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 Huang Industrial Design Portfolio
Content Content
..............................................................
1
Product Design ............................................... 3 Humvil 57 ................................................. 5 SOS Tourch ............................................ 13 Bicycle Decal Design .......................... 17
1
Cultural Design ............................................. 藺Brush .................................................... 藺編工作臺 .............................................. 涼.背 .......................................................
31 33 37 41
Concept Design ............................................ 扣.釦.叩 .............................................. 同成輪胎LOGO設計 .............................
45 47 51
Resume
55
............................................................
2
Product Design
3
4
5
6
7
HUMVIL 57
Humvil 57專為喜愛在海面馳騁的遊艇愛好者設計。藉魔鬼魟魚自在在海中翱翔的姿態 ,傳達您那嚮往自由的靈魂。結合速度與優雅,質感與美學於一身,展現您獨道的品味 。乘著浪花,讓您翱翔在遼闊無際的海面上。 Humvil 57不只展現您對自由的嚮往,對美學的品味。更如同敏捷優的魔鬼魟魚身為海 中的護衛者,守護家人、守衛地球。
8
流線型船身 Humvil 57流線型的船身設計,藉由流暢俐落的肩線及內收的腰線,表現魔鬼魟魚在海 中自在悠遊的身影。與您追求速度刺激,嚮往自由大海的靈魂互相呼應。
魟魚意象 Humvil 57造型靈感來自魟魚,魟魚優雅 流動的線條,正好與Humvil 57雙體船的 造型一拍即合。整體設計以魟魚優游徜徉 在大海中的意象,呈現Humvil 57優雅尊 貴的質感。
鹰眼頭燈 Humvil 57擁有一對銳利的頭燈,不但象 徵魔鬼魟魚海中守護者的英氣。同時兼具 安全與警示功能。 流線型燈眉設計,做為日行燈使用。眼睛 形狀的HID大燈及LED燈組,在夜間提供足 夠的照明。並可作為訊號燈,與他船傳遞 訊息使用。
10
綠能環保 Humvil 57與熱愛大自然,注重環境保護的您,一同為保護大自 然盡一份心力。 Humvil 57備有隱藏式太陽能板,做為輔助電力的來源。降低引 擎發電系統的負荷,減輕引擎負荷,同時降低油耗。
海上私人堡壘 船艙內有一主臥室及可容納兩人的客房,主臥室與客房分屬兩側 船體。讓您與好友出遊又可保有與家人的私人空間。在這海上的 私密堡壘,盡情享受自由又隱密的生活樂趣。
11
12
13
