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宗 方 濟 各 週 三 公 開 接 見 活 動
家庭教理講授
梵蒂岡電台翻譯 公教報出版
編輯源起 教宗方濟各自二○一四年底開始,於週三公開 活動時主持的要理講授以「家庭」為主題。 教宗講授的家庭教理內容生活化且貼合現代家 庭實況。人物是家庭的靈魂,故此教宗每次均會選 取一些角色人物,如父親、母親、子女、夫婦等並 闡釋其在家中的不同角色和責任;另外,他又提醒 眾人不要忽略一些節日和慶典,要妥當安排家庭生 活的作息,同時可以把握不同的處境情況,營造歡 樂氣氛。 本電子書輯錄了過去一年(自二○一四年十二 月十日起至二○一五年十一月十八日,如遇教宗外 訪等情況則沒有教理講授活動)在公教報刊登、 有關家庭的要理講授內容。感謝梵蒂岡電台慷慨 給予我們中譯稿的刊載權,俾能與本報讀者分享。 阮秀美修女 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 公教報總編輯 二○一五年 聖家節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家庭」世界主教會議非常會議
教宗方濟各 2014 年 12 月 10 日 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12 月 10 日上午 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 講授中展開新一輪的主題——家庭,首先談到今年 10 月召開的世界主教會議非常會議,詳細回顧了大 會的各個階段。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我們結束了以教會為題的系列要理講授。感謝 上主讓我們走過這段行程,重新認識了屬於教會的 美好和責任。我們都屬於教會。 現在我們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一個新的系列, 在兩屆探討家庭這一重要議題的世界主教會議的間 隔期內,展開以家庭為題的要理講授。因此,在進 入關於家庭生活不同面向的話題之前,今天我想談 談今年 10 月召開的世界主教會議,其主題為:「新 福傳背景下的家庭牧靈挑戰」。我們應該回顧一下 大會是如何進行的,有哪些收穫,也就是大會的流 程和成果。
在世界主教會議期間,傳媒界可謂盡職盡責。 他們充滿了期待,給予了極大的關注。我感謝他們, 因為他們作了大量的報導。真是鋪天蓋地的新聞 啊!獲得如此成效,要歸功於聖座新聞室,它每天 都舉行新聞發布會。然而傳媒的觀點常常帶有體育 或政治新聞的風格,總是談兩隊之間的較量:支持 或反對,保守或進步等等。今天,我想說一說世界 主教會議當時的實況。 首先,我要求世界主教會議的神長們坦誠和勇 敢地發言,謙遜地聆聽,勇敢地說出心裡的話。在 世界主教會議中沒有預先審查,每個人不但能夠, 而且必須說出他心裡要說的話,那由衷思索的話。 「可是,這將引發爭執」。是的,我們已經聽到宗 徒們是如何爭執的。經上記載說:引起了強烈的爭 執和辯論。宗徒們互不相讓,因為他們在尋找天主 關於外邦人的旨意,想知道這些人能否進入教會。 這是從未發生過的事。在世界主教會議中,人若尋 求天主的旨意,就總會有不同觀點,會有討論, 這並非壞事!只要本著謙遜和服事眾兄弟會議的精 神,就是好事。預先審查將是百害而無一利。每個 人都應該談其所想。在艾爾多樞機的開場報告後, 大會進入了第一個重要階段。當時,每位神長都發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了言,給予了聆聽。神長們所具備的聆聽態度有啟 發作用。那是一個暢所欲言的時刻,每個人都毫無 保留地、滿懷信任地提出自己的思想。大家發言的 依據是大會的「工作綱領」,這是之前在普世教會 範圍內徵集意見的結果。在這裡,我們應該感謝世 界主教會議秘書處在大會之前和大會期間所付出的 巨大努力。他們的確非常優秀! 沒有任何言論質疑婚姻聖事的基本真理,即不 可拆散性、一體、忠貞和向生命開放(參:梵二文 獻《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48 號;《天主 教法典》1055-1056 條)。沒有觸及這個問題。 每個人的發言都被匯集在一起,這樣就進入 了第二個階段,也就是一份草稿,叫做《討論後報 告》。這份報告也是由艾爾多樞機宣讀的,報告分 為三點:聆聽家庭的背景和挑戰;注視基督和家庭 的福音;討論牧靈的前景。 關於這最初的扼要提議進行小組討論,則是第 三個階段。按照慣例,小組按語言劃分,因為這樣 更好,他們更容易溝通。有意大利語組、英語組、 西班牙語組和法語組。各組在討論後都會提交一份 報告,而所有的小組報告立刻就被公之於眾了。這 一切都是為了要透明,好使公眾知曉所發生的事。
至此,大會進入了第四個階段。一個委員會研 究了各組提出的所有建議,撰寫了《總結報告》。 報告保持原有框架,包括聆聽現實、注視福音和牧 靈工作,但還整合了各組討論的結果。如往常一樣, 神長們投票通過了世界主教會會議的《結束文件》, 它比《總結報告》更簡短、更易懂。 世界主教會議就是這樣進行的。你們中有些人 可能會問我:「會議神長們吵架了嗎?」我不知道 他們是否吵架了,但他們談得激烈,這卻是真的。 這就是自由,恰恰是在教會中的自由。所有這一切 都是「與伯多祿一起並在伯多祿領導下」進行的, 即有教宗的臨在,他為眾人是自由和信任的保障, 以及正統教義的保障。最後我在閉幕大會的發言中 對世界主教會議的經驗作了扼要的解讀。 因此,出自世界主教會議的官方文件共有三 個:《結束文件》、《總結報告》和《教宗在閉幕 大會上的講話》。再無其他文件了。 《總結報告》匯集了各教區直至當時的所有反 思,昨天它已經被公佈,並已寄發給各主教團。主 教們在 2015 年 10 月下屆常規會議之間,將對這一 報告展開討論。我說昨天被公佈,但其實早已經公 佈了,昨天所公佈的還包括對主教團提出的反思問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題,這些文件將成為下屆世界主教會議的指南。 我們要知道,世界主教會議不會是國會,匯集 各個教會的代表。不,不是這樣的。來的確實是各 教會代表,但世界主教會議不是國會的結構,與其 完全不同。世界主教會議是一個受保護的空間,為 的是讓聖神能施展作為;它沒有像在國會中那樣理 所當然的黨派之爭,只有主教們彼此交換意見。為 了家庭、教會和社會的益處,世界主教會議經過長 期準備工作之後舉行,現在將在另一項工作中繼續 前行。它是一個進程,是正常的共同行走。現在, 這份《總結報告》已經返回地方教會,祈禱、反思 和友好討論的工作將在地方教會內繼續,從而為下 屆世界主教會議做準備。這就是世界主教會議。我 們把它託付於我們的母親童貞聖母的保護中。求聖 母幫助我們順從天主的旨意,作出對家庭更有利的 牧靈決策。我請你們藉著祈禱陪伴這段主教會議行 程,直到下屆主教會議。願上主照亮我們,使我們 在世界主教會議中必須向各教會說的話,趨於成 熟。在這方面你們的祈禱極其重要。謝謝!
家庭——納匝肋
教宗方濟各 2014 年 12 月 17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12 月 17 日上午 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 講授中繼續「家庭」的主題;配合即將來臨的聖誕 節,他談到耶穌所誕生的「聖家」,納匝肋的家庭。 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剛剛結束的「家庭」世界主教會議是行程的第 一階段,其終點是明年十月以「家庭在教會和當代 世界上的聖召和使命」為題的世界主教會議常規會 議。全體天主子民應該以祈禱和反思陪伴這行程。 我希望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慣有的要理講授也納入 這段共同的行程。因此,我決定在新的禮儀年與你 們一同反思家庭的主題,反思上主自太初便賜予世 界的大恩典。那時,上主將生育繁殖、充滿大地的 使命委託給了亞當和厄娃(參:創一 28)。耶穌在 祂的福音中也對這項恩典予以肯定。 聖誕節的來臨為這奧跡點亮了一盞明燈。天主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子的降生成人在人類通史中開啟了新紀元。這個新 紀元發生在一個家庭中,發生在納匝肋。耶穌在一 個家庭中誕生。祂本可轟轟烈烈,或者像武士、帝 王般降臨。但祂並沒有這麼做,而是作為一個家庭 的兒子,在一個家庭中誕生。這一點很重要,我們 要透過聖誕馬槽看到如此美麗的這幕景象。 天主決定生在一個人類家庭,家庭也培育了天 主本身。這個家庭地處羅馬帝國邊緣的一個偏僻鄉 村。既不是羅馬,羅馬曾是帝國的中心,也不是一 座大都市,而是一處幾乎被人忽視的邊緣地區,甚 至是蠻荒之地。四部福音也提到這一點,幾乎用同 一種口吻說:「從納匝肋還能出什麼好事嗎?」(若 一 46)。或許,在世界許多地方,當我們聽到某 個大城市周邊的地名時也會這麼說。可是,那最聖 潔、最美好的故事,那降生為人的耶穌的故事,就 是從那裡,從偉大帝國的邊緣開始的。那裡是聖家 的所在地。 耶穌在這邊緣地區生活了三十年。聖史路加記 述這段時期說:耶穌「屬他們(即瑪利亞和若瑟) 管轄」。可是,有人會問道:「這個來救贖我們 的天主不是在那裡,在那個蠻荒的邊緣地區浪費了 三十年嗎?」不錯,祂浪費了三十年!祂願意如此。
耶穌的行程是在那個家庭走過的。「祂的母親把這 一切默存在心中。耶穌在智慧和身量上,並在天主 和人前的恩愛上,漸漸地增長」(路二 51-52)。 福音沒有談到奇蹟、治愈、宣講或跟隨耶穌的群眾, 耶穌在那段時期什麼也沒有做。按照一個虔誠而勤 奮的猶太家庭的習慣,納匝肋似乎一切都很「正 常」。母親在工作,煮飯、做各種家務,熨襯衫, 做一切母親所做的事。木匠父親也在工作,教導兒 子做木工。三十年之久。「神父,這太浪費時間了 吧!」天主的道路奇妙無比。祂的家庭就在那裡! 這很重要。那可不是浪費!那個家庭的成員是聖善 的人:瑪利亞是最虔敬的女人,是始胎無染原罪者; 若瑟是最正直的人。這就是聖家。 我們一定想知道有關少年耶穌參與宗教團體生 活、履行社會義務的故事;想了解這位小木匠如何 與若瑟一同工作,祂以何種方式參與聆聽聖經和聖 詠祈禱的活動,以及祂在日常生活中的各方各面。 四部福音對此可謂惜筆如金,對耶穌的童年生活沒 有任何記載,把這個任務留給了我們充滿深情的 默想。藝術、文學和音樂踏上了這條想像之路。的 確,我們不難想像有多少母親學會了聖母對聖子的 關愛!有多少父親以義人若瑟為榜樣,效法他在艱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難時刻為支持和保護他的妻兒、為他的家庭奉獻生 命!更不用說,有多少孩子得到少年耶穌的鼓勵, 懂得了潛心培養自身聖召和胸懷大志的必要性及美 好意義!耶穌在那三十年間培養了祂的聖召,天父 派遣祂來正是為此聖召。耶穌在那段時期從未灰心 喪氣,而是越來越勇敢地推進祂的使命。 如同瑪利亞和若瑟那樣,首先,每個基督徒家 庭都能接納耶穌,聆聽祂的話,與祂交談,守護、 保護祂,與祂一起成長,並藉此改善世界。讓我們 在心中及每日生活中給上主騰出空間,瑪利亞和若 瑟也是這樣做的,但這並不容易:他們要克服多少 困難啊!那不是一個虛假的家庭,不是一個不實際 的家庭。納匝肋聖家令我們重新發現家庭,每個家 庭的聖召和使命。因此,「納匝肋」必然具有了「守 護者」的意義,它如同是瑪利亞,一如福音所說的, 瑪利亞「把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參:路二 19,51)。正如在納匝肋那三十年當中所經歷的那樣, 這些事也能在我們身上發生:使愛而非仇恨成為正 常的事;使彼此幫助,而非冷漠或敵意成為平常的 事。從那時起,每一次只要有一個家庭守護著這奧 秘,天主聖子的奧秘,即使這家庭在世界的邊緣地 區,耶穌來救贖我們的奧跡都會施展作為。祂來為
救贖世界。家庭的重大使命正是如此:給來臨的耶 穌騰出地方,把耶穌迎入家中,迎入子女、丈夫、 妻子、祖父母的心中,因為耶穌就在那裡。應在那 裡迎接祂,好使家庭在靈性上日益成長。願上主在 聖誕節前這最後幾天賜予我們這恩寵。謝謝!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家庭 —— 母親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1 月 7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1 月 7 日上午在 保祿六世大廳主持了今年的第一場週三公開接見。 他在要理講授中繼續「家庭」的主題。以下是教宗 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今天我們繼續關於教會的要理講授,反思一下 慈母教會。教會是母親。我們的慈母聖教會。 這幾天,教會禮儀把天主之母童貞瑪利亞置於 我們眼前。元月一日是天主之母節,之後是紀念賢 士來朝的主顯節。聖史瑪竇寫道:「他們走進屋內, 看見嬰兒和祂的母親瑪利亞,遂俯伏朝拜了祂」 (瑪二 11)。是聖母在生了聖子後,將祂呈現給了 世界。她把耶穌給我們,為我們展示耶穌,讓我們 看到耶穌。 我們繼續以家庭為題的要理講授,在家庭裡有 一個母親,每個人都由母親獲得生命,而且在一生 當中,他的人性和靈性培育幾乎離不開這位母親。
有許多詩詞,許多富有詩意的美好事物都對母親讚 美有加。可是,母親雖然備受讚美,卻很少得到聆 聽,她在日常生活中也很少得到幫助。人們很少重 視母親在社會中的重要角色,反而經常利用母親樂 意為子女犧牲的精神,以便「節省」社會開支。 在基督徒團體內也有同樣情況,母親的應有 價值時常不受重視,她很少得到聆聽,即使耶穌的 母親位於教會生活的中心。母親隨時準備為自己的 子女,而且也經常為別人的子女作出許多犧牲,她 們更應該得到聆聽。需要更加理解她們為能勝任工 作,留意並熱愛家庭而每日進行的奮鬥;為使她們 獲得更名副其實的解放,需要更好地了解她們渴望 什麼。母親與子女總是有問題,總是有事情要做。 我記得在家時,我們一共五個兄弟姐妹,一個讓母 親做這事,另一個又想讓她做那事,可憐的母親忙 個不停,然而她感到幸福。她為我們付出很多。 母親是阻止自私個人主義最強烈的解毒藥。 個人意味著「不能被分開的個體」。母親自從懷孕 生子,養育子女的時刻起則被「分開了」。她們最 憎惡殺死她們兒子的戰爭。我不時想到那些接到信 件的母親們,信上寫道:「您的兒子為捍衛祖國而 陣亡。」可憐的女人,蒙受多大痛苦的母親啊!她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們在見證生命的美。奧斯卡.阿努爾福.羅梅洛 (Oscar Arnulfo Romero) 總 主 教 說, 母 親 的 生活好似「母性殉道」。總主教在為一位被「死亡 大隊」殺害的神父舉行殯葬彌撒時,引用梵二大公 文獻中的話說:「每個人都應該準備好為我們的信 仰犧牲,即使上主沒有賜予我們這個榮譽。獻出生 命不僅意味著被殺害;獻出生命,擁有殉道精神, 也是盡義務、默默無聞、祈禱、忠實地履行職責; 默默地善盡每日的本分,一點一滴地獻出生命。是 的,正如一位母親那樣獻出生命,毫無畏懼,以母 性殉道的樸實心態懷胎生子,慈愛地養育、照料孩 子,使他成長。這就是獻出生命。這就是殉道行 為」。羅梅洛總主教的話到此結束。確實,做母親 不僅意味著給世界生下一個子女,也是一個生命的 抉擇。一位母親選擇什麼,一位母親的生命抉擇是 什麼?一位母親的生命抉擇是選擇獻出生命。這是 偉大的、美好的。 一個沒有母親的社會將是個無人性的社會,因 為即使在最惡劣時刻,母親也知道時常見證溫柔、 獻身和道德的力量。母親們也時常傳遞宗教信仰更 深層的意義:在孩子學會的最初祈禱和最初虔敬舉 止中,銘刻著一個人生活中的信仰價值觀。這是有
信仰的母親們不用多加解釋便知道傳遞的訊息,這 些解釋隨後會來,但信仰的胚芽就在那最初極為珍 貴的時刻生根。若沒有母親,不但沒有新的信徒, 信仰也會失去其大部分樸素且深厚的溫情。教會是 我們的母親!我們不是孤兒,我們有一位母親!我 們有聖母和慈母教會以及我們的母親。我們不是孤 兒,我們是教會的兒女,我們是聖母的兒女,我們 是我們母親的兒女。 極可愛的母親們,謝謝,謝謝妳們為家庭做的 一切,為獻給教會和世界的一切。可愛的教會,謝 謝,謝謝妳是我們的母親。瑪利亞,天主之母,謝 謝妳讓我們看到耶穌。我們為在座所有的母親熱烈 鼓掌!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牧靈訪問斯里蘭卡和菲律賓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1 月 21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1 月 21 日上午 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的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回顧 了他剛剛結束的斯里蘭卡和菲律賓牧靈訪問。以下 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今天,我將談談我上週在斯里蘭卡和菲律賓 的牧靈訪問。繼數月前對韓國的訪問後,我再次 踏 入 亞 洲, 來 到 這 片 富 有 文 化 和 靈 修 傳 統 的 大 洲。這次行程首先是一次喜悅的相會,我會見了 在這兩個國家為基督作證的教會團體,堅固了她 們的信德和使命。我將在內心永遠記得群眾的熱 烈歡迎,有時候那簡直就是人山人海,這記憶伴 隨著行程中的重要時刻。此外,我鼓勵他們展開 跨宗教對話,為和平服務,也鼓勵他們走上團結 和社會發展的道路,尤其把家庭和青年作為發展 的主角。 偉大傳教士若瑟.瓦斯的封聖大典是我訪問
斯里蘭卡的高潮時刻。這位聖司鐸常常秘密地為 信徒舉行聖事,幫助每個有需要的人,不論其宗 教信仰和社會地位。他的聖德榜樣和他對近人的 愛,仍在啟發斯里蘭卡教會從事愛德和培育使命。 我指出,聖若瑟.瓦斯是所有基督徒的榜樣,在 今天,所有基督徒都蒙召在多元宗教的背景下, 本著尊重別人、持之以恆和謙遜的態度提供福音 的救贖真理。 斯里蘭卡是一個自然風光秀美的國家,該國人 民經過長期而悲慘的內戰後,正在努力重建國家統 一。在與斯里蘭卡當局會晤時,我強調了對話、尊 重人性尊嚴的重要性,努力使眾人群策群力找出促 進修和及公益的相應途徑。 在這方面,各宗教擔任了重要角色。我與宗教 領袖們的會晤是各團體間已存在良好關係的明證。 在這背景下,我鼓勵各宗教傳統的信徒繼續已經展 開的合作,好能用寬恕的香脂醫治近些年受痛苦折 磨的人。「修和」的主題也貫穿了我對馬杜聖母朝 聖地的訪問。泰米爾人和僧伽羅人非常敬愛馬杜聖 母,而這裡也是其他宗教信徒的朝聖地。在那個聖 地,我們祈求聖母瑪利亞為全體斯里蘭卡人民轉求 統一與和平的恩典。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之後,我從斯里蘭卡轉往了菲律賓,當地教會 正在準備福音傳入該國五百週年的慶祝活動。菲律 賓是亞洲首屈一指的天主教國家,菲律賓人民以其 深厚的信仰、宗教情愫、熱情和海外僑民眾多而出 名。在我與菲律賓當局會晤時,在祈禱的時刻,在 最後萬人空巷的彌撒中,我強調了福音始終能結出 碩果,福音有能力啟發一個尊重人的社會。在這樣 的社會中,每個人都享有尊嚴;菲律賓人民的渴望 能得到滿足。 本次訪問的主要目的和我決定前往菲律賓的 原因,是向海燕颱風中受災的弟兄姐妹表達我的關 懷之情。我去了獨魯萬(Tacloban)市,受災最 重的地區,向當地人民重建家園的信心和能力表達 了敬意。在獨魯萬市,不幸的是惡劣的天氣條件導 致另一名無辜者死亡,年輕的女志工克里斯特爾 (Kristel)被倒塌的腳架砸死。然後,我也向世界 各地慷慨幫助災民的人士表示了感謝。在那黑暗的 日子,各種愛德和犧牲的舉動彰顯了團結互助的精 神,而十字架奧跡所顯示的天主愛的大能通過這種 精神得到了體現。 在馬尼拉與家庭和青年的會晤是菲律賓之行的 高潮。健康的家庭對社會生活至關重要。令人感到
安慰和希望的是有許多擁有很多子女的家庭把子女 視為真正的天主恩典,他們知道每個子女都是一項 祝福。我聽到有人說,多子女家庭和許多孩子出生 是導致貧窮的原因。我認為這是過於簡化的觀念。 我可以說,我們大家都能說,導致貧窮的原因是不 以人而以財神為中心的經濟體制;一種排斥的經濟 體制,總是把人拒之門外:排斥兒童、年長者、青 年,沒有工作機會,建立丟棄的文化。我們已經習 慣看到被丟棄的人。這才是貧窮的主要原因,而不 是多子女家庭。我談到大聖若瑟的形象,他保護了 菲律賓教友非常敬愛的「小聖嬰」(Santo Niño) 的生命,我說應該保護受到各種威脅的家庭,使家 庭能夠見證在天主計劃中家庭的美好。也應該維護 家庭,使家庭的身份及使命不受意識形態新殖民化 的損害。 我很高興與菲律賓青年在一起,聆聽他們的希 望和擔憂。我向他們予以我的鼓勵,支持他們為更 新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特別通過服務窮人和保護 自然環境來實現。 照顧窮人是我們的生活和基督徒見證的一個重 要因素,我在本次訪問中也強調了這一點;這意味 著要拒絕一切形式的貪腐,因為貪腐是在偷竊窮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人;也意味著需要一個誠實的文化。 我為這次牧靈訪問斯里蘭卡和菲律賓感謝天 主。求上主常常降福這兩個國家,使基督徒堅信關 於我們的救贖、與基督修和及共融的福音訊息。
家庭——父親(1)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1 月 28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1 月 28 日上午 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回到以 家庭為題的系列要理講授,談了父親在家庭中的重 要作用。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讓我們回到以家庭為題的要理講授之旅,今 天,我們把父親一詞作為旅途的嚮導。對基督徒而 言,這個詞比其它任何詞都重要,因為這是耶穌教 導我們稱呼天主的名字——父親。耶穌用父親來指 稱天主,彰顯祂與天主的特殊關係,因此,父親一 詞的意義具有了新的深度。天主聖父、聖子和聖神 之間的密切關係,這由耶穌啟示的神聖奧秘,是我 們基督信仰的核心。 「父親」是一個眾人皆知的詞,是世界通用的 詞彙。它表示一種基本關係,這種關係與人類歷史 一樣古老。可是在今天,不得不說我們的社會是一 個「沒有父親的社會」。換句話說,父親的形象似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乎象徵性地缺乏、消失和被移走,尤其在西方文化 中。起初,人們將之理解為解放,從父權中解放, 從代表外在強加法律的父親,從好似子女幸福監察 官、青年解放和自主障礙的父親解放出來。在過去, 某些家庭實行獨裁,有時甚至是欺壓,父母對待子 女如同對待奴隸,不尊重他們在成長中的個人需要; 父親不幫助子女自由地選擇人生之路,——培育一 個自由的子女並不容易——;父親不幫助子女負起 他們建設自身及社會未來的責任。 當然,這是一種不好的態度;但正如經常發 生的那樣,從一種極端到另一種極端。今天的問題 似乎不再是父親的強權,而是他們的不在場,他們 的逃避。父親有時這麼全神貫注於自己及自己的工 作,只顧個人成就,甚至忘記家庭。他們使兒童和 青年感到孤獨無助。我在擔任布宜諾斯艾利斯主教 時,就已察覺到今天的孩子有孤兒感,我時常詢問 做父親的人是否與他們的子女玩耍,是否有為子女 浪費時間的勇氣和愛。答案很不妙!多數的情況 是:「我沒辦法,因為我有很多工作要做……」。 父親沒有陪伴孩子的成長,不與他們玩耍,不為他 們浪費時間。 現在,在此反思家庭的共同行程中,我想告訴
所有基督徒團體,我們應該非常小心:父親在青少 年兒童生活中的缺席可能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弊端和 傷害。其實,青少年兒童偏離正道,在多數情況下 都是由這欠缺造成的,他們缺乏每日生活的楷模和 有權威性的嚮導,缺乏父親的關懷,缺乏愛。許多 青年所體驗的孤兒感比我們所想像的更嚴重。 他們是家庭中的孤兒,因為爸爸總是不在家; 但更因為即使他們在家卻不像個父親,他們不與子 女談心,未盡教育子女的義務,沒有以言以行向子 女灌輸他們如同食糧那般所需要的原則、價值觀及 生活規則。父親越是因工作需要出遠門,父親臨在 的教育品質也越有必要。有時,父親好像不清楚他 們在家中所處的位置,不知如何教育子女。於是, 在無把握的情況下,他們便迴避、引退並忽略自己 的責任,躲進與子女「平起平坐」的一種不大可能 的關係中。不錯,你必須成為孩子的同伴,但莫忘 你是父親!假如你只表現出是與孩子有平等關係的 同伴,那對孩子沒有益處。 這個問題也存在於社會中。社會因著它的機制 對青年負有某種責任,我們可以稱之為父性責任, 然而這種責任有時候被忽視或並未善盡。社會也時 常讓他們成為孤兒,不為他們提供前途的真相。如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此,青年就淪為孤兒,無人指導他們必須行走的安 全道路、可以信賴的老師、燃起心火的理想、每日 扶持他們的價值觀與希望。他們可能被填滿偶像, 但他們的心被竊取;他們受鼓動去夢想娛樂和享受, 但沒有人給他們工作;他們受財神的迷惑,但他們 真正的財富被否認。 因此,再次聆聽耶穌給祂門徒的許諾:「我必 不留下你們為孤兒」(若十四 18),對父親和子女 都有益處。事實上,祂是有待行走的道路,是有待 聆聽的老師,是世界能夠改變、愛能夠戰勝仇恨、 人人都能享有一個友愛與和平未來的希望。有人 可能會說:「神父,您今天太消極了,只談了父親 的缺席,當父親不在子女身邊時會發生什麼」。的 確,我希望強調這一點,因為下週三我將繼續這個 主題,指出父性的美好。因此,我決定從黑暗開始, 然後抵達光明。願上主幫助我們很好地理解這些道 理。謝謝!
