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ng Kao Po
教宗方濟各 宗座勸諭 《愛的喜樂》導讀版
本期 提要 1928年創刊 2016.4.20付印 零售港幣六元 今期出紙六張、隨報附送《喜樂少年》 第3766號 出版人: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
復活期第五主日
主曆2016年4月24日
P12-13
地址:香港堅道十六號教區中心 . 電話:2522 0487 . 傳真:2521 3095 . 電郵:kkp@kkp.org.hk . 網址:http://kkp.org.hk . 廣告部:ad@kkp.org.hk
教宗前往希臘探訪難民 教宗方濟各四月十六日牧訪希臘萊斯沃斯島, 探望停留在當地的難民,他呼籲各國解決這場 人道危機。(天美社圖)
詳見第廿四版
挑戰,努力福傳。 彌撒後設分享會,有與會 青年指信徒對修道人的形象及條 件有特定期望,如懂得踢足球, 以及熱心朝拜聖體等,聖神修院 先修班修生周阡行分享說,修生 可以有自己的風格,而修道生活 亦需要時間去適應。二十四歲加 入修院的他坦言,以往如一般青 年般遲睡早起,入修院後重新為 早禱及朝拜聖體等調整生活習 慣。他鼓勵眾人支持有意回應聖 召的青年。 聖伯多祿堂青年姜信諾 說,現今的家庭子女不多,青年 亦因教育等因素,大概到二十六 歲才做人生決定,如回應聖召或 結婚,故此聖召培育工作除了為 青少年打好基礎外,也要回應職 青的需要。 夏志誠輔理主教在會上呼 籲信徒推動聖召文化,他指聖召
牧民不僅為尋找青年回應聖召, 「更是幫助青年發展人性;聖召 首先是生命的完成,回應耶穌的 召叫」。 夏主教鼓勵有意回應聖召 的青年勇於嘗試。他指「聖召 不是待百份百肯定才踏出第一 步」,青年應付諸行動,過程中 要多祈禱,並找神師辨別,觀察 一兩年以肯定聖召穩定;更要有 一份戰戰兢兢的心,終身反省及 辨別。 湯漢樞機總結時肯定青年 牧民與聖召培育的連繫,他指本 地教會過去二十多年致力發展青 年牧民,包括透過牧民工作者推 動學校的宗教教育。 湯樞機指栽培聖召須因應 時代及青年不同階段的需要,過 去多採用小修院方式,今天則需 要調整,從而幫助少年在信仰上 步向成熟。他鼓勵青少年多參與 教會活動以辨別聖召。 談到本年聖召月活動的目 標,聖召委員會執行秘書陳美容 修女當日對本報說,他們期望能 鼓勵信徒一起推動聖召,「共同 為聖召祈禱的同時,也鼓勵有志 回應聖召的青年爽快回應天主在 他們身上的計劃」。 聖猶達堂青年牧民幹事霍 銘源說,青年信徒平日少有機會 深入探討聖召,聖召月的活動能 讓他們加深了解聖召;這次的聖 召彌撒亦為波蘭世青節青年參加 者提供培育。 聖召委員會另外兩次的聖 召彌撒,定於四月二十四日下午 假將軍澳聖安德肋堂(彌撒前設 座談會)、五月十四日下午假大 埔聖母無玷之心堂舉行。(鄧)
教區聖召月活動揭幕 湯樞機鼓勵青年回應召叫 (本報訊)教區聖召委員 會四月十七日在聖猶達堂舉辦 聖召月彌撒,除慶祝善牧主日 外,亦為「聖召月」活動揭開 序幕。主禮湯漢樞機邀請信徒 為聖召祈禱,亦鼓勵青年敢於 回應天主呼召。 聖召月的首台聖召彌撒由 該委員會與港島東總鐸區青年 會合辦,約二百人參與。彌撒 進台時該會成員帶同他們為參 與波蘭世青節而準備的十字架 到祭台。 湯樞機在講道中鼓勵青 年學效耶穌善牧,勇敢而慷慨 地回應天主呼召。他指耶穌善 牧認識自己的羊,信徒須回應 他,深入認識基督。 湯樞機指昔日神父的芳表 善行促使他回應聖召,而多年 的聖召生活亦讓他感到幸福快 樂。他又勸勉教徒當回應信仰
教區聖召彌撒,禮儀上青 年與湯漢樞機合照。
17
公教報
文教
