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22KungKaoPo

Page 1

2

聖雲先會與明愛 專頁 製作長麪包申列世界紀錄

8

24

教宗接見女修會會長 同意研究女執事課題

學 校,現在發展至以萬計學生接 受天主教教育,他感謝教師為天 主教教育事業的付出和奉獻,鼓 勵他們兼顧身心健康,常懷堅 毅與仁愛的心面對困難。

湯牧邀一眾教師 合力建設生命文化

夏志誠輔理主教講道時鼓 勵教師堅持教育理念這份「信 仰」,「相信耶穌是道路,每學 生也是天主所愛」,且有能力成 就不可能的事。他指教育工作面 對挑戰,包括教育「商業化」及 人人爭相贏在起跑線,教師須在 困難中相信耶穌、堅持理想。 教師日附設多項節目,其 中實況劇場講述三位分別患有特 殊學習需要、缺乏自信、個性反 叛的「問題學生」,在教師的關 懷下勇於面對前路,藉此帶出 導演關信輝

古穗生修女

黃若嫻修女

此外,聖保祿幼兒園校長 古穗生修女分享她以關愛陪伴幼 童成長的經歷:協助一位學生去 克服因改變生活習慣而來的不 安,除了不斷鼓勵學生,又以布 偶化身成「小古修女」陪伴女 童,逐步克服其心理障礙。她說 感恩女童已再無畏懼:「因著照 顧兒童,我們也被照亮著。」 天主教教育事務主教代表 黃若嫻修女總結時,稱許前人為 天主教教育打好基礎,又寄語一 眾教育同工堅守公教價值,培育 學生追求真理及關懷弱小。 派遣禮上,全體教師承諾 盡心盡力,以愛去培育上主所交 託的孩子,以及引導他們「抓 緊生命的真諦,度豐盛的人 生」。活動結束前,湯漢樞機 鼓勵在場教師以善牧基督作典 範,並聯同夏志誠主教派遣及 降福眾人。 香港教區近年開始定期舉 辦天主教學校教師日,對象為 全港天主教學校的教師,主要 來自教區、修會和明愛的學 校,亦有由平信徒主辦的學校 參加。(高 明)

《五個小孩的校長》導演 向教育工作者致意

天 主 教 教 育 的 核 心 價 值 —— 真 理、公義、愛、生命和家庭。席 上亦播放香港天主教教育歷史片 段;並由公教學校學生表演。 分享環節上,大會邀請 《五個小孩的校長》導演關信輝 分享,他答謝昔日教師的培育, 又肯定教育的重要,又表明《五 個小孩的校長》是向一眾教育工 作者的致意。

天主教學校教師日 逾萬教師出席 重申教育使命 (本報訊)天主教教育 事務處五月十七日假亞洲國際 博覽館舉行「天主教學校教師 日」,來自全港二百多間天主 教學校、約一萬二千名教育工 作者出席。 啟動禮上,湯漢樞機、夏 志誠輔理主教、天主教教育事務 主教代表黃若嫻修女等眾嘉賓, 為學童帶上頭燈,象徵教師有如 明燈,與學生在生命旅途上同行 並給予指引。 本年教育日以「我是道 路、真理、生命」(若十四 ) 為題,湯漢樞機致歡迎辭時重申 教師應引導學生認識真理,明白 生命的意義並熱愛生命,同時建 立生命的文化。 回顧香港天主教會開教 一百七十五年,湯樞機指教會 早於一八四三年開辦華人男童 6

本期 提要

湯漢樞機(中)和夏志誠輔理主教(左)等為天主教學校教師日 主持啟動禮。右上小圖實況劇場,右下小圖幼兒園學童表演。

1928年創刊 2016.5.18付印 零售港幣六元 今期出紙六張、隨報附送《喜樂少年》 第3770號 出版人: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

正委民陣向張德江請願 關注一國兩制宗教自由 Kung Kao Po

天主聖三節

主曆2016年5月22日

地址:香港堅道十六號教區中心 . 電話:2522 0487 . 傳真:2521 3095 . 電郵:kkp@kkp.org.hk . 網址:http://kkp.org.hk . 廣告部:ad@kkp.org.hk


