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磡聖母堂堂區議會 2008-2009 年度週年會務報告 各位主內兄弟姊妹,願上主的平安與你們同在。 時間過得真快,轉瞬間一年已過去,回顧起來,確實是憂心與恐慌的一年,去 年十月開始,全世界受金融海嘯影響,失業率持續攀升,今年五月更發生人類 豬型流感,香港地區雖然死亡數字不多,但是總令人擔心。面對無數不能預計 情況,令大家生活得非常艱辛及徬徨,幸好到教區適當的指引,堂區的兄弟姊 妹共融合作,更加感謝聖神的眷顧,使議會定下的各項工作及活動,未受到不 明朗因素影響停滯不前,反而更加積極進取推行。最值得高興事項,就是在今 年 3 月成立堂家組,現有 7 對夫婦參加聚會,同時 3 月份聘請新傳道員。由今 年 5 月開始延續過往堂區的青年組,並改名為「青年牧民小組」,由 20 位核 心成員組成。目標:鼓勵教友投入青年牧民工作。凝聚青少年對堂區的歸屬 感。培育青少年成為屬靈的領袖。青年彌撒也會計劃在 12 月開始舉行。 現在簡報過往一年的活動 靈修活動 • 聖母像家訪仍然繼續在基基團內進行。 • 聖經分享,仍然逢星期三晚上 8 時至九時舉行聚會。 • 2008 年 10 月 25 日,下午 6:15 舉行聖母像出遊。主題「與聖母.保祿結 伴行」約 150 人參加。 • 2008 年 12 月 13 日、2009 年 3 月 28 日舉行集體悔罪禮儀。亦鼓勵教友 參加鐸區所舉辦每年兩次悔罪禮儀及講座。 • 2009 年 3 月 22 日主日學舉行兒童靈修日,有 105 位同學參加。 • 2009 年 4 月 5 日中午舉行靈修午餐,內容有歌唱,讀經,朝拜聖體。 • 2009 年 5 月 23 日舉行聖母月靈修講座,主題「聖母典範」講者關傑棠神 父,約 120 人參加。 福傳活動 • 聖誕報佳音在 2008 年 12 月 20 日,下午 3 時在黃埔花園,黃埔號石船對 出廣場舉行。為配合今次活動派送 4000 支福傳筆給紅磡黃埔區居民作福傳 之用。
2
• 一點燭光活動由送聖體員負責,在 2008 年 12 月 24 日晚上 8 時到區內探 訪行動不便教教友。內容有唱歌讀經,送聖體及送禮物。 • 過去一年共有 60 位成人及 41 位嬰兒領洗,領堅振 23 人,8 位同學初領聖 體。 愛德活動 • 2008 年 11 月 16 日及 2009 年 5 月 24 日舉行長者彌撒及聯歡聚餐,約 150 人參加。 • 2009 年四旬期內舉行愛德活動,共籌得款項 73,800 元,將款項分為二 份,一份送給仁愛之家。另一份於聖週六早上連同白米,營養食品及部份現 金送給香港仔聖瑪利安老院。 • 每月一次的長者健康檢查繼續進行,多謝一班義工參與此項服務。 堂區活動 • 2008 年 9 月 6 日為堂區主保瞻禮。邀請陳志明副主教蒞臨主祭及施放堅 振。感恩祭之後假座黃埔花園美心酒樓舉行聯歡聚餐,當晚筵開 28 席。 • 2008 年 11 月 7 日晚上 8 時舉行追思彌撒為過去一年內本堂區已亡教友祈 禱。
