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
国大 2022/2023
愿景 引领世界,形塑未来
使命 教育、启迪、改造
核心价值 创新、坚毅、卓越、 尊重、诚信
新加坡国立大学立志成为一个集学者、研究员、教职员、学生和 校友的活跃社群,以创新与企业精神为信念,共同打造一个更美 好的世界。 对人才的重视,是国大办校的重要基石;我们势必在这一核心基 础上,全心投入优质教育、开展影响深远的研究项目、打造高瞻 远瞩的新企业,使新加坡国立大学真正成为一所为国家与社会服 务的顶尖大学。
这就是国大
教育革新 焕发活力 作为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一直以提供全方位又扎实严谨的教 育为荣。国大致力培育一代又一代思维敏捷、应变能力强的毕业生,以投入技能需求日新月 异的工作队伍,迎接瞬息万变全球环境所带来的各种挑战。 重塑教育已然融入我们的基因。 在国大,我们积极以革新路径实现教育理念,如辟设国大海外学院、海外交换生计划、以及 双学位、联合学位与并行学位课程,让学生有机会远赴世界各地吸取实际经验,开拓全球视 野。我们还通过校园内的寄宿型学院,鼓励学生之间展开深入结合生活与学习的互动交流, 同时也大力提倡终身学习,帮助成人掌握新知识和技能,促进个人和专业的发展。
人人负担得起的变革式教育 国大提供的教育不仅能让人拓宽思路, 还能改变命运。经加强的财务援助计划 现可帮助来自低收入家庭的新加坡籍全 日制本科生支付全额学费。 每年额外拨入财务援助计划的1500万新 元,也将用于资助学生的生活费、校内 住宿和海外交换课程的费用 ,确保所有 学生,无论其经济背景如何,都能在就 读于国大期间获得全方位的学习体验。
2
每年本科生的入学人数为
30,000人 – 占新加坡*大学总入学人数的 最大份额(>40%) * 根据新加坡教育部2016 – 2019学年六所公立自治大学 的总入学人数数据。
启动跨学科和灵活教育模式 要解决当今错综复杂的问题,需具备整合多学科知识的能力。拥有跨学科的思维和观点, 可让人灵活应对当前快节奏工作环境的各种变化。 国大为推动跨学科通识教育而设立的多所跨学科学院就包括:
人文与理学院
设计与工程学院
人文与理学院为来自文学暨社会科学院和 理学院的学生提供一个更丰富多元的学习 体验。学生将有机会跨学院选科以及使用 两所学院的设施,这将为他们提供一个扩 大跨学科学习和掌握跨领域专长的机会。
报读设计与工程学院的学生将有机会同步发 展工程和设计的专长,让他们在规划自己的 学习旅程时有更多选择,还有更大的广度和 灵活度,可以朝工程、建筑和设计等不同专 业发展。
国大学院 作为一所本科荣誉学院,国大学院为学生 提供独特而灵活的教育模式,让他们有机 会实现自己的学习抱负。广泛多元的跨学 科课程、校园寄宿体验、开拓全球视野的 机会,以及互助包容的社群,这些都是国 大学院教育的独特之处,旨在培养引领改 变的创变社群。
国大毕业生就业力跻身
世界前十 – 在“2021年全球就业力排名 与调查”中排名
第9位
3
高瞻远瞩,未来就绪 课程内容不断精益求精 为了确保国大教育在21世纪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中与时俱进,我们在课程内容中注入了如 社区参与、数据通识和数码通识等多个全新的知识支柱。这有助我们的毕业生做好充分的准 备,适应愈发以数据驱动、以技术为中心的全球环境,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社会意识,鼓励 他们为社会推动积极的改变。
在2019年,国大毕业生的月薪, 比其他本地大学毕业生高出
8%
倡导和落实终身学习 国大倡议的一项举措“国大终身学习计划”,可为国大毕业生提供一系列以技能为导向,符合 工业需求的多元化课程,让在职毕业生为应对未来就业市场而继续加强自身的竞争力。作为 该计划的一部分,招生活动自本科入学日算起 20 年内有效;而在计划下开办的公开课程,国 大校友也会自动符合条件,可随时报读。 另一项计划 Advance@NUS 则让职场上表现杰出的工作人士报读全日制本科课程,为他们提 供上国大深造的机会。
4
>300,000 名
>11,500 人
>140,000 人
学员报读了国大提 供的持续教育课程
参加了企业教育课程
参加了国大所提供的 免费开放式网络课程
自2016年以来,为超过 450,000 名 人提供了持续教育机会, 加强了为鼓励国人终身学习的全国技能创前程运动 2016 – 2020学年(截至2020年12月)