主曆2016年5月22日

車輪麫包長三點二七五公尺,申列健力士世界紀錄。 明愛天糧包餅工房負責製作大型車輪麫包

搓麫粉

公教報

8

聖雲先會與明愛推動善工 製作麪包籌款申列世界紀錄 (本報特稿)聖雲先會與明愛合力製作巨型 車輪麪包——三點二七五公尺,籌募善款並把麪 包分派有需要人士。有關團體已把這創舉申列健 力士世界紀錄。 聖雲先奧撒南綜合服務中心、明愛天糧包餅 工房及漪漣社共同策劃這次創舉,合辦團體定於 五月二十一日下午假明愛賽馬會荔景社會服務中 心舉行「車輪共享樂安居」慈善籌款活動,藉此 公布這次紀錄及推廣這些車輪麪包,以為長者及 有需要人士免費提供一年的長者安居協會「平安 鐘」服務。 聖雲先會聖德肋撒堂協會會長岑子揚四月 二十五日對本報說,慈悲禧年內,主辦團體希望 與長者分享車輪麪包,向他們送上長壽的喜悅與 希望,並藉此籌募平安鐘費用。

安排學生探訪 長者將獲平安鐘

把麫團放進模具內

信仰

該堂的聖雲先義工隊亦於四月十六、廿三 和三十日,連續三個週六,分別與天主教華仁小 學、領島學校和佑華小學合作,約二百名學生和 家長由聖德肋撒堂為起點,在聖門前祈禱後,前 往深水埗探訪無家者,探訪他們,與他們分享車 輪包。 岑子揚說,至五月中他們預計焗製六底麪 包,而每底可切成一百多份以送贈長者或供義 賣,籌款義賣則每份一千二百元。他指車輪麪包 是舊日時興的食物,這款式是要讓長者重溫昔日 的好時光。「長者有時受社會所忽略,因此感到 孤單。這次讓學生及堂區教徒等不同群體認識長 者,並給予關懷。」

岑子揚說:「慈悲禧年鼓勵教會人士與各界 善心人士合作,這次行動正正讓非公教徒學生、 教會團體與社會團體一起服務。」 明愛樂道坊主任導師郭豐明四月二十五日 說,大型車輪麪包製作難度甚高,除了要尋找焗 爐外,也要教導學員製作這新款式:「漪漣社早 前已準備了四米公尺的大型焗爐,一試之下便告 成功」。 「天糧包餅工房為殘疾人士提供培訓及就 業機會,一直獲社會人士支持,這次則證明學 員同樣有能力傳遞關愛。」服務明愛天糧包餅 工房的郭氏說,天糧有數位成員,其中三位是 殘疾及康復的學員,他喜見這次服務能增強學 員的信心。 這批平安鐘的受助對象包括聖雲先會和明 愛的服務使用者,及社區上的長者。截至四月 二十一日,共籌得十三萬二千二百二十港元,即 約一百十一位有需要人士也享用一年免費平安鐘 服務;善款全數由長者安居協會收納。漪漣社由 醫護界人士所創立,主力服務長者。(鄧╱高)

慈善籌款車輪包規格(每底) 長度 淨重

3.275公尺 55.45磅

闊度 18.4厘米

配方(每底) 麪粉 水 糖 牛油

30磅 15磅 7磅 3磅

雞蛋 3磅 酵母 8安士 奶粉 1磅

出爐

義工派發麪包前,到聖德 肋撒堂跨越聖門。 準備打開模具

義工把麫包送給無家者


12 主曆2016年5月22日

久,古時已有,簡體字可與繁體字 並存,毋須互相取代。

對於是否樂於在香港使用普通話,還是會 感到抗拒,有一成四表示樂於使用,與感到抗拒 的比例大致相同(約一成四),七成一覺得無所 謂;至於在香港使用簡體字,三成二受訪者表示 感到抗拒,五成六覺得無所謂。 被問到二十年後香港的常用中文語言和文字 會否有改變,五成六認為普通話不會代替廣東話 成為香港最常用語言,認為會的有逾半成,認為 一半半的有兩成七。

