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cultural Australia ISSUE-01

Page 1

MULTICULTURAL AUSTRALIA

ISSUE 01 Jan 2022

多元澳洲 澳大利亚华人社区防疫专刊

解读:打不打加强针?

—— 专家称能提高保护率抵御奥密克戎

疑似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患者居家护理指南

华人一家在南澳感染 Omicron 的全过程 —— 新冠是否是老虎?

夏季四款养颜粥品推荐

在疫情中互助

在患难中携手

启动疫后经济

实现合作共赢


2021 年转瞬即逝。历史的车轮仍在滚滚前行,疫情的 一页尚未翻过去,人类在痛定思痛的同时,也在顽强地克服 与适应。 再见 2021,你好 2022,祝愿新的一年岁月静好……

多元文化澳大利亚: 团结、强大、成功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成 功的多元文化社会,凝聚了 多种不同的文化、经历、信 仰和传统。从最早的澳大利 亚原住民到新来的移民,有 300 多个不同的民族为我们国 家所取得的成就作出了贡献。 我们的繁荣有一部分要 感谢我们的多样文化,而多 样文化的基石是我们共同的 价值观以及我们对自由、安 全和繁荣的不懈追求。 我们国家的富饶归功于 原住民和托雷斯海峡岛民在 这里延续着地球上最古老的 文化, 以及无数人选择来这里 开辟新的生活。

他们由 250 多个不同语言 的团体或“民族”组成,散 布这片大陆上。每个民族都 有自 己 独 特 的 文 化、 信 仰 和 方言。这些民族的后裔代表 地球上现存最古老的文化, 他们的 故事所跨越的时空远远 超出了任何人的想象。 随着英国人和爱尔兰人 的到来,我们的议会民主体 制和法治体制得以建立,为 现代澳大利亚打下了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来自五湖 四海的人飘洋过海,在澳大 利亚安家乐业,进一步丰富 了我们的历史。

做出贡献。久而久之,人们 团结在一起建立了我们的基 础设施、活跃了我们的社区、 丰富了我们的文化体验、为 我们带来了更多机会,更重 要的是,扩大了我们对世界 的认识以及与世界的交往。 构 建 政 府、 社 区 和 个 人 之间的相互义务关系 – 无论 个人的种族背景如何 – 增强 我们的韧性和归属感。通过 共同的价值观、权利和责任, 我们齐心协力建设了我们今 天现代繁荣的澳大利亚。

原住民在这片我们现在 今 天, 澳 大 利 亚 人 欢 迎 称作澳大利亚的国土上生活、 已经移民到这儿来的人加入 探索、适应和生存了 5 万多 我们自由和开放的社会、建 年。 设他们的生活并为我们国家

-2-


解读:打不打加强针?专家称能提高保护率 抵御奥密克戎 ◎ 需要接种第二剂疫苗免疫系统才会有更强和更持久的反应 ◎ 在完成疫苗接种六个月后,疫苗有效性平均下降 18.5% ◎ 接种加强针会提高针对奥密克戎病毒保护力

如果距离你接种第二剂 新冠疫苗已经过了六个月, 那么现在是时候预约注射加 强针了。加强针将对预防包 括新型奥密克戎(Omicron) 变体在内的新冠病毒提供额 外的保护。

在接种第二针新冠疫苗后, 抗体将会在 6 个月后或更长 时间内下降。

更长的时间内)新冠感染率 比只完成了两剂疫苗接种的 人低 10 倍。

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接种 在完成疫苗接种的六个月后, 加强针后副作用的类型和出 疫苗对预防新冠感染的有效 现机率与接种第一和第二针 性平均下降了 18.5%。 后类似。

为什么需要打加强针? 当你打完第一剂新冠疫苗后, 你的身体会对病毒的一个部 分产生免疫反应,这个部分 叫做刺突蛋白。如果你接触 到新冠病毒,你的免疫系统 将可以迅速识别并与其对抗。 第一剂疫苗的免疫反应一般 是短暂的。因此,需要第二 剂疫苗免疫系统才能有更强 和更持久的反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体内的 抗体数量会减少——这被称 为免疫力减退。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对包括 住院或死亡等重症新冠患者 的保护似乎没有这样大幅的 降低,只减少了大约 8%。 这可能是因为免疫反应的其 他部分(T 细胞和免疫记忆细 胞)在体内停留的时间比抗 体长,并能防止重症的出现。 保护作用的减弱在老年人和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更令人 担忧,因为与年轻、健康的 人相比,他们对疫苗的免疫 反应往往更弱。 加强针的有效性如何?

如果免疫反应减弱到低于防 御新冠病毒所需的水平—— 即低于“保护阈值”——你 的免疫系统在接触到病毒时 就可能无法防止感染。

接种加强针后的抗体水平要 高于最初完成两剂疫苗接种 后的抗体水平。

在完成最初两剂接种后的一 段时间内再次注射疫苗有助 于将抗体水平重新提高到保 护性阈值以上。

尽管两剂疫苗对德尔塔毒株 的感染的保护作用相对略微 低于原型病毒,但加强剂能 将保护作用重新提高到相同 水平。

打完两剂疫苗后免疫效力减 退的情况如何?

