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03KungKaoPo

Page 1

Kung Kao Po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教廷回應馬達欽文章

2

打工背包遊歐美 盧曦然圖文紀錄見聞

8

本期 提要

主曆2016年7月3日

明愛龍躍頭社區發展計劃 推行「有米樂土1+1」農耕活動 23 出版人: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

2016.6.28付印 零售港幣六元 今期出紙六張 第3776號

1928年創刊

地址:香港堅道十六號教區中心 . 電話:2522 0487 . 傳真:2521 3095 . 電郵:kkp@kkp.org.hk . 網址:http://kkp.org.hk . 廣告部:ad@kkp.org.hk

教宗牧訪亞美尼亞 (綜合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六月 二十四至二十六日牧訪亞美尼亞,紀念當地 一百五十萬人在奧斯曼帝國執政時遇害殉道 一百周年;他亦與亞美尼亞宗徒教會卡雷金二 世宗主教(Karekin II)簽署聯合聲明,推動中 東和平與基督徒合一。 教宗此行亦探訪當地天主教團體,並主持 多場公開活動,他二十五日與卡雷金二世在首 都埃里溫(Yerevan)的共和國廣場主持合一聚 會,並共同為諾厄方舟模型上的小樹澆水,象 徵滋養這片土地。(天美社圖) 相關資訊見 24 版 聖雲先會安排信徒和湯漢樞機探訪元朗區的 難民。該留港人士在熱心人士的協助下,近 年生活才稍作安頓。

聖雲先會家訪難民 慈悲禧年履行善工 (本報訊)聖雲先會香港中 央分會六月二十五日舉行「愛. 來自遠方的近人」關懷難民活動 的探訪環節,讓逾百名參加者多 了解留港難民的生活情況。 「愛.來自遠方的近人」關 懷難民活動由教區慈悲禧年專責 小組與聖雲先會香港中央分會合 辦,元朗區的探訪活動由湯漢樞 機、楊鳴章輔理主教、聖雲先 會神師陳志明副主教等聯同約 六十位聖雲先會成員和信徒分 別探訪四十個尋求庇護或難民 家庭。 當天大會先在明愛元朗陳震 夏中學舉行簡介會,湯漢樞機出 發前派遣並降福參加者,祝願參 加者效法聖雲先精神服務難民及 酷刑聲請者,以愛德行動默觀基 督的面容。 活動中,湯樞機與信徒走訪兩 戶家庭,互相分享,了解孩子在港 生活狀況等,臨行前湯牧與信奉天 主教的家庭祈禱,並降福這家庭。 探訪後參加者返回學校分 享,楊鳴章主教總結時表示,難 民在港期間時常遇上困境而感無

助,他感謝參加者以行動展現天 主的慈悲,讓難民看到希望, 「因著你們的探訪,伸出援手, 讓受訪者體會到被關心,感到人 間有情」。 聖雲先會的楊國良於活動前對 本報說,不少酷刑聲請者(按:常 稱尋求庇護人士)在港多年(有些 更已逾十年),子女亦已長大,他 探訪時看到家庭所面對的掙扎,期 望活動能喚起更多信徒關注在港難 民的需要。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共有四 位學生參與探訪,中四生馮士恆 首次接觸難民,他表示難民居住 環境惡劣,牆身裂縫可透光,他 們則只能以報紙填補天花上的裂 隙;而破損地板下佈滿垃圾,蟲 子滋生,「這次提醒我更要珍惜 現有的生活,自己有能力時也要 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定期到難民家庭探訪的聖雲 先會贖世主堂協會信徒李惠文指 出,不少正等候甄選難民資格的 酷刑聲請者只能在有限資源下在 港生活,其子女面對學習上的問 題,「我們定期邀請他們到所屬

堂區參與活動,藉此讓他們結識 朋友,不感孤單」。 聖母領報堂信徒陳碧儀帶同 十一歲女兒參與探訪,她會後對 本報說,女兒帶備了英文圖書與 難民家庭的子女分享,「女兒視 他們如朋友,不分種族文化,從 中展現出共融與平等」。 同日上午,夏志誠輔理主教 與約四十位教徒分別探訪土瓜灣 區內共三十八個難民家庭,他們 活動前在進教之佑堂聚會,探訪 後亦在該堂舉行分享環節。 此前,關懷難民活動已於五 月二十一日在教區中心舉行「認 識香港的難民」講座,讓參加者 了解難民及等候當局確認難民資 格的酷刑聲請者的狀況。(高)

