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1KungKaoPo

Page 1

九月四日德蘭修女封聖禮上,展示掛有聖德蘭修女 畫像的掛帳。(本版天美社圖)

受各種意識形態束縛;愛的對象是所 有的人,不分語言、文化、種族或宗 教。」 教宗亦鼓勵教徒把祈禱與信仰 化為實際行動,又表示服侍弟兄的人 就是愛天主的人。他同時鼓勵信徒 「順從愛德的聖召」,如此每位基督 徒都能奉獻自己的生命來服侍他人, 在愛內成長。 他續說:「天主喜愛我們的每 項慈悲善工,雖然從未有人見過天 主,但我們在幫助弟兄時就能認出天 主的面容(參若一 )。這樣,我們 就觸摸到基督的血肉。」 教宗要求信徒當遇上別人求助, 就應幫助他們並給予對方希望。

禮儀後款待窮人用膳

18

另一方面,教宗救濟所所長克 拉耶夫斯基總主教( K. Krajewski ) 九月四日發公告,稱教宗於封聖禮後 與一千五百位貧苦及有需要人士共晉 午餐,受邀的大多是寄住在意大利不 同地方如佛羅倫斯、拿坡里仁愛會宿 舍的窮人。 二百五十名仁愛會的修女及 五十位會士負責接待教宗與這些獲 邀請人士於保祿六世大廳享用意大 利薄餅午餐。 •相關資訊見第 、 、 版

教宗方濟各主持封聖禮

23

參禮者欣喜萬分

(綜合梵蒂岡電台 天美社 訊)教宗方濟各九月四日在聖伯多祿 廣場冊封加爾各答德蘭修女為聖人, 他稱許修女款待弱小和維護人的生 命,更是窮人的母親和慷慨分施天主 慈悲的人。 教宗在彌撒講道中指出:「德 蘭 修 女 努 力 維 護 人 的 生命,不斷表 明『胎兒的生命最為脆弱、微小和貧 乏』。德蘭修女俯身照顧那些虛弱、 被遺棄在街頭垂死的人,認出天主 賦予他們的尊嚴;她告誡塵世的權勢 者,必須在他們所製造的貧窮面前承 認自己的罪行。」 他說:「對 德 蘭 修 女 而 言 , 慈 悲有如鹽,給她的每項善工添加味 道;慈悲有如光,照亮那些處處黑 暗中的人,他們甚至無力再為自己 的貧窮和痛苦而哭泣。」 來自世界各地約十二萬位信徒 參與封聖禮。禮儀上,一小塊沾有德 蘭修女血液的衣角裝在聖髑匣內,供 信徒瞻仰恭奉。 在羅馬慶祝慈悲禧 年 的 義 工 也 有參禮,教宗勉勵他們效法德蘭 修 女 的 芳 表 , 而 她 的 愛 德 行 動亦繼 續成為天主接近「窮人中最貧窮者」 的有力見證。「願這位孜孜不倦的慈 悲善工者幫助我們日益懂得,愛是我 們 行 動 的唯一準則;愛不求回報、不

恭奉德蘭修女聖髑

2

21

1928年創刊 2016.9.7付印 零售港幣六元 今期出紙六張 第3786號 出版人: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

2

教友傳教士凌君慧撰文: 加爾各答的貧窮情意結

8

Kung Kao Po

全球聖母軍成立95周年 本地獻祭強調服務與福傳

12-13

記泰澤東亞青年聚會

本期 提要

主曆2016年9月11日 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地址:香港堅道十六號教區中心 . 電話:2522 0487 . 傳真:2521 3095 . 電郵:kkp@kkp.org.hk . 網址:http://kkp.org.hk . 廣告部:ad@kkp.org.hk

教宗主持德蘭修女封聖禮 稱許聖女慷慨分施天主慈悲


實踐:

•教區教理中心及教 理委員會供稿

主日教理

用幾分鐘去省察一下:現時在我生 ※ 命裡有沒有甚麼人是我需要與他修 好的?我會用甚麼方法去修和? 有沒有認識一些教友,因為某種原 ※ 因而遠離天主不再進教堂?除了為 他們祈禱外,也嘗試將慈悲禧年的 喜訊帶給他們,幫助他們重投天主 的懷抱。

