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1 現在.舞.分享 Hear, We Dance — 場刊 (舞蹈 X 視覺藝術 及 文字)

Page 1

捐助機構

Funded by

主辦機構

Organized by

賽馬會「音語來回」

舞蹈教育 計劃

Jockey Club "in Search of Voice in

a Cramped City"

Dance Education Programme

現在. 舞 .分享

ic Mus

Hear,  We Dance ge ma -i xt Te

Vi Dr sual Ar am ts a



賽馬會「音語來回」舞蹈 教育計劃

新約舞流於 2019 年 7 月推出賽馬會「音語來

回」舞蹈教育計劃,此計劃由香港賽馬會慈善 信託基金捐助,為期三年。是次計劃以舞蹈為

主幹,融匯其他藝術媒介:戲劇、音樂、文字

及視覺藝術,為年青人設計一連串獨特和新穎 的藝術教育活動,同時透過工作坊、演出及探 訪等不同體驗去探討「溝通」。

本計劃是延續 2015 年與香港中文大學藝術行

政主任辦公室合辦的「藝城動展 — 樽裝城市」 及 2017 年與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合辦 2016/17

大專生藝術通識計劃(舞蹈)「藝城動展 — 藝虛」之跨媒介演藝教育項目,該兩項教育項 目分別於 2016 年獲頒香港舞蹈年獎「傑出青 年及社區舞蹈計劃」及 2018 年獲頒香港舞蹈 年獎「傑出舞蹈教育」。


新約舞流

新約舞流於 1993 年成立,為香港非牟利舞蹈藝 術團體, 2008 年由周佩韻、麥秀慧及幾位年青 藝術家重組, 2016 年起成為香港藝術發展局資

助團體。舞團致力推廣及發展本地舞蹈藝術文 化,並發掘及培養年青一代。近年,新約舞流 曾到北京、廣州、新加坡、巴林、台灣及馬來 西亞作交流演出。在創作上,舞團不斷探索舞 蹈藝術的無窮可能,力求每齣作品都純正而獨 特,使觀眾與作品之間有更深層次的對話和交 流。

舞團創立之宗旨有二 :

一、致力於表演藝術之探索與創作,推廣本地 藝術文化發展。舞團作品以當代舞蹈為主幹, 融入正面訊息,呈現生命與藝術的結合,引發 觀眾思考,並體驗藝術蘊涵的正能量; 二、利用舞蹈藝術課程、工作坊、編舞機會和 不同交流平台等,以協助年青一代認識及發掘 自我、建立自信、啟發創意和提升藝術鑑賞能 力。


董事局成員

舞團成員

余頌恩

舞團發展經理

林淑儀 譚嘉茵 黃詠潔 洪光賢 陳智威

藝 術 總 監

周佩韻

舞 團 經 理

林倩怡

項 目 經 理 項 目 統 籌

藝術行政主任

冼穎欣 林燕虹 陳頴琳 喬

願 *

* 藝術行政人員實習計劃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 現在.舞.分享》

承接賽馬會「音語來回」舞蹈教育計劃的單元一活動 《現代舞工作坊 — 大專院校及社區外展巡迴》,《現 在.舞.分享》以現代舞和另一藝術媒介為平台,讓 參加者深化藝術經驗,擴闊觀察、思考和表達的方式, 以不同的視角探索溝通和衝突,並運用藝術尋求解決 方法。此外,活動讓參加者與專業舞者進行交流,從 而啟發參加者對情感與身體運用的關係,提高參加者 的創造力,集結參加者的藝術經驗,以現代舞演出。

場 地 伙 伴 Venue Partner :

鳴謝: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香港藝術發展局 錢佑先生 (大館) 江俊峯先生 (亞洲協會香港中心) 陳旻晶女士 (大埔藝術中心)


藝術總監的話

「音語來回」以藝術傳情、舞蹈達意!特別在這段疫 境時間中,觀賞導師、舞者和學員的排練工作坊,感

受到每位朋友仍堅持參與,投入並付出努力完成,見 證藝術讓人反思和改變的力量,心裡實在讚嘆不已!

