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动作心理学》菲利普·图赛

Page 1



前言 本书所用的插图大都是真实的照片,展示了人类情感的具体存在形态。一些图片是从真 实录像带中截取的,来自真实生活情景,是第一手资料。借助信息分析技术系统,我们能够 观察提供录像的这些匿名人士的身体语言。如果你偶尔也能从别人的面部读出他想要掩藏的 情感,就像我们研究某些身体动作发现别人内心的情感时一样,别忘了,当你遭遇和这些人 同样的情感矛盾时,你的内心也会经历和他们一样的情感起伏,而这些,也同样会通过身体 语言形诸于外。

第一部分

身体传情达意

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情感,却很难准确定义何为情感。 ——约瑟夫·勒杜

当我说我很生气时,我有可能是真生气,也可能是说谎,还有可能是害怕或嫉妒,抑或 兼而有之。通过观察身体语言,能更好地判断人的真实情感。 ——唐纳德·赫布


引言 身体语言是世界通用的语言。也许有人会持不同意见,因为他们认为身体语言与生活环 境、文化背景息息相关。身处的地域不同,身体语言表达的含义也不尽相同。他们甚至以某 个民族特定的象征性手势为例,来证明身体语言确实是与地域紧密相连的。他们是对的!但 我在这本书里要说的并不是这些。 人类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每天都在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模式。我们徜徉在文 化的海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受到文化的影响。但是我们对文化和身体语言的关系的思 考,不能仅仅停留在上述层面;身体语言的存在,也并不局限于文化产生后的这些时代。 身体语言逐渐形成并开始通用,可以追溯到几百万年前,那时人类已经进化到开始直立 行走了,而人类使用语言交流距今才几万年。这两个时间点相隔如此久远,所以身体语言有 足够的时间进化成为人类基因的一部分。一个生活在时尚都市曼哈顿的人对孩子说话的神情, 和居住在新几内亚小茅屋里的人对孩子说话的神情可能是一样的,对此我们毫不怀疑,因为 他们同属人类。 大约 3.5 亿年前,人类智慧开始出现;大约 700 万年前,人类开始直立行走,人类共同 的基因库开始形成。发展至今,现代人从一出生,大脑就能获取必要的知识去认识和了解对 方。

身体语言的通用性是编写本书的先决条件。本书图文并茂,通过一系列图片来解析身体 语言,比单独的理论阐述来得直观。我相信,读完本书后,你会由衷地赞同: “身体语言确 实是世界通用的! ” 身体语言能表达情感,不论这些情感你是否愿意在在他人面前表露。我们将通过不同的 身体姿势阐述身体语言,而这些不同的身体姿势永远遵循以下三个规则: 1. 人类的所有情感,都可以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姿势清晰辨识。 2. 当我们想掩饰内心情感时,手部动作总会暴露出面部或身体意欲隐藏的情感。


3. 当我们想表达内心情感时,手部动作会朝向我们的交谈对象。 有关身体语言,本书生动且严谨地描述了有关它的三个客观事实: 1. 身体语言首先是一种传递情感的语言。 2. 身体语言也是一种能抑制情感表达的语言。 3. 归根结底,身体语言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语言。

第1章

身体自说自话

情感是人类生活的基石,它源于人类内心的判断。令人费解的是,情感没有得到主流学 科的重视,却在人文学科中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因为情感是肉眼可见、无法掩饰的;情感 真实存在,能被衡量和描述。身体动作的细微变化体现了情感的变化。我们现在谈论“身体 语言”也正是基于这些原因。有的人倾向于用更为专业的表达方式——“非言语语言”来代 替这个流行词汇。事实上,这两种表达方式相互照应、彼此包含,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读身 体语言。

无言的语言 首先,身体语言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在日常交流中,80%以上的信息都不是通过话语, 而是通过其他方式交流得来的。其次,人们也没想过要违背这种交流方式,哪怕只是怀疑。 但奇怪的是,即使在现在,人类的非言语语言仍没有得到严谨的研究和严格的分类。 对人类来说,身体语言仍是一个谜。它是人类认知的一块“空地” ,仿佛不存在一样。 你不理解我想说什么吗?你不赞同这种看法吗?好吧,把你的大词典拿出来,查一查“口头 的”反义词。你觉得能找到类似“非口头的”这样的词吗?你错了。“非”和“口头的”这 两个字在词典里是没有关联的。 “非口头的”不是“口头的”反义词,正如“非战斗”不是 “战斗”的反义词一样。 “口头的”反义词是“书面的”。但正因缺乏理论性, “非口头的” 表达方式反而更通俗易懂。 身体语言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至关重要。还是刚出生的婴儿时,医生通过观察婴儿的身 体语言,判断他们的身体状况。医生会检查婴儿的皮肤颜色。婴儿出生后第一次呼吸空气时, 皮肤会呈粉红色。这些迹象传达出有关婴儿健康状况的信息。


我们常常依据什么来判断某个学生“看起来挺聪明的”呢?恋人之间又是如何相互“看 对眼”的呢?除了一些基本标准,几乎都是通过非言语的方式进行的。准备参加工作面试时, 男人会刮刮胡子,女人会化化妆,因为他们都知道第一印象非常深刻,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 改变。而第一印象属于非言语的范畴。 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在使用丰富的非言语信息。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彼此 适应,有效地沟通。 有些人无法解读身体语言。实际上,那是因为他们无法从交谈对象的面部表情或身体姿 势中获取有效信息。这类有一定社交障碍的人可能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他们能够感知自身 的情感,却很难辨识他人的情感。因为无法解读他人的潜在语言,大大削弱了他们在社会交 往中的应变能力。试想你刚得知一个好消息,开心地笑着告诉一位朋友,而这位朋友却毫无 反应,因为他刚刚得到一个坏消息。若你感知不到他的情绪状态,继续冲着他说笑,就可能 会被他认为不懂人情世故。了解了身体语言,才能正确地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从而用适当 的方式与人交流。 身体语言完美地诠释了人类的情感及潜在的语言。通常来说,我们更容易解读录像带中 人们所说的谎言。在观看将声音剪切掉的录像时,人们感知到的信息,就完全是从身体语言 中得到的! 智商(IQ)测试的能力中包含了非言语能力,但这个测试降低了人解读三维空间,比如 身体语言的能力。而这种珍贵的能力到处都在“发光” ,比如它能帮助我们进行巧妙的谈判, 也能让那些从不正眼看我们的人对我们青睐有加。 公司雇用新员工时,会要求他们表现积极、主动,但并不考核他们的非言语能力。可我 们都知道,在当今社会,炙手可热的第三产业,很多都是软实力和硬实力相结合的职业。职 员既要能处理技术问题,还要能向客户提供解决方案。而要处理好这些问题,就必须具备解 读身体语言的能力。

