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 OF 2012
JMEN ↗ INTUITION ↗ INTERVIEW
墨綠色拼格仔西裝外套 白色恤衫 黑色煲呔 黑色西褲 all from RALPH LAUREN PURPLE LABEL
200
現任商業電台行政總裁,於香港大學主修語言學及舞台製作,畢業後加入政府從事政務主任,1987 年被派往香 港駐倫敦辦事處,參與居英權的游說工作,1992 年任職影視及娛樂事務管理處助理處長,後轉投商業電台從事 行政工作,曾參與主持晨早新聞節目《醒晨》,1994 年轉投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擔任節目部總監,後升任電視廣 播業務總經理,曾在生活台主持節目《志雲飯局》,訪問嘉賓包括曾蔭權、黎智英等名人,2008 年獲選北京奧 運火炬傳遞手傳送聖火,2009 年獲政府委任為香港旅遊發展局的成員。
v
PROFILE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代宋之問在《渡漢江》留下的絕句, 讓人倍感欷歔。自古以來,數之不盡的遊子揹負鄉愁、步履蹣跚地回家, 生怕「兒童相見不相識」,還「笑問客從何處來?」 陳志雲(Stephen)卻沒有遊子的忐忑,他在今年 3 月份回歸商業電台出任行政總裁, 18 年後再度回歸,自言:「感覺就像回家。」 近年飽歷風雨的他,回首往昔,已能坦蕩蕩地娓娓道出自己所想; 展望未來,他立心在新媒體急速發展的今日帶領商台更上層樓。 這份坦然與風骨,正是我們「溫室一代」所欠缺的吧? TEXT_ODE SUNG
•
PHOTO_JACK LAW
MAKE UP_GARY
HAIR_BASE@I HAIR
Stephen 主持的《志雲飯局》膾炙人口,他向受訪者提出一個又一個尖銳的問題,成了節目最引 人入勝之處。這次換他當受訪者,我自然不敢怠慢,即使問題不夠尖銳,也不能太沒深度。腦
中話音剛落,我竟然吐出「回歸商台有甚麼感覺?」這「行貨」問題。幸好受訪經驗豐富的他,仍然用「韋 家晴」的聲線用心回答。「離開了 18 年,感覺就像回家。俞琤很好,當年我決定離開商台往 TVB,在 她家促膝長談,她也很支持,說電視台的經驗跟電台不同,還替我跟 TVB 那邊商議薪金。然後她跟我 說,若幹得不快樂,將來會舖紅地毯等我回來。」
Stephen 說,離開商台的感覺一直不算強烈,畢竟在 TVB 時仍與商台合作無間。到後來他離開 TVB,並立心決定回巢,全因為一次與俞琤的偶遇。「那天是 3 月 1 日,我在咖啡店與一位新媒界的朋 友交流意見,碰巧遇見俞琤,我們聊起當時的特首選舉,那可是場非一般的選舉,局面難分難解。我們 都有感,作為傳媒,應該就手旁觀抑或做點事?傳媒應該引發更多聲音,讓大眾了解更多。因此我在上 任的記者會上說,香港正直大事大非的年代。時至今日,社會仍然充斥大事大非,發生了很多事件,當 中有黑有白也有灰色,大眾有很多討論和爭議,因而媒體的角色變得更重要,除了發表意見,亦要協助 追求事實真相。」
成功不是能賺很多錢, 或是受到眾多人肯定, 而是你能做一件很愛的事。
TISSOT Classic Gent 18K Gold 腕錶
Stephen Chan
勇者回歸 陳志雲
JMEN ↗ INTUITION ↗ INTERVIEW
不排除再「開咪」
怎樣才能把媒體的角色發揮得淋漓盡致?對此,他早已磨拳擦
掌,準備帶領商台投入新媒體這塊新興「戰場」 。 「去年離開 TVB 後, 媒體與電台能夠互相兼容,首先其特點是互動性高,就如電台以前 ;另外是即時性強,電 供聽眾點播,現在新媒體讓人隨時『給 like』 台可以很快把消息傳播,不像電視節目製作需時;第三是內容環環 相扣,滲透性能互補不足,電台接觸層面有局限,至少你要打開收 音機才能聽到廣播,而我們現
