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史博地方學學no 1 電子刊(跨頁版)

Page 1

No.1 2018 . 1

臺史博

地方學學

海埔新生地、淺坪魚塭、波光粼粼、生態棲息


刊言

目錄 03

青瞑蛇衝出菅仔埔

【常民出演的歷史劇場】

05

川流.土城

植一株地方知識樹

【一頁歷史】

歷史記憶思想起

10

曾文溪口的討海人生

【小地方與大歷史】

14

家族史料見證清代台江的開墾

【台江Action】

15

戲劇看到地方知識

【傳家寶的流轉歲月】

17

書上沒教的歷史

【Hi! story】

19

塭田兒女

【地方學學地方】

23

地圖作為地方學的工具

【博物館就在你身邊】

26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指導單位 發行單位 發 行 人 編輯統籌 執行編輯

文化部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王長華 石文誠 陳怡菁、賴品蓉

地 電 傳 網

70946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06-3568889 06-3564981 www.nmth.gov.tw

址 話 真 址

承製單位 企劃編輯 撰 文 攝 影 視覺設計 封面插畫 封面題字 內頁插畫 印 刷

01

05

土城子鄉音劇團 土城子生活文化特展

透南風文化創意有限公司 姜玫如 陳怡菁、姜玫如、賴品蓉 姜玫如、盧龍君、土城子鄉音劇團、賴品蓉、陳俊豪、鄭文德、李偉民 盧龍君 盧龍君 董福強 林育正、薛育綺、盧龍君 天晴文化事業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簡稱臺史博),是奠基 於古都臺南、深具臺灣歷史意義的「台江內海」, 立足南方,臺史博戮力於建置南臺灣的地方知識網 絡平臺,結合不同社群、地方文化館等,透過與地 方網絡的串連,深化田調研究及地方知識公共化, 由此觀之,地方學的落實是不斷「行動」的過程, 其過程有探索、有迷惘、有驚喜,有感動,走過即 是豐收!這些臺史博與地方共同行動的珍貴時刻與 碩果,將透過這本《臺史博地方學學》刊物予以珍 藏。 本刊主題「川流.台江」,呈現的是臺史博梳理 台江移墾社會的在地知識脈絡,未來,當臺史博對 於地方學的實踐場域有所移轉,本刊主題也將隨之 遷移,在川流中共構地方文化平臺。而正如河海與 土石之相互沖刷越見發亮,本刊之視角不只在於歷 史文件與故事的呈現,更要看見一起重返歷史現場 挖寶的可貴行動力,本《臺史博地方學學》創刊號 ,臺史博與地方文化社群「土城子鄉音劇團」架構 社會網絡共啓實踐的平台,一起重返歷史現場。 本期之地方學現場座落於臺南市安南區原台江 內海的土城聚落,這是一方先民開墾圈地、耕耘海 坪、圍堤築塭、胼手胝足拼搏掙來的生存之地,我 們欣見當地民眾仍彷如昨日般地生動訴說那見證滄 海桑田之經歷,這源自生命經驗的在地知識,正化 成一擔擔養分植下了南臺灣地方知識樹種籽,讓其 冒土發芽的澆灌行動,我們一起加入。


【一頁歷史】

青瞑蛇 衝出菅仔埔

台江,這塊鹹淡不定、土壤不 均質的海埔地上,不同時代都給了 這個地理環境特有的稱呼。清、日 時期,舉凡「菅仔埔」或是「內海 仔」等,都是先民對於這地理環境 的指稱。「菅仔」,是綠色先驅的 水生植物「菅草」、「菅芒」,會 在荒埔地先大量生長,迎風搖曳, 是拓墾者搭建草寮的主要素材,故 而台江浮覆的一大片新生地,以菅 仔埔作為譬喻與形容,在清代的檔 案資料中,我們也可見到以「芉仔 埔」來稱呼這片陸浮地。這都來自 人民對這處地理環境觀察與生活經 驗累積而來的歷史。

03

1904 臺灣堡圖上可見土城舊地名

時間推到16、17世紀以前,台江 是臺灣西南沿海三大潟湖之一,為內 海與外洋人群活動與貿易的海上區域 ,從17世紀初年漢人大量移民,自此 入臺。從各方台江研究都指出,台江 內海陸化主要受曾文溪河流改道所影 響。 台江浮覆土地逐漸生成之時,清 代政府正式稱它為「臺南廳外武定里 」、到1920年(大正9年)日本政府

更名為「臺南州新豐郡安順庄」 ,現今行政區屬「臺南市安南區 」。而本刊主述的「土城區域」 原屬臺南州北門郡七股庄,於當 時行政區域中為涵蓋土城仔庄、 青草崙庄及十份塭庄稱為「土城 三庄」,在1904年的臺灣堡圖, 此三庄尚隔著鹿耳門溪(曾文溪 南支流)與新豐郡安順庄在河岸 兩岸東西相望。直到1938年 (昭 和13年),因為此時的曾文溪再