難民或酷刑聲請者留港,生活上要面對不同 的困難。


主曆2016年7月3日

公教報

信仰 8

打工背包遊歐美 盧曦然圖文紀錄見聞

盧曦然(左)在泰澤參

與話劇。

應用程式幫助自己投入禮儀,「在 尋找聖堂時,須小心分辨天主教聖 堂,或是其他基督宗派的聖堂,我 起初也因混淆而參與了基督教的崇 拜。」她特意在書中寫下辨別天主 教聖堂的貼士:在聖堂外尋找寫有 「天主教」的字眼、教堂門口設有 聖水池、聖堂內設跪櫈、祭台掛上 苦像十字架、十四處苦路像等。

寫旅遊書的召叫 盧曦然珍惜在旅途中遇見的 一切,特別是人與人之間的相遇, 她在書中說:「縱使舊地能重遊, 人物卻不能再度相遇,所以我們都 互相用畫筆記下來。」她邊走邊 畫,看到美景便會拿起筆記本速寫 畫像,途中會引來途人駐足,或遇 到知音人與她交流創作,「有漫畫 家與我互相繪畫對方的面容;當我 以毛筆畫他,對方也畫下我的容 貌」。 她旅行時會抱著隨心的心態, 亦認為旅遊不一定要到海外,只

旅途上的畫作 要細心留意,任何地方也可以是 好去處,「例如是深水埗,也可觀 察到值得欣賞的地方,也可以很好 玩」。 盧曦然說:「旅途中有許多值 得分享的事情,很想與更多人分享 我的喜悅。」除寫書外,她又會到 各院校分享歐洲遊歷,去年更在香 港電台三十一台擔任《背包旅遊不 是夢》主持之一,細說她的背包之 旅。 她認為,工作假期「不是三十 歲前一定要做的事」,她在歐洲 便曾遇見年屆七十歲的婆婆打工 旅遊。她說,打工旅遊「是讓你在 當地找一點旅費,好能在那裡逗留 多些時間體驗生活,見識更多事 物」。(高)

浪女.打工 盧曦然新書《歐洲旅圖 ─ 聞繪畫下來。 背包遊》。她把所見所

青 年 信 徒 澤相遇的朋友;書中亦記錄了她在 盧曦然花上十五 歐洲的瘋狂故事、參與打工換宿, 個半月時間遊歷 當上沙發客等經驗。 歐洲、美加共 教她意想不到的,是很多非信 二十三個國家後,以圖畫和文字輯 徒讀者對書中有關泰澤的描述很 錄成書,把她「隨心而行」的旅遊 感興趣,「我沒有在書中硬銷宗 心態與人分享,「任何事不用太拘 教,只是把所見的、感興趣的寫 束,不須計劃周詳,隨心隨意或會 下來」。 有意外驚喜,體驗到不同地方的美 盧曦然抵達德國後,有半年 麗」。 在科隆一所設計公司工作,其間 盧曦然撰寫的《歐洲旅圖─ 曾往法國泰澤一個月度四旬期和復 浪 女 . 打 工 背 包 遊 》 於 本 年 初 出 活期,「慶幸我遊歷半年後才到泰 版,書中記載她於二○一三年七月 澤,這裡予我沉澱的空間計劃餘下 到歐洲打工假期的見聞。 旅程,並讓我靜下來聆聽 旅途中她主要在德國 自己和與主相遇的時 科隆、柏林、法國泰澤 光」。 及意大利等地生活, 在泰澤,她見 其間她畫滿了三本記 證最初約二千人到 事簿以記錄這次遊 訪,逐步回落至 歷。她於早前接受訪問 一百人,至復活節又 時說,昔日她在香港理 升至四千人參與的場 工大學修讀環境及室內設 面。她在泰澤與不同國 盧曦然(中) 計讓她有機會到英國倫敦遊 家的青年相聚,亦有機會與 學,因而開始她邊行邊畫的習慣。 指導修女交談,體會到宗教能牽連 她笑言當時只為取得學習分數而按 所有人,她亦將這感受融入於她所 講師要求繪畫遊歷,「但卻培養出 寫所畫的人和事中,「在這裡,所 旅行繪畫記錄遊歷的興趣」。 有人也待你很好,思想很簡單,沒 有任何私心,確是個使人走向合一 逾十五月遊廿三國 的地方」。她表示,從這次經驗裡 旅 途 上 , 一 路 有 朋 友 鼓 勵 盧 學會愛天、愛地、愛人、愛己,並 曦然把遊記編輯成書,她便透過圖 懂得感恩。 畫、文字記錄自己於德國求職至工 旅程中,她堅持每主日找尋 作的片段、在法國泰澤的簡樸信仰 聖堂參與彌撒,當不明白當地語言 生活,後來更到歐洲各地尋找於泰 時,她會使用附有主日經文的手機


中大心靈教育研討會 探討師生心靈成長方式

姊妹學校。是次共二十二位 中四和中五級學生赴台作第 三次互訪。 行程中,學生與當地 高中一及高中二級學生一起 上課,入住當地家庭。學生 亦到訪天主教輔仁大學,參 觀不同學系和圖書館,大學