中小學課堂上教授普通話,有一成人不贊成;至 於在中學或小學課堂學習簡體字,則有五成一受 訪者不贊成,四成一贊成。 被問及日常生活中使用普通話的情況,一成 六經常使用,四成表示間中使用,三成三很少使 用,一成一完全沒有使用;三成五受訪者認為普 通話對生活很有幫助,一成五認為無幫助;與此同 時,半成受訪者認為簡體字非常有幫助,三成六稱 沒有幫助。

(本報訊)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五月三 日公布調查,發現近八成半受訪者贊成在中小學 教授普通話,但只有四成一贊成教授簡體字。 調查員四月十九至二十二日用電話訪問了 七百二十二位十八歲或以上的市民,調查發現 五成二受訪者贊成用普通話教中國語文(普教 中),不贊成的亦有三成八,反映意見相當分 歧。 中大亞太研究所指出,八成半受訪者贊成在

有否生命力,取決於人本身,而 電影及文學創作等能令粵語發揮 社會作用。

•取自:鄧思穎教授、張洪年教授記者會發言

母語最利親子溝通

• 每代人用語不同:如上一代說「我見頭暈」的「見」已被「覺得」等取代。

張洪年談粵語: 與普通話同樣重要

• 讀音不斷演進:年輕一代的尾音跟上一輩不同,如「國」唸成「郭」, 「恆」失去尾音唸成「行」。

中大學者重申粵語特色 呼籲學校加強推廣工作

• 廣州粵語多用高降調;香港粵語多高平調,例如用高降調唸「好酸」,用高 平調的語氣就會唸成「好孫」。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副系主任 鄧思穎說,父母子女用粵語溝通 最能傳情達意及交換心聲,相反 若為練習而平日以英文溝通,反 而未必能學到最準確的發音。 他指中國不同方言都可以 靈活變通地表達,而粵語的「後 綴」字可達四十個,較普通話 多,能帶出截然不同的意思, 如 「喎」帶出質疑意思,「呀」可 變成疑問句。 對於推動粵語教育以保留本 地文化,他建議中小學可教授更 多粵語的語音、語法及用法,從 而加強學生的粵語會話和寫作水 平。(鄧)

• 豐富的「後綴」字,可改變句子意思, 如「食咗」跟「食晒」帶出不同意 思。

「中國這麼多方言,只有廣 東話與普通話平起平坐。」他指 學校教育對保存粵語固然重要, 而活的語言廣為人所用,自然會 有生命,然而現在粵語歌詞多用 語體文而非口語,因此未能透過 歌曲給予粵語活力。 他指粵語研究能有系統地分 析語法和演變,有助於傳承。他 說,廣東話的詞彙相對豐富,例 如親戚稱謂分得特別清楚。 中大的粵語研究中心更比較 不同年代的粵語,其中廣播劇也 成為研究材料。 會上另一講者、中大粵語研 究中心主任鄧思穎教授說, 語言

• 保存古代漢語元素,具備「九聲六調」。九個聲調及當中六種不同的調值, 如「三、九、四、零、五、二、七、八、六」九字的發音,便是體現上述九 聲的音階。

語的特質,有九聲六調,「學校 應加強粵語教育,讓青年對學習 粵語更感興趣」。 「人們擔心粵調消失,才 開始重視它,這份憂慮會變成優 越感,因為更重視它的優點。」 談到近年香港社會對學校「普教 中」及推廣簡體字的憂慮,本身 研究粵語的張洪年教授說,各種 語言都是平等的,學生應學習不 同語言,認識普通話的同時,也 要學好母語 —— 粵語。 張教授指以粵語學習中文,不 會比以普通話學的差;國家推廣簡 體字的原意是掃除文盲,目前內地 已無此需要,但中文字簡化由來已