改道至土城北邊出海,土城區域 也在曾文溪堤防築堤完成的這一 年被劃入安順庄下,可見政府對 地方社會的管理政策仍受自然環 境變遷所影響。


【常民出演的歷史劇場】

川流.土城 歷史記憶思想起 在一個秋高氣爽的十月天,清早八點,位於臺南市安 南區鄭成功紀念公園附近的一處寬闊民宅庭院裡,洋溢著 活力與激昂氣氛地聚集了近十位老者,這是土城子鄉音劇 團策劃的「素人講堂-鄭仔寮思想起」暢談聚會。 土城子鄉音劇團夥伴們皆為臺南市安南區出身,於 2017年自發地進行土城的社區田野踏查,並舉辦素人講堂 分享一系列踏查成果,首發場「鄭仔寮思想起」,主要的 訪查對象-蔡顯榮先生,懷著一份分享當地史事的熱切心 意,開放自宅邀來左鄰右舍長者們一起話當年,期望能將 早期的鄭仔寮模樣描繪地更完整也更鮮活。 在眾人合唱一曲「思想起」後,故事就開始了…

05


大茨解 ,捆綁成竹排 順水推舟,港西圓塭內 孤族獨茨,難禦匪侵害 終擇落腳,鄭寮繼傳代 這首蔡顯榮自創的七字仔,生動描 繪其祖父輩昔時順水遷徙的情景。顯榮 伯其家族原居今臺南市西港區竹橋,在 其祖父輩時,祖父五兄弟一起將以竹子 搭建的房子拆遷到今安南區土城,其遷 徙方式,是先將這竹籠茨(厝)的四堵 牆面拆解成一片片的竹架,再以粗大繩 索將竹架堆疊捆綁成像筏的樣子推入溪 中,藉著水力的運送,祖父五兄弟腰上 綁著大繩將人與竹筏牽連在一起,人就 在岸上一路跟著竹筏來移動前進。顯榮 伯說:「大索牽很長,溪流很快,人怕 會跟不上,跟著溪流跑」。就這樣先搬 到土城港仔西角頭的圓塭仔居住,但當 時在圓塭仔時因周邊戶數少,安全上有 「難禦匪侵害」的疑慮,因而再往東搬 到鄭仔寮落腳至今。 至於當時搬家為何要大費周章地連 同房子一起搬遷?顯榮伯說當時那座竹 籠茨還很堅固,長輩們考量在未來落腳 處就地取材不見得能取得竹子,而竹籠 茨尚有能使用上百年的能耐,因此才眾 心齊力地把房子也搬遷過來。 當初那頂順著溪流搬遷的竹籠茨, 對顯榮伯而言是安身立命的「家」,那 座竹籠茨一直到顯榮伯十九歲,才改建 為現今這座泥磚造的家屋。

這首七字仔,講述的不僅是大自然力量 所引發的地形地貌變遷,更是一幅描繪 先民順應環境、開拓家園的圖像詩。

草埔塭坪四季草 春夏放牛價數頭 等待秋冬草枯後 塭主為錢草發包 台江內海於清代從汪洋浩瀚之區變 為海埔地後,先民陸續移入開墾,將海 埔地變為草埔塭仔,在塭仔邊搭建塭寮 ,耕塭飼魚挖水窟,假以時日再變成可 住人、可種田又有魚塭的「家園」,在 今城西街二段628巷以西之處,即是老 一輩人稱為「草埔塭仔」的地方。顯榮 伯說:「以前海埔地出現,都是財團先 去圍,他們眼光較高又有財力,可以僱 工,每當地浮覆起來就派工圍起來,有 人要買就賣他,所以我們這裡的地都是 買的,不是佔的」,當時財團來圍海埔 地時,將其大面積地分隔為幾十甲,最 小也有十幾甲,分隔的方式是就地取量 ,在其四周圍挖溝為岸,這塭溝便成了 魚塭界線。而塭溝的用處可多了,下雨 時可以在塭溝裡放養魚、捕魚,若雨水 較多淹漫至溝坪上長出野草便可以放牛 吃草,形成一大片遼闊長滿野草的「草 埔塭仔」。顯榮伯「草埔塭坪四季草」 「鄭仔寮思想起」故事採集 陳淑英

07

漫布著野草的草埔塭仔,在當時人 們充分發揮生活智慧的運用之下,益發 的生趣盎然,來到暢談聚會的老人家們 起勁地紛紛說著:「草埔塭仔春夏秋冬 都有草,特別是春夏雨水豐沛,草長得 很美,塭主腦筋動得快,知道大家養牛 需要草源,便以一頭牛收取幾元的『租 草』方式,讓繳費的人可以把牛牽進來 吃草,租草費用不高,因為牛可以大便 在魚塭裡給魚吃,讓塭主也得到一些好 處。」 吃大便的魚嗎?聽了似乎讓人有點 倒胃口,但其實以前這裡多是淺坪魚塭 ,水深及膝僅約30公分左右,太陽能直

射塭底的泥土,讓水草行光合作用滋長 ,牛大便提供養分讓水草生長得更旺盛 ,也可以讓魚塭裡吃水草為生的虱目魚 更為茁壯,我們現今所講求的魚草共生 的友善環境,其實是早期人們發揮智慧 、結合永續生態概念的日常作為。 關於草埔塭仔的故事尚未說完喔, 顯榮伯另寫的一首七字仔「秋冬等待草 枯後,草叢打結作號頭,以股計價人承 包,運回阮厝當柴草」,意思是當秋冬 旱季遍草枯乾時,塭頭家仍然充分發揮 其價值,將草埔面積分為一股一股(一 區一區)讓人承包,承包人便前往砍草 ,捆一捆後用牛車載運回家當柴薪。這 柴薪不單純只是燒火煮飯的用途而已, 堆在家門前亦有其意義,顯榮伯說以前 當要嫁娶的時候,「例如我女兒要嫁去 你家,我會去偷看你家的草堆,你家草 堆若太小,我女兒不敢嫁給你,因為這 表示我女兒嫁到你家還得去撿柴煮飯, 撿柴是很辛苦的事」。

