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 The HK FARMers' Almanac - Bishan Commune - Beyond Bishan

Page 1


對面照片 Facing pages: 與建於清朝的碧山白塔,是當地的標誌性建築。(攝影:趙坤方) The white pagoda of Bishan was built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and is the signature architecture of Bishan. (photo: Zhao Kunfang) 碧山通往黟縣縣城公路邊水渠裡的鴨子。(攝影:趙坤方) Ducks swim in the canal along the road from Bishan Village to Yi County town. (photo: Zhao Kunfang)

The HK FARMers’ Almanac is produced as a limitededition volume-in-a-planter, to be shared among fellow agriculturists and other nurturing souls. Digital versions of all content as well as documentation from its publisher Spring Workshop will be downloadable from http://www. springworkshop.org/the-hk-farmers-almanac.




Beyond Bishan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NonCommercial-ShareAlike 4.1 International License by Spring Workshop, HK Farm and all individual authors, photographers and artists. All text written by Zhao Kunfang Edited by Elaine W. Ho, Mandy Chan, Zhao Kunfang Graphic Design by Elaine W. Ho, Zhao Kunfang Translated by Elaine W. Ho, Leo Lin Photos by Jin Ming, Zhang Yu & from Bishan Commune, Feng Site, Zhao Kunfang, Wang Yi Illustrations by Chen Duxi, Feng Site Set in Akkurat, ITC Caslon 224, Lantinghei & MSung

Thank You Spring Workshop, Hong Kong HK Farm Elaine W. Ho Ou Ning Published by Mimi Brown, Spring Workshop Hong Kong Remex Centre, 3/F 42 Wong Chuk Hang Road Aberdeen, Hong Kong

ISBN: 978-988-12600-3-1 PRINTED IN HONG KONG August 2015



Preface



梅雨季節裡碧山村一隅。(攝影:趙坤方) A corner of Bishan during the summer rain season. (photo: Zhao Kunfang)


A

rtists and intellectuals Ou Ning and Zuo Jing spearheaded the Bishan project in 2011 with Bishan Commune, located in Yi County of the city of Huangshan, Anhui Province. Their goal is not only to share and enrichen cultural activity and public life in rural areas, but also to explore new paths for rural reconstruction. In 2015, Ou Ning restored a derelict public ancestral hall and transformed it into The School of Tillers. The newly restored structure has an exhibition hall, library, learning center, café and a grocery store all under one roof. The School of Tillers regularly hosts exhibitions and open seminars, supports artists and scholars for studies in rural culture, consigns local villagers' locally grown produce, and organizes a secondhand marketplace. It even encourages local farmers to open bed & breakfasts in their homes as a way to supplement their incomes. As Bishan’s “living room,” The School of Tillers project and Ou Ning hope that “today's Chinese villages will not fall behind the times, so that the countryside can become an alternative to the city.

E

laine W. Ho and Michael Leung (HK Farm) visited Bishan in the Spring of 2015 as part of their research for The HK FARMers’ Almanac. Their dialogues with filmmakers, young entrepreneurs, local villagers as well as with Ou Ning are what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is chapter of the Almanac. It serves as a rural, mainland extension to the issues raised in other chapters, as well as the mapping of a Hong Kong-Bishan exchange in the form of a “seeding” project begun by Elaine, Kunfang, and Michael.


Feng Site’s Hun.Studio

The rural village i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 city, selflessly providing food, energy and resources. But because of limitations of the greater region or development capacities, these natural resources are not able to provide rural inhabitants the means to improve their standard of living. I hope to transform these reliable material resources into useful tools and put them in the hands of every young person who is passionate about life. — Feng Site



上面:馮斯特手繪圖。(圖片提供:馮斯特) above: Sketches drawn by Feng Site. (courtesy of HUN.Studio) 反面:做木工的馮斯特。(攝影:碧山牛院 汪姨) reverse: Feng Site in action. (photo: Auntie Wang, Bishan Commune)


F

e n g S i te o n ly g ra d u ate d f ro m A n h u i U n i ve rs i t y of Architecture last year. When he arrived to Bishan in January, he was the first volunteer to come help with preliminary work for The School of Tillers project, taking responsibility for the overall restoration of the structure. Tall, skinny Site always scurries around the village in his black-framed glasses, tank top, shorts, and flip-flops. Although he was an engineering student, his is known as the Shakespeare of Bishan. He is frequently spotted at The School of Tillers, sitting in the courtyard mumbling to the two sweet osmanthus trees, “So here we are, two sweet osmanthus trees. This one doesn’t want to lose its leaves, and that one doesn’t want to sprout.” This bit of prose really came from his lips. Rural life is no stranger to Feng Site, who spent his childhood playing with insects and bathing in the river during the family’s holiday visits to his grandmother’s rural home. But Bishan villagers speak a different dialect, an obscure inflection that dates as far back as the Qin Dynasty, and as a result, Site felt like an outsider working with the local Bishan construction workers. So he quietly learned the dialect, and not long after he could greet villagers and buy things from the village store using the Yi County dialect. This was the best possible manner for Site to make his start in Bishan, and over the next three months, he and the work crew successfully built The School of Tillers. Now Bishan village has a new living room. Villagers come here during the day for chit-chat and in the evening to watch films; guests come from far and near to visit.


Preparation work was wrapped up with the official opening of The School of Tillers. The volunteers who had worked tirelessly over the past several months began to leave Bishan one by one, but Site chose to remain. Six months of rural life has created such a rapport between this 24 year-old young man and Bishan that when he went back to visit his home in the city, he felt lost. After careful consideration, Site decided to nurture his interest in carpentry and work with a local carpenter to create a series called "Furniture from the Mountain for All." Little Gang is the young village carpenter who worked during preparations for The School Of Tillers. Together, he and Site have built Hun.Studio. In the beginning, Site always carried surveying instruments with him, but now he is never found without his pen and a sketchbook. Whenever new ideas come up, he writes them down and discusses them with Little Gang. Site and Little Gang do everything themselves, from buying timber to cutting wood panels, drafting plans, and putting finishing touches on the furniture. They have already received a few orders from clients— a table using local wood for a neighbor and a modern, designed bookshelf for a young man. Hun.Studio began its roots in a rural village and continues to grow. From Site’s point of view, everyone’s basic life necessities, clothing, food, shelter and transportation, all originate from the rural, “but because of limitations of the greater region or development capacities, these natural resources are not able to


provide rural inhabitants the means to improve their standard of living.” Site hopes “to transform these reliable material resources into useful tools and put them in the hands of every young person who is passionate about life.” Once, a foreign media team came to Bishan to cover a story on the village. As soon as they heard that Feng Site was quite the poet, they requested him to recite a piece for them. After scrolling through his mobile phone for a bit, he climbed on top of a table at The School of Tillers and began to read. After the interview, he was asked if he would miss city life. The answer came without hesitation: “I don’t miss the city, but I do miss my friends.” Somehow though, I don't think he'll feel lonely at all in Bishan.


