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年會 當創生夥伴從各自生存到開始集結、人和地方產生連結、公私部門協力共好,政策內涵能達到均衡城鄉、讓企 業投資故鄉,透過連結來促使地方創生事業的共好。因此我們思考是否能建構一個支持系統,讓這些同樣有心的人 能夠連結成一個網絡,互相幫助來形塑地方的獨特 DNA ?使台灣社會、民間團體、學研單位、產業界及政府共同 參與地方創生,共同探討有效及可接受的具體作法。透過地方創生實踐者展示他們的參與及行動成果,為跨地域、 跨學科、跨部門的地方創生計畫及事業提案有所貢獻,也為今世後代及地方發展帶來真正改變。
此次活動將以論壇、講座、議題小聚及移地見學等形式進行,邀請政府以及企業方加入討論,藉由年會活動籌 辦促使團隊與社區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也提供企業媒合的平台。因應防疫指引,我們將分場連線進行活動,讓年會 與會者可以安心透過實體活動參與並達到年會最重要的相聚,在這兩天一夜的長談中,我們借鏡桃園的創生經驗, 連結環境教育、農經發展及技藝傳承等多元觀點一起來探索台灣的地域振興之路,讓每個人對於地方創生的想像更 寬更廣,更重要的是,創生後找到適切的永續經營模式,共同打造地方創生事業的未來展望。
1
台灣地域振興聯盟組織架構
年會籌備委員會
旅庫彰化
發起人
發起人
邱 明憲
發起人
甘樂文創
副主委
發起人
副主委
林 峻丞
發起人
林 事務所
王 繼維
台青蕉樂團
張 敬業 鹿港囝仔
楊 家彥
樹冠影響力 投資
林 依瑩
蘇 小真
賴 青松
邱 翊
梁 秉義
潘 崴
吳 肇銘
范 成浩
陳 美霞
陳 巨凱
邱 子軒
林 家宏
台灣公益團體 自律聯盟
慢島生活
小社區大事件
中原大學
溪房子手作
洄游創生
2
主委
發起人
主委
林 承毅
支持系統委員會
家樂福文教 基金會
島內散步
不老部落
台灣藝術大學
順騎自然
元泰竹藝
政策倡議委員會 發起人
主委
廖 誌汶 廢墟餐廳
發起人
副主委
趙 文豪 茶籽堂
發起人
何 培鈞 小鎮文創
聯盟顧問團 陳 美伶
財團法人 台灣地方創生 基金會
秘書處 陳 怡珊
執行秘書長
王 榮文
遠流出版公司 / 台灣文創發展 公司
陳 郁敏
發起人
漣漪人文化 基金會
謝 昇祐 好食機
張 宏尉
嘉威聯合 會計師事務所
許 又仁 元沛農坊
蔡 清德 凱馨實業
3
目錄 05 11 19 23 34 46 52 58 68
69 70 76 78
79 81 85
4
參與者分析
年會活動精華 開幕論壇 議題小聚
地域振興大賞 晚宴
創生小講
山海見學團 結業式
企業品牌宣傳與曝光 年會宣傳曝光
企業品牌宣傳與曝光 年會行銷製作物
經濟效益
問卷回饋數據分析 年會財務報告
參與者 分析
5
參與人數統計
大專院校 學生
20 20
永續團隊
25
全台地方 團隊夥伴 其他
40
64
39
人
203
113
90
67
98
男
女
202
6
人
人
270
165
人
合計
人
人
472
人
參與者年齡層分布
44-48 歲
6%
49 歲以上
8%
19-23 歲 24-28 歲 29-33 歲 34-38 歲 39-43 歲 44-48 歲 49 歲 以 上
20
24-28 歲
27%
34-38 歲
10% 39-43 歲
15%
29-33 歲 19-23 歲
16%
18%
7
參加場次 桃園分場
16%
主會場 中壢分場
16%
大溪分場
龍潭分場
龍潭分場
20%
其他職業別 老師
8%
民眾 法人 / 協 會 / 基 金 會 一般公司
其他職業 別
8
8%
公家單位
創生團隊
8%
28% 一般公司
11%
學生 民眾
公家單位 老師
24%
主會場
參與人員職業別
學生
24%
中壢分場
桃園分場
創生團隊
大溪分場
13% 法人 / 協會 / 基金會
11%
13%
活動資訊來源
29%
平常 就 關 注 聯 盟 訊 息
24%
親朋好友推薦來
19% 18%
其他方式 曾參加 過 聯 盟 相 關 活 動
10%
fa c eb ook 活 動 訊 息
是什麼原因讓您想參加活動 想了解地 方 創 生 相 關 資 訊
17% 17%
想與 講 者 進 一 步 交 流 對於桃園 創 生 團 隊 有 興 趣 參加過 2020 台 灣 地 方 創 生 年 會 想尋求合作機會 想推廣自己團隊 其他原因
4%
36%
12% 12%
2%
9
購票管道 活動通 公關票 其他管道
其他管道
6%
公關票
26%
活動通
68%
是否有意願再次購票 參與下一次的活動呢 不一定,看時程和規劃
其他
2% 不會
11%
ㄧ定會 不會 其他
10
不一定, 看時程和規劃
ㄧ定會
36
%
51%
年會 活動精華
11
活動主視覺設計
12
活動時程 第 時間
會場
主會場 青年局
中壢分場 設計庫
0900-1240
天
桃園分場 興光堡壘
開幕式、三場主論壇
大溪分場
原住民文化館
龍潭分場 野菱蔓生
主會場 直播連線 各分場
午餐休息
1240-1330
進行方式
1330-1500
產業文化 × 設計
遊程 × 地方
在地物產 × 通路
服務 × 設計
數位行銷 × 地方
各分場
1530-1700
企業 × 地方 × 政府
族群文化 × 教育
空間 × 服務
在地文化 × 食物設計
品牌 × 品牌
各分場
開箱桃園辦桌晚宴
1830-2000
第
天 各分場 各分場
午餐休息
1200-1300
1630-1700
各分場
創生團隊小講
1000-1200
1300-1630
主會場 直播連線
地域振興大賞頒獎
1700-183 0
山海見學團 1
山海見學團 2
山海見學團 3
山海見學團 4
山海見學團 5
各分場
結業式
13
年會場地
今年因應防疫,年會首採「跨區分場」的創意模式,在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桃園興 光堡壘、桃園設計庫、大溪原住民族文化會館、龍潭野菱蔓生五個場地同時串連直播與 實體舉行,創造在地真實體驗。
