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單位: 新竹榮譽國民之家‧新光人壽慈善基金會 緣起
活動方式
傳承藝術(Legacy Art Works)方案是由新光人壽慈
透過團體帶領者(leader)主題性及目標性的帶領,
善基金會於2004年開始投入資源,將其從美國紐約
失能長者在藝術夥伴(helper)的陪伴下述說自己的生命
市的Elders Share the Arts(ESTA)機構引進。
故事,並且以這些故事為創作的元素,將生命經驗透
「傳承藝術」點出了一個普遍存在於美國社會相當嚴
過創作視覺藝術紀錄下來,藉由長者與藝術夥伴交談
重的問題與現象:年長者若體弱多病或是無法參加社
與共同創作的過程,長者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命,回味
區活動,便會成為被社會孤立的一群,同樣的問題也
並向大家分享他們獨特的經驗,對於長期缺乏社會互
存在於台灣社會。故於2005年6月派遣2位資深的實
動的失能長者來說,「傳承藝術」使他們的生活又重
務工作者前往美國接受ESTA的訓練,除了教導這些
新燃起火花。
實務工作者帶領團體的技巧外,更針對台灣的風俗民 情調整為適合台灣長者的服務內容。
我
我的顏色
我是一匹很拗的馬。
銀色的包子,閃亮耀眼,喜歡黑色。
我是一隻開心果熊貓。
藍色的楊Sir,老成莊重又念舊,喜歡青天般的藍色。
我是一隻不喜歡講話的猴子。
金色的小2號,剛直,喜歡橘色。
我是一條三心二意的龍。
粉紫色的劉小妹,浪漫憂鬱,喜歡粉紫色。
我是一隻死槓子頭的小豬豬。
紅色的石頭,心裡好似有紅色的太陽,喜歡紅色。
我是一條口直心快的龍。
紫色的美女,浪漫,喜歡黃色。
我是一隻喜歡小孩的好奶奶小綿羊。
白色的老牛,純潔清白,喜歡白色。
我是一隻外柔內剛的雞。
淺藍色的小可愛,自由自在,喜歡深藍色。
我是一隻老氣橫秋的兔子。
紫色的薛子,內斂悶騷,喜歡紫色。
我是一隻剛正不阿的神仙老虎狗。
紅色的小榮民,希望大家對我熱情,喜歡紅色。 粉紅色的樹葉,自由自在快快樂樂,喜歡粉紅色。
作者:霍淑敏女士‧藝術夥伴:劉 愉女士 創作日期:98/03/19、98/03/26 我有內外孫五個,曾為了照顧大孫女而前住台中居住, 因在美國出生的外孫女營養不足,我也曾去美國住了四 個多月幫她補充營養,過了滿月就把她帶回來。 我幫別人帶小孩,常從出生就開始帶,總共帶了5、6 個,最大的都碩士了。我帶過雙胞胎,小孩長大都是碩 士、博士。 小孩最可愛、最純真,我從來不處罰小孩,很寵他們, 都是用條件交換。若要處罰時,就用說好誰先趴在地上 就少打二下的方式。 我的小孫女是我先生的小秘書,會幫忙整理好信件後送 來給我們,有小孩的家庭很快樂。
我覺得自己就像橘色一般,很亮很柔和,不隨便 發脾氣。 我雖個頭嬌小但還是有原則的,認為對的事情就 去做,不要優柔寡斷。不要隨意聽信別人的擺 佈,要堅守自己的信念。 我的孩子決定了事情後會告訴我,對的話我就支 持他們,若我認為不對就教他們。
作者:楊崇本先生 藝術夥伴:雷春桂先生、包峻逸先生 創作日期:98/03/19、98/03/26 我民國五十七年前往越南,至五十九年參加中華民國駐 越軍援團,在軍援團的總團部擔任綜合組組員,後來改 為外派越南共合軍空軍司令部,擔任政治作戰顧問職。 這段期間, 本人因工作也累,作越軍的顧問,擔心言語有些閃失, 顧慮也比較多,為了國家的榮譽與自己的責任感,就比 較保守些,小心謹慎。 至後來又擔任較高的職務,尤其在外國就比較拘謹一 點,讓其他同仁認為我比較老氣橫秋,給人有呆板的想 法。