Jin Ming's WOW Space



金銘與斯洛文尼亞攝影師 Matjaž Tančič 在蛙舍前合影。 (圖片提供:金銘) Jin Ming with Slovenian photographer Matjaž Tančič in front of WOW space. (courtesy of Jin Ming)


T

oday’s Bishan is gradually becoming a village for tourism. The primary reason visitors come to Bishan is not to see ancient Huizhou-style architecture like that found in Hongcun and Xidi villages, but rather to see modern uses of the old houses and the limitless possibilities of the village. The Bishan Bookstore is a popular spot for tourists. Guests love to read books in the restored ancestral hall, sip local tea at The School of Tillers, and stay at the Pig’s Inn for a night. Just down the road from the Pig’s Inn, an observant visitor will discover WOW Space, a downto-earth art space for visualizing the endless possibilities of the village. The first thing Jin Ming ever said to me was, “Come on, you’re the big mingler, come toast with me, I’m the little mingler.” It has now been a year since he came to Bishan, and one day I asked him outright, “You don’t even attend classes any more. Do you really want to graduate or not?” He grinned and replied, “It’s called fieldwork.” Jin Ming initially came to Bishan on a school internship program while in his third year of studies at an art school in Hangzhou. His hometown is Anqing, a mid-level city about two hours’ bus ride away from Bishan. The original plan was to stay in Bishan for one or two weeks at most, but perhaps because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here, someone like Jin who grew up in the countryside can feel free and easy here. After the internship and upon his return to Hangzhou, Jin contacted the owner of the Pig’s Inn to inquire about becoming a volunteer in Bishan. And thus, this barely over 20 mingler began his mingling in the village,


hanging around Pig’s Inn and chatting with Ou Ning and others from time to time. But as for the question of what Jin was really doing here, well, that beautiful natural landscape would not go to waste. Near the end of 2014, Jin decided to create an independent, experimental art space from an abandoned 9 m2 hut next to Zhang Yu’s rice paddy, just across from the Pig’s Inn. The goal was to set up a low cost, non-profit art space and invite students, artists and villagers alike to participate in experimental art projects. Cross-cultural art practices and collaborations are encouraged and Jin hopes to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of how art can return to our daily life and the rural environment. Participation is voluntary, and everyone is welcome. He shared his idea on the internet and crowd-funded the project. In just a short time, 13,000 yuan was raised, and many people in Bishan supported the idea. The owner of the Pig’s Inn provided a great deal of assistance and support during the restoration of the space, from introducing a construction team to teaching Jin how to properly route electricity. WOW hosted its first public art exhibition, a solo exhibition of Yao Lilan’s photographs, in March 2015, after three months of renovation. Mr. Yao is a retired teacher and photography enthusiast local to Bishan, one of the many village elders Jin has befriended. Back in 2010, the village council had allocated a digital camera for Mr. Yao’s use, and he has been busy snapping photographs of everyday life, plants and animals ever since. Jin selected close to


60 photographs that were most associated with Bishan’s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the daily life of its inhabitants and brought over a few of Mr. Yao’s personal artifacts to include in the exhibition. This was WOW’s first interaction with Bishan’s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the villagers as a public exhibition space. The second occasion came in May, when Jin and Slovenian photographer Matjaž Tančič transformed the entire structure of WOW into a camera obscura, allowing visitors to physically experience the basic photographic principles of a camera. After the opening of WOW Space, many have commented that the initiative serves as “a brilliant example of art and rural life combined.” Jin hopes that the art space can host more interesting exhibitions this year, and he continues to search for collaborative partners that are willing to come to the village “to do interesting stuff” with him. As he says, “It’s fortunate to have such place, and it is because of the Bishan project that the things I’m doing in the village can also be understood by others. I cannot imagine how it would be to do this anywhere else.”


“Sunlight” on the Rice Field



收穫時張昱的田。(圖片提供:張昱) Zhang Yu’s rice field during the harvest period. (courtesy of Zhang Yu)


B

efore meeting Zhang Yu (her first name means “sunlight” in English) for the first time, I heard from villagers in Bishan that she is a tough, hardworking, young girl from the city. At about average height, with a round face and short hair, she shows up wearing jeans and a sweater, carrying a backpack. During our dinner, she enthusiastically explains each of the specialty dishes on the table to me, and over the next hour I learn that Zhang maintains one hectare of rice by herself, has sold out a 5,000 jin (approximately 2,500 kg) harvest, and even set up her own web portal to sell villagers’ homegrown goods. Along with Zhang Yu’s stirring and energetic personality comes a steadiness and reliability lacking in most city kids. But actually, before her graduation from university she had nothing to do with village life. She has chosen a very different path to hone life experience than her classmates, settling in Nanping village near Bishan. She became a village official and lives among the local villagers. She soon noticed that villagers could only go faraway to sell their produce—and only at much lower prices due to transportation difficulties. Zhang’s response? In 2013, she set up a TaoBao e-commerce outfit named “Village Official’s Vegetable Garden ( 村 官 菜 園 )” to start selling local villagers’ farm good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ransportation and packaging overhead, all proceeds from the sales were kept by the villagers themselves. Zhang trekked up the mountains weekly in search of better goods, helping even more fellow residents. As she recalls, “The first time I brought the 120 yuan (About USD $19) proceeds from


selling dried radish to a villager’s home, the old farmer became particularly emotional. He never thought he could earn an income without having to travel long distance.” The Village Official’s Vegetable Garden has gradually earned support and recognition from both villagers and the public. The garden finally gained its own field in 2014. Zhang raised 80,000 yuan and bought a one hectare-sized paddy field across from the Pig’s Inn, a boutique hotel in Bishan. Her plan was to use this field to grow organic rice without the use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and pesticides, to do weeding entirely by hand and fertilize with natural methane gas. When the villagers found out what Zhang was doing, they all laughed at her. No one believed a city girl could get her hands wet and dirty in a rice paddy. Determined, she first approached other farmers to learn how to plant seedlings and remove weeds properly. During rest breaks she would still be there by the field, chatting with the locals with her fluent Yi County dialect or asking for farming advice. Her actions touched many villagers, and with their help the planting has finally begun. Just as Zhang had hoped, the rice field is managed with a biotech management mindset: they maintain high quality seeds, use methane base as fertilizer and solar-powered lamps to deter insects. By September of 2014, the harvest was 5,000 jin (2,500 kg), and the rice was given a new name, “Sunlight on the Rice Field”. Zhang bought a machine to package the harvested rice, then put the finished goods along with other farm products up for sale via social media networks. Her actions were well received by


the public. There was hardly a sunny day in Bishan this past summer. Nonstop rain meant everyone was very concerned with the rice paddy, especially Zhang. One day she came to The School of Tillers and asked several male hands to help her carry heavy bags of limestone to another farmer so that it could be crushed into powder form and used as insect repellent in the field. The bags were extremely heavy for even two people to lift together, but this kind of labor-intensive work has become a routine for Zhang since settling down in the village. Cycling past her field, I’ve sometimes seen her out there spraying methane gas, and at other times barefoot in the paddy examining the growing pattern of seedlings. It’s hard to remember that she was once a city girl, but perhaps it’s more that she’s grown to become like one of the plants in her field. When we finished moving the limestone that day, we thanked the villagers for their help, and they simply brushed it off, saying, “Zhang Yu’s business is our business.” One April morning earlier this year, it started to rain while I was waiting for Zhang at the entrance of Nanping village. One of the locals nearby offered me shelter in his home, and we stuck up a casual conversation together. When he heard that I had come here looking for Zhang on an empty stomach, he kindly made a bowl of hot noodles for me, saying, “Zhang Yu’s really great, she’s hardworking. The reason you came here must be the same as her—to do some good things for us.”


