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9公教報(試讀版)

Page 1

Kung Kao Po

將臨期第一主日

教區主保瞻禮 神父修士修女慶祝

晉鐸╱發願╱入會鑽金銀禧

本期 提要

主曆2015年11月29日

12月8日(週二)

下午5時堅道明愛禮堂茶會 晚上6時主教座堂感恩聖祭 出版人: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

2015.11.25付印 零售港幣六元 今期出紙六張、隨報附送《喜樂少年》 第3745號

1928年創刊

地址:香港堅道十六號教區中心 . 電話:2522 0487 . 傳真:2521 3095 . 電郵:kkp@kkp.org.hk . 網址:http://kkp.org.hk . 廣告部:ad@kkp.org.hk

慈悲禧年牧函 主內親愛的弟兄姊妹: 隨著將臨期的到來,我們又進入新的禮儀 年。今 年 新 禮 儀 年 的 慶 祝 將 更 加 豐 盛 , 因 為 去 年 將 臨 期首主日展開的「獻身生活年」仍 然進行,至明年二月二日獻主節才告結束, 而另一方面,教宗方濟各已透過數月前頒發 的《慈悲面容》詔書,公佈了由今年十二月 八日聖母無原罪瞻禮起,至明年十一月二十 日基督君王節止,普世教會將一起慶祝「慈 悲禧年」;我們的教區亦將積極回應,作出 相應的培育和行動。 回顧過去,在夏志誠主教所領導的「獻身 生活年」專責小組的策劃及推動下,教區全體

確實提高了為聖召祈禱的意識,也加強了對青 少年的接觸。對他們的努力,我深表謝意。即 使「獻身生活年」將於二月結束,但我仍殷切 期望大家會踏著同一步伐,繼續努力,因為教 區實在需要更多神父、修士、修女服務大家, 及推動全體教友傳揚福音。 與此同時,教區亦已透過在夏主教所領 導的「慈悲禧年」專責小組及羅國輝神父所 領導的教區禮儀委員會的策劃及推動,舉行 了多場的公開講座,介紹「慈悲禧年」的精 神及未來的行動;教友總會、中英文《公教 報》及不少堂區通訊亦提供了有關的訊息及 適切培育。這些都是非常好的初步回應。 「慈悲禧年」開啟聖門禮儀、鼓勵教友勤 領修和聖事、參與感恩祭、敬拜聖體、領受全 大赦等籌備工作已進行得如火如荼,目的都是 為幫助大家妥善領受天主的無限慈悲,獲得祂 的寬恕,也推動彼此修和,願意以天主的慈悲 之心寬恕得罪我們的人。正如教宗方濟各《慈 悲面容》詔書所指出的,「慈悲常大於罪;天 主總願意寬恕;誰也無法給天主的愛設限… …,所有經過慈悲之門進來的人,都要經驗天 主的愛。」(《慈悲面容》,3) 眾所周知,整部聖經都記載著天主的慈 悲,可說是一本慈悲的救恩史。舊約選民因 犯罪而與天主分離,但只要他們向上主呼求, 祂便寬恕他們,因為上主富於慈悲。(參閱 出34:6;德18:12;耶3:12;詠130:7)新約更 進一步告訴我們:耶穌是「仁慈的大司祭」 (希2:17),祂喜愛與罪人成為「朋友」(路 7:34)。事實上,四部福音洋溢著耶穌醫病和 寬恕的慈悲事跡。祂也教導門徒和我們:「你 們應當慈悲,就像你們的父那樣慈悲。」(路 6:36)當然,慈悲與修和彼此相連。 修和不單指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 間的和解,也指家庭與家庭之間、個人與個 人之間的修和。上述各個不同層面的修和都 彼此相關。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七十週年, 這令我們不禁想起先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及 他的波蘭教會同道給我們處理戰後和解的很 好的例子。在一九六五年,當他仍是擔任克