我為人古板、方方正正,要求嚴格。由於我 的軍旅生涯較多元化,從事較多職務,因此 環境、衣著都要規規矩矩、一板一眼,執行 命令時也比較要求。不只是要求部下,連自 己也一定要照規矩!民國60年,擔任總隊 長時期,那時經濟狀況不好,我利用不足的 人力和經費,建立調頻系統,突破困難,圓 滿達成任務。那時我做的是漢聲廣播電台的 前身,辛苦調度資源,在旗山、枕頭山等七 座山頭架設發送系統,是全台首創,使台灣 東、西兩邊可以同時播放一樣的節目。
作者:邱玉發先生 藝術夥伴:陳素月女士、薛元明先生 創作日期:98/03/19、98/03/26 我很喜歡和人抬槓,天南地北的聊,人家說是,我就說 不是,這樣就抬槓起來了。 例如以前在政戰部隊有一位輔導員,他說三民主義是真 理,我不能說三民主義不是真理,但我就反駁說佛教徒 會說佛教是真理、基督教徒會說耶穌是真理,不同的宗 教有不同真理等等。 我雖然不太看書,但都是從書本上得到知識,在部隊中 也在圖書館裡看書。我喜歡看武俠小說、健康常識的 書,也喜歡用高麗菜作四川泡菜。
我覺得自己個性比較冷漠,比較不會熱情, 較不關心。 我喜歡老牛對我的熱情,晚餐後和老牛一起 去散步,使我感受到老牛對我的熱情,我喜 歡黃昏夕陽西下時太陽的紅色,也喜歡有夕 陽的歌曲。 我回報老牛的方式,就是陪伴老牛去看醫 生,但老牛不很喜歡有人陪著去看醫生,跟 我說他自己去就好。
作者:劉玉德先生‧藝術夥伴:謝云洋小姐 創作日期:98/03/19、98/03/26 工作幾十年,只要「我要做,就要做好」的話講出來, 就有把握。 民國六十七年至七十年派駐至沙烏地阿拉伯,在碼頭工 作,幫忙工人填寫大大小小的申請表,每個月有一天開 車960公里去採買,從早上七點開始工作到晚上。會去到 一些不能去的地方,如那時買酒不方便,便至美軍顧問 團買到一些好的、原裝的私酒。 只要是採買的東西開出來,我一定想辦法買到。
我用白色形容自己,因為白色給我很清潔乾 淨的感覺,做人也是一樣,要清清白白的, 主要是要對得起自己。 在沙烏地阿拉伯工作時,曾有一次休假一個 月回台灣,休假結束返回沙烏地後,發現某 位長官買的漆比我買的貴15元,會計問起 我和那位長官買漆的發票價錢不同,那時我 50歲,我就說:「他拿回扣,我沒有」。後 來會計主任找我們兩人對質,對質過程中, 對方氣到站起來要打我,結果我伸手檔,也 給他一拳。當時那位長官氣到要把我調回台 灣,但我決定留下來,被處分兩年不能升 級。我覺得對方是長官要給他臺階下,不過 我自己清清白白,對得起自己。
作者:王凡哲先生‧藝術夥伴:林金蓮女士 創作日期:98/03/19、98/03/26 我從小就不愛講話,比較愛哭,姐姐比較愛講話。 當兵時也不愛講話,也就很少跟人吵架。但為服從命令, 身為班長的我還是會把命令傳遞下去,除此之外就不會再 說什麼。 因為不愛講話,朋友就少了,遇到喜歡的人,講話也不 多。現在認識的好朋友是一起散步、打槌球的球友,都愛 講話,我聽就好。 我以前喜歡鑽牛角尖,現在走出來了,很快樂地過日子。
