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e art meet

Page 1

三味藝術家 610 THREE FLAVORS ONCE MEET




生 活 美

林昭慶 ............ 7 作家經歷 ........ 8 訪談 ................. 10

心 靈 美

李賢文 ................. 21 作家經歷 .............22 訪談 ...................... 24


自 然 美

伊命 ............... 35 作家經歷 ...... 36 訪談................38



人物專訪---

藝生陶醉

林昭慶


生活美學館生命的禮讚鳥食器陶藝展 2011

生活美學館生命的禮讚鳥食器陶藝展 2011

屆「國際陶藝展」入選 48

台東生活美學館繁花飛落林昭慶生活美學陶藝展 2009

第 Faeza

落網的藝奴 1994

義大利 1993

台北石濤園舉辦陶藝個展 1987

成立古采陶藝工作室 1984



ARTIST- 林昭慶

10

訪談 :

ARTIST X 林昭慶 能夠談談一般藝術和公共藝術最大的差別嗎 ? 公共藝術她其實是各種類種都具備,應該是說 我們把公共藝術抽離來當作一個個別的種類來 看他是有別於其他的藝術類,他的差異性應該 是說一般藝術比較趨向於個人的,那公共藝術 他是比較趨向於公眾性的,我想這兩地開始的 一個出發點就是很大的不同。

現行的法律有助於我們公共藝術家嗎 ? 我們政府他在民國 86 年之後,公共藝術法的成 立那讓很多的藝術創作者以及從事這種藝術創 作者受惠。公有建築物的百分之一,拿來做公 共藝術的一個部分。 公共藝術它可發展涵蓋的範圍就非常大了,像 音樂表演、舞蹈、繪畫、攝影還是雕塑,這些 都是屬於公共藝術的一個環節,近年政府又倡 導這個公共藝術的空間美學一個很大的推動所 以她又鼓勵私有建築他有餐與公共藝術營建的 部分,都有一些建蔽率的獎勵措施我想這個都 是在禿顯我們做公共藝術的一個好的現象那公 共藝術就他的類型來看最大的差異性一個是放 在公有空間那另外一種是放在私人家裡收藏 或是自己庭院去做收藏,公有空間會比較多人 看的到,私藏就是自己欣賞,我想公共藝術它

吸引人的地方也就是在他能夠與人親近互動,所 以就是說他在一個公共空間是比較容易被看見 的,我想這是比較有趣的部分。 一般的話,老師您在做公共藝術都是屬於長時間 放置還是短時間居多 ? 我們現在台灣的公共藝術法,他是需要做一個常 時間的設置至少五年以內你是不能動他的,這也 是有了一個作品的保障,我們大部分屬於做長時 間的裝置,那那臨時性的叫做臨時裝置藝術。 如果臨時性的,他是不是維護的費用也比較高 ? 臨時性的在一開始的設置同時它其實是為了一個 特定的目的或者也許節慶也許一個活動也許一個 宣導之類,他可能都屬於裝置型的,維護起來相 對的也就不太容易,既然他是屬於裝置性的、裝 飾性的,這種 通常他都是屬於一種臨時性的安 排。



12


當這個目的結束後,他就要回歸這個空間她該 是什麼樣的空間,所以這種都屬於臨時性的一 個裝置,她的維護性的問題就比較不大目的性 達成就可,之後就可以拆掉。 我想有一個值得一提的就是法國的巴黎鐵塔, 他當時是要拿來做一個為了歐洲展覽會館的展 覽來做的特性目的性的,也就是展覽後,大家 就把這些裝置都拆掉了,唯獨就是巴黎鐵塔當 時被保留下來,那並不是巴黎鐵塔有什麼太大 了不起,而是因為後來在那個年代,發現到了 收音機這種東西,那收音機這種東西很有趣 他是需要靠高週波高天線當時無意間發現他這 個高度既然有助於這個電波的一個發射,所以 他是那樣子的一個情況下被留下來的,那是純 屬意外,所以我想裝置藝術她跟公共藝術的差 異性,一個是臨時性的一個是永久性的

