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
洗
者
心
聲
馬神父:
敬愛的馬神父: 我與太太是於1960年在聖德肋撒教堂奉行 天主教儀式結婚,因太太是天主教徒在婚後之 貳年,曾參加過慕道班,只因當時我要負擔家 庭開支,工作時間是由早上十時至晚上十一時 才下班,回家後已近子夜,每月只得一天假 期,如此做了30餘年,所以我放棄了慕道班 (其實只上了約三次)。到近年在1998年退休 後,只做散工,才發覺香港是很大,很多地方 從未到過,醒覺人生是多麼風采。 得到太太的推薦,參加了陳太的慕道班才 認識天主教,以前我只在聖誕子夜彌撒才去聖 堂,現在每星期日都同妻子女兒一齊到聖堂望 彌撒。都是上慕道班後改變了我的人生觀,今 後會多認識教會。 祝神父安康! 慕道者 陳德智上
您好!本人余少山於一九九四年六月 二十六日在加拿大北約恩典福音堂受浸成為基 督徒,而回港後没有找到間固定教會直到二零 一零年,因我太太麥紀因的天主教徒婆婆離世 後,有機會接觸到聖母堂的善別小組和堂區秘 書Josephine小姐,經Josephine推薦下,我和 太太便參加了堂區舉辦由Cecilia Sin指導為 期一年半的慕道班,當中認識了很多天主教信 仰,而最重要的是基督教和天主教大家都是信 同一個天主。感謝天主,我太太在今個復活節 已成為了天主教徒而我也經常跟她一起去彌 撒,而每次我都看到太太領聖體後的喜悅。在 慕道班,我認識了在天主教領聖體的重要性, 基督的體血會使教徒與主共融和領聖體會加強 我們與基督之愛的連繫,領此聖事亦強化我們 與教會即基督奧體之間的合一,但因我不是天 主教徒所以每次去彌撒時都不能領聖體,故此 我希望能夠轉會成為天主教徒,希望馬神父能 指示。 天主保祐! 余少山敬上
尊敬的馬神父: 雖然我自小都在天主教學校讀書,但是並沒有真正去了解天主教的真理。直至近年丈夫及女兒 都已成為了基督徒後,我在家裡亦感覺到有一股力量推動我去認識天主和福音,所以我也加入了本 區聖母堂的慕道班。在此,我感謝天主給我這個寶貴機會去了解及跟隨祂。 不經不覺我加入這個慕道班已過了一年多。在這期間我認知了不少有關聖經的內容及天主的信 息,在每星期的慕道班上我都感到有一種不能形容的平静和充實,很有得着,認識許多同學及很欣 賞導師的教導。聖母堂內的神職人員及主内的弟兄姊妺們都充份表現出主的愛心及包容,這令我非 常感動。我個人亦有所轉變,例如:學會了怎樣寛恕他人及接受不同的意見,凡事是沒有絕對的。 當我成為了基督徒後,我會主動向親人及朋友們宣揚天主的福音,希望能藉此小小的力量去影 響他人成為天主的兒女,這樣世界就會變得更美好。 此致 張桂英 (Joan)
4
神父你好: 現在我想談談我是如何接觸到天主教和聖經 的。起初,我的太太參加了慕道班學習,感觸頗 深,於是幾乎每天都跟我講她的心得,我也受到 了很多的啟發。後來,我太太讓我也試一下,看 看是不是有些共鳴。雖然我還有些排斥,但是還 是來到了慕道班聽了第一次課。坦白講,我是老 師,現在在大學教書。以前,總覺得宗教信仰不 可信,因為感覺很多東西與科學相違背,我是相 信科學的,怎麽能夠也相信宗教呢?於是,我的 第一堂慕道班的課,我是帶著很多問號去的。 慕道班的老師非常的貼心,在上完幾節課 後,我課後問了她一些問題,她都耐心的回答 我,讓我獲益良多,很多事情有了從另外一個角 度考慮的想法,這讓我的心態平靜了很多,也逐 漸的進入了信仰的世界,與天父靠得越來越近。 比如,我覺得,耶穌復活是受了很多的苦難的,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中難道會是一番平靜順利的 嗎?