ဠኺႆೃॸ םછܹᆓབྷᆓქ ৬ᇿ ഐਃഔ
——
献给北京大学数学系八零级全体同学
光阴似箭
相 遇 恰 少 年 只 道 四 年 同 窗
王令江
陈新富
葛力明
李寄望
朱晓平
白东强
程 锦
王 瑜
李伟东
李 霜
贾富臣
孙 宁
何 同
张家兵
刘力平
董 华
刘 辉
汪曦华
徐淑先
王维乾
李贵斌
韩振超
段 镭
唐朴祁
桂长峰
肖 良
庄丹泽
邵国清
吴章慧
蔡小川
陈林林
陶 俊
白泉涌
郭建辉
陈 英
朱永昌
王筱平
汪更生
丁嘉华
陈 南
张晏平
王学锋
黎学锋
邰国胜
陈春晖
赵定峰
袁劲松
杨明哲
马小明
罗智泉
邓 严
钱 卫
吴 双
柳 彬
苏文龙
李铁成
王令江
陈新富
葛力明
李寄望
朱晓平
白东强
程 锦
王 瑜
李伟东
李 霜
贾富臣
孙 宁
何 同
张家兵
刘力平
董 华
刘 辉
汪曦华
徐淑先
王维乾
苏文龙
李贵斌
韩振超
段 镭
唐朴祁
桂长峰
肖 良
李铁成
庄丹泽
邵国清
吴章慧
蔡小川
陈林林
陶 俊
白泉涌
郭建辉
陈 英
朱永昌
王筱平
汪更生
丁嘉华
陈 南
张晏平
王学锋
黎学锋
邰国胜
陈春晖
赵定峰
袁劲松
杨明哲
马小明
罗智泉
邓 严
钱 卫
吴 双
柳 彬
重 逢 知 天 命 方 知 一 生 结 缘
光阴似箭
忆 往 昔 初 出 茅 庐 游 学 海 才 华 横 溢
黄燕翔
卓 萍
温学军
李晨晓
万 萌
范周田
王洗兵
谢曙光
童小溪
杨永宏
汤 涛
徐 平
李 京
路 军
宋加雄
吴建瓴
孟 健
姜 勇
姚建德
徐建伟
刘建华
王劲松
王爱华
沈宝钢
鲁志青
尹思明
李国栋
林国顺
刘 洪
张作顺
段来盛
贾 安
鲍 丰
肖跃军
唐艳萍
梁汝峰
乔林天
任 雷
薛俊堂
吴 岚
赵 玮
许明慧
宋振晖
沙 峯
江 东
江建平
张伟年
付恩中
刘海东
孟肖敏
戴寅生
刘建辉
黄劲松
南 林
孙一顺
姜 明
黄燕翔
卓 萍
温学军
李晨晓
谢曙光
童小溪
杨永宏
宋加雄
吴建瓴
孟 健
姜 勇
王劲松
王爱华
沈宝钢
刘 洪
张作顺
段来盛
汤 涛
万 萌
徐 平
范周田
王洗兵
李 京
路 军
姚建德
徐建伟
刘建华
鲁志青
尹思明
李国栋
林国顺
贾 安
鲍 丰
肖跃军
唐艳萍
梁汝峰
乔林天
任 雷
薛俊堂
吴 岚
赵 玮
宋振晖
沙 峯
江 东
江建平
张伟年
付恩中
刘海东
孟肖敏
戴寅生
刘建辉
黄劲松
南 林
孙一顺
姜 明
许明慧
看 今 朝 历 尽 沧 桑 拼 职 场 事 业 斐 然
光阴似箭
初 入 燕 园 漫 说 才 华 无 限 正 本 是 青 春 无 敌
俞 良
胡少卿
王明舟
李 星
王宗林
李树勋
张 玥
杨 东
张亚莉
付 宇
郁 彬
阳述林
刘玉贵
张 彪
潘志东
周 利
邱 平
李建波
刘 琳
龚 炜
欧阳建新
丁 立
曹泉伟
张占海
王 蕾
周 业
李 辰
王大敏
介 俊
杨卫东
洪贵渝
王红云
唐梓洲
王 静
刘克臣
郭尚欣
宋淮松
牛泽农
陈信恒
赛 平
徐 述
1984至2014年之间,逝去的同学:
林道祥
庞 宁
杨 宇
金宝侠
蒋晓林
林喜文
赵东滨
李孝生
俞 良
李 星
张 玥
胡少卿
王宗林
王明舟
李树勋
张 彪
徐 述
潘志东
周 利
邱 平
李建波
刘 琳
龚 炜
杨 东
张亚莉
欧阳建新
丁 立
曹泉伟
张占海
付 宇
郁 彬
王 蕾
周 业
李 辰
王大敏
介 俊
阳述林
杨卫东
洪贵渝
王红云
唐梓洲
王 静
刘克臣
郭尚欣
宋淮松
陈信恒
赛 平
刘玉贵
牛泽农
注:红色校徽表示暂无相应相片
已 行 世 路 或 曰 道 行 有 加 却 原 来 真 心 难 改
目 录 师长祝福 访问丁石孙老主任..........................吴岚 12 群星璀璨 硕果累累.........................刘森 13
光阴似箭 全体同学新旧照片................................4
八零岁月 入学....................................郭建辉 缘分一次,终生有幸......................白泉涌 3.20的日记摘抄..........................吴建瓴 几片回忆................................王洗兵 献给43楼403室...........................林国顺 七弟逸事................................薛俊堂 北大的四年.................... .........张伟年 往事笑谈................................贾富臣 燕园那四年................................吴岚 燕园四载的难忘经历......................阳述林 同学....................................李树勋 回忆及感悟..............................尹思明 大学生活的不适应........................王大敏 大学记忆................................赵定峰 北大小忆................................桂长峰 无题....................................张作顺 情同手足..................................任雷 无题....................................江建平 人生是个偶然.................. .........刘海东 大学怀旧................................付恩中 记忆中的随机图片..........................郁彬 北大二三事 以及对林道祥的追念...........邵国清 北大点滴................................汪曦华 毕业三十周年感言........................梁汝峰 懵懵懂懂的北大四年 .................... 李国栋 我们屋 (附外一篇).......................王劲松
14 15 16 21 24 26 27 28 30 31 32 33 34 36 38 42 44 45 46 48 50 52 53 54 56 60
学后余生
10
81 82 84 87 88 89 90 92 94 96 98 100 101 102 104 108 110 112 114 137
青春定格 想念我们510的舍友........................钱卫 老大哥赵东滨...........................乔林天 杨宇:我43楼208同室好友................王令江 悠悠燕园情...............................汤涛
116 118 120 122
微信撷英 祝贺郁彬荣任美国科院院士..................... 130 夜袭沟崖,英雄救美............................134 大数据使用实例.................................25 挖坑儿........................................ 37 欢迎吴双... ...................................40 3月4日.........................................58 五一劳动节;臭味相投.......................... 69
编辑秘闻
珍贵,在风景都看过之后....................王静 数学女孩毕业之后的日子....................李京 我这三十年..............................乔林天 往事三题................................孟肖敏
主编 王大敏 乔林天 文字 庄丹泽 王洗兵 图片 孟肖敏 唐朴祁
重聚感怀.................................邱平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杨永宏 重逢在巴黎.................... ........庄丹泽 老马酒事...............................宋振晖 我这三十年...............................吴岚 北大同学对我的影响.....................王学峰 重回北大感怀......... .................李伟东 朋友...................................陈春晖 同学聚会前随感....................... .韩振超 35年聚会申办城:代顿.... ............ .王爱华 梦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卓萍 最好的和最糟的....................蔡小川 张玥 无论说与不说,有些北大基因就潜在那里.....姜勇 燕园寻梦...............................张亚莉 毕业三十年总结.........................唐艳萍 饮水思源...............................张占海 甜酸苦辣的回忆.........................鲁志青 回忆室友...............................邰国胜 相聚在雪龙,相约在北京........... 陈南 张占海 八零第一爷 ............................刘克臣
70 72 75 78
编辑部的故事:一篇稿子引发的大战..庄丹泽 李京 138 编者批注花絮.................................. 49 编后手记...............................乔林天 146
指导 吴 岚 杨永宏 封面设计 韩冰莹 韩振超 顾问 赵 玮 陈春晖
版面设计 李京 韩冰莹 鸣谢 汤涛暨《数学文化》
编辑部,是“北大数学八〇”的一个子群。匆 匆形成,为的是要出版一本毕业三十年的纪念 册。
编 者的话
开始大家都没在宗旨原则上多想,只是实实在 在地发表意见,诚心诚意地坚持分歧。时间长 了,回头看看,就有几个特征显现出来: 一,自己动手。虽然谁也不专业,但没人觉得 这事我们自己不能干。从一开始,就一致同意 由全体同学参与为主,没有固定的整体设计, 征稿过程中,各个栏目才大致成形。 二,表现本色。各种争议考量,主要是为在最 大限度上,保持每个人的初始印象,感想和色 彩, 同时满足实空间的边界条件。 三,精益求精。这个不必多说,其中凝结了大 量细致入微的工作。
纪念册是为了 160 x 1/160 的。这160个人拥 有的是北大数学系80级 的 birth right。只要你 1980年的秋天来北大数 学系报到,这纪念册就 是给你做的。
八十年代伊始,我们聚集在北大数学系,开始 了四个寒暑的《八零岁月》, 从此,“8001”就 不再是普通数字;记忆顽强,然而生命脆弱, 先去的几位同学,给我们留下了他们的《青春 定格》;转眼三十年,《光阴似箭》,我们可 以在这里,看见自己的两代人生;燕园日月, 一般甘苦;《学后余生》,各种风光,每个 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三十年。《微信撷英》 是“北大数学八零”微信群的一些剪影;而《 编辑秘闻》是发生在编辑部的一些尚不为人所 知的故事,立此存照。 我们深知这件作品既不完备,也不理想。但编 辑部成员有幸,能把全年级同学的友情,回忆 和思考, 满满地映射成一册,献给这个聚会, 是难得的缘份。 让我们用这一册图文,来纪念大家共同分享过 的四年,以及各自经历的三十年。 《北京大学数学系八零级毕业三十年纪念册》 编辑部
2014年8月15日
11
师长祝福
毕业三十年 访问丁石孙先生 吴岚
前排左起:丁夫人、化学家桂琳琳教授,丁石孙先生 后排左起:吴岚同学,刘森老师,吴宝科老师 摄于2014年6月23日,为筹办八零级毕业三十周年活动拜访丁石孙先生。
他是我们曾经的系主任,我们80级有那么多人从事学术工作也是与他的学识 风范有关吧?年轻学生时的我们仰视着他,今天仍然存着那份心,他就是我们的 老系主任、老校长——丁石孙先生,在我们毕业30年之际,祝愿他老人家健康快乐 永远!
12
群星璀璨 硕果累累 刘森 我刚刚还收到汤涛发来回 忆几位学友的邮件。真是丰富 多彩,群星璀璨啊!既是巧 合,又是必然,这充分说明了 80级的同学们是多么的优秀 啊。 很高兴接到吴岚为80级毕 业30年纪念册撰写回忆文章的 邀请。80级的同学们毕业都 30年了,真是时光飞逝!每当 得知同学们事业有成的消息, 都令我兴奋不已。我有幸成为 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第一届校友 会理事,有机会看到《北大数 学校友通讯》。2014年的第一 期(总第二期)通讯上不仅刊 登了78级我的学友张益唐因在 数论方向取得重大突破性贡 献,获得数论最高奖瑞典皇家 科学院罗夫·肖克奖的消息, 更有郁彬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 院士和王明舟荣获第三届中国 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令 人振奋的报道,还有数学校友 会常务理事张占海、理事张亚 莉参加学院校友理事座谈会的 合影。
和同学们共同学习生活过 近四年,目睹了大家成长和学 业有成的过程,作为80级辅导 员的我深感荣幸。在我上大三 刚开学时,系主任丁石孙老师 找我谈话,讲80级同学马上就 要报到了,但年级辅导员没有 合适人选。系里决定我提前留 校,边学习边工作,担任80级 辅导员,四年如期毕业。作为 一名刚入党的新党员,又是系 学生会主席,对系里的决定我 肯定只能服从。要带好刚离开 父母、中学老师的严格管理, 开始独立生活学习的160名同 学,负责他们的生活管理、思 想教育和教学安排,确保这些 来自全国的优秀学子能培养成 数学领域的脊梁,同时还要完 成自己的学业,可想而知压力 有多大,工作多辛苦。当看到 纪念册《八零岁月》和《青春
定格》栏目刊登的文章,使我 想起了在43楼前的入学教育, 去200号种树,参加大团日, 到宿舍查卫生,堵睡懒觉不上 课的同学等等情景还都历历在 目。同学们终于圆满毕业了, 我也被调到中纪委工作。从《 学后余生》栏目中的回忆,使 我们看到30年来,同学们在各 领域大展宏图,各显奇能, 独领风骚,精英倍出,为数学 科学学院、母校北大和祖国争 光,也抒发了对母校感恩的情 怀。在《微信撷英》栏目中, 同学们畅述了对同窗学友的怀 念和祝福,非常珍惜这四年的 大学情缘,这必将成为同学们 人生的宝贵财富。真诚感谢编 辑部和撰稿的各位同学做出的 无私奉献和辛勤劳动,使大家 能够看到制作精美的纪念册, 收获美好的回忆。 祝福80级的同学们硕果累 累,再创辉煌,幸福美满,友 情长存!
13
八零岁月
入学 郭建辉
北大的时光真真令人难忘, 尤其是一路得到众多兄弟姐妹的 关爱。从来学校报到的路上,就 得到了78级学长的热情关照: 带到学校、安排住宿(蹭学长 宿舍)、北大第一顿早餐���� ……�� 。 少不更事的我那时可是提早一天 来而且是晚上到的北京,如果 没遇到学长�� …… 随即,43楼205室开张 了,直爽仗义、天才少年、 激扬文字、清新可人、奥 数教头、苗条杨柳,小弟 我受益良多。 两年后205室新开 张,周田富臣、晓明卫 东、寄望红云,多谢 关爱。 舍不得北大,故多
14
待一年,平添一届的兄弟姐妹。 都是兄弟姐妹,都是亲人,想念 大家。 年过半百,心平气和,道法 自然,多走走,乐见同学们。祝 各位身体健康,心想事成。
缘分一次 终生有幸 白泉涌
鉴于我是北京生源,学校已通知要早来。 在八零年九月初,作为新生刚进入北大校门, 就向刘森老师报到。刘森老师安排邵国清和我 负责接待数学系80级一班的外地新生报到的事 宜。国清作为北师大二附中的骄子,带领我这 师大附中的俗子,蹬着板车便开始了接新生的 工作。 接待新生的工作,虽然听着简单,但实则 不易。����������������� 同学们从全国各地来到北京这个不熟悉 的地方����������������� ,加上我们都没有生活经验,带来的生 活用品和言谈举止各有千秋。下面QQ几段。
服!!!学习上,因为同宿舍有了状元郎,真 是倍感压力;同时也从朴祁身上学习到了很多 好的学习习惯。 东北吉林的王瑜,由于地缘属性相似的缘 故,性格和我特别投缘,所以我们一开始就很 谈得来。毕业工作后,我们也还接触过几次。 他出国前,我们还聚过。现在不知他在哪里? 很是想念……
广东来的伟东,不知北京有冬天,仅带来 凉席做褥子。国清和我与伟东都不知道怎样解 决棉被褥问题,最后还是刘森老师出面,才帮 伟东解决了问题。 一次见到省状元朴祁,可能因为家里活动 较多,他来得比较晚,宿舍床位已经让早来 的同学选完了。模糊记得他带来一个水桶,水 桶内装有好几瓶辣椒粉。我那时吃辣椒,脸上 起疙瘩。人家可以辣椒就米饭大吃,真是佩 15
八零岁月
关于320的日记 吴建瓴
中国男排多点进攻战术令对方防不胜防 新华社
胡进和候杰“背溜”进攻,巧妙躲过对方防守。新华社
3.21 星期六 昨天夜里,北大校园发生了一次疯一般的 狂欢。事情是由中国-南朝鲜男子排球比赛引 起的。中国队以3:2险胜南朝鲜队,从而取得 世界排球锦标赛亚洲赛区第一名。电视由于时 间关系未能播完第五局的比赛,楼道里引起一 阵哄闹声。大家回屋准备睡觉了。不知是谁, 从收音机里听到了比赛结果,打开窗户喊了一 声:“赢了!十五比九!”“万岁——!”欢 呼声顿时响成一片。这声音使凹字形的宿舍大 楼抖动了起来,使人激动、振奋,虽然有心脏 病的人会感到可怕;有人跑出宿舍,在空地燃 放为数不多的鞭炮,但鞭炮声立即被激烈的砸 洗脸盆的声音代替了,这陈旧的庆祝方式实在 太不过瘾了;时已十一点过,黑夜需要光明! 第一张燃烧着的纸飞机从39楼飘飘而下,立刻 一团团火球从一个个打开的窗户里飞出,扬扬 浮浮,在北大上空飞舞。宿舍楼之间的球场被 照亮了。五千多学生涌出宿舍楼,涌向小小的 16
球场,燃起了一堆堆篝火。“中国、祖国、万 岁!”不知是谁摔碎了一只酒瓶,发出一声刺 激性的爆鸣,立刻成百上千只麦精露、矿泉 水、啤酒、香槟酒瓶从高高的楼上扔在空地 上。“噼!啪!”它比砸脸盆更来情绪!甚 至,有将暖水瓶扔下的,有满瓶的香槟酒!疯 狂,狂欢,这只是表面的,在它们背后有一种 更强烈的情绪。名噪一时的张曼菱果然好出风 头,她站在一堆最大的篝火边,试图指挥大家 唱国歌。 可怜,她根本不会打拍子,只好将她两只 不大不长的胳膊在空中乱舞了。不过大家唱起 来了:“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用我们的 血肉�������������������� ……������������������ ”。歌声、录音机里的Disco的怪叫 声、欢呼声、敲盆声、酒瓶爆裂声、鞭炮声, 轰隆隆、劈啪啪、呜隆隆响成一片。火光中飘 出一条条长幅:“中国→世界冠军,称雄全
振兴 中华
!
中国
九! 比 五
团
结
, 来 起
十
万 岁 !
赢 了! 球,中国万岁!”,“明星大震中华”,“请 国家队来北大”,“哈哈!狂笑三日!”无奇 不有、才思敏捷的秀才们发挥了他们的天才。 有人搞来了小号,破喇叭,还有锣鼓、唢呐! 呵!更热闹,瞧那里还画出了一个哈哈大笑的 三毛。一位同学被其他人举起来了,他手擎着 一杆大旗;另一个同学被一些人抛起再抛起; 不知哪位老兄提出一个大红灯笼,引起全体的 掌声和哄笑声;有人写出两个一米见方的大 字“冠军”!唱吧、跳吧、笑吧、闹吧!地上 的篝火太死板了,让它飞起来!笤帚浇上酒 精,变成了火把。霎时间,火球乱舞,赤龙翻 飞,烈焰腾腾�������������� ……������������ 。没有人来加以任何干涉, 他们多么自在!
狂欢持续了一个半小时,自然是余兴未 尽,可有什么办法,第二天还有课。 为什么会这样,上次足球队的胜利也未引 起狂欢呐?对了,那时还未传达中央文件;这 是发泄,借机发泄;精神阿Q!
3.28 星期日
闹得兴起了,有人提出上清华;太远了, 去中关村吧!二三百人的火把游行队伍出校
真是令人震惊,前天我才知道,原来 3.20 之夜熊熊燃烧的竟是《毛泽东选集》! 消息的真实性被一首贴在学校布告栏上的“无 题”诗证明了,我悄悄去把这首诗抄来了,真 不容易。诗的作者没用真名,可谓用心“良
了,“祖国万岁”到校外了!
苦”也! 17
八零岁月
《无题》: 狂呼着——扬眉吐气的人们, 燃烧着——奋发向上的火炬: 这一幕终于出现了: 《毛泽东选集》纷纷落下,面临着焚毁! OO来了——带着一阵发自心底的鸣, O送去了——带着一阵蕴育已久的低语, 和一穷二白一边见鬼去吧, 个人崇拜,形式主义!! 我们不再需要“红宝书”似的说教, 我们需要的是汪嘉伟,沈福麟 式 的实干、拼命、努力! 透过这未曾料到的一 幕, 看啊,我的同胞 们: 那插遍全球的, 不正是我们伟大共和国的 五星红旗! 该诗作者对待历史的态度欠妥,但他的胆 量的确有些惊人!但是马上就有人站出来反 驳他了,指责他歪曲了我们的庆祝活动。实际 上,这股疯狂的热情的来源,指责人自己也没 18
弄清。有人重谈当初反王军涛的老调,讥讽该 诗作者为何不早生几十年去代替毛泽东。谈到 这地步,大概就无法作出什么有力的反击了, 因为学生嘛,纸上谈兵的多。 不论这般疯劲的起因是什么,狂欢的热情 由于今天国家男女排球队来北大联欢而达到了 最高潮。北大的面子是不小,一请就到,国家 队这次回家就去一个学校——北大! 昨天消息传来,同学们就开始了紧张的 准备。化学系的同学赶制“世界冠军”的横 幅;地球系的同学赶制小旗,还写了两个大条 幅“香港之战大显身手,东京夺魁 威震排坛”;地质系八0级赶做 了一面锦旗;我们宿舍准备了 纸花、彩带;时值深夜, 不知是哪个系的同学还在 练习敲锣打鼓、吹奏国 歌…… 今天一大早,北大六千 多学生涌向古色古香的西校门,在 办公楼的草坪上敲锣打鼓放“二踢脚”,等待 着凯旋归来的排球英雄们。 9点45分,队员们乘坐的汽车到了门口,
人群立刻涌上去把汽车围住了;这些风靡排坛 的英雄们却像新娘子一样就是不肯下车;好不 容易一下车,打头的二米一的大个子陈刚就被 狂热的北大学生们抬了起来;第二个小伙子不 知是谁,他两脚乱晃似乎不愿意被抬起,可是 他没法下地,身子下边全是脑袋、胳膊;男队 员们十分幸运,被抬举在空中,没有挨挤;女 队员们可就遭了殃了,成千的学生挤过来同她 们握手,祝贺她们的胜利;结果把她们挤得东 倒西歪,看起来那么强壮的体育健儿,现在却 被学生们挤得嗷嗷直叫。再没有比这更狂热的 场景了! 对于这次联欢,北大的头头们犯了“严重 的误”,他们竟想给队员们举行一个“正统 的”只允许八百人参加的欢迎会,结果给刚刚 翻修一新的办公楼二楼礼堂带来了一场可怕的 灾难。 我和同学老杨、老洗头把彩带弄成一张 彩“网”站在办公楼门里,准备和英雄们开 个小小的玩笑。到底是陈刚人高马大,历尽艰 辛第一个挤进门来,我把彩“网”往下一扣, 最佳拦网手被套住了;不过到底是个七尺高的 汉子,挣了几下来了个“鱼死网破”,不,他 没“死”,挣脱了。接着进来的是郎平、周晓 兰和另一位女队员,“可怜”这三位女将,被
这花花绿绿的彩带套了个结结实实,挣了半天 没挣脱。世界三大排球主攻手之一,本届最佳 运动员无能为力了。最后还是我们发慈悲,把 她们放出去了。虽然她们没能挣出这张网,但 她们已经足够了不起的了,因为再没有一个排 球队员能挤进办公楼礼堂来了。 三百人的法律系学生组成的临时执勤队被 冲垮了,“纠察线”连同办公室楼的大门一起 被人流冲了个稀烂。人们拥上二楼礼堂,挤上 主席台,去请队员们签名留念。校长们扯破嗓 子的训斥被欢呼声淹没。工友们赶快把桌布、 茶杯、茶瓶收走。第一排的椅子被挤散了架。 学生们喊着:“中国队万岁!”“玩排球的万 岁!”,挥舞着小旗,条幅,拼命往前挤。头 头们原来的一套套计划被全盘打乱了。这些形 式主义的老头子,在这种情况下还想开成个正 儿八经的欢迎会。但小巧玲珑的专门为学术报 告会准备的办公楼礼堂已经破得不像样子了。 二楼礼堂门的精巧的雕花玻璃,竟没有一块 是好的了。一点办法也没有了,头头们只好决 定,会场地点改到五四大操场去。运动员们都 被挤怕了,过了好长时间才从休息室里出来, 坐车去五四操场了。 好不容易啊,头头们心目中的欢迎会终于 开成了。按部就班的讲话几乎没人听,大家只 19
八零岁月 热衷于鼓掌、欢呼、敲锣打鼓,舞小旗吹小 号。大概只有校学生会副主席和体委领导徐寅 生的讲话博得了学生们的欢呼。当然北大学生 代表的发言是一首激昂的壮丽的诗;可是谁想 到徐寅生这位驰名乒坛的老将竟是如此的幽 默,以至于他的长篇不打稿的讲话博得了北大 学生的欢迎。一位领导讲话,学生们愿意听, 这倒是很少见的:“南朝鲜队的球不好防,你 们北大打的‘球’更难防;你们请求签名的本 子不断从台下扔上来,我们的队员防都防不 住”。坐在第一排的郎平、陈刚、张蓉芳、周 晓兰、徐真、杨希,没被扔来的笔记本、学生
证、阅览证打得鼻青脸肿,大概也被打得晕头 转向。谁知道她们的手写累了没有。可惜我没 能挤上前去,老杨却骄傲地自我展示他笔记本 上运动员们的签名:“张蓉芳、杨希、汪嘉 伟……”。他确实很幸运,他一直坐在紧靠主 席台的一辆130车顶上,一手提着录音机……。 英雄们离去了,在大家的欢呼声中走了; 几千人追着他们的车,把他们送出南校门…… 他们在想什么呢?肚子饿了?是的,从上午 一直到1点左右全在进行“艰苦”的“体力劳 动”;精神上呢?饱得都要胀裂了吧?
吴建瓴(后右二),于二零一零年十月访问美国宾州,在陈春晖和杨永宏家与同学留影。 后排左起:李伟东,韩振超, 杨永宏, 吴建瓴, 丁立。 前排左起:钱卫, 李京, 陈春晖, 赵玮, 张作顺。
20
几片回忆 三十多年前的事儿有好多,能想得起来, 说得清楚的,倒没几件。
《学习与批判》 这是一本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月刊杂志,版 本和《红旗》差不多,家里有。 开篇两三块大 坨政论文章跳过之后,别的,懂不懂我都看。 后来才知道,它的编辑部在上海,和“四人 帮”的势力有关系。 不知道是因为后台硬,底气足,还是海派 写手的学问文采好,其中的文字,比《红旗》 好看。至于那些文章说的什么,我现在也全忘 了。 只有一篇除外。文字满满一页,题目不记 得了。右上角,比豆腐块还小,有一幅黑白风 景照:是隔着未名湖,远看砖塔的那种。开篇 头一句:“凡到过燕园的人,都会沾染些泉石 烟霞的癖好。” 那本杂志早没了。文章内容,大概说北大
王洗兵
风物人情,也不记得细节了。唯独这句,保 证一字不差。泉石烟霞就够可以了,怎么还 能“沾染”,还是“癖好”? 一句话,就中毒 了。 假如后来没上成北大,这一段痴想也就没 有了落脚的地方。多年过去,尘封泥染,一定 模糊淡忘了。十几岁的时候,谁没得过一场文 学病? 但后来有了高考,居然有幸来了,这就成 了一桩往事;或者说,一段前缘?(这不是一 个茶余酒后,能随口提起来的话题,因为少有 共鸣。) “凡到过燕园的人,都会沾染些泉石烟霞 的癖好。”
“死去活来” 党史课讲师,姑隐其名。一堂课从头说到 尾,嘴里出来的声音和水份没断过。有一次我 发现他说“近代”和“现代”,交叉混用,不 21
八零岁月 加区别。为了显能,下课时我上去问他,有没 有差别。我紧张,他糊涂(那个年代,谁能怪 他?是他有福),各自支吾两句,我就下来 了。
老丁的眼光,永远乐观,又永远尖锐,始终落 在实处:“哎呦,不得了,不得了! 饿得前心 贴后心了。饿得人死去活来,知不知道?死过 去,又活过来。”
只有坐在前排的老丁(嘉华),看在眼 里,什么都明白,笑了:“咦,王洗兵,怎么 这个样子?本来没有区别嘛,何必装模作样去 问?就是要显示一下吗,搞什么搞,近代现 代,有什么意思?” 一针见血,我无言以对, 心服口服!(老丁的普通话,有吴音打底,如 果你能想像上海或杭州人说的普通话,那节奏 和语调都相去不远。 如果您只能想像北京话, 笔者只有替您惋惜了。)
“不过还好,死过去多少次,又活过来多 少次,懂不懂? 次数不一样的话,就麻烦啦。 哈,快走快走!”
微分方程,好像在西大门办公楼附近。上 午三四节,十一点五十下课。饭厅十一点半 开饭,不到点就有人排队了。记得姜(礼尚) 老师特意给我们讲顾恺之的故事,用心良苦: 这位晋朝画家吃甘蔗,必从梢头开始,慢慢 吃到根(尾),味道由淡到甜,曰:“渐入佳 境”。意在鼓励我们不要畏难泄气,用心坚 持。 不知效果达到没有。但到了第四节课,胃 酸肯定勾出来不少。
总之,那边是文科的地盘。 走来走去的男 生女生,人人脚底下都踩着祥云。 他们也跟我 说过功课难,学得不容易,可谁真信呢? 物理 系难(我报了,没录取),生物系难(天津当 届的高考状元学生物),还可信。 再说,天底 下哪还有比数学难的? 到现在,想起狄德金( 分割),还是一副恶狠狠的青面獠牙。
下课,冲出外文楼,谁也不会看一眼华 表,满心想着的就是吃饭。要上坡下坡,走过 北阁,南阁,直奔大饭厅, 就比谁走得快了。
22
磨不灭的印象 印刷厂对面,是个女生楼,还有栋男生楼 也在附近。中学一起来的同学,男女都有,同 在西语系。
当然,四年,也有不一样的经历。有一 次,我在那附近,看见过一个美女。她人在路 中间, 站得直直的,和什么同学说话。美是一 定的,但长得什么样我也不清楚,因为没敢多 看。只记得急忙走过时,低头看见她一双深红
的皮短靴,精致,挺拔。
结语 那天是个下午,秋季,有阳光,一地黄 叶。
北大四年,完了就卷卷铺盖走了。花光了 饭票,交回了校徽,转眼三十年。
中文系的楼下有黑板报。其中一段是纪晓 岚在礼部当侍郎时的故事。他的上司,尚书大 人,借路边一条狗发问:“是狼是狗?”开年 轻的侍郎一个小玩笑。纪晓岚忙说:“回大 人,尾下垂是狼,上竖(尚书)是狗。”
现在想想,当年不知瞒天过海,从母校偷 偷裹走了多少精神财富,几十年花不完。或者 说,当时逃得太匆忙,好多东西,真需要几十 年时间 ,慢慢发酵?
低头见 她一双深红 有一次不知学生会还是什么开 色的皮短靴, 会,散了之后,开始和七八,七九 精致,挺 级的几位师兄闲聊。话题随心乱转, 其中一人忽然慢慢说道:“山重水复 拔。。。 真是毒舌。
原无路,柳暗花明疑一村。”我愣了, 问:“山重水复什么?”“哦,原无路, 嘿嘿”,他把“原”字强调了一下,又挑起右 手食指,笑着说:“疑一村。”
二十几岁,年轻的时光多 好!但要是真坦白的话,五十 几岁,老来的感觉,其实更 好。
二零一四年五月 Madison, Wisconsin, USA
果然是前辈啊,境界不同!
