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15KungKaoPo

Page 1

本期 提要 1928年創刊 2016.5.11付印 零售港幣六元 今期出紙六張、隨報附送《喜樂少年》 第3769號 出版人: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

13

8

24

香港埃森兩地青年 將辦聚會介紹交流計劃 信徒編譯粵語泰澤短誦 推動本地共融祈禱氛圍 教廷致函祝賀佛誕 期望共同推動生態教育 Kung Kao Po

五旬節主日

主曆2016年5月15日

地址:香港堅道十六號教區中心 . 電話:2522 0487 . 傳真:2521 3095 . 電郵:kkp@kkp.org.hk . 網址:http://kkp.org.hk . 廣告部:ad@kkp.org.hk

方叔華神父晉鐸金禧 並榮獲香港無名英雄獎

(本報訊)扶康會創辦人方叔華神父(G. Bonzi)五月七日在新蒲崗善導母堂慶祝晉鐸 五十周年(大圖)。 長期牧養智障人士的他亦於五月五日獲國際扶輪3450地區頒發「香港無名英雄獎2016」 (小圖),以肯定他在人道工作上的貢獻。是次入圍者還有人稱「明哥」、常義贈飯餸給有 需要人士的陳灼明(北河燒臘飯店東主,小圖中)和國際十字路會創辦人畢馬勤(Malcolm Begbie,小圖右)。(明) 相關報導見第2版

勞委會政策研究幹事羅佩珊五月十 日對本報說,該會調查反映本地長工時 情況嚴重,影響家庭生活,當局在標準 工時立法膠著之際,有責任主動推出新 法例。她指工作文化亦會助長長工時, 僱傭雙方應多就工作安排彼此商量。 她指其他國際調查亦顯示香港的工 時在發達國家當中排名較高,建議當局 應定立每週四十四小時的標準工時,並 按不同行業需要定立最高工時上限。 她指基層家庭在長工時下首當其 衝,所遇到的困難亦較中產家庭大: 「中產尚可以有更多資源分擔家庭責 任,聘請家庭傭工照顧子女;但在職基 層市民卻需要找家中長者協助,甚至獨 留孩子在家。」她指在工人議價能力低 的情況下,立法規管工時最能保障他 們。(鄧)

勞委會羅佩珊: 基層工人最受壓

明愛家庭服務屬下單位及網上問卷,訪 問六百八十八位夾心中產人士,並舉行 聚焦小組。報告定義「夾心階層」為夾 在社會中層,月薪介乎二至十萬港元人 士。 研究員建議政府制定合理工時及 超時安排;僱員亦須學習接納自己的限 制,多與家人等傾訴自己在職場所遇到 的壓力;管理層則應妥善管理業務與下 屬的準則和採取應對過量工作的措施, 建立關懷文化、家庭友善政策等。 明愛的調查亦反映出工時愈長,受 訪者工作壓力愈大;其精神壓力指數亦 會維持高壓力水平。 另外,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則於 四月二十三日公布「工時對教友家庭及 信仰生活的影響調查」,發現受訪者普 遍工時長,影響家庭與信仰生活,勞委 會促請當局訂立標準工時立法及最高工 時上限,讓僱員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

明愛勞委會兩調查 提倡家庭友善政策

(本報訊)明愛全人發展培訓中心 及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分別發表調查 結果,指出本地長工時情況嚴重,影響 僱員的家庭與身心狀況,團體呼籲當局 應訂定合理的工時政策。 明愛全人發展培訓中心五月一日發 表「關注夾心中產人士職場精神健康」 調查,大部份受訪者每天工作九小時或 以上,只有三成七少於八小時;三成人 更每天超時工作至少兩小時,當中一成 六至少超時三小時。社工促請政府當定 立合理的工時政策,並牽頭推動家庭友 善措施。

明愛全人發展培訓中心 關注僱員職場精神健康

明愛全人發展培訓中心項目策劃 經理李寶姬五月十日對本報說,人際間 的支援最能令在職人士紓壓。上述調查 顯示,缺乏上司的肯定最令職員受壓, 這反映出職員需要獲得心靈上的支持; 調查同時發現有家室者受壓水平較低, 「不少人須下班後繼續在家工作,故此 家人的體諒能幫助他們紓壓」。 政策方面,她鼓勵機構可作出更多 方便職員照顧家庭的措施如給予假期; 而面對長工時和物價高企,標準工時等 政策能減輕基層家庭的負擔。 明愛於去年五月至本年三月透過

