輪廓看得越來越清楚,開始會對本來很模糊的事情開始有 多一點未來的想像空間。ZAHA HADID 在大四的時候,做了一個作業,那 個作業是 REM KOOLHAAS 他們出的題目叫 Malevich Tektomik,就是大 家看到 ZAHA 很多的出版品裡面最有名的那張圖,其實這個作業跟我們大 一大二的作業非常像,你去找一個藝術家,然後那個藝術家是被 GIVEN 的,經歷也是被 GIVEN 的,在倫敦的那座橋,是給 ZAHA 的條件,那個 藝術家你們去看 Malevich 的雕塑,跟 ZAHA 後來畫的圖一模一樣,你要 找到不一樣的還得花點力氣去找出兩個相異之處。然後 PROGRAM 都很 類似,可見那些事情對她來說不是重點。那重點到底是什麼呢 ? 我覺得是 REM KOOLHAAS 對於 ZAHA 的評語,就是指導老師跟學生之間是怎樣在 看、是怎樣的信任關係。REM 寫的評語就是 :「ZAHA 就像是有自己軌道 的行星。」這是他對於 ZAHA 畢業設計的評語。後來 ZAHA 的展覽,的題 目就叫「行星」。那時候他們都不是國際舞台上的眾星。可是他們是彼此
2017 Taiwan 20 座談會紀錄 | 157
在看待這樣對方的作品,怎麼樣從策展然後聚焦、評斷的角度出發去思考 下一步創作的可能性,去思考接下來生活的可能性等等諸如此類的。那麼 策展最重要的事情,我們不是在強調如何做,而這個東西為什麼要被做出 來 ? 為什麼值得被討論 ? 到底透過這件事情你想要跟誰討論呢 ? 而傳遞這 樣的事情,存在這世界的價值是什麼 ?
傳達你的想法,有沒有方法什麼方式讓你進入那個狀態。
梁裕漳:很高興 , 今年是我第一次參與 6x2 的策展 , 當然 6x2 的這個活動 , 這些年來陸續都有參與中間的一些其他的活動 , 但是這次第一次作為策展 人的角色然後進入到這個活動 , 看到大家的作品。
可是你如果沒有更高的目標在那裡,你就會不知道為什麼你要做這件事 情。那怎樣把這件事情拉到更高的事情 ?
建築在一個長的歷史的軌道裡面 , 他一直不斷的被重新書寫、重新定義。 在基本的建築學的訓練下 , 畢業設計是第一次在一個建築的角度 , 來去展 現作為作者一個個人要處在環境跟現實當中 , 對於這些外在的一個意見的 展現 , 在建築設計或者我們放在畢業設計裡面來談這個狀態的時候 , 他其 實是在這些現實跟一些虛構之間的一個對於真實那件事情的一個逼近跟 想像。 黃俊銘:我覺得在場看到的學生都是相當的優秀 , 或是很多對於建築設計 其實是抱有很大的熱情的學生 , 但是實際上台灣的建築系 , 畢業以後真的 從事建築設計的相關行業的人 , 只有百分之二十。 也就是說剩下五分之四不一定在建築界 , 而這個是建築教育所面對的一個 很大的問題 , 所以實際上這幾年來 , 建築教育有非常大的衝擊 , 就很多的 老師會覺得我花了那麼多的精神在每個學生身上 , 為什麼他們會離開的這 個狀態。這是大的環境對於這幾年教育有非常大的影響,也因為這樣子, 每個學校不得不去因應。那接下來就是學生對於未來的想像,就在當代 的,他們能看到那些所謂成功的建築師,或者他理想中未來從業的想像。 當然現況就是一個很嚴峻的就業狀況,使得建築師必須用更大的力氣去做 很大的熱衷、很大的力量投入,他才會有一些成果。 看在年輕的建築師眼中,可能看到的情況是這樣,相對於來講,建築系的 學習不太侷限,就不太侷限自己在某種狹隘的建築解釋裡。 所以過去是關起門來自己教的,現在都不是,都攤在大家的面前,這個是 非常好的現象。 蕭有志:我覺得我們與其談畢業設計,或許不如談建築設計,或者說我們 來談建築我們在意的事情、關心的事情。 先回到自己,你在意什麼? 這個事情是動態的,它一直在變。在這個變化的過程裡面,你有沒有一些 新的工具、新的能力去掌握,你想要變成怎樣的人?或者是去掌握你如何
158 | 2017 Taiwan 20 座談會紀錄
建築是最需要樂觀的一份工作,因為我們每天面對的壓力是排山倒海的, 我現在在教學的時候,如果沒有接案子的時候,是睡最好的時候。因為我 偶爾半夜醒來想到學生東西的時候是開心的。
在 1970 年代的時候,Dianna Ambrose 從阿根廷跑到巴黎,他是去學建 築的,可是他跑去上羅蘭巴特的課,那麼 KOOLHAAS 跑到康乃爾去上傅 科的課,那麼這是 1970 年代的時候,大家在想現代主義怎麼了 ? 我們如 果把它變成表面符號化的時候,就會是一派走法,另一派走法是在追尋現 代主義是不是有些遺失的、不見的東西,變成我們在套入所謂現代主義的 招。所以在那個時代有這樣改變,這個改變是在問什麼是真實 ? 問什麼是 真實的最前線 ? 是哲學家。 所以因此當時他們尋找答案的方法是往那個方向前進的,並不表示他們後 面不打算處理真實構築的狀況。因此我們在談這件事情的時候,都是在跟 大家談上面的事情可能是什麼?那麼大家有機會去追尋、去討論的時候, 可能會是什麼? 漆志剛:昨天我聽了兩三個同學跟我講的,其實畢業設計離他們已經很遠 了,當最忙碌的那個時段過去了之後,展覽又把全部東西都聚在一起,像 是你的親人出國了兩三個月之後,你再看到他的時候,會堅定你愛這個事 情。愛能夠讓我們忍耐這一切的過程,那為什麼我們要忍這些呢?那建築 又是幹嘛?為什麼我們要愛上它?我們永遠在問建築是什麼 ? 每一年大家 聚在一起就在談建築是什麼,其實這就是一個沒有答案的題目。我們在造 夢,基本上當我們在營造一個夢的時候這就是建築師最重要的事情,就是 我們要有一種感染力把我們對這件事情的熱愛傳遞給別人。我記得五月時 我帶一些評審去看雲門的空間,我已經超過一年半沒有再過去了,跟你們 很像就是,當我再去的時候我好深好深的體悟,好多事情是習以為常的, 我覺得自己真的像井底之蛙,每一件事情都要重來,就是一次又一次的的 造夢,這一切的過程都只是在堅定你對這件事情的熱愛,那我覺得這就是 建築系要教給大家的,我們是很樂觀的,一次一次要再一次起來。 其實我覺得我們這一輩子最感到最失望就是自己沒有進入那個建築的創作 的路,我也很喜歡,只是不曉得業主在哪。今年我在策展裡面我有講了 四件事情,就是在建築系裡面該學習的這四件事情,第一個我講的就是思 維,思維的訓練其實是我覺得非常重要的,每一個人會在某一些地方找到
他思維的力量,那第二個是社會的關懷,我覺得如果不把你對這個社會真 正需要什麼這件事情,能夠既熱愛,既以一種真實的態度去面對,基本上 當一個建築師其實也是一個跑龍套的建築師,不會是真正進入那個社會, 所以這個是做任何各行各業的都必須面對的一個真實的社會。第三個,實 踐建築並不簡單,不斷地折衷著的樣子做到最後還是一個比較接近自己理 想的狀態,那這個其實是一個專業實踐的力量,那我們也大概可以看得出 來,這個畢業設計裡頭確實有某些學生在這個地方就能力有差別。第四個 就是,原創,這個是最難的部分,我們不要忘了,建築設計終究是一個獨 創性的行為。所以這裡面有很多掙扎,就是在我們已經能控制的狀態裡超 越自己,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所以我覺得目前在學習、在教育上面,會思考這四件事情。接下去要不斷 的學習,以後要面對社會,二十年後才是你們站在社會中間,可是二十年 後的狀態你很難想像,除非你一直保持不斷學習的狀態。
有建築的開始就是「物」的開始,這是絕對不能逃脫的狀況。我自己挑了 四個作品,大部分都在談自己的意識部分,然後自己怎麼去看待建築是什 麼,建築真正的本質是要怎麼面對時間的關係,那空間跟人是什麼狀態, 對於一個人,不只是身體,人的記憶還有某種意識,到底建築跟人的關係 是什麼 ? 某種程度我先承認,有些作品對我來說有些謎的味道,謎就是你 沒辦法解答清楚,可是我就是被這件事吸引,其實有些創作也不太能講到 那麼清楚,而且涉及到比較個人不管對空間的回應,物質的回應上。所以 這個部分我覺得他有點謎的狀態,也就是說我們身為每個不同的人,其實 去看待創作出來的作品,都還是會有差異性。那我說這四個作品裡頭,其 實再怎麼重新去質問建築裡面對自己有意義的是什麼 ? 對於自己怎麼去辨 識所謂的知識,然後對於真正的意義,知識不是萬靈丹,他也可能是約束 你的狀態。我覺得要自己學習怎麼去看待這件事,把知識用在構成建築的 過程。
