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 rtfo lio | 作 品 集
2020
- Ch e n S z u Yu -
採訪報導|文案作品|社群經營|攝影作品
採 訪 報 導
採 訪 � 報 導
o1
走進萬華日常,看見社區共好精神
「一府二鹿三艋舺」是臺灣人熟悉的諺語,描述了從清朝開埠以來, 臺灣由南至北三大港市的盛況。其中艋舺,是臺北的起源,即今日的 臺北市萬華區。一座曾有過繁華光景的兩、三百年老城,在都市變遷 的過程逐漸轉變成邊陲地帶。 如今,有不少社福團體進駐此地,他們集結各自力量,運用不同方式、 活動,長期關注地方弱勢族群,讓外界更了解萬華的另一種面貌。此 外,也有越來越多在地居民為家鄉挺身而出,這些努力,無不讓萬華 在冰冷的都市中顯得溫暖而獨特。 本篇文章訪談了三間萬華在地店家,聆聽他們在本業之餘,如何為地 方貢獻心力,透過他們的故事,帶你看見人們口中「土會黏的艋舺」, 如何由地方生活為根基,堆疊成深厚的人文與歷史場域。
R epo rt
小攤子乘載著父親一生唯一的工作與對家人的愛,以及萬華人的記憶,還有即將失傳的傳統產業精神。
艋舺古早味涼粉—辜凱鈴:「如果每個人 都願意拿出自己的資源為地方做一點事 情,還需要有人去做社造嗎 ?」 位在萬華貴陽街口的涼粉伯「艋舺古 早味涼粉」,是萬華老一輩人的記憶, 現已交給女兒辜凱鈴繼承,原是上班族 的她,因為不希望這個傳統手藝失傳, 也心疼爸爸,於是決定辭掉穩定的工作, 回家繼承這個攤子。 不同的面孔,不變的是對傳統手工的堅持 說到涼粉,便得從日治時期開始說起, 當時臺灣人生活貧窮,吃不起葛切,因此 一 位 臺 灣 師 傅 發 揮 創 意, 改 用 地 瓜 粉 製 作,在沾粉的部分,則以麵茶粉取代日本 用的黃豆粉,遂成了臺灣人特有的吃法。 看似簡單的工法背後,卻由於澱粉類 製品,在無添加東西的狀態下容易老化, 因此辜凱鈴堅持「當天製作、當天賣完。」
遵循古法製作需要耗費不少體力與時間, 每天凌晨必須早起準備,堅持手工製法 讓她和父親都曾做到手嚴重受傷。 她無奈表示,接手後才發現這個傳統 產業為什麼會凋零,除了手工製作無法 大量生產外,加上多是賣給左右鄰居, 物美價廉到營收幾乎打平,經歷掙扎後 才決定漲價,「我希望手工小吃有它存 在的價值,也希望讓下一代比較願意去 承接,因為做傳統小吃,身體其實相當 疲累,如果收入又不好,我想應該沒有 幾個人想做。」漲價後,初期雖然受到 許多長輩責罵,生意也非常慘淡,但辜 凱鈴心裡仍覺得既然已經做了,就要堅 持下去,自 2010 年接手家業至今,已累 積不少忠實顧客。
R e port
參與社區營造,從自身開始 經營涼粉攤之外,辜凱鈴也熱衷參與 社區活動與地方公共事務。問她對於社 區營造有何看法時,她舉直興市場販售 魚漿製品的攤商林致銘為例,當她聽到 「人生百味」的夥伴跟她提議,希望收 集直興市場要丟掉的醜食給街友,她便 找林致銘一起討論。「那時我倆都覺得 很困難,因為大家只要聽到街友,都會 很排斥,所以也就不了了之。後來人生 百味又跟我提起,我便再回去提了一次, 結果沒多久,他就真的開始做這件事。」 透過如此方式,他們在萬華創造了良善 的互動,目前活動已執行一年多,如今 也有越來越多的攤販陸續加入。 辜凱鈴激昂表示:「很多人都說什麼 社造菁英,好像做社造的都是菁英在做, 可是我就不這麼認為,我覺得致銘的故 事就是一個很好的典範,當每一個人都 願意拿出自己的資源為地方做一點事情, 不覺得萬華都變得很好了嗎 ?」
1
協興蛋業—張智豪:「蛋業不只是傳統產 業,對我而言,它更是一種社會責任」 位於萬華傳統市場街邊,有間充滿設 計感的小店,絡繹不絕的客人,仔細一 看少有年輕顧客,多是於市場採買的婆 婆媽媽。這裡是守護萬華居民健康邁入 68 年的「協興蛋業」,目前由現年 29 歲, 第三代老闆張智豪接力。大學就讀化工 系,同儕畢業後紛紛進入高科技公司就 業,他卻反其道而行,撐起爺爺奶奶留 下的店舖,意外看見艋舺不一樣的風景。
2
1 協興蛋業店內環境相較於傳統蛋業更加光鮮明亮,張智豪希望 透過這樣的裝修設計讓更多年輕人願意接觸傳統市場。 2 張智豪給予在地組織對於社區導覽活動設計的建議,他希望自 己不只是被導覽的店家,也是社區博物館的夥伴之一。
R epo rt
食安問題環環相扣,傳統產業責無旁貸 「 那 時 候 想 法 比 較 天 真, 想 說 回 來 接 觸, 可 以 知 道 長 輩 經 營 這 間 公 司 5、 60 年到底要跟大家表達的是一個什麼樣 的概念,想要讓大家知道是什麼樣的東 西。」張智豪說。 大四那年,奶奶無預警過世,從小由 阿公阿嬤一手帶大的他,起了「回家」 的念頭。接手初期跌跌撞撞,父執輩的 不解,認為大學四年接受科學化訓練的 年輕人,不應放棄高薪回來接觸基礎且 低門檻的傳統產業;在外也不斷受到質 疑,覺得一個年輕小夥子,什麼都不懂 的情況下回來能做什麼改變 ? 面對否定, 張志豪沒有退縮的打算,直球對決,用 熱情在市場裡衝撞出一份「認同感」。 接手協興蛋業初期,張智豪發現,近 年臺灣食安意識逐漸抬頭,大眾卻對每 天接觸到的「雞蛋」不了解,無論是雞 隻的飼養方式、環境、飲水,甚至是動 物用藥,都是環環相扣的。他憶及某天 和爺爺在家裡看見新聞報導著油品問題 事件,爺爺氣憤地說:「自己都不敢吃 的東西,要怎麼賣給別人?」這句話如 雷灌頂,打在張智豪心上。秉持爺爺的 信念,張智豪認為,自己繼承的也許是 一個傳統產業,但是背後更深層的意義 是一種「責任」— 要讓消費者安心。「如 果每個人都能踏實的將基礎東西做好, 那麼臺灣往後發展絕對會越來越好。」 張智豪提到曾有位媽媽,困擾著孩子 異位性皮膚炎過敏的源頭疑似來自雞蛋。 於是建議她挑選店裡有檢驗認證的雞蛋
回家食用,幾個禮拜後,媽媽捎來好消 息表示孩子吃了不會再過敏了!為讓每 個人都能安心享用雞蛋,他亦做足功課, 發現有些小朋友會對麩質、穀類過敏, 而養雞的飼料或是動物用藥,或多或少 都影響了雞蛋的品質。 「其實以前沒有遇過我也不懂,很多 客人來這邊會跟我回饋,漸漸地他們也 覺得你的蛋很新鮮,會再回頭購買,對 我來說這是一種肯定。」 與在地組織合作,弘揚傳統的價值與精神 回到社區,在與烘焙業者合作過程 中,他發現許多沒賣完的麵包會被丟棄, 和員工討論過後,決定將它作成食物銀 行,把多餘的麵包分享給有需要的人。 開始投入社區服務,也認識了不同在地 組織,如「臺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 當時協會想在萬華合作導覽,起初抱持 著較為保守的態度,經過多次接觸與討 論後發現「傳統的精神你不講,沒有人 知道你堅持的價值是什麼。」也因此慢 慢認同這些在地組織的導覽及介紹,確 實讓外地人有機會認識不一樣的萬華, 同時也為社區帶來新的活力。 對於未來的經營方向,張智豪則說: 「我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把雞蛋的知識帶 走,所以像我們粉絲專頁的經營,上面 不是打廣告,而是針對一些時事議題, 我們會用比較專業的角度分析,在這樣 的情況之下你要如何挑選好蛋,這對我 來說是初心,也是未來努力的方向。」
