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融入行動學習
臺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 資訊組長 黃芳蘭 1
核心思考: 行動載具的融入 是為了協助課程目標的達成
2
您不需要整節課都使用載具, 只要在需要載具時, 融入使用就好了!
3
改變不大 但效益可能很大
4
好多補充的資料講不完
湯木生-布丁模型
化學科楊國珠老師課堂使用QRCode補充資料,學生可利用空閒時間進行閱讀
5
指紋現形實驗 學生: 這個指紋怎麼消失了? 6
捕捉存在瞬間
化學科楊國珠老師課堂學生拍下實驗照片 (三秒膠煙燻法的指紋會在繳交一周後消失,如果即時拍照就可以記錄下來)
7
數學老師: 我們來看看同學 這張紙上作圖的問題.. 學生: 好小,看不清楚 8
照相功能化身實物投影機
數學科李倩芸老師 使用iPad拍下學生練習即時檢討函數作圖的問題
9
學生問: 為何滴入的溶液會一球一球的? 化學老師: 甚麼一球一球的? 10
錄下實驗過程 不再雞同鴨講
化學科楊國珠老師課堂學生拍下實驗過程
11
學生問: 老師骷顱頭怎麼畫? 美術老師: 我也沒看過哩 12
老師不會再被考倒:上網搜尋
美術科張素卿老師美術課程讓學生上網搜尋創作參考圖
13
學生: 老師您這邊講好快 我聽不太懂可不可以再講一次! 歷史老師: 這個是這樣…(再講一次) 14
隨時可自學 不再擔心跟不上
歷史科蔡蔚群老師 將課程簡報與課程錄音放上雲端硬碟,供學生自主學習
15
分組報告的時候 台上能報告的組別有限 台下的同學常常神遊 16
透過錄影上傳雲端 大家同時在報告 都好專注認真
英文科寧曉君老師請同學與同伴倆倆合作練習,錄影後上傳至Google雲端,同學好專注 17
透過錄影上傳雲端 大家同時在報告 都好專注認真
英文科葉中如老師請同學與同伴倆倆合作解說手繪的心智圖,錄影後上傳至Google雲端 18
運用Google表單 紀錄台上同學報告重點 進行互評回饋
英文科張祥玫老師讓台上擔任主播同學報告新聞, 運用Google表單讓台下同學紀錄新聞重點,進行互評回饋
19
運用分享平台 讓學生即時發表見解
國文科歐陽宜璋老師讓學生就三國指定議題分享看法
20
善用IRS工具 進行問題討論互動
公民科賴柷宏老師使用Socrative App,進行問題討論互動
21
數學老師: 請手繪Sin(x)與1/10x函數圖, 求交點 學生: 描半天,好麻煩! 22
利用繪圖進行解題
數學科吳銘祥、張培凱、李倩芸老師 利用Graph It讓學生解題
23
音樂老師: 我節奏教學需要買爵士套鼓 讓學生練習 學校: 可是預算不夠… 24
平板化身樂器
音樂科張萬苓老師 利用Garage Band讓學生練習節奏
25
化學老師: 分子結構模型 請全班傳閱 學生: 下課了,都還沒看到 26
3D分子模型操作 理解分子結構
化學科張釧哲老師課堂運用App輔助理解分子模型
27
物理老師: 請同學分組實驗 聽聽看甚麼情況下 會發生共鳴
學生: 大家都在發出聲音,聽不清楚 28
平板化身量測儀器
物理科邱莉華、陳文盛與張清俊老師 利用頻譜App 讓學生”看”共鳴位置,改善聽不清楚的問題
29
物理老師: 我要買六台光譜儀讓學生可以 進行光譜分析實驗 學校: 預算不夠,先買一部好了 30
平板化身量測儀器
App分析畫面
物理科黃光照 陳正源 李美英老師 運用Flyer拍攝光譜, 並利用Learn Light App讓學生分析光譜
光譜儀分析畫面
31
地科老師: 請畫出颱風剖面圖示意圖 (水平與垂直方向比例尺相同) 學生: 怎麼這麼扁…這樣對嗎? 32
即時檢核學生理解情況
地球科學科揚善茜老師 利用課間工具讓學生塗鴉或拍攝紙上繪圖作答結果
33
平板化身塗鴉板 可同時收集全班的作品
以尺規在Flyer上作圖
用Flyer拍攝紙上繪圖
地球科學科揚善茜老師 利用課間工具讓學生塗鴉或拍攝紙上繪圖作答
34
學生: 我們班都收不到無線網路訊號
系管師: 不會啊,我去測有訊號 35
訊號具像化
36 資訊科黃芳蘭老師 利用Wifi分析儀讓學生量測全校AP訊號,並據以建議新增AP地點
地理老師: 北半球的河流向右偏, 泥沙堆積在左岸,左岸就是凸岸, 被水侵蝕的右岸就是凹岸
學生: 甚麼凹凹凸凸,左左右右? 37
地圖上直接劃記 一目瞭然
地理科張聖翎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基隆河截彎取直分析
38
以前用二維平面紙盤 讓學生模擬觀測 三維天體星象 學生得抽象想半天… 39
星空觀測與理解的關鍵 二維與三維空間觀點的順暢切換
40
App+課本+學習單 +小組課堂課後討論
地球科學科林郁梅、揚善茜老師 利用星空觀測軟體讓學生理解觀測的三維觀點
41
以前作業收半天 總有幾個缺交的
42
透過Google日曆 載具直接提醒交作業
地理科張聖翎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
43
透過雲端共享 同儕力量準時繳交
44 英文科寧曉君老師運用Evernote收英文作文作業,評分並回饋。從此學生不再遲交作業。
以前導師進行班級經營時 學生們寫了好多本公日記 不易傳閱分享
45
透過雲端共享記事本 影音全都錄
國文科林月貞老師運用Evernote進行班級經營
46
以前總用紙本記錄 學生課堂表現的加分
47
善用班級經營工具 學生好積極