賽馬會「音語來回」舞蹈教育計劃源起於新約舞流一

直發展的藝術教育計劃 ——「藝城動展」,感謝香港 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的全力支持,讓我們可以將活動 拓展得更大,接觸更多年輕人。

非常欣賞新約舞流行政團隊的努力,讓計劃能在這艱 難時期也得以順利進行,並且衷心感謝一眾參與的藝 術家,編舞,專業舞者和學員,從他們的身上,我獲 益良多呢!


導師的話

陳曉玲 | 編舞 常言道藝術是與自我溝通的過程。由自我出發,尋找、築起與別人的橋 樑。在過程之中,嘴巴再不是唯一表達我思我想的工具,透過身體的韻 動和藝術創作,從心靈出發,與自我和別人對話。

一步一步的勇於表達、學習聆聽、嘗試理解、從而釋疑、最後達成共識。 溝通這回事,

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不嫉妒,不自誇,不張狂;

不輕易發怒、不只求自己的益處,也不計算人的惡。 原來兜兜轉轉

還是回去那永不止息的一個字 —

郭曉靈 | 編舞 從一個字,回到一個人

從一個閱讀,回到一個呼吸 | 感受 從一個行動,回到一個對照 | 彼此 從一個想像,回到一個貼近 | 話語 從一個觸碰,回到一個脈搏 | 心臟 從|回

感謝這趟旅程彼此在分享的。回,我們經歷著的都教我感恩。熱愛的心, 相信的力,看著彼此感應 / 重整,如何包容和彼此建立著的扶植,多動 容。日出下畫面裡,身體交流著的,是我看見著每一個有血有肉的靈魂 彼此都走在溝通裡看著的人物景事。

再次多謝每位學員與舞者們 - 因著願意,因著彼此,因著心跳,要你們 辛苦了!等久了,曬透了,早起了,但你們越發越青春,多爽。加油!


徐禮賢 | 視覺藝術 畫上一點,觀察、聆聽、認識、回應它。嘗試從展開對話中

與它連結、溝通、交流。嘗試理解我與它是怎樣說關於彼此。

那一點,可以是開始是終結,又可以是部份是全部。集中看著 它,放大它,縮小它,發現它自身及延伸都具備生命力。

很多點未被啟發與創造,正如我身體仍存在許多個未被發掘的

點,滿載故事情節。猶如在與己與他人舞動時觸及的每一點,都

是充滿歡樂,神秘,奇妙,甚至傷悲,痛楚,恐懼等的感知。背後

存在著好奇與勇敢的探知,有如所曾經歷的擁有,拒絕,共存,陪 伴及離開的瞬間,提醒著生命之旅的點點滴滴。

點連繫出線條,線條交織成面塊,面塊切合形成立體,有如我的身體, 被賜予靈魂的活著。

何應豐 | 文字 生命,其滾軸在吸呼之間,其脈是舞動之源!

文字,其格由觀由念而成型,是開展和世界交通的橋!

觀念,如「音」如「語」,迂迴身體,按「陣」按「地」,挪移回來的 溝通,感應裡外的距離!

舞動, 回應著滲透心脈的詩和意,書寫當下來回觀照的點滴,成念成

象,和遇上的一切,沿「自」沿「在」的接觸,溝通其「緣」之所以和 可以。

「圓」,可滿可缺,都是念念間點化著的願景!穿越其中,可微觀和大 觀世界,細看自身和他者他物相互的投影……

我,只是一個「點」,動靜間,才悟出和多少個「點」的音語在對話! 究其質其素,我一步步悟出了「自/己」!