生活反思

和家人一起慶祝作 為結束,以教訓那 些質疑祂的法利塞 人和經師:由於天 主的仁慈,所有人 都是被邀到赴天國宴席的對象。 因著天父的慈悲,祂願意重新聚 集所有因罪惡而四散和迷失的子女, 號召整個人類加入祂兒子的教會,使 教會成為人類重獲救恩及合一的地方 (參《教理》 845 )。為此,和好的使命 是整個教會的本質。在慈悲禧年裡, 教會不只受委託傳報天主的慈悲,還 要活出慈悲,見證慈悲,好能觸動所 有人的心,尋找與天父修好的途徑。 慈悲之愛最清楚的表達就是寬 恕過犯,教會在這方面履行著天主給 她天人之間和好的職務。她要效法主 基督去關注所有在肉身或靈魂上受苦 的人,慰藉和治療人的創傷。教會的 和好聖事是基督建立用來使人體認天 主的慈愛,以及獲得內心平安的最佳 禮物。凡願意與天主重新建立關係的 人,應像福音中的小兒子,帶著一絲 希望,起身回家。他將會發現教會的 門,因著天主的仁慈是永遠為他打開 的;甚至連他演練好的悔改台詞尚未 出口,天主已在歡愉中擁抱著他了。 教會斷不能超越天主。天主是怎樣的 慈悲接待罪人,教會也要同樣去做。 「人只需做的,是接受邀請去悔改和 順服正義。」(《慈悲特殊禧年詔 書》 19.3 )。

天主的慈悲與 教會的和好職務 「慈悲特殊禧年」的舉行是為叫 我們默觀天主慈悲的奧蹟,讓教會將 「耶穌基督 ── 天父慈悲的面容」顯 示給世人,使他們經驗天主對人的眷 愛,重新得到安慰、寬恕和希望。今 天彌撒的幾篇讀經就是強調天主的慈 悲,以及教會作天主與人之間的和好 使者。 讀經一的背景是梅瑟奉命上山會 見天主,百姓見他遲遲未下山,遂按 捺不住鑄造了金牛來崇拜。天主勃然 大怒,向梅瑟宣布要將他們消滅。不 過梅瑟向天主求情,提醒天主是祂用 大能從埃及國的奴役中,拯救了以色 列子民出來。縱然百姓們執拗叛逆, 到底天主曾向他們的祖先作出了承 諾和盟約,天主斷然不會食言罷!果 然,因為梅瑟說項,天主遂改變了祂 的主意,撤銷了要加於百姓的災禍。 讀經二裡面保祿宗徒深深地感受到自 己在皈依基督前所犯下的罪過,完全 因為基督救主的憐憫,才得到寬恕。 故此,那真正帶來救恩的和堪當為人 求情的只有耶穌基督,梅瑟在舊約裡 充當的角色只不過是祂的預象而已。 至於路加福音講述的幾個有關 慈悲的比喻,特別讓人明白天主對罪 人的愛憐。三個比喻分別是亡羊、失 錢及蕩子。頭兩個比喻告訴人天主不 惜艱辛地尋找迷失的罪人,好似牧人 尋找失去的羊兒、或婦女找回了失落 了的一個達瑪。而最後且最感人的是 蕩子與慈父的比喻。故事中,小兒子 大逆不道,放肆無情,傷透了父親的 心,大兒子又惺惺作態地服事父親, 背後卻從沒有真心地尊敬和孝順過 他。但作為父親的卻日夜期盼小兒子 回頭改過,重投自己的懷抱。當大兒 子表達對父親不滿時,父親卻謙下自 己來勸解他。耶穌故意將三個故事都 以主人翁高高興興地邀請好友、鄰居

