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都市再生前進基地計畫緣起 「都市猶如生命的有機體,會隨著時間向度,而有生老病死演變。而都市更 新的過程則為一個生命循環之週期,為環境重新進行生命定位。」 都市更新的推動,常藉由一連串發生的議題不斷地討論,創造更多都市型 態與可能,惟更新之時程較為漫長,但仍可透過舊有空間轉換的過程,創 造公私有合作之模式與更多的可能,讓土地發展之模式朝向更多元化之方 向發展,不乏於地方環境改善等議題,也包含強化地方文化特色以及帶動 關聯產業等功能等。 這些改變對城市的發展來說,雖僅都市再生其中一個環節,並不是永久 性的推動方式,而是階段性的任務,但面對臺北市所面臨的內外部環境問 題,打造臺北城市競爭力,啟動都市再生。實應有整合、再結構與前進地方 的再生工作場域,以能激發地區發展與再生,在前述相關的目標下,爰提出 都市再生前進基地的概念。
「都市再生不只是拆除後重建,不只是實質環境改善,不只是解決城市過 去問題;都市再生提供一個走向未來的整合力、競爭力。」 URS 都市再生前進計畫只是政府提供地方點點創意的火種,以臨時、 示範的模式引進都市再生,再由民間燎原的活力,提昇台北競爭力。 為鼓勵民間公益性團體積極投入都市再生相關活動議題及有效活化再利用 都市老舊社區空間及都市更新地區重建前之閒置房地,便於找尋及提升都 市內部自行再生轉型的力量,爰提出本行動計畫。 過去都市發展往往在追趕城市快速都市化的環境衝擊,而忽略環境、經濟 共生的現實。為此,臺北市政府致力於在城市推動產業群聚,希望藉由空 間的群聚,形成完整的產業生態鏈,營造產業發展的優勢。於是,在臺北 市,我們已經有科學園區、婚紗街、家具街、金融中心、購物中心、文化園 區等。產業的群聚為臺北市奠定強大的競爭實力。 在今日,我們需要新的城市經濟力,作為提升城市競爭力。因此,我們要啟 動改變,我們需要另類空間群聚。而都市再生對於建築物本體而言,也不只 有全部拆除而後重建的模式。活化改建前的建物再利用,亦是賦予舊建築 物再生的可能,並創造新的都市改造價值觀,創新制度與修訂相關法令等。 同時更是為民間產業與地方經濟發展創造更多元的選擇。我們需要的是活 化都市原有的土地與空間,不斷注入創意,活化並升級地方產業,轉化地方 體質,提升城市競爭力,皆為我們生生不息朝向都市再生發展之未來任務。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2
03
都市再生前進基地
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 URS
URS = Yours 你的,我的,大家的 一 個城市的生命力,需要活水般不斷的注入文化創意灌溉滋養。摩天大樓的 高度、經濟建設的發展程度就如同城市的表象,或許會隨著年齡而改變、衰 老,但城市內心卻會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更顯風韻。都市再生前進基地(以下簡 稱 URS)正是為了讓舊社區注入新文化活水而誕生。在台北,目前預計有七座
URS 概念基地將在台北的各個角落生根發芽,茁壯成既可為城市製造創意氧 氣,又可美化城市文化景觀的大樹。
台北市七個 URS 概念基地 編號
URS 127 URS 27 URS 21 URS 13
名稱
Design Gallery 大稻埕都市再生工作坊 Grand Green 華山大草原 Creative Incubator 都市創意產業育成基地 Revived Vanguard 南港都市再生前進基地
地點
迪化街一段 127 號
林森北路 27 號
民生東路1段 21號 菸酒公賣局中山配銷處
URS 以「再生」為主軸,有別於先破壞再建立的
這些年的努力讓不少人深深感覺到「台北變美
重建模式,URS 將計畫在舊的輪廓中加入新的概
了」!但都市更新不僅僅是硬 體基礎建設的推
念。 這些舊空間都曾經歷過繁榮的景象,也曾是
動,而應該要使其得以永續發展,因此「都市再
許多老台北人依靠著的生活重心,卻隨著無情時
生」概念應運而生。都市再生的概念包含了創新、
光的腳步而漸漸破舊荒廢,成為城市裡最不起
開發導向、公私合夥、整合、生態永續等多方面
眼的角落。如今,四周高樓 林立,人們漸漸遺忘
向的整合,透過城市的軟創新實力,產出更豐富
了它們,它們也彷彿成為了影響城市發展與美觀
多元的城市記憶。而 URS 就是要透過都市更新再
的絆腳石。因此,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於2010 年開
生,將更多元、更具活力的創意讓市民共享。
啟了URS 推動計畫,由政府單位提供地點,鼓勵 民間單位進駐,讓民間單位得以自由展現創新力
URS 的讀音等同於「yours」 (你們的) ,凸顯出
南港路二段
量,將文化創意的種子埋進這些老舊街廓中。並
URS 的精神──將空間開放給每個對於城市充
原公賣局瓶蓋工廠
將結合台北市文化局之「台北文創群聚推動計
滿熱情的人。我們將以再生基地為中心點,把創
URS 89-6
Regeneration Plant 都市跨領域交流中心
中華路一段 89 之 6 號
URS 155
Académie Urbaine 大稻埕城市書院
迪化街155 號
URS 44
History House 大稻埕故事工坊
迪化街一段 44 號
畫」 ,推動台北文化創意產業的雙 L 軸帶,依據
意因子漸漸擴散到社區周邊,進而再擴散到整個
每個地區的特性規畫不同型式的文創群聚區,打
城市,讓台北城不僅僅擁有現代化的外表,也成
造傳統、人文、創意、次文化等創意街區,藉由
為蘊含文化創意的心靈之都。
群聚效應與產業的帶動,將台北建構成一個創意 城市。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Village Taipei 是一個發佈 URS- 都市再生前進基 地相關訊息的入口網站,是屬於大家的有機發聲
04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一直以來致力於改善老舊街
體。藉由這個網站,我們將與關心城市空間的你
區環境、引入產業活動等都市更新發展策略,
互通消息。 05
新熱點 台北文化
關於 URS 21 中山配銷所
URS21中山配銷處位於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民生東路一段東側的街廓。建立於 1930年代,全盛時期共計有如香菸、食鹽等八項專賣品。光復後,隨著專賣品業 務範圍的逐漸縮減,直到1968年,樟腦專賣業務終止,公賣局專賣品只剩下菸、 酒兩項,並集產、運、銷於一身,以供應社會大眾對於菸酒的需求,中山配銷處 正是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的潮流中誕生。一做,就是七十個年頭。1999 URS 21 Creative Incubator