林靜娟:老實說我覺得建築真正的學習是離開學校後,這是我真正的經驗, 就是說可能在學校的時候,有很多課程、很多要做的事,也許當時年紀很 小,不是那麼了解那些知識或是學習的東西對我真正的意義是什麼。 離開學校,專業或生活給我開啟了一扇窗,從很多的生活面,其實畢業後 才覺得每天都會有新的我,每天都一直在改變,那如果有好一陣子覺得都 沒有改變的時候,就覺得有危機的狀態。當然是要學習專業、學習知識, 可是我覺得知識是養分,它也有可能是毒藥。 本來我們六位策展人是在尋求一種多樣的策展概念跟理念,可是當最後回 到一個本質狀態時幾乎是一樣的。如果我們今天只是把知識當作承襲的狀 態,就是我所謂的毒藥,那怎麼自己去學習辨識這個,我覺得真正要學得 就是這個,而不是去學習知識這個部分。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特質,這 個部分是最珍貴的,因為這本身有它的客觀性,有它可被驗證的狀態,可 是唯有你自己的歷程可以用來判斷那些知識的客觀性或是一個可被驗證之 外,其實他有些涉及到你對一些事物的看法。所以那該怎麼辦呢 ? 我覺得 不要一味接受外來給予的東西,而是你自己要回到把這件事情先暫時學習 之後,回到人對於每件事情透過很專注地去瞭解、去觀察,有機會去找到 知識之外的屬於你自己的可能性。也就是說,當你在面對一個事物,包括 建築上的剛剛談到很多物質之類的,我覺得都應該要有一個把過去承襲的 知識歸零的狀況,然後自己好好的去面對對象。去問自己那個事物對於你 自己真正的意義在哪? 我覺得要從一個很原始的狀態去面對它,當你越不需要把所有過去的的東 西帶著,越有機會找到切入的可能。建築畢竟是一個物質性的建構,所
2017 Taiwan 20 座談會紀錄 | 159
2017 宜蘭大評圖實錄 2017 Yilan Grand Review
發 表 人 | 羅廣駿 作 品 | 濾室間景 小野田泰明:我能理解,但深入討論旅館該用什麼方式去表示,因為你空 間都分散開來,為何要如此的分散 ? 而對於熱與感官上的關係以及熱與景 觀的關係,希望你能說明觀念以及概念上的意思。 羅廣駿:其實因為這個地方的特質是每往下介入一公尺,地質的溫度多三 度,所以我希望人們在這個地方找房間的時候,不是我要住幾樓幾號房, 是說我想住幾度的房間,我前面拍到很多照片都是屬於這個地方的特質, 是溫泉它的特性,它碰到不同的材料,會產生出不同的顏色 不論植物也好 或是不同材質也好,當他介入到地表下的時候,不同的溫度,房間跟房間 的間隙就會產生不一樣的顏色,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個兩個房間他們看到 地下風景的一種方式,那對我來說就是所謂的熱風景,他就像是一個大自 然的色票,在地表下,透過我的介入,凸顯了他。 賴啟建:我就是想勸這個同學,在我們在設計的時候,就應該以跟其他夥 伴,工程師也好那個環境影響評估,就是要做一些這些東西,然後才可以 把東西做的完美,希望大家以一個合作性的,而不單單從建築的角度去切 入,因為畢竟還是會影響到那個地底下的環境,謝謝。 黃居正:你剛才不講過用溫度跟你的材料結合,對吧 ! 是一個非常建築的 方式可是在你的模型上,在你的圖上,我基本上是沒有看到這些東西被表 現呈現出來。 平田晃九:我覺得這個案子很漂亮也很不錯,這個案子對於深度的剖面來 說是一個重點,但我在平面上只有聽到一個高程,如果能夠每個高度都切 一個平面,並針對這個高度探討溫度,那跟看起來的會更有差別。在深層 的地方,如果是按照這個方向發展,並更針對真入的探討,對於我們會更 有說服力的去理解這個案子。 評 圖 人:平田晃久|小野田泰明|賴啟健|黃居正|林芳慧|張基義 主 持 人:吳光庭|梁裕漳|漆志剛|蕭有志|杜德裕|蕭有志|林靜娟 發 表 人:羅廣駿|廖子萱|簡任欣|小澤巧太郎|廖昶安| 陳鈺炫|大內涉|楊惠宜|何競飛|大內涉|花輪優香|林建均 時 間:2017 年 8 月 4 日上午 地 點:羅東文化工廠 翻 譯:黃琛亞| 張恆瑋 記錄整理:施佑慈 攝 影:彭梓昕
160 | 2017 宜蘭大評圖實錄
在時間裡,在進入這個場域後會有接下來要去哪 ... 也就是所謂的時間。 而另一個是,這個場所存在著很久遠的歷史,像是以前的日本然後有了新 的高速公路,而這裡也有它自己所擁有的歷史。 廖子萱:我要重新講述一下我前面的單位是”時間性”,他在講說因為有 了這些時間的意識或我們對於時間有這樣的觀念,我們才會對於空間去做 可能有意或無意識的切割量化,所以時間性其實是在說我們對於”空間的 操作”。那所以我選擇這個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基地,我主要是想要把上 面的物件或著是它既有的空間全部拿來做一個全部拿來重組成體驗空間的 背景參照 reference,因此我並不打算是在這個基地裡面把一個紀念性的 歷史物件,我不希望他是一個物件,而是一個空間,我去體驗空間所必 須要去對照的一個東西,例如說像原本的入口,入口不是一扇門而是一個 廢棄的摩天輪物件,但這個物件又是跟隨著這個基地的聲響來去決定他的 時間觀,所以當我想要進入的時候我就已經改變了我原本對於入口的進跟 出;再例如剛剛舉的神社遺跡,我是把這個地方原本神社的民治橋他被拆 掉的橋塊拿來鋪成是作為一種路徑的牆,但主要是這實驗場是在告訴人家 說我們是自主的!這個空間是由我們來切割它,去自主的量化它,由你自 己界定所以並不會有剛剛老師問的「大家不會照著我的路就走」,因為我 本來就不想要大家跟隨我的單一路徑走,它應該是隨著不一樣的決定它對 於這實驗場真正的面貌是甚麼。 黃居正:我還是疑問為什麼要選 [ 正八負八 ] 廖子萱:先回應一下第一個問題,題目是 [ 加八 , 減八 ],它主要是透過對 於我們人類對於時區的概念,是因為人類開始在倫敦設下了一個零度,我 們才知說原來空間是為了開始有這個相對的零了之後,我們可以把加跟減 變成方向,那數字又變成是快慢,所以其實這些我認為這些切割就是因為 有這樣的時間意識,所以我的命名才如此。就像我剛回應的是加七減七也 可以,但重點是中間的那個“零”,到底是誰設下零,一定要設下這個零, 是誰用某一種系統然後來去看待一個空間。
發 表 人 | 廖子萱
發 表 人 | 簡任欣 作 品 | 水泥紀錄器
平田晃久:時間,對於我們在設計空間的人來說,是很困難。時常建築師 在處理時間的問題上,大多數也會失敗。而聽到像你這樣的年輕學生能夠 嘗試這個課題我真的覺得很高興。而你在分析後,產生了幾種的將時間表 示出來,所以在這邊都將空間零散的分佈了。但是對於時間來說,他是有 生命的,在你將時間集合之後,第一個是觀察者所擁有的時間,因為身處
林芳慧:我覺得這題目的議題性很高,其實它不是已經使用完成而是還要 繼續進行的、工業的一個 insight,其實在選這個作品的時候也是有很多 的爭論和討論,就是在面對這樣一個有環境衝擊的產業跟整個開發過程 跟如何應用這個空間是跟環境相關,在怎麼復育的這個問題上去思考,那 你的空間感有很好的質感,所以東西創造出來相當的美,但是同時我覺得
作
品 | [+8,-8]
2017 宜蘭大評圖實錄 | 161
想放在廣場上,其實又回到最一開始,如果他們房子裡面有地方晾衣服那 他們不會把衣服晾在外面,那假如說,其實自我已經不再滿足於房子內也 不再滿足於街道上,街道上有些會影響安全性的事情,所以試著把某些東 西去做一個交換,去遷移到那個空的廣場上,而那個空的廣場就是他們新 的生活的東西,一個每天從晾衣服會發生,一個會記錄甚麼較常民的生活 習慣的地方。
賴啟健:我覺得你如果真正要記錄人類對這裡的破壞,可能那個基地不是 在這裡,而是用這裡的材料然後轉到另外一個地方,就是能夠真正去了解 的地方,不一定是要在這裡。