蔡顯榮 1939年生,少時在私塾學習四書五經,私塾開設在土城「西北寮仔」,學生 們稱私塾老師為「鬍鬚助仔」,其學習成績良好,在每月的私塾考試中,曾 以能默寫四書五經三千字以上的佳績,獲得終身免試獎勵。如今追憶昔時土 城地區初墾情形,蔡顯榮便將豐沛的懷舊情感訴諸自創的臺語七字仔詩,加 以生動描繪。


庭前一口窟 卡贏桌頂一仙佛 「鄭仔寮思想起」社區地圖,陳淑英編撰、林育正繪圖

這句流傳於台江地區的俗諺,顯榮伯等人也是朗朗上口,顯榮伯說以前每一戶 庭前都會挖一個「窟仔」(台語音,意為「水池」),除了作為飲用、洗滌等生活 用水的儲存,另一方面也會在池裡放養魚蝦以增溫飽。而更重要的作用,是有助於 蓋房子。日本時代水利站測量菅仔埔地勢低於海平面一台尺,當地基為相對低窪時 ,挖掘水池便可獲取土方以供囤為建地,甚至「經常都在挖土擔土囤土,囤很多年 才能蓋一間厝,哪天如果要娶媳婦,就再囤一間厝」,充份表現出菅仔埔先民生活 與水、土資源間緊密連結的互動關係。 暢談「鄭子寮思想起」的耆老們與土城子鄉音劇團、土城當地志工合影,耆老前排左起為鄭成受、鄭財、鄭進昌 、黃和雄、蔡金碧、鄭習、陳金茂,後排左二蔡顯榮、後排左六蔡顯榮夫人。

09

曾文溪口的討海人生 同樣在菅仔埔討生活,落腳在靠近曾文溪出海口荒埔上的人 們,則活出另一篇不同的生命樂章,同樣以堅韌的指法彈奏出昂 揚雄壯的旋律。 這回不是透過耆老的現身訴說,而是由年輕一輩的陳鳳凰小 姐,透過訪問其母親林家螢來訴說父親陳有財的故事。透過回憶 「阿爸的討海人生」,讓我們知曉昔日認真踏實在曾文溪出海口 拼搏的好漢身影。


水域有多大,生計就有多廣

罟寮 在捕魚期間,漁民會 在海邊搭建罟寮,可 供放置漁網、漁具及 睡覺休息,待這期捕 魚季結束,再將罟寮 收起或移位。罟寮的 各扇牆面是可拆卸的 ,欲移動時先將其拆 卸搬遷,需搭建時再 進行組合。

關於水的一套生存哲學:賣水維生與避水遷居 鳳凰阿爸陳有財年輕時跟隨著父母親 ,從安南區砂崙腳搬到曾文溪岸的小澎 湖(西平湖)海埔地一帶,由於當時淡 水水源缺乏,陳有財自19歲時起便開始 從事「車水」(載水)的工作,先用扁 擔挑水倒入牛車上的汲水桶,再以牛車 運送供水給「十二戶仔」聚落的住戶與 瀕海的罟寮,將水倒入其水缸裡儲水使 用。當時的取水地點有三處,分別在現 今的城西里活動中心與竹筏港溪附近各 有一水窟,若這二處水源不夠,則要前 往更遠處現今土城高中旁的灌溉水圳取 水。若從住家前往最遠的水圳取水,來 回20公里,光用步行就需四小時,更何 況拖著載水牛車更是辛苦。在結婚後的 當兵期間,鳳凰的媽媽林家螢也曾接手 這載水工作。 陳有財退伍後,帶著妻小離開海埔地 前往高雄工作,這期間家中長輩為考慮 11

搬到曾文溪與台灣海峽交會處十二戶 仔落腳的陳有財,依著節氣順序展開了 討海人生,也成為港仔西、曾文溪口的 第一位養蚵人。 這片水域在11、12月冬至前後十天 可抓烏魚,烏魚抓完就抓鰻苗,鰻苗抓 完還有蝦苗、虱目魚苗等,4月時改抓鱸 魚苗,待至中秋節前後則開始養蚵仔, 這些都是陳有財充分運用不同水域交會 的空間特性所做過的工作。

闊,母親林家螢則將曾文溪的氾濫簡單 有力地稱為「洗溪」。她說「曾文溪每 三年會洗一次溪」,洗溪是以颱風、大 雨等方式引發曾文溪大水,從上游傾瀉 而下洗掉溪底的污泥,有助於提供蚵仔 成長所需的潔淨水質。以前甚至需要特 別留意曾文溪幾年沒洗溪了?以三年為 計,若推算今年曾文溪應要洗溪,則會 更注意天象氣候,再決定今年放養蚵苗 、放置蚵棚的作業時間,並待颱風季過 後再進行,以免蒙受損失。