創作及製作團隊 藝術總監

周佩韻

郭曉靈

編舞

藝術導師

舞者

陳曉玲 徐禮賢 (視覺藝術) 何應豐 (文字) 鄒柏賢 何明恩 洪俊樂 林靖嵐 梁秀妍 羅智穎 鄧皓琪 黃詩羚

演出拍攝及剪接 黃漢樑

盧文康

項目經理

林燕虹

項目統籌 行政

舞台監督

執行舞台監督 平面設計 演出攝影

楊承熹 陳頴琳 冼穎欣 林倩怡

喬 願 * 葉曉雲 劉詠怡 劉志威 張康源 張啟東

* 藝術行政人員實習計劃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


周佩韻 | 藝術總監

周佩韻為香港演藝學院舞蹈系首屆畢業生, 其 後 於 1988 年 獲 得 英 國 倫 敦 當 代 舞 蹈 學

院獎學金到該校深造表演及編舞。回港後

自 1991 年起擔任香港演藝學院現代舞系講

師,並於 2003 年英國拉賓中心取得藝術碩 士(編舞)學位。周氏一向熱愛舞蹈藝術,

2007 年離任講師一職後,於新約舞流專注 其舞蹈研究及創作工作,曾發表作品包括 《真假距離》、《樽裝城市》、《界限 ‧

街道圖》、《歸途》、《馨香》、《一》、《一 線光》及《行動 I, II, III -- 完成》等。其作

品於近年屢獲殊榮,《歸途》在 2010 年獲

頒 香 港 舞 蹈 年 獎 之「 獨 立 舞 蹈 獎 」,《 界 限 ‧ 街道圖》在 2013 年獲頒香港舞蹈年

獎 之「 最 值 得 表 揚 獨 立 舞 蹈 製 作 」,《 樽 裝 城 市 》 在 2016 年 獲 頒 香 港 舞 蹈 年 獎 之

「傑出青年及社區舞蹈計劃」,《真假距離》 則在 2018 年獲頒香港舞蹈年獎之「傑出舞 蹈教育」。周氏亦於 2017 年榮獲香港藝術 發展局頒發之藝術家年獎(舞蹈)。


陳曉玲 | 編舞

陳曉玲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主修中國舞。 在校期間曾獲取多項獎學金,並赴美國、 上

海、 內 蒙 古、 馬 來 西 亞 等 地 方 作 舞 蹈 交 流。 2012 至 2014 於動藝成為駐團舞者, 其後加 入新約舞流,並開始進行創作。2015 年,陳 氏獲邀參與香港 iDance 舞蹈節創作環境舞蹈

《Recycle-green》; 2016 年於第四十四屆香港 藝術節展示其新作 《第十六天》。她曾到德

國、巴林、韓國、美國及中國等地演出。

郭曉靈 | 編舞

畢 業 於 香 港 演 藝 學 院, 主 修 現 代 舞, 曾 於 2006 年赴新加坡與 Arts Fission Company 合 作演出,現為獨立編舞及舞蹈教育者。

其首個獨舞作品《泥塵》獲香港藝術節邀請 於 2011 年演出,其後並於 2012 年廣東現代 舞周、2014 年北京現代舞周及 2015 年波蘭華 沙風暴國際舞蹈劇場節等演出。

郭氏於 2011 年獲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委約創作 作品《獨唱》,並於 2013 年香港藝術節「香

港賽馬會當代舞蹈平台」發表獨舞作品《閡 目 II》。2007 年出任乙城節「舞都得計劃」

的客席策劃及編舞,其作品《讓身體流動》 在 2008 年於香港及泰國 Patravadi Theater 發

表。其個人首支獨舞《泥塵》於 2010 年在《六 翻自己》 系列內首演,並與團隊獲頒 2011 香 港舞蹈年獎「值得表揚環境舞蹈獎」。


徐禮賢 | 藝術導師 (視覺藝術)

