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 . 音樂響宴 以樂會友,共擁暖冬之夜 2020 竹風青塘社區音樂會 時間: 2020.12.19(Sat.) 18:00 地點:竹風青塘大廳
演出團體介紹 - 柔聲音樂 柔聲音樂工作室是由作曲家孫瑩潔所創辦, 成立於 2012 年 3 月,前身是築韵音樂工作 室( Music Sculpture Studio ),以推廣 台灣當代音樂創作及演出為主要職志。 201 5 年 10 月正式將名稱改為 Sotto Voce Mu sic 柔聲音樂,期待創作更多能與觀眾心靈 互動之音樂及演出。 2012 年柔聲音樂工作室的前身築韵音樂工 作室曾參與台北藝穗節活動,演出台灣作曲 家跨界音樂作品發表會《 911 神變》,深 受好評,並獲頒 2012 台北藝穗節「 音樂中 的音樂」獎項。 柔聲音樂工作室中長期程的工作目標為成立 「柔聲愛樂室內樂團」,致力於推廣 / 發表 作曲家之作品及發展精緻音樂藝術活動。
柔聲音樂近年承接政府演出活動及音樂會發表: 表演時間 2017.8.20
表演地點 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
如歌的行板 - 孫瑩潔創作發表會 III
2018.6.10
臺南市 許石音樂圖書館
孫瑩潔鋼琴獨奏快閃音樂會
2018.8.10
臺北市 伊日講堂
玩轉花間 - 鋼琴創作發表暨講座音樂會
2018.10.21
臺北市 國立中正紀念堂民主大道
民主大道藝文表演: 時光留聲機 - 臺灣禁忌歌謠的華麗轉身
2019.3.3
嘉義縣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
邂逅南院 - 故宮下午茶: 沉醉東風 - 南院的柔聲清 ˙ 輕音樂
2019.6.22
臺北市 國立中正紀念堂民主大道
民主大道藝文表演: 舊情綿綿 - 當夜上海遇到臺灣老情歌
2019.8.4
新竹市 文化中心 / 竹影城跡 新北市 樹林藝文中心演藝廳 臺北市 國立中正紀念堂民主大道
竹風藝文饗宴: 柔聲傾訴 -2019 七夕情人節專場 年華似水 - 新臺灣音樂劇場
新竹市 三級古蹟關帝廟
竹塹老歌薰仲夏 ( 協辦策劃單位,新竹市全國古蹟紀念日活動 )
2019.11.23 2020.2.2 2020.9.19
表演節目名稱
民主大道藝文表演: 被遺忘的時光
演出人員介紹 - 小提琴 / 王卉欣 法國國立馬爾梅松音樂院小提琴高級演奏 家文憑第一獎及室內樂高級演奏文憑第一 獎。 2004 年國際 Nerini 音樂大賽 Excelle nce 組第一獎。於巴黎 Schola Cantorum 音樂院擔任演奏家 Huguette Deat 助教, 並參加法國 Colone Orchestra 演出。旅法 期間曾參與多屆法國城市音樂節 (Montrea l de Gers,Margency,Rueil-Malmaison,C roissy,Meaux) 。返台後投入小提琴教學, 亦活耀於國內各種音樂演出。目前任教於 宜蘭縣復興國中音樂班、新北市華國小音 樂班、台北市吉林國小弦樂團。
演出人員介紹 - 小提琴 / 曾敏青 留美小提琴家曾敏青,七歲開始習琴, 2012 年自國立 台北藝術大學音樂系畢業後,赴美就讀琵琶第音樂院 ( Peabody Institute of the Johns Hopkins) ,主修小 提琴,於 2015 年取得音樂碩士學位,而後在 2016 年 獲得小提琴演奏文憑。學習過程中主要指導老師包括 Vi ctor Danchenko 、 Grigory Kalinovsky 、蘇正途老 師、盧佳君老師和黃瀚民老師。 2016 年返台之後,曾敏青不僅熱衷於各類型表演,同 時也致力於教學。除了獨奏的舞台,曾敏青的室內樂與 樂團演出經驗也相當豐富;不斷嘗試及發展不同組合的 室內樂之餘,也隨台北市立交響樂團至美國、中國等地 巡迴演出。 現擔任新北市厚德國小小提琴老師、桃園縣東興國中及 文化國小弦樂團老師、台北市立交響樂團協演人員。