拉科夫總主教的時候,與波蘭主教團一同聯 署一封致德國主教團的信函,內容包括一句 名言:「我們原諒,也請求原諒。」( “ We forgive and ask for forgiveness.”) 波蘭主教團所言「我們原諒」,是指二 戰期間德國納粹政權對波蘭人民造成的損 害;而「也請求原諒」,是指戰後原屬德 國的東普魯士地區劃歸波蘭,造成數百萬 計 德 國 公 民 要 放 棄 家 園 離 鄉 別 井 向西遷移的 事件。 波蘭教會的例子正好表現出,即使我們 身上留有傷痛,仍無阻我們效法基督的榜 樣,主動伸出和解的手。上主的慈悲使我們 充滿力量,跨越自己的傷痛;在使我們受傷 害的人尚未覺醒之前,已有勇力向他們表達 寬恕。 同時,也讓我們不為自己的痛苦而掩蓋 了眼睛,而忽略了周圍其他人,他們也因為 我們的冷漠、輕率、自我中心,以至出於人 類劣根性而受到傷痛。就讓我們在仍懷有我 們的苦痛這一刻,首先想起其他人的痛苦而 伸出友愛之手。 各位主內的弟兄姊妹,讓我們在今年將臨 期及整個禮儀年中,多參與教區及堂區所推動 的有關「慈悲禧年」的活動,尤其勤力閱讀及 默想聖經,多瞻仰耶穌及祂所反映的天父的慈 悲,更要與別人修好,致力消除社會上貧富懸 殊的不公現況,及關懷弱小,對傷健人士和貧 窮者施以憐憫之手。天主保佑!

二零一五年將臨期首主日


停下來 想一想 吳麗娟

近日在網上讀到一篇文章,提及一個人 在死後遇到天主。 天主拿著一個公事包,然後對他說: 「現在是時候離開人世。」那人卻表示自己 還有很多事未完成。 他看見天主拿著一個公事包,便問天 主:「裡面是甚麼?」 天主回答:「這是屬於你的物品。」 那人問天主:「是我的衣服鞋襪嗎?」 天主答:「衣服鞋襪不是屬於你的,是屬於地球的。」 他又問:「是我的回憶嗎?」 天主答:「你的回憶是屬於時間。」 他又問:「是我的才能嗎?」 天主回答:「你的才能是屬於情況的。」 那人又問:「是我的朋友及家人嗎?」 天主回答:「不是,你的朋友及家人是屬於你走過的 路。」 他又問天主:「是我的妻子和兒女嗎?」 天主回答:「你的妻子和兒女是屬於你的心。」 他又問:「是我的身體嗎?」 天主答:「你的身體是屬於塵土。」 那人肯定地問:「一定是我的靈魂?」

天主答:「很抱歉,你的靈魂是屬於我的。」 那人流下淚來,然後打開公事包,公事包是空的。 他問天主:「我是否從來沒有擁有任何東西?」 天主答:「正是,你從來沒有擁有任何東西。」 那人又問天主:「甚麼是屬於我的呢?」 天主回答:「你在世時的每一刻都是屬於你的。」 生命就是每一刻,每一刻好好生活、享受及去愛。 看完這個故事,令我不禁反思人生在世的目的,究竟我 們為甚麼生存在世上?在人生的旅程上甚麼才是最重要呢? 身為三個小孩的母親,在家中同時是妻子、媳婦、女 兒,在工作中又是學生的牧民工作者,身兼許許多多不同的 角色,每天都會為不同大小的事務繁忙著。最令人透不過氣 的當然是香港的教育制度,簡直令我這個做媽媽的感到催迫 和無奈。壓迫的生活容易令人脾氣暴躁,精神緊張,更會忽 略別人的感受。痛苦的除了自己,還有身邊的至愛。 我們會不知不覺被眼前的東西所蒙蔽,被繁忙的工作 捆綁,被子女的學業催迫,被吃喝玩樂引誘,被供樓的壓力 擠壓……整天忙著這、忙著那,忙到連生命的意義是甚麼都 忘記了,好容易迷失、好容易跌倒﹗今日的福音提醒我們: 「你們應當謹慎,免得你們的心為宴飲沉醉,及人生的掛慮 所累時,那意想不到的日子臨於你們。」(路廿一 ) 將 臨期到了,教會又開始新的一個禮儀年,也是我們反 省過去、展望將來的時候。就讓我們在這個時候,重新整頓 自己的生命,讓自己從黑暗中走出來,迎接光明的來臨,好 好享受天主賜予我們的每一個時刻。