家庭——父親(2)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2 月 4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2 月 4 日上午在 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繼續上週 三的要理主題「父親」,當天談了父親在家庭中的 積極作用。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今天,我想展開關於家庭中父親形象的第二部 分反思。上一次我談了父親「缺席」的危險,今天 我要觀察積極的方面。當大聖若瑟發現聖母瑪利亞 懷孕時,也受到試探想離開聖母;但是,上主的天 使向他揭示了天主的計劃和他作為養父的使命;義 人若瑟便「娶了他的妻子」(瑪一 24),成了納 匝肋聖家的父親。 每個家庭都需要父親。今天,我們談一談父親 的角色,我想先從《箴言》中的幾句話談起,這是 一位父親對他兒子說的話:「我兒,你若心懷智慧, 我也誠心喜樂;你的唇舌若談吐正義的事,我的五 衷也必會踴躍歡欣」(箴廿三 15-16)。這段話非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常生動地表達了一位父親的自豪與激動,他意識到 自己向兒子傳遞了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即心靈 的智慧。這位父親沒有說:「我為你感到自豪,因 為你完全與我一樣,因為你在重複我所說的和我所 做的」。不,他說的不是這些。他說的是更為重要 的事,我們或許可以這樣理解:「若我每次看到你 明智行事,我都會高興;若我每次聽到你說話誠實, 我都會感動。這是我希望留給你的,好使它成為你 的態度:以智慧和正直聆聽及行動、說話及判斷的 態度。為使你能如此做到,我教授你尚不知道的事, 糾正你看不到的錯誤。我使你感受到深情厚愛,也 許你還年輕尚未站穩而沒有完全感受到。我給你作 了嚴格及毫不動搖的見證,當你只希望我的同情和 保護時,你也許不明白。我必須先自己經受智慧的 考驗,警惕過於情緒化和怨恨,好能承受住免不了 的缺乏被理解的重擔,並找到恰當的言詞使你了解 我。這位父親繼續說,現在,當我看到你設法如此 對待你的子女,對待所有人,這令我感動。我很高 興做你的父親。」這些是一位有智慧的父親、一位 成熟的父親所說的。 一個父親知道傳遞這份傳承要付出多大的代 價:多麼接近,多麼和藹,多麼堅決。然而,若子
女敬重這份傳承,他將得到何等的安慰,何等的 回報啊!這喜悅能補償一切勞累,克服各種不被理 解,治愈一切創傷。 因此,首先必要的正是如此:父親臨在家庭內。 父親必須在妻子身旁,與她分擔一切,同甘共苦, 分擔勞累,分享希望。父親必須在子女身旁,關心 他們的成長:他們或是玩耍或是努力向上,或是無 憂無慮或是苦惱,或是表達思想或是沉默寡言,或 是大膽勇為或是膽怯,或是走錯路或是重返正道, 父親都應在他們身旁;父親應該始終臨在。我說的 臨在和檢查員不一樣!因為控制過嚴的父親會扼殺 子女的作為,使他們無法成長。 福音為我講述了在天之父的楷模,耶穌說,唯 有祂堪稱「善父」(參:谷十 18)。大家都知道 《路加福音》第 15 章中那個著名的「蕩子」比喻, 更好地說,是「慈悲父親」的比喻(參:路十五 1132)。那位父親站在門口等待兒子歸來的期盼中, 包含著多少尊嚴、多少溫柔!父親必須是有耐心的 人。許多時候他做不了什麼,唯有等待;耐心祈禱, 溫和、寬仁地等待。 一個好父親知道等待,知道從內心深處寬恕。 當然,他也知道堅定地糾正錯誤:他不是軟弱、輕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易妥協、感情用事的父親。懂得糾正錯誤卻不傷害 人的父親,也懂得不遺餘力地保護人。有一次,我 在一個婚宴中聽到一位父親說:「有幾次,我不得 不給子女幾個巴掌,但我從不打臉,免得傷了他們 的尊嚴」。他做得多好!其中蘊含了尊嚴的意義。 責罰是應當的,但方式要正確,然後繼續前行。 若有人能對耶穌教給我們的《天主經》作出徹 底的解釋,那麼這人正是親自活出父親身份的人。 若沒有來自在天之父的恩寵,父親就會失去勇氣, 放棄職責。當子女失敗而歸時,他們需要看到一位 等候他們的父親。他們會極力不承認這種需要,不 將它表露出來,但他們的確有這需要;而這需要的 落空會給他們造成難以癒合的創傷。 教會全力以赴地努力支持父親在家庭中有效及 慷慨的臨在。因為他們為新一代是不可取代的守護 人和中介,如同聖若瑟那樣,憑著善良守護信仰、 藉著公義和天主的護佑守護信德。
家庭——子女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2 月 11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2 月 11 日上午在 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父親和母 親的主題後,教宗的要理講授轉向家庭中的子女。 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省思了對父母的形象之後,我想在本次要理講 授中談談子女,更好地說,談談子女們。首先從《依 撒意亞書》中的一幅美麗畫面談起。先知這樣寫道: 「他們都聚集來到你這裏:你的眾子要從遠方而來, 你的女兒要被抱回來。那時,你見到這情形,必要 喜形於色,你的心靈必要激動而舒暢」(依六十 4-5a)。這真是一幅光彩奪目的畫面,一幅父母與 子女團聚、一同走向自由與平安未來的幸福畫面; 在此之前,以色列子民遠離了祖國,經歷了長期的 貧苦與分離。 事實上,民族希望與代際和睦之間有著密切的 關係。我們應該認真思考這一點。民族希望與代際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和睦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子女的喜悅使父母的心 顫動,重新開啟未來。子女是家庭和社會的喜悅, 他們不是生殖的問題,也不是使用何種方法獲得生 命的問題,更不是父母的佔有物。不,不是的。子 女是恩典,是禮物。明白嗎?子女是恩典。每個人 都是唯一且不可複製的;與此同時,他與自己的根 源有明確的關係。實際上,按照天主的計劃,做子 女意味著自身攜帶著一種愛的記憶和希望,這種愛 是在生養另一個獨特新生命時自然而然產生的。對 父母而言,每個子女都是他自己,但又不同,有差 別。請允許我談談我的家庭。我們兄妹共五人,我 記得母親曾對我們說:「我有五個孩子」。當有人 問她最喜歡哪個時,她回答說:「我有五個孩子, 他們就像是五根手指。(教宗伸出手指)如果有人 打這根,我會疼痛;如果有人打另一根,我也會疼 痛。五根手指都會讓我感到痛。他們都是我的子女, 但又不一樣,如同一隻手的五根手指」。這就是家 庭!子女各有不同,但都是子女。 子女被愛,是因為他是子女,不是因為他長得 好看,或者因為其它原因;不,只因為他是子女! 不是因為他與我的意見相同,或者他在實現我的願 望。子女就是子女:他的生命是我們給的,但終究
屬於他,關係到他自己、他的家庭、社會和全人類 的益處。 在這裡,我們也想到身為子女的深刻人性經 驗,它可以讓我們意識到那使我們感歎不已的愛的 無償性。那是首先被愛的美好:子女在誕生前就 被愛了。我在廣場上多次遇到讓我看她們凸起的腹 部並請我降福的母親,這些孩子在誕生之前就被愛 了。這就是無償,這就是愛;他們在出生前就被愛 了,如同天主首先愛了我們一樣。他們在未做任何 能博得愛的事情之前,在懂得說話或思考之前,甚 至在來到世界之前,就已經獲得了愛!做子女是認 識天主之愛的基本條件,而天主就是此真正奧跡的 最終源頭。在每個子女的靈魂中,雖然脆弱不堪, 但天主刻下了這份愛的印記,使其成為子女人性尊 嚴的基礎,任何事或任何人都不能毀壞他的尊嚴。 今天,子女似乎很難設想他們的未來。我在 前幾次的要理講授中提到過這個問題,父親也許向 後倒退了一步,子女在向前邁步時變得更加猶豫不 決。我們能從我們的在天之父那裡學會兩代人相處 的良好關係,祂讓我們每個人自由,但從不讓我們 孤獨。我們若犯錯誤,祂會不斷地耐心伴隨我們, 絲毫不減對我們的愛。在天之父對於我們的愛不會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退步,永遠不會!祂始終前行,若不能前行便等候 我們,但絕不後退;祂願意祂的子女是勇敢的,能 夠向前邁進。 對子女而言,他們不應該害怕投身於建設新的 世界:他們理應渴望把自己接到手的世界變得更加 美好!但在做這事時,不要傲慢、不要自負。父母 應該肯定子女的價值,子女應該始終孝敬父母。 第四誡要求子女——我們都是子女!——孝敬 父親和母親(出廿 12)。這條誡命緊跟在關於崇敬 天主本身的誡命之後。事實上,它包含了某些神聖 的因素,某些源自天主的因素,即一切人與人相互 尊重的根源。聖經中關於第四誡的記載繼續說:「好 使你在上主你的天主賜給你的地方,延年益壽」。 良好的代際關係是未來的保障,是真正人性歷史的 保障。不孝敬父母的社會是沒有敬意的社會;若不 孝敬父母,自己也不會受尊敬!這個社會注定要充 滿枯燥乏味和貪婪的青年。然而,一個對生育子女 吝嗇的社會,不喜愛膝下有子女,把子女視為一件 操心的事,一個負擔,一種風險的社會,則是一個 消沉的社會。 讓我們想想在歐洲所見聞的眾多社會:它們 是消沉的社會,因為它們不想要子女,沒有子女,
人口出生率不足 1%。為什麼呢?我們每個人省思 並回答這個問題。慷慨接納子女的家庭若被看作是 一個負擔,那就有一些事不對頭了!生育子女必須 負起責任,正如真福保祿六世教宗《人類生命》通 諭所教導的那樣。然而,多子女不能自動地被視為 一項不負責任的選擇。不要子女則是一項自私的選 擇。生命使人恢復青春,生育子女使人獲得活力, 變得富饒,而非貧瘠!子女從他們的家庭學會承擔 責任,在共苦中成熟,在自己的天賦得到賞識中成 長。友愛喜悅的經驗可以激發我們對父母的尊重和 照顧,他們堪當我們的感恩。你們在座的許多人都 有子女,而且我們眾人都是子女。讓我們做一件事, 靜默一分鐘。讓我們每個人在心中思念自己的子 女,若他有子女的話,請在靜默中思念。我們眾人 也要思念自己的父母親,為生命的恩賜感謝天主。 那些有子女的人應在靜默中思念他們,而我們眾人 應思念自己的父母。願上主降福我們的父母親,降 福你們的子女! 耶穌,永恆的聖子,歷史中的人子,求祢幫助 我們,讓我們能夠重新散發這身為子女的如此樸實 卻偉大的人性經驗。在人類的繁衍中有來自天主本 身的奧跡,眾生命愈加富饒的奧跡。我們應該重新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發現這奧跡,對抗偏見;應該藉著信仰以完美的 喜悅活出這奧跡。我告訴你們:當我走在你們中 間,看到父親或母親舉起他們的孩子請求降福時, 我多麼高興;這近乎是一種神聖的舉止。謝謝你 們這樣做!