Report
蔡寒筠於大可居青年旅館地下一樓的展演空間「大可樂 Duck Lab」向大眾介紹與「臺灣夢想城鄉營造協會」 合辦的「大可居夢想共食計畫」。
大可居青年旅館—蔡寒筠:「觀光產業不 是單一產業,唯有與在地共生共榮才能長 久」 「大可為創意開發」共同創辦人—蔡 寒筠,過去在藝文領域擔任策展人、活 動企劃;另一位共同創辦人洪淳茹的專 長則是商業不動產開發,公司旗下已有 大 可 居、 大 可 樂、 大 可 食、 大 可 物、 大 可行等品牌實際運作。
次,提及這段創業歷程時則說:「創業 就像旅程,即使有旅伴一起去同樣的地 方,但兩人看到的風景、體會一定不同, 每天都會面臨要去哪,旅程要不要往下 走,創業也是如此,你要與夥伴不斷地 討論、爭執、修正後繼續走下去。」
大可居青年旅館結合住宿與複合式藝 文空間,串連在地團體及臺灣文創品牌, 以多元化的方式經營青旅。蔡寒筠說: 「大可居的核心價值就是促進人跟人之 間的交流,我們希望透過大可居這個平 臺,將臺灣的在地文化傳達給國內外的 朋友。」
為 什 麼 選 擇 萬 華? 蔡 寒 筠 逗 趣 地 表 示:「 因 為 萬 華 地 靈 人 傑 啊!」 本 身 是 臺北永和人的她,之前對萬華並不熟悉, 直到踏進來後才發現這裡不論是傳統文 化、美食小吃都相當豐富,以地域性及 交通便利性對青年旅館而言無疑是加分, 而且萬華朋友熱情的本質,對於大可居 想推廣臺灣文化更是一大助力。
公司營運至今已有三年,喜愛旅行的 她,二十五歲之後就規劃每年要出國一
連結多元社群,打造一間與在地共好的青 旅
R epo rt
「 蔡寒筠提到,當初會做青年旅館, 就是希望它是一個可以讓大家交朋友的 地方,在大可居的地下一樓,還規劃了 展演空間「大可樂 Duck Lab」,不定期 舉辦藝文展覽、講座、活動,希望透過 這個空間傳遞多元的生活樣貌,把不同 的人聚集在一起,彼此互相交流、交換 資訊,藉由旅行、音樂電影、藝術展演 以及在地串連,每個人都可以在這裡體 驗生活的不同層次。 經營青旅的同時,他們更實踐了在地 串連的理想,曾與萬華在地組織「臺灣 夢想城鄉營造協會」一同合辦「大可居 夢想共食計畫」。由協會輔導的經濟弱 勢族群擔任導覽員,帶旅客到萬華三水 市場,介紹市場歷史、店家背景及臺灣 食材,讓旅客認識在地飲食及歷史文化。 除了提供國內外旅客深度、有意義的文 化體驗,也希望藉由活動,讓觀光收入 留在在地,創造消費利潤共享,提升在 地店家的實質營收。 作為一家青年旅館,蔡寒筠認為觀光 產業不是一個單一產業,只要自己好就 好,而是希望一起合作的夥伴、附近的 店家可以一起更好,大家收入如果提高, 也會讓整個區域經濟同時提升,唯有與 在地「共生共榮」,大可居才可以長遠 走下去。 進入社區,從認識地方、尊重在地開始 近年來,在政府政策的推動下,地方 實踐逐漸被各大學所重視,大學教師帶 領學生走入社區的案例快速增長。也因 此,大學與社區之間如何建立起緊密的
連結與合作關係,正是師生們在進入社 區的過程中,需要正視且面對的事情。 三個店家的老闆,在萬華實踐個人理 想的過程中,除了秉持最初的信念,行 有餘力,不忘連結社區的人事物,創造 更多「共好」的契機。問起他們對於青 年學子想做社區營造,或是進入社區服 務有何建議,他們不約而同提到要從「了 解」與「尊重」開始。 辜凱鈴認為做這件事情的時候,要了 解自己想做的是什麼部分,可以先參加 有興趣的組織活動,或是參與志工,再 考慮是否加入。張智豪則建議,做這件 事要有耐心,投入前必須先了解地方的 風土民情及文化背景。蔡寒筠認為,無 論做社區營造或社區服務,人跟人的關 係必須先建立好,必須尊重不同人的想 法,而不是自己覺得這個地方應該怎麼 樣,就要朝著這個方向走,重點是如何 透過不間斷的溝通、討論,進而達成共 識。 其實,每個社區都有各自存在的問題 與先天條件,在進入社區前,事前功課 若沒做足,僅憑一股熱情,往往因為不 了解當中的細節與複雜的人事利害關係, 而處處碰壁。無論在地人士或外部組織, 對於想為地方社會貢獻心力的人而言, 如何找到適切的合作關係與切入點,進 而創造社區共好精神,是需要不斷重新 思考的問題。
採 訪 � 報 導
o2
來回穿針引線,織出公部門與校園的合作網 ——臺南市中西區區公所人文課課長 洪琬怡 眼前說話輕柔,笑容如蜜的洪琬怡,是臺南市中西區區公所人文課課長,也 是深愛府城文化的臺南女兒。我們在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學生舉辦的「佛系 影展」初次見面,聆聽她在檯上,談著起初橋接同學與店家,到一部部紀錄 片產出的欣慰。 第二次見面,她說「人文課」在縣市合併後正式從民政課獨立出來,主要 負責的業務包含社造、文化、觀光、人文、教育和體育。要在緊縮預算內, 推廣與協助在地文化發展,著實不易。「這也是為什麼我喜歡跟學校一起合 作。會有一些資源的流通。否則有時候你單打獨鬥,就沒辦法那麼深入。」 洪琬怡含蓄著笑答。 會有「佛系影展」的誕生,需要回溯到 105 年中西區的社區營造計畫。曾 看過新竹縣社區影像培力產出近百部紀錄片,洪琬怡心想中西區絕對有更多 故事讓居民親自述說,於是找到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曾 吉賢老師協助授課。同年,曾老師準備在成大創意三角洲計畫開課,一句「妳 覺得如果要跟學校合作,以結合影像的方式,會希望在中西區做什麼?」促 成年輕學子重新認識臺南的佛具街與產業,也讓公部門與學校之間有了一次 平實的合作經驗。 達成共識後,為使課程執行順暢,洪琬怡與家裡經營燈籠香舖—昭玄堂的 同事,逐一拜訪民權路佛具店家告知目的。像是針線於成大和店家間來回穿 引,一頭她以公權力的身份博取信任;另一頭,她熱切希望師生善用專業, 年輕世代能深刻理解與紀錄,使佛具產業深厚的文化歷史再次被世人看見。 深談近兩個多小時,這次對談顛覆過往對官僚的印象。洪琬怡柔軟而堅定 的回應「公部門與地方的關係,不見得要這麼僵化。我們是真心為了地方文 化,需要大家彼此幫忙。」至於還會和教育單位繼續合作嗎?她則露出招牌 笑容,直言一定要繼續!守護臺南中西區文化之必要,不僅是職責,亦是臺 南女兒一生懸命的志業。
R epo rt
洪琬怡課長與學生分享自己是如何與地方耆老、職人打交道。
採 訪 � 報 導
o3
成功大學:府城佛系影展 | 活動報導
今年六月初夏之際,收到一張來自國立成功大學,上 頭 印 有「 佛 系 影 展 」 字 樣, 以 及 寫 著「 良 辰: 六 月 十九日」的詩籤,於是我們決定循著上頭線索,前往 指示地點:臺南市中西區區公所一探究竟。 抵達現場,沒有廟宇常見的香煙氤氲,反倒是桌上陳 列了一道道臺南美食。這張詩籤究竟是什麼?原來是 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府城佛具產業影像脈絡研究與 影像紀錄」課程學生舉辦的「佛系影展」邀請函,邀 請大家認識這群年輕人眼中「臺南市民權路佛具街產 業」的歷史脈絡。
R epo rt
用影像語言,勾勒出受訪者最真實的樣貌
信仰背後,妝冶神佛的匠人們
