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030KungKaoPo

Page 1

p12-13

.明愛基層組織發展計劃 公布基層住屋處境調查

p24

.教宗開放岡道爾夫堡 改為博物館與眾共享

地址:香港堅道十六號教區中心 . 電話:2522 0487 . 傳真:2521 3095 . 電郵:kkp@kkp.org.hk . 網址:http://kkp.org.hk . 廣告部:ad@kkp.org.hk

教宗方濟各十月 三十一日前往瑞 典,參加宗教改革 五百周年紀念活 動。圖示教宗本年 十月在梵蒂岡接見 來訪的信義宗教 徒,旁邊的人像為 改教運動核心人物 馬丁路德。

教宗赴瑞典聯合信義宗 迎接明年宗教改革五百年

人,他們追隨主旨踐信於行。教 為此,「我們不能大肆慶祝宗教 宗說,在「渴求天主及其慈悲」 改革開啟五百周年,卻應秉持懺 的 社 會 中 , 瑞 典 的 合 一 聚 會 是 重 悔的精神加以紀念」。 要的聯合行動。 北歐主教表示「在修和的道 天主教斯德哥爾摩教區主教 路上繼續與信義會弟兄姊妹們同 阿 爾 博 雷 柳 斯 ( A. Arborelius ) 行,竭盡所能達致合一」。他們 與 瑞 典 信 義 會 大 主 教 雅 克 倫 ( A. 寫 道 : 「 儘 管 我 們 之 間 仍 然 有 所 )十月初發表聯合聲明, 差 異 , 但 堅 信 透 過 天 主 的 恩 寵 , Jackelén 指 合 一 道 路 滿 佈 障 礙 , 故 此 祝 願 必能找到合一之路。」 該活動能為當地合一工作注入活 香港基督徒慶祝 力,「並向全世界獻上鼓勵與希 深化普世合一信息 望的標記」。 他們指這次是天主教會與世 在香港,基督教香港信義會 界信義會聯盟的高層首次一起回 去年起開展連串活動,紀念宗教 顧宗教改革,也是雙方對話五十 改革五百周年,包括於本年四月 年的成果。 到訪天主教會;信義會等組成的 阿爾博雷柳斯主教於教宗來 香港信義宗聯會亦於十月二十三 訪 前 對 天 美 社 說 , 教 宗 力 行 合 一 日舉辦聯合崇拜。 的表樣,能令基督信徒更齊心去 香港信義會監督張振華牧 扶助窮人,並讓瑞典這世俗化社 師十月二十四日對本報說,本地 會見證基督信仰價值。 的慶祝活動讓信徒深化馬丁路德 除瑞典外,整個北歐的天主 的思想,豐富了教會團體的神學 教團體亦一同迎接宗教改革,斯 觀,包括對聖經的看法,以及路 堪的納維亞( )主教 德對政教關係等方面的卓見。 Skandinavien 團十月十五日向瑞典、挪威、丹 張牧師說,香港信義會與 麥、芬蘭和冰島的天主教團體發 香 港 天 主 教 會 正 共 同 翻 譯 世 界 表牧函,指出儘管宗教改革提出 信 義 宗 聯 會 與 教 廷 的 《 從 衝 突 理由合情合理,但它造成基督信 到 共 融 : 信 義 宗 教 徒 與 天 主 教 仰分裂,使基督信仰從當年到今 徒 於 二 ○ 一七年共同紀念宗教改 天不斷深受折磨,令北歐國家的 革》文件中譯本,預計於明年推 天 主 教 會 於 數 個 世 紀 後 才 復 甦 , 出。(鄧)

香港信義會本年四月來訪天主教教區中心。

(綜合梵蒂岡電台 本 報訊)教宗方濟各十月三十一 日至十一月一日前往瑞典倫德 ( Lund ),出席信義宗和天主教 會迎接明年宗教改革五百周年的 聯合活動。 教宗定於十月三十一日先往 瑞 典 馬 爾 默 ( Malmö ),隨後到 倫德禮節拜會瑞典王室,下午參 加在倫德信義會主教座堂舉行的 合一祈禱,以及馬爾默體育場的 紀念活動;十一月一日在馬爾默 為當地天主教團體主持彌撒,下 午返回羅馬。 這兩天的慶祝活動由天主教 會與世界信義 宗 聯 會 合 辦 。 天 主 教國際明愛與世界信義會聯會 世界服務部門於活動上簽署聯 合備忘錄,以此作為樂意加強 關係的具體標記。 教宗方濟各成行前十月十三 日在梵蒂岡接見來自德國的天主 教會及信義宗的朝聖者,其間被 問到怎樣看宗教改革,教宗指基 督徒團體需要邁向成熟,教會內 最偉大的改革者,是教會內的聖

