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ase1 / 食 物 譜 記
3.23-4.16
Phase2 / 食 物 裝 置
4.20-5.13
擔仔麵 李 家 清
劉克峰 /葉 朝 憲
擔仔麵串起了所有事情: 父親對於食物, 家對於食物, 食物對於歴史, 歴史對於傳統市場, 我對於父親, 和父親對於我。 串連起的複雜關係,全部都要 回歸於我主觀的個人記憶。
目録
家庭記憶
菜單
居家分析
基地譜記
野餐地點
裝置
家庭記憶 我嚼著七八年前的記憶,市場内麵攤的改變與父親的殷勤邀約,總覺得有個 什麼繋著這所有。上了大學,關於市場與父親的故事因為時空背景改變,無 法繼續發展下去,就像是繋著一切的線就這麼喀嚓一聲斷了。我想,散落一 地的所有,或許能靠著野餐事件的發生再重新串起。
國小時期 對於傳統市場的印象是骯髒、五味雜陳。去過一次吃市場内麵攤,悶熱,又髒兮兮的,食慾完全消失。坐 在低矮的椅子,面對的老闆上下甩著面勺,陣陣白煙蒸的我臉發疼,手再往桌上一放,塑膠墊的黏膩感讓 我立馬抽回手正襟危坐,麵一口都嚥不下。然後離開時再用著奇怪姿勢閃躲地上被魚混過的水,白鞋子進 灰鞋子出,我就發誓永遠不再踏入。不過,父親還是時常釋出到傳統市場的邀約,有時硬著頭皮拜訪,但 大多時候都是百般不願意的我賴在轎車上裝睡,揮一揮手示意我很累,就讓父親獨自拎著大包小包的蔬果。
國中時期 早上一大早就起床準備上課,接送都是父親負責,放我下車後就順道去逛傳統市場購齊午晩餐的食材,平 日皆如此,也因此能夠逼我去傳統市場的時間只剩下假日。只是假日又是我補眠的最佳時機,我不能眼睜 睜任它流逝。「兒子,明天早上六點起床,我們去逛菜市場!」這句話毎個禮拜都聽見,但就是沒有一次 如實成行,都是隔天星期六中午十一點我睡眼惺忪地站在廚房門口,菜香撲鼻,説「抱歉,早上我想睡覺 就沒起來了」。父親聽完也只是遞了一抹苦笑。 我一直很好奇一次次的毀約,為什麼父親對我依然鍥而不捨?
高中時期 升學壓力加重,幾乎餐餐外食,假日也都到教室跟教科書廝混,基本上沒有機會嚐到父親的手藝。此時, 食物跟家的距離是如此地遙遠。偶爾,還是會聽到父親嘮叨個不停「要不要跟我去菜市場?外食不健康, 我煮給你吃。」殊不知,提這個問題時候,下週都巧遇模擬考,對傳統市場印象很差的我,當然也很樂意 順理成章地把它當做不去的藉口。至於父親的料理,下場都是草草置入於餐盒内,擺盤都沒擺,就扔進背 包帶到教室搭著書吃掉。
準大學生的暑假 從小就知道父親手藝不容小覷,為了未來的大學生活,心裡盤算著向父親拜師學廚藝,提出後父親一張燦 笑「好呀,學煮菜就先跟我去市場!」踉蹌,沒想到就這麼地被父親反將一軍,也是,料理是從食材開始, 而食材的取得不是從超級市場就是從傳統市場了。雖然內心還有點不情願,但其實我早有耳聞父親在市場 裡的叱詫風雲,長年累積下來的互動,各家攤販都已經認識他了。想到這裡,頓時覺得有個資深導遊也不 錯,對市場的長期厭惡也漸漸轉為久未見面的好奇。 下車後,有種近郷情更卻的緊張感,我們來到一攤青菜水果舖,老闆娘看到我眼睛一亮,指著我說「哎呦, 都這麼大漢了!」,接著遞上兩杯蔬果汁,我不好意思地笑著接過,一杯再傳給父親,國小的畫面頓時在 腦中鮮明,所有的動作就跟那時一樣,只是當時的我擺著的是張臭臉。再來的兩個月,我跟著父親遊蕩在 不同的市場,看他用著道地的台語不斷擴大社交領域,其實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家裡的菜這麼有風味:市場 裏頭的小販都是最專業的,在一來一往的交談,父親從他們身上學到了所有食材與料理的知識。 又來到了那間麵攤,我到抽了一口氣,距離了七八年了,路邊攤退到原本地點後方的店面,燈光明亮,空 調的花費也沒省下來,然後當時最震撼的是點餐流程,那流程清楚地反映在夾滷味、點菜、結帳、餐具的 空間序列中。一切有了條理,但也少了親密感。
菜單 擔仔麵在我們家食用的方式主要是在呈現毎個家庭成員在取用各種原料的比 例不同,同時也要呈現料理的製作過程中各式物理與化學變化,因此用由下 往上的時間軸與方格面積反映前述兩件事。
居家分析 我們家原本是個通透性高的空間,不過因為傢具的介入,大空間開始出現切 割,劃分出一個個小空間。而每個小空間裡發生的活動時間長短依個體習性 都不一樣,所以出現了右圖反應時間與空間的譜記。
東興市場譜記
東海大學
東興市場
東興市場人與摩托車熙熙攘攘。我選擇了市場中一條筆直的道路,紀録被車 或人撞的次數。
野餐地點 最終的地點選擇在被車與人撞的次數最密集與最稀疏的交界,可以感受市場 特有的「擠」的性質,同時也不會受人干擾。
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