探訪 URS 創意聚落
台北市民生東路1段 21號 菸酒公賣局中山配銷處
年,台灣精省,廢止了長達百年的專賣制度,中山配銷處也吹起了熄 燈號,並且沉睡至今。閒置的土地逐漸聚集了髒亂 ,基地面積佔有 1255坪的中山配銷處,擁有廣大的空間,卻沒有了過往的繁盛景象。
2010年,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提出了「都市再生前進基地推動計畫」 ,將URS21中 山配銷處做為都市再生概念基地之一,開始進行基地內所留存的現代主義式倉 庫與車房建築之整修工程,並於年初與台灣建築雜誌社舉辦「菸酒公賣局中山配
URS 21 URS 127 URS 13 URS 27
URS 89-6 URS 44 URS 155
銷處再 利用創意工作坊」 ,聚集專家學者一起研討創意並且可行的空間使用方案。 如今,將以中山配銷處出發,往南延伸至捷運中山站,往北延伸至捷運圓山站周 邊,打造「中山配銷處周邊創意街區」 。順著歷史的軌跡,在保留街廓風貌的前提 下,為老建築注入創新的文化活水,如此新舊融合的文化展現將成為中山配銷處 新生的種籽,搖身一變成為深具魅力的創意新地標。 07
BAD MAZE 顏忠賢的壞迷宮 改寫這座廢棄空間的地誌學, 將這個房子老的荒蕪重新打量成 以壞以迷為榮的「壞迷宮」的新的荒蕪。 回顧前一陣子顏忠賢老師帶領著幾個實踐的學生,在 URS21中山配銷處進 行為期近一個月的空間創作,雖然開放時間只有短短的一天,但這個具有 戲劇性張力的 大型 作品還是在這棟待更新的配銷處裡,留下了鮮明的記 憶。他將帶著點滄桑、帶著點破敗的老舊建築隱喻為壞迷宮,讓觀著在游 移其中感染一種異質入侵的氛圍。 說來有趣,一棟長久被鐵籬圍起的舊建物,現今似 乎住著更匪夷所思的三眼老虎了。 引述顏老師自我的一段作品詮釋: 用登黃鶴樓或岳陽樓記般的到此一遊的文人墨客留 字式的閑情逸致, 用在廢墟裡的塗鴉的生猛有力, 用達文西密碼般在建築中找符號 找機關找字推理的好玩懸念, 用古代園林裡亭台樓閣都用書法寫匾入聯般提詞的 詩情畫意、 、 、 、 這作品將選擇在這建築的角落來用毛筆寫字畫畫, 畫空咄咄又神秘兮兮的丈量並改寫這座廢棄空間的 地誌學,將這個房子老的荒蕪重新打量成 以壞以迷為榮的「壞迷宮」的新的荒蕪。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8
09
關於 URS 127 公店
Archi Rock 音牆/ 聆聽建築的聲線
Design Gallery
看似陳舊古老的靈魂, 卻是一個發生著無限可能的地方
URS 127 Design Gallery
尋找長型街屋裡的神秘 Rocker 感受音樂穿牆的空間張力
台北市迪化街一段127 號
歌德曾說: 「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音樂是流動的建築」 。音樂與 建築之間究竟有甚麼關連?「Archi-Rock 音牆 / 聆聽建築的聲 線」將看似深奧的哲學思考,轉化為結合音樂、藝術、設計與建 築的熱鬧饗宴,由 archicake 策劃的建築與音樂聯展,在都市再 生前進基地 -URS127,迪化街 127公店給你最直接的視聽洗禮! 「archi-Rock 音牆」的發想起點,來自於近年多項與音樂相關的公 共建設計畫。隨著音樂產業推波助瀾所誕 「URS127 公店」是北市首宗對外開放的街屋。此處原是當地 77 棟歷史性建物
生的建築,在台灣正以全新的姿態進駐 城
之一,由所有權人許傳勝等 7人捐贈整修,保留原有風貌,留設開放空間,供
市,影響著都市的文化與人民的生活。當
社區及公眾公益使用。北市有超過 7 成以上老舊建築物,拆除重建只是其中一
音樂介入空間之時,我們如何用更獨特多
項選擇,如何賦予舊建築物再生的可能,則是重點。都市更新處提出「台北市
元的角度觀察城市與建築?音樂、建築與
都市再生前進基地推動計畫 (Urban Regeneration Station)」 ,希望藉由公有房地提
都市環境,三者的交互關係,便成為此 次 「archi-Rock 音牆」嘗試思考的有趣議題!
供公益使用,活化歷史建物,讓都市再生,迪化街 127 號即是計畫中一環。 去年 10 月 23 日,淡江大學建築學系取得迪化街 1 段 127 號建物使用權,並設
橫 跨 音樂、 藝 術、 設計與 建 築 的「archi-
置育成中心。計畫主持人,建築系主任吳光庭說, 「URS127 公店」打通迪化街
,邀請到各領域中的佼佼者共襄 Rock 音牆」
及民樂街,民眾可自由穿越,讓人潮流通,未來將替社區居民籌畫活動,內部
盛舉。包括「音樂五四三」主持人馬世芳、
空間也開放公眾使用。迪化街 1 段 127 號所有權人花了約 2000 萬元整修,耗
搖滾樂評人陳德政、三度入圍葛萊美獎的設
時 7 年,如今終於完成開放使用,具有示範性意義。據了解,迪化街 1 段 127
計師蕭青陽、頂尖專輯封面大師聶永真,以
號原本是作麵粉生意,後來改成販售中藥材及南北貨,所有權易主多次,最後
及多位一線建築師、藝術家等等,共同為這
同意捐贈給市府,並獲容積移轉。
個空間注入強大而美好的力量。
目前「URS127公店」內部展示archicake「Archi-Rock 音牆/聆聽建築的聲線」 展覽,為一結合音樂與建築的互動性展覽,內容相當豐富,值得一看。加上內
展出作品的呈現手法多元而饒富趣味,互動裝置、中庭天光,全
部陳設仍保留建物風貌,加上屋頂枕木、窗櫺、樓梯,極具歷史意義,且周邊
都在邀請觀者一同與建築及聲音產生三方連結。而在最後一進,
區域有多樣道地台灣小吃,非常值得一遊。
右側長達 13 公尺的牆面上,則是由多位建築師與設計師精心規畫,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10
011
共由 234 個單元組合而成的音樂類型創作。左側則是由六位建築 師與專業音樂人共同為展覽量身打造的 rock-box。 一座座與電話 亭大小雷同的木箱,展現著建築師如何讓空間說話、音樂人如何 感受空間的流轉! 為了凸顯音樂與建築的另類互動,展覽開幕時特別邀請到阿飛西 雅等台灣本土樂團蒞臨現場表演,只見風韻獨具的長形街屋中, 響起新世代的硬地搖滾,聽來 別具風味。而樂團為迪化老街公路 電影帶來的即興配樂,透過大螢幕同步播放,更讓現場觀眾對迪 化老街與長形街屋的想像飆升擴張至極致。
About 迪化街 127公店 『台北市都市再生前進基地』 「長形街屋」是迪化街獨特的建築風 格。是在店面之後,一進又一進的狹長房間;前面做為店面,後 面則是一家大小生活起居的所在。 本此「ArchiRock 音牆 / 聆聽建築的聲線」展覽選在「長型街屋」 如此獨特格局的建築中舉辦,正是著眼於迪化街 127 號「看似陳 舊古老的靈魂,卻是一個發生著無限可能的地方」的獨特氣質。 將民眾記憶中充滿濃濃南北貨香味的空間,與音樂交互作用,激 盪出獨特的感官體驗。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12