本地的天主教與信義宗二○一四年確認「成 義」聯合聲明的中譯本,右為循道衛理聯合 教會的牧者。

天主教與世界信義宗聯會一九九九年簽署 有關「成義」信理的聯合聲明,不再因彼 此的差異而互相譴責。

.劉婉婷繪畫聖德蘭修女 分享心懷大愛做小事精神 Kung Kao Po

1928年創刊 2016.10.26付印 零售港幣六元 今期出紙六張、隨報附送《喜樂少年》 第3793號 出版人: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

p8

本期 提要

主曆2016年10月30日 常年期第卅一主日


主曆2016年10月30日

(本報特稿)藝術教育工作者劉婉婷以 聖德蘭修女的生平與相片為藍本繪畫了三十 多幅畫作,她期望藉此讓更多人認識新聖女 「懷大愛做小事」的故事。 這位青年信徒在堅道明愛大廈舉行的 「『我渴!』德蘭修女的渴求」作品展剛 於十月十六日閉幕。主教座堂有份協辦該 畫展。 畫作內容包羅德蘭修女關心弱小、照顧 兒童、偕同基督及聖人的片段,帶出愛的信 息,劉婉婷亦特地於十月一日的畫展開幕禮 上,透過分享與歌詠凸顯德蘭修女的慈悲與 愛心。 開幕禮由主教座堂助理司鐸朴暎燮神父 (代表陳志明副主教)、天主教研究中心主 任夏其龍神父、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梅樂 真修女(L. Mindassi)及普世博愛運動代表 龔聖美主禮。 朴暎燮神父致辭時稱許德蘭修女彰顯慈 悲的芳表。 劉婉婷於過去三個月以工餘時間繪畫作 品,每幅至少花十小時,她在分享環節中表 示,這畫展以至近期的信仰體會,讓她重拾 對繪畫的信心。

憑信仰克服聽障 劉婉婷早年失去八成聽覺,卻視此為 天主的祝福,「像是天主咬了一口的蘋 果」,雖有缺憾但更甘甜。這位聖神修院 神哲學院宗教學部畢業生此前舉辦過三次 圍繞信仰的畫展,繪畫過中華殉道聖人等

畫作描繪德蘭修女 對兒童的關懷

公教報

信仰

8

劉婉婷繪畫聖德蘭修女

分享心懷大愛做小事精神

劉婉婷繪畫德蘭修女的愛德故事 主題。 然而,祖母離世的打擊曾令她一度對繪畫失 去信心。沒有作畫期間,她到了多個海外美術館 汲取養份,更有次從默想聖母畫像時得到力量。 教廷今年初宣布德蘭修女於九月封聖,她當時對 是否舉行畫展仍不斷掙扎,直至生活上出現感 悟,她相信此乃天主的信息,遂決定善用祂所賜 的塔冷通作畫,兌現心中承諾。 「繪畫前我會先閱讀關於德蘭修女的文章, 祈禱反思後再作畫,令我更有力量。」劉婉婷更 會恭放一位修女送贈她的德蘭修女聖髑於家中陪 同創作。

德蘭修女聖髑陪伴作畫 畫展開幕禮上,參加者請德蘭修女代禱,讓 每個人都能回應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渴,去愛隱藏 在最貧苦者身上的基督。

作品透過聖人及祈禱等標記 帶出德蘭修女的信仰歷程

十月一日的畫展開幕禮 劉婉婷於典禮後對本報說,她從聖人相片 取得靈感題材,再推陳出新,例如加入聖體等元 素。「作畫時看到無依的兒童,我一直哭,想到 他們若沒有得到德蘭修女幫助,會更可憐。這畫 展的主題為『我渴』,同時帶出不同人的渴望, 例如是遭遺棄而失去家庭的孩子。」 「德蘭修女說自己是天主的一支小鉛筆, 透過她向世界寫情書,我希望自己能成為天主 手上的一支畫筆。」她計劃義賣畫作,捐獻給 教會機構。 她以寫實風格完成這些畫作,儘管內容只圍 繞德蘭修女一人,但其中蘊含不同特色與多個系 列的故事。 參與開幕禮的普世博愛運動成員吳子姍對本 報說,她欣賞同是該運動成員的劉婉婷,面對自 身限制仍能成就許多事情,而這次展出的畫作能 凸顯出聖女的神態。(鄧)