在以色列,接种了加强针的 人(在完成接种后五个月或

选哪种疫苗作为加强针? 到目前为止,澳大利亚现有 的 两 种 mRNA 新 冠 疫 苗, 即 辉 瑞(Pfizer) 和 莫 德 纳 (Moderna)疫苗都已获批为 加强针。 最近的一项临床试验显示, 几款新冠疫苗,包括目前在 澳大利亚上市的所有三种疫 苗(辉瑞、莫德纳和阿斯利康) 以 及 Novavax 和 杨 森 疫 苗 在 内,都对辉瑞或阿斯利康疫 苗产生了强烈的免疫反应。 根据我们目前对新冠疫苗免 疫反应的了解,无论你最初 接种的是哪款疫苗,作为加 强针接种的这些疫苗都应该 会有效降低你的感染风险。 mRNA 疫苗的免疫反应最强 烈,但这些疫苗在作为加强 针使用时否能提供更好的保 护性,或是比较 mRNA 疫苗 相对其他疫苗的免疫反应减 弱速度的快慢,现在判断还 为时过早。

-3-


什么时候接种加强针最好?

加强针能预防奥密克戎吗?

加强针的时间安排是为了在 你的抗体水平低过免疫保护 阈值之前提高你的抗体水平。 对于新冠疫苗而言,困难在 于我们还不知道它们的免疫 保护阈值是什么。

现在的病毒变种很多,关于 奥密克戎变体会如何改变我 们现有免疫力(来自过去的 感染或疫苗接种)、降低免 疫效果,我们仍处在了解的 过程中。

因此,时间安排还涉及其他 因素,如社区内病例数量的 多少以及疫苗供应情况。一 些国家,例如英国,建议是 在最初完成接种后的三个月 内就进行加强针的注射。

早期的实验研究显示,两剂 辉瑞疫苗提供了一些针对奥 密克戎的免疫效果,但没有 针对以前的病毒变体那样高。 这意味着我们可能会在完成 疫苗接种的人群中看到更多 的感染病例。

英国每天的新冠感染病例要 多得多,并且处于冬季,面 临着奥密克戎病例增加的可 能性。此时,医院往往由于 包括流感在内的其他常见呼 吸道病毒感染而已经处于饱 和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早期加强针 就像一种保险政策,是为了 防止冬季感染高峰期的病例 大幅增长。 然而,较短的接种间隔时间 可能意味着免疫反应的提升 没有那么高或相对没有那么 持久。当第一和第二剂新冠 疫苗之间的接种间隔时间较 长时,效果会更好。 鉴于新冠病毒在澳大利亚的 流行率比其他国家低得多, 而且疫苗接种率普遍较高, 因此,在最初完成两剂接种 6 个月后再注射加强针似乎是 合理的。 按照这样的疫苗接种时间表, 澳大利亚大多数成年人将在 2022 年冬季到来之前满足接 种加强针的条件。

然而,加强针似乎可以将针对 奥密克戎的免疫反应水平提 高,观察到的效果类似于先前 打完两剂疫苗的人对新冠毒 株的原型产生的免疫反应水 平,而且有望对预防重症的出 现提供良好保护。 随着关于加强针有效性的数 据越来越多,如果奥密克戎病 例数量快速增加,建议接种加 强针的时间也可能做出改变。 在我们等待更多数据证实疫 苗对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有 良好作用的同时,早期的数 据表明,这种变体可能比以 前的毒株症状更轻,这或许 能给我们一些安慰。 未来,加强针的情况可能会 针对新出现的变体进行调整, 就像每年根据新的流感病毒 的流行而对流感疫苗进行修 改一样。

本文作者塞拉·佩特尔(Cyra Patel)是澳大利亚全国免疫研究 和观察中心的高级研究员,简·李 金 - 梅(Jean Li-Kim-Moy) 是 该 机 构 的 研 究 员, 罗 伯 特· 布 宜 克 (Robert Booyqu) 在 该 机 构 担 任 传染性疾病儿科医生和高级教授级 研究员。这篇文章最初发表在《对 话》上。转自 ABC 中文周报

类似 mRNA 这样的新疫苗技 术的好处是,制造新的变体 疫苗所需的时间只有 100 天左 右。因此,如果真的出现了耐 药的病毒变体,我们可能不需 要等待太长时间来升级疫苗。

-4-


Miki Beauty Club

-5-


面对来势汹汹的 Omicron,澳 洲政府已彻底躺平,隔离规定、检 测规定一再放宽。然而,对我们普 通人来讲,生活还要继续,不可能 永远宅在家中躲避病毒。于是,面 对凶猛的疫情,很多人都在思考究 竟该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从 1 月 4 日起,新冠加强针的接种间隔将 缩短为 4 个月。从 1 月 10 日开始, 5 至 11 岁的儿童也将可以接种新冠 疫苗。那么,除了戴口罩和保持社 交距离外,接种疫苗到底是不是自 我保护的最有效手段? 为此,笔者特意征集了身边朋 友的观点,来听听大家都是怎么说 的!

赞成派 Lin,40 岁出头,3 个娃的妈妈 我早就预约了加强针,1 月底就能 打。 自 从 当 了 妈 妈 后, 平 时我连感冒都害怕 得。一旦我 生 病 卧 床, 3个娃谁照 顾?虽然疫苗 并不能完全预 防 感 染, 但 至 少能预防 重症。反正有了孩子后,我更惜命 了。

为什么不得不与病毒共存?我觉得 除了病毒本身传染性高和政府在疫 情初期应对不当外,全澳各地一波 接一波的反疫苗游行示威也“功不 可没”。 我身边真的有不少人坚决不打疫 苗,我就感到很疑惑,难道他们真 的不怕得重症吗? Omicron 我不清 楚是否真如宣传的那样大部分是轻 症,但据我所知,Delta 有很大地 概率会引发重症,并且有卫生部门 的数据显示,七八成的重症病例都 未接种疫苗,死亡率也高出 16 倍。 当然,很多反疫苗的人都会选择性 地接受一些有关疫苗的负面信息, 通常负面信息更容易深植人心。 对于新冠疫苗,我也并非完全没有 质疑,毕竟研发和试验时间太短。 但就目前而言,疫苗仍是我 们对抗传染性疾病 最有力的