• 2009 年 1 月 1 日舉行元旦旅行,參加人數 180 人。 • 2009 年 1 月 25 日舉行金禧活動開始禮。 • 2009 年 2 月 8 日舉行堂區新春團拜,在黃埔花園博藝會聯歡,當日筵開 20 席。 • 2009 年 5 月 1 日舉行聖母月朝聖,目的地大嶼山聖母神樂院,參加人數 160 位。 • 2009 年 7 月 11 日舉辦家庭牧民講座,講題「如何改善夫婦溝通」講者伉 儷同行協進會張凱嫻女士及教區婚姻與家庭牧民委員會黃玉書先生,參加人 數約 60 位。 • 2009 年 8 月 22 日晚上 8 時舉行「五十週年慶祝晚會」內容包括表演,話 劇及遊戲,參加人數 300 多位。 • 2009 年 8 月 20‐28 日舉行聖母九日敬禮。
3
裝修事項 • 新禮堂內部裝修工程,已在今年 7 月底完成 。 • 聖堂內部及外牆裝修工程也會在今年 9 月中開始進行。 • 至於興建 16 人升降機事宜,進展順利,希望能在 2011 年 3 月前完成。 展望 適逢今年堂區五十週年的寶貴時刻,我作為堂區議會會長,實在感到十分榮幸 和有點兒壓力,幸好有賴前賢在過去的歲月默默耕耘,使堂區奠定良好基礎, 再加上神父、修女、傳道員和教友不斷的努力和支持,使教友人數不斷上升。 在這個歡樂時刻,應當懷著感恩的心齊來慶祝,並祈求我們的主保聖母瑪利亞 繼續保守堂區,感動新教友和慕道者的心,使他們能積極投入教會,服務堂區 和社會,有了這股新動力,聖母堂必能茁壯成長,推動福傳和青年牧民工作, 為主作見証,為聖母堂下一個「五十年」創造新猶。 主佑大家! 堂區議會會長 何國標
請為 2009 年 10 月及 11 結婚的教友祈禱 ~蘇慧嫻、伍家豪~ ~方治心、陳永權~ ~何嘉雯、張家駿~
4
請為主保瞻禮主日領洗的嬰兒祈禱 李民謙、蘇嘉瑜、張柏妍 李萱彤、黎穎峰、馮一弘 簡鎧晴、陳載欣、麥雋康
瑪利亞──天主之母的誕生
聖母軍 ─信德之母支團
九月八日是瑪利亞的誕辰,天主之母的誕生是怎麼樣呢? 聖母的父親是聖若亞敬(St. Joachim),意思是「上主的準備」。若亞敬生 聖母,聖母生耶穌基督,聖人「準備」上主的降生,果真非常恰當。聖母的 母親是聖亞納或哈納(St. Anne),意思是「恩寵」。天主賜特恩給不孕的亞 納,使她老年得女,生養了聖子的母親,亦真是莫大的恩寵。 關於兩位聖人在聖經中提及的資料很少。根據很早的偽經傳說,聖母的父母 出身於加里肋亞,後來遷往耶路撒冷,並死在那裏。聖亞納的敬禮,於第六 世紀時,在東方教會中即已開始,而於第十世紀時,才在西方教會中流行; 對聖若亞敬的敬禮,則於十六世紀,才在西方教會流行。七月二十六日是聖 亞納及聖若亞敬(聖母雙親)的瞻禮。 圖中所見是聖母誕生的情景,是根據一些聖 傳的記載。畫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聖母的雙親。 聖亞納側頭凝望著自己的初生女嬰,聖若亞 敬則站著侃侃而談他們的愛女;中間的僕婢 伸開雙手,隨時準備幫助女嬰的父母。至於 瑪利亞,她在畫中並不顯眼,只見她被襁褓 裏著,靜靜地躺在助產士的懷裏。畫中各個 人物的的比例,仿彿要我們注意天主之母的 雙親,因為天主的救恩計劃在他們身上已具 體地開始實現了。 在第五世紀,耶路撒冷聖殿以北, 有一座羊門,附近建有一聖堂,九 月八日是該堂祝聖的紀念日。相傳 聖堂的建址曾是瑪利亞父母的住處, 所以在第六世紀起,九月八日便成 了紀念聖母誕生的日子。圖中所見 啡色的門便是該聖堂的入口。內裡 裝飾簡單樸實,予人平安和恬靜的 感覺!