013
關於 URS 27-Grand Green 華山大草原
快樂樂台 遇見未來的創意美學 看似陳舊古老的靈魂, 卻是一個發生著無限可能的地方
華山地區緊鄰行政院,地處臺北市重要核心,華山地區自民國78年9月台北車站完成鐵路地下 化,85年7月21日華山車站關閉,將近 25年的閒置,故施工前多為窳陋建物。行政院於88年 指示,為促進土地整體規劃,創造國家門戶,行一、行三、行六基地規劃為中央合署辦公使用。 市政府於92年完成華山地區都市計畫變更作業,將北平東路以北規劃為行政區及公園用地。98 年內政部將華山地區中央行政園區開發案匡列為優先推動都市更新案,後續由中央統籌辦理中 央各部會之辦公空間協調。目前行六基地管理單位國有財產局已同意委由本府代管至101年 6
URS27 的基地位置在臺北城中區東北方,從1937年以來一直是北部貨運集
月(代管時間視國有財產局需要酌予延長),除舊華山貨運站建物外,其餘建物已由都更處完成
散的大宗;1986 年因鐵路地下化的市區發展政策失去貨運機能,空間使用
拆除,委託市府代管。
轉為閒置;2009 年起臺北市都市更新處期待再生原本閒置已久的場域空 間,以 URS 計畫重新出發,將空間定位為鄰裡空間、社群交流
臺北市政府98年3月31日起推動「臺北好好列二:北市環境更新 減少廢棄建物」的計畫,該計
空間、展示集合場所的任何可能,並以林森北路27 號的門牌
畫讓臺北開始不一樣。其中華山大草原4.1公頃的綠地,不僅提供更舒適、愉悅的草地,更可連
號碼『 27』作為再生計畫的精神指標,有著封存過去歷史、開
結東側的華山藝文特區、西側的臺北火車站特區,結合文建會、國際藝術村、華山 URS 27 Grand Green
藝文中心、華山公園等綠色開放空間,打造成為臺灣創意、文化與國際接軌的空
台北市林森北路 27 號
間。這是一個屬於市民、未來與創新的大草地。 「URS27 華山大草原」指涉範圍係 臺北市市民大道二段南側、中山北路、華山藝文公園及北平東路以北所圍的空間,
啟未來藍圖的象徵意義。 空間中釋放出不確定性因子卻因而延伸出多樣性的化學變化, 這是閒置空間的魅力所在!循著過去華山貨運辦公室及月臺的 記憶軌跡,臺北市都市更新處將都市中難得的綠地景觀與月
為未來中央合署辦公大樓興建基地,這3個街廓分別編定為「行一」 、 「行三」 、 「行六」基地。
臺基地相結合,19,726 平方公尺的戶外開放空間要符合臺北市 URS27華山大草原增加4.1公頃的開放空間與綠地,這塊開放的新草地,不僅為行政院的後花
民現下所欠缺與期盼的綠帶活氧生活。周遭環境轉化為當代
園,及提供每天川流市民大道的市民,更舒適、愉快的地方。這就是「臺北好好看」想傳達的
都市的發展脈絡,但人們的鐵道記憶卻不能因此脫勾。
意念。這塊荒置約25多年的空間,臺北市政府把它打開,連結東側的華山藝文特區、西側的臺 北火車站特區,整合規劃為面積達12公頃的華山地區中央廊道,結合文建會、國際藝術村、華
2010 年 6月大草原正式啟用,策劃「快樂樂臺創意新生地」的
山藝文中心、華山公園等綠色,將成為臺灣重要創意、文化與國際接軌的空間。這是一個提供
戶外藝術展覽,三位臺灣新生代藝術家任大賢、吳耿禎、吳燦
大家使用的空間,附近居民、在附近上班的上班族、甚至是路過的市民朋友都可在清晨、白天、
政共同針對月臺地域的特質進行創作鐵線的立面雕塑、傳統剪紙的立面剪
傍晚等不同時段來運動、散步、感受並參與各式各樣的文藝活動。
影、及鐵道聲音採集的聲音裝置,藝術家各自對空間歷史作一番追溯與詮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14
015
釋,場域氛圍除了喚起塵封的印記,也引動了更
上還會長出「快樂樂臺」 。這是個擁有穿透與半
多可能的創意因子。透過鏡頭、文字、甚至身體
穿透材質的戶外大型建築構件,融入美學概念的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 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 URS 89-6 跨領域交流中心
感知,在大草原上有著找回過去流竄的動力能量, 有機建築體,具有移動概念的新思維,也同時將 也交疊出現代的城市想像!藍天、綠地還有大樹
鐵道意象轉化成構件之一。新型態空間計畫引入
的綠蔭,自華山大草原開放以來,已從晨間慢跑、 更多創意人重新對空間內部作不同的創意詮釋。 腳踏車乘騎、裡民散步的社區功能,更延伸至戶 外演唱會、街舞表演、婚紗拍照景點、遙控飛機
華山大草原已於 6月19日正式對外開放,分別於
飛行秀等更多群眾參與的可能!
99 年 6月19日、7月3日及7月10日辦理啟用活動、 「圍籬風景」共同創作計畫,發表「聲音旅行」網
現階段基地的場景建置是綠草地、戶外廣場及修 整後的白色月臺辦公室,而不久的將來舊有月臺
路徵件成果,分別由藝術家吳耿禎、任大賢及吳 燦政一起與民眾共同創作,受到地區居民、市民 朋友及媒體之正面肯定。 URS 89-6 Regeneration Plant 台北市中華路一段 89 之 6 號
座落於台北舊城區中華路上,一間名為「UrbanCore Café &
Bookshelf」的複合空間開張了,由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所 營運,提供到訪民眾最即時的街區藝文訊息,同時也希望打造 一個舒適明亮的建築、設計與藝術領域的閱讀與討論空間。
URS 89-6 的誕生,源於臺北市都市更新處「都市再生前進基地 老舊社區活化服務中心委託規劃案」 ,由受託廠商「國立交通 大學建築研究所」提出都市再生前進基地駐地計畫,辦理都市 再生相關工作及研究。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前進城中藝術街區計畫
URS 89-6 位於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UrbanCore 城中藝術 街區」之中,為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於臺北之先鋒基地,配合 都更處辦理「都市再生前進基地老舊社區活化服務中心委託規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16
017
劃案」 ,於此觀察、整理、並分析舊都市紋理,並
桌,搭上一整面牆的黑板,非常適合舉辦小型讀
同時置入新活動,期於新舊之間產生一活化平台, 書會或者座談會;而空間另一面則被一長排的書 使舊建築免於閒置荒蕪,更進一步活絡社區間的
櫃所佔據,提供各類型建築、設計與藝術相關的
連結。
書籍,供民眾自由閱覽。
這些跨越國內外視覺藝術、建築、影像、都市等
目前已進駐有許許多多的藝術團隊如 Urban Core