演出人員介紹 - 小提琴 / 薛靜安 北德州大學小提琴碩士、東吳大學音樂系學士。 現於德州基督教大學攻讀小提琴演奏家文憑, 獲得全額獎學金。師承 Elisabeth Adkins 、 Julia Bushkova 、徐晨又、蘇顯達、陳在棟 、林雅皎、詹青青、徐錫隆。曾獲 Texas Mus ic Teachers Educational Foundation 比賽第 一名、 2019 George Papich 室內樂比賽第 二名,同年受邀與 Long duo 於德州普萊諾史 坦威音樂廳演出。在學期間曾擔任 UNT Baro que orchestra 首席、東吳大學弦樂團第二部 小提琴首席。在台期間積極參與樂團演出,包 括台北愛樂青年管弦樂團、樂興之時管弦樂團 、新逸管弦樂團。
演出人員介紹 - 中提琴 / 張佳馨 中提琴家、音樂教學者。任教於國立東華大學音樂系暨研究所。 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取得博士學位,是台灣第一位由本土培育出來的中 提琴博士。自進入台師大音樂系起,從學士班至博士班均拜師楊瑞瑟教授門下 ,此前則由陳振生老師啟蒙,並獲得楊瑋能與朱德蘭老師一路上的細心栽培。 投入學術研究以來,主要研究範圍集中於當代中提琴音樂演奏技法與詮釋,為 國內第一位以演奏家身分研究當代音樂大師潘德瑞斯基作品者。除了現代作品 ,對各種時期與類型之音樂亦多有研究,曾與國內知名大鍵琴家蔡佳璇共同合 作多場巴洛克音樂會,並曾於2014年通過由安德魯·洛伊·韋伯旗下The Really Useful Group全球徵選,成為唯一參與同年音樂劇「歌劇魅影」台灣演出之中 提琴手。 近年來除了獨奏以及參與樂團演出之外,重心逐漸轉移至室內樂演出上,目前 為雋詠弦樂四重奏以及島嶼人室內樂集成員,不定期於國內各藝文場所及大學 院校演出。 除了音樂演出之外,亦開始嘗試投入編曲事業當中,曾多次獲得春詠藝術文化 基金會邀約,為一系列台灣民謠重新編曲,部分作品收錄在楊瑞瑟教授出版之 個人CD「心聆」、「四月望雨」裡。
演出人員介紹 - 大提琴 / 李宜珮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大提琴音樂博士,師事 Helga Winold 教授。曾受邀參加的音樂節 有美國舊金山第六屆現代音樂節、 Kent/Bl ossom 音樂節、 Aspen 音樂節、瑞士 Su mmer Academy of Biel/Bienne ,並於 2 012 年、 2015 年、 2019 年暑假受聘至德 國音樂節 Saarburger Serenaden 擔任大 提琴教授,演出多場音樂會,目前任教於 國立清華大學、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文化 大學、新竹高中、敦化國小、北新國小、 及臺北美國學校 TYPA ,並為 P³ 鋼琴三重 奏成員及藝術總監。
演出人員介紹 - 編創、鋼琴 / 孫瑩潔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作曲組博士第一人, 1996 年曾獲中華民國 公費留學獎學金,到美國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就讀。作品曾 在國、內外重要音樂節演出,如 ISCM-World Music Days 、 Festiva l d‘Avignon 、 ACL 等,並曾獲國、內外樂團如 CMU Philharmoni c Orchestra 、 NSO 、北市交、采風樂坊……等演出。 致力於創作,曾是第一位獲邀在 ISCM-World Music Day 演出作品 之台灣學生。孫瑩潔的作品屢獲各種獎項,如美國拉丁美州弦樂四重 奏 (Cuartato Latinoamerican) 作曲比賽首獎、許常惠文教基金會 2 005 年青年作曲者傑出作品甄選優選、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教師組特優 、采風樂坊舉辦之 < 陰陽 > 國際作曲比賽優選……等,並常獲國家文 化藝術基金會及國內各種政府演出補助。目前作品獲邀收錄在國家文 化藝術基金會的國人作曲專題資料庫中。 除了作曲之外,孫瑩潔更鑽研鋼琴伴奏及獨奏技術,錄音作品有《玩 轉花間》鋼琴獨奏曲集。 近年專注經營音樂演出團體「柔聲音樂」,期將個人音樂創作事業走 向專業獨立的藝術經典,開發古典之新創路線。