陳鳳凰說以前曾文溪未如今日水域廣

曾文溪常因颱風下雨而泛濫成災、淹及 住家,大約是在1969年,陳家大小因而 決定從原本的海埔地搬到現在居住的十 二戶仔,即是從青草崙堤防外遷到了堤 防內。陳有財亦特地從高雄回來幫忙扛 茨,跟顯榮伯一樣名符其實地搬「家」 。這之後,陳有財舉家返回家鄉,由鳳 凰母親林家螢負責車水的工作,陳有財 則開始在曾文溪出海口從事抓魚或撈魚 苗的工作。

一生在曾文溪口討生活的陳有財(圖左,1945年生) 與林家螢(圖右,1949年生)夫婦

「阿爸的討海人生」故事採集 陳鳳凰、薛育綺


【小地方與大歷史】 陳有財剛開始養蚵時,得先養在曾文 溪內海,待度過颱風季後,再將蚵棚拖到 臺灣海峽,放在外海養。有一句俗諺「四 月廿六,海湧開目」,說的便是農曆四月 廿六日之後,西南氣流逐漸增強,外海風 浪加劇,因此在外海養的蚵架須在此之前 全部收回到內海,避免蚵仔受風浪損壞。 另一則烏魚傳奇,也由林家螢口中生動地 傳述,她說,有「烏金」之稱的烏魚是領 有神明玉旨的,這批烏魚將讓誰捕獲,早 已受神明欽點,有福氣的人才抓得到。但 這神話在今時已不復存在,拜科技所賜, 透過漁船裝設的探測器,人人皆可獲知魚 群所在位置的情報。

陳有財在1994年初出海捕烏魚時,因 遭逢漁船事故而不幸罹難,如今家族的養 蚵事業由陳鳳凰的小弟繼承。上述曾文溪 口的討海人生,是鳳凰身為土城子鄉音劇 團的一份子,與夥伴們一起進行地方學田 野採集,數度回娘家訪問母親,母女之間 忍著傷痛點點滴滴地追憶而成。 這組「阿爸的討海人生」手繪地圖, 描繪的是曾文溪海岸線今昔的變化和陳家 刻苦生活的歲月圖版。雖然人民擁有順應 環境的強大生命力,但河川的氾濫水患對 政府當局仍是一大隱憂,從日本時代 1930年(日昭和5年)起建曾文溪堤防, 到1985年曾文溪南岸青草崙堤防陸續興 建後,土城免受曾文溪氾濫威脅,人也逐 漸脫離在海埔地上生活的連結。

捅石棉管 亦即「通涵管」,用於沿岸 的捕魚方式,可捕獲魚、蝦 、蟹。將石棉管放置在曾文 溪沿岸,綁上浮標做記號, 待退潮時前來收成,作業需 「一對手」(兩人),一人 抬起管子,另一人以網子套 住管口,讓漁獲落入網中, 若管內尚有漁獲,則用齒輪 頭的竹竿往管內捅,一網打 盡。

不管是在鄭仔寮,或是在曾文溪口的十二戶仔,登上歷史劇場所出演 的常民生活,皆是依水而生,雖時常因水而苦,卻也識其性而相應之,言 談間不見懼怕,更多的是樂於分享他們所識所知。而在不同聚落,同樣的 扛茨抉擇,不約而同刻畫了屬於那個時代的歷史性印記。 13

突破史料文獻限制 的地方學 說起臺灣的河川以動物命名者有 之,如虎尾溪;台江地區的曾文溪也 不例外,清、日時期人民指它是「青 瞑蛇」,將曾文溪與鹽水溪喻為公蛇 與母蛇,兩蛇交會導致河流路線改變 ,雖是比喻,實際指河道擺盪不定、 改道之意。一個有趣的記載是,日本 時期曾以「錦蛇傳說」形容曾文溪, 在1928年9月份臺灣日日新報這樣寫 著:「【台南電話】對於新豐郡溪南 寮護岸潰決了三百五十八間(一間= 六尺)一事,溪南寮方面認為這次堤 防潰堤的原因雖然是暴風雨,事實上 ,是因為跟溪南寮早就不合的北門郡 七股庄土城的居民向王爺廟許了願: 『如果能夠破壞溪南寮堤防的話,將 改建廟並且殺豬、羊等家畜以舉辦盛 大祭典。』於是王爺化為巨蛇,招喚 風雨使堤防潰堤。這個迷信傳言可能 是由於在這次的洪水中,真有目擊者 看見一條三丈多的錦蛇從曾文溪上流 深處被沖下來,於是居民做了聯想, 這個迷信就這樣傳開了。」這個帶有 點趣味的事件報導,其真實性雖須進 一步求證,卻也記錄下曾文溪畔人與 河生活關係的線索。 台江浮覆土地逐漸生成之時,也 同樣吸引臺灣西南沿海濱海人士進入 此區搭寮立屋、開墾圈地、耕耘海坪 、圍堤築塭,逐次聚集成聚落。臺史 博於2016年收到4張由台江中洲寮邱 氏家族捐贈的台江陸浮地的古文書。 值得一提的是,長久以來台江文獻史