主曆2016年9月11日

公教報 信仰 7

香港青年梁啟 信熱中教會音樂, 自小思考聖召,去 年十月他加入美國 俄亥俄州斯托本維 爾( Steubenville ) 教區成為修生,近期開始到澳門 聖若瑟修院接受培育。 二 ○ 一 ○ 年梁啟信到美國俄 亥俄州斯托本維爾的方濟會大學 修讀聖樂學士課程,主修唱歌; 一四年畢業後亦有機會在喬治亞 州( Georgia )的堂區擔任音樂總 監。 他剛於七月應香港特倫多禮 儀團體邀請,在港教授額我略讚 ( )與多旋律音 Gregorian Chant 樂( Polyphony ),包括講解聖樂 歷史;如何界定聖樂,及教會在 禮儀聖樂的訓導等;並教授學員 閱讀以四線譜寫成的額我略讚聖 歌以及於文藝復興時期出現的多 旋律音樂。學員於七月十七日在 主日拉丁文彌撒中詠唱他所教授 的歌曲。

梁啟信指出,傳統的教會禮儀有助投入祈禱。

梁啟信熱中教會音樂 入美國教區 澳門接受培育

聖樂與特倫多禮儀

梁啟信表示,特倫多彌撒 (常被稱為舊禮彌撒 拉丁文彌 撒)有近五百年歷史,而大部份 傳統聖樂會於舊禮彌撒中採用, 故兩者關係十分密切。 他指出,在《羅馬彌撒經書 總論》附有唱誦天主教彌撒的特 定 經 文 ( P r o p e) r s ,包括進堂 詠、集禱經、奉獻詠等;舉行特 倫多彌撒時須以拉丁文唱出經書 禱文,這就是傳統的額我略讚聖 歌,「額我略讚多重複出現在舊 禮的禱文,須全以拉丁文演繹, 要學好亦有一定困難」。

最初每月在校內拉丁文新禮彌撒 中負責詠唱,後來獲邀到不同堂 區獻唱。 他指出歌詠團採用全男聲的 用意,是想強調額我略讚屬單旋 律音樂,沒有樂器伴奏,只以人 聲配合聖歌;另外教會初期誦唱 額我略讚的歌詠團由神父、修士 組成,因而有此構思。 自小加入輔祭會的梁啟信, 一直對禮儀感興趣,亦曾參與歌 詠團擔任司琴和唱歌,以音樂服 務教會,「我認為這是天主召叫 我的其中原因,我希望有一天能 主持彌撒,帶領其他人在禮儀中 敬拜天主」。

回應司鐸聖召前 任堂區音樂總監

梁啟信加入美國斯托本維爾 教區成為修生前曾在堂區任職音 樂總監一年,負責於歌詠團中彈 琴、指揮、練歌及教授聖樂技巧 等。其間他又為美國天主教網上 平台撰寫網誌,分享自己向信徒 推廣宗教音樂的經驗,包括如何 加強堂區音樂氣氛,培育歌詠團 帶領祈禱氛圍等,「歌詠團在聖 堂領唱,也可在禮儀中獻唱,好 讓信徒透過歌聲默想及祈禱」。

在教會推廣傳統歌詠

梁啟信認為值得推廣傳統歌 「額我略讚能幫助我祈禱, 詠,例如將額我略讚聖歌融合於 我認為這方式很適合我,既有助 現時的禮儀中。他建議詠唱前先 我投入,同時讓我善用天主賜予 由指揮或司琴翻譯拉丁文內容, 我喜愛唱歌的恩賜」。他平日會 設相關培育,並鼓勵神父參與, 先看翻譯經文,理解禱文後再唱 以吸引更多信徒有興趣去了解傳 出 額 我 略 讚 , 「 神 師 提 醒 我 要 以 統歌詠的意義。 祈禱的心唱出,不要只視為普通 他指傳統禮儀中所唱的額我 的『藝術品』欣賞,要記得這是教 略 讚 與 多 旋 律 音 樂 均 有 信 仰 的 元 會特別為禮儀而寫下的祈禱」。 素,有助祈禱,「所有禮儀皆吸 梁啟信在美國讀書時首次接 引我,特別是那些古老傳統的禮 觸特倫多彌撒,兩年後在校內自組 儀 , 它 讓 我 能 更 投 入 祈 禱 , 禮 儀 全男班歌詠團「 Schola Cantorum 氛 圍 予 人 的 隆 重 感 覺 , 也 讓 我 更 」,歌詠團 想成為神父」。(高) Sanctorum Angelorum