病 冠 新 对 面

至于说副作用,我之前打了两针辉 瑞,除了胳膊疼了一两天,也没有 别的强烈反应。有人说辉瑞疫苗是 一种 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 可能会改变基因。我认为,首先改 变基因说并没有确凿的科学依据, 其次,新冠病毒也有可能具有后遗 症呢,两相其害取其轻,总归打疫 苗要比不打安全些。

权衡利弊下,我认为,做好物理防 护,锻炼身体,增强自己的免疫力 可能比打疫苗更安全、更有效。 Sylvia,35 岁,护士,两个孩子的妈 妈 作为医护人员,我已经打完了加强 针,但这并不代表我对疫苗没有疑 虑。有点医学常识 的人应该都 知 道, 通 常 情 况 下, 疫苗的开 发和批准 可 能 需 要 10 到 15 年的时 间,在特殊情况下 甚至更长。而第一批新冠疫 苗在疫情爆发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已 投入使用,能不让人心生疑虑吗? 更何况还采用的是全新的 mRNA 技 术,它到底会不会对人体 DNA 产生 影响,科学家们也观点不一。

? 吗 用

有 的 真

疫 , 毒

打加强针。那之后呢,说不定还有 第四针、第五针……注射疫苗的意 义何在?而且政府为了尽快解除封 锁、恢复经济才竭力督促大家注射 疫苗,即便明知疫苗有效性堪忧, 我可不想被政府牵着鼻子走!

武 器, 并 且是否接种疫苗不 仅是个人自由的选择,也是 一种社会责任。新冠疫情是一场公 共健康危机,不打疫苗意味着你可 能将你身边所有的人都置于危险地 带。毕竟现在还有一些不能接种疫 苗的群体,比如 5 岁以下的儿童和 身体免疫功能异常的人。我家就是 上有老下有小,我得对他们负责。

反对派 Ethan,28 岁,在校研究生

我自己接受了疫苗注射是因为职业 不得不为之,但我暂不打算让孩子 接种疫苗。因为一旦这种疫苗有潜 在的风险和副作用对孩子的危害会 更大,打疫苗可能关乎孩子一生的 健康。并且,澳洲是继美国和加拿 大后首批为 5 至 11 岁年龄段的儿 童接种新冠疫苗的国家之一,这是 因为监管机构对疫苗开了绿灯!何 况疫苗对 Omicron 真的有效吗?

现阶段,提高孩子自身的免疫力和 我属于坚决不打疫苗的那拨人。新 做好防护措施更有效。 冠疫苗刚问世时,我就感到怀疑, 我家孩子,老大 14 岁,已经打过 研发时间如此短暂,安全性和有效 疫苗了,没有明显的副作用。老二、 性 能 有 保 障 吗? 自 从 疫 苗 诞 生 以 老三属于 5 至 11 岁年龄段,我已 来,副作用和疫苗事故就屡屡发生。 经预约了疫苗。孩子总不能永远宅 在家里吧,要求他们在学校一直戴 尤其辉瑞疫苗采用了 mRNA 这一全 口罩也不现实。现在澳洲疫情这么 新的技术,副作用和潜在风险还没 严重,并且有数据说大约五分之一 有 充 分 的 科 学 研 究 就 贸 然 用 于 人 的新冠病例都是 12 岁以下的儿童, 体,对于刺突蛋白,人类的了解也 还有一小部分儿童在感染后会出现 有限,我可不想当小白鼠! 严重症状,况且新冠病毒后遗症也 未可知。赶在开学前打上第一针, 我也担心会感染上新冠,但很多数 总会有点保护作用,总比让孩子们 据都显示,大部分感染新冠病毒的 人都是轻症或甚至无症状。再加上, 在病毒面前“裸奔”要安全些。 疫苗的有效性也不算高,即便打了 疫苗仍然有很大的机率感染。比如 郭老师,33 岁,大学老师 现在大流行的 Omicron,疫苗逃逸 澳洲为什么控制不住 Delta 疫情? 性就很高,所以政府不断鼓励大家

-6-


Jade,26 岁,曾经的幼教工作者 我前段时间从我工作的幼儿园辞职 了,因为我所在那家幼教机构要求 所有员工必须至少接种两针新冠疫 苗,如果不接种疫苗就不能再从事 幼教工作。我不反对疫苗本身,我 也能理解老师们接种疫苗是对孩子 们的一种保护,但我特别反感这种 强制接种疫苗的行为,反感将疫苗 与能否保住工作相挂钩。是否接种 疫苗应该是个人的选择,我有自由 选择的权利,凭什么要被剥夺?如 果我对疫苗有疑虑,选择不接种疫 苗,这个选择权应该得到尊重。

结语

读完上述的观点,不知您更赞 同哪一位? 撰写这篇文章时,笔者扫了一 眼最新的新闻:曾经的防疫优等生 澳洲,已经成为近期确诊病例数量 激增最快的 5 个国家之一。虽然与 病毒共存乃是大势所趋,但是对澳 洲政府目前完全放任疫情的做法笔 者还是颇有微词。