清道光30年台江中洲寮邱家的家族墾照 (館藏編號:2017.021.0001)

料記載闕如,民間文書可能因長期水 患保存不易,邱家捐贈的4張契約可 視為台江研究的重要基礎,進一步探 討台江浮覆地與臺灣明清時期地方社 會、經濟發展的關係。 4張邱家歷代的家族墾照中,年代 最早者為清道光30年(1850年)、最 晚者為清光緒14年(1888年)。道光 30年墾照的墾戶為邱祐(1781-1855 年,為清乾隆時期至同治年間之人, 邱家移墾台江的第二代先祖),該墾 照中記載:「特調臺灣府正堂加十級 紀錄十次欲給照營耕事臺邑武定里芉 仔埔浮復埔地充入崇文書院膏火佃戶 邱祐即便遵照後開墾園甲聲分數四至 坐坵照屆營耕收租納稅毋得侵越滋事 倘敢故違定即究不貸速」。契約說明 了邱家在陸浮時期所開墾的土地政府 劃為「學田」,換句話說,由地方人 民開墾向政府納租,始取得合法土地 權利,也被稱為「官有田地園」,除 了上述4張土地契約的民間保存書契 外,再根據臺南縣公文類內務門土木 部調查的官方資料比對邱家譜系,目 前所知至少9筆土地資料為邱家所有 ,包括邱和、邱君、邱和尚、邱棳、 邱牽等,外武定里庄寮的土地多屬「 學田」性質。


土城子鄉音劇團成員穿起漁夫裝作展覽解說,左起陳淑英、蔡秀、林玉環、薛育綺、陳鳳凰、黃靖雅

【台江Action】

戲劇看到地方知識 土城子鄉音劇團 本期與臺史博一起進行重返歷史現 場進行地方學探究的「土城子鄉音劇團 」,是臺南市安南區的民間藝文團體。 「土城子鄉音劇團」成立於2007年, 緣起於文化部前身之文建會所推動的社 區劇場,迄今已歷十個年頭。 成立當時,由土城國小陳淑英老師 號召學校或他校的在地老師、學校志工 和民眾等多位同為土城出身,關心地方 文化有公益之心的居民成為夥伴,接受 文建會社區劇場五十小時的培訓,結訓 時演出「阿元的三角習題」叫好又叫座 ,甚至巡演至台中、花蓮,當培訓與巡 演結束時,眾人深覺已然匯聚成的這股 能量不捨任其散失,而決定繼續往前走 ,歷年來以土城在地劇團之定位,透過 自編自導自演攸關於婚姻、城鄉差距、 長者關懷、環保、台江文化等劇碼,關 15

心自己所居住的家鄉。 成員們總是聚會於週四晚間,地點 或是社區活動中心、或是成員自家,僅 過年或偶遇特殊原因休息。2017年初 ,當這群夥伴又在週四晚上齊聚討論著 今年的行動計畫時,陪伴鄉音劇團已十 年的社區劇場李秀珣老師提醒了大家: 「一直以來都是劇團成員自己行動,我 們要不要跨出去,與社區或外部團體發 生更多的關係,從中汲取題材?」就這 樣,2017年是土城子鄉音劇團大膽突 破的一次嘗試,不只是從日常感受中取 材,而是更讓自己去摸索,更深入台江 風土,而完成「傳家寶的流轉歲月-土 城子生活文化特展」。 她們說,當初藉著臺南市安南區城 西社區將發展生態旅遊,開辦導覽解說

培訓課程,以此為介面而選擇城西作為 「土城子生活文化特展」田調取材的大 方向,但初時難免生疏,大夥還特地加 入社區的土風舞與打鼓課程,在輕鬆學 習與互動之中培養情感,再經過多方引 薦與大量接觸耆老及傳產工作者,慢慢 深入收斂出特展的三個主題,「那位耆 老我認識他很久,都是互相打個招呼, 若不是這一次這樣的過程,還真不知道 他那麼豐富的故事」,眾人都覺得收穫 很多,這豐富的收穫,更進一步以六場 「素人講堂」,安排在社區活動中心、 學校、耆老宅院等分享,邀請更多人一 起聆聽精彩的故事。 在素人講堂中,土城子鄉音劇團以 在地人身份展演當地漸逝的產業文化, 營造起回味那艱辛卻也是光榮歲月的氛 圍與舞台後,再進一步進入校園、進入 其他同為台江內海的其它地區與同質產 業的社區、漁會組織等網絡交流互動, 邀請在地耆老同台講演、或是邀請從事 養殖產業者解說與示範、或是邀請眾人

分享昔時討海功夫的更多點滴,在六場 次的講堂中呈現南臺灣沿海生活的異趣 與共通性,更串起了跨世代對於濱海生 活保留與技藝傳承的省思與使命感;最 後,將六場講座經驗集結為「土城子生 活文化特展」,地方知識成為地方社會 交流的經驗與語言,在當代快速轉換的 社會中,保留了傳統社會的生命價值。 本以為在土城國小的展覽結束後, 每週四晚間的聚會便結束了,但她們休 息兩週後又再回到活動中心聚會,一邊 吃著花生糖,一邊回溯這一路走來的點 滴、分享心得,並準備提出後續可能性 的想法,聽說她們打算將其改編為一齣 戲,而今年的展覽實是作為戲的發想養 分。有時雖無正式課程進行,大夥也依 然會前來聊天相伴,這週四聚會號稱是 只休過年期間或臨時因故取消,李秀珣 、陳淑英、薛育綺、陳鳳凰、蔡秀、黃 靖雅、馮玉萍、林素中、林玉環,這群 忘年之交姊妹淘所展現的,真正是愛鄉 愛土的軟實力哪。