• 天主教善別牧民協會供稿

34

天主深愛每一個人,所以人們應該愛惜自己的生命。而耶穌 更是喜愛小孩,我們也應對小孩加以愛護。但現世不是所有人都能 明白生命的寶貴,更不懂如何珍惜這白白得來的瑰寶。在二○一一 年跑馬地天主教墳場進行了數項改善工程,其中包括「容孩近我」 紀念碑,紀念碑是為未能出生(流產或墮胎)的胎兒祈禱。更有一 則禱文好讓我們為這些小生命祈禱:「仁慈的天父,你以無限的慈 愛創造了人類,並賜予每一個生命尊高和美善,你更藉著聖子降生 成人,肯定人類生命的寶貴,對於因種種不幸,未能誕生的胎兒, 求祢迎接他們到你的懷抱中,恩賜他們獲享永恆的福樂與平安。天 父,你明白夭折嬰孩父母的哀慟,求你抹去他們的眼淚,撫平他們 的哀傷,使他們常懷希望,來日在天鄉與小生命重逢。因主耶穌基 督之名,求你俯聽我們的祈禱,亞孟。」 現在我們常看到有很多有關墮胎而發生事故的新聞,但沒有 報導出來的肯定有更多。不知道她們有甚麼原因或遇到了困難,不 過她們都選擇殺害了這些小生命。還有一些年輕女孩因為婚前性行 為而意外懷孕,因害怕而蹣著家人,直到嬰孩出世,但自己又不懂 處理,往往令這些小生命因為沒有適當照料而不能生存於世。還有 因意外或疾病而夭折的嬰孩,固然我們會為不幸的小生命而感到傷 痛,相信那些父母會比我們更加傷痛。以上的禱文能為未能出生的 嬰孩及他們的父母祈禱,求天主可以幫助他們。但是更希望天主能 給人們智慧,在面對這些困難時可以堅強起來,要有信德,因為天 主會在我們有需要的時候幫助我們。 有神父說:「『容孩近我』紀念碑是根據已故教宗若望保祿 二世於一九九五年所頒布的《生命的福音》通諭中,為未出生胎兒 的尊嚴而設立,指出卵子在受精的一刻已有生命,提醒人要關懷及 尊重生命。」在聖經中也找到「我還沒有在母腹內形成你以前,我 已認識了你;在你還沒有出離母胎以前,我已祝聖了你」(耶一 5)。由以上所提及,我們在福傳中需要同時告訴人們一定要尊重 生命、珍惜生命,讓我們在每日的祈禱中為不幸的小生命祈求上 主,也為那些傷痛的父母求天主幫助他們能忘記悲傷, 也為未有 信仰的祈禱,讓未信主也能獲得天主的大愛。

新約聖經樂仁譯本 行文淺易 幫助默想 (本報特稿)聖母聖心愛子 會(樂仁會)「樂仁出版社」早 前推出的《新約聖經 — 樂仁譯 本》(二 ○ 一四年五月版,圖) 在香港書展反應熱烈。這部偏重 意譯的中文聖經,為華人讀者在 研經和靈修上提供多一種選擇。 樂仁出版社作序指出,這部聖 經幫助初信者或有意認識信仰的 人認識信仰,每段經文、註釋和 「 偕 主 讀 經 」 ( Lectio Divina ,又 譯「聖言誦讀」)均連結信仰與 生活及社會的關係;新的翻譯方 式則讓資深信徒體會聖言不同的 表達方式。 談到使用經驗,天主教聖經協 會神師盧伯榮神父對本報說,這 部聖經為華語教會是一個突破, 尤其透過淺白文字及註釋幫助教 徒了解內容;並配合「偕主讀 經」導引,讓教徒運用聖經作靈 修。 盧神父說,樂仁譯本與思高聖 經各有所長,他認為接受神學培 育及寫文章宜用思高聖經,而樂 仁聖經為小組聖經聚會提供多一 種選擇。他說,樂仁譯本傾用意 譯,「行文較淺易,幫助教徒明 白內容」。