罗森塔尔效应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没意识到身体语言的重要性,直到美国学者罗伯特·罗森塔 尔通过实验,验证了身体语言对日常交流的实际影响。自此,常被忽略的身体语言开始得到 人类的重视。 罗森塔尔选了两组小白鼠,要求学生训练这些小白鼠完成穿越迷宫的实验。他告诉学生: 第一组小白鼠智力一般,另一组小白鼠非常聪明。实际上,这两组小白鼠的智商是一样的。


结果,那些被认为比较聪明的老鼠成功地先走出迷宫!罗森塔尔感到非常困惑。为了更好地 观察,他将注意力从老鼠的身上转到老鼠训练员——学生的身上。他发现,第二组学生对那 些所谓的聪明老鼠倾注了更多的关注,受到精心照料的小白鼠也显得更从容、镇定。在训练 员下意识的关注目光的引导下,它们比另一组老鼠更成功地完成了实验。 由于这些实验的对象是动物,听不懂人类的语言,所以不可能是学生所说的话语让它们 的态度发生转变。这些小白鼠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应归功于身体语言对它们的影响。 罗森塔尔没有停止对身体语言的研究,他继续进行实验。只不过这一次,他的实验对象 变成了人。新学年伊始,他告诉一些老师,经过智力测试,某些学生拥有非凡的智商,他提 议学期结束时再次评估这些学生的学习情况。正如你已经猜到的那样,这些学生其实资质平 平,并不比其他学生聪明。但在学年结束时,他们取得了高于平均水平的成绩,有的甚至成 绩优异。这种现象后来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也叫皮格马利翁效应。这个效应的原动力,就 主要是非言语语言——身体语言。

身体语言的五个层面 这里要明确指出,所谓的“身体语言”,是指一切无需话语的语言。大脑进化成熟后, 人们进行交流沟通时,它就能识别不同脑区处理的形式不同的非言语信息,身体语言就是其 中之一。大脑能够迅速识别这些信息,并对其进行思考和分析。 当你与人交谈时,如果对方与你保持一定的身体距离,他就是在无意识地传递某种特定 的身体语言。 距离属于“邻近语言”的范畴,是人类交流过程中心灵深处的距离,它影响着人们处理 人际关系的方式。你选择用什么方式与人交流,取决于你与交谈对象的距离远近。你是选择 站在他身旁还是面对他,取决于你对交谈对象的热情程度。 声音属于“类语言”范畴,不通过言语就能影响交流。比如,对晚饭不满意时,你可能 会用特殊的语气说: “真香啊! ”这其实是告诉大家,这顿饭非常难吃。“类语言”是间接的 身体语言。 气味、颜色、衣着打扮等属于“亚语言”范畴,也会下意识地改变交流方式。 “超语言”的显著特征则是有意识地解读信息,如通过对交谈对象的衣服、戒指、手表 品牌的观察并在大脑另一部分进行信息甄别,从而影响人们的交流方式。 身体语言与上述情况都不同,它属于“前语言”范畴。在交谈开始之前,大脑以无意识 的方式指挥我们靠近对方的身体。正是基于这一原理,我们能自然地认同对方,(即情感同


化)并在交流过程中相互适应。大约十五年前,科学家就发现脑部左侧皮层负责情感同化这 一功能。这种大脑机制表明,大脑具有调动身体语言的能力,仅仅通过简单地注视对方就能 了解对方的一些信息。解读他人的身体语言,就是解读他人的情感密码。

第2章

情感有妙用

一些新发现会对人类文明造成冲击,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日常思维。比如不久前 我们还认为,在情感、情绪的影响下,人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情感会使人失去理 智。可现在我们知道情感并非大家常说的“动物精神”——容易受环境影响的非理性行为。 自查尔斯·达尔文以来,科学家们都认为恐惧、愤怒、喜悦和悲伤是人类最普遍的情感, 至二十世纪 90 年代时,学术界对情感的理解和诠释仍未超出这个范围。新近出现的一个重 大发现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那就是“情商”。 约瑟夫·勒杜发现,大脑里有个情感中枢,叫杏仁核,它的功能是产生情绪,让我们在 意识到危险之前就做出反应。这一发现在学术界掀起轩然大波,是人类第一次通过理性的视 角来解读情感。这一发现表明,人们需要做出明智的决策时,并非总是依赖大脑皮层,还依 靠情感。 大约在同一时期,在爱荷华大学研究团队的协助下,安东尼奥·达马西欧有了新的发现: 大脑中枢中负责情绪的区域一旦被破坏,人就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因为大脑再也无法判断 什么是真正重要的。 这两位研究者对情感进行了正确的定义。他们指出,因为情感的参与,人们才能对复杂 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在正常的状态下,情感能帮助我们区分最重要和次重要的事情,没 有情感就没有理性。情感荣登心灵宫殿的宝座,因为它是人类判断力的主宰。

分清信息的主次 情感能综合各种不同的数据、信息、事件和事实,最重要的是,它能区分它们的轻重缓 急,使人能更理智地处理事情。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假设你的爱人在你的语音信箱里留下这 样的信息: “亲爱的,我本来打算去校门口接孩子,可是我临时有点儿事,就拜托你去接孩 子了。他现在在校门外的马路边等你。哦,对了,家里什么吃的都没了,要是你能顺便买点 晚餐回来就更好了。 ”


