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xed Gear tI 's tim
! e d i r o t e
01
象徵自由、無拘無束 什麼是單速車? 單 速 車 (single speed) 泛指無變速單車,亦可 稱為死飛,固定齒輪單 速 車 (fixed gear), 其 特徵為無變速、無手煞 車、無法空轉,向前腳 踩踏板輪子才可前進, 也因為沒有手煞車,需 向後踩踏板子產生反方 向力來減速以及煞車。
單速車構造零件少,維 修成本低,穿梭在充滿 單行道且人群中多的紐 約巷弄,運送效率高, 象徵自由、無拘無束, 傳到日本才與潮流文化 結合,但在日本與其他 國家則有安全相關的法 令規定,若沒有加裝煞 車則不可隨意騎在一般
街道。單速車約在 7 年 前 傳 入 台 灣, 其 特 殊 騎乘技術吸引喜愛玩滑 板、BMX 極 限 單 車 的 年輕人群,而快遞員使 用的郵差包,還有為了 避免褲子捲到輪軸,所 穿 著 的 窄 褲 管、 捲 褲 管,這些都是由快遞文 化衍生而來。
「讓騎車變成最時尚的 事情」,這種存在於街 頭、 象 徵 自 由 與 奔 放、 極簡文化的單速車熱潮 正襲捲全台。 輕快地踩著踏板,無拘無束地 穿梭在城市的各個角落,享受 迎面而來的速度感與空氣的流 動,這不只是一項交通方式, 也不只是休閒活動,這是許多 人熱衷的一股潮流,屬於現代 人的文化。
為什麼騎單速車會變成 許多人熱衷的事? 由於近年來油價不斷地
上漲,而全世界對於空氣的 環境保護意識也更加地強 烈,讓許多原本依賴汽機車 的人改變了他們的生活習 慣。還有現代人對於身體的 健康更加地重視,健身與瘦 身風氣也是時下正夯,因此 騎單速車儼然成為現代人生 活 中 相 當 盛 行 的 一 種「 文 化」。
為什麼這股單車潮流會 越來越受到大家歡迎? 有些人說他們喜歡那種騎車 時簡單又自由的快感,有些 人覺得騎單速車是趕上潮流 的一項時尚休閒運動,其他 人則有較深奧的說法:他們 認為騎單速車能夠產生一種 人與機器共同生存的合作關 係,有那種可以讓車身與騎 車的人合而為一體的體驗。 另 外, 也 有 人 覺 得 愛 騎 單
速車因為他們就是喜 歡能夠毫不費力的在 擁擠的交通中自在穿 梭, 以 及 讓 微 風 輕 打 在 臉 上 的 舒 適 感。 不 管 原 因 為 何, 現 今 騎 乘單速車的文化已深 植人們的心中。 其實單車生活已在台 灣 盛 行 多 年 了, 幾 年 前, 台 灣 單 車 熱 剛 流 行 時, 一 開 始 是 登 山 車, 再 來 公 路 車 熱, 而這一兩年在街上看 到單速車的機會也漸 漸 提 升 了。 而 這 種 無
變速、無手煞車、固 定齒輪的單車、無法 空轉,需不停踩踏才 能前進,起緣於 1890 年代奧運場地車賽, 1980 年代美國紐約、 舊金山單車快遞興 起,將單速車帶上街 頭。 不管是把騎單速 車當作是一種休閒娛 樂、運動或健身,還 是通勤的交通方式, 單速車的魅力使現代 人已經把騎車融入在 生活當中。
Fixed style 就是一種生活態度 Fixed Style 社長 阿達 擁有一家單車美式餐廳 Nest burger 車齡四年 社團創團至今三年 單速車樣式 簡約 復古 車子對個人而言:是一種生 活 態 度 你 是 什 麼 Style 車 就是什麼 Style
只要你傾心一個單純、輕鬆的騎車環境 就歡迎加入這個大家庭 「 只 要 你 有 熱 忱, 不 分 你 我、 不 分 車 種、 不 分 廠 牌, 就 算 是 剛 入 門 的 新 手, 不 論 使 用 的 是 招 車 或 是 復 古 鋼 管 車, 只 要 你 傾 心 一 個 單 純、 輕 鬆 的 騎 車 環 境, 就 歡 迎 加 入 這 個 大 家 庭。」 懷 著 對 騎 車 的 熱 忱; 秉 持 著 單 純 的 理 念,Fixed Style 在 2011 年 的 台 北 創 立, 並 成 為 北 部 最 大 的 單 速 車 團, 而 這 個 社 團也是台北唯一不是以 單 速 車 店 組 成 的 車 團。