興光堡壘
年會場地
a
主會場
b
中壢分場
c
桃園分場
d
大溪分場
e
14
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
桃園設計庫
興光堡壘
原住民族文化會館
龍潭分場 野菱蔓生
a
原民文化館
野菱蔓生
e
青年局
設計庫
b
c
d
場地照片
a
主會場
b
中壢分場
c
桃園分場
d
大溪分場
e
龍潭分場
15
報到接待安排 貴 賓 與 學 員 報 到 分 流, 使 用 掃 QRCODE 方 式 認 證 身 份, 簡化報到程序。
16
防疫措施
各場實聯制;量額溫;酒精消毒,在疫情的情況下,維持最謹慎的防疫作業流程。
開幕表演 表演團隊
Gemta Semara 舞蹈音樂工作室
舞蹈以強烈的表情、高漲的情緒和充滿活力的行為來吸引目光, 藉由迎賓舞尊敬恭迎來賓們的到來。
17
引言開場 台灣地域振興聯盟 林 峻丞
聯盟發起人 / 甘樂文創執行長
貴賓致詞 李 永得
陳 雪玉
鄭 文燦
陳 美伶
文化部 部長
桃園市 市長
18
教育部青發署 署長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 董事長
開幕 論壇
開幕論壇,邀請產、官、學、研、社各領域專業與談人,帶大家思考創生的舞 台,關於怎麼樣在地方中定義自己、哪裡有地方、大家對於心中的創生事業有 和 切 入 點 等 議 題 ,共 同 與 談 。論 壇 採 五 會 場 連 線 進 行 ,與 談 人 分 散 在 不 同 分 場 , 透過連線即時對談互動。
19
Part.1 09:30-10:30
從政策內涵看見公私協力
由長期關注並協助公部門推動地方創生的主持人以座談會的方式,帶領與會者對地方創生之發展脈絡建構初步的認 識,並邀請國發會長官分享地方創生的政策推動及整合資源;邀請桃園市首長談連結在地團隊執行創生之經驗;以 及台灣文創發展基金會如何進行跨領域專業合作,由三個不同領域的單位代表聊聊地方產業實踐的經驗,最後歡迎 現場與會夥伴針對主題提問回饋。 主持人
林 承毅 林 事務所 執行長
20
與談人
彭 紹博
國發會國土處 處長
鄭 文燦 桃園市 市長
王 榮文
台灣文創發展公司 董事長
Part.2 10:40-11:30
從支持系統看地方永續發展
由長年投入地域振興的主持人帶領與會者聚焦主題「從支持系統看地方永續發展」,邀請長期輔導團隊的中央部會 首長、長期蹲點並協助地方社區營造的曾旭正教授與 B Corp 協力團隊代表分享,回到家鄉後可以透過人與人關係 的建立、形塑地方認同以及和地方對話,探討以人為本的社群經營模式,串聯跨領域相關社群,形成互助網路、資 源共享平台,達到「共好」的目標。 主持人
謝 昇佑
好食機農整合 創辦人
與談人
陳 雪玉
教育部青發署 署長
曾 旭正
張 宏尉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嘉威聯合會計師 建築藝術研究所 事務所 教授 所長特助
Part.3 11:50-12:40
從連結看地方創生未來式
論 壇 的 最 後 一 個 座 談 會 ,我 們 邀 請 來 自 不 同 領 域 的 講 者「 社 福 機 構 」林 依 瑩 、「 台 東 新 移 民 」陳 郁 敏 以 及「 林 業 永 續 」 林家鼎一起探討不同的行動方案如何組成共好的生存系統?有基礎建設協助老人照護,有人去談地方產業,各領域 投入事業不但需要看見在地的需求和課題,同時也需要各方的努力,讓地方創生不只是口號。 主持人
何 培鈞 小鎮文創 創辦人
22
與談人
林 依瑩
台灣公益團體 自律聯盟 秘書長
陳 郁敏
林 家鼎
漣漪人文化基金會 永在林業 共同創辦人 副總經理
議題 小聚
每個議題連結將邀請一位長期關注該領域的班主任以及二位地域實踐經驗豐富的前輩夥伴擔綱客座講師,透過創生 經驗分享、QA 對談,讓學員接觸豐富且深刻的經驗與思維,增進對地域活化的整體脈絡理解,並強化企劃實作能 力,激盪地域前線新想像!
23
主會場
青年局
產業文化 × 設計 a
透 過 設 計 連 結 產 業 ,將 設 計 美 學 結 合 在 地 文 化 ,為 地 方 產 業 賦 予 新 意 ,提 升 地 方 產 業 文 化 價 值 。
元泰竹藝社
客座講師
班主任
24
林 家宏
張 漢寧
中華民國工業設計協會 理事長
許 世鋼 新旺集瓷 營運長
a
主會場
青年局
企業 × 政府 × 地方
以人為本出發,思考讓企業投資攜手中央政策支持,以具體行動為地方創生挹注能量。
台青蕉 創辦人
客座講師
班主任
王 繼維
吳 肇銘 中原大學 主任秘書
劉 誥洋
邸 Ta i D a n g 創辦人
25
中壢分場
設計庫
遊程 × 地方 b
走一條符合地方文化脈絡、物產,也需要兼顧市場需求、組織營運穩定的旅遊商業模式。
旅庫彰化 創辦人
客座講師
班主任
26
邱 明憲
單 彥博
雞籠 卡 米 諾 創辦 人
鄭 佑軒
大小港邊熱帶漁林 創辦人
中壢分場
設計庫
族群文化 × 教育 b
透過教育及文化精神延續,發掘在地文化的美好,同時也創造共享的經濟價值,實踐地方創生 的真諦。
不老部落
客座講師
班主任
潘 崴
陳 濬哲 深活 共 構 創辦 人
比令·亞布 博屋瑪 校長
27
桃園分場
興光堡壘
在地物產 × 通路 c
將市場通路結合地方創生的實際案例,進而討論地方物產背後的價值能否被看見,最重要的事情是讓更多人以消費 來支持這些商品。
元沛農坊 創辦人
客座講師
班主任
28
許 又仁
蘇 小真
家樂福文教基金會 執行長
謝 昇佑
好食機農食整合 共同創辦人
桃園分場
興光堡壘
空間 × 服務 c
以空間連結服務創新作為媒介打造截然不同的創生事業,讓地方價值更加突顯。
鹿港囝仔 共同創辦人
客座講師
班主任
張 敬業
高 慶榮
日日田職物所 創辦人
朱 思蕙 大齡食堂 負責人
29
大溪分場
原住民文化館
服務 × 設計 d
