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報.主曆2016年7月24日
專頁 12、13
回顧與前瞻:
香港教會歷史著作
聖若瑟堂(粉嶺)擴堂有感 談到位於新界粉嶺的聖若瑟堂,相信不少教友最有印象的是上世 紀八十年代的朝聖暨燒烤活動,或是在電視劇畫面中出現的鄉村式石 構小聖堂。聖若瑟堂(粉嶺)已經服務粉嶺社區六十多年,隨著社區 的變化及發展,粉嶺聖堂將於月內開展擴堂工程,在不久的將來,聖 若瑟堂將會由一間可以容納一百六十人的聖堂,搖身一變成為一間可 以容納八百人的聖堂。藉此契機,就讓我們回顧與前瞻,細味天主多 年來的帶領,並藉聖神的引導,思考一下未來的挑戰。 回顧過去六十多年的歷史,教會在粉嶺的傳教工作與兩個因素緊 緊聯繫著:土地與人。建堂、修葺、收地、擴展,土地需求影響著傳 教事業的發展。二戰後,剛由代牧區升格為教區的香港教區決定銳意 發展新界,聖若瑟堂創堂神父賴法禹(Poletti Ambrogio)接任當時包 括大埔、粉嶺、上水的大埔堂區後,特別注意粉嶺的傳教發展,認為 有必要設立聖堂,只是苦於欠缺建堂的土地。直到一九五三年,在天 主的眷顧下,終於獲教友朱仁傑先生捐贈數萬平方呎土地建堂。當時 粉嶺屬於鄉郊地方,物資缺乏,經濟不景,故此聖堂亦以較小的規模 興建。最後,粉嶺聖堂奉工人模範大聖若瑟為主保,於一九五四年四 月十四日由白英奇主教祝聖。中國大陸解放後,內地難民蜂湧而至, 粉嶺由本屬於多個原居民的農村,漸漸變成一個多元化的社區、工 農民的集結地,圍村、平房、寮屋、大廈、工廠徐徐地在聖堂周圍出 現。神父、修女、傳道員經常穿梭於區內各大小村落探訪教友,以實 際行動去支援貧弱者。為了更有效提供居民的日常所需,聖若瑟堂與 耶穌寶血女修會及聖高隆龐傳教女修會合作,先後建設了寶血會培靈 學校、聖若瑟義診所聖若瑟製麪廠、明愛診所及明愛聖若瑟托兒所。 簡單而言,五十及六十年代,聖若瑟堂配合社區的需要,以提供 醫療、食品、教育機會等社會福利為主,吸引區內居民接觸及認識天 主教信仰。直到七十年代中期,香港社會開始轉變,經濟環境稍有改 善,粉嶺亦隨之而發展起來;當時社區對於提高教育水平有殷切的需 求,因此聖若瑟堂便構想興辦教區學校、英文補習班、打字班等,最
鄧明輝
後,這些計劃雖然沒有全部落實,卻反映出聖堂以不同的策 略發展傳教事業。 根據聖若瑟堂《銀禧紀念特刊》的描述:「粉嶺聖 若瑟堂矗立於新界粉嶺聯和墟和泰街與聯發街交界的一 幅四萬多平方呎的土地上……還有一座約千多平方呎 的神父宿舍、客廳。另外,還有工人宿舍、道理教師宿 舍、會議室及儲物室等建築物。聖堂的四周,遍植高聳 而婆娑的馬尾松,環境幽靜。裏面有一座聖母山,供奉 著一座慈祥的聖母像。有幾處花園,雖沒有奇花異卉, 卻也種植著四時開花的植物。置身其中,使人覺得一片 幽靜、莊重及肅穆之感。」 聖若瑟堂早期的環境猶如郊外一般,綠樹木蔭,鳥語花香。到 了七十年代後期,為配合當時社區青年人日增的狀況,粉嶺聖堂開展 「修葺聖堂添置設備」運動,最後修葺了聖堂及花園,並興建耶穌苦 像、足球場、籃球場、遊樂場、燒烤爐等。