某“锯”的来历 数学八零当年有一种流行的说法,称某人 的女朋友为某“锯”。这个词肯定会有很多人 记得,但是出处是什么?可能就没有多少人记 得了。其实,这源于一首从相声里来的歪诗。 话说有纨绔子弟四人,一同上路赶考。这 天在路上远远看见了一座城墙,诗兴大发, 按照起承转合的秩序,老大说:“我先来, 远看城墙锯锯齿”,老二走了半天,好不容
乔林天
易“承”出来一句:“近看城墙齿锯锯”。 老三接着说:“那我转吧:若把城墙倒个个 儿。”老大指着老四说,“该你合了。”于是 老四兴高采烈一拍脑门,“有了:上面不锯 锯,底下锯锯。” 哈哈,这歪诗里最可乐的锯锯二字,
经常
被大家挂在嘴边,最后就被引申为某人的女朋 友了,简称某“锯”。 � 23
八零岁月
献给43楼40 3 室 林国顺
1980年秋天,19岁的我,从东北小镇旅 顺,登上进京的列车,带着梦想来到首都北 京。9月的北京,还带着夏天的余热,一下火 车,就看到了接站的“北京大学”条幅。我们 被拥进了北大。在破旧的大食堂,我举着 录取通知书,办理注册手续。
学,原来比我小得多。我们宿舍六个人,唯一 我是61年的。两个62年的,北京的任雷,山东 的宋振辉;两个63年的,浙江的老姚,上海 徐泾的陈南;最小的是来自山西平遥的梁汝 峰。后来,我说,你太小了,就叫小鬼 吧。“徐泾通幽处,平遥花木深”, 暗号 : 我常轻轻念叨。
Dulu? Dulu! Dulu
北京的知了,叫得特别欢。在 dulu! 东北,我们管它叫“咪咪嘎”。后 开学几天后,我们宿舍又调进 来同宿舍的北京人任雷告诉我,北 来一个王静,江苏黄桥人。小鬼就 京人管它叫“知了”。特有学问。拿 成老七了。 着分宿舍的单子,就找到43楼,我分到 了403舍。这个43楼,紧靠北大小南门,我们 很快就到了国庆节,我们宿舍准备第一 几乎每天都会听到332路公交车报站声音“海 次集体行动,游玩颐和园。 淀站到了,先下后上”。十年后,我回到了大 连,还经常在梦里听到这个当时经常诅咒的声 每人1瓶啤酒,1个面包,在颐和园喝酒, 音。 划船。记得老宋还跳进昆明湖,畅游了一把。 原本有些忐忑的心,迅速释然。周围的同 24
任雷有一爱好,喜欢昆虫。他还能
微信撷英:大数据应用实例
李京 摘
Perry Tang 9:20 PM 大数据应用实例: 有一位美国数学家最怕 坐飞机。他研究了近20年的统计数据,发现恐怖分子带炸弹上飞 机的几率非常低。但他还是不放心,又做进一步研究,发现两个 人同时带炸弹上飞机的几率为零,于是他坐飞机都自己携带一枚 炸弹。 meng jeff 9:23 PM 恐怖分子了解情况后,就空着双手跟他上飞 机就行了。 老欧 9:56 PM 大数据应用实例:有一位美国数学家最怕坐飞机。 他研究了近20年的统计数据,发现恐怖分子带炸弹上飞机的几率 非常低。但他还是不放心,又做进一步研究,发现一人带炸弹另 外一人带虾炒蛋上飞机的几率为零,于是他坐飞机都自己携带一 盘虾炒蛋。。。。。。 付宇 11:06 PM 同一架飞机上同时碰上到两拨劫机犯的概率和证 明孪生素数有无穷多对一样难。
捉到小“咪咪嘎”,还说,这叫“季鸟 猴儿”。和小鬼到图书馆学习,还有暗 语:“Dulu?”,“Dulu!”, “Dulu dulu!”什 么意思?你猜。 老宋和陈南,是下棋的高手。当时打牌 的,高手打桥牌,通俗的是“拱猪”。棋类
往事如烟,当我们再聚北大时,已经两鬓 成霜。乔班长布置作业的时候,不知该写什 么。一动笔,多少往事,滚滚而来,还真难收 笔。 �
有围棋,高手是老付。象棋,柳斌,老郭( 尚欣)常玩;再有78级的王鲁(名人),常来 挑战;我呢,200号与教育部老干部对战时, 是咱年级1号选手。老宋和陈南,他们可是军 棋“世界大战”的高手。老宋老谋深算,陈南 大将风度,他们俩配合,无人能敌。 多年来,与我联系最多的,还是王静老 弟。北京的西瓜便宜,5分钱1斤。傍晚,我们 俩溜出小南门,每人一把勺,合作干掉一个 30斤的大西瓜,畅快淋漓。86年我重回北大, 我们又复习这个作业许多次。 25
八零岁月
七弟逸事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大学毕业快三十年 了。回想起在学校的美好时光,许多往事历历 在目。 记得入学不久我们405室的同学在我和老 二刘克臣的带领下全都迷上了“拱猪”,大家 经常晚上聚在宿舍里开展“拱猪”大战。输 了的不服气,赢了的更嚣张。有一次激战正 酣,到了熄灯时间宿舍里停电了,漆黑一片, 怎么办?这时三弟刘海东提议拿手电筒照明继 续战斗,大家纷纷赞同。七弟尹思明自告奋 勇:“我来给你们打手电”。于是老大、老 二、老三、老四围桌而坐继续鏖战,老五张伟
薛俊堂2011年11月摄于香山 26
薛俊堂 年在一旁边观战边助威,七弟则趴在上铺尽职 尽责地打着手电为大家照明。约摸过了有半小 时左右的工夫,大家发现手电光照得有点偏, 可光柱却在那里纹丝不动。大家抬头一看,原 来七弟睡着了,手电还在手里攥着! 老五上前 去拿手电,七弟死死地攥着手电不撒手,居然 五弟一把都没把手电夺过来,大家哄的一下全 笑了。 这时七弟也醒了,至此大家收兵散场,各 自上床休息。七弟攥着手电的神态和那凝固的 光柱从此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心里。
薛俊堂姐弟三人2013年4月摄于颐和园
北大的四年 张伟年
2014年4月30日星期三上午,突然接到来自美国芝 加哥的电话。他竟是我30年没见过的班长乔林天。他 竟在离别这么久之后给我这么突然的节日问候。在他 的鼓励下,我写下了下面的文字。这样,各位老同学 不再有骂我的理由,我也不再留下遗憾。
1980年我走进了北大。从此,我们相识, 带着父母的眷念,带着浓浓的乡音,带着中学 同学的厚望。 我们的相识是那么的自然和纯真,无论是 当初我望尔项背,还是后来你观我独守,我 们都拥有我们的共享:“四季青”的劳动号 子、“贰百号”的常青树、圆明园的篝火,四 十三楼歌声的嘹亮。 北大的四年,并不都是快乐的。北大食堂 一口没咬着、两口没咬着、三口咬过了的包 子,北大睡凉席、喝凉水、冲凉澡的日子,还 有学得稀里糊涂的实变、复变、泛函、拓扑、 抽象代数……,仿佛是要我爱上一个不回家的 人。 北大的四年,无论当时数学带给我什么, 无论后来我带给数学什么,我和数学就这么结 合了。数学,这个在多数人看来很不美丽的女 人,为我生儿育女,为我安家置业,我就这么 跟她过了大半辈子。 在我知天命的时候,看到“北大数学
80”群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一句句动人的问 候,时而还文夹白地带着当年“哥们儿、爷们 儿”的豪爽。 我感到我们离得是那么的近,我 们什么时候别离过? 有时我又觉得我们的确离得很远,想知道 某某现在在哪儿生活、打听某某现在在干什 么是那么的难。在绝望的时候,四年的数学让 我产生了灵感:我们在哪儿生活在干什么工作 不都是同胚和同构的吗?!你用四年开发出 来的智慧谱写了自己30年的“命运”与“欢 乐”、“月光”与“悲怆”,何等气势磅礴的 乐章。我和你一样,苦守着我“很不美丽的女 人”,分享着她女王一般的荣光。 北大的四年,是不可改变的四年,是不可 复制的四年。这四年决定了我后来的四十年, 甚至更长。 北大的四年,是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我 会永远将它、将你、将我们大家珍藏。
2014年4月30日星期三于成都望江楼对面。
27
八零岁月 羡慕老吴,有记日记的好 习惯。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更何况我这烂记性。往事如 烟,一点儿不假。我的往事 如青烟不知飘到哪里去了。往 事对我就是一笔糊涂账。理不 清,剪更乱。不过老吴的日记 摘抄,倒让我想起老乔当年也 写日记。是我亲眼看到的(别 误会,我没偷看他的日记,我 只是看到他写,没看到写什 么)。我是咋样看到的?这 事儿得从我做43楼“楼座”说 起。 记不清什么时候,大概是 大二那年,也许大三,我被稀 里糊涂地扶持当上了43楼楼 长。咋样黄袍加身地,也记不 得了。做了哪些烂事,也记不 清了。唯有老乔写日记这件事 还残留在脑海里。当时学校管 得宽,连学生的作息也要管。 说是要大家晚上好好休息,第 二天精神好,可以好好学习。 想的邪招儿是晚上11点,学生 宿舍楼拉闸断电。这拉闸的 事,就由各楼楼长来做。我刚 上任就摊上这件事。拉闸后, 楼长就和几个手下开始巡楼。 一个晚上,我刚踏上三楼的楼 梯口,就看到老乔在那儿半蹲 着 ,一手举着手电筒。
28
往事 笑谈 贾富臣
他的日记本摊在大腿 上,正在疾书。我问咋回事。 老乔说今天的日记还没写呢, 又给断了电,只好这样凑和 着。你看老乔当年写日记的认 真劲儿,就知道他现在催作业 的敬业精神。老乔也许在他日 记里为这事儿狠狠地记了我一 笔。真如此,我没准儿就此青 史留名了呐。恶人因好人而留 名,这种事儿史上常有。当时 我就心里嘀咕,这楼座的差事 怕是要被千夫指的。好在我在 这楼座的宝座上呆得不长,没 机会做太多的恶事。三十多年 过去了。现在回过头来看,当
年我就是一个错误路线的执行 者。向老乔和其他因为我执行 错误路线而受伤害的同学们道 歉。
外一篇 43楼207室的厨 艺大师们 大一大二的两年里,43楼 207 室是七位一班同学的家。 肖良,贾富臣是北京土猪( 著)。韩振超是山西的。孙宁 从山东来,王维乾是广西来 的。白东强和朱晓平是阿拉上
海宁。 先从北京土猪说起吧。富 臣是土得掉渣的北京土猪。上 北大前,几乎就没有出过北京 四城。从小一起玩儿尿泥儿长 大的小伙伴儿们也多是土猪一 级的。这么说吧,他上北大之 前,就几乎没见过外地人啥模 样儿,没听过外地人说话啥声 音儿。 120%的井底之蛙。头 发短,见识更短。那时候,北 京的瓜果蔬菜种类很少。夏天 嘛,多一些,不过也就是西红 屎(柿),黄瓜,扁豆,茄子 和柿子椒之类。冬天就更惨。 冬储大白菜,一吃就是几个月 不换样儿。另外就是腌“血了 红”(雪里红)和咸菜疙瘩。 一般普通土猪很少能见到奇珍 异果,更别说吃了。富臣小时 候听到过的奇果叫做芒果。光 这名字就叫他纳闷儿了好几个 月。那是外国友人赠给毛主席 的礼品。他老人家没舍得吃, 又送给了广大革命群众。直到 有一天,一个小伙伴儿指着一 个黄橙橙的果子儿,放在一个 透明的玻璃匣子儿里,说那就 是芒果。他才明白了:敢情
芒果就是放太阳光一 样的果子儿。芒,黄 光也。看着他馋得一 个劲儿地舔嘴唇,小 伙伴儿又接着说了, 就是你馋得满嘴哈喇 子,你也不能吃。为 什么?就算你小子 牙口儿好,你也嚼不 烂。为什么?那是塑 料的仿制品。喔! 北京人没见过好吃的,他 们的饭菜也多是粗放式的炒 作。那时的北大食堂也好不到 哪儿去。入学两三个月后,一 个晚上,灯熄了,玩累了的学 子们要好好睡觉了。就要昏昏 欲睡的当口儿,富臣听到了悄 悄的说话声。阿拉我要备这样 一道菜;阿拉我要放这样一种 油;阿拉你少加了那样一种 精。原来,白东强和朱晓平两 个上海北漂在开嘴上厨房。两 个人一唱一和,切磋厨艺。听 得富臣心潮澎湃。原来菜还可 以这样烧;原来还有这样多闻 所未闻的菜;原来还有这样多 可放在菜里的佐料;原来饭菜 还可以这样精炒细做。两个� 可
怜的上海北漂受不了北京水多 油少的饭菜,受尽了两三个月 的煎熬,躺在被窝儿里,演 出了一场思乡的锅碗瓢盆进行 曲。记不清韩振超,孙宁,王 维乾和肖良是否也加入了这场 厨艺大比武,反正富臣这个土 得不能再土的土猪是只有听的 份儿了。事实上,就是他想凑 这份儿热闹,也说不出话来: 满嘴都是哈喇子,一张嘴就往 外流。也让他开了一次眼,知 道了中华厨艺的博大精深。他 也就此暗暗地下了决心,将来 一定要去江南走一趟。不为别 的,只是去吃,也是值得的。 所以,大学刚毕业,就和国 清,王瑜,伟东,小溪一起下 了南方。不过这是后话,以后 有机会再说吧。
29
八零岁月
燕园的那四年 吴岚
还依稀记得1980年9月1号 北京大学入学报到的那一天, 下着雨,在那个充满着文革气 息的大礼堂的最后面有一堆窗 口。递上我们的录取通知书, 缴费,换来了宿舍钥匙和板凳
罩着的那层雾。这也是北大给 我的最大财富:在看到了人世 沉浮后还是那么义无反顾地积 极人生。
(这个太重要了),然后来到 宿舍36楼334室。北大的本科 生活都是围绕这里展开的。这 个舞台的剧情在一幕一幕地上 演和谢幕,但是永远那么精彩 和难忘。也因如此,后来在燕 园的这些年,我一直不敢看 36楼的那个房间,故园是用来 怀念的,不可以真的去看哦。
是四个字:青春快乐!好像 真的没有好好学习耶,虽然 绝大多数时间在文史楼上自 习(后来自己有了儿子才认识 到男女的差异:女孩子看上去 的乖与真实的内心可以完全不 同!)。不过我是真的真的( 不是笔误,就是想强调)喜欢 数学,直至我做了金融数学, 老爸好像才放弃说服我转行的 努力。后来接触了一些应用学 科,感觉还是数学的复杂和 抽象是最能吸引和挑战我的 东东,也是事业和人生的原动 力。复杂的哲学和音乐一直是 让我的心安静下来的重要工 具。还要特别感谢数学系把我 们概率统计的同学放在了数学 专业。具体的学习内容并不重 要,关键是那种纯粹数学的训 练和在此相知的同学。和郁彬 的那种对专业的共同感好像也 是那时开始的。她当时就是成 绩很好和专业精通的学生,后 来的成就更不用说啦。为她骄 傲和自豪,一个在你身边的伟
虽然现在看北京大学离我 的家(百万庄)也就4-5公里 远,可当时觉得来到了另一个 世界,梦境一样。就像后来人 生的很多事情一样,待你第 一次来到(见到)你一直向往 的某个地方(人)时,第一次 见到Ta的物理状态时,你会瞬 时有些许的失望,但很快就会 浸入Ta,被其魔力和魅力所吸 引。北大也是如此,Ta的品质 和味道是需要你跨过某个门槛 来感受的,没有跨进来时Ta 就是那样普通的在一个地方存 在着。庙堂与人间的差异都是 因为你没有跨过或拂去你心上 30
北大本科四年对我来说就
大光荣正确的人。 北大四年的青春和快乐是 那段人生的主旋律,反而是最 难说得清楚:青春无悔也不全 是、疯丫头的傻乐也不全是、 情窦初开的懵懂也不全是,又 好像都是组成部分。青春的权 利就是可以很快地不顾一切地 爱上、不后悔地放弃,对于人 和事有开放的心态、输得起。 这只有一次的青春我没有遗 憾。 要问我自北京大学数学系 入学一直没有忘记的Ta是谁? 当然是春晖啦,过去、现在和 未来!好像现在所谓的“闺 蜜”之称还不足以表达我对春 晖的感觉。她的聪明、智慧和 美丽自不用我说啦(各位可以 在这里稍稍扫一下您落在地 上的鸡皮疙瘩^=^)。对我来 说,春晖是那种永远永远的唯 一!我与数学、数学与我是最 初的缘分、随后的执著坚持、 最终的相互成全。
燕园四载 难忘经历 阳述林
曾记否,当年刚跨入北大校门两三个月 时,同宿舍的几个兄弟借一首流行歌曲的曲 调唱道:“还有三年零九个月,我们就要毕 业……” 转瞬之间,多少个三年零九个月过去 了。如今离开燕园已经整整三十个年头了, 一些往事还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记得当时我的土气和傻气,穿着在老家 做的卡其布衣裤,操着带有乡音的半熟普通 话。 大学四年,除了布鞋、胶鞋和凉鞋,居 然没穿过皮鞋…… 记得当时我的懒惰和顽劣,为了睡大 觉、看电影,逃过多次课;为了省五分一角 的车费,逃过多次票…… 也记得当时我的毅力和逞能,为了锻炼 身体和意志冬天洗凉水澡,为了百米达标到 五四操场测了不下十次,为了迎接考试到文 史楼教室通宵达旦……;有一次把宿舍里的 七个暖瓶都提去把开水打了回来,至于提三 个、四个去更是家常便饭。
宗林、黄劲松多次并肩校外长跑; 曾经为寻 找因被退学而一时失踪的S同学,跟班上同学 一起踏遍校园…… 不知道我们409是不是最早论兄排弟的 宿舍,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尽管有矛盾和争 执,尽管有分班和分舍,我们始终是不散的 七兄弟。从老大张占海开始每个人的二十岁 生日都要请兄弟们一起庆贺,到老二戴寅生 时虽已分班却依然延续。老七孙一顺毕业时 还不到十九岁,只好把他的十八岁生日当二 十岁过了。 回首燕园四载的学习和生活经历,真是 几多感慨、几多思念,更有些许骄傲、些许 遗憾。最后以四句小诗结束这篇短文:
往事如烟三十年, 昔日同窗可安然。 翘盼初秋八月聚, 再叙友情在燕园……
最难忘记的当然还是同学之间的交往和 友情。曾经同徐述多次切磋围棋;曾经同王 31
八零岁月
同学 李树勋
三十四年前在为写命题作文《画蛋》犯难 的时候,绝对没想到还会有更为犯难的今天, 一篇为毕业三十周年同学聚会写的征文。这是 谁布置的作业,太狠啦! 明天就是最后交“租子”的日子啦,乔老 爷加快了催租的脚步。 抓紧时间赶吧,毕竟只要四百个文字。可 是从哪里开始呢?现在才理解一句老话——万 事开头难呀! 问题的根源都来自三十四年前一个不经意 的决定,让我不得不拥有了人生最大的一个活 动圈子——北京大学数学系八零级同学,一百 五六十号人。这三十年什么都没干,光记这些 名字啦。
啥时候同——学过。 转眼毕业三十年啦,同学们分散到世界各 地。这些年随时的功课就是在恭候同学们的讯 息。一边记忆着同学们的名字,一边期盼着与 同学们的相聚。 毕业三十周年又一次相聚临近啦,让同学 们来得更多一些吧! 虽然我“惜字如金”,可是我还是要写上 几行文字来声明我很珍惜“同学”。 2014年5月5日 写于一个离燕园不远的地方
燕园同窗四载,记得同——吃过、同—— 喝过、同——玩过、同——乐过,就是没印象
当年学三、学二的食堂饭票。 32
说几件趣事吧! 一、刚入学时,特别想家。 有一次上厕所时,发现从厕 所的窗户望出去所看到的西 山,跟我老家向西所望看到 的山几乎一样。以后的日子 里,我就会经常在厕所呆望 西山!哈,不知道有谁发现 过我的这个秘密!
至少到目前为止,北大的四
二、有一次暑假后返校,由 于火车晚点,到动物园时, 已经没有332路车了,只好 扛着行李走回学校。到学校 南门已经半夜了。由于浑身 黑不溜秋(当时坐的火车是 蒸汽机车,全是煤灰)、肩 上扛着好几个包,门卫死活 不让进。想找证件也找不到 了。最后到西南小门边,找 了个地方翻墙进去了。 `
回忆及感悟 至少到目前为止,北大的四 年大学生活是我最快乐的时 光!那种无忧无虑、毫无拘 束的生活方式,真诚面对、 相互坦诚的同学友情,深深 地影响着我大学后的生活! 回想起来,大学四年,知识 并没有学多少,但学到了进 入社会的生存方式。我确 信,正是四年大学生活, 确立了我的人生观、世界 观。在此,我首先要感谢的
尹思明
是所有的同学,特别是405的 兄弟们;其次就是庆幸能够 在那个年代在北大呆四年! 这使我想起我的一个高中同 学,当时考上了大连理工学 院。临毕业时,因为与同 学、学校的关系出现问题, 导致精神方面出现问题,后 来就彻底失踪了。其实他的 性格比我开朗!我想,如果 他处于北大这个环境,他的 精神绝对不会出现问题的!
三、记得是大四上学期吧, 有一段时间老是做同一个 梦:我不从楼梯下楼,总是 从窗户飘到地面。那可是四 楼呀,我正好睡在窗户边的 上铺,一迈腿,就可以从窗 户出去了。所以那段时间, 我睡觉前,总是要插好窗 户,并仔细检查!
33
八零岁月
大学生活的 不适应 王大敏
一九八四年的仲夏,荷花 盛开,骊声响起。即将结束大 学生活的我,思绪荡漾。四年 的梓风沐雨,也算是波澜不 惊。从少年到成年,燕园的流 连,数学的洗礼,毕业之际, 虽未泪水涟涟,倒也依依不 舍。 在一院的系办公楼上, 在红湖边的翼然亭里,在43号 楼的宿舍内,毕业的留言本, 密密疏疏写下了同学们亲切的 告别话语。有祝福的,有期望 的,有委婉鼓励的。如今翻开 再看,殷殷切切,弥足珍贵, 有时难免潸然泪下。 三十多年过去了,要是提 笔濡润纸上,我更愿意说一 说、道一道,我的大学生活的 五个不适应。 首先,是对饮食的不适 应。长着消化米饭的胃,不 得不面对每月只有七斤大米 的挑战。二两一个的大馒头, 34
如果没有棒子面粥的陪伴,我 无论如何是咽不下的。特别是 冬天,晚餐只有醋溜白菜梆, 那真是食之无味。反观同屋的 大胃王潘志东,人称大脑壳, 早餐就是整六两,两个大馒 头、二两玉米粥!看 着人家大快朵颐的 样子,用现在的 流行语,那就 “ 是我和小伙伴 们都惊呆了! 同屋老大周业 曾经不服,两 人于某日中午比 谁胃大,最终大脑 壳胜出,一斤八两胜一斤四 两。
曾想,进了北大,短板凸显, 与全国各地同学相比,能力差 之甚远。习惯了老师的悉心安 排和辅导,不再适应大学自由 自在和开放的学习生活。 记 得有一次,在俄文楼外的长 凳上,罗智泉从兜里 掏出一张叠得皱皱 巴巴的《泰晤士 报》学英文, 着实让我亮瞎 了眼。比我数 学好的同学太 多了,大家心 里有数啦。 但不 得不提龚炜和马小 明,他们俩,我认为是为数 不多的、不怎么上晚自习的、 仍然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
今天 好乐(热) 啊!”
其次,是对学习的不适 应。我在上高一的时候,就 参加了全县数学竞赛,战胜 了高二学哥学姐,夺得第一。 上北大学数学,是我中学班主 任的期望,也是我的梦想。没
第三,是对气候的不适 应。北京天干物燥,冬季、春 季风大,不像南方多雨湿润。 刚入学那阵儿,嘴唇经常干 裂,多喝水也无济于事。冬天
的水房,洗衣洗脸,冰凉的水 凛冽彻骨,就是夏天也是冻入 肌肤啊!冬季手背、脚踝时常 开裂,疼痛难忍。由于缺乏生 活常识,不知涂脂润肤。直到 大四,逐渐懂得护肤,才好了 许多。反观同屋老头付宇,别 人穿毛衣他还只穿衬衣,别人 穿大衣他还只套毛衣,抗冻! 真神奇也。 第四,是对交往的不适 应。同学们心里都有数,我比 较蔫哩,不会开玩笑,不懂幽 默,见到女生就脸红。大学四 年,记得只跟张亚莉、张玥、 郁彬等为数不多的女生说过 话。特羡慕同屋的盖,介俊是 也,他到哪,哪就热闹,人缘 好得不得了。 最后,是对语言的不适 应。我来自福建,说普通话,
l、r不分,f、h不分,z、 zh不分,an、ang不分,等 等。“今天好乐(热)啊”, 话一出口,就闹了笑话了。同 屋大脑壳经常拿我开涮,学我 说话,一开始我还不知道怎么 回事儿,也听不出有何区别。 后来,感觉到确实发音不对。 在很困难的情况下,慢慢地改 正了许多。但问题又来了,回 到福建,家人、亲朋好友觉 得我说话怪怪的,这也就是 所谓的南腔北调吧。现在, 我说话还是有点怪吧?!an 和 ang 还是分不清呐。很感 谢潘志东,是他促使了我改正 了“热”和“乐”,“发”和 “花”不再会说出同样的音。
大脑壳、刘琳、杨卫东前两年 同屋,后两年与王静、王维 乾、刘建辉、宋加雄同屋。每 天的灯火阑珊时刻,屋里的天 聊海侃、嬉笑“怒骂”,带来 了无尽欢乐。我怀念大学的生 活,思念同屋的伙伴,还有北 大8001的同学们。是他们,给 我的一生,留下了永不磨灭的 幸福回忆!
二零一四年五一劳动节 作于北京
我的大学四年生活,前两 年在四班,住43号楼410,后 两年在计算数学班,住411。 老头和盖是四年同屋,周业、
35
八零岁月
忆 记
大学
36年 前,我很幸运, 赶上了文革后的第一次中 考,进了县重点中学。34年 前,更是幸运,拿到了北大的 录取通知书。 第一次坐火车,就是到北 大上学。我一个人拎着个大木 箱在大饭厅办完手续后(从北 京站到北大是坐的新生接站 车),就直奔42楼508的宿舍 (数学系其他班都在43楼, 就我们二班在42楼)。我到 宿舍时,最先见到了老汪。开 始我们宿舍六个人(后来来 了老郭),习惯在称呼上都 加一个“老”字,老吴(建 瓴)、老杨(永宏)、老刘( 建华)、老谢(曙光)、老汪 (更生)及老赵(定峰)。受 毛主席五七指示“学制要缩 短,教育要革命”的影响,我 们这一届相当一部分人中学只 上了四年,所以十五六岁上 大学的人不少。我上大学是 16岁,身高1米59,在我们宿 舍是最矮的(有张与老刘合影
36
峰 定 赵
的照片能看出)。但岁数不是 最小,老汪比我还小几个月。 初入校园,对什么都陌生又好 奇。开始我不会说普通话,就 是听普通话还不能完全听懂。 尤其是欧阳建新(欧阳与老杨 是中学同学,经常到我们宿舍 来)来与老杨对话时,我就听 不大懂了。就像姜昆相声里说 的似的,他们说话时嘴里含了 个萝卜。 报到时,需要照片,但我 没带,也不知道到哪里照相。 老汪正好从颐和园回来,说颐 和园大门口那儿可以照相。 9月2号,我就专门坐332路车 到颐和园门口照了张标准照。 2号还有一件有意义的事,离 开家时我妈特地用牛皮纸包了 一包老家的泥土,让我到学校 后找个水塘扔进去。当然北大 最美的水塘就是未名湖了。我 就照办,将纸包打开,将家乡 的土扔进了未名湖深处(有些 地方是要用家乡土泡水喝,我 们简单一些,只要扔到水里就 行)。所以美丽的未名湖畔自
然也少不了来自祖国其它地方 水土的滋润。 四年很快,上学中间的事 就不说了。说说临近毕业的两 件事:一是毕业前夕苏文龙买 了件西服,我们班很多人都觉 得稀奇,纷纷借他的西服去照 相。我的毕业证照就是穿文龙 的西服照的。二是我们宿舍 7个人(应用班107室:董华、 洪贵渝、李国栋、王筱平、 徐平、桂长峰和我)去天安门 玩,我以为我很长时间不会来 北京,愣是排了两个多小时的 队去看毛主席纪念堂。以至于 在纪念碑前合影时,就只有他 们六个人,后来在北海的合影 才加上了我。 我们的毕业纪念册上邵国 清写了一段话:“我们从远方 走来,还要走到更远的地方 去…”。我当时还真是这样, 分配时我很不情愿地被分配到 了河北涿州,当时就觉得跟发 配边疆差不多(远的地方不单 单是用距离来衡量的)。当时
负责分配的黄少云老师显然也 是这么认为的,89年我再次见 到黄老师时,他还能清楚地记 得,并详细问了我的近况。
我在涿州工作了8年,期 间文龙还曾来信问道“置之死 地能生否”。在涿州时,董华 和长峰曾专门去看望了我,张 彪因为工作关系到我原单位调
微信撷英:挖坑儿
研了一段时间。 1992年,我调到了北京, 一直到现在。
杨永宏 摘
桌子 6:27 AM @海是我的... 昨天老乔挖了个大坑,女同学们可被坑惨了。黄主席被埋上 及时爬出来了。今天警惕了 @乔林天 @FH meng jeff 6:34 AM @海是我的... ,那个成功的大坑不是我挖的!感谢@桌子 为我澄清。 …… 乔林天 7:30 AM @桌子 昨的大坑是国清开挖的,我不过用挖土机帮了一铲子 体女生都掉进去,也就20。您今天的坑准备 埋 130 多个男生啊
,就算全
李树勋 7:31 AM @乔林天 继续挖坑,拿铁铲的都着急了 四海无家 7:32 AM @乔老 得看加哪儿 …… 付宇 8:09 AM @乔林天 130多男生现在只 有120多了,20女生现在还是20。照这样 下去,某年某月某日,就剩女生20了。 唐艳萍 8:30 AM @付宇 …… 李树勋 7:17 PM 现在快成万人坑了,挖坑 的手法越来越直接,所有的人都爬着, 不敢站起来了,深怕没站好滑下去。就 这样手里还拿着锹,随时准备填土……
37
八零岁月
北大小忆 桂长峰 话说,他是我们那时真正的阳光男孩,这是他 留给我的永远的印象。
象棋大战 在北大上学时,下象棋是同学课外一大乐 趣。同学中虽没有围棋界中如老付,老蒋一类 如雷贯耳式的高手,但棋手众多。常两人下
杨宇追忆 大学前两年,杨宇和我是上下铺。我们几 个同室好友,很多事情都一起做。一起讨论数 学题,一起打篮球,一起下象棋,等等。杨宇 对我更是像兄长一般,处处向着我。记得刚上 大学时,我的老家方言口音很重,杨宇经常耐 心教我普通话。如令江说的,杨宇多才多艺, 篮球打得漂亮,我打篮球也得到他的带领和指 点。有一阵,他还鼓动我跟他学小提琴,我还 真试过一下,还买了一本当时对我来说是天价 的音乐书。可惜我天赋和勤奋都不够,没坚持 下去。杨宇和我最后一次联系是他到美国后, 大概在90年春季,我们在电话里聊了各自的情 况,相约尽快在年内相聚。怎知不久得到噩 耗,痛失老友。后来时时想起杨宇,按现在的 38
棋,围观支招的挤满一桌,煞是热闹。在大学 前两年,我们208室大家水平大至相当,唯有 铁成略高,常夸口要一人挑战我们其余六人一 方。他的名言是你们几个无穷小加起来还是无 穷小。后来三四年级时,我们应用二班阿长, 阿朱,董华,老四,小家伙都是小高手,张晏 平是围棋象棋双料小高手,常在一起切磋。现 在大家聊起二百号,都记得足球比赛,但我印 象最深的是下象棋。当时二百号还有一些进修 的中学校长,教育局长一类的领导。其中一位 跟我们下棋,棋风怪异。一上来就提双车,让 我们打掉他双马,然后三下五除二就把我们赢 了。记得老四,晏平我们不服,但似乎没找到 破解办法,后来只好把到口的马放过了。再后 来上研究生时,我们搞了个班上大循环赛,一 应高手都有参加,其中从成都考来的张锦川棋 高一招,应是同学中象棋水平最好的。锦川也 是绝顶聪明的人,十四岁跟他哥同时考上大 学,当年四川日报或成都日报曾头版报道, 似乎记得他还给我看过那份报道。那年我们数 学队还拿了研究生象棋比赛团体冠军,赢了十 付象棋,基本上一室一付。最后我们几个还代 表北大参加了与清华研究生的京华杯象棋对抗 赛,得到了陈祖德签字颁发的纪念相册一本, 一直珍藏至今。
老师印象 大学一二年级,数学分析课是一门主要课 程。大课老师方企勤老师样子清癯,讲课严 谨,似乎与大家互动不多。感觉习题课朱学 贤老师倒是影响更大些。朱老师看起来精明 干练,习题课上循循善诱,硬是将我们从εδ的混沌里 摸爬滚打带出来。朱老师常来我们 宿舍串门,碰上我们下象棋也会支上几招。后 来我上研究生期间,朱老师在学校工会负点儿 责, 曾组织老师与研究生的象棋友谊赛,知道 他棋艺甚是高超。 大学后两年在应用二班,主要是被钱敏老 师鼓动。钱老师名士风范,不拘小节,对学术 和培养学生充满激情。记得在分班鼓动会上, 他站着侃侃而谈,时不时提提裤带,很有感染 力。他开始组织一批学生搞讨论班,阿罗,董 华,徐平,王筱平我们几个经常参加,似乎阿 长,家伙,阿朱等也去过,我们背后亲切地叫 他钱大哥。钱老师兴趣广泛,我们学生联欢会 时,钱老师和夫人张锦炎老师曾翩翩起舞。有 一次钱老师来宿舍看大家,被大家下围棋引得 手痒,与张晏平大战一场。据说钱老师“武 功”也颇高,武侠小说中的招法也手到拈来。 后来徐平,王筱平成了钱老师的嫡传弟子,分 别被送到美国柏克利和柯朗研究所深造,现在 已是所在领域的大拿。我在加拿大时,有次钱 老师曾路过温哥华,可惜我在外面开会,只能 叫同事代为接待。后来偶然一次在北大碰到钱 老师,他七十多岁还骑着自行车,见面后竟然 还认识我,叫我甚是惊叹。
车(驹),穿着他那闻名的羊皮袄,风驰电掣 般从我身边飞过。等到教室门口,看到我们辅 导员刘森老师守在门口,阿长灰溜溜往回走。 原来姜老师叫刘森老师站在门口,不让迟到的 学生进去,我也只好跟着离去。后来姜老师调 到苏州大学任校长,然后去同济大学任教。因 为我后来也做偏微分方程的研究,同姜老师颇 多接触,特别曾一起在上海给暑期学校讲课。 知道姜老师是很和蔼可亲的,说话在我听来是 吴侬软语,亲切近人。他的课讲得条理清楚, 深入浅出,又很严谨,令我自叹差得太远。他 在近十多年仍然开辟新的研究方向,在金融数 学的偏微分方程方面又作出了很多重要结果, 令我钦佩不已。 张恭庆老师应该是北大老师中对我影响最 大的。最早知道张老师是他刚从美国回来不 久,数学系办公楼有关于张老师和姜伯驹老师 的介绍。得知他们是数学研究的新星,成果斐 然。张老师给我们四年级开的泛函分析2的选 修课,感觉新颖有趣,又 深奥。对张老师的研 究领域非线性分析了解了一下,很感兴趣,心 里于是期望能跟张老师念研究生。可惜我们一 届强手如林,张老师又非常严谨,每年只招一
我们三年级的选修课有偏微分方程,老师 是大名鼎鼎的姜礼尚老师。姜老师应该刚从 美国回来不久,课讲得非常好,是北大王牌老 师。可惜上课教室在东门外的物理大楼,时间 好像是早上八点一类, 碰上我们这些睡懒觉的 主,就常常有人迟到。记得有次我起来晚了 点,急忙赶去上课,途中看见阿长骑着他那名 39
八零岁月 两个学生亲自指导,我未能如愿。好在峰回路 转,几年后我出国留学,在美国的导师是张老 师的好朋友,所研究方向也一样。那时北大老 友阿长,家伙也同在一起,阿长还是我的师兄 了。张老师到美国讲学,我导师邀请他也给我
家大会一事。通过他的工作,加拿大数学界对 中国的申办全力支持。我也见证了这一过程, 了解了张老师不仅数学研究走在前缘,还是具 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的数学活动家。之后, 在张老师的倡议和主持下,中国加拿大两国数
们讲授了这方向的最新发展。我受益非浅,与 张老师也有了近距离的接触。九五年,张老师 到我任教的英属哥伦比亚大学讲学半年,我又 有幸旁听了张老师的最新的专题课程。那时, 张老师还在酝酿组织申请在中国召开国际数学
学家在九九年和零一年举办了两届中加数学家 大会,我也在其中做了一些协助工作。一直以 来,张老师在学术研究,做人做事很多方面都 给予了我指导教诲和大力支持,是我真正的良 师益友。
微信撷英:欢迎吴双
陈春晖 摘
了. A_大敏_A 9:31 AM 欢迎@吴双.. 入群
qldx 9:35 AM 才思吴双,欢迎! 海是我的... 9:41 AM 欢迎郁彬、吴双。 Aihua 9:42 AM 吴双,欢迎!
口天山风invited吴双.. to the group chat
海是我的... 9:51 AM 我们的女同学尤其令 人骄傲。刚刚发行的《北大人》2014春季 刊的校友风采栏目登载了采访数学八〇级 张亚莉的文章,题目是“美丽人生 精彩世 界”。祝贺亚莉。
QuietKing 9:20AM 欢迎吴双! 口天山风 9:21 AM 各位同学,隆重推出我 们宿舍吴双同学加入北大数学八O群,欢 迎啊 乔林天 9:25 AM 吴双 欢迎,欢迎! 桌子 9:28 AM @口天山风 功臣! 老欧 9:30 AM 五月花开啊 又一位吴主席来 40
唐艳萍 10:02 AM 今天群里又是双喜临门 那,欢迎@吴双,祝贺@张亚莉?。 桌子 10:04 AM @唐艳萍 几乎天天有乐事 唐艳萍 10:04 AM @口天山风 功臣 ,咱们里外屋大满贯了。 李树勋 10:05 AM @口天山风
干的漂亮!
李树勋 10:06 AM 热烈欢迎吴双入伙
@唐艳萍
桌子 10:06 AM @李树勋 @口天山风 不愧主 席称号
meng jeff 4:46 PM 好吧,欢迎主席团。
新村老杨 11:12 AM 欢迎吴双/恭喜雅丽
FH 4:47 PM @吴双 再一个热烈的拥抱!热 烈欢迎天女下凡
新村老杨 11:16 AM @口天山风 记头功一件
Connie 11:51 AM 欢迎吴双! 期待采访雅丽 的文章! 吴双 1:35 PM
Jing 5:31 PM 哇,吴双来啦!太高兴了!抱 抱 Jing 5:32 PM 这下女生里外屋都齐了,可以 正式开战啦
又回到组织的怀抱了
~
乔林天 1:50 PM @吴双 你好!欢迎啊 吴双 1:52 PM @乔林天 谢谢谢谢,班长好
乔林天 1:56 PM @吴双 你好你好!吴岚说 你在国外(旅行?),给我们大家上几张 有意思的照片吧? 吴双 2:06 PM @乔林天 我就是瞎溜达呢~ 你现在在哪里啊? 老欧 2:14 PM 吴双 在哪瞎溜达哪? Wei Zhao 3:47 PM 热烈欢迎吴双 zhuang danze 4:34 PM 欢迎吴双。 zhuang danze 4:35 PM @吴双 你现在离我不 远,过来玩儿吧。 FH 4:44 PM 神奇的五月啊,@口天山风
41
八零岁月
无题
一、八零年八月底,父亲把我送到徐州东 站,帮我签好去北京的车票。在车站碰到邻 县去北大中文系报到的新生,两人结伴到了北 京。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带我去过几次徐州, 治鼻子或眼睛的毛病;每次当吃烦了包子和油 条的时候,就该回家了;弟弟妹妹们运气差, 不生家乡治不好的毛病,小时候都没出过县。 二、一年级的时候,印象中数学分析和高 等代数上课就是在记笔记。二年级时,数学分 析发了厚厚的讲义,省了不少功夫。多元微积 分花了不少时间讲容度的概念,高等代数第二 学期学了外代数,到现在也没太闹明白。复变 函数和实变函数都发了很好的讲义,学起来方 便了不少。总体来说,大学时分析打了不错的 功底,为以后的两个学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四年,记忆中都打过开水,尽管每次没提 太多瓶。 三、一或二年级的时候,全班同学一起去 42
张作顺
十三陵,跟老乡借了辆破车;由于忘乎所以, 上坡时还在骑;结果在回来的路上,链条断 了;所幸路上找到了修车的,否则只好推车从 清河走回来;老乔关心怎么掉了队,在修车铺 找到了我;教训是车不好要推着上下坡。二、 三年级之间的夏天,提前几天来到了学校。几 个同学一商量,当即决定去天津。天黑了,没 想住旅馆,只想在水上公园的亭子里熬一夜。 结果被保安发现,打发到车站门口的广场上坐 了一夜。好象没吃狗不理包子。(恕我不提同 学们的名字) 四、有一年暑假回家,父亲问我学了什么 课,这是非常难得的。从上小学起,父母极少 问我功课的事。我告诉他,学了泛函分析,概 率统计,等等。父亲一下子来了兴趣,问我统 计做了什么。我告诉他,做了作业,有公式证 明。父亲当即下结论:你学的不是统计。过了 三十多年,终于明白,当时应该说全称“概率 论与数理统计”。
五、四年级快毕业的时候,同宿舍的七位 同学去莫斯科餐厅吃了一顿午饭。当时如果有 现在这么高的思想觉悟,应该提议去吃豆汁烤 鸭,否则不出钱。过了三十多年,到现在也没 喝过豆汁,深感白在北京住了四年。 六、过了三十多年,感到遗憾的是当时没 有想到读四书五经。杨老先生也是从安徽走 出来的,当他父亲发现他有数学天赋时,暑假 时请人教他读孟子。我的父亲是读过四书五经 的,可是他有生之年一次都没提起过上学读书 的事;倒是其他远房伯父们,说起过他读书很 笨经常挨打。不过在我眼里,父亲总是聪明 的。78年中考,我同时考上了中专和高中,看 着其他农村户口的中学同学一个接一个进城去 上中专,心里七上八下的。是父亲坚决要我上 高中而不是中专,否则就不会有缘和大家在燕 园相聚了。
一九八零年北京大学团委,学生会致新生的欢迎信
43
八零岁月
情同手足 任雷
头两年在403室的老大林国顺在我的毕业 留言册上写下了这四个大字。30年过去了,我 一直还记得老大当时写字时的郑重神态。回忆 起来那四年朝夕相处的日子,真是那么回事! 好事就放过不说,太坏的事也跳过了,就 拿比较窘的两件事吧嗒吧嗒先。因为是窘事, 一直有意淡忘之,所以记忆上可能会有出入。 如果张冠李戴或遗漏了,还请同学们海涵,私 下里知会一下最好。如感到不解气,当众拍我 几块砖头,我会笑纳的,当不至于趴倒在地。 因入学后睡眠严重不足(别误会,绝对不 是熬夜学习的结果),成日地哈欠连天,一不 留心,脆弱的下巴就会掉下来。刚开始一段时 间,张张嘴它也就回去了。可有天下午,我那 个不争气的下巴掉了后,怎么弄,它就是不回 去。好在当时王静在宿舍,看此状吓了一跳, 试了试看放不回去,立马骑车拉我去了海淀医
44
院。记得当时我话也说不清了,只能用手比 划。老六该还记得这事吧? 义务献血的那天,男生可能怕献血后没有 体力踢球了,所以一大早就开赴球场开练。本 人球技不精,但痴迷踢球,场场必到。印象中 半场过后,奔跑中,不知谁脚下使跘儿(有意 或无意?),没反应过来,人就趴倒在地了。 当时嘴上鲜血直流,跑水龙头那儿冲了冲,回 来还想继续踢。(当时头晕,记不清了)是不 是老乔说,都这样了,还不快去校医院。是不 是老付陪我去的校医院?在那儿嘴上唇给缝了 几针(四针?)。记得班主任说我血都献给球 场了,就别去献血了。 毕业后上班和后来的这三十年,很多朋友 都认为我天生兔唇,好在当初手术很成功,基 本看不出来了。哈哈!