5
6
紅磡聖母堂慶祝金禧
萬威文
回顧紅磡聖母堂建堂之始是由……一九五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白英 奇主教蒞臨聖母堂祝聖的,並委任勞苦功高的杜志明神父,為第一任 本堂神父,繼而有田恒利神父、顧厚德神父、林嘉偉神父、梁達材神 父、關傑棠神父、余尚實神父和現任的馬偉良神父,現擔任已是第八 任本堂神父。時至今天倏忽已屆五十年了。展望未來希望區內有更了 朋友認識主耶穌的救恩。 在八月二十二日舉行了五十週年金禧堂慶晚會,晚會中主任司鐸馬偉 良神父,偕同嘉賓及表演者和所有的工作人員,都穿著粉紅色的T恤, 所以特別注目。晚會節目多姿多彩,有話劇、太極拳表演、太極功夫 扇表演、主日學少年組表演及音樂小組表演等。 「你一聲我一聲彼此呼應,藉著拍子旋律與音樂,將主的聖名傳揚, 歌聲聲音雄壯飄遠必須有賴大家共鳴……」以下是晚會中的一首歌曲 其中幾句,歌詞將歡欣和喜樂帶給了參與晚會中的每一位兄弟姊妹。 聖母瑪利亞為堂區主保,舉行九日敬禮是在八月二十日至二十八日, 晚上八時在聖堂內舉行。每日除頌唸玫瑰經及聖體降福,還有特別意 向向聖母瑪利亞求恩及感恩。以上各項節目皆為慶祝堂區金禧之先聲, 希望更能吸引教會內外的朋友認識主的慈及聖母之恩典。 紅磡聖母堂九月五日慶祝堂區主保聖母瑪利亞的誕辰暨建堂五十週年 堂慶。下午五時卅分感恩祭,由湯漢主教主禮,十多位神父共祭,終 身執事襄禮。參禮的嘉賓及教友眾多,坐滿了聖堂和地下新禮堂,同 謝主恩,共沐主榮。感恩祭禮畢,假座黃埔花園博藝會聯歡聚餐,教 友非常踴躍參加,筵開五十席,空前熱鬧。 堂區為教友們舉辦了多項金禧活動,致送一本金禧紀念特刋,目的讓 大家重溫今昔,展望未來,值此向天主及聖母謝恩,感謝賜予我們的 恩寵。
7
堂區主保瞻禮活動花絮
湯漢主教親臨本堂與馬神一同主持切蛋糕儀式。
湯漢主教、本堂馬神父及一眾神父共祭,台下教友投入參與。
聚餐前當然要由神父帶 領祈禱,西裝骨骨的馬 神父見過沒有?
8
堂區樂器小組於聚餐前 表演
主教、馬神父與堂區會 議幹事與教友祝酒,慶 賀本堂 50 周年金禧 紀念
堂區發展小記
傳道員
史美融
今年欣逢本堂區慶祝建堂五十週年紀念,而九月份又正是本堂主保贍禮之期, 本人為回應馬神父囑咐,寫一些回憶點滴,見證堂區誕生及演進歷程、牧者及 善會人員默默耕耘,教友的信任及支持,顯示堂區內團體的共融及貢獻,值得 感恩和讚頌。 五十年代初期,香港的物質生活比較貧乏,至五十年代後期,香港蓬勃地發 展,中國內地居民來港定居人數日漸增加,他們為尋求自由和安居之所,香港 天主教區遂邀請比利時天主教聖母聖心會,在紅磡區展開福傳工作,聖母堂就 是在此意向下建成的。 首任堂區主任司鐸是杜志明神父,他曾在中國內地有豐富的福傳經驗,對中國 人的風俗和生活習慣更清楚明瞭,因此,對堂區服務的發展工作,可謂駕輕就 熟。早期的聖祭禮儀,是採用拉丁文讀經,司祭面向十字苦架,背向教友。據 說:當時教友參與禮儀時,不甚明瞭司祭的經文及動作,很多時,教友都是各 自誠心念經及祈禱,直至領聖體後就完成整個禮儀。 梵二後,教宗主張推行禮儀本地化,鼓勵平信徒積極參與教會工作及服務,因 為教會是屬於信眾的。在彌撒及禮儀中,我們可以看到禮儀書的中文譯本,使 教友容易明白禮儀的內容,更能集中精神參與;隨之而來的中文版靈修書籍, 越來越多,豐富教友的信仰生活。田恒利神父致力推行禮儀改革,確實作出巨 大的貢獻。 本人謹以有限的記憶,試將近三十年一些經歷片段,有關堂區進展及改變,聖 母聖心會將堂區交回香港天主教教區管理的前後,各位神師之精心巨獻及新 猷,提供給各位回味。 八二年林嘉偉神父推行堂區送聖體員服務(81 年香港天主教教區已經開始實 施),目的為協助神父在彌撒中分送聖體,使彌撒更迅速及順利進行。後來並 且發展至將服務提供給長者及病患者的家中,以表達堂區的關心及教友共融的 效果。 堂區為隆重慶祝銀禧慶典,於八四年間,聖堂進行妥善維修,翻新跪椅,並且 準備於八四年後,將聖母堂交給香港天主教教區管理。梁達材神父為第一任國 籍司鐸,接管本堂區。 (續下頁)