Once Zhang took me up the mountain to dig up bamboo shoots. Following behind her, it was incredible to see every villager we came across greet her with great enthusiasm; some even invited us to their homes for a meal. Even more impressive is the fact that a twenty-something city girl can work in the rice paddy with her sickle, learn to fluently speak the local dialect and mix with the villagers so well. It may sound easy, but it’s the kind of work that even the country-bred youngsters are unwilling to do. Being about the same age and living in neighboring villages, we hang out with Zhang Yu often, but the rest of us have not dedicated ourselves to the village for the longhaul like she has. Many young people have been attracted to come here by the Bishan project, but just as many have gone. These people have not only brought new knowledg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a vibrant life to the village, they have also brought a temptation for the simple rural life to the outside world. But none of this seems to affect Zhang Yu’s daily life. She is still the village official of Nanping village, and she still helps village farmers to sell their goods. She still rides her scooter, criss-crossing between the village and the field. But now she is able to share it. For the third summer now, Zhang has gathered volunteers from all over to come to Nanping, and they share the boundless outside world with the children of the village.


Beyond the Bishan Project



碧山村傳統理髮師傅。(攝影:趙坤方) Bishan Village’s local barber shop. (photo: Zhao Kunfang)


I

t has been two months since I was last in Bishan Village. Highspeed railway service between Shanghai and Huangshan only just recently started to operate (July 1, 2015). I caught an early train at Shanghai’s Hongqiao train station, and after more than a dozen stops and almost five hours later, I finally arrived in Huangshan. Feng Site met up with me outside the station in his usual outfit of tank-top, shorts and flipflops. His casual summer attire gave me the impression that his life in the countryside must be as laid back as ever. During the hour-long road trip from Huangshan to Bishan, Site described to me all the changes that have happened in Bishan over the past two months. To be completely honest, as someone who has lived in Bishan for five months and participated in the Bishan Commune project, I have little interest to talk about the project with those who have never been to this area or have only passed through on an occasion or two. I have even less interest to start an in-depth discussion with those who have only vaguely heard about the project and simply want to chit-chat. Returning again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I left Bishan in May, my understanding towards Bishan Commune, Bishan village, and rural villages in general continues to evolve at every moment. How can I describe all of this to someone else? How can I judge when even the things that I have seen and heard may not be necessarily true? At the time of The School of Tillers’ opening, visitors often asked, “What does the Bishan project do?” and, “What does ‘The School of Tillers’ mean?” I would think to myself,


“You wouldn’t understand even if I told you.” To fully grasp the idea behind the Bishan project or even further, an understanding of rural villages in China, you must experience it firsthand. That day that I returned, I sat at The School of Tillers as usual, and several tourists from Hefei asked me what prompted me to live in Bishan. I was happy; finally someone has asked the question that I have asked myself so many times. It’s not a difficult question to answer, but in reality, it was only after I left and returned again that I understood it better. The Bishan project is already five years-old. Ou Ning has said that the difficulties he has had to face while working on this project are nothing compared to the joy of living in Bishan. I only lived in Bishan for five months; it’s impossible for me to fully describe this “utopian style” rural reconstruction project in its incredibly difficult reality. I also have no desire to reiterate what the founders have done in Bishan yet another time. Instead, I would like to introduce you to several young individuals who are associated with Bishan village, the Bishan project, and The School of Tillers—to share the tales of what they have done in the village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Ou Ning, Bishan villagers, and the surrounding natural environment. Perhaps their stories won’t directly explain what the Bishan project is really about, but based upon what these hard-working and down-to-earth individuals are doing, you can see the proactive impact of the project and the exciting changes that are happening in Chinese rural villages.


Because of the Bishan project, more and more young locals have starte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ir hometown. They have used their own savings to restore old shrines into village cultural facilities and encouraged university students to explore opportunities in rural villages. But changes in China’s villages cannot be achieved single-handedly, nor by a mere shifting of direction according to inhabitants’ wishes. There are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tourists visiting Bishan during the summer holiday season. Overhearing comments such as, “I also want to buy an old house here in Bishan village and convert it into a cafe or bed & breakfast,” only makes me sigh, and I begin to wonder if gentrification and tourism are really positive developments or not. The day before I left Bishan again, I told Ou Ning that I had started to feel troubled and helpless about the changes in the village. Having an emotional attachment with the place, I don’t want to see it bustling with flocks of tourists and new shops like those in the nearby Hongcun and Xidi villages. Modern Chinese urban development has devoured too many rural resources. When urban development reaches a saturation point and developers can no longer make profits from it, large sum of capital inevitably shift to rural villages. You don’t really need a large investment or resources to start something up in a village, whether it’s a chic cafe, business or some fancy bed & breakfast. Perhaps the current generation still hasn’t learned the lessons of rampant city development. In the end, the urbanization of villages continues.


I thought about what Taiwanese novelist Zhu Tianxin once said: during the Qingming Festival, retired soldiers from military dependents’ villages often have no graves to visit. Not so long ago, I asked Ou Ning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farm village and a rural village. He replied, “There is none. Perhaps farm villages are a reality while rural villages are a hopeful expectation.” But no matter whether they are reality or hope, villages are the root of China. We live amidst the reality and still hold on to some sort of desired expectation. And perhaps it’s exactly in this light that the Bishan project moves forward.


Ou Ning was born in Guangdong in 1969. He now lives and works in Bishan Village, Anhui Province, where he founded Bishan Commune (from 2011), an intellectual group devoted to the rural reconstruction movement in China. As a publisher, he is known for his books Odyssey: Architecture and Literature and Liu Xiaodong’s Hotan Project and Xinjiang Research (Best Book Design All Over the World award, Leipzig, 2010 and 2014) and his literary bimonthly journal Chutzpah! (2011-2014). As a curator, he initiated the biennial art and design exhibition Get It Louder (2005, 2007, 2010), curated the sound project Awakening Battersea (2006) as part of the China Power Station exhibitions coorganized by the Serpentine Gallery, London. He was the chief curator of the 2009 Shenzhen & Hong Kong Bi-City Biennale of Urbanism and Architecture. As an artist and filmmaker, he is known for urban research and documentary projects such as San Yuan Li (2003), commissioned by the 50th Venice Biennale, and Meishi Street (2006), commissioned by the Kulturstiftung des Bundes.

