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 YU-JEN Portfolio @NCKU '18 '21
劉育任 教育 / 2016-18 國立臺南一中 2018-23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 經歷 / 2018 微光國際 實習 2019 查少峪建築空間研究室 實習 技能 / Adobe Photoshop/illustrator/Indesign/After Effect Rhino Grasshopper Autodesk AutoCAD Autodesk Revit 聯絡 / liuyujen1210@gmail.com 0937663496
2
01_ 都市學園
Strolling Along Walls 02_ 複合工作場
Floating Hub 03_ 緩慢行旅
Rowhouse Flaneur 04_ 出走
敬拜所 05_Freshmen Project
潮汐蟲之家 06_Others
_
4 _
12 _
18 _
26 _
34 _
43 3
都市建築學園_Wall Strolling
4
都市建築學園_Wall Strolling
01_ 都市建築學園 _
Strolling Along Walls 校園邊界 / 都市牆體 / 建築教育 / junior year / @ 成大光復校區
希望透過放置一條都市尺度的牆體,試圖重新整理 大學路的開放性、界定各個族群的使用。同時界定 都市和建築系館那「隔而不絕」的關係,並試圖創 造一些不同使用族群之間的互相穿透。
5
區這側卻有許多活動透過非正式的構 造伸到舊溪谷上,例如鐵皮屋作為後 院和洗衣空間,或是種植瓜果的棚架 等。 這讓我想到或許類似的元素也可以被 放到大學路上,來打破大學路的都市 分界。 6
地面開放性 鐵路地下化之後,大學路會成為台南走 出車站的步行要道。而光復校區很多的 圍牆也會跟著消失。 就成大的規畫而言,光復校區則相對是 斷裂的。例如中正堂段,有相當寬的開 放空間,但是也因為圍牆的關係缺乏滲 透。而到了球場段,就被當成是校園的 邊緣,球場、停車場、圍牆都被擠到最 邊緣,只剩下狹小的人行道。導致整個 光復校區的街面都只是過道的性質而沒 有停留。 再者,校園的開放性也沒辦法跨越大學 路。有 些是因為 紋理上就 是很實的街 廓,有些則因為是收費停車場,所以用 圍牆阻隔。 為此,我希望在基地的街面創造一種壓 縮 / 放鬆交錯的韻律,去調整這個堅硬 的邊界,同時也去對應對面學校的未來 走向。 使用族群 在街面創造的韻律也會影響到整個基地 上不同族群的使用分區。街面上的韻律 是屬於學校和大學路的,會是對面學生 活動的延伸。而街廓內的韻律則是屬於 居民的,包括這裡的國宅的居民以及將 來二期的社會住宅的居民,所以他們的 活動空間就會是在東側基地以及二期的 基地,以及西邊街角公園,靠近榮民中 心的部分。 而屬於建築系的空間則是利用西 側基 地,因為街面的壓縮而留出來的區域。 所以大部分的工作室和評圖場域會配置 在這裡。 7
加工設備 設計中心 (策展、管理演講、設備、對外事務) 希望在當地的族群跟建築系之間創造一些交流 的機會。在這個帶狀的都市牆體上會有一些懸 掛的量體,是轉臺的延伸的陽臺,會成為系館 的人在走樓梯時的非正式交流場域。而在低樓 層則是變成展場。我認為展場是可以直接吸引 外系學生和居民進到系館的契機。而這個樓梯 轉台的展場的量體就會變成像是一個穿越的契 機,如果說本來的這條帶狀是一種族群間的分 隔依據的話。 而這個展場、藝廊的線其實是跟地面層的開放 空間層級、分區都是連結的,所以可以形成一 種動線上在非地面層跨越都市牆體的可能。 而在地面層上,我會試圖根據剛剛那個開放空 間的族群層級,用樓梯、鋪面以及這個帶狀本 身的量體感去圍塑出軟鋪面或是硬舖面的地面 廣場。 8
都市建築學園_Wall Strolling
FLOW & STATIC
9
都市建築學園_Wall Strolling
5F 10
都市建築學園_Wall Strolling
11
複合工作場 _Floating Hub
12
複合工作場 _Floating Hub
02_ 複合工作場 _