可惜的是,到了八十年代 後期,政府知會香港天主教教區收回粉嶺聖堂後一幅約三萬呎土地作 建築道路的用途。根據一九八七年政務處資料,當時北區人口已達 十四萬,公共房屋將陸續落成,北區醫院亦在興建中,因此聖堂的牧 民需求務必上升。於是,香港教區及粉嶺聖堂進行了多項重建聖堂的 研究,並完成「粉嶺堂區再發展計劃書」,構想中的新聖堂可以容納 六百人外,還有辦公室、神父宿舍、避靜房屋、花園及停車場等,然 而由於種種的因素,重建計劃最終告吹。至於收地的影響,除了缺乏 休憩地方外,主日學及慕道班原有的活動地點全在收地範圍之內,所 以只能遷移至未受影響的聖堂範圍。 及後,九十年代都市化的步伐愈來愈快,粉嶺儼然成為一個新市 鎮,從市區遷進粉嶺的教友亦大量增加,由於年青教友人數大增,聖 堂的活力又一次綻放。直至千禧年來臨,內地新移民不斷湧入粉嶺, 聖堂亦經常舉辦融合活動,讓新移民盡快認識和融入社區。此外, 八十年代收地後聖堂範圍縮減,加上日久失修,野草叢生,雜物隨處 皆是;在香港教區建築及發展委員會的協助下,以保存建築物原貌及 更新內部設備為原則,進行了大規模的維修。除舊有石構建築、聖堂 大門和鐘樓外,其他部份則加上現代化的設備。裝修後,教友人數再 一次激增,到了二○○八年,在教區的全力支持下,聖若瑟堂爭取位
粉領聖若瑟堂創堂神父 賴法禹
教會歷史饒有趣味,讓人鑑古知今,粉嶺的聖若瑟堂行將擴建,該 堂教友鄧明輝為本報撰文談堂區歷史。無獨有偶,本年是香港開教 一百七十五周年,由即日起至七月廿六日的香港書展天主教展區亦以 此作展板,本版輯錄教會史書藉,讓讀者認識教會面貌——編者
香港天主教傳教史1841-1894
於門前的土地作為擴堂之用。最終,整個擴堂計劃在今 年正式落實,為教會在粉嶺的傳教事業展開新的一頁。 天主教會來華,落地香港,發展新界,服務粉嶺,信仰中的犧牲 精神推動著每位傳教士、每位平信徒以行動活出耶穌的教導。過往新 界只是城市的邊陲,都市居民郊遊的地方,良田遍野,漫山綠葉的景 象,俯拾皆是。但是,隨著整個新界的發展,粉嶺也不能逃出改變的 命運,現代化的高樓取代以往的平房,早期的墟市被新型的綜合市場 所淘汰。不難想像,擴堂後的粉嶺聖堂將配合整個新界東北的發展, 紮根於一個既舊且新的社區。根據政府最新的規劃,新發展區古洞 北、粉嶺北、坪輋╱打鼓嶺將容納十五萬新增人口,為現有北區人口 的一半;此外,在規劃中,公共房屋、私人屋苑、低密度房屋、新型 工業區林立,社區組成將會更多元化。粉嶺聖堂的服務對象亦會如多 年來一樣的不斷變化,嶄新的社群包括原有的社區人士、新公共屋村 居民、低密度房屋住客等。六十多年來,粉嶺居民由以往務農維生, 到現在的都市化的工作,物質生活逐漸改善的同時,對靈性生活的渴 求亦緊緊的跟隨著。現代生活的豐裕、急促的節奏,更令我們想起主 耶穌的關懷:「人縱然賺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靈魂,為他有 甚麼益處?或者,人還能拿甚麼作為自己靈魂的代價?」(瑪十六 26)回顧與前瞻的過程,就如投入數十年前的粉嶺,觀覽郊野菜田千 畝,漫步喧鬧的聯和墟,徑往龍躍頭的石廬,穿過培靈學校的小橋, 歷史與現實交織著;慈悲的天主正站在聖若瑟堂的石構拱門下,伸開 雙臂,熱烈地邀請我們每一個人進去這個天主為我們預備的教會,我 們的家。 一九五三年興建中 的聖若瑟堂