MEN OF 2012
我到了美國和新加坡遊學,正是要考察她們新媒體的發展。其實新
92 年由政府轉投商業電台,Stephen 與俞琤結緣,成為畢生好友。
正的研究方向,是讓聽眾不需 要等到節目開始才收聽,能隨 時隨地通過大氣電波與我們直 接對話。」 「我在電視台的經驗亦能 發揮,日後商台雖然都會以聲 音為主,但會多拍一些視頻供 流動電話用戶播放,希望瀏覽 人次能從現時每星期 300 萬 增至 600 萬。」作為經驗豐富 的行政人員,Stephen 說話仍 是一貫體面。但聽眾印象最深 的,卻可能是他 DJ 及主持那 一面。「日後我不排除會再『開 咪』 ,正如我們商台的理念『無
離開 TVB 後,Stephen 到了美 國矽谷遊學,考寫當地新媒體發 展,得到不少啟發。
大無細,無前無後』 。」 展望未來,Stephen 滿腹 大計。現在要他回顧過去── 近兩年他捲入貪污案件風波, 在公眾面前他顯得份外堅強與平靜,其實當時他如何自處?「我相 信世上任何人生命中都會遇上低潮,畢竟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幸 而我有信仰作依靠,能得到一顆平安的心。這亦要感謝我的父母, 讓我在一個溫暖的家庭長大,給予我正面和樂觀的心境。那時案件 剛發生,我第一個想法是幸好父母已離開,令我少了一點顧慮。」 他續說:「但若要數人生的最低潮,我會說是 1990 年 7 月
27 日媽媽過身。她是我第一個至親離開,對我的打擊最大。那時 我被政府派到倫敦辦事處工作,其實未出發前媽媽已有一次心臟 病發紀錄。到她第二次復發,我很自責,心想:如果當時沒接受 任命,留在港陪她定時覆診,說不定她不會有事!很多人克服不了 責。這亦是我現在積極推廣生死教育的原因,想讓更多人認識死 亡,從死看生,才能活得開心,學會珍惜身邊的一切。」
202
Stephen Chan
這關,幸好我很快就清醒,媽媽這麼愛我,一定不想看見我如此自
眾 所 周 知,Stephen 以 往 很 有「 福 氣」, 高 峰 期 有 220 磅, 後 來 經努力減磅才回復標準 身型。
今日的人其實已擁有許多。想更進一步, 就要尋找生命的意義。 每個年代都有悲哀
況愈下,被日本、韓國和台灣迎頭趕上。作為 TVB 前總經理,他
經歷過低潮,再試過重新站起來,人便不再懼怕眼前的難關孽
怎樣看待問題?「客觀的原因,是別人進步了。香港市場太細,本
障。但現時的「迷失一代」 ,好像正正缺乏這份心志。 「每個年代都有
身有所局限,語言本身就是限制,只能輸出華南區域,但已很不容
悲哀,我覺得香港人應該珍惜自己擁有甚麼,而不是著眼於缺失甚
易。比起台灣本土有 2,000 萬人口,還有內地這龐大市場。至於美
麼。來這裡之前,我與長實的趙國雄午膳,大家也聊起,若我們用今
國,英語本身是世界語言,發展空間因而更大。這要政府的政策配
天的尺度去量度,生活其實已經很富足。在我們的年代,很多家庭的
合,比起開放市場,更要開拓市場,未開拓就開放,是否好事?」
父母要出外謀生,4 歲的要負責照顧 2 歲的,若在今天的社會怎麼可 能?今日的人其實已擁有許多。想更進一步,就要尋找生命的意義。」 在這個節眼上,Stephen 再次強調傳媒是責無旁貸。「現在我
但香港娛樂圈在 80 年代風光一時,音樂界有張國榮、譚詠麟、 梅艷芳和「四大天王」等,電影界有李小龍、周潤發、梁朝偉等人物, 為何以前能這麼成功?「因為其他市場仍未發展,其中 TVB 多年來
們正構思一個大型計劃,尋找香港的核心價值,會用口述歷史的方