犹豫派 裴阿姨,66 岁 去年澳洲 60 岁以上的人群只能打 阿斯利康,因为有很多副作用的报 道,我一直没敢打。后来全民都打 辉瑞后,我第一时间就去打了疫苗, 毕竟我们老年人属于易感染、易重 症的群体。当时打完第二针辉瑞后, 发高烧,全身疼痛,在床上躺了两 三天,特别难受。因此是否打加强 针,我还在犹豫。再者,我对疫苗 的有效性不太看好,打了疫苗照样 会被感染,所以老年人还是尽量宅 在家中少出门吧,或者出门戴好口 罩、避开人群,感觉物理防护比注 射疫苗可靠。 Grace,30 岁,家有 6 岁娃 我还没有给孩子预约疫苗,想先观 望观望再说,主要是对疫苗的安全 性和有效性存疑。 前段时间我儿子学校就出现了确诊 病例,让家长们很是恐慌。我身边 的妈妈们对儿童疫苗都有着矛盾的 心理,一方面现在疫情这么严重, 不想让孩子“裸奔返校”;另一方 面也担心疫苗的副作用和风险,真 是左右为难。 可能最后我还是会选择让孩子注射 疫苗,如果大势所趋的话。

我为我的 社区做好

自我 防护

COVID-19疫情影响了我们所有人的生活,但是 有解决之道。现在就是时候接种疫苗,保护好您 和家人以及社区。如果大家都接种了疫苗,我们 就可以回归我们喜爱的活动。

今天就预约免费接种疫苗请访问

australia.gov.au

或拨打1800 020 080。如需口译服务请拨打131 450。 澳大利亚政府于Canberra授权。

-7-


疑似新冠肺炎病毒感染患者居家护理指南 (1) 症状 常见症状 • 发 烧( 体 温 在 99.5 ° F 或 37.5° C 以 上) • 干咳 • 疲倦 罕见症状 • 嗅觉(或)味觉失灵 • 鼻塞、流鼻涕 • 眼睛酸痛 / 眼白发红 • 咽喉痛 • 头痛 • 肌肉(或)关节酸痛 • 皮肤发红 • 恶心 • 腹泻 • 发冷发抖(或)头晕 严重症状 • 呼吸困难、呼吸感觉气不够 • 胸口疼痛或胸部有压迫感 • 说话无力或无力动弹 • 烦闷

(3)对有症状新冠病毒患者而言, 营养食物很重要。 • 每日三餐尽量吃三大食物组。 • 三大食物组指的是: ①大米、小麦、玉米、土豆、油等 高能量食物。 ②蔬菜、水果等预防疾病的食物。 ③肉类、鱼类、豆类、牛奶、蛋类, 坚果类与种子类等促进生长发育的 食物。 • 应经常食用软食(每天 6 次)以 利于消化。 • 多喝水、新鲜果汁、肉 / 骨汤、 清汤以及米饭水。 • 如果出汗过多或腹泻,可以口服 补液盐。 • 慎食油腻食物、甜食、咸食和导 致腹泻的食物。

,请咨询医生。 • 如果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 疾病,需要每天测量血压和血糖。 (5) 如果患有轻度 / 中度新冠病毒 症状,如何在家中自行护理? • 患者如果出现发热、四肢酸痛和 头痛等症状,可以服用对乙酰氨基 酚。( 成 人 一 次 服 用 1-2 片( 500 毫克 / 片)对乙酰氨基酚,每天服 用量不超过四次。) • 患者如果没有退烧,请采用冷的 湿毛巾敷在额头上。如果发高烧, 可以用冷水擦拭身体或冲洗。 • 没有医生提指示的情况下,不要 自作主张服用抗生素、类固醇以及 所谓对新冠病毒有效的药物。 • 患有其他基础疾病(高血压、糖 尿病等)者可以照常服用自己的药 物。

(2) 如果怀疑与自己同住的人感染 了新冠病毒或者此人出现了轻度 / 中度症状: • 远离他人。如果条件允许,自己 住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或者将自 己隔离在家里通风良好的地方。 • 如果您与他人共处一室,请佩戴 好口罩。 • 保证充足的休息,保持足够的睡 眠。 • 从出现 COVID-19 症状之日起需 要隔离 14 天。 • 与有感染症状的家人或者与感染 症状有过接触的人,即使没有出现 症状,也必须隔离 10 天。如果这些 天内出现症状,需要如上所述进行 分居隔离。 • 如果有新冠病毒检测服务,就可 以去检测。如果使用快速诊断检测 卡 (RDT) 检测出来后的结果是“阴 性”,但自己有一些症状,那么就 继续进行自我隔离。 • 隔离期间有出现严重症状,请立 即就医。

(4) 有新冠病毒症状的人隔离期 间要进行哪些测量? • 测量体温:人的正常体温为 98.6 华氏度(37.5 摄氏度)以下。如果 体温处于 99.5 华氏度(37.5 摄氏度) 到 100.3 华氏度(38.3 摄氏度)之间 就属于低烧,不用过度担心。 • 测量脉搏:人体的正常脉搏跳动 范围是每分钟 60-100 次,发烧时跳 到频率会比正常人增快。 • 可以使用脉搏血氧仪测量血液中 的氧气含量。健康人的血氧饱和度 为 95%-100%。 如 果 您 的 血 氧 饱 和 度低于 95%

-8-


(6) 哺乳期妇女即使有新冠病毒感 染症状,也可以继续母乳喂养宝宝。

脉搏血氧仪的正确使用方法 • 该仪器显示血液中的氧气含量 (SPO2) 和脉搏率 (PR)。

• 哺乳前,哺乳后,接触婴儿前, 接触婴儿后都要使用肥皂和水洗手 至少 20 秒或者使用含 60% 酒精的 洗手液。 • 如果您跟宝宝的距离是 6 英尺 (约 1.82 米)以内或者在给宝宝母乳喂 养时,请戴上口罩。 • 不要给婴儿戴口罩。 • 喂奶时,接触宝宝时不要对着宝 宝打喷嚏,咳嗽。