透過服務創新結合農業生產與護理照護,用設計思考來解決城鄉問題絕對是地方創生需要注入的新思維,讓服務設 計連結食農教育、生命教育與環境教育課程,讓長者可以獲得陪伴、年青人可以回到家鄉。
慢島生活 創辦人
客座講師
班主任
30
賴 青松
孫 士姍 銀色 大 門 創辦 人
楊 環靜 食二糧 創辦人
大溪分場
原住民文化館
在地文化 × 食物設計 d
將食品製造的過程以「再設計」的角度出發,來探索食物與食物、食物與人類、食物與環境、食物與社會之間的連 結與可能性,並試圖賦予其更多的社會意義。
廢墟餐廳 創辦人
客座講師
班主任
廖 誌汶
陳 美霞 大溪 味 策展 人
31
龍潭分場
野菱蔓生
數位行銷 × 地方 e
用數位行銷切入地方創生之作法,便是透過創新或創意包裝方式,將地方特產銷售出去,善用數位資訊科技及連結 跨域資源應用於倡議地方創生的觀點與作法。
小社區大事件
客座講師
班主任
32
梁 秉義
李 佩書 微笑台灣 總監
蔡 山
山小日子 YT 頻道主
龍潭分場
野菱蔓生
品牌 × 品牌 e
以設計挖掘、打造台灣品牌無可取代的價值,轉換成可實現的合作方案,讓我們走進城鄉創生現場,探討「品牌聯 名」如何指引、加速、深化地方創生並且成為不可或缺的加速器。
茶籽堂 創辦人
客座講師
班主任
趙 文豪
吳 庭安 春池玻璃 研發長
許 至汛 金馬影展 行銷統籌
33
第一屆
34
關於地域振興大賞
為了激勵各地方團隊,台灣地域振興聯盟辦理首屆「地域振興大賞」表彰優秀的地方創 生團隊,並培養更多台灣鄉鎮地方創生人才,以利他共好的理念勾勒地方、國家及環境 三贏願景,共同邁向台灣地方創生的永續發展。
初選評審團委員
決選評審團委員
張 文山
王 智緯
龔 建嘉
陳 郁敏
李 佩書
陳 美伶
雲林科技大學 數位媒體設計系 教授
鮮乳坊 創辦人
天下雜誌 微笑台灣 總監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水土保持局 科長
漣漪人文化基金會 共同創辦人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 董事長
王 榮文
台灣文創發展公司 董事長
江 明修
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院長
陳 一強
活水影響力投資 總經理
35
年度大賞
地域振興大賞獎
該 團 隊 符 合 地 方 創 生 精 神, 以「 創 意、 創 業、 創 新 」 連 結「 地、 產、 人 」, 其 創 辦 事 蹟 足 以 成 為 其他團隊學習標竿。
得獎者
水牛建築師 事務所
2009 年水牛建築師事務所在後壁區土溝村創立,以 嘉南平原為基地,展開長期關注城鄉居住環境的改造 及提升偏鄉教育及公共設施品質的任務。
這樣的規劃理念由關懷地域風土環境為出發點,以建 築為本,向地景及生活的尺度延伸,並以團隊設計為 創作方式,因此事務所不以個人命名,而以「水牛」 為名,象徵勤奮不懈的精神。
入圍者
邸 Dai Dang - 創生基地
身為東部唯一的民間創新育成中心與孵蛋器,對於未來 的想像必須是有條理的。藉由老屋場域的空間活化,舉 辦室內外市集、實驗性吧台、工作坊及多元教室,各種 聚焦都是為了帶大家『回到台東』建立關係人口網絡。 匯聚了對台東有情感亦或是找不到目標的人們,舉辦小 聚匯集創業培訓,再藉由凝聚出的力量去深掘台東故事 與風味、在地刊物的實踐。 喜歡一個地方是浪漫的,但邸 Dai Dang 的平台,提供 了台東關係人口最直接的支持與勇氣。
入圍者
御鼎興柴燒醬業 有限公司
御鼎興柴燒黑豆醬油成立於 1958 年,60 年來堅持 以古法釀製醬油,從代工走向品牌。著眼於醬油文 化與食農教育的推廣。 第三代返鄉後,地方發展已超過 9 年,陸續辦理超 過 130 場的全醬油餐桌 ( 飛雀餐桌行動 ),舉辦過 5 場醬油美學攝影展,讓原本只是餐桌配角的醬油, 變成了飲食文化裡的主角,在 2019 與醬油同業共 同舉辦「島國純釀.醬業聯展」,攜手推廣黑豆醬 油的價值,希望未來也能夠帶著黑豆醬油在國際發 光。 2021 年發行「島國純釀」醬業聯合禮盒。
36
地域振興新秀獎
遴選五年內地方創生團隊,具備明確的成果績效,且 對地方產生影響力。藉此激勵新秀團隊發揮地方蹲點 精神,繼續耐心深耕地方。
得獎者
有限責任桃園市 青年農民生產合作社
透過在地人力與農機具資源盤點,釐清各作物 類別的產業需求,將不同產業間的農閒與農忙 相互媒合,讓專業人力與機具設備發揮最大利 用率,免除過高的人力與機械成本,以共享經 濟的概念解決農業的缺工問題;同時也規劃一 系列完整的農機訓練課程,建立農機技術士階 等考核制度,以帶薪學徒制方式讓有興趣踏入 農業領域的青年有更好的管道踏入農業領域。
入圍者
基隆正濱漁港- 星濱山團隊
星濱山,是一群由在地文化、藝術和設計相關的基隆青年 所組成,透過「體驗經濟、文創產品、設計服務」作為創 意行動主軸,共同構思、推動與實踐,以「藝術共創」成 為在地認識、對話和創作的媒介。
入圍者
日日掘力有限公司- 鬆勢三日節
鬆 勢 ,台 語[ s a n g 2 - s e 3 ],有 輕 鬆 、神 氣 的 意 思 。 這是一場從故鄉長出來的土直派對。 2020 年一群在地青年,於彰化縣社頭鄉編織了一 場從傳統產業出發的嘉年華:鬆勢三日節,開啟 地方傳統產業與當代美學的對話。
分享「身在夕陽中,仍要享受日落當下」的生活 態度,藉由不同的人文與美學角度重新闡述原有 的地方風土文化。 鬆勢的態度是家鄉送給我們的人生寶藏,我們將 在這三天與你分享。
37
特色大賞
產業創生獎
以 地 方特 色 產 業創 造 出 可 獲利 之 產 業 模式, 為 地 方 帶 來 經 濟 效 益、 就 業 機 會 與 人 口 紅 利, 同 時 傳 承 當 地 文 化。 若 為 二 級 產 業, 原 料 必 須 是 臺 灣 在 地生產製造。
得獎者
藺 子(睦晴文創有限公司)
產 業 的 黃 昏, 連 職 人 都 只 能 默 默 的 守 到 最 後 一 刻!