我覺得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是萬事成功的一 個基礎。 後來,隨著我參加慕道班越來越多,我漸漸 地覺得自己已經是個教徒了。我也很喜歡每星期 一晚的時間,大家可以聽道理,可以分享自己體 會的經驗。雖然我平時工作很忙,時間很緊,但 是還是堅持返慕道班。這麽長時間堅持下來,我 自己其實都沒有想到。我想,這就是天主的力 量,和聖神在我身上的體現吧。
現在的我,很感恩,萬事都會祈禱,心態很 平靜。首先,我感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吃 有穿,有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有善解人意的家 人,可愛的孩子,這些都是上天所賜。朋友之間 互相幫助的感覺也很好,比如,慕道班聽道理的 幾位同學當聽到我們的BB女出世後需要小衣服, 都把自己家裏的沒用過的,或者剛剛用過不長時 間的小衣服拿過來給我們,我和太太感到了無比 的溫暖。有信仰真好,不是好在這些物質上的得 到,而是好在感受到和諧融洽的社會群體。 我現在也會不停的祈禱反省。我會祈禱今天 的得到,也會祈禱天父垂憐,給我機會讓我不停 的改正提高自己。遇到與社會上的人,同事, 朋友的爭執,我也會心態平靜地反省。以前,我 會很生氣,尤其是覺得別人自私,犯了錯誤的時 候。但是,現在的我,會平靜的覺得,天父會有 自己的安排,我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就會 離天父很近的。平時,返工放工,在巴士上,我 有時間會想一想最近發生的事情,會想到十誡, 真福八端,十童女的故事,很多很多,這些都有 利於我對最近的事情進行總結。 總之,在接近領洗的日子裏,我希望神父可 以考慮我,考驗我,讓我更好的在這個團體裏面 生活、工作和學習。 此致 敬禮 徐景
親愛的馬神父: 感謝主,賜給我一個跟隨聖堂學習主的道理 的機會,這是一份恩賜。 中學階段的我一直在基督教學校讀書,但從 來沒有認真去看待信仰這個問題,當時在我心目 中這只是一門學科。感謝何偉才弟兄帶我來到這 裡 – 2010年的子夜彌撒,聖堂的氣氛令我感到 平靜也令我感到平安。這是聖神給我的召喚嗎? 從此以後,除了不在港的日子,我幾乎沒有缺席 過每一個主日彌撒。在此也感謝花地瑪聖母聖詠 團的弟兄姊妹們,給予我加入她們的團體,使得 我有機會了解更多教會的事情,也有機會在不同 場合為教會服務。 在這接近2年多的日子中,完全感受到聖堂的 融和氣氛,感覺像是回到家裡一樣,亦體會到大 家一同尋找信主道路的決心。我們總會有軟弱的
時候,但我深信要用信德去克服;我們總會有 跌倒挫敗的時候,唯有天主才會包容和寬恕我們 的罪,藉著禱告與聖經讓我感到衪的存在。我明 白衪的大能,無私愛的精神,我知道要讓信、 望、愛三德延續下去。 也感謝甘先生在這一年半為我們奔波勞碌的 教導,甘先生在慕道班一開始時便說,信主的道 路不是容易走的。我明白,但為著跟隨主的路, 我願意繼續學習,望以聖言作我生活的格律,進 而以我的言行使更多的人接受主。為此,我懇求 神父恩許我領受聖洗,成為信主大家庭中的一 員。更求主接納我,賜我勇氣摒除以往的惡習, 得享平安和喜樂。 慕道者 陳佩珊 Natalie Chan
5
候
洗
者
心
聲 (續)