现在摆在你面前的是两件事:接孩子和买食物。先做哪件呢?去接站在校门口的孩子, 还是去买晚餐呢? 当对一群人提出这个问题时,大家都异口同声地回答:“先接孩子! ”没有谁会问:“你 能告诉我应该先做哪件事吗?” “哪件事花的时间少呢?”“孩子多大了?”“商店是不是快 要关门了?”大家在没有互相商量的情况下给出了一致的答案,似乎这个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在校门外马路边的孩子”这几个字中蕴含的情感负担让人们迅速做出了回应,这就是情商, 无需仔细分析就能辨别什么是重要的。面对问题时,人们都会基于情感原则,权衡解决方案 的利弊。人们做出的所有正确的决定,都基于情感原则。 哪些事情会转瞬即忘?哪些事情会刻骨铭心?情感对此做出了区分,而身体语言在这个 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促进信息的传播 大脑中充斥着大量信息,其中大部分都成为了潜意识,保存下来的则属于另一范畴。专 业人士能发现信息中隐藏的情感。他们为什么能比常人获取更多的信息?身体语言在这个过 程中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 听到一条令人兴趣廖廖的信息时,我们很快会将其遗忘。信息之所以能触动人心,是因 为它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激起情感的共鸣。过去十多年来,让西方人记忆深刻的消息,无疑 是那场震惊全球、发生在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 9·11 恐怖袭击事件。对曾经目睹这场灾难的 人们来说,这件事会在他们记忆深处刻下永恒的烙印。 如果纽约双子塔的毁灭只是一起普通事件,那它早就如同当日的其他新闻一样在我们的 记忆中“烟消云散”了。那些事件你已经忘记了,不是吗?普通事件无法引起人们持久的关 注,它们在记忆数据库中进行分类,最终在集体记忆中删除。 情感是信息传播的动力。一件饱含情感的事件能被传播,是因为它激发了人们的情感共 鸣。我们还能清楚地记得过去十多年中发生的地震吗?其中有一些导致的伤亡人数甚至比 9·11 事件中的数目更巨大,然而我们已经记不得它们了。因为地震属于自然灾害,而 9·11 事件是人为的灾难,人们感到震惊,情感反应空前地强烈。 大脑中枢的杏仁核对大楼倒塌这一令人震惊的画面反应非常强烈,使人们永远不会忘记 这些画面。对于这起恐怖袭击事件,我们感到无比震惊和愤怒,于是以接收它的速度迅速将 它传播出去,因此它成为广为人知的信息。你想知道它与非言语交流之间的关系吗?它们之 间的关系既曲折复杂又直接明了。


两人之间的谈话,首先是对原始信息的交流,但讲述者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会为这些 原始信息增加渲染力度,添加感情色彩。将来的某一天,我们的孩子、孙子出生后也会听到 别人向他们讲述 9·11 事件,他们能从讲述者的面部表情了解到这一事件的悲惨状况。他们 也会将这些信息传达给他们的好友,因为他们被事件讲述者的身体语言深深地感染了。而一 条不能触动人心的信息,则不会被这样传播出去。 数字也是原始信息。但当我们对数学家做脑部核磁共振分析时,我们发现,与常人不同 的是,当对数学家说出某些数字时,他们的大脑中的某些情感区域受到强烈刺激。当我们请 他们说出这些数字的意义时,他们会说出一串完美而和谐的方程式。他们通过充满情感色彩 的话语来描述数字。 大脑易于接受周围人群发送的情感信息。当母亲感到快乐时,婴儿与母亲的情感交流就 多;母亲感到沮丧时,婴儿与母亲的情感交流就会减少。周围人的身体语言信息,就这样被 编程进入我们的大脑。 一位母亲向我们说起她那个略懂人事的两岁小儿子的趣闻。一天,他若有所思地指着冰 箱门上的标识对她说: “妈妈,冰箱不高兴了! ”冰箱门上的标识如下:

编入大脑的、识别身体语言的这些基本程序,可以帮助我们对他人的基本情况做出判断。 随着生活经验的积累,识人的经验会加强之前掌握的信息。当我们注视某个人时,即使之前 不认识他,我们也能大体判断这个人的一些基本情况。正因如此,有时我们无需询问,就能 通过他人身体传达的信息,体会到他人的切身感受。

解读他人的情感 长久以来,人们都认为情感同化是一种能够理解别人内心感受的能力,是建立人际关系 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后来它又成为伦理道德的参考标准。现在我们知道,情感同化能“自


然地”解读他人面部表情和身体的微动作。藉由这些微动作的细微变化,我们能从谈话对象 的情感表达中揣摩他们的内心思想。在这种情况下,身体语言至关重要。

用实例来证明情感同化的作用 婴儿会模仿周围人的面部表情,在呀呀学语前,他们就能通过面部表情理解他人的意思。 母亲在喂孩子吃饭时会靠近孩子(邻近语言),并伴随着细微动作和音调变化: “嗯嗯嗯……” (类语言)当把食物喂到婴儿嘴里时,母亲会睁大双眼,扬起眉毛,放大瞳孔,微张嘴巴, 并在流露出这些面部表情时倾斜着头部。 (前语言)婴儿通过气味感觉到食物真的很香, (亚 语言)妈妈感到孩子对她的信任(超语言)而非常快乐。孩子不仅吃掉了妈妈喂给他的食物, 还与妈妈建立了联系,并且通过品尝食物知道了外界的“味道”。孩子模仿妈妈的身体姿势 时,无意识地形成了自己的情绪基调,发现了情感的存在,虽然他并不懂得情感的真正含义。 这些情感传递基本上都是非言语交流。正是这种无意识的非言语交流,帮助宝宝感受自身的 情感,与周围的人更好地交流。 母亲通过身体语言为婴儿解读外界信息,但婴儿此时只能读懂母亲的面部表情,不能读 懂外部世界。于是,母亲通过情感信号,将外部情况转化为婴儿能够读懂的信息。动物中也 存在这种现象。一直以来,研究者认为幼猴天生怕蛇,但他们后来发现,实验室饲养的幼猴 就不怕蛇。在没有母猴的陪伴时,研究者在幼猴面前拿出一条蛇,但幼猴没有恐惧和焦虑的 表现。幼猴是从受到惊吓的母亲那里萌生对蛇的恐惧的。母猴通过自己的身体语言,向幼猴 示范重要的生活常识,并向它传递外界信息。 天生的模仿能力使婴儿能够模仿成年人的动作。但这并不是单纯的条件反射,因为婴儿 和机器人在一起时就不会模仿机器人。婴儿有意识和选择性地模仿人类的动作。 与比较笨拙的身体运动机能相比,孩子的面部表情非常灵活且丰富:从出生时起,婴儿 就能用面部表情与人面对面地交流,而他在四个月大时还不一定会坐呢。婴儿发达的面部表 情和相对滞后的肢体运动能力之间的差异十分惊人,只有将其归因于是婴儿想更好地与成年 人沟通,才能解释这一现象。 因情感同化现象,婴儿无意中发现了微微倾斜脑袋这一姿势的作用。在一些人际交往的 关键时刻,尤其是上幼儿园的这个年龄,他们总是会做出歪脑袋的动作。 下图这位女性的两张照片,哪张会让你觉得她更和蔼可亲呢?


右图中,这位女性的头部向一侧倾斜,让人感觉她更热情、更和气、更善于交际。而左 图中的她头部端正,略显僵硬,不能给我们相同的感觉。你可能认为这只是这位女性很常见 的两种面部表情而已,并不是因为头部倾斜才使人感觉她和蔼可亲。好吧,那我们再来看看 下面的这只狗,哪个姿势显得更温驯呢?