三月初回到首爾,隨著新學年 的開始,Haja村又熱鬧起來了。開 學後的首三星期,學校遲遲未定上 課時間表,因為大家忙於畢業禮、 入學禮、入村禮、日本三一一大地 震紀念活動,以及讓新生適應新生 活、大家彼此認識的各種工作坊。 反正無所事事,我便參加了H a j a Production School(高中)和棉花 學校(初中)合辦的「單車再生」 工作坊—雖然我不會踩單車。 工作坊分三部份進行,一個早 上拆車,一個下午清潔零件,一個 早上組裝新車;由於組裝需時,最 後要多花一個下午才能完成。我們 四至五人一小組,每組拆兩台被丟 棄的舊單車。拆車比想像的難,因 為不少工具是我從未見過的!拆件 時選擇合適的工具和使用正確的方 法很重要,否則會令零件損壞,不 能重用。拆車時也要好好記住每一 零件的位置,小心存放,因為重組 時一粒小鏍絲都不能缺!完成拆件 工作,我們便選取完好的、較少被 銹蝕的車身和零件,耐心清潔,為 一台新單車的誕生做好準備。 「單車」本來是棉花學校和另
清
一個中學生休學計劃「工科」課堂 的一部份,工科還包括木工,所以 開學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製作上課 用的書桌。在這成長階段的青少年 充滿精力,這類消耗體力的學習, 就是讓他們得到適度的發洩。這也 是一種生活的學習,單車壞了,不 是先想如何向父母拿錢買新的,也 不用依靠別人修理,首先是自己動 手,嘗試解決問題。棉花學校去年 更開始給村民發出「單車駕駛執 照」,村民要通過學生參與設計和 執行的道路安全考試才能獲取呢! 最近來首爾旅行的朋友,可能 也會發現在街上多了些公共單車的 租用設施,在推動低碳生活方面, 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始。而在 Haja村,單車就更是無所不在!村 口放置著多台單車,供村民使用; 學生們會以這些單車代步,到社區 農場照料農作物,或到附近的公園 上課。單車零件可以成為藝術品裝 飾,單車也可以被改裝成發電機, 所以在戶外活動、表演時,常會見 到學生在一旁「踩單車」,為擴音 設備供電。 早在兩年前來這裡探訪時,我
※ 本片適用於新高中通識教育科以 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及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三:現代中國 單元四:全球化 單元五:公共衛生 「感到無能為力 時,你會逃避、發脾 氣、懷疑自己……」小學教師岡 野、單親母親雅美、獨居老人秋子 住在同一小鎮裡,他們都對生活感 到力不從心,卻因著意想不到的相 遇,解開心結,重新學習愛,並踏 出新一步……
新手老師的無力 櫻之丘小學的新手老師岡野, 出任4年級的班主任,對教學認真 有熱誠。可是接觸孩子時,少了 些細心體貼與觀察,優柔寡斷的個 性,令他無力控制班上學生瀕臨
拆掉舊單車零件循環使
用
已被這裡的一個關鍵字所吸引— 「 適 當 的 技 術 」 (a p p r o p r i a t e technology)。當世界都在追求低成 本、高效益的時候,學生在這兒學 習的各種技術,從耕種、編織、單 車維修再造,以至建屋,最大的考 慮不是便利、省錢、省時或創新科
你是好孩子 text/ 曾穎嫺
失控的狀況;更遇上對孩子漠不關 心、整天酗酒的家長,以及過度熱 心的怪獸家長……
單親家長的無助 雅美的丈夫長駐國外,家裡只 有她和三歲的女兒一起生活。與丈 夫長期的分隔,沒有人與她分擔生 活上的困難和壓力。雅美在面對鄰 居時表現溫柔親切,在家卻經常會對 女兒小茜拳打腳踢,但事後雅美卻懊 悔無比,漸漸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患病長者的不安 秋子是住在櫻之丘小學附近的 獨居老人,多年來,已習慣一個人 生活,定期到附近超級市場購物, 在附近公園散步,最有朝氣的就是 每日目送小學生們上學去。平靜的 生活卻被打破──某日她如常往超 市購物,卻被店員發現買東西沒付 錢時,她發現自己患上輕微老人痴 呆,終日惶恐不安……
