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刊
二零一零年
天主的普世性大家庭
歐洲、亞洲的神父和非洲的執事齊集在聖母堂為眾教友服務, 印証了天主大家庭的普世性是跨越地域無界限。
主任司鐸 執事 牧職修女
馬偉良神父 麥冠達執事 蘇衍慧修女
編者的話
本月份堂區通訊封面照片有來自歐洲比利時的馬偉 良神父(中間),亞洲印度的明之禮神父(右)及非洲的麥冠 達執事(左)一同舉行感恩祭,顯示天主大家庭的普世性, 非常有意義。堂區於九月舉行多項活動,有善別服務培 育課程、基基團靈修日、籌款音樂晚會,全部都順利完 成。十月份有聖母像出遊,請教友踴躍參加,詳情請參 閱海報。
聖母像出遊 日期: 10月31日星期日 時間 :下午3時30分 地點 : 新禮堂 主題:偕同聖母,與主同行,融入社區 主禮:馬偉良神父 接待小組會為教友預備玫瑰花,供大家 奉獻給聖母媽媽
譚 永 亮 神 父 專 訪 陳 振 成
善別小組消息 10月31日 (星期日) 上午11:00彌撒中善別小組重宣誓詞。 11月3日 (星期三) 晚上八時正在聖堂為過去一年已亡教友舉行一台追思彌撒,禮儀中會安排每個
家庭向亡者獻花,請每個家庭預備不多過6枝花, 同時一張4R相片, 但相片請於10月24日前交往堂區辦 事處。
2
請教友慷慨支持,資助<堂區通訊>刊印費用
相信很多聖母堂的教友對譚永亮神 父一點也不陌生,因為每個主日我們都 有機會參與他主持的彌撒。但你們可知 道譚神父雖然是一位外方傳教士,他在 聖神修院竟是擔任教授中國教會史,可 見他對中國的教會歷史非常有研究。本 年九月一日起,譚神父出任中文大學天 主教研究中心主任,趁此機會,堂區通 訊特別邀請譚神父做了一個專訪。
中國大陸剛開始開放,他效法聖母聖心 會的會祖南懷義神父,有志向中國傳揚 福音,所以他在荷蘭萊頓大學花了四年 時間學習漢學,再在比利時魯汶天主教 大學獲取歷史哲學博士學位,前後共鑽 研了十年之久,他對中國教會歷史的研 究和認識,實在是一位專家。
面對新發展的中國,譚神父勉勵大 家應致力培育好自己的信仰和堅强自己 譚神父解釋天主教研究中心是由陳 的信德,好能成為中國大地的鹽和光。 日君樞機在2OO5年推動成立,目的是 他回顧中國教會歷史,天主教能夠在無 希望藉着中文大學的平台,促進與天主 數的逆境中持續發展,實有賴過往中國 教相關的研究,培育研究天主教的學者, 教友的信德和堅毅。他們的表樣正好給 加強世界各地天主教學者間的學術交流, 我們現今教友一些反省和效法。 推廣對天主教文化的認識,並為本地及 非本地學者設立不同形式之合作計劃或 身為聖母聖心會會士,又要參與堂 資助項目。現時最新的計劃為期三年, 區工作、校監工作、神學院教授工作、 第一期的重點是有關梵蒂岡第二次大公 研究中心工作等等,必然是忙得透不過 會議對華人天主教徒的影响的研究;第 氣。但在靈修生活上,譚神父表示的確 二期是有關聖經的翻譯;而第三期則着 不能疏忽。他會盡量在每個星期抽出一 重於宗教交談和合一。研究中心亦會向 日時間,專務靈修。他也提醒我們教友, 有關的學者做訪問和籌辦國際研討會。 不要只顧工作或行樂而忘卻了自己與天 作為研究中心主任,譚神父的主要工作 主交往的需要。 是負責有關的行政和聯絡工作,這會比 他過去五年在中心的参與較為忙碌。他 最後,譚神父肯定地說,他在天主 希望透過研究中心的計劃,能加深學術 教研究中心的新工作,不會影响他在紅 界人仕對天主教的認識,使宗教交談和 磡聖母堂的服務,因為他在聖母堂服務 多年,對堂區教友有了很深厚的感情。 合一能更上一層樓。 而最近《上主情緣籌款音樂會》演出的 當被問及他在聖神修院的授教職務 成功,他更看到堂區的青年教友那份奉 時,譚神父表示他仍然會繼續擔任教授 獻和信仰精神,實在感到欣慰。 中國教會史一科。他對中國教會歷史特 別感興趣,是因為他在1973年被派遣 譚神父在百忙中也願意繼續為聖母 來到香港作修士,並在聖神修院修讀神 堂服務,這的確是天主對我們堂區的恩 學,有很多機會接觸到中國文化,他說 賜!願天主時刻福佑譚神父,使他神形 現時的湯漢主教也曾是他的導師。當時 康泰。亞孟!