观察这两张图片的人们一致认为,右图中头部略为倾斜的狗比左图中的狗看上去更温驯。 这符合人类的思维习惯。成年人在专心聆听别人讲话时,头部会微微倾斜。在情感同化的情 况下,人们会想探寻对方的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因此头部会向一侧微倾。 直到最近,我们都还认为人类具有道德修养,是因为他们懂得相互关怀,具有悲天悯人 的精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过现在我们知道,人类之所以能够 对别人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是因为我们具有相同构造的大脑,当别人遭受病痛折磨时,这 种感觉也会活跃在我们的脑区中。因此,人类通过道德准则约束行为举止并不是基于理性的 思考,而是基于人类能够体会他人的情感,从而对对方产生同情和怜悯。宽容是感性的,理 性也是感性的理性。 能够无意识地关注并识别他人的面部表情,使我们获得了了解和分享他人情感、看法的 惊人能力,这就是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条件。然而,同理心并不等同于同情。 了解对方的情感、想法,并不是要让我们去经历他人的情感经历。同理心和同情的内涵并不 相同。例如有亲人逝世时,有些人痛不欲生,几欲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们能够体谅他们内心


的痛苦,但不会因此也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改变人际的沟通 我们非常信赖的语言,对人际交往所起的作用的比重不超过 7%,可在很多情况下,身 体语言却能 100%地改变人际交流!想象一下,一位女性朋友从走廊那头迎面走来,你们目 光交汇,互相伸手致意,你想跟她分享一件开心的事情,而她的面部表情却像下图这样。

你还想跟她分享你的快乐吗?不,她的眼神改变了你的想法。你可能会问她: “你看起 来不太开心,是不是有什么心事?” 一个简单的眼神就足以改变交流的方向和内容。 谈话主题也会随身体语言发生改变。在潜意识里,你感受到了对方内心的焦虑,于是你 无心谈论原来的话题,甚至改变了谈话内容。这种情况每天都在发生。事实上,对方什么都 没说,可我们就在不经意间改变了话题。身体语言不仅改变了交谈的方向,还改变了交谈的 内容。没有人会在别人悲伤的时候大笑。伤心的人先改变了后者愉悦的表情,然后使后者的 喜悦一扫而空。 为什么有些人能让别人对他们吐露心扉,有些人却从未听到过别人的秘密?很简单,因 为前者的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让别人产生了信任,让人愿意与他们推心置腹。有些人在互不 相识的情况下,就能通过自身的态度、动作与他人交流,鼓励对方敞开心扉,使对方产生情 感共鸣。身体动作将隐藏的情感表达为可视的内容。


第3章

情感这样产生

情感本身是难以解读的,想要理性地解读情感,无疑会与它的天性发生冲突。可每个人 都认为自己能辨别和解读情感。他们并不知道,情感解读很多情况下都是无意识地发生的, 有意识的情感解读十分有限。 想要解读情感,就必须摆脱这样的老套想法:得先观察情感,才能理解情感。实际上是, 要观察情感,得先理解情感。我们得先知道想要理解的、寻找的是什么,才能有的放矢地观 察。 知道情感是如何行之于外的,观察起来就容易多了。 “情感” “心情” “感觉” “冲动” “精神状态” “情绪” “感情”等词语不容易辨别,但它 们显然不是同义词。如何对这些词语进行定义、归类,在我看来并不是理解情感的最好方式。 就好比“恐惧”既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情绪一样。对某些人来说,看到一条蛇从小路那边爬 过来,他们会吓得心怦怦直跳,也产生了强烈的情绪波动。对另一些人来说,独自在森林中 徒步行走会让人感到莫名的恐惧,这种恐惧感就是一种感觉。因此,我们很难明确分辨对方 是感到恐惧还是惊慌,如果他告诉我们他的心情很平静,那就要观察他的言谈举止与他所说 的是否一致。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提高对身体语言的理解的原因。 不管一个人私底下是胆怯、恐惧还是惊慌,总有一些身体语言会出现。我们根据非言语 的身体语言对情感进行定义和归类。这些可通过肉眼观察到的身体语言,能使我们在提及情 感时,使用相同的语言。

动作传达情感 “情感”这个词源于拉丁语,原意是“移动、运动” 。情感能够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姿 态的变化,改变一些事情。词源本身为我们解读情感指引了方向:要注意观察情感的变化, 因为情感的变化会通过一些动作表现出来。 肢体动作能够透露情感状态。一些口语体现了肢体动作和情感的关系。来看几个例句: “他很伤心,不停地哭。 ” “他很自大,你看他昂首挺胸的样子。” “他噘嘴了,我猜他不赞同 我的想法。 ” “他拖着脚步,肯定是筋疲力尽了。”身体动作、思想和情感在大脑中相互联系 且相互影响。体育运动有助于我们对这一事实的进一步理解。比如游泳、骑自行车是体育运 动,能让人的身体更加健康,心情更加舒畅。游泳、骑自行车是肢体动作,这些动作以某种 方式改变着人们的思维和情感。


情感之后总是伴随着动作,动作有时甚至先于情感发生,是感受和了解情感的必要条件。 十九世纪时,威廉·詹姆斯提出一个已成为经典的问题,用来描述情感和动作的先后顺序。 他的问题是这样的: “如果你散步时遇到一头熊,你是马上逃跑,后来才感到后怕,还是先 感到害怕,然后才因害怕而逃跑?” 在这场论战里,二十世纪的思想家们对威廉·詹姆斯的观点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是恐 惧导致了逃跑,这样比较符合逻辑。但最近的研究表明,逃跑的动作先于恐惧的情绪,在逃 跑的过程中我们才意识到恐惧!这种本能反应是人类得以生存延续的关键。 开车遇到突发事故时,还没来得及对险情进行仔细的分析,我们就已本能地踩了刹车。 如果必须等大脑做出判断再进行干预,那就为时过晚了。本能的动作反应迅速得多!因此, 基于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描述情感颇有道理。

情感的三个阶段 情感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都使用非言语语言。

放松-紧张阶段 成年人都曾是孩子,情感在孩子身上的体现形式,与在成年人身上的体现形式并不完全 相同。但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婴儿和孩子,破解成年人的情感密码。 在出生后的几天里,婴儿的身体会根据神经系统的节奏,时而紧张,时而放松。此时, 婴儿的大脑尚无法理解过多的信息,只能理解软和硬两种状态。 硬意味着冷,软意味着热。当婴儿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里,吮吸着温热的乳汁,感受到 母亲柔软的身体时,他的身体也会软乎乎的;当母亲不在身边,或者缺乏母亲关爱,婴儿一 个人躺在黑乎乎的屋子里时,他会哭泣,身体变得僵硬。 如果婴儿感到放松,他的面部和身体就会松弛下来,呈放松状态;如果婴儿肌肉收缩并 伴随痉挛,则表明他呈紧张状态。婴儿身体的紧张和放松是连续的,积极的放松状态和消极 的紧张状态交替变化。