【傳家寶的流轉歲月】

書上沒教的歷史

「篾挑仔」(bih-thio-á)

土城子生活文化特展 耆老與孩童共聚,見證的歷史與流轉

職人耆老熟練的操作漁具:前為「甍仔」( bòng-á)、後為「篾挑仔」(bih-thio-á)

「土城子生活文化特展」是土城子鄉音劇團歷 經一年的田野調查、採集地方耆老的口述歷史、影 像記錄及剪輯,轉化成六張生活地圖繪製、劇團成 員從調查者轉為策展人、佈展開展自己動起來,展 開三段故事「鄭仔寮思想起」、「阿爸的討海人生 」、「塭田兒女」的演繹,2017年11月在臺南市 土城國小展開為期一週小而質精的展覽,讓近三百 位師生將學習課堂轉進位在禮堂的展示現場,課堂 上學童們與地方生活記憶的傳承者、職人,共同經 歷了台江土城仔拓墾與落地生根的歷史交會時刻, 大家各自在展覽中看見了自己身影,一位土城國小 老師說:「這些教科書上沒教的歷史,有這個展我 們學更多」。

小朋友腰繫著 「縖腰」(hâ-io)

土城耆老看見自己的漁人歷史

17

開在展場裡的這一堂課,耆老們將 在地生命經歷變成課程中鮮活的故事, 示範並帶領學童體驗各式漁具的使用, 如「篾挑仔」(bih-thio-á)、「甍仔 」(bòng-á)、「縖腰」(hâ-io), 當這樣一聲一聲喊著漁具的名稱時,讓 人驚覺此些閩南語稱呼幾乎已消逝在近 代的生活語言中,而耆老依然用身體保 留著對物的使用記憶,不隨頭上斑白的 髮、皺摺的皮膚而遺忘,物的記憶、在 地知識的來龍去脈,未曾在歲月中流逝 ,這回的展覽讓部分記憶繼續流轉著。 學童們聽著自己半熟悉的家鄉故事,體 驗早期生活與傳統漁業收成方式,期待 文化的種子,植入他們的心裡終有一天 得以發芽。

「縖腰」(hâ-io)


城西里里長,平時除了服務里民外,十幾年前就承租深垛仔( 深水式)魚塭養殖多種魚類,後因養殖風險大,成本回收有限 ,就沒繼續經營魚塭,直至三、四年前才開始承租十幾甲的淺 坪仔魚塭,從事養殖虱目魚苗。

【Hi! story】

塭田兒女

2

2

嚴文正

6

3

4+5

3

嚴論

人稱「論伯」,20歲結婚,育有三女二子,原本住在砂崙腳就 已從事牽罟討海的工作,22歲時搬到港仔西,繼續討海牽罟做 罟老闆。後來由於漁工管理不易,又加上罟網易被曾文溪架設 的蚵棚纏住,不利作業,而結束牽罟工作。而後到處做粗工( 挑土、挖土),當網魚漁工,直到六、七年前太太過世後就沒 再工作,後因車禍致視力受損,很少外出。

家中六個兄弟姊妹,排行老三,從小就住在港仔西,與陳輝 雄結婚後生了兩個兒子後又搬回港仔西。良絲笑稱自己除了 沒扛過棺材,其他什麼工作都做過(包括網魚),目前是港 仔西手作工坊的員工。 4

郭良絲

1

國小僅念兩天,12、3歲就到台北三重當洗碗工,16、7歲回 家鄉,受雇行船討海。幾年後曾和親友合資買船出海捕魚,後 因經營不易把船賣了,接著賣過海產、做過水泥工。後來搬到 老婆娘家城西里,以網魚維生,已有24年的資歷。 5

7、8歲時就牽罟,12、3歲做工挑土,17歲開始當網魚 漁工。20歲結婚後跟著先生邊種田(種西瓜)邊做工, 育有三男一女,生活雖困苦,但在夫妻共同奮鬥下,生 活逐漸好轉。目前年歲已高,體力大不如前,約十年前 即休業,與先生住在田邊農舍裡。 19

陳輝雄 人稱「黑面蔡」,從小家裡就已經營魚塭,原本是養殖虱目成 魚,後來因受限於自然環境(氣候變化、鹽汫度、鳥群啄食) 致虧損風險大,故改成養殖虱目魚苗已2、30年了。除了魚塭 養殖,還在海尾租店面從事中古五金的買賣。