无题 江建平
毕业后忙于生计,只是断断续续与几个同 学联系过。同窗四年大部分经历渐已淡忘(没 有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现在回想这段时间有 点中世纪印度一样黑暗的味道)。 儿子生性老实,到高中毕业时没听过他讲 几句粗话,有时还爱钻牛角尖(类我)。为 这,几次对他讲过在学校干的事��� ……� 那时用餐自备碗盆,开始放在食堂的架子 上,常被人自助“借”用。后来(好像三年级 开始)跟着孟健们也学着“借”用。宿舍内一 摞摞未刷碗盆的画面忧存。有些老实的主弄个 兜装碗盆带在身边,今天还听得见大老五(张 伟年)的碗盆交响曲。
没参与。 记得毕业前夕参观中南海(里头啥样现在 没印象)后,几人相伴步行回校(郑重声明没 有女同学)。为避免半途而废,兜里钱都缴了 (好像没做绝,留了买冰棍的钱),现在腿还 隐隐酸痛。 这四年还是有收获。虽远离了本行,前些 年还让儿子咨询过极限、测度,小子些许崇拜 老子,欣慰。 2014年5月8日于福建漳州
燕山上(现在还没想起这地方名200号) 名曰挖坑种树,实则风吹、咸菜、馒头,和老 郭(尚欣)共享雪茄,穷快乐。临走时踹坏几 块床板,乐呵乐呵。 给同学取外号没多说,儿子们也干这事。 不清楚几个人知道拿书换烤鸭的事,那活儿我 45
八零岁月
人生是个偶然 刘海东 。。
大。 大,北
北
把当年的往事收集起来,共享一次,绝对 是个天才的主意。而要把这些事印刷成册,留 给子孙后代瞻仰,就绝对是个馊主意了。免不 了在想,万一哪天老子这些光荣往事不小心被 我那宝贝儿子发现了,他要是有样学样,就悲 剧了。 北京大学绝对是我的梦想,做梦都想。至 于学数学就是我的悲剧了。当年就是一文盲 呀,我们全家上下都是,谁知道什么是数学 呀?后来问我们中学一著名老师选什么专业, 他老人家回我一句,“你不学数学,你能干什 么呀?”N年之后才明白,合算他老人家也是 闭着眼睛说的。我就这么偶然地进了北大数学 系。 落到43楼405,是一偶然的事件,遇到老 大薛俊堂是这一偶然的结果。这哥们儿当年正 奔着“琴、棋、书、画”四大雅使劲呢。我一 46
土包子,没见过雅人,当时就有点晕。这四大 雅也不是一天半天能对上话的,就天天跟在老 大,老二的后面做点“拱猪”、“桥牌”这 些副业。我们405的微观小气候就是这么形成 的。当年的“吉米多维奇”一套六本,一个宿 舍六个人,三十多本书,我和老五拱猪输了, 一起去书店买回来的,够沉的。如果想到,将 来的四年都没翻过那些书,不是多此一举吗! 记得入学后不久,北大开运动会。我就纳 闷儿,怎么没人通知我们呀?于是我们宿舍全 体,一人提个凳子,在老大的带领下就奔“五 四”操场了。这个晕呀,除了操场上的运动 员,观众就我们这几个傻帽。想明白了,这是 北大呀,哪里还有组织呀,以后我们就是“海 阔凭鱼跃”了。 我真是天才呀,没过半年就把数学搞明白 了。数学哪里是我盘里的菜呀?想到学好这个
东东,要每日不眠不休地坐在板凳上那么久, 才可能有点小成绩,我这辈子不是挂了吗?何 况想想那些讲台上的老师,至少有一半说的不 知是哪国语。不知道我外语不好呀,哪壶不开 提哪壶。
偷,于是当着众人的面,在上面吐了几口,安 心地去了。回来就傻了。干干净净地、彻底 地,我的饺子消失了。某人坦坦荡荡,笑呵呵 地说,“我不嫌”。这人将来得多大造化呀? 我晕!这么老了,人也是名导了,名字就省省 吧!
人就怕想明白。我当年觉得就挺明白,于 是就走出405,进一步发展我要Hi的专业。足 球是老乔拉下水的;军棋是建波首创的吗?围 棋是小付、张晏平之流的;武侠小说是经宋振 晖指点去海淀那边的小店租的;还跟着国清混 了点经济学的概念。专业这个多,就是和数学 没有相关关系。前几年问老大,四大雅都什么 职称了?丫告诉我:“哥们儿现在是四大俗, 花、鸟、虫、鱼了”。我这个晕呀,不过现在 是跟不上了,人老体衰了。 顺便提一件具体的,当年我中午买的一盘 饺子,放到桌子上。急着去洗手间,就怕贼
一九八零年北京大学新生入学注意事项
47
八零岁月
大学怀旧 付恩中
民以食为天,从吃饭谈 起吧。我对北大的伙食是满 意的。大概是中学食堂太糟 糕,所以第一天吃北大饭就觉 得不错。中学包饭,没的选 择,几乎每个菜里都是一堆肥 肉,看着就想吐。北大 食堂一溜窗口,一般 总能找到可接受的。 最不济也可用榨菜,酱 豆腐混过一顿。而且 五个学生食堂,有选 择,有竞争。校门外的 长征食堂也算得价廉 物美,后来又开了燕春 园,大伙没少在这俩地 方聚会。 毕业后忍受 不了单位伙食,常往北 大跑。后来去汪曦华 那儿蹭饭,觉得还是清华的教 师食堂更胜一筹,往那边就跑 得多了。 北大的特点是自由,没什 么人管。好处是自由发展,坏 48
处是自由散漫。那个年龄对社 会无啥经验,根本不知道以后 干啥。由于缺乏目标,数学又 那么难,很快就失去了学习动 力。但为了成绩还不能太不努 力。孟肖敏问如果重回十八
岁,再上一次北大会有什么不 同。对我来说,第一是确定一 个目标。以前说树立共产主义 远大理想,总认为是空话,其 实就是个人主义也需要理想, 但愿下一辈比我们清楚。
在北大最愉快的就是大家 聊天吹牛。无论是国家大事还 是什么其它话题,都是热烈有 兴致。想不起来离开北大后还 有什么地方有类似环境。三角 地一带保留了一处大字报的领 地,外面一有些小气候,自由 言论就热闹非凡。记得有张大 字报说国民党对知识分子远比 共产党好,比如清华大学的助 教一个月都有80大洋。此文引 述搞导弹的不如卖茶蛋的,呼 吁大幅提高知识分子待遇,起 码要达到与国民政府相同的水 平。当时吓了我一跳,觉得他 真敢开牙。一边也琢磨,达到 与国民政府相同是做梦,但如 能提高一倍工资也相当不错 了。这点新的事实多多少少增 加了我对共产党的不满。现在 看回去,毛泽东时代是完全 不同的时代。知识 分子同全国人民一 道自力更生艰苦奋 斗,为共和国的发 展奠定了基础。高 积累低消费,当年 的穷困是发展的需 要,光荣的担当。 三年级分专业 后,计算班积聚了 不少足球人士。我 们宿舍七个人,邰 国胜,万萌,曹泉伟,任雷, 张家兵,刘辉,全踢球。 我 体力不行,踢后卫,以逸待 劳,一般都能把劳师远征的对 手拦住。记得当时最难看的是 介俊[编者注:“看”读一
声。哈哈,我喜欢这句!不一定 把介俊气死,一定会把不少女同 学气死!(老付没写错,只是忍 不住乐一下!)--孟肖敏],不 停地动,根本没机会出脚。 周 业和老乔带着球可以速度跟我一 样,只好跟着跑。最难忘的是本 宿舍老邰的爆发力,到现在都记 得那几记香蕉球。与信息班的比 赛,李建波只把老邰放过去一 次,就被他踢出拱桥一样的弧线 球,跨过跑出的杨宇飞进球门。 计算一队和二队的比赛,头两粒 进球也是老邰在纠缠下踢出的香 蕉球,绕过守门员飞进球门。老
万最后一分钟头球攻门成功,尔 旺只好认输请客。
编者批注花絮: Haha, 老五真是惜字如金, 共359字+53个标点 +标题2字+签名3字 (LOL)[乔林天注] 六个性格、背景各异的室友就成了我们的兄 弟姐妹 -> 六个性格、背景各异的室友就成了 姐妹 maybe there were really brothers :), who? [zhuang] 西海岸的同学可趁机开车慢游美国大陆 慢 不得:-)乔林天注]
[这可
林天驱车几百英里解送春晖 (解送?哈哈) [乔注]
当年图书馆晚上阅览证和信息实验室上机票
当我队某球星再次单刀带球闯入对方后场时( 是否越位有待裁定) [ 注:单刀带球没有越位一说。这个我想放到编 辑花絮里,特别是因为劲松“自诩”: “看 球经验可谓丰富”。哈哈]
49
八零岁月
三十年后记忆 中的随机片段 郁彬 的王爱华,长春的王劲松。小 小的“里屋”加上“外屋”四 年情同姊妹,不记得红过脸。 但是第一节数学分析习题课, 一道题都做不出。记得眼望窗 外绿树阳光,教室内其他同学 做题甚忙。意识到很多同学都 是各省状元,庆幸自己住在北 京,不必是北京状元,就可以 进入“梦想”的北大数学系。
1980年秋季入学,到了 36楼307室,见到的第一位北 大数学系同学是湖南来的唐艳 萍,然后开始了四年愉快的 北大生活。80级158位数学天 才,其中二十位是女同学,她 们让我觉得找到了“同类”。 尤其是同屋的女生除了唐艳 萍,还有北京的李京,许明慧 (陈林林以后搬入),山东来 50
三十年之后,想起北大四 年,都是美好回忆。前两年 是四班(班长李建波, 学习 委员介俊), 女生除了我, 还有王蕾,张 玥,张亚莉。 后两年是数学 班,女生有 我,有吴岚, 王蕾,张玥。 十� ·���� ���� 一聚餐学 四大买“赛螃
蟹”,四班骑车春游妙峰山, 北大二百号植树,五四 运动 会,排球比赛,“著名”排球 教练杨永宏,潘志东。晚饭后 与“布头”王爱华骑车去未 名湖坐在湖边吃西红柿,帮 助地质系男生给“布头”递 条,和“布头”坐船从她家 乡青岛去上海,然后乘火车 去富阳,嘉兴,南京,苏州 ——大学唯一一次的旅游;美 丽又认真的室长“宝宝”李 京带领出早操(还有她认真 吃巧克力的可爱屋景);新
潮热情的唐“包包”时装( 喇叭裤,高跟鞋)及舞姿; 文静学者“娃娃”王劲松政 治考试的“天才”和她的厚 厚冬衣;与“书虫”陈林林 骑车去颐和园看玉兰花开; 内向善良的许明慧“午夜名 言”:“外屋又说话了”, 支持许明慧“夜战”外屋( 因为外屋女生“童心”未 泯,大开深夜人生探讨 会)。外屋北京人吴岚性格开 朗,落落大方;赵玮天津艺术 神人;陈春晖恬美聪慧来自济 南;举止优雅,文质彬彬的 吴双辽宁朝阳人;广西“主 席”黄燕翔开放,笑口常开;
笑咪咪,不紧不慢的卓萍是广 西女孩,带来甘蔗让贪吃的我 差点丢了一个手指。女生第三 个宿舍有七个女生。记得与张 玥去附近农田看天鹅;成熟能 干的吴章慧毕业留言变成我日 后警言;王蕾数学天赋非凡; 张亚莉阳光能干来自天津;李 霜广东恬美女孩,深秋仍穿凉 鞋;安静微笑的徐淑先是哈尔 滨老乡(我在哈尔滨长大),
朴祁,路军,王洗兵和庄丹 泽。
是女生中现在没有联系的一 个;女生的第三个宿舍还有恬 静的邱平,也是好久没有消 息。
84年研究生考试,毕 业;转学概率统计,被江泽 培先生慷慨收入研究生;最 后一秒进了“陈省身”项 目,过程中得到同屋姐妹大 力支持,还有程民德先生, 李忠等老师相助,至今感激 不尽。 2014年5月18日,于美国 加州,伯克利
高强度数学分析占去前两 年大部份学习时间,“菲赫 金哥尔茨”数 学 分 析 八 卷 习题没白做( 没全做),至 今还可靠它吃 饭;“hua向 量”是线性代 数的代名词; 丁 石 孙 老 师 的“数论”引 人入胜;周民 强老师的“实 变”有趣;“复 变”是“胡变”,至今还 是“胡变”(自以为容易,没 做笔记)。习题课老师年轻有 为:张来武,田刚,吴云清, 和张益唐;姜礼尚老师的“偏 微”毕业讨论班人才济济 ( 姜明,黄劲松,韩振超等); 第一次遇见“Sobolev”;写 了第一篇“论文报告”。英文 小组记得有罗智泉,赵玮, 李京,王劲松,童小溪,唐 51
八零岁月
关于北大的二三事 以及对林道祥的追念
邵国清
后排左起- 张家兵,程锦,林道祥,陈英,前排左起- 苏文龙,邵国清,陈新富
生活在八十年代初的北大 数学系的学生都记得43号楼的 宿舍。宿舍的布置相当简陋。 屋里摆四张上下铺,一般的情 况是七个同学一间,留下一张 床放行李。我们203房间的 成员有陈英,程锦,苏文龙, 林道祥,张家兵,陈新富和 我。三班和四班都有从老大排 行到老七的传统,颇有上山打 游击的气概。在我们宿舍以及 班里未能得以普及。陈英来自 内蒙,似是年纪最大,为人老 成,憨厚。程锦来自吉林,心 直口快。苏文龙来自广西,貌 似一羽扇书生,诗词文章拈手 便来。道祥家乡是福建长汀, 记得这个地方还在老毛的文章 里提到过。家兵是湖北人,为 人谦和。新富是宿舍最小的, 聪明伶俐,不幸的是他的绰号 几乎年级人人皆知,。他已有 三个儿女,大女儿比我老大还 年长一岁,这个绰号已不便提 起 .
52
道祥在班里年纪偏小,但 世故老成,人情味 极浓,脾 气也不小。宿舍里经常为政事 或是琐事争论一番。还记得道 祥嗓门很大,面红耳赤,大有 敲山震虎之势,不过事后也不 见他放在心上。道祥阅人颇 准,也不避嫌,常常以小老弟 的身份给我提建议。当时我周 末不常回家,每次我父亲过来 看我,事后总会有他前前后后 问询一番。
大家群起而攻之。道祥并不愠 怒,请各位吃掉了事。
刚来的时候,南方的同学 对北京有几大不适应:一是气 候,二是思乡,三是没有米饭 吃。我开始对食堂没有太多的 反感,觉得天天有饺子和包子 吃还是不错。几个月下来,食 堂的手艺实在太差,味同嚼 蜡。道祥和新富都是生活能力 极强。新富一年回来,带了一 个煤油炉,自己烧米饭吃;道 祥从家乡带回不少土产。记得 有一次带回熏鱼,赫然挂在床 头,可能时间长味道不太好,
道祥毕业后在兵器部做 事,我记得访问过两次。他人 渐趋成熟,但脾性天然不改, 令人莞尔。道祥后来在公司里 做事有方,任副总经理,正是 大有作为的时候。不幸的是他 2001年病故,英年早逝, 令人叹惜。七位同学来自七省 市,尽管在同一房间只有两 年,但朝夕相处,情同手足, 三十年过后仍然难以忘怀。道 祥早已仙去,倒是提醒我们人 生苦短,大家互相珍重。
道祥做事持久,第二年的 时候,宿舍里染上了打羽毛球 的嗜好。哥几个买拍子,置网 子,圈地,画界,热热闹闹地 玩了一番。可好景不长,过了 一段时间便无人过问。但直到 四年级时我还经常看到道祥在 打羽毛球,并告我此乐可坚持 一生也。
北大点滴 转眼就毕业三十年了,正是人生如梦……
么一盘一盘下到天亮。因是离家后的第一个春 节,令人难忘。现在想起还两眼冒金星呢。不 知老唐尚有记忆否?
北大几年的点点滴滴又慢慢浮现出来。现 在想想当年我们刚进北大时还真是一群不 太开窍的小屁孩儿。记得从江苏来的 葛力明就十五岁左右,连粮票怎么 用都不清楚。也是,如今十五岁 当时真有叫天天 的孩子还在家里撒娇呢。
不应,喊地地不灵 的感觉
第一学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寒 假大部分同学都回家过年了。由 于种种原因,唐朴祁和我都没回 家。大年三十那天我们说好准备出去 好好撮一顿,毕竟是第一次在外过年嘛。可 是等我们到饭点儿出了校门才发现,所有卖吃 的的地方及餐馆都关门了。当时真有叫天天不 应、喊地地不灵的心情。
汪曦华
再说点开心的,那就得提一下最 期待的就是下午的打篮球。经常同 伙的有王令江、宋振晖、杨宇、 林道祥、庄丹泽、唐朴祁、桂长 峰、刘洪、龚炜、陈英、董华、 王筱平、罗智泉、王学锋等等等 等。可惜杨宇和林道祥走得太早 了……
因为没有存零食的习惯,俩人回寝室找不 到任何能吃的,就剩白开水了。饥肠辘辘难以 入睡,于是乎两个臭棋篓子就决定起来下棋, 输的喝白开水。记得还是俩人坐在桌上,就这 53
八零岁月
毕业30周年感言 梁汝峰
北大的四年,是我进入社会的起始点,也 是身体快速成长和性格叛逆的几年,经历了许 多成长的“烦恼”。回想起来,我非常庆幸能 在北大数学系的环境中成长。感谢同学们曾给 我的一切包容忍耐和关心爱护。 刚入学时,我被分在3班403宿舍,我们宿 舍的林老大睡我下铺。我是老 七,什么事都喜欢跟着大家。 我们宿舍的几位兄长在各方面 都很照顾我。我被叫做“小 鬼”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以至于这个外号成功地取代 了我的大名。记得毕业后我 有一个朋友参加一个会议, 刚好碰到一位我们系的某女同学。那位朋友马 上说出我的名字想和她套近乎,结果没想到被 告知“我们同学中没有叫‘梁汝峰’的”,让 54
我的朋友碰了一鼻子灰。我这里也想特别提一 下我们隔壁宿舍的赵东滨大哥,他看我一直不 好好学习,常常督促我一起去上课和自习。那 个学期是我过得最开心,也是我学得最好的一 学期。毕业后我很想找机会见他,跟他当面说 一声谢谢。谁知几年前竟然听到他已不在的消 息,我心里非常难过。所以我非常珍惜这次难 得的机会,盼望与大家重聚。 我也很怀念和感谢老师们对 我的宽容和教导。我当时随着身 体的成长,也是最叛逆的时候, 最反感当“好学生”,“乖学 生”。记得有一个学期期中考试 我只考了20几分,老师问我干什 么去了,我就说打牌了。他一句也没责备我, 马上就提出要给我补课,让我当时羞愧得无地 自容。分专业后我就到了105宿舍,记得我们
宿舍除了我大家都会下围棋。大家为了给我扫 盲,督促我看围棋书,可我就是不争气,学不 好。大家也都非常地照顾我,虽然我有时任 性,无理取闹。特别是陶俊、张晏平等,晏平 毕业后还不忘给我介绍女朋友。 我也附上我入大学,上研究生,刚到美国 及最的照片,免得大家见面时认不出我。从别 人的眼中,我意识到我真的有变化了。大学毕 业后,参加中学同学会,大部分人都不知道我 是谁,还需要班主任再一次介绍我。研究生毕 业后,碰到很多大学同学也不认识我(大学毕 业后还继续长了)。开始我还感叹有“人走茶
凉”的感觉,可是想想也不应该,记得我自己 的妈妈有一次见到我竟楞在那里几秒钟,还有 一次我的妹妹去找我,拉着我的一个朋友的胳 膊叫“哥哥”。 大学的时间真是很特别、无法取代的经 历,同学的情谊也值得我永远怀念。
当年学生证内页 当年学生证和图书馆借书证
55
八零岁月
懵懵懂懂的 北大四年 李国栋
大约在1977-1978的日子里,有天听广播 (那时没有电视,只能听广播),正在播 《哥 德巴赫猜想》的报告文学,便耐不住去找这篇 徐迟老先生的文章来瞅瞅。那时年轻、气盛、 也不知深浅,仿佛感觉自己似乎也是陈景润, 觉得一辈子的生命都必须给算数,太好玩,也 太有挑战了。所以,考完大学报志愿,父亲希 望我去清华(他一直从事机械加工)、母亲希 望我去北医(她一直在医疗战线),我却固执 地选择北大,而且是看起来很完美的数学系。
到,其他人都到了,好地都被占完了。老大、 老二人家占了地就回家了,剩下的床铺只有自 己分了。宿舍很旧,也很脏。老五告诉我哪些 床铺还没有被霸占,我就随意选了一个看似还 比较坚固的床。挽起袖子,端盆水,就开始擦 床。弄得我一身汗,好不容易弄完,都快2点 了,老五便带我去长征食堂(在北大四年的圣 地)去吃饭,记得在家时老爸只有在过年时才 炒木须肉,便点了这个,等到上来一品尝,不 是那么回事。好在当时饿了,也不顾那么多
这便是我去北大的开端。
了,便吃了些充充饥罢了。后来才知道,长征 食堂的熘肝尖、鱼香肉丝、宫保鸡丁才是其拿 手的美食。
80年9月1号,到北京下了火车,坐上接站 大巴来到北大。记得当时北大,是在学4(现 在的大礼堂)报到。我从未出过远门(类似现 在的民工),可是,我就是闻不得大食堂的 那股味道,就觉得这个地方和我想象的大不 一样。也没人管,报完到,给我分配到43楼 405。老五早到,帮我一起搬行李。走在路上 了解到,老五是四川(重庆)来的,一脸挺兴 奋的样子,我就在想,这家伙的生存能力比 我好。等到了405,发现除了老三、老七还没 56
由于没在大食堂吃过,每当到吃饭时,尽 管很饿,可当走进学3,闻到大食堂的那种味 道,立马就饱。记得整整3天,只吃了2个馒 头。想想也真傻,也不知道到学校小卖部去买 些能吃的,白白饿了几天。终于有一天,饿的 实在不行了,也顾不上那么多了,狼吞虎咽了 一顿,从此再也闻不到那种味道了,而且每天 中午还没下课,就想着学三的烧茄子。后来想
想,发现这人也挺奇怪,看来不到饿得快死, 就不知道食物的美味。 当405的人马都到齐了,第一件事,开会 论大小,排名次,看着我下铺的那个满脸胡子 的家伙,觉得如同孩子他爹,一定得排名老大 了,谁知一报年龄才知道,他只能屈居老二。 我排行老四,自此老四的名义就一直伴随着我 这四年的光景。因老大、老二是北京人,见识 多,又不吝啬给我们外来的传播关于北京知 识,我们只有努力学习了,争取也早日成为北 京人。 老二喜好扑克,真的喜好,一来就给大家 传授拱猪的法门,而且贡献出极其宝贵的扑 克,不厌其烦地辅导我们,并进行实战练习。 大家学习神速,没过多长时间,便杀得昏天黑 地。从此,“李师傅”便被发明出来,在80数 无人不知了。记得有一次玩通宵,学校停电, 恰好老大带了手电,便让老七(老七住上铺) 举着手电,一二三四在下面酣战,慢慢地觉得 手电光越来越弱,天渐渐发白,大家才忽然想 起老七不知怎样,一看老七已然入睡,单手擎 着手电还一动不动,给我们光亮,大家感动不 已、深感歉意,慌忙叫醒老七,让他重新躺 好,回归梦想。之所以“李师傅”运动得以流 行,除了像我们这些忠实的爱好者,还有更多 的呐喊助威者,四个人打,一群人看,获胜者 是多么荣耀。很快,“李师傅”运动便在80数 相当的群体中蓬勃开展起来。记得有天下午, 老二和我征战柳院长他们宿舍,阿朱原本是个 观战者,因不服气,和柳院长搭档,一下午也 没少钻桌子。想想当时的手艺,也没有经济头 脑,应像现在玩麻将一样才好,或许还能弄不 少零花钱呢。
和园、北海、故宫、十三陵、香山、八大处、 紫竹院、陶然亭、玉渊潭地游逛起来。那时北 大规定16节旷课开除,还好没认真执行,若严 格起来,估计我们80能顺利过关的不会有多 少,真的感谢北大。当大家熟悉地形后,便自 觉、不自觉地自发出去了。记得那时一两个人 有事没事的总往颐和园跑,懵懵懂懂的,只知 道自己享乐,也不知去拍个婆子,白白浪费时 光,傻傻地跑到颐和园后山,找片小树林,躺 在小山坡的林荫下吹牛、睡觉,醒来后再回校 吃饭。 痛痛快快地玩了两年,老大留级。原本老 二是可以跟着上的,却执意要陪伴老大。其崇 高的献身精神,令我们汗颜。大家终于要分专 业了,感觉搞不了《哥德巴赫猜想》了,咱就 依赖学的微积分、线代、微分以及我们老校长 丁石孙教授的基础数论,找门轻松的算数学学 算了。所以就选择了应用数学,原本指望应用 数学就是把学的哪些东西好歹用用,谁知还要 学习什么实变、复变、偏微、量子力学、泛函 等这些现实中很飘渺、好像又很有些道理的东 西。我们107的筱平、徐平、董华、阿桂、赵 定峰、洪贵渝学习都很刻苦,往往偌大的宿 舍就我一人,只好到邻居找上陶俊(我们班 座),到对面去找阿长,再拉上一个去进行四 国大战,日子倒也很快乐。无聊的时候也就学 学我们的舍友,读读这些东西吧。慢慢地发现 原本枯燥的东西其实也有些意思了。后来想 想,人只要坚持,总是要去找点乐子的了,至 于乐子是什么并不重要了,坚持找乐子才是重 要的了。
北京玩的地方很多,老大就带领我们进行 北京旅游,免费向导。可惜的是当时星期日太 少,大家又好玩,只好让《哥德巴赫猜想》再
84年7月4日,北京站火车开动的铃声响 了,原本几十个人嬉闹非凡的站台顿时平静下 来,继而有些哭泣声,建波、老述和我不得不 登上火车,任凭着泪水流淌,惹得全车厢的人 都奇怪地看着我们。在心里,我只能默默地和 北大告别,和昔日陪伴我的这些同学顽主告
猜上一阵子。我们要脚踏实地地行动起来,颐
别,希望再有来生,大家还能聚在一起,再度 57
八零岁月 快乐时光。 工作之余,有时静下来,想起昔日顽主们 的神态,还会使我哑言失笑。除了405外,被 我们捉弄便一脸无奈委屈的班长乔林天;憨厚 豪放的老赵;总是自吹拱猪从来没输过,却在 405室输掉后被逼举了100个十公斤哑铃的付恩 中;还有吃完饭就喊着“李师傅”的小鬼(梁 汝峰);总是斜着眼歪着脖子的陈南;还有把 三班的门都用拳头打破的牛泽农;一脸书生气 的阿尔法;因我们打克朗棋影响其睡觉的,一 脸稚气装扮成成人的,半夜敲我们门的欧阳; 好在床上偷吃从家里带来辣椒的龚炜;看着我 们兴高采烈打桥牌而不知我们玩什么的周业;
一边钻桌子一边互相抱怨的柳院长和阿朱;每 当学校买特价学生票被我们绑架,利用身高优 势的阿长;当受到欺负时总是爱说流氓的陶 俊;在进行钓鱼比赛只当裁判从不上场的张晏 平;天天争论江南人江北人优劣问题的筱平和 徐平;无奈地看着整整一旅行袋香烟全部都剩 下过滤嘴的建波;把穿过的袜子放在床下晾干 后再穿的老述;还有天天赖着下棋的蒋晓林; 还有一个月前相约,到时却没有音讯,在洛阳 站台上傻傻等着的刘洪和洪贵渝,等等,真是 太多荒唐事,一把开心乐。 结尾了,套用一句老歌词,愿北大80数学 的兄弟姐妹友谊地久天长!
微信撷英:3月4日 四海无家 3:00 AM 马上就要到3月 4号了,3月4日真是个好日子, 可 以丢3落4, 可以挑3拣4, 可以说 3道4, 可以颠3倒4, 可以勾3搭 4, 可以朝3暮4, 还可以不3不4, 一年也就这么一天可以乱来。 亲
乔林天 摘
老欧 12:14 PM 三逼四笑算一个 吗?
要记得,太太花钱要舍得,太太打 骂要忍得。
老欧 12:14 PM 错了错了 三比四 小?
老欧 2:40 PM 老杨的家教真严啊
Aihua 12:42 PM 三朋四友,三翻四 复,三从四德就免了吧。
们一定要珍惜啊!
乔林天 2:42 PM 老杨搓板儿没少 跪 FH 2:57 PM [Image1 ]
老欧 3:06 AM 我低三下四的同意 一下
Wei Zhao 12:56 PM 颠三倒四?不 三不四 meng jeff 1:23 PM @Aihua , 仰仗你
四海无家 3:13 AM @老欧 厉害
的平权活动,现在的三从四德已经 反过来了。
明天可以三妻四妾 老欧 3:14 AM 那算同时吗?
乔林天 1:39 PM @老欧 三能逼着四 笑,说明三比四大(more power-
四海无家 3:17 AM 得问大敏。估 计三月四日可以
否则可挑三拣
四啊 …… meng jeff 7:08 AM @四海无家 ,好 像大家就是忽略了“三从四德”了
ful) ……
Wei Zhao 3:00 PM 谢谢卓平的照
Aihua 1:59 PM @孟肖敏 您这是拉 三扯四?
片!宝贵! 乔林天 3:43 PM @Wei Zhao 别光顾
新村老杨 2:05 PM 爱华版三从四 德:新三从四德:太太出门要跟
58
乔林天 10:28 AM 张三李四,三四
从,太太命令要服从,太太错了要
一十二,勾三股四 我该上班了
盲从;太太化妆要等得,太太生日
着乐了,人名都认错啦
。建议
黄燕翔找@Wei Zhao 索赔 FH 3:53 PM @乔林天 您老别看走
眼了,赵玮说的是照片,不是图。 赵玮对图没兴趣。图是留给你们神 男挂墙上用的
老欧 5:37 PM @黃燕翔 太聪明了 FH 5:47 PM @老欧 别忘了回来给大
…… 乔林天 4:24 PM @黃燕翔 那图不就 是照片吗?不但是照片,而且是 PS的 Wei Zhao 4:37 PM @乔林天 我说的 是卓平电子邮件里的照片。
家讲讲心得。欧夫人一看图定会感 动不己
乔林天 4:57 PM 老欧 别瞎乐,不然 您把那图贴家去 老欧 5:10 PM @乔林天 我的确打算
唐艳萍 5:17 PM 今天是三月四日,
存几个版本。老婆在用的. 老婆不 在用的。 乔林天 10:17 PM 老欧 老婆不在,
第一时间把我送医院去。不然她都 睡不着觉。
我一个人犯毛病,自己给自己看?
效果吗?剩下的就是你如何证明自
四海无家 10:19 PM 老杨家是得准 备两个版,没事一人举一个
己不是神经病了 meng jeff 10:45 PM @乔林天 ,你的 Wei Zhao 6:56 PM @黃燕翔 厉害!
贴图说的是江青吗?哪有那么多老 公能写书的
桌子 6:57 PM 一群阿三阿四被三八 们搞神经了@FH
乔林天 10:49 PM 小敏 我不就是看
把那PS请回家。但要先把婆改成 公 老毛的头像 改成我的。 小人换 成女的
老欧 10:13 PM @乔林天 你应该多
老欧 5:51 PM @黃燕翔 我老婆肯定
FH 6:54 PM @老欧 要的不就是这个 老欧 4:39 PM 哈哈 老乔不三不四了
句"帮老公数钱"
乔林天 10:00 PM [Image2 ]
做所有事情都可以三心二意,领导
着她们今天下午太猖狂了,不把林 副统帅的题词好好给用用,对不起 她们 老欧 1:37 AM 马上就该三令五申了,
对下属的工作不要挑三拣四,家长 不要指责孩子的丢三落四,老师不
后天三头六臂, 大后天不管三七二 十一, 再后就不省人事了
要责备学生的颠三倒四要,政府呢 也不要对群里的说三道四
FH 4:47 AM @乔林天 那是我群友 的头像,你可别随便盗版啊,后果
老欧 5:24 PM @唐艳萍 附议 不用对 老婆低三下四
自负
。另你那哥们在那胡言乱
语,语无伦次的,看来病得不轻, 乔林天 5:24 PM 老欧 那小人儿好像 本来就是女的
你就别在那给人添乱了
。别说的好听,到
时候低三下四地原封贴回您家啊? 贴完上张照片看看
乔林天 10:00 PM 东风吹、战鼓 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啊?