敏感-情感阶段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快地,婴儿期的紧张-放松二元状态变得复杂起来, 敏感-情感阶 段出现了。随着大脑的发育,婴儿已经有了愉悦和不满这两种情感。他们不再停留在放松状 态或是紧张状态,已经能够懂得舒适或不适的感觉了。渐渐地,敏感演变为情感。因此,我


们把这个阶段命名为敏感-情感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喜欢或讨厌某种东西。对孩子来说,最初的懵懂感觉转变为具有 实际意义的情感了。 紧张状态不再只是和寒冷、坚硬、消极联系在一起,还与其他很多情况发生关联。比如, 愤怒是紧张的消极情感,喜悦也属于紧张的情感,但它却是积极的。正是在这个阶段,婴儿 才会因喜悦而哈哈大笑。除了有益健康的放松,放松状态还表现为悲伤和与悲伤类似的情绪 状态。 在敏感-情感阶段,孩子的非言语能力出现了飞跃,从此与大型灵长类动物,如大猩猩 有了本质的区别。孩子用小手指着某样东西,试图与成年人互动。孩子这样做不是为了为了 得到那个东西,有时只是为了分享,和大人分享自己的喜悦。而大猩猩指着某件物品时,就 只是想要得到它 。


敏感-情感阶段将持续到四岁左右。孩子的情感状态一直变化,紧接着,孩子开始对世 界进行新的探索。

反射阶段 三四岁的孩子尚不能很好地将自己和他人区分开来。被妈妈惹恼时,他会一边号啕大哭, 一边口齿不清地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表示自己,这时的他还分不清这两种人称的区别。


要想有着和成年人一样的情感系统,孩子的大脑还须进一步发育:了解自己的思维与别 人不同。4 岁左右的孩子就能意识到,他自己的思维是独立的,和爸爸、妈妈的都不一样, 而且他的身体也只属于自己,他可以自行支配自己的身体动作。因此,他知道有些情感可以 展露人前,与人分享,而有些情感则要埋藏心底。有时为了掩盖自己的小心眼儿,孩子不想 说出真实的感受,会努力让别人相信他的谎言。比如,当妈妈略带生气地看了一眼被孩子偷 吃掉一半、只剩半袋的糖果时,如果孩子能表现出若无其事的样子,妈妈就不确定是不是孩 子偷吃了另一半糖果。孩子对情感的掌控一开始并不准确,但渐渐地,他表现得越来越得心 应手,后来还能在掩饰自己的情感时适当地撒一些无伤大雅的谎。 孩子发现,运用情感也讲究策略,某些情感更易被人接受。小男孩会说: “女孩子都很 胆小! ”因为他知道胆小是“懦夫”的行为。而小女孩会在心里说: “他把我当成谁了?我才 不害怕呢! ”这时的小男孩和小女孩都意识到,胆小是不被接受的情感,所以最好隐藏内心 的恐惧,不要让别人知道。 儿时认定的事情,成年后对它们的印象不但很难改变,还会进一步加深。一般来说,消 极情感和消极状态在社交中不受欢迎,不过程度各有不同。恐惧是社交关系中禁止的,抑郁 也一样。在职场上,没有人会贸然地说: “我觉得好沮丧。 ”因为这会让同事、上司都对他敬 而远之。可是某些消极情感却能向他人倾诉。比如悲伤,这是一种可以接受的消极情感,有 时甚至能帮助人们在社交中“增值” 。人们很容易因处境艰难而产生悲伤的情感。如果人缺 乏这种情感,反而让人心生怀疑。 在社交生活中,积极情感比消极情感更具优势,但是,是“保守秘密”还是“向别人倾 诉” ,两者之间有着界限。只有最能让人接受的积极情感才可以与他人共享。从社交的角度 来看,最恰当的积极情感是: “我今天上午很高兴! ”而不是“我今天上午很自豪!”看到一 个快乐的人,我们也同样心生快乐,这种情感能够向他人倾诉。可对于骄傲自大的人,人们


可能会想: “他以为他是谁! ”因此,这种情感最好还是放在心里。同样,有人说:“我是一 个公正无私的人! ”这会让周围的人对他持审慎的态度。人们通常会通过一些社会标准和他 的一些行为,来怀疑他的公正性,因而这种情感也应有所保留。相反,友善是可以传递的。 想象一下,有人认为: “我是个很友善的人,不过我很小心,不能让它表露出来!”如果“友 善”不能传达出去,没有任何人知道,那又有什么用呢? 以下是解读身体语言的情感密码的三个标准: ·身体是紧张的还是放松的。 ·情感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情感是倾向于向外倾诉还是隐藏于自己内心。

为了区分这八组情感,我们将其放到一个八象限图上。 下一页的图表体现了情感的强弱程度。当然,这个图表不能详尽描述所有情感状态,你


可以继续补充完善,让它变得更实用,但这不是我们的初衷。做这个图表,也不是为了帮助 大家成为语义学专家。这只是一个基本工具,帮助我们判断交谈对象是否心口一致,是否处 于他们口头宣称的情感状态,因为这八组情感的身体特征都各有不同。

对这个图表的解读引出了另一个问题:人们可能对相同的情感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对 情感的定义不能过于死板。这个图表的设计非常灵活。例如,愤怒这种情感永远呈紧张状态 (身体紧张) ,且永远是一种表示不满的消极情感(不满多于满足) 。人们通常会把愤怒发泄 到别人身上。如: “让我来告诉你哪里不对!”愤怒虽然处于左上象限,但有时我们也会将它 隐藏心底。如: “他把我惹恼了,但现在还不是让他知道的时候!”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的 情感状态是相同的,只是是否愿意将这种情感表现出来的欲望不一样。


第4章

如何读懂人心

对身体语言进行解读时,我常会听到一些单纯的、带有民族主义色彩的观点,以及一些 浅显但又反映人们真实想法的说法。面对这些很难定性的言辞,比如: “亚洲人的情感状态 让人捉摸不透! ”我总是会问: “什么样的亚洲人?” 无论是亚洲人、西方人、非洲人还是亚述人,如果人的内心存在某种情感,它都会在身 体上显露出来。不过,因为以下四个主要原因,每个人体会到的情感强度各有不同: •在某些文化中,情感的表达方式比在其他文化中丰富; •有些人比别人更易感情外露; •有些人比其他人敏感,更易被触动; •有些人很难隐藏情感,他们觉得那样是欺骗。 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的身体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不能完全解释身体语言的差异, 请记住:我们面前的任何人,只要他的内心涌动着某种情感,我们就能通过他的身体姿势和 面部表情发现和确定这种情感。