Floating Hub co-working/ 設計媒合 / 地方創生 / 私密性 / @ 台南中西區 _ 西門海安路口
地方產業能量的新釋放 想像未來的產業和辦公行 為是流動的、以討論和創意發想為主導的 當 TDR 在台南出現,他們所扮演的角色是居民、傳產和新 產業的媒合者、並以漂浮的 hub 空間為代表 以回 型的板、圓柱作為單元、並在利用板之間交疊、連 結的關係決定其上的公、共、私領域分布
13
複合工作場 _Floating Hub
草模發展
極
端
垂
直
垂
直
-
水
平
極
端
水
平
元素組構 此次草模階段的發展,是從第一期的 四里活動中心中取出主要的元素,並將 之分解為板、柱、洞等基本元素,再行 重組。 最開始是先依照計畫的需求,確定空 間總量。並在這樣的總量限制下,把基 本元素以「極端垂直」和「極端水平」 兩種方式作組合。在這樣的過程中,可 14
以在不考慮細項機能的狀況下,找出基 本元素的組合方式。 接著利用這樣的組合方式,作出在垂 直和水平的中間值,並將基地的都市通 道、面向等納入考量,定下了量體的配 置方式,同時也確定了平面上動線、挑 空、結構的秩序。並因此可以在其後的 模型將細項的機能置入。
複合工作場 _Floating Hub
15
複合工作場 _Floating Hub
公共私的層級 將元素拆分、重組、連結,並以重組的 結果去分析其公有 共有 私有的關係, 再依這樣的層級去對應工作空間中所需要 的各種機能。 16
複合工作場 _Floating Hub
配置策略 將量體分為南北兩區,南側以工作空間為主,北側則供台南品牌基地作 展覽與工作坊等。南北中間留出中庭,而西側也與民宅之間保留距離, 以此延續街廓內既有的巷弄紋理,創造新的都市通道,並以地面層的商 業機能和展場面對此通道。 二層以上的工作場域以開放的 hot desk(共享辦公空間)為主,而面對 轉角處則設置沙發區、休息區、圖書區等公用空間。而面對內側的都市 通道,則是以討論是、小評圖場等,讓人們工作的場景能成為都市景觀 的一部份。 17
緩慢行旅_Rowhouse Flaneur
18
緩慢行旅_Rowhouse Flaneur
03_ 緩慢行旅 _
Rowhouse Flaneur 舊城新生 / ⾧屋 / 產業合作 / junior year / @ 台南中西區 _ 中正國華商圈
在台南,一個以豐富觀光資源自傲的城市,短居空 間一直不斷地演化著。而此次題目討論的是,當短 居空間遇上了一股體驗經濟的趨勢、以及一座正在 逐漸仕紳化的舊城,它該如何驅動街廓中的流動, 並透過空間體驗建立都市的新意象。
19
關於基地 位於正興街、國華街和中正路所夾出 的街廓。與上述幾條 1920 年代市區改 正而生的計畫道路不同,街廓內充滿 了數世紀以來累積的既成巷道,構成 台南獨有的蜿蜒紋理,而⾧屋則以特 定的節奏成排站立其中。如此紋理留 出了屬於台南巷弄的滲透感,也成為 某種獨特的文化資產,孕育了近年來 著名的正興商圈、國華商圈等觀光場 域。 但與街廓表層的榮景不同,街廓深處 的舊住宅群卻要面對社區老化,漸漸 被遺棄。同時,表層的觀光商圈也開 始面臨仕紳化的命運,原先促成此地 觀光盛景的特色店鋪開始外移,也代 表了此地設計能量的流失。
滲透感的重現和意義 在這次設計中,主要使用的手法是重現街廓內的⾧型紋理以 及狹縫滲透的空間感受。在基地裡一排的⾧屋中,若是出現 一些狹小的縫隙,則特別能夠誘導視線和動線的穿透。這樣 的穿透還對狹縫另一側的期待感。因此,有幾項條件會成為 吸引人滲透行為的因素,包含:A. 狹縫另一側的端景、B. 因 突出的雨遮等產生的明暗差、C. 狹縫兩旁的活動等。 採用這樣的手法,不只是因為這樣的狹縫在尺度上是吸引人 的,功能上能夠誘導人滲出 滲入街廓、活化街廓內的都市 通道。同時也是希望透過重現 延伸舊紋理,引入新使用者, 重新建立台南在人們心中的空間意象。 20
緩慢行旅_Rowhouse Flaneur
21
緩慢行旅_Rowhouse Flaneur
關於計畫 由台灣時裝品牌 Dleet 和台南市府共同合作,在正興 中正街區內設立品牌旅宿。計畫上,品牌旅宿並非 只局限於住宿,同時必須能彰顯其品牌價值和設計動 能。與住宿的結合正好能引出 Dleet 品牌充滿社群感 生活感的面向。希望把計畫定位成「將 Dleet 帶入 生活的實驗」。 短居的接待櫃台與品牌的試穿 體驗中心結合,入住 者可以在入住時即選擇想要試穿的品牌服飾。而接待 大廳也連結到住宿單元和旅宿中的各項共用機能如咖 22