「府城佛具產業影像脈絡研究與影像 紀錄」這堂課,是由「臺南藝術大學音像 紀錄與影像維護研究所」曾吉賢老師,與 「 成 功 大 學 台 灣 文 學 系 」 游 勝 冠 老 師, 在 106 學年於成大開設共上下兩學期的課 程。上學期主要偏重「理論」的探索,訓 練影像剪輯的邏輯;下學期則開始和受訪 者密切接觸,學習與陌生人建立信任感, 且於上課時帶回階段性的拍攝畫面,老師 從旁提點學生缺漏了哪些鏡頭,呼應上學 期教授的影像語法,敦促同學利用畫面串 接,將故事說得完整。
「既然影展取名為「佛系影展」,紀 錄片內容顧名思義即與神佛有關。同學們 在短短半年的時間,走訪臺南佛具店家聚 集的民權路,練習與商家「交陪」,突破 彼 此 心 房。 而 臺 南 是 全 臺 寺 廟 最 多 的 城 市,許多廟宇的建築、佛像皆擁有百年歷 史。 學 生 們 探 索 的「 民 權 路 」, 自 明 清 時期以來,便是百姓集中居住的鬧區,加 上 周 圍 聳 立「 祀 典 武 廟 」、「 臺 灣 首 廟 天壇」、「風神廟」、「辜婦媽廟」等香 火鼎盛的廟宇,自然吸引製作佛具的店家 聚集,形成民權路佛具商家林立的特殊街 景。
「老師教導我們,如何用沒有語言的 影像去把一個故事說出來。」目前就讀成 大台文系的蔡同學,為修習一整年的課程 下了如此註解。對台文系學生來說,一直 以來的專業訓練,大都著重在文本的閱讀 和文字敘事上,學生拿起紙張即可將心內 所想,用筆墨展現出來;然而,當說故事 的媒材,從實際的「文字」,轉為抽象的 「影像」時,同學們又該怎麼去拼湊眼前 所見,與觀眾進行對話。對於選修這堂課 的台文系學生而言,這樣的敘事方式無疑 是全新的挑戰,為了讓學生練習用影像說 故 事, 老 師 甚 至 要 求 他 們 盡 量 不 要 透 過 「旁白」詮釋影片內容,而是藉由被攝者 的話語和影像畫面,呈現受訪者最真實的 樣子。
選修這堂課的 28 名學生,各來自不同 系所,他們分成五組,用影像紀錄了「左 藤紙藝」、「天興繡莊」、「國華雕刻」、 「成記錫器」和「永祥佛帽」五間具有不 同技藝的老店,一睹信仰背後,妝冶神佛 的工藝風采。 第一組同學紀錄片名為【繡來繡去】, 她們認為師傅穿針引線的手勢,像極魚在 水裡悠遊的模樣,因此以此形象命名。而 影片從「天興繡莊」的一天作為起點,藉 由老闆口述帶我們搭乘時光機,回顧他做 了 3 年 4 個月學徒的日子、繡莊全盛時期 的百家爭鳴,以及現在師傅們逐漸退休, 技藝面臨失傳的窘境。
R e p ort
第二組【尋神】,主角為「國華雕刻」 的老闆,他是位手藝精湛卻不善言辭的老 師傅。學生透過自己和老闆親友口述,輔 以雕刻神像的畫面,描繪出師傅低調、不 好大喜功的特質。也正是老闆有著謙虛的 性格,每當同學詢問師傅曾雕刻哪些作品 時,師傅總要學生親自到廟裡看一看,這 段 相 處 的 時 光, 除 了 讓 學 生 認 識 傳 統 技 藝,亦意外踏上了「尋神」的旅途。 第三組【帽號:永祥】從佛帽製作的 過 程, 帶 出「 永 祥 佛 帽 」 老 闆 的 生 命 故 事。影片中,同學詢問老闆:「為什麼店 名取作『永祥』?」,老闆回答:「店名 是媽祖婆取的」。也許冥冥之中,真的被 媽祖關照著。「永祥」兩字,逐漸取代師 傅本名,成為他最響亮的代名詞。影展當 天,永祥佛帽老闆、老闆娘融入其中,觀 看年輕人眼中的自己。同學向著前排的他 們說:「拍攝這部紀錄片,不只了解到佛 帽會依據不同的神明,有所不同。同時透 過老闆的分享,學習到他對工藝和傳統文 化 的 見 解, 也 得 到 長 輩 們 寶 貴 的 生 命 經 驗。」 第四組【錫緣】,同學部份未曾修過 上學期的課程。幸運的是,他們到「成記 錫器」拍攝,遇見熱情的老闆娘主動述說 關於「錫器」和「錫器產業」的故事,甚 至輾轉介紹製作錫器的工廠,讓學生得以 和師傅進行交流。同學訪問的錫器工廠為 家 族 產 業, 畫 面 上 年 輕 師 傅 專 注 敲 打 模 具,同時用心回覆學生問題,也讓觀賞者 從螢幕中,感受到新世代職人渴望保存傳 統技藝的濃厚心意。
第五組【左藤紙藝】,同學以「父, 與紙」、「賦予,子」、「惋嘆」和「理 想與願望」,呈現「左藤紙糊店」老闆言 談間透露的意涵。提到紙糊,多數人會直 接聯想到喪禮燒給先人的紙紮。但是影片 中第五代老闆卻說,過去紙糊產業,是婚 喪喜慶皆會使用的物品。隨著時代演進, 第六代老闆接手後,傳統紙糊開始被大量 塑膠製品取代,促使新生代帶著傳統技藝 走向藝術創作一途。他們一生,與紙紮藝 術同進同退,自然不希望看見「它」消逝 於時間洪流。因此,產業轉型,像是賦予 全新任務,這對父子共同的願望,便是蓋 座佈滿紙糊的廟宇,讓每一代臺灣人認識 紙糊技藝,將它推向臺灣與世界的唯一。 影像紀錄過程中,看見青年與傳產的碰撞 「我覺得學生拍下的影片,某種程度是 在談青年與傳統產業對話的過程,某種程 度來說,畫出了一條很清楚的界線。那條 界線事實上也在談這個世代怎麼樣理解, 過去傳統產業它的樣貌是如何。」曾吉賢 老師在五組作品放映結束後,對臺下侃侃 而談。 推進「與傳統產業對話」的契機,始 於 老 師 課 程 的 設 計。 而 HFCC 計 畫 除 了 人文領域跨學科學習外,「場域」同樣是 重要核心。讓學生走出校園,實踐課堂上 的知識,提供了另一種學習模式,使同學 們更貼近在地。也因為如此安排,才有激 發不同火花的可能。
R epo rt
而同學策劃的佛系影展,無形促成了 跨世代交流的空間,觀賞者在咀嚼紀錄片 時 的 感 受, 會 隨 著 年 齡 差 異 產 生 不 同 滋 味。過去農業社會靠天吃飯,因此上一代 對信仰的依賴,遠比年輕人多出許多,他 們盼的,是全家人的溫飽、是孩子能夠平 安長大;然而,新世代青年出生在資源充 沛的當今,以至於對廟宇文化的認識相對 陌生。所幸這堂課有「臺南市中西區區公 所人文課」牽成,幫助同學走入民權路佛 具街,與雙手佈滿厚繭的老師傅對話,並 記 錄 下 他 們 眼 中, 最 直 觀 的 在 地 傳 統 文 化。 「每一個工藝後面,都有它的文化脈 絡、紋理,那都和地方的發展很有關係。 這個是同學們走出校園,可以直接碰觸到 地 方 知 識 的 方 法, 我 覺 得 是 個 很 好 的 機 會。」 擅 長 拍 攝 紀 錄 片 的 曾 吉 賢 老 師 認 為,拿起攝影機,就等於啟動與被攝者交 談的按鈕,是對話的過程、亦是世代互相 理解的橋樑。而這樣的經驗,自然拉近了 同學與臺南市民的距離、社區的距離、信 仰以及文化資產的距離。攝影只是一項工 具,畫面的好壞被視為其次。重要的是, 同學在大學四年裡,有機會和原本生命互 為平行的人事物接觸,並把這份感動內化 於心中,種下一粒種子,便已足矣。
透過影像傳承、典藏與倡議
在「佛系影展」現場,看著同學用自 身觀點記錄下與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佛具 產業,心中暗自感謝他們,為大家挖掘這 群隱身在城市中,守護民眾信仰的平凡人 物。不只是同學們學習運用不同媒材說故 事,在場觀眾,也隨拍攝者的鏡頭,看見 逐漸失傳的技藝及老師傅堅守傳統的恆 心。 五部影片,費時兩學期的奔走,學生 用紀錄片的形式,再現真實存在的過去, 發生於當下的事實,以及暫且無法預見的 未來。紀錄片看似平鋪直述,卻蘊含強而 有力的能量。一如曾吉賢老師所說:「紀 錄 不 再 只 是 完 成 一 部 片 子 的 作 品、 作 者 論,它還可以成為關心社會、重視邊陲、 重視許許多多你想要關心的議題的一種工 具。因此紀錄就顯得格外重要,它也成為 典藏當代,讓以後的人看見當代是什麼樣 子的一種很重要的方法。」
