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N
BUSINESS : INTERVIEW
在朱祖兒位於銅鑼灣的製作公司內,阿葛輕鬆地坐在我跟前, 我卻有點緊張兮兮。須知道,今天我不是來採訪的,是來「膜拜」 的,有點像年三十晚趕上頭注香的夏蕙姨。 「你的名字怎樣唸 ?」我連開場白都不用說,他已替我破冰。 「你們公司在柴灣。在那裡工作不用太認真,閒時上天台抽根煙, 咁又一天了!」我似懂非懂地傻笑,只想跟上他的思緒。
欣賞「粗口老師」 阿葛最近代言了一部新打印機,宣傳攻勢一浪接一浪。我們 先聊到廣告的創意總監朱祖兒。「他的真名叫『朱乸兒』 。他的思想 很通透,很 single-minded,每次都能準確地帶出 selling point, 但有時會很『肉緊』 ,甚至講粗口罵人,連客戶都敢罵的!」 那阿葛會不會罵人 ?「有罵人的火,其實代表你『肉緊』 ,不是 想你死,是想你好,所以我蠻欣賞那位說粗口的老師。我也很火 的,在電台跟我工作的『小朋友』也很慘,但這些火是收不來。」 香港人普遍都「肉緊」工作,幸好科技愈來愈進步,減輕了我 們的負擔。他笑笑口,不忘為「親愛的客戶」笠高帽。「他們很好 的!上一代的打印機都未用舊,又換一些新的來。我覺得現在做 產品研發的人很厲害,一收到用戶的反饋就能作出改良,彼此是 互動的。以前我覺得一對波鞋要穿 10 年才是經典,但現在世界不 同了,科技走得太快。」 說著說著,他提起旁邊那台 Pixma MG7170。「以前打印機 要駁電線,要撳這撳那才能用,現在已經發展到 wireless,又可以 使用雲端平台,很快會學懂走路,無電的時候會自己走去叉,無 墨的時候會叫你:『換墨啊!』 」我不禁大笑起來。明明是很正經的
與神對話
葛民輝
對我們一眾 70、 80 後香港人而言,葛民輝就像神一樣 的存在。也許這樣說太誇張,卻不是沒有根據。他和林 海峰組成的「軟硬天師」 ,一直是電台 / 電視的收聽 / 收 視冠軍;他們的歌,道盡香港人的精神面貌;他們燃燒 著的創意之火,在現今標榜創新的年輕世代都難以尋獲。 在那個最輝煌、最燦爛的年代,他們是流行文化的代表 人物。 我們對那個年代戀戀不捨,體現於對「軟硬」的 依依。如今,即使阿葛褪去「軟硬」的外殼,一樣立於神 台,哪怕近年大眾對他最深的印象,來自打印機的系列 廣告。時代在變,科技使人眼花撩亂。我等凡人,只想 複印上一代的神話。由此,展開與神對話。
TEXT_ODE SUNG
154
PHOTO_VINCENT MA
話題,經他演繹都會充滿喜感。 就讓我從頭交代「阿葛神話」 。一切,要由他主持商業電台「馬 路天使 葛 of the road」談起。當年他剛剛展開 DJ 生涯,與林海 峰一同客串林珊珊的《珊珊收音機》節目,風趣抵死的言談逗得聽 眾咯咯發笑,「軟硬天師」的名字亦開始為人熟悉。 後來「軟硬天師」被派去報道沉悶的交通消息,以為他們的才 華就此埋沒 ? 兩人卻以嬉笑怒罵的方式演繹平平無奇的路面情況, 聽眾最初充滿疑竇,後來大呼過癮,不少老一輩的駕駛者至今都 相當懷念那句:「馬路天使福音,揸車要小心!」 都說,懷才不遇只適用於庸才。這兩個才華洋溢的鬼才,從 來不怕沒有舞台,只怕舞台不夠闊落。 往後商業電台就如他倆的私人表演場地,《軟硬癲台》 、《老人 院時間》 、《軟硬今朝》等節目有口皆碑,其中《整蠱電話》環節更 堪稱電台節目的經典,「 I teach you in a Spanish way」 、「NIKE 把關刀」 、 「唔好收埋劉德華」等,即使現在重溫,仍教人忍俊不禁。 剛剛舉行的「全球華語廣播獎」 ,他憑《久久久但願人長久》節 目獲得「魅力主持獎」 。很想問,這十多年的 DJ 生涯,他的風格