家庭——手足之情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2 月 18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2 月 18 日上午 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的系 列要理講授繼續以家庭為題,當天談到弟兄姐妹之 間的手足之情。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在關於家庭的要理講授之旅中,我們談了母 親、父親和子女的角色,今天我們來談談弟兄姐妹。 「弟兄」和「姐妹」是基督宗教非常喜愛的詞匯。 藉著家庭的經驗,各種文化和每個時代都領悟了這 兩個詞的意義。 在天主子民的歷史中弟兄情誼有著特殊的地 位,它在生活的人類經驗中受到啓發。聖詠作者歌 頌弟兄情誼的美好說:「看,弟兄們同居共處,多 麽快樂,多麽幸福!」(詠一三三 1)。這是真的, 弟兄情誼是美好的!耶穌基督也使這種弟兄姐妹的 人類經驗達到圓滿,賦予它天主聖三之愛的意義, 加強它,使它不僅超越血緣的關係,更能跨越一切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陌生的隔閡。 我們知道,當弟兄情誼破裂時,當弟兄之間的 關係斷裂時,便會開啓衝突、背叛和憎恨的痛苦經 歷。聖經中加因和亞伯爾的事跡就是此後果的一個 例子。亞伯爾被殺後,天主問加音:「你的弟弟亞 伯爾在哪裏?」(創四 9a)。上主在每個世代都會 重複問這個問題。不幸的是,在每個世代,加音那 悲劇性的回答也不停地重複:「我不知道,難道我 是看守我弟弟的人嗎?」(創四 9b)。 弟兄之間的關係破裂對人類而言是一件醜陋和 敗壞的事。在家庭中也是這樣,多少弟兄為了些小 事或為了遺產而吵架,彼此不再說話,不再打招 呼。這很不好!弟兄情誼是件奇妙的事,我們想 想:每位弟兄姐妹都在同一個母親的腹中度過九個 月,都出自母親的身體!弟兄情誼絕不能被破壞。 我們想想:我們都見過弟兄分離爭吵的家庭;讓我 們為這些家庭祈求上主,或許在我們的家庭中也有 這樣的情況發生,求主幫助這些家庭弟兄和好,重 歸和睦。弟兄關係不應該破裂,當它破裂時,將會 發生加音和亞伯爾的事。當天主問加音你的弟弟在 哪裏時,他回答說:「我不知道,我不在乎我的弟 弟」。這太糟糕了,聽到這樣的話令人感到非常、
非常悲痛。讓我們在祈禱中常常把分裂的弟兄作為 祈禱的意向。 弟兄情誼由家庭中的子女組成,如果家庭處在 一個向他人開放的教育氛圍中,它將是一個自由與 安寧的偉大學校。在家庭中,弟兄姐妹之間相互學 習人類的共同生活,學習應該如何在社會中共同生 活。或許我們還沒有意識到,正是家庭把友愛引入 世界!從這最初的友愛經驗開始,在家庭的愛與教 育的滋養下,友愛精神如同是一個許諾,照亮整個 社會及民族與民族之間的關係。 天主藉著耶穌基督對弟兄關係的祝福,以一 種難以想像的方式將這種關係擴大,使其能超越國 家、語言、文化、甚至宗教的一切差異。 你們設想一下,如果人們能彼此這樣說:「他 就是我的一位弟兄,她就是我的一位姊妹」,人與 人之間的關係將會怎樣,即使彼此之間非常不同。 這太美好了!此外,歷史足以證明,若缺乏友愛, 自由與平等將充滿自私自利、隨波逐流,以及個人 利益。 當我們看到最弱小、生病或有殘疾的弟弟或妹 妹沉浸在關心、耐心和愛中時,家庭中的友愛將散 發無比輝煌的光芒。全世界有許許多多的弟兄姐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妹在這樣做,或許我們並未對他們的慷慨給予足 夠的讚賞。當一個家庭中弟兄姐妹眾多時,今天 我就問候了一個有九個子女的家庭,長兄或長姐 幫助爸爸和媽媽照顧弟弟和妹妹。弟兄互助真是 一項美好的事。 擁有一位愛你的弟兄或姐妹,是一種深刻、 無價和無可替代的經驗。基督徒之間的友愛也是如 此。最小的、最弱的、最窮的應該能觸動我們:他 們有「權利」抓住我們的心靈。的確,他們是我們 的弟兄,我們應該愛他們,款待他們。當這事發生 時,當窮人感到好似回到家裏時,我們的基督徒友 愛也會恢復生機。事實上,基督徒去會晤窮苦弱小 者,並不是為了遵從一種思想綱領,而是因為主耶 穌的言行告訴我們:大家都是弟兄姐妹。這是天主 之愛和一切人類正義的宗旨。我給你們一個建議: 在結束要理講授之前,我還有幾句話就講完了,我 們每個人默默地思念我們的弟兄,我們的姐妹,心 中默默地為他們祈禱。靜默片刻。 好,懷著這些思緒、這份心情對所有弟兄姐妹 的祈禱,我們把他們都帶到這廣場上接受降福。 今天比以往更需要把友愛置於我們專家政治和 官僚的社會的中心位置:如此自由與平等才能校準
自己的音調。因此,我們不要對家庭掉以輕心,不 可因為屈服或害怕而讓我們和我們的家庭失去美好 而豐富的身為子女的友愛經驗。我們不要對那廣闊 的視野失去信心,即信德能從這種受天主祝福所啓 發的友愛中獲得力量。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家庭——祖父母(1)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3 月 4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3 月 4 日上午在 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的系列 要理講授仍繼續以家庭為題,當天談到家庭中的祖 父母。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在今天和下週三的要理講授中,我們以老年人 為主題。在家庭環境中,老年人指的是祖父母、叔 伯祖父母等等。今天我們省思老年人目前的惡劣條 件,下一次,即下週三,我們談較為積極的方面, 談在這樣的年歲中所蘊含的聖召。 由於醫學的進步,人的壽命得到了延長,然而 社會並未向生命「敞開胸懷」!老年人的數目在增 長,但我們的社會組織欠佳,沒有為他們留下位置, 給予他們理所應當的尊敬,具體考慮到他們的脆弱 和尊嚴。在我們還年輕時,我們被誘導忽視衰老, 視衰老為必須遠而避之的疾病;當我們變老時,尤 其如果我們貧困,如果我們患病、孤獨,我們便體
會到一個以效益為基礎的社會的弊端,它的後果便 是忽視老年人。老年人是一筆財富,不能被忽視。 本篤十六世在訪問一間安老院時,曾說了一句 明確且具有先知性的話,他這麼說:「一個社會的 品質,我更喜歡稱之為一個文明的品質,取決於老 年人所受的待遇和他們在公共生活領域中的地位」 (2012 年 11 月 12 日)。這是真的,關注老年人可 以使一個文明變得與眾不同。在某個文明中人們是 否關注老年人?有老年人的位置嗎?這個文明若懂 得尊重老年人的智慧,它將獲得進步。在一個文明 中若沒有老年人的位置或者老年人被丟棄,因為他 們製造問題,這個社會則攜帶著死亡的病毒。 在西方,學者們表示當今的時代是老齡化的時 代:子女減少,老人增多。這種失衡在質問我們, 更好地說,是我們當今社會的一項巨大挑戰。然 而,重利益的文化堅持使老人看起來如同是負擔, 是「廢物」。這樣的文化認為老年人不僅不生產, 還是一種拖累,如此想法的結果是什麼呢?是他們 被丟棄。看到老年人被丟棄令人難過,這太糟糕了, 這是犯罪!人們不敢明說卻敢這麼做!在這種丟棄 文化毒癮中,存在某些卑鄙的因素。我們已經習慣 了丟棄人。我們想消除自己對無力和脆弱日益增長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的恐懼,卻以這種方式增加了老年人對遭受虐待和 遺棄的痛苦。 我在任布宜諾斯艾利斯總主教時就已經親手觸 摸了這個現實以及它的問題:「老年人被遺棄,其 緣由不僅在於物資方面的不穩定,也因為人們因自 私自利而無能力接納他們的有限,他們那反映出我 們自身限度的有限。他們必須克服諸多困難才能在 當今文明中苟延殘喘。這個文明按照『只有年輕人 有用和可以享受』的消費模式,不允許老年人參與、 甚至說話、或被提及。這些老年人對於整個社會而 言,其實應該是我們民族的智慧儲備!老年人是我 們民族的智慧儲備!當沒有了愛,泯滅良心是多麼 容易啊!」(《唯有愛能拯救我們》,梵蒂岡書局 出版社,2013 年,頁 83)。事就這樣發生了。 我記得,當我去探訪安老院,與每個人交談時, 常常聽到這些對話:「您怎麼樣?子女們好嗎?」 「好,好。」「您有幾個子女?」「有很多。」「他 們來看您嗎?」「是的,他們常來。」「他們上一 次來是什麼時候?」我記得一位老太太告訴我: 「哦,是聖誕節。」當時是八月,竟然有 8 個月沒 有子女來探望,被遺棄了 8 個月!這可謂是道德罪, 明白嗎?
我小時候,奶奶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年 邁的爺爺在吃飯時總會弄髒衣服,因為他在喝湯時 拿不穩勺子。他的兒子,也就是這家人的父親,決 定讓他與大家分開進餐,給他在眾人看不見的廚房 放張小桌子,讓他一個人吃飯。這樣,當有朋友來 用午餐或晚餐時,就不會留下不好的印象。幾天後, 父親回家後看到小兒子拿著木頭、錘子和釘子玩 耍,在鼓弄著什麼,於是問道:「你在幹什麼?」「爸 爸,我在做一張桌子。」「桌子,為什麼呢?」「等 你老了後給你用,這樣你就可以在那裡吃飯了。」 兒童比我們更有良知! 在教會傳統中有一個「智慧的行李箱」,始終 在倡導關懷老年人、在其生命最後階段給予深情陪 伴的文化。這樣的傳統源自聖經,例如《德訓篇》 中便有這樣的記載:「不要忽略長老的傳授,因為 他們也是從祖先學來的;從他們那裏,你能學得明 智,在需要時,你便能自知解答」(德八 11-22)。 教會不可以也不願意遵從一種以不耐煩,更別 說以冷漠或輕視的態度對待年老。我們應該喚醒人 們對感激、讚賞和款待的共識,這可以讓老年人感 到自己是團體生活的一部分。 老年人是男人或女人,是父親或母親,他們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先我們走過我們的道路,住過我們的房子,經歷過 我們為贏得有價值的生活而進行的每日拼搏。他們 是我們從他們身上獲得很多的人。老年人不是外星 人。老年人就是我們,遲早而已,總是無法避免, 即使我們不願意。如果我們不學會善待老年人,我 們也將受到同樣的對待。 老人的身體都比較虛弱。但是有些人尤為脆 弱,許多人孤獨無依,身患疾病。有些人離不開他 人的護理和關切。我們為此就後退嗎?讓他們自生 自滅嗎?一個社會若不愛近人,倘若「無償」和不 求回報的愛不復存在,包括陌生人之間,這將是一 個罪惡的社會。教會忠於天主聖言,絕不容忍這樣 的墮落。在一個基督徒團體中,如果愛近人和無償 不再被認為是必不可少的,這個團體將隨之丟失自 己的靈魂。在不孝敬老年人的地方,青年也不會有 未來。
家庭——祖父母(2)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3 月 11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3 月 11 日上午在 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繼續發 揮上週三的主題,談到祖父母和老年人的聖召與使 命。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在今天的要理講授中我們繼續省思關於祖父 母的主題,探討他們在家庭中的價值和重要性。 我會把自己與這些人聯繫起來,因為我也屬於這 個年齡段。 當我牧靈訪問菲律賓時,菲律賓的百姓、菲律 賓人民這樣問候我:「Lolo Kiko」,意思是方濟 各爺爺;他們稱呼我:「Lolo Kiko」!首先我要 強調一點:社會的確試圖丟棄我們,但上主必然不 會,不是嗎?上主絕不丟棄我們!在我們生命的各 個階段祂都召叫我們跟隨祂,而且年老包含著一份 恩寵、一項使命、一個真正來自天主的聖召。年老 是聖召。年老還不是「收槳入船」的時候。生命的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這個階段與之前的不同,這一點毫無疑問;而且我 們還得有所「別出心裁」,因為我們的社會在精神 和道德上,還沒有準備好賦予它,賦予生命的這個 階段其完整的價值。事實上,從前擁有較長的年老 時間並不如此尋常,今天卻很常見。而基督徒靈修 對於要如何去描繪與闡明老年人的靈修,也有些措 手不及。但是感謝天主,我們不缺老年聖人聖女的 見證! 去年我們在這聖伯多祿廣場舉行的「年長者 日」活動令我印象深刻,廣場上擠滿了人,我聆 聽了老年人為他人奉獻的事跡,聽到了夫妻和婚姻 的事跡,他們來見證說:「今天是我們結婚五十週 年」,「今天是我們結婚六十週年」……。我說, 讓那些提前對婚姻疲憊的年輕人看看!這是老年 人對忠貞的見證。那天在這廣場上有很多這樣的 見證。這個主題有待於在教會和社會範圍內繼續 省思。 福音讓我們看到了一幅非常美麗、感人和令人 振奮的圖像。那是西默盎和亞納的圖像,聖史路加 關於耶穌童年的福音談到這兩個人。他們當然是老 年人,「年邁」的西默盎和「84 歲高齡」的女先 知亞納。這位婦人沒有隱藏自己的年齡。福音說他
們每天等待天主的來臨,充滿信賴之心,等候多年。 他們就是想看到那一天,迎接救主來臨的標記,預 見救恩的開始。他們或許也有些認命,在那之前便 會先死去,但是那長久的等待佔據了他們的一生, 等待救主和祈禱是他們最重要的事。所以,當瑪利 亞和若瑟來到聖殿滿全法律的要求時,西默盎和亞 納因聖神的感動,趕忙迎了過來(參:路二 27)。 年齡和期待的重擔頃刻消失,他們認出了聖嬰,發 現了新的力量,找到了新的任務:即感恩和為這天 主標記作見證。西默盎即席吟誦了一首極美的讚美 詩(參:路二 29-32),那一刻他成了詩人;而亞 納則成了第一個宣講耶穌的人,「向一切希望耶路 撒冷得救贖的人,講論這孩子」(路二 38)。 親愛的祖父母,親愛的老年人,讓我們跟隨 這兩位非凡老年人的足跡吧!讓我們也多少成為祈 禱的詩人:樂於按照自己的語言,重新解釋天主聖 言對我們的教導。祖父母和老年人的祈禱對教會而 言是一項巨大恩典,也為整個人類社會注入了無比 智慧,尤其針對那些過於奔波、忙碌和恍惚社會而 言。有些老年人還應該歡歌,也為世人歡唱天主的 標記,宣講天主的標記,為世人祈禱!請看看本篤 十六世,他選擇藉著祈禱和聆聽天主,度過他生命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的最後行程!這太美好了! 上個世紀東正教一位偉大的信徒奧利維瓦·克萊 孟(Olivier Clément)曾說:「一個人們不再祈 禱的文明,將是一個年老不再有意義的文明。這是 駭人聽聞的事,我們最需要的是老年人的祈禱,因 為年老正是為此事而降臨我們身上的」。我們需要 祈禱的老年人,因為年老正是為此事而降臨我們身 上的。老年人的祈禱實在美好。 我們可以為自己所得到的益處而感謝上主,填 補我們周圍存在的忘恩負義的空白。我們可以為年 輕一代的期待而代禱,給先人的記憶和犧牲賦予尊 嚴。我們可以提醒雄心勃勃的青年:缺乏愛的生命 是枯燥無味的。我們可以告訴膽小的青年:未來的 苦惱可以被戰勝。我們可以教導過於自戀的青年: 給予比接受更快樂。祖父祖母們是一座宏偉朝聖大 殿的永久「合唱團」,他們的誦禱和讚歌支持著在 生命園地工作和奮鬥的團體。 最後,祈禱能不斷地淨化心靈。對天主的讚美 和呼求可以預防心硬、忿恨和自私。老年人的玩世 不恭是可憎的,因為他失去了自身見證的意義,蔑 視青年,不傳播生命的智慧!反之,老年人若能鼓 勵青年去尋求信德與生命的意義,將是可敬的!這
的確是祖父母的使命、老年人的聖召。祖父母的話 對青年有特別的意義。他們知道這一點。我祖母在 我晉鐸那天寫給我的話,至今我還帶在身邊,放在 日課本內,經常拿出來讀一讀,這對我有益。 我多麼希望教會能挑戰丟棄的文化,充滿年輕 人與老年人重新擁抱的喜悅!今天我祈求上主賜予 這份恩典,這個擁抱!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家庭——兒童(1)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3 月 18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3 月 18 日上午 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要 理講授中談到兒童,解釋了兒童是人類和教會的財 富。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在對家庭生活中的不同角色——母親、父親、 子女、弟兄姐妹、祖父母——省思後,我想以兒童 的形象來結束家庭系列要理講授的第一單元。我 將它分為兩個部分,今天我要談兒童是人類的巨大 恩典:他們的確是人類的一份大恩典,但他們也是 最受到排斥的群體,因為他們連出生都不被允許。 下週我將談幾種傷害孩童的創傷。我想到我上次在 亞洲訪問時所遇見的許多兒童,他們充滿生命和熱 情。另一方面,我也看到世界上的許多兒童在不適 宜生活的環境中生活。的確,不僅在道義上,也在 社會學上,從如何對待兒童就能判斷出這個社會是 自由的社會,還是受國際利益支配的社會。
首先兒童提醒我們,大家在幼年時期需要完全 依靠他人的呵護和寵愛。天主子也不例外。這是我 們每年在聖誕節默觀的奧跡。聖誕馬槽的圖像以最 簡單和直接的方式向我們傳遞這個事實。但令人 好奇的是:天主並不難於讓兒童明白祂,而兒童也 很容易便能理解天主。福音記載了一些耶穌關於 「小孩子」的精闢言談並非出於偶然。「小孩子」 一詞表明,所有人都有賴他人的幫助,尤其是兒 童。例如,耶穌說:「父啊!天地的主宰!我稱 謝祢,因為祢將這些事瞞住了智慧和明達的人, 而啟示給小孩子」(瑪十一 25)。祂又說:「你 們小心,不要輕視這些小子中的一個,因為我告 訴你們:他們的天使在天上,常見我在天之父的 面」(瑪十八 10)。 所以,兒童本身就是人類和教會的一筆財富, 因為兒童不斷地提醒我們為進入天主國的必要條 件,那就是不可自負,卻需要得到幫助、愛和寬恕。 我們都需要得到幫助、愛和寬恕! 兒童也提醒我們另一個美好的事;他們讓我 們知道自己永遠是兒女。一個人即使長大成人或步 入晚年,即使為人父母,即使身居要職,這種種角 色背後始終有他作為兒女的身份。我們眾人都是兒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女。這事實經常告訴我們,生命不是我們所給予的, 而是我們所領受的。生命的重大恩典就是我們所領 受的第一件禮物,即生命。有時我們會忘記這事實, 似乎將自己作為生命的主人。相反地,我們根本就 是從屬的人。事實上,我們在各個年齡段、各個境 況中、各個社會階層中都感到自己是或仍然是兒 女,是我們萬分欣喜的理由。這是兒童以他們的臨 在所傳遞給我們的首要訊息,僅僅是他們的臨在就 足以提醒我們:我們每個人都是兒女。 兒童給人類帶來諸多恩典、巨大財富。我只談 其中幾項。他們帶來以信賴和純潔的目光觀察事物 的方式。兒童本能般信賴爸爸媽媽;對天主、耶穌 和聖母具有本能的信賴。與此同時,兒童的心目是 純潔的,尚未被硬化心靈的惡意、虛偽和生活的「積 垢」所污染。我們知道兒童也有原罪,有其自私性, 但他們保存著純潔以及心靈的單純。兒童不是圓滑 的人:他們感覺什麽就說什麽,看到什麽就說什麽, 而且坦率說出。他們屢次令父母尷尬,在別人面前 說:「我不喜歡這個,因為它很難看。」然而,兒 童說的是他所看到的,他們不是虛偽的人。他們還 沒有學會我們成人已精通的那虛偽的學問。 此外,兒童藉著他們的內在單純,帶來接納和
給予溫柔的能力。一如聖經所言,溫柔是擁有一顆 「血肉」的心,而非「鐵石」的心(參:厄三十六 26)。溫柔也是一首詩:是對物與事的「感受」, 不將它們視為純粹的物品,使用它們,只因為它們 有用。 兒童有微笑與哭泣的能力。有些孩子當我伸手 擁抱他們時會微笑。其他孩子看我穿著白衣,以為 我是醫生,我來是為他們打預防針,於是就哭了, 但他們的哭泣是出自本能啊!兒童正是這樣!微笑 和哭泣:這兩件事在我們成人身上往往凍結了,我 們不再有這能力。許多次,我們皮笑肉不笑,我們 的微笑沒有生命,是不生動的微笑,也是做作、滑 稽的微笑。兒童的微笑發自內心,哭泣也出自本能。 外表由心而動,我們的心總是自閉,喪失了微笑和 哭泣的能力。因此,兒童可以重新教我們如何微笑 和哭泣。我們應該自問:我是自發、坦率、懷著愛 微笑呢,還是做作地微笑?我還哭泣嗎,或者我已 經失去了哭泣的能力?兒童教我們回答這兩個非常 人性的問題。 為此種種原因,耶穌勉勵祂的門徒要「變得像 小孩子那樣」,因為「天主的國正屬於這樣的人」 (參:瑪十八 3;谷十 14)。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親愛的弟兄姐妹,兒童帶來生命、歡樂和希望, 也帶來麻煩。但這就是生活。兒童當然也會令人操 心,有時會帶來許多麻煩。可是,有這些使人操心 的事和這些麻煩的社會總比一個憂傷和死氣沉沉的 社會好,因為死氣沉沉的社會沒有兒童!若我們看 到一個社會的出生率勉強達到 1%,我們便可說,這 個社會是憂傷的,是死氣沉沉的,因為沒有兒童。
家庭——祈禱小憩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3 月 25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3 月 25 日上午 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當天是天 使報喜瞻禮,教宗稱這一天的要理講授為祈禱的小 憩,他與廣場上的信友一同誦念了《聖母經》和他 為「家庭」世界主教會議親自撰寫的《聖家禱詞》。 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在關於家庭的要理講授之旅中,今天是一段有 些與眾不同的行程,一次祈禱的小憩。 今天 3 月 25 日教會慶祝天使報喜(預報救主 降生)瞻禮,是天主降生成人奧跡的開端。總領天 使加俾額爾拜訪納匝肋謙卑的少女,向她宣報她將 懷孕誕生天主子。上主藉著這宣報啟發和堅固瑪利 亞的信德,之後對瑪利亞的淨配若瑟同樣這樣做, 好使耶穌能生在一個人類家庭中。這真是美妙至極: 它為我們展示了天主降生成人的奧跡是多麼深奧; 一如天主所願的,這奧跡不僅包括母親腹胎中的受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孕,也包括一個真實家庭中的接納。今天我願意與 你們一起默觀這種關係的美好,默觀天主屈尊就卑 的美好;我們可以通過一同誦念《聖母經》的方式 來默觀它,經文前半部分正是取自天使對童貞聖母 說的話。我邀請你們一同誦念: 「萬福瑪利亞,妳充滿聖寵!主與妳同在。妳 在婦女中受讚頌,妳的親子耶穌同受讚頌。天主聖 母瑪利亞,求妳現在和我們臨終時,為我們罪人祈 求天主。阿們。」 現在我們談談第二個方面:在 3 月 25 日天使 報喜瞻禮這一天,許多國家舉行「促進生命日」活 動。因此,二十年前聖若望保祿二世在這一天頒佈 了《生命的福音》(Evangelium Vitae)通諭。 為了慶祝這個週年紀念日,今天有許多促進生命運 動的支持者來到了廣場。在《生命的福音》通諭中, 家庭佔據中心地位,如同是人類生命的子宮。我 這位可敬的前任提醒我們,天主自起初就祝福了夫 妻,使他們形成愛和生命的團體,並將繁衍子孫的 使命託付給他們。基督徒夫妻舉行婚姻聖事,藉著 基督的恩寵樂意一生實踐這祝福。教會鄭重地保證 要關心家庭,無論在順境或逆境中,都把它當作天 主賜予教會生命的恩典。