在於公共藝術的施工是請工人照著設計圖做就 可以,還是有些還是得要您親自去處理 ? 我想現在是一個分工的時代,但藝術家也不能 免其責任,當作品做出來之後,他的一個模 型,他的設計搞出來之後要先經過幾個階段, 公共藝術他的成形應該是從一討論,像我上課 帶著同學討論,二擇地,就是選擇地方那最後 我們決定依照哪個空間,我們依著空間的需求 性 到最後最後,才會開始第一章的圖稿,圖 稿出來以後,才會出現討論啊,討論再討論或 是周延在周延,好幾次的一個討論完以後,最 後決定一張粗稿那麼出來以後才經過再細修在 討論,最後才變成一個初稿到著個過程裡面, 以前其實是非常長的一個時間,那個初稿出 來,還沒有任何東西,只有一個初步構想,那 這個初步構想出來之後他才開始去建置模型, 在建置模型的過程,就要開始去閱讀書裡整個 製作的一個程序,乃是材料乃至工法,那這整 個的製作過程, 我是親自動手做我才會知道


14

真正在建置放大的時候他會不會產生些什麼 我們預期不到的效果、預期不到的問題,所 以這個是我們在設計稿的時候就要把它解決 掉了,那麼一直到製作完成之後,工班也確 定了,你就發稿到工班,工班那邊製作完成 之後我們才開始,我們才開始做安裝的工程, 那這個呢又是一個非常長的一段時間,整個 流程,我們不是只有丟圖稿,而是整個整個 的精準地去控制每個細節。 曾經一件作品做了多久 ? 依我個人案例來講,我曾經做過三年六個多 月才完成一件作品,從一件作品開始到完整 施工擺設上去,很長一段時間。那我們也曾 經有過那種機構開始在製作的時候,主管都 已經換了三四個了,呵呵。那是大概十三年 前吧,以前叫台灣省立交響樂團的外牆的部 分,當時也是創了一個工法,用了陶藝,外 掛,可以晃動的牆面構造來防震。

要給內政部審核嗎 ? 不是內政部,我們應該這樣講,公共藝術他 有一個法規的部分,那他的法的部分其實就 是來自於公共藝術法的一個建置,那這個東 西通常就是文建會,他來幫你審核。然後他 是從三審三驗制,變成現在已經好很多了, 現在變成一審一驗一核備就好了,以前可能 重責一個案子要三兩年才會結束,現在快很 多了,八個月,順利的話八個月。 公共藝術案件要怎麼取得 ? 他有一定的機制,那這個機制大概就是四個 取得的方式,第一個方式就是公開邀請,公 開筆鑑,第二個就是邀請筆鑑,第三個為直 接架構,那第四個為委託創作,這四個方法 都是取得公共藝術設置的一個可能,那四個 方法都可以去執行。 不過台灣現在我覺得還不錯的昨天我一個朋 友告訴我說,現在的委託創作或是邀請筆鑑



16


的呢,已經超過了百分之六十五了,就是說公 開徵選的部分,現在反倒比較少了。反觀大概 兩三年前,公開徵選的居多,為了求這個公平, 所以所有人員都公開徵選,那不見得是好的, 曠日廢時外,不見得選出來的作品真的適合我 們機構的。那通常是如果是直接能夠很清楚的 知道這個人的創作的屬性,這也邀請他,就像 貴校的公共藝術,他就直接選擇的就是邀請筆 鑑的,知道說學校大概是什麼樣子的場地,那 適合哪一些老師進場來比賽,那就直接邀請他 們。那這樣子邀請比賽後,畢竟還是要比賽, 不是說邀請進來就可以了,比賽獲選第一名的 才擁有設置權,才可以開始去做這件作品,所 以他還是要經過一定的程序的。 台灣颱風那麼多,公共藝術的維護會不會很困 難? 其實還好因為我們都會加強防護的部分,還有 我們會常常派人出來巡視藝術品的維持狀況。