人管理好自己。 談到教學層面,他指心靈教育幫助教師 成長,認清身份:「教師認同身份,才能保 住教學初心,失去力量是因為失去初心。教 師要認清自己為何選擇這行業和回應教育召 叫。」他指教師並非只向學生提供資訊,須 重視心靈素養培育,幫助學生把知識連結到 生存、生活、生命;讓學生透過教育內接觸 老師的生命,與老師為友。他鼓勵教師幫助 學生生命轉化,學會「心存眾生」。 中大教育研究所「心靈教育 — 學與教 的終極關懷」計劃於二 ○○ 八年開展,透過 教師培訓、教學同行與支援,協助學校發展 心靈教育,同時提供到校服務、書籍及教材 出版,並進行相關研究;至今有二十三所中 學(包括多間天主教學校)及五所明愛特殊 學校參與上述計劃,培育逾二百位教師。

平均值高於整體學生,尤其加強情緒節制能 力。但他提醒,整體學生自處管理的平均值 相應較低,教師應加強培育該範疇。 馬慶堂說:「心靈教育活動要有目標, 讓學生感到意義,他們在過程中作承諾,才 會樂於服務;同時要給予時間空間讓他們 轉化心靈,並配合不同的人生經歷從中成 長。」 談到台灣的經驗,當地的國立台北護理 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副教授吳庶 深說,正向心理學能幫助學生加強抗逆力, 尋找真實的快樂。他指快樂不是主觀情緒, 而是作抉擇的態度,心靈教育正是讓青年發 現需要的謙卑力量。他指心靈教育可運用繪 本和電影等作為教材及發展不同的課題,更 能幫助青年吸收信息。 另一方面,台灣有民間團體在主流教育 以外開展其他的培育方式,為青年爭取更大 的心靈成長空間,另一講者、台灣人智學健 康照護平台協會理事及藝術治療教育工作召 集人、基石華德福高中教師余若君說,他們 讓學生農舍透過服務與行動去學習,這重視 經驗和大自然生活的學校環境更有利心靈成 長。 參與研討會的天主教普照中學宗教科教 師陳潔雯對本報說,該校使用中大的心靈教 育服務,並按照校本情況讓高中學生透過茶 藝等方式安頓心靈。她指心靈教育活動雖然 不容易反映成效,但「學生多了反思人生, 學會多感恩」。(鄧)

中大心靈教育計劃特 約顧問馬慶堂

彩虹邨天主教英文中學 學生赴台灣交流與互訪

中大跟進參加者成長: 心靈教育提升心理質素 上述計劃同時跟進學生的心靈成長,另 一講者、該計劃特約顧問馬慶堂指出,他們 去年收集「心靈大使」及「農耕計劃」三千 多位學生的數據,並對照沒有參與的學生, 發現參加者在自處、生涯規劃、愛大自然的

左起:台灣余若君老師、台灣吳庶森教授、中 大梁湘明教授、關俊棠神父、主持楊國強教授

聖言會單位代表鄭穆熙神父 和生命科學系主任蘇睿智博 士,向學生介紹理工學院和 入學事宜。 此外,該校於六月三 日舉行畢業禮,該校舊生、 東華三院執行總監蘇祐安主 禮。校監田雅超神父頒發長 期服務獎予八名教職員。校 長何家欣向即將榮休教師侯 英持送上花束,代表師生致 以感謝與祝福。(教)

(本報訊)彩虹邨天 主教英文中學早前到台灣交 流(圖),探訪當地學校和 「聖安娜之家」(照顧患有 嚴重殘障者)等地。 該校自二○○九年起 與台灣天主教輔仁中學作互 訪,去年與輔仁中學締結為

(本報訊)中文大學教育研究所的心 靈教育計劃六月十一日舉辦研討會,講者指 心靈教育這久被遺忘的智慧,能幫助教師成 長,同時讓青年提升質素和建立人際關係。 研討會主題為「久被遺忘的教育智慧: 心靈素養的培育 — 教者、教材、學習者互 動下的生命轉化」,上午由多位從事心靈教 育的講者分享經驗,下午舉辦工作坊探討實 務經驗,逾二百位教育工作者參與。 研討會上,「心靈教育 ─ 學與教的終 極關懷」計劃始創人及首席顧問關俊棠神父 演講時指出,在社會求分數求成功之際,心 靈教育這久被遺忘的智慧,能幫助青年連結 及感謝其他生命,同時學習去追求超越的價 值。 關神父指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愈來愈複 雜,難互相了解,而心靈素養幫助人重建這 人際間的連結力,既連結他人和宇宙,也讓