通过面部表情识别情感 持久情感和瞬间情感在面部的体现不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持久情感会在身体上留下 痕迹,而瞬间情感仅是为了传递情感而生,完成任务后就消失了。 只要内心存在某种情感,它就会通过身体表现出来。换句话说,情感不可能完全被人掩 盖。

持久情感和瞬间情感 时光易逝,时光在流动中感知生命的轨迹,岁月在我们的脸庞留下生命最宝贵的财富— —皱纹。皱纹是人生的痕迹,是情感的印记。皱纹并不仅只是让面部表情变得丰富,每种皱 纹都表达了特定的情感。 脸上的皱纹可以分为两类:永久皱纹和瞬间皱纹。永久皱纹揭示了人的性格特征,瞬间 皱纹则传递着稍纵即逝的情感。千万不能将这两者弄混。 是什么让我们认为永久皱纹反应了人的性格特征呢?如果皱纹是永久性的,那它更倾向 于是生理学的,用常识去判断时就要格外谨慎。 人在表达某种情感时,会激活两种类型的肌肉:平滑肌和横纹肌。当大脑有意或无意地 给身体发号施令时,身体动作或面部表情也会接受大脑的调控并作出反应。例如,人在害怕 时会出现生理上的逃跑反应,血液从脸上回流到四肢特别是腿部,以做好搏斗或逃跑的准备。 要进行这一动作,必须借助平滑肌的活动。这些肌肉分布在静脉、小静脉、动脉和小动脉周 围,保证运动时肌肉群的血管舒张和收缩。当平滑肌内的血液流空时,平滑肌就不能按横纹 肌要求的速率做出反应。根据要达到的不同效果,平滑肌会用比平时慢40~400倍或更长的时 间来做出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反复出现的情感就有可能永久地停留在面部和身体上。例如,


如果某人经常感到紧张,那即使导致紧张的根源已经消除,他的面部仍然会在一段时间内保 持紧张状态。 我还清晰地记得一位男性的面容及身体的变化。他在童年时遭受家暴, 15 岁左右时离 家出走后,就再也没有回去过。在整个孩提时代,他的内心都充满了对父亲的恐惧,这种恐 惧影响并塑造了他成年后的肌肉组织,他的肩膀总是向上耸着,好像没有脖子似的。这不是 正常的生理构造,而是肩膀骨骼上的平滑肌运动造成的。正是在经历紧张情感的过程中,这 些消极、紧张的情感无形中让肩膀肌肉向上耸起。长期的心理恐惧会改变人的身体形态,不 幸的生活对身体形态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没有心理原因或生理因素,人一般不会耸着肩膀。当人愤怒时,眉间区域会出现凹陷的 皱纹,从水平方向上将鼻子和额头分开。这种皱纹我们经常看到,不过它们大多数时候都会 转瞬即逝。但就如同耸肩一样,这样的皱纹也可能会成为永久皱纹。

婴儿瞬间的愤怒状态,和易怒的成年人的瞬间愤怒状态存在差异。因为经常感到愤怒, 愤怒已经成为成年人永久的面部特征。

某种情感反复出现,最终就会改变人的相貌特征。比如易怒的人,如果愤怒的情感长期 持续,他的脸部就会因愤怒而产生皱纹。如果愤怒成为一种性格特征,人的面貌就会迎合这 种特征,发生相应的改变。持续的愤怒可以从眉间的皱纹看出来。 如今,神经生物学比从前更为普及。专家们研究身体语言时,还研究人的情感背景,以


找出瞬间情感和持久情感之间的差异。 皱纹里写满人生沧桑,皱纹也会随着人生的境遇而改变、消失。相同的情感,会给人留 下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普遍存在,并已得大家的公认,我们可以据此来解读八类情感。

从三个角度看八类情感 面部表情的变化体现着内心的情感动态。以下三个问题可以帮助识别各种类型的情感: •是处于紧张状态还是放松状态? •生活在积极情感状态下还是消极情感状态下? •是愿意分享情感还是喜欢隐藏情感?

紧张状态或放松状态 紧张反映了人们在交流过程中的投入程度。在人际交往中,想参与谈话的人的身体会呈 紧张状态,这自人类蒙昧时代以来就如此。想象一下,我们的祖先生活在热带丛林或某个热 带大草原上,当他正处于“严阵以待”的情况时,他的精神高度集中,周围哪怕最细微的声 音也不能忽略,此时他的身体可能处于放松状态吗?不可能。 远古时代的丛林草原,就如同我们今天的求职面试,或是签订合同的会议。为了生存, 祖先经过辛苦狩猎才能把猎物带回家。今天的我们,仍然为了维持生计四处奔波。在会议上 谋求利益,如同在丛林中觅食,都有可能一无所获、空手而归。虽然身处环境不同,但肾上 腺素在血管里流动,这是一样的。丛林中千奇百怪的声音,就像当今商务会议中的问题辩论 声。同样的多巴胺提高了同样的身体警惕度,同样的紧张特征呈现在面部和身体上。当身体 呈紧张状态时,就是做好准备做出反应了。

紧张特别明显地表现在肩膀的姿势上。一个人处于紧张状态时,会有耸肩的倾向;一个


人处于放松状态时,肩膀放松下垂。这两种姿势都很常见。不过,每个人原本的身体姿势都 不尽相同,所以辨别肩膀的姿势不是那么容易,但我们可以试想某人放松时是什么样的状态, 可以这样设想: “站在我面前的这个人如果独自一人舒服地呆在客厅,他还会是这种姿势吗?” 如果你觉得有这种可能性,那么,面前的这个人毫无疑问是处于放松状态。实例如下: 当人处于积极情感状态时,肌肉是处于紧张状态还是放松状态,特征非常明显,容易辨 认。当人的真实情感处于消极状态时,身体也会出现出一些特征。

右图的这个女人闷闷不乐,可能是一个人坐在客厅里看电视。但左图的这个女人,则不 可能是情绪平静地坐着看电视的。 我们之所以以肩膀的姿势为例,是因为肩膀的动作很难掩饰。当人处于警惕、专注的状 态时,他的肩膀不可能呈下垂、放松的姿势。身体在放松的情况下,人的警觉性必然会随着 肩膀的放松而减弱。这是由人类遗传学证实了的。 通过肌肉的紧张程度,可以衡量对话者在谈话过程中的投入程度。肩膀肌肉越紧绷,就 表示他越想参与交流。

积极情感或消极情感 同样,情感是否积极,也可通过一定的身体特征加以辨认。 在所有的文化背景中,对于所有的社会群体,人生各阶段的积极情感都具有相同的且可 识别的面部特征。这些象征着积极的紧张情感的图片都有一个共性。这个共性是什么呢?