西洋絃樂器及音樂表現方式簡介 •西洋絃樂器的起 源 •各種提琴的音域 及調弦 •弦樂合奏的使用 •和鋼琴的二重奏 •弦樂四重奏 •鋼琴五重奏 •和其他弦樂的合 奏
今日表演節目作曲家介紹
古諾 巴哈 1818-1893 1685-1750 巴洛克時代,德國 浪漫時代,法國
葛戴爾 1890-1935 法國到阿根廷 探戈音樂作曲家、歌手
艾爾加 1857-1934 浪漫樂派,英國
歐文 . 柏林 18881989 俄國到美國 爵士音樂作曲家
拉赫曼尼諾夫 1873-1943 浪漫樂派,俄國
韋伯 1948英國音樂劇作曲家
格里埃爾 1875-1956 俄國
蕭士塔高維契 1906-1975 俄國
久石讓,本名為藤澤守 1950- 日本配樂作曲家
曲目解說 (1) 弦樂五重奏 S.Rachmaninoff / Vocalise 拉赫曼尼諾夫:《無言歌》
1912 年,年近四十歲的拉赫曼尼諾夫( Sergei Rachmaninoff , 1873~1943 )創 作了 13 首歌曲,連同早先做好的一首共同發表成他的第三十四號作品。最後一首無言 歌即練聲曲《 Vocalise 》,是今日最為人所熟悉的一首。這首曲子從頭至尾沒有一句 歌詞,而以“ ah” 或 “ ooh” 作為發聲詞的圓滑線條堆砌而成。演唱者(通常是女 高音)以人聲模擬樂器,如小提琴或豎笛等吹奏出平滑冗長的大型線條。這次演出是弦 樂團的改編版本,小提琴擔任女高音優美的旋律線條,旋律中彷彿可以感受到俄國冷冽 的寒冷氣候,如同馳騁在荒涼的大草原上,深沈卻內斂,緩緩堆積醞釀,透露出拉赫曼 尼諾夫移居美國後,對祖國不可遏抑的思念之情。藉著那些悠揚哀淒的高音,傳遞他遙 遠強烈的思愁。
曲目解說 (2) 弦樂四重奏 J.S. Bach / Jesus, Joy of Man's Desiring 巴哈:《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
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樂曲,此曲是出自巴哈第 147 號 (BWV147) 清唱劇「以心、 口、行為和生命」 (Herz und Mund und Tat und Leben) 。這首清唱劇本來是為待降 節的第四個禮拜日 ( 也就是聖誕節之前的禮拜 ) 而寫的。歌詞中清楚的告知擁有耶 穌是何等的喜悅、平安,而且每個人都有資格歡慶救主的降臨。 英文版歌詞及中文翻譯 Jesu, joy of man's desiring 耶穌,世人仰望的喜悅 Holy wisdom, love most bright 神聖的訓言,最光明的愛 Drawn by Thee, our souls aspiring 受您引導,我們的靈魂得到啟示 Soar to uncreated light 翱翔到永恆的光中 Word of God, our flesh that fashioned 神的話語, 創造我們的肉身 With the fire of life impassioned 藉由生命激起的熱情火花 Striving still to truth unknown 戮力探得未知的真理 Soaring, dying round Thy throne 切望圍繞著您的寶座翱翔
曲目解說 (3) 弦樂四重奏 J.S. Bach / Air on the G String 巴哈:《 G 弦之歌》
巴哈一共寫了四首管弦樂組曲,《管弦樂組曲》 第三號 BWV168 原是管弦樂作品 ,但 第二樂章 Air 卻只使用到弦樂器的演奏 ,主奏旋律是第一小提琴。 而此第二樂章 Air 歌調被德國小提琴家威爾海密 (August Emil Wilhelmj , 1845~19 08) 改編成只用小提琴 G 弦演奏的獨奏曲而更加聞名。 此作完成於 1730 年,包含五個樂章: ①序曲, 4/4—2/2—4/4 拍子 ② 歌調( air ), 4/4 拍子 ③ 嘉禾舞曲 I/II , 2/2 拍子 ④ 布雷舞曲, 2/2 拍子 ⑤ 基格舞曲( gigue ), 6/8 拍子 樂器編制:雙簧管 *2 、小號 *3 、定音鼓、小提琴兩部、中提琴、數字低音