標準工時委員會四月二十五日至七月 二十四日為工時政策進行第二階段 諮詢。


公教報

主曆2016年5月15日

信仰

埃森青年馬特(中)在天主教學校服務

香港埃森兩地青年 將辦聚會介紹交流計劃

港青年一起

安娜(左一)與香

與兒童溝通,周建議有意到德國交流的青年 先從語言方面著手,而主動參與活動亦有助 參加者投入當地的文化和信仰生活。 巢君懿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她表示一 年的德國生活令她感受到自己的局限,亦教 曉她如何從困難中學習愛與接納每個人, 「我不懂德文,難與兒童溝通,當時感到 自己有如『斷臂』般無助」。最初她只能 與願意說英語的小朋友交談,或透過身體 語言溝通,「我以微笑表達關懷,希望孩子 能感受得到」。 她其後與新移民青少年一起學習德文, 並積極參與當地的教會活動,「能有機會於 德國生活,學習與當地人同行讓我更了解他 們的生活」。巢現時在香港保護兒童會工 作,照顧三歲以下、遭父母遺棄或來自有問 題家庭的嬰幼兒,她說,德國的體驗令她有 勇氣作新嘗試,期望透過工作能關顧更多有 需要的人。 香港教區現正招募二○一六至一七年往 埃森教區的交流生,對象為十八至三十歲的 公教青年。(高)

以祈禱應對生態危機? 乍看之下,祈禱與生態危機 好像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回事。今 日世界所面對的生態危機,已經是有目共睹,實 實在在的嚴重威脅:水死風臭,山崩地壞,極端 氣候漸趨頻仍,天然資源日呈短缺,這一切又怎 能以靈修的方法來面對呢?不過,只要我們翻閱 一下教宗在《願祢受讚頌》通諭裡的教導,必然 會十分認同,祈禱不但是應對生態危機的方法之 一,更是所有方法之中最用得上的方法。 為甚麼?教宗在通諭中指出,生態危機的根 源乃在於現代人以人為絕對中心所導致的(《願 祢》115-121)。當人漠視天主的存在時,人自視 為天主,以自己為萬物的中心,可以掌控一切, 支配一切。這樣,人當然不懂得尊重大自然本有 的規律,肆意破壞,更不會聽到她的吶喊哀訴。 結果會怎樣?那就會是教宗方濟各引用聖教 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一九九一年的《百年》通諭裡 所說的話一樣:「人就沒有實現他在創造的工程

香港青年 到訪埃森 等地

埃森青年訪港

(本報特稿)香港與德國埃森這兩個姊 妹教區近年時有安排青年互訪和交流,兩地 青年將於五月及六月在港舉辦聚會,分享彼 此在異地的經驗與得著。 香港教區於二○一四年派遣周煦卓 和巢君懿到德國埃森生活一年,兩人去年 返港後,來自德國埃森教區的德籍青年馬 特(Malte Schade)和安娜(Anna-Luisa Bormann)則於去年十月來港體驗一年,並 於天主教學校服務。四人將分別於五月和六 月在三場聚會中,與參加者暢談互訪經驗。 德籍青年將分享德國資訊,如當地的生活方 式、文化、習慣,以及介紹德國教區活動、 當地青年信仰生活等,亦會解答與會者有關 德國的問題;至於兩位香港青年則分享其於 德國生活的經驗及介紹埃森教區。 首批參與上述體驗計劃的青年周煦卓及 巢君懿四月二十五日對本報說,交流計劃讓 她們認識當地社會和文化,其間她們參與德 國明愛與埃森教區合作的社區服務計劃,為 在社區內隱蔽或有需要的人士服務。 從事藝術教育工作的周煦卓畢業於中文 大學藝術系,她表示在德期間被安排到兩間 兒童及青少年中心服務,接觸到來自土耳其 裔、阿拉伯裔的移民後代,親見好些青少年 礙於家庭問題成為童黨,「我不是社工,有 時見到需要關顧的兒童,會因無法幫助他們 改變現狀而感到無奈」。 她嘗試讓孩子透過藝術表達其所思所 感,又以紙皮製作大型相架框展示活動照 片,「藉美化環境讓他們有歸屬感」。 周煦卓六年前到德國參與工作假期前已 學習德語,是次再到當地,簡單德語有助她

