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教報20160103聖高隆龐傳教女修會離港

Page 1

公教報.主曆2016年1月3日

專頁 12、13

聖高隆龐傳教女修會離港 致力牧民工作 照顧社會基層 聖高隆龐傳教女修會於剛過去的十二月結束在香 港的工作。該會總會長、曾服務香港多年的紀愛恩修 女(Ann Gray)指出,該會修女抵港後最先協助香港 防治肺癆,到她們這一代則服務弱勢群體,這都是貫 徹修會勇於開拓新服務的精神。 該會修女把石澳天主教靜修舍的服務交回教區 後(再由加爾默羅會神父接棒),十二月返回愛爾 蘭母院。 紀愛恩修女對英文公教報說,前輩服務社會上 最有需要的一群,未來修會需要不斷提供創新的服 務,同時幫助那些最需要援助的地方,如前人般勇 於開拓。 回顧在港經驗,紀修女指先賢一直擔當先驅, 其中一項重要工作是協助香港對抗肺癆 ──昔日愛爾蘭甚少 婦女修讀醫科,修會卻敢於派修女讀醫再派遣她們來港救治 病人。她說:「我們服務律敦治醫院、推動善終服務、創立 痙攣中心及性工作者外展服務『青鳥』;並在緬甸服務愛滋 病人。」 紀修女與瑪利諾修女溫喜蓮(Helene O’Sullivan)及社會 人士於一九九三年創辦「青鳥」,這組織旨在關心性工作者 的需要,提供服務及支援,幫助她們正視健康及人生問題。 紀修女晚上會在旺角街頭與性工作者傾談,聆聽她們的故 事。 修女指這工作是延續前人在律敦治療養院對抗肺癆的 服務精神。她說昔日幾乎沒有人願意照顧肺癆病人,同樣道 理,當社會對性工作者抱有成見、不願意接納她們之際,修 女便去關心她們的需要。 「社會必須讓人有機會選擇另一種生活,給予空間去 改變人生。」她表示,修女雖然離開香港,但與她們合作 多年的本地平信徒團體「聖高隆龐之友」會延續這份修會 精神。

與本地醫護聯手對抗肺癆

聖高隆龐修女於 去 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主保 瞻禮上與香港教徒 話別

總會長:當勇於開拓服務

聖高隆龐修女早年致力貢獻於醫 療、紓緩治療及醫院牧靈等醫院工作的同時,亦從未忽略牧 民信眾的工作,例如她們有份創立天主教護士會及天主教醫 生協會,並推動成立本地聖母軍團體。 此外,她們於六十年代服務偏遠地區的居民,提供醫 療等支援;教育方面,她們於一九七七年開辦梁式芝書院, 九七年交給教區管理。 聖高隆龐傳教女修會創立於一九二二年,修女一九二六 年隨聖高隆龐神父到中國衡陽傳教,四九年來港服務,並到 美國、菲律賓、緬甸、韓國、秘魯、智利等地開展服務。 該會五位修女一九四九年從愛爾蘭來港到律敦治醫院服 務,而將天主教信仰融合於世俗的醫療營運模式無疑為修道 人帶來挑戰,時任教區主教恩理覺(Enrico Valtorta)這樣勉 勵她們:「你們必須把福音精神化為行動,引領人到天主跟 前,應當富於慷慨、仁愛、憐憫,讓人看到基督的臨在。」 修女致力在生活中傳揚福音,以愛及其專業去服務最貧苦弱 小者。(英)

修女在律敦治療養院服務肺癆病人

鄧敏修女與客家婦女

服務律敦治療養院

修女一九九○年代合影

修女離港前撰文 感謝信徒愛護 服務了港人近四十載的衛愛蓮修女(M a r y A n t h o ny R ya n)、白秋霞修女(P a t r i c i a B y r n e)及樂易安修女 (Isobel Loughrey)十二月離港返回愛爾蘭前,在英文公教 報撰文,分享臨別感言: 很多人問我們離開香港的原因,這實在難以回答。 人總在流轉,而我們作為傳教士,須時刻覺察世界及修 會內所發生的事,以能更好地回應社會的時代需要⋯⋯ 這些年來,我們修女的人數不斷下降,只有少數是年輕 修女。近年已沒有修女被派遣來港,而當修女年邁退休,她 們的工作便再沒有修女延續。我們意識到是時候離開了。這 無疑是困難的決定,對修會的傳教生命來說,香港有著特殊 意義:我們首位修女於一九四八年來港,次年起服務律敦治 醫院。 我們三人在香港生活接近四十年,見證這裡的改變與發 展。今天,本地教會既活潑又年輕,同時不斷成長。香港人 已在本地及到外方傳教,亦有新的外國傳教士來港⋯⋯聖神 正在邀請我們較年輕的成員前往一些更有需要的地方傳教, 如緬甸和巴基斯坦。 我們絕不會輕言放下使命,卻也不會抓緊不放。我們與 香港人 生 活 並 工 作 了 這 許 多 年 , 現 在 感 到 非 常 傷 心 與 失

服務粉嶺婦女

落 。 這 裡 的 人 給 予 我 們 太 多 了 —— 富 饒 的 文 化 、 溫 暖 的 接 納、忠誠的友誼。 很多人問我們最掛念甚麼,是美食?是這充滿生氣的城 市?還是美麗的文化?答案始終是:我們有幸與他們合作的 人。此外,教會團體中的各種職務、為基督教弟兄姊妹提供 靈修指導、與佛教團體成員交流,以上種種皆豐富了我們的 生命。 我們亦因著社會上的邊緣人士而蒙受祝福,那些貧困 的、在囚的、受貶抑的、被邊緣化及排斥的,而在道別之 際,我們感謝所有前同事、朋友與合作者不斷慷慨地付出。 本會成立的目標是要往中國傳教,當這使命被暫停時, 我們卻能夠來到香港,繼續在這裡服務華人,以回應原先的 召叫。 曾服務律敦治醫院的鄧敏修女(Mary Damien Rooney)曾說:「一九五○年代當我們需要離開中國時, 香港向我們敞開雙臂。」我們縱轉去其他地方,也不會忘 記為中國人服務的使命⋯⋯ 我們受喚去臨在於貧苦及從未聽聞福音的人當中, 而香港成為我們實踐這使命的地方。縱然離去,但引 領我們到這裡的聖神,必會繼續燃亮這顆珍貴的東方 之珠。

該會蘇梨韻修女(Barbara O'Sullivan)

愛爾蘭同鄉在駐港總領事館內送別修女

一九七七年創辦梁式芝書院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