18

Production

石榴


19

Production

咖啡杯

龍形糖果罐


20

Conclusion

事陶至今二十個年頭,從傳統到現代,從釉藥到泥土、從造形到建築等,雖然 做的不多但確切的為泥土盡了一份心力。緩緩跺步走過二十個年頭,雖稱不上崇高 理想,但卻也堅定的走出自己堅持的方向。常省思:藝術的本質為何?不就是人類 對美的基本需求,亦如:茶飯裹腹是為民生之基本,近年,國人慢慢對環境景觀與 公共藝術的重視,古採陶藝環境工作室,更致力於將所創作的作品,融入戶外大形 之公共藝術,讓陶藝以非昔日的窗櫃之器物,以從室內逐漸向戶外延伸。自我審視 、深知未來的路。願以工作室的團隊精神,特以謙遜和諧的態度,來面對未來的日 子,更期望能有機會,為社區文化略盡一份心力,甚幸!在此驟變的時代裡,陶藝 也才有了更大更寬廣的空間,因此,也才有了我們伸展的舞台,並朝著自己堅守的 意念「永遠」前進。


人物專訪---

雄獅美術創辦人

李賢文


停刊、轉為圖書出版事業 1996

從書法進入水墨畫的學習創作 1996

隨陳雲程、張光賓等知名書家學習書法 1992

創辦雄獅畫廊 1984

雄獅美術新人獎成立 1976 創立雄獅美術雜誌 1971

出生於台北 1947



ARTIST- 李賢文

24

訪談 :

ARTIST X 李賢文

徘迴瞻眺,昔日的黑白老照片與今日眼前清麗 山水既是同一格畫面,卻又重疊著異代時空。 我以水墨黑白,凝寫六十年前的冷木衣冠,以 彩墨紀錄六十年後的山水風物,這個畫法,我 不敢說我做成功,可是我覺得我勇於嘗試,就 是說,前人沒有做過的我嘗試去做,好壞我在 所不惜,那麼這個作品也就因為這樣的作法跟 剛剛那件作品,是我生平以來第一次有這兩件 的作品,拿出來做說明。進入下一個,剛剛是 有一個當代性的今古對應,那種當代藝術家做 的,而古人沒有做過的作品。那麼什麼是當代 性作品,這兩則當然不是說完全可以去分割的, 不過我想以幾個例子來說明,首先這件作品是 比較大,作品中可以知道我從新中橫公路,從 信義鄉一直往塔塔加,那中間的部分是日橋跟 夜橋,那經過這個橋可以到新埔溫泉這個地方, 那這個地方,那幾年前我經常從這裡經過,一 直想把它畫成一幅比較大的而可以看見台灣的 縱橫山脈圖。那麼日升夜橫呢,寫著東埔的日 橋夜橋,東埔橋定義如日之升如夜之橫,承接 城鄉之際部落星掛,年年如歲夜夜不息,那麼 就是呈現這樣一個作品。接下來是我畫玉山的 一個速寫,玉山主峰位於畫面正上方,山勢沿 沿而下,運用重墨線條勾勒出玉山滄樸之感。 煙霧在畫面中呈現 S 型,由左下往右上銜接,

整幅畫運用旋轉構成,帶起欣欣嚮往之感。可以 看到,下面就是玉山雲柏,玉山雲柏在三千公尺 以上的高山有很多,但是它生長的很緩慢,需幾 百年才能長成,所以登山的人一定要很愛護這些 難得的原生種。那麼大家看到的是玉山從北峰到 主峰的樣子,那主峰的樣子不是一般人看的到 的,因為必須要登到主峰從北峰往主峰方向才能 看到這個樣子。所以玉山對我們一般人而言,造 型鮮活的樣子我們不容易記得,因為我們看到的 不像日本的富士山,從各個角度都可以看到圓錐 形的富士山,所以富士山變成日本的一個象徵就 是因為日本很容易看到富士山的樣子。所以畫面 中玉山主峰是它原來的狀態,但是下面的雲柏是 我自己添加創造的。下一張流變圖是十年前有一 個很大的颱風桃芝對南投地區造成很大的災難, 那很多人因此被埋在土石堆裡,那畫面中這些人 在找他們的親友。那麼我做了八九張就取名為 " 流變圖 "。