黃聲遠:我覺得我想要提出,因為這個 project 跟剛才前面那個 project 我都覺得有一個共同的點,我覺得我們可以再往前走一步,因為這兩個 project 都發現了一個關係,可是後來的執行都停留在你原來想到的那件 事情。還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那個關係都比較是呈現在視覺上。剛才前面 第一個的 project 我覺得是非常勇敢的,剛才的二個講是政治正確,其 實它那個 project 是非常政治不正確的。它很有勇氣但我覺得很可惜的 是它停留在視覺,因為所有的水泥的重量,讓他從上面 testing,就是在 關係是反過來的時候,其他所有和物質有關的事情其實會讓人從海面上 看,不是只看到台灣不只是原本尺度上的美,有機會看到人的關係的重 量感,也就是說它會超越僅僅是視覺。同樣這個動物的關係,我也是覺 得,這個剖面切開之後,接著我們就開始會有,剛剛講的那個愛的關係我 真的確實覺得,通常動物的族群行為會是我們人類族群行為一個非常好 的 metaphor,大家都會因為跟它的關係回想起我們人類之間的關係,從 這個關係裡面回憶道這個空間的時候,可能就不會只停留在你看我、我看 你、誰看誰的這種很快樂的,比較像是產業型的關係,變成是一種服務型 的關愛心。我覺得這有點可惜,我並沒有覺得它不好,不過如果只停留在 這個層面,對於我們未來想事情是有侷限的。謝謝。
發 表 人 | 小澤巧太郎 作 品 | OWTOPIA 街型牛舎の再興
發 表 人 | 廖昶安 作 品 | 島嶼中的論述-論述中的島嶼:現實的再現
平田晃久:這個提案非常易懂,但反過來看名字雖然是 COWTOPIA 卻完 全不是以牛為出發而設計的。明明只要朝向有開窗的面就可以通風,你卻 將其面向中間最惡劣的環境。翻轉過來想,假設在那個中心是使人聚集的 公共場域,若使用更嚴謹的手法,透過剖面的研究是否就可以將牛隻做為 生物而非物品的對象來思考。
黃聲遠 : 我希望你在這過程裡面會真的啟發,因為我覺得你在都市裡面看 到島嶼的那個眼力是一流的,可是接下來你後面做的那些事情真的是太輕 了,因為你真正的對手是外面的那些東西,你要對這個島的品質要有信 心,就算是發生了一場大火,你要改變的是大陸而不是島嶼,你要對這個 島有充足的信心,要想辦去面對大的問題,其實王老師設計的 PK 賽本來 應該要有這種機制,你再想想剛剛那個水泥牆那個案子,我剛還在去批評 說他去做一些美裡的事情,那也是一樣沒有需要的,因為他真正最勇敢的 把那個破壞那個砂壩就呈現給你看,動手去解決外面的問題而不是裡面的 問題,所以我們是有能力,雖然我們現在還處於一個新興的建築師,其實 我們其實是有能力提出批判性的看法,然後去推動去叫那些該做這些事情 的好好把這些事情做好。
黃居正:首先這個題目是用垃圾塑料回收再生材料作為你的概念出發點, 既然把這樣一個東西作為出發點的話,就可能要跟後續的各個階段都貫徹 到這個概念裡,譬如說,做為一個再生材料,它一定會有標準化的、構件 化的主題,那麼它在你的房子裡面如何呈現出來,如何影響房子的形式, 這是第一個問題。第二個問題是,剛才你又談到,隨著人的生活方式變化, 空間的類型一定會發生變化,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具體怎麼變,你沒 有給我們演示出來。也就是說,原來的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它的空間對應 的不同類型是怎麼樣,那現在換了一種生活方式,如何滿足原來的空間類 型的前提之下,又能夠把新的空間聯絡進來?所以,可能這是一個,在你 的表達裡沒有清楚表達的地方。但這點也還不是特別重要的一點。真正重 要的,按照我的想像,對於部落生活的想像的話,我認為更重要的可能是 聚落之間、家族跟家族之間的關係,它才會形成一個社會關係,如果只是 一個類型,我認為在聚落裡類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社會群體之間的關 係,在你的研究裡面缺少了這一項。
你在過度的、用這種很 romantic 的方式來呈現空間的同時,其實你忽略 了幾個非常重要,就是在開採過程中所造成的污染,還有你在 cast 那個 concrete 的時候會有很多水,然後那些水會怎樣的留到地表,所以你用 一個很直接的方式認為那個儲水就會是這樣一個美美的 intention point, 其實它不是這樣子的,所以我覺得如果你可以把更多實質上會遇到的這些 對環境真實的衝擊也一併思考,像很多開採礦石的 sight 會思考出很多方 式,甚至於比較大的那種工程施工現場會自己想出一些我如何減少水污染 對環境造成的衝擊,我怎樣在使用我的水,然後在水被 recycle 的過程裡 又留下各種不一樣,所以那些又變成不同成分的不同的時間上 或是你在 cast 水泥時間點留下的不同樣貌的水泥,其實這些都是可以讓你的設計 變得更有深度的真實要面對的問題,所以我覺得若你有機會再往上思考的 話,不要把那些真實、比較容易受到大家批判的議題就丟掉,然後用一個 很 pure 的空間來忘掉這種議題背後的真正問題。
小澤巧太郎:實際上我也思考了很多,將街道翻轉過來的原因並非只是看 了標準牛舍的設計圖而已,我每次前往居住地的牛舍考察時,那些牛都會 相當靠近我,因為這些牛一出生就是人工飼育的而不怕人。然而人類卻因 臭氣而不想靠近牛舍這點我不太能理解… 小野田泰明:我確實能感受到你對牛的愛。翻轉標準牛舍這件事我也理解, 但請說明一下如果這個在現實中出現的話又是什麼樣的情形,、那作為畢 業設計我覺得要更直接地去思考人與牛共存的空間是否一定要存在。 平田晃久:假設因此就滿足了會令人覺得困擾,我們要懂得質疑。作為一 個建築人,嚴謹地、真誠地論述,並帶著嚴肅的表情歸去。
162 | 2017 宜蘭大評圖實錄
廖昶安:我之所以談那麼小的事情像是違建、晾衣服或者是後巷延伸,其 實我在談的是一個台灣的一種普遍性的現象,我試著透過在這個島上每個 設計去講一個宣言,這個遺忘在城市裡的互行的行為其實跟在城市外那些 很大街廓的開發,可能一個新的中央公園,完全不是以人跟人之間去思考 城市發展,透過這三個設計,可能晾衣服這個行為去講人與空間,或是島 嶼與城市之間一種很簡單的關係。然後我想講一下為甚麼晾衣服會突發奇
黃聲遠 : 你是不是真的有信心你對於這個島嶼的品質的提升它對於外面那 一大片海洋或是一大片大陸你仍然願意去付出或者是有責任去面對,這件 事情是對外面有所啟發,如果你可以多做一兩個動作,讓外面開始回應裡 面的品質而不是把裡面的品質做回它失去的那一部份,我們要相信這個世 界是可以改變的,我們也要相信這些痛的存在都是有意義的,否則我們不 會回到過去,我相信你是這個意思,如果你可以把後面的話講清楚,我會 非常尊敬你。 發 表 人 | 陳鈺炫 作 品 | 常民營造:達悟人與垃圾的人生旅程
陳鈺炫:剛剛提到的聚落問題,其實當初在最後我有在思考,我要把這個 案子繼續發展下去做聚落。因為目前,我只是在做一個當地單一的住宅研 究,只是在這個住宅,我希望討論在過去那樣配置的環境下,它為什麼有 這樣的配置,與季節的關係是什麼,然後再連接到本身部落的關係。因為 他們相信人從海來,然後屋子本身的走向比較面海,然後在這樣的屋子架 構下,形成一個非常大的群體關係,因為他是基於一個父系主義的家族傳 承,它是從家族去做出發,然後慢慢形成一個非常大的聚落關係與環境。
