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urmet ╳ 筷譯中國
The capital of Southern Dragon
南龍的資本 武夷山的茶好,是因為特殊的風土水文。陸羽《茶經》提及上茶生爛石,因 為樹齡越老,茶樹的根就越能穿越地層深處,在地層中吸收各種礦物質,在 茶裡便會出現精彩的風格與複雜度。 text_ 黃學正 photo_ 任中豪 / 旅讀中國
王銘偉 旅 / 讀中國
©
36
apr. 2015
早接觸閩茶是在我的外公家,當時外公是地方上的中醫,有授武又交遊
最
甚廣,父親與母親很喜歡到外公診所裡泡茶,每次都會對茶的香味、餘
甘讚不絕口。 我記得外公家分前後兩段,前段是他的診所,偌大廳堂左側是整牆的木製藥
公的口述龍飛鳳舞疾筆寫下三段數排的藥方,然後喚病人取方、到藥櫃讓櫃台 上的師傅們抓藥。在下位患者坐上前,外公會再舉杯啄喝一口,含茶微笑。
功夫茶神奇的味道 躲在桌下、時常倚著外公的我,常看著這似流水線的處理與外公喝茶後詭異 多元的表情看到發呆,總想是什麼樣的飲料有如此魅力?一次好不容易有了機 會看外公新泡一壺茶,便湊貼著吵著要喝茶,等了水沸浸茶分杯而出後,一股 帶有茶木質的花果香便隨著團煙捲髯而散。 記憶中那茶一眼望去黝黑、沉重、表層泛著豬肝紅黃光,外公用的杯子不大, 標準的潮州盞,一小杯恰恰適合我用六指箝夾,箝夾是因為杯子燙,願意慢慢 聞香是因為茶水燙到還不能飲。 待水皮涼了、不燙了,我大啄一口──含著!豈知那茶竟是苦濃帶酸,與我 心目中能將外公嚴肅表情放緩柔軟的神奇飲料一點都無關!嚥下後苦味仍強, 舌中到舌後根的苦味久久不散,帶著失望與眼角半滴淚的我只好靜靜趴在爸爸 腿上看他們談笑風生地說著近況、一杯又一杯地喝著那神奇的飲料。
黃學正 台灣出生,紐西蘭長大,為了生活與夢想繞了地球好幾次,從喜瑪拉雅山山麓吃到死海海濱。自 認生命充滿熱情卻時時怕青春易逝、生命甜短,所以經常搞東搞西、胡思亂想。深受東西方文化影響,從
娓娓道來所需方劑與注意事項;在旁側桌的老師桌上文房四寶俱齊,便隨著外
小鎖螺絲、跑工廠、吃中藥、種葡萄、釀酒、牧牛羊、打獵、潛水、貪吃。對美食有潔癖,創造過千餘原
一口茶稍定片刻,也不知道他是在想藥方還是在品茶,然後他便會不疾不徐地
創菜餚。以前認為文字無法表達出自己創造的餐飲經驗,幾年前經過幾齣生命大戲起起落落開始發現自己
外公幫人看病的過程很有趣,看診號脈後有時便會閉目靜思、或舉起茶杯含
老了,必須將所感所知留下。
櫃,藥櫃末端對角有一張他為人把脈的大辦公桌、一張側桌。
自從做了食品與酒,心中對於那茶的滋味仍難復刻,經常看到茶店便入,看 到老茶店便喝;終於在數不清多少次喝一口茶、說「謝謝、再看看」的對話中, 讓我遇上了類似的感動。 那是一間叫王有記的老茶行,祖輩來自安溪堯陽,因為兩岸戰事,來台灣製 茶的師傅回不去,便在地深耕。這一杯茶一回首對我已三十餘載,一口飲下是 濃郁的香,似花、似桂、似桃,它是茶,杯底的茶韻帶著微微的礦石巖韻、濃 稠的厚火枝幹香氣慢慢變涼、成了水蜜桃、酸枝、最後轉為焦糖與貼杯底的一 圈褐漬。而那茶便是用歪尾桃做的鐵觀音王。
www.orchina.net
37
Gourmet ╳ 筷譯中國
閩南大地風土佳 武夷山的茶好,是因為特殊的風土水文。在地理環境上,武夷山是生物學上 古北區與東洋區的生態重疊區,也是植物學上泛北極區與熱帶區重疊過度氣候 帶,如此的氣候對武夷山的岩石產生了嚴苛的風化條件。 就茶而言,好茶的精采往往取決於植物的年齡、成長的速度與環境的養分。 陸羽《茶經》提及上茶生爛石,俗話說「好茶石上生」,因為樹齡越老,茶樹 的根就越能穿越地層深處,在地層中吸收各種礦物質,在茶裡便會出現精彩的 風格與複雜度。植物的年齡影響的,則是茶的風味,成長速度太快的植物,細 胞壁粗糙風味單一;慢速成長的植物,細胞結構密實光滑,累積的茶兒素、單 寧顆粒較細,更能發揮天然抗氧化劑的功能,進而包覆各種天然化合物,保護 茶葉的風味。成長環境的生態多元性,更能促成土壤多元動物有機質的獲取, 不會因為植物而年老力衰。