1

吳望

6

蔡春榮 「塭田兒女」故事採集 蔡秀、黃靖雅、馮玉萍


在「傳家寶的流轉歲月-土城子生活文化特展」之「塭田兒女」這一篇章 裡,讓觀者感受到對土城濃濃的情感,有對這裡流傳至今討海生活的珍視,與 對環境生態的疼惜,充分傳達出土城的況味與張力。 策劃「塭田兒女」的蔡秀、黃靖雅與馮玉萍,帶我們透過六位塭田兒女, 鮮活的感知討海的生活,有幼時牽罟的場景,與海湧拼搏佔海埔地的生猛,有 看顧魚塭呵護魚苗的柔情,有跟著節氣撈捕鰻苗的順天討海。他們更說著土城 的鹹水魚塭養殖虱目魚雖成長慢但肉質鮮美,以及溪埔地種植的西瓜綿煮魚湯 、捏魚丸、作糕餅都好吃…而共同說著的,則是對於出海口有片「城西保安林 區」感到驕傲,也對土城曾文溪出海口有座「垃圾焚化爐」而感到遺憾。

21

「城西保安林區」佔地遼闊,五十年前為保護城西里瀕臨曾文溪出海口與 臺灣海峽交會處突起的岬角,而大量種植木麻黃為其防風定沙,面積一百多公 頃,林內生態豐富,是瀕臨滅絕之台灣特有種-暗蟬的棲息地。暗蟬棲地的保 留,來自對在地環境議題刻不容緩的關心。而從海向台灣內陸眺望,映入眼簾 的是矗立於防風林後的高聳煙囪,這是於1998年完工啟用的「城西垃圾掩埋廠 」,佔地14.5公頃,擔負著為臺南市民消滅垃圾的重責大任。 在土城子生活文化特展中凝聽塭田兒女的學子們,他們津津有味地聽著討 海的故事並爭相體驗漁夫裝扮,在他們心中,也都知道在住家後方靠海的那一 邊,有這麼一座垃圾焚化廠,「我家後院有垃圾焚化爐」,塭田兒女要我們不 只懷想古早討海的生存與競天,更要每人都是檢視生活當下,維繫好山好水不 可或缺的一份子。


【地方學學地方】

「地圖」作為地方學的工具 臺史博藉由重新耙梳既有地方知識與歷史文獻史料,以重返歷史現場 的工作方法,採集並深掘民眾與自身生活文化、歷史相遇時,於再次互 動與認識的歷程中,交會出的地方材料與常民智慧,繼之導入博物館展 覽、出版、教育等方法將其精彩重現,也實踐臺史博館「臺灣歷史是根 植於人民與土地」的概念。

臺史博陪伴土城子鄉音劇團繪製社區地圖,並在「地圖的臺灣史」特展展出

地圖會說話 一場地方發亮的行動培能 在「傳家寶的流轉歲月-土城子生 活文化特展」的背後,有一股重要的支 持力量,是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館員 們。 2017年初,臺史博館方知曉土城子 鄉音劇團這個有行動力的文化社群,正 在進行土城在地的田野調查,並開辦影 像工作坊學習紀錄工具的運用,於清晨 拍攝虱目魚塭的收成撈捕…等令人驚豔 的田野採集,此般深刻的地方經驗與知 識,正是臺史博希冀可以建構的「南臺 灣地方知識樹」,因而決意導入博物館 的軟體知識予土城子鄉音劇團。 臺史博研究組從2017年6月開始持 續參與鄉音劇團的聚會,由於團員的田 野採集收穫豐碩卻略顯鬆散,因此透過 「地方發亮」行動培能為目標,首先安 排團隊參訪臺史博「新臺客」特展,討 論包括如何型構以展覽為目標的田野調 23

查、如何進行口述訪談,在地圖製作過 程,適時引薦臺史博展示組以展示專業 角色參與其中,地圖的製作、建構能說 故事的文本等等,一步一步陪伴著劇團 成員們一起做,而完成的「鄭仔寮思想 起」、「塭田兒女」、「阿爸的討海人 生」生活地圖繪製,後來在臺史博的「 地圖很有事:地圖的臺灣史」特展也展 出這幾張由地方能量轉化而來的地圖。

策劃「地圖很有事:地圖的臺灣史 」特展的臺史博研究組組長石文誠表示 ,地圖成為當代自我認同跟自我書寫的 重要工具之一,這也反映了台灣民主化 跟社會變遷的進程,90年代以後社區 總體營造風氣興盛,地方力量開始更凝 聚更凸顯,製作歷史地圖成為呈現地方 人自我認同跟看到地方特色很重要的方 式,過程中會凝聚自我認同和文化特色 。 地方學強調的是地方知識的共構, 與怎麼樣去了解在地的知識,以及從地 方主體性出發進行的在地自我書寫,過 程中,因此當土城子鄉音劇團自發地啟 動地方田調,而對於田調成果之展現方 式正在醞釀思索時,正逢臺史博之地方 學計畫正將啟動,經雙方溝通討論後一 致贊成以「地圖」作為工具也作為成果 ,最後再以展覽形式作更豐富全面的展 出,並進一步將土城子鄉音劇團的六幅 社區地圖在臺史博地圖特展之「當代地 圖製作」單元中展出。