FH 5:28 PM @老欧 好男别跟女斗。
老欧 10:02 PM @乔林天 哈哈 反了
挂挂试试,保证你洗碗水都不用 沾,每天还有吃香喝辣伺候
乔林天 10:03 PM 老欧 这回可以贴 家去了
唐艳萍 5:29 PM @老欧 这一条如果
老欧 10:04 PM 我有这么霸气吗? 我老婆会夸我是个dreamer
在三月四日免了,后面紧接着就三 八节,后果会更严重,因此男士们 还是一如继往的对老婆低三下四比 较好 FH 5:31 PM @唐艳萍
乔林天 10:05 PM 您甘愿低三下四 的话那谁也没辙了 四海无家 10:06 PM @老乔 你得加 59
八零岁月
“我们屋”- 共度的燕园岁月和共享的青春记忆 王劲松 写在前面 刚上大学时,我所在的宿 舍是一个里外套间。 我们六 个女生住在里间,另外六个女 生住在外间。也许是因为这 个当年大学宿舍少有的“户 型”,我们平时多以“里 屋”,“外屋”,“我们 屋”来互称和自称,高年级时 换了单间宿舍也不曾改变。因 此,对于我和我的“同屋”来 说,“我们屋”这一平常得近 乎土气的称谓就有了十分不平 常的含义。都说大学同窗之谊 是人生最宝贵的友谊之一,那 么四年同屋之缘当属人生最难 60
得的缘分之列。上大学时我们 刚刚十七八岁,第一次离开 父母亲人独立生活,“我们 屋”就成了我们的第二个家。
除了一起上课学习外,其它在 校时间我们也大多结伴行动, 从食堂站队到教室占座,从操 场打球到未名湖边散步……还 有每天晚上熄灯后的“卧谈 会”。我们一起梦想,一起冒 傻气,一起成长。那时的物质 条件和现在不能比,“我们 屋”没有电视,没有电话,一 张小书桌有多达四人合用。但 我们很充实,很快乐,对未来 充满憧憬和信心,当然有时 也有女孩子的小烦恼和小脾 气。“我们屋”给了我们毕生 的共同语言,直至今日依然能 心有灵犀。八十年代初有过一 部热门校园电影“女大学生宿
舍”。当时我曾和同屋讲希望 将来能写一写“我们屋”。那 时年轻,总觉得我们会有无穷 多的时间来做想做的事情。岁 月如梭,一转眼我们已是要纪 念毕业三十周年了。李京催我 为纪念册写稿,终于促使我 从“最初印象”开始落笔,作 为“我们屋”之开篇。希望能 写更多,至少在亚莉的“相约 五十年”时能再写一篇。“我 们屋”没有戏剧化的故事,也 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就是 八十年代初北大学生生活的点 点滴滴,与数学八零的同学们 分享,以怀念我们共度的燕园 岁月。
最初印象
上大学的第一天,一个重要的 人生纪念日。那时正是青春飞 扬的年龄,在那样一个日子应 该很有些豪情与感想,可我一 点都不记得我那一天有过什 么“深刻”的想法,只隐隐记 得那种置身于新环境时既紧张 又兴奋的感觉。那天的所见所 闻是以一幅幅画面的形式留存 在我的记忆深处的。非常清 晰,联在一起就象一部动画 片,记录下我作为北大学生的 最初轨迹和对于校园,宿舍, 还有同学们的最初印象。
正赶上午饭时间于是目睹了学 长们“因陋就简”地站着吃 饭,我还是看什么都顺眼。高 中校友来接我,带我去往新宿 舍。她比我早一年入学,在生 物系。 生物系女生和数学系 女生是住同一栋楼的。所以她 一看我的房间号码就告诉我那 个宿舍很特别,“是一个里外 屋,就是不记得你这个号码是 里屋还是外屋,我们快去看 看”。于是,带着又增加了 一分的期待,我第一次跨进 了“我们屋”。
那是一个怡人的北京秋 日,天很高很蓝,云很淡很 远,空气很清爽,阳光明亮而 柔和,照得美丽如画的燕园格 外的赏心悦目。北大校园给我 的第一印象非常美好。
我是被分在了里屋。进去 的时候屋里已经有四个人了。 我首先看到靠窗的上铺有一个 女孩子探出身来用目光迎接着 我。一张南方女孩子秀气的 脸,带着一点倦意。稍晚的时 候我们开始交换信息,我才知 道她是前一天就到了的,行李 却没拿到,一夜都没睡好。也
(“我们屋”之一) 一九八零年九月一日是我
尽管报到地点是完全不具 燕园建筑特色的大饭厅,尽管
61
八零岁月 知道了她叫唐艳萍,来自湖 南。我第一天见到的是艳萍娇 弱疲劳的样子,也是唯一的一 次,是真正的第一印象,很快 就被以后的印象取代了。减去 第一天,大学的四年,艳萍留 在我记忆中的,是始终一致的 开朗活跃和神采飞扬,就象她 那出众的翩跹舞姿,灵动而亮 丽。 唐这个姓不算很常见,我 们很快就根据艳萍的姓给她送 了一个甜甜的昵称,从此一 直这样称呼她,不管是口头上 还是书面上,直到现在的微信 群中。这篇小文还是我第一次 用艳萍之名来写她,为的是让 占数学八零大多数的男生们也 能知道我讲的是谁。说起来, 我和有着甜甜的昵称的艳萍还 真为我们数学系男生的“甜蜜 的事业”作过贡献。是二年级 还是三年级的时候,艳萍的好 友,北大文科系的一位美女找 艳萍帮忙,要出题考一考数学 八零的某才子。艳萍和我商
量。我们不知道美女和才子是 正在朦胧美的阶段还是已是甜 蜜的一对,但却明白这考试 的特殊意义,所以是用比自己 上课考试还认真的态度对待这 一“重托”地。那是我和艳萍 研究吉米多维奇习题集最为用 心的一次,郑重地选了考题, 连同答案送上。 大学四年都 是被考,那似乎是唯一的一次 考别人,虽然打分的权力不归 我们。考试的结果当事人没和 我们讲过,但美女和才子 终成眷属,至今家庭美满,我
和艳萍自觉得也是帮助成就了 一段佳话呢。 艳萍之后我看到的是在艳 萍的下铺一个女孩子正朝我微 笑。我只觉得眼前一亮,面前 的笑脸和小时候见到的首都少 年儿童宣传画上的女生形象是 一模一样,直让我觉得那画就 是照着我面前的人画的。 “画中人”是李京,确实 是北京人,一对北大教授夫妇 的独生女。我们这代人中独生 子女占少数,李京是我们屋唯 一的一个,因此被想当然地赠 予了一个很是娇气的昵称,也 是一直叫到现在。其实,李京 并不娇气。汤涛教授曾回忆过 在北大时李京为植树日报漏夜 刻钢板的事。后来在美国,我 和李京曾邻城而居十余年,亲 闻亲见李京是怎样的“里里外 外一把手”的。我们的不少同 学都曾到李京美丽温馨的家中 作过客,想会同意我这实事求 是的评价。
62
那时李京家离校园很近, 四年中我们屋的人没少去“沾 光”,比如看女排比赛。我的 二十岁生日也是在李京家庆祝 的������������ ——���������� 这个是“我们屋”肯定 要写的故事之一,将来。我们 屋的全体都非常喜欢李京的姥 姥,一位极富生活情趣和活 力,会烧好吃的菜肴,也会和 我们谈排球的老人。姥姥那时 虽已年过七旬,历经风霜,身 上依然透出温婉美丽的江南闺 秀韵味,让人羡慕。我们不顾 李京的抗议,一致地决定把姥
看上去书卷气的明慧其实 是个动手能力很强的人。我自 认手脚不笨,至少绣花针和锅 铲都拿得起来,但对于一切涉 及到‘硬件’的事情,哪怕是 小如换灯泡,也总想退避三 舍。我是信息专业的,应该是 同屋中最靠近工科的了。但我 们屋开始装床头灯时,却是明 慧帮我接线装插头弄好的。三 年级的时候,我们开始提高 我们的时尚意识,想要美化 一下自己的发型。高级的专 业理发师(那时还没有“美
姥据为我们屋“公有”。我至 今记得出国前不久在校医院前 的林荫路上遇到姥姥的情景。 那时我们已经毕业好几 年了,可姥姥一下就认 出了我,准确地叫出了 我的名字,还记得我当 时是在北大工作,问我 开不开心。在我心目 中,姥姥是我们屋的编 外成员,写我们屋时是 一定要写到的。在这里 权以这几行文字作为对 姥姥的一个小小纪念。
发”和“沙龙”)离我们太远 了,校内和海淀的小理发馆则 只走固有路线,没有兴趣和我
明慧也是北京人。 她的哥哥当时也是北大数学系 的学生,比我们高一届。数学 界 有不少“世家”,我们 同学中也有几位是家学渊源 的。但当时北大数学系的学生 中,好像只有这一对兄妹。听 说明慧后来的嫂子也毕业于北 大数学系,比我们低一届。若 是这样,这也许是又一个数学
们一起创新。于是明慧勇挑重 担,我则无畏地成为明慧“处 女作”的模特。尤记得同屋们 围着我们俩七嘴八舌地评论兼 支招, 明慧的剪刀在我头上 利落的轻响,把大家的意见落 实到我的头上。同屋的讨论越 来越深入,我的头发也越来越 短。终于剪完了。以后的三个
世家正在形成啊。
月,一贯中规中矩的我就一直
以十分前卫的超短发形象示 人。 那时我们只顾着关心“看 上去像什么”了,而且除了明 慧大概也没人动手剪过发,竟 没人意识明慧的 “手艺”的 水平。我是直到儿子小时候, 因不愿让他去外面剪发而自己 试着动手时,才知道要把头发 剪得平滑自然,没有剪刀印也 没有长短不齐是很不容易的, 也不是每个人都有那样一双巧 手的。 对郁彬的第一印象就是觉 得平和亲切的她身上有一种 很特别的东西,当时并 没有多想,不过大约想 了也是想不出的。很长 很长时间之后,我才明 白那是一种宠辱不惊的 气度。我们屋大家年龄 相差不到一岁,若按月 份数,郁彬是最小的两 个之一。但她却非常懂 事,是那种愿意让人亲 近和信任的人。 说郁彬是我们屋学 习最好的一个,我想我的同屋 们是不会有异议的。说郁彬是 数学八零最事业有成者之一, 我想我的同学们,包括富有竞 争精神的男同学们,也是不会 抗议的。但不管是在大学时, 还是在毕业后,我和郁彬在一 起几乎没谈过功课也没谈过专 业,虽然我们谈过很多很多。
63
八零岁月 起来我们屋真是高个女孩子聚 集。我自觉够高了,可我们屋 当时的六个人中,李京和我几 乎一样高,而郁彬和爱华都比 我还高!
郁彬是很会欣赏美的,从 书画到音乐到小说电影中的人 物魅力,包括家常美食(欣赏 美食和爱吃不相等哦)��� ——� 记 得我们两个有一次讲鱿鱼卷和 奶油菜花。鱿鱼卷我会做,却 把奶油菜花当成了加奶油烹制 的菜花。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春 天,郁彬建议我们去看颐和园 的紫玉兰。玉兰是北京春 天赏花的首选之一,但那 时常见的是白玉兰,北大 图书馆门外就有两株。紫 玉兰很稀少,而颐和园玉 澜堂后的那一株则是京城 紫玉兰之冠,据说还是乾 隆年间栽种的。我们第一
爱华也是由同乡校友送来 的。可能是热心,也可能因为 身为“老生”熟悉情况,爱华 的这位校友“喧宾夺主”地和 我们打招呼,询问情况,指挥 安放行李,把初次见面的话都 讲了。以至于在我的记忆中, 爱华好像从头到尾都没出声, 我对爱华第一印象就是个子高 高的。 当然,我们很快就知道 了,爱华很大方也很能说,有 一种大将风度。我和爱华同
64
从容地上了台。我边打手势边 十分佩服地看着爱华把“特异 功能”演绎得十分自然,皱眉 倾听又恍然大悟的表情十分到 位,我都信了!节目大获成 功。因为我们的保密工作做得 好,更是因为爱华的表演 堪称天衣无缝,班里的同 学虽然对特异功能之说持 怀疑态度,却一直没能找 出破绽,让我们暗自得意 了好一段时间。
在三班。我们曾经合作过一 场“好戏”。新年快到了,我 们商量要在联欢会上出节目。
开学那天没有见到但 后来成为我们屋一员的是 陈林林。据说当年宿舍分 配之首要原则是以最少的 房间安置最多的人,每个 宿舍的人数都要达到最大 值,林林一年级和二年级 时都被分去和七八级的女 生住一起。在我印象中, 我们是在开学好一段时间之后 才认识林林的,林林中学就在 北京名校,思想活跃,见多识
那时“特异功能”正在沸沸扬
广,很多独特的见解让我们受
次去时,赏紫玉兰的游人 并不多,我们可以直到树 下尽情欣赏。我一下就被 百年紫玉兰那种雅致洁净 而又蓬蓬勃勃的美给迷住 了。从那以后直到出国, 几乎年年去,直到现在都 还记得那份特殊的美感。 在我们屋的第一天,唯一 一个比我还晚到的是王爱华, 一个身材高挑的青岛姑娘。说
扬。我就出主意来个“特异功 能表演”----两人配合,一人 在台上表演用耳朵辨别哪个纸 团有字,另一人在台下按约好 的暗号打手势,比如手托下巴 表示中间纸团,摸左耳朵表示 左边纸团,等等。我出了主意 却很担心,因为这个设想听起 来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台 上的人要及时地看着信号,又 不能让人注意到自己总往某处 看。联欢会是在一个教室里, 表演的人和观看的人相距很 近,进一步增加了难度。爱华
益良多。 我没有在“我们屋”时对 林林的“最初印象”,但对我 们在美国初次重逢时的一切却 记忆犹新,虽然那也是二十多 年前的事了。那是刚到美国之 后不久的一个周末,我被一位 熟人拉去参加一个聚会。那不 是一个我感兴趣的聚会,却不 过面子才去的。但后来我非常 庆幸我去了,因为林林给了我 一个巨大的惊喜。这个聚会刚 好在林林当时所在的学校。那 时很少人有手机,互联网也不 普及,而我刚到美国还没来得 及和同学们联络,至今我都不 知道林林是怎么得知我可能去 的。聚会开始后不久,我正坐 在那里百无聊赖,会场的门开 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探进头
来,我差点跳了起来,是林 林!我冲了出去,林林给了我 一个大大的拥抱������ ——���� 我还不太 习惯,真有点不好意思。 带 我去的熟人追了出来,对于我 不在会上继续捧场很不高兴。 林林干脆地说,“她想做什么 是她的事,你不能拦着”,使 得我也理直气壮了起来。林林 拉着我往外走,“我们去找李 京!”。 林林的学校在城西,李京 的学校在城东,于是林林当时 的男朋友现在的先生开车带我 们横穿市区�������� ——������ 大约有四十五 公里吧。当车经过Dodgers球 场旁的隧道时,天已黑了。那 是我第一次经过那条曾出现在 若干好莱坞电影中的隧道。夜 色加上灯光的效果使我觉得恍
若置身另一个世界,但我没有 一丝不安,因为有林林这个同 屋在一起。其实那时我和林林 已经几年不见了,可感觉就像 是我们两个刚从我们屋出来, 要去图书馆找李京,然后去学 三吃饭一样。一切都是那么熟 悉,那么自然。 回首往事,那时,我们觉 得我们很成熟而其实很天真。 如今,我们的孩子都已经接近 或超过我们当年的年龄了。当 年“为赋新词强说愁”时没少 引用普希金的名句,在此再引 用一次作为这篇小文的结束: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 去,而那过去了的,就成为亲 切的怀念。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成为亲 切的怀念。”
2014年7月摄于洛杉矶机场 2014年3月摄于耶路撒冷 65
八零岁月
外一篇 也是最初印象 王劲松 班长 在我记忆中,对我们三班班长乔林天之最 初印象完全来自传说。据说,乔班长家学渊 源;据说,乔班长会弹钢琴;据说,乔班长阅 历非凡 ……。不记得是谁传给我听的,也从未 求证过,但这些印象却一直留在了记忆中。 真正对乔班长有具体印象已是入学后的第 一个新年联欢会时了。记得乔班长出的节目是 一个关于冰糖葫芦的小品,讲述从六十年代到 八十年代北京街上冰糖葫芦的质量和价格之变 迁������������������� ——����������������� 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串儿葫芦的价格成 单调递增数列,而每串儿上果子的个头和个数 则成单调递减数列(那时还没什么假货的概 念)。乔班长用他慢悠悠的京腔把这两个数列 演变之过程和场景描述得绘声绘色:小时候跟 保姆上街时,山楂又红又大,裹着亮晶晶的 冰糖,长长一串儿吃不完 (不知是不是因为 人小),叫卖声诱人,“冰糖葫芦,五分一 支!”。……中学生了,自己去买冰糖葫芦吃 (男生也吃零食么?),一串在手,味道依然 甜酸可口,价格却成了“冰糖葫芦,一毛一 支!”。……大学生乔班长又在街上看到了给 他留下美好印象的冰糖葫芦,可山楂有点小, 冰糖有点少,串儿也有点短。随之而来的吆喝 66
声呢,“冰糖葫芦,三毛一支!”(那时北大 食堂的一份红烧肉大概也就是这个价格吧)。 这么多年了,当然不记得乔班长的原话, 只能根据理解和记忆尽量表述乔班长原作之精 神和韵味,但大体内容应该不差。那时我正着 迷于老舍小说,觉得乔班长的语言和幽默都极 具京味儿,所以印象深刻。再者,我想我当时 多少有些惊讶。因为关于乔班长的传说和冰糖 葫芦段子好像不是同类项。现在想来,这一段 子可被解释为反映了民俗,经济和社会环境之 时代变迁,颇有深意,也许倒是符合了关于乔 班长之传说?
辅导员 辅导员刘森老师应该是进北大后最早认识 的人之一。新生入学,两位辅导员(另一位是 吴宝科老师)肯定是给我们开过会讲过话的。 非常惭愧的是我一点都不记得具体情节了。记 得的是我们很快知道刘老师对自己要求很严, 对学生要求也很严。对老师的印象就是严肃, 刻苦(他那时还是七八级学生,做辅导员是兼 职),很有传统的师长风范。与天性喜欢挑战 权威的男生相比,我和我的同屋都是遵守纪律 的模范生,不需要辅导员特别操心。我对刘老 师的印象也就一直停留在前述抽象层次,直到 那一场足球赛。 那是一场在五四运动场进行的足球赛,要 么是系际比赛,要么是数学系不同年级之间的 比赛,总之是一场被认为很重要的赛事,我和 我的同屋都自觉地前去当啦啦队。忘记是什么 原因,我没能和同屋一起去。等我到了五四运 动场,球赛已经开始了。于是我只好在拥挤的 场边找个空隙站下来,准备中场或换人时再去 找组织,也没有看旁边有谁,因为按约定我们 球场应在另一边。
2009年毕业二十五周年时,刘森,张恭庆,张占海 和张来武为八零级献给母校的南极碑石揭幕。
场上气氛很热烈,助威声此起彼伏。我附 近的显然多是对方人马,当他们球队进攻时就 大声叫好,我们队踢出好球时就报以沉默或起 点小哄,‘落单儿’的我则一直没敢出声。然 而,当我队某球星再次单刀带球闯入对方后 场时(是否越位有待裁定),旁边传来一声 大喊,“冲啊!!!”。循声望去,我真是 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刘森老师?这怎么可 能!我怔怔的望着,只见刘老师再次大喊“冲
数学八零足球队: 后排左起:乔林天,郭尚欣,周业,杨永宏,欧阳建新,介俊,刘立平,万萌,俞良,徐述。 前排左起:邵国清,陶俊,杨东,李树勋,刘海东,李伟东,刘建华,李建波。
67
八零岁月 啊!!!”,全神贯注于场上,完全没有注意 到还有我这个学生惊讶万分地呆立在侧,正在 努力地确定自己没有看错。
她还是不能把名字和人对上之后,我忽然想起 了当年我们屋的专有词汇,于是就有了下述对 话:
三十余年过去,球场边的那一幕依然清晰 如昨。我想数学八零的每一个人都会记得刘老 师,球星们,球迷们和啦啦队众人对大小足球 赛也都有很多不会忘却的记忆,但不知有多少 人的回忆中刘老师和足球会出现在同一场景, 也不知数学八零的诸位足球大腕们是否知道刘 老师曾在场边为你们忘情地呐喊助威。
— — ���� 我 说 的 是 Gong3Wei2( 读 音 “ 巩 维”)。 ——�������� 啊,是他呀 ! ——������ 记起来了? ——Gong3 Wei2 (读音“巩维”)我当然 记得。可你为什么管他叫龚炜呢? ——� ��� ……
我从小喜欢看各种球赛。多年下来,从小 时候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到火爆的美 国大学联赛和职业联盟比赛,看球经验可谓丰 富,各式球迷也没少见识。若让我选出印象最 深刻的球赛经历,刘老师的场边片断是肯定会 位列前茅的。
这段对话发生在毕业超过十年之后。 Gong3 Wei2 (读音“巩维”)大概算得上是 影响最为久远的非正确的最初印象了。龚炜本 人的普通话很是标准。我曾经问过他是否长 沙话将他的名字读成Gong3 Wei2 (读音“巩 维”),他说不是。我至今好奇何处乡音会产 生此种效果,而何人又是此一称呼的原创作 者。希望有一天能听到答案。
Gong3 Wei2 (读音“巩 维”) 如果说对乔班长和刘老师的印象都属视频 记忆的话,对龚炜的最初印象则是纯音频的。 不知是哪位老师或同学作的最初介绍,我们里 屋和外屋的全体女生都把四班那个男生称为 Gong3 Wei2(读音“巩维”),一直叫了四 年。想来四年中我们中总有人是见过龚炜的名 字是哪两个字的,也一定听过别的同学称呼 他的,但不知为何,Gong3 Wei2 (读音“巩 维”)这个称呼却一直留在里屋和外屋的词汇 表中,直到毕业都不曾被纠正。 很多年之后,龚炜也到了我所在的公司工 作。当我向同在美国的另一位女生报告这一消 息时,她怎么也想不起龚炜是谁 。我自己是在 读研究生时改到正确读音的,到那时已有若干 年,一时没有意识到问题所在。在形容了半天 68
?
巩维
炜? 龚 ? ?
微信撷英二则:“五一劳动节”和“臭味相投” 五一劳动节 meng jeff 6:30 AM 1886年5月1日,芝加 哥的二十一万六千余名工人为争取实行八 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流 血斗争,终于获得了胜利。为纪念这次伟 大的工人运动,1889年7月第二国际宣布将 每年的五月一日定为国际劳动节。芝加哥 的同学们,没通过罢工的方式庆祝一下?
乔林天 6:38 AM 罢工?可以啊,今天罢完 了,明天、后天...,您就一直(被)罢下 去了 ,彻底“省力”了 meng jeff 7:14 AM wrongful dissmisal caused by reprisal. 你到退休的工资从这个case里全 拿到了,外加巨额赔偿.....这下,出纪念册 的人力,财力就全指着您了..... 乔林天 7:24 AM @孟肖敏 对不起,让您失 望了,一会儿就去上班了,指不上了 zhuang danze 9:02 AM 今天芝加哥人,唉! 海是我的... 9:15 AM @乔林天 今天芝加哥 人不能上班。一百多年前芝加哥工人好不 容易争取的权利,如今你们给丢了,五一 劳动人民休息节,简称五一劳动节,又称 五一罢工节。
孟肖敏 摘
乔林天 10:01 AM @老庄 @占海 @老欧 五一 劳动节,顾名思义得 劳动 啊
臭味相投 老白 12:32 PM 富臣好。在哪里养老? 贾富臣 1:00 PM 穴居的地方叫排队上厕所 (北京黒话,你懂的 ) 新村老杨 1:01 PM @贾富臣 轮蹲呐, 您 呐。 新村老杨 1:11 PM @贾富臣 我每年大概可 以去一两次uk , 到时联系, 李贵斌是否也 在贵处排队中? 贾富臣 1:12 PM 语言可以是肮脏的,但心 灵必须是美丽的。 贾富臣 1:14 PM 贵斌也在轮蹲。 meng jeff 1:16 PM 我太注重细节了。话说 细节决定成败,原来还可以从这个方向解 释啊! 老白 1:30 PM 富臣,我们全去轮流上丽所 呀? 老欧 1:31 PM 还是老白干净。
老欧 9:30 AM 今天芝加哥人休息 芝加哥的 外地人上班。
贾富臣 1:35 PM @新村老杨 欢迎您禦驾亲 蹲?
海是我的... 9:54 AM 老欧的话精辟,下一 次该轮到芝加哥的外地人罢工了。老乔有 机会当领袖了。
老欧 2:02 PM 充分体现臭味相投?
69
学后余生
珍贵, 在风景都 看过之后 王静 天命之年,普遍有一种心态,就是对自己渐入 老境这个事实,不信,不服,甚至拒绝。几个 月前,当春晖建立北大数学80级微信群后,越 来越多同学加入进来,不分日夜,热闹非凡。 这里要感谢那些长期值班的常委们,而自己长 期潜水,负罪感深重。每一天信息的后面,仿 佛看到了那些曾经那么熟悉的面容和神态,曾 是一群二十岁不到的青春男女。那说话的口 气,调侃的用语,什么都没变,怎会变老?只 有把头像放大后仔细端详,才有一声无奈的叹 息。斑白的鬓角,额上的皱纹,印象中的你已 经变了太多,毕竟分别太久了!我们需要重新 捡起这份回忆,重新接续中断了三十年的友 情。因为,在我们剩余的人生中,这种回忆, 这份友情,会越来越多地陪伴我们。
70
其实,我是应该知足的。因为在过去的三十年 间,我周围的同学数量是远高于平均水平的。 八四年的盛夏,汤涛用当年甚为稀罕的汽车帮 我将行李拉到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 学)。王爱华和陈林林也分在同一单位,我 们由同学摇身一变成同事。东边不远是姚建 德,北边两个路口就是汪更生(阿汪,你在哪 里???),西边清华园铁路站边的科学院小 屋里住着贾安。所以,我从来就没有寂寞过。 八九年二月到美国达拉斯,同一所学校里,先 后迎来了万萌、姚建德、贾安,该是创下美国 同校同学数量之最了。不久,发现亚莉也在达 拉斯,我和老万还有幸作为女方同学代表见证 了亚莉的婚礼。那洁白的婚纱,教堂的音乐, 犹如昨日。可现在亚莉的一双儿女应已经跨入
齐。老大林国顺,除了我在国外的十五年里联 系不多外,几乎没有失去过联系。两年前,我 公差去大连看他,他说我是唯一到大连看他的 同学。我一时语塞,只是向他保证没人忘了他 这个宿舍大哥,心里都挂着呢。他也说了很多 老赵(东滨)的事。老赵走前,老布大概是离 他最近、最后见到的同学,唏嘘不已!那晚, 外面下着大雨。老宋和陈南在08年聚会时见过 了。不知怎的,每次见陈南,我就会想起他模 仿小鬼的平遥口音说“吃饭”,也会想起“徐 泾通幽处,平遥花木深”的改良古诗(陈南是 上海青浦徐泾人)。近几年,我每年都要去公 司总部Santa Clara几次,和邓严、段镭也小聚 过两次,但我们都不知道小鬼居然也在硅谷。 任雷和我“失联”也有二十年了,我还是在九 四年左右到纽约看过他,谈起我雪夜用自行车 带他跑了几家医院才把他笑掉了的下巴接上的 趣事,两人抚掌大笑。和其他宿舍一样,当年 的403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人和事,都深藏在记 忆深处。
大学我们能不老吗? 达拉斯高峰期聚集了八位同学。除以上各位, 还有邱平、王蕾、周利、还有著名的“四海为 家”汪曦华。达拉斯又创下海外同城同学数量 之最,至今这个纪录未被打破。后来,我被派 回中国,亚莉派回香港,王蕾西迁,老姚东 征,曦华远下南洋澳洲,达拉斯只剩下老万、 贾安、邱平等留守。但五年十年以后,我们这 些离开了的,是否返回该地过退休生活,谁又 能说得准?!
一周前,接到乔班长远洋电话,布置为聚会写 短文,不知道以上这些散杂的文字能否交差。 我们的人生已经经历了一个回旋,现在回到了 相似于青春时代的状态。孩子飞向了属于自己 的天地,所谓的事业的“成败”、“高低”也 成了几乎再无机会改变的“天命”(此语只 适用于90%的同学)。在所有风景都看过了以 后,我们该慢下来,静下来,细细品味生活中 曾经对你很重要又很真挚的点点滴滴,重新拥 有三十年前发生过的人和事,并延续由于和现 下社会的尔虞我诈格格不入而格外弥足珍贵的 同学友情。最后,向山风主席和各位领导建 议,以后提高重聚的频率,不要再等三十年 啦。
最近一个月,群里掀起“人肉”大战,许多三 十年音讯皆无的同学纷纷重现江湖,八月聚会 的准备工作紧锣密鼓。我们43楼403的七条汉 子,在小鬼汝峰和老二任雷入群以后,全部找 71
学后余生
数学女孩毕业之后的日子 李京 扔掉厚厚的吉米多维奇习题集 扔掉翻卷起皮的实变、复变、泛函 扔掉高代、近代、抽代 扔掉常微、偏微、拓扑 扔掉解析几何、微分几何、整体微分几何 扔掉概率、统计、组合、统筹、图论、模糊 扔掉…… 一部书,奏是姐的一部受难史, 端的是字字血,行行泪啊,有木有? 密密麻麻的习题本, 数一数比姐的裙子还多啊! 四年的青春, 完整均匀地分布在了 定义、公理和定理之间 告别同学,离开校园, 72
迎着地平线上升起的旭日: 啊数学再见,啊数学再见, 啊数学再见吧,再见吧,再见吧! 当不懂C语言为何物, 却被要求参与开发天体图像软件 当和老板大声地争辩什么是线性关系, 惊诧地看着老板拿出尺子, 在赤道线上吃力地比划 当轻而易举地找出投影公式中的错误, 使得整版的宇宙图像再也没有瑕疵 当发现传统的近似算法存在理论解, 可以提高精度近十倍, 速度近百倍 姐暗自笑了, 这可都是牛哄哄的 NASA天文物理学家啊!
心头那些曾经被黎曼分割,勒贝格分割 竖着,横着,切得血淋淋的一道道创伤 开始渐近地收敛,愈合…… 姐还行呢,智商不算低呢 开会的时候, 满屋各种颜色的理工帅锅 身为存在且唯一的女性, 姐又笑了 这比大学时代的七比一, 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呀 原来当年读书的痛苦, 是为了今天工作的快乐呀 揉一盆面团, 做一个ma变换, 得到喷香的兰州拉面 擀好皮,装好馅, 紊乱地撒上姜末葱末胡椒末, 做成鲜美的鸡汤“混沌” 削苹果,红色的果皮平铺为大写的S 作饺子,估算皮薄馅大的黄金比例 姐的厨房重地, 充满了各种数学的神奇 只有乐趣, 却不存在极限 看那只晶莹剔透的克莱因瓶中, 浓郁的红酒, 伴随着恣意驰骋的想象, 冲破空间的边缘 生活,好似一个多元函数, 有穷的区间,无穷的复合 充满了极点,拐点, 甚至断点,临界点 时而跌宕,时而上升, 最佳值或许不是某一维的极大, 而隐含于局部整体的均衡点
一九九六年八月中旬 摄于 Caltech Auditorim 前
生活,又像是一道不定方程式, 幸福与苦难之和, 仿佛是一个常量 加减乘除等各种操作, 可能对,亦可能错 既没有判别式, 也不存在逆运算 如果把生命的意义设为X, 那么我们求解X的旅程, 也许将通向无穷 尽管生活中的不定因子和变量, 永远在变化和转换, 对X的探索却可以保持恒定 我们的一生, 似乎总要被一系列的实数来定义 然而,最终却可以证明, 那些参数叠加, 并不等于自己真正的价值 最希望整个世界看到的, 是我的内心, 而不是外心,或者重心 千千万万个不同的我, 镶嵌组合成了色彩斑斓的希格玛
73
学后余生
唯有差异, 方能调出和谐 一起融入在, 大自然演奏的交响乐章 …… 多年之后,一个晴朗的夜晚 姐和一群小朋友, 坐在高高的山坡上, 一起遥望着美丽的星空 “知道那些行星离我们有多远吗? 知道它们是怎样运行的吗? 从前啊,有两个人, 一个叫莱布尼兹, 一个叫牛顿 他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发明了微分和积分……”
离校三十年生活简介:1984年考入北京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1987年 获硕士学位。1987年至1990年在国家机械委政策研究所工作。199 0年8月赴美。1991年6月起在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实验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工作,历时14年。2004年举家东迁新泽西。现居普林斯 顿,相夫教子之余,兼职数学私教。
74
二零一三年八月摄于巴黎卢浮宫外
我
这三十年
“这辈子我 不当美国 人。当美国 人他爹!”
乔林天 三十年毕业纪念,一时想不好能写些什 么。子曰:五十而知天命,可我似乎连不惑都 还算不上 :-)。当然,如果心理年龄年轻能 使人长寿的话,我倒宁愿一直“惑而不知天 命”,哈哈。 从小以这两句为自己的行为准则:随心所 欲,随遇而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前者似有“无所事事”之嫌,是本人自我 的选择;后者则十分励志,也是父亲对我的殷 切期望。两者看似矛盾,但共通之处其实都是 强调过程,并不刻意追求结果。 不论天命不天命,回想起来三十年里遇 到、做过的很多事都很偶然但又似乎必然:
2010年,Citadel (公司二十年纪念酒会)
毕业到北京计算机总公司,管具体工作分 配的一位大姐(大妈?)问我大学学的是什 么,我只是习惯地顺口回答:计算,而没有给 出全称“计算数学”。大姐听到后则不假思索 地:那你到计算机研究所吧。一字之差,从此 75
学后余生 我走上了“挨踢”这条路(尽 管当时还没有Internet)。这也 算是“随遇而安”吧。在计算 机研究所四年,印象最深的是 曾经每三天只睡几小时的觉, 几乎一刻不停地连续干了两个 星期。正是因为如此,我永远 可以拍着胸脯夸口:我为国家 出过力。 初到美国求学(Marquette Univ., Milwaukee,WI),迎接一 切挑战的心理准备做得十分充 分,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想做的 一切,只要努力!虽然并无什么 明确的大目标,但学会了做好眼前的事情,脚 踏实地、不断前行。学习之余,贪玩的天性依 然,还是会昏天黑地地打牌, 还是会睡懒觉逃 课。最好笑的是一次期中考试,我被老师挡在
1986年去湖北出差,游隆中
门外不许进,因我缺课太多,老师都不认识 我(哈哈,20人左右的小班课)。这可能又 是“随心所欲”与“自强不息”的“完美结 合”吧。 值得记一笔的是在Marquette时的“名 言”:“这辈子我不当美国人。当美国人他 爹!”。这半开玩笑、半认真的调侃在10年后 随着儿子的降生而实现了。哈哈。 Marquette毕业时第一个面试就拿到了一份 不错的工作,在继续求学还是工作的纠结中, 选择了在芝加哥“随遇而安”。工作三年,非 常喜欢,同时第一次有机会进入美国社会,收 获了许多工作之外的东西。三年后辞工重返校 园,虽有不舍,但我知道这是我心所向,我所 欲也。
2000年,“美国人他爹”
76
在UIUC计算机系面壁5年,其间当然少 不了随心所欲、自由发挥的段子。每周一次 往返于学校和芝加哥,单程130多英里的路程 多少令人生畏。为缩短时间我索性经常凌晨 2-3点出发,因为这时段老警们也都迷糊得差 不多了,超速也不至于(总)被撮住,这样可 以用整两个小时的时间赶到。漆黑的夜空下常
常只有我单车一人独自风驰电掣,甚少有其它 干扰。永远伴随耳边的音乐或使我情不自禁泪 流满面,或让我静心地思考、遐想。有意思的 是,我的毕业论文中自认为最有意义的工作, 其原始想法就是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 毕业后进入Lucent(朗讯),经历了电讯 业从高峰到低谷、盛极而衰的过程。很无奈, 公司的人数从高峰的13万减至3-4万,而我到 CEO的级别差却从10变成了13(晕);很快 乐,因儿子出生带来的幸福;很自由,可以中 午11点踏进办公室,但也经常忘我地工作、通 宵达旦。当然,这一切并不足以换来曾经奢望 的“安”。 投入金融行业至今12年,从初期一切从头 开始的“自强”到现在一切趋于常态的“安 逸”,时间在不经意间流淌。让自己很惊讶的 是居然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年,因 为此前从未在一处(学习、工作)停留超过 5载;还因为所在的公司Citadel在业界有个“响 亮”的名声叫做“Chicago’s revolving door (
芝加哥转门)”,意思是说员工的更替周期 非常短,短得就像从转门里走了一遭一样( LOL)。 今年清明时节有机会重访北大200号,站 在三十一年前曾经年轻、“奋斗”、快乐的地 方,感慨万千。虽然物是人非 -- 操场、宿舍 楼依稀可辨旧日模样,人却已平添白发几许 - 但不变的是还有着色彩斑斓、永无止境的梦 想,还有着一颗依然会冲动、依然会顽皮、依 然会争强好胜的年轻的心。回想这30年,虽然 没有“达则兼济天下”,却也一直在“穷则独 善其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很 难企及,但事在人为,努力吧。 希望有一天能真正做到“随心所欲,随遇 而安”。在此与同学们共勉:天行健,君子以 自强不息! 2014年4月于芝加哥
2014年6月17日,“天行健” 1997年在UIUC 77
学后余生
往事三题 孟肖敏 零、零零后了。因此,与之相关联的故事,也 只能在咱们同年龄段的人中产生共鸣了。记得 当年的毕业分配中,身边也正经历着不少悲欢 离合、爱恨情仇的大戏,只是本人当时年少无 知,未曾参与。否则,依本人的性格,定然会 在这里大加渲染一番。(管它得不得罪人呢, 哼!)
有个朋友对我说:回忆当年自己做过的 事,仿佛就像是在看一部别人演的电影。对 此,我深有同感。
毕业分配 毕业分配这个概念,比我们小十岁以上的 人就可能已经无法理解了,更不要说八零、九 78
我和朱晓平同学超乎寻常地、“幸运 地”被分配到了上海,而且是同济大学,仿佛 这是抢占了几位上海同学的名额,这让我自己 都觉得心中有愧。但随后便释然了:原来我们 是被指定要援外去非洲,原来是个苦差事啊。 但这还不算,已经留校任教的王鲁燕老师煞有 介事地告诫我,如果去乌干达,晚上千万别出 门,因为、、、食人族都在外面等着呢。而且 更进一步煞有介事地补充道:你知道人的哪个 部位最好吃吗?我茫然了。 随后的世界变化之快让我们措手不及。援 外的任务最后也不知所终了。而人们对于吃的
底线也不断被突破,似乎“食人”也成了被不 断逼近的极限。就连我也想着哪天真的去一趟 乌干达,看看到底是去“食人”还是“被人 食”。(请各位原谅我的重口味,哈)
……佳音便如君旁在。(一首七绝,只记 得最后一句了。但每每遇有"佳音",我便 会想起这句话。这位同学,还有可能帮我补全 吗?)
毕业留言
人生轨迹的交叉点
前些天看着老乔在那儿晒的珍贵文献,我 心里总有些隐隐作痛。我在微信曾经感慨过: 这些年来颠沛流离,在生命的尊严和生存的压 力之间,每每都是无奈地选择了后者。几经搬 家以后,那些小资情调的珍贵文献大多不知所 终了。但最让我遗憾的是,我找不到我的毕业 留言册了!现在,我只能凭借残存的记忆,列
毕业以后,经常有往来的同学也有不少。 正规的高大上的聚会(就像这次)也参加过几 次。但那些不同寻常的聚会和偶遇在回忆录里 更显得温馨。我不打算具体叙述这些故事,但 准备出一些填空题,当事人可以对号入座,旁 观者也可以“飞苍蝇”,猜对有奖。
举一小部分,如果有人能够认领,本人呈送 亲笔签名感谢信一封;如果有 人还能提供我没能记起来的, 呈送感谢信、、、两封。(按 汤涛同学的理论,两封是必须 的:一封自己保存,一封传 代)
1.A同学与我在海口机场偶遇。相见不敢 相认,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 您认识孟肖敏吗? 2.B同学在上海某大学读研 究生,他的论文答辩时,我的 研究生导师担任评委,该同学 死乞白咧地不让我旁听他论文 答辩;我和C同学曾在B同学的 宿舍有过一次连续搓麻一星期 的传奇。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 不识君。(这是针对我即将去非 洲的“茫然”所说。但是,这位 同学,你真的认为我和食人族很 熟吗?)
3.D同学曾在我所在的学校 进修,曾经严肃地向我指出: 肖敏,你变了。让我顿时觉得 成了《霓虹灯下的哨兵》中陈
让他二子,老蒋哪是你的对 手!(大敏同学,你上次批评我 自我吹嘘,这位同学的夸奖可比那严重多了)
喜。
荣辱与共。(这位同学的留言的内涵,我 至今百思不得其解:咱俩准备在大泽乡起事 吗?)