这两位女性的脸上都没有纵向皱纹。没有纵向皱纹,这是紧张的积极情感特征之一。 再来看看紧张的消极情感,与积极情感的表现截然不同。

从图中人的面部表情中,我们能看到表示消极情感的纵向皱纹。纵向皱纹不是因为年龄 增长产生的,而是因人们的消极情感造成的。如果消极情感在孩童时代就已经常出现,纵向 皱纹在成年后会更加明显。 纵向皱纹在面部的三个部位上清晰可见,只要其中两个部位出现纵向皱纹,那即使不说 话,对方也能感受到她的消极情感特征。


不一定非要别人沮丧地大喊大叫,我们才能识别他的消极情感特征。通过面部纵向皱纹 的形态,我们就能轻松判断某人是否处于消极情感状态。即使这个人没有叫喊,但他内心的 紧张也很容易识别。 尽管有些皱纹是持久性的,但是积极、正面的情感能抚平岁月留下的这些痕迹。

情感隐藏或情感外露 某个人的情感是藏在内心深处还是对他人倾诉?我们也能从身体语言上轻而易举地看 出来。 当一个人不愿传递内心情感,比如想要保持缄默时,如何才能感知他的这种情感呢?无 论是用文字还是通过面部表情来表达,人的内心情感都是一样的。他在有意无意间会“轻轻 地低下头” ,通过这个非常细微的动作,他向交谈对象表明自己不愿参与谈话的立场。当然, 有时对方也很难辨识他的态度,因为他低下头时,眼睛仍然注视着对方。 我们来比较一下两种积极的情感状态。

左图中的年轻女性的情感是积极的,但由于自身的原因,或许只是不想在对方面前炫耀 自己的幸福,她低下头,试图隐藏内心的情感。而右图中的女性较为成熟,她的情感和心态 在对方面前展露无遗,因为她毫不掩饰地扬着头。 嘴巴张开或闭合,头部是低垂还是扬起,这些不是判断交谈者是否想要参与交流沟通的 标准,但籍由这些细微动作的变化,我们可以判断他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当人处于消极情感状态时,内向型情感(情感隐藏)和外向型情感(情感外露)也会出 现某些身体特征。请看下面的例子。


图中两位女性的下巴姿势也明显不同。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无法仔细观察对方的整体面 貌,最好只观察面部某一部位,比如下巴。 以下八类情感表现出来时,都有一定的身体特征: •积极的紧张型情感外露 •积极的紧张型情感隐藏 •积极的放松型情感外露 •积极的放松型情感隐藏 •消极的紧张型情感外露 •消极的紧张型情感隐藏 •消极的放松型情感外露 •消极的放松型情感隐藏


实战规则 某些关键的非言语信息非常直观,足够引起我们的注意。通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了解 交谈对象目前的情感状态。下图中的两名女性拥有哪些相同的情感状态呢?

1.

她们的肩膀都处于放松状态。

2.

她们的面部都没有纵向皱纹,处于积极情感状态。

3.

她们的头部都轻微向下低垂,这暗示她们倾向于隐藏情感。


综上所述,图中的这两位女性属于积极的放松型情感隐藏。在情感分类图中,属于 E8 组(见第 25 页) ,处于从容的、平静的、安详的、镇定的情感状态中。虽然她们感受到的情 感不完全相同,但她们都处于相同类型的情感状态。也许你能找到其他的情感状态或情感迹 象,更准确地描述她们的情感,但不要忘记我们的初衷:了解交谈对象是否口是心非。“他 告诉我的是这件事情,但他的身体语言说的是同样的事实吗?”“身体语言可否给我们一些 暗示,这样我们能判断对方传递信息的真实性。最重要的是,身体语言是否掩饰或隐藏了一 些信息?”

第 5 章 “欲说还休”的情感 坦诚表露情感,或对情感持谨慎态度,这是对每个人都适用的社交准则,也说明良好的 规则有时也可能是对立的。我们无法在说话的同时保持沉默,也无法做到既能充分表达,又 能掩饰内心情感。如果这一矛盾真的存在,那内心的情感必然在身体姿态方面有所表现,身 体姿态会告诉我们,大脑正在思考如何处理这一矛盾。否认这一点就是否认这些社交准则, 就是否认人类生物学的规则。如果大脑试图隐藏真实所想,让身体的某个部位隐藏情感,那 身体的另一部位必然会表露这些情感。 当某人情感状态不明朗时,通常是源于他人的隐性需求。他隐藏真相,无论是惊人的弥 天大谎还是无伤大雅的小谎,那都是因为他觉得别人并不想知道真相。 以下就是一个关于谎言的真实例子。如果你听一些父母聊天,他们经常会说孩子已经知 道了不说谎的重要性。但与此同时,这些人在谈及同性恋时却毫不犹豫地宣称: “要是这事 发生在我身上,我宁愿不知道! ”因此,在父母在场时,一些青少年同性恋者会考虑到父母 的隐性需求而选择说谎。这些父母想要保守秘密,不想让别人知道,这是有意识的谎言产生 的原因,也是很多小谎言存在的原因。 父母有想听到积极信息的隐性需求,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于是孩子就撒谎。再比如,领 导询问下属,他未能亲自到场的那个会议情况如何。这个职员会详细描述领导认可的方案在 会议上遭到否决的全过程吗?当然不愿意,或不完全愿意。所以,这个职员只好撒谎了。他 为什么要撒谎?他是不诚实的骗子吗? 这个职员向领导汇报时有所隐瞒,在把他划归为说谎者之前,我们应该先弄清楚,领导 是否先向他传达了一些信息,导致他们之间的交流流为谎言。


自相矛盾的情感 隐藏情感和运动员服用兴奋剂是一样的道理。在进行反兴奋剂检测时,怎样做才不会被 检测出禁用药物呢?很简单,服用别的药物,让它掩盖之前服用过的兴奋剂。那么,怎样才 能隐藏心中的真实所想呢?同理可得,用另一种情感来掩饰这种情感。

隐藏情感是为了自我保护 隐藏的情感可重可轻,但它们都受一个规律支配,即一方面,情感需要表达出来,另一 方面,情感需要被人感知。如果内在情感与表象情感一致时,人们就会光明正大地表达,就 会心口一致。与此相反,内在情感与表象情感不一致时,矛盾之处显而易见。人想隐藏情感 时,是为了不让别人了解自己的内心状态,是为了自我保护。