Zhao Kunfang studied with the Cultural Studies and Culture, Material and Design course at Goldsmiths College and University College of London. She joined Bishan Commune in the January of 2015 to work with curator and artist Ou Ning. Her rich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with design, handicraft, contemporary art and cultural studies contributed to rural reconstruction projects in Bishan, includ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hool of Tillers and its first exhibitions. She has joined The HK FARMers’ Almanac as representative of Bishan Commune in Hong Kong.


反面:碧山村一角。(攝影:趙坤方) reverse: A corner of Bishan Village. (photo: Zhao Kunfang) 後頁:碧山村壁畫地圖。(攝影:馮斯特) following page: Wall mural map of Bishan Village. (photo: Feng Site)





歐寧

年 創 辦 和 策 劃 了 三 屆 大 聲 展, 2010

期《 天 南 》 文 學 雙 月 刊。 16

年出 2009 年 2011

年 主 編 的《 漫 遊 : 建 築 體 驗 與 文 2009

年 出 任 成 都 雙 年 國 際 設 計 展 策 展 人。 2011

年至 2005

,藝術家、策展人、出版人、鄉村建設工作者。 2003 年 在 廣 州 拍 攝 紀 錄 片《 三 元 里 》 年, 德 國 聯 邦 文 化 基 金 會 自 主 拍 攝 紀 錄 片《 煤 市 街 》 在 2005

) 首 映。 MoMA

參 加 第 五 十 屆 威 尼 斯 雙 年 展。 紐 約 現 代 美 術 館(

年創辦和主編共 2013

任深圳香港城市 建 \ 築 雙 年 展 總 策 展 人。 至

年 主 編 的《 劉 小 東 在 和 田 與 新 疆 觀 察 》 在 萊 比 錫 獲 兩 屆「 世 界 最 美 的 書 」 2013

年 在 安 徽 黟 縣 發 起 鄉 村 建 設 項 目「 碧 山 計 劃 」, 目 前 生 活 工 作 與 項 目 所 在 地 都 在 2010

學想像》和 獎。

畢業於倫敦大學金匠學院及倫敦大學學院,分別修讀文化研究;文化、物料及設計

碧山村。

趙坤方

課程。 2015 年一月趙加入「碧山計劃」並與策展人/藝術家歐寧共同協作。她把設計、手藝、 近 代 藝 術 及 文 化 研 究 方 面 的 豐 富 經 驗 及 知 識 帶 到 碧 山 鄉 村 重 建 計 劃 中 ,包 括 成 立「 理 農 館 」 及為此館籌辨首批展覧。今次趙代表「碧山計劃」參加《香港農民曆》。


起來,這種仕紳化的旅遊開發真的好麼?

這 次 離 開 碧 山 前 一 天 的 下 午 ,我 跟 歐 寧 說 ,碧 山 的 變 化 讓 我 開 始 覺 得 很 難 過 並 且 束 手 無 策 。我 跟 他 說 ,出 於 自 己 對 碧 山 的 情 感 ,我 不 希 望 它 變 得 越 來 越 不 平 靜 ,像 周 圍 的 宏 村 和 西 递 一 樣 每 天 大 批 遊 客 往 來 ,店 舖 林 立 。中 國 城 市 發 展 到 今 天 ,城 市 已 經 佔 用 了 太 多 的 農 村 資 源 了 ,而 當 城 市 發 展 到 飽 和 ,地 產 開 發 商 已 經 無 利 可 圖 的 時 候 ,大 量 的 資 本 又 轉 移 到 農 村 。而 這 一 次 的 侵 佔 門 檻 更 低 ,只 要 是 在 城 市 有 些 資 金 和 資 源 的 人 ,都 可 以 在 村 子 裡 隨 意 開 個 這 個 館 ,辦 個 那 個 店 ,繼 續 進 行 著 農 村 城 市 化,想來或許城市化發展帶來的教訓這輩人還沒有汲取。 我 想 起 台 灣 作 家 朱 天 心 曾 經 說 過 ,以 前 生 活 在 台 灣 眷 村 的 老 兵 每 年 清 明 的 時 候 ,都 沒 有 墳 可 以 上 。前 不 久 我 問 過 歐 寧 一 個 問 題 ,「 農 村 」和「 鄉 村 」的 區 別 是 什 麼 , 他說「這兩者並沒有分別,或許農村,是一個現實,而鄉村則是一個美好的期許」。 但 無 論 是 現 實 還 是 期 許 ,農 村 是 中 國 的 根 。我 們 生 活 在 現 實 中 ,但 仍 對 它 有 著 美 好 的期許,也許就是在這樣的景況中,「碧山計劃」舉步前行。


生 活 的 ,當 時 我 心 裡 就 樂 了 ,我 內 心 想 過 無 數 次 的 問 題 ,終 於 有 人 問 了 。那 問 題 不 難回答,但真的是在走了以後再回來我才更明白的。

「 碧 山 計 劃 」到 今 年 已 經 是 第 五 年 ,歐 寧 說 與 生 活 在 這 裡 的 樂 趣 相 比 ,他 在 做「 碧 山 計 劃 」遇 到 的 困 難 不 算 什 麼 。而 只 在 碧 山 生 活 了 五 個 月 的 我 ,沒 有 辦 法 完 整 講 述 一 個 烏 托 邦 式 的 、實 行 起 來 艱 難 的 鄉 建 計 劃 ,也 不 想 反 覆 講 述 發 起 人 在 碧 山 做 的 各 種 事 情 。我 想 介 紹 幾 位 跟 碧 山 、「 碧 山 計 劃 」和「 理 農 館 」相 關 的 年 輕 人 ,分 享 他 們 與 歐 寧 、村 民 和 自 然 互 動 的 故 事 ,以 及 他 們 在 村 裡 所 做 的 事 。或 者 不 能 直 接 的 告 訴 你 到 底 什 麼 是「 碧 山 計 劃 」,但 可 以 從 他 們 所 做 的 事 中 看 到 這 個 計 劃 裡 積 極 的 影 響 和 中 國 農 村 中 那 些 讓 人 興 奮 的 轉 變 ,因 為 有 這 些 腳 踏 實 地 ,勤 力 誠 懇 的 年 輕 人 。 同 時 ,也 因 為「 碧 山 計 劃 」,越 來 越 多 碧 山 村 裡 的 年 輕 人 也 開 始 關 注 自 己 的 家 鄉 , 他 們 用 自 己 的 積 蓄 修 復 原 來 的 祠 堂 ,將 之 變 成 村 裡 的 文 化 活 動 場 所 ,鼓 勵 大 學 生 在 農 村 發 展 。可 是 ,中 國 農 村 的 改 變 並 不 可 能 以 一 己 之 力 來 完 成 ,也 未 必 會 依 村 民 的 意 願 來 進 行 。再 回 碧 山 ,由 於 正 值 夏 季 ,前 來 旅 遊 的 人 逐 漸 增 多 。會 時 不 時 聽 到 有 人 說 ,自 己 也 要 在 碧 山 買 棟 村 裡 的 老 房 子 ,開 個 咖 啡 館 辦 個 民 宿 。心 裡 不 由 得 唏 噓