紅色,讓我想到戰場上一片的血紅,想起古寧 頭戰役,滿天滿地都是紅色,血跡斑斑,現在 想起來很可怕。 另外,紅色也讓我想到喜事,親朋好友們嫁女 兒、娶媳婦,都去參加過。 我離婚十多年了,前妻是山地人,我民國66年 退役,67年結婚的。退役後我曾在新竹縣二重 埔打零工,也做過翻砂的工作,做了三年,賺 了一些錢。也在陶瓷工廠當過廚師,另外開福 利社,滷一些豆干、茶葉蛋賣給工人。 那時工廠的會計介紹了前妻給我,她是煙鬼、 酒鬼,帶著一個孩子嫁給我,結婚不到兩年, 心臟病發作,我花了八十多萬的醫藥費,後來 我跟她離婚了。
我的名字
我的出生地
爸爸給我取名包峻逸,包子的包,山嶺峻偉的峻,安逸的逸。
四川重慶沙坪霸,比美霧茫茫的倫敦。
爺爺給我取名楊崇本,木易楊,崇拜的崇,基本的本。
河北滄縣河西戴家園,在運河邊。
算命的給我取名雷春桂,
河北徐水縣大東張村,一望無際的大麥田。
雨田雷,三個人在曬太陽的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桂。
台北市圓山同德新村,兒童天地和動物園旁。
學堂老師給我取名霍淑敏,
湖北枝城市洋溪王家灣,靠天吃飯。
霍去病的霍,淑女的淑,敏捷的敏。
台東初鹿農場,山明水秀。
伯父給我取名劉愉,劉備的劉,愉快的愉。
山東即墨縣馬山鄉龍灣頭村,好山好水。
媽媽給我取名王凡哲,
台灣苗栗縣苗栗市南苗,很有人情味。
三橫一豎王,天女下凡的凡,哲學的哲。
四川省郫縣太和場爛泥溝,
爸爸給我取名林金蓮,潘金蓮的金蓮。
一大遍黃色的菜花田。
爺爺給我取名劉玉德,毛巾刀劉,玉石的玉,道德的德。
台灣省新竹縣湖口鄉孝勢村,
爸媽給我取名謝云洋,
非常熱鬧、和睦。
謝謝你的謝,不下雨的云,太平洋的洋。 爸媽給我取名邱玉發,有耳朵的邱,玉珮的玉,發財的發。 爺爺給我取名陳素月,耳東陳,樸素的素,月亮的月。
家鄉令人回味的食物
家鄉的一句順口溜
我想念豆腐香腸,爸爸做的好味道中南部吃得到。 「生雞蛋沒,放雞屎有」,成事不足,敗事有餘。 我想念切糕,在街上叫賣的推車上吃得到。
「火燒眉毛」,迫在眉睫。
我想念貢丸,媽媽買的海瑞貢丸在家裡吃得到。
「過了這個村,沒這個店」,機不可失。
我想念榆錢兒,霍家村裡到處都吃得到。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我想念糖醋排骨,媽媽做的好味道在家裡吃得到。 「有理三扁擔,無禮扁擔三」, 我想念棉花籽油,湖北省家家戶戶都吃得到。
不管對錯,都要服從命令。
我想念米粉,城隍廟前吃得到。
「給你幾分顏色,你就開起染房」,得寸進尺。
我想念地瓜乾,即墨每家都吃得到。
「花籃子提水」,一場空。
我想念麻糬,過年過節嫁娶時吃得到。
「送你一棵綠豆,你就以為你變仙了」,自以為是。
我想念肺片,成都街上吃得到。
「養老鼠,咬布袋」,吃裡爬外。
我想念黃年糕,過年過節在家裡吃得到。
「火燒棉花店」,免談。
我想念生魚片,在漁港買回家殺後吃得到。
「想上大號才來挖糞坑」,來不及了。
作者:霍淑敏女士‧藝術夥伴:劉 愉女士 創作日期:98/04/03、98/04/09、98/04/16、98/04/30 我的乳名叫淑祺,是在老家的爺爺奶奶取的名字,沒有特別的意 義,因為我是獨生女,所以從我開始名字才有淑字輩的出現。 我的奶奶生了三個兒子,叔叔嬸嬸沒有女兒,很希望家中有一個女 孩。 我有一個親生姊姊因為在外婆家得白喉過世,當母親要把遺體送回 夫家時不能進門,非要母親賠一個女兒給夫家。母親在做手工時都 會一邊做一邊哭,祈求老天爺再給她一個女兒,這樣才對得起霍 家,我是這樣才求到的。 因為我母親是長媳,需要管理全家大小事,又因大戶人家的習俗: 覺得給別人帶才能平安長大,所以我出生後是給二嬸嬸帶大的。 全家族只有我一個女生,是很寶貝的。我是農曆22年7月20日出生 的。