自組歌詠團唱額我略讚

他指出,傳統羅馬禮儀分為 誦讀彌撒( )、歌唱彌 Low Mass 撒( )及隆重大禮彌 Sung Mass 撒( Solemn High Mass )級別, 以示禮儀的隆重程度,其中隆重 大禮彌撒與歌唱彌撒需要唱出經 文,包括特定經文、聖祭禮等指 定經文也由主禮唱出。 他說:「特倫多彌撒在各地 都是一樣的,形式相近、語言一 致(拉丁文),因這禮儀少有彈 性,難以加入本地傳統習俗,或 堂區特色。」

特倫多禮儀的類別


一天下午,在家門外遇上 每年也會來加爾各答服務的法國 女義工 。 看起來一臉倦容, 原來是剛下飛機抵達加爾各答, 她看見我似乎突然精神了一些, 向我問路如何坐巴士前往一個大 概兩小時車程的地方。我告訴她 後,身旁的本地朋友好奇地說, 看來年紀不輕,家裡也應該 頗寬裕,才能夠每年從老遠的法 國跑來加爾各答服務,不能理解 為何 願意花費不菲坐飛機來 到加爾各答,在剛到步最疲累的 第一天,卻選擇坐巴士而不願意 花二百五十盧比(港幣三十元) 坐的士前往這個頗遠的地方, 二百五十盧比大概還不夠在法國 坐一程巴士吧! 我想我能理解,因為我也是 這樣,從踏在加爾各答土地上的 一刻開始,我的生活態度便開始 改變,特別是在生活消費方面: 印度街頭(天美社圖)

C

我很喜歡我們 教會的殯葬禮儀, 在禮儀中,共融於基 督,為逝世的兄弟姊 妹祈禱,陪伴心靈痛 苦的家屬,來到天主 面前,尋求上主的安 慰。基督徒的殯葬禮 儀是教會的禮儀慶典,教會藉 此禮儀一方面表達與亡者之間 有效的共融,同時使參加喪禮 的會眾參與此共融,並向會眾 宣告亡者進入永生。 每一位離世的兄弟姊妹, 他們都有不同的經歷,不同年 紀、不同地位、不同處境,有 單身人士、有多子多孫的長 者,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但也都有共同之處,在人生旅 途中,每個人必定經歷了無數 開心的事、遇到了不少困難、 經歷了痛苦,更經歷了死亡, 他們完成了世間的旅程,為家 人 留 下 了 不 朽 的 種 子 —— 愛。

與主同復活

超短途,能步行的,不會坐巴士,省 下六盧比; 短至長途,能坐巴士的,不會坐的 士,省下五十至四百盧比; 超長途,能坐火車的,不會坐飛機, 省下幾千盧比; 花十五小時坐火車,大概能省下 三千五百盧比 (港幣四百元),卻還不足 夠在香港的高級餐廳吃一頓晚餐; 但我並不孤單,這裡的長期義工,大 概都是這樣生活。 你可能不理解,又不是負擔不起,為 何要這樣省,活得這樣窮?這裡的生活水 平低,在香港喝一杯咖啡的價錢,在這裡 已經能吃上大餐了,那不是更可以盡情地 吃喝,更豪爽地花錢嗎? 飛一程內陸短線才港幣四百元,不是 更應多飛內陸作短途旅遊嗎? 時間就是金錢,誰會為了省一餐飯的 價錢,花十五小時擠在沒空調的車廂裡, 還要長期誤點? 我 想 , 這 可 能 是 一 種 無 法 解 釋 的 —— 貧窮情意結。 我想,很多在加爾 各答生活過的人,也會跟 我和 一樣,有類似的情 意結:從踏在加爾各答土 地上的一刻,自我便開始 微妙起變化,變成一個稍 稍不同的自己,一個比之 前稍稍接近貧窮,稍稍接 近德蘭修女,稍稍接近苦 難耶穌的自己,這意識令 人想放棄下飛機前一刻的 生活,願意走近貧窮,嚮 往簡樸淡薄,渴望學習卑 微。 加爾各答是一個神奇 的地方,在她內生活,她 會微妙地改變我們的想法 和行為,改變我們的生活 態度和方式,生命在不自 覺中,靜靜起革命。 一天,我要離開加爾 各答;一天,我要回到充 盈繁榮之地。