文 教 14

公教報

主曆2016年10月30日

堅道明愛青年義工 引領公眾反思市區重建 (本報特稿)明愛堅道社區中心青 年義工於上月在德輔道中開闢為行人專 用區其間,透過多項活動讓參加者體驗 中西區文化,兼思考市區重建課題和城 市如何保存公共空間。 民間團體「行德」(前稱「德輔道 中聯盟」)、健康空氣行動及拓展公共 空間九月二十五日在上環德輔道中一帶 舉辦「非常()德活動」,把部份道路 臨時改變為行人專用區,同時讓電車行 駛,逾四十個非牟利團體及個人在行山 專用區內分享藝術、音樂、保育等信 息,以創意改造公共空間。 明愛堅道社區中心的攤位以「非常 (踱)德」為題,組織青年義工舉辦多項 活動,分享他們過去對中西區的觀察,這 包括兩場「消失中的市集」導賞,由學生 帶領公眾走訪受重建計劃影響而即將消失 的嘉咸街市集;設置攝影展覽介紹新舊社 區的街道與風景;提供攤位遊戲讓兒童認 識中西區。 該中心督導主任劉守德十月十八日 對本報說,該活動是社區教育良機,讓 市民反思道路使用與公共空間課題。

「該活動讓行人進駐平日有車輛往來的 街道,才令他們感受到空間的各種使用 可能。」他期望這活動能引發討論,讓 公眾衡量空間使用、空氣質素及市民需 要等因素,從而讓當局參考相關意見。 劉守德說,堅道明愛社區中心鼓勵 青少年關心社區,這次活動亦讓他們觀 察社區變遷及展示考察成果。他指導賞 團行經昔日的上環市集,例如是已拆 卸、現為商業區的「鴨蛋街」(永勝 街),而嘉咸街街市近期亦面對重建, 故此期望藉著這活動喚起公眾關心重建 與城市空間課題。 這次試行的行人專用區為文華里至 摩利臣街的一段約二百米街道,主辦單 位期望長遠爭取 把德輔道中由畢 打街至摩利臣街 一千四百米的地 段,於週日及公 眾假期逐步改劃 成臨時行人及電 車 專 用 區 。 (鄧)

堅道明愛社區中心在上環德輔道中開展「非常(踱) 德」活動,與市民一起探討市區重建此課題。

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

If Cats Disappeared from the World, 2016 ※ 本 片適用於高中通識教育科以下 單元: 單元一: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單元二:今日香港 單元三:現代中國 單元四:全球化 單元五:公共衛生

相遇了。」當電話消失了,兩人的 愛情亦消失了,前女友變成陌生 人,男主角感到少許驚愕……

當「電影」消失了

當「電話」消失了

當「時鐘」消失了

電影中的男主角是一個「宅 男」,與貓兒為伴,平常愛租借電 影在家觀看。當他知道電話快要消 失,想打電話給朋友,發現並沒有 想對話的人,更被魔鬼取笑!於是 他致電分手多年的前女友。原來他 和前女友是靠「搭錯線」,連起緣 份:「如果沒有電話,我們就不會

男主角的生活一直平淡如水, 對於時間流動感受不深。他記起多 年前曾與女友遠赴阿根廷旅遊,結 識了同是日本人的男子,發現這男 子之所以四處旅遊,是想逃避時 間,希望能活得比較輕鬆自在。男 主角又記起母親病重時,曾堅持一 起去「家族旅行」,兩父子急忙籌

備,可是旅館全部客滿,只好住在 一間簡陋的小旅館。生命正在倒數 的母親,卻十分享受。當時鐘消失 了,這些回憶亦失去了,男主角的 心隱隱作痛……

當「貓兒」消失了 男主角飼養一隻小貓名叫「椰 菜」,是死去母親撿回來的棄貓, 日復一日陪伴在孤獨的男主角身 邊,與他相依為命。之前三次男主 角都是隨著魔鬼擺佈,以電話、電 影、時鐘,去換取數天的生命。當 魔鬼提出要讓貓兒從世界上消失, 男主角第一次興起反對的念頭!男 主角竟然願意放棄選擇,讓自己消 失,願意接受死亡!

生命的意義 男主角經過三次考驗,終於領 悟到一切受造物都是寶貴的。只是 人往往對所擁有的一切都太過理所 當然,不懂得珍惜。到失去後,才 知道最重要的是甚麼。自卑的男主 角亦明白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無

可替代的。每個人的出生都是有意 義,一定會為世界帶來一些改變: 「雖然是很小很小的差異,不過那 都是我活過的證明。」 「生命無take 2」,生命亦沒有 「如果」,男主角願意張開雙手,敞 開心扉,善度每一天,你又如何?