而藺子的夥伴們希望技藝不只是偶爾的表演,而 是能將整個文化傳承下去,從產業的轉型到環境 生態的保育,讓議題得以連續,也提供職人阿嬤 們編藺草的認同與驕傲。
品牌轉化成永續經營的路並不容易,產品開發與 經營也同時注意環境的永續以及記憶的傳承,讓 這 個 產 業 從 原 料 到 產 品 都 能 永 續 發 展、 自 主 運 作 ,跟 藺 草 一 樣 能 屈 能 伸 ,能 面 對 各 種 未 來 挑 戰 。
入圍者 入圍者
38
慢飛兒自力耕生
以農產加工開始,培養身心障礙小朋友的自給自足目標。
栽培洛神花,以工作坊的方式製作成相關農產品,培養正 確食農知識、環境教育、協助小朋友們可以更直接的方式 獲得謀生的能量,也透過不斷地交流,磨合出更和諧互助 互相重視環境與人本的社會新思維。
粨種人食品 股份有限公司
味覺,是品嚐部落的最佳捷徑
粨種人食品以地方創生概念發展「粨發粨粽」台東品 牌。 原住民食品阿粨 ( 拜 ) 為豐年祭或部落貴賓來訪時, 作為感謝上天或招待貴賓的食品,聘僱部落女性手工 製作阿粨,並結合台東在地紅烏龍、紅藜、薑黃等食 材,研發阿粨新口味,亦為全台第一家原民食品加工 暨食物設計廠。
創意事件獎
以在地文化為基礎,發起具社會設計思維的創意特色 Event,透過在地文化連結,使地方特色被看見,引 發大眾的討論與關注。
得獎者
都蘭生活節-都蘭國
(阿度蘭阿美斯文化協進會) 國中國的概念不只有梵蒂岡有,在既遙遠又 不遠的台東都蘭,有一群部落年輕人用不一 樣的方式關心公共事務,文化祭典傳承不只 是遙遠的傳說,而是可以融入不同族群、不 同年紀、不同地區人的共同集體創造。 為了部落,能做的串連有許多,而這樣的支 持系統維護了部落的自信與活絡,每年吸引 不少人前來朝聖,讓都蘭國成為別具特色的 國中國地方品牌。
入圍者
印尼坤甸她的娘家 是我們的冒險
扎根中壢,從他國前來的移民者、新住民,以及印尼的客 家族群。 共同理解大家未知的事物,以興趣為開端,實現文化交流 的目標。藉由一次一次的餐桌上的冒險,體認文化詮釋的 重要性,及田野調查的重要。 餐車與藝術計畫,把能量帶入社區,不分你我共同串聯。 讓議題不只是議題,而是活生生出現在你我餐桌上、生活 中的生命故事。
入圍者
狂夢劇團- 臺中舊城三部曲
狂夢劇團以創新藝術的角度,多次與古老的街區交 流、碰撞,發掘中區的日本 文化脈絡,進而舉辦多 年的『鈴蘭通散步納涼會』系列活動外,也透過實境 的劇場展現舊城區不同的面貌與想像。 鼓勵大家走回有故事有歷史的舊城區,欣賞不同時代 交融的文化與風景,一起體驗一趟屬於臺中舊城獨有 的時光旅行。
39
深度旅行獎
遴 選 具 文 化 底 蘊 的 地 方 行 程 ,安 排 體 驗 地 方 生 態 、 風 土 人文 及 當 地生 活 風 貌, 且為 當 地 帶 來營 收 或 其他附加價值。
得獎者
黑潮海洋 文教基金會
關懷海洋環境為主軸,幾十年來透過賞鯨旅行傳達 海洋的保育理念,也透過環島的海廢探查,理解台 灣的海洋資源所面對的困境,讓旅行不只是旅行, 而是可以透過旅行深度理解一個生態、台灣所擁有 世 界 上 三 分 之 一 的 鯨 豚 種 類, 賞 鯨 旅 行 與 生 態 解 說,讓人人當起守護海洋的一員。
入圍者
坐落於屏東南台灣的老房子,一個漁村,國境之南,將會 串連起怎樣的火花?
大 鵬 灣 、小 琉 球 、東 港 、林 邊 為 中 心 串 聯 起 來 的 大 小 港 邊 , 被海洋所圍繞、滋養。
大小港邊
藉由海洋生態的倡議,培育海洋的關係人口,結合文化觀 光力與深度體驗,在旅行中學習海洋文化與食魚教育,淺 移默化的旅行富含教育意義。
金瓜三號 入圍者
40
(山号整合設計有限公司)
坪林這塊淨土的命運多舛,因為雪隧的開通造成 環境與觀光資源的大變動,山号以外地青年的身 分扎根茶鄉,以設計、人文、產業、以及自然資 源來活化老屋空間,推廣社區共好的精神,也開 發友善食材,『食當地、品風土』由美食之旅開 始,逐步認識美好的農村,並打造不同的農村旅 遊模式,將利潤回饋在地。
風格餐飲獎
遴 選 具 特 色 的 風 土 飲 食 ,將 地 方 食 材 融 入 餐 飲 中 , 從 視 覺 呈 現、 餐 飲 味 道 到 服 務 流 程, 展 現 出 當 地 特有的飲食文化。
得獎者
飛雀餐桌行動 F u t u r e D i n i n g Ta b l e
飛 雀 餐 桌 行 動 始 於 2017 年, 迄 今 已 舉 辦 超 過 130 場全醬油料理推廣、服務超過 5,000 名旅客,透過一次次餐桌行動、凝聚在地共 識,持續與地方對話。
目前歷經 5 個階段,希望透過餐桌,來傳達 我們所想提供給旅客的訊息,聚攏在地店家 跨域交流、形成共好網絡。製醬文化、生活 美 學 、雲 林 風 土 、地 方 文 史 、生 活 記 憶 等 等 。 發展支持青年回流的在地能量,更要建構友 善社會、回饋在地服務之實踐行動並提供旅 客完整的「雲林體驗」。
入圍者
芹沃咖啡烘焙館
戰地風情的咖啡館,組成的夥伴們因緣際會來到了馬祖, 帶來更多不同的故事與色彩。 從 咖 啡 廳 出 發 ,由 點 連 接 成 線 ,最 後 組 織 馬 祖 的 地 域 聯 盟 。
身處離島卻離大家不遠,舉辦各類課程、深度體驗文化、 並結合餐桌與在地料理,讓大家對於離島的飲食旅遊產生 正向的評價,進而帶動周遭各食材、主廚、咖啡廳、手做 麵包的美好生活態度。
金瓜三號 入圍者
(山号整合設計有限公司)
坪林這塊淨土的命運多舛,因為雪隧的開通造 成環境與觀光資源的大變動,山号以外地青年 的身分扎根茶鄉,以設計、人文、產業、以及 自然資源來活化老屋空間,推廣社區共好的精 神,也開發友善食材,『食當地、品風土』由 美食之旅開始,逐步認識美好的農村,並打造 不同的農村旅遊模式,將利潤回饋在地。
41
風土物產獎
遴選具特色的地方特產、伴手禮,以包裝設計、理念 溝通等方式,將原物料特色與風土文化展現出來。
得獎者
布袋嘴文化協會- 藻鹽
文化協會對於『鹽產業』的文化資產議題,藉 由重建曬鹽場、及推廣各種不同的鹽品應用。
串連在地農漁鹽產業夥伴們的共同網絡,打造 鹽 商 品 的 價 值 提 升, 生 產 最 高 品 質 的 日 曬 海 鹽,並導入台灣獨特的 24 節氣,跟著時令一 起食鹽,不只是一般生活必備用品、更是適合 表達心意的送禮首選。
好蝦囧男社
入圍者
一群年輕人對於生態的失衡,能有什麼樣的具體作為?