3
上主情緣籌款音樂會
音樂會後訪問關神父 關神父在籌款音樂會中和歌詠團一起獻唱, 覺得今次音樂會以歌曲串連整個故事,用歌聲讚 美天主是雙倍的祈禱。在訪問中,關神父稱讚今 次音樂會製作嚴謹,除了演出的年青人投入、態 度認真外,觀眾亦非常享受表演節目,感受到整 個團體的和諧氣氛,教友對堂區的支持和愛護。 關神父表示透過不同的籌款活動,除了籌得 善款外,還可以增加教友對堂區的歸屬感。教友 亦可向親戚朋友呼籲支持教會的慈善項目,因為 聖母堂興建升降機為很多長者帶來莫大的方便。 由於升降機承建商大幅加價,各人要更加努力參 與,協助籌辦情況並號召親朋戚友鼎力支持,慷 慨解囊,使升降機可以順利早日完成。 我們非常感激關神父對聖母堂的支持,不但 參與演出,還接受訪問給予意見,祈求天主保守 關神父,主寵日隆!
籌備了足足半年的「上主情緣籌款音樂會」終於落幕,作為堂區的一份子及籌委成員之一,我親身 感受到演出當晚觀眾的投入,演出者、幕後工作人員的認真態度,令我萬分感動。其實要籌辦一個給 四百人觀賞的音樂會十分吃力,加上場地的掣肘,同時牽涉多個演出單位,我們事前確實沒有預期會有 這樣超乎理想的效果。所以我們必須為此感恩,確信天主那雙無形之手,背後給予我們最大的力量。 大家都知道舉辦音樂會的目的是為堂區籌款,因為 興建升降機的費用高昂,至今仍未達標。音樂會的收入 有三方面,門票收益、贊助及捐款。由於演出單位都是 義務性質,開支就只有租用燈光、音響及場地佈置。截 至目前為止,音樂會的淨收入是 $89,900。 藉此機會與大家分享一個小秘密。在音樂會完結當 晚,籌委眾成員都很驚訝整個演出能如此流暢,也可以 說很成功,但同時有一種強烈的失落感, 一幕幕的場景 畫面、歌曲的旋律、一句句的歌詞還凝繞在腦中好一段 時間呢! 除了故事,歌曲能夠感動人之外,我透過堂區的服 務真確的看到天主的大能,在每個人身上行了偉大的 事,這點令我最為感動。我們每一位祇要貢獻自己的一 份力量,盡了力,天主自會眷顧,給我們最好的安排。 音樂會籌委Edna
4
5
上主情緣音樂會片段重溫 主日學開學禮 不經不覺, 暑假又過去了。 9月12日, 主日學 舉行開學禮。當天出席人數約三百人, 新舊同學及 家長聚首一堂, 非常愉快。 在講道中, 馬神父提醒同學每個人都是天父所 喜愛的羊, 無論走失任何一隻, 衪都會非常緊張, 也
6
不會放棄去尋找牠。 即是說:「我們無論犯了任 何過錯, 只要肯悔改, 天父都不會離棄我們。」 此外, 在彌撒中亦舉行了導師派遣禮, 馬神父 派遣導師們肩負傳揚福音的使命。
7
基基團週年靈修日 9月19日(星期日) 是基基團的週年靈修日。早上分組探討兩個主題:「團體的凝聚力」及 「聖言研究方法」。
2.「聖言研究方法」的組員在討論後有以下幾點分享:
1) 由於對聖經不熟悉,更加要積極,多研經。多看聖經、多接觸,自然了解多了。 2) 要有恆心,参加研經聚會可以培養習慣去學習、去分享、也學會互相體諒。 3) 預先研讀聖經,作好準備,在主日聽神父講道時,能印證自己對聖經的理解。 4) 留心神父講道、閱讀公教報信仰版、及參與聖經講座都會有幫助。 5) 請修女或資深組員帶領,大家從旁觀察學習。 6) 可從簡單的“研經七步法”開始。有四個符號可以幫助提醒: ? 疑問 - 聖經的內容是說甚麼? ! 感受 - 明白了聖經的意思後有甚麼感受? –> 方向 - 這訊息給我甚麼方向? 整合 - 把聖言生活出來,與信仰整合
1.「團隊的凝聚力」的組員研究目前聖母堂各基基團的狀況,並向堂區教友作出邀請:
下午很榮幸邀請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神學部主任蔡惠民神父蒞臨聖母堂為基基團及教友主持靈 修講座,主題為“我們在這裡真好”。
具體來說,基層基督徒團體〈基基團〉是 一個信仰小團體,團員彼此關懷、互相鼓勵、 分享信仰生活。紅磡聖母堂約有廿多個基基 團,但活躍的只有十多個。每團出席人數參 差,有些只有三、四人,團隊失去了凝聚力。
蔡神父選用瑪竇福音17:1-8,帶領教友思考如何回應天主的召叫。當年耶穌帶著伯多祿、雅 各伯和若望三位門徒在山上,他們親眼看到了耶穌顯聖容後,便建議在那裡搭帳棚停留。我們相 信在信仰旅程中,如果我們能經驗天主的臨在,正如目睹耶穌在光榮中與梅瑟和厄里亞相遇的情 況,相信我們也想停下來,分享這一刻的喜悅。