教會與家庭的關係是神聖及不可侵犯的。家庭 即使有沮喪、有受傷害的時刻,會遭受多種凌辱, 教會作為母親,絕不遺棄家庭。倘若家庭陷入罪惡, 或遠離教會,教會也不遺棄它,反而總是盡一切力 量設法照顧、醫治家庭,邀請家庭改過遷善,與上 主和好。 我們若明瞭這就是任務,也就清楚了教會為了 能夠在各個時代履行這項任務是多麼需要祈禱啊! 這樣的祈禱應該充滿對家庭、對生命的熱愛。這樣 的祈禱應該與喜樂者同喜,與苦難者同苦。 所以,我和我的合作者們想到在今天提出這樣 的建議:更新為「家庭」世界主教會議祈禱。我們 再次發起此祈禱活動,直到今年十月召開以家庭為 題的世界主教會議常規會議為止。我希望這祈禱, 一如整個世界主教會議的行程,受到耶穌善牧同情 祂羊群的鼓舞。耶穌善牧特別關懷因各種原因而困 苦流離,像沒有牧人的羊那樣的人及家庭。這樣一 來,教會便會在天主的恩寵的扶持和激勵下,更加 努力,更加團結,見證天主愛的真理及祂對全世界 家庭的仁慈,沒有任何家庭被排除在外,無論它是 否屬於羊棧。 我懇切勉勵你們不忘祈禱。所有人,教宗、樞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機、主教、司鐸、男女會士和平信徒,都蒙召為世 界主教會議祈禱。它需要的是祈禱,而非閑話!我 們也要為那些對祈禱感到遙遠或生疏的人祈禱。為 「家庭」世界主教會議祈禱,對所有人都有益處。 我知道今天上午你們已經領到禱詞卡片,它在你們 手上,或許已經被淋濕了。我請你們將它保存好, 帶在身邊,好使我們在未來的幾個月能常常誦念, 如耶穌要求我們的那種恒心祈禱。現在我們一起誦 念這篇禱詞: 耶穌、瑪利亞、若瑟, 我們在你們身上默觀 真愛的光輝; 我們以信賴之心呼求你們。 納匝肋聖家, 讓我們的家庭 成為共融的場所和祈禱的晚餐廳, 真正的福音學校 和小型的家庭教會。 納匝肋聖家, 讓家庭永遠不再經歷 暴力、封閉和分裂;
讓每位受傷和失足者 盡快獲得安慰和痊癒。 納匝肋聖家, 願即將召開的世界主教會議 能讓眾人重新意識到 家庭神聖而不可侵犯的特質 以及它在天主計劃中的美麗。 耶穌、瑪利亞、若瑟, 請俯聽和應允我們的祈禱。 阿們。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家庭——兒童(2)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4 月 8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4 月 8 日上午在 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要理 講授中重拾關於兒童的主題,指出兒童在今日社會 中遭遇的種種不幸。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 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在關於家庭的要理講授之旅中,今天我們補 全對兒童的省思,他們是造物主祝福男女的最美果 實。我們已經談到兒童是巨大恩典,今天我們不得 不說說他們中許多人遭遇的「苦難歷史」。 許多兒童從一開始就遭到拒絕和遺棄,他們的 童年和未來被剝奪。有人竟敢為自己辯護,說讓兒 童來到世上是個過錯。這話實在恥辱!請不要把我 們的罪過推在孩子身上!兒童絕不是「過錯」。他 們的饑餓不是一個錯誤,他們的貧困、脆弱和被遺 棄也不是,許多兒童被遺棄在路邊;他們的無知或 無能也不是,許多兒童不知道何為學校:這一切都
不是錯誤。這一切反而是我們要更愛他們、給予他 們更大慷慨之情的原因。如果我們因成年人的錯誤 而懲罰兒童,為何還要鄭重聲明人類權利、兒童權 利呢? 那些肩負管理和教育職責的人,我也指每個成 年人,都對兒童負有責任,有責任竭盡所能改變這 個狀況。我說的是兒童所受的苦難。每個被排斥、 遭遺棄、流落街頭、靠乞討為生的兒童,每個糊口 度日,沒有機會接受教育,得不到醫療照顧的兒童, 都向天主呼喊,控訴我們成年人建立的體系。不幸 的是,這些兒童成了罪犯的戰利品,罪犯為了可恥 的勾當或交易利用兒童,或者把他們訓練成戰爭 和暴力機器。然而,在所謂的富裕國家也有許多兒 童遭遇不幸,特別是那些家庭變故、缺乏教育或生 活條件極為惡劣的兒童。無論哪種情況,都給他們 的身體和心靈帶來創傷。但是,這些兒童中沒有一 個人被在天之父遺忘!他們的每一滴眼淚都不會白 流!同樣地,我們的責任,我們每個人和國家的社 會責任,也不會落空。 有一次耶穌斥責門徒,因為他們不讓那些帶小 孩來求耶穌降福的父母靠近。福音的敘述十分感人: 「那時,有人給耶穌領來一些小孩子。要祂給他們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覆手祈禱,門徒卻斥責他們。耶穌說:『你們讓小 孩子來罷!不要阻止他們到我跟前來,因為天國正 是屬於這樣的人。』耶穌給他們覆了手,就從那裏 走了」(瑪十九 13-15)。父母的這種信賴和耶穌 的這番回答多美啊!我多麼希望這個故事能成為每 個兒童的尋常經歷!實在感謝天主,有嚴重困難的 兒童經常會找到能隨時作出各種犧牲及慷慨奉獻的 卓越父母。可是,我們不該讓這些父母孤立無援! 我們必須陪伴他們的辛勞,也為他們提供分享喜樂 及無憂無慮的快樂時刻,好使他們不只忙於孩子例 行的治療。 當涉及兒童的問題時,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該聽 到那些以公務上的正當防衛做擋箭牌的套話,例 如:「畢竟,我們不是一個慈善機構」;或者:「在 私底下,每個人可以做他想做的事」;又或者:「抱 歉,我們無能為力」。這些話在涉及兒童問題時一 無是處。 父母工作不穩定、收入微薄、工時難以忍受和 車途勞累的諸多後果,總會落在兒童身上。但是, 兒童也為不成熟的婚姻和不負責任的離異付出代 價,成為婚姻中最大的受害者;兒童還承擔了過分 主觀權利文化的後果,然後成為更加推崇這種文化
的後代。兒童經常會吸收他們無法「消化」的暴力, 在大人的眼底下被迫使自己習慣於墮落。 即使在我們的時代,教會一如既往地以她的 母性為兒童及他們的家庭服務,為今日世界的父 母和子女帶來天主祝福和母性溫柔,也帶來嚴厲 訓斥和果斷譴責。弟兄姐妹們,認真想想,對兒童 不可輕率! 你們設想一下,一個社會若選擇一勞永逸地奉 行以下這個原則將會怎樣:「的確,我們都不是完 美的人,我們會犯很多錯誤。然而,當關係到來到 世上的兒童的事情時,成年人的任何犧牲都不能被 認為是代價太高或太大,為避免讓孩子以為自己是 個過錯,沒有任何價值,被遺棄在生活的創傷及成 年人的蠻橫中。」這樣的社會該是多麽美好啊!依 我說,在這樣的社會中,它不計其數的過錯,許多 都會被寬恕。許多都會被寬恕,的確如此! 上主在審判我們的生活時會聽取兒童的天使的 彙報,天使「經常見到在天之父的面容」(參:瑪 十八 10)。我們應常常自省:這些兒童的天使在天 主面前會怎樣講述我們呢?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家庭——男女(1)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4 月 15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4 月 15 日上午 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的要 理講授繼續以家庭為題,當天他講解了作為天主肖 像的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差異和互補。以下是教宗方 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今天的要理講授著重於家庭主題中的一個核心 方面,即天主藉著創造男人和女人、藉著婚姻聖事 而賜予人類的大恩典。今天和下週的要理講授我們 談一談處在天主創造頂端的男人和女人之間的差異 和互補;之後的兩場要理講授,將涉及婚姻的其他 主題。 首先我們簡短講解一下《創世紀》的第一個創 造敘述。在這裡我們讀到,天主創造宇宙和一切生 物後,造了祂的傑作,即按祂自己的肖像而造的人, 《創世紀》寫道:「就是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 了一男一女」(創一 27)。
眾所周知,性別的差異體現在生活的諸多方 面,廣泛存在於生物界中。但只有男人和女人帶有 天主的肖像和模樣:聖經文本關於這一點在兩句話 (26-27)中重複了三次:男人和女人是天主的肖 像和模樣。這意味著,不僅男人自己是天主的肖像, 不僅女人自己是天主的肖像,而且男人和女人作為 夫婦也是天主的肖像。男人和女人之間存在差別不 是為了對立或從屬,而是為了結合與繁衍,且始終 帶有天主的肖像和模樣。 經驗告訴我們:為能彼此深入了解及和諧地成 長,人類需要男女間的互給互惠。若不建立這種關 係,後果就會隨之出現。我們受造是為了彼此聆聽 和互相幫助。我們可以說,在這關係中,男女若缺 乏在思想及行為、感情及工作以及信仰上的彼此充 實,他們也就無法徹底地了解作為男人和女人都意 味著什麽。 現代和當代文化為豐富對這差異的理解,開創 了新的空間、新的自由和新的深度。但它也帶來諸 多疑惑和懷疑。我在尋思,例如所謂的社會性別理 論無非是一種挫折和一種認命的表現,其目的在於 消除性別差異,因為它不懂得如何看待性別。是的, 這樣我們便有倒退的危險。其實,除去差異是造成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的問題,而非解決途徑。為解決男女之間的關係問 題,男人和女人必須彼此交談得更多,彼此聆聽得 更多,彼此了解得更多,彼此愛得更多。他們必須 互重互敬,友愛合作。只有在此人性基礎上,藉著 天主恩寵的扶持,人才能為整個一生規劃婚姻和家 庭生活。婚姻和家庭關係是一件嚴肅的事,這為所 有人都如此,不僅為有信仰的人。我籲請知識分子 不要丟棄這個主題,似乎它在促進一個更自由和更 公正社會中只是次要的事務。 天主將世界託付給男人和女人的盟約:盟約的 破裂使世界缺乏情感,遮蓋了希望的天空。跡象已 經十分令人擔憂,這我們看得到。我想指出許多問 題中的兩點,這兩點我認為應該迫切得到解決。 第一點。毫無疑問,如果我們願意讓男女之間 的互補關係更加融洽,就應該在促進女性方面付出 更大努力。在社會和教會中,女性不但需要得到聆 聽,她的聲音也必須有實際份量,有受到認可的權 威。這正是耶穌對待女性的方式,可以說那是福音 的時代,與我們的時代相比那是一個不太有利的環 境,因為當時的女性確實被排在第二位,不是嗎? 耶穌對女性的態度以某種方式提供了一束強有力的 光,照亮了一條通向遠方的道路,在這條路上我們
僅僅走了一小段。女性能以另一種眼光看待事物, 以完善男性的思想。我們尚未清楚地意識到這女性 天賦能為我們帶來什麼,女性能為社會和我們作出 何等貢獻。這是一條有待我們以更具創新和勇氣行 走的道路。 第二個省思涉及男人和女人按天主肖像受造的 主題。我自問:當今對我們有很大害處、使我們患 病且屈從於不信和玩世不恭的對天主的集體信任危 機,是否也與男女之間的盟約危機有關聯呢?事實 上,結合那幅關於樂園和原罪的象徵性壁畫,聖經 的敘述告訴我們:與天主的共融反映在人類夫妻的 共融上;對在天之父的失信會帶來男人和女人之間 的分裂與衝突。 由此引出教會和所有信徒的巨大責任,尤其是 信徒家庭:應當重新發現男女盟約中也刻有天主肖 像這一創造計劃的美好。當男人和女人之間的盟約 信守不渝時,世界將充滿和諧與信任。如果男人和 女人在天主的幫助下一同尋找這份美好,他們必能 找到。耶穌明確地鼓勵我們見證這種帶有天主肖像 的美好。謝謝!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家庭——男女(2)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4 月 22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4 月 22 日上午 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 講授中繼續上週的主題,談了男女之間的盟約,指 明保護這種盟約是我們的聖召。以下是教宗方濟各 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在上一次關於家庭的要理講授中,我講解了 《創世紀》第一章中有關創造人類的第一個敘述, 經上寫道:「天主於是照自己的肖像造了人,就是 照天主的肖像造了人:造了一男一女」(一 27)。 今天我要以第二章中的第二個敘述來補充思 想。這裡我們讀到,天主創造天地後,「用地上的 灰土形成了人,在他鼻孔內吹了一口生氣,人就成 了一個有靈的生物」(二 7)。這是創造的高峰, 但它還缺點什麼。然後,天主將人安置在一個美麗 的樂園內,叫他耕種並看守樂園(參:二 15)。 聖神默感了整部聖經,指出男人獨自一人,沒
有女人的景象使他缺少些什麼。聖神指明天主的思 想,更似天主的情感,天主看見亞當在樂園中獨自 一人:亞當雖是自由的,是主人,卻孤獨一人。天 主認為這樣「不好」,覺得似乎缺乏共融:亞當缺 少共融,缺少圓滿。天主繼續說,「這樣不好,我 要給他造個與他相稱的助手」(二 18)。 於是,天主將各種動物引到人面前;人遂給每 種動物起了名字 —— 這又是一幅人掌管受造界的圖 像 —— 但他沒有找著任何一個與自己相似的動物。 男人依然是孤獨的。最後,當天主將女人引到他面 前時,他才高興地在那個受造物,只在那個受造物 身上認出自己,「是我的親骨肉」(二 23)。人終 於有了能反映出自己的對象,一種相互關係。為能 清楚了解這概念,我舉出一例。若一個人希望同另 一個人握手,他面前必須有這個人:若一個人伸出 手來,眼前卻沒有人,他的手只能留在那裡,因為 他缺乏相互關係。人也如此,為達到他的圓滿他還 缺少些什麽,他缺乏的是相互關係。 女人不是男人的「複製品」,而是直接來自造 物主天主的舉動。「肋骨」的形象毫不表示女人低 於或從屬於男人;相反地,男人和女人擁有同一屬 性,他們相輔相成,彼此互補。在比喻中,當人在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熟睡時天主造了女人,這正是在強調女人在任何形 式上都不是男人的受造物,而是天主的受造物。這 也指明另一件事:為找到女人,我們可以說是為在 女人中找到愛,但為找到女人,男人首先必須夢見 女人,然後才能找到她。 天主對男人和女人的信任是慷慨、直接和充分 的,將大地託付給他們。天主相信他們。但是,那 邪惡者將懷疑、不相信、不信任引入他們的思想; 最後,導致他們違背了那保護他們的誡命,陷入那 腐蝕一切、破壞和諧的對無限權力的癡狂。我們大 家在心中也常有這樣的感覺。 罪惡在男人和女人之間製造差異和分裂。他 們的關係會落入無數形式的瀆職和屈從、欺騙人的 誘惑和使人受屈辱的權勢所設下的圈套,甚至於 那最悲慘和暴力的形式。這些悲劇在歷史中留下了 痕跡。例如,我們想到父權文化的極端後果。我們 想到把女人視為次等人的多種形式的大男人主義; 我們想到在當前傳媒文化中利用並將女性身體商品 化;我們也想到近期在我們的文化中,對男女盟約 能夠使他們的密切共融趨於完美,守護男女差異的 尊嚴流行著一種不信任、懷疑,甚至敵對的心態, 這種心態在女性中尤為如此,她們的不信任尚可得
到理解。 如果我們不能對男女的盟約重新找到極大的好 感,我們將把子女推向不信任和冷漠,後代子孫將 處在與這盟約越來越脫節的世界,甚至斷絕與母胎 的根源關係。社會對男女盟約的穩定性和生育性的 輕視,無疑是眾人的一大損失。我們必須恢復婚姻 和家庭的尊榮!聖經道出一個美好的事:男人尋找 女人,他們彼此相遇;男人必須捨棄某些事來圓滿 地找到女人。因此,男人必須離開自己的父親和母 親為去女人那裡。真美啊!這意味著開始走一條新 的路。男人是女人的一切,女人也是男人的一切。 對我們信徒而言,保護男人和女人的這種盟 約,在當前情況下是一項具有挑戰性和令人振奮的 聖召,即使他們犯罪、受傷、困惑、受辱、氣餒 和遲疑。這是一個關於創造和原罪的敘述,最後也 為我們呈現了一幅美麗至極的畫面:「上主天主為 亞當和他的妻子做了件皮衣,給他們穿上」(創三 21)。這是一幅憐愛那對罪人夫婦的場景,令我們 目瞪口呆。這是天主對男人和女人的憐愛。這是天 父守護人類夫婦的情景。天主親自照顧和保護祂的 傑作。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家庭——男女婚姻(1)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4 月 29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4 月 29 日上午 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當天,他 展開了關於家庭的系列要理講授的另一個主題—— 男女婚姻。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在探討了《創世紀》中的兩段敘述之後,我們 探討了關於天主對男女夫妻獨特計劃的省思,現在 直接指向了耶穌。 聖史若望在他的福音開篇,記述了加納婚宴的 事跡,參禮者也包括聖母瑪利亞和耶穌,以及耶穌 最初的門徒(參:若二 1-11)。耶穌不僅參加了婚 禮,還「為婚宴救了場」,行了變水為酒的奇跡! 因此,祂第一個顯示自己光榮的神跡,是在婚禮的 背景下發生的,那是耶穌在瑪利亞母性關懷的促使 下,向那個新生家庭表示的巨大好感。這讓我們回 想到《創世紀》中天主完成創世工程後造了祂的傑 作;這傑作是男人和女人。在這裡,耶穌正是藉著
這個傑作,在一個婚禮上,在一男一女的婚宴中開 始了祂的神跡。耶穌以這種方式教導我們,社會的 傑作就是家庭,即相親相愛的男人和女人。這就是 傑作! 自加納婚宴的時代以來,許多事發生了改變, 但那個基督的「標記」所包含的訊息始終有效。 今天,結婚日似乎很難成為一個隨著時間的流 逝、在夫妻一生不同階段中不斷更新的節日。事實 上,結婚的人越來越少;年輕人不願意結婚是事 實。許多國家中離婚人數不斷增多,而子女人數則 持續減少。維持夫妻或家庭完整的困難,以愈加頻 繁和迅猛的方式在破壞相互間的關係,而最先為此 付出代價的恰恰是子女。我們想到夫妻分離的首要 受害者,最重要的受害者,受苦最深的受害者是子 女。若你從小就體驗到婚姻是一段「有限期」的關 係,無意識地你就會認為它將如此。實際上,許多 青年被誤導而放棄那不可反悔、持久家庭的婚姻計 劃。我認為我們應該非常嚴肅地反思為什麼許多青 年「不覺得應該」結婚。目前存在這種時來暫去的 文化,認為一切都是暫時的,似乎不存在決定性的 事物。 年輕人不願意結婚是今日令人擔憂的情況之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一:為什麼年輕人不結婚?為什麼青年人經常喜 歡同居,並時常「僅擔負有限的責任」呢?為什 麼許多人,也包括教友在內,對婚姻和家庭沒多 大信心呢?如果我們希望年輕人能找到自己應走 的正道,就應該弄清楚這些問題。為什麼他們對 家庭沒有信心? 困難不僅是經濟性的,儘管經濟困難也著實 嚴重。許多人認為近幾十年的變化是女性解放造成 的。但這根本不是一個有效的命題;它是一個謊言, 不是真的!這是大男子主義的一種形式,它總想主 宰女性。我們像亞當那樣丟人現眼,天主問他:「你 為什麼吃那樹上的果子?」他答道:「是女人給我 的。」是女人的錯。可憐的女人!我們應該為女性 辯護!實際上,幾乎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希望享有 安穩的感情生活、牢固的婚姻關係和幸福的家庭。 家庭是青年人所嚮往的一切稱心如意事物的頂峰; 可是,由於害怕走錯路,許多人甚至不願意考慮這 事;即使是基督徒,也不打算領受婚姻聖事,這個 將成為信德見證的唯一且不可重複的盟約標記。也 許這個顧忌正是接納基督聖言的最大阻礙,基督向 婚姻生活及家庭許下祂的恩寵。 基督徒夫妻及家庭的聖善生活,就是基督徒婚
姻蒙受祝福最具說服力的見證。沒有更好的方式能 說明婚姻聖事的美了!天主所祝聖的婚姻,守護著 在創世之初就蒙受了天主祝福的一男一女的結合; 也是夫妻整個一生及家庭生活獲享平安與聖善的泉 源。例如,在基督宗教初期,男女關係的這種偉大 尊嚴擊敗了當時被認為是極為正常的一個陋習,即 丈夫休妻,甚至以虛誇之詞和羞辱人的理由休妻的 權利。家庭的福音,即宣講婚姻聖事的福音,擊敗 了這種習以為常的休妻文化。 夫妻間在本質上平等的基督徒種子應該在今天 結出新的果實。對婚姻社會尊嚴的見證,將使這條 引人入勝的見證之路,這條夫妻之間互惠互愛、相 輔相成的道路,變得更具說服力。 因此,我們作為基督徒,在這方面應該更加 嚴格。例如:果斷地支持同工同酬;為什麽有人假 設婦女該當比男人賺取得少呢?不!她們有同等權 利。不平等是十足的醜事!同時,也要認可女人的 母性和男人的父性始終是有益的財富,特別有益於 兒童。同樣地,基督徒家庭的好客美德在今天發揮 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貧困、腐敗和家庭暴力的情 況中更是如此。 親愛的弟兄姐妹,我們不要害怕邀請耶穌參加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婚宴,邀請祂來我們的家裡,讓祂與我們同在,保 護家庭。我們也不要害怕邀請祂的母親瑪利亞!基 督徒如果在「上主內」結婚,他們將成為天主之愛 的有力標記。基督徒不應該只為自己結婚,而應該 為整個團體、為全社會的益處在上主內結婚。 我將在下週的要理講授中,繼續談基督徒的這 項美好聖召。謝謝!