好蝦的夥伴們回鄉後,不畏懼毫無養殖經驗,憑藉對於 故鄉的喜愛及滿腔熱血,快速展現出一股創新養殖行銷 旋風。 以體驗的角度,希望消費者能親自觀看養殖及在地漁民 的生產過程,讓消費者理解蝦子不僅是好吃、還能安心 地吃! 搭配各種體驗及伴手禮的行銷,讓養蝦產業蛻變成特色 養殖休閒漁業,吸引更多消費者來體驗並且帶好的風土 物產走。
入圍者
虎珍堂
地瓜精神不畏懼貧瘠的環境,一步步腳踏實地生成。
與虎珍堂想帶給大家的理念不謀而合,使用雲林在地 的地瓜,在環境資源相對不豐富的偏鄉,以獨特的甜 點打造地瓜拌手禮的風潮。
重現虎尾地區百年糖業的歷史印記,及延續地方文化 脈絡,讓沉寂已久的地方活力再次透過伴手禮而展 現。
42
評審團獎
特殊貢獻獎
由 評 審團 舉 薦 選出 值 得 表 揚的 個 人 或 團隊。 不 開 放報名。 長期以行動支持地方團隊,費財費力、無私貢獻, 具 體 貢獻 事 蹟 獲得 地 方 認 同或 正 面 回 饋,對 地 方 有深遠影響之卓越個人或團體。
得獎者
社區一家
第一個十年:
從 2004 年到 2014 年,社區一家計劃陪伴每個社區 與營造溫馨場域,社區是一個社會的最小單位,把 善 的 力 量 從 社 區 出 發 ,營 造 不 同 的 特 色 與 共 同 參 與 , 讓改變成真。 第二個十年:
2015 年到 2024 年信義房屋願景全民參與社造,透 過成功的社區個案,交流每一個經營點,創造更多 成功案例。藉由天災的重建、埋沒的歷史找尋、藝 文活動…等等各種模式進行倡議、呼應聯合國所提 倡的 SDGs 發展目標。
帝亞吉歐
入圍者
身為全球酒精性飲料領導公司,台灣帝亞吉歐多年來持續 發揚在地精神,積極落實企業公民責任。
以「2030 社會願景」(Society of 2030) 積極回應永續議 題 , 持 續 履 行 「 理 性 飲 酒 」 、「 社 會 共 融 」 、「 環 境 永 續 」 等三大目標。 自 2 0 0 3 年 起 每 年 推 動「 K E E P W A L K I N G 夢 想 資 助 計 畫 」, 透過在地行動鼓舞民眾突破困境、提出夢想方案,推動各 行各業終身學習並帶動就業,持續發揮企業正面影響力, 創造共好價值。
坤諦股份有限公司 入圍者
坤 諦 ( 股 ) 公 司 堅 持 以 品 種 基 因 為 研 發 源 頭, 找出能增進農民競爭力與適合消費者的品種, 期許建立可複製的科學化育種模式,立志成為 『 亞 洲 有 色 雞 品 種 中 心 』,以 台 灣 為 育 種 基 地 , 將台灣土雞種系推向全世界,目前桂丁土雞雛 雞已正式外銷至緬甸。 公 司 先 後 建 立 了 父 母 代 (PS)、 祖 父 母 代 (GP) 種雞場,費時 6 年培育出全台首隻由民間自行 育種的台灣土雞品種「桂丁土雞」,並持續為 純化烏骨雞育種而努力。
43
台灣水牛獎
長期蹲點地方,以水牛般不屈不撓精神深耕地方,運 用實幹行動、樂觀心態發展地方的個人或團體。
得獎者
新港文教基金會- 陳錦煌
2011 年,陳錦煌獲中華民國醫師公會頒發「台 灣 醫 療 典 範 獎 」,2014 年 他 獲 頒 台 大 社 會 服 務類傑出校友獎,作為一個小鎮醫師,他已發 揮了關懷社區、參與社區、改造社區的最大能 量,他的社區營造理念和「新港文教基金會」 也成為台灣的社區發展成功的典範,值得更多 關心台灣社會的人加以學習和發揚。
入圍者
2000 年賴青松與妻子美虹,帶著年幼的女兒,離開繁華 的台北城,回到妻子出生成長的蘭陽平原,一步步實踐半 農半 X 的生活! 2004 年,青松取得日本的環境法碩士學 位,一家子再度回到宜蘭,發起了穀東俱樂部,被譽為華 人世界 CSA(社群支持農業)的首例,也為後來的志願農 民時代揭開序幕。
入圍者
新故鄉基金會- 廖嘉展
穀東俱樂部- 賴青松
廖嘉展先生面臨家鄉遭遇 921 災害,重建之後面臨 遠去還是停留的選擇。
埔里紙教堂象徵災後重建的希望。藉由這樣的地標, 展現出基金會參與人文教育、生態保育、農村轉型, 最後由社區營造讓這些議題串連起來,形成人與人之 間的網絡,互相以共同信念,度過災後重建的難關。 基金會模式為學習型的網絡中心,藉由建立成功案例 觸及社區獨特魅力吸外客引前來,因而有完整的產業 鏈,使社區的推動更加具有獨立性,不受經費補助的 干擾,塑造成社區經營的典範。
44
入 圍 即 代 表 著 肯 定, 各 團 隊一起站到頒獎舞台上分 享獎項的感動與喜悅。 頒 獎 人 說 明 獎 項 意 涵, 並 透過影片介紹各入選團隊 後,進行頒獎。
45
開箱桃園 辦桌晚宴
因應疫情以便當形式辦桌,餐點邀請桃園知名的辦桌師傅 - 阿宏師進行籌備, 結合多元的桃園在地文化,食材皆有產地溯源,也採用精緻化的外觀呈現。
阿宏師
辦桌師傅
46
a
主會場
47
b
48
中壢分場
透過台灣地圖,增進參與者彼此的認識和對地方創生議題的刺激。
c
桃園分場
特色餐點激發參與者互動。
49
d
大溪分場
原住民族特色餐點
理念:太魯閣族婆婆工作坊運用原住民食材特有香氣食材,結合西式精緻餐點的創新呈現方式,透過味覺 的驚喜,說部落故事、講傳統文化,並採用自然元素裝盛,深入體會部落生活
50
e
龍潭分場
結合台灣地圖小遊戲和參與者互動,活絡用餐氣氛。
51
創生 小講
藉由地方創生團隊的分享,讓參與者更貼近與理解地方創生在各地的發展過程以及現狀。
時間
會場
主持人
104011010
52
中壢分場
桃園分場
創生團隊小講 1
創生團隊小講 2
張宏尉
蔡清德
青年局
洪 以柔
10001020
1020104 0
主會場
地方 團隊
設計庫
劉 醇遠
點點塑
桃 園 藝 文陣 線
陳 永興
林 振益
吳 成富
鄭 宜豪
水牛建築師事務所
有限 責 任 桃 園 市 青 年 農民生產合作社
大溪分場
龍潭分場
創生團隊小講 3
創生團隊小講 4
創生團隊小講 5
許又仁
范成浩
梁秉義
日日田職物所
高 慶榮
布袋嘴文化協會 -藻鹽
謝 宜哲
黃 彥霖
徐 家瑋
張 智宇
興光堡壘
林 岳德
桃托邦藝文聯盟
源 聲 音創
都 蘭 國- 阿 度 蘭 阿美 斯 文化協進會
原住民文化館
飛雀餐桌行動
廖 怡雅 藺子
新港文教基金會
野菱蔓生
台 地創生
野 菱蔓生
a
主會場
青年局
主持人
張 宏尉
嘉威聯合會計師 事務所
地方團隊
洪 以柔 點點塑
地域振興大賞獎得主
地域振興新秀獎得主
陳 永興
吳 成富
水牛建築師事務所
有限責任桃園市青年 農民生產合作社
53
b
中壢分場 主持人
蔡 清德 凱馨實業
54
設計庫 地方團隊
劉 醇遠
桃園藝文陣線
創意事件獎得主
林 振益 源聲音創
鄭 宜豪
都蘭國-阿度蘭阿美斯 文化協進會
c
桃園分場 主持人
許 又仁 元沛農坊
興光堡壘 地方團隊
林 岳德
桃托邦藝文聯盟
產業創生獎得主
廖 怡雅 藺子
55
d
大溪分場 主持人
范 成浩
台灣藝術大學
56
原住民文化館 地方團隊
高 慶榮
日日田職物所
風格餐飲獎得主
謝 宜哲
飛雀餐桌行動
台灣水牛獎得主
徐 家瑋
新港文教基金會
e
龍潭分場 主持人
梁 秉義
小社區大事件
野菱蔓生 地方團隊
創 意 事 件獎 得 主
布袋嘴文化協會 -藻鹽
黃 彥霖 台地創生
張 智宇 野菱蔓生
57
山海 開 幕 論學 見 壇團
桃園 開 幕呈 論現 壇為 ,閩 邀 、客 請 產、原 、 官住、民學族、等研多、族社群各融領合域之專貌業 ,也 與談 因人 為, 工帶 業大 發家 達思 是考 臺創 灣生 引的 入舞 來自東南亞外籍移工人數最多的城市, 台時 同 ,也 關是 於新 怎住 麼民 樣最 在多 地的 方城 中市 定, 義充 自分 己展 、現 哪提 裡升 有地 地方 方發 、展 大、 家振 對興於經心濟中的的積創極生態事度業。有 和切 在 地入 團點 隊等 所議 帶題 領, 的共 創同 生與 巴談 士。 到論 創壇 生採 基五 地會 見場 學連 ,線 透進 過行 山, 線與 與談 海人 線分與散十在大不專同業分領場域,規 劃 出 5 條 參 訪 路 線 , 一 覽 桃 園 創 新 透 與過 豐連 沛線 的即 創時 生對 網談 絡互 ,動 感。 受桃園城市的年輕與活力!