談到教徒反應,這位堂區神父 說:「『偕主讀經』內容對入門 者不錯,適合初接觸偕主讀經的 教徒,惟其他教徒會期望有較深 入的反省資料。」 他認為,若出版社為神父提供 簡介會,能幫助他們在牧民工作 上使用該聖經。 樂仁會傳教士與各地合作出 版的聖經已超過十五種語言,包 括西班牙文、英文、法文、華文 等,該會二 ○○ 六年到澳門教區 服務後,就已計劃翻譯中文聖 經。 樂仁譯本由聖經學者房志榮 神父擔任總審閱者,經文翻譯 團主要成員包括包智剛神父( F. )、劉麗君修女及黃穎 Barriquand 兒;此譯本由台灣的台北總主教 洪山川准印。 房志榮神父在《樂仁譯本》 撰文指出,聖經翻譯的傾向都是 忠於原文,香港的方濟會思高聖 經學會一九六八年出版的《思高 聖經合訂本》等聖經版本,傾向 「形式對等」的直譯,樂仁譯本 則是「靈活對等」的翻譯,即用 現代最能表達的方式翻譯,又不 失原意。他寫道,四福音譯文簡 單而不淡化信息,各 部書中每一段經文還 附有註釋,及幫助 讀者用經文祈禱和默 想的「偕主讀經」資 料。 樂仁譯本依據希 臘文新約翻譯,凡經 文內屬信仰內容的專 用人名、地名和名 詞,皆與教會現時採 用的一致。(公)

跑馬地墳場 「容孩近我」紀念碑

8 信仰

公教報 主曆2015年11月29日


公教報

17 文 教

Our Little Sister, 2015 ※ 本片適用於高中通識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三:現代中國 單元四:全球化 單元五:公共衛生 十五年前被父親拋棄的 三姐妹,在父親的葬禮上, 意外的發現還有一個同父異 母的妹妹!面對這困局,四 姐妹如何抉擇?她們要走上怎麼樣的人生路? 「離婚、再婚、再離婚」在今時今日已經是 平常不過的事情,其實對子女的影響很深遠。日本 鎌倉香田家的三姐妹,在父母離婚出走後,一起在 祖母過世後留下來的屋子裡生活。某日,三姐妹得 知了父親之死訊,彷彿沒有一絲一毫悲痛的心情。 可是在心底裡,她們各有心結…… 二十九歲的大女阿幸對於父母親因父親有外 遇而離婚,更把她們丟給祖母,事隔多年仍無法放 下對父母親的恨意。她身為長女,以「母親」的角 色一直愛護妹妹們。二十三歲的次女佳乃對被拋棄

text/ 曾穎嫺

的印象有點模糊,她最深刻的是姐姐擔起照顧家庭 的重任,所以她很希望姐姐得到幸福。二十歲的三 女千佳,父親出走時只有五歲,對父親毫無印象, 甚至可以說她不知道父親是誰。三姐妹自小相依為 命,關係親密,但仍然是有話未能講…… 在父親的葬禮上,駭然發現還有一個同父異母 的十四歲妹妹!當年三姐妹的父親選擇了淺野鈴的 母親。那麼,小鈴是大贏家嗎?絕不,小鈴對於父 母的不倫,破壞了姐姐們的家,令她很有罪疚感, 一直不能原諒自己。小鈴的生母已過世,繼母亦不 願見小鈴,父親過世後,更是無人可依靠。阿幸想 起十五年前的自己,於是向小鈴提出:「一起到鎌 倉生活吧!」阿幸願意踏出第一步,令她自己從仇 恨中得到釋放。三姐妹願意收留小鈴,四人開始一 起生活,好像耶穌說過:「凡你們對我這些最小兄 弟中的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二十五 40) 四人一起從憎恨,走向寬恕,當中經歷放下仇 恨、付出愛,以及接受愛;或許會被拒絕,甚至受 到傷害……當三姐妹與四妹圍坐在一起吃飯,小鈴 被姐姐們守護著,感動得哭起來:「能圍坐在一起 的感覺真好,希望這樣一直下去。」這個情景好像 耶穌所教的「愛德的金科玉律」:「你們願意別人 給你們做的,你們也照樣給人做。」(瑪七12) 四個被父母拋棄的孩子們在愛與寬恕中成長,