啡廳、書房、共享廚房、試衣間等,使用者可以穿著 品牌服飾重現日常中的各種場景―穿著 Dleet 工作、 閱讀、烹飪、甚至是在城市通道中遊走,販賣的不再 只是單純的服飾或住宿,而是一種體驗和記憶。 另外,在 Dleet 的商品本身以外,顧客的社群感也來 自對品牌的參與感。因此,計劃中也有讓 Dleet 的新 銳設計師能夠駐村的工作室。而這也讓住宿者有機會 親身看到 Dleet 的服裝在被設計、討論、製作的過程。
緩慢行旅_Rowhouse Flaneur
23
緩慢行旅_Rowhouse Flaneur
城市行人的滲入 由於西邊的 co-working space 留出了中間的庭院、並且 用頂部懸浮的量體提示了和西市場的串聯關係。因此在 這次的設計中也留出了中間的廣場,讓它變成一個東西 向的都市通道,能夠流動到兩端的西市場海安路以及西 市場。 南側以抬昇的量體創造出明暗差、並以中間的磚屋作為 端景,讓人可以沿著量體之間的狹縫進入基地裡。 北側讓三個小量體之間的活動可以橫向串聯,包含天橋 和地面層的開口,讓狹縫兩側的活動可以被看到,用這 樣的方式引導人的滲透。 24
緩慢行旅_Rowhouse Flaneur
25
出走 _ 敬拜所
26
出走 _ 敬拜所
04_ 出走 _
敬拜所
身體性 / 人體尺度 / 開啟感官 / 繞行 / sophomore year /
漁光島沙洲,遺台南的喧囂而獨立。位於安平區西 側的三鯤鯓島,與舊台南間隔著近郊的海埔新生 地。前往漁光島就宛如在一座圍城中找到一個通往 海洋的破口,是台南的居民尋找秘境的過程。
27
出走 _ 敬拜所
28
出走 _ 敬拜所
從台南出走到漁光島,立面 從市區的繁雜漸變成近郊住宅區 的統一面貌,尺度也漸漸放大、 開 闊, 路 樹 帶 來 穩 定 單 調 的 節 奏,心境漸趨穩定。路途上隱約 可以聽見遠方海潮的聲音。雖然 一直要到過了住宅區、經過漁光 橋、穿過了木麻黃林,才是真正 視覺上看到了海,卻好像一路上 處處皆能感受到對於沙洲、海岸 的預示。 這樣的預示和其後的揭示, 讓人想起東方傳統建築中對神聖 空間的處理:透過繞著中心曲折 的路徑、空間的收放和層次,來 預示對中心的體驗;並以此拉⾧ 感覺上的空間深度,放慢人的速 度,在過程中打開感官。在基地 上, 我 希 望 重 現 這 樣 的 空 間 體 驗,創造一個以樹木和海洋為對 象的敬拜空間。
29
出走 _ 敬拜所
30
出走 _ 敬拜所
31
出走 _ 敬拜所
32
出走 _ 敬拜所
短居所
33
FreshmenProject_潮汐蟲之家
34
FreshmenProject_潮汐蟲之家
05_Freshmen Project_
潮汐蟲之家 基本設計 / 紙漿 / 空想建築 / 重新詮釋圖像 / freshmen year/
透過重新詮釋底圖,轉換成二維的圖像,再在三維 的操作上,以紙漿作為媒材生⾧成空間。最後以置 入空想建築的方式,重新解讀自己的空間構成。
35
FreshmenProject_潮汐蟲之家
原始底圖
二維詮釋 36
FreshmenProject_潮汐蟲之家
二維詮釋
37
FreshmenProject_潮汐蟲之家
三維詮釋 38
FreshmenProject_潮汐蟲之家
空想建築介入
39
FreshmenProject_潮汐蟲之家
40
FreshmenProject_潮汐蟲之家
41
FreshmenProject_潮汐蟲之家
42
Other Projects
Other Project_
Membrane Structure Design teamwork w/ 葉庭佑 43
Other Projects
Photoed by 周旅安 ( 上 ) 陳品淳 ( 下 )
Other Project_
2020 建築營 場地設計
collab w/ 王品蘋、鄭崇明、 余承蔚、吳宇承、高鏡融、麥駿業
44
Other Projects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