家庭——男女婚姻(2)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5 月 6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5 月 6 日上午在 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教宗在這以 家庭為主線的要理講授之旅中繼續「男女婚姻」的 主題,談到基督徒婚姻的美好。以下是教宗方濟各 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在這關於家庭的要理講授之旅中,今天我們將 直接觸及基督徒婚姻的美好。它不單純是一項在聖 堂內舉行的儀式,只有鮮花、禮服和拍照等等。基 督徒婚姻是一件聖事,它在教會內發生,也建設教 會,給教會開啟一個新的家庭團體。 正如聖保祿宗徒在他的名言中所說的:「這奧 祕——婚姻的奧秘——真是偉大!但我是指基督和 教會說的」(弗五 32)。聖保祿在聖神的默感下表 示,夫妻之愛是基督對教會之愛的圖像,其尊貴無 比!事實上,它已被銘刻在天主的創造計劃中,而 無數基督徒夫婦在基督恩寵的滋養下,儘管他們有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限、有罪,仍使之得以實現! 聖保祿談到基督內的新生命時指出,基督徒以 及所有人都受召彼此相愛,像耶穌愛了他們那樣, 也就是「互相順從」(弗五 21),意思是要彼此服 務。由此引出了丈夫 - 妻子和基督 - 教會之間的類 比。這樣的類比的確不完美,但我們應該領悟其中 的精神意義。這個意義是崇高且具有革命性的,但 也是質樸的,每位信賴天主恩寵的男女都可領悟。 聖保祿說,丈夫應當愛妻子「如同愛自己的身 體一樣」(弗五 28);愛妻子「如同基督愛了教會, 並為她捨棄了自己」(弗五 25)。你們在座的這些 身為丈夫的人都明白這話嗎?愛自己的妻子如同基 督愛教會那樣。這不是輕率,而是嚴肅的事!要求 男人效法基督,為愛女性及其尊嚴而徹底奉獻,這 效力在基督徒團體內必定是極大的。 福音重建那原有的互重互敬價值,這新事物的 種子在人類歷史中緩慢地成熟,最終出類拔萃。 婚姻聖事是信德與愛的崇高行為:見證了敢 於相信天主創造之舉的美好、敢於活出那份愛的勇 氣。那份愛促使夫妻不斷地超越自己,走出自我, 也走出自身的家庭。基督徒毫無保留和沒有止境的 愛的聖召,在基督恩寵內,是自願組建家庭的基礎。
教會本身完全參與了每個基督徒婚姻的歷史: 她藉著婚姻的成就得以建立,並因婚姻的失敗而痛 苦。然而,我們必須認真地捫心自問:我們自己作 為信徒和牧人,是否也義無反顧地接納基督與教會 同婚姻與人類家庭那不容解除的聯繫呢?我們是否 準備好認真地承擔起這責任,即每件婚姻都走上基 督對教會之愛的道路呢?這很偉大! 這項弘深的受造物奧跡,鑑於它的純潔性已經 被認可和恢復,為我們開啟了屬於婚姻聖事的第二 個廣闊視野。決定「在上主內結婚」也包涵一個傳 教幅度,意思是以隨時待命的心,去傳播天主的祝 福和上主對眾人恩寵。事實上,基督徒夫婦作為夫 婦應參與教會的使命。這需要勇氣!為此,每當我 問候新婚夫婦時,我都說:「看,這些勇敢的人!」 因為,如同基督愛教會那樣,彼此相愛需要有勇氣。 在教會愛的重大使命面前,婚姻聖事不能排 除家庭生活這項傳教的共同責任。這樣一來,教會 生活就會因這婚約的每次美好而得以富饒,也會因 這婚約每次受到損害而變得貧乏。為向眾人提供信 德、望德和愛德的恩典,教會也需要夫妻對他們聖 事恩寵的英勇忠貞!天主子民需要在信德、愛德和 望德中走過自己的每日旅程,接納這旅程給婚姻和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家庭帶來的一切喜悅和勞苦。 航行的方向始終是明確的,那就是朝著愛前行: 始終像天主那樣去愛。基督對教會的呵護從未間斷: 基督永遠愛教會,一直守護著教會,如同守護自己 一樣。基督不斷地祛除人類面容上的各種瑕疵和皺 紋。天主的力量與愛憐在夫妻與夫妻之間不斷散發 的光輝多麼動人和美麗啊!聖保祿說得對:這真是 「偉大的奧祕」!這些相當勇敢的男人和女人將這 寶貝存放在我們人類的「瓦器」中;他們是這樣英 勇的男人和女人;他們是教會,也是全世界的基本 資源!願天主為此百倍降福他們!
家庭——生活三語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5 月 13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5 月 13 日上午 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當天,教 宗圍繞家庭生活中的三個規語「請問」、「謝謝」 和「對不起」展開要理講授。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 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今天的要理講授如同是一扇入戶門,通往一系 列關於家庭生活,關於時間和事情上真實生活的省 思。這扇入戶門上寫著三個規語,我在這廣場上已 經多次使用,它們是:「請問」、「謝謝」、「對 不起」。事實上,這三語通往家庭和睦生活的道路。 這三語極其簡單,但實踐起來卻沒那麼簡單!其中 蘊含著一股巨大的力量,保護家庭的力量,即使必 須歷經無數困難和考驗;少了它們,家庭則會慢慢 產生裂縫,甚至會造成家庭瓦解。 我們通常認為這些是「有禮貌」的用語。是的, 一個有禮貌的人會徵求同意,說謝謝,或在犯錯後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請求原諒。是的,有禮貌十分重要。偉大的主教聖 方濟各沙雷氏(Francesco di Sales)常說:「有 禮貌已是成聖的一半。」但要注意的是,在歷史中 我們也看到了形式主義的禮貌,這種禮貌可以變成 掩蓋心靈枯竭和對他人冷漠的面具。人們常說:「光 鮮的外表下隱藏著惡習。」宗教也未能避免這樣的 威脅,它會讓人陷入形式的世俗精神。試探耶穌的 魔鬼賣弄自己有修養,正是以紳士、騎士的面目出 現,而且引用聖經,似乎是個神學家。它的方式似 乎無可指摘,但它的意向卻是要引人離開天主之愛 的真理。我們要說的有禮貌則是這個詞句本身的真 實涵義,即待人處世的良好態度在愛好善德及尊重 他人之中牢固地扎根。家庭度的就是這種彼此相愛 的彬彬有禮的生活。 我們看看,第一個規語是「請問」。如果我們 能非常有禮貌地提出請求,即使是那些自認為理所 應當的請求,我們就是為婚姻與家庭和睦共處的精 神提供了真正的保護。進入另一人的生活,即使他 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也要求我們持有不侵擾別人 的謙恭有禮的態度,使互信互重不斷更新。總之, 親密關係絕非是理所當然地將一切和盤托出。愛得 越親密、越深刻,越應該尊重自由、等待對方打開
自己的心門。關於這一點,我們要記住耶穌在《默 示錄》中所說的話:「看,我立在門口敲門,誰若 聽見我的聲音而給我開門,我要進到他那裡,同他 坐席,他也要同我一起坐席」(三 20)。主耶穌 也會在進門前先敲門!我們不要忘記這點。在家中 做一件事之前需要詢問:「請問,我可以做這事嗎? 你願意我這樣做嗎?」這正是既有禮貌又充滿愛的 言詞。這對家庭大有益處。 第二個規語是「謝謝」。有時候我們會覺得 自己正在變得不禮貌、滿口髒話,這些惡習似乎 成了解放的標記。我們甚至經常聽到有人公開罵 髒話。禮貌和感謝的能力被認為是軟弱的標記, 有時甚至被視為膽怯。這種趨勢在家庭生活中應 當 被 遏 制。 在 感 恩 和 謝 恩 的 教 育 上 我 們 絕 不 讓 步:人性尊嚴和社會正義,二者都是從這裡起步 的。若家庭生活忽視這風範,則社會生活也必失 去它。再說,對信徒而言,感恩也是其信仰的核 心:一個不知感恩的基督徒是一個忘記天主的語 言的人。這是不好的!我們要記住耶穌的質問: 祂治好了十個癩病人卻只有一個回來謝恩(參: 路十七 18)。我曾經聽到一位非常有智慧、非常 和善、純樸的老婦人,具有那種憐愛和生活智慧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的老婦人說:「感恩是一株只生長在高貴靈魂土 壤中的植物」。那促使我們在受恩後說謝謝的是 靈魂的高貴,在靈魂中天主的恩寵。感恩是高貴靈 魂開出的花。感恩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 第三個規語是「對不起」。這個規語固然難以 啟齒,卻非常必要。少了它,小小的裂縫會不斷擴 大——即使你不願意——甚至會變成溝壑。難怪在 耶穌教導我們的那篇可以解答一切生活難題的《天 主經》中,我們找到這樣的句子:「求祢寬恕我們 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瑪六 12)。 承認過失及渴望改正過錯便使人當得起寬恕,這是 尊重、誠懇及愛的態度。這樣一來,裂縫就會止 住。但是,倘若我們沒有能力請求原諒,那麽我們 也就無法寬恕。在家裡如果不再請求原諒就會缺少 氧氣,水會變成死水。感情上的諸多創傷、家庭中 的許多裂縫,都是從不再說這寶貴之詞「對不起」 而開始的。婚姻生活少不了吵架,也少不了「摔盤 子」,但我給你們一個建議:吵架不過夜。聽好了: 妻子和丈夫們你們吵架嗎?子女和父母們你們吵架 嗎?吵得很兇嗎?感覺不好受,但這不是問題。問 題是第二天還有這種感受。為此,若你們在家裡吵 了架,絕不能不和好就結束這一天。那我該如何和
好呢?要我下跪嗎?不是的!你只要做出一個微小 動作,一件小事即可。如此,家庭就會恢復和諧! 只需愛撫就夠了,無需言語。然而,絕不可不和好 就結束一天的家庭生活。明白這點了嗎?唉,不容 易啊!但必須做到。這樣一來,生活才會更美好。 這三個家庭規語非常簡單,或許剛開始我們會 覺得可笑。但是,當我們忘記了它們時,我們就笑 不出來了,不是嗎?或許我們的教育對它們太過疏 忽了。願上主幫助我們將它們放回正確的位置上, 放在我們的心中,我們的家庭內,也放在我們的社 會生活中。這三語正是贏得親情的關鍵所在。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家庭——訂婚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5 月 27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5 月 27 日上午 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當天,教 宗談到結婚之前的預備之路——訂婚,以下是教宗 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我們繼續關於家庭的要理講授,今天我想談 談訂婚。訂婚(fidanzamento)一詞,從字面上 看,具有相信、信任和可靠的意思。它與天主所賜 的聖召息息相關,因為婚姻首先是對天主召喚的覺 察。今日青年可以在互愛基礎上選擇婚姻當然是件 好事。但是,這種自由關係的基礎,應當是有意識 的和諧的抉擇,而不是純粹基於吸引力或情緒的協 定。婚姻並非一時或短暫之事,而須經歷一段行程。 換句話說,訂婚也是兩個人認真經營愛情、做 好參與和分享工作、逐漸深入的時期。男女逐漸地 認識對方:男人通過了解這個女人,即他的未婚妻 而「認識」女性;女人通過了解這個男人,即她的
未婚夫而「認識」男性。我們不可低估這種學習的 重要性:它是一項美好的工作,也是愛情本身的要 求,因為愛情不僅是逍遙自在的幸福或心醉魂迷的 興奮。聖經記述表示,整個創造工程如同天主之愛 的美妙化工;《創世紀》寫道:「天主看了祂所造 的一切,認為樣樣都很好」(一 31)。天主直到最 後一刻才「停息下來」。透過這幅圖像我們懂得了, 開創世界的天主之愛不是一個臨時的決定。不是 的!而是一項美妙的化工。天主之愛為不可反悔、 穩固和註定持久的誓約創造了具體條件。 男女之間愛的盟約,共同生活的盟約不是逢場 作戲,因此不能在短期內締結。沒有特快婚姻:需 要在愛上下功夫,需要行走。男女之間愛的盟約需 要經過學習和磨練。請允許我說,這是匠人的盟約。 把兩個生命合為一個幾乎是件奇跡,是依靠信德的 自由及內心的奇跡。我們可能要在這方面更加盡心 盡力,因為我們的「愛情坐標」有些混亂。有人希 望能馬上得到一切,然後在遇到第一個困難(或第 一個機會)時,便在一切事上屈服。若習慣地把愛 的行為當作一種身心舒適的「補充品」,那麽奉獻 自己的信賴和忠貞就不會有希望。愛不是這樣的! 訂婚點燃了共同守護某個事物的意願,這個事物是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永遠不能購買或出售、背叛或拋棄的,無論對方的 出價多麼誘人。 天主在談到祂與自己子民的盟約時,有時候 也用訂婚的定義。《耶肋米亞先知書》在談及遠 離天主的子民時,回顧了曾經身為天主「未婚妻」 的子民,如此寫道:「我憶起你年輕時的熱情, 你訂婚時的戀愛」(二 2)。天主經歷了訂婚的 過程,之後許下了諾言。公開接見開始時,我們 聆聽了取自《歐瑟亞先知書》的這段諾言:「我 要永遠聘娶妳,以公義、公平、慈愛、憐憫聘娶 妳;以忠實聘娶妳,使妳認識我是上主」(二 2122)。上主與祂的子民在訂婚之途中走過了漫漫長 路。最後,天主藉著耶穌基督與祂的子民締結立了 婚約,藉著耶穌與教會結了婚。天主子民是耶穌的 新娘。這真是漫漫長路! 你們意大利人們,在你們的文化中有一部關於 訂婚的巨作《約婚夫婦》(I Promessi Sposi)。青 年人必須認識這部作品,必須閱讀它。這部傑作敍 述一對經受很大痛苦的訂婚情侶的故事。他們走過 一段困難重重的道路,因堅持到底而終成眷屬。你 們不要把這部關於訂婚的傑作,這部專為你們寫的 意大利文學作品棄置一旁。你們要前行,閱讀這部
傑作,你們就會看到訂婚情侶的美好、痛苦及忠貞。 正是鑑於這段檢驗期的微妙與深刻,教會以她 的智慧守護著訂婚情侶與已婚夫妻之間的區別,二 者並不相同。我們應當謹慎,不可輕率地瞧不起這 份智慧的教導,它是從幸福婚姻之愛的經驗中汲取 的智慧。肉體的強烈標記持有靈魂的鑰匙,我們不 可輕率地對待肉體的結合,否則就會造成精神上長 久的創傷(參:格前六 15-20)。 當然,當前的文化和社會已經發生改變,甚至 對這段過渡期的微妙性和嚴肅性保持冷淡態度。另 一方面,它們對待那些慎重打算成家育子的青年的 態度,也實在談不上慷慨!相反地,它們總是製造 無數在思想和實際生活中的障礙。訂婚是生命的過 程,應該像水果那樣不斷地成熟;訂婚是愛情日漸 成熟的道路,直到轉變為婚姻的那一刻。 婚前培育是準備婚姻的一種特殊形式。我們看 到許多男女或許是帶著不情願來參加課程的。「神 父們給我們上課!為什麼呢?實在搞不明白!」來 是來了,卻不情願。但後來他們卻十分高興,充滿 感激之情,因為他們從中獲得了獨一無二的機會, 以不庸俗的方式反思了自身的經驗。是的,許多訂 婚情侶在一起已有很長時間,甚至也很親密,有時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住在一起,但他們並不真的彼此了解。這好像很奇 怪,但經驗顯示的正是如此。因此,訂婚必須得到 重新評估,把它作為彼此認識和共同分享一項計劃 的時期。婚前準備的旅程必須建立在這個前景上, 也可藉著基督徒夫妻樸實卻熱切的見證。 在這裡也要側重於本質:例如聖經,應該有意 識地一同重讀聖經;祈禱,包括禮儀祈禱,也包括 「家庭祈禱」,應該在家庭中活出聖事,度聖事生 活;告解,上主通過修和聖事居住在訂婚情侶內, 讓他們做好準備,藉著「基督的恩寵」真正地接納 對方;與窮人和有需要的人情同手足,他們能激發 我們的節制和分享的美德。善度這些事宜的訂婚情 侶,也會雙雙地成長,這一切將使他們做好準備, 歡度一個與眾不同的婚禮,那不是世俗的婚禮,而 是基督徒的婚禮!讓我們想想天主所說的話,祂像 未婚夫對未婚妻那樣對祂的子民說:「我要永遠聘 娶妳,以公義、公平、慈愛、憐憫聘娶妳;以忠實 聘娶妳,使妳認識我是上主」。希望每對訂婚情侶 都能想想這些話,能向對方說:「我要聘娶妳,我 要聘娶你」。等待著那一刻;訂婚是逐漸向前邁進 的行程,也是日漸成熟的行程。行程中的每一步都 不能浪費,因為成熟正是一步一腳印達到的。
訂婚的時期是否真的能成為一段開始的時期 呢?開始什麽呢?開始意想不到的時期!在這意想 不到的神恩時期,上主藉著教會以這些恩賜來豐富 願意生活在祂祝福中的新家庭的前途。現在我邀請 你們祈求納匝肋聖家:耶穌、若瑟和瑪利亞。請為 家庭祈禱,願家庭能走上這條準備之路;也為訂婚 情侶祈禱。讓我們一同祈求聖母,為所有訂婚情侶 念一遍《聖母經》,讓他們明白邁向婚姻的這段路 途的美好。「萬福瑪利亞……」。恭祝在場的訂婚 情侶們「訂婚之路一帆風順」!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家庭——家庭和貧困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6 月 3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6 月 3 日上午在 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當天,教宗 談到當家庭面臨貧困考驗時我們基督徒應當做些什 麼。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在最近幾次週三要理講授中我們反思了家庭,我 們繼續這個主題,反思家庭。從今天起,我們的要理 講授將藉著省思談及家庭在面臨生活考驗時的脆弱 性。家庭會遇到諸多問題,受到這些問題的考驗。 其中一個考驗是貧窮。我們想到擁擠在大城市 周圍以及生活在偏遠地區的許多家庭。他們多麼貧 寒、處境多麼艱難!此外,在某些地方,戰爭使他 們的境況更為惡化。戰爭總是一件兇惡的事。戰爭 尤其損害平民及家庭。戰爭的確是「一切貧困的根 源」,戰爭使家庭變得貧窮,它是掠奪生命、心靈 和最神聖最親切情感的禍首。 儘管面臨這一切,仍有許多貧困家庭不卑不亢
地度日,常常公開信賴天主的祝福。然而我們不應 該以這堂課為我們的漠不關心辯護,而應增加我們 的羞愧感,因為有如此多的貧困狀況!家庭在貧困中 仍然能不斷地塑造自己,甚至盡可能地保存家庭成員 的特殊人性,這真是個奇跡。這一事實激怒了那些 福利生活的規劃者們,他們視情感、生兒育女、家 庭關係為生活品質一個可變的次要方面。他們什麽都 不懂!相反地,我們該當跪在這些家庭面前,它們 是保護社會不受殘暴侵害的一所真正的人性學校。 事實上,如果我們屈服於凱撒和財神、暴力和 金錢的要脅,如果我們放棄親情,我們還剩下些什 麼?只有當公眾生活的負責人士整頓社會關係,抵 拒在家庭與貧窮之間不斷增長,使我們陷入深淵的 惡行,一種新的公民道德才會到來。 當代經濟常專長於引人只顧享受個人幸福, 普遍利用家庭成員的關係。這是一個十分嚴重的矛 盾!家庭的巨大工作並未在預算中受到重視,這 很自然!經濟和政治在認可這方面的問題上相當刻 薄。然而,人的內心培育和情感的社會交流正是以 家庭的工作為支柱。若除去這支柱,一切都會坍塌。 這不僅是麵包的問題。我們談的是工作,是教 育,是醫療。明白這點很重要。當看到世界很多地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方的那些營養不良和患病兒童的照片時,我們總會 深受觸動。同樣地,許多一無所有的兒童在簡陋的 教室驕傲地展示他們的鉛筆和寫字本時眼中散發的 光芒,也會令我們感動不已。孩子們是如何以愛的 目光來注視著他們老師的!孩子們確實知道人不單 靠餅生活!也靠家庭的愛。若家庭貧困,孩子們就 受苦,因為他們希望有愛和家庭親情。 我們這些基督徒應該越來越親近那些受貧困考 驗的家庭。你們想想,你們大家肯定認識某個人: 沒有工作的爸爸,沒有工作的媽媽……,他們的家 庭在受苦,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變得脆弱。這太糟 糕了。事實上,社會貧窮影響到家庭,有時將家庭 摧毀。沒有工作或失去工作,或嚴重缺乏工作而影 響著家庭生活,使家庭關係經受嚴峻考驗。最艱困 社區的生活環境,那裡的居住和交通問題以及社會 服務、醫療和學校費用的縮減,在在導致更惡劣的 困境。除了這些物質因素外,還受到家庭偽模範的 侵害,媒體中常常出現的基於消費主義和外在崇拜 的偽模範,對社會貧困階層影響更大,擴大家庭成 員之間的裂痕。當家庭面臨貧困考驗時,我們要呵 護家庭,呵護親情! 教會是母親,不應該忘記她子女的這悲劇。教
