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minute read

愛的大小事 47:藉由新聞事件跟孩子談性騷擾

藉由新聞事件跟孩子談性騷擾

請記得收起急著教訓孩子的大道理,「同理心」跟「開放、非評 論的詢問」,永遠是打開親子對話,最重要的基石。

Advertisement

◆文/吳健豪(諮商心理師)

「咦,你知道最近有個藝人雞排妹被 性騷擾的新聞嗎?」 「知道啊!學校裡同學都在講。」 「講什麼啊?」 「每個人講的不一樣啊!有人說『誰叫她 平常穿那麼露,還賣飛機杯,才會活該被性 騷擾』;也有人說『這是兩回事吧!如果不 舒服就應該說出來,她這麼做很勇敢』;還 有女生對男生說:『你們男生最好色了啦! 只會想吃女生豆腐』,男生就一臉無辜的樣 子。」 「那你呢?你怎麼想啊?」 「我覺得她很可憐!她只是去工作,就被 老闆和男藝人吃豆腐、開黃腔,女生真的很 吃虧耶!但我不知道她這樣講出來,好嗎? 你看,有人質疑她是為了吵新聞,有很多不 同聲音,如果是我,我真的會覺得壓力好 大。」 「那種不被尊重的感覺,真的很不舒服。 現在網路時代,眾聲喧嘩,但對於性騷擾和 性侵害都還有很多迷思,遭遇到的當事人, 壓力真的會很大。所以你很擔心萬一說出來, 不但沒有得到幫助,還會被抨擊吧!」

「對呀!」 「那你對這些抨擊怎麼想啊?如果你說出 來,你最擔心什麼事呢?」 「萬一我說出來,別人不相信我怎麼辦? 搞不好他們說我大驚小怪,人家又沒有那麼 惡意,幹嘛那麼緊張、神經兮兮。」 「那反而有種自己的感覺好像是錯的一 樣,真的會更不敢表達耶!所以,當被性騷 擾或性侵的時候,要表達出來,有時候還真 的很需要勇氣。」 「對呀!唉 ~」 「可是你知道嗎?這就是我所謂的迷思 啊!你知道什麼是性騷擾嗎?」 「就是別人沒有經過我同意,碰觸我的身 體或私密部位,像新聞裡面說的,那個男生 用手划過女生下體耶!好噁心喔!」 「好噁心!你指的噁心是…?」 「我覺得那個男生很變態。但是我也會覺 得自己被碰,好像怪怪的,是不是自己做錯 了什麼一樣?」 「怎麼會讓你有這種感覺呢?」 「就是從小到大老師還有身邊的大人,都 說女生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叫我們坐的時

候,腳要合起來,所以好像被碰觸到那邊, 就是自己的錯。性好像對女生很重要,不像 男生,男生有事沒事都很愛講黃色笑話。」 「你覺得為什麼男生、女生有這樣的差 別?那給你什麼感受啊?」 「我覺得不公平啊!為什麼女生好像就要 小心翼翼,雖然我也不喜歡像他們那樣講黃 色笑話。我也覺得很奇怪,為什麼社會對男 生跟女生標準不一樣!」 「是呀,傳統觀念確實把男生跟女生二分 了,好像女生就是被追求者,所以發生性關 係的時候,也是比較吃虧的,所以總是耳提 面命,女生要保護好自己。其實『性』對男 生跟女生應該都是一樣的,就是彼此情投意 合,舒服愉悅的事。而且我問你喔,你覺得 男生不會被性騷擾嗎?」 「那個喔…其實我有聽同學講過耶,隔壁 班老師很變態,有時候會用雨傘把手去勾男 同學下面,而且他們班男生有時候很愛玩一 種叫「阿魯巴」的遊戲,好幾個人把男生扛 起來,讓他腳開開的,抬去撞樹。」 「你說的情況都『違反當事人意願』,這 樣其實就符合性騷擾的要件了。而且你指出 性騷擾有時候很難反應或是說出來的原因, 就是對方如果是比你有權力的人,像是『老 師』、『長輩』、『主管』之類的,或者是 集體的,一個人當然很難對付一群人,那已 經是霸凌了!」 「那怎麼辦?難道只能自認倒楣嗎?」 「如果當下發生讓你不舒服的事情,你會 怎麼辦?」 「你們有教過我,我可以說『不』,或者 是趕快跑離開那樣危險的地方。」 「真棒,你都記得!無論跟性有沒有關係 都一樣。我們擁有身體的自主權,任何人都 不能勉強我們做不想做的事。所以如果在公 車上,有人碰到你的私密部位,你可以直接 說出來,制止他的行為。」