徐禮賢,畢業於香港教育大學。從事了十多 年藝術教育工作,當中包括了教學兒童、青

少年及家長有關視覺藝術的內容,與他們一 同體驗藝術的樂趣及自我發現。期間,在學 校與學生舉辦了數個作品展覽,與校內學生、

老師和家長分享成果。後期,亦在社區舉辦

了一些有關表達藝術的比賽及工作坊,讓年 青新一代獲得機會去自發性思考、探索與創

造, 例 如「 畫 中 對 話 」, 給 年 青 人 在 個 人 作 品中發掘更深的自己。

隨著個人對藝術與情緒發現及治療關係的好 奇,接著報讀了香港大學的表達藝術治療碩 士課程,於二零一八年十一月畢業,現為表

達藝術治療師,主要於中學做青少年行為及 情緒治療工作。盼望藉著藝術,提高更多年

青新一代的自我意識,從而在藝術創作過程 中進行自我對話及反省,找尋自身在社會及 生活中的價值與角色,建立健康穩定的情緒, 正面積極地繼續成長。


何應豐 | 藝術導師 (文字)

香 港 出 生。 年 少 據 聞, 祖 籍 廣 東 南 海, 但 從

未踏足「故鄉」。青少年期,接受殖民地教育, 後留學美國主修戲劇。三十年來,以劇場為 文化渡橋,學習觀照自身與周邊社會、政治

及文化觸碰著的種種問題和相應關係;借藝 術行動,重新學習認識香港社群的特殊性,

透過教育和社會工作,尋索平民百姓家如何 自強和建築獨立思考的出路。

前瘋祭舞台(1996 ﹣ 2010)創辦人及藝術監 督。二零一一年創立「何必。館」,又名「何

應豐文化藝行工作坊」。何某愛藝術、愛電 影、 愛 寫 作、 愛 看 書、 愛 交 友、 愛 旅 遊, 更

愛引用不同媒體進行創作。多年來以不同身 份( 包 括 藝 術 監 督、 導 演、 編 劇、 佈 景、 服

裝 及 燈 光 設 計、 錄 像 創 作、 現 場 音 效 創 作、 演員、監製、平面設計及翻譯等),藉故事、 詩、畫、像、樂等入題,建築以「藝術行動」

引發對香港及中國大陸種種社會現象的「文 化研究」工作,體現「完全舞台」上可審思 文化融匯的可能。


鄒柏賢 | 舞者

香 港 出 生, 畢 業 於 香 港 演 藝 學 院 舞 蹈 學 士

( 榮 譽 ), 主 修 芭 蕾 舞, 副 修 編 舞, 其 間 獲 舞蹈學院全額獎學金遠赴法國參加由法國國 家 舞 蹈 中 心 所 舉 辦 的 2019 工 作 坊, 與 來 自 29 間藝術學校的學生和專業藝術家作學習及

交 流。 另 外 獲 葛 量 洪 獎 學 金 2016/17 及 The Ohel Leah Synagogue Charity Undergraduate Scholarship 2019/20。 在 學 期 間, 曾 與 多 位

海 外 編 舞 家 及 藝 術 總 監 合 作 包 括 Jonathan

Walkins( 英 國 ) 作 品 “Push, Pull and all Inbetween”;Raymond Chai(英國)作品 ” The Architecture of 舞 ” ; Anh Ngoc Nguyen( 越 南)作品 “Inside Out”; Zoltan Fodor(匈牙

利 ) 作 品 “Echo” 和 Septime Webre( 美 國 )

作品 “Juanita y Alicia” 等,並積極參與不同的

舞 蹈 表 演。 曾 代 表 學 院 到 外 地 演 出 如:2019 廣州演出、2019 法國巴黎舞蹈工作坊及 2019

藝匯上海並繼續探索及發展她的現代舞技巧。 畢業後亦與本地編舞家合作包括 Pewan Chow

(香港)作品 “Maze 3.0”;Kelvin Mak(香港) 作品《遺角》。


何明恩 | 舞者

二零一六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當代舞系,主修

編 舞, 熱 愛 創 作, 現 為 自 由 身 藝 術 工 作 者。 除 了參與編舞和演出的工作之外,何氏亦醉心藝 術教育。通過表演 藝術,更深切地察看身邊的

人,放眼了解她身處的社區、城市、世界,期望 在生活 中看見、發現並實現更多可能。近年創

作 包 括:Unlock Body Lab: dance-to-be Launch Edition 階段展演及分享(2020)、孟加拉海洋 舞 蹈 節《Mammalistic》(2019)、 康 文 處 舞 蹈 日 環 境 舞 蹈《 康 樂 設 施 》(2018)、CCDC 舞 蹈中心「真演出」 系列,與曾詠暉以合編長篇 作品《塌塌嵌》(2018) 等等。