ARTIST- 李賢文

26


請問您寫生的時候大約需花費多少時間 ? 寫生我想,許多前輩他們會拿水彩或油畫,規 格比較大的畫布去作畫,但是我的寫生比較不 同,因為我從年輕的時候,從中學到大學都是 畫油畫跟水彩的,而那時候的寫生完成度比較 高,幾乎都是當下就完成了,油畫也大約百分 之七八十當下完成。但後來水墨寫生不一樣, 因為水墨寫生在中國傳統沒有這個的,而水墨 寫生的時後,我喜歡當場磨墨調墨,因為我覺 得墨汁的層次感比較不足,那作畫時候,如果 作品是小張的,那完成度會比較高,那如果大 張時間不夠,就簡易勾勒幾處。我覺得,寫生 最大的不同就是 " 感受 ",看著照片作畫和當 場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而作畫的時候我會用 很淡的基墨作畫方便修改,因為時間是短暫 的,所以會記錄當下最感動最精彩最深刻的一 幕。 今天早上我們去九鳥陶燒畫的瓷盤我就畫我剛 剛講的懸葉跟金星作品叫 「金星荷葉」下面

幾個雲海你只用四個字跟一個構圖還有前幾 天,我看到黃色月亮出來我就想到古人王維有 一句話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目前還有想挑戰哪座山或景點從事寫生 ? 目前是沒有,以前畫山很多春法很多線條去表 達,我剛剛想到的是以前六十年前時光跟當下 時光做個結合,那也是個挑戰。我前幾天到池 上,我問個當地人,你們這裡美在哪裡 ? 他說, 我們這裡美在沒有東西,美在無。這就是我的 挑戰,台東這麼乾淨,是一塊淨土,海這麼藍, 田那麼綠,那麼那麼單純的一個地方,要怎麼 表達,一個有的地方要表達很容易。無,要表 達就很困難,這是我給我自己這次的挑戰,我 的功課。 您有啟蒙老師嗎 ? 我很幸運,我中學到大學就喜歡畫畫,我大四 就創辦一版雜誌叫「雄獅美術月刊」,在這 26


ARTIST- 李賢文

28

年我見到了台灣幾乎所有人介紹的藝術家, 所以他們都是我的老師。我前幾天寫過一篇 文章,叫「玉山是我的老師」,也就是大自 然是我的老師,什麼地方都在教我,但是我 們要打開我們的五感。 有沒有什麼建議是可以增加我們的水墨能力 ? 以前我請教過很多水墨老畫家,怎麼把水墨 畫好,他說,很簡單。第一,你要飽足詩書, 就是經典的著作,自然你人文的素養就提高; 第二,你要練毛筆字,筆你會用自然就會畫 畫,你們現在還算比較有時間,要好好讀古 今中外的好書。 老師有沒有教過小朋友,小朋友能不能夠畫 圖? 兩年前,我的小孫女才五歲,正逢龍年,我 就寫個龍字,龍字很複雜,我就寫個草書的 龍字,草書的龍字筆畫不多,正好給她臨摹 看看,想不到,她寫的還不錯,那我就乾脆