因為討論到標準化的一個形式是什麼,形式比較像是謝英俊的鋼筋架構, 而那個架構本身其實,我問過建築師說:我們應該如何用這樣的架構去回 應文化?他說這件事其實是一個大哉問,因為大家也不知道,我們如何在 前進與文化保留這件事去做調整,但是我們必須要去嘗試,不斷的嘗試過 程。然後其實這件事情我也蠻遺憾的,是沒有再 keep 那個堅持,是因為 自己本身對蘭嶼有一定的情感,所以對當地朋友的交流過程,會去侷限我 對於他們當下的一個認知。可是因為畢業設計是在這一年發生的,而謝建 築師在討論聚落這樣的群體是用十年的時間。所以我希望這個案子只是一 個出發點,是一個里程碑而已,在一個當下的時間點,我做出了這樣子的 一個結果,可是它不是一個結果論,而是一個會繼續往下發展的事物。 發 表 人 | 大內涉 作 品 | 合緣建緣~與海共生的千人家族~ 平田晃久:這是一個經過奮鬥,很好的作品。 同時間也是非常細心的安排了空間,譬如避難所及大眾澡堂等等。 ㄧ般來說通常是用 RC 造的結構,但這邊是用木造,因此海嘯來的時候是 不太能承受的,雖說如此發表的時候相當有魅力的也是特別調查了酒場 這點。 透過這一系列操作,似乎可以思考一下上個世代在建築上的作為以及這世 代要怎麼承受那些被遺留下來的責任。這是否真的可以作為邁向建築未來 的一步,我相當感興趣。 賴啟健:我非常喜歡這個作品,一看到的時候我就把他選下來,特別是你 懷舊的那個部分,我們不會去質疑他,不過他現實的問題還是存在,必須 去從那個問題,那些幾個台,可以容納整個村裡面,萬一發生災難的時候, 能夠真正的避難。 發 表 人 | 楊惠宜 作 品 | 寧靜的五百公尺 黃居正:這個方案其實在我們討論的時候是有一些爭議的,但是我個人覺 得非常喜歡這個方案。她用了一個非常簡單的手法來處理這個方案,手法 雖然簡單,但是背後所呈現的東西卻是複雜的。那麼關於這 25 個女工的 生命沉默這麼一個故事,用時間表達出來,足以震撼到我。所以我沒有更 多的猶豫,只是覺得這個方案很好。
2017 宜蘭大評圖實錄 | 163
小野田泰明:今天中午,很快速的把展場的作品都看過了一遍,而在當中 這是最讓我感動的作品。果然將不幸的「事件?建築?」記錄下來,是很 困難的。在情感上「?」,另外也不能將它當成是虛假的事物。想要將他 忘記,該如何去詮釋,而我覺得藉由500公尺,來解釋船以及避難的事。 楊惠宜:其實這個問題在之前很多次都有人問過我這個問題,但我還是想 要用我的方式再去解釋一次,就是在回憶的那個空間其實是我想要讓除了 居民知道這個故事以外,這個故事已經被遺忘了,甚至當地的年輕人根本 不知道這個故事。所以除了不影響常民生活以外,他們在這裡等待航班的 這一個小時裡,他們可能不知道這個船難的故事,所以我故意讓他們在這 裡感受那樣的空間氛圍,可能會有點可怕,但是我是希望讓他們經過這樣 的空間之後,可以感受到船難的故事和經驗,謝謝。 平田晃久:這邊鬼屋的意思並不是指恐怖或看起來可怕的建築,,並不是 指可怕,人們進去建築物後,最後從當中出來,若是能夠再更開放一點, 可能會比較好,我是這麼想的。 賴啟健:我非常喜歡你做出來的空間。通常設計一個災難的 memorial 的 標誌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然後我覺得還有第 26 個女工,這 26 個女工就 是沒有達到他們那一步,不過如果是他要重演這個東西的話,可能就會有 一些生理狀態的呈現。我認為你是用一個另類的方式去紀念這件事,那如 果你是每一天都被困在這裡面卻沒有出路的話,也是非常令人恐懼的現象。 發 表 人 | 何競飛 作 品 | 剝於裸生 軟禁之城 黃居正 : 都是透過各種方式來,用權力的方式進入 的基地,我覺得思考是 非常有深度的,而且真的是用一種雖然隱晦但是文學或是說語言式的方式 來啟示我們,我覺得你的思考有深度,表達有問題。 何競飛 : 其實我這幾天不斷的在改換,其實我確實是滿猶豫的,確實像老 師講的我確實沒有用好的表達方式,謝謝。 賴啟健:何同學我告訴你,你被那些哲學家都誤導了。 林芳慧:何同學,我覺得如果你一直執意在你的閱讀,理論也好、歷史的 一些片刻、權力、政治等等,然後用這樣的方式跟大眾溝通,我覺得我們 給你非常充足的時間來表達,但是你欠我們一個交代。我很少無法進入一 個作品,看了一次,兩次,三次,翻了你全部的圖就是不懂你要講什麼,
164 | 2017 宜蘭大評圖實錄
那我覺得這樣是很危險的,每一個片段我一直認為我是被強迫的進入導致 於我不想反駁。
發 表 人 | 林建均 作 品 | 實驗圖書館-思考圖書館在數碼時代應該何去何從
何競飛:其實我知道在這個作品當中有太多個人的使用 ,實際上很難去構 成這樣的效果,畢竟大家都是用建築的話語去論述,然後之前對於這個題 目我其實滿猶豫的,因為在這樣的一個會場下,然後來舉個例子來說明這 個作品的話,比如說這個車站,這雖然是一個五十公斤的模型,我一開始 是從這個模型的底下往上,上來之後你們會看到它的事件是完完全全被這 些物件給遮擋住的,但這些柱子並不是一個單純被遮擋住的一個效果,就 是如果說,一個人看到的是從這邊的入口,而我們看到的柱子完全是完全 是順著視線的方向,等於說這個柱子在遮擋的過程中,它並不是一個完完 全全為了這件事而被設計的,而他還有各種合理性。
林芳慧:我很開心能看到一位同學願意做一個高密度的設計 , 因為做這種 垂直性又很高容量 , 很多樓板的設計 , 在真實上其實還蠻難的。所以對於 很正面去操作它 , 並且產生一個很有品質的設計這點我們也是給予高度的 肯定。那我現在講幾個我們認為你在這個基地可以思考的。第一 , 你這個 基地是在中央市場 , 他在香港其實有空間上以及形式上的重要性 , 運用你 操作的手法你有把市場的機能保留下來 , 但是你沒有針對那個原始的房子 原本的結構 , 原本為什麼那個東西的存在跟它現在的位置性 , 它是連結中 環到這個 central excavator 到這個 threshold 的這件事情好像在你的案 子裡你就把它移除了 , 去思考如果沒有圖書館那它會是甚麼狀態 ? 那我覺 得在這個案子上 , 確實談論一個數位時代裡的圖書館可以扮演的一個角色 , 但是我覺得在案子上的思考你還是太直接的把它變成一個多功能的商業空 間。跟一些其他好的商場空間跟直接的結果有點相似 , 所以感覺不出來這 是一個因為圖書館這個類型而創造出來的空間。
林芳慧:我的意思是說這真的是唯一一個表達這些形式的可能嗎?我並沒 有要你操作一百種,但我的意思是你的這種操作模式是在一個你跟自己對 話的情況當中,所以他沒辦法引起很多其他的共鳴,OK, fine ! I heard you, so, what’s next ?所以我覺得應該是要挑起我們認為你在意的這個 意圖的延伸的討論,而不是來證明你說的這個狀態在這個模型裡的呈現, 所以我希望你能針對這樣的事情再仔細想一想。 發 表 人 | 花輪優香 作 品 | 無窮的地圖 平田晃久:當然以整體來說是一個對五感都很溫柔的好空間,怎麼說呢, 由於對象是你的外婆要針對在這些既存的事物的同時,若非將自己身心投 入作為出發點,大概就什麼都辦不到了。一方面,以建築的觀點來看手法 有些奇特或恐怕正因為是自己外婆,這些手法是很正常且有跡可尋。另一 方面,實際上若不是透過移動來串連,這些空間是怎麼樣的連結關係呢。 還有,不透過傳統的分析,或者貫徹你的方法產生的物件與結果來述說, 透過好似突然出現的牆壁將室外藉由屋頂的覆蓋與室內混合在一起。你散 發著的柔和氛圍讓這個提案相當有魅力,我認為真的很好。 黃聲遠:我這次看到這個案子的時候,其實感覺還沒有我在看那個作品的 時候震撼,因為我在看這個模型的時候、跟我在翻閱這些它的內容的時 候,其實我感覺到這個開放,可是因為你講的時候有點緊張,所以會集中 在做設計人的信念,我很嘗試的跟你講你的作品攤開來的時候,我看到的 是一個很包容的狀態,我相信為什麼第一輪投票的全部人都投的,是那個 作品本身用空間跟圖所傳達的善意是所有人都閱讀的到。
黃居正:我有一點疑問的就是 , 這個方案裡圖書館的性格究竟是甚麼 ? 很 多在你的模型中也好 , 在你的講說中也好 , 好像在這個空間中它的性格可 以是圖書館也可以是一個消費空間 , 或是一個我們一般講的創意空間。圖 書館在你這樣的一個空間究竟是甚麼樣的性格甚麼樣的類型 , 你好像還沒 有做一個特別的研究。 林建均:其實可能剛才我的報告沒有講述得很清楚 , 實驗圖書館的目的不 是收集已經打印出來的資訊 , 它是一個知識的生產地 , 這是我對圖書館的 未來一個很清晰的定位。所以圖書館不再是把書架放進去然後把書扣在那 裏好像裝飾一樣 , 它是給人用的。回應第一個問題就是 , 我看到的是很多 文創園區裡面容許發生的都是人們可以接受的 , 但是很多知識還沒形成一 種商業型態的時候 , 就已經被殺掉了 , 正式因為我們沒有發展一個空間去 容納它。所以說 , 這個圖書館上面的空間它們不是以一個 idea 然後永遠 在裡面傳達下去 , 它只是一個載體 , 一個有限期的載體 , 可能半年或一年 後就會換成另一個 , 所以我覺得這個就是這間實驗圖書館跟其他的文創園 區最大的分別。