社 團 成 立 三 年 多, 成 員 來 來 去 去, 從 當 初 少 少 的 三、 四 個 人, 到 現 在 百 人 夜 騎 的 盛 況, 這 股 單速車的熱潮還持續在 蔓 延。 社 長 阿 達 說「 當 初只是希望能認識更多 車 友, 從 三 個 人 開 始 邀 請 周 邊 的 朋 友, 籌 到 了 十個人就這樣騎了一年 多, 如 果 在 路 上 看 到 騎 Fixed gear( 單 速 車 ) 的 人, 也 會 高 興 的 和 他 們 打招呼邀請他們一起來 騎 車。」 社 團 成 員 人 數
還持續在攀升,而 Fixed Style 每個禮拜五也都會 固定在西門六號出口夜 騎 ( 地點以網站公告為 主 ),活動當中也可以看 到不只是騎單速車的朋 友, 甚 至 是 騎 Ubike 或 是不同車種的朋友參加 夜 騎 活 動。 社 長 也 表 示 歡迎各大車店與品牌能 與 他 們 一 起 合 作, 為 車 友們提供一個良好的騎 車 環 境, 他 也 希 望 喜 愛 騎單車的朋友也能一起 加入 Fixed Style。
背後辛酸與人前支持的力量 「一路走來也遇過很多事,騎車這 種事是非常需要熱忱的,我們一開 始是三人成團,之後越來越多人參 家,但有些人騎車只是因為酷、因 為帥,這種通常都騎不久,之後莫 名其妙就消失了,夜騎活動也不會 再來。」社團成立三年多,一開始 的積極推廣,造就現在越來越多人 願意去瞭解有關單速車的這項興趣 和知識,每個禮拜周五晚間的固定 夜騎,也累積的相當多的回憶,單 車同好彼此的感情也越來越深,一 起騎過的地方更是不計其數,當然
也就有著許多回憶中讓人印象深刻 的有趣小插曲。 「每次我們有在定點舉辦活動的 時候,都有一個香腸伯會來旁邊賣 香腸,等到我們活動結束,人群散 去,剩下工作團隊收拾善後,常常 整理完活動場地天都快要亮了,準 備回家時,他就會遞上剛烤好的幾 根香腸給我們所有工作人員,真的 有被感動,那種溫馨是買不到的。」 許多緣分是很奇妙的,尤其是在背 後的默默支持,更會成為無形的巨 大力量。
騎單車做公益 需要靠很多的活動慢慢讓更多人看到單車運動的文 化、讓人對社團有興趣,想一起參與
一個社團成立的不容易,需要靠 很多的活動慢慢讓更多人看到單車 運動的文化、讓人對社團有興趣, 想一起參與。在每年的每個時節有 各式各樣的活動,從螢光夜騎、白 色 party、到每年一大盛事萬聖節 的百鬼夜騎,社團成員每個人發揮 極致創意裝扮自己,以最恐怖的姿 態在半夜騎上街頭,讓大家看到社 團活動的多元,更能注意到 Fixed Style 當中所有成員的溫暖互動。
慢慢壯大的團體最不能缺少的 就是做公益 除此之外,慢慢壯大的團體最不 能缺少的就是做公益「每個年度的 尾聲我們都會去拜訪木柵的關愛之 家,除了捐贈物資之外也與關愛之 家的小朋友一起玩樂並協助照顧, 讓許多參與的車友都能夠為公益付 出些愛心和關懷,也帶著滿滿的幸 福與感觸回家。我們會在社團網站 發表這個活動,希望大家能抽出自 己的時間前來參與,活動都會利用 夜騎以外的白天時間,自己的團隊 也會事先聯絡好,大家再騎著單車 一同前往關愛之家」社長阿達和我 們解釋社團公益活動的運作。「我 們會收集車友帶來的物資或捐款, 再去臨近的家樂福添購奶粉和捐贈 品(我們會有車友開車載運物資) 想前往的車友可以騎車到集合點或 搭捷運前往」從來不限制進入社團 或參加活動的門檻,只要想參加都 會希望大家能一起同行。
周邊商品的發售 Fixed Style 社團並非營利組織,只 是私下幾個愛騎車的大男孩創立的社 團「一開始我們是三人成團,沒有想 過之後會變成幾百個人一起夜騎,累 歸累,看到自己努力有結果還是非常 有成就感。」 也隨著時間過去,參與人數越來越 壯觀,更需要有加強的管理,許多社 員就自發性地跳出來幫助,久了也組 織成團內的核心幹部群,也因為如此, 社團需要一寫籌辦活動的資金,便開 始製作了社團內的周邊商品「像是一
開始最基本的社團貼紙,到後來有在 發售的 T 恤,冬天的帽 T,帽子,最 後有零錢包等等的小東西,我們都會 把金額作為社團籌備活動的資金,或 是拿去做公益。」商品的製作也是團 內幹部的心血結晶,當然也是受到社 團團員的廣大好評,每每商品一出幾 乎都在短時間內售完,最後演變成周 邊商品出品前所有人都會蓄勢待發。 努力有了回報,相信 Fixed Style 社團往後會有更多讓人驚豔的周邊小 商品,令人期待。