4.E同学和我在天津某个研讨会相遇,当 时E同学告诉我林喜文同学患病的消息,可惜 我当时因故没能去探望。
一副傲骨。(谢谢这位同学,这句话我一 直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所以一直都很受 用)
5. 我出差去F同学所在地,与F同学喝酒, 获悉了关于“X吃了Y受不了,Y吃了X受不了, XY一起吃的话,Z受不了”的神奇传说。
79
学后余生 6.和G同学入学便一见如故,随后不见音 讯若干年;在毕业以后有再次见面,而后有多 年未见,并且失联;多年后在打出租时偶然发 现该同学的署名文章,复又取得联系;现在均 身在异乡,居住同一地区。
达事务所、以及自己创设的信天诚律师事务 所。现旅居加拿大多伦多。
后记 回应本文开头的那句话,自己的事一旦久 远,也可以当成别人的故事来听。我想说,过 去的经历中有可能存在恩怨纠葛,但经过时间 的打磨,都可以变成美好的回忆。放得下,才 走得远。我说这些,只是为我在这里、以及在 微信上经常不断地对同学们进行挖苦、揭短的 自我辩解。如果有同学愿意把这个按照高大上 的方式去诠释,那也请自便,能让你开心就 好。 孟肖敏,男,浙江萧山人(绍兴籍)。一九八 零至一九八四年就读北大数学系。而后在同济 大学,万国证券、锦江麦德龙从事各种不同职 业,以及在若干律师事务所执业,包括著名康
一九八四年北京大学八零级毕业典礼请柬
80
重聚感怀
邱平
故园惜别道珍重,
赌国重聚感世情,
韶光飞渡人依旧?!
关山跨越梦可成?! 嗟乎热血随风冷, 应喜不惑与时增。 愿君共勉人生旅, 他日笑逢无憾中。
(2002年11月28日 北大数学系80级留美学人于毕业后十八载重聚于北美名城拉斯维加斯 有感抒怀)
81
学后余生
三十年弹指 一挥间 杨永宏 1984年7月, 北京站。熙熙攘攘一批又一批 的送别人群,伴随着许多握手,拥抱和祝愿, 还 有眼泪。每次回到学校,看着渐渐人去屋空的 宿舍, 总是有点做梦的感觉。直到有一天,我自 己也要打起铺盖走人,才真正意识到这段生活 已经告一段落,于是便走了。当年懵懵懂懂地 进了数学系, 后来又稀里糊涂地出了北大。感 觉要开始新的生活, 北大将成为过去, 似乎没 有带走什么。 依稀记得第一天入学,大家把行李摆满了 42楼508 的上下铺。相互寒暄, 一下子就看出 性格的区别:老吴 (建瓴)大包大揽, 老刘 (建 华)心里有数, 老谢(曙光) 老成持重, 老赵(定 峰, 他自封的 “老” 尽 管他年纪不大)、阿汪 (更生,至今尚无音信) 沉默寡言,以及后来的 酷哥老郭(尚新)。除 了本宿舍,同学互相串 班, 一起打球, 聊天,参 加各种组织的/非组织的 82
(折腾)活动。四年之后,不论是否同班,我们 都成了朋友:外糙内秀的付宇,知识渊博的国 清,嘴硬心善的林天,真诚直爽的老三(刘海 东),篮球场上大马金刀的阿长(王学锋), 一起“对同一排球抚摸”了四年的脑壳(潘志 东),成熟稳重的洗兵,和其他所有的朋友。 从入学到毕业,来自五湖四海的我们从陌生, 相识,到相知。 离开学校时,其实我们带走的 是友情——这种友情延续了三十年,还记得国 清在我最需要的时候借给我魏公村的房子,林 天驱车几百英里接送春晖……,我们成为可以 相交一生的挚友。 四年北大,发现学校里怪人/能人巨多。 远了不说, 老头(付宇)和 脑壳(潘志东)在一个冬 天打赌不穿毛衣, 冻的哆 哩哆嗦, 可谓一怪。还有 那睡觉一直睡到研究生的 龚炜,围棋高手老付(恩 中),以及(据说是可以 将老付拿下的)下棋怪
才蒋晓林,以及多才多艺的林天/老五(张伟 年)/宝钢等。当然还有本系和其他系的各种 奇人,也就毋庸赘述。俗话说见怪不怪,大概 是这个道理。玩笑归玩笑,北大的人物种种, 以及北大包容的传统,在我们人生观形成阶 段,起了很大作用。我们从北大得到的兼容并 蓄的精神让我们能以平常心直面百态人生。 毋庸置疑,不论我们现在做什么,北大数 学系四年的学习都对我们影响甚大。严谨的( 或对某些人来说“不太严谨的”,相对而言) 逻辑思维自然是北大数学系的训练成果。这种 逻辑思维能力,即使我们没有从事数学研究, 也使我们受益非浅。当然,有时这种逻辑思维 也会在现实中碰到麻烦。1991年洗兵造访麦地 村(UW Madison)知道我在学统计,将统计描 述为“太不讲道理”/“没有逻辑”——大概 这种没有逻辑的学科只适合我这种不太严谨的 人 (或“很不讲道理的人”据某些人说)去学 (别让郁院士/吴教授听见)。顺便说一下, 洗兵最后的博士论文也是和统计相关的……呵 呵。 四年的集体生活,也给我们留下了永久的
记忆,北大的“第二校徽”(玉米面粥), 图 书馆/教室的占座;200号的植树以及其他许 多和植树无关的东西;雨中水/足球以及郁院 士和龚炜的PK(30人前往做证人——目的明 显);还有到现在为止,大家还都怕被扣“荤 素”;等等。印象较深的还有“凌田和小 晴”的制作,老庄 丹泽)妹妹煮的咖啡粥/北 京站午夜买糖/等等, 和刘琳的北戴河自行车 之旅及明舟家的盛情款待……Old Good Time/ 青春无悔 …… 30年弹指一挥间——现在回想起来,我们 在北大一起度过了人生成长中的最重要的阶 段:四年同窗,让我们结识了许多可以相交一 生的挚友;北大的精神,极大的影响了我们自 己的人生观/世界观; 数学系的学习也使得我们 能更好地运用逻辑思维去应对各种各样的职场 挑战; 当然, 北大四年留下了一辈子的青春回 忆。 毕业30年聚会就要到了,期待着和大家的 相会,当然又会有许多握手,拥抱和祝愿, 也许 还有眼泪。“北大”/“数学系”永远地留在 了我们的血液里。
83
学后余生
来巴黎快三十年了。要说这里也是世界顶 级的大都市,可见到的同学并不多,聊记于
大约在2002年,吴岚来巴黎时到我家坐了 坐。主要是我问,聊同学们的情况。当时我
此。
实在很闭塞,这么多年没见到过同学。吴岚来 后,我才觉得还有希望再找到大家。2005年回 国时,就是通过吴岚,找到了王令江,然后与 大家联系上了。
第一个来找我的是汤涛,好像是1987年。 他当时在英国利兹读博,来这儿开会,找我神 侃。我才发现他实是极爱八卦的。数学系上下 百年无不了然于胸。今天成为我们的徐迟绝非 一日之功。我去巴黎北站送他,时间还早,两 人进了一家专映三级片的电影院打发时间。当 时太穷,买了最便宜的电影票。电影实在没意 思,可想走还走不了,因为旁边汤涛已然鼾声 大作,估计从利兹到巴黎,夜生活过度了。
2007年蔡小川张玥到我刚搬入的新家。本 想搞个烧烤 ,但天公不作美,淫雨霏霏。我之 前并不知道他们早已结婚成为一家人。小川告 我要和张玥一起来,我嘴上答应着,脑子里反 复琢磨,谁是张玥。隐约记起,应该也是我们 的同学。但不好意思问,也没地方打听。见到 他们时悄悄地仔细打量张玥,确认是这回事。
84
重逢在巴黎 庄丹泽
幸亏认出来了,弄明白了,没有闹笑话。 2009年25年聚会后,与同学们的联系顺畅 了许多。 聚会时,郁彬说她要来巴黎,会找我。当 时有同学告我,郁彬极其宝贝孩子,带着他们 参加各种会议是闻名国际的。果然,2011年她 带着漂亮的女儿Maya来巴黎。一下飞机直接到 我家,与我们一起去著名的卢瓦尔河谷玩儿了 两天。那儿汇聚了法兰西文化传承的精粹,遍 布城堡教堂,酒庄古镇,还有乡野酒肆的秘制 美味,相信能够大大地抵消她们的时差了。郁 彬在巴黎期间,还应法国北大校友会之邀,与
旅法学生座谈了一次,实在是给足了我的面 子。 几乎同时,桂长峰来电话,说人在巴黎, 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看法网。他真是有运气, 男单四强汇集了其时处于巔峰的四大高手费天 王、纳豆、小约和穆雷。更精彩的是这年李娜 法网夺冠,桂长峰现场亲历这历史时刻。我与 他在香街吃饭,感慨万分。我这位室友,入学 时只有16岁,第一次帮他缝被子的情形还历历 在目。桂长峰至今还是我在巴黎见到的唯一的 室友。李铁成2005年曾在法国工作过几个月, 但我当时在国内,阴差阳错,居然没能一聚。
85
学后余生 2012年与王劲松在巴黎市中心吃了一顿 饭。餐馆由一个弃用的中世纪的偏教堂改来, 古色古香。一坐下,王劲松就拿出一页纸,写 满了法文,都是她不能吃的东西。这还仅仅是 主要的,详细的还有另外两页。女同学们应该 都记得,大学四年,她只吃学二食堂的两个 菜,夏天西红柿鸡蛋,冬天金银豆腐。所以 说,对于挑食的孩子,家长真不用操心发愁。 看看王劲松,当年就是1米70的身材,智力超 群,三十年后又增添了沉静优雅。法语有一个 表达,用在她身上很贴切。vieillir bien, 本意是说酒的,“老得好”,这里“老”是动 词,成长变化的意思。越久越醇厚,越变越丰 富。 同年夏天,吴建瓴携爱妻和两位千金在西 欧转了一大圈,回国前到我家烧烤,聊得很 舒服。我感触很多。年轻时锋芒毕露的老吴, 起伏丰富的经历让他豁朗顺达了许多。很难想 象,他能四十几岁弃商教书,去成都一个名不 见经传的大学当讲师。更让人佩服的是,几年 后他就成为学校乃至四川省经济学界的一块金
86
字招牌,每年在世界各地游历考察四五十天, 不久前又被同学们封为第一位土豪。 还有两位没见到的。一位是亚莉,打过两 次电话,都没能见面。希望还有下次。另一 位是柳彬。25年聚会后不久,他来欧洲,碰上 冰岛火山爆发,火山灰导致欧洲大部分机场关 闭,因此滞留巴黎。已经没有正式的活动安 排,于是柳彬找了数学系在法留学的几位年轻 女学生夜谈。几天以后我得知此事,非常生 气。绝不是要谴责他。说句公道话,找男学生 也难,现在这里的北大学生,绝大部分是女孩 子,不是来念书的,主要是来浪漫一把。我生 气的是,这样的好事,他怎么就能不想着老同 学而自己独吞了呢。去邮件质问他,至今未 回。 亚莉曾提议30年在巴黎聚会,现在当然是 不行了。我想来个现实点的,等大家退休后, 来巴黎聚一次。我将十分荣幸。
老马酒事 宋振晖 三十岁那年只身来到深圳。诺大的城市里 没考验倒——中;李建波同学趴在桌子上假装 无一同学。直到有一天老马来了,从此深圳多 被考验倒了,后被老马得知作弊——不及格。 了两个酒鬼。 当然接受考验最多的还是我:黄昏后,小 其实两人中真正好酒的是老马。去过老马 酒 馆 , 几 个 小 菜 , 老 马 的 酒 ; 开 始 谈 点 “ 正 的家,发现老马的藏经阁藏的不是经而是酒: 经”的事。酒过三巡,谈天、谈地、谈女人, 不以瓶计,而以箱论。有高端的茅台,也有自 不觉就过了临界点,后面就不知所云了。 酿的青梅。可见这北大教授的学问必是酒精考 验过的。 喝过很多的酒,老马同学的酒还有所不 同! 不过老马的酒不只是用来考验自己的,也 经常拿来考验别人,特别是同学来了必定是要 考验一下的。老马的考验标准与众不同:王学 锋同学几次考验不过关得分最高——优;孙宁 同学能进入憨睡状态——良;其他大多数同学 87
学后余生
我这三十年
吴岚
附录 不得不说也是最想说的话:感谢北大的四 年让我认识了你们,我的大学同学:一起的成 长、欢笑和玩闹都是后面人生路途的起点和支 撑。活到今天,你会觉得做什么事不重要、重 要的是为什么做、和谁一起做。 解密和揭秘等着聚会时的“真心话大冒 险”再说吧!
其他 关于北大math80,我想说给Ta的话: 30年最自豪的成功:做一个教师是儿时的 心愿,永远面对年轻学生、与社会的年轻同 步,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 我的精彩生活:本不想过什么精彩的生 活,只想过一种平平淡淡的日子:舒服的家 庭和丈夫、养孩子,看着孩子长大成人、放开 他去过自己的人生,也是延续我们的人生。从 2008年开始经历了所谓的精彩或诡异的生活, 虽然我心依旧但仍需适应和调整,进行中( under construction)。
88
You Raise Me Up(改编自Westlife) When I am down and, oh my soul, so weary, when troubles come and my heart burdened be; Then, I am still and wait here in the silence, Until you come and sit awhile with me You raise me up, so I can stand on mountains You raise me up to walk on stormy seas I am strong when I am on your shoulders; You raise me up to more than I can be.
北大同学对我的影响 王学锋
我得益于在北大上学期间 同学们对我的好影响。多年过 去,大多已经记不清,能想起 来的趁此时机记下。以大致发 生时间为序。
瓴喜欢西洋乐,听音乐会。他 启蒙、影响了我的音乐taste, 甚至到了使我对港台音乐、邓 丽君都拒绝,多年以后我才能 欣赏流行音乐的程度。
三、四年级时陈新富的寝 室与我的相邻。某午休时,闻 陈同学与其室友争辩。原来他 在赤手空拳地证明Jordan 曲 线定理。此定理的标准证明要 用代数拓朴学,故争吵激烈之 一年级时,同寝室的马小 三 年 级 学 实 变 函 数 的 时 程度可想而知。然“家伙”不 明、温学军与郭尚欣要好,故 候,同寝室的罗智泉告诉了我 信邪、勇敢的样子时常浮现在 郭尚欣经常来我们屋。他那时 一个至今教科书上都没有的绝 我 科 研 遇 到 问 题 , 想 求 助 于 老是在看Rudin的“数学分析 妙证明: 命题:假使E是有正测 “高端”理论的时候。去年我 原理”。我偶然看见他在书的 度的可测集,则E-E包含原点的 和 “家伙”第一次合作了篇文 扉 页 上 写 的 “ 重 复 是 学 习 之 一个邻域。所有教科书上的证 章,又感受到他的原创冲动和 母”,从此我记住了这句话。 明都繁琐,而罗同学用E的特征 豪情。 而且几年前我在国内给研究生 函数对L1模的连续性给此命题 讲 学 时 把 这 句 话 写 在 了 黑 板 一个几行字的优雅证明。一个 我就不抒情和煽情了,但 上。不知这是否是郭同学的原 月前我在教实分析时,给学生 要说那时和现在的交往帮助了 创,但我受益于这句话。 讲了他的证明,全教室学生无 我一生,谢谢同学们,所有的 不叹服。 同学们! 一、二年级时的班长吴建 89
学后余生
重回北大 感怀 李伟东 (一)小引 三十年前,我和其它同学一样,在北大校 园度过了人生中重要的四年。这四年中留下了 很多的记忆,既有对未来的期待,对知识的探 求,对爱情的渴望,也有了人生中许许多多 的第一次,更有由无数平凡小事编织起来的欢 乐。 二零零七年夏天,阔别二十一年后第一次 回京,北大免不了是我在京行程中重要的一 站。行前和好友力平约好见面,一方面可以叙 旧,另一方面也可让他带我参观校园。毕竟二 十一年没回去过,不仅已是物是人非,而且当 年的记忆也变得不那么可靠。
90
(二)初回北大 坐出租车从北大东门下车,这里曾经是我 当年往返北大清华之间的必经之路。不出所 料,昔日的荷田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 的是繁忙的主要干道。没过多久,看到力平推 着自行车过来。他还是和印象中一样,有着一 张永远长不大的娃娃脸。在这个许多人都以车 代步的年代,已是领导的他居然还骑自行车, 令我有些意外。他先带我去他办公室稍坐聊 天。他的办公室当然不在当年那个每逢夏天满 耳蝉声的一院,而是在那个我离京后新建的现 代化数学学院大楼。置身其中,虽然明亮整 洁,但却不再有一院那种走进大户人家院落的 感觉。
(三)三角地 校园参观的第一站是享誉海内外的三角 地。去的时候正值暑假期间,三角地没有当年 的热闹,更看不到慷慨激昂,针砭时弊的檄 文。旁边的食堂(学三食堂?)曾经是我们年 级的指定食堂。毕业前那里已被改造成剧院, 记忆中当年的毕业典礼就是在那里举行的。拜 访了旁边的新华书店,里面的陈设和当年的几 乎没有什么改变,要说区别的话可能就是变得 更陈旧,里头的光线变得更阴暗,让人有一种 没落的感觉。和管事的人聊了一阵,原来他竟 是和我们差不多同年代的北大学生。也许他是 把这个书店作为一个历史保留,而不是作为一 个生意来经营。三角地附近当年还有一个商 店,一个邮局,和一个储蓄所。由于时间的关 系,我们没有去看。值得一提的是我毕业时并 没有关闭我的储蓄户头,里头好像还有一笔为 数不多的余额。三十年过去了,不知当年的余 额会不会因为利滚利的原因给我带来巨额的财 富,或者那笔为数不多的存款早已被通胀的血 盆大口一口吞掉。
外墙还是那黑乎乎的外墙,楼外还是寸草不生 的泥地。此情此景,将我的记忆嗖一声拉回当 年。想起了早上睡懒觉逃党史课,为防点名要 叫人帮忙应到;想起了大家衣服前面那据说是 有第二校徽美誉的棒子面粥干后留下的痕迹; 想起了打牌打输了的时候喝凉水钻桌底或脸上 贴满碎纸条的趣事,那时为打拱猪画的猪头好 圆好逗;想起了值日的同学提着一大把暖水瓶 去热水房打热水,结果路上在冰上滑了一个大 跟头,把提在手上的暖水瓶都打破了,只好提 着一大把暖水瓶壳回宿舍,暖水瓶壳里头还有 不少泛着银光的碎玻璃片,每走一步都伴随着 哗啦哗啦的碎玻璃片声音;当然更想起了生活 委员总是在午饭时拿着信到各宿舍分发的情 景,每次收到来自远方的她的信,都会让我高 兴好几天;更想起了那时在宿舍里写下的一封 封情书及一篇篇载满对她思念的日记。至于考 试前苦读的情景,当天好像压根就没想起。留 在记忆中的总是美好的!
(五)其它 在去未名湖的路上我们在勺园喝了一杯咖 啡。当年的留学生宿舍对于我们充满了神秘 感。二十年后当我们也有机会进去时觉得里面 也不过如是。当天剩下的行程是未名湖及西校 门,因为我在北大没有浪漫故事所以我对未名 湖没有特别感触,除了冬天的溜冰。这两个地 方总的来说景观依旧,仍然美丽。和当年最大 的不同是这两个地方已经变为旅游景点,旅游 团络绎不绝……
(六)后记 (四)43号楼 下一站是此行的高潮,当年的宿舍43楼。 力平说他自己也十多年未到过校园那一角。 当年有一部电影叫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眼前的 43楼绝对可以被称作被时代遗忘的校园一角:
一个下午的校园之旅转眼已结束,感谢力 平在百忙之中抽空陪我,也期待在毕业三十 周年之际能有机会参观上次没来得及参观的地 方,例如当年曾经度过很多时光的图书馆和教 室,好好重温一下走过的路,做过的梦,让美 好的记忆历久弥新。 91
学后余生
朋友
陈春晖
前几天,大学微信群中大家热烈地讨 论:“什么是朋友?”,“朋友和生意伙伴有什 么不同?”。提起朋友,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学 时的朋友。毕业三十年了,也许我们的联系没 有以前那么经常,不能住在同一个地方,电话 短信也不是很多, 但每到闲暇之时, 常常带着温 暖想起大学时的点点滴滴;每次有机会相聚, 都觉得还像大学时一样地熟悉。 许多事情会随着岁月飘散,但大学的许多 事情似乎就发生在昨天。八零年,我们带着梦 想,从天南海北、四面八方聚到北大。大部分 同学都是初次离开父母,每一个宿舍也就成 了我们的新家。六个性格、背景各异的室友就 成了姐妹。我和吴岚也成了像她说的“一起分 享快乐和好吃的”的好朋友。每天晚饭后自习 前,我们都会沿着未名湖边散步,边走边聊, 边聊边笑,或者边走边哼着流行的校园歌曲,
92
那是我们一天中最放松和快乐的时光。记得有 一段时间,痴迷于顾城和舒婷的朦胧诗,“致 橡树”和“远与近”曾给我们带来许多的期待 和遐想。当然除了吃喝玩乐,我们也会分享烦 恼,虽然大多是现在看起来有些“为赋新词强 说愁”的烦恼。记得有一个暑假,我和吴岚通 信说起:看到我们的父母每天下班后就是做饭 扫地,一点都没有生活情趣。想到我们将来也 会过这样的日子,有多痛苦呀!但那时没有想 到的是,为人父母做饭扫地也可以很幸福。用 现在的词来说,我们就是闺蜜吧!除了我和吴 岚,我们里外屋,还很有几对组合:比如主席( 黄燕翔)和吴双,记得俩人有一次买了一件黄 色的连衣裙, 穿在青春亮丽的双和主席身上就更 漂亮了, 着实让我们很羡慕了一番。另外还有宝 宝(李京)和方方(王劲松), 郁彬和王爱华等。 我们的友谊始于在学校四年的朝夕相处, 延 续于毕业后的相互关心,持久于知心朋友之间 坦诚和信任。即使大学没有机会接触的同学, 北大数学八零也象纽带一样把我们紧紧地联在 了一起,毕业之后如有机会见面也从来没有丝 毫的陌生。出国以前一直在北大, 有很多机会和 回校的同学聚会。出国以后,更是珍惜每一次 和同学相聚的机会。记得当年刚到美国,是乔 林天到芝加哥机场接我去的Madison。当时不知 道从芝加哥到Madison,还有三个小时的车程。 如果没有老乔,兜里只有二十美元的我真不知 道会怎么样。到了Madison,曾有潘志东,王洗 兵和曹泉伟等来访。接着是郁彬到UW任教,招 来更多的来访者。一次是汤涛和罗智泉从加拿
大南下,再加上郁彬和老乔;另一次是我们同 去了芝加哥拜访蔡小川和张玥,并见到朴祁。 最高兴的是隔三差五有机会去郁彬家聚会,克 宁做的饭好吃极了。后来到了芝加哥,有幸和 乔林天、邵国清住在同一城市。最大的一次聚 会包括从澳大利亚来的主席,加州来的赵玮, 内布拉斯加来的刘海东,还有密执安来的潘志 东。那次聚会是出国以后第一次见到我们宿舍 的主席和玮玮, 所以印象特别深刻。 来到美东后,发现这里的同学更多。每年 我们都会聚几次,去振超家包饺子过年似乎已 成了传统,也常有机会去拜见李忠老师。再加 上地理位置的优势,常有来访的同学,每一次 我们都会借机会热闹一番。更让我高兴的是我 们的第二代也成了很好的朋友,很欣慰能看到 我们的友谊能在下一代中延续。 一眨眼毕业就30年了。尽管我们经历各 异,也结交了许多新的朋友,但是大学时期的 朋友, 注定是一生的好朋友, 大学的友情就像 是陈年的葡萄酒,时间越长,味道越醇。现在 的我们,经过了人生的历炼,更珍惜昔日的友 谊。愿我们的友谊伴随我们的一生,让我们一 起相聚在毕业30年,40年,50年……
93
学后余生
大学毕业三十年 同学聚会前随感 韩振超
咱们同学在新泽西比较集中,有十位以上;另 外时常有同学路过,所以我们有幸不时地聚会。 前几年聚会时,我们多能安心地等待下一个聚 会的来临。可是近一年随着同学微信群的建 立,更多的同学的信息及时传递过来,很多多 年失去联系的同学再次联系上,感觉到同学们 距离更近了,期盼更多聚会的心情更迫切了!
印象最强烈的包括方企勤老师的分析,法向量 老师(兰老师:同学们觉得这个称呼最亲切) 的代数,丁石孙老师的数论,还有好多其他老 师的课,一环扣一环,不紧不慢,渐入佳境。 看起来他们教得不费功夫,要达到那个水平, 难呐!
另一个感受较深的是近年很多同学事业上硕果 颇丰。除了大家广为传播的郁彬同学在学术界 美国双院院士的殊荣和张亚莉同学在工业界的 精彩建树,也得知很多其他同学都是各自部门 的领头人。当然希望更多同学在聚会叙旧之外 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各自的经历、工作、家庭、 成就,这样我们之间的距离才能更近 。 我个人的经历比较平淡:博士毕业并作完 Postdoc之后,就一直在新泽西Rutgers大学就 职,从事偏微分方程及几何分析的研究。研究 方向、兴趣这么多年变化不大。我在家庭建设 方面的成绩可能高于我在学术上的成绩 ,跟 太太曹丽霞一起养育了三个孩子,为华人在美 国占更多比例作贡献。 我喜欢教书。教书年份越久,就越体会到教好 书之不易,就越敬佩北大很多老师的高水平。 94
韩振超和太太曹丽霞
北大四年,体会最深的是和来自全国各地生活 习惯很不相同的地方的同学生活在近距离内, 渐渐学会自立、包容。来自黄土高原的我,不 可能想象到很多南方的同学只带了一只洗澡用 的水桶和一张竹席就来北大了。也不可能想象 到世界上还有刮风不起土的——提这事是因为 有一次聊天,葛力明说他们那里刮风不起土,
我根本不可能相信,执意认为他是在争强、瞎 说,跟他很激烈地争执。只是若干年后,走过 更多的地方,才意识到这个世界不全是我们各 自经历过的那一点。很珍惜同窗的生活教会我 们互相包涵,并衷心地期盼诸位同学今夏能团 聚北大,畅叙同窗四载的旧情和毕业三十年来 的经历、收获!
三个孩子。 左起:Amy(24), Katie(韩冰莹, 21)和 Jeffrey (12) 95
学后余生
北大数学八零级35聚会 申办城:代顿 王爱华 “代顿是谁?”狡猾的老 欧问。“代顿是爱华的第二故 乡呀!”可爱的桌子答。的 确,离开北大后的三十年,三 分之二的时间就在这儿消失 了。她是俺居住时间最长的地 方,算得上故乡了。 可惜那宝贵的毕业留言册 失踪了,里面的大部分殷勤提 示也随同记忆衰退了。但其中 最短的一条仍记忆犹新:“铁 姑娘”。姑娘没错,铁也成。 得,就是它了! 那么,这小小无名的代顿 怎敢申请主办如此盛举?请听 铁姑娘道来。 地理:代顿位于美国中西 部的俄亥俄州,人称天下各 物之心脏,The heart of it all. 这里属平原地,堪称地 大物博,且交通方便。最平 常的美国人(the most average American)就在代顿东面的俄 州州府哥伦布,全美最标准的 口语也在俄州。凡是有做总统 野心的政客都知道,赢得俄州 是入主白宫的必要条件。踏遍 世界各地及住惯繁华闹市的同 学,与其破费光顾各种人工的 怀旧景观,不如亲临这最普通 96
最实在的地方。代顿气候四季 分明,初秋季节恰好是聚会佳 时。不亦乐乎? 人情:代顿人没有东岸人 的久经世故,或西岸人的风流 时尚,也没有北面风城居民的 文质彬彬。他们有的是中西部 人的礼貌和憨厚。他们给出的 多于领取的,有点像铁姑娘的 老家山东人。代顿有发明者城 市之称。代顿哺育了莱特兄 弟,于是人类就有了飞机;代 顿人帕第生创立了NCR,从 此全世界“数钱的”尽享它的 收银机。代顿的头号雇主,空 军基地,就以莱特-帕第生为 名。代顿人凯特伦发明了汽车 电动起发器,从此司机们只需 轻松地扭转一下钥匙,就可启 动汽车了。同学们还记得过去 的罐头,好吃但盒难开?今日 我们后代以为是上帝赠送的易 拉罐也是咱代顿人奉献给世界 的。 交通:在美国的同学,不 论东南西北,只要是中西部以 东,均可以在一天内开车到达 代顿。西海岸的同学可趁机开 车漫游美国大陆,或与海外的 同学一道“乘机”而来。只是 这次“乘机”的目的地是飞机
的发源地,岂非别有情趣?代 顿机场现代且方便,不管从那 里来,在美国只需中转一次。 费用方面,除路费外,如果大 家能齐心协力,我们可以让它 趋于零。没错,趋于零!要知 如何趋之为零,且看下面分 解。 后勤:同学们从代顿机场 出来后,开车一小时内就可进 入美国中西部特色的一望无际 的玉米和大豆田野。这田野中
有铁姑娘的一块儿不大不小的 自留地,地里有一小片林子, 林子里有野生动植物。同学们 现在可以施展想象力了。 开车的同学们带上足够的 帐,供露宿用。白天男生出去 砍柴,担水,打猎。猎物有野 鹿,野鸡,蛇,加拿大鹅,还 有“传说中的豺”。女生出去 寻鸟蛋,摘野果,挖野菜。晚 上我们在帐篷旁点起篝火,烧 烤。饭后,“大家手拉手,围 着篝火跳舞,彝族舞”。若有 帝都或其它各都住惯高宅雅阁 不习惯野外住宿的,林子附近 有个百年客栈,铁姑娘跟客栈 老板娘交情甚深,有可能给远 方贵客讨个免费。 喜欢健行的同学可以到林 子附近的州立公园行个够,
数里至数十里地行。斯文者 可“慢”游附近的特色小镇。 镇里有全美最自由派的大学, The Antioch College. 此校没 有考试,有一年的实习。 马 丁路德金的妻子就是此校校 友。西奥多·罗斯福的孙子为 现任校长。城里有航空爱好者 的理想景点:空军博物馆。馆 里飞机应有尽有。从莱特兄弟 的螺桨式,到二战的国军飞虎 队机队,及后来的 B2, C17, F22。喜欢航天的可近观阿波 罗15号。若还有对空军1号感
Aihua May 5, 2014 Dayton, Ohio
兴趣者,副馆有各届退役的总 统专机,什么杜鲁门,肯尼 迪,克林顿,都在。还有什么 铁姑娘没想到的? 在未来的五年中,铁姑娘 要时刻不忘35聚会,时刻为 35聚会努力!
97
学后余生
梦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卓萍 一个住在祖国南疆一个乡村火车站旁边的 小姑娘,天天看着火车,听着火车声。世界有 多大,中国有什么地方,均不知,也幻想不出 来。只知道,有北京,毛主席住的地方,“梦 想”长大了能到北京,能见到毛主席。 一个小火车站,不过十来户人家。除了火 车站、铁轨,周边全是农村、田地。浮水摸 鱼、拾煤渣、跳绳、踢毽子、打陀螺、煨红薯 等等,样样精通。邻居较大的哥哥姐姐们都
陆续上山下乡了,回来诉说好苦好累。“梦 想”不用下乡就好了。 所读的小学,每个学期均带我们到县城( 玉林县,现在的玉林市)看电影。路过县府衙 门,又好羡慕呀,“梦想”能在这里上班多好 啊! 父亲是铁路工人,没有星期天更没有什么 假期。邻居阿姨是我的老师,一年有两个假 期,我好羡慕啊!当时我就“梦想”长大了能 当老师就好了,尤其看了《乡村老师》这电 影,老师多自豪啊,桃李满天下!(也就知道 老师,不知还可以做别的)。 童年、少年就在这种玩玩耍耍(没有学过 拼音,也没有写过作文),在梦想中、艰苦 地、愉快地渡过! 一九七六年九月,毛主席去世了。毛主席 不是万岁吗?怎么也会死的?!接着不用再 上山下乡了(第二个“梦想”实现了)。上高
98
中、上大学要考试了,傻眼了,这下才开始好 好勤奋地学习。跌撞考上了重点高中,埋头苦 读了两年,但井底青蛙仍不自信。高考后,志 愿全填报北京的学校。原来第一志愿是北京师 范大学,感谢一位师兄鼓励我,填报北京大 学;感谢我父亲,帮我改选了数学系。考上 了北京大学,来到了北京,实现了儿时第一 个“梦想”。有幸成为八〇级数学系的学生, 有幸和同学们成为同学!说是幸运的,真的不 假,我的分数在广西省只排在110名。 大学四年里,学了什么不记得了。只知道 学习不怎么样,怎么学也学不过大家;只记得 我们二班组织的春游、秋游、圆明园的篝火晚 会以及包饺子等活动(对了,我就是在这儿学 会包饺子的);记得未名湖的遛弯、图书馆的 占座;记得演出唱歌,经提醒还记得老乔教我 们;记得给特别优秀突出的同学起外号了,毕 业后记得外号,不记得名字了,没有外号的同 学均不记得了(2009年聚会后恶补了一下记 名);记得晚上睡觉时,灯一黑,我们宿舍就 开始天南地北的聊,但聊什么不记得了;记得 女排到学校来,没有票(或只有张把票),我 们的画家七把叉、书法家主席全搞定,宿舍 6人全部参加现场会,没敢告知其他女同学做 假票,只说男同学们喜欢我们宿舍、照顾我们 的,但不记得现场会的内容了;记得节日学校 加菜,每人一张票,又是画家七把叉、书法家 主席搞定,每次我们宿舍均打回满满一桌菜; 记得到200号劳动,我没去挖坑,不记得都做 了什么,经提醒记得去了一趟十三陵水库和补 踢了一场球;怦然心动也曾有过,可那是误解 和偏差的暗动;(记得XXX,不记得XXX,此处 省略200个字)反正,我不记得的,你们大家 是懂的!
当老师的梦想破灭了,呜~~。或许命中无九条 命。 从此告别了“数学”,进入“看报纸、喝 茶”的没有理想的世界里!“数学”与我只 有“加、减、乘、除”了。 前十五年,工作中就只用加、减、乘、除 给项目分投资,总数超亿元。工作悠哉悠哉 的,抵制了出国的风潮,也没有“野心”,按 部就班过着“看报纸、喝茶”的日子,脑子生 锈了。 后十五年,连“加、减、乘、除”也远离 了,开始了文科学习,进入了宏观经济领域。 整天学习红头文件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同时也 起草红头文件;整天的开会,学习、贯彻、落 实领导的讲话和会议精神;还整天写报告、请 示、批复文件。报告的格式为:基本情况、存 在问题、措施建议。批复的格式为:项目建设 必要性、建设规模和内容、建设总投资、资金 筹措等等。时间无法自己掌握,节假日拉磨是 正常的,还常常“5+2,白加黑”的。假期去 哪了?时间都去哪了??当然,期间,去北京 的机会多了,对同学的思念之情得以缓解一 些。 自从有了“北大数学八零”群,生活增加 了乐趣,多滋多味!拉磨时,时而有群众鼓 励,时而听到欢笑和欢呼!如果寂寞了,只要 在群里吆喝一下,立即有同学出来陪伴你聊 天,有温暖呀!从此,唤起了生命中新的青春 和活力,向“中国梦”奋斗!
1984年7月,告别了同学们。伟大的祖国 首都——北京,再见了!毕业分配到了自己的 家乡,到了省政府衙门里,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计划委员会工作,实现了第三个“梦想”。但 99
学后余生
最 好 的 和 最 糟 的
蔡小川 张玥
这是最好的34年: 在北大的几年里干了两 件让我们受益终身的事儿: (1) 学了点儿数学, (2) 娶/嫁了个老婆/公。 离开北大的三十年里天天都很忙,非常 忙,所以肯定干了不少事儿。不过大部分都不 记得了。小川教了20几年书,张玥做了20几年 软件。儿子大学毕业两年了, 现在纽约工作, 女 儿还在上高中。想起了今年春晚的一句话,“时 间都去哪儿了?”这句话我们天天都在问,问了 30多年了,也没找到答案。其实我们想说的是: 实在没时间写吴岚布置的作业了, sorry, 给个 incomplete吧, 下学期补考。
100
不过用去年春晚的一句话问,“你幸福了 吗?” 应该说, 我们这30年挺幸福的, 没什么可 抱怨的。有时候做美国梦, 有时候做中国梦, 很 少回忆过去, 时不时想想退休后 … 这是最糟的30年: 一下老了30岁, 还有比 这个更糟的吗?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要写作业, 像话吗? Seriously, 这三十年中国的物质文明 达到了中国历史最高点,但也是这三十年,中 国的精神文明却达到了历史最低点, which is a good thing since it can only get better from here, we hope.
