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從華德福學習理論看遠距學習 Distance learn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Waldorf learning theory by Martyn Rawson BLOG Distance Learning, 4/2/2020 Martyn Rawson teaches in Kiel at the Waldorflehrerseminar/ at the Freie Hochschule Stuttgart/ at the Christian Morgenstern Schule in Hamburg, Germany. 作者 Martyn Rawson 為來自德國的資深華德福教 師,在撰寫這篇文章時已經為高年級的學生進行了 兩週的遠距教學,同時他也與其他各年段的老師有 密切交流。過去幾週,他為中國的華德福老師進行 師訓,因此也聽取他們的經驗,在撰寫文章時,中 國已有六週的時間進行遠距教學。 原文連結: https://www.goetheanumpaedagogik.ch/en/online-lernen-aus-derperspektive-einer-waldorf-lerntheorie
2
內文重點 1. 轉化性學習(transformative learning) 人的靈性核心(亦即自我)運用其生命力及物質 體,在與環境(包含文化及自然環境)互動的過程 中持續形塑自我的過程。自我在過程中建構穩定的 身份認同,並能夠獨立行事。 在換牙後,形塑物質體的力量被部分釋放,並持續 形塑個體內在的思想、情感和意志,讓個體的這三 個面向更加有個人色彩,人智學者稱這個過程為學 習。整個個體完全參與的學習,稱為轉化性學習。 換句話說,生活中個體透過感官接收到不同的經 驗,並對這些經驗產生情緒反應,心魂會吸收並轉 化這些經驗與情緒反應,形成記憶,這就是學習。 隨著時間,自我會從這些被轉化過的經驗與情緒 中,精煉出個人獨有的果實,使得個體的個性和能 力被淬練得更加豐厚,這便是長期記憶的形成。 這樣的過程,個體不僅累積了知識或技能,而是從 核心開始被轉化為一個截然不同的個體。
3
亦即,當我長出真正的「能力」時,我已是一個完 全不同的人,我們更加地老練,並且能夠理解更為 複雜的人事物,這就是所謂的轉化性學習。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學習都是轉化性學習。特別當 學習內容只含括了單一面向,不管是動作、思考或 情緒的學習,若學習未貫穿這三個面向,就不能稱 為轉化性學習。 2. 擴展性學習(expansive learning)與 防禦性學 習(defensive learning) 孩子和年輕人在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學習,但是, 若給予正式且結構化的教學,且教學的內容有仔細 地編排過,孩子便能夠有系統地一步一步學習。 當人們學習自己有興趣的事物時,會學習能力大 增,且學習的面向也會自行擴展。此時人們覺得學 習的事物和自己切身相關,並被這樣的意識驅動著 繼續學習,此為「擴展性學習」。 當人們只為外部的要求或壓力而學習,他們通常只 會做到勉強能夠過關,這是防禦性學習。 3. 表面學習(surface learning)與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
4
表面學習指的是短暫地記憶一些知識,背單字、記 誦專有名詞或數字等都是屬於這種學習型態。而深 度學習則意味著這些記誦的知識都能夠與更廣博而 有意義的脈絡相連結,長遠來說,這樣的學習能夠 增進理解。 透過應用和連結已知的知識,能夠促進深度的學 習,所謂「活的概念」能夠與生命中新的經驗互相 作用並轉化。每個影響深遠的新經驗都會讓人更加 敞開、擁有更廣博的理解和意義感,這些都會連鎖 地影響此人接下來的其他經驗。 4. 從華德福教育的角度來看,影響學習的因素包 括: • 放鬆、覺得安全; • 在學習的情境中,感到被需要及被歡迎; • 對學習社群有歸屬感,並且能夠參與其中; • 覺得被支持,並擁有必須的學習工具; • 能夠理解學習任務; • 覺得有必要努力參與; • 能夠適應情境,相關的感官有被喚醒。 在學校,平常的主副課程都規律地營造具有這些因 素的學習氛圍。若是線上課程,則有以下建議: • 讓師生、親師、以及同儕間能夠順暢地溝通, 並擁有屬於同一個群體的歸屬感。因為每個家
5