155
JMEN
BUSINESS : INTERVIEW
有否改變 ?「我想有一點點吧。在用字、話速與方向上會進步。但 不是我去改變,而是聽眾、科技和世界改變我。」
活在悲慘世界 DJ 工作不是他們的全部,普及層面更廣的「公仔箱」 ,亦不 缺兩人的身影,主持的《軟硬製造》和《軟硬再造》 ,是繼《吳耀漢 攪攪震》 、《開心主流派》 、《笑聲救地球》之後,最受年輕人追捧的 搞笑節目之一。當時兩人亦順勢踩入樂壇,推出《車欠石更》 、《廣 播道軟硬殺人事件》等唱片,開啟了華語說唱流行曲的浪潮。他憶 述,當年對音樂製作還是一知半解,卻膽粗粗擔任唱片監製。「《車 欠石更》我們有僱監製,到《廣播道軟硬殺人事件》已經沒有了。不 是因為我們叻,而是想學習,告訴混音師歌曲要怎樣 mix。別人錄
若有甚麼『軟硬第二代』, 反而更可悲, 因為他們在行走我的軌跡。 市場上本身有的, 就不要再做第二個了。
音後一句『早抖!』就回去睡,我們卻坐在錄音室聽歌,叫混音師 把那『漱口盅聲』調細一點 ...... 當時連 echo 和 reverb 都分不清!」 「神」在《與神對話》中說過:「我跟每一個人說話,一向都是 如此。」在整個 1990 年代,阿葛的聲音亦如是,電台、電視、電 影、音樂、廣告 ...... 其獨特的聲線與說話方式,一直迴盪於每個 香港人的耳邊,我們都在不知不覺間,跟這把聲音熟絡起來。
1995 年後,「軟硬天師」分途發展,阿葛卻沒有停步,繼續 在電影圈大放異彩,多年來共演出 40 多部電影,並一嘗導演的 滋 味,1996 年 的《 四 面 夏 娃》 、1997《 初 纏 戀 後 的 二 人 世 界》 、
2000 年的《龍火》 、2007 年的《瘋狂粉絲王》 ,他成功遊走於幕 前和幕後。為甚麼要這樣「跨界」?「當時一路演戲,會思考演員的 昇華是甚麼 ? 然後發現,原來剪接師很重要,我用盡力喊苦喊忽, 他一剪就甚麼都沒了。當你了解到剪多剪少能影響一套電影的可 觀性,下次埋位時便懂得多演幾個版本,給剪接師使用。」 他有很多理論,源於他喜歡尋根究底。通常怕悶的人都會如 此。 「我不怕悶,只怕窮。你猜我很有錢 ? 有錢就不用坐著做訪問, 在雲端發資料給你好了!(哄堂大笑)很多成功的藝人都已經上岸, 現在你有見黎明出來撈嗎 ?」 周潤發也說過,香港人有種「搵食」精神,黃秋生對此不以為 然。若把「搵食」視為委曲求全,的確不值得稱道。但「搵食」精神 也可指靈活變通,想盡方法把事情做好。「97 年初我到日本拍《初 纏戀後的二人世界》 ,由王家衛監製。日本人覺得我是 monster, 一己之力演出、編劇、導演、製作、宣傳、找贊助、推廣 ...... 他 們說好勁啊! genius !我心想,你都白痴的,是因為我不夠預算。 別人讚你勁,裡面其實有首悲歌。但若非活在悲慘世界,你也沒 有機會練功。」這,活脫脫是「搵食」精神的最佳演繹。 到 2006 年,當大眾以為「軟硬天師」再難聚首,驚喜的一幕 出現了,二人再度以組合形式舉行 10 場《軟硬天師 Long Time
No See 演唱會》 ,嘉賓陣容更達「鑽石級」 ,有「四大天王」 、古巨 基、陳奕迅、楊千嬅等,簡直是一個「集體回憶大舞台」 ,同年挾
156
157
JMEN
BUSINESS : INTERVIEW
著聲勢勇奪叱吒樂壇流行榜頒獎典禮「叱吒樂壇組合金獎」和「我
做 A BATHING APE 品牌,亦只會穿他們的 t-shirt,因為圓筒型
最喜愛的組合」兩個大獎,算是錦上添花。
設計讓我穿得舒服,卻不會穿他們的牛仔褲,因為 fitting 不適合。 我常說,我這是 function,不是 fashion。」
請看我們的辛酸
不做自戀狂