中文大學心靈教育研討會,與會者一起 做簡單運動。

台灣余若君老師 強調大自然環趨 有利兒童成長

10 主曆2016年7月3日


23

公教報

專頁

主曆2016年7月3日

明愛龍躍頭社區發展計劃 推行「有米樂土1+1」農耕活動 社區農耕體驗

(本報特稿)明愛龍躍頭社區發展計劃舉辦 「有米樂土1+1」社區農耕體驗活動,讓青年認 識粉嶺年長農民的耕作文化和智慧。 明愛配合龍躍頭村民的復耕工作,以「米」 作為介入點,舉辦參觀及耕作體驗活動,在家庭 和社區層面促進不同年紀的村民對話,讓青年加 深認識社區。

農耕體驗帶出生活教育 明愛的社區農耕體驗活動成 為青年與村內長者的溝通橋樑, 而種稻米亦成為青年的「生活教 育」課。 有村民藉著親子參與稻米 種植,分享稻米成長過程。有 落田經驗的家長擔任種米導 師,講授由穀成米的階段, 指導兒童如何在家裡照料禾 苗。有家長期望參與親子稻 米種植作身教,以鍛鍊子女 照料禾苗,從耐性和汗水當 中學懂珍惜。

龍躍頭曾為稻米產地 一九五○年以前,龍躍頭的五圍六村以農 耕為生,不少農民主要種植稻米。耕作生活需要 大量體力勞動,加上收成視乎環境氣候等不明確 因素,農民磨鍊出堅靭存活和善用土地資源的精 神。該村年長一輩慨嘆現今物質豐裕,欠缺機會 讓年輕人辛勞歷練,體會糧食資源來得不易。 有見及此,上 述農耕體驗活動希 望從村民展現昔日 的生活面貌,帶出 農耕社會面對都市 化的環境變遷,居 民可藉此傳承地方 文化。 其他村民談起 種米意念時,才發 覺稻米耕作原是鄉郊區不少六、七十 年代的人的集體回憶,他們未必靠種 米謀生,卻親身見過此處黃金稻田的 最後畫面,或保留著鄉間分擔父母農 務勞動的童年片段。

粉嶺長者種稻復耕

借復耕重構粉嶺農業史 曾經在龍躍頭種稻米的婆婆 協助明愛龍躍頭社區發展計劃作 「微復耕」,更尋找稻田種米, 把先前收割的,連同居民從家鄉 搜集的穀種復耕。 在村內生活多年的吉叔十來 歲時已在鄉間耕種,近十多年退 下工作,與妻子阿英到此處定居。 吉叔首次種禾稻,自行構思裝置水 利系統。另一村民昌哥來港後一直找地耕田,後 來到這裡開始耕作,他表示祖母昔日種稻米,他 見證種米的過程,學懂珍惜和尊重糧食,「傳承 老一輩的耕種,覺得自己也不失為她的子孫」。 剛過去的六月五日正值「芒種」節令,養在 田間的禾穗日壯漸高,曾當米農的長輩指禾穗起 成長形勢為「作育」,村民蓮婆婆說:「現在仍 未打花長『禾胎』,離『生仔』尚早呢!」 中心與村民嘗試把村內薑花田少量的泥帶 回中心試種,由於泥土色深帶黏性,薄薄的鋪 在禾苗上,生長良好;亦有居民帶回家試種, 插在栽盆、塑膠洗手盆、發泡膠箱等。 取得禾苗的登叔與妻子 在家中放在栽盆種植,他倆 昔日種稻米養活一家,他的 妻子說:「希望孫仔、孫女 回來探望我們兩老時,能夠 見識到米是怎樣種出來, 知道爺爺嫲嫲以前是這樣 耕田種米起家。」 •明愛龍躍頭社區發展計劃提供資料

青少年參與體驗活動

位處粉嶺鄉郊的龍躍頭,早期是鄧氏圍 村、客家人與內地來港農民聚合並居之地。 龍躍頭亦是第二條於新界設立的文物徑,甚 具歷史價值。 這次農耕體驗計劃按照一年頭、晚兩造 去種植稻米,現時頭造的禾稻已蒔田下穀, 正待收成。該計劃將舉辦晚造耕作時令籌備 活動,讓參加者體驗插秧、綠禾轉成金穗、 收成的生長過程,並由長者和農民分享箇中 苦樂。 晚造的農耕體驗於七月至十月進行,期 間明愛於七月九日在明愛龍躍頭中心會址及 農田舉辦活動,包括安排參加者到該村稻田 參觀熟成禾穗和下造預備穀種的工序,並由 村內長者講述昔 日農耕生活,農 民及具種米經驗 的婦女交流種米 經驗;參加者可 在場嘗試混和泥 土,感受秧苗下 田,並可帶穀 種回家,放在 栽盆試種。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