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個字我再寫 給她看,然後我寫的是簡單的寫法,雖然她 也不認得這些字,但是她寫得真好,我真想 把它裱起來。還有一次我在一個畫畫班,跟 你們年紀差不多,我拿個菩提樹葉,我就用 簡單的墨勾勒出簡單的線條,我說畫畫很簡 單,你只要繪畫一片葉子你就會畫一片森林, 就是小點的感受,你要觀察 它的特性,這樣你就可以慢慢畫出來。 你怎麼去判斷,這個人畫的作品怎麼可以稱 得上是藝術家,抑或算是真正的藝術品 ? 這藝術品味的高低,我們知道有些畫家的技 術很好,可是他永遠被認為級數不高,在古 代對於書法繪畫都有很多的評論。例如能品、 妙品、神品、逸品,他有很多的不同級數。 我們有些人技術很好,畫什麼像什麼,可是 你會覺得他不太耐看,那種感覺沒有到。像 我們看小孩子他們技術不好,可是很有感情, 所以我覺得藝術最重要你要有人文的厚度、



ARTIST- 李賢文

30


你要有生命的感覺、你要有感情,那麼技術自 然而然就會提升,最重要的是這個作品能不能 反映你的觀察你的感覺,藝術品才會被認為是 比較高一點的層次。那麼再高一點呢,就是所 謂有風個的藝術家,我們有人在看一個人畫畫, 我們不要看簽名就知道是誰畫的,忠實的表達 自己的個性,畫畫也是表達自己個性出來,那 麼一個有品味的東西到一個程度,就是有風格 個性,那麼這樣的藝術又往上一層。


32

Production

綠島朝日溫泉

綠島三峰岩


33

Production

萬頃流木

睡美人與哈巴狗


34

Conclusion

從李賢文藝術家的對話和作品中,可以瞧見大師對於藝術這方面的 獨特見解與呈現方式,草木山水的動人風光,有些人用文字記錄下來; 有些人用相機捕捉;而他則是運用傳統的筆墨,融合了豐富的情感經歷 ,一筆一畫將它們的韻致描繪出來。橫向冊頁,被迫收納縱走的山形; 蜿蜒的溪谷,忽隱忽現。構圖上的空間壓迫,與寫生中的時間壓迫,雙 重壓迫帶來的卻是意想不到的慣性解放。當我們愈是不能深思熟慮仔細 安排畫面的邏輯性時,我們就愈接近一個全新的視覺經驗。──摘自參 卷「人間清曠」之捌〈合歡道上〉。而李賢文的山水寫生非僅寫景,借 景寄情而已;透過直接訪境寫生,抒發其人文關懷,並記錄時代的歡愉 和悲苦。


人物專訪---

大地創作者

伊命•瑪法琉


「拿走」系列作品獲得原住民會第一屆 2012 台東月光小棧個展「拿走」 2012 中原大學聯展「依賴」 2011 原住民駐地藝術家年度計畫大聯展 2010

沒有用的有用 ”

藝術展首獎 Pulima

第一次個展 ”

花蓮創意園區 釋 2008 - 放禁錮的靈魂「木石雕塑展」聯展 台東都蘭糖廠 2007

海國魅力 “

裝置藝術展 ”

第三屆洄瀾國際藝術創作營 作品「山的呼應」 2006 高雄原民局 2004

東管處「海洋印記」漂流木裝置藝術展 作品「樹靈」 2004 花東縱管處大型創作「布農的圓」 2002 至大港口拉黑子木雕工作室習藝 1995 回到部落哈古老師學習雕刻 1993 出生於台東知本卡地布 1966



ARTIST- 伊命

38

訪談 :

ARTIST X 伊命 老師什麼時候開始做創作 ? 28 歲從台北工作回來就去知本跟哈古老師學習 做木雕,木雕能給我們精神上的木雕,是最直 接也是最好表達的,因為厭倦了台北的忙碌工 作生活。

那這件作品是屬於非互動性的,主要是因為保存 與維護上的考量。

老師為什麼想做公共藝術家 ? 在花東海岸這樣的空間,很有讓我們發揮的地 方,自然的資源是我們的靈感泉源,而公共藝 術在這環境給予我們很大的發揮空間。選擇用 木材當作主要材料是因為這邊的木材對我們來 說取得與使用上比較方便。