各種領域專業,將不定期進行多元性的展演活
Gallery、MOT/ARTS 藝術七門町、都市再生工作坊
動,以及公共領域的藝術化營造,使各種創作專 (台北市都市更新處) 、中華民國視覺藝術協會、 業彼此相互對話,並與台北城市更加接近。
打開 - 當代藝術工作站、芬蘭建築團隊 C 實驗室、 台灣攝影博物館籌備委員會、豪華朗機工及台北
UrbanCore 城中藝術街區」是忠泰建築文化藝
當代藝術中心等 9 個單位,每逢週末整個街區便
術基金會所主辦的藝術進駐計畫,空間位於屆
有許許多多的藝文展演活動輪番上演,不到 20 坪
四十年屋齡的老舊公寓一樓,將來也勢必面臨到
的空間,便成了來訪民眾歇腳、談天的好地方。
都市更新的命運,計畫期程預計延續至 2011年 9 月,在時間屆滿之前,開放台北市中華路一段 91
Urban Core Cafe& Bookshelf 也計畫於未來不定
巷周邊基地上的閒置房舍,邀請藝文相關的非營
期舉辦二手書交換、電影放映會、講座與音樂活
利組織與創作團體入駐;在空間規劃上以「期間
動。如果你正好有機會造訪台北西區,不妨來一
限定」的理念改造老屋,使用舊家具與新組合家
趟 UrbanCore 城中藝術街區走走,進來坐一坐,
具混搭,其中還有一張利用門板改造的十人座長
或許會發現許多驚奇正隱身在這老舊城區之中。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18
019
Penal Discussion 座談筆記 「跨界思考」 ,應該結合不同領域, 發揮社會力量,使展覽效益加乘, 此即「虛擬力量建構的重要性」 。
10月30日逐漸轉晴的週六上午,Urban Core 一場馬拉松式的演講。 中華街 89-6 的落地窗內,捨不得貪睡賴床的大家擠滿了展場,想必都不想錯過這 一系列難得可貴的演講;張基義、胡朝聖、龔書章、黃建宏、曾瑋、侯君昊、 曾成德、龔卓軍。跨領域的專業雲集;不只談都市更新,他們將自己在台 灣,在世界;在街道巷弄,或在各種場域發生的事件與我們分享。 其中特別精采的,是午餐前的 panel ciscussion。開 場先由黃建宏(北藝大跨領域研究所助理教授)對
龔書章則認為事件(不論大或小)對於社會與人都是有影響的,因此應該
展覽現象提出看法與批判,接著再由其他老師以自
讓學校裡的年輕人有更多機會參與都市建築,因為這些想法與觀點都會在
身經驗提出不同的觀點。最後,也是最好玩的部份;
日後慢慢發酵,且「即使有所錯誤,也終能被城市與歷史吸收」
由觀眾提問,老師輪流作答;一來一往、妙問妙答之
archicake 的格子也利用此機會向在座前輩提出了疑問;關於籌辦展覽背後
間,我們大飽耳福,忍不住掌聲連連。
支撐的經濟規模,關於建築文化在台灣的發展性及影響力等等。眾老師們 黃建宏代表台灣藝術創作者發聲;他認為藝術家關
對此提出了許多精闢的見解;包含胡朝聖老師的兩點提示:1「主動思考媒
注的是「個體」的表達與發展,卻常礙於公共空間
體」 ,他說媒體本身就應納入為策展的一部分,展覽的成功與否不僅在於展
必須有效開發以及經費不足,而沒有伸展的機會。當
品本身,且在於其普遍程度。 2「跨界思考」 ,應該結合不同領域,發揮社會
藝術家個人的「經商能力」面對著龐大的公部門而
力量,使展覽效益加乘,此即「虛擬力量建構的重要性」 。
顯得羞澀與孱弱下。他的建議是政府的機構改造, 例如韓國與歐洲各國,藉由「文化部」的設置,使得
龔老師則提出「大眾」才是展覽的重點,其手段從志工招募、藝術家邀集、
政府在都市設計上,有了專門的處理窗口。
到善用媒體吸引關注,都必須一一安排考量。另一方面,也要留心避免媚俗 的「嘉年華現象」- 眼花撩亂卻了無新意(也是現今政府籌劃展覽活動的普
胡朝聖則進一步將藝術家與建築師以「提問者」與
遍弊病) 。
「解決問題者」巧妙的劃分開來,他並且以自身策展 經驗「夜市台北」 (花光積蓄並且辦理預借現金卡)鼓勵年輕後輩: 「找到
這場精采的對談不但深入淺出的回答了問題,更使得我們對於城市、建築、
那股支撐下去的動力,並且通過試煉」
裝置、乃至於自身對環境的回應,都有了更多的思考與想像。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20
021
關於 URS44 大稻埕故事工坊
History House
URS 44 History House 台北市迪化街一段 44 號
URS44 位於迪化街商業帶最興盛之地區,為迪化街南段主入口區,南段中 心地帶,周邊包括永樂市場及廣場周邊。亦為北市府指定之 77 棟歷史性建 築物之一,它是一座巴洛克加上現代式樣的精緻建築。 在 92.12.23 都市設計審議通過後,便開始一系列 的修復計畫,並於 98.11.02 領得使用執照,隔年 申請接水、接電、建物登記及門牌等。本棟建 築位處迪化街商業、人文、歷史最繁盛之地區, 是迪化街南街主要入口、霞海城隍廟、永樂市 場前廣場,人潮滙流之重心。 現階段推動之永樂市場周邊風貌活化優先推動 之地區,該計畫缺乏街區觀光服務及支援設施,
未來預定的規劃方向為「迪化南街觀光資訊站」希望此處能 成為大稻埕發展歷程文史展示館及歷史街區保存成果展示據
本棟將可適當填補南段主入口交通及觀光起點之觀光旅遊服務及資詢之設
點,大稻埕古城重現計畫推動交流平台,並且最終能成為街區
施,及引入民間活力,協助推動街區保存,帶動街區觀光及活化周邊產業。
創意產業及行銷推廣平台。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22
023
URS 155 大稻埕城市書院 académie urbaine
URS 155 Académie Urbaine 台北市迪化街 155 號
本基地位址為迪化街一段155 號,故以此命名。該區位居迪化街北段,為迪 化街商業最為繁盛及人潮匯流之地區,屬於特定專用區。此空間原為1棟
3 層樓歷史性建築物,為配合當地產業發展,由李百萬先生等捐贈臺北市 政府,管理機關為臺北市都市更新處,經本處評估長期做為推動「大稻埕 古城重現專案」及當地資源統籌運用,並提供公眾使用。總樓地板面積為
336 平方公尺。 都市再生策略方面:依據「臺北市市有公用房地提供使用辦法」辦理,為利 歷史街區都市再生、展現及保存維護迪化街歷史街區特有長條型街屋之建 築特色,及為引導街區注入創意產業與輔導街區產業效益;可藉由民間之 活力及創意、導入都市再生、文創產業以活化街區,呈現「活」的大稻埕古 城風貌。除產業輔導之外,結合公資源、注入街區創意思維以引導地區再 生。除兼具原功能做為公私部門及社區組織間的對話、溝通、合作之交流 平台,希望透過公有房地提供與活化,引導老舊街區活化與再生。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24
025
觀點 達人