8

「香港-埃森教區青年交流計劃」介紹會 5月22日

沙田聖本篤堂

6月5日

灣仔聖母聖衣堂

2:30pm至5pm

6月12日

夏志誠

中應扮演的角色:天主的合作者,代之而來的, 卻是人取代了天主,結果引發大自然的反叛。」 (《願祢》117)曾經聽過這樣的說法,如果我們 得罪了天主,天主肯定會寬恕我們。如果我們得 罪了人,人也許會寬恕我們。但如果我們得罪了 大自然,她肯定不會寬恕,必然反噬。這就是今 天生態危機的由來。 要撥亂反正,就必須返本溯源,把天主重置 於中心,以祂為萬物的創造者。人不過是祂創造 的萬物之一,與其他的受造物同出一源,共屬一 家。所以,重建破壞了的生態必須由重建破壞了 的天人關係開始,否則,一切努力都只能是片面 的、暫短的。 怎樣能把天主,而不是人置於中心 ?那就 必須經過祈禱的功夫了!不管我們用甚麼方法去 祈禱,那怕是靜若歸心祈禱,或動似神恩禱告, 所有的方法都萬變不離其宗:以天主為生命的主 宰、歷史的終向、宇宙的中心。祈禱者在天主面

樂富聖博德堂

前,渴望達到的最高境界,就是把自己委順於祂 的旨意之下,以祂為主,並在祂內,擁抱萬物, 視之為兄弟姊妹。 明顯地,我們去祈禱,並不是企圖去改變天 主,而是讓我們的心被祂改變:由操控變為順服, 由自大變為謙卑。的確,一切都是由心出發,污染 的環境來自污染的心境。因此,要保護環境,就得 保護心境。只要有心,凡事皆能成就。無怪乎教宗 在通諭裡呼籲我們要有生態皈依的靈修(《願祢》 216-221),並且親撰了兩篇祈禱經文。願我們偕 同他一起以祈禱應對生態危機吧! 「全能的主,祢臨在於宇宙萬物,以及最 卑微的受造物中⋯⋯求祢教導我們發現萬物的價 值,默觀祢的化工時讚嘆不已,並承認在邁向祢 永恆光輝的旅途上,我們與每一個受造物都是緊 密相連。我們感謝祢天天與我們同在。在我們為 公義、仁愛及和平的奮鬥中,求祢支持我們。」 • 《願祢受讚頌》通諭研習小組供稿╱ 作者夏志誠輔理主教為小組主席


13

公教報

教 文

主曆2016年5月15日

信徒編譯粵語泰澤短誦 推動本地共融祈禱氛圍

能讓人藉歌聲投入祈禱」。 短誦歌詞附有聖經出處或聖人的 禱文,郭指這有助翻譯時能參照天主 教及基督教的聖經內容去理解歌詞。 他希望粵語歌詞能忠於原文,讓本 地教徒唱出作品的含意。 不過,他指把短誦譯成粵語歌 並不容易,須注意粵語聲調,若不明白便會諮詢 修士了解原文及歌曲的背景;用字時注重合一, 留意不同宗派的詞彙和需要,例如同時標示「聖 神╱聖靈」。 過去十年間,他每翻譯第一稿後便會交予本 地推廣神學培育的團體「論盡神學」協助修訂內 容,再給予法國泰澤團體修士審閱;並在本地泰 澤祈禱會上試唱。 芸芸粵語版泰澤短誦當中,郭子錕喜歡他於 ○六年由從德文翻譯成的《你深知我要走的路》 (Aber du weißt den Weg für mich),「這首歌觸 動不少青年,道出青年在生活、工作感到迷惘時 需要很大的信心:對上主的信心和信賴有助面對 前路」,這歌修訂後收錄於新書內。 他說另一首原文為法文的《上主,你超越一 切》(O toi, l’au-delà de tout)則來自四世紀納齊 安的聖額我略禱文,曲詞展現成美麗的聖詩。 對於有香港青年信徒把泰澤短誦譯成粵語 版本並輯錄成歌集,於八十年代翻譯粵語泰澤