會也必須是貧窮的,好結出豐碩的果實,對許多困 境作出回應。一個貧窮的教會是自願度簡樸生活的 教會,在她本身的體制、她成員的生活模式上均如 此,好能推倒各種使人隔離的圍牆,尤其是將窮人 隔離的圍牆。這需要祈禱和行動。讓我們熱切地祈 求上主,求祂喚醒我們,讓我們的基督徒家庭成為 這場關愛家庭革命中的主角。這場革命對我們而言 是如此地必要!教會從一開始就是為它,為了這場 關愛家庭革命而生的。我們不要忘記,有需要的人、 弱小者和窮人的審判預先展示了天主的審判(參: 瑪廿五 31-46)。不要忘記這點,我們應盡自己的所 能幫助家庭,使其在貧窮和苦難的考驗之路上前行。 窮困和苦難有損於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和關係。我 願意再誦讀一遍我們剛才聽到的聖經選段,經上這 樣記載:「我兒,不要拒絕救濟窮人生活的急需, 也不要使急難人的眼目長久望著你。不要加增饑餓 人的悲苦,也不要激怒困苦中的人。不要擾亂憂苦 人的心靈,也不要遲延接濟有急難的人。不要拒絕痛 苦而哀求的人,也不要轉臉不顧窮困的人。不要讓那 有求於你的人,背後咒罵你」(德四 1-5a)。福音 上說,若我們不做這些事,就要受到天主的咒罵。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家庭——受傷的家庭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8 月 5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8 月 5 日上午在 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 7 月份短暫休假後,教宗在這場公開接見中繼續省思 家庭的主題,談到受傷的家庭。以下是教宗方濟各 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在這次要理講授中,我們繼續省思家庭。上一次 我談到夫妻之間不理解所導致的受傷家庭,今天我打 算把注意力放在另一個情況上:我們該怎樣呵護那些 在婚姻不可挽回的失敗後,再次走入新的結合的人。 教會清楚知道這種狀況有違基督徒的聖事。然 而,她的教導目光始終從一顆慈母之心中汲取養分; 這顆受到聖神啟發的心,總是尋求人類的福祉和得 救。這就是為什麼教會「出於真理之愛」,感到有 責任「仔細分辨情況」。聖若望保祿二世在《家庭 團體》勸諭中如此寫道(84 號),並列舉出遭受遺 棄者和引發離異者之間的區別。 此外,當我們用幼小子女的眼睛、用兒童的眼
睛觀察這些新的結合時,還會看到我們的團體迫切 需要學會真正地接納生活在這種狀況中的人。信仰 團體的姿態、言語及行為應常常留意人,留意兒童, 這很重要。兒童在這些情況中受苦最大。另一方面, 若我們把這些父母親擋在信仰團體生活之外,把他 們當作受到絕罰的人,那我們如何勸勉他們教育子 女善度基督信仰生活,做子女令人信服及實際踐行 的信仰表率呢?必須設法不要再增添這些子女的負 擔,他們在這種情況中已經不得不承受沉重的包袱 了!不幸的是,這些兒童和孩子的數目的確很多。 必須讓他們感受到教會如同關懷眾人的母親,始終 樂意聆聽並與人會晤,這很重要。 實際上,這數十年來,教會並非麻木不仁,也 未怠惰。牧人們在我幾位前任指導和證實下進行的 深入研究,使教會的意識大幅提高,懂得了需要本 著愛和真理,友善並殷勤地接納在婚姻聖事失敗後 又建立新生活的信友。實際上,這些人完全沒有受 絕罰,他們沒有被逐出教會!他們絕對沒有被如此 看待:他們始終屬於教會。 本篤十六世教宗關於這個問題發表了講話,他 勉勵仔細分辨情況、給予明智的牧靈陪伴,要知道 不存在「簡單的處方」。(第七屆世界家庭大會上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的講話,米蘭,2012 年 6 月 2 日,回答 5)。 我的前任牧人們總是邀請教會團體公開且一致 地表明樂意接納及鼓勵他們,好讓他們藉著祈禱、 聆聽天主聖言、經常參加教會禮儀、向子女傳授基 督信仰、行愛德及服事窮人、致力於正義與和平, 更加活出並增進對基督和教會的歸屬感。 耶穌善牧的聖經圖像(參:若十 11-18)概括了 耶穌從天父那裡領受的使命: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 教會應效法這種態度,如同母親那樣接納自己的子 女,為他們捨掉自己的性命。「教會蒙召成為天父 門庭大開的家園」。不可留下一扇關閉的門!一扇 關閉的門都不可有!「每個人都可在某方面參與教 會的生活,每個人都可成為團體的一分子。教會是 天父的家,那裡總有容人之處,不管他們身上帶著 甚麼包袱」(《福音的喜樂》47 號)。 同樣地,所有基督徒都蒙召效法耶穌善牧。基 督徒家庭尤其可以與祂合作,照顧受傷的家庭,在 團體的信仰生活中予以陪伴。每個人都要善盡其職, 採取善牧的態度。善牧認識自己的每隻羊,不將任 何一隻羊排除在祂無止境的愛之外。
家庭——節假日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8 月 12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8 月 12 日上午在 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從這 場要理講授開始,教宗將談論「敲響」生活節拍的 三大要素:節假日、工作和祈禱。當天,他首先解 釋節假日在家庭生活中的意義。以下是教宗方濟各 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今天我們踏上一條省思的小徑,談談所謂的「敲 響」生活節拍的三要素:節假日、工作和祈禱。 我們從節假日開始。今天我們將談談節假日。 首先要聲明一點,節假日是天主的一項發明。我們 記得《創世紀》敘述造物工程的記載中最後寫道, 剛才我們也已聽到:「到第七天,天主造物的工程 已完成,就在第七天休息,停止了所作的一切工程。 天主祝福了第七天,定為聖日,因為這一天,天主 停止了祂所行的一切創造工作」(二 2-3)。天主親 自教導我們,花些時間默觀和享受完善工作的成果 是多麼重要。我所說的工作,當然不僅局限於營生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和職業;從更加廣泛的層面講,工作包括我們人類 能夠與天主造化工程通力合作的一切行動。 因此,節假日不是懶洋洋地坐在沙發上或一醉 方休那種毫無意義的消遣。不是的!節假日首先是 懷著愛慕和感激之情端詳圓滿完成的工作,慶祝一 項工作。新婚夫婦們,你們也在慶祝訂婚美好時期 的工作,這多美啊!節假日也是注視正在成長的子 女或姪孫的時間,心裡想道:真美啊!它是注視我 們的家、我們接待的朋友、我們周圍團體的時間, 心裡想道:多麽好的事啊!天主在創造世界時這樣 做了,祂也將繼續這麼做,因為天主不停地創造, 此時此刻亦如此! 某個節假日或許恰逢我們遭遇艱難或痛苦的 情况,假期過得「苦不堪言」。然而,即使在這 樣的情況下,我們仍要向天主祈求力量,不讓光陰 白白流逝。在場的媽媽爸爸們深有體會:多少次, 你們為了愛子女而按捺下心中的不悅,讓子女能好 好地度過假期,享受生活的美好!這其中含有多 大的愛啊! 即使在工作環境中,我們也會在不耽誤工作的 情況下,偶爾「忙裡偷閒」:慶祝生日,參加婚禮, 祝賀新生命的誕生,以及舉行歡送或迎新的活動等
等。這些很重要。享受節假日非常重要。這是在生 產機器轉動的環境中的融洽時刻,對人有益處。 暫停職業工作的節假日是神聖時間,因為它提 醒男人和女人,他們是天主的肖像。天主不是工作 的奴隸,而是上主,因此我們也絕不該做工作的奴 隸,而是「主人」。這是一條誡命,一條人人須遵 守的誡命,無人例外!然而,眾所周知,有數百萬 男人和女人,甚至兒童淪為工作的奴隸!此時此刻, 仍有奴隸存在!他們受剝削,是工作的奴隸,這違 背天主,違背人性尊嚴!貪戀經濟利益和技術效能 主義,很可能將擾亂生命的人性節奏,因為生命有 自己的人性節奏。休息日,尤其是主日是讓我們用 來享受不生產不消費、不買不賣的樂趣。可是,我 們看到利潤和消費的思想意識也想吃掉節假日:節 假日有時被貶為一種「生意」,一種賺錢和花錢的 方式。難道我們就為此而工作嗎?貪圖消費便導致 浪費,它是惡性病毒,最終使我們比先前更加疲倦。 它損害真正的工作,並消耗生命。節假日失常的節 奏往往使青年受害。 最後,節假日的時間是神聖的,因為天主以獨 特的方式臨在其中。主日感恩聖事把耶穌基督的一 切恩寵帶入節假日內:祂的臨在,祂的愛,祂的犧牲,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祂使我們成為一個團體,祂與我們同在。如此一來, 工作、家庭、喜悅、每日的勞苦,以及受難和死亡 等一切事物,均獲得了自身圓滿的意義;萬物在基 督的恩寵內煥然一新。 家庭具有卓越的能力來了解、指導及扶持節假 日的真正價值。合家過節真美,美好至極!在主日 更是如此。難怪有人說,全家人一同過節才是善度 佳節! 同樣的家庭生活,若我們用信德的眼光看,我 們就會發現我們所付出的辛勞實在微不足道。我們 會發現它有如一件純樸的傑作,美麗正是因為它不 嬌柔造作、不虛偽,而且能夠融合真實生命方面。 我們會發現它就如天主在創造了男人和女人後所說 的「樣樣都很好」(參:創一 31)。可見,節假日 是天主的寶貴禮物,是天主賜予人類家庭的寶貴禮 物:我們不可毀掉這禮物!
家庭——工作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8 月 19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8 月 19 日上午在 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這 場要理講授中,教宗談論了生活節拍三大要素中的 第二大要素——工作。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 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在省思了家庭生活中節假日的重要性後,今天 我們談談它的互補要素——工作的價值。節假日和 工作,二者都是天主創造計劃中固有的成分。 一般而言,工作是維持家庭、撫養子女、確保 親人能體面生活的必要條件。對於一個認真誠實的 人,最大的光榮莫過於被稱為「一名工作者」,一 個勞作的人,一個在團體內不依附他人而生活的人。 我看到,今天有很多阿根廷人在場,用我們的話說, 這叫做「No vive de arriba」(自食其力)。 實際上,工作,無論哪種類型的工作,即使是 家務,也有益於公共福祉。在哪裡能學會勤勞生活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的品德呢?首要的場所是家庭。家庭通過父母的榜 樣教導工作的品德:爸爸和媽媽為家庭和社會的福 祉而效力。 在福音中,納匝肋聖家有如一個工人家庭,耶 穌本人也被稱為「木匠的兒子」(瑪十三 55),或 者乾脆被叫做「木匠」(谷六 3)。聖保祿也告誡基 督徒說:「誰若不願意工作,就不應當吃飯」(得 後三 10)。這可真是一個減肥的良方,不工作就別 吃飯!聖保祿指的顯然是某些人的虛假屬靈論;實 際上,這些人依靠他們的弟兄姐妹生活,「什麼也 不做」(得後三 11)。工作事務和精神生活在基督宗 教觀中一點都不相悖。明白這點很重要!一如聖本 篤所教導的,祈禱和工作可以且應該和諧共處。缺 乏工作也會損害精神,就如缺乏祈禱會損害實踐活 動那樣。 工作,我再重複一遍,無論哪種類型的工作, 都是人類真正的工作。它體現了人按照天主肖像受 造的尊嚴。因此可以說工作是神聖的,也因此就業 管理是人類和社會的一項重大責任,不能將其交在 少數人手裡或推給被神化的「市場」。若喪失就業 機會,社會也將受到嚴重損害。每當我看到有人沒 工作,有人找不到工作以及有人無法給家裡帶回麵
包,我便難過。每當我看到政府官員努力創造工作 機會,設法使人人都有工作,我便喜悅萬分。工作 是神聖的,工作為家庭帶來尊嚴。我們必須祈禱, 使每個家庭都不缺乏工作。 因此,工作和節假日一樣,都是造物主天主計 劃中固有的成分。在《創世紀》中,大地被描繪為 樂園,被委託於人的呵護與勞作(參:二 8,15),有 關大地之前的景象令人印象深刻:「在上主天主創 造天地時,地上還沒有灌木,田間也沒有生出蔬菜, 因為上主天主還沒有使雨降在地上,也沒有人耕種 土地,有從地下湧出的水浸潤所有地面」(二 4b6a)。這不是一幅浪漫的景象,而是天主的啓示; 我們有責任去徹底理解及領會這啓示。論述整體生 態的《願祢受讚頌》通諭也包含這訊息:大地的美 妙與工作的尊嚴生來就彼此結合。二者並駕齊驅: 人若耕種土地,大地就變得美麗。當工作脫離天主 與人的盟約時,當工作失去人的精神品質時,當工 作被掠為利潤至上邏輯的抵押品,當它輕視生命的 情感時,靈魂的墮落將污染一切:空氣、水、草地、 食物等等。市民生活敗壞,生活環境變質。其後果 是窮人和貧困家庭成為首當其衝的受害者。現代企 業常常表現出一種危險的傾向,認為家庭對勞動生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產率而言是一種阻礙、一個負擔、一個負面因素。 我們不禁要問:哪種生產率?為誰生產?所謂的「智 慧城市」無疑能提供豐富的服務和安排;然而,舉 例來說,它卻常常敵視兒童和老年人。 有時,制定計劃的人關心的只是一個人的工作 能力,依據經濟利益來決定是否予以安排、利用或 丟棄。家庭則是一張大檢驗台。若工作的安排拿家 庭作抵押品,甚至阻礙家庭的生活經歷,那我們便 能肯定地說,人類社會已開始與自己作對! 在這種形勢下,基督徒家庭面臨著一項巨大挑 戰,領受了一份艱巨使命。她們推行實踐天主的創 造原則:人的身份、人際關係、繁衍子嗣,以及透 過工作化土地為家園、化世界為可居之所。失去這 些原則將是十分嚴重的事,我們的共同家園中已有 太多裂痕!我們任重而道遠。有時候,基督徒家庭 面對目前的社會就猶如達味面對巨人哥肋雅,但我 們知道這場戰鬥的結局!這需要信德和機智。在此 歷史性艱困時刻,願天主引領我們以喜悅和希望回 應祂的召喚,祂召喚我們去工作,好使我們自己和 我們的家人享有尊嚴。
家庭——祈禱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8 月 26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8 月 26 日上午 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這次正好 是他就職以來的第一百次。在要理講授中,教宗談 論了生活節拍三大要素中的第三大要素——祈禱。 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我們已經省思了家庭如何度過節假日和工作時 間,現在我們來談談「祈禱的時間」。基督徒經常 抱怨自己缺少時間:「我應該花更多時間祈禱;我 願意祈禱,可總是沒有時間」。這樣的遺憾我們總 能聽到。當然,這種遺憾是真誠的,因為人心總在 尋求祈禱的機會,即使自己並未覺察到;若尋求無 果,心則不寧。然而,為使心靈和祈禱相遇,我們 應該在心中培養對天主的「炙」愛,一往情深的愛。 我們可以作個簡單的反省。我們的確全心信賴 天主,真的希望天主幫助我們解決難題,確實感到 有義務感謝天主。這一切都理所應當。可是,我們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對上主是否懷有一點愛?天主對我們的思念是否感 動我們,令我們驚訝,使我們變得溫順? 我們想想歸納十誡的最大誡命:「你當全心、 全靈、全力,愛上主你的天主」(申六 5;參:瑪 廿二 37)。這條誡命使用了愛意濃濃的表達方式, 並將這愛傾注在天主身上。因此,祈禱的精神即在 於此。我們若能領悟這種精神,就永遠不會找不到 時間祈禱。我們能否想像天主有如使我們保有生命 的撫摸,在這個撫摸之前一無所有呢?我們是否想 過,任何事物,甚至死亡都無法使我們與這撫摸分 離?還是我們認為天主只是偉大的,是創造萬物的 全能者,掌控一切行為的審判者呢?當然,這一切 都對。不過,只有當天主是我們的愛中之愛時,以 上所言才有圓滿的意義。到那時,我們會感到幸福, 或許還會有些困惑,因為祂思念我們,更愛我們! 這難道不令人驚歎嗎?天主以父親的愛撫摸我們, 這難道不感人嗎?這多麽美妙!祂能夠很容易讓我 們認出祂是至高者,祂賜予我們祂的誡命,等待我 們的回應。天主非但這麼做了,祂還在不停地這樣 做。祂在我們的人生道路上陪伴我們、保護我們、 愛我們。 我們如果心中沒有燃起對天主的愛火,我們的
祈禱熱忱就無法持久。我們也會「如同外邦人那樣」 喋喋不休,一如耶穌所說的;或者「如同假善人一樣」 立在街頭祈禱(參:瑪六 5,7)。一顆愛天主的心能 使一個無言的意念,例如在聖像前的呼求,或向聖 堂示意的親吻成為祈禱。看到媽媽教小孩向耶穌和 聖母示意親吻,真好。在這舉止中含有多大的溫柔 啊!此時,兒童的心已化為祈禱的場所。這是聖神 的恩典。我們切莫忘記為我們每個人祈求這恩典! 因為天主的聖神以其特殊的方式在我們的心中吶喊: 「阿爸」-「父啊」,並教導我們像耶穌那樣呼喚「父 啊」,這是一種我們永遠無法靠自己尋得的方式(參: 迦四 6)。祈求聖神的這項恩典是我們在家中學會 的。若我們學會以叫「爸爸」、「媽媽」的那種自 發性去學習稱呼天主的話,我們便永遠學到這稱呼。 若能這樣,家庭生活將永遠處在天主愛的懷抱中, 自動自發地找到時間祈禱。 我們非常清楚,家庭生活複雜而緊張、繁忙而 勞累。時間總是很少,永遠不夠用,有太多事要做。 有家庭的人很快學會去解連偉大的數學家們都不會 解的方程式:在二十四小時內做四十八小時的事! 不是嗎?有些媽媽和爸爸能為此贏得諾貝爾獎。在 二十四小時內做四十八小時的事!我不知道他們是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如何做的,但他們採取行動,做到了!家庭有多少 工作啊! 當一個人懷有祈禱的精神時,他就將時間交給 天主,走出總是沒有時間的生活煩惱,在必要的事 上找到平安,發現意想不到的恩典的喜悅。瑪利亞 和瑪爾大姐妹倆在這方面是很好的例子,我們已經 聆聽了福音中關於她們的事跡;她們都從天主那裡 學會家庭生活節奏的和諧,即節假日的美好、工作 的安詳、祈禱的精神(路十 38-42)。她們愛耶穌, 耶穌的到訪對她們而言如同是過節。終有一天瑪爾 大也會明白,待客的工作固然重要,但並非全部; 像瑪利亞那樣聆聽上主才是真正緊要的事,才是「最 美好」的時光。祈禱出自聆聽耶穌,誦讀福音。你 們不要忘記每天閱讀一小段福音。祈禱出自與天主 聖言的密切關係。我們在家中有這密切關係嗎?我 們在家中有福音書嗎?我們全家人是否有時也一起 誦讀福音呢?我們在誦念玫瑰經時是否默想福音? 在家中誦讀及默想的福音有如一塊好麵包,滋養眾 人的心。早晨和晚上及我們圍坐在桌子前時,我們 要學會一起簡單地祈禱。這時,耶穌就來到我們當 中,如同祂前去瑪爾大、瑪利亞和拉匝祿家中那樣。 有一件事我非常在意,我看到在城市裡有很多
兒童還沒學會劃十字聖號!你們這些媽媽、爸爸應 該教導子女祈禱,教他們劃十字聖號,這是為人父 母的一項光榮任務! 無論家庭處於順境還是逆境,我們都要在家庭 祈禱中為彼此代禱,好使我們的每位家庭成員都得 到天主愛的護佑。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家庭——福傳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9 月 2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9 月 2 日上午在 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當天教宗講 解了家庭與福傳的關係,這是教宗以家庭為主題的 系列要理講授的最後一個單元。以下是教宗方濟各 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在這以家庭為主題的要理講授之旅的最後一站, 我們看看家庭如何善盡傳播信仰、傳遞信德的責任, 無論在家庭內,還是在家庭外。 乍一想,我們腦海中可能會浮現福音中的幾句 話,它們似乎認為親情與跟隨耶穌相互抵觸。比方 說,那幾句眾所周知、我們剛剛聽到的激烈言辭:「誰 愛父親或母親超過我,不配是我的;誰愛兒子或女 兒超過我,不配是我的。誰不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 隨我,不配是我的」(瑪十 37-38)。 當然,耶穌說這話並不是要廢除第四誡。第四 誡是第一條針對人的大誡命,前三條涉及人與天主
的關係,這一條則涉及人與人的關係。然而,我們 也不能認為主耶穌在為加納新人行奇跡後,在聖化 男女的夫妻關係後,在把子女歸還家庭生活後,要 求我們漠視這些關係!這不是正確的解釋。相反地, 當耶穌談及信仰天主為先的原則時,找不到一個比 親情更有意義的比喻。況且,這些家庭關係在信仰 與天主的愛的經驗內得到轉變,被更為寬廣的意義 所「填滿」,變得有能力超越自己,建立起一種意 義更加廣泛的父性和母性,也會接納與自己無親無 故的人,把他們當作兄弟姐妹。有一天,有人對耶 穌說祂的母親和弟兄在外面找祂,耶穌指著祂的門 徒回答那人說:「看,這就是我的母親和我的兄弟! 因為誰奉行天主的旨意,他就是我的兄弟、姊妹和 母親」(谷三 34-35)。 愛的智慧買不到,也賣不掉,它是家庭天賦的 最大成就。我們正是在家庭中,在愛的智慧氣氛內 學習成長的。愛的「法則」是在家庭中學會的,不 然的話人很難學會這個法則。這正是天主為使我們 眾人理解祂而使用的語言。 鼓勵讓家庭關係服從信仰,使其處在人和上主 的盟約之內,並不是有辱這些關係;相反地,是保 護這些關係,使其擺脫自私,守護它們不受到貶抑,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救助它們從而獲得不死的生命。在人的交往中傳播 一種家庭式的關係,這是對各民族的祝福,使大地 重獲希望。當親情轉化為福音見證時,親情將具備 不可想像的能力,讓人親手觸摸天主的工程,那是 天主在歷史中成就的工程,那是耶穌在祂遇到的男 人、女人和兒童身上所成就的事業。只因一個微笑 就神奇般地消除了一個被遺棄兒童的絕望,使他重 新開始生活,我們便因此明白為什麽天主在世界上 的作為遠大於千篇神學論文。只因一個男人和一個 女人能夠為別人的孩子,而不只為自己的孩子冒險 和獻身,這告訴我們許多科學家都不再理解的愛的 行為。在這些親情背後暗藏著比言語更具說服力的 誠摯行動。這是愛的舉動,值得人深思。 回應耶穌召叫的家庭把世界的治理重新交托於 人與天主的盟約。今天,你們設想一下這種見證的 進一步擴展。我們想想,若把歷史(社會、經濟、 政治)的舵盤最終交托於人與天主的盟約,好使人 以顧及後代子孫的眼光掌舵,大地和家園、經濟和 工作的議題就會演奏出極為不同的樂曲! 若我們從教會做起,重新讓聆聽天主聖言並付 諸實行的家庭做主角,我們就會成為加納婚宴的好 酒,如同天主的酵母那樣發酵!