R e po r t
1
2
1 佛系影展大合照。不同年齡層的觀眾匯聚成一塊,形 成跨世代的交流空間。 2 「如何學會用影像說話,然後臉書不要只拍食物,應 該可以轉換成,對生活樣態的思考,或是內化成心理 的情緒,轉換成符號,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講都很有幫 助,即便只是一顆鏡頭、一個畫面,那都是表達自己 的一種方法。」曾吉賢老師,在台上對著同學期許著。 3「帽號:永祥」紀錄片中的主角,驚喜現身影展現場。
3
採 訪 � 報 導
o4
東海大學: 紅土綠食成果聯展《手掬紅土,共創食農育》| 活動報導
你見過植物種在紅土上的景象嗎 ? 我們平常所見的紅土,多半是在 校園操場上,學生跑步時揚起紅色塵土的模樣。然而,位於臺中市大 肚山地區的東海大學,曾經也有一處荒涼的紅土地,被棄置在校園的 一角。之後,在東海「紅土學院計畫」的建構下,從無到有,整出一 畝畝田地,逐漸形成「東海生態農場」的基底。 如今三年過去了,這片貧瘠的土壤受到不同課程的滋養,長出許多嫩 綠的枝芽,並成為「食農教育」的重要基地!這些年的辛苦點滴,亦 在今年 6 月中旬,以「紅土學院計畫成果聯展」形式展出,他們要大 聲說出,東海不只翻轉了紅土無法種植的貧瘠形象,同時也翻轉了校 內的教育現場。
R e po r t
1
1
2 1 參與聯展的紅土學院師生。 2 紅土學院的發展時間軸。
師生成果,隨著紅土中的種子一起發芽 紅土學院聯展,主題圍繞在東海師生 的三年課程成果,他們的策展團隊,是由 工業設計系的陳明石老師帶領【產品環境 設計】課程學生進行策劃,相較過去設計 產品所接觸到的,都是沒有生命的材質, 這次他們運用了來自東海生態農場的蔬 果,作為聯展主視覺,像是海報上每一株 飽滿的果實,都讓人看見農場旺盛的生命 力,也突顯了東海紅土計畫的豐碩成果。 聯展會場的牆面上,有學生佈置的時 間軸,訴說著 2013 年至今(2018 年), 生態農場與紅土學院計畫共同成長的軌 跡—從翻土、撿石、鋪布、耕耘到種植, 連結著計畫底下每一堂課程至農場實地 作業,讓學生親自感受土地孕育食材的不 易,然後把這份反思,帶回課程中每一位 參與的師生。
另外,他們也成立「綠領袖團隊」, 核心培育對農業有興趣的學生,從週遭社 區為起點,向外推廣綠色、健康、環保及 永續議題,並嘗試深入田間管理、推廣農 場蔬菜會員專案、配銷等真槍實彈的經營 方 法, 期 望 未 來 農 場 能 在 校 園 內 自 主 營 運。 不同課程種植在生態農場的知識養分, 使這塊田地日益肥沃,一如東海大學林良 恭教務長所說,當今的社會需要「二十個 臺灣」才能滿足民眾對資源的需求,因此 他們希望可以解決臺灣與「食、農」相關 的社會議題,讓我們更珍惜每一分資源的 得來不易,同時這也是回饋大自然的生命 教育。紅土課程改變了既有的學習模式, 打破學校和外界的結界,讓食農教育隨著 農場的種子,隨風飄揚,隨處滋長。
R epo rt
課程連結農場,灌溉出食農教育重要地 師生所播種出成果,自然引來外部單位 洽談合作,例如:紅土學院受到臺中市城 食森林計劃委託,開著「行動書車」前進 小學,車門打開,展示著內部裝載的縮小 版生態農場,大學生們一邊帶著食農教育 的知識到小學做推廣,小朋友一邊用小小 的手與土壤進行難得的親密接觸,這對成 長在都市的孩子們來說,是一項十分難得 的體驗,而來自四面八方的單位資源互相 交織在一起,也是彼此向下扎根,抓緊了 食農教育議題的重要性。 生態農場,是學生深刻體驗農作與自 然的場所,然而回到課程方面,同學又是 如何將反思帶回教室呢?在聯展開幕的分 享中,社會系老師張育誠老師提到了他在 教學上的困擾:「社會系學生畢業之後, 有哪些可能?」雖然課程的經營訓練以商
學院的標準教學模式為主,但是「這整個 過程如果以業界的標準來說是完全不及格 的,那我為什麼還是要花一整年的時間做 這些?」 這兩堂課是上、下學期合併的課程, 上學期主要讓學生了解社會企業、社會創 新的概念,且導入商業管理的模式,去深 入瞭解社會需求,並提出針對紅土農場的 企劃案;而下學期,學生多了實際操作的 機會,他們以一套名為「憨吉去哪裡?」 的食農教育教案設計為基礎,主動和臺中 市國安國小合作,並將自身於生態農場的 農耕經驗,轉化成繪本教材,設計兒童圖 卡 遊 戲、 企 劃 田 間 體 驗 以 及 鮮 蔬 料 理 行 程,舉辦「東海生態農場一日農情憨吉活 動」。無論是在策劃活動,或是活動進行 的過程,透過實際操作,學生真切感受到
Report
規劃活動的不容易。 隨著這些親臨教學現場的日久耕耘, 張老師得到了他的答案—「因為我希望在 整個活動的過程裡面,可以試著長出些什 麼東西來」─透過這種嘗試性的實踐,能 縮短學用上的落差,學生透過這門課程的 學習所拼湊起來的經驗,是在未來任何一 個生命經驗中都能十分受用的。 建築系的彭康健老師在 104 學年第二 學期開設了【動力博雅:農場角落設計工 作營】,這門課程的突破,也帶給彭老師 十分深刻的體驗:彭老師首次帶領非建築 系的學生,而且恰巧清一色都是女同學, 每位學員親手堆砌磚頭,一塊一塊完成手 作成品。這不只是學生跨了專業領域的學 習,老師也跨了專業界線的教學,學習指 導非本科系同學。學生在課程中回饋到: 「完成一件作品真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情, 不 管 是 自 己 構 思 作 圖, 還 是 尋 找 材 料,又或者是動手實作。過程中有辛苦, 有喜悅,有迷惘,有堅持……達成自己的 一個成就,收穫一份滿足感」。另外,也 有 同 學 打 趣 的 提 及:「18 年 來 從 未 體 驗 或想像過這樣的場景,俗話說,認真的女 人最美麗。我想炎炎烈日下,揮汗如雨的 我 們 一 定 很 美 吧!」。 在 逗 趣 回 饋 的 背 後,也道出實作課程的不容易,彭老師回
憶起在一次戶外的課程中,一位同學不小 心引來虎頭蜂,引來一陣騷動,所幸同學 們穿著的牛仔褲成為保護她們的物件,沒 有造成嚴重受傷的情形。這樣令人心驚膽 顫的情況,使得戶外實作課程充滿了不確 定性,也比待在教室上課,需要做更多的 準備。但相信這些經驗,會是師生們幾年 後回想起來,心中暗自對自己說:「還好 我大學有參與這堂工作坊」,這樣特殊的 回憶。 來自日文系的林珠雪老師,也曾在紅 土學院計畫下開設了一門【台日交流實踐 ─農食育中的語言實踐】,並邀請來自日 本九州地區的中野先生,到場分享有關農 作、產銷、食農教育的經驗指導,而透過 課程中的語言翻譯實踐,翻譯日本食農相 關的繪本給臺灣的小朋友,讓師生們反思 了「翻譯」這件事究竟是「翻譯了什麼」, 以及臺、日之間「食、農、育」課題的比 較與差異,學生期末成果則仿照日本《東 北食通信》及《中部食通信》的主題報導 模式,達到跨國、跨域的交流目的,也為 這門課程打下深厚的基礎,至今為止開課 了三個學期。 種下人文精神,喚起食、農、育議題
R epo rt