泰澤團體瑪利修士 以歌曲領人親近上主 (本報特稿)泰澤團體的若望.瑪利修士 (Jean Marie)於四月訪港期間,參與泰澤共融祈 禱聚會、避靜等靈修活動,與基督教及天主教青 年一起經驗信仰。 瑪利修士上月接受本報訪問時說,音樂能打 破地域和語言界限,旋律亦容易使人投入,詠 唱泰澤歌詠更可以展現大公合一與團結精神, 「正如聖奧斯定所說:歌唱是雙倍 的祈禱」。 修士於四月九至十日到舂磡 角天主教靜修院與四十位青年參 與避靜時,稱這是「一個很好的 與青年相聚、分享與主一起的時 刻」,其間他亦感受到青年渴求 一份平安與心靈的安靜, 亦樂意分享感受。 在泰澤負責作曲的 若望瑪利修士

他很高興能在祈禱中聽到廣東話版本的泰澤 歌詠,並感謝負責翻譯的青年,「這實在很有價 值,因翻譯時需要多翻修改,力求傳遞原文的準 確意思才能推出,過程並不容易」。 瑪利修士自九十年代起在團體中負責音樂 事務,現時與另兩名修士專責音樂部份,包括作 曲、祈禱選歌及領唱、錄製泰澤歌曲光碟等。由 修士創作的泰澤歌曲均不會寫上作者姓名,歌詠 的語言種類繁多,原文或後來翻譯的多達七十種 語言;團體平均每二至三年便推出光碟,收錄新 創作好使作品得以流傳。 自小受父親薰陶、熱愛音樂的瑪利修士未 入修會前曾習長笛、單簧管、鋼琴及唱歌。談到 創作泰澤歌詠,他表示大部份歌詞引自聖經內 容,反覆詠唱有助人們祈禱和默想,「到泰澤的 人來自各地,說不同的語言,如何迎合每個人的 需要?可以透過歌聲的旋律去祈禱,簡潔的短 誦內容亦容易記住,能逐步帶領人們投入祈禱氛

新書《泰澤歌詠》

(本報特稿)青年信徒 郭子錕經過十年努力,在多 方的協助下把多首泰澤短誦 翻譯為粵語歌,新書已於五月 上市,他期望藉此推動共融祈 禱氛圍。 粵語版《泰澤歌詠》獲法 郭子錕 國泰澤團體授權、本地的論盡 神學出版社出版,收錄逾一百五十首短誦,包括 逾一百首自八十年代已在香港、台灣和中國內地 出版及傳頌的歌曲,當中近四十首是這十年來由 郭子錕翻譯的。 郭子錕早前對本報說:「泰澤團體每天三次 祈禱時都會詠唱,那裡的修士每年創作約八至十 首歌詠。既然有這麼豐富的祈禱資源,何不與更 多人分享?」十年來,每當修士發表新作後,郭 氏便揀選部份短誦來翻譯,歌詞原文有拉丁文、 法文、德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克羅地亞 文、波蘭文、瑞典文和芬蘭文等。 郭子錕於二○○五年的暑假參與為期三個 月的「泰澤洲際青年聚會」生活體驗計劃,是 首批參與計劃的香港青年。這體驗令他深受泰 澤的祈禱方式吸引,返港後與友人定期在荃灣 葛達二聖堂舉行祈禱共融聚會,他○六年起翻 譯泰澤歌詠,並聯繫泰澤修士商討版權事宜, 以 便 向本 地教徒 推廣, 「以本地語言誦唱, 好