曲目解說 (4) 小提琴與鋼琴二重奏 E. Elgar / Salut d'amour Op.12 艾爾加:《愛的禮讚》
《愛的禮讚》(法語: Salut d'amour ),是英國作曲家愛德華 · 艾爾加於 1888 年創 作的樂曲,樂曲採用三段體,具有典型的小夜曲風格。原曲是 E 大調,為小提琴與鋼 琴的作品,也改編成各種樂器,今演出 D 大調版本。 艾爾加於 1888 年 7 月在旅途中完成了曲譜,當時他已經與卡洛琳 · 愛麗絲 · 羅伯茨訂 婚。由於愛麗絲精通德語,他將曲子命名為「 Liebesgruss 」( Love's Greeting ), 題詞為法文「 à Carice 」。「 Carice 」是他未婚妻名字的縮寫,也是他們兩年後出生 的女兒的名字。 他於 9 月 22 日從克雷文的友人那裡回到位於倫敦的家後,將這首曲作為訂婚禮展現給 愛麗絲。而愛麗絲以自己幾年前寫的叫做《拂曉的風》( The Wind at Dawn )的詩 作為回應,艾爾加很快為之譜了曲。 一年後,德國朔特音樂出版有限公司買下《愛的禮讚》的版權,以四個版本出版:小提 琴與鋼琴、鋼琴獨奏、大提琴與鋼琴、管弦樂改編曲,但銷售不理想。於是出版商將曲 名改為「 Salut d'amour 」。艾爾加後來意識到,這個法文標題不僅適用於法國,也 幫助本作在其它歐洲國家獲得了認可。
曲目解說 (5) 小提琴與大提琴二重奏 R. Glière / Duo for violin and cello Op.39 格里埃爾:《為小提琴與大提琴的二重奏 作品 39 號》
格里埃爾是蘇聯作曲家,指揮家,音樂教育家,曾任基輔音樂院長,三度獲史達林獎。 普羅高菲夫 (Sergey Prokofiev) 和穆索斯基 (Nikolay Myaskovsky) 都是他的學生。 作品包含:歌劇、交響曲、室內樂曲、鋼琴曲 八首二重奏作品 39 是獻給 Boris Kaliushno , 1909 年完成,主要是為了教學的需求 ,並且顯示出格里埃爾對於短小形式的掌握度極佳。原曲包含八個小樂章, 1. Prelude( 序曲 ) 2. Gavotte( 嘉禾舞曲 ) 3. Berceuse( 搖籃曲 ) 4. Canzonetta( 短 歌) 5. Intermezzo( 間奏曲 ) 6. Impromptu( 即興曲 ) 7. Scherzo( 詼諧曲 ) 8. Etude( 練習 曲 ) 。 今日演出第 1 、 4 、 7 樂章:序曲—短歌—詼諧曲。
曲目解說 (6) 雙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之四重奏 A.L. Webber / All I ask of you 韋伯:《所求於你》 ( 出自歌劇魅影 )
這是韋伯的音樂劇《歌劇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裡的一個片段。乃是 女主角克莉絲汀 (Christine) 與拉奧子爵 (Raoul) 對唱情歌。今天演出的版本是由孫老 師編曲。歌劇魅影自 1986 年首演,於 1988 年獲得七項東尼獎,是史上最成功的音樂 劇之一。另外,於 2004 年,這部音樂劇被搬上電影銀幕,裡面的旋律家喻戶曉。
曲目解說 (7) 弦樂五重奏 C. Gardel / Por Una Cabeza 葛戴爾:《一步之遙》(出自電影女人香之探戈)
一步之差(西班牙語: Por una Cabeza )是一首著名的西班牙語探戈歌曲, 1935 年 由阿根廷歌手卡洛斯 · 葛戴爾作曲,亞法多 · 勒佩拉作詞完成。 西班牙語中的「 Por una Cabeza 」本為賽馬的術語,意思為僅以「差一個(馬)頭」 的長度險勝 / 惜敗,在歌曲中用來表示對情人之間錯綜複雜難以割捨的惋惜。 〈一步之差〉在許多電影當中出現過,包括《女人香》、《辛德勒的名單》、《魔鬼大 帝:真實謊言》、《教父》……等,而又以《女人香》的宣傳最為人所知,經常在探戈 場合中採用。 Tango 是一種阿根廷舞曲,源出非洲。二拍子,中速,切分音為其特色,强拍细碎, 弱拍平稳,節奏强烈,旋律活潑,情绪熱烈,主要用於社交舞會,也有纯器樂性的探戈 舞曲。