与全球伙伴保持紧密联系 我们重视与全球建立联盟,让国大教职员工及学生在教育与研究领域有机会与全球伙伴进行 思想交流。国大遍及全球的伙伴学府与联盟智网如下:
亚细安大学联盟
世界经济论坛 全球大学校 长论坛
亚洲大学联盟
U21研究型大学联盟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
研究型大学国际联盟
5
这就是国大
启迪未来 研究新想象 在国大,我们致力展开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立志解决当今最具挑战性的问题,追求新发 现,推动创新,确保我们的研究成果可以为社会最迫切需求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我们科研团队采取全方位的研究方法,与工业界和国家单位紧密合作,落实战略项目,重点 关注关键的跨学科领域。
6
医疗创新 健康与医疗研究正朝着跨学科的方 向发展,有越来越多来自不同领域 的科研人员纷纷携手合作,开发创 新的医疗保健措施。 IDentif.AI 是一个突破性的人工智 能平台,它优化了传染病的综合治 疗,充分体现临床医生、工程师和 生物医学科学家可以如何通过携 手工作,开发出前所未有的解决方 案。这个平台被用于从现有疗法中 找出最理想有效的组合,来对抗冠 病19 病毒 SARS-CoV-2 。
材料研究 为了协力打造智能化、可持续的未 来,我们必须通过重新定义制造新 一代设备的材料来重塑科技。 引领这方面科研工作的功能智能 材料研究院((I-FIM))是国大设立的 第四所卓越研究中心。这所由材料 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和数学 家组成的世界顶级团队所领导的学 院,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专家的 辅助下,开创出材料研究的新时 代。这种新的研究模式有望彻底改 变许多现有的科技,可应用在医疗 保健到可持续发展,能源储存和电 子到机器人等范围广泛的领域。
7
智慧国 我们继续在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网络安 全、优化研究和分析方面开拓与发展战略 能力。由国大、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国家 研究基金会联合成立的亚洲数码金融研究 所((AIDF),目的是在蓬勃发展的数码金融 领域提供思想领导,全力加强教育、研究 和创业社群之间的协作关系。 亚洲数码金融研究所将开展基础性和跨学 科的研究项目,涵盖基本数码基础设施、 业务流程的性能优化,以及关于网络、欺 诈和反洗黑钱的先进应用开发研究。学院 还将开发金融服务,以满足企业对可持续 发展和加强业务韧性的需求。
可持续发展和城市解决方案 可持续发展和城市解决方案是国大的重点研究 方向。对于新加坡和本区域国家来说,为减缓 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所造成的影响,开发海 岸防御、城市规划、基于自然为的气候解决方 案,以及绿色能源科技势在必行,唯有全力推 动这方面的研究,我们才能实现当前应对气候 变化与环境保护的目标。 我们成立了自然气候方案研究中心,以应对气 候变化的挑战,并希望以研究结果为依据来制 定气候政策、战略和行动,更好地保护和管理 自然生态系统。 绿色金融在全球正快速发展。在国大,可持续 金融和绿色金融研究所((SGFIN))提供了思想领 导,形塑了实体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可持续性成 果和政策制定。可持续和绿色金融研究所旨在 开发以数据驱动以及扎实严谨的学术和应用研 究能力,并且以亚洲,特别是东南亚,为重点 发展区域。 8
研究拨款
>28.4亿元
>37.4亿元
比之前五年增加了
32%
2010 – 2014财财政年
2015 – 2019财财政年
研究出版物
46,838
3,476
235
份已发表的 研究/学术论文
份发表在 具有高影响因子 期刊的文章*
全垒打出版 物数量**
*指期刊影响因子>=10的期刊 **被引用次数比某 – 学科的平均水平高20倍的期刊文章 2016 – 2020日历年
与超过 160个国家 的 3000多 所大学/研究所合作* *根据所有类型出版物