再 次 回 到 碧 山 的 時 候, 時 隔 正 好 兩 個 月。 上 海 到 黃 山 的 高 鐵 在 月 7 號 1 的時候才 剛 剛 開 通 ,我 一 大 早 拉 著 箱 子 跑 到 了 虹 橋 去 坐 高 鐵 ,在 途 經 了 十 幾 站 繞 到 了 上 饒 、 婺 源 ,最 後 停 靠 在 黃 山 北 站 ,已 經 是 將 近 五 個 小 時 以 後 了 。剛 出 站 ,我 就 看 到 穿 著 背心短褲人字拖理著平頭的斯特,這樣的夏日裝扮讓我覺得他的鄉村生活過得甚是 愜意。 在 從 黃 山 北 站 到 碧 山 的 這 一 小 時 車 程 裡, 斯 特 給 我 說 了 這 兩 個 月 來 關 於 碧 山 的 變 化。坦白說,作為一個參與過「碧山計劃」同時又在碧山住了五個月的我,並不願 多 向 沒 來 過 這 裡 或 只 是 偶 爾 經 過 的 人 講 太 多 ,更 不 願 和 那 些 稍 為 聽 說「 碧 山 計 劃 」 又 抱 著 隨 便 來 聊 聊 的 心 態 的 人 討 論 太 多。 從 今 年 月 5 份離開碧 1 來碧山生活到 月 山,現在又再次回來,我自己對「碧山計劃」,對碧山,對農村的認識都在變改, 我 又 如 何 能 和 別 人 講 得 清 呢? 而 那 些 耳 聽 和 眼 見 都 不 一 定 為 實 的 東 西 我 們 又 怎 麼 能辯得明呢?在「理農館」剛開幕的那段時間裡總有遊客問「你們『碧山計劃』在 做 什 麼 ? 」「『 理 農 館 』是 什 麼 意 思 ? 」,那 時 我 心 裡 就 在 想 : 說 了 你 們 也 不 懂 。 對「碧山計劃」甚至對中國農村的理解,要去親身體驗,身體力行後才能了解。而 那天,我依舊坐在「理農館」裡,幾位從合肥來的遊客問我,是什麼吸引我來碧山


碧山某家門前的褪色對聯。(攝影:趙坤方) Sun-faded couplets hang before a Bishan doorway. (photo: Zhao Kunfang)



「碧山」之外的「計劃


因 為 同 是 年 輕 人 ,又 是 鄰 村 ,我 們 和 張 昱 時 常 一 起 玩 耍 ,可 我 們 並 沒 有 人 像 張 昱 那 樣 在 村 子 裡 一 待 就 是 幾 年 。因 為「 碧 山 計 劃 」來 了 又 走 的 年 輕 人 實 在 太 多 ,這 些 人 帶 來 了 新 的 知 識 ,不 同 的 文 化 ,豐 富 多 彩 的 生 活 ,但 同 樣 也 帶 來 了 外 面 世 界 對 樸 實 鄉 村 的 誘 惑 。可 這 些 並 沒 有 影 響 張 昱 每 天 的 生 活 ,她 依 然 在 南 屏 村 當 著 村 官 ,依 舊 走 遍 村 子 幫 農 戶 賣 自 己 的 農 產 品, 依 舊 在 種 著 那 16 畝 的 田, 騎 著 她 的 小 電 動 車 往 返 於 村 子 和 田 野 間 。可 她 把 那 些 有 趣 的 人 ,新 鮮 的 事 ,帶 給 村 裡 的 孩 子 們 ,這 個 夏 天已經是第三年,她召集各種各樣的志願者來到南屏給村裡的留守兒童分享外面的 大千世界。


從 其 他 縣 買 了 生 石 灰 ,著 碧 山 村 裡 的 一 戶 農 家 幫 忙 磨 碎 後 ,撒 到 田 裏 滅 蟲 。那 一 袋 袋 石 灰 重 得 嚇 人 ,幾 個 男 生 搬 起 來 都 直 喊 吃 力 ,更 不 用 說 一 個 女 生 。雖 然 我 和 張 昱 兩 個 人 都 難 搬 得 動 一 袋 ,但 這 些 工 作 對 她 來 說 已 是 來 到 村 裡 後 每 日 的 家 常 便 飯 。有 時騎車路過她田邊,看她一人站在田裏噴灑著沼氣或是赤腳踩進泥里看看稻子的成 長 ,會 讓 我 忘 了 她 是 一 個 從 城 裡 來 的 女 生 ,也 讓 我 覺 得 她 好 像 就 是 和 這 些 自 然 作 物 一 同 生 長 起 來 的 其 中 一 棵 一 樣 。那 天 忙 完 生 石 灰 ,我 們 便 對 幫 忙 的 村 民 表 示 感 謝 , 村民們擺手說「張昱的事,是一定要管的。」

今 年 四 月 時 候 ,有 天 早 上 在 南 屏 村 口 等 張 昱 ,等 著 等 著 便 下 起 了 雨 ,村 口 的 一 位 村 民 讓 我 去 他 家 躲 雨 ,便 聊 了 起 來 。聽 說 我 還 沒 吃 早 飯 又 是 來 找 張 昱 的 ,便 熱 情 的 幫 我 下 了 碗 面 ,他 一 邊 煮 麵 一 邊 說「 張 昱 真 的 很 好 ,也 能 吃 苦 ,妳 們 來 找 她 肯 定 是 像 她一樣,給我們做好事的」。有次帶我上山挖竹筍,一路上我跟在她後面,看著來 往 的 村 民 都 和 她 熱 情 的 打 著 招 呼 ,有 的 還 要 拉 她 到 家 裡 吃 飯 ,真 是 覺 得 不 可 思 議 。 不可思議之處在於,一個外來的年輕人流利的說著當地的方言與村裡人打成一片; 出 頭 女 孩, 站 在 水 田 裡 揮 著 鐮 刀。 這 一 些 說 說 多 輕 一 個 城 市 長 大 本 該 被 嬌 養 的 20 鬆,可是做起來是很多農村長大的年輕人都不願去做的。