片, 當過演員和導演, 有自己的品牌, 甚至連裝修都懂。 對他
不要複製軟硬 時至今日,「軟硬天師」都是本地娛樂圈最具代表性的組合, 無人能出其右。多少後來者想複製他們的成就,卻無法望其項
甚麼都不理,但我不是這類人,會嘗試了解事物的形成方法。」
如是者, 他主持過電台、 電視 節目, 出過書、 攝影集和唱 既然不自認「潮」 ,為何又要成立品牌 ?「可能受媽媽感染,她
來說,知識好像不用透過學習而累積。「有讀書固然好,可惜我
背。如是者,18 年前我們談「軟硬」 ,18 年後我們仍然在說「軟
喜歡造衫,以前窮等人家都愛找裁縫,所以我自少便覺得造衫沒
才疏學淺,又不是演藝學院畢業。 你知道嗎,當年我只唸了一
硬」 ,我問他,會不會感到可悲 ?「我反而覺得慶幸。若有甚麼『軟
有不妥,可以選自己喜歡的布料、款式。後來又發現,我喜歡的
年 設 計 學 院, 還 未 畢 業, 阿 Jan 比 我 唸 得 更多。 我 主 修 Visual
硬第二代』 ,反而更可悲,因為他們在行走我的軌跡。市場上本身
cap 帽過一、兩年後便不再推出,令我往後只要一看見喜歡的東
Communication,即平面廣告,但第一份工作是櫥窗設計,是 3D
有的,就不要再做第二個了。這邊一個張大千,那邊一個水禾田,
西,就買下很多存貨。世界愈變愈快,款式也愈轉愈快,於是我
的。其實很多東西不是靠唸書得來,是你掌握了基本的知識後,
各領風騷,才好看。」
把心一橫,嘗試製作一些自己喜歡的衫褲鞋襪。」
再化成自己一套。天地初開時就有演藝學院和設計學校嗎 ? 知識
下筆至此,大概交代了兩人在娛樂圈是如何呼風喚雨。但這
特立獨行,是他一貫的態度。讀書的時候,同學穿 ICE FIRE,
都是由人累積而成,引領你踏出第一步。」
就足以為「神」嗎 ? 不。「神」的影響力應該無遠弗屆,阿葛的影響
去東急買日本衫,腳踏 US MASTER、ADIDAS、NIKE,留近藤
我彷彿在讀《與神對話》第二卷。卷中「神」很關心年輕人的教
力自然不限於娛樂圈這個染缸。
真彥的髮型,他卻在大陸親戚家找解放裝來穿,用北京大學的臭
育,說人類只教孩子想甚麼,而不是如何想。「知識會失去,智慧 永遠不忘。」 「衪」補充。
早於 1994 年,他與蔡一智創立了 Double X Workshop,開
膠袋,穿《監獄風雲》的膠涼鞋,完全不顧別人的眼光。如今他成
業一年便設計了近 120 張唱片封套,並於 1996 年將之升格為製
為潮人追捧對象,做甚麼都有人跟風,君不見現在滿街都是啞黑
作公司;1997 年他與王雙駿組成 Double C Music Group 音樂
色車身,正是由他在 10 年前因懶洗車而始創的造法。「大概是因
無獨有偶,眼前的「葛神」也吐露出「擔心小朋友」的話。他說, 現今年輕人對創意行業無限嚮往,或是源於自己一直以來製造的
創作平台,造就日後更多跨媒體創作;1998 年建立「Fm Union」
為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事物能感染我,可能是我活到幾十歲都未
假象。「外人只知道我們表面風光,卻不明白當中的崎嶇和苦處,
品牌,促成了很多非商業及非主流文化活動,時至今日都在本地
見過的,或是覺得有態度的。其他人知道了,就想研究為何葛民
正如我們看張國榮,只覺得『哥哥很勁啊!』但他吃苦的時候,沒
文化界發揮影響力;2000 年響應科網熱潮,他與 show8.com 合
輝感興趣。」
有人知。有時我會擔心『小朋友』 ,他們只看到外殼,以為坐遊艇
作開設全港 24 小時網上音樂電台 3by8.com,成為今日一眾網上 電台的借鏡。
研究他,也是這次訪問的目的。我問,他的「諗頭」從何而來 ?