馬神父,你好! 我叫阿煲,是一位慕道者。 從媽媽的口中得知,我的牙牙學語小時候已經是一個自我不求人的男仔頭,至長大後 進入社會還老是堅持這好勝倔強的性格。縱然從幼稚園開始接觸基督教的耶穌、小學回教 的穆罕默德、中學佛教的釋迦牟尼,這也沒有多大的感受體會,直至2011那年...! 那年婚姻失敗了,一直處於低陷的情緒中!姐姐一家三口剛好在這年領洗皈依天主, 從這刻開始對天主有所初步接觸了。雖然如此,那時候還是堅信自己的信念人定勝天,自 己的心意只有自己最清楚了解,只需向自己交代託付日後的路如何走,總認為咬緊牙關一 切惡劣事情總會過去。 後來,與前夫的分居期開始了,於是走進了姐姐一家三口的世界裡。他們每個星期天 也必到聖堂參加主日感恩祭,姨甥女是一個7歲的小女孩,也享受著每個星期天的主日 學,閒時會與我分享聖經的故事。記得一次,早上起來姨甥女坐在沙發上很焦慮地哭著, 原因是第一次參加學校旅行,卻遇上牙齒突然鬆脫,快將掉下來不知如何是好,幸好經她 的媽媽提醒她向天父祈禱,告訴她天父會為她安排好的,然後開開心心旅行去了。後來, 在整天的學校旅行中牙齒也沒有脫落,當然,我們清楚知道不會是什麼神跡發生,而是讓 我驚訝到小小的姨甥女可如此虔誠的,願意將自己交托天父...! 自從與姐姐一家生活後,從眼睛看到的、體會的就更多了,姨甥女遇上功課上的難 題,會向天父祈禱給她智慧,得悉朋友同學仔病了,亦會祈求天父讓她們快些痊癒,而我 的姐姐、姐夫亦會從多方面以身教方式,去教育、感染身邊的兒女、弟妹及朋友,他們這 一切善良忠誠的心,就讓我對天主產生好奇了。 在一次機緣巧合的情況下,讓我認識了一位虔誠的基督徒朋友,他邀請我參加那年的 迎新主日感恩祭,還記得那次走進的是「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感恩祭音樂響起了,聽 罷...眼淚不自覺地滲出來了,還清楚記得是既感動又親切熟悉的感受,後來從慕道班領 悟到原來這就是天主對我的召叫! 馬神父!我加入了慕道班已一年四個多月,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第一堂,老師問我們各 同學來參加慕道班有否想過可要付出什麼,大部分同學的答案是時間,而我想了一想後的 答案是心靈,當時只想著我可以付出的就是心靈託付於天父,希望得到天主的指引,引領 我如何克服面對日後的生活。終於經過一年多的時間,老師經常鼓勵我們祈禱,要感恩珍 惜一切,今天想跟你們說,我得到了!得到了天主對我的恩寵,我已經從困局走出來了, 重新鼓起勇氣過新生活,而這股勇氣就是從慕道班老師每堂細說的耶穌事跡、聖經故事及 老師同學的寶貴分享慢慢領悟儲起來。當然,我明白到單憑這短短一年半時間是實在無法 理解聖經全部內容,所以我希望能夠皈依天主後,更加可以加強自己的信德,花再多的時 間去了解貫通聖經的內容及道理,成聖自己,聖化他人!
6
甄選禮
甄選禮
候洗者避靜
候洗者避靜
入門聖事
入門聖事
迎新日
迎新日
7
101 慕道聚會
黎夏萍
「傳揚福音還要有駕馭網絡上新語言的能力。福傳結出碩果,人須記得感動人心是依持天主 聖言的力量 ,而非純粹自己的努力,人應信賴這是天主在工作而非人力所能控制。信徒透 過社交網絡,邀請其他 人參加信仰團體、宗教聚會及朝聖團這些為信仰歷程上很重要的元 素。」
( 教宗本篤十六世於 24.1.2013 世界傳播節文告部份內容 )
4 月 19 日星期五晚,在聖堂新禮堂舉行 的 "101 慕道聚會 ", 已是我第二次參加了, 由於兩年前即第一次是以參加者身份出席教 友總會所舉辦的聚會,而今次卻是以籌備工 作人員身份出席自己堂區舉辦的活動,兩次 聚會的流程大致相同,但兩晚自己的心境和 得著卻不一樣呢!