基基團的成立是為教友提供一個分享和反 省信仰生活的環境。基基團團隊的基本組合是 人數不要太多,團友能經常聚會,熟落交往。 基基團聚會主要有讀經、分享及祈禱三個部 份,主要以生活分享形式進行。聚會中無拘無束,團友們彼此接納,互相包容,理性討論,感性 溝通。希望藉着團體生活,能更有效地幫助團友的信仰成長。
蔡神父指出,我們加入教會是因為經驗了信仰,經驗過基督的臨在。加入了天主教這個生活 的團體,我不是舊日的我,而是基督在我內生活。所以我們要努力去回應天主,讓人看到天主的 臨在。基督徒團體是內聚的,強調多元、合一、同心合意、互相服務、互相豐富、互相補足。加 入基基團,使人更能發現天主。蔡神父同時建議基基團要加強組員間的聯絡,維繫組員間的和諧 及凝聚力,雖然間中會有組員流失也不要放棄。
如教友想有一個徹底的基督徒生活,感覺到團體生活能幫助他的信仰,他當樂意拿出時間參 與基基團聚會。相信在聚會中的分享,可從不同人的經驗中看到天主的臨在。深信在聖經分享 中,對聖言的訊息得到豐盛的了解。每人能多出一分力,積極投入參與團體生活,產生歸屬感, 必能加強團隊的凝聚力。 基於很多不同原因,基基團團友經常流失。我們可考慮邀請其他教友加入,或可合併一些人 數較少的基基團,這可在聚會中能有多些分享,多些得着。對於一些「個體」教友希望感受一些 基基團團體生活,可來參加堂區的基基團聯絡組在每單月舉辦的「靈的聚會」,共同分享基督徒 生活,鞏固我們的信仰。請到聖堂門外的「信仰小團體」壁報板查看下次的「靈的聚會」日期。 歡迎教友參加,無須預先報名。
8
9
青年牧民工作報告(下) 週年報告 2010
過去有主日學的學生及新領洗的教友因種種原因,未有加入善會,甚至乎逐漸淡出堂區。青年牧 民小組給予這群人有凝聚的團體組織。在核心成員的陪同下參與青年活動,能在籌組過程中,學習更 有方向和有系統。
岑順乾弟兄
堂區為青年提供平台,配合青年牧民事工的核心成員與青年同行,有效地召集更多青年參與教會 的活動,不少青年信徒都願意服務堂區,他們各有不同專業,可以在堂區發揮所長。堂區是青年信仰 成長的地方,青年熱心為教友服務,彼此經常作信仰的交流,可令他們留有深刻的印象,美好的回 憶。
藉著天主的引領及聖母瑪利亞的助祐,並 在堂區內各位資深的弟兄姊妹協助下,於2009 年5月重組青年牧民小組,成立的目標是為增加 本堂青年的歸屬感及培養他們的信仰,加強各 青年善會的溝通與合作,培育青年屬靈領袖。 服務對象為主日學畢業的青少年,新領洗教 友,慕道者及堂區現有的青年。小組除積極策 劃各項青少年活動(如青年彌撒、泰澤祈禱、燒 烤、單車聯誼活動及生活營等)外,亦籌備青年 閣,讓青少年有落腳的地方。
未來的目標及工作: 1. 加強神修及靈修活動 a. 青年彌撒 b. 泰澤祈禱 c. 聖經分享 d. 講座(神修) e. 祈禱聚會 2. 培育 a. 青年工作坊 b. 屬靈領袖的訓練 c. 青年牧民課程 d. 避靜及生活營 3. 個人接觸,以生命影響生命,活出基督福 傳的工作
4. 多使用葡萄園 a. 主日上午當值,接觸青少年人 b. 青年合唱團 – 結他班 – 唱歌技巧班 – 拉丁文班 c. 與趣小組 – 曲奇/蛋糕制作 – 甜品制作 d. 堂區通訊及網頁制作,編輯訓練 班 5. 參與教區及鐸區的青少年活動 a. 世界青年節
湯主教為青年閣祝聖時曾經說過:「青年是活力的象徵,希望青年閣能成為吸引青少年人的 平台,令堂區活潑清新,充滿青春氣息。」他又指出近代教宗遵從耶穌的訓誨,強調「容孩近 我」,足見教會重視青年。 為了協助青年信徒的成長,青年牧民小組有28位核心成員,負責定期會議策劃及舉辦青年彌 撒、泰澤祈禱、避靜、生活營、單車、足球、燒烤、生日會及時節的慶祝會等,以提升青少年對 堂區的歸屬感。
過往一年青年牧民小組曾籌備,策劃及舉辦下列活動和課程:
10
活動:
培育:
協助及參與堂區活動:
1. 青年彌撒 2. 泰澤祈禱 3. 避靜 4. 生活營 5. 參觀聖神修院及晚課 6. 愛心活動,探訪安老院 7. 足球、單車、燒烤、自 助晚餐等聯誼活動 8. 青年閣(葡萄園)管理小組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 – 3G青年牧民訓練 –青年牧民訓練課程 –青年牧民工作坊 –青年牧民講座 –世界青年節活動
1. 2. 3. 4. 5. 6.