他們世間的路已 許雪珍 經 走 完 , 但 他 們 的 生命並不是終結, 基督在十字架上戰勝死亡,死 而復活的真光正光照著他們。 我每一次瞻仰遺容,見到每一 位安詳的面容時,主耶穌的話 在我耳邊迴響:「我就是復 活,就是生命;信從我的, 即使死了,仍要活著」(若 十一 ),是的,這在主內 安眠的人,在世人眼中,他們 算是死了,其實,他們正處於 安寧中,痛苦和罪惡再不能傷 害他們,從此,他們再沒有悲 傷,沒有痛苦,他們正妝扮整 齊,準備參加天主的婚宴。我 為他們詠唱,這時,我所學過 的基督學中的復活奧蹟:基督 的苦難、復活、升天、聖神降 臨等事件,全部在我腦海中顯 現出來,我相信,我們的頭復 活了,我們作為祂的肢體的, 將與祂一樣! 每一位離世的兄弟姊妹, 成了我們的借鏡、榜樣,他們 就像一支支蠟燭,閃爍著善的

光,正向著那至聖、至善的光 源邁進,我只覺前面一片光 明,瞎眼終於看見了:那些活 在主內,經歷了痛苦,以堅忍 堅持到最後一刻,能帶著天主 子女的尊嚴進入天主的國度的 人,真是有福!我向天主說: 「主啊,世間的吃、喝、玩、 樂、名利、地位,已非我所 求,只求你聖寵助佑,使我能 在這崎嶇不平、變幻無常的人 生旅途上,賜我背十字架的力 量,讓我能背起自己的十字 架,歡喜地跟隨你,欣然地 向天主所賜給我們的福地邁 進。」主溫和地說:「凡活著 而信從我的人,必永遠不死。 你信麼?」(若十一 ) 啊! 主所說的話,正是我們在信德 和希望中所宣認的:我期待死 人的復活及來世的生命」,我 的內心充滿了平安與喜樂。基 督,我們衷心地欽崇你,讚美 你,你用此聖架,救贖普世!

26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證書 普及課程」學生會供稿

投稿請:寄中環堅道16號十一樓公教報副刊編輯收、 傳真 2521-3095 或 電郵feature@kkp.org.hk 查詢請電 2522-0487 副刊編輯

請附姓名(稿件可以筆名發表),聯絡電話和地址。本 報可決定是否刊登文章,或編輯文章。版權本報所有, 供上網、電子新聞和日後出版(如適用)等用途。

本報信仰版歡迎投稿,分享信仰生活和 見聞,來稿一般以八百字以內為宜,恕不接 受一稿兩投(包括報刊或電腦互聯網)。來稿

稿例

25

人都有這種感覺,所以辦告 解就只在四旬期或將臨期, 不會主動找神父辦告解。但 是,今天的福音提醒我們, 在天主眼中,我們是何等的 寶貴,天主會不惜一切地去 尋找我們,找到了,要變賣 一切與人慶祝,當我們感到 我是被天主所愛,被主重 視,祂不停地在尋找我們, 希望我們重投祂慈悲的懷 抱,辦告解就成了與主親近 的途徑,我怎會放棄這領受 主愛的機會! 回想自己,在很多方面 都做得不好,但卻自以為沒有 犯罪,不屬於走失的羊,用不 著主去找。其實,這種自以為 是的心態,就是企圖逃走的主 日學學生,驕傲正佔領了我 們的心,主卻被我們的驕傲 驅走,因此,我們必須空虛 自己,方可容下天主對我們的 慈悲;問一下 自己,我有多 久沒有辦告解 了。

年少的時候,主日學的 導師會為班中的同學安排辦 告解的時間,很多同學會乘 導師不覺,偷偷地逃走,於 是導師和修女便站在門口, 捉拿那些偷走的同學;然 而,被捉到的同學便以相同 的話,狡辯出走的原因,那 句話就是:我沒有犯罪,不 需要辦告解。而導師或修女 定必回應說:你剛剛犯了一 條驕傲罪,人那會沒有罪。 於是,逃走的同學唯 有乖乖地返回聖堂辦告解。 在一次新教友分享第一次辦 告解的經驗,有一位姊妹的 分享很有意思,她說:我覺 得辦告解是經驗一次主的慈 悲,我感覺不是自己的罪被 赦免,而是一次被天主擁抱 的感覺。 我提出以上例子,正正 反映我辦告解的兩種心態; 回想年少的時候偷走的日 子,總是覺得辦告解不是味 兒,因為沒有感受到被寬恕 和被愛的歡愉;我深信很多