「單車王國」荷蘭單車文化 提到單車,就讓人聯 想到有「單車王國」之 稱的荷蘭。荷蘭有 1600 多 萬 人 口, 卻 有 1900 多 萬 輛 自 行 車; 換 言 之,每個荷蘭人都會有 一輛 ( 包含一輛 ) 以上 的自行車,一輛為通勤 所用、一輛為假日休閒 所用、亦或是台方便旅 行且可免費帶上火車的 折疊車。 造成荷蘭單車文化 如此盛行的原因在於, 二次世界大戰後,荷蘭 經濟起飛,汽車逐漸取 代自行車,但交通事故 不斷。一群致力於自行 車安全的社運人士開始 反制汽車,造成大規模 的社會運動,進而影響 荷蘭推出鼓勵以自行車 代步的決議。經過三十 多 年 努 力, 民 眾 重 新 發現騎自行車的種種好
處,不只省錢、方便、 健康,更是值得推廣的 全民環保綠色運動。 台灣在近五年內也 大幅度地提高了自行車 的使用率,台北也首創 了 U-Bike 的 服 務 且 至 今成績不俗,甚至每個 熱門的租借點都要排 隊。 但 若 要 說 台 灣 人 以自行人為代步工具為 主,還是有極大差異。 至於為什麼台灣不能像 荷蘭一樣呢?其實最大 的主因還是在於地理環 境與天氣因素。荷蘭與 台灣在夏天的氣溫差異 大,台灣最高氣溫就可 高 達 36 度! 台 灣 的 單 車行者在與天氣對抗時 的艱辛也就成為一大因 素。對於台灣的騎單車 的人來說,比起通勤, 單車的意義顯然是運動 為主。
再來是荷蘭的地形相較於 台灣是較為平坦的,時而 上坡時而下坡的山地地形 也是台灣單車族的一大負 擔。 熱愛自行車通勤的資 深記者--鐵馬革命作者 Jeff Mapes 曾說,荷蘭自 行車文化是荷蘭人獨有、 無法複製的生活態度,自 行車在荷蘭之所以可以普 及是因為跟生活緊密相 連。自行車路線規劃會與 旅遊的景點及住宿設施連 結,讓遊客的需求與當地 居民的經濟脈動能結合在 一 起, 清 晰 的 路 線、 路 標、地圖,更提供自行車 旅客完整、必要的資訊, 因此這種綠色鐵馬之旅總 是在荷蘭各地流行著。 荷 蘭 在 多 年 的 努 力 下,路權觀念也比台灣成 熟了許多。台灣的建築密 度極高,在虎口般的馬路 上人車爭道,導致單車族 只能騎上自行車道或人行 道,配套措施也仍未完善 的情況下,台灣的環境對 單車族並非友善。 但在政府結合了台灣 的美景特色,打造了約 80 條風景自行車道,也讓國 際讚嘆台灣的進步之大, 建設成果更獲得歐洲自行 車聯盟(ECF)的肯定。 其中,台灣的日月潭自行 車道更被 CNN 譽為是全 球最美的 10 大自行車道 之一。
加入單速車樂活好處多 「單速車流行自快遞 文 化, 在 紐 約、 東 京、 舊 金 山、 倫 敦、 巴 黎 等 以腳踏車為主的城市都 正在盛行著。」 現代人生活繁忙,工作 步調緊湊,生活總是被 公 司 業 務、 金 錢 壓 力、 老闆等等壓得喘不過氣 來,如何正確的抒壓變 成現代人生活中的重 要 的 課 題, 這 時 候, 單 速車就是一個很好的選 擇!單速車不但能夠在 讓人達到有氧運動的效 果,讓人可以輕鬆做到 運動,更可以讓人自在 的享受徜徉在風中的快 感,騎士們可以自由的 訓練自己的技巧,為自
己訂定目標、在騎乘單 速車的過程中尋求成就 感以及抒壓感。每天下 班後可以到河堤,輕輕 鬆鬆的騎車,在掌控車 子中釋放整天的壓力, 順便可以看看風景,多 麼的輕鬆自在。 前面介紹到的社團 也是你加入單速車行列 的好選擇!有一群可以 一 起 騎 車 的 好 友, 讓 你可以邊騎車邊認識大 家,每週一起享受運動 的快感,在運動中找到 歸屬感,這難道不是一 件令人開心的事嗎?社 團定期舉辦的活動也很 吸引人,例如百鬼夜騎 等,都能讓你在單速車
生活中找到不同的回憶 跟樂趣。 在這個講究樂活、簡 單的時代,單速車已經 悄悄的滲入新一代年輕 人的生活。許多知名藝 人例如:張震、陳意涵、 王陽明、陳勢安等,都 是單速車的愛好者,對 騎士們而已,單速車是 一種挑戰自我及學習的 態度。而這股風潮也越 來越吹向一般民眾了! 現 在, 大 家 都 能 夠 輕鬆簡單就擁有一台單 速車,享受簡單生活的 日子。心動嗎?快點去 訂製一台專屬於自己的 單速車,加入樂活生活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