英文科葉中如老師使用Classdojo App,記錄學生日常表現的加分
48
歷史科 著重閱讀、因果關係的 串連與解釋 49
運用心智圖有助於組織知識架構
歷史科陳惠珠老師請學生就日治時期台灣的政治社會、文化運動或組織為題, 自由選擇以人物、組織的性質或立場等為主軸,一組在15分鐘內完成一個心智圖。 50
運用心智圖有助於組織知識架構
歷史科陳惠珠老師請學生手繪心智圖。手繪心智圖也能利用掃描App或 Google雲端硬碟App存入平板再進行投影分享,唯手繪字跡較不易閱讀。
51
文章只能用念的嗎? 詩詞只能用吟的嗎? 課堂可以來點變化 52
錄音變成Rap 學生好high
53 英文科寧小君老師與國文科林月貞老師使用AutoRap App讓學生將課文與樂府詩詞變成Rap
可以寓教於樂
54
遊戲中背單字
55 英文科寧曉君、葉中如、張祥枚老師利用Quizlet讓學生進行單字快打遊戲 背誦課文單字
遊戲中打節奏
音樂科張萬苓老師利用Symphonica讓學生進行節奏練習
56
可以不受場地限制
57
校園尋藝趣—尋找小綠綠公仔
美術科張素卿老師帶領學生在校園拍攝公仔相片,運用影像處理App進行明信片設計58
跨校英文作文主題寫作
英文科陳曉霖老師,與建中跨校合作,運作Learn Mode寫作,並進行成果發表
59
校園古蹟年代辨識
歷史科蔡蔚群老師課程,校園拍攝光復樓古蹟,進行年代辨識
60
校園Wifi訊號量測
61 資訊科黃芳蘭老師 利用Wifi分析儀讓學生量測全校AP訊號,並據以建議新增AP地點
邊走邊讀邊記
公民科賴柷宏老師帶領學生至景美人權文化園區進行公民走讀活動
62
iBand空英晚會盛大演出
音樂科張萬苓老師帶領學生在空英晚會使用iPad進行伴奏,現場有三四千位觀眾
63
可以是各種載具類別
64
Android 系統
國文科歐陽宜璋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
65
iOS 系統
英文科寧曉君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
66
Android + Windows
英文科陳曉霖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教室可隨時變群組教室
67
Android + Windows
英文科陳曉霖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
68
Android + Windows
物理科邱莉華、陳文盛與張清俊老師 課堂融入行動載具 69
Android + Windows
資訊科黃芳蘭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
70
iOS + iOS
地理科張聖翎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
71
iOS + Windows
地理科張聖翎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
72
iOS + Windows
資訊科黃芳蘭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
73
Windows
物理科陳振源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
74
教師教材與學生作品 的置放 免費雲端的選擇
75
Evernote 放置各式教材資料
地科科林郁梅老師使用Evernote放置課程相關資料,供學生閱讀下載
76
Googe雲端 放置學生作業
英文科寧曉君老師運用Google 雲端硬碟收作業
77
Googe雲端 放置學生作業
資訊科黃芳蘭老師運用Google 雲端硬碟收作業
78
可以是各科融入
79
國文
國文科歐陽宜璋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一觸及發』之後
80
國文
國文科林月貞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班級經營 & 年度漢字
81
英文
英文歐張祥玫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新聞英語一觸通
82
英文
英文科寧曉君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愛上英文就在彈指之間
83
數學
數學科廖培凱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函數圖形
84
數學
數學科李倩芸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i-Math
85
化學
化學科楊國珠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我用Flyer在教學上做的事
86
化學
化學科張釧哲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週期表與化學鍵結
87
生物
生物科賴廷倫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Flyer輔助生物教學
88
地球科學