一九三六年聖若瑟堂全貌
香港天主教掌故 集合最豐富天主教故事的本地著作,至今可算是史學者田英傑神 父(Sergo Ticozi)《香港天主教掌故》(聖神研究中心、聖神修院校 外課程部一九八三年)。 此書收錄香港教會成立的文獻中譯本,以及六十個本地天主教故 事,從聖堂的興建過程,如香港首座天主教堂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 一八九四年的大瘟疫、日本佔領香港時的艱苦情況,幾位已故主教的 故事都清楚敘述。當年的湯漢神父(湯漢樞機)指此書提及本地天主 教史的「第一」及奇事,也藉著先賢的芳表鼓勵教徒建設教會。
香港傳教歷史之旅系列 「香港傳教歷史之旅」系列(福傳年專責小組出 版)內容深入淺出,讓外教人透過不同歷史專題,易 於掌握本地教會的發展歷史。 這是夏其龍神父為教區二○○五年「福傳年」撰 寫的一系列福傳小書,既帶出地區的福傳經過,同 時收錄了傳教士和本地修道人的感 人故事。 第一冊「碗窰、汀角及鹽田 仔」詳述早期傳教士來港福傳史 實,帶出新界東包括西貢等中期 本地福傳點的發展歷程;第二冊 「尖沙咀、九龍塘及深水埗」講 述教會在九龍區興建聖堂的故 事;第三冊「西營盤、中環、跑 馬地」介紹港島的聖堂與修會故事;第四冊「旅途上的古人」略述七十多位已亡聖職人員 的生平,突顯他們對教會以至本地社會的貢獻;第五冊「艱辛的旅程」敘述過去一百多年 的天主教歷史。 • 中、英內容可從「福傳網」下載:
http://www.evanlife.org.hk/c_index.htm
瑪利諾修女與香港 二 ○○ 三年沙士疫症期 間的主保瞻禮
年代的新春團拜 ○
二千年重修後聖堂內部
一九九
粉嶺教徒初期到石廬參與彌撒
天主教在香港紮根一百七十五年,夏其龍神父博士論文的中譯著 作《香港天主教傳教史1841-1894》(香港三聯書店二○一四年九月初 版),為香港開教初期的歷史勾劃出清晰的圖像。 教區檔案主任夏其龍神父這本著作講述傳教士初期如何克服困難, 去興建教堂及拓展不同的牧民工作,以及如何在政策下維護信仰原則去 服務大眾。 全書共分九章,從一八四一年教廷傳信部在港成立宗座監牧區說起,探 討天主教會十九世紀末到臨香港,至高主教一八九四年逝世的歷史。此書從社會發展脈絡 和政策去探討香港天主教歷史,故此同時能讓讀者了解當時香港的大事和華洋居民生活。
浸 會 大 學 歷 史 系 教 授 朱 益 宜 的 《 關 愛 華 人 —— 瑪 利 諾 修 女 與 香 港(1921-1969)》(中華書局二○○七年),講述美國瑪利諾修女 一九二一年來港福傳後經歷,更帶出婦女在社會發展中的貢獻,以及傳 教修女開拓新服務的先驅精神。 作者引用瑪利諾修女的檔案、日記及教區文獻,交織出傳教士昔 日為香港基層市所民提供社會福利、教育、醫療等服務經驗。此書同時提供許 多重要的香港歷史資料,如早期的徙置大廈、經濟情況、社會福利等。(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