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網路工程師班第80期 Microsoft Lab(分公司) 個人書面報告
指導老師:楊宏文、劉家聖、戴有煒老師 學生:蔡侑忠 學號:C1000140 E-MAIL:evil00777@gmail.com
拓樸圖:
分公司建置如下: DC (GC) DNS Server DHCP Server BackUp Server Print Server RADIUS Server
WINS Server File Server
建置目標與環境: 分公司的網域為 baby.sanlu.com,為總公司 sanlu.com 的子網域 架設網域控制站 DC 並設定為 GC 建置 DNS Server,提供將 FQDN 解析成 IP 的功能 架設 DHCP Server,自動指派 IP 給用戶端電腦 建置 BackUp Server,對重要資料如 DC Server 進行備份,降低 資料損失風險 架設 Print Server,提供列印服務並管理列印事宜,以提高列印 設備的使用率 以 RADIUS Server 對登入的使用者進行身分的驗證,降低 DC 的負擔 建置 WINS Server ,提供將 NetBIOS 解析成 IP 的功能,降低 網路負擔 建置 File Server,負責管理相關伺服器的運作
分公司建置流程: 1.
DC(GC):
在欲升級成網域控制站的電腦上,執行 DCPROMO,選擇子 網域中的網域控制站,子網域為 BABY
將分公司的 DC 設定為通用類別目錄 GC
開啟分公司 DC 的 Active Directory 站台及服務,可觀察到總公司與分公司網域 控制站的站台連結
將其他伺服器加入網域
2.
DNS Server: 由新增或移除程式啟用DNS的服務,而DNS伺服器主要 功能為提供完整網域名稱解析 FQDN →IP位址 IP位址→FQDN
3.
DHCP Server : 建置 DHCP 伺服器的主要目的在於 I. 自動指派 IP 位址 II. 可重複使用 IP,當使用者關機時,DHCP 伺服器可以 自動回收租約到期的 IP,並分發給新使用者
建立領域
設定的 IP 範圍
4.
WINS Server : 架設 WINS 伺服器的主要目的為利用 WINS 來解析 NetBIOS 名稱。而 WINS 用戶端與 WINS 伺服器之間的溝 通,有以下四種情形:
用戶端指定 WINS 伺服器
登錄使用中的電腦
名稱登記
更新登記的名稱
名稱查詢
名稱釋放
5.
Printer Server : 分公司透過列印伺服器的列印管理功能,不但可以讓使用 者輕易的列印文件,還可以減輕系統管理員的負擔,但是安裝 列印伺服器必須使用 Server 2003 R2,因為 Server 2003 R2 在新增移除程式中,才有”列印管理元件”的選項可供勾選
列印管理
新增印表機
在列印管理中加入新增的印表機
印表機共享
6.
BackUp Server: 除了使用微軟內建的備份元件外,亦使用賽門鐵克的 備份軟體,賽門鐵克除了中文介面方便上手的優點 外,亦有遠端備份、差異性備份、排程設定等功能, 可依管理者的需要選擇 另外儲存備份的硬碟使用 raid-5,具有容錯的功能, 避免硬碟故障毀損造成資料遺失
以賽門鐵克進行完整備份
排程設定
RAID-5
7.
RADIUS Server: RADIUS 可協助 DC 驗證登入的使用者身分,如此一來便 可以降低 DC 處理資料的負擔,同時提高網域的安全性, 如避免網路攻擊者穿越防火牆後直接面對資料庫
啟用 RADIUS
RADIUS 登入 AD 以便向 DC 查詢登入的使用者
RADIUS 加入網域
8.
File Server: 安裝 File Server 的好處在於可以集中管控操作所有的電 腦,像是進行磁碟管理、檔案複寫等動作,進而提高管理 者的方便性與效率
安裝 File Server
利用 File Server 管理他台電腦
MS LAB 心得感想: 雖然 LAB 的結果只能用徹底失敗來形容,但是失敗背後的經驗學 習才是最為重要的,雖然我負責的部分只有分公司的內部建置,像是 架設 DNS、DHCP 等伺服器,但是中間操作的過程中,仍是問題重 重,像是與總公司之間連線的問題,伺服器啟用授權的問題,安裝過 程災難性的失敗等等,但也正因為如此,也迫使自己去問去找關於問 題的解答,即使最後的成果不能令人滿意,但是對於我自己所分配到 的部分,我可以說我幾乎都完成建置並且成功的運作了,或許仍有些 許小細節上的不完美,但是大方向都能確實掌握,而這不正是老師們 所要求的項目之一嗎? 除了表面上的工作外,LAB 考驗的也是團隊合作,如何與人相處 如何與人溝通,10 人的團隊,說大不大卻也說小不小,如何掌握組 員之間的氛圍與協調的技巧亦成了另一個重要的課題,畢竟 LAB 不 是單兵作戰的個人秀,而是需要互相提攜互助互信的”TEAM”,然而 人多免不了嘴雜,在意見交流之下也難以避免摩擦的產生,因此如何 整合各方意見,在眾多聲音中找到自己工作的定位,吸取、學習每個 人的經驗化為己用反倒成了課題,私以為這部分的歷練比 LAB 所要 求的技術能力更為重要,會做人與會做事之間的差異,就像是團隊+1
與個人+5 的差距;而我,感謝 LAB 讓我有這個機會磨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