歌曲的泰澤修士何錦棠對本報說, 以母語誦唱聖詠更能進入祈禱當中。

港人泰澤修士何錦棠 強調翻譯歌詞多學問 來自香港的何錦棠修士說,泰澤歌詠需要 長時間反覆修改,才能譯成粵語,因為翻譯需 要在祈禱會中試唱,經驗歌詞的流暢度,檢視 文法是否準確,以及發音能否配合歌曲,其後 再加以修改。 何修士一九七八年到法國加入泰澤團體修道, 八十年代初他把泰澤歌詠譯成粵語,隨後在台灣一 家天主教出版社出版泰澤歌集中譯本,泰澤歌曲是 泰澤修士依據聖言譜成的歌詠,用作祈禱。 談到翻譯泰澤歌詠的經驗,何修士指須留 意歌詞準確反映原文外,亦要細心使用信仰用 語 , 盡 量 顧 及 合 一 幅 度 , 如 「 天 主╱上 帝 」 會 為譯為「上主」,並要用廣東話或國語試唱以測 試音韻。(聰) 圍」。他觀察到唱歌可帶出普世與共融的美麗。 生於美國紐約、在耶魯大學修讀哲學的瑪利 修士為天主教徒,他讀書時接觸到泰澤修士,被 其修道生活所吸引,「修士住在充斥著酗酒者、 新移民,甚至罪行猖獗的地方,有的又會在街頭 照顧受苦的人、無家者⋯⋯」他二十歲時首次到 法國泰澤當義工數個月,畢業後再到泰澤,最終 於兩年後,即一九八一年加入團體成為修士。 修道三十五年,他見證世界的不斷轉變── 歐洲難民潮、氣候變化等問題;普遍青年須面對 工作、住屋等生活問題,對前境不樂觀,「青年 需要尋找『信心』,包括重拾對天主的信心、個 人自信,及對世界的信心等」。 多年來泰澤團體會定期到不同國家舉行「信 心在人間朝聖之旅」,邀請各地青年與修士一 起走進社會上最貧乏的地方, 他說「從清貧者 身上自己得著很多」,臨在於他們當中以表達關 心,並以祈禱去打開心靈綠洲,「正如其他前 來泰澤參與祈禱、聚會的人,便是要感受這綠 洲」。(高)


南韓電視節目

文教

公教報

主曆2016年5月15日

14

近年不少南韓電視節目在香 港熱播,南韓人本身也常常看電 視嗎?多年前到首爾旅行時,已 看到很多人不只在乘搭公共交通 工具時,甚至是在路上行走時,都是機不離手, 透過小屏幕看電視。而現在來到首爾,在這裡看 電視最大的享受莫過於選擇之多。 「電視送飯」或多或少表達了香港家庭看電 視的習慣,家以外的地方尤其是酒樓和茶餐廳, 也多附設電視機,在南韓這並不算十分普遍。學 生告訴我,邊吃飯邊看電視是不合禮儀的,這兒 的家教是吃飯時就要專注吃飯。不過,也有例外 的,就是父親享有最大的決定權。隨著獨居或獨 身者愈來愈多,現在以電視陪食飯的南韓人也不 少了。 電視機在南韓有個別稱,叫「傻瓜箱子」, 本來是表達人們看電視時,明知不真實卻又會跟 著笑、跟著哭、跟著憤怒。另有其他說法,例 如人們只管看電視而不讀書不工作,或追看無 限重複的類同情節等。認識的學生中,有好幾個 是家中沒有電視機的,聽說是父母不想他們沉迷 看電視。 當然,在這個年代,看電視節目並不用依靠

小花的味噌湯

Hana's Miso Soup, 2015 ※ 本片適用於新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三:現代中國 單元四:全球化 單元五:公共衛生 「當你命 不久矣,你願 意留給下一代 的是甚麼?」 本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記載日本福岡兩母女既溫 馨又美味的約定 ── 罹患乳癌的安武千惠,決定 把一身做家事和料理的好功夫傳給女兒小花。千 惠死後,五歲的小花堅持每天清早煮上一鍋美味 健康的味噌湯,認真努力地生活……

安武家的格言 罹患乳癌的安武千惠舊病復發,不久於人 世,她開始思考:「我能留給孩子一些甚麼東 西?」「甚麼東西對小花是最重要的?」最後她 決定把一身做家事的好功夫傳給小花。千惠表 示:「我沒錢、沒權、沒地位,也沒財產,甚麼 都沒有。完全不知道該留下甚麼給女兒。我想, 認真過每一天,好好地活下去,才是最好的選 擇。」因此,安武家的格言:「學習第二,健康