庭各方面的資源條件不等,教師需確保每個孩 子都擁有好的溝通和學習管道。 • 需要有一套固定的韻律活動讓孩子即使只有一 個人都能夠獨立操作,如伸展、跳繩、平衡活 動、練習九九乘法、背詩和唱歌。孩子在進行 其他的學習活動時,也應不時停下來活動身體 (如爬樓梯、跳繩、單腳跳、拍手等)。 • 即使不能見面,每天孩子都要能夠有能夠與老 師和其他同學接觸的機會,如打電話或其他數 位管道。 • 對不確定怎麼做的同學,要給予明確的指令和 支持。 • 鼓勵孩子們和同學保持聯絡,並彼此幫助。 教師要遵照施泰納的「靈魂經濟」1準則,確保能在 最短的時間內用最簡單的方式給予孩子最多的學習 資料。要讓孩子們能夠感受到一致,亦即,孩子能 夠理解並覺得自己能夠完成學習任務,並擁有所需 的學習工具和資源,孩子也必須感受自己正進行的 任務是有意義的。 線上教學的建議: 1
施泰納首先將人智學作為理解華德福教育背後原則的基礎。在接下來的內容中,他將
基於人的教育描述為不斷發展的身體、靈魂和精神。從這個角度來看,華德福教育取決 於教師觀察和回應孩子每個發展階段的能力。施泰納展示了華德福教育如何強調對兒童 內在能量的有效利用,以及如何通過在適當的時間給予他們所需的東西來培養孩子的自 然發展階段——這種方法被施泰納稱為「靈魂經濟」。
6
• 提供足夠的學習材料、降低技術操作的複雜 度、給予清楚的指令,並時常重複任務的目標 和進行的方式。要求孩子若懂了老師說的話, 要給予回饋(一個笑臉就已足夠)。 • 清楚給予指令,告訴孩子需要工作多長的時 間,通常工作時間不會超過一般課堂的時間, 也可能會比一般課堂時間還要短。好讓孩子 (及家長)不會感到焦慮。 • 鼓勵孩子若累了就休息,去做其他事情。 • 因為缺乏接觸的關係,他們也需要老師更多的 回饋和承諾,好讓他們感到安心。 要怎麼在教學中實踐「靈魂經濟」呢?教師要注 意: • 老師的備課深度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品質。教 師必須先知道孩子需要學會什麼、學習重點是 什麼,並簡明扼要地呈現給孩子(老師也要選 擇並刪除一些不適合的學習材料和目標)。 • 學習的材料和學習過程應該盡可能地以藝術的 方式呈現,讓孩子在有意義的整體脈絡中看到 他們正在學習這個部分。學習的材料要在美學 上有較高的品質。 • 要按照孩子個別的學習需求和興趣量身打造學 習材料。 • 教師應規律地提供個別化且具體的學習回饋 (這也讓孩子明白教師的期待)。
7
具體的作法: • 小心地選擇或創造學習材料,以符合學生的學 習需求與情況的限制(尋求協助,以克服使用 數位工具的技術困難)。 • 與其他老師合作,確保孩子不會拿到太多或太 少的學習材料。 • 按照能力設計孩子能夠獨立完成的任務,不需 要父母的幫忙(不要太過依賴父母,不是每位 父母都有這麼多的時間及心力教孩子)。
8
以下是一般我們在說的七個學習階段與線上課程的 對照:
9
10
很明顯地,線上教學及在家自學缺少了一些學習的 關鍵點,例如以老師作為學習楷模、透過社會參與 學習、第一手的豐富學習經驗,及調整自己的狀態 以進入專注的學習。
11
然而,在這特別的時刻,如果教師仍能謹記華德福 教育的原則,仍能支持孩子的學習。 * 如欲閱讀更詳細的資料,可參考以下網站: ww.learningcommunitypartners.eu * 原文後附的參考文獻: Loebell , P. 2000. Lernen und Individualität: Elemente eines individualisierenden Unterrichts. Weinheim: Deutscher Studien Verlag. Loebell, P. 2017. "Lernen im Kontext der Waldorfpädagogik." Lehrerrundbrief 102 (May):3145. Rawson, M. 2018. "Life processes and learning in Waldorf pedagogy." Research Bulletin for Waldorf Education XV111 (2). Rawson, M. 2019. "A complementary theory of learning in Waldorf pedagogical practice." Research on Steiner Education 9 (2):1-23. Rawson, M. 2020. Waldorf Education Toda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Abingdon: Routledge.
12
Schieren, J. 2012a. "The concept of learning in Waldorf education." Research Bulletin for Waldorf Education 17 (2):37-46. Schieren, J. 2012b. "The concept of learning in Waldorf education." Research on Waldorf Education 3 (1):63-74. 摘要翻譯:蔡佳恬 編輯:基石華德福實驗教育機構文宣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