「可是如果他說他是不小心的怎麼辦?」 「就算他真是不小心的,他也應該要道歉 或者表示不好意思;如果他是故意的,你說 了,剛好可以制止他的行為。所以不管他是 不是故意,勇敢為自己發聲,都是很重要的 一環。」 「可是萬一像老師或同學集體,我根本沒 辦法說不,我能怎麼辦?」 「如果當下你阻止不了,你會覺得不舒服 是正常的,但絕對不是你的錯,不要怪自己。 你需要尋求外界的力量來幫助你。」 「我可以找誰呢?」 「你可以找學校裡你信任的人啊!你的同 學、輔導處的老師,而且你忘了,你還有我 啊?我不就正在聽你說嗎?」 「對吼,但我怕你們怪我!」 「傻孩子,我們怎麼會怪你。我們心疼都 來不及了。」 「可是萬一像新聞那樣有很多批評怎麼 辦?」 「有很多時候,人不是當事人,根本不了 解真正發生什麼事,也不懂當事人的感覺, 這是我們社會還在學習進步的。但你放心, 你有我們,我們相信你啊,而且你可以想像 還有誰會相信你、支持你嗎?」 「有啦,我相信我的死黨應該都會相信我、 支持我。」 「是啊!我們會跟你一起面對的。而且放 心啦,你不是藝人網紅、不會那麼紅啦。」 「哈哈,也對!」

外求安全感,亦或面對內在陰影?

當我願意面對心理上的危險時,才會有真正的安全感。

◆文/李宗燁(成長團體帶領老師)

安全感似乎是我們的慣用語,如果小孩外 宿都要帶著自己的毯子,嘗試新的事物 都要大人陪,跟大人分離時明顯不安,也許 我們會說這小孩沒有安全感。 如果對伴侶都想要掌握對方的行蹤,發的 訊息對方已讀不回就很焦慮生氣,對方跟異 性講話就很想知道內容,也許我們會說他沒 有安全感。找對象時考慮對方有房、有車、 有存款,為的就是讓我有安全感。情侶之間 也常會互相約定要給彼此安全感。 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人類需求層級,首 先是生理需求,接著就是安全感。因此我必 須維持穩定的收入,維持生活開銷這是最基 本的安全感。進一步我們想要贏得讚賞,得 的到權威者的認同,所以會競爭、比較與嫉 妒也是為了得到更大的安全感,很多行為背 後的動機都是尋求安全感,但是我們為何需 要安全感呢? 是不是我們先感到危險了、受到威脅了, 我才需要安全感。如果內心輕鬆自在,似乎 就沒有安全感的問題。所以我們要從如何達 到安全感轉向內在觀察,我感到危險、害怕 的是什麼? 不妨把危險分成現實的危險與心理的危 險,前者是生命、生存受到威脅,我必須採 取行動才能存活,一旦危機解除,我就安全 了,相關的行動也可以停止了。例如車子撞 過來我就閃開、搬離開危樓等。 對於現實的危險我們都有能力因應,所以 它似乎不會造成困擾,可是心理上的危險, 例如怕自己不夠好、怕被忽略、怕失去、怕 被遺棄等等卻會造成自己跟關係的受苦,原 因之一是我們分不清楚這兩者的不同。我們 用處理現實危險的方式來對待心理的危險。 以為做點事情達成某個目標,心理上的威脅 就可以去除。 怕自己不夠好,所以凡事做到完美,好還 要更好,並且設定爬升的目標,問題是目標 達到了就不怕了嗎?尋求完美的動作就停下 來嗎? 怕被遺棄,所以我要確認對方的行蹤,用 各種方式才確認我在對方心裡的份量,不斷 索討保證,如果這次我得到保證,是否就停 止索討?

這就好像自己口渴了卻使勁地叫別人喝 水,根本無法解自己的渴。擔心害怕是屬於 我內在的反應,我卻希望別人符合我的要求 來改變我的內在! 嬰兒幼小時需要藉由哭喊來傳達需要,照 顧者適時的回應讓嬰兒得到照顧並且存活下 來,對小孩來說怕被遺棄、被忽略或許是現 實的危險,只是我們長大了,還存有害怕被 遺棄的記憶。這些心理上的危險就是記憶與 認為,無法藉由追求任何條件來填補它。 無論擁有多少,過去受傷匱乏的內在電影 如果沒停止播放,安全感依然難以捉摸,甚 至我會因為追逐安全感而傷害自己傷害別人。 當我看到以為掌控就會有安全感的背後, 是我怕被遺棄,所以問題不再是要求對方配 合我,而是面對自己的害怕,當我願意面對 心理上的危險時,才會有真正的安全感。 分享《愛就在你心中》幾篇靜心短文:

This article is fr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