2017 宜蘭大評圖實錄 | 165
2017 IEAGD 総評
2017 IEAGD 總評
小野田泰明
文 | 小野田泰明 | 日本東北大學研究所教授、建築學者、建築計畫者 譯 | 張恆瑋 | 中原大學建築系
Yasuaki Onoda
2020 年、東京では 36 年ぶりに夏季オリンピックが開かれる。1964 年に 行われた前のオリンピックでは、丹下健三の代々木アリーナを初めとして、 芦原義信の駒沢体育館や山田守の東京武道館など、当時の一流建築家が 意を尽くして基幹施設を設計した。それらは、現在も人々に愛され、使われ ている。しかし今回は、ザハ‧ハディドが監修者したメインスタジアムが、 予算超過で没になって以来、デザインを語ることが自制され、基幹施設の 多くは設計者が前面に出ないデザインビルドで作られている。
個人的には、認知症の祖母の丁寧な観察から空間認知の基軸を導き出し た花輪、悲劇を空間として継承することに取り組んだ楊の作品に共感を 覚えた。陳の作品が島の特異な伝統家屋の構成とどう関係があるのかも 気になったし、廖の説明ももっと聞いて理 解したかった。羅の Thermal Landscape というアイデアも大きな可能性を持っていると思う。バイリン ガルの何が中国語と日本語を用いる時で、作品の印象が大きく違って見え たのも驚きであった。
2020 年的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隔 36 年將於東京舉行。1964 年的奧林 匹克,由丹下健三設計的代代木體育館作為起頭,蘆原義信的駒澤體育館 到山田守的東京武道館等等,都是當時一流建築師窮盡畢生心力設計的 基礎建設,落成至今仍然受到人民喜愛並持續地被使用著。然而此屆由札 哈 · 哈蒂監修的主場館,由於超出預算而未執行;此事之後,許多設計者 在進行基礎建設時,減少了設計的著墨,採用設計 - 建造 (Design-Build) 的方式進行。
世界的にも優秀な建築家の多い日本では、皮肉なことに建築デザインを 語ることが逆に難しくなっている。それに比べて、台湾では、優れた建築は まちづくりの起点であり、都市の競争力の源泉であると理解され、様々な 建築が作られているように見える。私にとっては、そうした建築の力を信 じる(ように見える:笑)感覚を象徴するのが IEAGD だ。
国会議員の○○氏、宜蘭懸政府要人が、最後まで真剣に聞いておられたが、 これは今の日本では決して見ることのできない光景だ。こうした所に、現代 台湾の強さがあるように思う。
在日本這個以優秀建築家聞名全世界的國家,利用建築設計來進行批判的 情形反而難上許多。相比之下我們可以看到在台灣,好的建築是作為市街 營造的起點,同時也是都市競爭力的泉源,進而形成各式各樣的建築。由 我自身看來,相信著建築的力量,這樣一個感覺的象徵就是 IEAGD 了。
ファイナルに進んだ 11 人の作品はそれぞれに興味深かった。花輪の 「無 窮の地図」は空間認知の特性を基に住宅を作り出し、何の「軟禁都市」は 来訪者を軟禁する独裁者の記念図書館という設定がユニークであった。楊 の「寧靜的五百公尺」は悲劇的な海難事故の記憶を伝える静かながらも力 強い作品だ。大內の「合縁建縁」は丁寧な調査を基に津波の危険性を持つ 漁村に避難と触れ合いの軸が埋め込まれていた。陳の「常民營造」は蘭嶼 という孤島に漂着するごみを新しい構法の開発で住宅再生に繋げようとし ていたし、市街に島状に残る歴史的街区の再生を図った廖の「島嶼中的論 述」では都市の微差の扱いが課題になっていた。小澤の「COWTOPIA」は 形態の簡単な反転で牛舎を都市装置に変貌させたアイデアに満ちており、 簡の「水泥記録器」はセメント採掘場跡地を人々が体験できるようなアー スワークとした美しい作品であった。廖の「[+8,-8]」は廃墟となった遊園地 を思考体験フィールドとして再生しようとするもので、その難解な構築の 論理は審査員に議論を巻き起こしていた。羅の「濾室間景」は温泉街を舞 台に地熱を空間化する Thermal Landscape の構築に挑んでいる。新しい コミュニティを発生しようとする林の「實驗圖書館」では人々のための多様 な場が作られていた。
166 | 2017 IEAGD 総評 | 小野田泰明
起共鳴。其中,陳的作品與蘭嶼獨特的傳統家屋的構成究竟有什麼樣的關 係;而我也很想再多聽多理解廖的設計說明。同時,我也認為羅的熱地景之 構思是具有相當的可能性的。此外,何在使用中日雙語解說時帶給我對作 品的印象有著頗大的差異,令我相當驚訝。 立法委員吳思瑤 ( ? ),作為政府的要員,直至最後都相當認真地參與、聆 聽大評圖,這是當今日本絕對看不到的光景。我認為,正是這樣一個地方, 展現了現代台灣的強大。
我對進入決選 11 人的各個作品都抱持著相當的興趣。花輪的「無窮的地圖」 基於空間認知的特性設計了住宅;何的「軟禁都市」則相當獨特地是以獨裁 者將訪者軟禁的紀念性圖書館為設定。楊的「寧靜的五百公尺」是一個企 圖傳達海難悲劇的記憶,安靜卻又強力的作品。大內的「合緣建緣」仔細地 調查了一個具有海嘯襲擊之潛在危險的漁村,並埋入了避難及住民的交流 之主軸。陳的「常民營造」是針對漂流到蘭嶼的垃圾開發新的住宅再生構法; 而企圖重現以島狀呈現、殘留在市街中之歷史性街區的廖的「島嶼中的論 述」則是一個操作著都市的細微差異之課題。小澤的「COWTOPIA」是一 個在形態上利用簡單的反轉,並使之轉變成為都市裝置的構想;簡的「水泥 記錄器」則是可以使人們體驗水泥開採場空間的土方工程,是一個非常美 的作品。廖的「[+8,-8]」思考將已成廢墟的遊樂園再生成體驗場域的設計, 其難解的構築邏輯引起了評審委員的熱烈討論。羅的「濾室間景」則是挑 戰了將溫泉街的地熱空間化之地景構築。最後,林的「實驗圖書館」作成多 樣的場域空間,企圖創造新的共同體。對我來說,藉由觀察患有認知症的祖 母導出空間認知主軸的花輪,及以悲劇空間之傳承組成的楊的作品最能引
2017 IEAGD 總評 | 小野田泰明 | 167
ほとんど完璧なからみ合い
近乎完美的糾纏
平田晃久
文 | 平田晃久 | 平田晃久建築設計事務所主持建築師、京都大學副教授 譯 | 張恆瑋 | 中原大學建築系
Akihisa Hirata
このイベントがこんなにも素晴らしいものであることは全く予想してい なかった。 何が素晴らしいか。 まず、出展されている作品の質が素晴らしい。 各国の学生達がしのぎを削ったハイレベルな設計案がずらりと並ぶさま には、凄みすら漂う。特に印象的だったのは、人間の精神やエモーシ ョンの領域に果敢に問いかけを行うような、深みを持った作品が多かっ たことだ。せれぞれのテーマは、負のイメージを持つ出来事を背負った 場所や、身近な人物の思い出など様々だ。しかし、それぞれが個人とし ての高い感受性を発揮しながら、単なる思い込みに陥ることなく、真摯 にそれぞれのテーマに取り組んでいるように見えた。それは、社会の中 で、単なる与件への応答を超えて、個としての建築家が果たしうる役割 を暗示する、力強いものだった。 来場者もすごい。 建築学生や大学関係者だけでなく、第一線で活躍する建築家や政府関係 者、ディベロッパーなど、このイベントに対する大きな期待感を反映 するような面々が来場していたし、多くの人々で会場が溢れかえってい た。学生のイベントというより、建築をめぐる社会全体がそこに巻き込 まれて行くような気配を感じることができた。しかもここは台北ではな い。多くの人々は移動してやって来るのである。 それを受け入れる会場は、まるでこのために作られたかのような建築 だ。案内された車から降りて見た光景は、うれしい驚きだった。単なる 構造的なアクロバティックさではなく、人間の生命力を増幅するよう な、型破りのおおらかさが直感されたからだ。こんな建築があったと は。そしてその会場を使い倒すかのように、同時多発的なイベントが各 所で起こっている。その間を人々がウジャウジャと動きまわっている。 ほとんど完璧な、出来事と空間のからみ合い。