徐邦雄

浪子經歷慈悲

C

C

凌君慧

加爾各答的貧窮情意結

8 信仰

公教報 主曆2016年9月11日

C

C


大約一九九四年 恐 怖 的 世 界 , 更 不 知 何 年 何 月 才 可 香港正式廢除死刑, 離開! 當時的香港總督彭定 有朋友問我,監獄是否很黑 康便把當年的死囚特 暗 ? 是 否 有 很 多 十 惡 不 赦 的 人 ? 是 赦為終身監禁,我便 否 會 欺 負 新 人 ? 是 否 經 常 打 交 ? 我 由死囚的身份變成了 又 是 如 何 面 對 ? 這 一 切 問 題 我 真 不 一名終身監禁的犯人! 知如何回答他們,因為不能全然否 身 份 的 轉 變 給 我 帶 來 甚 麼 衝 定他們所提出的,但事實上這又不 擊 ? 生 活 上 可 說 是 來 個 翻 天 覆 地 ! 是監獄的全部! 作為死囚的日子,每天都只是呆坐 也許可以這樣形容:「監獄 而不用工作,但身份轉變後便要開 就好像一間很大的寄宿學校,當中 始接受工作訓練的安排。 的學生來自五湖四海,每人背後都 而 在 死 囚 室 中 , 每 日 都 只 是 有一個複雜的故事,亦有著各自的 獨自生活,最多只能隔著閘門見到 性格、脾氣,每日相處十多小時, 路過的囚友,彼此根本難有接觸機 言語上的衝突總是難免!若問到欺 會,但如今起居飲食及工作都必須 凌事件?這也不是單單監獄有的問 跟一大群人在一起,這些轉變對我 題,社會、學校甚至職場上不是每 而 言 是 一 個 很 大 的 挑 戰 , 因 為 在 我 天也發生著嗎?」 的印象中,監獄還是像電影監獄風 無疑有不少前人告訴我,數十 雲中的恐怖!而我正是要踏進這個 年前的監獄文化,的確難以避免欺 凌事件,現今雖未能 明輝 mingcartoon@yahoo.com 完全避免,但却已是 甚少發生!這也許是 因著現今職員總是在 適當時候介入,讓囚 友之間的衝突減到最 低程度;又或許是大 部份的囚友都有著 「同是落難人」的感 受,因而生了一份將 心比己的心態,欺凌 事件便減少了! 雖然有前人給 了我定心丸,但起初 我還是抱著戰戰兢兢 的心態生活。每天到 工場時亦不大敢跟別 人交談,怕惹了麻煩 而不自知,面對著那 些有龍有鳳的大漢, 我就更是退避三舍, 免得過也不想招惹麻 煩!另一方面,我又 經常長嗟短嘆,問自 己這樣的生活如何過 下去!可以說,縱

愛他,願意他不受病痛煎熬,從進入 醫院不到二十四小時就將他接到自己 的懷抱。這實在是爸爸的福氣,也是 天父給我們一家的眷顧!他曾許諾 死後捐出自己的遺體,為社會盡一 分力,而香港中文大學亦願意接受 這一位「無言老師」,讓他的生命 更加完美! 今年正值慈悲禧年,我從爸爸 身上看到「如同天父滿懷慈悲」。 我們相信充滿慈悲的善牧已經將他 背在肩膊上,耶穌的眼光已經和爸 爸的眼光合而為一!爸爸生於多災 多難的中國,所以名為「蒼華」, 想不到因為天主巧妙的安排,讓他 成為「蒼天的光華」,願一切榮耀 都歸於天父! 在此,我代表媽媽和我們三兄弟 姊妹,感謝所有為爸爸祈禱和支持我 們的每一位親友、每一位主內的兄弟 姊妹!