南韓有不少電視節目,包括 有關誦念玫瑰經的(大圖) 和新聞節目(小圖)。 電視機,南韓比香港更早流行用手機和電腦看節 目。朋友圈中,也有不少是家裡沒有電視機的。 初到首爾生活時,在一對年輕夫婦朋友的家中暫 住,那兒沒有電視機,但他們習慣每天用電腦看 一輯綜藝節目,讓我開始見識到這兒綜藝節目的 趣味和多樣化。 最近在搜尋節目時無意中發現而又使我驚訝 的,是一個以「書」為主題的綜藝節目,一眾主 持向觀眾推薦書籍和互相談論書籍的內容,原來 綜藝節目是可以如此簡潔和富知識性。而隨著愈 來愈多外國人來到韓國學習韓語,在綜藝節目中 出現的外國人面孔也愈來愈多,最具代表性的一 個是來自不同國家的演出者,以各自的文化角 度,討論時下韓國青年的煩惱。

至於韓劇,除了以愛情為主線、以型男美女 為號召的一類之外,讓我比較深刻的一類,是反 映職場生活和競爭生態的故事。早陣子更有一齣 以工會組織、工人抗爭運動為主題的連續劇,在 一個以市場主導、重視迎合大眾口味的電視業 中,這算是一次大冒險吧。可幸的是,這裡尚存 在著這一點的空間和心意。 一個小屏幕讓我對韓國的文化和現況多了一 點認識,但我還是比較喜歡透過生活中的觀察以 及與人的接觸,多探索這個社會。南韓電視業不 但向海外輸出了很多精采的節目,也很成功地為 南韓社會塑造了一個相當美好的形象。跳出屏 幕,其實這裡跟香港一樣,有很多需要大家了解 和關心的人和事。

第一。」只要小花能力所及之事都會自己來做,並 且學習用新鮮有益的食材做飯。因為千惠認為只要 身體健康、能自食其力,將來無論走到哪裡都能活 下去!學習是絕對可以放在第二位。小花五歲那 年,千惠離開了人世……

text/ 曾穎嫺

味噌湯的約定 當「港孩」不懂自己穿衣、綁鞋帶等,從未做 過家務,甚至去遊學團時,不懂得開水喉,逐漸喪 失抗逆能力……當一大早天還沒亮,當其他小朋友 還在賴床、撒嬌的時候,小花已經起床準備做飯, 每天煮上一鍋美味健康的味噌湯。小花在媽媽去世 後,一直按照媽媽留下的食譜做料理。她每天早上 都自己洗臉、餵狗、散步、洗手、煮飯、吃早餐、 刷牙、練鋼琴、上廁所、去幼稚園,放學回家後再 自己疊衣服、曬衣服、收拾衣服、整理衣櫃、打 掃,有時興致來了還會跟著爸爸一起做晚飯。自五 歲開始,小花一直用心實踐與天國媽媽的約定。

生命影響生命 二〇一二年,安武信吾把和妻子千惠一同對抗 病魔的故事寫成《小花的味噌湯》一書出版。書中 還加入了千惠在對抗病魔期間,於二〇〇六年開始 寫的部落格內容,是一本由一家三口一起完成的著 書。此書出版後,獲得社會廣大迴響,一舉成為熱 門暢銷書。小花在媽媽去世後,一直按照媽媽留下 的食譜做料理。她的作文《與媽媽的約定》,更被 編入日本國小二年級生的道德教材中。父親信吾表 示:「千惠在廚房傳授料理的用意、她所想要傳達 的想法,女兒全都了解。和母親一同度過的五年

間,現在依舊一邊體會,一邊成長著。」 雖然千惠只有三十三年壽命,但她們 一家三口努力生活的故事,卻打動了不少 人的心。可見生命真的不在乎長短,反而 在乎深、廣和闊!願我們好好善用每一寸 光陰! 問題研習: 1. 有甚麼東西阻礙你成長? 2. 有甚麼東西阻礙你被愛和付出愛? 3. 你願意留給下一代的是甚麼? 教會指引 • 《天主教教理》人的尊嚴 #17001715;家庭 #2197-2251;人的生命# 2258-2269;婚姻與生育# 2366-2369 延伸閱讀 書籍《小花的味噌湯:安武家面對生 命的8堂課》作者:安武信吾、安武千惠、 安武花;譯者:游韻馨;台灣如何出版社 日語對白╱中文字幕╱118分鐘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