小學老師岡野班上的情況很 混亂,尤其一位學生認定自己是個 沒藥可救的壞孩子。岡野感到心情 低落,小侄子二話不說,給他一個 擁抱,給他加油!岡野的姐姐說: 「如果我對孩子溫柔的話,他也會 對別人很溫柔。所以只要好好對待 孩子,世界就會和平了。」岡野有 所領悟,決定不再逃避,抬起頭再 次走進課室…… 單親媽媽雅美,小時曾受到家 庭暴力,認為被打,是因為自己是 個壞孩子。長大後,她卻成為施暴 者,聽到鄰居傳來的打罵聲時會感 到放心,似乎可以紓緩自己打罵孩 子的愧疚。但其實與雅美有相同遭 遇的媽媽朋友卻早已發覺,最終在 某天藉著溫暖的擁抱,將雅美從兒 時受傷的印記記憶裡解放出來…… 患上輕微老人痴呆的秋子, 某天與患有自閉症的小學生弘也偶 遇,一老一少在秋子家中度了一個 愉快的下午。弘也的母親下班來接 兒子時,擔心打擾秋子,只顧不停 道歉。秋子婆婆卻表示弘也每天早
單車再生工作坊 技,而是如何善用天然資源,怎樣 配合周遭環境,並且避免對他人和 生態帶來不良影響。這份對「適當 性」的思考和追求,我想並不只是 技術方面,也可以是我們日常飲 食、消費、探討社會問題等背後的 一種態度。
上都會和我打招呼,是個好孩子! 結果弘也媽媽在秋子婆婆的懷抱 中,痛哭失聲,流露壓抑多年獨力 照顧特別需要兒子的無力感…… 千萬不要戴著「有色眼鏡」看 人,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可愛的, 是天主的愛子愛女!無論是大人或 小孩也希望被讚賞,被擁抱!做得 好時,說一聲稱讚。疲倦時,給一 個擁抱。讓我們一起發揮愛的力 量!
你是好孩子 Being Good, 2015
在首爾有單車改裝成發電機,青年在街 頭踏單車發電。
單車再生工作坊
主曆2016年4月24日
問題研習: 1. 你願意愛人嗎? 2. 你害怕付出愛,而受到傷害嗎? 3. 受傷後,你有勇氣再次愛人嗎? 教會指引 •《天主教教理》人的尊嚴 #1700-1715;家庭 #21972251;人的生命# 2258-2269; 父母與子女 #2360-2378 延伸閱讀 •《你是好孩子》作者:中脇初 枝,譯者:王蘊潔,台灣春天出 版社 日語對白╱中文字幕╱片長120分鐘
負面情緒:讓聽眾明白你所表達的角色、場地、事情和感受已足 夠,不應把兇惡、壞行為或悲傷無限地演繹,這樣會拉開聽眾對主旨 的理解和思考,並可能讓聽眾有負面的心理反應! 正面情緒:以正面語言的示範及面對逆境時心理提醒的正面說 話,為聽眾建立:一)多角度分析和思考的能力;二)社交認知的感 染力:透過鼓勵和支持的說話去感染聽眾日後以此成為自己的語言向 他人表達,但同時說故事人亦需要讓聽眾知道社會真實的一面,例如 若你勤力但沒有技巧,可能會收獲不理想;你對人好,別人也不一定 有好反應……當說故事人在演繹這些真實處境時,最重要是給聽眾示 範如何可以充滿愛心、胸襟廣闊且有智慧地自處或應對。 • 臉書專頁 www.facebook.com/storytellermissmaymay • 作者為「奇妙故事堂」總幹事
梁芷凌
注意帶來的正負面情緒
╱
作者為該
睡前應安排親愛及平靜活動:口說故事可以於任何時間進 行。一般家長都喜歡在孩子睡前說故事,但故事必定不能選情節 緊張或大起大落的,否則會刺激到孩子的腦和情緒而影響睡眠質 素!我個人則不會選擇睡前說故事,只會安排一起祈禱、親密觸 摸等平靜活動。 常規與專注力:很多家長感到說故事期間會經常發生「駁故」、 太多意見發表而拉開了故事內容、沒有回應及專注力等問題,難以控 制情況。其實這源於家長故事教育技巧不足,孩子未能受故事人 帶領投入;亦因為家長未有考慮孩子程度就跟書讀,或未有把深 層情意演繹和交流,使孩子不能跟隨其節奏去參與和享受!我對 家 長 的 建 議 是 ── 第 一 步 學 傾 談 ; 第 二 步 學 用 語 氣 、 表 情 和 動 作演繹角色的形與意;第三步學會用角色及旁白表情和表序, 這樣再長的故事或再深的故事題材,孩子都能專注和進入深層 次學習。