年,「 村 官 菜 園 」 2014

潤。「 第 一 次 把 賣 掉 蘿 蔔 乾 的 120 塊 送 到 一 戶 農 民 家 裡 時, 老 人 家 特 別 激 動, 他 沒想到自己足不出戶就可以賺到錢」,張昱說。

慢 慢 她 的「 村 官 菜 園 」 得 到 了 社 會 和 村 民 的 認 可 和 支 持。

有了一片真正的田。張昱自籌了 萬 畝水田。 8 元買下了位於碧山豬欄酒吧對面的 16 張 昱 想 在 這 片 田 裏 種 植 有 機 水 稻 ,拒 絕 一 切 化 學 肥 料 和 除 草 劑 ,全 部 手 工 除 草 和 使 用 沼 氣。 村 裡 人 知 道 後, 全 當 她 在 說 笑, 沒 人 相 信 一 個 城 裡 來 的 孩 子 會 去 親 自 種 田 。但 張 昱 卻 改 變 了 村 裡 人 對 她 的 看 法 ,她 先 去 向 其 他 田 裏 幹 活 的 農 民 學 習 如 何 除 草 插 秧 ,休 息 時 就 和 大 家 一 樣 坐 在 田 邊 ,用 著 熟 練 的 黟 縣 話 跟 村 民 閒 話 家 常 ,或 是 認 真 請 教 種 田 經 驗 。這 樣 的 舉 動 打 動 了 不 少 當 地 的 村 民 ,於 是 在 村 民 的 幫 助 下 這 片

畝 田 裡, 收 穫 了 16

田 種 了 起 來, 並 且 也 真 像 她 自 己 的 期 望, 引 進 優 良 種, 用 沼 氣 做 肥 料, 用 太 陽 能 燈 防 蟲, 以 生 物 技 術 管 理。 月 9 的 時 候, 這 半 年 前 還 是 荒 地 的

千 斤 稻 米, 起 名 為「 昱 田 米 」。 張 昱 自 己 買 來 機 器 在 村 裡 的 小 屋 裡 連 夜 包 裝 5000 後,將她的「昱田米」和村裡其他農產品,一起放到社交媒體上銷售,廣受好評。 今 夏 ,碧 山 一 直 在 下 雨 ,難 見 晴 天 ,田 裏 的 作 物 讓 每 個 農 戶 都 很 憂 心 ,張 昱 也 不 例 外。 那 天 在「 理 農 館 」 裡 吹 著 電 扇, 便 聽 張 昱 在 門 口 喊 要 幾 個 男 生 出 去 幫 忙。 她


在見到張昱前己聽過不少碧山人提起她,聽聞張昱「吃苦」、「能幹」、「年輕」、 「城裡娃」;聽聞張昱在網上開店幫村民賣自家產的農作物;聽聞去年張昱這個城 裡 娃 自 己 種 了 16 畝 的 水 稻, 收 穫 了 5000 斤 的 大 米 瞬 間 銷 售 一 空。 於 是 在 和 張 昱 相 見 那 一 頓 飯 時 候 ,我 特 意 留 了 身 邊 的 一 個 位 置 給 她 。她 個 子 不 高 ,圓 圓 的 臉 配 著 短 髮 ,牛 仔 褲 運 動 上 衣 ,背 著 一 個 墨 綠 色 的 雙 肩 包 ,非 常 熱 情 的 向 我 介 紹 著 餐 桌 上 的各種特色菜。

張昱風風火火幹練颯爽的性格中帶著比大部分城市裡長大的年輕人所缺少的穩重 和 踏 實。 在 黃 山 市 長 大 的 她 大 學 畢 業 前 跟 農 村 完 全 搭 不 上 任 何 關 係, 畢 業 後 與 大 年大學畢 部 分 的 大 學 畢 業 生 不 同, 張 昱 讓 自 己 到 最 接 近 地 氣 的 農 村 來 磨 練。 2011 業以後她就進駐到碧山附近的南屏村,當起了大學生村官和當地的村民同吃同住。 在 這 過 程 中 她 發 現 ,因 為 交 通 的 不 便 多 數 村 民 只 能 到 距 離 村 裡 很 遠 的 市 集 ,以 低 廉 的 價 格 出 售 自 己 一 年 來 辛 辛 苦 苦 種 的 芝 麻、 蜂 蜜 和 筍 乾 等 農 作 物。 左 思 右 想, 在 年 的 時 候, 張 昱 在 淘 寶 上 開 了 一 個 叫「 村 官 菜 園 」 的 店 舖, 來 銷 售 村 里 的 農 2013 產 品 ,除 去 運 輸 和 包 裝 成 本 ,張 昱 把 經 營 得 來 的 所 有 利 潤 全 部 歸 還 給 村 民 。為 了 找 到 更 好 的 農 產 品 ,並 且 可 以 幫 助 到 更 多 村 民 ,張 昱 每 週 都 要 進 山 去 搜 集 農 貨 歸 還 利


張昱和她的昱田米。(圖片提供 : 張昱) Zhang Yu on the rice field. (courtesy of Zhang Yu)



昱田米


驗藝術空間開始了它和碧山自然環境,以及跟村民間的互動。 月 5 時,來自斯洛文 蛙 舍 變 成 一 個 暗 箱, 讓 來 參 觀 的 WOW

尼 亞 的 攝 影 師 Matjaž Tanči和 č 金銘一起把 人體驗一下照相機的拍攝原理。

蛙 舍 開 幕 後 有 很 多 人 說 它 是「 藝 術 和 鄉 村 結 合 的 出 色 典 範 」, 金 銘 則 希 望 這 WOW 個 空 間 在 今 年 可 以 做 一 些 更 有 趣 的 展 覽 ,他 還 在 找 尋 著 願 意 到 鄉 村 裡 來「 做 些 有 趣 的事」的合作夥伴。他說「幸好有這樣的地方,也因為有「碧山計劃」我在村裡做 的這些事才能被理解,要在其他地方做,就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了。」


在 2014 年 底, 學 公 共 藝 術 的 金 銘 想 做 一 個 獨 立 的 實 驗 藝 術 空 間。 他 想 改 造 一 間 位 於豬欄酒吧對面,張昱田邊的廢棄小屋(當年農民養牛蛙時的臨時休息場所)約 9 平 米。 旨 在 以 低 成 本 的 非 盈 利 模 式 邀 請 藝 術 家、 學 生 和 村 民 參 與 實 驗 性 的 藝 術 項 目 ,試 圖 推 廣 跨 文 化 的 藝 術 實 踐 與 合 作 ,探 討 使 藝 術 回 歸 生 活 與 鄉 間 的 可 能 性 ,免 費 對 大 眾 開 放 ,自 發 性 參 與 。他 把 這 一 個 想 法 發 佈 到 互 聯 網 上 進 行 集 資 ,短 時 間 內 就 籌 到 了 一 萬 三 千 元 的 數 目, 也 得 到 了 碧 山 村 裡 很 多 人 的 支 持。 在 重 新 整 修 小 屋