「為了多活一天,你願意從這 世界奪走甚麼呢?」三十歲的平凡 青年,被醫生宣告罹患絕症,只剩 下三個月左右壽命。「死神」提出 惡魔般的交易:只要青年每讓一樣 東西在世界上消失,他就可以多活 一天……你又會如何選擇?

男主角熱愛電影,在大學時與 同樣熱愛電影的達也結緣,達也後 來開了一間電影租借店。表面看來 兩人只是普通朋友,可是多年來, 達也每日為男主角找出想看或應該 看的電影,「我們的關係會像電影 一樣永遠持續。」這就是他們獨特 的相處模式。當電影消失了,兩人 的友情亦消失了,電影租借店變成 書店,男主角感到點點可惜……

text / 曾穎嫺

教會指引 •《天主教教理》 死亡 #10051014;人的自由 #1730-1748; 尊重受造物界的完整#24152418, 2456, 2457 日語對白╱中文字幕╱片長103分鐘


19

專頁

公教報

主曆2016年10月30日

湯顯祖巧逢利瑪竇的「破佛立義」! 上文提到湯顯祖訪問澳門,本文續談湯顯 祖對天主教教義的印象。湯顯祖在《玉茗堂詩第 六卷》,收存有他另外兩首詩「端州逢西域兩生 破佛立義、偶成二首」,說明他與傳教士接觸的 經驗,按照徐朔方教授的考據,這二人就是大名 鼎鼎的利瑪竇,以及他的助手「特彼得利斯」。 (作者按:徐朔方因應後者的名字Francesco de Petris譯為「特彼得利斯」,但他取有正式的中文 名字「石方西」,「石」來自Petris 磐石之意, 「方西」是Francesco的音譯。)

中國詩詞中第一次提及「天主」聖名

一 畫屏天主絳紗籠,碧眼愁胡譯字通。 正似瑞龍看甲錯,香膏原在木心中。 二 二子西來迹已奇,黃金作使更何疑? 自言天竺原無佛,說與蓮花教主知。 題為「逢西域兩生」是有趣的問題。事實 上,利瑪竇一生從未到過中亞地區的西域或中國 西北方的西域;徐朔方教授解釋說「西域」兩字 可以擴展為包括印度在內,這一點是成立的。但 他以為包括利氏在內的「許多教士冒稱來自天竺 (印度)。」這就是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了。利瑪 竇在來華途中,的確在印度的果亞(Goa)居留 了四年,並且在當地接受祝聖晉鐸。所以利瑪竇 以西域來華人士自居,並無不妥。

以珍稀香料比喻聖像畫 第一首詩中的「畫屏天主」,徐朔方教授 認為「當是以鏡框之類所供奉的耶穌畫像」,但 按照一般教堂的陳設,應是畫框的可能性較高; 「絳紗籠」是指赤色的帷幔,這十分切合歐洲油 畫的裝飾。無論如何,湯顯祖這一句詩,大概是 中國古典文學中首次提及在基督宗教意義的「天

最難解釋的「黃金作使」 第二首詩的第一句「二子西來迹已奇」,應 理解作湯顯祖驚嘆西方傳教士能遠渡而來,近乎 奇跡。對於「黃金作使更何疑?」一句,徐朔方 認為「可能包合兩層意思:一是指這些洋商遠涉 重洋為的是發財致富;二是指當時人認為歐洲傳 教士掌握煉金術。」 不過,徐朔方教授也同意,「利瑪竇曾指出 煉金術及服食(作者按:諒及「藥」字之誤)求 仙是明朝地主官僚最流行的兩大蠢事。」而湯顯 祖本人亦強烈反對世人沉迷煉金術。 要明白「黃金作使」的實際意義,我們最好 還是回到上文《牡丹亭》第二十一幕的脈絡中去 理解。劇中主角柳夢梅(生)向苗舜賓(淨)求 資助路費,苗舜賓一口答應,曲詞如下: (淨)一發不難。古人黃金贈壯士,我將衙 門常例銀兩,助君遠行。 他贈的是銀兩,但【尾聲】卻唱「你贈壯士 黃金氣色佳。」可見「黃金」在湯顯祖的文字脈 絡中是資助路費的代名詞。這一句「黃金作使更 何疑?」應是指利瑪竇肯定要靠他人的贊助,才 可以出使遠道來華。