由於今 年在聖堂參與的善會工作和彌撒 基本上在每週的星期六進行,已很少機會在 星期日返聖堂了,所以亦難得碰到其他善會 的弟兄姊妹。感謝天主,讓我今次透過參加 慕道聚會的籌備活動,能有機會跟 " 久違 " 了的弟兄姊妹一起工作,雖然大家來自不同 的善會,但是大家目標一致,眾志成城,不
8
計較成敗,只求一起服務天主,將天主的愛 傳揚開去,令我對堂區又多了一份投入感和 歸屬感。
今次的 101 慕道聚會是紅磡聖母堂第三次舉 辦,主題是【伴你同行】,晚餐過後,大會 安排了大家一起欣賞《和姐》電影,此電影 由真人真事改編,劇情十足是《桃姐》電影 的四、五十年代版本,由籌備到慕道會當晚, 我共看了兩次,我絕對被它濃濃的 " 人間有
情 " 劇情打動了,每次一路看,鼻子都酸酸 的,淚水都忍不住流了下來……。 當晚電影欣賞過後,有歌詠、小組討論、 信仰信箱和大組分享,在馬神父和麥神父的 祝福後,慕道聚會完滿地結束了。感謝天主, 今次的慕道聚會連工作人員、教友、慕道者 和非教友,共有一百六十多人。 我不奢望單一次的 "101 慕道聚會 " 會 為任何人帶來奇蹟,但我卻期望每一次的 "101 慕道聚會 " 都能為不同的工作人員、教 友和非教友,帶來不同的感受和得著,令他 們都有一個跟主相遇的美好經驗和回憶。
9
基基團神樂 莊宗澤神父的分享: 入靜口訣: 我心靈舒暢 我依偎祢懷 我憩息您內 我返本歸源
神態從容 猶如孩童 祢在我中 與祢相通
I am free and calm, I lean on You like a child, Resting in You and You in me, In communion with You and one with You. 輕聲用心重複地唱:“阿爸,父啊﹗” 唱時身體吸入聖神之靈氣,輸出內心的憂鬱與不 快,漸漸感到心中舒暢平和。
修和悔改: 我從哪裡跌了下來, 失去了最初的愛德; 我要向袮認罪悔改, 重拾昔日的愛心。
真人真事分享: 英國詩人 John 剛畢業,打算返回家鄉與一 直在等待他的未婚妻結婚。某天,他剛起床,發 現自己看不見東西。經醫生檢查後,証實是視網 膜脫落而導致失明。他便寫信把這壞消息告訴未 婚妻。 未幾,接到未婚妻的回信說:家鄉的親友 已在籌備婚禮,但她反覆思量,覺得不能接受 John 現在的狀況。John 收信後,覺得前途黑暗 無助,連心愛的未婚妻也離他而去,萬念俱灰, 便打算到藥房買安眠藥輕生。 在途中,碰到一個跛腳的小孩,John 便問 他說:「世界上那一位最愛你呢?」小孩回答 說:「除了爸爸外,在天的大父最愛我。」John 聽到小孩的回答,便想起自己也是天父的兒女; 但是,自己早已忘掉了天主。小孩的一句話,使 John 豁然大悟,知道天主由始至終都沒有離開 過他,天主的愛才是永恆不變的,而且天主不會 放棄他。於是他便打消自殺的念頭,專心寫詩。 他倚靠著天主仁愛的大能,寫出由心而發的優美 詩篇。 莊宗澤神父以這個真人真事的故事,再次提 醒我們對天主的愛是恆久不變,不論我們在順境 或逆境,祂都會陪伴著我們。我們只需要全心、 全意、全靈地愛祂,倚靠祂便可以了。
10
院朝聖花絮
梁潔瑩(聖言宣讀會、堂區議會幹事)筆錄
會長感謝: 稍事休息後,相信大家都回復精神和體力。今次朝聖活動可算是完滿成功了。感謝大家的辛 勞貢獻,合力照顧全體的安全和需要。我從各方面收到對整個活動及團隊的正面讚賞,相信大家 也收集了一些參加者的意見。請大家也寫幾句感受,連同一些相片,在堂區通訊中與堂區的兄弟 姊妹分享這次朝聖的得著。謝謝!