明白性是孕育生命的唯一途徑,是天主 給人類在婚姻中一份美妙及珍貴的禮 物。同時,我們亦十分重視教育父母工 作,不時獲邀舉辦家長講座,讓家長學 習掌握與子女談情說性的技巧和態度, 好使家長能成為子女最好的「愛與生命 教育」的導師。 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曾指出:「現 今傳媒論述往往將具有婚姻、家庭及生 命價值取向的性教育定性為壓抑、禁 慾式的重軛,而不是引導青少年學習自 制及尊重自己及他人身體尊嚴的培育工 作,這種說法令人遺憾。」故 此 , 我 們 作為教友並不要氣餒,我們更加要在 充斥著色情文化的環境中,肯定自己 的角色和使命,一同實踐貞潔生活, 不單是讓身邊的年青人了解「婚前性 行為」對個人成長發展的影響,更重 要是幫助他們建立一個有人性尊嚴及 充滿愛的生命。
合適時候做合適的事
•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供稿 • 會家庭生活教育社工
我見過很多家長與孩子一同閱讀或玩玩具作「親子」時間時, 都只會問:「這是甚麼?」而不懂延伸傾談的內容;又或是要孩子跟 他們一同朗讀或依書中句子造句、擴張句子、看圖作文等等,時間一 久,孩子再不會對與父母一起閱讀感興趣;不會享受父母單向意願的 「親子」方式,而孩子的語文能力亦不能達致預期成果,因為以上種 種方法都不能讓孩子、父母和閱讀產生親密及安全感。 故事可以是語文教學的其中一種工具,故事教育是要讓聽眾聽出 故事中廣闊面和深入意思,是身、心、靈、知、情、意、行的培育。 我時常告訴家長:「當你在故事教育中,做好說故事的示範、與孩子 有深入的互動,孩子將來的語文成就一定比你用一貫的培育方法超越 百倍!」
神秘面紗,認為那就是開放開明的性教 育,並不需要那麼多顧忌。但事實上, 性教育並不單單指生物學理上的性知 識,而是學習成為一個男人和女人、性 別、人格及人性建立的教育,當中包括 道德倫理及法理等層面,故此整全的性 教育不單單是教導性知識,而是有助人 格成長的愛與生命教育。我們認為唯有 以愛與生命的價值為基礎來推行的性教 育,才能讓青少年明白性的真正意義, 從而對愛與性建立健康的態度和行為, 並為健康婚姻作好準備。 本 會 早 於 2004 年已開展以貞潔理念 的愛與生命教育,在天主教學校和堂區 舉行講座及工作坊,按學生不同年 紀及成長發展推行性教育,特色是 以天主教要理及訓導為基礎,亦與 時並進將時事及潮流文化的變化, 與學生討論及引導他們思考,讓學 生了解愛與性和生命的真正意義,
莫萊茵
20
性教育的真義
性教育並不單指生物學 理上的性知識,而是學 習成為一個男人和女 人、性別、人格及人性 建立的教育。
說故事教育宜和忌
家庭
去年十月舉行的世 界主教代表會議,主題 為「在福傳背景下家庭 牧民面對的挑戰」。在 會議的總結報告中,主教們指出性教育 是讓家庭中的子女穩定發展及將來婚姻 成功的關鍵,報告中亦指出必須要教導 子女學習愛與奉獻及強調孩子本身就是 愛的果實。 談到香港的性教育,往往有不少論述 批評香港的性教育落後保守,不足以回應 現今年青人對性開放及早熟的情況,認為 有必要讓青年人赤裸裸地了解性知識,如 教導他們如何使用安全套,藉以揭開性的
公教報
主曆2016年4月24日