石文誠說,鄉音劇團成員都是在地 退休的教師或是對在地歷史文化有興趣 、很關注的一群人,她們是很有意識、 自主地去做這件事情,並已累積了一段 時間;而對於做臺灣史研究的人而言, 往往欠缺的便是在地更豐富的故事跟素 材,特別在籌備展覽時,得要透過相當 具體的案例去呈現背後整個大的歷史脈 絡跟社會變遷,因此鄉音劇團在第一線 的生活現場、歷史現場,便補足歷史研 究所缺的具體人物與家族故事,其具有 反映台江地區移墾歷史跟整個地方社會 自然和人文環境變遷過程的可能性,彌 足珍貴。 臺史博期許類似於土城子鄉音劇團 這樣的文化社群,經過此般完整的地圖 繪製、策展經驗,習得對於田野內容的 保存與轉化技術、教育展覽規劃之 Know-How後,日後成為得以深植為 持續投入於歷史田野現場,成為南臺灣 地方知識樹的一支根系,不斷產出歷史 保存、展示與教育,越植越深,益發昂 揚。


地方學小工具

地圖也是一種工具 【博物館就在你身邊】 許多人認為地方學透過地圖繪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製,對民眾而言「地圖」看似 是有其門檻的工作,在此,臺

在進入地圖繪製之前,這是一個

史博想分享「土城子生活文化

已經累積至少100個小時以上的田

特展」中所呈現6張由素人繪製

野口訪與調查,這個前置作業耗

的歷史生活地圖,告訴大家這

時半年至八個月,卻是地圖繪製

件事是怎麼辦到的?

必要基本工作,具備好素材才有 條件把「說故事」變成「用地圖 看故事」,或者說臺史博這次台 江地方學從空間著手,透過空間 看歷史,讓歷史有機會以有趣的 方式呈現!

TIP1:田野故事素材→至少你要累積30-50 個小時的田野故事素材。

TIP2:在你的故事素材中有包含跨越年代的 事件→這次選擇了日本時代以後的故事。

TIP3:你可以根據有年代的故事主題選擇圖 層 → 這次選擇了臺灣堡圖、衛星圖、地籍圖 、水利圖為基礎圖層。

TIP5:發揮創意畫地圖→這次從未畫過地圖 的素人完成6張地圖,兩組選擇運用現代衛星 圖層畫出定位,定位人、土地與自然環境的對 應關係,一組選擇水利圖表現早期日本時代的 舊時環境地貌與河川的關係。

TIP4:你可以在地圖空間說出你所要說的故 事 → 這次的地圖主題表現包括:人物故事、 歷代產業變遷、河道變遷與居住遷徙、地方 生活路線、生活記憶、歷史記憶、地景記憶 ,以上的主題都要有人文移動、生活行為、 地景的變遷痕跡。

{川流.土城}地方學 2016 11

12

2017 1

2

3

5

研究:以十六、十七世紀至當代與臺灣歷 史、常民生活相關的歷史研究為主,並主 動徵集史料加以研究、出版發表,推廣、 深化臺灣史研究。

研究

典藏:致力於提供館藏文物一個獨立的優 良保存環境,以作為臺史博發展的基石, 與臺灣人民共同時代記憶的百寶箱。 展示:以臺灣歷史為核心,透過常設展、 特展及巡迴展,訴說不同人群、文化與自 然環境間互動的歷程,提供大眾認識,喜 歡臺灣歷史。 教育:以推廣臺灣歷史為使命,經營學校 與家庭兩大觀眾群,並配合特展辦理推廣 活動,客製化提供教育推廣活動。

典藏

展示

教育

TIP6:其他小撇步→別忘記利用老照片、文 獻、耆老訪談等方法是參考資料重要來源。

Timeline 4

臺史博從籌劃階段開始,就以成為一 座全體臺灣人的歷史博物館為目標,首要 任務是保存維護臺灣的歷史文化資產,透 過研究、典藏、展示與教育的核心工作, 保存維護臺灣的歷史文化資產,建構臺灣 人共同的歷史記憶,奠基臺灣史研究傳統 ,推廣臺灣歷史文化教育,營造一座植根 過去、展望未來,立足本土、放眼世界, 屬於全體臺灣人的歷史博物館。

6

7

8

9

10

11

臺史博的展示教育大樓,一樓設有兒童廳及可容納百人的圓形劇場,二樓為介紹臺 灣歷史的常設展空間,四樓為特展空間展出歷史主題特展。每個展覽以啟發、互動、 趣味的展示手法及深入淺出的內涵營造出多層次的視覺饗宴,也讓不同的觀眾,都能 在博物館得到「發現、驚奇、感動、希望」的經驗。

12 國8

◆ 地方社群展開田調、口訪、攝影 ◆ 臺史博地方學小組加入協力展覽企劃→1.各組決定主題 2.以地圖作為展覽形式 ◆ 繪製地圖工作坊 ◆ 辦理素人講堂、「土城子生活文化特展」成果展 ◆ 地圖作品參展臺史博「地圖很有事:地圖的臺灣史」特展

台 19

段 1 路 和 長

◆ 展覽規劃、辦理素人講堂

安南醫院

館址| 70946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電話| 06-3568889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上午9:00-下午5:00,兒童廳開放至下午4:30 票價資訊 |全票100元,10人以上團體優待票70元,半票50元 (6歲以上未滿12歲兒童、學生、軍警等憑證購買)

25

1

1

永康火車站


2018

2 10 2019 1 13 溪南寮興安宮文物館

臺南市安南區安興街435巷12號

溪南寮興安宮 安南區溪南寮、公塭仔、十二佃、新吉庄、公親寮、西港區溪埔寮 展覽資訊以臺史博正式公告為主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