海街日記

主曆2015年11月29日

縱使無父無母,卻能重拾家庭溫暖,組成 一個真正的家庭! 問題研習: 1. 你認為「家庭」是甚麼? 2. 你心底裡有沒有未處理好的傷口? 3. 甚麼阻礙你的成長? 4. 甚麼阻礙你去愛人 /被愛? 教會指引 《天主教教理》懺悔與和好的聖事 #14221498;家庭 # 2201-2233 延伸閱讀 《海街diary》中文版,作者:吉田秋生; 譯者:aitsae;出版社:東立 日語對白╱中文字幕╱115分鐘 上圖:攝製人員以 拍攝技術在梵蒂岡博物館拍攝(電影 截圖)。下圖:西班牙聖家堂(天美社圖) Youtube

《梵蒂岡博物館3D》香港公映 讓觀眾經驗置身其中感受 以立體效果拍攝梵蒂岡博物館的 紀錄片於十一月下旬在香港上映,負 責人期望影片能將如同置身其中的經 驗帶給全球觀眾。 《梵蒂岡博物館3D》(T h e Vatican Museums 3D)出品人兼監督 剪片過程的拉加尼(C. Lagani)去年 底在羅馬接受天美社訪問時說,這次 拍攝是個難能可貴的經驗,她亦難忘 剪接過程中須忍痛捨棄不少材料, 「梵蒂岡博物館實在太大,內裡有許 多作品,我們須作取捨」。 經過八天不分晝夜拍攝及以月計 的後期製作所剪輯成的這套八十分鐘 紀錄片,展示了西斯汀大教堂、達文 西(Leonardo Da Vinci)、卡拉瓦喬 (Caravaggio)、拉斐爾(Raphael) 的天花壁畫及畫作,以及梵高(Van Gogh)、達利(Dali)等近代名家的 作品;對於曾往訪羅馬的人這些作品 也深具吸引力。 拉加尼於二○一四年三月與梵蒂 岡博物館館長保盧奇教授(A. Paolucci)會晤並提出這項「前所未 有」的計劃——以立體技術將梵蒂岡

博物館呈現給未有機會到來參觀的 人,她慶幸建議獲認同,「他們相信 這計劃是一次將博物館經驗帶到全世 界的機會」。保盧奇教授亦有份指導 紀錄片的拍攝。 全片以4K / 3D超高清拍攝,占 士金馬倫(J. Cameron)執導《鐵達 尼號》(Titanic)時也沿用相同技 術,讓觀眾有置身其中、親睹藝術品 之感。 影片還包括十五分鐘幕後花絮, 當中保盧奇教授、紀錄片導演皮爾詹 尼(M. Piangiani)及該片攝影指導 分享拍攝時的挑戰與成功。而拉加尼 對於影片拍攝得置於西斯汀大教堂米 高安哲羅的壁畫最感欣慰,「這是非 常長時間的工作」,此段影片後期製 作已需時四個月。 《梵蒂岡博物館3D》於去年十二 月開始於美國各州份劇院公映,並於 十一月中在香港公映;有關影片被列 為「Arts In Cinema」專題節目下與 藝術有關的電影,其餘兩套影片分別 為《高第聖家堂》(S a g r a d a: t h e Mystery of Creation)及《聖彼得堡藝

3D

術殿堂》(Hermitage Revealed)。

西班牙聖家堂 是次上映專題電影的另一個宗教 建築,是西班牙巴塞隆拿聖家堂(新 哥德式教堂),它是舉世知名的建築 師兼現代主義運動泰斗高第(A. Gaudi,又譯高迪)未了的傑作。 建造教堂的構思來自一個虔誠的 西班牙機構,他們希望藉此終止人民 因工業化和財富增加而開始的「去基 督教化」。 修建工程於一八八二年由建築師 德爾維勒(F. del Villar)帶領下開 始,一年後由三十一歲的高第接替為 主建築師,他終其一生參與這項工 作,試圖把教堂展現如參與天國禮儀 一樣,使得原來新哥德式的設計,烙