168 | ほとんど完璧なからみ合い | 平田晃久
そんな場所で、レクチャーすることができたのは本当にラッキーだっ た。破れかぶれなくらいに大胆で、どうしようもなくアジア的な半屋外 空間の中で、まるで巨大なピクニックか何かのように集まった人々の間 を、風が吹き抜けて行く。隣地から流れてくるお祭りの演奏が自分の声 と重なったとき、なんとも言えないうれしさがこみ上げてくる。このか らまり合いの幸福を知っているアジアのローカリティーの中からこそ、 建築の概念をその中心で揺り動かす未来の建築が、生まれてくるだろ う。ここにいる仲間たちの中からきっと何かが湧き上がってくるだろ う。そんな気がしたのだ。
說真的我完全沒有預料到這個活動會是如此的精彩;那麼,是怎麼樣的精 彩呢? 首先,展出的作品質量相當出色。 來自各國的學生激烈競爭出的設計案並排著同時,甚至散發出驚人的氣 場。特別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果敢地針對人類的精神、情感等領域提問, 內容深奧的作品相當多。這一類的主題通常與具有負面印象的場所,或是 身邊人事物的回憶等等有關聯。然而,在發揮出個人感性的同時,不但沒 有陷入片面思考,而是真誠地面對、研究自己的課題。這是超越了以後進 了社會僅針對單一的條件作出解答,而是作為一個建築家這樣的角色的強 力暗示 ( ? )。 來場者也很厲害。 除了建築系學生與大學相關人士,活躍在一線的建築家和政府人員、開發 商等都對這個活動抱持著相當大的期待而共襄盛舉。與其說是學生的活 動,感覺更像是圍繞著建築將整個社會聚集到這地方,甚至即便不是在首 都的台北,大家仍然自發地移動到了此處。 容納了這一切的會場,彷彿就是為了這場盛事而生的建築。從接送專車中 步出,眼見的光景令我驚喜不已。不僅僅是結構操作的炫技,似乎可以增 強人的生命力一般,可以直接感受到那份不拘常規的包容力,好似要物盡 其用地同時間在各個場所進行各項活動,人們密密麻麻地穿梭其間。這幾 乎是空間與事件的完美糾纏。 對我來說可以在這樣的場所舉行講座是相當幸運的。彷彿不顧一切大膽 地,在怎麼看都很亞洲風格的半戶外空間中,人們就像參加規模盛大的野 餐一樣聚集著,而在那之間微風吹拂。鄰近之處流淌而來廟會的樂音與我 的聲音相疊,心中浮現難以言喻的喜悅。正是從具有這份相互連繫的幸福 的亞洲在地情感中,其中心得以撼動對建築的概念,而未來的建築,或許 就是這樣產生的。在場的夥伴中,肯定也有什麼樣的感受湧上心頭吧,我 是這麼認為的。
近乎完美的糾纏 | 平田晃久 | 169
大評圖感言
大評圖反思
黃居正
林芳慧
Huang, Ju- Zhengh
很多年前,因參加中國建築傳媒獎的評審活動,知道了黃聲遠設計的羅東 文化工場,卻一直無緣得見。今年應王俊雄老師的邀請,參加國際大學生 畢業設計特展,而這一活動恰好就在羅東文化工場的天空藝廊舉辦,據說 之前已經連續舉辦了 5 年,每年仲夏的這一活動,會吸引很多當地市民前 來觀摩,已成為宜蘭的一樁文化盛事。 8 月的台灣,正是颱風季節,航班並不穩定,若是不巧趕上某一號颱風, 行程更改乃至取消,當是常事。好在老天眷顧,選擇的航班沒有遇上肆虐 的颱風,當天便準時抵達了桃園機場。王老師派來的的士司機熱情地接上 我們,駛上高速,一路開始驟雨傾盆。 從桃源到宜蘭,路程需一個多小時,途中路過台北,在不遠處的煙雨迷朦 中,大陸人熟悉的圓山大飯店——一個時代的符號——就在眼前掠過,昔 日的神秘、輝煌都已褪盡,只剩下一副赤裸裸的建築骨架,供世人憑弔。 海桑陵谷,世事無常,不勝唏噓。 在台北與宜蘭之間,橫亙著一道山嶺,穿過長長的雪山隧道,雲開日出, 蘭陽平原的鄉野景色一展眼前,無怪乎總聽人說,宜蘭是台北的後花園。 一道山嶺,隔開了城市與鄉野,隔開了繁華與素靜,更隔開了人心的煩擾 與安寧。 到達羅東文化工場,已是下午 4 點,來自日本、新加坡,以及台灣和香港 地區的 30 位參展學生已經在展廳內熱身,各自開始介紹自己的展出作品。 每一位參展者提供了一張規定尺寸的圖版、數個模型,以及厚厚的裝訂成 冊的全套設計圖紙和說明。展場經過特別的設計,簡練卻不失功能性,可 以充分地展示每一個作品,並與展品相得益彰。 說實話,在來台灣前,雖收到活動組委會發來的郵件,其中包括 4 張學生 的展示圖版,告知我要主持這 4 位學生之間的兩場 PK 賽,但活動的具體 內容,以及以什麼形式展開,心中一片茫然,卻也因此充滿了好奇。 在記憶中,30 餘年前在建築系學習時,很少有課程作業評圖,四年大學 期間,唯一的一次是畢業設計答辯,勉強可以算作師生之間有來有往相互 辯駁的評圖。而今天,評圖已經成為教學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環節,這種教 學方式,不僅可以培養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且不 同老師從不同角度出發作出的點評,可以讓學生們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設 計方案的長處與短處。當然,評圖可以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在我參加過的 各類評圖中,每年在東南大學舉辦的新人賽最有特色。全國各建築院校一 至三年級學生的課程作業均有資格參加, 通過 80 餘位老師的網上評選, 從數百份作業中選出一百份方案參加於東南大學舉辦的新人賽,最後由 5
170 | 大評圖感言 | 黃居正
Lin, Nancy
位老師組成的評委會,在現場根據學生提供的圖紙和模型,投票遴選出 十六個優勝方案參加公開答辯,並視答辯情況,現場決出一二三等獎,整 個過程公開透明。
前言 寫感言離大評圖已有三個多月。靜下心來,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 ? 我要再 評一次作品嗎 ? 我問我自己。
羅東文化工場的國際大學生畢業設計特展,也被通俗地稱為“宜蘭大評 圖”。既然是評圖,我以為,與我參加過的各類課程作業或者學生競賽的 評圖便不會有什麼大的不同之處。然而,活動的第一、二天,居然是學生 兩兩促對廝殺,雖然配對的學生,方案設計的主題或類型有相似之處,但 由於來自於不同的國家或地區,無論是語言、文化和思考方式,都有較大 的差異性,相互之間的聆聽、提問、辯駁,對於學生而言,甚至對於主持 PK 的老師來說,都是一場考驗,這樣的形式相當新穎,也相當的刺激。 驚訝的是,活動的高潮還在後面。在 30 位參展學生間的 PK 賽結束後, 評委們投票選出了 11 位同學參加最後一天晚上的“大評圖”,場地在羅 東文化工場的底層,可容納上千人,有來自台灣各地的建築師和建築系師 生,以及當地的市民前來觀摩助威,場面相當壯觀。評圖從傍晚 5 點開始, 一直持續到 11 點,7 位評委對同學的演講邏輯、設計構思,乃至設計表達, 都一一作了點評。對於個別方案,由於語言表達得過於哲學化,聽得人一 頭霧水,遭到了評委老師相當尖銳的批評。
在大評圖場上,我對閱讀了都市議題的作品,例如“島嶼中的論述”與“實 驗圖書館” 提出了問題與批判 - 雖然作品充滿能量,尤其“島嶼中的論述” 設計者具獨特閱讀與詮釋都市的眼睛與態度, “實驗圖書館”勘稱全部作 品中挑戰了對建築而言,複雜性較高的高層建築,整體作品的完整度令人 讚賞。兩個作品皆具一定水準,設計完整、圖說與模型表達清楚,空間機 能合理,但可惜與遺憾的是作品最終失去了對都市的看法,沒有挑戰或思 考基地與更大尺度的都市環境提供的機會,作品往內看,不論是做一條街、 一個小社區,或是一棟或數棟大樓,作品跟都市環境對話微薄。