就是富豪了!不是的,富豪辛苦的時候你見不到,遊艇是發跡之後
「就是因為看見很多你這種『諗頭』啊!」他還是不斷的說笑。「世
才有,而非買了遊艇就變富豪。所謂成功,是要你很勤奮、很能
把他「封神」的還有一眾潮人。早於 1999 年他便邀得 Nigo 合
界上沒有的東西,我才會做。若果市場上已經存在,為何還要做
作,在港開設 A BATHING APE 首間海外專門店,直至 2003 年
多遍 ? 去幫襯別人好了。這與我做品牌的心態一樣,人家的底褲
至此,我大概明白到「葛神」的路是無法複製的。他鼓勵所
合作結束為止,期間為港日兩地帶來大量 crossover 創作。吸收了
已經很好,你為何硬要做自己的品牌 ? 是自戀狂嗎 ? 除非你想底
有人去嘗試、去開創、去吃苦、去感受。他還跟我談了政府推動
與大品牌的合作經驗後,2010 年他創立了自己的潮流服裝品牌,
褲有槍袋,那就自己弄吧!」
創意工業是何等不濟、活化工廈只會炒貴地皮、創意是要像發
位於觀塘工廠區的 4A LIKE BLACK,不時都有潮人到來「朝拜」 。 我說他是「潮流教父」 ,他立即申冤。「我常常告訴別人,我不
說實話,若我想內褲有槍袋,很快就會打消念頭。我等凡人,
幹、很上進,然後到機會來臨,才能最終坐在遊艇上。」
霉般孕育 ...... 說著說著,一小時過去了。「說這麼多,你寫得完
思考不敢太瘋癲是其一,開創性、執行力不足是其二。他說,凡
嗎 ?」他好像不太信我,說實話,我也不太信自己。可惜我沒有
是潮流尖端!我這款錶 90 年開始戴,是潮流尖端的話,一定經常
事親力親為,是源自商台的訓練。「在電台工作,剪一條聲帶,找
Neale Walsch 的通靈書寫能力,否則用他的話再寫個 5 千字,
轉款。其實我是個很古老的人,只愛穿適合自己的衫,即使當年
一首歌,沒有人幫你,這是電台的文化。當然有些人除了埋位外
有何難 ?
後記 作為「軟天師」 ,阿葛應是比較腍善的一位,今天一見,果不 其然。他喜歡用笑話暖場,對各種要求也相當配合,可惜我不是
DJ 的材料,多次接不上他的話,對他的笑話也未能免疫,多次笑
PROFILE 現年 47 歲,曾就讀李惠利工業學院,後與林海峰一同在時裝設計師 Walter Ma 及 ESPRIT 任時裝售貨員及櫥窗設計師,1988 年兼職加 入商業電台任 DJ,與林海峰組成「軟硬天師」並迅速竄紅,遊走於電 台、電視、音樂、電影等多個界別。1990 年代後期作個人發展,主力 拍攝電影,並晉身導演。1994 年與蔡一智合作成立 Double X Work-
158
shop,亦曾以「FM Union」品牌製作電台節目。1999 年在香港開設 日本品牌 A BATHING APE 的專門店,其後推出自己的潮流服裝品牌 4A LIKE BLACK。2003 年回歸商業電台主持晨早節目《亂噏廿三》, 2005 年於主持《嘈喧巴巴閉九九九唔搭八》,現於商業台第一台雷霆 881 主持午間點唱節目《久久久但願人長久》。
得人仰馬翻。事後聽行家說,訪問「軟硬天師」的場面會更難控制, 基本上只有笑的份兒。我很慶幸,今天只訪問一個人,也慶幸他 給我一個小時。 明年一月他們便有「銀禧」演唱會,「葛神」 ,到時見。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