9
堂區發展小記 (續) 梁達材神父任內有頗多建樹,首先是聖堂大裝修,改建祭台及將整個祭台鋪上 雲石,使祭台煥然一新。添置電子琴,奏出悅耳的音樂,讚美天主,使教友更 能集中精神參與彌撒。堂區議會是於八四年至八六年成立的(堂區議會之前身 為「善會聯會」),正式成為堂區的一個諮詢機構。自此,堂區的運作更加清 晰,合作也更加融洽。 多個善會也相繼成立,有信和光團體、主日茶座、基基團等,其中基基團對教 友的信仰培育,影響深遠。在聖堂內安放祖先靈位,鼓勵教友勿忘記對先人之 供奉,力行慎終追遠之孝思,將中國人「百行以孝為先」的精神,在基督宗教 的聖堂內推行,實屬驚人之作! 在這裡容許我特別一提,曾偉雄神父於八六年間,將存在已久的傳道員服務, 成立為善會組織,目的是凝聚力量,繼續傳揚福音和見證信仰。 關傑棠神父於八八年繼任為本堂主任司鐸,首要工作是聖堂大翻新,改裝吊燈 及增加射燈,使聖堂內燈光更加柔和養目。音響系統改為立體聲,教友在聆聽 聖言宣讀及講道時,都感覺聲調抑揚易聽。同年應胡樞機諭示,於主日開放普 愛學校特別室,方便菲籍教友舉行感恩祭及聚會活動。 九一年聖堂安裝冷氣設備,改善環境,令教友在舒適寧靜的環境下,更加能夠 集中精神參與主日感恩祭。 九六年改裝聖堂地下為新禮堂,除了學校多一所設備,給同學集會及活動之用 外,菲籍教友及主日學同學亦有一個固定場地參與感恩祭及活動。主日有兩台 英語彌撒,就是在新禮堂舉行的,以滿足教友日增的需要。 還 有 關 社 小 組 , 當 然 是 在 關 神 父 任 內 成立 的 , 目 的 為 要 推 動 教 友 關 心 社 會 事 務,在生活中實踐福音精神。! 在 各 位 腦 海 中 , 仍 否 記 得 有 一 本 靈 修 書籍 名 叫 『 我 有 十 分 鐘 』 呢 ? 在 九 八 年 間,有一位善心的教友,節錄聖詠為該書內容,方便攜帶,易於查閱,且自資 印製,希望幫助教友以祈禱的心情去閱讀聖經。當年曾有多位義工參與推銷工 作,每主日到不同的堂區推介,一年間往訪三十多個堂區。售書得益共十餘萬 元,全數交給聖堂及堂區議會作教友活動經費。正如得撒洛尼前書所說:「我 們作的一切,不為取悅於人,而為取悅於天主。」
10
神父曾經表示,神職人員只是堂區的過客,堂區是屬於教友的,因此,大家要 共負責任,合力建設堂區。關神父離開紅磡之後,余尚實神父隨即上任。 余神父給人的印象是一位慈祥的長輩,身體壯健,聲音嘹亮,充滿活力,而且 愛心爆棚。最為人樂道的就是每年四旬期愛德行動,將教友所有捐獻,用來購 買白米及日常用品,捐助黃竹坑聖瑪利安老院。 中國人過新年,很喜歡好意頭的說話,余神父在新年前,親手書寫暉春,為堂 區議會及教友活動籌募經費,實為愛心親民之舉。 此外,他提議送聖體員在彌撒中,劃一穿上禮服袍,以資識別,亦具莊嚴、尊 重的形象,以上都是余神父任內的一點見證。 現任本堂主任司鐸是馬偉良神父,他於零六年到任,國籍比利時,個子略胖, 談笑幽默風趣。他重返我們的堂區(因為他在三十年前曾經在本堂區生活 過),恐怕是要完成堂區五 十 週 年 的 使 命 。 士 別 卅 年 , 馬 神 父 的 中 文 非 常 了 得,我們切勿以為他不懂才好。他精通很多廣東話的俗語,雖然有時他會詐作 不曉得,其實他是心知肚明,請大家不要在他面前認「叻」吧。 馬神父非常用心處理堂區事務,堂區的多元化服務不斷增加,善會架構由十多 個迅速增至目前的二十多個 不 同 組 織 , 可 想 而 知 , 神 職 人 員 的 繁 忙 及 勞 苦 工 作,為教友心力交瘁。教友們理應大力支持堂區的服務,並且要同心協力,使 堂區在未來更加茁壯成長。 以上的點滴回憶,謹止於本人有限的記憶及一些較深刻的印象,粗略記述,以 供分享,如有錯漏或不周全之處,請予包涵。