无论说或不说, 有些北大基因就 潜在那里 姜勇 人生有幸,曾经在一座神圣的校园守望, 留下一段成长足迹。
一群优秀的“北大”同学。作为一个原装的货 色,尽管水平有限,但也努力把持“平凡但不
今世有缘,曾经与一群优秀的同学结伴, 共度一段青春时光。
平庸”的心态,自觉地善尽正名之责,有些时 候,无论说或不说,有些北大基因就潜在那 里,引领着你的态度和行动。
行色匆匆,流年似水,不经意间,三十年 无声划过,尘封的往事已渐渐淡出记忆,学过 的些许已连本带息奉还老师(本来也没学懂多 少)。年青时,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再年青 时,青春是用来怀念的。过了知天命之年,有 时也会自然或不自然地回眸一下过往。记得在 一次座谈交流时曾用“忙忙碌碌、平平淡淡、 普普通通、寻寻常常”来概括自己的生活工作 状态和感受,这也是自己走出燕园后的大致人 生写照。 每一座大学都在传承着学缘、学统、学 脉,并以其别具内涵的文化,熏陶、塑造着学 生的人格。曾听到过一种说法,称清华最厉害 的在于其“自强不息”的校训,偶尔也想想北 大对自己思维、观念、行为等产生的影响,感 觉在潜意识里或多或少地也存在某种“自觉、 自省、自强”的提醒,这或许就是一种北大基 因在起作用。 两年前曾参加过一期学习班,因学校地 处北京大兴而谑称“北大”,由此结识了另 101
学后余生
燕园寻梦 张亚莉 2014年北京大学校庆返校日安排在5月3日 (星期六),而不是往年的5月4日,后来才知 道5月4日已安排了习近平主席到北大视察。 5月3日中午,我和张占海同学一起来到美 丽的燕园,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2009年丁石孙 老校长为我们毕业25周年聚会活动的题字“思 源”安放到永久纪念物南极石上,完成5年前 未完成的心愿。之后我们游览了熟悉的校园景 致,真正感受到“最是一年春好处,花开未名 满园芳”。 北大116周年校友返校日活动不仅丰富 多彩,还具有很强的互动性。我们有幸参加 了“游园寻梦”,“怀旧瞬间”和校庆演出。 102
“游园寻梦”是这次校庆的重要品牌活 动。每人在总接待处领取“游园寻梦”活动手 册,然后去民主与科学雕塑、百年纪念讲堂、 图书馆、体育馆、博雅塔、翻尾石鱼、考古与 艺术博物馆、华表八个地方盖印张,集齐八个 印章,就完成了任务,还可以领到一个精致的
北大校园拼图纪念品。 “怀旧瞬间”是穿上学位服在燕园留影。 其实我们毕业的那个年代还没有学位服,所以 这次穿上理学学士服不仅是怀旧,更重要的是 体验它的庄严与感动。 “校庆演出”是毛阿敏专场音乐演唱会, 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我觉得这场 演出是一天活动的亮点,应该说她的歌承载着 我们这一代人的岁月情怀。毛阿敏唱了20多首 歌,包括“永远是朋友”,“天之大”,“思
恋”,“渴望”,“绿叶对根的情意”等著名 歌曲,压轴的是“掌声响起”。泪流满面的 毛阿敏在热烈的掌声中谢幕。北大合唱团演 出“同一首歌”献给毛阿敏。 北大对我来说是梦想开始的地方。无论时 间怎样飞逝,无论岁月如何流转,始终不变 的,是我们对同窗好友的那些想念,对燕园草 木的那份思念,对青春岁月的那种怀念,对北 大母校深深的眷恋!
题亚莉十九岁生日照 邱平 含一双杏眼, 卧两弯黛眉。 既不乏高雅, 又不失柔媚。 动辄唇角翘, 洋溢笑声飞。 若问贵庚几? 芳龄十九岁! 1981年11月26日
103
学后余生 离班长布置的交作业的日 期越来越近了,这两日心中不 禁产生了一种上学时临近考试 的紧张感。昨晚居然还做了一 个梦,梦的场景是北大读书的 年代。梦见快考试了,自己根 本就没有学过那门课。最糟糕 的是在哪上课、什么时间上课 我都全然不知,心里着急呀, 但却束手无策。梦醒后发现自 己出了一身汗。
毕业三十年总结 唐艳萍
大学毕业后类似的梦我做 过无数次,但从来没有去想过 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今天下 班回家的路上我在想晚上怎么 写吴岚主席和乔林天班长布置 的作业,猛然间我知道做考试 梦的原因了,那就是大学时代 自己的懵懂和对数学的无比敬 畏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 烙印。 那么我的总结就从生活各 阶段的懵懂说起吧。
一、懵懂的大学生活 高中时我的班主任是数学 老师,当时以自己优异的数学 成绩(考试基本全是满分包括 高考),博得了数学老师极大 的赏识,因此报大学志愿时 老师说你报北大数学系吧。就 这样我从湖南邵阳考进了北大 数学系,有幸和大家成为了同 学。 进入大学后,我才发现此 数学非彼数学,大学里学的数 104
学完全和高中数学是两码事 嘛。特别是看到郁彬这样每战 必胜、春晖这样集聪明美丽于 一身的室友和龚炜这样从不上 课随便一考便得优秀的湖南老 乡,我才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 学习天分和同学们的差距是多 么的巨大呀!
业人士会玩,学数学的也可以 会。
让我大开眼界的不但是咱 们同学的高智商,还有同学们 的多才多艺,似乎个个都身怀 绝技。像我们宿舍的王劲松上 通天文、下知地理,在我看来 没有她不懂的知识;乔林天的
不过自己的懵懂并未影响 大学的愉快生活,反而可能过 得更加快乐(我想是和人常说 的傻子比聪明人幸福指数高是 一个道理)。大学期间,除了 和大学同学玩,还和邵阳老乡
钢琴独奏和张伟年的小提琴演 奏让我这个小地方来的同学知 道这个乐器不只是搞音乐的专
玩,云南小学同学玩,那真是 玩得不亦乐乎。
大学的懵懂不仅体现在对 每天所学的数学知识是云里雾 里不知来龙去脉,还从没想过 毕业后自己要干什么、能干什 么。
始考TOEFL、GRE,准备申请出 国。 其实当时我也没有想过出 国读完书以后要干什么,好像 是觉得毕业后还会像大学毕 业时那样分配工作的,之后就 会在美国工作了。就这样浑浑 噩噩地,我完成了申请出国读 书的事项,收到了大概两所大 学的录取(似乎好像不用交学 费,但需要自己出生活费,不 过我现在很怀疑当时我是否全 部看懂了录取通知书上的内 容)。
大学四年是我人生中最快 乐的时光,同学们特别是宿舍 同学的身影、趣事每每回忆起 来总是能给自己带来无比的愉 悦。我一直认为像咱们读书时 那样单纯、融洽的同学关系, 开心、有趣的大学生活是上天 赐予我最好的,让我享用终生 的人生礼物。 就这样我的大学生活在懵 懂和愉快中结束了。带着北大 培养的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追求真理的人生观和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我告别燕园,走向 了社会。
二、懵懂的青年生 活
在准备动手办理出国手续 的时候,一天在没有什么特别 外因的情况下,我突然大彻 大悟,意识到我想要的生活是 工作不要太辛苦,交些狐朋狗 友,可以一起逛街购物,下馆 子吃饭。这样的生活要在国内 找呀,出那门子国呢。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航天 部一院的一个研究所。刚工作 时记得是用Pascal语言编程模 拟飞行体在受到大气外力的情 况下的变形情况和断裂点。由 于咱们之前的十几年没有大学 毕业生,因此当时研究院里年 轻人很少,老同志比较多,工 作氛围比较沉闷。
于是我打消了出国的念 头,考虑到自己懒于动脑子就 不要做什么研究工作了,换个 工作,找个做事务性工作的单 位好了。就这样在31岁时,我 更换了工作单位,从研究院换 到银行,并一直工作到现在。
刚从大学校园里出来,特 别是经过北大那么自由、活跃 氛围的熏陶,自己怎么都觉 得很不适应单位里那么没有朝 气的工作氛围。于是我也像当 时社会上很多大学生那样,开
从我女儿出生,一直是由 我和老公自己带,当然由于我 的工作不需要经常出差,因此 在照顾孩子方面我做得更多一
三、懵懂的妈妈
些。 105
学后余生 由于大学时受了乔班长钢 琴演奏的影响,觉得弹钢琴是 那么高雅。因此就把自己未能 实现的心愿寄托到孩子身上 了。我让女儿从5岁开始学钢 琴,一直学到13岁考完中央音 乐学院业余九级证书(最高就 九级哦)。8年里每个星期带 她到老师那学习一个小时,每 天在家陪她练习一个小时,几 乎从未中断过。愣是把我这个 音乐盲给陪练成了半个钢琴乐 理专家。我自认为自己应该可 以算是尽职尽责的妈妈了吧, 为此还经常沾沾自喜。 自认为是个好妈妈的想法 在我女儿进入初中后给彻底粉 碎了。进入初中后,发现女儿 和小学时完全不一样了,她的 逆反严重挑战了我当妈妈的权 威。天天躲在被窝里发短信, 一个月的手机费好几百,最头 疼的还是问她什么都不和我 说,摆出一副打死都不说,爱 怎么着就怎么着的架势。这时 我才深刻认识到我自己从来没 有研究过如何当好一个妈妈这 个问题,甚至也都没有想过, 完全是凭着自己的感觉和小时 候父母教育自己的经历去教育 孩子,殊不知此时代非彼时代 了。 这个打击对我还是有点大 的。一心想当好妈妈,并且自 己也付出了这么多努力怎么就 事与愿违了呢。孩子似乎都不 像是我亲生的了。别说是心灵 沟通了,就是正常交流都不通 106
畅。痛定思痛,我是一心想办 法和她套近乎,甚至就是“讨 好”她(什么世道呀,还有妈 妈讨好孩子的)。积极和刚到 单位工作的小年轻聊天,了解 他们在这个年龄的想法,了解 这个年龄阶段孩子喜欢的歌、 明星、游戏,留心记住和她交 往的每一名同学的名字、爱好 等,反正目的就是能够和她有 更多的交流话题,让她能够逐 步接纳我成为她的“朋友”, 在此基础上来向她传递我觉得 作为一个家长应该告诉她的道 德观和人生观。
就是两个字——平淡。没有同 学们那样轰轰烈烈的事业和伟 大的成就,没有传奇的偶遇经 历,没有惊心动魄的探险经 历,没有经受大风大浪考验的 经历,没有受到大挫折的经 历,没有……
四、毕业30年生 活总结
赶上生活在祖国改革开 放、技术创新让世界发生翻天 覆地变化的30年,可以说各种 机会遍地都是,我居然还写出 了这么多的没有,真是不可想 象。但这确实就是我的真实生 活。生活虽然平淡,但是我始 终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很幸运的 人。总结起来有以下几大幸运 降临在我身上。一是也是最大
以上关于我的懵懂的介 绍,就是为告诉同学们我毕业 30年生活状态做铺垫,否则上 来直入主题一是字数达不到要 求,再来可能会被班长批评完 成作业态度不认真,因此胡扯 了一大堆。
的就是能和你们成为同学,你 们的伟大多少成就了我的伟 大。世上千万人,能有多少有 当美国科学院院士的同学,又 有多少能和 Verizon 公司总监 当同学,还有遍及国内外大学 的各大教授和国内外金融机构 的各大精英,那是数不胜数。
现在我要隆重向同学们介 绍我毕业30年生活情况了,那
二是生得逢时,毕业时工 随便找,都是咱们挑单位,哪
课堂趣事之一 第一学期上分析习题 课, 小a(发三声)老 师点名上黑板做题:“吴 风!”。没有回应。又 喊:“吴风来了没有?”这 时只见吴主席小心翼翼地站 起来,声音微颤地:“老 师,您是叫我吗?”
像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那么难。 别说是找喜欢的工作了,就是 找份糊口的工作都很困难。三 是承蒙上天眷爱,全家能够健 康、平安生活。四是结交多个 闺蜜,无须经常联系,但在需 要时总能和她们一起无拘无束 地聊天和开心地吃喝玩乐。 最后就是到了表决心的环 节。我向现在的、过去的领导 乔班长、吴主席郑重表示:本 人将怀着感恩的心和对美好生 活的向往,向第二个、第三个
30年挺进。希望今后的生活少 一点懵懂、多一点智慧,像同 学们那样活出精彩和多彩。 2014年5月6日于北京
课堂趣事之二 上党史。老师手拿讲 义,照本宣科:“某某某在 马列主义理论方面造纸( 诣) 很深。”WTF(对不 起,这缩写是来美后才学 的),北大果然有神人啊, 最高学府啊,会造纸啊!按 下不提。期末考试时发白纸 做答卷,发到最后不够了, 让大家等。心说:您老造点 纸不就齐活了。
课堂趣事之三 还是上党史。因缺课的 太多,老师每次课前都要随 机抽查,点名。想逃课的同 学事先都找好一位替自己应 一声到,因为是大课,这 招很灵!这一日,老师又 开始点名:“汤涛。”话 音未落,就听得从三处角 落里响起:“到!(到! 到!)”。全体乐晕!那 天汤教授其实在场,赶紧站 起来:“我在这儿!我在这 儿!”哈哈。从此,无人再 敢逃党史! 乔林天 107
学后余生
饮水思源 —毕业25周年永久纪念物诞生记 张占海 的。我曾经送过好几块南极石给我们的合作伙 伴单位,极受欢迎。这时,杨东提出了一个具 有历史意义的建议,“老大,搞一块放在咱校 园里怎样。”这句话说到我心里去了,2004年 我率队去南极考察的时候带回来一些石头,最 大的有几吨重,除了送出去的还剩几块。我告 诉大家,其实我也不是没想过这个建议,只是 怕太突出自己,不好意思。关键时候还是杨东 厉害,“这有什么担心的,好事啊,大家肯定 愿意。”接着付宇等也表示支持。我立马给我 极地中心的同事打电话要石头,那边答应没问 题,随时要随时送到。
在策划毕业二十五周年聚会活动的过程 中,不少同学建议希望能在母校留下我们的印 记。筹委会主席张亚莉提出在母校建立一个表 达全体同学心愿的永久纪念物, 象征着我们与 母校时刻在一起。在燕园内建立永久性纪念物 并非易事,未名湖畔已经被列为北京的名胜风 景区,但我们有王明舟、刘力平、柳彬等北大 重量级人物,事在人为嘛。 记得也是在初夏,2009年的5月,几位同 学约好了到北大踩点。记得有付宇、杨东、大 敏、令江和我,好像还有力平。沿着未名湖畔 转悠一上午,之后来到农园餐厅吃饭。谈话中 杨东问起我在南极考察的事,不知不觉提到了 南极石。我的一些队员回来将采到的南极石送 给学校,虽然很小,放在校园里还是很新奇 108
这边有货了赶紧请示主席,亚莉马上拍板 同意。可要顺利地放进校园里谈何容易。忘了 是谁说的,找虫子啊,他有路子。平时找虫子 挺难的,可那天居然一下就找到了。电话里虫 子深沉地应着,嘴里说道:“这事不太容易, 必须找校长,我想想。”后来这事居然让他办 成了。纪念物有了,起个什么名字?经过大家 集思广益,最后命名“思源”,饮水思源的 意思。谁来题字,又犯难了。还是虫子有招 儿,“我找丁校长题字。” 2009年7月4日,永久纪念物南极石在一教 后面的路旁落成。7月5日中午,在100多位师 生的见证下,张来武、张恭庆、刘森和我一同 为南极石揭幕。这块南极石寓意数学系八〇级 学子的足迹遍布五洲四海,即使在地球最遥远 的地方,也始终思念恩师的教诲之情、不忘母 校的培育之恩。南极石的旁边是我们认养的那
颗历经几百年沧桑而傲然屹立的古柏,这棵象 征“人生如树”的古柏寓意数学系八〇级全体 同学在这里学习,在这里成长,在这里结下了 真诚纯洁的友谊,我们的根永远扎在母校。
马一句“自己干”令我顿开茅塞,但一直未付 诸实施。关键时刻还是亚莉果断决策,2014年 5月3日,丁石孙校长的题字“思源”终于落在 了南极石的底座上。落款是:数学系八〇级毕 业25周年 立 2009年7月5日。
四年多过去了,南极石已经成为北大的景 点之一,但经过这里的人们并不知道它的来历 和寓意。网上有人猜,那蒙着神秘面纱的南极 石很可能是北大地理系的学生搞的……。每当 想起这件事我心里总是蒙上阴影。有一次和付 宇、马晓明、沈宝钢吃饭提起心中的结,老
109
学后余生
毕业离开北大几年的酸甜苦涩的回忆 鲁志青 毕竟刚毕业不久。但是第一次面对这么多学生 上大课,还是挺发怵的。尤其是当时北京经济 学院是在北京地区招生,北京学生比外省学生 上学晚。我第一次教的85级学生比我小不了几 岁。还好第一节课上课前,教研室主任介绍我 时,把我大吹特吹一番,北大毕业生怎么样怎 么样的。可能是那些新生对北大有顶礼膜拜的 感觉,比较尊重我,在课上表现挺好,上课认 真,说话小动作都很少。学生干部也特别帮 我。
乔班长一声吆喝,“收作业啦”,让我想 起刚毕业离校后的一段往事。 当时很幸运,毕业被分配到北京经济学院 基础部数学教研室工作,留在了北京。前半年 当助教,帮老教师改改学生的作业。后半年正 赶上经济学院分配到几个教师名额,去北二外 进修英语半年,不限学科和专业。我没辜负北 大毕业生的声誉,轻松地通过考试被选上。这 也为后来考TOEFL和GRE打下一点基础。第二 年,本还可以轻松地当助教,但有一位北师大 的毕业生闹情绪,新学期刚开始,还没教几节 课,就撂挑子罢课了。他太太是北师大校医院 的护士,帮他开了长期病假条。领导也拿他没 办法,只有赶鸭子上架,让我顶替他去教课。 当时我对高等数学里的微积分还是很熟悉的, 110
好了,话回到“收作业啦”。虽然都是一 个班的,但班里总是有学习好和学习差的学 生。有一次,班上一位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交上 来的作业,真是让人又可气又可笑。可气的 是,一看就知道是抄的。这位学生抄作业抄得 是十分认真,一丝不苟,一个字都不拉,连对 方同学的名字也抄上。最后呢,还没忘记签上 自己的大名。哈哈。这位学生不调皮不捣蛋, 上课也还认真,开没开小差就不知道了,但就 是没有一点数学细胞。很遗憾,最后只好给了 个不及格。 经院的第三年,我从头到尾完整地教了工 经系86级新生的高等数学,之后就去了中科院 系统所读研。因为有北大的文凭,还有宋振晖 首长的批示“作风正派”(毕业赠言),本来 在北京经济学院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也许会 是飞黄腾达。可是刚毕业,人生阅历浅薄,没 能经受得起出国的诱惑,放弃了入党的邀请,
和从基层做起的机会,却加入了考TOEFL、 GRE的大军,卷入了出国留学大潮,研究生一 毕业就来到美国洋插队。无奈这半球上的资本 主义意识根深蒂固,靠我们这一代,解放全人 类是无法实现了。为了养家糊口,不得已只好 忍辱负重,为资本主义添砖加瓦,受资本家剥 削。还好这篇作业是在上班时间写写改改、改 改写写的,也算是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小块 墙角。回忆是一条大河,弯弯的,长长的,静 静的,不停地流着。 写上片段的回忆,交个作业,希望不辜负 乔林天班长的操劳,吴岚主席的煽情加操劳, 各位同学的热情及操劳。毕业都30年了,真是 弹指一挥间。大部分同学自毕业后就再也没有 见过,如果现在在大街上打个照面,很可能会 是擦肩而过,认不出对方。现在的我,头发开 始黑掺白了,眼睛近视加老花了,腰不挺背有 点驼了,也受到AARP的邀请函了。但是在通讯 录中看到同学们的毕业照,还是那么熟悉亲 切,记忆犹新。这30年来,走过直路,走过弯 路,有过欣慰,有过遗憾。毕业时最大的遗憾 是考研落第,没能在北大多呆上几年。欣慰的 是毕业分配留在了首都,还和万萌、邵国清成 了北京经济学院的同事。今年最大的遗憾,恐 怕就是不能回去参加毕业30年的聚会。但欣慰 的是,在几位行政班班长及热心的同学们的辛 勤付出之后,我们最后这几只迷途的羔羊也归 队了。有了通讯录,Gmail群,和微信,多多
少少可以了解到同学们的生活、工作状况,东 南西北的行踪。今年最大的欣慰是毕业30年纪 念册即将出版,我的这篇小小的、滥竽充数的 作业也有可能成为其中的一小片绿叶子。毕业 赠言已经伴随了我的前半生,我期待着同学们 毕业30年的纪念文章与毕业时的赠言一同伴随 我的后半生。 毕业30年,感慨、触动、回味、等等、等 等,不知如何用文字、语言表达。最后让我当 一回不及格的学生,也抄一把: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 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 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 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 还酹江月。” 鲁志青 2014-05-06 美国亚特兰大
111
学后余生
回忆室友 邰国胜
物的描写,总是套用一个模版:一位年过半百 的老人,那饱经沧桑的脸上,布满了皱纹。现 如今,俺也是年过半百的老人了,才发现这个 模版不能用了。照片上的同学们变化并不大, 依然还是帅哥和美女。 年过半百的俺,坏毛病,坏习惯都不少。 睡觉就是个大问题,该睡的时候睡不着,该 清醒的时候,却迷糊着。在东西半球之间转换 的日子里,尤其严重。这个毛病不好治,只好 靠茶来提神。咖啡不敢多喝,那玩意儿“上 火”。这个词很难跟老外解释,你说喝多了咖 啡体内不平衡,他们理解为,你喝了咖啡走路 就摇摇晃晃。
老乔灰常尽职地催稿,让俺感到灰常大的 压力。俺自小就害怕写作文,一直也搞不懂, 作文课为啥就不象体育课那么让人期盼。对人 112
茶喝久了,大概地,也就能分辨出来个 123。 喜 欢 绿 茶 的 清 香 , 也 喜 欢 铁 观 音 的 质 朴。记得以前,福建的朋友赠送大红袍,很 棒,使人神清气爽,似乎对脾胃也很好。在他 乡找到泊来的大红袍,却再也没有当年的感
觉。今年元旦回家探亲,与以前的同事一起喝 茶,自然聊到了共同的朋友和名茶,结果被人 嘲笑:你的问题在于,现在是自己花钱买,所 以就觉得它差了许多。靠,俺很俗。 大红袍虽然名贵,俺最喜欢的却是碧螺 春。在浓浓的咖啡香气中,碧螺春的清澈,淡 雅,绝对让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第一
自由等等理解不太多,提出疑问:这怎么能说 成是强奸民意呢?听到不同的声音,阿朱情绪 激昂,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发表了一番议 论。得,俺只好认可:“阿朱被强奸了。” 阿朱你,还好吗?
次听说碧螺春还是在刚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室 友阿朱来自碧螺春的产地,从合作社买了回 来,泡上,很自豪地告诉俺这是中国名茶,然 后坐下读书。那份宁静和淡泊,在一杯绿茶的 衬托之下,更显得从容不迫,气定神闲。
奸民意吗!俺比较愚钝,对于政治体制,民主
沟崖救美的英雄是陶俊,被救的美人是黄燕翔。黄燕翔, 经多次提示,仍然不主动站出来。快请客吧。LOL
阿朱是极有数学天赋的同学,在其它方面 思维也非常敏锐。记得某年某月的某个早晨, 学校广播站转播中央台的新闻,某位国母类型 的人士去世,播音员念着新闻稿:全国各族人 民沉痛悼念……。阿朱颇不以为然:这不是强
113
学后余生
相聚在雪龙, 相约在北京 陈南 张占海 2009年4月18日,雪龙船迎来了一批特殊 的嘉宾——北大数学系80级的8位同学,大家 是按照2008年11月在上海聚会时的约定而成行 的。之所以特殊,是因为雪龙船从此有了一 位“荣誉女船长”。 将近中午,雪龙船两任船长袁绍宏和王建 忠,以及轮机长、大副、二副、机匠长在码头 迎接80级同学和他们的家属,在上海的同学陈 南、孟萧敏、朱晓平、孙宁、刘建华,来自香 港的张亚莉,来自北京的刘力平、张占海,还
1994年雪龙船开始执行中国南北极科学考 察任务,在国内外名气很大,曾经接待过冰岛 总统、比利时王储、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以及 十多个国家的部长级政要。登上雪龙船是许多 人的美好愿望。 2007年8月,雪龙船完成了第三次改造, 面貌焕然一新。同学们在多功能会议室听取了 王建忠船长的介绍并观看了中国南极考察录像 片,之后参观了科考实验室、考察队员宿舍、 餐厅、健身房,最兴奋的是孩子们,从甲板到 会议室,再到科考队员的实验室和宿舍全部看
有陈南的爱人和儿子,萧敏的爱人和女儿,孙 宁的爱人和女儿,晓平的儿子,建华的儿子。 除了建华和占海,大家都是第一次登上雪龙 船。杨东、王大敏、柳斌因为临时有事未能成 行。 “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167米长,满 载排水量21000吨,最大功率135000千瓦,最 大续航力20000海里,属于中国极地研究心。 114
观雪龙船的感受,略显醉意的语言蕴含了深 深的情谊。刘力平兴奋地说了句当下时髦的 词:“雪龙船,南极北极单挑船,噢耶!”船 长送给每一位同学一件南极考察衫和一本精美 的南极考察纪念册作为纪念,同学们手捧纪念 册同声高呼毕业25年聚会的主题——“回忆往 事,拥抱明天”。张亚莉也代表同学们向雪龙 船赠送了纪念品。
个仔细。大家最感兴趣的还是驾驶台,这里空 间宽敞,设备崭新,视野辽阔,在这里拍照留 念感到特别惬意和自豪,是参观者最喜欢的地 方。听完船长的介绍,大家一边仔细观看各种 设备,一边提出各种问题。在电影中我们时常 看到船长站在驾驶台中央,手握舵轮操控船只 航行的镜头,这也许是人们对船长这个职业感 到神秘和羡慕的原因之一,所以几乎到过这里 的人都要留下手握舵轮眺望远方的身影。身着 白色套装的张亚莉面带微笑站在驾驶台前,好 像缺了点什么。恰在这时船长将帽子递给她戴 上,转眼间亚莉变成了一位美丽干练的职业女
为了欢迎同学们的到来并庆祝雪龙船有了
第一位“荣誉女船长”,王建忠船长将一块长 有南极植物“地衣”的南极石送给同学们的代 表张亚莉作为纪念。地衣是一种呈黄绿色的苔 藓植物,一百年长一厘米,即使在冰雪覆盖 的季节也保持颜色不变,生命力极其顽强。 在写这篇作业的时候突然领悟到这是一块不 同寻常、吉祥如意、预示未来的石头,“地 衣”与“第一”同音,寓意北大数学系的同学 们永远都是第一,绿色代表青春,寓意永葆青 春。石头上长着地衣,寓意时时刻刻都是第 一。
船长。大家提议亚莉作为雪龙船的荣誉船长, 得到了老船长袁绍宏的赞同。 中午,袁绍宏、王建忠在餐厅招待大家共 进午餐,还拿出了只有贵宾才能享用的南极 冰,令大家兴奋不已,酒席间同学们推杯换 盏,气氛非常热烈,每个人都喝了不少,尽兴 至极。午餐后同学们来带贵宾室落座,畅谈当 年同窗情谊,憧憬毕业25年聚会,即兴发表参 115
想念我们501室的舍友 钱卫 像我们这些受过无神论多年教育的人,照 说是不应该相信风水,可我却老是怀疑42楼 510是个被诅咒过的地方。我有时甚至想找曾 经在510住过的校友,看看他们是否和我一样 感到510风水不好,是否有舍友有和我一起在 510住过的几个人一样的不幸。2003年和柳 彬,沙峰一起到42,43楼附近转了转。如果不 是因为两栋楼都被拆了,真有去楼上敲门的冲 动。 从1980到1982年,金保侠,林喜文,蒋 晓林,沙峰,童小溪,邓严和我在510住了两 年。大家都知道金保侠,林喜文,蒋晓林3个 人已经离开了我们。我这里回忆一点关于他们 的事,也算是对他们的追忆吧。 记得在北大头两年考微积分和高代,我们 宿舍人的考试成绩不错。但上帝让我三个室友 英年早逝,弄得我们宿舍现在只有沙峯一个人 在做数学。想来真是对数学的不公。
116
先说金保侠吧。保侠来自辽宁本溪,他, 晨晓,沙峯和我是大学最亲近的朋友。他给我 留下的记忆太多了,现在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按那时的情形,保侠是性情中人,讲义气。记 得打架时他比我冲在前面,吃苦的时候也先考 虑他人。保侠的父亲到北京出差,好多次都带 我们出去吃饭,那时可是过年一样啊。在那个 年代我们可是不到21岁就喝酒的。我们几个人 的钱可以说是公用的,到月底没钱时,我们就 喝不到酒了。保侠的女儿和我女儿一样大。 1993年我回北京送我女儿回国,他女儿也就几 个月大吧。我们都知道在那个年代搞学术的经 济压力和生活压力很大,保侠当时还给一公司 写程序挣点外快,但他很乐观。他应不是会为 钱下海的人。我想如果他依然健在的话,他一 定还在学术界搞数学。九四年他去德国做一年 访问学者,本来是要到我家来玩的,结果快来 时计划变了,他去了美国访问合作教授。那天 他给我送了个EMAIL,告诉我他在系里刚刚做 了个学术报告。我也回了EMAIL,说等他回来 再商量到我家来玩。两天后,柳彬打电话告诉
青春定格 我他去世的消息,就发生在给我送EMAIL的那 天晚上。我大哭一场。这么多年来都有一个心 结,希望他当时没有去美国。
林喜文1984年摄于一院数学系二楼会议室。唐朴祁
金保侠和李文洵合著的书:《气体动力计算方法》
林喜文,来自福建东山岛,想必是一个交 通很不方便的地方。喜文长得确实像南方人, 现在映在我脑里的形象就是他宽厚的笑容。喜 文应没有和任何人红过脸。像不少数学系的同 学一样,喜文是色盲。有一次他把一双红色的 袜子当蓝色的买回来了。大一时宿舍里会讨论 数学题,喜文总是非常积极认真。我想,因为 交通和经济的原因吧,第一个寒假他没有回 家,现在想来不知他在北京怎么过的年。那时 我们的确不够关心旁边的人。第一个暑假他回 家了。大家都应记得我们同学中那时如果有录 音机的话,多半是砖头式的。好像那时电子产 品的走私在福建开始了,喜文给另一个宿舍的 同学带回来一个录音机。当时这个产品在我们 眼里可是高级无比,令我们羡慕不已。那次喜 文还从家里带回来一些海产,弄得我们宿舍的 人每天都打饭回宿舍吃,就是为了吃点他的海 产。喜文得肝癌是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不少 同学都出国了。据说蒋晓林那时常去喜文的病 房诵佛经给喜文祈福。但上帝看来是无情的。 值得欣慰的是喜文的弟弟后来也考到了北大, 而且也读的是统计。喜文没结婚,我想他在北 大是快活的,也许红学会的人知道的更多一 些。
蒋晓林来自湖南。惭愧,我不记得哪个城 市了。晓林应是我们宿舍名气最大的,国家 体委的不少人应记得他,网上应有怀念他的文 章。在我眼里, 晓林是个执着的人,聪明是肯 定的。否则的话,大学之前没有下过围棋,自 学两年,怎么会成为全国高校前几名。学数学 的人对哲学多多少少有些兴趣, 晓林是第一个 把“先有我父母还是先有我”的讨论带回我们 宿舍的。他也是第一个在砖头上钻槽,再买来 电炉丝做成简易电炉自己在宿舍煮东西吃的。 我们宿舍的人好像没有2班其他宿舍的人高, 晓林有天回来说夜里睡觉时脚上吊个砖头会让 人长个。但最终宿舍里没有人试。毕业后我在 打牌时见过晓林几次。后来出国了,就只是从 其他人那里听到他的消息。我想晓林是生不逢 时。我看过一些文章说国内有些寺庙里现在有 很多高学历的佛教追随者,包括一些留学海外 的博士。在现在的环境下,晓林也许会成为一 个高僧。
蒋晓林曾赢得全国高校围棋第八名
30年过去了,如果我们回到学生年代,我 们会更加爱护我们自己,以及我们之间的 友 谊,会更多的联系。 117
老大哥赵东滨 乔林天
赵东滨故乡哈尔滨太阳岛 赵东滨,一看名字大家就能猜出他的籍贯、 出生地。没错,他是东北哈尔滨人,人称老赵,大 一大二两年我们同住一个宿舍(43楼401室)。在 大学里,很多同学都自称或被冠以“老”,尽管( 即便)在我眼里这些个“老”们不过是一个“幼儿 园”才刚“毕业”的感觉——比如许多宿舍的老 大,老二,老N……,又比如我们三班的老付,老 姚,似乎不称“老”不足以“平民愤”,流行甚 广。但是老赵这个“老”可是名副其实的,不仅仅 因为他是我们401七个同学里生日最大的老大,还 因为他的为人、性格、待人处事,绝对是我们的榜 样,是我心目中的老大哥! 东北人正直、豪爽、真诚的性格在老赵身上表 露无遗,但最让我(们)服气的是老赵的心地善良 与宽容,以及他的责任心。 老赵是我们三班的生活委员,班里同学们的 各种生活杂事都少不了由他来处理。比如每月发放 118
助学金,购买饭票,招呼各宿舍打扫卫生(尤其是 男生宿舍!诸位还别不屑一顾,现在您让您儿子打 扫个他的房间卫生试试!),桌椅板凳床板之类的 修理、更换,不一而足。老赵一直是尽心尽责、毫 无怨言,以如今一个调侃的说法“东北人都是活雷 锋”,用在他身上却是恰如其份。可以说没有老赵 的鼎力相助,我这个班长是干不了几天的。 在宿舍里,老赵这老大哥的作用更是明显。老 赵作息时间很规律,早晨肯定是第一个起来,然后 一一催促大家起床、吃早饭、上课。像我和老付这 样爱睡懒觉的,经常是要“抵抗”老大的命令,拖 得他拿我们没办法。大冬天的早晨起床尤其困难: 每天老赵是叫完我们一轮儿去学三吃饭;可等老赵 从食堂吃完早饭都回来了,我们却还缩在被窝里大 睡呢。在好言相劝要我们上课无果之后,老赵也只 好无奈地带上其他几位听话的室友去教室。这还不 算完,等老赵下课回来,我们还得死皮赖脸地找他 要课堂笔记。前两年数学分析、代数的许多课都是
青春定格 这样混下来的。 大学4年,未见老赵跟什么人红过脸,这与他憨 厚、宽容的性格是十分吻合的。不过他唯一的一次 发火确是结结实实地把我“整”了个底儿掉!咋回 事?事情是这样的:大二时庆祝“十一”,三班同 学在学三食堂聚餐(应该是81年9月30日)。我拿了 个大“海”碗(就是能找到的最大号的饭盆儿), 对上一半青梅酒、一半啤酒,准备拿到女生桌去 敬酒,用现在微信群里的流行语就是想“坑”她 们一下。结果不知是谁走漏了风声,还是女生那 时候(不是现在,是那时候啊)的确不胜酒力, 反正是没人上当,酒被原封不动地端了回来。当 时老赵已有些微醉,指着这一大盆儿被端回的“混 合”酒,“急了眼”地对我说:“女生不喝,你 喝!”(意思是谁让你出馊主意,把酒兑起来,你 自作自受,不能浪费!)。我当然明白这一大盆儿 灌下去是没有好下场的,不肯轻易就范,于是老赵 拿起“酒盆”准备把酒从我脑袋上往下浇。看着老 大哥那一脸不由分说的“怒容”,我已然别无选
择,只能乖乖地端起那海碗,一饮而尽。接下来的 事可想而知了,我大半个下午都在开“全晕会”: 本来没我啥事儿却“脚”不由己地跟着老杨满校园 乱转,去36楼(? 女生楼), 回43楼宿舍,再到一院 (系舞会)……。那是我在北大的四年里唯一喝醉 的一次。不解的是,说是醉了吧,可那前前后后发 生的事情却是记忆得如此清晰!? 毕业时,老赵在我的纪念册上写下了这样的 话:“四年同窗,在分别的时候,更加想念。你的 工作热情和我们的友谊将永远难忘。”真正是文如 其人,朴实无华。同样地,这也是我想对老大哥说 的心里话! 老赵,我们永远都是好兄弟!在天堂里,也一 定有美酒可以畅饮,也一定有微信可以带去欢笑与 思念! 林天 2014年6月5日
后排左起:刘海东,李国栋,赵东滨,乔林天 前排左起:薛俊堂,姚建德,张伟年,刘克臣,尹思明
119
杨宇: 杨宇故乡四川南充嘉陵江一隅
我的43楼208同室好友 王令江 这个夏天,北大数学80的同学,准备搞一个毕 业30周年聚会;同时准备出一个纪念册,其中要为 已经离开大家的几位同学写点东西,以资纪念。接 到庄丹泽的指示,写杨宇的任务交给了我。这个任 务,我似也责无旁贷——杨宇是我北大四年关系最 好的同学。 43楼208室,7位室友分别是:里面东南角, 上铺李铁成,来自北京通县;下铺庄丹泽,来自北 京朝阳80中;里面西南角,上铺是杨宇,他来自四 川南充,下铺桂长峰,来自湖南衡阳;外面进门右 120
侧,上铺董华,来自江西南昌,下铺是我,来自江 苏徐州;对面上铺是刘辉,来自宁夏银川,下铺空 着给大家放行李。 杨宇来自四川南充,父亲是南充师范学院生物 系的党总支书记。记得他还给我们讲过,他父亲系 里还有老师,在卧龙大熊猫保护区,做大熊猫的研 究。杨宇还有一个姐姐,川医毕业后分配到北京, 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记得我还跟杨宇一起 去过位于龙潭湖附近肿瘤医院,去看他的姐姐。杨 宇的姐姐,后来去美国读书,留在了美国。
青春定格 我与杨宇,四年同班,两年同宿舍,他是我大 学四年关系最好的同学。记得大二下学期结束选择 专业,还有同学说,我与杨宇同样选择信息专业, 是受杨宇的影响,这应该是事实。 杨宇多才多艺,小提琴拉得不错,篮球也打 得不错。当时,杨宇、宋振晖、汪曦华和我,四个 人一个队,每天下午四点,只要没有课,二体篮球 场上准时出现。四个人中,杨宇最全面,有身高也 有技术;老宋山东大汉,最强悍,弹跳力好,投出 球来也几乎没有什么弧线,投篮很准;汪曦华,身 体似乎比较单薄(30年后他还是那么苗条),但很 轻灵,技术也非常不错。他们三位都是高手,只有 我滥竽充数,但是他们从来也没有嫌弃过我。四年 的大学时光,每天一起上课,打球,晚自习。还记 得,每天晚饭后,拿着一个小半导体收音机,一起 漫步在未名湖边,听相声节目。
硕士研究生。后来,他去了美国留学。刚刚出国那 一段,应该是还有书信来往。 最后再听到杨宇的消息,就是噩耗了。记得是 六四以后,应该是90年了。那一段,我常去在北京 理工大学找宋振晖,老宋是我后两年在207的上铺。 那时,大概是老宋也准备考TOFEL出国,与已经在 国外的同学有联系。从老宋那里,听到杨宇出事的 噩耗。那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在梦中,常常梦到 杨宇。有一次,是在梦中,去美国与杨宇告别。那 个时候,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其他方面,出国都不 像现在这么便利,也只能在梦中,为我的好朋友送 行。 30年过去了,杨宇的音容笑貌,还会清晰地浮 现在我的眼前。
与杨宇最后一次见面,记得应该是1986年十一 前后。我在中央国家机关赴川讲师团,去成都团部 集中开会。那时,杨宇应该是在川医读卫生统计学
二体篮球场 121
悠悠燕园情
汤涛
2014年夏天,我们这些1980年走进大学、 1984年离开校园的同学毕业整30周年。大家商量 着八月聚会燕园。大学同学聚会,前十年难聚, 当时刚过而立之年,都在为事业奋斗、为小家庭 筑屋,没有几个有闲;再十年还难聚,刚过不惑 之年,事业还有奔头,外加小孩学业这半个“事 业”,“忙”是这个岁数的人的通用词。毕业30年 情况就不一样了,对大多数人来说,事业的极限值 似乎已经知道,小孩大都上大学甚至工作了,开始 有钱有闲了。于是,很多同学琢磨着出专辑、出纪 念册。通过超牛的微信群,大家讨论得不亦乐乎, 每天早上起来同学群都是一片绿。 办小报,我们大学三年级在昌平200号(当时 122