初步估計台灣登山健行為主要運動的人口約有500萬,曾經攀登3000公尺以上 高山的人口約有50萬人,而經常登高山的人口大約是3至5萬人。(中華民國健 行登山會-葉金川) 然而登山的過程可能遭遇各種不可抗力的意外,為了確保登山者的生命財產安 全,降低山難發生時的傷害。除了需要保持冷靜、維持體力,待在安全且容易 發現的地點之外。 如何讓搜救人員迅速且準確的尋獲,是最重要的。本設計利用雷射光束搭配圖 透鏡應用,投影長時間,穩定而明顯的記號於高空中。比起傳統求救方式更能 吸引搜救人員注意,讓搜救人員更容易發現受難者。可有效幫助受難者成功脫 困。
14
環境光
指向光
吊掛用掛環
15
磁力吸附
手搖發電
SOS雷射投影功能
本設計具備環境光、指向光、SOS雷射投影功能。讓使用者不只是遇難時可以使用 ,平常也可作為露營燈或強力手電筒使用。 亦可手搖發電,補充電力,讓SOS TORCH續航力更持久。除了雷射投影用的腳架 之外,也可以磁力吸附於登山杖,以應付各種野地狀況的需求。
16
17
18
Road Bike - Sport 系列 兼具速度與性能的高品質車系
以高級公路車為主,強調輕量化、低風阻,以及變速靈敏等。搭配高級零組件如Campagnolo Athena, Shimano Ultegra, Shimano Tigra,是注重性能與品質的車系。
流線的設計風格
採用豹,黑豹,風等意象來呈現,整體以流線且有速度感的風格設計。並在車頭、前叉等處 ,以汽車設計的概念,設計家族識別意象。
19
20
Road Bike - Classic 系列 傳承經典的力學之美
即使自行車已經發展出如鋁合金、碳纖維等,強度更高,重量更輕的車架材質。但仍有許多 愛好者衷於Cr-Mo鋼管車架的結構力學美感。
美式經典的設計風格
本系列為呈現此傳統車架的經典之美,特別以經典復古的風格設計。如CLA-700,以大器的 美式風格襯托精美銅焊工藝製作的車架特色。以及RC-700,承接並簡化CLA-700的裝飾性設 計,呈現的復古簡單的裝飾風格。
21
22
Mountain Bike 注重技巧與操控性的山中靈獸
在林道越野競速,或是完全Off Road的越野騎乘,甚至是有如玩命的Down Hill下坡競賽。 Mountain Bike講求的是騎士的專注力、操控的技巧、車的避震性能、車體剛性強度等等。
越野靈動的設計風格
本系列,以森林中的王者作為靈感來源,設計King Kong 、Neofelis、Tiger等車系。包括車 頭的家族識別,上管擷取動物意象做點綴、下管的品牌名稱以更俐落的字體呈現。也設計 Mountain Bike車系的專屬LOGO,強化車系血統特色。
23
24
Cross Bike - CRX 系列 兼具速度與靈活性的混血跨界車種
有如汽車的跨界SUV,自行車也有跨界的Cross Bike。兼具公路車降低風阻與輕量化的設計, 以及登山車靈巧的操控性與越野能力。
以"X"象徵跨界混血
整體以"X"作為視覺意象設計,車頭家族識別以"X"為主融合品牌意象,車系專屬LOGO強調 "X"跨界混血的意象。
25
26
Fixed Gear 流行與個人風格的象徵
在都市叢林中流行的Fixed Gear,已經成為新的潮流象徵。簡約美觀,用色大膽凸顯個人風格 ,同時強調操控技巧,與人車合一的操控感受。
性格化設計風格
本車系風格,以簡約時尚為主。以簡單俐落品牌LOGO及車系LOGO設計,時尚流行的車色應 用,特別強調本土精神的Love Taiwan國旗車設計,強調流行與個人風格特色。
27
28
Fat Bike - Beast 系列 雪中巨獸,極端氣候的王者
巨大的輪胎,讓他能在雪地中暢行無阻。也能在柔軟蓬鬆的沙地上,讓你享受操控駕馭的樂 趣。有如重型機車的外觀,流露出美式硬派大腳車的性格。
美式硬派設計
以雪怪為發想,設計Beast車系的車頭家族識別,搭配車系專屬LOGO,下管的帶入怪物意象 的品牌LOGO,襯托這部雪中巨獸。
29
30
31