9
这就是国大
激发创新 创业精神 作为一所高瞻远瞩的大学,国大在校园内外推动创业精神向来不遗余力,以大力支持新加坡 实现成为首屈一指初创企业和创业中心的愿景。我们为有意创业的学生提供强有力的指导和 基础设施,以及全球合作伙伴人脉网络,致力栽培和支持学生企业家。
10
栽培企业家 在20年前构思落实的国大海外学院 (NOC) 计划向来广受学生欢迎。它将到海外初创企 业实习的机会,与到领先伙伴大学修读创业 课程相结合,让国大生有机会在生气蓬勃、 初创企业齐集的的创业环境里,汲取宝贵的 实战创业经验。国大海外学院计划目前已遍 布从美国、欧洲至远东超过15个城市。 自2002年以来,已经有超过 3400 名学生完 成这项创业教育,许多校友学成毕业后已勇 闯创业世界,开辟自己的一方天地。
国大海外学院 分布全球各地超过 15 个城市 北美洲
欧洲和中东
中国
北亚
东南亚
纽约
慕尼黑
北京
名古屋*
万隆
硅谷
巴黎*
重庆*
胡志明市
多伦多
斯德哥尔摩
广州*
雅加达
特拉维夫
上海
新加坡
赫兹利亚
深圳
日惹
海法 *即将推出
>850 家由国大海外学院校友创立的初创企业 >8 亿美元 由国大海外学院校友创立的初创企业筹集的资金 占新加坡初创企业融资总额的 3% 截至2020年12月
11
培育创业新苗
其他初创企业创建项目包括:
我们鼓励具潜力的创业者探索创业作为可 行的事业发展途径,也会通过多项创建初 创企业的计划为他们提供所需的支援,支 持他们稳步踏上创业之路。
yy 企业创建理学硕士课程
2018年推出的旗舰项目国大研究创新计划 (NUS GRIP) 是我们促进创业精神,并推动 国大将科研成果商业化战略的一部分。它 为研究人员和研究生提供逐步指导,以将 大学的研究从实验室推出市场,转化成精 深科技初创企业。该计划为初创企业提供 吸引风险投资的指导、导师指导、业界联 系,还可为每个达到门槛的初创企业提供 高达10万新元的种子资金,以及长达12个 月的孵化支持。
国大研究创新计划 (NUS GRIP)
5 已完成届数
89 从国大研究创新计划毕业的 精深技术团队数量
239 国大研究创新计划培训的创业者人数
>1300万新元 国大研究创新计划团队筹到的 外来资金和拨款 截至2021年8月
12
一项沉浸式的研究生课程,将体验式学 习与扎实严谨的学术研究结为一体,让 初创点子结出成果。 yy 新加坡精益创新创业课程 学习掌握将科技发明成果市场化的实际 过程。 yy 国大企业科创先锋班 专为拥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打造的浸 润式学习体验,旨在让学员深入了解、 掌握并借力于精深技术。
助创业点子茁壮发展
125
坐落在广阔校园内,由国大企业机构辟 设的创业设施 The Hangar 是新晋企业 家为自己的想法寻求创业支持的首选之 地,还有国大 Start-Up Runway,它提 供了业务孵化与加速器等一站式综合服 务和平台,可助创业者一臂之力,在新 加坡和海外创建和发展业务。
以国大所研发的科技创立的 衍生公司数量
在校外,设在新加坡科学园的国大企业 机构、国大农业技术中心和创业聚落 BLOCK71 也提供绝佳机会,让创业者接 触到新加坡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创新和创 业社群。
>800
238% 比前五年增加的百分比 (2011 – 2015 财政年)
国大企业机构孵化的公司/项目
23% 比前五年增加的百分比 (2011 – 2015财政年) 2016 – 2020 财政年(截至2020年12月)
深化与各方的合作 借着与政府机构、企业界及工商界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我们从各方面全力扶持初创企业, 让这些新兴企业能在国大生态系统中茁壮成长,展翅飞向国际市场。BLOCK71 就犹如一个创 业聚落,不少与商业机构和政府建立的战略性合作关系都在这里萌芽起飞,不光立足于新加 坡国内,也放眼世界各地。 BLOCK71 提供各种计划与项目,打造一个科技生态系统和商业联结平台,协助新创企业社群 催化、聚集并发展实力,进而形成一个与国大多向往来、四通八达的革新与创业环球网络。 自2011年以来,我们在全球各地的重点创业中心打造 BLOCK71 项目设施,以期为新创企业 提供更多支持与更广泛的人脉及联系网,协助新创企业进军更多新市场。
苏州 胡志明市 新加坡
三藩市 雅加达 万隆 日惹
13
这就是国大