粵語特色舉隅

(本報訊)中文大學剛於四 月舉辦連串推廣粵語活動,讓公 眾認識粵語的特點。該校學者指 出,雖然外界積極推廣普通話, 但香港人同時需要學好粵語和其 他語言;學校則須加強粵語教 育,讓青年更懂得去表達自己。 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粵語研究中心及該大學圖書館於 四月舉辦「粵月」活動,其中三 場講座主題為「粵研粵有趣 —— 粵 語研究面面觀」,探討粵語的語 法及文學等課題;圖書館亦舉辦 書展,展出粵語研究著作。 四月二十五日的記者會上, 中大榮休講座教授、語言學者張 洪年教授說,粵語保留不少古漢 中文大學鄧思穎教授(左)及榮休教授 張洪年(右)與傳媒分享粵語研究心得 中大展出粵語研究及學習粵語的專書, 左為張洪年教授的粵語研究論文。

中大亞太研究所民調:八成人贊成學校教普通話


想.家 ─ 取得平衡,不要「冷落嬌妻」;太太也從欣 賞丈夫的角度出發,特別是自己在生活細節 上為她所做的事。雖然,在夫妻溝通上,我 們仍有不少改進之處,但我們有信心透過共 同努力去維繫夫婦關係。 最後,我和太太忠告所有在婚姻路上遇 到困難的朋友們,不要讓夫婦關係變得很壞 時,才去尋求輔導服務。做對聰明的夫婦, 早些尋求專業輔導,少走很多崎嶇路。

他︰「我這個悶人,妳 也願意在我身邊陪伴那麼多 年。」 她︰(靜默)…… 三秒後,我們三人一起落淚了。 以上是一對離異夫婦在輔導過程中的對 話。分離可說是切膚之痛,這份痛蘊含的內 在經驗,包括傷心、遺憾、怨憤、疑惑、無 奈、委屈、徬徨 ⋯⋯ 這種萬般複雜的情感, 相信唯有慈悲的天主才能了解透徹。 在工作的歷程中,我深深體會離異人 士向陌生人求助或尋求支援服務時的心理 掙扎。事實上,他們就算只是撥一撥電話查 詢,也會耗上很多心神和力氣。因為向外求 助的那一刻,彷彿表示他們需要面對或接受 婚姻上的缺口。更糟糕的是通常只有其中一 方才驚覺婚姻關係已走到一個不可挽回的局 面,晴天霹靂和被遺棄的感覺是最煎熬和痛 苦的。因此,在輔導工作中,我感謝天主讓 我可以靜聽他們的經歷。同時,我也感謝天

主創造眼淚,因為淚水和呼吸的結合,可以 讓受傷和痛苦的心靈一點一滴地得到治愈。 淚水也讓我可以陪伴他們經歷內心的難過和 羞愧,讓他們感到我的接納和支持,渡過憂 傷的低谷。 我的一位老師曾說:「輔導是給予受 助者一個安全、被看見和被接納的空間,誠 實地面對自己所經歷的事情之內在經驗和感 受。」今年剛好是慈悲特殊禧年,提醒我們 多去施行愛德服務。就讓我們對離異家庭給 予一份慈悲和愛護,因為家人和朋友的陪伴 和關心是最佳的良藥。輔導過程中,我常向 天主禱告︰「父啊!求祢親自治愈離異家庭 的傷痛,拭去他們的淚,保護他們。」我相 信天主必與我們同在,如同聖言所載:「凡 勞苦和負重擔的,你們都到我跟前來,我要 使你們安息。因為我的軛是柔和的,我的擔 子是輕鬆的。」(瑪十一 , )

•作者為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婚姻調解服務 處社工

•作者電郵: drwongchunghin@gmail.com

社工的回應: 以上的分享,帶出夫婦間情感互相依附 的重要性。作為妻子,儘管外表很堅強和獨 立,但內裡仍是渴望得到丈夫的重視、支持 和陪伴,如果滿足不了,只會換來孤單和寂 寞。同樣,丈夫也渴望得到太太的肯定和欣 賞,成為他努力的原動力,若未能滿足,只 會感到無奈及挫敗。因此,當他們都可以坦 誠地分享彼此在自己心目中的重要性,並得 到滿足,關係便不再一樣。 「 Every day is a new day for us to do 」 better. •明愛家庭服務供稿