春天雪融後,麥苗就長出一大遍沒有界線的綠田,麥子長大後就像一大遍金黃色 的地毯,5月份時收割。 快要收割時,抓一把麥仁(又叫「捻饡」)炒一炒,香香甜甜的,咬勁像咬牛筋 一樣,很有嚼勁。 家鄉的那條街上,全部都姓霍,只有一家是別的姓,所以一 大片的麥田都是霍家的,在麥田這頭看不見盡頭。家裡有 喜事或喪事時,整條街都掛滿白棉紙做的大燈 籠,或是紅棉紙做的大燈籠。 我喜歡踩雪,雪積得很高,保暖的棉鞋一踩 雪,濕了,就不暖和了。 冬天時,工人在院子裡潑水,水結成一層薄 冰,就可以在院子滑冰了,雪化了會有冰錐, 小孩子就拿來吃。
小時候的家訓:女孩子不要脾氣太拗,出嫁時不會討公 婆歡喜;要有溫和的脾氣,要聽長輩的話。 小時候差不多5、6歲時,買幾隻小雞託奶奶看著,結 果奶奶去親戚家,小雞被貓吃掉了。奶奶說等賣小雞的 來,我說不行一定要原來的小雞,鬧了好幾天不吃飯, 後來請姥姥(外婆)來家裡哄我,哄了才忘記這件事。 嫁人後我性格完全變了,因為公公和爸爸是同事,和公 公吃飯時,兒子和孫子一起吃飯,媳婦不行,只有收拾 飯桌時才能吃。 家鄉的榆錢兒是我最難忘的味道,台灣沒 有,只有在家鄉才有,整個霍家村都有。 榆錢兒是用榆樹的花所結出來的種子裹上麵 粉後,在鍋內炸一下,沾點鹽就可以吃了, 吃起來的味道很香,如同吃花生米一樣。 在不同的村莊或地區會有不同的稱呼,但同 是榆樹籽所做成。
作者:楊崇本先生 藝術夥伴:雷春桂先生、包峻逸先生 創作日期:98/04/03、98/04/09、98/04/16、98/04/30 我的本名叫滄生,農曆16年12月4日出生,因為我是在河北省滄州出 生的。母親生我的時候,父親出派至山東濟南的鐵路局,所以父親把 母親送回滄州去生產,爺爺幫我取的名,而我的老祖先是山西洪洞縣 來的。 小時候在山東的教會學校就學,老師幫我取了崇本的學名。也因為在 山東就學,畢業證書上的戶籍地登記為山東濟南,造成我在抗戰時從 香港到台灣來與父親相聚的困難。 當時父親被派至台灣擔任接收的職務,由於擔心匪共滲入,在入境的 管制上非常嚴格,在審查時因為我與父親的籍貫登記不同,以致於無 法認定我就是我父親的親生兒子,使得我在香港停留了好一陣子,透 過層層關係我才進入台灣與父親相認。我還有一個弟弟及同父異母的 妹妹(父親續弦所生)在大陸,一直都還有聯繫,妹妹是知名的小提 琴手。
我雖出生在滄州,可是我在山東長大,只回去過滄州一次。那次是因祖母生重病、病危,父母親帶著 姊姊與我回去探望祖母,當時醫藥不發達,訪遍名醫都無效,後來父親找到一間離滄州有一段距離的 洋樓,是外國醫院,父親請醫生外診,祖母的病情才穩定下來。 當時父親需要回山東工作,我和媽媽、姊姊就留下來,渡了一個悠閒的農村生活。在滄州時,我念了 一個在廟裡的私塾,因為口音不通和老師講話起衝突,老師在我頭上打了兩個包,回到家後爺爺、叔 叔帶著我到私塾去理論,之後就沒再去念了。之後祖母病危過世了,父親回滄州辦理喪事,當時出大 殯,大門前搭了很大的金橋、銀橋,代表奈何橋,還有路祭,路人都夾道跪拜。