a
主會場
大園、觀音、新屋
桃園老城區與龜山後街都曾是區域熱鬧之地,都走過一段風華歲月,如今這些過去的時光,都 成為美麗的片段,藏在城市的角落。
探
訪
移
墾
古
風
之
地
暢
遊
埤
塘
地
岸 景與海
風情 大園
觀音
新屋
地方產業
伯公下在地文化發展協會
環境教育
新屋愛鄉協會
新創產業
Micro PC 點點塑
《伯公下在地文化發展協會》從事活動策畫工作,運用青年多元富有創意的發想,從瞭解 歷史到設法延續傳統,發揚桃園觀音區內文化產業以及當地的風華。
桃園市新屋區愛鄉協會多年來以環境永續為核心價值,默默維持「百年石滬群」,保留傳 統的生態工法及在地的自然生態,實踐環境永續的理念。
一群青年,盡自己最大影響力,透過無耗材技術的開發 . 兩年時間研發出塑膠微粒搜集裝 置,期望將有生物殺手之稱的塑膠微粒從出海口、內港攔截並加以防範。
58
59
b
中壢分場
中壢、平鎮
中壢、平鎮生活圈是一個有豐富多元文化的地區,中壢的見學團,帶你看眷村的空間活化與經 營、體驗雲滇及東南亞文化美食,更順著水圳埤塘悠遊,認識客家文化。
桃園
澗仔
瀝
走
魅
踏
力 客家
墾拓
中壢
文化
城
平鎮
文史教育
桃園藝文陣線
藝文展演
源聲音創
族群文化
平鎮鎮阿霸妹生活站
2014 年,一群終於回到桃園的藝文年輕人,由網路聚集,形成實體社團,積極串聯在桃園 深耕的文化社團、藝術工作者、獨立書店、表演團體、LIVE HOUSE、友善小店。希望透過 微小的力量,串聯成更大的能量,讓家鄉的藝術、文化環境變得更好。
因著喜愛音樂聚集,為著喜愛音樂散發的耳朵團隊。集合了唱片製作、藝人經紀、詞曲創 作、大型演唱會展演與監製,以及文創發展相關專能。以馬村為空間作為親子故事屋據點, 加入聲音的感覺統合,大家感受到風情萬種的眷村文化。
阿霸妹品牌於 2018 年成立,是個位於平鎮區的社區企業品牌,經歷多年的社區營造推動工 作,由桃園市安平鎮庄文化協會及平鎮區鎮興里辦公處合力經營推出。
60
61
c
桃園分場
桃園、龜山
桃園老城區與龜山後街都曾是區域熱鬧之地,都走過一段風華歲月,如今這些過去的時光,都 成為美麗的片段,藏在城市的角落。
撿
拾
桃
園
老
城
區
與
龜山
後街的時光
碎片
龜山 桃園
藝文展演
桃托邦藝文聯盟
空間再造
桃園回龜山陣線
文史教育
陽明一街實驗工坊
運用創意推動如街區導覽與實境遊戲、文史展及當代藝術展、公民論壇,喚醒市民朋友重 視桃園老城區的文化歷史,一同關心都市發展與自身的關聯。
2017 年一群年輕人成立了桃園回龜山陣線(以下簡稱回龜線),成員半數是龜山人(桃 園 市 龜 山 區 ), 以 發 掘 在 地 文 史 資 產 為 目 標, 以 田 野 調 查 方 式, 匯 集 出 屬 於 龜 山 本 地 的 DNA,還結合曹家洋樓的文史導覽,以社區營造的方式連結地方事務。
成立於 2012 年,以創辦人藍博瀚住處的「陽明一街」路標街具當作標誌,成立初衷是看 見桃園市的文史缺乏與文化資產浩劫,因此決定用自己的力量去研究與創作,推廣桃園的 歷史,希望當這個城市都在追求速成與發展的同時,也必須回望桃園在這之中失去了甚麼, 並透過自身的專業研究,一點一點的復刻桃園原本的樣貌,讓更多人了解桃園曾走過的故 事。
62
63
d
大溪分場
大溪河東、河西
一條大漢溪帶出大嵙崁區域的不同日常,農村、河階、老城區,多元文化在大溪譜出豐富多彩 的面貌,讓我們跟著先民墾拓脈絡,河西到河東,走進原民會館、生態博物館及眷村園區,看 見大溪新樂園,河階水紋秀麗、老街風華浸遠,神將威武、物產豐榮。
漫
遊
河
東
到
河西
串街大嵙崁靜謐日常
大溪
文化傳承
桃園市大溪文化協會
聚落新創
河西串街巷
環境教育
跟著農夫田裡鬧
食農產銷
香草野園
桃園市大溪文化協會由一群致力於推廣大溪生活、文化、信仰與歷史的居民與文史工作者 組成,積極串連在地居民情誼並分享在地人情懷,透過多元導覽、藝術展演與社區服務, 帶動地方產業發展,以維繫社區情誼並推廣大溪之美為目標。
大溪河西街角館串街巷,融合傳統和創新帶著大家去發現大溪不同街角館的特色,重新品 味食衣住行,用不同的方式感受生活,認識大溪。
源自於一群對土地熱愛所成立的農遊團隊,主要匯聚對農村有想法、願意實踐付出的夥伴, 透由各式農遊體驗,嘗試找出地方發展的各種的可能性,同時於過程中也希望喚醒人們對 台灣土地的認同感。
桃園大溪的林家三兄弟,透過種植各種香草的生態防治法,打造一座有機香草園,除了提 供時令蔬果,也舉辦各式體驗活動,從食農教育推廣家鄉特色。
64
65
e
龍潭分場
三洽水、龍潭市街
觀摩桃園唯二獲得國發會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之團隊:台地創生、野菱蔓生,向金牌團隊 學習從在地文學、商品設計、環境教育、旅遊體驗等面向,與社區居民及伙伴們一同探討地方 創生及永續經營各種可能性。
國
發
會
地
方
創
生青年培力工
作站見學
之旅
龍潭
共好對接
台地創生
地方產業
野菱蔓生
無論是新舊居民、外地人、隔壁村,喜歡上一個地方的原因和方法可以有千百種。跳脫行 政區、地形、預算、族群的隔閡,台地創生致力於發掘、拓展、營造新的居民認同。
一群龍潭青年回到家鄉,以當代生活、地方挖掘、在地培力、大眾溝通為核心主軸,期許 為龍潭找到地方創生精神的延續與推廣。
66
67
結業 式
各見學團最後會合到中壢中正公園,一起參與結業式,回顧兩天活動的精彩時刻並展望明年。
68
企業品牌 宣傳與曝光
69
年會宣傳 曝光 年會網路行銷:官方網站、活動通售票頁面
年會官方網站
h t t p s : / / w w w. p l a c e s m a k i n g . c o m
活動通售票頁面
h t t p s : / / w w w . a c c u p a s s . c o m / event/2109220745125314425800
70
年會影音行銷:宣傳影片
h t t p s : / / w w w.y o u t u b e . c o m / c h a n n e l / U C S V D L 6 T L s x w P Z o _ B J G 6 k p D Q
邀請地方創生團隊進行分享並剪輯成影片,於 YOUTUBE 進行宣傳分享。
年會影音行銷:年會活動精華影片 h t t p s : / / w w w.y o u t u b e . c o m / w a t c h ? v = _ 9 I 5 o Y B I O J I
將五個分場的兩日活動進行紀錄,並於結業式活動現場進行播放,提供與會人員參與觀賞。 現場播放:1 次
71
活動宣傳曝光:聯盟委員宣傳 10/28
甘樂文創
我們出現在10月號的 #封面故事在地創生 中喔
11/2
甘樂文創
疫後在地振興!鏈起鬆脫關係!