2000 年 和 他 的 夥 伴Sami Rintala參 與 了 威 尼 斯 雙 年 展, 以「60 Minute Man」作品登上了紐約時報。強調現代人應該注重與自然的 真實性與交互作用,而不是經濟環境、網路資訊等。他的「第三代都 市理論」也探討了工業都市與自然的關係。 目前 Marco Casagrande在台灣也以生態都市建築師的姿態,把都市 當成一個實驗室,進行生態建築的實驗。
Marco Casagrande 1971 出生於芬蘭,土爾庫 2001 畢業於赫爾辛基科技大學
名家帶路 , 發現多元城市見解
台北有機活氣針灸 終極廢墟 台北市裡的社區菜園以及都市農園令人驚艷,它們如野菇般地在 都市中衰敗、被忽略或沉睡中的角落,可喻為城市的養料。 這些
馬可 巫祈麟 林欽榮 蘇富源
區域位於官方都市規範或正常經濟機制介入的範圍,它們是卡在 社區活動的節點之間的城市縫隙,並且透過菜園的施作表達呈現 無政府平台。 這些無政府菜園形成的網絡呈現出一種正面的社會 失序,增進了台北都市的活力,是樂觀的恐怖主義。它們將工業 城市轉向有機,轉向不可預期,並且逐漸毀滅現代的都市主義。 它們是點狀的有機革命,以及「第三代城市」的種子,工業城市 的有機廢墟。
027
廢墟建築學院 Ruin Academy
brothers) 阿 爾 卡 地(Arkady) 及包 里 斯(Boris) 來說,這個境地則幻化為其小說作品《路邊野餐》 (Roadside Picnic)。
台北市裡的社區菜園以及都市農園令人驚艷, 它們如野菇般地在都市中衰敗、被忽略或沉睡中的角落, 可喻為城市的養料。
台北的社區花園簡直就是《路邊野餐》翻版,老 阿嬤們就如同電影裡那位「潛行者」一般帶領我 們到達那使美夢都能成真的 zone,崇高的李維 史托可以在此展開新的人類學研究,探討這類
1. Acupuncture 針灸
2. Urban design 都市設計
3. Sociology 社會學
針灸是將針插入身體上不同穴位,藉 此紓緩疼痛或達到療效的一種程序。
都市設計的關注於城鎮的各種公共基 礎設施的安排、外觀與機能,特別是 都市公共空間的形塑。
社會學是門理解人類社交行為 一種科學。
4. Urban 都市 都市計劃結合土地利用以及交通規 劃,增進改善建築、經濟與社會環境 的品質。
5. Environmental art 環境藝術 環境藝術則是指與生態議題相關,探 索存在於政治、歷史及社會脈絡中各 種可能性的藝術。
都市堆肥菜園文化與周遭城市之間的並行關係 可說是種反轉的現代化,並且聚焦於一種在地智 慧。霍克海默與阿多諾的墳墓應該要被移到這其 中一個台北都市針灸穴裡來,即使如他們般思考 Marco Casagrande 於台北 UrbanCore 創設之廢墟建築學院 Ruin Academy,學員辛勤地工作著。
6. Anarchy 無政府
的人,也能在這無價值的現代化與冷硬的工業主 義環繞中找到一絲希望。
無政府(安那其)是毋須等待指揮指 示與任何正式的允許即產生行動,無 政府主義是根源自一股自己來做的衝 動:其他所有一切都來源於此。
哈寧安提拉(Jaakko Hämeen-Anttila) 教授曾說「 : 現今社會中無用無價值的 項目將被某種體制之外行為準則塞滿 : 就如同牆角處難免有隙縫,使角落處 總是能有空氣灌進原本窒息的空間之中」 。於是藉由尋找出台北城市各處的 都市農場及社區菜園,台北有了自己的角落。
文 馬可.卡薩格蘭 譯 林宜珍
台北市裡的社區菜園以及都市農園令人驚艷,它們如野菇般地在都市中衰敗、 被忽略或沉睡中的角落,可喻為城市的養料。這些區域位於官方都市規範或
在角落裡是甚麼樣的推動這些行為準則隱身的秩序進入到城市之中 ? 或
正常經濟機制介入的範圍,它們是卡在社區活動的節點之間的城市縫隙,並
許可被稱為「在地智慧」 ,是因地制宜針對現代人類及自然之間所建立起
且透過菜園的施作表達呈現無政府平台。這些無政府菜園形成的網絡呈現出
來的溝通橋樑。台北這些如針灸穴位的點狀菜園,正滲透過都市的工業化
一種正面的社會失序,增進了台北都市的活力,是樂觀的恐怖主義。它們將工
表面,進入最初始的層面,這些自發性的社區菜園就是能穿刺台北都市的
業城市轉向有機,轉向不可預期,並且逐漸毀滅現代的都市主義。它們是點
灸針。「在地智慧」與第一代城市連結著,當現有建立的人文環境依賴
狀的有機革命,以及「第三代城市」的種子,工業城市的有機廢墟。
自然,並受自然控制,這些無政府園丁們也正同時控制著工業城市。
Corners are windy 角落處總有細縫使風起
Dominate the no-man' s land 佔領無人之域
克勞德.李維史托相信人類之美來自於成為自然的一部分,霍克海默(Max
社區菜園佔領著廢棄的工地以及荒廢的住宅區域、為了等到合宜時機開發
Horkheimer) 與阿多諾(Theodor Adorno)則對工業化發展完全失去希
而騰空的空地街廓、河岸邊泛洪區,甚至荒老的墓園,其中許多是發生在土
望,並認為這完全違反啟蒙運動時代為始開啟的思想解放,並且使人性腐
地產權不明確的地點。有時候花園只會存在幾年,如那些位在待開發土地
朽。塔可夫斯基的電影《潛行者》( Mosfilm 出品 , 1979 年 ) 帶領著人們進入
上的案例,而有些卻是世代延續下來,例如位在忠孝橋及中興橋之間河岸
一種境地,在那裏他們最深層的希求得以實現,對比著周遭工業化的現實環
或小島上的田地。花園越小就越容易佔領都市中的閒置角落,靈活積極地
境,這境是個有機的廢墟,對俄國科幻小說家史楚加茨基兄弟(Strugatsky
佔領無人之境。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28
029
這些台北的都市農業社群之中最著名的是寶藏巖社區,最早是個由跟隨國
片以達最強功能的超級電腦,城市中的資料即
進度拖延時,這些都市園丁們就會趁隙而入開始
民黨撤退來台的老兵所組成的非法違建社區。在設法使其合法化的過程中,
是居民,也是這部機器需要處理的對象。大多是
耕耘這些區域。開發商因為不希望節外生枝而默
寶藏巖隨著名氣高漲,最後竟導致原生社群被市政府逐出,而房舍卻轉交
時候他可以運轉順利,但也有人感染了病毒 - 他
許這樣的情形發生,畢竟取得整個街廓的使用權
給了藝術家以及藝術相關組織,過程中所有的農地皆毀於一旦。似乎是都
們聚在一起產生一些自發性的舉動,例如一起打
可能必須耗時 3-5 年的時間,在這段期間這些點就
市對戰著都市針灸術。在它是非法身分的時候,寶藏巖本身俱有強大力量
太極改善都市中的角落,臨時佔用街道或一些角
成為了社區的共有花園,而當開發案開始時,園丁
且自給自足,社區居民自力建造房舍以及所屬農場,並且跟從自己訂下的規
落發起特別的市集,他們也創造農場 – 他們將
們可能已經尋找到另一個閒置的地點重新佔領。
矩。官方城市意圖排擠掉這個極具競爭力的非正式有機對手,一些非政府
有機的素材擠進這個大機器中,彷彿是個爬蟲
組織則發現了這個地方的魅力,開始介入想保住這個地區,最後這些非政
類誤闖乾淨的冷氣室。他們為何要這樣做 ? 為什
府組織及藝術家接管了這個如今已成名的社區,但也
Third Generation City 第三代城市
麼自然想要侵入這座機器 ?