近 年 參 與 作 品 包 括: 黃 靜 婷《 遙 遙 之 城 》 (2020)、 陳 冠 而 小 息 劇 場 社 區 文 化 大 使《 我

們的山》 (2020)、藍嘉穎舞蹈錄像《山海流》 (2020)、新約 舞流音語來回教育計劃《Hear, We dance》(2020)等 等。

洪俊樂 | 舞者

生於香港,現為自由身舞者,畢業於香港演藝

學院現代舞系,並於紐約州立大學帕切斯學院 作交流生。曾與多位本地和海外藝術家合作,

如 黎 海 寧( 香 港 )、 黃 大 徽( 香 港 )、 四 度 舞

蹈劇場(香港)、Christine Gouzelis(希臘)等。 現在主要探索以即興為訓練及演出的研究。


林靖嵐 | 舞者

林靖嵐從小習舞,大學於英國華威大學法律系 畢業後,2019 年在倫敦聖三一拉邦音樂舞蹈學

院修讀舞蹈深造文憑。在英國期間, 她曾參演

及參與創作音樂劇團 Travelling with Thomas 的

2020 英國巡演及 Alicia Meng Wang 於倫敦首演

的新作 The Circling (2019)。她曾獲邀到北京丶 星加玻丶倫敦等舞蹈及藝術節演出,而近年更

在 2019 年的愛丁堡國際藝術節參與舞蹈演出。 在國際舞蹈比賽中,她於 2014 年香港紫荊盃舞

蹈大賽獲獎最佳表演金獎,並於 2020 韓國國際

現代舞比賽中被選爲頭 5 名晉身決賽的女舞者 之一。

梁秀姸 | 舞者

香港土生土長,是少數的跨界別藝術工作者。她 同時以平面設計、服裝設計、舞蹈教育及舞蹈

編演等範疇展開其創作生涯。梁氏分別於 1996

及 2004 年畢業於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李惠利分校 設計系及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現代舞系,先 後獲頒設計(視覺傳達)文憑及藝術學士(榮

譽)學位。隨後更於 2008 年榮獲香港賽馬會音 樂及舞蹈信託基金獎學金前往美國深造,並於 2010 年完成由 Hollins University 跟美國舞蹈節 合辦的舞蹈課程,獲頒藝術碩士學位。


羅智穎 | 舞者

生於香港,現為自由身藝術工作者。

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蹈學院榮譽學士,主修 現代舞。

在校期間,曾獲奬學金到德國柏林 b12 舞蹈節交

流。曾跟不同編舞合作,如 Christina Mertzani ( 希 臘 ),Rick Nodine( 英 國 ),Swee Boon Kuik(新加坡),周佩韻(新約舞流,香港), 黃狄文(CCDC,香港),曹德寶(TS Crew, 香港)。熱衷於編舞,亦積極參與校內的編舞 工作坊,累積作為編舞和舞者的經驗。 日後希望透過表演藝術與人連結。

鄧皓琪 | 舞者

鄧皓琪,於 1993 年出生於香港,自幼接受皇家 芭蕾舞的專業訓練,對舞蹈已產生濃厚的興趣。 初中時,受時代及潮流的影響而接觸街舞,啟 發我鑽研各類型的舞蹈,包括現代舞、爵士舞