• 休息 5-10 分钟,然后坐下来测量。 • 不要在手冷或手湿的情况下测 量。将测量的手搓一搓取暖。 • 每天使用消毒剂(0.1% 次氯酸盐 溶液 /0.1% Hypochlorite solution)清 洁患者接触过的物品表面(例如: 门把手、电灯开关)。

• 哺乳期内消耗的热量非常大,必 须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及水分。

• 请用正确的处理方式处理患者和 护理人员使用过的废弃物(例如: 垃圾、口罩、医疗废弃用品)。

(7) 新冠病毒患者的护理措施

• 如果患者有出现严重症状,请立 即联系医生。

• 护理人员与患者共处一室应戴好 口罩。 • 与患者有接触时戴一次性手套。 戴手套之前,摘手套之后要清洗双 手。 • 接触病人之后;制作食物前后要 清洗双手。

(8) 新冠肺炎与血氧饱和度 血氧饱和度下降的新冠肺炎患者会 有出现疲劳、呼吸困难、呼吸感觉 气不够用等症状。一天至少 3 次使 用脉搏血氧仪给患者测量血液中的 含氧量。

• 不宜与患者共用生活用品(例如: 正常健康人的血氧饱和度为 95% 以 衣服、盘子、杯子、毛巾、床单等)。 上。 ①如果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是 94% 以 上,请继续按上述测量。 ② 如果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是 90% 以 上 ~94% 以下, • 给患者进行俯卧位通气或者帮助 患者转换姿势以改善缺氧。 • 如果医生建议患者吸氧(虽然不 是必要的),请听取他的建议。 • 如果需要服用类固醇药物,在医 生的指导下正确服用。不可自作主 张服用类固 ③如果血液中的含氧量低于 90%, 则是严重的新冠肺炎疾病 • 咨询医生后立即就医。 • 按照医生的建议吸氧。 • 按照医生的指示服用类固醇和其 他药物。 • 在床上,右侧卧,左侧卧,俯卧, 仰卧,如果能坐就坐直,每两个小 时转换一次。

• 将血氧仪夹在大拇指或中指头 上,或在其他手指上测量。 • 按下仪器上的按钮并保持手指稳 定。需要将它夹在手指上 30 秒到 1 分钟。 • 等血氧仪上的波浪线平息后再读 答案。 • 给儿童测量时如果手指不稳定, 就可以在大拇趾或脚趾上进行测 量。 • “隐性缺氧”是新型冠状病毒患 者身上非常常见的症状,于是需要 每天定时测量血氧。 导致血氧饱和度监测结果不正确的 因素 • 手指头上有染上颜色的人(染指 甲油、贴人造指甲、手指头上有纹 身、有疤痕、手上有画海纳、吸烟 导致的手指发黑) • 测量时受测人在活动 • 强光直射在仪器上 • 一氧化碳中毒 • 贫血和其他血液疾病

如 果 患 者 有 呼 吸 困 难, 不 能起床 (或者)不能做好个人 卫生,胸痛或胸闷 / 嗜睡 / 头晕 等症状,无论血液中的氧气是多 少,请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9-


EverGreen Education 最强师资力量 EverGreen 多元智能教育(阿德莱德校区)

Professional Teaching Team 来自专业教育背景的师资团队

博士和硕士精英教学团队

查询 / 报名 Phone: 0482 05 7766

www.evergreeneducation.com.au

- 10 -


华人一家在南澳感染 Omicron 的全过程 —— 新冠是否是老虎? 作者:Wendy

朋友 W 前段时间确诊新 冠,当时他告诉我的时候我 也有点吃惊,因为我们华人 都是谈病毒色变的,很多人 都觉得一定要避免感染上, 否则天就塌了下了。实际情 况到底天塌了没有呢?因为 这段时间确诊和分享的信息 不多,经同意后他愿意和大 家匿名分享这段经历,让大 家自己来判断,是否新冠是 老虎?

晨也开始有症状了,全身酸 痛、 低 烧、 喉 咙 轻 微 咳 嗽。 23 日开始我们一家哪里也不 去,晚上终于收到核酸检测 结果,大宝和我太太确诊, 但我和二宝是阴性。我们立 刻通知了过去 5 天我们接触 过的朋友和机构我们家确诊 的消息,让他们小心。同时 23 日晚上大宝已经退烧,逐 渐恢复健康,前后仅 3 天。

以下为正文: 1. 介绍一下你的基本情况? 我们一家居住在南澳阿德莱 德已经 6 年多了,平时身体 都挺健康,就是一年有一两 次感冒发烧那样子。在这次 确诊新冠之前,我和太太都 是两个月前打了两针辉瑞的 新冠疫苗的,孩子们因为年 龄不到没有接种。

2. 介绍下感染的过程 我们家这次的确诊情况是从 我 家 大 宝 开 始。 大 宝 12 月 20 日开始发烧,最高到 38.5 度,开始的时候我们也没当 一回事,因为症状较轻,我 们也以为只是普通感冒发 烧。 直 到 12 月 21 日 晚 上 收 到大宝的学校 OSHC 的通知说 他们有两名员工确诊,而大 宝 刚 好 12 月 17 日 上 周 五 去 过 OSHC,所以我们就有点紧 张,担心会不会是新冠病毒 感染。我们 22 日上午想预约 去检测一下,但是都排满了, 后 来 去 了 东 北 的 一 个 drive through 的 检 测 点, 直 到 23 日凌晨我们终于完成了检测, 回家等结果,我太太 23 日凌