紅土農場秉持著友善經營的信念,倡 導 人 文 土 地、 在 地 農 業、 醫 食 同 源 等 構 想,並務實辛勤的執行著,我們也能從紅 土農場的時空建置上,看見東海大學師生 團隊的理念與執著。 來到校內偏遠的這一塊紅土地上,這 裡 建 設 了 多 座 溫 室 網, 以 及 許 多 露 天 菜 圃,還有一塊可供現場教學的戶外教室。 溫室網內的空間建置上,部份架空的 植作區,將植作的位置提高到大約成人腰 間的高度,這個構想不但方便於老、中、 青三個世代的農夫,能夠以站立方式進行 植栽作業,減輕身體的負擔,還能讓身障 人士的行動輔具(輪椅等)直接進入植作 空間,一方面讓他們也能夠一同參與這樣 的綠食理念,二來創造就業可能,既能輸 貧濟困,又落實平等人權。這種友善的建 置,也讓更多人們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中, 輕鬆愉快地享受植作的樂趣:對外可開展 與附近社區的連結,讓鄰里民眾一同來參 與紅土農場的耕耘;對內也加入了更多元 的人力與資源,無論是植物的種類,還是 食農育的教育想像,也讓這片紅土不僅是 逐漸覆蓋了綠地,更有許多溫馨的故事正
滋養著這裡。 在時間上,利用自然生態系的生生不 息,讓紅土農場以最自然的方式讓植物生 長,像是火龍果的植作方式,就是為了落 實最自然的生態理念,而不採用一般外界 以 LED 燈夜間照射,快速催花,達到大 量農作生產。農夫文軒說,紅土農場強調 「自然的生命週期」及「互補共生」的種 植方式,這是對於生態循環的堅持,而按 著 先 人 的 古 法 來 培 育 這 塊 土 地。 舉 例 來 說,紅土農場依循古法,以原住民族群經 常利用玉米與豆科植物的共生互補關係在 貧脊的土壤種植,因為豆科植物的根瘤會 進行固氮作用,將空氣中的氮氣肥沃於土 壤之中,再由玉米等主要作物吸收以滋養 成長,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類似的古法 也存在於美洲的印地安族群文化,被稱為 「印第安三姊妹」的玉米、豆科、南瓜。 也有這樣的互補共生關係,南瓜的大片葉 子還能覆蓋大面積土地以防雜草生長。這 種種植作法可以免去了化學的肥料與除草 劑的使用,也能以最少的人力得到最大的 種植效益,這對東海紅土這片土地而言, 是最有溫度的種植方式。
Report
這種時空上的共生共享,也不僅是在 整個設施制度本身,我們亦能時不時看 到附近街坊鄰里在這片紅土農田之間, 散步、遛狗、蒔花、除草的身影,這些 在 場 的 見 證, 都 是 透 過 這 片 紅 土 的 連 結,讓人與土地的關係更加密不可分。 因此,這裡不再是營養不良的荒田,而 是東海大學師生與附近里民的共創場 域,一個植下人文種子與土地關懷理念 的豐碩場域。 未來,在這片紅土農場的腹地上, 還將規劃東海小棧、智慧農場等設施, 讓農場能夠更科技化的經營管理及交流 平台的產學相長,更有企圖復育臺灣原 生種的野百合作為主要植栽,希望藉此 積極深化東海大學在食、農、育相關議 題上的重要性與影響力,這不但讓紅土 這塊場域的參與者能有更多不同的發展 可能,也呼應了近年臺灣逐漸重視食安 問 題, 期 望 達 到 觀 念 種 子 的 散 播 與 發 芽。
採 訪 � 報 導
o5
暨南國際大學 Seat 南方時驗室: 希望在何方?談馬來西亞政治變遷與同志運動發展|即時報導
「同志大遊行」,近年來已成為臺灣許多城市,每年固定舉辦的大型活動。 LGBT 族群與支持平權的異性戀者,上街揮舞彩虹旗幟,讓愛與勇氣在空中 飄揚。而「平權公投兩案 ( 婚姻平權與性平教育 )」也在今年 10 月 16 日順 利達標,綁定年底大選,離平權的道路又更近一些。 在關心島內平權議題之際,你曾注意過臺灣周圍國家 LGBT 社群現況嗎?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搖滾畢拉密計畫,為讓民眾了解 LGBT 於其他國家的處 境,便邀請來自馬來西亞怡保,目前在桃園同志服務中心服務,關注馬來西 亞時事議題、參與籌備淨選盟 (Bersih) 臺北場集會的—明越,來到東協廣場 SEAT 南方時驗室,向我們介紹馬來西亞的政治變遷,以及同志運動的發展。 SEAT 南方時驗室,是一處讓東南亞族群與臺灣人對話的空間。過去曾多 次舉辦飛地導覽及講座,如前次由長期關注東南亞移民工的「移人」團隊, 與大家分享我們所不知道的「臺灣裡的東南亞」,兩者都試圖創造出不同的 對話方式,運用實地探索甚至是報導書寫,化解族群之間的歧視與偏見。 明越一開場,即從今年 5 月,馬來西亞民眾用選票推翻長年執政的「國 民陣線」,由「希望聯盟」拿回執政權說起。談到「選舉」,他表示此次改 朝換代的關鍵因素,是來自人民求變的渴望,除首相貪腐外,選舉制度依舊 存在許多政治操弄,如:國民陣線政府將選舉日訂在週三,刻意降低選民投 票意願等。 為了爭取「乾淨選舉」,馬來西亞公民團體,便在 2006 年成立乾淨與 公平選舉聯盟 Bersih ( 簡稱淨選盟 ),與政府勢力抗衡,且於 2011 年發起「淨 選盟 2.0 人民集會」由人權律師安美嘉接任委員會主席。然而,在一次受邀 於「性向自主」鼓勵社會與 LGBT 族群對話的活動中,安美嘉被政府貼上提
R e port
倡性解放的標籤,遭保守人士以惡搞塗 鴉及文字對其性別進行攻擊。該事件的 發 生, 讓 更 多 人 意 識 到 性 別 議 題 的 重 要,進而主動關心,並站出來表達支持。 即便社會風氣日益開放,馬來西亞 政府仍承襲英國殖民時期的性悖軌法 ( 第 377A 條文 ),禁止違反自然定律性 行為,違者將被判處不超過 20 年監禁, 並可另加鞭刑。部分政治人物,如前任 首相,亦曾公開發表:「馬來西亞沒有 LGBT 的空間」。使 LGBT 族群之於馬 來西亞,每一步都走得艱辛。 身為馬來西亞 LGBT 一份子的明越 表示,很多人都欽羨著臺灣擁有豐富的 同志運動,但是在整理臺灣同志活動發 展歷程時,看見從最早的祈家威跑到法 庭欲公證結婚,一直到今天同志遊行已
舉 辦 到 第 16 屆, 這 些 並 非 突 然 發 生, 而是經過前人的努力,還有一些生命的 消逝,換來的結果。 面對馬來西亞同志的未來,明越期 望集結眾人之力,也許是條漫漫長路、 也許好幾年後才會看見改變,但總比站 在原地羨慕其他國家來得好。「馬來西 亞人才也不少,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做一 些,屬於馬來西亞自己的同志運動呢? 你開始做就會有一些希望」手持麥克 風,他在台上眼神堅定的說著。 分享接近尾聲,明越不忘推廣年底 的平權公投,呼籲臺下每一位觀眾返鄉 投票。或許同志議題與自身無關,但他 要大家謹記著「我們投下的每一票,都 決定了未來將生活在什麼樣的臺灣。」
採 訪 � 報 導 o6
臺東大學: 一口灶夜市《走吧,來一場身心靈飽足的夜市饗宴》|活動花絮
太陽西下之際,臺東下起毛毛細雨,正當我們一行人擔心一口灶夜市能否順利 舉行的同時,遠方隨即傳來陣陣食物香氣;夜幕低垂,飢腸轆轆的人們湧進這 個由藍白線條帆布搭起的小小空間,散發金黃色光芒,具分界作用的燈泡點亮 臺東大學的夜晚,宣告著「一口灶夜市」開始囉 !
