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tmary.org.hk/content/newsletter/2009-08

Page 1

1


生與死之談 青歌 勞尉育 中國人一向好避忌談論死亡,但如果換一個角度來看,有時講多些死亡,都可 以有更多積極作用。透過認識死亡,從而更了解生命意義, 聖經中有說過: 「生有時、 死有時」,死亡時間當然不能在我們掌握之中,但我們其實也可以 好好把握生命每一刻,活出生命的四季! 生、老、病、死似乎是老生常談之事,看似是很容易去理解的事實,但也是非 一般人能夠親自掌握的生命奧秘。醫學倡明使人類的壽命延長,把死亡推後, 新藥的發明也可使我們買多一些時間。但是,買時間只是將時間推後,死亡遲 早及似終還是要來臨。那麼,買時間又有什麼意義呢?問題在於我們能否好好 利用這些換來的時間,把握機會與天主及與人修和,為自己及使家人有更充足 妥善的準備,以一個平安無悔的心靈去接受並回到天主的懷抱中。如果我們離 世 時仍 然 憤 怒 不安,內心沒有那份平安及感恩,買來的時間根本完全沒有意 義!因此,治療最重要的目的,不單只是為肉體上,而是為靈性上的益處,使 我們在回歸的過程路上,有充足的準備,更肖似基督,走向並接近天主。 有不少朋友曾經問我這個在醫院工作的人會否因工作所遇到的人和事而看化了 人生?的確,我因工作的關係每天進出醫院而看到了不少人性的事。從一個嬰 兒的出生至一個長者的離世我也好像經歷過,甚至乎有份參與在他們當中,與 他們同行。才三十出頭的我就好像已經經歷了六七十歲所看到的,感悟了不少 人生道理。我時常祈求聖神賜給我一份生活的醒覺和內心的寧靜,使我不至於 在繁忙的工作中失去了感覺而變得麻木,或甚不近人情,但同時又不能完全代 入病人及其親友的角色中,否則我便不能做好我工作的身份及本份,兩者之間 要取得平衡有時也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呢! 曾聽說有一個有趣實驗是這樣做的。將一個快要離世的人放於在一個磅中量度 他 生前 和 死 去 的前後體重,結果死後少了零點幾千克,難道這就是靈魂的重 量 ?又 有 人 問 我:「在你的工作中,除了要照顧生人之外,也要面對死去的 人,你能接受嗎?」幫助一 個剛去世的人,即作一些簡 單的善終護理 (last office),其實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我不會因此而害怕,因為我知道我所作 的是為了剛去世的人維護最後的人性尊嚴,更何況將來終有一日當我躺下來的 時候也同樣需要別人的幫助呢!

2


面對死亡,很多人都希望可以死得好。所謂「好死」,其實是指在睡夢中離 去,又或沒有經歷病苦、痛楚,又或心中了無牽掛,修補了與家人及天主的關 係,在祥和的氣氛中接受及在微笑之下返回天鄉。有很多時候, 每當有朋友遇 到不愉快的事情時,我們總會想盡辦法予以安慰,但當自己遇到不開心的事, 特別是面對自己家人離世時,又會不知所措。情感上自己希望可以多見家人多 一些日子,但實際上往往是以人工醫學的方法去刻意延長病者的生命,推遲死 亡的時間,有時這並不是一個為病者最好的選擇。 只有生活於天主之內的人,才能獲得真正的平安和喜樂!我始終相信耶穌曾經 說過:「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 28:20) 生與死對 我來說,已不再是一個問題了。對永恒生命的盼望,以一個平安的心坦然回到 天主那裏,才是我的著眼點!各位弟兄姊妹,你好好準備了沒有?!

(願意把以上分享獻給所有去世的人、受病苦的人及他們的親友、所有醫療工 作者)