事實上,家庭與天主的盟約今天受召與現代城 市的集體荒漠化作鬥爭。我們的都市因為缺少愛, 缺少微笑,變成了荒漠。有許多娛樂,許多浪費時 間、討人歡喜的事物,卻沒有愛。一個家庭的微笑 能克勝我們都市的荒漠。這是家庭的愛得勝。任何 經濟和政治工程學都無法取代家庭的這一貢獻。巴 貝耳計劃建造毫無生機的摩天大樓;天主的聖神則 使荒野開滿鮮花(參:依卅二 15)。我們應該走出 精英集團的大樓和保險庫,重新遷入芸芸眾生的社 區與廣場,向家庭的愛開放。 神恩的共融,那賦予婚姻聖事的神恩和賜予獻 身天國者的神恩之間的共融,必將把教會變為一個 與天主相遇的充滿家庭氣氛的場所。讓我們在這條 路上前行,不要失去希望。哪裡有一個充滿愛的家 庭,那個家庭就能以自己愛的見證,溫暖整座城市 的心靈。 請你們為我祈禱,讓我們彼此代禱,好使我們 有能力認出和承受天主的探望。聖神將為基督徒家 庭帶來歡樂的凌亂,人類的城市將走出沉淪!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家庭——團體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9 月 9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9 月 9 日上午在 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講 授中談了家庭與基督徒團體的關係。以下是教宗方 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今天我請大家把注意力停留在家庭與基督徒團 體的關係上。這關係可以說是一種「自然」的關聯, 因為教會是一個靈性家庭,家庭則是一個小型教會 (參:《教會憲章》9 號)。 基督徒團體是那些信奉耶穌的人的家,是人與 人之間相互友愛的泉源。教會在子民中行走,在男 人和女人、父親和母親、兒子與女兒的歷史中行走: 這是上主尤為重視的歷史。世界的重大事件都載入 史冊,保存其中。但是,人類愛情的歷史則直接銘 刻在天主心裏;它是存留到永遠的歷史。這是生命 與信德的場所。家庭是我們進入這段歷史的入門之 地,是不可替代、不能磨滅的。這段圓滿生命的歷
史,其最終的結局是在天國永遠享見天主的聖容, 但起點卻在家庭!因此,家庭是如此的重要。 天主子沿著這條路學習了人類歷史,且徹徹底 底地走完了這條路(參:希二 18;五 8)。重新瞻 仰耶穌和這密切關聯的標記真美!祂生在一個家庭, 在那裡「學習了解世界」:一個作坊、幾戶人家、 一個不起眼的小鎮。然而,在祂三十年的這種體驗 中,耶穌領會了人的境遇,在祂與天父的共融及祂 的使命中接納了這境遇。然後,當耶穌離開納匝肋 開始公開生活後,祂在自己周圍建立了一個團體, 一個「會眾」,即團聚一處的人。這就是「教會」 一詞的意思。 在福音中,耶穌的會眾具有家的形態,一個好 客之家;這個家不專屬某個派別,不封閉:其中有 伯多祿和若望,也有饑餓的人和口渴的人、外鄉人 和受迫害的人、罪人和稅吏、法利塞人和群眾。耶 穌不停地接納和教訓眾人,包括那些不再期盼在有 生之年能與天主相遇的人。這對教會而言是多麼深 刻的一堂課!門徒們被揀選是為了照顧這個會眾, 這個屬於天主的好客之家。 為了讓耶穌的這個會眾團體在今天依然活躍, 就必須重振家庭與基督徒團體的盟約。我們可以說,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家庭和堂區是兩個實現愛的共融場所,這共融在天 主那裡找到最終的泉源。一個真正遵循福音的教會 不能不具有好客之家的形態,總是敞開著大門。關 閉大門的聖堂、堂區、機構不該稱作教會,而該稱 作博物館! 今天,這是一個關鍵的盟約。「面對意識形態、 金融和政治的『權力中心』,我們要把自己的希望 寄託於這些身負福傳使命、充滿人性溫暖、以關懷 和參與為基礎的愛的中心」(聖座家庭委員會編撰, 《豪爾赫.馬里奧.貝爾格里奧訓導——教宗方濟 各關於家庭和生命,從 1999 年至 2014 年》,梵蒂 岡書局出版社 2014 年,189 頁);這愛的中心也以 相互寬恕為基礎。 今天,加強家庭與基督徒團體關係的任務已經 不可推卸,且迫在眉睫。當然,為找到更新這盟約 的智慧和勇氣,需要豐厚的信德。家庭有時向後退 縮,說自己勝任不了:「神父,我們是一個可憐的 家庭,甚至有點搖搖欲墜」,「我們無能為力」;「我 們家中已經存在許多問題」,「我們沒有能力」。 這些話是真的。實在沒人當得起,沒人能勝任,沒 人有能力!若沒有天主的恩寵,我們將一事無成。 一切都是天主賜予我們的,是白白賜予的!然而,
上主從來都不會空著手來到一個新的家庭。我們要 牢記祂在加納婚宴所做的事!的確,若我們把自己 交託於上主手中,祂必會為我們行奇跡。當上主臨 在於那個家庭時,祂所行的是每日的奇跡! 基督信仰團體自然應該發揮自身作用,設法克 服過於以領導自居和過於把持職務不放的心態,應 該促進人際對話,以及相互間的了解與尊重。家庭 則應採取主動態度,感受到有責任將自己寶貴的恩 典帶給信仰團體。我們大家都必須意識到,基督信 仰需要在與眾人分享生命的寬闊視野上發揮作用, 家庭和堂區必須為整個社會做出奇事,見證一種更 具有團體性的生活。 在加納,耶穌的母親「善導之母」也在。讓我 們聆聽她說了些什麼:「耶穌無論吩咐你們什麼, 你們就作什麼」(若二 5)。親愛的家庭,親愛的堂 區團體,若我們從這位母親身上得到啟發,並實踐 耶穌對我們的一切教導,我們必會目睹奇跡,目睹 每日的奇跡!謝謝!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回顧古巴美國聯合國牧靈訪問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9 月 30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9 月 30 日上午 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他在要理 講授中回顧了他在古巴、美國和聯合國的國際牧靈 訪問。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今天的公開接見將在兩個地方舉行:在這廣場 上,也在保祿六世大廳,那裡有許多病人正通過大 屏幕參與活動。由於天氣不佳,我們決定讓他們留 在室內,那裡會更放心些。讓我們彼此聯結,相互 問候。 前幾日,我在古巴和美國進行了牧靈訪問。訪 問的起因是我想參加世界家庭大會,而舉辦地很早 之前就已定在費城。這個「原始計劃」隨後擴大為 訪問美國和聯合國總部,後來又擴展至古巴,並以 古巴作為行程的第一站。我要再次感謝卡斯特羅總 統、奧巴馬總統和潘基文秘書長對我的熱情款待。 我也衷心感謝我的主教弟兄和所有合作者,他們為
此訪問付出了巨大努力,並對激勵他們的教會充滿 了愛。 我以「慈悲使徒」的身份到訪古巴,這片充滿 自然、文化和信仰之美的土地。天主的慈悲遠勝於 每道傷痕、一切衝突、各種意識形態;我以這慈悲 的目光擁抱了海內外、超越了一切分裂的全體古巴 人民。一百年前被宣為古巴主保的科夫雷愛德聖母 是古巴人民心靈緊密團結的象徵。我前去朝覲了這 位希望之母,這位引導正義、和平、自由與修和之 路的母親。 我與古巴人民共同懷著對聖若望保祿二世的預 言成為現實的渴望:古巴向世界開放,世界也向古 巴開放。不再有封閉,不再有貧困剝削,而是體面 的自由。這條路震撼了許多古巴青年的心:它不是 逃避和便捷致富的道路,而是肩負起責任、為近人 服務、關懷脆弱者的道路。這條路必須從深受苦難 的古巴人民的基督信仰根基中汲取力量。我特別勉 勵司鐸和所有度奉獻生活者、學生和家庭走上這條 路。藉著聖母瑪利亞的轉禱,願聖神使我們播撒的 種子茁壯成長。 從古巴前往美國:這是一段具有象徵意義的旅 程,是一座在天主助佑下正在建設的橋樑。天主始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終願意建設橋樑,豎起隔牆的常是我們!隔牆必將 倒塌! 在美國我先後訪問了華盛頓、紐約和費城。 在華盛頓,我會晤了政府官員、普通百姓、主 教、司鐸和度奉獻生活者,以及最貧困和倍受排斥 的群體。我告訴他們美國和美國人民最大的財富是 它的精神和道德傳承。因此,我鼓勵他們在忠於國 家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建築社會,這原則就是天主創 造所有人都是平等的,且享有不可剝奪的權利,例 如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權利。這些價值觀受到 大眾的認可,在福音中獲得自身的圓滿,而偉大的 加利福尼亞宗徒方濟各會士胡尼佩羅·塞拉神父被封 聖就是明證。聖胡尼佩羅·塞拉指出了喜悅的道路 ——前去與他人分享基督的愛。這是基督徒的道路, 也是每個懂得愛的人的道路:不把愛佔為己有,卻 與他人分享愛。在這宗教和倫理基礎上,美國誕生 並成長起來;在這基礎上,美國能夠繼續成為自由 和友善之地,繼續為更加正義和友愛的世界貢獻一 己之力。 在紐約,我訪問了聯合國總部,問候了那裡的 工作人員。我與聯合國秘書長、與近幾屆聯合國大 會和安理會主席們進行了會談。面對世界各國代表,
我追隨我幾位前任的腳步,更新了天主教會對聯合 國、對該機構促進發展與和平角色的鼓勵,並特別 呼籲為照料受造界作出一致和實幹的努力。我也強 調了應制止並預防對種族或宗教少數群體、對平民 百姓的暴力行徑。 懷著和平與友愛的意向,我在世貿中心遺址與 各宗教代表、眾多遇難者親屬和極富多元文化的紐 約市民一同作了祈禱。同樣懷著和平與正義的意向, 我在麥迪遜廣場花園主持了彌撒聖祭。 無論是在華盛頓還是在紐約,我都探訪了幾家 慈善和教育機構,它們標示著天主教團體,即司鐸、 修女、會士和平信徒在這些領域所付出的巨大貢獻。 牧靈訪問的高潮是在費城的家庭大會,可以說, 藉著家庭的「折射」這場大會也擴展到全世界。家 庭,即男人和女人的繁衍盟約,回應了今日世界的 巨大挑戰。這是一項雙重的挑戰:破碎化和大眾化, 這兩個極端相互依存,共同支撐著消費主義的經濟 模式。家庭之所以是這項挑戰的回應,因為家庭是 社會的細胞,能夠保持個體性與集體性之間的平衡; 與此同時,家庭可以成為以可持續方式管理自然財 富和資源的楷模。家庭也是整體生態的主角,因為 家庭是社會的主體,其中包含著地球人類文明的兩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大基本原則:共融原則和繁衍原則。聖經的人文主 義為我們呈現了這樣一副圖像:結合而繁衍的人類 夫婦,被天主置於世界花園內,是為了耕種和保護 這座花園。 我要向費城總主教沙皮蒙席致以友愛、熱切的 感謝,感謝他在籌辦這場大會時所付出的辛勞和他 對家庭所持的憐愛、熱情與厚愛之情。事後看來, 世界家庭大會的訊息,甚至它的見證出自美國絕非 偶然,而是天主的聖意。這個國家在上個世紀獲得 了經濟和科技的長足發展,但並沒有否認自身的宗 教根源。此刻,這同樣的宗教根源要求我們從家庭 開始,為全人類的益處省思和改變發展模式。謝謝!