一口灶夜市,是一起分享與交流的所在
夜市入口,有個寫著「一口灶」 的燈箱,向眾人揮手。一口灶夜市位 於「灶空間」旁,是由部落族人、師 生,一同使用傳統工法建造而成的場 域,這裡腹地不大,但仔細觀察,你 會發現每個攤位都有其別出新裁的巧 思,他們有些是學生,是民宿老闆, 是在地小農,是關心臺東的一群人,
帶著「一起來逗熱鬧」的心,來到臺 東大學同樂;放眼望去,持有各自特 色的攤位,令人猶豫著應該先去哪一 攤才好 ! 有擅長調飲的同學,親手調製的 臺 東 口 味 氣 泡 飲; 擺 著 大 型 人 臉 穴 道圖示,走近一看才知道原來是幫人
R e po r t
「點上痣」開運,顛覆想像的攤販;平 常 開 咖 啡 廳 但 攜 家 帶 眷, 來 夜 市 販 售 「馬告鹹豬肉大腸包」的市民……等, 夜 市 不 僅 販 售 美 食, 也 是 大 家 大 展 創 意, 向 來 往 民 眾 展 現 自 身 美 學 的 聚 會 所。而攤位陳設亦是出自於眾人協力的 成果,每每因應天氣,攤位的設計、技 術都是大考驗,這一天因為氣象報告可 能會下雨,他們必須就地利用鄰近的樹 幹,拉起遮風避雨的帆布,歷經多次測 試與調整後,摸索出兼顧實用也保留了 美感的模樣。這些有趣的店家,拉長人 們駐足的時間,攤商和學生互動熟絡, 於校園盡情揮灑創意,這裡不存在商業 化的氣息,反到替炎夏夜晚增添一股沁 涼的自在。 一口灶夜市,是一起分享與交流的所在 既然一口灶夜市,以「透過美學設 計與創意思維,翻轉大家對夜市的既定 印象」為號召,那麼除了整體活動設計 和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夜市還置入哪些 「美學」呢 ? 答案是—美產系卓淑敏老 師與學生帶來了戲劇文學之美的演出。 天光漸暗,卓老師對著麥克風,宣傳 第一場戲劇「物件劇場」即將開演。第 一組學生拿起上頭畫有表情的氣球予觀 眾選取,並要求模仿氣球上的表情,往 來的互動中,沖淡觀眾因害羞而穿戴的 保護色;「老人.狐狸」、「秦皇兵傭」、 「歡樂馬戲團」等光影戲,則是由學生
們自導自演,配合自己設計的道具與聲 音,在白色布幕後用影子說故事;還有 同學翻轉日本傳統怪談會之一的「百物 語」,他們於現場發起鹽巴和蒜頭,代 表驅邪,接著用詭譎的口吻,營造可怕 氛圍。觀看者屏氣凝神,直至故事結尾 才發現原來表演者說的是冷笑話,恍然 大悟的觀眾不由得此起彼落的笑鬧著, 現場氣氛熱絡不已。 歡笑過後,來到沈澱思緒的時刻, 一組同學拿著可愛布偶演出沈重的霸凌 事 件, 帶 給 觀 賞 者 感 官 與 心 理 上 的 衝 擊。學生們的戲劇表演,時間不長,但 在輕鬆的氛圍下,仍可嗅出故事裡希望 人們反思的議題,而現場學生使用自製 道具,搭配簡易舞台的表演,使戲劇彷 彿是融入生活的日常,在場的觀眾和不 經意走過的路人,都成為了演出的一部 分。 齊心協力,留下感動時刻 不只大學師生在場看的目不轉睛, 「物件劇場」最忠實的觀眾,絕對以跟 著家人參加活動的小小朋友莫屬。學生 們在一口灶現場設計了 3 個不同的展演 點,觀眾須隨不同表演者到指定位置觀 看,小朋友們便拿著椅子,跟著台上的 哥哥姐姐到處跑,聽故事時,專注的神 情,成為當天最可愛的畫面。 「物件劇場」結束後,身心靈滿足的 眾人一一散會,留下攤友與師生們,將
R epo rt
場地復原。在收拾精心布置的藍白線條帆 布時,天空忽然降起大雨,來不及躲雨的 大夥只好躲在帆布下,用竹子和手頂住帆 布緊縮在一塊,共享籌辦活動的辛苦、與 會者開心的表情和一起完成任務的甘之如 飴。這場大雨下的臨時,卻也讓這群夥伴 的心,彼此依偎得更緊密。
1
2 1 一口灶夜市入口,有個寫著「一口灶」的燈箱,指引民眾前進。 2 同學在現場拿著自己做的道具,演出光影戲。
採 訪 � 報 導
o7
國立中山大學 | 旗津社會開創基地
走進旗津社會開創基地,遍地的綠草和涼涼的微風吹拂,偶爾看見居 民晃動著雙手在廣場裡運動,如此愜意的景象可能會讓你羨慕起旗津 人,擁有一處這麼閒適的社區共享空間。 但是你知道嗎,在變身為旗津社會開創基地之前,它其實是個雜草叢 生,居民不敢靠近的荒廢之地。
R epo rt
旗津社會開創基地, 從荒蕪到成為社區共享空間 故事得從這裡說起 — 中山大學社會系接手「旗津社會開創 基地」前,這裡曾是居民口中的鬼屋。 荒煙蔓草隱藏的,是曾經作為單身老兵 和退休技工的安身居所—旗津海軍第四 造船廠技工宿舍 ( 簡稱技工舍 )。日治 時 期 以 來 便 持 續 作 為 軍 事 用 途, 經 歷 幾番更迭,最後成為軍方人員歇息的宿 舍。之後受到國家精實方案的影響,住 民被要求遷徙。時序到了 2012 年,這 塊承載許多生命故事的土地,卸下了任 務,卻面臨國防部拆除建物與植栽,夷 為平地的危機。 也許是技工舍的故事未完待續,不忍 歷史建物被人遺忘。在社區和民意代表 與軍方交涉下,國防部答應暫緩拆除技 工舍,移交予中山大學社會系接管。接 手後,社會系如火如荼投入基地調查及 社區參與工作。老師帶學生摸著石頭過 河,進入田野搜集資料,也跟居民搏感 情,為日後發展奠定基礎。
加入基地,並與高雄海洋科技大學造船 系合辦「木船實驗工作營」,找來技藝 深厚的木工師傅董明山先生進行技術指 導。老師傅從老照片裡頭探尋線索,和 學生在為期十天的工作營,成功復刻已 被現今遺忘許久的「舢舨船」。並且, 為了持續推展這些歷史文化,「舢舨船 文化保存中心」也正式於基地成立。 「我們一直覺得文化保存這件事情, 是 可 以 滾 動 很 多 漣 漪, 獲 得 關 注 與 迴 響。」團隊充滿熱忱的對外分享這個過 程。
1
然而一座小島,能提供多少故事待師生 挖掘 — 就在探索旗津的過程,團隊意外從一 張老照片開始發展「復興舢舨船計畫」。 與此同時,「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
2 1 這張從書上尋得的老照片,開啟了舢舨保存計畫,以及後續的創新活 動開發。( 圖片提供 / 西灣海洋 ) 2 2014 年由中山大學舉辦的一系列木船實務技術講座,由董明山老師傅 示範他以傳統精湛的木船建造知識,復刻了高雄港消失已久的舢舨船。 ( 圖片提供 / 中山大學「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團隊 )
R e p ort
他們在基地為地方文史所做的努力 逐漸發酵,產官學民的力量陸續挹注旗 津社會開創基地。其中,有賴高雄市政 府都發局與文化局聯合計畫向中央提案 「城市風貌修繕」一案所爭取的經費, 才能逐步整修基地大量的空間量體;國 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老師 吳瑪悧,則在過去技工舍廚房的原址開 展「舌尖上的旗津」專案,透過參與式 藝術,將該區域打造成「旗津灶咖」。 以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食」,引出 旗津在地的故事。從此旗津灶咖成為三 位一體的空間,是廚房、展場也是食農 教育的實踐場域。 團隊持續滾動和多方的能量齊力打破 以往軍事用地的肅穆氛圍。慢慢的,旗 津社會開創基地的八棟建築,開始被賦 予不同任務。例如:多功能翻轉教室、 旗津灶咖、修理咖啡館、兒童書屋、社 區協力木工教室、剩食盛食咖啡廳、代 間傳承中心及創新育成中心等,讓各個 年齡層都能進來基地各取所需。
旗津社會開創基地地圖。
發展社區與大學彼此成長的課程模式, 真實從常民文化找到社區的未來 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成為主要管 理旗津社會開創基地的團隊。之所以取 名為邊緣社區,源自中山大學所在的旗 津、鼓山、鹽埕區,早期是高雄發展的 源頭。隨著產業轉型和經濟重鎮移轉, 這裡過往的繁盛逐漸被遺忘,淪為邊緣 社區。然而,地方老舊沈澱的是說不完 的故事,既然中山大學想要改善地方邊 緣化的情況,除了修繕技工舍,又該從 何下手? 面對這個問題,看著計畫一路成長的 協同計畫主持人吳涵瑜表示,他們主要 透過兩門課,「社會調查與研究方法」 和「走讀旗津」,找出旗津需要改善的 核 心 問 題, 以 及 建 立 基 地 串 連 駐 地 人 員,由這三種元素構築社區關係。 首先是社會系的「社會調查與研究方 法」系列課程,師生親身浸潤於社區,
R epo rt