我難忘的味道是家鄉滄洲的切糕,味道又香又好吃,台灣吃不到。以前在家鄉時由小販推車沿街叫賣,用黃色 黏米做成,裡面包有花生米、大豆、紅豆、棗子、蓮子等甜的食材,用刀子切成一片一片的,配上青紅絲,外 面再用荷葉當盤子。以斤兩稱重來賣,看客人要吃多少就切多少。
我們家的家訓:「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 悲」。小時候好好努力,不要等到長大的時候 就來不及了!中國家庭,大部分的人都是教 育:忠孝仁愛、禮義廉恥、男生不可以哭...等 等。我從小就受到天主教教育的影響,學校有 一位德國的傳教士,如今信仰仍深植我心。我 小時就參與鐵血抗日青年團,13歲從軍,這是 那時的潮流。
作者:邱玉發先生 藝術夥伴:陳素月女士、薛元明先生 創作日期:98/04/03、98/04/09、98/04/16、98/04/30 我的乳名是老么,因為我是家中最小的。 我的母親在我兩歲時過世了,我是由祖母帶大的,我的祖母也在我12歲時過 世。 之後我便到餐館做學徒,煮麵、炒菜都難不了我,也做到師傅級了,混到16 歲時因打仗抓兵進入軍隊成為軍人。 因為18歲才能當兵,報戶口的人就把我的出生年多報了兩歲,我回去大陸翻 祖譜時才知道我是農曆22年12月9日出生的,所以,我比身分證上的年齡還要 年輕。 我家鄉的作物一年種兩季,一季種稻、一季種小麥、雜糧。稻是芒種插秧、白 露收成,油麻菜籽則在四月收成。 我家有四十畝地,平時有請長工,農忙時也會換工,否則忙不過來。
我的祖先原本住在福建,康熙時期被封官,派到四川來,我家就在四川落地生根了。 我的母親很早就走了,繼母會吸鴉片,把田地賣了,我十來歲時家裡就敗了。
我難忘的家鄉食物是肺片,它是牛或豬的內臟 做成的。 在錦繡河山一書中,作者劉正尉用「瞪眼牛 肉」來形容肺片,是四川成都的名物。 將牛肉、豬肉及其內臟類放入大盆子中,大伙 兒聚在鍋旁邊,人手一雙筷子,看著盆裡的美 味,瞪大眼睛找尋自己喜歡的部位,然後下筷 挾取,老闆則在旁邊看你吃了多少,到時候收 錢。 小孩子的時候,會看看自己手上有多少錢,進 去吃個一兩塊過過癮,有點類似台灣的夜市小 吃。
我們家的從父親輩到我們,幼時都要輩「增廣」一書,書裡有做人做事的道理。 例如:「在家不會迎賓客,出門方知少主人」。比喻有朋友外來家作客,要好好招待,將來出門去朋友家作 客,他也會好好招待你。 「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比喻人心難測。 「窮在家頭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比喻現實世界的人情冷暖。 「黃金條子出好人」,比喻不打不成器。
作者:劉玉德先生‧藝術夥伴:謝云洋小姐 創作日期:98/04/03、98/04/09、98/04/16、98/04/30 我在山東青島出生,出生的時候母親就因難產死了,是祖母和伯母 把我養大的,請了一位在我們家耕地的奶媽餵養到三歲。 我家裡開有三間店,一家是做裁縫的,一家是布莊,一家是雜貨 店,從小就自由自在的在家中和店裡跑來跑去。 這樣自由、瀟灑的個性,當共匪來襲時,我很瀟灑的向家人丟下一 句話「我走了」,自願從軍去。 我有一個相差二歲的妹妹,與我同父異母,是父親續弦所生的小 孩,因為戰亂而失去聯繫,我在沙烏地阿拉伯時,拜託同鄉回大陸 找到了她。 我是農曆19年1月18日生的,大概是在過年的時候,我不過生日 的,因為我的生日就是母親的祭日。