為香港貢獻良多,只因當時的老闆邵逸夫先生很有遠見,初時他們
式,了解香港究竟怎樣形成?我們會訪問不同人物、不同年齡及階
也外購了許多外國製作的節目,如美國的《聯邦密探隊》 、日本的《青
層,不論成與敗,從他們口中重塑香港的核心精神。另外我們亦舉
春火花》等,但很快 TVB 就自己製作劇集,初時逢星期一、三、五
,這是一個現場的 talk show,找 辦了《在雷霆 881 命運交響廳》
播放,到後來晚晚播,時段由 15 分鐘,至半小時,再到一小時。在
不同背景的人分享命運,第一場嘉賓是朱玲玲和莊陳有,透過他們
香港這個細小市場,唯有自家製作才能反映獨特的觀眾口味,亦因
的經歷,望能做到『交叉感動、互相影響』 。此外,這節目亦是我
為當年電影工業開始式微,為 TVB 提供了大量人才。畢竟香港市場
們初次使用 Hong Kong Toolbar 技術(編按:商業電台開發、全
小,較易進行垂直整合,現時有人說 TVB 霸道,其實正因為市場細,
球首個多媒體資訊互動工具) 。」
支持不了太多競爭。即使現在,香港的編劇人才仍然不夠。」
個人方面,他亦經常獲邀向學生分享「成功」之道─括著成功, 因為他從來很強調自己並非甚麼成功人士。 「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成
雖然 Stephen 已離開 TVB,但他對舊公司的前途仍然非常關心。 「現在 TVB 的市場已經飽和,要再發展就要開拓海外市場,該走進去
功,即使與學生分享也是如此強調。很多學生問我選甚麼科目和工
與人家一同製作,畢竟 TVB 還有根基,幕前演員在區域間有知名度。
作較易成功?我會說,你要選一條極度喜愛和有熱誠的路,英文是
而香港娛樂圈亦未至於優勢盡失,就如演藝界的 grooming、藝人推
passion,就如你找伴侶,不要抱著人有你有的心態,要選擇很愛
廣等仍有先機,在這方面政府可以好好幫助業界。」
的人才一起,這樣你才會投入,才易成功。於我而言,成功不是能 賺很多錢,或是受到眾多人肯定,而是你能做一件很愛的事。」
這就是剛才他說的 passion ─對媒界的興趣,讓他可以隨時 隨地侃侃而談。 「其實在我 16 歲時,理想是做英國首相,很嚮往戴
但很多年輕人只知道自己不愛甚麼,愛甚麼卻渾然不知。「這
卓爾夫人的風采與辯才,因此當年能到倫敦工作很開心。但我也一
是因為世界太先進了,有吸引力的東西太多,很易讓人分散注意
直很喜歡傳媒,唸大學時有做導演,也有玩辯論,更在教育電視教
力。反觀以前的年代,一切都很簡單,更易聚焦於一事一物。你看
英語。即使後來當 AO 也有做 DJ,在英國時也有為 BBC 中文台做
現在的科技,常強調甚麼新項目、新功能,電視又可以分隔畫面,
兼職。興趣是不會熄滅的,但偶爾會感到累,尤其困在局限的環境
這影響了人類的生活態度,大家都覺得應該 multi-tasking,其實
裡,創意會受到規限。決定離開 TVB,就是為了吸收新事物。」
這是不應該的,因為不專注就做不好。不是說不學其他東西,但及 早選定一科最感興趣的,會更容易做得好。」
從他 92 年加入商台,到今年決定回歸,整整 20 年過去,讓 人記憶猶深的還有他力棒的一位位藝人。「有才華的人不能放棄, 一定要給予機會。有些人說做經理人只想賺錢抽佣,但這是用專業
市場要先開拓才開放
化的方法給予藝人舞台發揮,有時政治評論員都可以是名星,只看
是最好賣的印刷刊物?然而,近年香港娛樂圈在亞太區的影響力每
總裁,早已遊走於幕前幕後之間。
我想,市民最感興趣的應該還是娛樂新聞,君不見八卦雜誌總
你怎樣包裝。」最後他如是說,我連忙點頭稱是,畢竟眼前的行政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