請為已亡教友祈禱 傅玉琼、李揚興、譚葵珍、袁肖芳

3


善別服務—陪伴亡者與家屬

能火

的確,要接受親人的離去並不容易,有時真是很難接受,過往與亡者相處的 片段更不時浮現在親友的腦海,揮之不去,無論開心或不開心的回憶,都會 帶來一定的創傷。要撫平這創傷,懂得放下,總要付上一段時間。我參加了 堂區善別小組不覺已一年,對本人而言,善別服務的主要目的,不單是幫助 親友撫平內心的痛楚,而是陪伴亡者及其家人渡過這傷痛而又混亂的時刻。 五年前,當父親離世時,我面對的不只是悲痛,還有恐懼、混亂,恐懼和混 亂是因為以往沒有處理殯葬禮儀的經驗,心情還未平復,就要安排亡父的身 後事,真是不好受。善別服務正好為像我這樣的人,提供一種協助,在禮儀 前後的講解與協助,確實為亡者親友帶來內心平安,這種關懷,亦等同跟亡 者親友講安慰話語。 很多人都有誤解,天主教教會只會為天主教徒安排殯葬禮儀,其實,無論亡 者是天主教徒與否,家人都可向堂區祕書尋求幫助,安排善別小組和神父主 持殯葬禮儀,禮儀包括守靈祈禱、入殮、出殯祈禱、土葬禮、火葬禮、逾越 聖祭、骨灰或遣骨安放禮,亦有為兒童主禮殯葬禮儀 (為我印象最深刻的一 次服務,就是為患腦癌去世的小朋友的守靈祈禱)。在禮儀中主禮會為亡者 灑聖水、奉香,祝福亡者,望主悅納我們的禱告。日期選定後,善別小組會 與亡者家屬聯絡,講解殯葬禮儀的安排與流程,使家屬多一點了解,小一點 迷惘。 大家都認同,善別服務是福傳的良機,這說法沒有不對。我覺得善別服務是 對亡者和家屬的一份愛,的確,對亡者付出愛是很重要的,不是活人才需要 愛,我會誠心真意地盡力去做好自己肩負的禮儀部份,不管是主禮或派經書, 只要盡心去做,都是對亡者的一份愛、一份尊重,更是呈給天主的一份無私 奉獻,除了愛,我不會因其他原因去做善別服務,我不會去想這是福傳的好 機會,因為愛應是無條件的,這才能使我的作為純正。 感謝天主,能協助殯葬禮儀是一種福氣,我相信不是自己人力去做,而是聖 神的臨在,通過我去完成禮儀的一部份,可以看到天父對亡者的愛是那麼深。 善別小組陪伴亡者和親友,使我想起耶穌被釘死十字架上,聖母陪伴着耶穌, 對耶穌是一種愛和安慰,宗徒那刻亦很悲傷、驚惶和混亂,聖母的陪伴亦非 常重要。其實,聖母面對親生愛子的苦難與死亡,比其他人更悲痛百倍,但 她並沒有哭哭啼啼,是因為她的信德,她堅信耶穌的離去只是暫別,將來必 在天鄉重逢,耶穌的死亡是為了救贖世人,帶來永恒的生命。 所以,讓我們學習聖母的信德,祈求信德之母為我們轉禱,使亡者安息,親 友心中得到平安!

4


初領聖體後感 主日學 謙組 領聖體後,我覺得真的和耶穌結合一起,非常開心! (初領聖體聖事學生—劉頌欣) 心裏 。 究 竟 那是甚麼感覺?真是有點 緊張呢!」彌撒中,我終於領受聖體聖 血,我感到耶穌進入我的心裏,為我祈禱,並希望我珍惜一切。因我的父母帶 我來聖堂,領受聖體聖血是多麼的幸福開心啊! (初領聖體聖事學生—劉雪欣) 我第一次領聖體,我感到很高興,因為耶穌來到我的體內,與耶穌結合。 (初領聖體聖事學生—楚君恆) 我在小時候受洗,所以領受堅振及聖體聖事前對教會的認識不多,亦不知甚麼 是信 德 與 順 從。幸運地,我於高小時參加了主日學,亦升上了一間天主教中 學,令我有機會接近主……領堅振及聖體聖事後,我覺得很高興,因為自己在 信仰生活上踏前了一步,今後亦可以信靠主,好能做一個完整的基督徒。 (初領聖體及堅振聖事學生—方家慧) 5


領受共融(聖體)聖事 注意事項

送聖體員會

基督聖體是仁愛的聖事、團結的標記、愛德的聯繫。善領聖體是基督 徒的責任,也是與基督共融的時刻。信友該以最大尊敬和謹慎態度領 受共融(聖體)聖事。現在就讓本會為大家重溫領聖體的要領。 1.

領聖體前若有大罪必先辦告解,小罪也要虔誠懺悔,且守好聖體 齋-領 聖體前一小時不能吃固體或流質食物。清水與藥物不在限 制之內。老年人、病人和照顧他們的人,即使不守聖體齋亦可領 聖體。

2.

已領洗的成年教友或者已初領聖體的兒童教友均可及應該領受聖 體。

3.

領聖體時要用雙手做成寶 座(左掌打開放在右掌上 面),司鐸或送聖體員說: 「基督聖體」而教友應回 答:「亞孟」,然後雙手 恭領聖體如右圖所示 (千萬不可用手指接聖 體)。

4.