請為已亡教友祈禱 王秀娟、甘坤、李少娟
11
想當年
陳美鳳修女
為了鞏固及紮根自己的信仰生活,一九八三年我毅然報讀了由香港教 區教理中心舉辦的兩年制教理講授訓練課程。起初我只是懷著一個自 我進修的心態去學習,從來就沒有想過會教授要理。由於課程的要求, 每位學員在第二年的課程中必須作成人教理講授或主日學導師的實習; 因此,為了滿全課程的需要,再加上梁達材神父(當年的本堂主任司 鐸)的邀請,於是我選擇了加入堂區的主日學,一心想著過了關順利 畢業便了事,從沒有想過會投身於主日學當中。怎料天主的旨意卻與 人的意願相違,在主日學的結業禮中,上主竟透過一群天真可愛的小 孩來打動我的心,使我回心轉意,留下來繼續擔當主日學導師,並肩 負起領孩近主傳揚福音的使命,就這樣便展開了我在堂區的福傳工作。 十五年的主日學生活真給我無限的思憶,回顧在我加入主日學導師團 的初期,導師的流動性相當大,主要原因是導師所付出的時間相當多, 因我們每星期除了備課外,還要安排學生的各項活動及禮儀。還記得 在一九八七年的暑假,只剩下三位導師繼續留在下年度任教。當時我 真的感到徬徨,在不知所措下只好祈求上主派遣工人加入祂的葡萄園 工作;就憑著對上主的信靠,果然祂真的俯允了我的請求。在不同機 緣的際遇中,終於在開課前能找到足夠的導師,故使我鬆了一口氣。 雖然如此,我仍是有點掛慮,面對著一群陌生的導師,我要怎樣才能 使她們打成一片?豈料在我們第一次的會議中,我知道這掛心是多餘 的。起初各導師雖是互不認識,但經各人自我介紹後竟一見如故;且 更感意外的是在我們選舉職員時,不用投票,不用推薦,而全部都是 自薦的;因此,不需數分鐘便誕生了主日學新一屆的職員。在我參加 過那麼多的團體中,在選舉職員時,通常各人都是較禮讓,想不到我 們會有如此的突破。 透過每星期的相聚,各人的關係慢慢建立起來,導師們的年齡雖各有 參差,但一點代溝也沒有。我們不但相處融洽,且能衷誠合作,致使 我們每次相聚時,各人都流露著一份歡悅的臉容。因著導師們這份真 摯的情誼,也大大協助了堂區主日學的發展,由最初的百多名學生, 在數年間竟擴展到差不多接近四百人,學生除了是本堂的教友外,更
12
有不少是慕名而來的。看到主日學有這麼大的成就,不得不衷心感謝上主賜 給我們的恩寵及帶領。 及至一九九七年,我為了回應主的召喚,加入修道的行列,故迫使我要離開 伴著我成長的這個「愛」的團體,今雖已事隔十多年,但我們當年所建立的 情誼未有因此而減退,每當我放假回家時,各姊妺們都希望盡量抽空彼此共 聚,除了緬懷一下昔日歡樂的時光外,更藉著彼此的分享,給予姊妹們一份 祈禱、鼓勵及支持。在此,衷心感謝各姊妺們多年來對我的關懷及愛護,願 我們各人在不同的工作崗位上,繼續帶領更多人去認識及愛慕主基督。 主,我感謝祢!感謝祢讓我在主日學中成長,感謝祢賜我這一群好姊妺,更 感謝祢透過主日學為我的修道生活鋪路;求祢繼續祝福我們的堂區,好能在 祢的慈恩及聖母瑪利亞的眷顧下,繼續邁向第二個五十年。
主保瞻禮聚餐遊戲(答案) 燈謎 1. 2. 3. 4. 5.
世上第一殺手,他曾殺害弟弟。 七彩繽紛,跨越萬里長空。 曠野中的食糧。 智慧富王。 外披羊皮,內藏狼心,草菅人命。
(猜舊約聖經人物一) (猜天然現象一) (猜養活選民的食糧) (猜舊約聖經君王一) (猜新約中一惡王)
【 加音 】 【 彩虹 】 【 瑪納 】 【撒羅滿】 【黑落德】
聖經問答 6. 7. 8. 9. 10.
新約中聖母怎樣自稱? 在加爾瓦略山上誰幫耶穌背十字架? 耶穌行的第一個神跡是甚麼? 四福音中章數最少的是那一部? 誰是外邦人的宗徒?