青春定格 的北大分校)植树的一周就练过了。只是当时出版 技术落后,美女李京同学漏夜刻“钢板”,才能够 让大家看到我们艰苦植树时的忙中取乐。球赛、舞 会、瞎侃,还有植树的“挥汗如雨”,都是小报的 内容。好像我当时是个小官,宣传委员什么的,似 乎是小报的写作主力。可惜我不是收藏家,查不到 任何信息了。同学中有收藏癖好的罗智泉、乔林天 等应该有各种存货。
住在504房间。两年以后分专业,保侠选择了计算 数学,还和我同班;大学毕业后,他们三位都上了 北大研究生,晓林去了计算机系,保侠和我同读计 算数学研究生,喜文读概率统计研究生。研究生期 间,喜文和我同宿舍,保侠在我们隔壁。
林喜文 喜文矮小,厚厚的嘴唇,不善言语、略显木 讷,但为人极其友善。他是福建省的数学竞赛优 胜者,在大学、研究生期间绝对属于数学优秀的学 生。喜文来自福建东山岛,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感 觉大学期间喜文非常节俭,吃饭很简单、节省。和 很多考入数学系的同学一样,喜文有色盲,记得有 次他穿了两只不同的袜子,其中有一只是红色。他 却全然不知。
1991年于郁彬的威斯康辛家中:杨永宏、陈春晖、汤涛、 郁彬、罗智泉。
三十年毕业后再聚首;微信群里最活跃的几位 有老杨、老乔、老庄、吴岚、李京、王大敏、孟肖 敏、韩振超、唐朴祁、赵玮诸位,他们把我拉进纪 念册编辑部,每人要干活。恭敬不如从命,我就写 篇文章纪念几位早早离去的好友。
林喜文同学(唐朴祁1985年摄于北京潭柘寺)
让北大数学80级记住的同学 1980年进入北大数学系同学的大约有一百五十 多位,现在离开我们的已经有好几位了,分别是林 喜文、李孝生、杨宇、金保侠、赵东滨、林道祥、 蒋晓林、庞宁,以及十几年前失踪的汪更生。毕业 30年后,很多同学在留言中都提到这些早逝的同 学,表达大家对他们的思念。
1984年大学毕业后,我们年级有30名左右的同 学留在北大继续读研究生。我读计算数学研究生, 师从胡祖炽教授;林喜文读概率统计研究生,师从 钱敏平教授。我和喜文住一个宿舍,另两位是跟滕 振寰教授读计算数学的付恩中,以及随陈家鼎教授 读概率统计的赵泉水。
林喜文、金保侠、蒋晓林刚一入学就分在80级
1986年我去英国读博士;之后喜文读完硕士继 续读博士,还是跟随钱敏平教授。大概两年后,听
2班,同住在北大42楼510室。我当时也分在2班,
说他得了癌症去世了。听了这个消息后,非常难过 123
和震惊!记忆中好象和在MIT读书的罗智泉联系听他 谈了一些相关信息,他当时回国探亲时见过喜文。 喜文是博士研究生快毕业的时候因病去世的, 去世时虽然只有25岁,还是留下了学术文章。他的 研究方向是概率里面的大偏差理论,他的一篇论 文获得了1987年北大五四科研论文一等奖,当年全 校仅三人获奖,1988年获得首届北大青年优秀成果 一等奖。喜文的文章“Large Deviation Principle for Equilibrium States of Axiom A Diffeomorphisms”(公理A微分同胚的平衡态大偏差原理)发 表在1989年的《数学进展》上。
算国防关心的空气动力学问题。我们在研究生时, 同听黄敦、胡祖炽教授的讨论班,同上滕振寰、应 隆安教授的专业课,所以在一起的时间比较长。保 侠的硕士导师是留苏回来的李文洵老师,博士导师 是黄敦老师;他1990年取得北大计算数学的博士学 位,之后去了中科院计算数学所工作。
喜文在重病期间曾经给罗智泉写过信,应该 是罗回国探亲见过他之后的事情。信中说:“我得 病后,在北京的诸位同学都很关心,都给予我尽可 能多的帮助。路军来看了我多次,还发动他的同事 帮了我不少忙。”“你们在美的诸同学为我捐赠的 钱已经收到,本人真是感激不尽。” 落款时间是 1988年5月10日,写于北大校医院。
1984级北大计算数学研究生和教研室主任。左至右:陈春 晖、吴章慧、蔡小川、滕振寰老师、黎学锋、汤涛、付恩中、 金保侠。
值得欣慰的是,北大很有人情味,喜文的弟弟 喜武之后又考入了北大数学系,继续哥哥的概率统 计学习。毕业后去了美国的威斯康辛大学取得统计 博士学位。现在在美国工作。
金保侠 金保侠和我大学同班同专业,毕业后他也留校 读研究生,住在我的隔壁宿舍。保侠似乎练过武, 大学期间和山西来的李晨晓(大学一、二年级我的 上铺)、安徽来的钱卫,结成了三人帮。因为和金 保侠相知,李晨晓也开始习武。入学只有16岁的李 晨晓脾气也变得大起来。记得有次在学三食堂,因 为和卖饭的年轻师傅言语不和(可能是菜量太小之 类的),把碗里的饭菜直接泼到师傅的脸上。没有 点武功垫底,一般人还是不敢有如此壮举的,毕竟 强龙不惹地头蛇的。 保侠的研究方向是用数值偏微分方程的方法计 124
保侠会武术,学习很刻苦。除此以外,他还 有两大特点:眼镜度数很深,还会喝酒,东北汉 子会喝酒倒也不稀奇。他平时话不多,人很憨厚。 1993年他去德国进修一年,期间短期访问纽约州立 大学石溪分校,那里有双曲型方程计算方法的大家 James Glimm 院士,还有位华人计算数学家李小林 教授。估计第一次长期离开家,想念妻子和刚出世 的小孩,保侠经常喝酒。在德国喝,在美国也喝。 他在访问美国期间,住在李小林教授的家里。可能 有隐性心脏病等原因,到美国不久的一天早上,他 就再也没有起床。 记得1994年8月初,刚刚度完蜜月从旧金山开车 回到温哥华,一进家门就接到了钱卫的电话。听到 钱卫告诉的坏消息,我好久都没有缓过劲来。之后 在悉尼开国际会议时,碰到了最后接待保侠的李小 林教授,他给我描述了保侠去世前的很多情况。
青春定格 保侠的最后一篇论文“Numerical study for the three-dimensional Rayleigh–Taylor instability through the TVD/AC scheme and parallel computation”(通过TVD/AC格式和并行计算数值研究三 维瑞利-泰勒不稳定性),1996年发表于老牌计算物 理期刊“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Physics”,合 作者就是Glimm和李小林。谷歌显示此文被引用了 62次。
李孝生、汪更生、杨宇、赵东滨、林道 祥、庞宁 李孝生,三、四年级是同班同学,也是位好 朋友。记得他微卷的头发,微黑的皮肤。和林喜文 一样,他也是来自福建。我和他最大的交集是打排 球。记得当时的五四操场,排球场是泥地,但不减 那些排球爱好者的热情。孝生个子不高,但球技很 好,扣球动作很标准,二传也很到位。我这个技术 差的,经常喜欢和他在一起打球。每周都会去打 球,有时候打完球回宿舍晚了,错过食堂开饭时 间,只能馒头就白糖或咸菜,苦中有乐。他毕业后 分配到核工业部北京计算机应用所,可惜不久后的 一天傍晚在玉渊潭公园八一湖游泳时,不幸遇难。 汪更生是浙江人,因为肠胃消化系统有问题, 身体不是太好。大学三、四年级,我们同在计算数 学班。他小时候动过手术,上大学后胃病很厉害, 常捂着腹部。有好几次他的消化系统有问题,要住 院治疗。当时班上好几个同学轮流去照顾他,记忆 中是在北医三院,大家要骑车去医院。 王大敏同学回忆: 阿汪跟我一样,很瘦弱,单薄,感觉就是骨 架上包层皮。他浙江,我福建,南方瘦肉种。我比 较老实,不敢踢球,但阿汪敢,结果一撞就是一跟 斗,好大的弹性。毕业后,阿汪分配去了电子工业 部第六研究所,因此就再也没有与阿汪联系。直到 1988年的年底,当时我的单位开了家计算机公司, 需要买阿汪所在单位电子部六所的一个汉字系统,
公司派我去买,于是又与阿汪有了联系。去了几次 六所,谈价格,买软件。阿汪还接待了我,在六所 的食堂吃过饭,我走的时候,还送我到公交车站。 阿汪不苟言笑、若有所思的样子,至今难忘。最后 一次见到阿汪,是在1989年的春天,去了他的单身 宿舍。当时他已确定被单位外派准备去日本工作, 叫劳务输出。我很是羡慕,因为可以有更多的收 入。没想到,这一别就是永别了。真的没想到。后 来的事,老邰比我清楚。有时候,想起阿汪,眼泪 在眼眶里打转,想念阿汪,不仅仅在梦里。 邰国胜是我一二年级的室友,我们当时住的是 42楼504。汪更生刚入学和我们同班,住在508。他 对汪更生的离奇消失有比较全面的回忆: 介绍一下汪更生的情况,也算是一个纪念。毕 业之后,汪更生分配到电子部六所,八五年八月, 参加中央讲师团,到四川教育学院工作了一年。回 到北京之后,派到日本工作了一段时间。从日本回 国,就离开了电子部六所,在通县,一家日本人投 资的工厂里面,担任一条生产线的负责人。大约在 九三年年初或者94年年初失踪。 工厂里的工作,他做了很短的一段时间,不太 满意,我当时帮助他另外找工作,所以,有过几次 联系。当时他没有电话没有传呼机,只能通过他在 电子部六所一个姓季的同事,来联系他。我可以给 他找到程序员的工作,但是他不太想做。隔了一段 时间之后再找他,他的同事说,汪更生失踪了,他 的弟弟从浙江到北京来找过他,也没有找到,到派 出所报了案。电子部六所和那个日资工厂,都没提 供帮助。那时候我的工作特别忙,就没有顾得上跟 他的同事保持联系。 几年以后,有一天,我突然想起来两件事。一 件是,有一次聊天,他跟我说在日本挣了一些钱, 借给了他的老乡。另一件,有一次他给我打传呼, 电话回过去,他说是在一个宾馆里,他的老乡到北 京来了。我不知道他前面和后面提到的老乡是不是 相同的人。但是,从那之后我感觉他是被人害了。 125
自己的心上也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自责自己的疏 忽,如果当时就能意识到,也许可以提供一点有用 的线索。真希望能出现奇迹,让他回到我们中间 来。 失踪了整整20年,一个北大数学系的学生在首 都北京失踪了。至今没有音讯;不知道有哪位高手 能帮手跟进此事? 和赵东滨见面多在课堂、食堂、图书馆,那时 候大学生标准的三个地方。老赵毕业回到东北哈尔 滨后一边大学教书,一边也搞数学补习、奥数,很 火,很早就有车有房了。可惜英年早逝,没有完成 东北版新东方的宏图。两年前在香港遇见老同学林 国顺,才得到了东滨毕业后的这些消息。 除了上面提到的林喜文、李孝生,下面提到 的林道祥是另一位福建来的同学,来自福建长汀。 道祥毕业后在兵器部工作,后来在部里的一个公司 任副总经理。正是大有作为的时候,不幸的是他 2001年病故,三十几岁英年早逝,令人叹惜。 和杨宇没有同过班, 不太熟悉, 只记得和他在 一起打过篮球。杨宇是到美国后因车祸永远离开了 我们。 我们这个年级150个同学里,最早离开的应该 是庞宁,他在大学期间精神上出现了问题,好像也 闹过出走,一次跑到清华园火车站什么的地方被找 回。在病休期间游泳出的事。
蒋晓林 晓林是湖南衡阳人,是当地的高考状元吧。这 哥们极聪明,英文、数学都厉害,属于天资极其聪 慧的那种。我记得大一时一道线性代数题,证明向 量线性无关,我搞了半页多纸,结果看他作的,两 行字搞定。
大一时,我们宿舍喜欢下象棋,宿舍里面水 平高点的有沈阳来的柳彬、南通来的朱永昌、洛阳 来的张晏平,我也是象棋爱好者,同楼层的同班同 学阿长(个子高的意思)王学锋也下,他是数学家 王柔怀的公子。晓林刚开始是看,他不会下。过了 一个月他看懂了,就参战了。他的象棋启蒙老师应 该是张晏平,经常在棋谱上给蒋晓林找点难题来长 进。现在北大数学院的柳彬副院长回忆了当时的宿 舍趣事:蒋晓林开始和张晏平下棋时,输多赢少; 偶尔赢了,还被块头大的张晏平逼着写字据,内容 大致如下:“我蒋晓林是臭棋篓子,偶然赢了张晏 平一盘棋实属侥幸。” 开始水平差,柳彬、朱永昌、张晏平他们不屑 多和他下,晓林就试图缠着他们玩。阿长和我比较 随和,经常陪他下。 两个月过后从不会到会的晓林上瘾了。我们中 午下完棋后,下午两点前要去上习题课,他却不让 我们走。这可不行,刚上大学,数分、高代题目很 难,尤其是数学分析,前两个月大家都活在ε-δ的 噩梦中,不上课可不行。于是就有纠纷了。阿长一 米九的个子,比晓林高一个多头,他一发威晓林就 害怕了。于是就缠着我,还有张晏平。我不干,他 就缠着我写“认罪书”,内容大概是“本人水平不 支,下不过蒋晓林,是臭棋篓子”。我写过不只一 次;好像张晏平拒绝,好几次二人差点打起来。 象棋没有什么挑战了,激情也就消退了!此 时,有人告诉他,同年级另一个班有个叫付恩中的 同学,人称老付,小时候是专业围棋学校出来的, 应该是五六岁就进了北京什刹海体校的,这个体校 是乒乓球、围棋世界冠军的摇篮。老付这个人也是 一个怪才,平时话极少,但记忆、算功一流。中学 时家长建议他争取上好大学了,从而放弃了职业围 棋手的人生路。他的体校同学,当时和他一个水平 的棋友,最后有的成了九段职业高手。 当时在北大的围棋圈,甚至在北京高校的围
象棋、围棋 126
棋圈,老付已经是大名鼎鼎的高手。已经进入“棋
青春定格 境”的晓林琢磨着要挑战老付了。对当时的同学们 来说,这听起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一个大学三年 级开始下围棋的臭棋篓子,居然要挑战北大围棋第 一高手,这不是做梦吗? 生性倔强、天资聪颖的晓林用了不到两年的时 间完成了这个围棋梦,让很多同学、朋友都目瞪口 呆。 晓林学棋,主要是观棋、看书、找人练。一 开始就找老付下棋完全不可能,只有在旁边看高手 们对弈。只要老付和别人下,晓林必然观看;回去 后,刻苦读棋书,琢磨高手们每步棋的道理。那时 候没有手机、不能随时照相,一切全靠脑子记,记 下棋的全过程。从和低手练兵,到渐渐有点名气, 显示些围棋的悟性,最后偶尔可以让老付恩赐练一 盘。老付告诉我,主要是晓林和别人下完棋后,找 他复盘,就是把之前下的棋再演练一遍,找出其中 的问题,老付加以指导。从这个方面看,老付是晓 林的启蒙师傅。晓林于此长进不少。 经过两年的刻苦磨练,晓林已经在北大围棋圈 出名了;先是偶尔赢老付,之后两人不相上下。老 付当时忙于学业,疏于练棋,慢慢被晓林追上了。 记得大学后期,马晓春、刘晓光等国手偶尔到北大 和大学生下棋,基本上是一人对多人且让子,结果 晓林战绩不错。我问过老付为什么晓林战绩好?回 答是晓林故意下得很慢经常长时间思考,搞得刘晓 光没脾气,他要兼顾多人,所以只能多次输给晓林 了。 最近接到老付微信:“国家队来下让子棋,其 他人包括我也赢过,但最好成绩是晓林创造的,让 先胜杨晋华六段。马晓春来北大最早,让大家四子 还是三子记不得了;后面来的刘小光让的是二子。 杨来得晚,我们水平都长了,只让先不让子。那次 我输了,晓林中盘胜。”
全国大学生赛晓林在关键之战胜了他的启蒙师傅付 恩中。不过老付对那盘棋颇为不满,说老蒋早该认 输,死缠硬磨楞是反败为胜。看来“死缠烂打”是 晓林的一个制胜法宝。但晓林自始至终没有拿过北 大围棋冠军,因为老付死守着这个要地。 为了“灭”付恩中,1984年上研究生后,晓 林经常到我们宿舍来“切磋”。因为老付在我的上 铺,严重影响我的学习和休息。有时还有人大、钢 院的人“慕名而来”。这帮家伙动辄下几个小时, 虽然围棋手不大声说话,长考居多,但一个宿舍经 常灯火通明,确实影响休息。我记得同宿舍的林喜 文经常蒙着被子睡觉。可能那两年特殊的环境练就 了我的超级睡眠能力:现在出差坐车、坐飞机,不 管外面多吵,如果想睡的话我可以很快入眠,并且 可以从头睡到尾。 围棋、工作 一般人沉迷于下棋,学业肯定一塌糊涂。晓 林却围棋、数学同时兼顾,但是由于沉迷于下棋, 数学成绩已经远低于班上的平均水平了。他基本不 上课,只是考试前两周,临时抱佛脚,看别人上课 笔记、恶背一些概念,凭着超强的记忆力和数学感 觉,勉强通过一门又一门考试。我还记得他把自 己“关”在蚊帐里,象打坐一样全神贯注地突击复 习。尽管每门课一学期只花一两个星期,他居然几 乎每次过关,虽然成绩基本在六七十分左右晃悠。 这个成绩,考数学系研究生几乎没有胜算。 毕业前,他又突击复习了计算机系的一些课,居然 考上了北大计算机系硕士研究生班。当时硕士研究 生三年学制,研究生班两年学制,毕业只有毕业证 书,没有硕士学位。但在当时几乎没有研究生的时 代,这已经是很不错的了。
老付和晓林是北大的瑜亮之争;晚辈晓林后来
晓林毕业后先到一个棋友所在的软件公司工 作,没几个月后又调到国家体委帮围棋队编比赛程 序,顺便跟专业棋手也长了长棋。大约混了半年,
居上。晓林拿过北京高校冠军、全国大学生第8。
又跑到新华社去了。在新华社干了一阵子,他又很 127
快就辞了。
弟接回老家。
晓林到国家体委帮围棋队编比赛程序之余,主 要想和高手下棋、提高武艺。可是,他没有料到, 国手们到北大和大学生下棋,是为了换个环境透透 气、乐一乐,随便下几盘玩玩。当时这些没有上过 大学的国手,到大学里蹓跶蹓跶也算是一种时髦。 他真到了国家队工作,就是他们的工作人员了,国 手们再也没有闲情和你玩了!
大概是1987年左右晓林练起了瑜珈,并且虔诚 到了入魔的程度。他练得超级着魔,冬天里也剃个 光头,围个红纱巾在街上摇摇晃晃、旁若无人地哼 着瑜珈语音练习歌曲“尼太勾儿,哈里布”。春天 里有时会看见他挎一小筐在北大、清华或哪的草坪 上挖野菜。
瑜伽、人生 晓林是个很内向的人,大学期间几乎没有什么 朋友。我记得他的一个爱好是边看数学书或棋书边 咬纸。工作以后也应该没有什么朋友。 晓林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知道自己错了的时 候经常红着脸呲着牙嘿嘿傻笑。但有时候为了一些 小事就会急眼。比如大学二年级时,我们宿舍的张 晏平说看见一个小汽车从大汽车底下钻过去,安然 无恙。我们都表示不信;张很坚决说有此事。其他 人就笑哈哈算了;晓林为此事非常较真,和张几乎 打起来了。他俩还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争得不亦乐 乎,面红耳赤。 爱打赌是晓林的一个特征。有次上街,看到 人家摆摊卖杯子,号称摔不烂。于是他买了一个回 来,向上海来的同学俞良炫耀。俞良不信,于是两 人打赌。俞良其实心虚,把赌资设定极低,一毛或 五分吧,是准备输的,因为看到晓林太自信了。结 果,杯子在极低的高度自由落体就碎了。可怜这省 吃俭用的晓林,肯定很伤心! 他大学期间几乎不谈家里的事,只记得他说过 他父母是中学或者小学老师。他上学前两年寒暑假 都不回家。不回家可能也是为了省钱,他生活非常 节省。大学三、四年级似乎回家了一次,看到家里 有电视等电器了,不像他想象的那么穷,家人似乎 生活“优越”,受刺激了。之后就再也不和家里来 往了,直至后面精神出问题、生活不能自理才被弟 128
练了瑜伽后,晓林变得与世无争了。他因此 1980年代末曾经把围棋戒了,专练瑜伽。之后虽然 围棋再捡起来过,但再也没有什么围棋激情了;不 争可能是主因吧。 1990年代初我们一些同学在北大聚会,托同在 中科院工作的同学请晓林参加,被拒绝了,还捎回 了他的金句:“你们这些人基本分两类,一类是植 物,一类是动物。植物整天在办公室、实验室忙来 忙去,动物整天在领导旁边摇头摆尾。”现在想想 还颇有哲理。 晓林有时候也会去北大;剃着光头,带着佛 珠,目不斜视。碰见老同学,也毫无表情,没有任 何打招呼的意思。 晓林基本生活在他一个人的天地中,一个原始 而美好的世界。围棋使他忘记人世间的一些烦恼, 瑜伽使他如痴如狂。但没钱吃饭就得给人工作,就免 不了烦恼。 1990年代初,他曾经去过北京郊区的一个中 学教过书,或者试图在那里教书;但不久又回到了 中科院。回到科学院后工作基本是看大门了,当时 每天工资就几块钱吧,吃饱饭就不错了。为此他吃 素,连鸡蛋都不吃。经常煮粥吃,连铁锅都不用, 宿舍里床底下放一溜儿沙锅。有时改善伙食就是自 己炸黄酱豆瓣酱什么的。 晓林在大学期间吃饭就有些怪,非常节省。 经常拿个小电炉烧那些毫无营养的面条吃,有时就
青春定格 是馒头夹咸菜。不过那时我见过他有时一天吃个鸡 蛋。不过他也有花大钱的时候:他竟然去献血筹钱 买一副云子围棋,当时值60多元。此事到现在想起 来心里都不是滋味。 据我所知,晓林后来患了精神疾病,被他的弟 弟接回老家去了。之后传出他自杀的消息。他永远 地离开了围棋,离开了瑜伽,离开了这个世界。
后记
坐首班飞机飞芝加哥吃午饭。结果我改了机票,大 清早和老乔会合,还去了老乔家;他那个自己设计 的新房子似乎我是第一个老同学到访。我们两人在 小区散步聊天了一个多小时,天高云淡,感觉真 好。在机场道别时,老乔和我拥抱道别,同学之谊 至今难忘。上了飞机一看,我们同行的好几个人没 有上飞机,原来当天十点半从亚特兰大飞芝加哥的 美国航空公司飞机被取消了。这些同事只能转道丹 佛、洛杉矶、香港,比我晚十二个小时才到。 看来找时间和老同学相聚有很多的意外收获!
一直想写一篇纪念逝去的同学,特别是纪念蒋 晓林的文章,但确实没找到整块时间。2014年六月
课余时间完成的这篇文章献给和我共度19801986年美好时光的同学;也感谢把我们带入人生的
初到哈佛进修两周,住的酒店的房号是504,就是我 上大学前两年的宿舍房号。每天早八点半到下午六 点半,强密度上课、讨论,除了课间休息就是中饭 一个多小时,恍若回到了30多年前的大学时光。使 我有动力一定要把这篇文章写完。
北大数学系的老师们。 编者注:限于篇幅,我们只摘选了汤涛“作业”中有关我们同 学的部分,其完整文章见: http://www.mysanco.cn/wenda/index.php?class=discuss&act ion=question_item&questionid=6415
可恶的美国航空公司(American Airline)过去 的十二个月让我经历了第三次无缘无故取消飞机, 今天在波士顿机场多等三个小时飞机,终于让我完 成了这篇文章。记得去年这个时间去乔治亚的亚特 兰大访问,回香港前一天接到乔林天的电话,约我
作者注:感谢乔林天、庄丹泽在我博客文章基础上删节后形成 此文。
129
微信撷英
微信祝贺郁彬同学当选 美国科学院院士 庄丹泽 摘编 2014年4月29日 汤涛 9:23 PM 四月二十九日消 息:加州伯克利大学统计学教授 郁彬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她是 北大数学80级学生。祝贺! Aihua 9:25 PM 可敬可贺!
乔林天 9:54 PM 祝贺郁彬 。 @汤涛 再给我们写一篇介绍介绍 吧,要通俗易懂的 老欧 10:04 PM 这双院士挺难考 的吧?看你们这么激动。
咖啡 11:32 PM 几位大爷都够 格,小老五给他们画几张。 口天山风 12:39 AM 四月二十九 日消息:加州伯克利大学统计学 教授郁彬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她是北大数学80级学生。祝贺! 咖啡 12:41 AM 祝贺郁彬院士
李树勋 10:49 PM @老欧 你要报 名考双院土?不难考,交$50, 000我给你发证书。
呆呆 2:57 AM 祝贺。
Jing 9:32 PM 哇 祝贺祝贺。
老欧 10:53 PM 我靠,山寨版的 双院士这么快就出台了。
Mr. Jiangyong 5:19 AM 郁彬跨 越了一个高度,可贺!可敬! 国清 6:47 AM 祝贺郁彬!
Connie 9:34 PM 祝贺, 小彬! 为她骄傲。
乔林天 11:27 PM @李树勋 @老欧 我出个低价$49999包括烫金的双 院士证书。
A_大敏_A 9:29 PM 美国艺术与 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院士。 双院士。
新村老杨 9:37 PM 厉害郁彬!群 起而贺之。
130
李树勋 9:46 PM 郁彬
A_大敏_A 11:30 PM 养老院、精 神病医院,两院。
老阳 7:07 AM 恭喜双院士郁彬同 学!堪称不让须眉的女中豪杰。 Michael (李伟东) 8:03 AM 刚碰到郁彬,她今晚晚餐后能一
聚,有新州附近感兴趣的同学吱 一声。 老欧 8:06 AM 卫东,替我向郁 主席说“高,实在是高!” 她 懂的。 Michael (李伟东) 8:09 AM 好 的,不会害我吧 。
[Image3: View in attachment] Michael (李伟东) 8:47 PM 转了
老欧 8:10 AM 这真不是坑。 桌子 8:11 AM @老欧 群众的眼 睛是雪亮的
唐艳萍 9:11 PM 激动
李树勋 8:45 AM @Michael (李 伟东) 把微信中的祝贺信息,给 郁院士看看。 老欧 8:45 PM @Michael (李伟 东)?见到敬爱的郁主席了吗? Michael (李伟东) 8:45 PM 见到 郁院士了。 老欧 8:47 PM 捎的信转达了吗。 Michael (李伟东) 8:47 PM
乔林天 9:23 PM @新村老杨 你断我的财路
桌子 8:49 PM 郁彬好!祝贺你! Michael (李伟东) 8:49 PM [Image4: View in attachment]
新村老杨 9:22 PM @Jing 把郁彬整上微信?
。
新村老杨 9:23 PM 如果郁院士不愿花钱、、、 Jing 9:24 PM [Audio] 以上是小彬的话。
唐艳萍 9:26 PM 听到了,谢谢 郁彬小小的和 呀,见到我 a bigger honor 我们彬粉进行 们宿舍的 了一下互动。 女神了。@ than NAS mem不过呢如果小 Jing 一定 彬同学不交作 转达我对咱 ber! 业,那么对我们 们小彬同学的 80数学损失太大, 满满的祝福和 也是整个数学界的损 敬仰之情,她是我 失。因此建议各位领导驳回小彬 心目中的神 同学的请求,同时还得让她交手 写版的作业,扫描件交作业,原 唐艳萍 9:13 PM 件呢我申请保管。 @Jing 建议郁彬同学在微信上发
This is
表一段录音讲话,答谢一下我们 这些彬粉。 Jing 9:17 PM [Audio] 以上是小彬的话。 乔林天 9:20 PM 郁彬,不交作 业也行,每条微信交$1000啊 。 A_大敏_A 9:21 PM [Image5: View in attachment]
乔林天 9:27 PM 那只是$1000的 事啊,是每条$1000 ,算算多 少美刀吧。 唐艳萍 9:38 PM 看看我们院士 是个多么好的同学。不管在外面 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在80数学 队伍中还是照样听从领导的指 挥,在宿舍里服从宿舍长宝宝同 学的安排。@Jing 多给小彬同学 提点要求,特别是咱们宿舍和外 屋PK的事情,我们宿舍是否能战 胜外屋就全靠她了。 131
微信撷英 FH 9:38 PM 哇,女神终于显世 了!向尊敬的郁院士致与最崇高 的敬礼! FH 9:41 PM @唐艳萍 还掂记pk的 事,我们甘拜下风 。 唐艳萍 9:45 PM @黃燕翔? 你这 潜水多日,今天不会是听到了战 鼓声迎战来了吧。我们宿舍小彬 还没进群呢,你怎么就甘拜下风 了呢。是被女神的强大气场镇住 了?
老欧 9:54 PM 说错了,再敬一 杯。 FH 9:55 PM @老欧 给女神再算 一卦吧。 老欧 9:57PM 这次天机不可泄露 了。 FH 9:58 PM @老欧 交群主那就 行。 Michael (李伟东) 10:05 PM 欢 迎 郁
FH 9:49 PM @唐艳萍 女神只能 敬仰,不可战。
柳 彬好!我 靠,看我紧张 的。郁彬好! -老欧
唐艳萍 9:49 PM @Connie 我让 院士交手工书写作业的建议没 被领导采纳吗? Michael (李伟东) 9:51 PM 告诉 大家好消息,一杯过后,郁院士 答应入群了。 唐艳萍 9:51 PM 庆祝,热烈庆 祝!
彬。 FH 10:06 PM 欢迎女神驾到!
Connie 9:52 PM 太好了, 庆祝! FH 9:52 PM
老欧 10:06 PM 柳彬好!
老欧 9:52 PM @Michael (李伟 东) 再接着灌一杯。
老欧 10:06 PM 我靠,看我紧张 的。
Connie 9:54 PM @唐艳萍 好像还 没有。大家一起努力, 有希望。
北大数学八0群士! 唐艳萍 10:08 PM 见证奇迹的时 刻终于到了。热烈欢迎小彬同 学,热烈祝贺336全体同学在群 里大团圆了。 老欧 10:08 PM @李树勋 你什么 证书都发啊。 Bin Yu 10:12 PM This is a bigger honor than NAS member! 唐艳萍 10:14 PM 今天是个好日 子呀,高兴。原本今天上午的时 间是留出来写作业的,这下可好 了,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肿么办?@Connie 求群主再宽 限几日,可否? Connie 10:15 PM 欢迎小彬, 再次祝贺! 我们数学八零的骄 傲。 唐艳萍 10:29 PM @Michael (李 伟东) 谢谢你们完成了这么伟大 的一件事情,把我们的女神请到 群里来了。你们还要负责把小彬 同学的微信设置都搞定了,特别 是把这个群的声音提示一定要给 关了,否则手机总响影响院士工 作休息的,搞不好她一两天就退 出群了。
老欧 10:07 PM 郁彬好。
Michael (李伟东) 10:30 PM @唐艳萍 都按要求办了
桌子 10:07 PM 郁彬,你好!
唐艳萍 10:32 PM
李树勋 10:07 PM 祝贺郁彬获得
FH 10:34 PM @唐艳萍 院士应该
李树勋 9:54 PM @Michael (李 伟东) 132
聘你为秘书。 乔林天 10:34 PM 郁彬好,欢 迎。 还是入群看免费帖比 $1000看一贴好吧。 唐艳萍 10:38 PM @黃燕翔 这个 我不敢想呀,有那心没那能耐, 不能占着茅坑不… 乔林天 10:44 PM @Michael (李 伟东), @唐艳萍 你们要乘郁院 士入群的东风,好好写作业才对 啊 。批准你们二位的作业在原
有基础上加800字 ,截止日期 不变(2014年5月6日) 。 口天山风 10:46 PM 好吗?这一 会儿这么热闹! 口天山风 10:48 PM 欢迎郁彬! 热烈祝贺!欢迎!支持老乔,院 士也要交作业,而且应该更加严 格要求自己。高标准、带头作 用……彬,你自己琢磨吧。
了。不过是好事。院士大驾光临 本群,还发表了讲话,336实现 了团圆梦。 Wei Zhao 12:38 AM 手机没电 了。忽然间这么热闹。欢迎郁 彬! zhuang danze 1:11 AM 欢迎郁 彬。
唐艳萍 10:54 PM @口天山风 你 这上午溜号一会,群里出大事
UC Berkeley News Center Five faculty members elected to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By Robert Sanders, Media Relations | April 29, 2014
BERKELEY —Five UC Berkeley faculty members have been elected to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scien-
tific organizations in the country. The new members, announced today (Tuesday, April 29), bring the total number of living academy members at UC Berkeley to 139. New NAS members, in order, Richard Borcherds, L. Craig Evans, Richard Harland, Montgomery Slatkin and Bin Yu. The newly elected members are: Richard E. Borcherds, professor of mathematics. Borcherds, who in 1998 won the Fields Medal – the math world’s equivalent of the Nobel Prize – specializes in lattices, number theory, group theory and infinite-dimensional algebras. L. Craig Evans, the Class of 1961 Collegium Chair in the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Evans works in the field of nonlinear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primarily elliptic equations, and is the author of the standard introductory graduate level textbook,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Richard M. Harland, the C.H. Li Distinguished Professor and co-chair of the Department of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 Harland uses mice and frogs – specifically, the South African Clawed frog and the Western Clawed Frog – to investigate early vertebrate development at the molecular level. Montgomery W. Slatkin, the John L. and Margaret B. Gompertz Professor of Integrative Biology. Slatkin is a population geneticist whose studies range from the spread of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SARS) to interbreeding among early humans and Neanderthals. Bin Yu, a Chancellor’s Professor in the departments of statistics and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Yu works on statistical machine learning theory, methodologies, and algorithms for solving high-dimensional data problems. The five are among 84 new members and 21 new foreign associates from 15 countries elected in recognition of their distinguished and continuing achievements in original research. The total number of active academy members is now 2,214, with 444 foreign associates. The academy is a private, nonprofit honorific society of distinguished scholars engaged in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dedicated to the further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o their use for the general welfare. Established in 1863, it has served to “investigate, examine, experiment, and report upon any subject of science or art” whenever called upon to do so by any department of the government.
133
微信撷英
夜袭沟崖,英雄救美 孟肖敏 摘编 贾富臣 9:52 AM 趁现在群上热 闹,再向各位记存条们求证一 件事。还跟200号有关。不过 不是植树,是借树(宿)。记 不清是跟计算班的,还是跟 1班的,还是各个班的都有。 一起去的同学大概有10来个。 那年我们骑车去也许是十三 陵,也许是去长城(唉,又记 不清了)。回来的路上,大家 决定到200号借宿一晚。等杀 到200号时,才发现没那么简 单。人家不能就凭几个学生空 口白牙就让我们住下。正无奈 的当口,李承治老师骑车到 了。想必是200号跟系里联系 了。李老师骑车一路狂奔找我 们来了。想想他的敬业精神就 素然起敬。他居然没说一句责 备的话。这是我在北大做的最 无地自容的事情之一。我想问 问那次还有谁同行?老付要是 也去了就好了
那次没我,后边和老万及其 两位同事跑过一趟,借宿没 问题,一定是沾了你们这回 的光。
他赶紧冒个泡。
桌子 3:04 AM @贾富臣 你 好!200号借宿之事,好像我 也在。
老王 7:08 AM @贾富臣 老贾 好!