真实情感总是可见 人类不会平白无故地撒谎,只有在某些情况下,人们才会觉得有撒谎的必要。可是,谎 言越大,就越害怕被拆穿。人在说谎时,神经系统会有一连串的反应。不幸的是,人们不能 以自己的意志来干预这些反应。人们既不能让心脏跳动得慢一些,也不能阻止身体器官将信 息传递给大脑,更不能要求循环的血液不要向体感皮层传递信息,也不能要求大脑的神经递 质干扰信息交换和释放神经传递素,包括其他任何能让说谎者保持内心平静的举措。当人们 处于消极的紧张情感状态时,大脑皮层无法控制其下层组织的运作,就如同我们想要胃和脾 脏停止工作一样困难。 通过这些显而易见的身体特征,我们能辨识某人是否处于恐惧状态。担心谎言被拆穿(消 极的紧张型情感隐藏) ,说谎者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加入其他情感——冷静、悲伤等,从而 淡化恐惧情感,让自己看起来不再恐惧。但是,情感虽然被掩盖,但一直存在着。所以,问 题也依然存在,因为真相与谎言从来不会划等号。

无处躲藏的情感 表象情感和我们能感受到的内在情感之间存在巨大差距,这种差距在面部表现得非常明 显。下图的这位妇女抛弃了她的几个孩子,她试图把这一切归咎于他人。通过对这位妇女面 部表情的观察,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上述观点。


如果比较这位女性的面部的左右两侧,我们会发现,她的右侧面部的表情似乎在哭泣, 而左侧面部却好像在微笑。

大脑拒绝撒谎。当内心情感与表象情感不完全一致时,大脑就无法控制这些复杂的情感, 导致一部分情感泄露。

这些例子说明,人类的情感是无法完全掩藏的,表象情感与内心情感不一致时有迹可循。 只要肢体语言表达的真实情感和人想要表达的情感不一致,人们就能发现两者之间的差异。 精神病患者的情感表现为反应迟钝或没有情感起伏,所以,我们看不到他们掩藏情绪的 样子。如果他知道自己在撒谎,那就是观察他的好机会了。精神病患者撒谎时身体无法完全


放松,他会控制自己的言论,并会无意地提供一些重要信息。 隐藏情感、以防他人知道自己内心想法的方法始终不变:用一种情感来掩盖另一种情感。 但即使如此,故意控制情感时的一些迹象仍然会从人们的面部和身体上显露出来。而当一个 人的情感完全透明、毫无保留地呈现时,则看不到任何情感控制的迹象。这也是犯罪者和无 辜者之间的区别。两者面对警察审讯时都可能感到很不自在,但无辜者不会刻意控制情感和 言论,因为无可隐瞒所以不需控制。情感控制并非感觉不适,而是因为有另外一种类型的情 感加入,所以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会发生一些变化。 我们知道,内心的矛盾会在面部留下明显痕迹。现在我们来看一个例子,视线能揭示人 的情感状态。

视而不见 人际交流的目的是分享信息,尤其是维护人际关系。人不可能既亲切和蔼又充满警惕, 必须在两者之间做一个选择。这种无意识的非此即彼的选择,是为了把信息传递到相应的大 脑结构中去。这个选择也是可以观察到的。请看下图中的这位女性,她的两只眼睛都在看你 吗?

当我们用某只眼睛观察事物时,就意味着我们决定把信息传递给特定的、与眼睛呈斜对 称的大脑半球。 如果信息主要通过左耳、左眼和身体左侧收集,则信息会传递给大脑右半球;如果信息 主要通过右眼、右耳和身体右侧收集,信息就会传递给大脑左半球。当然,信息也会传递给 另一个大脑半球,但这是一个无意识的选择,所以其中一只眼睛和一只耳朵会比另一只眼睛 和耳朵显得紧张。 当你的交谈对象主要用一只眼睛注视你时,他并不是只用这只眼睛看你,相对应的大脑 半球正在接收你的信息。她的视网膜捕捉到你的形象后,将其转化成生化信号,进入大脑的


控制中心。这一过程还不算什么。接下来,你的形象被很多神经传递素分解,传递到大脑的 各个相关结构中,不偏不倚,恰恰是在此处而非彼处。如果你的形象进入了大脑右半球,那 是因为左眼接收了信息。仔细观察这个现象十分重要,稍后我们会就信息如何选择进入哪一 个大脑半球进行详述。 再来看看经常会发生的这些事,可以帮助我们充分了解眼睛的这种无意识状态。在下面 三幅图中,一个男人充满自信地在与人交谈着。我们来观察他左眼眨眼的情况。

面对交谈对象时,这名男子不自觉地眨左眼。在这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动作后面,藏着一 个异乎寻常的秘密:该男子左眼失明!正如已经发生了的一样,中间图中的眨眼告诉了我们 这一切。注意刚才说的:一名左眼失明的男子(右眼视力良好)正在用他那只看不见的眼睛 眨眼。 这名男子眨左眼,是他的大脑右半球发出的指令。这名男子的情感状态良好,大脑呈积 极活动的状态,于是面部神经执行了眨眼的动作。 驾驶汽车、步行穿过人行道、抓住某个小物件、将钥匙插入锁孔等活动时,只有两只眼 睛协调使用,才能判断差别或对比度,这时就需要两只眼睛协调使用;当执行某个特定的任 务,如开枪、穿针线等时,需要有意识的视觉判断,此时有定向能力的眼睛占主导地位,但 在 98%的其他情况下,大脑半球会根据当时的情感进行选择和处理。 谈到这一话题,有必要提及一个可能引起误解的、模棱两可的观点。长久以来,人们普 遍认为,与惯用右手的人相比,惯用左手的人的大脑半球是左右颠倒位置的。二十世纪 80 年 代初以来,专家们普遍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真实的情况是,在 30 个人中,大约有一个 人可能惯用左手。但他们的脑部各司其职,且左右脑半球没有颠倒位置。 不要试图判断你是用哪只眼睛注视对方,因为这会变成有意识的动作。“人们不可能有 意识地做出无意识的反应。 ”但你可以观察对方是怎样注视你的!他既不是用视力最好的那 只眼,也不是用有最佳定向能力的那只眼,而是用对你更感兴趣的那个大脑半球对应的那只 眼。因此,只要看着他的眼睛,你就能知道他是否真的在听你讲话!


用失明的那只眼睛眨眼的男子,以及那位假装悲伤的女子,这两个人的例子说明: ·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处理信息。 ·善于察言观色的人能观察到别人隐藏的情感。 在这两种情况下,面部的不对称性是解读异常情感的必要标准。这些不同寻常的情感不 仅是假象,还是内心情绪激动的表现。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