团结一心 回馈社会 回馈社会是国大一个多世纪前成立时的创校原则之一,我们一直坚守这个创校初心,团结一 致传承向社会大众施予善心的优良传统。 国大生和教职员通过全年皆有的各种别具意义的活动,积极回馈社会。其中,国大学生会举 办的常年妆艺表演暨售旗日筹款活动 (Rag & Flag) 、本地邻里社区体检活动,乃至远赴东南 亚各国展开设施兴建项目、弱势孩童辅导计划,均是国大深具指标意义的学生社会活动。我 们的教职员和国大生也通过参加一年一度的国大服务日,发挥积极社会影响力。
国大服务日 每年大约有
2,000人 参与
平均每年有
>5,000人 受益
在过去的五年举办
>200 项 活动
2016 – 2020日历年
>200 个本地项目和 >150 个海外 项目由国大生经营的社区服务项目 2016 – 2020学年 (截至2020年12月)
14
妆艺表演暨售旗日 一年一度的妆艺表演暨售旗日活动发展至 今,已然成为国大社群为社会大众提供志 愿服务,同时又能加强凝聚力的好机会。 学生先在“售旗日”当天走遍新加坡全岛 各角落向公众售旗,为公益筹款。在随后 举行的“妆艺表演日”,学生则自制五颜 六色的花车并呈献精彩的表演,以答谢公 众对公益的捐款。 从2000年至今,国大生透过每年举行的妆 艺表演暨售旗日为本地公益慈善机构筹得 850万元善款。 我们许多毕业生离开大学后,依然秉持这 股回馈社区的精神为更广大的社会服务。 他们当中不少人已经事业有成,成为政府 机构和私人企业的领导者。我们怀着谦卑 之心,为国大从创校至今栽培了六位新加 坡总统和总理而深感自豪。在目前第14届 国会议会中,国大校友也占了一半的议席。
S$330K 每年平均为公益慈善机构 筹集的善款
22 个公益项目(平均) 获得资助 2016 – 2020 日历年
培育青年自然生态卫士 国大致力于推进可持续发展,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我们通过教育、研究和校 园营运等方式,加大力度提升校园社群的环保意识,全力推广环保文化。 目前,我们共有20多个热衷于提高环境意识和倡导各种可持续性议题的学生团体。当中规模 最大又最活跃的学生团体当属国大反对危害地球组织 (NUS SAVE),该组织积极倡导有意义的 结构和行为改变,营造一个更注重绿色发展的校园。他们提倡的绿色议程包括:推广绿色食 堂,减少纺织品的浪费和消耗,以及提高人们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对一次性用品说“不” 国大反对危害地球组织通过其旗舰项目(Project Box Project Tumbler),鼓励人们在 国大食堂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容器盛放外卖食物。这个项目自2010年启动以来取得很 大的成功,省下了超过10万 5000个一次性容器和4万个一次性杯子。
15
创校 历史 1980 新加坡国立大学(国大) 新大与南大合并,新加坡国立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诞生
1955 南洋大学 由新马华人社群捐款集资兴办的南洋大学 (Nanyang University) 正式成立
1928 莱佛士学院 莱佛士学院 (Raffles College) 于武吉知马 创建落成,开办文理科大专文凭课程
1962 新加坡大学 马来亚大学在新加坡的分校独立自治, 更名为“新加坡大学”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949 马来亚大学 莱佛士学院与爱德华七世医学院合并为马来亚大学 (University of Malaya),为新加坡和马来亚联邦 人民的第一所大学
1921 爱德华七世医学院 医科学校再更名为“爱德华七世医学院” (King Edward VII College of Medicine)
1913 爱德华七世医科学校 医学院更名为“爱德华七世医科学校” (King Edward VII Medical School),为新加坡 第一所高等教育学府
1905 医学院 海峡殖民地与马来联邦政府医学院成立, 位于欧南园,也就是今日 新加坡中央医院所在地
21 Lower Kent Ridge Road Singapore 119077 Tel: (65) 6516 6666 nus.edu.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