如此別開生面的活動,對於我,有幾點感想:一、來自四個國家和地區的 建築系學生,通過展示自己的畢業設計方案,不同的教學理念、設計方法、 思考方式得到了充分的交流,同時,對不同地域文化的差異以及其社會發 展中所面臨的現實問題,相互間有了切實的了解;二、大量低年級學生志 願者的參與,不僅培養了他(她)的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和相互協作能力, 而且, 通過觀摩學長們的作品和旁聽評委老師的點評,相信對他(她)們 往後的設計課程會有較大的幫助;三、宜蘭大評圖在羅東文化工場的舉辦, 其影響已經超出了建築學的專業範圍,成為城市中的一個重要事件,不僅 豐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某種程度上,或許將來會影響到羅東城市結構的 變化;四、中國大陸建築系學生的畢業設計一般都偏向於比較實際的題目, 所謂有實際基地、實際功能的“真題假做”,而宜蘭大評圖中參展的學生 畢業設計,我觀察到,相當一部分作品來自於學生自己的想像性題目,似 乎更注重概念和構思及其表達,這樣的差異不知原因何在,值得深思。
對“剝於裸生 軟禁之城”,我質疑為什麼設計者選擇不用設計圖說、模型、 空間語言、材料、空間序列等建築溝通的工具表達設計 ? 不利用評圖場與 評圖者對話 ? 研究獨斷獨裁的政治思考、探討哲學理念與建築理論非常值 得讚賞,刺激我們的批判性。然而,建築設計的基本是如何詮釋抽象理念, 將概念轉換成可以使人感受、使用的空間。利用探討的議題作為一個論述 的工具,幫助設計者藉由一個概念轉化的過程,激發想法來完成設計。 我似乎可以重述我對大評圖作品的建議,甚至對其他參展的作品做“評 論”。我突然想問自己,我直接最想說的感想到底是甚麼? 應該是我為什麼會費這麼大勁來參與宜蘭大評圖一系列的活動。它們對我 到底有甚麼意義? 感想 從策展 6X2、主持 PK 賽、聽演講、看展覽、到參加座談與評圖,每次經 歷宜蘭大評圖,我都有不同的感動。 看著工作團隊從與國內外學校連繫、選作品、收集模型、運送模型、到佈 展、吃辦桌等的點點滴滴,讓我感受到一群充滿熱忱、帶著執著、只想把 對的事做好、默默往前的建築人帶來的震撼。這一切,凝聚了一群人,形 成幾乎像是一個地下組織的團體,慢慢擴大。 來幾次後,不但一直看到臺灣學界與業界的幾位熟悉臉孔、同學朋友、連 外國來的朋友、甚至是畢業後的學生回來關心學弟妹、曾經是來看評圖到 後來回來當志工的學生、或因感動而一定要回來參加評圖的參與者等,每 位都充滿能量、感染力 ! 令人不解的是,聽評圖的群眾,怎麼可能不管天 多熱、下著大雨或蚊子來訪,都可以堅持到晚上 10 點 11 點?
為什麼要談畢業設計 ? 畢業設計對我而言重要的是討論的議題、作品的完整度、呈現的深度與廣 度、表達的方式、說故事的鋪陳、以及簡報時簡報者的態度,缺一不可。 然而只要這些有任何一部分可以感動人,它就是成功的作品。畢業設計沒 有訣竅,只有用心。不是用力做、最後努力呈現所累積的專業能力與技術 而已。更重要的是那份心,對自己作品的誠意、初衷,與在公開場合裡與 大家對話、溝通想法、辯論概念、接受批判,來幫助自己把自己重視的議 題看得更廣更深、激發更多的可能性、挑戰更大的想像空間的一個過程。 畢業設計很難是在於它很讓人著迷、也很容易讓人迷惑。因為是學校的畢 業設計,可以容許不現實的想像、大膽的假設與立場。實驗與測試想法之 間不斷的驗證與累積,有時會因為太分散、太天真,在面對空間的語言, 真實的材料與工法,建造性、結構性、社會性、經濟性、甚至是政治性、 合法性、與合理性時,讓人失去原本重視的焦點、關心的議題。 然而,建築人最終設計建造出來的結果,就是要滿足人的使用、居住的需 求、生活的舒適、公共空間的合理、都市與自然環境的永續、平衡發展。 當然,過程中會反映出當下的歷史、人文、社會等特質。因此,在各個環 節可能的關係者、決策者、合作協作者,都是設計過程中需要溝通對話的 重要對象。唯有大家達成共識時,作品才有機會被執行建造完成。因此, 我一直相信畢業設計是很重要的一個里程碑,是建築專業人必需經歷的一 個過程。它提供了其他專業所沒有的機會,是建築訓練完整的縮影,讓我 們從中學習到在任何產業都用得上的溝通、表述、論證、概念演進、執行 力、專業技能的運用,與執著、專注、堅持的態度。 2017 之後
今年參展的作品比往常更明顯地看出設計議題反映出日本、新加坡、香港 與臺灣等不同國家與區域,當地社會、文化、經濟、都市環境與建築專業 的差異。日本的作品注重於關懷社區、振興地域經濟、文化保存、與解決 當下社會人口改變而衍生的住宅問題。香港的作品可以看到在高密發展下 , 因應住宅、商業、交通等的需求,都市空間需要做的改變與多功能、複合 型開發導向的環境。新加坡的作品整體從研究、技術到專業計算驗證都講 求。臺灣有地主優勢,作品數量較多,展現出的作品多元性自然不在話下, 除了上述的類型,多了幾個抽象概念、及以理論或哲學、文學基礎做出發 的設計。
大評圖反思 | 林芳慧 | 171
IEAGD 2017 賴啟建
整體來看,探討死亡議題的作品增加了,而除了探討種植蔬果的農業空 間外,養牛養雞的農業空間亦出現了。其中,令大家都感動的一個作品 是探討“失智者”與空間關係的設計。從這些,隱約可以理解建築教育 的方向,也可理解當下我們即將進入職場的建築新人所關注的都市、環 境與社會問題。 在宜蘭大評圖這樣一個平台上,看見參與的所有學校的師生之間、專業之 間沒有距離的交流、討論與良性競爭,令人開心。因為互相刺激,作品的 完整度、精緻度、多元性都比前幾年更進步。 但是在感動與開心之餘,代表這樣一個多元的群體的作品中,似乎沒有看 見任何作品反映出科技進步,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智慧城市與智能社會 將對建築專業帶來的衝擊。第四個工業革命所代表的不只是我們用來做設 計的基本工具、建造營建的方式、材料工法將不再相同。更重要的是我們 的工作空間、生活方式、休閒需求、運輸工具、服務、消費與商業模式都 正在改變。 建築的探討是否應該也開始面對科技革新對空間需求、使用、都市的系 統、基礎設施的衝擊? 無人駕駛車上路的城市,道路系統會有什麼不同?建築物的配置呢? 當機器人取代各種功能,人與人的關係與互動空間是否也將不同? 越來越多空間共享、越來越多公共空間容納多功能活動時,空間的私密性 與公共性是否將被重新詮釋 ? 服務性空間的定義將會是甚麼? 期待 2018 的大評圖帶來的將不只是感動,還有震撼、提醒、與刺激我們 反思我們專業的機會。
水泥紀錄器的評語
吳光庭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兼系主任
Lai, Chee-Kien
Wu,Kwang-Tyng
Owtopia by 小澤巧太郎 : This project by Kotaru Ozawa deals with many aspects worthy of a final thesis design project: the traditional place of farms and rapid urbanization among them. The premise is that with a former area of cowsheds and herding areas becomes a town, the new residents and users of the town becomes abhorrent of aspects of farming, such as manure and potential spread of animal diseases. Both, of course, are man-made situations from time immemorial: the need to control animals led to farms, and the need for human congregation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towns.