地科科楊善茜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Sky Map & 颱風介紹—課間工具的應用
89
地球科學
地科科林郁梅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掌中地科觀察室
90
地理
地理科張聖翎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資訊工具整合應用─以GIS單元為例
91
歷史
歷史科蔡蔚群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Flyer使用現況與心得
92
歷史
歷史科陳惠珠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心智圖穿梭歷史
93
公民
公民科賴柷宏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公民戶外走讀
94
生涯
生涯科吳佳敏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書寫生涯‧點亮生命
95
音樂
96 音樂科張萬苓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乘著Flyer的翅膀吹彈拉打-以「爵士飛行者」示例
音樂
音樂科張萬苓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空英聖誕晚會iBand登場
97
美術
美術科張素卿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一觸及發』之後
98
美術
美術科張素卿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校園角落美學行動學習
99
健康與護理
健康與護理科胡素玲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性事大解密(青春期生理衛生)
100
資訊
資訊科黃芳蘭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數位自畫 in 網頁設計
101
資訊
資訊科黃芳蘭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數位自畫 in 網頁設計
102
活動設計可以多元 學習可以多面向 103
輔仁大學劉怡輔老師提供
104
國文
國文科歐陽宜璋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攝影&詩文創作
105
國文
國文科林月貞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班級經營 & 年度漢字
106
英文
英文歐張祥玫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Google表單紀錄英文新聞重點,回饋與互評107
英文
英文科寧曉君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英文作文
108
數學
數學科廖培凱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函數圖繪圖
109
數學
數學科李倩芸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i-Math
110
物理
物理科涂兆佐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利用google表單計算物理數據
111
化學
化學科楊國珠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實驗記錄
112
化學
化學科張釧哲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週期表與化學鍵結
113
生物
生物科賴廷倫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探索台灣生態
114
生物
生物科吳雅嵐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拍攝顯微鏡觀測到的玻片白血球細胞
115
地球科學
地科科楊善茜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颱風剖面示意圖
116
地球科學
地科科林郁梅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掌中地科觀察室
117
地理
地理科張聖翎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基隆河截彎取直分析
118
歷史
歷史科蔡蔚群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北一校園古今對照繪圖
119
歷史
歷史科陳惠珠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繪製政治立場心智圖
120
公民