家庭精神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10 月 7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10 月 7 日上午在 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以家庭為題 的世界主教會議正在梵蒂岡召開,教宗藉此機會談 到教會和家庭關係中的幾個面向,講解了「家庭精 神」對社會的重要。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 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世界主教會議已於幾天前開啟,主題為:「家 庭在教會和當代世界上的聖召和使命」。在主耶穌 道路上行走的家庭,對於見證天主之愛的工作至關 重要;因此,家庭堪當得到教會傾其所能的照顧。 在今天,世界主教會議蒙召對教會的這種關切與呵 護作出詮釋。首先,讓我們以祈禱和關注陪伴世界 主教會議的整個進程。在這段時期,我們的要理講 授將從全人類的益處著眼,省思教會和家庭關係中 的某些面向。我們可以說,教會和家庭的關係絕不 可被拆散!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若仔細環顧今日男女的日常生活,便馬上可看 出到處都需要打一劑「家庭精神」的強心針。的確, 人建立公民、經濟、司法、職業、國民關係的方式 似乎非常有理性,重形式並安排妥當,卻也非常「失 去水分」、枯竭、沒有個性特徵。這種建立關係的 方式有時令人無法忍受。儘管它希望將所有人都包 括在這些形態內,但實際上卻把越來越多的人遺棄 在孤獨和被淘汰的境地。 這就是為什麼家庭為整個社會展開了一幅更 具人性化的前景:為子女開啟了生命的視野,不 僅包括眼界,還包括其他各種感官,以呈現出一 種建立在自由締結的愛的盟約上的人際關係。家 庭使每個成員感到需要彼此忠貞、誠懇相待、相 互信賴、合作及尊重;家庭鼓勵人去建設一個適 合人居住的世界,相信彼此能夠信賴,在困境中也 如此;家庭教導人言出必行,尊重每個人並彼此擔 待。我們人人都必須意識到,在對弱小、脆弱、受 到傷害,甚至在生活行為上最糟糕者的關注上,家 庭的角色不可被取代。在社會中,踐行這種態度的 人,定是吸納了家庭精神,而不是受到競爭和追求 自我實現的影響。 那麼,儘管這一切都被人所知,在當今社會的
政治和經濟事務中卻沒有給予家庭應有的份量,家 庭沒有受到認可和支持。我還要說的是,家庭不僅 沒有得到適當的認可,甚至不再被人接受!有時候 我不得不說,當代社會即使用它全部的學術與科技, 也不能將這種知識轉化為更加和睦的社會生活。在 一個與人類基本關係毫無牽連的官僚主義習氣下, 不僅公共生活越來越受到阻撓,甚至社會和政治風 氣也經常顯示出墮落的跡象,遠遠低於家庭教育的 最低限度。這些跡象是:人受到侵犯,遭到粗俗對 待及被漠視。在這種情況下,與之完全相反的技術 至上論和違反道德的家庭觀便湊合在一起,而且彼 此呼應。這實在是一種自相矛盾的現象。 在今天這個確切時刻,教會能識別出關於家 庭和真正家庭精神的歷史使命,從認真改變自身 生活來展開這項使命。我們可以這樣說,「家庭精 神」為教會是一份憲章:基督信仰必須如此體現, 必須如此做。經上明確記載,聖保祿說:「你們從 前是遠離天主的人……,現在你們已不再是外方人 或旅客,而是聖徒的同胞,是天主的家人」(厄二 19)。教會應該是天主的家。 耶穌在召叫伯多祿跟隨自己時曾說要使他成為 「捕人的漁夫」;因此,伯多祿需要一張新網。我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們可以說,今日家庭是伯多祿和教會使命的一張最 重要的網。這網絕不是使人做俘虜!相反地,它把 許多人從遭遺棄和冷漠,從能淹沒人的惡水中解救 出來。家庭很清楚什麽是屬於子女的尊嚴,而不是 奴隸或陌生人,或只是一個身份證的號碼。 從這裡,從家庭中,耶穌開始了祂在人群中的 生活,教導人們天主沒有忘記他們。從這裡,聖伯 多祿獲得了行使他牧職的力量。從這裡,教會在服 從導師訓誨的前提下,出海捕魚;教會若能這樣, 定能收穫奇跡。祝願在受到聖神激勵下的世界主教 會議的神長們,能以熱情大力推動教會拋棄舊網, 以信賴主耶穌聖言的心態前去捕魚。讓我們為此熱 切祈禱!再者,基督曾許諾並向我們保證說:父親 縱然不善,尚且不會拒絕把麵包給予饑餓的兒女, 天主豈能不將聖神賜與那些熱切懇求祂的人(參: 路十一 9-13),即使他們不完善。
對子女的許諾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10 月 14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10 月 14 日上午 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當天的 要理講授中,教宗談到父母在生育子女時對子女作 出的「許諾」,表明這樣的許諾容不得輕率。以下 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今天,由於天氣有點難以預料,可能會下雨, 因此這場公開接見同時在兩個地方舉行:我們在這 廣場,還有七百名病人在保祿六世大廳通過大屏幕 參與活動。讓我們一同以掌聲問候他們。 耶穌今天的話非常強硬:「世界因了惡表是有 禍的」。耶穌是實際派的,祂說:「惡表固然免不 了要來,但立惡表的那人是有禍的」。在開始要理 講授前,我願意以教會的名義,為最近在羅馬和梵 蒂岡發生的醜聞請求寬恕,請求你們寬恕。 今天我們省思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我們對 孩子的許諾。我說的不是在日常生活中為了逗他們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開心或為了叫他們不哭鬧,為了激勵他們認真做功 課或叫他們停止任性而作出的尋常許諾(或許是某 個單純的小把戲:給你一塊糖等類似的許諾)。我 說的是另一種許諾,是更為重要的許諾,這許諾攸 關他們對生命的期待,對人的信賴,關係到他們能 否明白天主的名字是一個祝福。這是我們向他們作 出的許諾。 我們成年人已做好準備把兒童視為生命的指望。 我們都說:孩子是生命的指望。我們也很容易感動 地對青年人說,他們是我們的未來,這是真的。但 我有時候問自己,我們是否以同樣的嚴肅態度對待 他們的未來,對待孩子們和青年人的未來?我們應 該常常省思的是這樣的一個問題:對於我們在生育 子女時向他們作出的許諾,我們保持著多大的忠誠 度?我們把他們帶到世上,這是一個許諾,我們對 他們許諾了什麼呢? 接納與呵護、關懷與關切、信賴與希望,這些 都是基本的許諾,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愛。我 們許下了愛的諾言,這愛體現在接納、呵護、關懷、 關切、信賴和希望上,但最大的許諾是愛。愛是迎 接一個新生命誕生的最佳方式,我們在尚未開明悟 前就學會了愛。
我很高興看到父母們在我經過他們時把他們的 小孩帶到我跟前。我問:「多大了?」他們答:「三 個星期,四個星期,求天主降福孩子。」這也是一 種愛。 愛是男人和女人對每個子女作出的許諾,從他 們擁有生育子女的念頭時開始。孩子們來到世界, 期待著這份許諾得到肯定:他們全身心地等待著, 既信賴又無助。只要看看孩子們就可明白這點,無 論他們屬於哪個種族,處在何種文化和生活條件! 倘若期待落空,孩子們會被一種「醜聞」,一種難 以承受的醜聞所傷害,且傷得很嚴重,因為他們不 具備詮釋的能力。他們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天主 從小孩的生命之初就守護這個許諾。你們記得耶穌 是怎麼說的嗎?孩子的天使映射著天主的目光,天 主的視線永遠不離開孩子(參:瑪十八 10)。那些 背棄子女信任的人是有禍的!孩子們以全然的信賴 把自己置於我們最初作出的許諾,這將是我們受審 判的準則。 我懷著對各位極大的尊重,也以非常坦率的態 度補充另外一點。孩子們與生俱來對天主的信賴絕 不該被傷害,尤其不該被我們(或多或少在無意識 當中)打算以自己來替代天主的意圖所傷害。天主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與幼小心靈之間的親密和神奇的關係絕對不該被侵 犯。這是一種真實的關係,是天主所願意和受天主 保護的關係。孩子一出生就做好了感受到被天主所 愛的準備,他們為此做好了準備。當子女能夠感受 到這愛是針對他們的那一刻,他們也就明白了存在 一位愛小孩的天主。 孩子出生後,在獲得滋養和呵護的同時,也開 始確立愛的精神品質。愛的舉動可以通過給孩子起 名、分享語言、交流目光和表示微笑體現出來。這 樣,孩子們就能學會人際關係的美好,這美好出自 我們的心靈,尋求我們的自由,接納他人的差異, 把他人視為對話者予以認可和尊重。這是第二個奇 跡,這是第二個許諾:我們做父母的,把我們奉獻 給你,為的是把你還給你自己!這就是愛,這愛帶 著天主愛的火花!你們做父母的,擁有天主給予兒 童的這種愛的火花,你們是天主傳遞愛的工具,這 實在是美好之極! 我們只有用耶穌的目光注視孩子,才能明白 捍衛家庭就是保護人類的意義!孩子們的觀點就是 天主子的觀點。同樣地,教會藉著聖洗聖事對兒童 作出巨大的許諾,並要求父母和基督徒團體為此而 努力。耶穌的至聖母親——天主子藉著她來到我們
中間,像小孩子那樣被愛和生下——使教會有能力 遵循她的母愛和信德的道路。大聖若瑟——接納並 保護耶穌的義人,勇敢地尊重了天主的降福和許諾 ——使我們眾人有能力和配得上迎接天主派到世上 的每個孩子,接納臨在孩子身上的耶穌。謝謝!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愛情的忠貞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10 月 21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10 月 21 日上午 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當天的 要理講授中,教宗以「愛情的忠貞」為題,省思了 「婚姻許諾」的意義。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 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在上週的默想中,我們省思了父母對子女作出 的重大許諾。這許諾可追溯至父母在愛中思索,或 子女剛在母胎中受孕的時候。 在仔細觀察後,我們可以補充道:每個家庭都 建立在這許諾的基礎上。請認真想想這句話:家庭 的身份是建立在這許諾之上。可以說,家庭的存在 有賴於男女相互作出的愛情與忠貞的許諾。這許諾 意味著負起接納和教育子女的責任;但它也體現在 照顧年邁父母、保護和照料家中弱小成員以及相互 幫助上,從而塑造自己的品質,接納自己的限度。 婚姻的許諾擴展到了與家庭中每位父母及子女同甘
共苦、向公民社會與公共利益慷慨開放的範疇。家 庭的自我封閉是一種矛盾,好似許諾的喪亡,而使 家庭誕生和生存的恰恰是許諾。我們絕不要忘記: 家庭的身份始終是一個可以擴大範疇的許諾,它可 延伸至每個家庭和全人類。 在我們的時代,以忠於家庭生活的許諾為榮的 情況似乎已經非常罕見。一方面,這是因為人們為 滿足私欲而不擇手段,縱容任何關係;自由似乎也 被提升為一項不容置疑的原則。另一方面,這也是 因為婚姻關係和對共同利益的責任僅受到法律的約 束。但事實上,沒有人願意看到自己的愛情出於他 人對財富的垂涎,或被迫而為。愛情,包括友情在 內,其魅力源自這樣的一個事實:建立關係卻不失 去自由。愛是自由的,家庭的許諾是自由的,這是 一種美。缺乏自由則不存在友誼;缺乏自由則不存 在愛;缺乏自由則不存在婚姻。 因此,自由和忠貞並不對立,反而相互扶持, 不論在人際關係中,還是在社會關係中都是如此。 其實我們應該想想:在全球溝通的文明中,出爾反 爾在不同領域的泛濫、對不遵守諾言和背信棄義的 縱容,將帶來多大的損失!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忠貞的確是一種自我兌現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的許諾,在自願守信的基礎上成長。忠貞是一種信 賴,需要真正的彼此分享;忠貞是一種希望,需要 由共同培養。 談到忠貞,我想到了我們的祖輩,我們的祖父 們所說的話:「在那個時候,人們為達成某項協定, 只須握個手就行,因為當時的人言而有信。」這也 是一種社會現實,它的根源在於家庭:男人和女人 在握手後一同前行,終生不渝。 遵守諾言是人類真正的傑作!如果我們看到它 的勇敢之美,我們會為之震撼,但如果我們鄙視它 的勇敢堅毅,我們會失去方向。如果我們達不到忠 貞的心靈奧跡,任何愛情關係,甚至一切友誼、任 何形式的愛、所有的公益福祉都不會達到我們的渴 求與希望。我說忠貞是「奧跡」,因為它的力量與 信念不管怎樣始終讓我們痴迷與驚嘆。遵守諾言, 忠於許諾,是無法買賣的。這不能靠武力來強迫, 但為了維護它也不能不作出犧牲。 任何一所學校都不能教導愛的真理,如果家庭 不這麼做的話。任何一項法律都不能規定人接受這 份人性尊嚴瑰寶的美麗與傳承,如果愛與繁衍的人 際關係不把它銘刻在我們血肉之中。 兄弟姐妹們,我們應當恢復對愛情忠貞的社會
榮譽:恢復對愛情忠貞的社會榮譽!我們應該向無 數在日常生活中行奇跡的男女表示讚賞,唯有這樣 才能為他們所更新的家庭基礎,每個社會賴以生存 的基礎提供保障。天主將世界託付給祂所造的人並 把忠於愛情和繁衍許諾的原則銘刻在人身上,這不 是偶然的,而是一項永恆的祝福。 如果聖保祿可以說,家庭關係神秘地揭示了一 個攸關主耶穌和教會關係的真理,那也意味著教會 在這關係中蒙受了一項祝福,教會在教導和要求人 保持忠貞之前首先應該常常學習忠貞。我們對許諾 保持忠貞也常常得益於天主的恩寵和仁慈。對教會 而言,關愛處在順境或逆境中的人類大家庭是一種 榮譽!求天主幫助我們保持這份許諾。我們也為世 界主教會議的神長們祈禱:願上主降福他們的工作, 使他們在創新中保持忠貞,堅信是主耶穌,是祂最 先遵守了祂的許諾!謝謝!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在家庭中相互寬恕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11 月 4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11 月 4 日上午在 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當天的要 理講授中,教宗談到家庭是學習相互奉獻與寬恕的 場所。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世界主教會議已於不久前結束,它深刻省思了 家庭在教會和當代世界的聖召和使命。這是一項恩 寵的盛事。會議結束時與會神長把他們的《結束報 告》交給了我。我願意這份文件能公之於眾,好使 眾人都能參與這段為期兩年的議程工作。但現在還 不是討論這份《結束報告》的時候,我本人還得對 它進行一番默想。 在這段時期,生活並沒有停止,尤其是家庭生 活沒有止步!親愛的家庭們,你們始終在行走。你 們已經在具體生活的頁面上不斷寫下了家庭福音的 美好。在這個有時會變得缺乏生命與愛的世界,你 們每天述說著婚姻與家庭的大恩典。
今天我希望強調這一點:家庭是「訓練相互奉 獻與寬恕」的偌大場所;少了奉獻與寬恕,任何愛 都無法長久存留。若不奉獻,若不寬恕,愛不會存 留,不會持久。在耶穌親自教導我們的祈禱經中, 也就是《天主經》中,祂叫我們祈求天主「寬恕我 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祂還加以評 論道:「你們若寬免別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 寬免你們的;但你們若不寬免別人的,你們的父也 必不寬免你們的過犯」(瑪六 12,14-15)。若不寬恕, 就無法生活,或至少無法活得好,在家庭中尤其如 此。每天我們都有彼此對不起的地方,必須記得這 些因我們的脆弱和自私所犯下的過錯。但我們應當 做的,就是立即治癒我們所造成的創傷,重新建立 我們所傷害的家庭情感。若時間過去太久,一切則 會更加困難。有一個簡單的秘方可以醫治創傷,化 解矛盾。它就是:丈夫與妻子、父母與子女、兒媳 與婆婆在沒有道歉、沒有修好之前不要結束一天的 生活!倘若我們學會及時請求原諒並彼此寬恕,創 傷就會痊癒,婚姻就會強健,家庭就會成為更加穩 固的家園,能支撐我們大大小小惡行的衝撞。因此, 我們不必發表長篇大論,只需一個愛撫的表達便足 矣:僅一個愛撫的表示,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能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重新開始。絕不可讓不和結束一天的生活!明白嗎? 如果我們在家庭中能學會以這種方式生活,我 們走出家門後也會這麼做,無論我們在哪裡。大家 很可能對此持懷疑態度。許多人,包括基督徒在內, 認為這很誇張。他們說:是的,話說得漂亮,卻做 不到。感謝天主,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我們正 是因為得到了天主的寬恕,我們便也能寬恕他人。 因此,在我們每次誦念《天主經》時,耶穌叫我們 每天重複這句話。在一個有時沒有憐憫心的社會, 絕不能缺少像家庭這樣能夠在其中學習相互寬恕的 場所。 世界主教會議重新點燃了我們對這方面的希 望:寬恕及請求寬恕的能力是家庭聖召與使命的一 部分。實行寬恕不僅挽救家庭免於分裂,也使家庭 能夠幫助社會沒有那麼多惡行,不那麼殘酷。是的, 每項寬恕的舉動都能修補家庭的裂縫,加固家庭的 牆壁。親愛的家庭們,教會始終陪伴在你們身邊, 幫助你們把家庭建在耶穌所說的磐石之上。我們不 要忘記耶穌在建房比喻前說的這段話:「不是凡向 我說主啊主啊的人就能進入天國;而是那些承行天 父旨意的人」。耶穌又說:「到那一天,許多人要 對我說:主啊!主啊!我們不是因你的名說過預言,
因你的名驅過魔鬼嗎?但我要向他們聲明:我從來 不認識你們」(參:瑪七 21-23)。毫無疑問,耶穌 的言辭如此強硬,目的是喚醒我們,召叫我們悔改。 親愛的家庭們,我向你們保証:如果你們能夠 越來越堅定地走真福之路,學習並教導相互寬恕, 整個教會大家庭為天主寬恕的更新力量作見証的能 力也將越來越大。否則,即使我們在宣講時侃侃而 談,或許我們也能驅逐某些魔鬼,但主耶穌最終將 不承認我們是祂的門徒,因為我們沒有能力寬恕和 讓別人寬恕我們! 基督徒家庭確實能為今日社會和教會貢獻良 多。因此,我希望家庭在慈悲禧年中能重新發現彼 此寬恕的寶藏。讓我們祈禱,使家庭能日益活出修 和,建築修和的具體道路,不使任何人因自己的罪 債而感到被遺棄。 懷著這個意向,讓我們一起說:「我們的天父, 求你寬恕我們的罪過,如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 一起來:「我們的天父,求你寬恕我們的罪過,如 同我們寬恕別人一樣。」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家庭歡樂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11 月 11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11 月 11 日上午在 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當天的要 理講授中,教宗談到家庭的歡樂,以及家庭歡樂與 感恩祭的關係。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今天我們將省思人在幼年期就已知曉的一種家 庭生活的特質:歡樂,也就是分享生活財富的習性 並且樂意這樣做。分享和懂得分享是一項珍貴的美 德!它的象徵,它的「聖像」,就是聚在家庭餐桌 周圍的家庭。同桌進餐指的不僅是分享食物,也分 享感情、敘述和事件,這是一份極其重要的經驗。 在節假日、生日或紀念日時,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頓 飯。在某些文化中甚至在葬禮時也有一起吃飯的習 俗,藉以安慰因失去親人而悲痛的人。 家庭歡樂是準確測量家庭關係是否健康的溫度 計:如果在家庭中有某些不順心的事,或者看不到 的創傷,在吃飯時就可一目了然。若一個家庭幾乎
從不一起吃飯,或者吃飯時互不交談,只是看電視 或智能手機,這個家庭就「缺少了家的感覺」。當 子女在餐桌上沉迷於電腦或手機,不在意別人說什 麼時,這將不再是一個家庭,而是一間旅館。 基督宗教擁有歡樂的特殊聖召,這是眾所周知 的。主耶穌很喜歡在餐桌上教導人,有時候把天國 比喻為節日的筵席。耶穌也選擇在餐桌上將祂的精 神遺產交給祂的門徒,即祂在最後晚餐時做的事, 將其濃縮為紀念祂犧牲的舉動:祂的身體與血的祭 獻也就是救恩的飲食,滋養著真正持久的愛情。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可以說家庭是參與感恩祭 的「家」,因為家庭把自己的歡樂經驗帶入感恩祭, 家庭向普世歡樂的恩寵開放,接納天主對世界的恩 寵。藉著參與感恩祭,家庭從自我封閉的考驗中獲 得淨化,在愛情與忠貞上更為堅固,並按照基督的 心意擴展了自己的友愛疆界。 在這個存在太多封閉與隔閡的世代,由家庭 所生並由感恩祭所擴大的歡樂,成了一個關鍵的時 機。感恩祭和它所滋養的家庭可以克勝封閉,建 設接納與愛德的橋樑。是的,家庭教會的感恩祭, 有能力把歡樂與相互友善的活性酵母歸還給團體, 是一所不怕衝突的人性包容的學校!任何一位弱小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者、孤兒、脆弱者、無自衛能力者,受傷和絕望、 沮喪和被遺棄的人,都能從家庭感恩祭的歡樂中獲 得滋養,恢復精神,受到保護和接納。 家庭美德的記憶有助於我們理解。我們本身已 經認識且仍在認識的奇跡,就是當一位母親不僅對 自己的孩子,也對其他人的孩子給予關注和關切、 照料與呵護時將會發生的奇跡。直到昨天,院子裡 的所有孩子只要有個媽媽就足夠了!更有甚者,我 們都清楚知道,一個民族中的父親們若能時刻準備 投入保護眾人子女的行動,因為他們把眾人的子女 們視為一項共同的財富,並樂意且自豪地這樣做, 這個民族將會多麼地強大。 今天許多社會環境阻礙了家庭的歡樂。真的, 今天確實不容易。我們應該設法恢復家庭的歡樂, 在吃飯時互相傾訴與聆聽。不要一片死寂,那種死 寂不是隱修院的靜默,而是自私的無聲:每個人只 關注自己的事,要麼電視,要麼電腦,互相不交談。 不,我們不要這樣的死氣沉沉。讓我們恢復家庭的 歡樂,使之與時俱進。家庭歡樂似乎成了一個可以 買賣的事物,其實不然。食物不再象徵財富的公平 分享,不能抵達那些缺乏麵包和關愛的人。在富裕 國家,我們被誘導去消耗過多糧食,然後再為過度
消耗採取補救措施。這種荒謬的「生意」使我們不 再關注真正的飢餓,身體和精神上的飢餓。當家庭 歡樂消失時,自私將會出現,每個人只關心自己的 事。很多時候,廣告把歡樂降低為下午茶的慵懶和 甜品的欲望。而與此同時,卻有太多的弟兄姐妹吃 不到飯。真的有些慚愧! 讓我們再看看感恩祭宴席的奧跡。主耶穌為眾 人掰開了祂的身體,傾流了祂的血。真的,任何分 裂都無法抵擋這共融的獻祭;只有虛偽、與罪同流 合污的態度能將它排除在外。任何隔閡也無法抵擋 這脆弱不堪的掰開之餅和傾流之酒,即主耶穌唯一 身體的聖事所具有的威力。充滿活力的基督徒家庭 聯盟若能以它的好客之道面對、承受和擁抱每日的 苦與樂,並與感恩祭的恩寵合作,就能以它包容與 拯救的力量營造歷久彌新的共融。 基督徒家庭將展示它如此廣闊的真實視野,這 也是眾人的,所有被拋棄和受排斥者的、普世萬民 的慈母教會的視野。我們祈願這種家庭歡樂能在即 將到來的慈悲禧年的恩寵時期不斷茁壯和成熟。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好客之門
教宗方濟各 2015 年 11 月 18 日週三要理講授全文: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 11 月 18 日上午 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慈悲特 殊禧年即將來臨之際,教宗以「好客之門」為題作 了要理講授。以下是教宗方濟各要理講授的全文: 親愛的弟兄姐妹,早安! 我們已走到了禧年的門檻,禧年近了。在我們 前面的是門,不僅有聖門,還有另一種門,天主慈 悲的大門。這門多麼美好啊!它接納我們的懺悔, 給予我們天主的寬恕。這門慷慨敞開著,我們只要 鼓起一絲勇氣就能跨過門檻。我們每個人內心都有 些沉重的負擔。我們都是罪人!讓我們善用即將來 到的聖年,跨過天主慈悲的門檻。天主永不疲倦地 寬恕我們、永不疲倦地等待我們!祂注視著我們, 常在我們身邊。勇敢些!讓我們進入這扇門! 今年十月召開的世界主教會議,大力鼓舞了每 個家庭和整個教會,讓我們在這扇敞開的門前相 會。教會被鼓勵去敞開自己的門,與主耶穌一同
走出去,會晤那些在此艱難時期偶爾猶豫、偶爾迷 惘的旅途子女。基督徒家庭特別被鼓勵為主耶穌打 開門,祂帶著祂的祝福與友誼正等候進入。若天主 慈悲的門總是敞開的,我們教會的門,我們團體的 門,我們的堂區、機構,我們教區的門也應是敞開 的,這樣我們眾人才能走出去,將天主的慈悲帶給 人。禧年意指天主慈悲的大門,但也指我們教會敞 開的小門,好讓主耶穌進來,或者讓上主出去,祂 許多次成了我們的結構,我們的自私及許多事物的 囚犯。 主耶穌從不破門而入:祂也會徵求許可。《默 示錄》寫道:「我立在門口敲門,誰若聽見我的聲 音而給我開門,我要進到他那裡,同他坐席,他也 要同我一起坐席」(三 20)。讓我們想像一下, 主耶穌在敲我們的心門!《默示錄》最後一幕偉 大神視如此預言天主的城說:「她的門白日總不關 閉」,意思是門總是開著的,「因為那裡已沒有黑 夜」(廿一 25)。世界上有些地方是不需要用鑰匙 鎖門的,這樣的地方仍然存在。但在很多地方安裝 防盜門已經成為常例。我們不該向在我們的生命、 家庭、城市及社會生活上必須使用這種系統的觀念 投降。教會生活更不該如此,這樣會很可怕!一個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教宗方濟各
家庭教理
教宗方濟各家庭教理 梵蒂岡電台免費授權公教報使用文稿中譯本 梵蒂岡電台華語部網站 http://zht.radiovaticana.va
製作團隊名單 (依筆劃): 阮秀美修女(公教報總編輯) 徐邦雄(校對) 高詠聰(文稿搜集╱校對) 陳志均(設計╱排版) 黃家俊(編輯) 鄒蘊妍(文稿搜集╱校對 ) 公教報版權所有
公教報 香港中環堅道 16 號教區中心 11 樓 電話(852)25220487 傳真(852)25213095 電郵 kkp@kkp.org.hk 2016 年 1 月
梵蒂岡電台翻譯 公教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