探詢社區議題並凝聚問題意識。在 反 覆 踏 查 和 訪 談, 彙 整 居 民、 在 地 組 織、里長等人的資訊後,從中找出解決 之道,藉由實際活動回饋給當地。團隊 不希望只有社會系學生貼近社區,於是 找來不同領域的老師共同開設「走讀旗 津」,有別於社會系從理論進入的視角, 課程帶著跨領域同學以導覽、體驗、書 寫、影像、工作坊等多元方式觀察社區, 貼近在地文化與理解社區需求。 當習以為常的生活空間,來了一群陌 生人與不知其用途的建築物,想必里民 一定會感到十分疑惑吧! 對旗津居民來說,「旗津社會開創 基地」與「中山大學師生」這兩者是陌 生且有距離感的,想要建立互相信賴的 基礎,需要長期經營和累積。因此,團 隊花時間深耕社區,陪伴也聆聽居民需 求, 透 過 共 同 舉 辦 來 交 陪, 團 隊 成 員 更 是 四 處 串 門 子, 猶 如 里 長 般 掌 握 社 區大小事,因此才慢慢被接受融入當地 生活。同時繼續撒網尋找夥伴,將投入 社區許久的社區工作者網羅進團隊中, 組織成「場域串接小組」,分散社區各 處,深耕自己有感的議題。團隊每兩週 開會,討論各自所見。隔週,又是另一 項討論的開始,只不過這次對象換成居 民,團隊主動告知預計執行的計畫,詢 問 里 民 在 意 的 問 題 為 何, 繼 而 合 併 兩 者,發展成可執行的專案,於場域試行。
要成功的中介媒合,必須先理解需 求與找到共識 「我覺得期前的整個規劃調查,是非 常重要。就是一步步的走到這個規模, 我們每個學期幾乎都開了十幾門課。基 本上就是讓老師和同學多方嘗試,用不 同的取徑來了解地方,後來有些試驗是 可行的,有些是不可行的。慢慢,才找 到三個著提之下可繼續執行的議題與面 向。 這 些 過 程 都 必 須 不 斷 跟 里 民 做 溝 通。」 逐漸掌握社區議題後,團隊密集討論 尋出好問題,然後開始規劃搭配的跨域 課程或工作坊。接著邀請夥伴於社區嘗 試,反覆確認是可執行的方案,再帶入 學校開設課程,在計畫實驗之下,目前 已將課程模組化為三個「微學程」。 只是,當課程的雛形出來了,要如何 找到老師們跨領域合作開課? 團隊深耕旗津,自然累積不少地方 需求與相關構想。但是如何啟動?他們 的做法,通常是主動與老師聊天,透過 對話,媒合老師與社區議題的共通性, 點燃對方心中的火苗,也做背後堅實的 後盾。「我覺得,你會去當老師其實某 種程度都有想做公共服務的心,要先滿 足個人需求,就跟馬斯洛的需求理論一 樣。滿足老師的需求後,他就會把公共
R e port
性展現出來」吳涵瑜說。 以書寫「技工舍老兵與技工生命故 事」的課程為例,就是依循該脈絡開設 而成。一次因緣際會下,國軍退除役官 兵輔導委員會向旗津社會開創基地租借 場地,作為活動使用。過去在戰爭與和 平紀念館擔任專任助理的李怡志,因為 聽了許多旗津人的故事,觸發想將老兵 與技術工作人員和技工舍之間的故事記 錄下來的念頭。便把握機會向在場與會 來賓留下聯絡方式,也放在心頭等待開 課機會。而計畫專案教師翁康蓉一直是 李怡志想要合作的老師之一,他曾於康 蓉老師的「生命歷程與社會鑲嵌」課程 發現別於以往看待事情的方法,也認為 這樣的課程十分適合帶著學生去思考技 工舍、老兵與整個政治變遷的歷程。幾 番討論後,雙方一拍即合,「生命歷程 與社會鑲嵌:技工舍專題」這門課,便 是這樣誕生的。 因為深入挖掘否赴的在地知識,計畫 更讓不同層級課程相互串聯,因此,在 地文物的復刻,也從舢舨船、船上的大 漁旗、到捕烏魚時的藏仔寮,成為一個 社區文化興業的軸線。此外,跨域團隊 還嘗試串接了三個學期的不同課程,發 展教師共學群,最後共同製作出旗津原 創在地音樂劇《大海的女兒》,並搬上 高雄文化中心演出,也返回社區公演, 重現居民過往的記憶;甚至在調查社區
1
2
3 1 「生命歷程與社會鑲嵌:技工舍專題」課程產出作品。( 圖片提供 / 中 山大學「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團隊 ) 2 《大海的女兒》於高雄文化中心至善廳公演劇照。( 圖片提供 / 中山大 學「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團隊 ) 3 山津塢團隊商品 ( 圖片提供 / 山津塢團隊 )
R epo rt
( 圖片提供 / 中山大學「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團隊 )
文 史 的 過 程, 發 展 出 創 業 團 隊「 山 津 塢」,將旗津的故事與即將消失的大漁 旗文化,從高雄帶向國際。 「我覺得場域機制有點像一個保證, 那個保證是說我中山大學來到這裡,就 是不會走。你要相信我們,我們可以攜 手 來 做 一 些 事 情。 我 覺 得 場 域 對 我 來 說,就是這樣。」團隊堅定的說,計畫 所開創的路徑,也替大學與地方共生開 啟新的可能。 所有活動都在這裡進行的時候,空間就 會活起來,真正變成大家生活的所在 採訪時,跟著李怡志走在旗津巷弄, 聽他說著地方從古至今的變遷,一路上 見他「王伯伯」、「陳奶奶」的與居民 打 招 呼, 不 難 看 出 彼 此 之 間 的 緊 密 關 係。 旗津在地文史,和老一輩的記憶,隨 著社會開創基地的修復,慢慢被找回。
基地也長成大家能在這裡共同成長和學 習的所在。從最初人煙罕至的狀態,轉 而 成 為 居 民 願 意 走 進 來 參 與、 一 起 共 餐、家扶中心的小朋友來此遊玩、里民 共同學習木作、聊天散步的社區空間。 團隊在基地設立的「津聲電臺」,也變 成 搜 集 在 地 聲 音 的 媒 介, 許 多 還 沒 被 挖掘的故事,未來就由社區里民自己來 說。 「慢慢地這邊我們希望形成的,是 我們『社會開創』的一個聚落。這個聚 落由中山大學作為一個平臺,不論是年 輕人、想要返鄉的人,或是非政府組織 (NGO)、或是想要在這邊從事在地議題 的人,我們都可以在這裡彼此合作互相 搭配。這是我們對整個旗津基地的願景 和想像。」未來計劃累積的經驗將繼續 開展發酵,慢慢擴大影響力。期許讓城 市成為一座博物館!
文 案 作 品
文 案 � 撰 寫
HFCC 107 年度期末成果發表 | 活動文案
〔 破 ・革 人文社會的跨領域冒險 〕 此 為 計 畫 最 後 一 個 大 型 活 動, 導 向 「 學 術 發 表 」 的 大 方 向 為 主 要 活 動 操 作。 夥 伴 學 校 將 分 享 透 過 計 畫 執 行 後, 教 學 與 行 政 體 系 的 改 革 創 新, 以 及 結 合 社 會 場 域 的 課 程 實 踐 方 式, 讓 各 類 型 的社會實踐計畫最為接續的參考。 經 討 論 後, 我 們 以「 岩 石 」 為 意 象 , 形 容 進 入 場 域 的 實 踐 者 挖 掘 田 野 內 涵 的 經 驗 , 以 及 人 文 學 院 創 新 轉 譯 文 化 的 過 程。 不 同 領域的師生,就像是星空中的微小塵埃,在浩瀚宇宙綻放光彩。
親近在地的土塊、依山傍水聚合而成;型態各異的我們,仿 若星空中的微小塵埃。身為人文社會學科領域的一份子,擁 有多元背景及不同理想,然而彼此皆是帶著勇於突破與革新 的精神,走在社會實踐的路上。當我們展現出人文社會科學 的深掘能力,與不同領域夥伴相互碰撞與磨合,濃厚的文化 底蘊將從歲月的岩層鑿出,把日常生活與傳統文化最為精緻 且動容的樣貌呈現在眾人眼前。 人文社會的跨域冒險是什麼?當我們走出教室、走進社會、 走進發生在群眾之間的日常,那些揮灑於其中的人文精神, 是你我都能共感的深度力量。
文 案 � 撰 寫
HFCC 107 年度期中成果發表 | 活動掛軸文案
〔 勇 闖冒險島 〕 此 次 期 中 成 果 發 表, 延 續 HF C C 第 二 年 計 畫 成 果 報 刊《 拓 報 》 冒 險 島 的 概 念。 以 平 易 近 人 的 文 字 及 插 圖, 呈 現 夥 伴 學 校 們 具 代表性的故事。
復刻消失文物舢舨船 舢舨船原為老高雄重要的民渡文化,早期可以於 高雄港或是愛河,看見舢舨船搭載民眾及貨物。 直至 40 年前,因時代變遷和政策改變,漸漸消失 在高雄人的生活與記憶中。而後一張老照片,開 啟了中山大學邊緣社區認同再造計畫「舢舨船復 興專案」,師生找到老師傅—董明山,偕同高雄 海洋科技大學造船系共同復刻旗津特有的兩噸重 「雙槳仔舢舨船」,並於愛河舉行試航儀式,重 現往年榮景。 新舊交織西市場 2015 年,成功大學創意三角洲計畫開設的「科技、 探索、西市場」課程,由歷史、電機、工業設計 三系進行跨域授課。師生並選定在日治時期全臺 灣第一座現代化、引入公共衛生概念的公設市場— 西市場,展開學習,透過文史踏查,結合使用者 設計及程式運用 APP,讓一般民眾及觀光客只要 在手機上下載,即能將西市場的歷史文化與價值 帶著走。同時在互相合作的過程,提供西市場文 化保存更多的路徑與可能性!