領聖血時,司鐸或送聖體員說:「基督聖血」而教友應回答: 「亞孟」,然後要小心謹慎,輕輕用右手把聖體放入聖爵蘸上少 許聖血,用左手墊托著立 即領受。

注意: 千萬不要用手接觸聖爵內的聖血; 不可拿著蘸上聖血的聖體揚灑; 不可將聖體帶回座位或家裏,更不可帶去送給別人;亦不應與小 孩分享。

6


5.

領畢聖體聖血,返回座位,可坐可跪可站,虔誠祈禱,感謝耶穌, 以體驗與主的共融。

根據教會法,當天已領 過聖體的教友可以在同 一天內,在他們所參與 的另一次感恩祭中再領 聖體。

有關領聖體聖血的指引可參考香港教區或聖母堂相關網頁及有關文件、 通告: http://catholic.org.hk/v2/b5/know/aknow_03.html http://catholic.org.hk/v2/b5/know/aknow_04.html http://www.stmary.org.hk/chi/memo2.html#holy_body

(以上文章節錄自香港教區禮儀委員會有關領受共融(聖體)聖事指引)

我們領堅振了! 6月6日晚上,我們首先辦修和聖事,我說了其中一項罪是上網(我可有說沉 迷),但馬神父立刻說:「不!上網不是罪!」令我喜出望外,今後可以肆無 忌憚了!回到正題吧!我們當晚也採了排,確保第二天的活動順利進行,而馬 神父亦順道做了一次主教。 6月7日是我們的大日子!因為(標題)!我們10時回到聖母堂,打扮得漂 漂亮亮的,戴上導師們親手造的花冠後更是錦上添花。接下來,我們到禮堂歡 迎湯主教,我看得出同學們很意外,然後我們上聖堂準備了。當我踏出去接受 湯主教覆手時,我十分緊張,可能你們覺得很正常,一生一次嘛!其實我在擔 心我會不會像參加九日敬禮的人般倒下去,幸好沒有,感謝天主! 真是難忘的一天!

7


如何改善夫婦溝通 聖母堂堂家組於 7 月 11 日邀請了伉儷同行協進會張凱嫻女士及教區婚姻與 家庭牧民委員會黃玉書先生為大家舉行了一個名為《如何改善夫婦溝通》的 家庭牧民講座,希望加強我們的溝通本能,提升幸福和諧的婚姻生活。現在, 讓我們一起重當日的精髓: 張凱嫻女士用以下四字來综合夫婦在現實生活的挑戰: 難,在於準備不足、意識不強。 妙,在於邊走邊看,日漸領悟。 險,在於缺乏經驗、人性軟弱。 苦,在於彼此是獨特的一對,沒有現成良方。 婚姻生活中的不和,很多時是因各每人對事的感受和反應不同有關。有些人 會選擇隱藏自己真正的感受來逃避正面衝突,但這反令問題加深。要拉近分 技,溝通是不可或缺的途徑,而交談就是最直接的方法,要怎樣才令交談成 為有意義的日常溝通習慣呢? •

要先了解和接纳自我、明白自已的情緒及感受;

嘗試抱着同理心,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

要做到專注聆聽、真誠相對;不要企圖改變對方;

選擇合適的環境,機會和時間。

最後,張女士提醒我們要把祈禱的心態放進彼此溝通的過程中:要持之以恆, 預留時間和空間;常懷感恩、開放、平静及耐心,真誠的溝通跟感恩祈禱沒 有分別。只要願意努力,一定可以感受到真正的對方及主的臨在。 黃玉書先生用生動有趣的生活體驗來帶出親蜜共融的最高境界:他以「全職 工作,兼職父母,散工情人」來帶出矛盾形成的主要因由。欠缺「二人世界」 時段可提供合適的環境和機會共聚談心。夫婦溝通除了語言聆聽,還可加入 文字和身體語言,要突破平淡……只要加多一點關懷和體貼便可增加一些生 活情趣!讓我們細味玉書兄弟的獨特愛妻妙法及其婚姻經驗,希望帶來一些 啟示。

8


啟示 1:芝麻綠豆釀成衝突 婚姻,最難避免的就是衝突。就算拍拖時如何甜蜜,結婚之後,芝麻綠豆的 小事也可變成衝突。小事如擠牙膏,蓋廁板等分歧接踵而來……是否要對方 原全跟自己的一套呢?「在生活細節上,會發現彼此有很多不同,但人總是 偏向主觀,很多時會用自我的標準去衡量或規範別人,衝突的導火線亦因此 而起。」「很多小事本身並沒有對錯之分,想控制對方,其實是為他好,太 愛他,卻在無意中帶給對方更多不舒服、更多壓力,傷害了對方。」