11/4
甘樂文創
#2021台灣地方創生年會 活動報名倒數中
11/8
耳朵先生音樂 Mr.ear Music
耳朵先生音樂 Mr.ear Music
10/6
林峻丞
我想和你們一起參加 #2021台灣地方創生年會
10/26
何培鈞
#2021台灣地方創生年會 ★場場是主場★
10/20
雲林農業好物
#2021台灣地方創生年會
10/26
邱明憲。小王子的浮世隨筆
【遊程規劃與地方創生,來跟我們一起腦力激盪吧!11/19-20】
10/8
小社區大事件
我們想和你們一起參加 #2021台灣地方創生年會
9/28
洄游創生
身為桃園的地方團隊,肯定是要來大推了,歡迎大家來認識桃園
11/1
小鎮文創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地方創生年會@桃園 #售票倒數中
11/4
甘樂文創
11月終於來啦,#2021台灣地方創生年會 活動報名倒數中!
9/28
林 事務所 · 逛逛商店
創生大消息_地方創生年會記者發佈會!
社群則數:
72
13
則
活動宣傳曝光:活動宣傳
73
活動宣傳曝光:媒體報導 8/15
微笑台灣
第一屆地域振興大賞 尋找讓地方發光的人們!開放報名至8/31
9/28
自由時報
「台灣地方創生年會」11月登場 鄭文燦歡迎大家到桃園「連結」
9/28
台灣好新聞
台灣地方創生年會邁入第二屆
9/28
蕃薯藤
台灣地方創生年會邁入第二屆 鄭文燦歡迎全國地方創生團隊蒞桃交流學習
9/28
PCHOME
台灣地方創生年會邁入第二屆 鄭文燦歡迎全國地方創生團隊蒞桃交流學習
9/28
新浪新聞
台灣地方創生年會邁入第二屆 鄭文燦歡迎全國地方創生團隊蒞桃交流學習
9/28
YAHOO新聞
台灣地方創生年會邁入第二屆 鄭文燦歡迎全國地方創生團隊蒞桃交流學習
9/28
瞰傳媒
2021台灣地方創生年會 11/19、11/20登場
9/28
LIFE生活網
「台灣地方創生年會」登場桃園 預估近百團隊齊聚交流
9/28
MATCH生活網
「台灣地方創生年會」登場桃園預估近百團隊齊聚交流
9/29
TVBS
創生年會桃園登場
鄭文燦助攻青年就業
9/29
YAHOO新聞
創生年會桃園登場
鄭文燦助攻青年就業
9/29
YAHOO新聞
創生年會桃園登場
鄭文燦助攻青年就業
9/30
關鍵評論網
10大議題跨界團結 第二屆台灣地方創生年會11月桃園見
10/1
倡議+
台灣地方創生年會11月登場-邀各界來「連結」
10/4
社企流
疫後在地振興,鏈起鬆脫關係!第二屆台灣地方創生年會在桃園,即日起報名開跑
10/14
微笑台灣
2021地域振興大賞公布入圍名單,共同邁向台灣地方創生的永續發展
10/14
微笑台灣
2021地域振興大賞公布入圍名單,共同邁向台灣地方創生的永續發展
11/19
桃園電子報
2021台灣地方創生年會in桃園 看見青年行動力與理想
11/19
Hinet
2021台灣地方創生年會in桃園 看見青年行動力與理想
11/19
新浪新聞
2021台灣地方創生年會in桃園 看見青年行動力與理想
11/19
TVBS
趨勢!台灣地方創生年會
11/19
YAHOO
深化地方創生力量 「2021台灣地方創生年會」桃園登場
11/19
蕃薯藤
深化地方創生力量 「2021台灣地方創生年會」桃園登場
11/19
PCHOME
深化地方創生力量 「2021台灣地方創生年會」桃園登場
11/19
LIFE生活網
深化地方創生力量 「2021台灣地方創生年會」桃園登場
11/19
警訊時報
「2021台灣地方創生年會」登場,150組團隊齊聚桃園,深化地方創生力量
則數: 74
29
則
鄭文燦歡迎全國地方創生團隊蒞桃交流學習
150組團隊齊聚
75
企業品牌 宣傳與曝光 街區旗幟廣告 桃園區復興路(中山至民權路口-間隔懸掛) 環北環西路、新生路
2021/11/6-11/20
2021/11/6-11/20
神龍路(龍元路至龍華路)
2021/11/6-11/20
公園路(17號至179號)
2021/11/6-11/20
中興路(中正路至大溪區交界)
2021/11/6-11/20
大型背板-贊助版位曝光效益 活動大型看板-青年事務局 (中壢區環北路390號)
活動大型看板-桃園設計庫 (中壢區明德路60號6樓) 活動大型看板-興光堡壘 (桃園區大興西路三段)
活動大型看板-原住民族文化會館 (大溪區員林路一段29巷101號)
活動大型看板-野菱蔓生 (龍潭區龍元路45號)
76
2021/11/19-11/20
保守估計以參與130人次計算
2021/11/19-11/20
保守估計以參與80人次計算
2021/11/19-11/20
保守估計以參與80人次計算
2021/11/19-11/20
保守估計以參與80人次計算
2021/11/19-11/20
保守估計以參與80人次計算
a
大型背板照片
b
中壢分場
d
大溪分場
c
主會場
桃園分場
e
龍潭分場
77
年會行銷 製作物
78
經濟 效益
79
地方經濟效益計算方式 旅宿
600,000
元
飲食
252,000
元
交通
271,175 80
元
共創造約 600,000 元 之經濟效益
保 守 估 計 共 300 位 參 與 者 有 住 宿 需 求, 根 據 會 場 周 邊 旅 宿 之 平 均 房 價, 每 人 住 宿 一 晚 花 費 2,000 元 / 晚。
共創造約 252,000 元 之經濟效益
保 守 估 計 420 位 參 與 者 每 人 一 天 共 花 費 600 元 之 餐 飲 費, 並 且藉由五個分場帶動桃園區域周 邊商圈消費、提升桃園區域團隊 及商家曝光度。
共創造約 271,175 元 之經濟效益
年會與桃園在地接駁業者合作, 安排往返年會會場及高鐵 / 台鐵 之接駁車及山海見學團導覽活 動, 共 計 花 費 174,300 元 /23 台遊覽車;保守估計搭乘高鐵之 參 與 者 共 100 位、 搭 乘 台 鐵 之 參 與 者 共 150 位, 總 計 花 費 金 額分別為高鐵 50,000 元、台鐵 15,000 元。
問卷回饋 數據分析
81
活動回饋與建議 調整適宜會場
這次晚宴方式以及分組場所彼此太遠
將場地分散在當地並使用現場連線是很棒的規劃, 也能夠邀請相當數量的來賓。只是場地真的好多, 在整體規劃上反而顯得有些零散了,而且連線問候 所需時間跟連線品質多少也有受到影響?