有沒有哪一個作品是你最喜歡的 ? 山中部落,是我最喜歡的作品之一,當初回到部 落時,勾起兒時最美麗的回憶,不管是去其他族 的部落參觀或是回到自己的部落,當讓人很開 心。

老師有以都市為創作住提的類型嗎 ? 也是有,我到了那樣的環境,感受了那些環境 帶我的感受去創作出比較都市的類型。 老師學校的作品可以大概跟我們講一下嗎 ? 這件作品我來沒有預設很多,要感受東大的學 生、環境給我的感受與散發出來的氣質,可以 隨時做變通,其實創作是生活在那樣的空間你 要感受人、環境這樣的因素來改變自己,比如 說,我有件作品是「圓球」,不可能每顆都作 圓形,也是在那樣的條件下去做不一樣的發揮, 那我作品的來靈感來源主要就是這大自然,看 山看海,還有現在的社會的環境,像我現在的 作品「圓球」與「拿走」系列就是屬於環境議題。

老師曾經去過哪些國家駐村嗎 ? 在澳洲的新喀里多尼亞,也是屬於南島語系

老師最喜歡使用什麼類型的媒材 ? 我們什麼木頭都用,松木、楠木、苦楝樹等等, 沒有特別種類的木頭。我的作品大多是非互動 性,主要是因為互動性的作品容易壞,那要增加 放置時間的話我們大型的作品大多屬於裝飾性居 多。在做作品上我們可以發揮的可能性很大,彈 性也非常大,比較不是像在做商品那樣需要符合 許多要求。

其實像我知道還有去參加一些國外的藝術節,或 者是創作營,那個時候為什麼會想要出國去看 看,還是說有一些瓶頸嗎? 也不會啊,就是有機會啊,有機會就出去看看。 馬:你上次去法國是一個人去嗎?去駐村。


伊命公共藝術手稿

伊:對,去駐村,但是就是說其實也跟國外的 藝術家交流,其實也是很小的,覺得有一些可 惜,對,就跟藝術家在一起的時間跟認識他們 工作室的機會很少。 所以其實那個時候,你完成的作品是那個時候 的心態嗎?還是說是台灣的想法帶過去? 台灣的想法帶過去,因為很難在很短的時間看 到別人的東西,尤其是還沒有真正深入他們的 時候,其實很難找到他們的,因為這個部份我 可能是屬於比較慢的。所以到回來,現在就是 這兩年的時間,那邊給我的感動幾乎是沒有的, 還是在這塊土地的那種感動比較大。 馬:我記得以前你有跟我講過,叫我不要怕任 何事情,就是要去做就對了,你也常這樣鼓勵 自己嗎?沒有必須要怕,我去到那邊之後,所 感受到的就是很單純。

所以對他們還是以一種前輩的方式去跟他們請 教嗎? 嗯,可能所有答案都在老師那邊,還有其他很 多的老師。 難道你心裡面,你沒有其他的想法嗎?因為就 算說創作這個東西是…… 有時候會從大自然裡面找到答案,從生活裡 面、從睡覺裡面。 我知道雕刻不是減就是加,加減之間你怎麼去 拿捏?會讓你比較有自己的感受。 第一個眼睛在看,第二個身體在坐。

所以在你做木頭、雕木頭的過程裡面,你有害 怕什麼嗎?怕什麼做不出來,或是怕什麼東西 不見?你有這樣的心情過嗎? 沒有,因為每天木頭都在啊,永遠在那裡,所 以根本沒有什麼好怕的。

不知道那種關於傳統的心情,創作的時候帶來 傳統的這種,你覺得這種包袱好了,或者是說 一種背負好了,會時時刻刻讓你去瀕臨到死 角,去挑戰嗎? 不會,因為做椅子、做作品的時候,就是在對 待一個人的方式,當它告訴我它不喜歡這樣子 的時候,我就不需要硬要告訴它我一定要怎麼 樣,人跟木頭其實有一些個性上相似的地方。