上他的現代主義風格。 人稱「天主之建築師」的高第於 一九二六年去世,他的宣福程序於 九二年展開。 聖家堂每年有逾三百萬訪客。它 令思慕天主的人們傾倒,沒多少現代 藝術品能達到這個境界。 •取材自天美社 /天亞社資料 •影片

www.thevaticanmuseumsincinemas.com


21

普世教會

公教報

主曆2015年11月29日

台北故宮與梵蒂岡簽約 聯合展出首次面世文物 (天亞社訊)台灣天 主教會將協助故宮博物院與 梵蒂岡合辦的文物展覽,提 供相關的導賞培訓;與此同 時,教宗方濟各亦祝福了該 院在意大利的另一個藝術 展。 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 十一月五日在梵蒂岡與教廷 相關部門簽訂「天國的寶藏 ──教廷文物特展」借展合 約書,正式揭開故宮與教廷 合作辦展的序幕。 台灣地區主教團主席洪 山川總主教對天亞社說,主 教團已經收到邀請,協助提 供培訓等事宜。 主教團秘書長陳科神父 也向天亞社證實,主教團禮 儀委員會執行秘書潘家駿神 父已計劃舉辦培訓班,培訓 包括教友及博物館的服務人 員,作現場解說。 陳神父表示,展覽期間 主教團將鼓勵各教區、教堂 和團體,按其方便,自行組

織前往參觀。主教團也會在 《天主教周報》上宣傳。 文物展於明年二月五日 到五月二日在故宮博物院陳 列室舉行,屆時將展出教廷 聖器收藏室珍藏的六十件文 物。 據故宮表示,展品將份 為五大類,包含神聖禮儀、 禮儀年、祭台、教宗與歷史 和聖事,此外,還會結合部 分故宮院藏天主教在華發展 的歷史文獻,讓展覽更為豐 富。 這是繼二○○六年底故 宮在國父紀念館舉辦梵蒂岡 博物館與意大利米蘭、西耶 納等五所博物館珍藏展「藝 術與宗教——意大利十四至 十七世紀黃金時期繪畫特 展」後,再度與梵蒂岡合辦 天主教藝術展覽。 故宮專家解釋,禮儀一 向是宗教不可或缺的元素, 富有歷史文化的天主教,也 發展出華麗和細膩的禮儀形

台灣主教團牧函呼籲 培養良好習慣保護環境 (天亞社訊)在教宗方 濟各十二月八日揭開「慈悲 禧年」序幕前,天主教台灣 地區主教團發表牧函,呼籲 全體台灣人,尤其是二十七 萬天主教徒從日常生活小事 做起,響應教宗號召的「生 態悔改」。 這份二○一六年牧函 於十一月二十二日發布,題 目為《歡慶慈悲禧年,愛護 共同家園》。主教團藉此特 別提醒台灣鄉親:「由個人 悔改而至保護生態的具體行 動:可分兩方面來說,對內 ──堂區、家庭;對外── 社區、社會」。 牧函說到「內在悔改的 具體行動」,就是從改變日 常生活中的細節開始,常檢 視自己在個人食、衣、住、 行方面是否懷有保護環境的 信念和態度,珍惜萬物,做

名副其實的「生態公民」。 主教團提出一些建議, 例如使用環保餐具、低碳食 物且食不過量,減少使用冷 暖氣,多利用大眾交通工 具,做垃圾分類、資源回 收、發起二手物資捐贈或義 賣的活動等。他們又建議利 用各種機會教育教友,如在 彌撒講道中、教理講授等時 刻,提升教友的環保意識、 鼓勵眾人落實環保。 至於「對外悔改的具 體行動」,主教們指出就是 要積極參加社區推動的環保 志工隊和環保社團活動,如 清潔環境、健走、聽演講、 閱讀環保資訊,認養廢耕土 地,參與小農耕種活動、購 買小農產品等。 牧函強調「生態悔改」 除了檢視個人生活,更需要 內心的轉化,培養關懷大地