利瑪竇與中國大儒對談「破佛立義」 「自言天竺原無佛,說與蓮花教主知。」是 利瑪竇的「破佛立義」學說的重心。利瑪竇想強 調,中國人所嚮往的西方,是以基督宗教為主, 而非以佛教為宗。

利瑪竇(上左圖)與湯顯祖(上右 圖)。下圖示中國發行有關湯顯祖 的郵票。

「端州」,就是今天的「肇慶」。湯顯祖與 利瑪竇的相遇,發生在一五九二年,湯顯祖從徐 聞啟程北上,因曾遊澳門而對天主教傳教士的工 作已有所認識,因此在路過肇慶時,造訪了偶然 過境當地的利瑪竇和石方西。 說到利瑪竇和石方西的短暫停留,有一點 背景讀者應該知道的:《利瑪竇全集》第一卷 (台灣光啟出版社一九八六年版)中有詳述, 一五八三年利瑪竇與羅明堅一同從澳門移居到 肇慶,建立了僊花寺的居所,居留至一五九○ 年,利瑪竇進一步北上遷居於韶州(現今的「韶 關」),當時他夥拍的是麥安東神父,但到韶州 後不久麥安東就病死了,在澳門的耶穌會長上 於是派了石方西來接替;不幸的是,一五九二年 七月利瑪竇的韶州住處遭強盜劫掠,利瑪竇本人 亦遭到賊人以利器弄傷,雖然賊人不久在韶州落 網,但利瑪竇卻要到端州為此案出庭應訊,他亦 按長上的意見順道到澳門醫治腳傷。這就是利瑪 竇重回端州的故事了。 在端州湯顯祖與利瑪竇見面,聽了利瑪竇 對佛教的批評,於是寫了這兩首詩題為「端州 逢西域兩生破佛立義、偶成」二首的七絕,全 文如下:

主」這一名詞。 「碧眼愁 胡 」 , 是 指 利瑪竇兩人的面容,這是 不大有爭議的,但「譯字 通」一句,有中國學者認 為是指兩人依靠翻譯是與 中國人溝通,似乎與當時 的利瑪竇的實況不太吻 合。到了韶關之後的利瑪 竇,已經能以流利的中文 表達自己的想法,倒是到 了中國才一年的石方西, 其中文程度未必能與湯顯 祖直接對談,需要利瑪竇 在中文及意大利文之間來 回翻譯,才有「譯字通」 這一句。 第三、四句,徐朔方 教授認為是借對香料的描述 稱像天主像,他說:「龍腦 香,即膏香,一名冰片。原 產今加里曼丹及印度等地, 古代從海外輸入。……龍腦 樹形似杉木,皮有錯甲。詩 以木質內含龍腦香比喻畫屏 圍護中的天主圖像。設想新 奇,而又帶有本地風光。」 筆者完全同意並表示敬佩。

林瑞琪

詩中提到「天竺」,寫出利瑪竇對印度的情 意結。印度一直是許多初期教會的歷史學家所相 信的聖多默獻身之地,與天主教有特別密切的關 係。這一點似乎是徐朔方前輩未能覺察到的。 「蓮花教主」是指中國的佛教領袖。據黃鴻 釗前輩所考證,湯顯祖曾在「寄虞德園」信中也 談到這個問題,湯顯祖說:「讀仁兄所為天主之 徒文字序,甚深微妙。東方人護佛西方人乃破佛 耶!……過湖頭當謁兄長生之述與無生之旨,何 如?」 虞德園,即虞淳熙,少利瑪竇一歲,與利瑪 竇頗有交往,他與利瑪竇的書信往來,收錄於利 瑪竇編選的《辯學遺牘》;「虞德園銓部與利 西泰先生書」中,虞德園就佛教著作的可讀性 大加辯護;而利瑪竇在「利先生復虞銓部書」 中,則駁稱「竇自入中國以來,略識文字,則 是堯舜周孔,而非佛,執心不易」;該兩信皆 存於李之藻編《天學初函》。(見台灣學生書局 一九六四年版第二冊。) 可見湯顯祖對天主教的興趣,並非僅僅因 為與利瑪竇見面的一時之興,而是作為一直關懷 甚深的學術思想課題來處理,所以一直很有興趣 求問虞德園對破佛立義的看法。湯顯祖的師友輩 中,不乏於後來對「天學」(天主之學)十分熱 衷者,其中包括對湯顯祖影響甚深的明末思想鉅 子李贄在旅居南京時甚至兩度與利瑪竇相會論 道。日後有機會的話,筆者定將李、利、湯、虞 幾位先賢的思想互動,作一完整的梳理,再向讀 者呈奉。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