我父親於一九三一年十月在福 建廈門出生,正是九一八事變日本侵 華不久,所以我祖父給他起名陳蒼 華。祖父母是虔誠天主教徒,願意父 親在天主教學校讀書和進入修院。 一九四九年,父親跟隨神父來到香港 並在華南修院(即現今聖神修院)修 讀哲學。由於某些原因,父親未能升 讀神學,但他決志跟隨天主的意願沒 有改變。之後,父親在九龍老虎岩 (樂富)福德崗為瑪利諾修會神父工 作,當他在九龍城租地方住的時候, 認識了媽媽。 隨著香港人口和房屋發展,父 親和神父一起到秀茂坪服務,更成為 堂區秘書及傳道員。在教會工作的薪 金並不多,還記得我們兄弟姊妹讀中 學時,父親在上班前或下班後會為同 區的天主教小學駕駛校車接載修女及 學生,工餘時為天主教幼稚園當會計

等。他除了為天主及堂區服務,亦為 家庭盡心盡力。 爸爸很愛媽媽,只要媽媽喜歡 的,他一定盡力而為,從來不會讓媽媽 擔心。爸爸亦很愛我們,例如我小時候 曾患哮喘,每當天氣變,很容易在半 夜發作,他便會整夜陪著我,給我查 藥膏和掃背脊,盡量紓緩我的氣喘。 我們年輕時和長大後也有反叛、 令父母傷心的時候,爸爸卻不會大聲 責罵;他除了經濟上的支持,亦會循 循善誘地勸戒我們。當我們因為一些 小事大發脾氣,他會提醒我們這樣做 會令身邊的人很難受;我們很容易批 評別人,他便會要求我們學習別人的 長處,懂得欣賞別人的優點。他還會 為我們祈禱,為我們做補贖。 爸爸不單愛家人,幾時堂區教 友遇到困難,他也會盡力協助。為了 鼓勵年輕人參加有益身心的活動,他

又願意出錢出力。退休後,他仍會關 心祖國、世界各地和香港天主教會的 消息;他仍會努力協助堂區一些有需 要的教友,因為他們之間已建立了一 份很深厚的手足情誼。爸爸生命中所 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會認同他是一位 「好好先生」。 父親是一個謙遜、勤力、樸實的 人,他堅守神貧,處處為人著想。他 曾患癌症,切除了一段直腸;雖然在 生死邊緣,但他堅持說如果能平安出 院,他的心願就是要去聖堂。我們相 信爸爸和天父能彼此交心,他一心一 意背著自己的十字架跟隨耶穌,他能 做到的事,如照顧他自己,一定不肯 假手於人。爸爸今年踏入八十五歲, 我很慶幸自己能經常與爸媽見面,在 我的腦海中,爸爸總是慈祥的,臉上 掛著微笑。 而父親的離世看似突然,但我們 卻認為是好事,因為我們看見天父更 陳慧盈

教會內的小角色

身處獄中,自然百感交集。圖示湯 漢樞機探訪在囚人士。 (圖:政府新聞處)

然環境是轉變了,但我的心境卻仍 停留在死囚的階段,對前景還是沒 有任何盼望!然而這樣地,日子過 下來也算是相安無事!誰不知有一 天,竟有一名大漢坐到我身旁,給 我遞來了一包餅乾並說:「喂…… 食塊餅吖!」 那一刻我心想,突然對我好, 出事了!正在盤算如何之際,他突 然說:「你是文化人,可不可以幫 我寫封信給家人!」那一刻我看到 他的眼神中沒有所謂的江湖戾氣, 只有一份渴望,渴望有一個人可以 幫他寫一封家書,給家人訴說一些 生活點滴!自那一刻起,我們便成 為了朋友,在彼此的扶持下,我亦 開始適應這裡規律、簡單而孤寂的 生活了!直到有一日,那位囚友問 了我一個問題,我的生活又再起了 轉變!那是個很普通的問題:「你 就打算這樣子渾噩地過下去?」

編者 ——

•系列之五 本欄每月第二和第四 主日刊登,如遇稿擠順延 ╱

境轉心不轉

10 信仰

公教報 主曆2016年9月11日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