其實我還有一些問題是,你都怎麼去找答案? 找老師。找哈古老師,找拉黑子老師,就會有 答案了。

所以你的性格、個性,在這方面有所謂去面對 自己的時候嗎? 面對自己就是每天就是這樣做,做自己。


ARTIST- 伊命

40



ARTIST- 伊命

42

我的感覺是,其實你是比較慢熟的人,對嗎? 對任何一切事情都會先觀察,這其實本來就 是理所當然會先做的事情,第一個看到陌生 的人的時候,包括看到一塊木頭的時候,關 於「觀察」這件事情。去海邊,你就先走過 每一個木頭,看到你想要的、你喜歡的、你 可以拿的,按照那種方式,在那麼多的木頭 裡面,找到你自己要的,自己帶回來,然後 它就會變成你的作品。 我知道你是只有去做像這樣子在地面上比較 大型的,像你比較有讓大家知道什麼刀?做 刀的心情是什麼? 做刀的時候應該是比較乾淨、比較簡單的。 那整把刀其實就是一個,如何成為一個男人 的過程嗎?

以前或許是,現在而言,要做一把刀速度可 以非常快,像以前的工具只有刀,而現在你 要訓練一個男孩子成為一把刀的時候,其實 是非常的困難的。因為現在的整個環境、社 會變遷,人的那個本質在變,我覺得很難。 有些東西,有形跟無形在破壞原住民的那種 素質,包括原住民不自覺的被訓練成另外一 種人的時候,其實是蠻難過的。就像我們有 時候自己不了解,在做作品的時候,往往會 把作品做得這個也不是那個也不是。 我們再回到作品來講,在你的想法裡面,因 為你剛剛說有老師,有沒有類似就是一種「向 什麼什麼致敬」這類的主題作品出現? 人為作品他就看得到了,不需要做一個所謂 的跡象或是形象的東西,當你還很認真在做 木頭,對我而言,那就是對老師最大的安慰。



ARTIST- 伊命

44


那會去挑戰自己或者追求更新的技術嗎? 就很平常心在做,有多少的材料、有多少木頭, 你自己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情,剩下的就是 你把作品盡量詮釋,或許不能百分之百的做好, 但是能詮釋到百分之八十,就盡量做這個區塊, 讓它有一天變成百分之百。


46

Production

樹靈

男人之牆與女人之牆


47

Production

原唱者石

原唱者木


48

Conclusion

伊命的創作以從大自然對人心靈的啟發開始,取材自自然給予的禮物 ;並認為來自生活的藝術,才讓人生活的很藝術,這也是東海岸漂流木藝 術創作最美最獨特的在地性格。伊命工作室運用多年來浸淫於原住民當代 木雕藝術創作的經驗,思索技法與觀念結合的突破;將已具有渾然天成的 造型張力與生命力的漂流木,創作出一件件啟發創作靈感與生命沈思的作品。


三味藝術家 周末你需要一本好雜誌 發行人 : 總編輯 : 文字編輯 : 總務統籌 : 執行編輯 : 封面設計 : 內頁完稿 : 印刷工程 : 首版出版 : 定 價: 郵政劃撥 :

張溥騰 陳皇閔 鍾悅庭 陳皇閔 陳冠瑋 Armin Chen 陳皇閔 Armin Chen 陳皇閔 /doai10007118@gmail.com. 聖聯華影印有限公司 2014 . 6 3500 港幣 Armin Chen 陳皇閔 700-02610091425211

台灣總經銷 / 鷹雄聯盟圖書有限公司 tel : 0937828251 港澳總經銷 / 硬雄聯盟圖書有限公司 tel : 0937828251

策畫出版 地 址 電 話 Email

: : : :

鷹雄聯盟圖書有限公司 臺東市漢中街 149 巷 2 弄五號 0937828251 doai10007118@gmail.com.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