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TP28 1 intro

Page 1


CONTENTS CITYPRINT 28.1 Discover 2013

Feature

People

Vo i c e

//

//

//

006 010 012

發現 從大世界發現小美善 L e a r n i n g o f a T e a c h e r’s D e a t h

014 017 020

聽說,我們祖國很強大 天臺沐浴 窺

022 024 026

山園小徑 阿貓地攤 小夜曲

029 032 036

賭玉 長白山裡的精靈 Hellnheaven

038 044 050

Listener in the Wild 出走旅程 童夢天地

054 058 062

「不同能力,同一熱愛」 敢逃,你就贏了 Vegetarianism Under Club O

066

綠色藝術

072 074 076

我 I Hate YOU! William Shakespeare Bloom

077 078 080

面試 How to Tame a Neon Tiger 星空隨筆

082 083 084

南鄉子.桃源樓觀景 憶江南.城大剪影 盲僧


Tr a v e l

Review

Column

//

//

//

085 086 087

業.三章 命的法則 重疊

088 089

惟有文字 漂泊.西南

092 096 100

I Found My Happy Soul in India 發現一道曙光:高山日出團 夢遊廈門:不想醒來的夢

104 108

不為旅行的旅行 生態剪影

112 113 114

不穿鞋的前衛鬼才 真的.驚訝了 人生如煙

115 116 117

寫在點唱機旁 相愛與自我的取捨和相信的力量 如果一艘船就是一整個世界

118 119 120

戲中戲 男女百態 我也要流浪去

122 125 128

Dumb Youth 開合之間 宅毒人生

130

阿黎爸爸與三個大導


編者 的話

宋 代 文學家沈括在其作《夢溪筆談》中有這麼一段: 鄜、延境內有石油。舊說「高奴縣出脂水」,即此也。生於水 際,沙石與泉水相雜,惘惘而出。土人以雉尾浥之,乃採入缶中。 頗似淳漆,然之如麻,但煙甚濃,所霑幄幕皆黑。予疑其煙可用, 試掃其煤以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為之其識文為「延 州石液」者是也。此物後必大行於世,自予始為之。蓋石油至多, 生於地中無窮,不若松木有時而竭。今齊,魯間松林蓋矣,漸至太 行 、 京西、江南,松山太半皆童矣。

沈括可以說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發現石油,並記載其用途的人。沈括大膽設想,利用焚燒石油後冒 出的黑煙來製墨,結果製出來的墨汁烏黑油亮,更勝於上等松墨。沈括稱石油「生於地中無窮」,後來 「必大行於世」。如今,這些預言的確得到了「證實」,但沈括或許根本不會料想到,當年用來製墨的 石 油 , 竟 於 八 百 年 後 成 為 世 上 最 重 要 的 燃 料之一。 除了石油以外,往聖先哲在數學、物理、天文、地理、生物、考古、人文等領域的重大發現,實在 不勝枚舉。若要從這成百上千件事物中,選一件用來標誌著人類文明進步的事物,石油幾乎難以入榜。 既 然 如 此 , 你 心 中 的 選 擇 會 是 什 麼 呢 ? 是 火?是紙?是指南針?還是蒸氣機?又或者互聯網? 有人說:「是蘋果。」在《達文西密碼》中,這顆擁有瑰紅肌膚的知事之果,相信為不少讀者帶 來了驚喜。據說,人類歷史上有三顆重要的蘋果:一顆屬於亞當,另一顆屬於牛頓,還有一顆屬於喬 布斯。一次芳香的誘惑,讓亞當咬出了智慧的開端;一次意外的撞擊,讓牛頓奠定了當代科學的金科玉 律 ; 一 次 沉 痛 的 失 敗 , 讓 喬 布 斯 想 出 辦 法 把整個地球裝進口袋。 然而,發現僅僅是一個結果,它並非一個原因。那麼,驅動著人們不斷探索,不斷求知,最終有所 發現的第一因究竟是什麼呢? 照編者看來,「發現」的第一因是「好奇」。動物天生具有求知的慾望。求知慾不像食慾、性慾或 其他生理慾望般,為了求生或繁衍後代而驅使人類行動;求知慾追求靈性上最直接的滿足。正是因為不 安於現狀,正是因為不甘心接受主流的解釋,正是因為內心聳動著一條向外求知的蛔蟲,正是因為想知 道得更多,人類不斷發展,不斷突破,不斷在本身累積的文明上登峰造極。那種當下即是的頓悟;那種 豁然開朗的澄明;那種遍尋不獲,踏破鐵蹄後的最終得手;那種苦思不解,刨根問底後的驚然覺醒…… 都 是 一 股 讓 人 回 味 無 窮 的 喜 悅 。 這 種 喜 悅 源自人類最本質的理性,與外物無關。 我常想,文學是什麼時候誕生的呢?也許是一位遠古的人類祖先站在山坡上,迎著西風,望著天際 一輪火紅的夕陽,忽然間有感而發地「啊……」了一聲,文學就這樣簡單地誕生了。那麼,最初的科學 又是怎樣誕生的呢?或許是我們另一位祖先站在山坡上,迎著晚風,凝視著同一輪火紅的落日,忽然間 若 有 所 思 地 「 噢 ! 」 了 一 聲 ──科 學 就 這樣誕生了。 如果用心發現,你的世界會開闊更多。佛家常說「慧根」。我們每個人的心靈都是睿智的,很多時 候只是因為被外物或世俗蒙蔽,而蓋上了塵垢。讀者們,希望我們都能保存心中「慧根」的清淨,在深 邃 而 無 垠 的 宇 宙 中 , 散 發 著 僅 屬 於 我 們 的 那一點渺小、短暫的光芒。

副總編輯 王煜升


FEATURE “ T h e

r e a l

c o n s i s t s

b u t

i n

n o t

v o y a g e i n

o f

s e e k i n g

h a v i n g M

a

r

d i s c o v e r y

n e w

l a n d s c a p e s ,

n e w

e y e s . ”

c

P

e

l

r

o

u

s

t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