曲目解說 (8) 小提琴與鋼琴二重奏 J.S. Bach & C. Gounod / Ave Maria 巴哈和古 諾:《聖母頌》 巴哈與古諾的《聖母頌》最早於 1853 年以 Méditation sur le Premier Prélude de Pi ano de S. Bach 的名字出版。這首曲子中 包含了法國浪漫主義作曲家夏爾 · 古諾創作 的旋律,並結合了約翰 · 塞巴斯倩 · 巴哈的 平均律鍵盤曲集中 C 大調平均律前奏曲 (B WV846) 的旋律 ( 於此曲 137 年前所創 作 ) ,添加拉丁語聖母頌的歌詞之後完成的 一首聲樂曲。因為旋律優美,後人也將聲 樂的部分改成許多版本的器樂曲來演出。
曲目解說 (9) 弦樂五重奏 Jenny Sun / Lights of Hope 孫瑩潔:《希望之光》
這首作品是作曲家特別為竹風青塘的聖誕音樂會演出創作,以巴哈的平均律鋼琴曲集第 一首前奏曲為藍圖,在其和聲架構上寫出五聲部的對位旋律,以一直累積、向上提升的 飽滿和弦及色彩亮度,來代表一種希望與光明的感覺,也像是一首無詞的聖詩一般詠嘆 。
曲目解說 (10) 鋼琴三重奏 D.Shostakovich / 5 Pieces for 2 violins and piano Op.71 蕭士塔高維契:《為雙小提琴與鋼琴的五首小品 作品 71 號》 蕭士塔高維契為俄國現代名作曲家,年輕時展現前衛式的嶄新作風,大戰後回到重現傳 統樣式的風格中,音樂作品融合後浪漫主義、新古典主義風格及二十世紀創作手法。這 首為兩把小提琴與鋼琴的五首小品,原本包含五個樂章: Prelude( 序曲 ) 、 Gavotte ( 嘉禾舞曲 ) 、 Elegy( 輓歌 ) 、 Waltz( 華爾滋舞曲 ) 、 Polka( 波卡舞曲 ) 。這裡僅挑 1 、 4 、 5 三個樂章演出,並由中提琴取代第二小提琴的聲部。 Gavotte( 嘉禾舞曲 ) 是一種法國古代的民間舞曲,譯為嘉禾舞曲,節奏並不活潑, 4/ 4 拍,速度為中板,以弱拍子開始。 Polka( 波卡舞曲 ) 是捷克的一種民間舞蹈音樂, 源於 19 世紀中期的波希米亞。 以男女對舞為主;其音樂特點是節奏快速、活潑,二拍 子,在第二拍的後半拍上常稍作頓挫。
曲目解說 (11) 弦樂四重奏 Hisaishi Jō / Windy Hill 久石讓 / 《風之丘》 藤澤守藝名「久石讓」名稱源自他的偶像— 美國黑人音樂家及製作人昆西 · 瓊斯。他選用 與「昆西 · 瓊斯」發音相近的漢字「久石讓」 ( Kuishi Jō ),再將「久石」由音讀改為訓 讀,就變成了現在的藝名( Hisaishi Jō )。 個人主要音樂活動以創作電影配樂為主,特 別是宮崎駿、北野武、大林宣彥等導演的作 品。在 2015 年前久石讓曾八度獲得日本電影 金像獎最佳音樂獎,及七度獲得日本電影金 像獎音樂獎,並於 2009 年獲得日本政府授予 紫綬褒章。 《風之丘》出自宮崎駿的電影《魔女宅急 便》,故事以角野榮子的同名小說《魔女宅 急便》為藍本,電影只改編了其中一部分故 事。這部電影描繪出日本一般青春期女孩在 孤獨與挫折中,找尋與現實共處的故事。並 獲得 1989 年 Animage 漫畫大獎。 今以弦樂四重奏的版本演出。
曲目解說 (12) 弦樂與鋼琴之六重奏 I. Berlin / White Christmas 歐文 · 柏林:《白色聖誕》
《白色聖誕》是1954年由麥可·柯蒂斯導演的一部音樂歌舞劇,以流行歌曲作家歐文·柏林創作 的歌曲為特色,由平·克勞斯貝、丹尼·凱、羅斯瑪麗·克魯尼與薇拉·埃倫主演。影片中包含了許 多歐文·柏林膾炙人口的歌曲,例如"姐妹"、"藍色天空"等,自然也少不了"銀色聖誕"這首主 題曲了。片中另外一首歌曲"為你祝福"(Count Your Blessings Instead of Sheep)也獲得奧斯 卡最佳音樂獎提名。 這首作品有許多翻唱,最著名是美國歌唱家賓 · 克羅斯比 (Bing Crosby)於1942年唱紅的版本 ,單曲銷量創下了9千萬張的世界紀錄。 2009年,該版再創下了世界單曲銷售額超過億萬美元 的世界紀錄。 歐文·柏林 Irving Berlin 創作此曲時,就是在溫暖的南加州小鎮Banning,沐浴著燦爛的加州陽 光 ,寫下了這首世人不忘的 《白色聖誕》。今天,南加州的氣溫高達攝氏29度4,人們頂著烈 日高溫,身著夏裝,聽著賓 · 克羅斯比 Bing Crosby 唱的《白色聖誕》,的確另有一番情趣。 也許當年歐文身處沙漠邊緣的Banning,像生活在南加州的許多人一樣,太渴望有個白雪覆蓋 的聖誕節降臨,因此,才寫出了如此簡樸動情的歌詞,譜出這部久唱不衰的優美旋律。《白色聖 誕》在西方人的眼裡,有著一份深層的含義 ,它像徵著吉祥以及對幸福的期許。