Cultural Design 傳統工藝的獨特性與量產製造的效率性之間的權衡 因為一些機緣認識台灣藺草學會,藺編工藝數十年來都是傳統的手工編織,具有非常 高的獨特性及工藝價值。可惜近年因為工業化的影響,除相關產品逐漸被工業產品取 代,編織人才也因需負擔家計,幾盡流失。如何提升藺編工藝產品的價值與附加價值 ,並且降低成本一直是台灣藺草學會努力的課題。 根據兩、三年來參與大小活動時的觀察,認為除了教育消費者關於藺編工藝產品的工 藝價值與其獨特性之外。應當權衡工藝的獨特性與量產製作的效率性,例如:導入模 組化製程的概念,讓產線中的每位工藝師都能發揮她們最擅長的技巧,降低機會成本 ,提高製作效率,並同時維持工藝產品的獨特價值。
32
藺Brush
參加:2013愛藺工藝獎 菁豔組 第二名 組員:林奕嘉、周恩柔、黃介廷、劉奕伶
提高附加價值 33
廢材再利用
清潔小物
34
藺編餘料
餘料再利用
再創新價值
藺編過程中,會產生許多尺寸不 以往這些餘料都是丟棄不用,若 將餘料聚集、析細,搭配質感溫 一的餘料,但他們仍帶有藺草獨 能再利用,將提高藺編產業附加 潤的木料。以新概念,再創藺編 特的質感與芬芳。 價值。 產業新價值。
35
藺Brush 藺草本身具有溫潤的質感、與獨特的芬芳。常被用 來做為非常精美的傳統工藝產品。然而在製作精美 工藝產品的過程中,亦會產生很多餘料。 故這次參選愛藺工藝獎時,與團隊同學共同發想。 藺草餘料是否可以在保有其溫潤質感與香氣的同時 ,提升藺編工藝產業的附加價值。
藺編工作臺 提升藺編工藝師的形象與自我認同 ,並改善工作環境。
37
38
藺編工藝產業是一項已經發展近百年的工藝,現存 的藺編工藝師,幾乎都是上了年紀的婦女。經過長 年的勞動加上身體的老化,身體多少出現一些痠痛 以及職業傷害的現象。 另一方面因為台灣社會的普世價值認為,工業商業 或醫師、老師、律師等專業才是專業。所以她們雖 然身懷絕技,但從不認為這項技藝是特別的,是專 業的。 為了改善這些狀況。理事長請我設計這個藺編工作 台,除了可以改善她們的工作環境,減少身體的負 擔。還可以提升藺編工藝師的自我認同感與專業形 象。更可以促進藺編工藝產業的文化交流與推廣。
藺編工藝師的職業傷害
因藺編工藝品多為大面積產品,故工藝師多席地而 坐。長時間累積,將增加腰、背與膝蓋負擔。 顧客參訪時,也會一起坐或蹲下,也造成參訪顧客 的不適與不便。
39
符合人體工學
促進交流推廣
提升專業形象
參考人體工學設計的高度 顧客參訪時,也可以輕鬆地坐在工 以深色木質顏色襯托藺編工藝師的 ,讓工藝師工作時可以更 藝師的身邊。更輕鬆愉快地與工藝 專業形象,不但減少身體負擔,同 省力的坐下或起身,降低 師交流討論,了解藺編工藝產業。 時也提升他們的自我認同感與專業 身體負擔。 形象。
涼‧背
參加:2013 台灣藺草學會 WorkShop 成果 組員:郭蓁蓁、黃介廷、廖怡雅、雷紫茵 在這炎炎的夏日,汽車室內溫度極高、且悶熱難耐。 即便開了冷氣,駕駛及乘客仍因為皮質座椅不夠透氣 ,而感到背部潮濕悶熱。為了讓乘客及駕駛,在乘車 時有更好的品質及舒適度,提升駕車安全性。故如何 維持人體最大散熱部位,”背部”的空氣流通為首要 重點。 藺草編織材質本身具備親膚性及吸濕排汗等特性。故 以此作為與人體接觸的介面,並同時利用彈性鋼絲撐 出空間以促進空氣流通,維持背部的空氣交換速率, 以達到乾爽舒適透氣的設計目標。
41
42
涼‧背 透氣舒適
幫助空氣流通,保持涼爽 舒適。
43
符合人體工學
靠墊的曲度有助於校正坐 姿,保護腰部肌肉。
藺編工藝特色
藺草編織的材質舒適乾爽 ,自然環保。
44
45
Concept Design
46
扣.釦.叩 結合隔熱、攜帶、固定,三種功能的環保杯套 參加:2013綠色科技創新創意競賽 入圍決賽 組員:黃介廷、廖怡雅
47
設計概念 據世界咖啡組織統計,台灣每年喝掉19億2千萬杯咖啡,製造大量的垃圾,包括杯套、 杯拖、提袋等。顯示購買咖啡時,有三種使用需求,隔熱、固定、攜帶。 本設計以樂高積木為靈感,以多顆粒相互咬合的方式固定,凸起之顆粒同時兼具隔熱 效果,且經過組裝之後可達成固定、攜帶之功能。 採用紙漿模塑技術製作,生產過程可將材料浪費降至最低,產品整體皆可回收再製。
咖啡市場廣大