啟示 2:吵架的藝術—尊重對方 「一段婚姻,需要夫婦倆不斷學習怎樣體諒、明白、包容及適應。」丈夫下 班回家,太太源源不絕地論事、過量的湯水……有時候竟被視為一份壓力! 原來男士的溝通只要重點,但女士卻喜歡細緻描述,丈夫少一點耐性也會令 對方感到不被尊重、不被欣賞……「人在受傷時,為了保護自己,會刻意針 對對方最脆弱的地方來攻擊,被攻擊的一方又會還擊,兩人關係只會愈來愈 惡劣。若一個不小心出口傷人,更會演變為創傷。」

啟示 3:事後溝通最緊要 衝突是無可避免,最重要是事後溝通,了解過彼此的想法後,事實是沒有改 變,但了解後便不存在問題了。

啟示 4:維繫婚姻的愛妻絕招 堅持出外拉手,對老婆大人的無言提示多點留意,每日一抱……

筆者隨想 婚姻生活是建基於彼此的愛和尊重。在見證人前向對方說:「……我許諾從 今以後,無論環境順逆,疾病健康,我將永遠愛慕尊重你,終生不渝……」 是一份終生的承諾。現實生活卻為我們帶來許多考驗及磨練,若然沒有親蜜 的交流來滋養,愉快的關係可能會轉淡而慢慢消逝。我們有否好好運用天父 給我們的「溝通」本能呢? 家庭始於夫婦,社會源於家庭。溝通是維繫親蜜和諧關係的重要元素,讓我 們互相勉勵,以基督對人類及教會的愛作為典範,好好享用這份恩寵。

9


2009 年 4 月財政報告 收入

支出

主日捐獻 捐贈收入 已奉獻彌撒之獻儀 售賣公教報及聖物收入 資助電費收入 資助堂區通訊收入 簽發領洗收入

$119,649.00 $10,600.00 $16,566.00 $7,223.50 $2,482.00 $676.00 $80.00

司鐸膳費 司鐸津貼 司鐸醫藥費 修女津貼 職工薪金 主日協助堂區工作之神父謝金 交通費 水費/電話費/煤氣費 文具/郵費/印刷 禮儀用品及聖物部 維修保養 報紙費/雜誌費 堂區通訊(四月) 垃圾費 護衛員當值費用(三月) 50 週年聖堂佈置 歡迎新教友茶會 送聖體員禮袍 雜項支出

總收入

$157,276.50 總支出 虧 損

$165,987.90 -$8,711.40

總 額

$157,276.50 總 額

$157, 276.50

$5,016.30 $5,500.00 $225.00 $10,000.00 $46,912.50 $7,900.00 $7,520.60 $749.00 $276.40 $46,199.20 $10,430.00 $214.00 $4,690.00 $700.00 $1,500.00 $1,427.50 $2,055.90 $3,300.00 $11,371.50

『八月堂區通訊』 教友捐款 應愛頌 周保平

10

HKD606.00 HKD200.00 HKD200.00


2009 年 5 月財政報告 收入

支出

主日捐獻 捐贈收入 禮儀收入 已奉獻彌撒之獻儀 售賣公教報及聖物收入 資助電費收入 資助堂區通訊收入 簽發領洗收入

$134,791.10 $25,150.00 $800.00 $17,030.00 $15,687.50 $1,596.00 $1,396.00 $300.00

司鐸膳費 司鐸津貼 司鐸醫藥費 修女津貼 職工薪金 主日協助堂區工作之神父謝金 交通費 差餉/地稅 電費 水費/電話費/煤氣費 文具/郵費/印刷 禮儀用品及聖物部 維修保養 報紙費/雜誌費 堂區通訊(五月) 垃圾費 護衛員當值費用(四月) 雜項支出

總收入

$196,750.60 總支出 盈 餘

$126,638.50 $70,112.10

總 額

$196,750.60 總 額

$196,750.60

$5,004.30 $5,500.00 $300.00 $10,000.00 $46,612.50 $7,500.00 $7,346.60 $1,991.00 $10,518.00 $1,022.00 $1,595.40 $12,415.30 $1,280.00 $222.00 $3,030.00 $700.00 $1,200.00 $11,493.20

備 註 : 2009 年 1 月至 2009 年 3 月盈餘的 50 %為捐 助教區 款項 ,共 HK$84,845 .00。

11


Turn static files into dynamic content formats.

Create a flipbook
Issuu converts static files into: digital portfolios, online yearbooks, online catalogs, digital photo albums and more. Sign up and create your flip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