與政府掛勾在一起。那些都會農夫們因不再能融入這
第一代城市的概念是人類直接與自然連結相依,
新的改變中,而必須離開。現在在寶藏巖原本種菜的
地產開發商才是真正的城市編輯者,他們與都
豐饒的台北盆地提供了這類居所完美的環境,河
地方,矗著著著黃色塑膠充氣大帳棚,裡頭有 DJ 播放
市官方及政治力量連線並且真正編輯著城市的
流中充滿著魚,也利於當作運輸要道,而周遭的
面貌。建築師則位在第二線 - 有點像是跟在剛
山嶺保護著中央的耕作平原不受颱風直接肆虐。
嘻哈, 「在地智慧」在此地已壽終就寢。
狩獵成功的獅子後頭等吃的土狼,金錢是開發
UrbanCore - 廢墟建築學院 Ruin Academy
但寶藏巖不孤單,都會農事在各種社會階層以及城市
商在進行編輯都市紋理時的動力與參考值,這
第二代城市是工業化城市,宣告著人類從自然中
各個角落中都發生著,那些勇於挑戰社會規則的市民
並不像是都市針灸而是類似西方的醫學手術 -
獨立 - 一個機械體制環境可以提供人類一切所需,
們隨時準備好佔領土地,前仆後繼地開墾社區菜園。
在身體上開刀,切除、更換或維護一些器官 –
自然被視為不需要的東西甚至是具有敵意的 - 自
某些針灸點發生了作用並且豐富著周遭環境逐漸消逝
或甚至是整形手術 ( 喔 ! 上海的胸部比台北的大
然被阻隔在工業現實之外。
中的都市紋理,城市的工業化表面會經常出現斷裂,
) 。身體並不被視為是一個完整的有機體。
這些香草與蔬菜就栽植在這樣的縫隙當中。人們正在毀壞這個工業城市, 而當這些人造物回歸自然之中時就成為廢墟。
Urban Editors 城市編輯者
第三代城市是工業化城市的有機廢墟,台北城市 在這個粗暴的編輯過程中,無政府園丁們卻如一
中的社區花園是第三代城市主義中的碎片,與周
個微型編輯者般運作,像是依附著大型開發周遭
遭的工業環境共存。「在地智慧」有機會在都市
的小型生活圈,他們佔領了城市中不怎麼美觀的
中呈現,這也是廢墟建築學院探索的焦點。城市
地區,切入沉寂的開發閒置區域。例如 - 開發商
園丁之中有許多擁有台北在地智慧的教授,當一
與西方城市相較,台北所扮演的角色十分特別,整座城市的美感被一個巨
欲從眾多地主手中購買下一整個街廓,而因為必
座城市認同自己的在地智慧並且讓自己成為自然
大的共同機器所控制著,都市機能頻繁地被編修著,如同一部不時更換晶
須經過冗長的溝通,整個過程是非常緩慢的,當
的一部分時,第三代城市便得實踐。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30
031
終極廢墟 當人遷離這窩,叢林便悄身入屋來, 大自然緩步用她的方式探解著房子的構造, 要讓房子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
撰文 Marc 翻譯 巫祈麟
大自然是永續擴張和不斷死亡,稱霸無人之界,總要推探到極限邊界,在
動物們的甦醒、昆蟲移動的腳步…等等日復一日變化,聯結著較長時間性的
混亂的平衡中和有限的資源條件下,找到供最多生物種類生存空間與力足
串換 : 如以每月變動的月亮和潮汐,與年度流轉的溫度、雨、雪、風暴、遷徙
活命的最大值。
動物、植被生長等 . 以及較大尺度自然界的氣候變遷、地震、人類 ; 植物和動 物遷徙 , 地球的構造變動…等環環相關相扣的元素互起作用的結果。人為的
一人來到叢林中,理出一方土地並蓋起自己的房子。房子牆壁厚
時間切斷了人與自然的關係,要人在工業社會裡服膺控制,在摩登的建築裡
實堅硬,為要把大自然擾人的因素排除於牆外。當人遷離這窩,
累積現實的產值。
叢林便悄身入屋來,大自然緩步用她的方式探解著房子的構造, 要讓房子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但是,大自然並沒佔據一切,仍 然有著充裕的空間,期待人的回歸。
時間生態是在建築中,重新審視人造的結構、大自然和人類本身之間的關係。 在有機時間裡,包括自然和人為的時間建築,可以調停人和大自然之間的本 質,使之和諧共存。建築不一定是奮力將大自然排除在人造的時間和空間之
建立「第三代城市」對廢墟的定義便是人與自然共存。人是大自
外。相反來說,在各方面人類活動早完全依賴於大自然和其時間節奏之中。若
然的一部分,廢墟便是當人造之物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
定義建築是人類表達心靈的一種形式,那麼在人類潛意識之中,大自然肯定是 無法缺席的重要角色。以大自然時間節奏所造的建築便要符合大自然的律動。
終極廢墟的要旨,是在設計廢墟成為「第三代城市」 ,當微型氣候建築和地
這需要一個強而有遠見的設計建構者,瞭解基地的風土定位,熟理在地知識和
景都市景觀化成為規劃城市的主軸。如此一來,現代建築自然會變成廢墟。
大自然的時間節奏。
因應工業時代所建的城市也會變成廢墟。 當建築除去不必要的裝飾、華而不實的機械、無關緊要的整理修繕後,便 是廢墟。廢墟是殘餘,不隨摩登時尚搖擺,是亙古的光影、空間、元素材 料、構造、和時間。 廢墟是當人造之物和大自然合為一體。
時間生態 建築裡有著不同的時間節奏。人在建築裡的時間節奏,是年歲迭興和世代 間的交替。人類的時間歲月,以記憶連接建築,讓建築有了人的潛意識。 大自然在建築裡的時間節奏是從太陽、風向、潮汐、月球、花開的時序、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32
033
城市,精進人為建築的層次。 終極廢墟是同時建構和解構相互 共存,建立和毀滅生物構造體系 同在。
第三代城市 在當代的都會形態中的終極廢墟, 便是第三代城市。第一代城市 農村是當人生活型態與大自然非 常密切,甚至純粹依賴於大自然 為生。第二代城市是就是工業城 市,城市和大自然的關係相互敵 對 / 防禦,全然虛擬或完全濫用。 第三代城市是一個新的議題,讓人們 建築是人在何處延續生命,以及如何為生。現代建築,旨在表達當代人們
得以尋找解決現存都市問題的良方。總而言之,第三代城市便是
的工業化精神。為了讓大自然入身城市和人為建築,我們必須破壞工業城
將工業城市建立廢墟之中。
市,我們必須破壞現代建築。 人類大範圍的遷移,叫廢墟隨處可見,全球化帶來的都市廢墟現象常見於西方 社會,農村廢墟化的現況則在東方各國發生。廢墟也在都市之中迅速增長:非
廢墟是當人造已成為自然的一部分。
法建築和落腳定居點,遺棄的工廠,污染的河流,完成了一半高速公路的橋樑, 頹圮的歷史建物。
廢墟結構裡,我們看到一種均衡的混亂,崢嶸混亂與和平同生。其中奧義 比起普通人為建築動態結構要複雜不知多少倍。張力是一個關鍵詞,廢墟 臨界徹底毀滅。甚至可以發現,在某些凍結元素裡平衡破壞相依共存。破
在台灣台北市最繁華市中心的小山丘上,有個地方名為寶藏巖。現代城市迅速
壞是有機的,存在是有機的。存在於大自然結構是有機的張力,人為的建
的在寶藏巖週邊發展,但寶藏巖像是與城市現代化無涉,那裡的居民延續著自