年 2015

月 3 底 的 時 候, 蛙 舍 舉 辦 了 第 一 個 公 共 實 驗 藝

時 ,從 安 排 施 工 的 工 人 到 教 他 如 何 排 電 ,豬 欄 酒 吧 的 老 闆 給 金 銘 提 供 了 很 多 幫 助 。

經 過 三 個 月 的 整 修 和 佈 置,

術展 「 姚 立 蘭 個 人 攝 影 展 」, 參 展 的「 藝 術 家 」 是 一 位 碧 山 村 的 退 休 老 師。 在 碧 山 混 跡 了 九 個 月 的 金 銘 對 村 裡 的 很 多 人 都 非 常 的 熟 悉, 也 時 常 和 老 人 家 們 一 起 活 動 ,姚 立 蘭 老 人 就 是 金 銘 最 熟 棯 的 其 中 一 位 。姚 立 蘭 是 一 位 退 休 的 小 學 老 師 ,也 是 村裡的文藝骨幹,十分愛好攝影。 2010 年村裡一位幹部送給姚立蘭一台數碼相機, 喜 愛 攝 影 的 他 便 記 錄 下 了 村 裡 的 花 草 昆 蟲 ,百 姓 日 常 。金 銘 從 這 幾 千 張 的 照 片 里 , 張 照 片 在 WOW 蛙 舍 展 出, 並 從 姚 選 出 了 最 貼 近 碧 山 自 然 環 境 和 百 姓 生 活 的 近 60 立 蘭 家 搬 來 一 些 私 人 物 品 對 空 間 進 行 了 簡 單 的 佈 置。 就 這 樣, WOW 蛙舍的公共實


今 天 的 碧 山 逐 漸 成 為 了 一 個 旅 遊 村 落 ,人 們 來 碧 山 並 不 是 看 那 些 跟 宏 村 、西 遞 一 樣 的 古 代 徽 州 建 築 ,而 是 看 看 那 些 古 為 今 用 的 老 房 子 和 在 村 子 裡 的 無 限 可 能 。來 碧 山 的人總是要在「碧山書局」坐上一個下午,在老祠堂裡看看書,去「理農館」喝喝

當 地 新 採 的 茶, 或 者 在「 豬 欄 酒 吧 」 住 一 晚, 晚 上 躺 倒 平 台 數 數 繁 星。 而 WOW 蛙 舍 就 在 酒 吧 附 近 ,目 光 銳 利 的 遊 人 會 發 現 一 個 落 地 的 實 驗 藝 術 空 間 ,展 現 著 碧 山 村的無限可能。

金 銘 跟 我 說 的 第 一 句 話 是「 老 混 混 敬 小 混 混 了, 來 把 這 杯 酒 喝 了。」 金 銘 在 碧 山 「混」了有一年了,從大三到大四,我說「你學校裡的課都不上了,還打不打算畢 業?」他眼睛一眯壞笑的告訴我「這叫田野工作」。金銘在杭州念藝術學校,老家 就在離碧山兩小時車程的安慶。山山水水對這些從小就和大自然零距離的少年來說 就 是 最 自 由 的 地 方 。大 學 實 習 中 的 一 個 機 緣 巧 合 ,金 銘 來 到 了 碧 山 ,本 來 計 劃 待 個 一 兩 週, 可 來 到 了 就 不 想 走。 回 到 杭 州 後 就 和 豬 欄 酒 吧 的 老 闆 聯 繫 想 過 來 做 志 願 歲 的 他 開 始 了 在 村 子 裡「 流 竄 」 的 日 子, 時 常 去 和 歐 寧 他 們 聊 者。 於 是, 剛 剛 20 聊天,也在豬欄酒吧發發呆。可究竟還是要做點什麼,大好景色不可荒廢。


蛙舍開幕展覽——村民姚立蘭的攝影作品展。(攝影 : 金銘) The inaugural exhibition at WOW Space, a photography exhibition of the work of villager Yao Lilan. (photo: Jin Ming)


蛙舍外觀。(攝影 : 金銘) The site of WOW Space, Bishan Village. (photo: Jin Ming)


蛙舍 WOW


館 」的 桌 子 上 唸 了 起 來 。在 採 訪 結 束 時 ,記 者 問 他 會 不 會 想 念 城 市 的 生 活 ,他 毫 不 由於的說:「我並不想念城市,但是我想念朋友」。而我想,在碧山這個地方,他 也並不寂寞。


村 里 有 一 位 年 輕 的 木 工 師 傅 小 綱 經 常 被 請 來 幫「 理 農 館 」做 些 細 木 活 ,並 且 所 有 的 佈 展 工 作 也 是 由 他 一 人 擔 起 的 。斯 特 就 和 他 建 立「 混 」工 作 室 ,從 前 天 天 拿 著 測 量 儀 的 他 ,現 在 走 到 哪 裡 手 裡 都 抓 著 一 支 筆 和 一 個 繪 圖 本 ,只 要 是 想 到 了 什 麼 樣 式 就 馬上畫下來,和小綱師傅討論。從到木材廠選木料,切割成木板,繪製草圖,製作 到 最 後 做 成 家 具 噴 刷 油 漆 ,他 幾 乎 每 一 步 都 和 師 傅 一 起 親 力 親 為 。一 段 時 間 下 來 , 他就已經接到了幾個來自不同地方的訂單,利用本地的木材為村裡的鄰居打造一張 桌子或者給城市的青年人做一個符合現代生活方式的書櫃。

這 個 源 於 鄉 村 的「 混 」工 作 室 慢 慢 的 在 這 邊 土 地 上 生 根 發 芽 ,在 斯 特 看 來 ,每 個 人 生 活 中 最 重 要 的 衣 食 住 行 都 源 於 自 然 的 村 落 ,但 因 為 城 市 急 速 發 展 ,村 落 地 域 的 局 限性和發展條件的制約,那些自然資源並不能給辛勤勞動的村民帶來更多的物質財 富 ,過 上 更 好 的 生 活 。他 希 望 將 這 次 有 溫 度 ,有 責 任 的 資 源 變 成 有 用 的 工 具 ,交 到 每一個熱愛生活的年輕人手裡。

有一次國外的某個媒體來碧山採訪,知道馮斯特寫詩不錯就選了一首讓他站在桌子 上 唸, 他 不 好 意 思 地 從 手 機 中 翻 出 一 首 詩, 在 傍 晚 時 分 昏 黃 的 燈 光 下 爬 到「 理 農