今年 2017 的「大學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特展」,已從過去幾年單純的設 計紙上展,逐步展現成以學生志工為主的自發性組織所主辦,結合亞洲各 主要建築學院師生參與的國際性活動,以策展的角度來看,「畢業設計」 不只是建築系學生的個人學習成果,也包含了對現實社會發展的批判及理 想未來的投射,因此,從今年所展現的內容已經具備了相當程度的成熟展 現出以亞洲為觀點的建築設計內涵及特色。
If one Googles the term "cowtopia", the ideal situation used in other cases depicts endless grazing fields and good quality grass, and not the situation in George Orwell's book "Animal Farm". Mr Ozawa's proposed design solution is hence of interest because he insists that the cow farms have a place in society. His design proposal turns spaces around. Traditionally, cows are led from their sheds to the fields. Ozawa designs the exterior of his Cowtopia's facades to be closer to urban forms, and connects the interior spaces of different functional spaces within the plot into grazing areas. Finally, he commits himself to make the farm a social place for the community, including activities for the townsfolk while helping to maintain a traditional industry. A worthy final year project.
建築教育發展上,以「畢業設計」做為學習建築的階段性成果展現由來 已久,從目前透過「特展」所展示畢業設計作品的所屬建築院系而言, 所有建築院系均以充份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教學原則,以「獨立研究」 (independent study) 方式進行對題目、基地選擇及空間使用計劃的擬定 後並完成建築設計相關圖面及模型,充分尊重學生對未來建築發展的理想 性看法。 從近年來入選參展的亞洲學生作品來看,大致反應出一種對建築設計相當 穩定、成熟的思考模式,也獲得不錯的學習成就表現,在展場中,從圖面 及模型中均表現出極為亮眼的地域性。在大評圖的場合中,藉展覽形成更 多的學生與學生之間多元交流本即為活動的主要目的之一,但是,從 6x2 轉型成國際特展以來,我認為最具實質交流意義的活動是學生作品的 PK 賽,這種「一對一」交相評論的活動,使得彼此跨越地域及即定的思考模 式,達成透過建築設計促使彼此相互瞭解的原始企圖。 以這個良好的運作模式,我期待 PK 賽的互動可以在活動內涵上有更深入 的活動促成,例如,結合負責推動特展活動的日、港、新等機構或大學建 築系,輪流於寒、暑假期舉辦以即將面臨畢業設計學習的大學建築系三、 四年級學生為主體的「畢業設計工作營」,以曾參與特展展出的學生傳承 經驗,並聯結更廣氾的學生群體對在宜蘭舉辦國際特展活動核心價值的認 同,促成更深刻的亞洲經驗對話及知識流動,使得做畢設學生的設計視野 及討論 / 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更具亞洲特色。 「水泥記錄器」的評語 「政治正確」(political correctness) 式的反應或批判本身即是一種反諷 及荒謬。這個題目的發生及設計內涵正充份反應台灣從 1960 年代迄今 所奉行迄今將環境資源視為經濟及工業產業資源的荒謬歷程,使得「地 景 」(landscape) 所 指 涉 的 自 然 環 境 景 觀 成 為 人 為 環 境 上 的「 奇 觀 」 (spectacle) 。 設計者在面對即成事實的「奇觀」議題討論所形成之批判性設計態度,在 設計思考及策略上有意經過反諷的偽理性思維,將水泥採礦場的奇觀式 地景再還原成保育地景,建築設計內涵即反應了一種世俗性的無奈,也反 應了設計者應許對追尋理想之地的熱情,是一件充滿異質性議題討論的作 品,有詩意也有感傷。
172 | 大評圖反思 | 林芳慧
IEAGD 2017 | 賴啟建 | 173
174 | 2017 大評圖週活動表
2017 大評圖週活動表 | 175
176 | 2017 大評圖週活動表
2017 大評圖週活動表 | 177
特別感謝 宜蘭縣政府:李勇志 | 張正霖 | 黃詩珍 贊助單位:大涵建築師事務所 | 境向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莊學能建築師 | 禾磊建築 + 禾磊顧問有限公司 | 何侯設計 | 朱弘楠建築師 | 田中央工作群 戴嘉惠建築師事務所 + 佾所設計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 四喜創意 + 闕河彬建築師事務所 | 劍橋國際建築暨規劃事務所 | 洪建全教育文化基金會 半畝塘環境整合 | 李文勝建築師事務所 | 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 李麗如建築師事務所 | 大衡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大尺建築 + 郭旭原建築師事務所 | 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 | 璞園團隊 璞永建設 | 王柏仁 + 柏林建築事務所 | 林芳慧 | 喬全生 | 十一事務所 擊壤設計 + 黃明威建築師事務所 |忠泰集團 | 清水建築工坊 | 築遠工程顧問公司 志
工: 趙婕伶 | 蔡幸秀 | 黃俞安 | 林欣柔 | 林怡苹 | 陳怡君 | 陳飛帆 | 劉書婷 | 葉俞君 | 張匯均 | 龔佩珏 | 林
璟 | 邱 捷 | 王緯婷 吳玉雯 | 尤 儷 | 郭鍀湘 | 陳慎孜 | 吳佳壎 | 林毅妮 | 林址璇 | 林家伃 | 吳詩晴 | 涂淳嫚 | 郭羿忻 | 謝宜臻 | 宋皓瑄 | 賴怡伶 洪潔玲 | 史鵑寧 | 楊登迪 | 李盈潔 | 游千慧 | 黃若涵 | 葉韋均 | 周宗漢 | 林子謙 | 賴建志 | 陳威良 | 陳冠丞 | 陳德陽 | 林于智
李章輝 | 陳俊伍 | 謝丞均 | 許哲銨 | 葉威廷 | 葉柏嘉 | 羅寬廷 | 陳昱銓 | 蔡秉勳 | 潘鐵錚 | 趙 徐佳慶 | 曾則瑜 | 張哲瑋 | 柳志昀 協辦單位:嶼山工房
178
亮 | 潘俊哲 | 彭梓昕 | 鐘仁杰
國家圖書館出版品預行篇目 (CIP) 資料
宜蘭大評圖 . 2017 / 林聖峰等撰稿;王俊雄主編 . -- 臺北市:都市設計學會 , 民107.04 180 面 ; 23x28.5 公分 ISBN 978-986-83660-3-9 ( 平裝 ) 1. 建築美術設計 2. 作品集 920.25
107004895
179
2017 宜蘭大評圖 出 版 者:中華民國都市設計學會 策 展 人:王俊雄 | 林聖峰 主
編:王俊雄
撰
稿:林聖峰 | 杜德裕 | 林靜娟 | 梁豫漳 | 黃俊銘 | 漆志剛 | 蕭有志 | 小野田泰明 | 平田晃久 | 林芳慧 | 賴啟建 | 吳光庭
編
輯:連 婕 | 鍾胤儀 | 陳怡蓁
編輯協助:曾映筌| 張恆瑋 | 黃琛亞 | 陳炯融 | 陳萱敏 | 蔡卓霖 | 施佑慈 | 陳怡君 | 謝政宏 | 周大程 美術編輯:陳映如 封面設計:盧穎蓁 大評圖行動組織 GRAT:陳萱敏 | 陳偉宏 | 黃琛亞 | 謝政宏 | 邱翊瑄 | 胡珈瑜 | 陳炯融 | 鍾胤儀| 陳怡蓁 | 連
婕 | 藤 玲 | 張廖軒曲 林與欣 | 蘇信瑋 | 陳怡君 | 曾映筌 | 張恆瑋 | 王韋智 | 林奕辰 | 許善臻| 周大程 | 黃柏茜 | 蔣美喬 林明蓁 | 洪儮瑞 | 李 珉 | 施佑慈 | 孔慶筠 | 裘 芸 | 陳詩惠 | 李莉萍| 吳昱其 | 劉昱均 | 陳思涵
地 電 地
址:臺北市中山區敬業一路 160 號 2 樓 話:( 02 ) 85021191 址:ciudorg@gmail.com
出版日期:107 年 4 月
ISBN 978-986-83660-3-9 Printed in Taiwan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