感受: 基基團核心組成員何慧儀感受: 今次舉辦神樂院的朝聖活動很有意義。在會長的安排下,教友都分了三組,分別是:參與感 恩祭、在聖母庭內頌唸玫瑰經、及由山腳開始拜苦路到目的地。教友們以各自的喜好選擇其中一 項。我負責帶領拜苦路一組,一行大約有二、三十人,感恩各人都十分投入參與。在我而言,一 邊讀經文,唱短頌,一邊行山,已經十分吃力。令我聯想起主耶穌背負著沉重的十字架,戴著刺 冠,更全身佈滿傷痕,在凹凸不平的山路上爬行,我這一段路程,又算什麼呢?這次的確是一個 很好的默想機會,令我感受到耶穌為我們贖罪而捨命犧牲的大愛。 「主耶穌,仰仗你所受的苦難,求你垂憐我們。」 李月卿感受: 今次的朝聖活動,全賴天主的照顧,在聖神帶領下得以順利完成,大致獲得好評,實值得為 所有工作人員鼓掌。 張明珠感受: 多謝Mary會長帶領,我們核心組群策群力,才做到最好。大家好像一家人,團結分工合作。 我們要繼續努力加油﹗ 基基團組員感受: 雖然我們暫時人數少,但做事時十分用心,我很喜歡那種共融的氣氛,多謝會長、副會長及 各位好兄弟姊妹。謝謝主的帶領。
11
還記得當時堂區裝修及明愛重建受 到不少阻滯,我們不但要將計劃延遲還要 將部份內容修改,關社組於 2012 年得到 神父批准,神父願意開放他部份宿舍天台 給我們作天台種植 – 天台菜圃。 子 茄 首
茄 蕃
12
先我們成立了一個以關社為主的 天 台 種 植 核 心 組, 成 員 現 有 4 位, 我 們 更 邀 請 聖 若瑟會作為日常 支 援, 主 要 給蔬菜每天 淋 水, 憑 我們有限種 植經驗及幾小 時種 菜速成班,我們於 2012 年 9 月開始了天台種植 - 種 植時令蔬菜。 菜 日本白
油
幾年前當聖母堂仍在裝修及明愛重建時 候,關社組便籌謀在堂區生活中實踐環 保,當時初步想法是一個長幼合作計 劃,從主日學、堂區年長及退休教友 為主之善會共同參與;目的是讓主日 學學生從實踐中體驗植物生長過程, 從而認識食物由來,繼而教懂他們珍 惜食物,透過親身實踐達到推廣環保生 活;另一組我們揀選對象群是堂區年長及退 休教友為主之善會,我們認為他們可能會有較豐 富的園 藝經驗,而且他們比較有較多 空 餘 時 間 去 發 展 興 趣。 盆栽種植正是可考慮 的興趣之一,他們從 中可體驗綠色環保 生活又可綠化堂 區, 當 時 我 們 考慮地點是明 愛地下。
白
蘿
蔔
麥
菜
聖母堂天台菜圃
最初運作模式是以小規模為主,意 思是蔬菜種類只限於一兩品種,盆 數以五六盆為主,為符合環保原 則,我們堅持用廢棄容具作種植 盆;例如﹕教友棄用的大型塑膠 箱、抽屜或拾 街上棄用 大發泡 膠 箱等, 我們利 用神父現有天台 資源作為種植工 具, 我 們 又 購 買 了泥土及種子便開 紅 始種植。 菜
頭
蔬菜生長期 比 較 短, 所以我們種過品種也有幾種,包括 有﹕莧菜、油麥菜、日本白菜、 白菜、芥蘭、椰菜花、薯仔、蕃 茄、紅菜頭及白蘿蔔等。以我們 有限的種植經驗,蔬菜收成初期 不太理想,但我們不斷從失敗中 學習並得到幾位 熱心教 友及非教 友 幫 手, 我 們種植品 種及收成已漸 漸 提 昇, 最 近 有 過 一次比較多品種收 成,效果比我們 薯 先前有所進步。
仔
神父宿舍天台菜圃; 我們認為 仍有很多發展空間,關社組只是在這 活動中作推動者,我們期望有更多教 友及非教友參與,成為推動綠色生活 使者,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天台菜圃運 作或有興趣參與,請聯絡堂區秘書,我 們會儘快與你聯絡。