White Christmas I'm dreaming of a white Christmas Just like the ones I used to know Where the tree tops glisten And children listen To hear sleigh bells in the snow, oh, the snow I said, I'm dreaming of a white Christmas With every Christmas card I write May your days be merry and bright And may all your Christmas' be white I said, I'm dreaming of a white Christmas Just like the ones I used to know Where the tree tops glisten And children listen To hear sleigh bells in the snow I'm dreaming of a white Christmas With every Christmas card I write May your days, may your days, may your days Be merry and bright And may all your Christmas' be white I'm dreaming of a white Christmas With every Christmas card I write May your days be merry and bright And may all your Christmas' be white
Silent Night Silent night, holy night All is calm, all is bright 'Round yon virgin Mother and Child Holy infant so tender and mild Sleep in heavenly peace Sleep in heavenly peace Silent night, holy night! Shepherds quake at the sight! Glories stream from heaven afar; Heavenly hosts sing Al-le-lu-ia! Christ the Savior is born! Christ the Savior is born! Christ the Savior is born! Silent night, holy night Son of God, oh, love's pure light Radiant beams from Thy holy face With the dawn of redeeming grace Jesus, Lord at Thy birth Jesus, Lord at Thy birth Jesus, Lord at Thy birth
平安夜 平安夜,聖善夜, 萬暗中,光華射, 照著童貞母照著聖嬰, 多少慈祥也多少天真, 靜享天賜安眠, 靜享天賜安眠。 平安夜,聖善夜, 牧羊人,在曠野, 忽然看見了天上光華, 聽見天軍唱哈利路亞, 救主今夜降生, 救主今夜降生。 平安夜,聖善夜, 神子愛,光皎潔, 救贖宏恩的黎明來到, 聖容發出來榮光普照, 耶穌我主降生, 耶穌我主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