據世界咖啡組織統計,台灣 一年喝掉19億2千萬杯咖啡 。
造成大量浪費
從杯套、杯架、到提袋,製 造大量的垃圾。
咬合固定原理
當多顆粒重複咬合時,咬合的摩擦力便以倍數成長 ,可形成堅固的固定機制。且這些凸起顆粒不但具 有固定的功能,本身形狀便具備隔絕熱源的功能。 49
裁切線設計
產品本身設計有便利裁切線 ,方便裁切使用。
生物可分解
使用紙漿模塑技術,生物可 分解之環保材質。
綠色設計
從搖籃到搖籃的設計,可不 斷回收,循環使用。
同成輪胎LOGO設計 因朋友介紹,接的品牌LOGO的設計案,不過後來因為客戶內部因素,專案並未繼續。 客戶為一家輪胎代理公司,起源自新竹的謙成商行。故本設計以謙成商行的公司原址的家徽標誌為靈感 ,呈現仿巴洛克式、具濃厚裝飾性的設計風格。 盾形設計,象徵堅不可摧,數十年如一日的服務品質。麥穗形象,延伸自家族企業的標誌,代表飲水思 源的心情。書寫體K設計,呈現仿巴洛克式風格華麗與裝飾性的美感。
51
原LOGO
公司原址
其他提案
依客戶要求簡化,或其他配色設計之衍伸 變化。
黃介廷 J.T. Huang
E https://tom790
設計是一種權衡,創意、美感、需求、製造之間的權衡。透過權衡,交織最適
經由碩論"設計團隊與代工企業之創新產品開發程序之研究-以自行車量產 產知識,藉此縮小概念與量產的落差。 因此,畢業後選擇模具設計產業。培養專業量產開模知識的同時,也體會到 不斷的與客戶端、製造端、組裝端、使用端溝通協調,才能做出同時符合客戶 的設計。 經過模具設計的洗禮,追求設計在美感與需求、理想與現實、設計與製造、 適合的設計。
Experience ‧2014/11-2017/10 模具設計工程師(研發替代役) 均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3/3-2014/4 實習(產學合作專案) 宇輪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2011/7-2011/8 實習 亞思設計有限公司 ‧參加 2013 ICID Workshop with CRE8 Design ‧參加 2012 ADA SEOSAN KOREA International Student Design Workshop ‧參加 2011 IDA台北世界設計大會 – 新世代交叉設計營
Award ‧2013 TOKYO IASDR 論文發表 ‧2013 IEDRC DUBAI 論文發表 ‧2013國立中興大學綠色科技創新創意競賽 入圍決賽 ‧2013 第三屆大專生迴游農村競賽 第二名 ‧2013 愛藺工藝獎第八屆 菁艷組 第二名 ‧2011 國立聯合大學海報設計競賽 第三名 ‧2010 行動餐車創新創業競賽 最佳商品化獎 53
Date of Birth:1990/08/17 Mobile:0963235816 E-Mail:tom79083022@yahoo.com.tw 083022.wixsite.com/jt-huang-protfolio
適合的設計。
產為例"研究,認為設計師應具備一定的量
到設計師除了以自身知識做基礎,也需要 戶要求、生產製程、組裝工序、使用需求
、人與人之間的權衡。透過權衡,交織最
Education ‧國立聯合大學 創新設計產業碩士專班 101級 ‧國立聯合大學 工業設計學系 97級 ‧國立新竹高級中學 94級
Strengths ‧邏輯思考 ‧溝通協調 ‧專案發表 ‧造型設計
‧機件拆模 ‧製程知識 ‧Sketch ‧3D Modeling
Technical Skills ‧Unigraphics(UG) ‧Solidwork ‧CATIA ‧Alias
‧Photoshop ‧Illustrator ‧CoreDraw 54
Thanks for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