30

婚姻輔導之旅 以下是一位丈夫與太太一 起完成婚姻輔導後的反思 — 回憶起三年前,自己和太 太的婚姻出現很大困難,就好 像進入了冰河時期:彼此互不對話,分房而 睡,彷彿一對陌生人住在同一屋簷下。由於 太太提出離婚,於是主動尋求婚姻輔導服務 作最後的努力。 在專業社工的輔導下,漸漸看見我們 夫婦間僵化了的溝通模式。與太太結婚二十 年,原來自己不知不覺忽略了太太的情感需 要。當我未能給予太太在情感上感到安全 時,她會有不安、焦慮的情緒,行為上也會 變得愈來愈嘮叨。面對太太經常挑剔自己, 自己也會很不耐煩和憤怒,並以冷漠、發晦 氣的口吻去回應她,慢慢地失去了太太對自 己的信任和支持。 當明白到彼此的情感需要時,在社工的 協助下,我和太太都願意努力破冰,以夫妻 「一生一世」的信念去打破僵化了的溝通模 式,並學習包容、接納及珍惜。 婚姻是要用一生去經營。現在,自己 (作為丈夫)要經常提醒自己在時間安排上

28

馬可欣

讓傷痛留一個位置

症狀,潛伏期由五年至二十年。當症狀 出現時,肉芽腫(Granulomas)可出現 於神經系統、眼部、呼吸系統和皮膚, 感覺疼痛的能力減少,因此四肢容易出 現傷口和感染,另外視力也可受到影 響。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痲瘋病 的診斷有二,一是皮膚出現痲瘋病的異 常損傷,有明顯的感覺缺失;二是皮膚 切片下出現耐酸性染色陽性菌。皮膚損 傷可呈現為平斑、丘疹或結節狀,有色 素改變,如顏色減少,或紅色、銅色。 皮損的位置出現感覺缺失,也有肌肉無 力的感覺,這些跟神經增厚有關。 痲 瘋 病 的 治 療 , 像 結 核 病 (T u b e r c u l o s i s)的,需要進行多藥 物治療(M u l t i d r u g T h e r a p y)。痲 瘋病可按照細菌數量的不同、白色 斑塊病變數量、皮膚感覺遲鈍,分 為少菌型(P a u c i b a c i l l a r y)和多菌型 (M u l t i b a c i l l a r y)。不同類型的痲瘋 病,有不同的藥物治療計劃,多菌型的 比少菌型的需要較長時間的藥物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預防結核病的疫苗 卡介苗(BCG),有預防痲瘋病的部份 功效。及早診斷痲瘋病十分重要,可盡 快進行藥物治療,減少不能逆轉的生理 變化和神經系統的損害。

淺談痲瘋病

黃宗顯

相信大部 份人都聽聞過痲 瘋病這名字, 但又未必知道這 疾病的詳細資 料。筆者就讀醫學院時,曾 經在書本上讀過這疾病的有 關資料,但從來沒有見過此 病患者,直至醫科內科臨床 考試時,第一次遇上曾經患 上痲瘋病的患者。坐在考試 室中,是一名六十多歲的男 士,他走路時一拐一拐的, 也有下肢感覺麻痹的問題, 後來主考的醫學教授請我為 病患者進行神經系統檢查, 又跟我討論他的診斷。最 後,教授告訴我他從前患上 痲瘋病,因為這病在香港不 常見,所以我說不出他的診斷。 痲瘋病(L e p r o s y)這名詞中, L e p r a是拉丁文,意思是「鱗片」,另 一名稱為漢生病(Hansen's Disease), 這是來自內科醫生格哈德阿瑪爾漢 生(G e r h a r d A r m a u e r H a n s e n)的 名字,是一種慢性傳染病,由痲瘋 桿菌(M y c o b a c t e r i u m l e p r a e)和瀰 漫型痲瘋分枝桿菌(M y c o b a c t e r i u m lepromatosis)引起,透過飛沫傳染,但 傳染性不高。感染初期,不會出現明顯

18 家庭.生活

公教報 主曆2016年5月22日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