因為家鄉灣頭頂貌似龍的頭,所以叫「龍灣頭」。 因為水質很好,百里外的人都會來取水,用大水缸取來熬麻膏,冬天時 河水會結冰。我住的村莊外圍是一大遍筆直的楊樹,中間貫穿一條三華 里長、兩線道寬的街道,我家在正中央,12歲前我都住在那裡。 小時候我喜歡到處玩,9歲開始我就自己走路到青島,路程約90華里,邊 走邊玩,早上7、8點出發,下午3、4點就到了。 家前的街道有許多來往的大推車、馬車,我都不再街道上完,喜歡到村 莊外圍玩,那裡有綠樹、河流,可以玩毽子、陀螺、丟石子。 我最難忘的食物是家鄉的地瓜乾,走在家鄉的大街小巷都有在賣,算是 家鄉的重要食材。 來台灣後曾經在溪頭吃過類似的味道。 要先把地瓜洗乾淨,然後來回擦削,一片一片削出0.4公分的厚度後, 放在太陽底下曬乾,曬乾後收藏起來。等要吃的時候用水煮,可以當飯 吃,也可以當配菜。
小時候伯父伯母叫我上天主教堂,我不想去,伯父說我若不去他就不買腳踏車給我,我就自己跑去學開車,13 歲時看著好玩,佣人教會我開車。 伯父一開始知道時,生氣地說:「看你也學不會」,後來我學會開三輪車載人做生意,伯父坐特別位子收錢, 一車可以載12個人。青島市和東鎮來回跑一趟,可賺3塊錢。 伯父收錢後不拿錢,我拿了自己要花用的錢後,把錢給伯母。我一直開車開到16歲,16歲就當兵去了。 我們家沒有特定的家訓,小時候有學三字經、弟子規、二十四孝、千字文...等。
作者:王凡哲先生‧藝術夥伴:林金蓮女士 創作日期:98/04/03、98/04/09、98/04/16、98/04/30 我農曆9年3月30日出生,乳名是石頭,因為一生下來很重,是個胖娃娃,所 以父母親就叫我石頭。 我出生的時候天氣很冷、下霜。我的上面有姊姊,下面有弟弟、妹妹。那時 家境好,生下我時滿月慶祝擺宴,大家送了好多東西:帽子、麵條、衣服 等,送禮請客很熱鬧。 生下我後因家裡務農,爺爺奶奶都下田工作,沒人照顧,所以我都被綁在椅 子上,等中午大人回來用餐時會被抱下來,在椅子上拉屎拉尿這樣長大的。 我的家鄉屬山地,靠長江水很近,有旱災、水災,所以我們是靠天吃飯。 一年作物分三季,一季種菜籽,會開黃花、結籽,榨成菜籽油;一季種稻、 麥;一季種地瓜。
從前自己的田地可以種菜、種稻,很富有,現在家鄉已經不一樣了,大家領老人津貼,每人每月80元人民幣生 活;以前用井水,現在可以喝長江水了;以前有酒廠,現在只有石灰場,完全改變了。 家鄉下雪時屋簷下流的冰柱像冰棒,可以吃。
家鄉的棉花籽油是我難忘的味道,是當地的生活必需 品,拿來炒菜煮飯時香味四溢。 棉花籽油除了煮菜用外,還可以作為製作砲彈 的引線用。 在湖北家家戶戶都種有棉田,會在農曆六月收 集棉花籽,送進工廠榨油,除了自家食用外, 還會拿出去賣。當然,依著季節不同,有時會 用油菜籽油、豬油。
小時候家裡教我「努力讀書,將來才有用」。 小時候我都跑到山上去玩,不想讀書,就是愛玩。老師來家庭訪問,父母才知道我逃學,我就挨扁擔打。 小時候偷錢,父親以為是母親拿的,結果母親挨打。 在學校,要背書、背三字經,背不出來就揪眼皮,我小時候很笨、很貪玩,就是不會讀書。 15歲時我的父親就去逝了,我就開始種田,但因為拿不動犁,就到三斗坪做棉花生意和當挑夫,一走要走三 天,交了棉花就挑鹽巴。 17歲時,那時民國30年抗俄,我當時挑著棉花走在路上,就被抓去當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