築則總是帶著一貫沈重地計算和量體。
中國內地渡海而來的農耕傳統在都市裡種菜。在都市裡從事農耕當然是非法 的,跟寶藏巖本身就是非法的建築聚落一樣。原本台北市政府打算把整片非法
廢墟常和毀滅連在一起,這僅是部分是真實,但我們思想不應該以此為終。
用地拆光,把菜田和花園剷除一空,重新植上草皮變成一處公園。寶藏巖裡的
毀滅之後的空間也許也很有意思。破壞是大自然重組元素的方式,用以提
居民被迫遷移,當推土機開始拆除工作的時候,那裡還住著大部份從內地遷居
供更多生命生存此間。廢墟是一個動態的平台,在這裡破壞和建設同時進
於此的近四百位老人。城裡人意外地抗議起這項近乎不仁的行為,來自污染城
行。大自然是個跨界多重空間,為提供最多生命生存的條件,混種著個體的
市都市人居然想保護城市裡的看似原始的農業小社會。隨後因新聞媒體大幅
利益、能量流動,同時不斷重新組織原素,試圖找出各種可能。學習瞭解大
報導,讓市政府作出決策改變,同意維持廢墟原貌,並讓寶藏巖成為可持續性
自然的動力學的精妙,迎回大自然讓她發生。開放靜態結構和封閉的工業
生態示範小區。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34
035
曾參與2005年台灣設計展及 2006 年威尼斯雙年展。
類思顧自身生存之道,體現表達複雜思考的一種 方式。 動物和植物也不斷護顧著他們的週遭環境。它們
巫祈麟 Nikita Wu 報紙作家 藝術經理
非常勞碌正如同人們熙攘地往來於大街之上。積 極善感,解讀和塑造環境是生存的關鍵,展現生 機的道路。人的思考是人文主義,大自然的思考 便是自然本身。 當大自然進入人造的房子裡,這是一個廢墟的跡 象指標,廢墟不能讓人僅從外圍探視,或把自己 視為局外人。在人的記憶深處,似乎還是依著常 現在,寶藏巖不只是一處台北著名的景點,並被
規要把自己安置在建物的結構之內,才能有安全
美國著名報紙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感。但在廢墟之中一切所造之物已成大自然的一 評選為台北最值得一看不容錯過的觀光勝地!寶
部分,結構空間不是人可以界定的,亦不是人僅
藏巖是亞熱帶叢林裡的一處廢墟,在那兒人們藉
用思考便能改變的。 由臺灣建築師謝英俊、阮慶岳和芬蘭建築師馬可 · 卡薩格蘭
著農耕和大自然共享著亙迭混亂中的完美平衡。 寶藏巖是台北的第三代城市,一處超終極廢墟。
破繭而出! 真有弱建築? 廢墟建築學院, 向綠手指阿嬤們學習 (Marco Casagrande)所組成建築團隊「弱」 (WEAK!) ,為 2009
大自然運行存在源源不息,無須人的思考。
年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參展作品「繭」 (Bug Dome) ,
結論
於12 月5日雙年展開幕之前,預先開放並舉行建築隨談、讀詩會、
標。死,便叫你的殘餘之物,分解成有機物並尋
終極廢墟正在探尋著她的極限,習慣安居在小盒
所矚目的焦點。「繭」的外型由全由竹子劃片鏤空編織而成,在
到自然轉化的方法,在天地之間幻化能量,變作
子的我們,除了要保有舒適的居住環境並居住在
深圳市人民政府和周邊摩天大樓群與天爭高,在夜晚與星空比
廢墟角落裡,一株小植物的生長養分。
設計精良建築裡,應該放空多少既有頑固成見,
燦爛的輝煌燈火中, 「繭」的存在顯得怪誕好似惑星樣的外來種,
能源是關鍵另一個關鍵字,唯有關注思慮保全能 源方是人類生存之道,人需要生存或死亡的目
啤酒烤肉會與邀集地下樂團現場演出,隨即成為本屆雙年展眾
同時展開雙臂迎接大自然入屋來?
盤在荒地上身態輕盈地,與在微風中慢搖的黛綠雜草和白芒葦
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
唏唆對話,全與都市裡瀰漫著污染煙塵和車水馬龍的摩登進步 現代人是養在魚缸裡的魚,終極廢墟打破了透明
人總要死去犧牲一些,方能重獲新生。
的魚缸,現代人將重新站在地球上。
大自然無須人的思考便全然現實的存在。魚是真
我們花了1.5 億年,創造進化人類勤勞的雙手,確
實的,沒有人的思考,鮭魚照樣向河流迴遊,魚
忘瞭如何使用它們。生活在的終極廢墟的人會記
是真實的現實。建造適合人類的生活環境,是人
起那已經遺忘的事物。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36
氣息無涉。
037
破繭而出!真有弱建築? 外型由全由竹子劃片鏤空編織而成。
由臺灣建築師謝英俊、阮慶岳和芬蘭建築師馬可 · 卡薩格蘭 (Marco Casagrande)所 組 成建 築團隊「弱」 (WEAK!) ,為
2009 年深圳香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參展作品「繭」 (Bug ,於12 月5日雙年展開幕之前,預先開放並舉行建築 Dome) 隨談、讀詩會、啤酒烤肉會與邀集地下樂團現場演出,隨即成 為本屆雙年展眾所矚目的焦點。「繭」的外型由全由竹子劃 片鏤空編織而成,在深圳市人民政府和周邊摩天大樓群與天 爭高,在夜晚與星空比燦爛的輝煌燈火中, 「繭」的存在顯得 怪誕好似惑星樣的外來種,盤在荒地上身態輕盈地,與在微 風中慢搖的黛綠雜草和白芒葦唏唆對話,全與都市裡瀰漫著 污染煙塵和車水馬龍的摩登進步氣息無涉。
「弱 」結社 經歷各自人事沉潛三位建築師年屆中年男子組成建築團隊,不 若青春無敵時代的偶像團體小虎隊或 F4 在舞臺和聚光燈下載 歌載舞,娛樂大眾。反倒求師大自然向昆蟲學習建築真意。最 初,三人相熟於建築師季鐵男主導在奧地利林茲舉辦的都市 閃光(Urban Flashes)會議,隨後馬可受台北市政府文化局之 邀作調研,馬可選定寶藏巖作為發表作品的場所,謝英俊自發 出手幫忙,造就兩人間的革命情誼,馬可也因為寶藏巖的作品 「台北有機層」有機會認識當時淡江大學建築系系主任陳珍誠, 獲邀客座教授教職,在淡水任教數年。馬、阮、謝便有了更多 交流的機會。阮、馬合作的項目包括第三屆台灣設計博覽會未 來館和多次在實踐與元智大學舉行的工作營,2006 年由阮慶 岳策展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亦邀了謝與馬參加。
2007年開春,三人齊聚謝英俊在日月潭的邵族基地歡度倒數,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38
039
馬、謝、阮三人雖起名團隊名稱為「弱」對應現
不分的全叫「師傅」 。他們大多小群聚合以某諳熟
代建築間種種陳腐濫調和媾合機制,但各人既
當地建築缺工生態的潮州人為工頭,仲介人力分
是獨立的個體,理解建築的「弱」方向亦有分別。 配交涉工程。 對於謝英俊,他自多年各地災區營建的經驗裡 體悟「開放建築」和引自法蘭克福學派哈伯馬斯 「繭」的搭蓋便就近探問幾位工頭後,組織第一