大宝好了,接着就到了我太 太症状开始的高峰期,24 日 开始发高烧,全身仍然酸痛、 无 力、 胸 闷、 咳 嗽。 由 于 那 段时间我给太太做饭送餐, 在家里也没有戴口罩,所以 到 了 12 月 25 日 开 始, 我 也 开始有症状。也是第一天发 低 烧 37.5, 第 二 天 高 烧 到 38.3,浑身无力、轻微胸闷、 咳嗽、喉咙有痰。我问了我 太太和大宝,我们仨人都没 有失去味觉和嗅觉。我和太 太分别到了有症状的第 4 天 后就都不发烧了,剩下的就 是 鼻 塞、 咳 嗽、 有 痰、 轻 微 胸闷等感冒症状。 我们刚确诊的时候,可能由 于是圣诞假期,而且确诊的 高峰期刚开始,所以我们没 有收到南澳政府的任何明确

指引或者流行病追溯,只收 到信息让我们自我隔离待在 家里等电话。到了第三天, SA Health 的人员打电话给我 们,开始询问我们的症状情 况,以及问我们确诊之前过 去 5 天到过哪些地方等等, 并让我们有突发情况打他们 电 话 以 及 每 日 向 SA Health 通报症状的情况。到了确诊 第 5 天,我们收到了南澳政 府的在家隔离的医疗包裹, 里面包含了一瓶补液盐、一 个血氧仪、一个温度计、一 盒扑热息痛退烧药,以及一 沓纸质指引。我们测了血氧, 都有 98%,属于比较正常。到 了确诊第 10 天的时候,我们 已经恢复了 7 成,除了喉咙 还有一些痰之外,其他症状 都没有了,SA Health 的医疗 团队再次打电话过来询问我 们的状况之后,说我们已经 可以解除隔离。第 11 天,我 们 也 收 到 SA Health 的 短 信 通知我们可以解除隔离。

这 次 新 冠 确 诊, 我 们 虽 然 不 知 道 是 属 于 delta 还 是 omicron,但是从症状来看我 们猜测应该是 omicron。整个 过程下来,就像是经历了一 场重感冒,如果不是因为核 酸检测确诊新冠,我们可能 只是把它当作普通感冒对待。 隔离期间我们只是服用了退 烧药,没有其他药物,食物 的话就补充蛋白质例如牛肉 - 11 -


猪 肉 鸡 蛋 牛 奶, 同 时 也每天吃维生素 C 和 E。期间 也多亏了我们的朋友还有同 事,在隔离期间一直帮我们 购物买东西,以至我们一直 有源源不断的食物供应,感 谢他们。

4. 如果时光倒流,回到被感 染前,你会怎么做? 我觉得没有什么选择,该打 的疫苗也打了,这个病毒变 种据说传播很快的,按照这 种传播速度,真的避无可避, 除非说一直呆在家里自给自 足不和其他人接触。

5. 最想和大家分享的体会 我们刚确诊的时候,确实有 点紧张的,因为已经听了两 3. 现在对澳洲政府和南澳政 年新冠的消息,现在终于自 府的抗疫政策哪些方面不满 己确诊,会害怕自己症状会 否严重危及生命。但是后来 意?详细说明 两三天后我们自己心态也逐 我从这次新冠确诊觉得南澳 渐放松,我们自己的观察这 政府的流行病追溯有点过于 个病毒没有想象中厉害,我 滞后,例如这次我家大宝如 们也不需要用特效药治疗, 果不是学校通知的话,我们 就在家里逐渐自愈了。所以 都还不知道。还有就是刚确 我觉得坦然乐观面对,让自 认新冠的时候的指引不清晰, 己身体多休息,多补充蛋白 直到确诊第三天我们才收到 质和维生素是我们这次战胜 SA Health 的电话。我们也是 病毒的经验。 症状比较轻微所以没有很紧 张,如果是老人或者是独居 人士,没有清晰的指引的话 6. 你最认可哪些国家的疫情 可能会引起病人的不安。 管理政策?为什么?

虽然这次我们都确诊新冠, 但是我觉得澳大利亚的疫情 管理政策还是挺不错的,至 少在西方国家里来说。清零 和封城的那种政策,在疫情 刚开始的时候可以,但是那 种政策经济成本太高,而且 到 了 现 在 omicron 变 种 的 这 种阶段,那种政策已经不适 用了。 以上分享正文结束。谢谢!

感谢微信公众号:

Wendy 进行时 提供稿子,一个随意聊聊在澳洲的 教育,欢迎扫二维码关注。

- 12 -


- 13 -


女人喝什么粥可以养生

夏天的天气是非常炎热的 , 不仅炎热还容易潮湿,容易导致身体里面的湿气 过多。加上超长夜短,也会导致人们生物钟出现紊乱的现象,导致身体免疫力下 降。而且夏天炎热食欲下降,很多人不爱吃饭,这个时候不妨试试养生粥,不仅 可以美容养颜还非常的美味,对于女性来说更加合适。 适合女性夏天喝的养生粥: 1、五红粥 五红粥主要是采用红豆、红枣、花生、枸杞和红糖 等食物制作而成,在制作的时候需要把红豆和花生等 比较硬的食材提前浸泡两个小时左右。然后把浸泡好 的红豆和花生、红枣等食材放到锅里熬煮,等到所有 的食材都煮熟后即可把枸杞和红糖放进去继续熬煮十 分钟左右。这款五红粥可以起到补血和养颜的功效, 经常饮用对于女性来说,不仅对身体好还能美容。 2、红豆薏米莲子粥