八十後的婚姻觀 有人說婚姻令人 充滿期待、有人說婚 姻為人生帶來圓滿、有人說婚姻是愛 情的墳墓、有人說婚姻是圍城,那 麼,你覺得婚姻是甚麼呢? 在物質愈來愈豐富的社會中, 人們選擇伴侶時,除了講究對方的 內涵,亦越來越講究「條件」 。 二十七歲的小寶從事保險業,丈夫是 專業人士,既有車、有樓、有高收入 工作,亦非常愛錫她,她曾經感到自 己是最幸福的女人。 但結婚後,夫婦卻經常為家務 爭吵。婚前小寶是家中的公主,被家 人捧在手心疼錫,從來無須做家務, 婚後與奶奶同住,被奶奶「指指點 點」, 要幫忙做家務,心中感到非 常委屈,但丈夫卻置身事外,沒有介
入調解衝突。 婚前,小寶期望丈夫婚後仍然如 婚前一樣會遷就、愛護、體諒自己, 可惜事與願違,丈夫的行為刺痛了她 的心、也打碎了小寶對婚姻的幻想, 結婚不足一年,小寶便因深感失望, 決定離婚。 兩口子由相愛到分離,確實令人 惋惜。在傷痛的背後,更重要是當中 的學習和成長。一般人對婚姻有許多 不同幻想,為免落差太大,應作好準 備,在婚前與伴侶有更多的共識,對 婚後生活的細節有較實際的期望,更 重要的是要願意付出和體諒、能與伴 侶好好的溝通、帶著合理的期望走進 婚姻,「幸福」其實離你不遠。 明愛家庭服務
21
公教報
社會
「惠及全民」
的退休保障?
有關全民退休保障制 度,香港社會已討論超過 三十多年,民間多年爭取惠 及全民的制度,多屆政府卻 遲遲未有落實,香港退休保 障制度的前景仍然成疑。 二○一五年十二月,政府推 出退休保障制度諮詢文件, 當中包括免資產審查的「不 論貧富方案」及政府傾向支持的「有經濟需要」 方案,並開展為期6個月的公眾諮詢期。在今年 慈悲禧年的四旬期,湯漢樞機曾呼籲香港教友關 注政府正在進行的《退休保障前路共建》諮詢文 件,湯樞機重申教會期望香港能建設一個「真正 能惠及全民,並且能夠達致防貧效果的退休保障 制度」,支持「惠及全民」(或政府稱為的「不 論貧富」)的退休方案。 現時,政府主張的「有經濟需要」方案只 是輕微「擴大」現今的扶貧政策,與教會所期盼 的退休保障相距甚遠。按「有經濟需要」方案而 言,資產上八萬元或以下的單身長者、資產少於 12.5萬元的長者夫婦及通過類似長生津的入息申 報安排人士(單身月入少於7,340元,夫婦月入少 於1.18萬元),每月可領取3,230元。由於資產及 入息審查門檻過高,資產多於八萬元的長者已被 排除在保障範圍之外,「有經濟方案」方案實際 上並沒有達到「防貧」的效果,反而是在迫使一 些長者,特別是基層長者,放棄自己微薄的積蓄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早於二 零零三年,已開展弱勢少數族裔的 社區支援及種族共融服務。過去十 多年來積極推動跨文化活動,舉辦 公開論壇、出版共融報,為各政府部門及公共服 務機構提供文化敏銳度培訓,爭取改善少數族裔 簡易板球場地及住屋權益等。然而,近年有關少 數族裔升學問題的研究報告指出,受訪的少數族 裔中學生當中有四成至五成被訪者,認為自己在 升學方面一直缺乏財政支持,另有學習能力及自 信心不足等問題(中華基督教青年會,2013)。平 等機會委員會對本港不同行業聘用少數族裔人士情 況的研究報告(2015)顯示,少數族裔人士在求職 時及工作期間均面對歧視的情況。少數族裔人士的 薪酬、被委派的工作以至晉升機會均與華人員工不 一樣。而大部分少數族裔女性受訪者亦表示,僱主
來換取微薄的生活資助。這是不顧老年人的尊嚴 的方案,不但沒有使長者免於晚年困苦的恐懼, 而且助長長者放棄畢生積蓄及工作,為社會製造 更多貧窮人士。 或許,大家在未深思前會傾向「有經濟需 要」方案,認為社會資源應用於「最有需要」的 人身上。當他們聽到「不論貧富」方案時,就直 接想到為何要浪費公帑於富人或有經濟能力的長 者身上?事實上,根據二○○九年統計處進行的 調查,香港超過一半長者的資產少於$50,000,其 餘所謂較富有的長者,其實只是薄有積蓄,有物 業者也是自住者眾,如退休後沒有穩定的收入來 源,晚年生活也難有保障。 再者,政府反對「不論貧富方案」,主張 社會資源於「最有需要」的說法是一種「偷換概 念」。如果我們細想,現時我們對兒童的免費普 及教育是否也是一種「不論貧富」、「全民惠 及」的政策?為何我們對此政策並無異議,反而 當政府探討將資助推廣至幼兒教育時,社會亦普 遍贊同?又或是我們現時的公營醫療政策,如果 設有資產審查,我們又會否接受?為何退休保障 有不同的社會政策標準?為何長者得不到平等的 照顧? 教會重視人性尊嚴、個人的整全發展,關 鍵在於社會能否保障個人的物質基礎,使人免於 貧窮的恐懼,促進大眾公益,保障衣、食、住等 經濟及政治權利。老年人是社會的一分子,他們 的生活、經濟條件需要被顧及,也是大眾公益的