青年牧民小組大澳靈修日
春天到來,又是戶外郊遊的好季節。青年牧 民小組今次靈修活動,特別選了在大自然舉行, 地點為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大澳。
本次路線平緩易走,由東涌起步至大澳, 沿海岸線而行,多個淺灘風光美麗,紅樹處處, 還能容易一睹多種蝴蝶於叢林間起舞,全程目 不暇給。我們特別選了中途一個村落士多坐下, 聽著海風,品嘗著地道海帶綠豆沙、洛神花茶跟 招牌餐蛋麵,進行我們本月的靈修活動。 感謝天主,在多日雨天的情況下,依然讓我 們能夠在不錯的天氣下完成行程。大家都抱著 喜悅的心情到達大澳,吃過著名的大澳小吃後, 結束是日充滿大自然氣息的活動,亦歡迎大家參 加我們日後的活動。
13
五月份堂區通訊 ~ 感恩與代禱 ~ 請為在聖三主日 (5 月 25 日 ) 領受堅振聖事的主日學學生祈禱: 陳樂熹、陳永禧、梅國基、黃國基、區樂謙、盧穎芯、黃漫恩、陳柏燊、雷浩宏、黃希琳 請為在耶穌聖體聖血節 (6 月 1 日 ) 領受聖體聖事的主日學學生祈禱: 莫楚詩、譚懿文、江惠德、劉雪琳、黃洛堯、黃思皓、歐陽曦晴、梁海琳、戴弘軒、 葉澔昕、林靖玥、鄭昊一、黃漫諾、鄧詩穎、洪楚詠、盧梓悠、王頌恩、胡傑宬、 冼曉澄、林灝明、林灝光
請為已亡的教友祈禱
教友捐款 德肋撒 梁太 Lai's family
陳江琦、區綺雯
HKD HKD HKD HKD
304.00 200.00 500.00 300.00
請為在本堂結婚的教友祈禱 周浩智、林愷燕 劉昭勁、連頴妍
紅磡聖母堂 二零一三年二月財政報告 收入
支出
主日捐獻
$130,999.30
司鐸膳費
$8,467.90
捐贈收入
$20,420.00
司鐸津貼
$12,000.00
禮儀收入
$2,400.00
已奉獻彌撒之獻儀
$21,587.00
司鐸醫藥費
$760.00
修女津貼
售賣公教報及聖物收入
$5,363.00
職工醫藥費
資助電費收入
$2,256.00
職工薪金
資助堂區通訊收入
$1,847.00
主日協助堂區工作之神父謝金
簽發領洗紙收入
$290.00
交通費
嬰兒領洗相片
$270.00
差餉/地稅
$10,500.00 $45.00 $54,856.00 $3,700.00 $11,325.00 $1,891.00
電費
$11,370.00
水費/電話費/煤氣費
$1,247.50
保險費
$2,600.00
文具/郵費/印刷
$1,036.90
禮儀用品及聖物部
$19,741.90
維修保養
$3,120.00
報紙費/雜誌費
$256.00
堂區通訊 (02/2013)
$2,821.00
護衛員當值費用(01/2013)
$1,920.00
新禮堂及升降機清潔費用
$4,800.00
明愛課室清潔費用
$1,800.00
借明愛課室費用
$4,500.00
嬰兒領洗相片費用
總收入
總 額
14
$185,432.30
$185,432.30
$110.00
農曆新年年花
$8,964.00
雜項支出
$4,552.90
總支出
$172,385.10
盈 餘
$13,047.20
總 額
$185,432.30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