四款粥品养颜还好喝

这款养生粥主要需要用到红豆、薏米、莲子和冰糖, 首先需要把薏米和红豆、莲子浸泡上一个晚上的时 间,等到浸泡完以后即可放到锅里熬煮到所有的食 材都熟为止,然后加入适量的冰糖。这款养生粥可 以起到去湿气的功效,加上莲子中含有比较丰富的 营养价值,所以熬煮出来的粥喝起来也会更加营养 和美味。 3、红枣花生粗粮粥 首先需要准备好红枣、大米、糙米和花生,需 要把这些食材都清洗干净,放到锅里加入适量 的清水,然后熬煮到所有的食材都熟。这款粥 品特别适合夏季胃口不好的时候饮用,不仅可 以提高食欲还具有不错的养生效果。 4、八宝粥 需要准备好一些红豆、绿豆、花生、红枣、黑 米等食材,对于绿豆和红豆等比较硬的食材, 需要提前一个晚上进行浸泡。等到第二天的时 候把所有的食材都放到锅里面进行熬煮,在制 作八宝粥的时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自己 喜欢的食材,这款粥不仅喝起来十分的美味, 而且也非常的养胃。 夏季是比较适合养生的一个季节,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夏季因为炎热等情况, 导致食欲下降。而且皮肤出油严重等现象,都可以适当的饮用上面提到的四款美 容养生的粥品,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还可以起到美容养颜的功效。

- 14 -


如果可以,好好活下去 生活有时候会突然感觉 很累很难,而这时心里又总 会想起一句话:如果你觉得 累了,就去凌晨的街头走走 看看。 最近,一条视频刷爆全 网: “凌晨三点半,所有便 利店开始上货,汉堡店开始 准备食材;四点多,城市的 垃圾车,在清理路边的垃圾; 送菜的师傅已经将新鲜的蔬 菜送到农贸市场,一位年过 六十的奶奶在一点点卸货, 环卫工很早就开始清扫马路; 烧烤店好友喝着酒聊了一个 通宵,早餐店众人正在忙碌 的包着包子,准备开门营业。 五点,路边的炸串摊忙了一 夜 还 没 收 摊 ……” 而 这 些, 只是疫情之下,世间百态的 一部分,最平常的人间烟火 中,? 多少人为了生计留下匆 忙奔波的身影。在成年人的 世界里,有的人不敢停歇, 有的人不敢哭泣,有的人不 敢抱怨,有的人甚至连流泪 擦泪的时间都没有,而有的 人不只是流泪甚至在流血! 有的人更是从深夜到黎明, 步履不曾停歇。

转到省城专科医院,尽全力 的进行治疗,3 个月的时间, 治疗加化疗,已经花去 40 多 万。这几天医院又催着缴费 了,但是家里实在是拿不出 钱了,除了房子没卖,车早 就低价转给别人了,家里已 经没有一分钱了,做儿子的 又实在是不忍心老人就这么 躺在病床上等死。不花钱就 是等死,花钱又没有效果, 看着病床上奄奄一息的老人, 实在是承受不住压力的他, 终于忍不住在走廊里失声痛 哭。连老人自己都不愿再花 这个冤枉钱了,可是这个儿 子特别有孝心,总是盼着有 奇迹能发生一样,倾家荡产 都要给他治,老人心里既欣 慰,又心痛。人言久病床前 无孝子,但是在这样无情的 病魔面前,如此倾家荡产不 惜一切的治疗,真的有必要 吗?救,出不起这个钱,不救, 良心如何过得去?……

洪灾,雨水倒灌进店里,生 意又没得做;直到最后一次, 再次经历了疫情反弹,需要 关店歇业。这一次他彻底挺 不住了。 命运总爱捉弄苦命人, 这一件件、一桩桩不幸的事, 竟全都让他赶上了。他经历 过一段失败的婚姻,女儿跟 着前妻生活,他需要定期给 女儿生活费,饭店没办法正 常营业,可房租、水电费还 是要照常支付的;开饭店的 钱也都是借来的,他拿什么 钱还给亲戚、朋友?……

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 的主要任务就是谋生。可谋 生谈何容易,好好活着就不 知道压弯了多少人的脊梁。 离开的前一天,他把所有事 情安排妥当。先结算清了员 工工资,将最后剩下的 890 块 钱转给了女儿。在烧炭自杀 的时候,他拍摄了一段视频, 这两天,看到一条新闻, 眼角泛着泪光,长叹一口气。 心里五味杂陈。郑州一位网 这一口气叹出了成年人的辛 友,到经常光顾的一家餐馆 酸和无奈。世间没有人不想 去吃饭。到了以后才发现, 好好地活着,只是有些人真 门店紧闭,后来听隔壁邻居 的很难抵挡住生活一次又一 说,饭店老板烧炭自杀了。 次的刁难。 自杀的老板今年 42 岁,三年 前,他四处奔走借钱开了这 余华在《活着》里写道: 2020 年 12 月,河北肿瘤 家餐馆。饭店刚开张时,他 没有什么比活着更快乐,也 医院的走廊里,一位五十来 摩拳擦掌,想大干一场,给 没有什么比活着更艰辛。生 岁的男人失声痛哭,看着堂 家人谋求更好的生活。可他 下来,活下去,听上去再普 堂七尺男儿如此无助的样子, 所有美好的憧憬,在接二连 通不过的一句话,背后却是 实在是心酸。这位痛哭的男 三的意外里,化成了一团泡 难以言说的心酸。人这一生 子是陪同家人来肿瘤医院看 影。饭店开张没多久,他就 太 累、 太 苦、 太 难。 要 知 道 病的,他的至亲已经 70 多岁 遇上了门前修路堵门无法营 成年人的生活,每一天都是 了,从发现身体不对到初步 业;路好不容易修好了,结 在渡劫。 确诊为胃癌,仅仅半个月的 果 2020 年疫情爆发了,又不 时间。发现这么严重的病情 得不关门歇业;终于熬到疫 还记得那一年,赵本山 后,几乎是动用所有的钱, 情缓和,可以安心做生意的 的春节晚会小品中的一句话 为亲人来治疗。从县城医院 时 候, 结 果 7 月 份 又 迎 来 了 吗?人死了,钱还在;人活着, - 15 -


