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gy portfolio 2017-2021

Page 1

2017

2021 Hsiao Chu Chen

Portfolio


About me - 陳筱筑 / Peggy - Taichung city, Taiwan

Academic experience - 台中女中 2014 - 2016 Taichung Girls Senior High School

- 淡江大學建築系 2017 - 2021~ 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Experience - 范綱成建築師事務所實習生 2019 K.C.F.ARCHITECTS Intern

- 上埕建築暑期實習生 2020 JRCHITECTURE Intern

Skills - AutoCAD / Revit / Sketchup Rhinoceros / Grasshopper Photoshop / Illustrator Indesign / Lumion

facebook

issuu


Contents

01

EA 4

Shell - empty shell

02

EA 4

Fragment - story shop

03

EA 2

Information Station

04

EA 2

Market & Community Center

05

EA 3

Religious Space


Shell 空殼 一開始是從這張圖片出發,以人的外部型態創造了三個像 是人的形體,但其實只有空殼。 所以我將主題命名為空殼。 思考了很多種不同的殼,決定直接的從建築物的軀殼出發 ,談到建築的軀殼,某一方面也同樣的在探討本質,而最 顯而易見關於建築的本質我想是那些會在空間中所發生的 活動。 那些被定義的功能,也是附加在空間上的一種殼,但隨著 使用者有了不同活動在空間發生之後,這些”本質”相對 的也會產生變化,而和原本的這個軀殼達到一種平衡。

Advisor / Hideki Hirahara Studio / Space & Notation Keyword / + Reality + Empty + Essence



Site

­

­



Fragment 片段

圖片中是一個持著破碎鏡子的女人,鏡子反射出 來的影像只有部分的他自己,而我們實際能看到 的只有他的背。 Fragment 對我來說有好幾種意義,一個是實際 上我們所看到的鏡子碎片,另一個是這個人它可 以由好幾個不同的片段拼湊而成,就像是一部電 影由好幾個場景組合而成,或是一部漫畫也是由 不同的分鏡合而為一成就而成的。

Advisor / Hideki Hirahara Studio / Space & Notation Keyword / + Reflect + Chips + Reorganization





Site


now


Information Station 城市指引

基地位在台北市的華山大草原旁邊,而所需要 設置的空間機能為資訊站,所以我想將周遭明 顯的地標最大化,讓人們可以依循著這些明顯 的目標前進,進而去到想要去的地方。 而不同的族群,遊客、居民,或是不同的交通 方式的人們,會有著不同的目標跟來去的方向 ,那限制這些不同方位的入口,到他們能夠辨 別的地標視線,讓短暫停留在這邊的人們,都 能在這個匆忙庸碌的市中心,找到將往哪裡去 的方向。

Advisor / 向登群

Site /

台北市華山大草原

Keyword / + Direction + Guide + Landmark



Plan

Elevation north

south

Section a-a’



Market & Community Center 市場&社區中心 基地位於信義區的光復市場,而在市場的周圍也有許多 攤販依附著市場向外擴散經營著,而若基地為一個空地 ,我在想應該如何將周遭的這些熱點延續至基地內部, 讓周遭的活絡能夠帶動基地內部的熱點。 於是我利用了基地西北側的商業熱度做為起點,將其引 進基地內部決定了基地內部需要的商業空間,形成三個 密度節點,另外加入其他事件也是以同樣三個節點在內 部空間平面或剖面上互相流動,例如綠帶、使用者體驗 等等。 ­

Advisor /

台北市信義區光復市場

王文安

Site /

Keyword / + Rhythm + Context + Interface



Plan 1F

3F

2F

4F

Section a-a’

5F

Section b-b’


最想帶誰去吃


Religious Space 在地福德正神廟

一開始想從在地的神祇出發,所以選擇了土地公做為我 宗教空間的主神,而搭配周遭繁榮的小吃攤、商業空間 ,更能凝聚這是一個信仰中心的概念。 於是我從周遭的商業紋理切入,不同的時段在不同的區 位會產生布一樣的氛圍,而不同種類的商業行為也會有 不同的占領街道模式。 觀察後將不同向度的紋理植入到基地當中,延伸周遭的 商業活動,將這些小攤販與宗教空間結合在一起。

­

Advisor /

Site /

­

黃瑞茂

新北市淡水區中正路

Keyword / + Sanctity + Texture + Activities



4

1

2

3

5

左圖為早中晚實地觀察的攤販配置圖, 可以看見有不同的人流、不同的佔領方式, 讓城市紋理當中產生了一些有關於人們生活的彈性空間。

6

而這個彈性空間就是人們生活的軌跡,與在地息息相關的文化。 4

1

2

3

5

­

6

4

1

2

3

5

6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