主日學青少年組活動 50週年慶祝活動 報佳音 聖母像出遊 拜苦路善工 堂區籌款
11
善別服務培育課程 在9月5日及9月12日紅磡聖母堂開辦了一個善別服務培育課程,課程由香港天主教善別牧民 協會主辦,西南九龍總鐸區協辦,馮仕宗執事解答問題,核心組組員分享經驗及示範。出席的教 友約200多人,透過這個課程,使新善別組會員及教友們暸解到善別服務意義,最重要是掌握了 實務經驗。 在上述兩日的課程中,詳細講解了善別小組成員的服務範圍,由最初與主家家屬溝通,了解 他們的情況到守靈祈禱、入殮及出殯祈禱、辭靈禮、火葬禮、土葬禮、骨灰/遺骨安放禮、小組成 員均有深入的認識。 除了上述的多項禮儀外,小組成員要注意儀表,要端莊得體,衣著宜素色,不能穿著牛仔 褲、露背裝、波鞋等,要知道注意儀表就是尊重天主、尊重亡者,對整個禮儀表示誠心誠意。 天主教善別牧民協會歡迎所有堂區有興趣服務的教友參加。
12
13
十月堂區通訊 教友捐款:HKD419.00 德肋撒:HKD200.00 雲棣煇:HKD500.00 Francis Chu:HKD500.00 請為已亡教友祈禱 胡佩珍、劉錫高、麥慧良 請為十一月結婚的教友祈禱 歐陽慧敏、楊文鎮
紅磡聖母堂 二0一0年七月財政報告 收入
長者免費剪髮 9月16日(星期四)下午2時至4時髮型師義工Law Chan親臨聖堂為長 者剪髮,當日有4位長者參與,非常滿意。 9月30日除Law Chan外,還增加兩位髮型師加入支持這項有意義 的活動,馬神父亦親身體驗,當日有8位長者剪髮,十分滿意,場面 溫馨。
支出
主日捐獻
$121,126.50 司鐸膳費
$7,217.50
捐贈收入
$14,000.00 司鐸津貼
$5,500.00
已奉獻彌撒之獻儀
$20,285.00 強積金僱主供款
$4,767.96
售賣公教報及聖物收入
$5,213.00 司鐸醫藥費
資助電費收入
$1,704.00 修女津貼
$420.00 $10,000.00
資助堂區通訊收入
$898.00 職工醫藥費
$235.00
簽發領洗紙收入
$320.00 職工薪金
5月及6月活動相片收入
$669.00 主日協助堂區工作之神父謝金
$48,135.00
交通費
$9,177.50
電費
$15,628.00
水費/電話費/煤氣費
$970.00
文具/郵費/印刷
$183.10
禮儀用品及聖物部
$11,292.40
維修保養
$15,660.00
維修保養 (普愛學校)
$29,500.00
報紙費/雜誌費
$221.00
堂區通訊(七月)
$2,896.00
垃圾費
$700.00
護衛員當值費用(六月)
$1,200.00
50張膠疊櫈
$4,500.00
5月及6月活動晒相費用
$380.80
雜項支出
14
總收入
$164,215.50
虧 損
$25,262.76
總 額
$189,478.26
$6,500.00
$14,394.00 總支出
$189,478.26
總 額
$189,478.26
15
St. Mary's Church 5 Dyer Avenue, Hung Hom, Kowloon, Hong Kong. Tel.:2764 0101 Fax.:2774 4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