钱没了。虽是小品,虽是笑话, 却让人深思,不禁让人一声 叹息。古语道:世人日复一 日慌慌张张,不过是为了碎 银几两,可偏偏这碎银几两, 能解世间各种慌张! 小说《十宗罪》中说: “有 时候,我们的眼睛可以看见 宇宙,却看不见社会底层最 悲惨的世界。”在我们不曾 看到的地方,总有人比我们 活得还要难。断臂男子,为 了生计,在断臂上绑菜刀剁 肉卖肉。手起刀落,动作干 净流畅,他用残缺的身体撑 起了自己的人生。母亲生病、 与女友分手,他在 32 岁生日 这天,在泡面里加了个卤蛋, 卤蛋上插了根棉签,给自己 过了一个生日。即便身处谷 底,依然有人坚信困难压不 垮人,雨天过后便是晴天。 28 岁年轻妈妈,丈夫意 外去世,撇下她和孩子。为 了维持母子两人的生活,妈 妈背着孩子到工地搬砖。从 早晨五点到晚上七点,每天 工作整整十四个小时。女子 本弱为母则刚,她手上是生 活,背上是希望。浙江绍兴 的一位农民工,道出的一番 话让很多人瞬间破防—我这 辈子,没想过要活很久,把 养我的人养老,把我养的人 养大,至于自己就交给时间 吧。……成年人的世界里从 来没有什么容易可言。面对 强大的生活压力,平凡的我 们如同草芥!但为了让家人 能够好好生活,一个个成年 人用尽全力,都活成了孤胆 英雄! 作家蒋勋曾在节目中提 到一个观点:“人生大部分 的痛苦,都是来自对痛苦的 恐 惧。” 有 一 次, 蒋 勋 急 性 心梗发作,被紧急送往医院 抢救,经过做导管支架,他 很快痊愈了。后来回想起治

疗的过程,他打心底里感激 那位给自己做导管手术的医 生。当时尽管上了麻药,但 插管还是很痛,然后医生告 诉他:“最痛也就这么痛了。” 这句话,给了他很大的安慰, 让他在之后的治疗里鼓起勇 气面对这场难捱的疾病。因 为,人生最痛苦的不是痛本 身,而是对痛的恐惧,当你 知道痛的极限时,就会明白 接下来只能会慢慢变好了。 村上春树说过:无论何 人无论何时,人们总要在乌 云周围寻索着浪漫的微光活 下去。即使身处阴沟,只要 你抬头仰望,总能看见满天 星光;即便身如蝼蚁,只要 你用力活着,也总能尝到生 活 的 甜。 站 起 来, 熬 下 去, 前方总会有光。什么叫成熟? 有人说,成熟就是认清这个 世界残酷的真相,却依然选 择热爱它。 心理学上有个词,叫“过 道原理”:过道里的感应灯 平时是关闭的,人们只有走 到相应的位置,灯自动会为 你照亮前路。人生亦是如此, 有时候看起来前方一片漆黑, 但当你走到相应位置的时候, 总会有一盏灯自动为你点亮。 很沉重的一篇文章,尽管文 后给生活点亮了一道道亮光。 其实,生活中的苦难, 生活的难来自多个方面,一 就像一场场手术一样,尽管 个是环境,环境不好,怎么 你惧怕它,但最终只能靠自 做都不好;一个是自身的运 己挺过去。在最难熬的关头 气,怎么努力都做不成;一 给过你希望,最终送你过河 个是灾难,天灾或者病魔, 的还是自己。人到中年,真 让人容易生出绝望。环境是 正的成熟,恐怕就是活成自 多变的,要顺应环境的发展 己的摆渡人。人生虽是一场 去努力;运气不好,往往是 苦旅,但我们还是要热气腾 自己走错路了;对抗灾难, 腾地活着!不为别的,只为 我们要有日常的储备,要未 雨绸缪。当下生活的难应该 不白来这世上走一遭! 教会我们坚强,给我们警示, 给我们时间,让我们能更好 地对抗未来的未知和无常。 文 / 赵紫生

- 16 -


彼此常常感叹于远离家乡,在异域生活的艰辛,中文信息获取的零散,疫情带来的烦恼…… 渐渐产生创办一份面对华人社区中文媒体的动念。创办此中文杂志 , 希望能给在澳洲的华人 社区带来抗疫防疫和健康体育等方面的信息,在疫情中互助,在患难中携手。你我不必曾经 谋面,我们邂逅而相识,又因志同道合而成为朋友,这就足够了。 每月提供一期有价值的健康资讯,是我们宗奉不渝的追求。 植柳可以邀蝉,艺花可以邀蝶,栽松可以邀风,筑亭可以邀月。当有识者贵步至此,无 论浏览一下期刊,或者惠赐一点文字,我们都表示由衷的欢迎和谢忱。 《多元澳洲》编辑部 2022 年 1 月 联系信箱:SAweekly1997@Gmail.com 微信公众号:多元澳洲

感谢您的阅读和关注,欢迎转发此刊或联系投放广告。 免责声明:《多元澳州》杂志的部分图文信息来源于投稿及网络,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认可其内容的真实性,对于所载内容版权不承担任何责任; 如对版权存在异议可联系处理。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