贾富臣 3:50 AM @桌子?真 的?终于挖出一个同党。 你还记得还有谁同行吗? 桌子 3:55 AM @贾富臣 我也 没记得了,好像是息班的组织 去的。 贾富臣 4:23 AM @桌子 得, 还得接着挖 。我的脑子就是 一个melting pot。所有的事 儿搁在一起搅,成粥了。 桌子 4:52 AM @贾富臣 可能 有@老王 ?
enzhong fu 10:02 AM 老贾 贾富臣 6:10 AM @桌 子 我记得我们后来没 在200号呆,跟着李老 师直接回来了,是不 是?好像是信息班搞 的。那样的话,@老王 真可能也去了。希望 134
桌子 6:56 AM @贾富臣 在那 住了一晚
贾富臣 7:12 AM @老王 你好。 你还记得那年我们去200号借 宿,还惊东了李承治老师的事 儿吗? 贾富臣 7:22 AM @国清 有一年 我和一帮同学去200号借宿, 把李承治老师都惊动了。他骑 车狂奔到200号找我们。你是 不是也去了? 国清 7:25 AM 我不记得去 过。好像听谁说起过。你是不 是惹大麻烦了 乔林天 7:25 AM @贾富臣 我有 个疑问,李老师是从北大骑车 去的?再狂奔也得4-5小时吧
老王 7:28 AM @贾富臣 @国清 老贾说的这事,我一点印象也 没有。
国清 7:29 AM 说起骑车, 有 一次哪位女同学的车坏了(吴 霜?),老乔一人双车回来, 英雄救美人。 贾富臣 7:34 AM @国清 @老王 想起那件事,就觉得愧得慌。 所以想找出几个同党来,一起 扛,分担一下罪过 乔林天 7:37 AM @国清 是大四 去沟崖玩儿。
桌子 7:49 AM @国清 “说起 骑车, 有一次哪位女同学的车 坏了(吴霜?),老乔一人双 车回来,英雄救美人”,此事 是有的,但不是救我 桌子 7:51 AM 是谁,我也不 记得了 @国清 Wei Zhao 7:53 AM 我记得有 一次一大堆同学骑车出去玩, 去十三陵?好像还有什么像片
贾富臣 7:38 AM @乔林天 我猜 李老师是从北大骑过去的。当 时我还哪敢问呐,尽管李老师 一句责备的话都没讲。
国清 7:56 AM 对不起,好事 也记错了。
国清 7:43 AM 老贾,我只记 得好事,坏事记不住。
乔林天 9:36 AM @国清 @赵玮 三班 @贾富臣 救美的另有其 人,因为我救的是车 。救美 的是老邵吧?要不就是老庄? 也肯定不是老杨,他小子想救 也不敢啊 。被救的在这群 里,30年了也没请过我们客, 主动站出来请客吧,不然被点 了名不好看啊
Jing 10:04 AM @桌子 不是! 咱们年级美女那么多,哪轮 得上救我呀?
国清 7:40 AM 老乔,后来 女同学有没有请客?
Wei Zhao 7:42 AM 我是信息 的怎么一点不记得,估计没 去。
贾富臣 9:14 AM 这回被救的变 无名英雄 。
桌子 10:01 AM @Jing 被救的 是你吗? 美女!
老王 7:39 AM @乔林天 对,沟崖骑车去,我去 了。
乔林天 7:41 AM @贾富臣 我猜肯定不是从北大去的,不 可能那么快,否则你们可以用 同样时间狂奔回来不就啥事儿 没有了?晕
运动健将。不会是吴双骑不动 车 。
桌子 10:04 AM @乔林天 @国 清 去房山县,周口店,是哪 个班组织的? 乔林天 8:04 AM @国清 是某位 骑不动了,车没坏。@老王 是 两回事,我们去肯定没你,我 有照片 老王 8:24 AM @乔林天 是, 我只记得骑车去沟崖,应该不 是大四,是行政班1班,大一 或大二。
Wei Zhao 10:08 AM @乔林天 你就说名字吧。 桌子 10:13 AM @Wei Zhao @ 乔林天情报 要卖钱滴 Wei Zhao 10:15 AM @桌子 不会是咱们屋吧?
国清 8:50 AM 对,还是老乔 准确,英雄救美人是不错的。
Wei Zhao 10:16 AM @桌子 除 了我之外我们屋全都很牛。
Wei Zhao 9:09 AM 吴双一直是
唐艳萍 10:16 AM 会不会是陈
贾富臣 7:47 AM 是有点儿晕
135
微信撷英 林林? 桌子 10:17 AM @Wei Zhao ,你最能 Wei Zhao 10:18 AM 有可能。 但陈林林不一定去。 桌子 10:18 AM @Wei Zhao 我 们屋人是钢铁侠。 桌子 10:19 AM @Wei Zhao 可 能是三班的或计算班的。
桌子 10:26 AM @唐艳萍 有印 象去房山吗?
桌子 10:38 AM @老欧 噢,应 该是林黛玉?@唐艳萍
唐艳萍 10:27 AM 有,也是骑 车去的吧,住在一个特脏的小 旅馆,在上房山脚下。
唐艳萍 10:40 AM @桌子 叫你 这么一说谁还敢站出来举手。
meng jeff 10:29 AM 需要专家 意见吗,女同学们?
老欧 10:40 AM 老乔肯定救王 熙凤。所以和老乔无关了。
唐艳萍 10:29 AM 需要大律师 来推理得出个结论。
桌子 10:40 AM @唐艳萍 亚莉 不是三班的,也不是计算班 的。
桌子 10:29 AM @Wei Zhao 可 唐艳萍 10:22 AM 不是你屋 的,那就是我屋可能性最大 了。排除法:我和李京排除 了,小彬应该可以排除,是 @Aihua 吗?
唐艳萍 10:31 AM 如果是我们 屋的,那就是王劲松可能性比 较大了。当然更可能不是我们 屋的。
桌子 10:22 AM @Wei Zhao @唐艳萍 ,一人挖坑 众人跳。
唐艳萍 10:32 AM 会不会是雅 莉呢?
Wei Zhao 10:23 AM 会不会是 许明惠?王劲松?
桌子 10:36 AM @唐艳萍 亚莉 大方,是的话早就请客了
唐艳萍 10:23 AM 我们都掉乔 班长挖的坑里了。
老欧 10:36 AM 越看越不靠谱 了 一会阿庆嫂,吴清华,白 毛女都出来了。
桌子 10:24 AM @乔林天 站出 来 Wei Zhao 10:25 AM 王爱华也 很壮。 唐艳萍 10:25 AM 许明慧不太 可能,她不怎么参加这种活 动。
136
能是吴双?
唐艳萍 10:36 AM 总之,最有 可能被乔班长救的美人就是 @pine_wang @张亚莉 @吴双 自己站出来做无罪辩护吧,或 者请免费大律师@孟肖敏 唐艳萍 10:38 AM @桌子 或许 是@张亚莉? 忘了呢?
老欧 10:42 AM 看来得等付宇 或付恩中来解说了。 唐艳萍 10:46 AM 爱谁谁吧, 睡觉去了。bye 桌子 10:47 AM @唐艳萍 我们 歇歇吧,听@老欧 meng jeff 的。886 zhuang danze 3:51 PM 沟崖 救美好像是黄主席。那次没有 住宿,凌晨到村口,点篝火。
八零第一爷
乔叔叔您好, 昨晚了,没来得及照,给您了张合成的,今天 早上又照了两张。我老妈邢树敏,我媳妇吴 超,小女叫刘小墨,生日2014年4月5日。 刘奕杰 发自 iPhone
zhuang danze 3:56 PM 一次与 国清、陶俊、童小溪、韩振超 (?)去东灵山。同时另有一 伙人去门头沟。龚炜等去了承 德 。 zhuang danze 3:58 PM 不是 门头沟,是房山。 FH 4:19 PM @zhuang danze 唉,刚睁眼,发现怎么给推沟 里了?赶紧爬出来,否则给埋 了。印象中是有人车闸坏了,
刹不住,一直冲到北大校门 口,好在是半夜,没人没车。 可能是@吴双 ,@Connie 。继 续击鼓传花 FH 4:30 PM 付宇肯定没去, 否则肯定会有准确无误的现场 还原录像回放@付宇。@孟肖敏 大律这回有该你埋坑了,看看 埋没埋错人 FH 4:33 PM 想起来了,好像 是山风主席@口天山风
meng jeff 4:36 PM @FH , 哈,我正在这儿偷着乐呢:大 家都应该尝尝被埋的滋味儿! 新村老杨 4:37 PM @黄燕翔? 幸亏埋人的今天拉磨忙, 您 自己麻留的爬出来了!
编者注:英雄是谁?被救的美人是 谁?谜底请在纪念册里找。 137
编辑部的故事:
编辑秘闻
庄丹泽
请大家看一下宋振晖写 的,觉得如何?我的意 见,打回重写。
聚会晚餐时不都这么说 吗?那些段子口味更重。
关于老马的佚事,口味略 重(投老欧群好?),建 议斟酌一下。
从前,有这样一个忒靠谱的编 辑部,什么事儿还没干呢,就 吵吵着散伙:这一天的美东时 间上午近九时,编辑部微信群 的红色标记亮了 ...
zhuang danze 9:07 AM 我的意 见,老宋的小品文可以发。展 示了一种心态。记得当年植树 日报也讨论过,后来发了一点 文风随意的东西,包括宝刚的 打油诗。这才吸引了眼球,老 付有"味大了"一句。
聚会晚餐时不都这么说吗?那 些段子口味更重。
场景:忒靠谱的编辑部 时间:2014-5-8 Jing 8:55 AM (稿子)我刚看 完了一遍。请大家看一下宋振 晖写的,觉得如何?我的意 见:打回重写。 A_大敏_A 9:03 AM @Jing 进 了博客,什么也看不到。我用 手机看可能不行。现在我在云 南,住在没有电脑的地方(不 是旅店)。 meng jeff 9:06 AM @Jing , 关于宋振晖的作文,老庄可能 跟你的意见不一致。我觉得他 是在调侃马晓明,但这样的写 法会让别人误以为是在说真事 儿。立意没问题,措辞上需作 调整,避免误会。
138
A_大敏_A 9:08 AM 关于老马 的轶事,口味略重(投老欧群 好? )。建议斟酌一下。 zhuang danze 9:08 AM @meng jeff 知我也! 新村老杨 9:10 AM 我进去了但 看不见东西? Jing 9:14 AM @zhuang danze 那(植树日报)是一种幽默。 比如 “我挖的这块比赵玮 大”,“我的这块比王瑜还 大” 都成经典了。可宋 同学的幽默在哪儿呀? zhuang danze 9:19 AM @Jing
zhuang danze 9:34 AM 当年宝 刚一句"为了孙子们,挖", 明显有潜台词,关于罗智泉, 大家也没有去当真。我这样理 解,只要有人敢这么写,我们 就敢这么登,那一定是幽默, 不会有人当真。 zhuang danze 9:43 AM [link: 不要轻易和少妇上床,绝对经 典。。。]发个重口味的。 Jing 9:44 AM @zhuang danze 宝钢的幽默确实为植树日 报增色不少。可我认为宋同学 的文章只有重口味,却不好笑 呀 其实我并不介意宋振晖的选 题,调侃马晓明声色犬马也没 有问题,只是应该写得高级一 点。就算是情色小品,也不是 那么好写的。 zhuang danze 10:06 AM @Jing
一篇稿子引发的大战 李京 摘编
我的观点事聚会饭桌上说 的,微信里聊的,应该和 印成册子有所区别。 看来你的门槛很高呀。 Wei Zhao 10:12 AM 我也觉得 写重口点没关系。 A_大敏_A 10:20 AM 老宋写的 老马的事,事情没什么,都是 平常事,就是用词是有口味的 那种,跟老欧在群里的发言类 似,其实没什么。但有可能有 人不喜欢,仅仅是不喜欢而 已。 meng jeff 10:32 AM 我的观点 是聚会饭桌上说的,微信里 聊的,应该和印成册子有所 区别。因为从册子读者的角 度,不一定能体会到当时的 context,语境吧。编辑的工作 之一,就是设身处地地去设想 一个脱离了语境的读者对这段 文字的感受,如果依然是原作 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情绪,那 就OK。但若干年后,老宋或 其他同学拿着这个册子给别人 (家人,朋友)看的时候,他还觉
我也觉得写重口点没关 系。他愿意这样写就让他 体验他自己的效果。
突然理解了老欧的不交 稿。他若写,。。。再 见,各位!
得合适吗?如果他觉得合适, 就没问题。主要还是要问一下 他这个问题:可以接受在其他 场合这段文字可能产生的效果 吗?
回到脏字的定义。字没有脏 的。
Wei Zhao 10:34 AM 老宋的( 文章)表现了他这个人。他愿 意这样写就让他体验他自己的 效果。有人不喜欢。so be it。 Wei Zhao 10:38 AM 有些人就 不在意让一半人不高兴。这是 人的性格。let him be。 Wei Zhao 10:40 AM 我们本来 不 也是说好了只改错别字吗? meng jeff 10:46 AM 我建议的标 准:不会伤害其他人;没有脏 字。就第一条而言,我估计老 马不一定介意宋这么说他。 Wei Zhao 10:51 AM @meng jeff 什么是脏字?有些事用" 你他妈的"来写最合适。同样
乔林天 11:00 AM 我一直没有 看稿,今天称病在家,先从有 争议的看起吧。结果:现在后 悔干催稿这件事了,特别特别 后悔,觉得对不起很多同学的 那份儿心!而且突然理解了老 欧的不交稿,他若写,也有可 能是这类型的,但他宁可选择 不写。我跟老欧说过他不交稿 我跟他没完,但我现在改主意 了,不会再去催他。 乔林天 11:01 AM 再见,各位! Wei Zhao 11:01 AM @乔林天 小胆儿 乔林天 11:02AM quit the group. meng jeff 11:07 AM @Wei Zhao ,我觉得在这边的电视的标准 吧,如果在屏幕上被消音的, 在咱的册子中应该用星号或 139
编辑秘闻
我一辈子都是个non conformer。我对任何 censorship 都持反对票。
free.
X代替吧,反正看的人都明白 是啥意思。
的所有的东西。我不愿意改他 们写的任何东西。
meng jeff 11:08 AM invited @乔林天 to the group chat.
新村老杨 11:26 AM 原则是都 要/不改, 另一个原则是不要 伤人(包括家庭/朋友)--己所 不欲, 勿施于人。 编辑部责 任重大
meng jeff 11:09 AM @乔林天 ,你是误操作,还是 真打算永久退出啦? Wei Zhao 11:15 AM @meng jeff 我一辈子都是个non conformer,听话这词对我来说一直是 个不舒服的词。我当时不能在 中国过日子。我对任何 censorship 都持反对票。 A_大敏_A 11:16 AM 老乔催稿 是积德,大家是支持的。没明 白,老乔的意思是老宋的稿子 是可以用的,没问题。是这个 意思吧?! meng jeff 11:19 AM 去了DC, 就记住了一句话:Freedom is not free. 这好像也适用于这样 的场合。至少一定程度的censorship是为了广泛的freedom。
Wei Zhao 11:22 AM 我们都过 半百了。我接受我所有同学写 140
去了DC, 就记住了一 句话:Freedom is not
新村老杨 11:29 AM 我看了一 下老宋的稿子,可能需做一点 masking, 想一想如果老马家人 看见会怎么想? A_大敏_A 11:31 AM @新村老杨 我看的感觉,内容是健康的, 事情也平常,只是用词,不平 常而已。 Wei Zhao 11:38 AM @A_大 敏_A 改别人的作品对于作者来 讲=不尊重人 A_大敏_A 11:42 AM @Wei Zhao 当然不是我们瞒着老宋改了, 还是要征求他的意见的。一般 情况下,是让他自己改。或者 我们改了发给他看,同意了再 用改过的。 meng jeff 11:48 AM 我们是不
原则是都要/不改,另一个 原则是不要伤人。己所不 欲,勿施于人。 是把问题想得太复杂了?第 一,绝对不会未经同意改别人 的东西,最坏结果也就是不 发;第二,在国内的什么人和 老宋说一下,至少有八成的可 能会改,老宋不属于那种很倔 的人 Wei Zhao 11:49 AM 我们发 表的是同学自己写的。不是 我们喜欢的他们写的。we are nobody. A_大敏_A 11:54 AM @Wei Zhao 你说的有道理,但组织者需要 下决心,所以才在这里讨论。 如果分歧一直存在,主席拍板 定夺,大家执行即可。事情不 复杂。 A_大敏_A 11:59 AM @乔林天 还没发言。老乔同意老宋写的 老马,我这么理解对吧?@新 村老杨老马没伤着,老宋只是 幽老马一默而已。写的事实在 没什么。又没真在东莞干了什 么事,都是调侃的话。 新村老杨 12:01 PM @A_大敏_A 主编明鉴并定夺
大家都50多岁了,还这么不经 事,也有问题啊。我们可以定一 些基本原则,做为边界越束。 A_大敏_A 12:02 PM @新村老杨 定夺还是归主席管。 A_大敏_A 12:03 PM 我们可以真 实表达自己的意见,大家意见 不同也属正常。但主席拍板之 后,就不再持不同意见了。 新村老杨 12:04 PM Sounds good A_大敏_A 12:09 PM 再说催稿的 事,老乔做得对!要是没有老 乔,不会收到这么多稿。我就 干不好类似催稿的事。 Wei Zhao 12:09 PM @乔林天 老欧最差不过是写一些相当于 什么人穿少了什么衣服吗?跟 他说让他放心大胆写。我们等 着他脱呢。 zhuang danze 1:18 PM 我估计 老马不会在乎,可能还会很开 心 口天山风 10:03 PM 各位,抱歉 这几天没有看。首先,我对同 学聚会和相关的活动可能出现 的出格之事早有预期,所以, 答应做主席也想到了可能的状 况。 大家都50多岁了,还这么
PG 13 级别,可 以吗?
不经事,也有问题啊。 口天山风 10:12 PM 我们可以 定一些基本原则,做为边界约 束。 新村老杨 10:18 PM 不涉及人身 攻击, PG13级别 可以吗? Jing 11:09 PM 同意PG13. 口天山风 11:14 PM @乔林天 , 这个周末约个电话会吧,讨论 征文的四项基本原则。可以 吗? 场景:忒靠谱的编辑部 时间:2014-5-9 zhuang danze 2:31 AM 老乔怎 么不说话?看样子昨天是真的 生气退出了。 Wei Zhao 3:07 AM I have no interest in pg13. 我不会做孩子 书。不感兴趣。 zhuang danze 3:53 AM 好像没 那么复杂,有争议的文章不 多。老宋的可以讨论一下,有 什么事我可以找他,但我觉得 他不会改,最多不登。
I have no interest in pg13. 我不会做孩子书,不感兴 趣。。。找别人吧。 zhuang danze 3:54 AM 就事论 事,不讨论原则。尽管这个群 让我又回到了北大的氛围。 Wei Zhao 3:56 AM 我不是一 点的失望。我不觉得一个同学 有任何权力去控制另外一个同 学的思维。一方面是真正的抗 议,二是我不感觉我是你们要 的美工。找别人吧。 zhuang danze 4:02 AM @赵玮 小孩子气,借用吴主席的话, 这把岁数了还这么不经事儿 新村老杨 9:25 AM @zhuang danze 同意就事论事,我们说 过“都(二声)要”,也不会 自作主张改别人的文章。但我 们也在最开始就意识到编辑部 会有一定的责任。幸运的是, we are not that far apart。主席 说我抹稀泥,看了还得再抹一 次 Jing 9:33 AM 宋振辉的我一字 没改, 原文照搬。 新村老杨 9:43 AM@Jing 当然错 字/别字除外,谢谢李京。 刚 看见白泉勇的稿子,他称国清 是“轿子”(骄子):-) 141
编辑秘闻
我们走到一起来不是因 为我们有完全一致的意 见。。。 Jing 9:43 AM @新村老杨 Jing 11:07 AM 大家对稿子要不要 有约束限制意见不一样,这太正常 了。每人都发表意见,也趁机交流 一下,挺好! 最终的决定还是 要靠吴岚主席,王大敏和乔林天 两位主编制订。之后大家遵守就 是了。 场景: 新村老杨和乔林天单独对话 时间:2014-5-9 新村老杨 1:40 PM 怎么不出声了? 乔林天 3:30 PM 昨晚出了一声, 但没别人。今天有点忙,顾不上。 编辑部我退出了,所以不会出声 了。 新村老杨 3:31 PM 为什么退出编 辑部?怎么不接我电话, 生我气 了? 乔林天 4:06 PM 没有,忙。我退 出不是针对任何个人。 场景:忒靠谱的编辑部 时间:2014-5-10 新村老杨 8:48 PM 作为编辑部, 首先我希望大家不要因为意见 不同便分道扬镳。我们走到一 142
如果编辑部只有改错别 字的义务的话,用不了 两天就能完成。
我是做工程的,不太习惯于 无休止的商量和讨论。意见 相左不怕,就怕没人拍板。
起来不是因为我们有完全一致 的观点, 而是因为我们想要为 诸多同学创造一个共同交流的 平台。这里面肯定有不同的观 点, 但是如果我们能够compromise with agreeable principle, 我们也就达到了目的。 新村老杨 9:12 PM Specifically: 按照老庄的说法,只是关于老 宋的稿件。我们都同意编辑部 不会擅自改稿子,但编辑部确 实有责任对不合适的 稿子对 作者提出规劝。合适与否确实 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但是 作为编辑部, 我们可以通过 vote决定是否可以接受,或不 接受,或要求修改。但希望大 家能以大局为重,接受共同多 数仲裁, 继续把纪念册做完。 meng jeff 9:18 PM @A_大敏_A ,我觉得编辑部如果只有改错 别字的义务的话,用不了两天 就能完成。老宋这篇,我的意 见是,咱编辑部里有谁和老宋 比较熟的,个人私下征求一下 意见,在文字上做适当调整, 如果成功的话,就不需要投票 表决了。但其他的内容,至少 要有个规划,如果决定还有其
他内容的话。 A_大敏_A 9:22 PM 我是做工程 的,不太习惯无休止的商量和 讨论。意见相左不怕,就怕没 人拍板,也怕只说不做。纪念 册要做到人人满意,是不可能 的。就像09年做的笔筒,就有 人不满意。纪念册比其难做多 了。 场景:忒靠谱的编辑部 时间:2014-5-11 zhuang danze 3:43 AM 我去找 老宋,我们后两年同宿舍。 新村老杨 6:13 AM 谢谢老庄。 Wei Zhao 7:49 AM 纪念册是 为了160X1/160 的。这160个 人拥有的是北大数学系80级的 birth right。只要你1980年的秋 天来北大数学系报到,这纪念 册就是给你做的。这160个人 的成就如何对于他们的地位无 关。你再能干也等于1/160。 你再流氓无赖也等于1/160。 我们亲爱的老婆老公宝贝孩子 是你家的家谱主要人物,和 我们聚会的客人,我们希望 他们高兴。纪念册里除了你的
纪念册是为了160 x 1/160 的。这160人的伦理道德标 准不会在同一水平线上。
大家不用争原则了。老 宋的文章相信能找到合 适的中点。
那页和他们无啥关系。almost all of them were not there when we left school, their opinions on anyone else’s page should not be taken account and should be completely excluded. You can write about them in your section. 你自己的那部分愿意怎么婉转 都行。这160人的伦理道德标 准不会在同一水平上。我们的 birth right thumb 我们任何人的 想法。不但领导不管用,多数 人投票表决都没用。我们除了 X自己的权力有没有权力去X别 人的。不是流氓的人不要篡改 流氓人的作品。那才叫面目全 非。你若觉得某些家里人会有 意见那最好别让他们读。我是 数学系的一边,一角,一棱 儿。从来不是平面或norm. 我 没权力去左右最终产品。一个 集体同意PG13的编辑部会让我 更担心。所有没有经过任何涂 抹的原创稿放在一起看上去粗 了些。但我愿意要后一种。你 家若有一败家子家谱就不该有
这个有他自己的原因。其实什 么争议都不是。华尔街的吃喝 膘赌都是真。真正的男生在一 起不就是这么说话吗?为啥不 能写?另外还有birth right。如 果大家事先都说明了什么题材 不许也可以。我不记得我们说 过啥。
他吗?birth right. 我觉得很多 担心没必要。老好人写的多没 意思呀。读都不想读。宋同学 写的有点争议的话题,有那么 多的提材料可以写,他非要挑
新村老杨 12:05 PM 大家不用争 原则了,老宋的文章老庄会和 他谈,相信也能找到合适的中 点。 新村老杨 2:10 PM 大主意两位 主编和吴主席拿, 我帮着做 project management 。 场景:忒靠谱的编辑部 时间:2014-5-12 洗兵 1:01 AM 才交了自己的 稿,重上微信。另一个原因是 有个工作上的问题压了几个星 期刚有头绪。心力不逮。倒序 看随口发表意见好像行不通。 我先去从头补课了。 zhuang danze 1:54 AM 老宋 已修改他的文章。我刚才发 过去了,请查收。老宋的回 话:“看来我党的扫黄办已深
老宋已修改他的文章。老 宋的回话:“看来我党的 扫黄办已深入基层了。” 入基层了” 洗兵 5:55 AM 感想之一 : 赵玮 不能走!@Wei Zhao 走了谁 替每篇文章说话?赵玮代表文 章,回忆要极端原型原生态, 是 几种可能的处理方式之一。放 弃了,就只剩下别的意见了。 咱们忙这个不是为了党同伐 异,有不同意见正好要商量。 要贯彻@新村老杨 一个也不能 少的精神。 洗兵 6:02 AM 感想之二 : 编辑 部应该对文字的风格内容有 编辑意见,甚至特权(Editor’s Privilege),不然就成了校对排 版部了。@Jing 的意见很有道 理。 洗兵 6:16 AM 往往原作者写时 沉浸在自己的感受里,编辑看 时从客观角度,兼顾读者。修 改不等于管制(censorship). 两人 对话,十人聚会,或面对百人 发言,型式内容都不一样,自 觉不自觉地,大家都会自己裁 剪 (tailor)的内容语言。 Jing 7:48 AM 王洗兵终于出现 当然一个都不能少!乔林天和 143
编辑秘闻
赵玮不能走!走了谁代表稿 子说话?编辑部应该对文字 的风格内容有编辑意见。 赵玮都不许再说什么拜拜的话 这个咱们要强制执行 新村老杨 9:16 AM @Jing zhuang danze 4:04 PM 老白也发 来一篇,老宋改了稿子。问题都解 决了,稿子也不少了。 新村老杨 4:06 PM 谢老庄! 口天山风 7:41 PM 怎么好像有人 要退出编辑部什么的,坚决彻底的 不同意。当初进来可能是自愿的, 但出去是万万不能够滴。 场景:口天山风和乔林天单独对话 时间:2014-5-12 口天山风 8:46 PM 你没有生气 吧?... 乔林天 8:48 PM 准确地说,不是 生气,是失望,很失望,再加上一 点伤心。 乔林天 9:09 PM 失望是对整个编 辑部吧 ,不作为,直接起因是宋 的作业,我觉得这根本不是能不能 接受事实的问题,也不是能不能容 纳不同观点的问题,是....。什么事 都可以在私下里说,我都能理解, 即便不能接受,至少会倾听,去试 144
一块臭豆腐,可以偶尔食之,可以 在餐桌上食之,但你不会把它敞着 瓶口放在书房里,放在卧室里。 着理解。但放在大庭广众之下就另 当别论了。我跟老杨说,一块臭豆 腐,可以偶尔食之,可以在餐桌上 食之,但你不会把它敞着瓶口放在 书房里,放在卧室里。伤心是觉得 对不起那么多写稿的同学的一片 心 口天山风 9:16 PM 哦,我没有看 宋的稿子,不过,你知道我的品 味,有问题必须制止!! 场景:忒靠谱的编辑部 时间:2014-5-13 Jing 8:22 AM 今早突发奇想, 编辑部内也有故事!也可以凑 出几篇。比如关于宋振晖稿子 的讨论,从我“挑事”开始, 庄丹泽,小敏,大敏发言,老 乔忽然后悔当穆仁智,走了。 然后赵玮开炮,杨永宏pg13, 吴 主席四项基本原则,王洗兵三 条观后感想。。。真个是好戏 连连。当然最精彩的是赵玮的 话。尽管我不是100%地同意她 的观点,但非常享受她说的一 切。她的话埋没在这里有点可 惜 。 新村老杨 8:26 AM 编辑部里有 人才。
你知道我的品 味,有问题必 须制止!
口天山风 10:05 AM 刚刚看了宋 振晖的第一版作业,的确有些 不合适。老庄让他重写是正确 的。 Wei Zhao 10:18 AM @口天山 风 我打击你不怕。集体同意 东边在那里还用得着说东边在 那里吗?本来大家的成熟水平 就不一样。你不为他的真正成 熟水平自豪,非要把他变成你 的水平有什么意思呀。宋最有 味道的就是这么多年他还这么 样或倒退很多。so what, I can completely accept him for who he really is. I don’t see any need to make him what he is not. Wei Zhao 10:27 AM 男生比我 想像的脆弱。我只能打击吴岚 和李京了。你们别哭。 zhuang danze 3:21 PM 综合李 京、吴主席、萧敏、玮,宋的 文章可以发成编辑部的故事。 从开始的第一篇文章,到咱们 的争论,到第二篇文章,不会 有误会,又十分精彩。 zhuang danze 3:22 PM 赵玮 有道理,就说了一句"小胆
宋最有味道的就是这么 多年他还这么样或倒退 很多。So what ... 儿",有人就受不了了,真给 我们男同学丢人现眼。 场景:北大数学80群 时间:2014-5-13 Jing 11:23 AM @乔林天 逍遥 够了吧,大主编?快回编辑部 上班! 那儿一大堆事等着 你呢 zhuang danze 3:53 PM 老乔, 李京喊你回编辑部上班 场景:乔林天和李京单独对话 时间:2014-5-14 乔林天 9:25 PM 我终于把稿子 全部看过一遍。你看,我这不 是还在编外工作,而且是主动 地 。我觉得该改的地方都 注明了,也有不太sure 的,你 再看看 。另外,斗胆给你的 也写了几条,算建议吧。你这 自由体诗还是散文的想改都无 从下笔。 Jing 9:43 PM 哈哈,谢谢你留 给我的评论,我自己先改了。 别的明天再看了。又,我又放 上去一篇“编辑部的故事”, 可否一评?
赵玮有道理,就说了一句“小胆 儿”,有人就受不了,真给我们 男同学丢人显眼。 乔林天 10:12 PM 你这是杜撰还 是纯粹 copy?我的话倒是原话, 最后洗兵的也是(老杨给我转过 洗兵的最后三条)。要是copy 我 可是上了当了 Jing 10:53 PM 哪是是杜撰? 完全copy,绝对原生态。
还是那句话,回来就 好。
论”了)。有一点你放心,你 说的话绝无恶意,这个我懂; 反之亦然。 新村老杨 2:13 PM @乔林天 @赵玮 嗯,自己单练吧。周六 大伙开会定出版计划
场景:忒靠谱的编辑部 时间:2014-5-15
场景:新村老杨和乔林天单独对 话 时间:2014-5-15
乔林天 11:27 AM 我回来了。 对不起大家!不解释。先复 习,再好好工作。有愿意论战 的,我们私下里打
新村老杨 12:31 PM 回来就好。 估计老哥一听说出去了大家要 给您派老多的任务, 就赶紧 回来了
新村老杨 11:28 AM @乔林天 好 同志。
乔林天 2:09 PM 是李京转到 163的帖,名曰“故事”,实 则实录。她让我看一下评论评 论,我以为是她写的稿子呢。 (所以我说 上当了 )。既 然看了,而且觉得我误解了大 家,出走就没道理了,所以...
Jing 11:46 AM @乔林天 乔林天 11:48 AM @Jing 我上当 了 乔林天 1:59 PM @赵玮 我说不 解释,看来还得稍微解释一 下:出走本是对着整个编辑
新村老杨 2:12 PM 还是那句 话, 回来就好。
部去的(太急,没看清楚就 走了),没想到结果是咱们俩 个“混合单打”(没错,混合 单打) 。咱俩有时间“私下 里”切磋(大律估计又该“评
至此,按照@新村老杨的说 法,中点算是找到了。@赵玮 回来了,@乔林天也接着当起 了穆仁智。这个忒靠谱的编辑 部又继续开工了 ... 145
编辑秘闻
编后手记 乔林天 编辑部工作接近尾声,在上班的火车上翻看即将完成的纪念册样稿。突然一阵莫名的、不由 自主的感恸,眼眶里甚或已有些微的泪水。前天陪山风主席参观 Sears Tower 时闲谈,说起是不 是再搞一个音乐/视频故事。当时只是哈哈一笑,但此时此刻突然间有了“创作”的冲动,过去 的几十天的经历像一幅幅印象派油画,在脑海里不时闪过,朦胧而又清晰,痛苦和快乐交织在一 起,已然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梦境: 真没有想到编个纪念册这么折磨人。从几十天前心中忐忑、不知道能否凑到10篇“作业”, 到现在编辑出丰富多彩的150页,一个字一个字地读、改、抠字眼;为了留一个空格还是半个, 在排版上绞尽脑汁,为一张照片的大小、位置、清晰度反反复复地试验、对比。“推敲”二字已 远远不足以准确地描述编辑部的工作过程。多少个小时的Skype电话会议,横跨亚美欧大陆,穿越 整个地球,不分昼夜地争论、争吵,甚至恼怒加泪水,退出又回归;改动了近百版的封面设计, 坚持与妥协,一个图的位置相差半厘米要花去设计者几天的时间;几近常态的不眠之夜,辗转反 侧,一个个创造力十足的新奇想法涌出又被推翻…… 多少次“愤怒”地想要放弃,又多少次坐回到计算机前,重鼓勇气,从头开始!活了50多岁 了,终于第一次真真切切地体会、明白了什么叫“心血”,甚或是,何为“呕心沥血”?为的是 给我们的同窗四年、为我们过去的三十载留下一个珍贵的纪念;为的是不负重托与期望,把同学 们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完整地呈现;为的是为我们自己做出一份属于我们自己的、完美无缺的艺 术品! 镜头 1: 李京:我好像从来没有想过当受虐狂。拜。(我实在干不下去了,)呜呜呜呜呜... (次日)令人高兴的是,花了一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金保侠书的封面图像。 镜头 2: 老庄: 起动汽车 -> 启动; 赶兴趣 -> 感兴趣; 慢游 -> 漫游... 老庄(愤怒地):老乔,你说中文稿子无争议了,那你能不能回答我在评论中的几个 问题?先谢了。 乔:……你的最后评语我看了,大都是对的。 镜头 3: 洗兵: 我的起初想法,用mobiüs 带表现无穷。 振超:无穷这个话题可能跟Escher用双曲几何保距映射在欧氏空间的表达更接近。 Jing:8001: 里面有无穷,0 和1。数学里几个最有趣的符号居然都在这里!
146
小敏:是否可以把8001四个数字当成物品放在mobiüs状的传送带,其中一个0是否可以 用地球代替(当然上面可以有“坑”)? 林天:把8字横过来,扭一下,做成mobiüs strip, 又像个无穷大,把 0 , 1 点缀在其中 /其上 老庄:8001,8字横过来变无穷,25年时就与亚莉讨论过... 镜头 4: 大敏:“大至相当”应为“大致相当”。左下“我们三年级的...”等两行的行距大了。 ……, 最后一段,“很成成熟”多了一个“成”字。左下有两行之间行距偏大。 镜头 5: 振超:Katie made some further adjustments to the band. 老乔:我刚出去打印了,觉得这一版的logo颜色明亮了好,红色我觉得可以了。 振超:图形设计好以后, 调色需要反复实验。 Katie 又回学校去了, 沟通起来不易, 所以我也被逼得学了几招。 老乔:振超,李京,logo 再请Katie做些调整:背景颜色,变为:C2, M4, Y32, K0. 振超:刚才发的13版是没有把莫带改窄的。 再给发个改窄的。 镜头 6: 老杨:2014年5月30日电话会议纪要 (美东时间晚十时至31日凌晨一时): 1.a. …… b. i. 吴主席联系作序/采访 ii. …… …… 5. a. 吴主席,大敏,汤涛讨论印刷事宜 b. 电子版包括所有照片(朴祁,大敏),春晖制作的通讯录放入电子版。 镜头 7 赵玮:@Jing 大合影的好处在于有空写字。即使用个人照片也有人头放小每张照片 人头占〉=1/4左右可能会比人头占4/5好一些。其实可能头一眼还想到美 不美。5分钟不到大家还是关心谁是谁。美不美还是第二位。 镜头 8 吴岚:下面是纪念册编辑部成员之间最后的真情流露和表白,共同的 激情、心血和 情谊,以及多样的个性见解和角色都融合成一个温馨、 团结和战斗的编辑部中…… 让我们感谢这些同学的一片心吧:李京、Katie、大敏、丹泽、振超、永宏、小敏、洗兵、吴 岚、汤涛、赵玮、春晖和朴祁。当然,最重要的是感谢全体同学们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 最后想说的是,我们北大数学80的同学们之所以优秀,不仅仅是在数学上表现出的天赋与成 就,更是因为同学们全方位的知识水平、多层次的身心修养,对美好事物无止境的追求,以及我 们永远充满着的火一般的生活热情。有这样的底蕴,我们一定会有更加绚丽辉煌的下一个五年、 十年、三十年、五十年……! 147
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