公民科賴柷宏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公民戶外走讀電子書製作
121
生涯
生涯科 吳佳敏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學習歷程檔案建置
122
音樂
音樂科張萬苓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Flyer演奏
123
音樂
音樂科張萬苓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空英聖誕晚會iBand登場
124
美術
美術科張素卿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小綠綠公仔數位明信片設計
125
美術
美術科張素卿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小綠綠公仔數位明信片設計
126
健康與護理
健康與護理科胡素玲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性事大解密,我的私密小檔案
127
資訊
資訊科 黃芳蘭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數位自畫in 網頁設計
128
資訊
資訊科黃芳蘭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雲端簡報
129
資訊
資訊科黃芳蘭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iTunes U電子書
130
外人總說 北一的學生很優 老師只要躺下來教就好了
131
成果發表會之後
132
成果發表會回饋 行政與教學團隊整合所產生的能量驚人,真 正達到翻轉教室的精髓。 發表的老師真的很用心,給您們按讚! 行政團隊與參與計畫的師生很用心,行動學 習就是做中學。 老師們非常厲害,值得學習與敬佩! 貴校可以整合多科目實施行動載具教學,實 屬不易,謝謝分享。 133
成果發表會回饋 今日成果發表見到最難能可貴的地方:貴校的 合作與互相支持。在此環境學習的學生很有福 氣,工作的老師也很有福氣,感謝貴校提供一 個成果豐碩的成果發表給我們^_^。 課程充實,可以感受到教師專業水準極高。非 常感謝北一女中舉辦本次活動,獲益良多。 感謝辦理這樣豐富的發表會,受益良多,願意 分享的心,與認真搜尋免費工具的用心,感謝 與感動! 134
教學活動設計流程示例
135
數學函數圖形單元
數學科廖培凱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
136
生物能量的流轉單元
生物科賴廷倫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
137
健康護理性事大解密
護理科胡素玲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
138
國文飛行計畫
國文科歐陽宜璋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
139
地理資訊工具整合應用
地理科張聖翎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
140
英文行動學習融入
英文科葉中如老師課堂融入行動載具
141
教材與學習檔案何處放?
142
Learn Mode
143
校內多元平台供教師呈現數位教材
學科Blog網站
教學平台
北一雲端硬碟
Moodle網站
IGT網站
144
外部雲端資源
145
建議
146
對教育部推動行動學習的建議 載具 網路 平台
•提供優良便捷的載具很重要,不當的 載具會加深教師對行動學習的挫折感。 •無線網路暢行無阻很重要,除了各校AP數 量足夠,對外頻寬足夠外,連外中間的頻寬 也應足夠。 •適當符合教師應用需求設計的整合性平台 系統很重要,複雜的操作或不當的設計會減 低老師應用的意願。須能呈現教師教學與學 生學習的歷程檔案。能有診斷分析的功能。
教材
•應補助教師教材開發經費,讓教師可以有 系統的設計行動學習導入的教案。 •跨科教師間的教材整合與共同備課時間。
授權
•建議教育部統一洽談全國電子教科書或付 費Apps的授權。
指標
•訂定能力檢核指標,減低影響成績疑慮。
人力
•應增加各校資訊人力協助推動,如果可能, 資訊單位應比照國立大學附屬高中,列為一 級單位,在校園跨處室更易整合與溝通。
147
課堂融入行動載具成功的建議 網路
網路
課程設計
有電的行動 載具
手機電腦
教材置於校 內雲端
行動載具同 步投影
分組進行
課前請學生 下載測試
課前安裝 App
課程目標達 成檢視
輔助
作品上傳
網路 148
翻轉教育:未來教育 給老師們設計只需要三項技能的課程 (未來孩子需要學習的三項能力) 閱讀理解--一生要從螢幕獲得訊息的一代, 這是眼下最為關鍵的技能。 訊息檢索--能找到關鍵詞,如果說算術已經 過時,訊息檢索就勢必會取代它。 相信甚麼--讓孩子具備與教條抗衡的能力。
親子天下雜誌 2013.10
149
北一成果發表會影音檔案
• http://goo.gl/UZu2oL
150
致謝 • 謝謝所有參與的人事物
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