文史轉譯讓故宮更親民 政治大學轉注藝遊計劃與故宮博物院合作,將展 示區裡的文史資料,轉譯成各種媒介,拉近古文 物與民眾的距離。他們將同安船歷史結合數位遊 戲,帶入偏鄉寓教於樂;也把館藏史料,融入數 位新媒體,參與了故宮影片製作專案,亦學習製 作逐格動畫,讓「動物類」藏品在社群平台重新 被看見;學生還獲得難得的實習機會,一方面觀 摩博物館的策展及運作模式,同時投入活潑巧思, 賦予傳統文物展新的創意,在互相合作中激起各 種火花! 聲音採集記錄下時空的記號 你有多久沒仔細聆聽周遭的聲音呢?臺大食養農 創計劃開設了兩次的「聲景與聲音藝術」課程, 帶著同學前進「南萬華」、「紹興社區」與「大 橋頭」等地,要學生打開耳朵,重新認識與感受 「聲音世界」。不只要傾聽,他們還必須親身穿 梭於大街小巷錄製聲音,於期末剪輯採集到的田 野錄音,產出聲音作品 (Sound art)。這次不用實 體能看見的,介紹地方的文史脈絡,而是透過聲 音,構築地方故事。
在東協廣場感受文化匯流 鄰近臺中火車站的東協廣場,為東南亞移民 / 工 假日的往來據點。但對臺灣人而言,這個空間老 舊及充斥陌生文化,遂將此地視為畏途。而後「國 立暨南國際大學—搖滾畢拉密計畫」進駐廣場三 樓,將老舊空間再生,打造成「SEAT 南方時驗 室」,搖身一變為文化、經驗、對話、和認同意 識的互動空間,讓移民 / 工的身影與聲音能被「真 正」看見與聽見。
來灶空間品嚐生命交流的饗宴 臺東大學 'avuwan 灶咖計畫為探討多元飲食文化, 便邀請在地阿美族藝術家帶領族人及師生,於校 內扛木頭、拌水泥、蓋茅草,打造阿美族的傳統 工寮「搭蘆岸」建築為「灶空間」。如同計畫座 右銘「身體在語言前面」,學生透過身體勞動, 更趨近他人文化的生命經驗,同時鍛鍊他們獨立 思考的能力。大夥也經由這個空間,烹煮、分享 食物,圍坐在爐火前享受人與人交流的時光。
以人為本的智慧農場 東海紅土學院計畫所建造的生態農場,是一處擁 有一座高床架、七座溫網室與一座育苗室富有生 命力的空間。他們在其中一座高床架溫室設有智 慧農業感測模組,利用數據掌握農場品質。這一 切皆是為了倡導人文土地、在地農業等,致力推 廣食農教育。並且特別將植作的位置調整至老、 中、青和身障人士,舒適的高度,綠食理念不分 你我!用人文關懷的精神,在這片曾經貧瘠的紅 土,灌溉出嫩綠的枝枒。 在樂齡沙龍預見高齡 位於北投山區的陽明大學活躍高齡計畫,從 2017 年開始,展開「樂齡沙龍」活動,邀請各領域專 家學者,帶來如探索超高齡社會樣貌、高齡者身 心靈狀態等主題式座談。為體恤長者爬山的不便 利,於是將活動辦在鄰近陽明大學且貼近社區的 「惠蓀咖啡館」,促成社區長者、師生與專家學 者間的對話,同時讓同學離開校園,看見更真實 的高齡者活動環境。
文 案 � 撰 寫
HFCC 學生團隊跨校交流工作坊 | 活動名稱、文案
〔 青春自造式 〕 此 次 工 作 坊, 以 高 中、 大 學 師 生 為 主 要 參 與 對 象, 並 邀 請 夥 伴 學校師生,前來進行跨領域課程分享。 進 行 活 動 名 稱 發 想 時, 想 到 不 同 領 域 學 生, 在 課 程 相 互 激 盪 共 同 創 作 的 過 程, 如 同「Maker」, 親 手 實 作 予 想 法 具 體 化 。 而 對 這 群 年 輕 學 子 來 說, 青 春 是 他 們 的「 現 在 式 」, 對 每 位 參 與 計 畫 課 程 的 學 生 來 說, 也 是「 自 造 式 」。 因 此 決 議 將 該 活 動 名 稱,命名為「青春自造式」。
面對快速變動的世界,未來人才需要具備什麼能 力? 6 組跨域團隊、3 位跨界業師現身與你暢談 下世代的自造現場,一起激盪跨域整合能力,迎 向未來變局。
社 群 經 營
社 群 � 經 營
HFCC FB「人文臺灣」粉絲專業經營
文字發想 | 貼文企劃|活動宣傳
「人文臺灣」粉絲專頁為 HFCC 計畫向外推廣及分享人文社會科學跨領域精神之 平台。接手該粉專之初,粉絲人數為 1000 多人,直至計畫結束成長到 4126 人。 主要由我與採編組同事 2 人負責營運及討論相關貼文事宜,協助粉專運作。 期間搭配活動,策劃系列宣傳,以不同形式轉譯計畫價值,讓看見資訊的受眾能 夠輕鬆的認識 HFCC 和活動內容;也參與各校活動與課程,撰寫成即時報導,予 平台粉絲分享;亦試圖把艱深的計畫內容,製作成有趣的圖文,用平易近人的方 式與粉絲進行互動。
〔 H F C C 青春電台 〕 HFCC 計畫參與系所以「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為主要對象,希望藉由跨領域課 程合作方式,讓更多人看見「文組」的價值。而我們有感於社會仍普遍抱持「重 理工、輕人文」的態度,因此企劃「HFCC 青春電台」系列貼文,模擬電台聽 眾來信 / 回信的方式,搭配附有歌詞的圖片,期望產生共鳴。
貼文企劃總文案: 你是否有過因為一首歌而感動落淚,或者因為一首歌而從悲傷的情緒走出來。而 你的故事裡是否也有那麼一首歌呢?正值青春的你,時而叛逆、時而瘋狂、時而 文青,卻又時而徬徨。你的煩惱,不一定有人懂,卻總有一首歌是懂你的。在《拓》 報裡發生的故事,也許其中就有一個是你的曾經或現在的煩惱。歡迎大家分享屬 於你的小故事並與我們分享!
〔 《 拓報》特別企劃:HFC C 嘗試集 〕
此貼文為 HFCC 第 二 年 計 畫 成 果 報 刊 《 拓 報 》 的 宣 傳 系 列 。 我 們 挑 選 報 刊 裡 「 冒 險 島 」 三 個 場 景, 像 大 家 解 釋 當 中 的 含 義, 也 想 要 引 起 民 眾 閱 讀《拓報》的好奇心。
貼文企劃總文案: 翻開《拓報》第一頁,映入眼前的是多采多姿的冒險島地圖,繽紛熱鬧的島上風 光,讓許多人不禁好奇「這座冒險島到底在哪裡呀?」、「島上那些可愛有趣的 人事物,究竟在描繪什麼事情?」這些都是讀過《拓報》的朋友們最常私訊小編 的問題。 其實冒險島上的每一個圖案,都蘊藏著故事,也是 HFCC 計畫中每個夥伴學校正 在發生的事情喔!本單元的「拓報特別企劃」,我們特別挑選了冒險島上的三個 場景「一口灶夜市」、「自煮巴士」以及「牛進大學」,打造出 HFCC 系列嘗試 集錦,深入解析這些場景的關鍵特色,以及背後所呈現的意涵,幫助你更快理解 每個圖像蘊含的精華內容與知識含量! 冒險島上究竟還有哪些有趣的事情,是你不知道的呢?請鎖定本單元的「HFCC 嘗試集」,一個類似 HFCC 維基百科的特別企劃,帶你深入探索冒險島!
攝 影 作 品
攝 影 � 作 品
〔 影像企劃 〕 HFCC 107 年度期中成果發表「青春自造式」|學生論壇 ht t p s : / / www. you t ub e . c om/ w a t c h? v =p XZ jhT__Kq g
HFCC 107 年度期中成果發表「青春自造式」|移地導覽與手作體驗 ht t p s : / / www. you t ub e . c om/ w a t c h? v =z Lq z 6 1 P Z 4 p w
Humanities X Field X Co-Creation 劃 破 學 習 界 線 翻 轉 場 域 新 想 像 | 一 起 聽 聽 八 校 團 隊 夥 伴, 在 田 野 中 開 創 的 空 間、 發 掘 的 故 事、 串 起的連結 ht t p s : / / www. you t ub e . c om/ w a t c h? v =Gfx v D7 c BXS 8
〔 參與實體書冊作品 〕 《 拓報 》 ht t p s : / / is s uu . c om / hc g o/do c s/ ______
《 跨・場域|我們的場域實錄 》 ht t p s : / / is s uu . c om / c hu b . n c k u 2 0 1 5 / do c s/ hfc c _______
Thank you for your pat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