武夷南龍憶茶香 我們經常說一杯好茶、好酒、好咖啡都是天地生成,人雖也是天地的一部份, 但畢竟氣力有限,無法與天地相撼。 武夷山的好茶太多,如同法國勃根地的夜丘一樣舉世珍貴。在高山峭壁上茶 的生長極為不易,尤其是在夏初少霧氣的時候高山茶經常因缺水而曬乾枯死。 但武夷山就好像是台灣的中央山脈一樣,每年春夏交替時巨大的山壁、高立似 覆杯的中高丘陵會破壞由海而來的颱風,豐沛的雨水又恰恰補足了高山土壤水 分的不足。中國古人稱山脊為龍脊、脈為龍體、樹木為鱗、河川谷壑為勢,這 黃焱紅
©
/ CTPphoto
五月初夏, 做自己的正山小種茶 跟著黃學正老師前往雲霧裊繞 的武夷山區,親手採下鮮嫩的 一心二葉,並由茶廠師傅引領 烘培,製作專屬於自己的杯中 香茗。 詳情請見
38
P.9
豐水的夏、秋地形剛好呼應了中國風水學上武夷為南龍之首,從江西起、武夷 最高勢往海南、台灣、香港匍匐而隱去。 我八歲那年外公過世了,他是少林鶴拳與內丹功的大家,我常問爸媽,外公 是功夫與氣功高手,為何這麼早便離世?長大後才知道原來外公篤信中醫,認 為西醫用外力開刀治療是破壞身體系統的一種行為,因此拒絕單純的肺積水抽 水治療,最後要了他的命。印象最深的是看長輩們整理外公的東西,如寶劍數 把、藥書、筆記、字畫許多,這些都是他從家鄉福建帶到台灣的,也隨著他灰 飛煙滅;但感謝他的是,那兜來兜去的小不點,卻因為他的一杯苦茶,從此開 啟了一個機會,願意時時在生命中尋找與感受那詭異多元表情的開關。
apr. 2015
Tasting gongfu tea
細品閩南功夫茶精神
王銘偉 旅 / 讀中國
©
求無水: 求無水,求的是在沖泡茶葉時能夠以乾壺 粹茶,因為功夫茶取的是濃度,因此壺中 水分越少越好。作法是在沖茶前,藉高溫 滾水先燙壺,待壺體吸熱數分鐘後即時倒 出水,並倒轉壺身滴出壺內的餘水,再轉 正以目視看殘積水氣,待高溫讓壺底濕氣 散盡即可。若未能出現乾相,則重複數次。 戮收氣: 戮的意義是用心力、想盡辦法把氣味納入茶 中。武夷及鐵觀音茶本身皆具有豐富的香 味,且為全葉茶,兩茶都有茶香與杯底韻, 因此需要大空間讓全葉儘量舒展,故以選 擇寬肚胖壺為佳。若用蓋杯泡,茶氣易散; 若用深杯泡,則上層水先冷、下層水仍熱, 容易過度粹取,導致單寧過高,易澀。
閩南以潮州茶泡出之茶湯最為濃重,且手續繁瑣, 並有許多有趣的典故,故稱為功夫茶。安溪鐵觀音 與武夷都是發酵與半發酵茶兼具的茶品,而鐵觀音 多摘取第 2-3 葉(俗稱「開面採」,意思為完全舒 展開敞的葉面),因此鐵觀音的品質以秋、春、夏、 冬循次遞減。 在擇壺方面,個人建議挑選紅泥、朱泥、紫砂、降 波泥等帶高鐵質、礦物顆粒的壺為主。同時,因為 鐵觀音葉片較厚,所以必須注入較大入茶量(約壺 的 1/2-3/5 滿),以長浸的方式深度萃取。 我個人認為泡功夫茶求有四事:一求無水、二戮收 氣、三能辨酸、四有杯韻。以下,就讓我們細細道來:
能辨酸: 我認為酸氣分三種:正酸、拖酸、溢酸。 正酸多來自植物本身的酸味與新鮮度,植 物中的檸檬酸入口可辨,嚥下即逝。 拖酸是來自於植物發酵過程中產出各種有 機酸而產生的酸味,這種酸會留於舌根、 後喉,慢慢隨著唾液與時間稀釋而消去。 發酵得宜,會增加唾液的發生;若反之, 則會出現鎖喉、緊繃的感受。正酸是一種 明確的味道酸感,傳統鐵觀音(非綠觀音) 經常有細膩迷人的拖酸,這是來自適當且 潔淨的發酵處理(紅點、紅邊)所造成的。 溢酸則是一種胃氣上逆產生的酸氣流動感, 往往是嚥吞下後由內至外揚出,帶油、高 酸、胃氣與緊張的一種酸。溢酸所代表的 是已過度氧化、油水分離接近腐敗的嗝氣, 經常在食用劣質的茶、過期 過度烘焙的
咖啡、巧克力中後產生。在武夷茶中有些 茶葉會有類似微涼帶油的飯菜香炊氣,如 此的味道與油感經常被誤解為溢出的胃氣, 實際上是茶裡的礦物特性,區別方式溢酸 是油水分離的感受、而武夷茶卻是氣存於 水的一體感受。 覓杯韻: 杯韻是飲後杯底的餘香,鐵觀音的杯韻是 由花韻、果韻、木韻轉岩韻(礦石香); 武夷茶則是冷梅、桂油、松香隨著岩韻同 出。閩茶的岩韻,會隨著茶種、山、岩、 澗等特殊風土而異,最後皆留淡飯菜氣與 水甜味。
www.orchina.net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