一部份。事實上,推行全民養老金所需動用的公 帑,大部份亦是由上一輩所貢獻;下一代所享用 的種種福利與建設(包括教育、基建),大部份 都是由上一代努力的成果。每一位長者年輕時曾 為社會作出貢獻,年老時享有退休福利是一件合 情合理的事,而不是一種「施捨」。 對教會而言,政府之責應以促進大眾公益為 目標,促進各階層的團結、合作,帶頭推動社會 正義。然而,政府支持的「有經濟需要」方案未 有顧及長者需要,以嚴苛的資產審查作為門檻, 未能提供合理的保障,也未能回應市民對退休保 障的期望。雖然政府不願落實「惠及全民」、 「不論貧富」方案,但香港市民的意見卻是十分 清晰。根據「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社會 政策研究中心」與「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於 二○一五年十二月至二○一六年一月期間進行的 調查,發現近7成市民「支持/非常支持香港設立 無須入息及資產審查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也 有近九成受訪者「贊成/非常贊成政府注資1,000 億,放入全民退休保障啟動機金」,可見「惠及 全民」的退休保障制度是香港人的共同願景,是 民之所向。政府無法迴避,更應主動回應民意, 以「惠及全民」的原則建立理想的制度。 退休保障,是眾人之事。我們作為基督徒, 是否願意承擔起責任,按照社會訓導的核心原則 和湯樞機的呼籲,共同去推動社會發展一套可持 續的、惠及全民的退休保障制度呢? 堂區關社支援小組
較少考慮和尊重少數族裔人士的性別差異。由此可 見,少數族裔港人至今在升學及就業仍面對重大的 挑戰,專業的支援服務亦急待發展。 香港政府於二零一四年施政報告推出新措施 以協助少數族裔社羣融入香港社會。當中特別加 強對少數族裔中學生學習中文及就業的支持,旨 在使非華語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志願及其中文能 力追求不同的就業方向。教育局已委託明愛青少 年及社區服務承辦「為非華語中學生提供就業相 關經歷的先導計劃」,以配合及支援非華語學生 升學及就業發展。先導計劃會由二零一六年一月 十五日至一八年一月卅一日作試點推行,每學年 為六百名就讀於本港中學(官立、資助及直資) 的非華語學生提供與就業相關的經歷。計劃致力 為學生、家長及教師三方面提供支援服務,既為 非華語中學生提供校本培訓課程、安排成長嚮導及 工作體驗,亦為家長舉辦講座及向有較大需要的家
長提供個別輔導,同時為教師提供相關培訓。 期望是次計劃有助學生於文化知識和語言能 力方面作更好的裝備,以探索不同的職業導向並 發掘通往夢想的途徑;並透過鼓勵家校合作,能 夠為學生提供全面的生涯規劃教育及就業輔導支 援。這項先導計劃能否成功,實在需要各行業的 僱主、前綫管理人員及政府部門給予支持,提供 參觀機會,安排工作體驗及擔任成長嚮導。 明愛青少年及社區服務
明愛社工支援少數族裔學生
少數族裔的生涯規劃
聖雲先會成員探訪露宿者
為何需要
主曆2016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