活動時間安排
1. 工作人員許多狀況都不清楚
2. 頒獎前 前台工作人員都不另外通知得獎單位 3. 龍潭場次早上都沒有提供水
4. 活動時間掌控不佳,有許多問題都無法問到
改善直播斷訊狀況
同步視訊連線設備需加強
第一天滿多環節都是從主場轉播進行,分場的人看投 影幕會較有距離感,偶爾也有連線問題
期望議題課程、開幕講者分享可以更深入、有對話,畢竟 來的人都是有些基礎在。講者的時間安排可再調整(我很 期待聽完小山日子的分享,但時間嚴重不足,很可惜) 大溪場有位分享講者未到。" 大溪味 " 講師的分享內容較不 是原本預期的 " 食物設計 ",比較可惜
連 線 品 質 需 加 強 , Yo u Tu b e 直 播 曾 斷 訊
連線體驗很差,教室平面看不到簡報與講者
建議安排永續環保餐具
餐具可能可以考慮更環保或友善環境的材料。 雖然知道有受到疫情影響,但還是期待餐點的 部分可以減少一次性餐盒、降低垃圾量。
提升晚宴餐點品質
這次因疫情關係變成個人份量的便當, 少了一種大家吃桌菜的氣氛,另外覺得 餐點的澱粉佔比較多.對於地方蔬果也 很有興趣(想吃青菜的意思 XD
很 好 吃, 合 作 店 家 也 還 不 錯。 但 是 形 式 太 不 環 保 啦! 隔 天 的 午 餐、 第 一 天 的 點 心 也 是, 我相信同樣的菜色一定有更好的方式。就是 看有沒有規劃時就把永續思維考量進去而已。
我 懂 你 們 的 用 心 ,但 用 便 當 和 分場的形式真的不適合晚宴 活動內容不錯晚餐許要改進
當天用餐已經冷掉,較無法 品嘗原本的美味。 餐點很難吃
交通接駁
交通車第一天結束跟第二天早上希望也有交通車接駁道車站的部分 交通接駁車時間,無法順利對應外縣市搭乘高鐵的車班
見學團活動體驗
第二天見學的行程是否可以先讓學員們知道 呢以及先調查見學人數,決定遊覽車數量, 第二天有 5 人搭乘一台遊覽車,感覺有些浪 費,建議統一搭乘遊覽車,有些自行前往的 學員找停車位也花了一些時間或者找不到停 車位,就直接前往了下一個點。 82
從桃園火車站往分會場地的接駁車 , 可更清楚
第二天體驗的行程太滿 ~ 還沒時間感受就結束了有點可惜 第二天的見學團行程有迷路的狀況,下次可以事先場勘比較 不會耽誤到行程(但是還是最喜歡這個行程啦!加油!)
未來改善方向 調整適宜會場
因疫情考量,此次活動分成五個會場,期望在疫情下還能夠讓與會人員有充實的交流機會,但因分場機制至使 與會人員間無法充分交流,建議未來在安排時可評估分場的必要性。
活動時間安排
由於參加者回饋反應,整體時程安排過於緊湊,感到未能於講座及課程中充分交流對話,將於未來調整時間安 排。
改善直播斷訊狀況
此次五個會場皆採用中華電信網路,但因中華電信內部設定問題至使網路訊號中斷及不穩,影響體驗感受,未 來在進行大型直播操作時,建議需和中華電信重複確認,避免因其門市人員失誤影響活動品質,後續也將反饋 於中華電信。
建議安排永續環保餐具
考量疫情關係,在疫情情況下採用免洗餐具確保環境衛生落實,將疫情聚集風險降低,若未來疫情趨緩時,建 議可安排更永續的餐桌行動。
提升晚宴餐點品質
此次選用在地辦桌知名的阿宏師,考量分場場地皆無法烹飪及疫情的關係下,採用個人式餐盒,未來若有此規 劃建議需保留來賓共同交流的機會,減少因防疫及場地限制影響來賓的體驗感受。
交通接駁
因應此次場地分場及接駁預定數量少,多選擇自行到會場,僅安排於桃園火車站進行接駁安排,建議未來再認 列支出預算時,以非加購接駁的方式進行,減少民眾對於活動需有免費接駁的既定印象,而影響體驗感受。
見學團活動體驗
未來若有短程的車程規劃,建議需請車隊廠商進行內部員工教育,避免前期已充分溝通的情況下,仍發生遊覽 車司機開錯路的狀況。
83
活動印象深刻的主題 以
山海見學團
及
創生小講
為多,可見參與者偏好認識在地團隊及深度交流的體驗感受。
山海見學團
43.5%
創生團隊小講
38.7%
論壇 3 從連結看地方創生未來式
32.2%
論壇 2 從支持系統看地方永續發展
27.4%
論壇 1 從政策內涵看見公私協力
24.1%
議題小聚:數位行銷 × 地方
19.3%
振興大賞頒獎
19.3%
開箱桃園辦桌晚宴
17.7%
議題小聚:產業文化 × 設計
16.1%
議題小聚:品牌 × 品牌
16.1%
議題小聚:遊程 × 地方
14.5%
議題小聚:族群文化 × 教育
14.5% 議題小聚:空間 × 服務
12.9%
議題小聚:在地文化 × 食物設計
12.9%
議題小聚:企業 × 政府 × 地方
11.2%
議題小聚:在地物產 × 通路
11.2%
議題小聚:服務 × 設計
11.2%
其他
84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