【上主的婢女】 【基勒乃人西滿】 【變水為酒】 【馬爾谷福音】 【聖保祿宗徒】
IQ 題 1. 甚麼飯最令人慘不忍睹? 2. 老鼠不吃甚麼? 3. 1 至 10 十兄弟中,狗兒對那二人不理啋? (理由是九唔答八,十問九唔應)
【煲仔飯】 【豆沙包】 【八和十】
13
堂區是我家 組 別: 小學組 姓 名: 陳慧璿
編者按:本文是聖母堂五十週年紀念徵文比賽優異獎作品。徵文比賽冠、亞、季軍作品 已登在五十週年特列,其它優異獎會由今期起續期登出。
我加入聖母堂這個大家庭已有許多年。想當年,我第一次踏入這聖堂,便認定 了它是我的第二個家。 記得很小很小的時候,每逢星期日都會在九時半起床,參與九時半的彌撒 (對,是九點半起床!)當我飛奔到達聖母堂後,只可站在最後,看著前面的 十萬御林軍,只知道有一個黑色的盒子會發聲,又會唱歌,而我前面的御林軍 又會跟著唱,其中有一句令我疑惑了很久的:「信德的奧…蹟,救世的……藉 著苦難及『火冠』……」,每次聽到這首歌,我都會想:「為甚麼沒聽說過耶 穌被火燒呢?火冠是火做的皇冠嗎?想著想著,自覺拿起那些給小朋友看的耶 穌故事書,在軟綿綿的座位上慢慢享受。因此,我才三歲多,已經能到處說耶 穌如何如何,又如何如何……所以求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我到聖母堂說是參與 彌撒,其實只是去看書,這可說是意外收穫呢! 經過兩年的看書生涯,我終於能上主日學了!我也逐漸改過參與彌撒遲到的壞 習慣了。我每星期日早早起床去上主日學,為甚麼?因為我不用自己看書,便 有主日學的導師以遊戲、故事等形式教導我們有關主耶穌的事蹟,還能認識很 多新朋友呢!自始,即使主日學放假,我都會早早起床去參與彌撒,而且也終 於知道那黑色的盒子叫擴音器,那聲音是神父的聲音,而那些「御林軍」都是 教友,那「火冠」其實是「復活」,那些故事書也不是只給小孩看的,而是彌 撒禮儀書,軟綿綿的座椅是用來跪的……。你不會想像到,當我知道這些時, 心裏有多興奮!終於,我渡過七年很開心的主日學生活後,在今年六月七日領 愛了堅振聖事,終於順利地長大了!呼! 感謝天主賜給我這麼好的堂區,這麼好的主日學導師,這麼好的兄弟姊妹,也 感謝天主賜我健康的身體,令我開開心心、順順利利地渡過了這十二年。 天主賜給我這麼多的恩寵,我能如何報答祂呢?我願意將我所學的貢獻出來, 我幻想主日學畢業後的我,參加青少年組,協助導師們帶領小朋友學習,認識 天主。長大後,我又加入聖言宣讀會,送聖體員會,然後聖若瑟會,最後善別 小組,一直為這個家服務,直到功成身退,安息主懷。亞孟,感謝天主!
14
2009 年 6 月財政報告 收入
支出
主日捐獻 捐贈收入 已奉獻彌撒之獻儀 售賣公教報及聖物收入 資助電費收入 資助堂區通訊收入 簽發領洗收入 復活節相片收入
$114,309.90 $19,167.00 $12,694.00 $5,374.00 $2,168.00 $200.00 $160.00 $480.00
司鐸膳費 司鐸津貼 司鐸醫藥費 修女津貼 職工醫藥費 職工薪金 主日協助堂區工作之神父謝金 交通費 差餉/地稅 電費 水費/電話費/煤氣費 文具/郵費/印刷 禮儀用品及聖物部 維修保養 報紙費/雜誌費 垃圾費 護衛員當值費用(五月) 晒復活節相片費用 WR2 電力檢查測試 重修天台水箱 新禮堂裝修第一期按金 雜項支出
總收入 虧 損
$154,552.90 總支出 $66,738.80
$221,291.70
總 額
$221,291.70 總 額
$221,291.70
$6,595.10 $5,500.00 $115.00 $10,000.00 $130.00 $46,912.50 $8,800.00 $7,328.00 $432.00 $7,665.00 $1,922.30 $638.00 $7,144.40 $8,780.00 $214.00 $700.00 $1,500.00 $452.00 $15,000.00 $41,700.00 $41,433.00 $8,330.40
『九月堂區通訊』 教友捐款 應愛頌
HKD438.00 HKD200.0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