及街舞等;高中時已立志以舞蹈成為終身職業。

2012 年加入 Dancing Angel 舞團,自此與現代舞 有著不解之緣。2014 至 2018 年到台灣的中國文

化大學藝術學院修讀舞蹈,主修現代舞,將舞蹈

成為我的專業。2018 年回港後,貫徹舞蹈專業 意願。現為自由身舞蹈工作者,參與不同類型

的藝術工作,包括教學,编舞及演出。我積極參 與及投人多樣化的舞蹈項目,對舞蹈充滿熱誠。 過往演出包括《URBAN PLAYGROUNDS》、《風

流寡婦》、《我城 · 我聲》、《界限 · 街道圖: 流動邊界》Maze 3.0。


黃詩羚 | 舞者

2004 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現代舞系。曾參與 多位編舞家及多個不同團隊之演出;近年參與 新約舞流演出之作品有:《馨香》分別於香港

及馬來西亞 Tari’05 國際舞蹈節演出,並隨團參 與北京藝術高峰論壇會演出《同途》。現為自 由身舞者及舞蹈導師。

黃漢樑 | 演出拍攝及剪接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於 2011 年與友人集結為

青年實驗藝術團體「她說創作單位」(HerStory

Polygon),擔任創作總監一職。黃氏同時亦以 獨立創作人的身份,參與不同類型創作,包括︰

舞蹈電影《山海流》、舞蹈短片《9》、《小王子》 (京都舞蹈及舞蹈錄像交流計劃)、《飛飛遊

遊爸》(社區文化大使計劃 2016/2018;導演、 策劃)等等。此外,黃氏亦涉足錄像多媒體創

作,銳意研究互動多媒體與劇場結合的美學。當 中,舞蹈短片作品《9》獲多個國際舞蹈電影節

邀 請, 成 為 入 選 電 影, 更 於 Fiver International

Screendance Movement 中 獲 得 特 別 獎 項, 以 及 於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中獲得「國際舞蹈影像 大獎」及「觀眾之選」。


葉曉雲 | 舞台監督

舞台工作者及多媒體製作人,參與行政、創作

及製作等範疇。先後畢業於香港浸信會神學院,

主修教牧學及基督教研究碩士 ( 傳播學 );香港 演藝學院,主修音響設計 / 技術及音樂錄音。除

舞台製作外,亦參與不同商業及大型盛事製作,

包括:《2009 東亞運動會》任現場運動展示導 演、《維港煙火匯演》任現場音樂及煙火訊號處

理、《 五 月 天 香 港 迪 士 尼 演 唱 會 2018/2019》 任人流及交通監控技術統籌、《由靈開始陳潔

靈演唱會 2018》任舞台技術製作統籌,《遙遙 之 城 Maybe Tomorrow》 製 作 經 理 等, 亦 曾

於香港公開大學 LiPACE 任《舞台設計與製作》 的課程設計及燈光設計、音響設計與舞台監督 導師,香港大學及不同機構任媒體製作導師。

現為多媒體及舞台藝術工作者、查馬迪高斯藝 術總監及福戲網絡核心成員。





參加者

舞蹈 X 文字

Ophey 陳子筠

Amy 鄭翹欣

Jane 莊靖

Ella 林樂怡

Fibi 陳芷瑩

Vince 黎頌晞

Karen 劉燕珩


Anise 劉曉縵

Eilliam 李依霖

Michelle 鍾敏熹

威仔 曾振威

Kay 曾佳祺

Kasen 徐嘉蒓


舞蹈 X 視覺藝術

Chris 陳家瑋

Edgar 張偉名

Harry 周仲賢

Jessie 趙芷君

Janice 李海盈

Bethany 周沛姍

Vivian 梁思穎

Jane 李津兒

Yaya 陳尹之

Tintin 李浩天

Colby 李楊力

Julia 林家瑜


Cherry 成栩萾

Chika 戴誌嘉

Charlie 鄧子豐

Oli 黃珮妍

Wynn 戴誌穎

Anna 謝麗萍

Jessie 楊倩桐

Beth 譚思晴

Serena 黄美瑜

Clarice 葉鎧瑩

Stephanie 阮倩彤




www.passoverdance.org     @passoverdance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