台灣的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右三)十一月五日在梵蒂 岡與宗座教宗禮儀處簽署「天國的寶藏——梵蒂岡教廷文 物特展」合約。 依地沙耶穌聖容聖像 (圖片取自台北故宮博物院網站) 式,從教宗所主持的各項禮 儀過程中,信徒得以崇敬天 主、撫慰心靈、並領受宗教 教義與精神。 此外,儀式所使用的祭 衣和聖器,兼具藝術形式和 宗教意義,數百年來,這些 祭衣和聖器由教廷聖器收藏 室所典藏,除了歷任教宗曾 在重要的禮儀裡穿戴持用, 的福音精神,並與他人攜手 合作,結合團體的力量,效 法基督的慷慨、自我犧牲和 善行。「悔改需要『愛的覺 醒』,生命之主的愛不斷催 迫我們尋找前進的新路徑; 天父是萬物的終極根源,將 我們與萬物連結一起。」 文件更再度提醒教友, 在面對人類共同家園瀕臨的 危機,教宗方濟各切願與全 世界所有的人「對話」,並 表示:「我們必須與國際政 壇之間推動彼此的對話,以 免不斷的沉淪下去。」 教宗在六月發表的《願 祢受讚頌》通諭中談到氣候 的變化、水、土壤和空氣的 污染,使全世界的生態惡 化。他歸咎於人類不負責任 的濫用天主所賞賜萬物,致 使大地母親痛苦哀泣。 主教團的牧函又談到 科學和科技對人們的影響, 指出科技雖幫助人類改善生 活條件,但卻被那些利用科 技,掌握經濟力量的人主宰 人類和全世界。

從未對外公開展示。 展出作品中,包括極為 神聖稀珍的「依地沙耶穌聖 容像」,大概是第三至第五 世紀的作品,其製作極為精 美,且於華麗中展現神聖典 雅的風貌。 與此同時,據故宮博 物院十一月十三日表示,該 院於十月三十一日至明年一

月三十一日與意大利佛羅倫 斯聖十字教堂合辦的「藝域 漫遊——郎世寧新媒體藝術 展」獲教宗祝福。 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王 豫元謁見教宗時,介紹了在 該教堂內舉辦的這個藝術展 並贈送展覽導覽手冊給他。 教宗得悉後給予了祝福,並 祈望展出順利。

中國周村馬學聖主教 去世兩年骨灰始安葬 (天亞社訊)中國山 東省周村教區安息逾兩年的 馬學聖主教,其骨灰於今年 十一月十二日安葬在教區新 購置的墓地裡。 追思彌撒於韓家窩天主 堂舉行,由周村教區楊永強 主教主禮。楊主教對天亞社 說,馬主教於二○一三年二 月八日去世,但當時教區並 沒有自己的墓地,同年才購 置,去年修建,所以今年才 把主教的骨灰安放在這塊新 墓地裡。 他表示,原想在十一 月二日追思已亡節舉行安葬 禮,但神父們那天都在忙,

另外教區又要準備於七日為 姜義元執事舉行晉鐸禮。 十一月是教會的煉靈月, 十二日又是農曆十月初一中 國傳統的祭祖節,所以就選 在那天為馬主教舉行追思彌 撒及安葬禮。 此前馬主教的骨灰一 直放置在殯儀館,每年清明 節,教區神職人員都會到殯 儀館為他祈禱。 楊主教指出,沒有把 馬主教的骨灰安放在主教座 堂,是因為那裡已有已故宗 懷德主教的骨灰。而教區現 在還未決定會否也把宗主教 的骨灰遷移到新墓地。

它指出,那些人只接納 科技的進步,並從中得到最 大的經濟利益已經足夠,從 不考慮因此可能對人類造成 的負面衝擊。 牧函又指責研發現代高

科技的產品,誘發人們的購 買慾,「使得大多數人在不 知不覺中隨波逐流,役於物 而不自覺,甚至跌入非必要 的消費漩渦裡,認為這就是 理所當然的生活方式」。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