著 從 秦 朝 開 始 就 有 的 晦 澀 方 言 ,這 讓 每 天 在「 理 農 館 」工 地 做 修 復 跟 本 地 的 工 匠 打 交 道 的 斯 特 覺 得 ,由 於 語 言 的 不 通 他 倒 像 一 個 礙 手 礙 腳 的 局 外 人 。於 是 ,每 天 混 跡 於工地和當地人打交道的他便偷偷學起了當地的方言,沒過多久他便開始能用黟縣 話 和 當 地 的 村 民 打 招 呼 ,在 供 銷 社 和 老 闆 買 東 西 。作 為 一 位 外 來 者 ,這 無 疑 是 一 個 融 入 當 地 生 活 非 常 好 的 開 始 。前 幾 個 月 裡 ,斯 特 每 天 手 裡 都 拿 著 測 量 儀 穿 梭 在「 牛 院」和「理農館」之間,每天和當地的工隊一起混得灰頭土臉。就這樣,他和當地 的 工 程 隊 一 起 完 成 了「 理 農 館 」的 修 建 。從 此 碧 山 村 裡 多 出 了 一 間 客 廳 ,鄉 親 父 老 有 空 就 坐 在 裡 面 聊 聊 家 常, 晚 上 來 看 看 電 影, 同 時 它 也 迎 接 著 來 自 四 面 八 方 的 客 人。

不知不覺中,籌備組的工作伴隨著「理農館」的開幕,也告一段落,幾個月以來朝 夕 相 處 的 志 願 者 們 相 繼 離 開 ,但 斯 特 卻 選 擇 留 在 碧 山 。半 年 的 鄉 土 生 活 讓 這 個 才 剛 歲 的 年 輕 人 與 碧 山 產 生 了 默 契, 以 至 於 回 到 城 市 的 家 中 反 而 有 迷 路 的 錯 覺。 本 24 身 就 對 木 工 感 興 趣 的 他 ,在 再 三 考 慮 以 後 ,決 定 開 始 和 村 裡 的 木 匠 做「 從 大 山 裡 走 出去的全民家具」。


「 鄉 村 是 城 市 的 起 點 : 它 無 私 奉 獻 著 它 的 食 物、 能 源 和 材 料, 卻 由 於地域或發展能力的限制不能憑藉這些基礎財富讓生活在農村的 人 過 上 更 好 的 生 活。 我 希 望 將 這 些 有 溫 度, 有 責 任 的 材 料 變 成 有 用的工具,交到每個熱愛生活的年輕人手上。」 馮斯特 —

去 年 才 從 安 徽 建 築 大 學 畢 業 的 馮 斯 特 ,是 今 年 一 月 最 早 來 做「 理 農 館 」籌 備 的 志 願 者 ,主 要 是 負 責「 理 農 館 」整 體 建 築 的 修 復 。瘦 瘦 高 高 的 他 帶 著 黑 框 眼 鏡 穿 著 背 心 短 褲 踩 著 人 字 拖 在 村 裡 東 走 西 竄 。雖 然 是 一 位 工 科 生 ,但 卻 有 著「 碧 山 莎 士 比 亞 」

一 棵 不 願 落 葉 ,一 棵 不 願 發 芽 的 桂 花 樹 啊 」。這 句 詩 就 是 出 ‘

的稱呼。這位時常來「理農館」的客人,坐在院子裡,對著那一生一病的桂花樹說: 「原來這就是那兩棵 自於馮斯特。

農村對於斯特來講並不是陌生的,從小到大的假期都免不了和在合肥當老師的父母 回 鄉 下 的 奶 奶 家 過 上 一 段 與 昆 蟲 玩 耍, 在 河 裡 泡 澡 的 日 子。 在 碧 山, 村 裡 的 人 說


馮斯特手繪稿。(圖片提供:馮斯特) Sketch by Feng Site. (courtesy of HUN.Studio)


Hun

小綱師傅做木工。(攝影:馮斯特) Carpenter Little Gang at work. (courtesy of HUN.Studio)


「混」工作室


年歐寧和左靖兩人以藝術家和知識份子的身份在安徽省黃山市黟縣碧山村發 2011 起「碧山計劃」並創建「碧山共同體」。旨在分享和豐富農村的文化活動和公共生 年歐寧修復碧山村廢舊公共祠堂並在此建 活, 探 索 一 條 新 的 鄉 村 復 興 之 路。 2015 立「 理 農 館 」,其 中 設 有 展 廳 、圖 書 館 、學 習 中 心 、咖 啡 店 和 雜 貨 鋪 。「 理 農 館 」 定 期 舉 辦 各 種 展 覽 以 及 公 共 講 座 ,支 持 藝 術 家 、學 者 等 知 識 份 子 的 鄉 村 研 究 ; 寄 賣 村 民 種 植 的 農 產 品 ,組 織 舊 物 市 集 ,並 鼓 勵 農 戶 開 辦 民 宿 來 增 加 收 入 ,成 為 碧 山 村 的「客廳」。歐寧希望「今天的中國農村,可以不落後於時代並區別於城市」。

為了進行《香港農民曆》的研究工作,何穎雅及梁志剛 (HK Farm) 在 2015 年春季 訪 問 碧 山。 他 們 與 製 片 人, 年 青 創 業 家, 當 地 村 民 及 歐 寧 之 間 的 對 話 為 這 一 章 的

碧山交流提供一個內地鄉村的延長線。 ——

《 香 港 農 民 曆 》奠 定 基 礎 。它 為 其 他 章 節 所 討 論 的 議 題 ; 以 及 由 何 穎 雅 、梁 志 剛 及 趙坤方展開的香港


碧山書局。(攝影:趙坤方) The plaque of the Bishan Bookstore. (photo: Zhao Kunfang)



神農嚐百草圖。(繪製:陳督兮) Illustration of the Divine Husbandman, also known as Lord Shen Nong, founder of Chinese agriculture and herbal medicine. (courtesy of Chen Duxi)


目次

「混」工作室 蛙舍 WOW 昱田米

「碧山」之外的「計劃」


碧山新誌 文字 編輯

趙坤方 陳希雯 里佬連

何穎雅

金銘

譯者 陳督兮 趙坤方

碧山牛院

汪姨

馮斯特

宋 M 歐寧

趙坤方

國際」授權條款開放分享 4.0

工作室 Spring

HK Farm何穎雅

樓 3 ,

相 - 同方式分享

號 42

工作室全體 Spring

非 - 商業性

香港香港仔黃竹坑道

二零一五年 八月

香港

蘭亭黑 Akkurat ITC Caslon 224

張昱

圖片來源 何穎雅

平面設計 字體 鳴謝 版次 地址

本 著 作 採 用 「 姓名標示


碧山村村牌。(攝影:趙坤方) The entrance gate of Bishan Village. (photo: Zhao Kunfang)



碧 山 新 誌


木製植盆版的《香港農民曆》為限量製作,在農耕同好 及 HK FARMers 之間分享傳閱,而所有內容的電子版本 以及工作坊的紀錄可於其出版人 Spring 工作室的網頁 免費下載。 http://www.springworkshop.org/the-hk-farmers-almanac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