(Jurgen Habermas) 的「互為主體性」以覺察或
批 13 位師傅組成的建造大隊。劉政手中帶著謝英
在行動研究中用的反映提出的從下而上「互為主
俊和馬可手繪幾張單薄的設計草圖和師傅們研究
體建築」理解。阮慶岳則偏道家文人思想,以道
蓋繭之方。為撙節成本以竹子劈成細竹條,代替
德經為本詮釋。對於馬可,一部1979 年蘇聯導演
原本用鋼條作為建築結構。兩位從廣西編織之鄉
安德烈•塔哥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電影《潛
丹陽村來的大韋、小韋兩位師傅,為主體的編織
行者》(Stalker), 就是他理解建築創作的聖經。 工程獻上絕大部分的智囊,建造大隊的手工了得, 他愛引電影裡如囈語般的名言,然而電影影像和
竹編主體工程僅花三天時間,便大工告成。隔天
主角們的關係和對話是他建築語言的精神導師。 絕大部分師傅收拾細軟,不知奔向何處,留下劉 一生帶領追尋一處 Zone,一個隱密而豐富的他
政和他的好友們與四位師傅,繼續未完的業。
方。令人玩味的是三種理解和走向弱建築的精神, 在不同調的音階中,在耐心理解和同理體會互通 有無中,似乎可以仍能找到些微的合音。
離開幕時間一週,馬可自芬蘭來深,投入內裝工 程。他決定以徒手搬運的方式,自「繭」後方的 廢土堆裡撿拾大塊的水泥磚頭回收廢料,拼裝火
推翻設計與記憶有機共生
塘生火和臺階。整整一天和張師傅和成師傅,如 螞蟻帶著愚公移山的精神,力扛近千斤石。
當距開展日近不到三禮拜,三位分居芬蘭、台北、 日月潭或重建災區多地的建築師們,為經費為施
若對照「繭」原始設計方案,工程計畫原是要把
工方案和主辦方拉距,已早不知合算到底有幾
結構外頭在敷上由泥土、石灰、碎石組成的「弱」
次要退出。負責建造雙年展的佈展團隊開出天價
水泥,營造昆蟲半穴局的氛圍,但工程過巨力有 未逮逐一被推翻。在師傅們的巧手下,顯現鏤空
當時謝不久前和工作夥伴以泥土混和少許石灰與稻草作砌牆實驗,頗讓馬可和阮感到驚
裝置原來就定的設計案,謝英俊當下立刻緊急從
奇。喝啤酒和吃烤肉的同時,三人便有組成建築團隊的想法。是年春天馬可住在台北三
四川災區,調來還在蓋裡坪小學的夥伴劉振一人, 半隱又別有洞天的生氣空間。
芝起名 T 工廠(T-Factory)的廢墟裡,發現泥壺蜂偷了用來修補屋頂的水泥,混和唾液和
支援組織「繭」的建造工程。剛滿 25 歲的劉振
泥土為自己築窩,與先前在謝英俊處看到的工法有著奇異的相似度,但蜂屋的造型和空
非常年輕,卻和謝英俊合作一段很長的年歲,他
間構築都屬一絕,他馬上拍了照片拜師學習研究,上了向昆蟲學習建築的第一課。
從四川飛抵深圳,一天時間便決定基地的就地位
圖面表象、網路電郵、skype 的溝通,終於團聚
置,號召長居深圳的友伴尋找建築材料與協力。
「繭」中。實際站在基地上,作品因地制宜,結
T 工廠的泥壺蜂窩
馬、謝、阮三位建築師距開幕一天,總算跨越
合兩位韋師傅的工法,有機長成自身樣,其本身 「繭」基地處於頹廢已久的建築廢料垃圾堆,漫
的呈現向度早遠遠超越想像,再度量忖「弱」的 意義,似乎隱指著人事彈性變通,與地和諧共生,
在接獲雙城雙年展正式邀約後,原本就互相欣賞的三人,組成建築團隊的時間點也就順
草和秋芒為閒地披上生機。基地旁的圍牆裡,恰
水推舟,距開幕不到半年的時間中,交換討論多種設計方案,馬可領銜建築美學軸心,謝
是深圳建築打工仔們落腳的工寮(又稱工棚) , 尊重在地智慧的地方性知識(Local Knowledge)
英俊主導建築工法及在地動員組織,阮慶岳接合建築本體之外內在精神軟結構,尋找在
打工仔是當地對內地從四面八方的農村來深圳掙
與回收都市中過度消費後的殘餘,再生人與大自
雙年展官方提供非常有限的經費下琢磨可行的設計方案。
錢討生活農民們帶點嘲諷意味俗稱,有時則臉孔
然間緊密而相親的連接。工業發展後無章城市發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40
041
廢墟建築學院, 向綠手指阿嬤們學習 社會學工作注重分析,以各種不同的專業學術手法, 理解人的現象。
Photo by Liu Zheng 劉振
展也到該轉向的時刻,這步進程不應由已模組僵
鼓譟叫好迴響,這夜花費水酒車馬,全由三位建
化的城市領頭。這次農村不再以武裝包圍城市, 築師自掏腰包。韋師傅們也略帶小小驕傲地,邀 而由重新賦予農村天地人相互尊重相依的新價值, 同鄉同城打工的友伴來「繭」參觀,用家鄉話介 以敬天人與大自然用愛包圍城市。
紹,基地裡的平台和階梯是他們如何用木條和鐵 絲繫綁而成,建築體全以手工竹編結構,沒用上
住在工寮的兩位韋師傅都才三十出頭,自少年便
一根鐵釘!還有,老外使勁蠻力搬石頭趣聞。來
離鄉到深圳作建築工,悠悠十幾年過去,他們親
訪觀眾有位任職即將建造深圳市民中心,另一新
在台北城中,基本上由一干老婆婆們佔領都市裡畸零或尚待
身參與城裡一棟又一棟高樓,自田地中光炫長起
地標「水晶島」國外建築大師事務所十年的建築
開發的土地上種植整理出來的菜埔與花園,將是本回廢墟建
的過程。談到「繭」的合作機緣,他們反覆說了一
師來訪,見完「繭」他忍不住拉著弱團隊的建築
築學院工作營田野調查研究的主要對象。據芬蘭建築師馬可.
遍又一遍,年幼時見鄉裡的大人如何用竹子搭牆
師,大讚作品空間和其內涵如何令他動容,比較
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這幾年間在台北城裡時常調
與屋頂,竹子最忌蠻力屈折易斷裂,小火稍烤竹
任職事務所對建築規劃的浮誇不真實,他立即當
查和探訪,老婆婆們的組織能力高強,顯現有別於官方文件上
枝,就能毫不費力的地使之彎曲定型。「繭」召
夜決定向老闆遞辭呈。
呈現與日常生活眼見的台北。
喚著兒時在壯族間留傳幾世代的記憶與工藝,他 們和馬可共同分享森林打獵湖中釣魚的美好經驗。 想像中國建築 Next 等工程全部結束,他們倆不好好休息,藉著夜色,
舉例來說,阿婆們如何召集社群共同維護菜園?誰有榮幸入選
揀最後的沒用上的竹片和芒草就地編了一方小桌, 「繭」造型絕妙符合環保,有機浮游著人對回歸
水澆溉,她們如何佈防管線?是偷偷接來由都市提供免費的自
作共同經營菜園的嘉賓,機制為何?耕種食蔬,必要能方便取
送給團隊當禮物放置由台灣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
自然的嚮往潛意識,生火挑動人在地球上幾千年
來水?還是另有傳統妙方?就 Marco 的幾點觀察,老婆婆服膺
金會贊助印行的「參展目錄」 《繭響》 (Cicada) 。
的求生延代的原始基因。馬可對這十年參與大小
著大自然付出最小的氣力得到最大的果效動物恆轉機制,她們
建築 藝術展有一番獨到的見解,他說: 「我恨展
整理出來的菜園和當下以男性作為主要設計群,建構出來的都
Bugs' Day and Night 活動十分成功,所有硬體設
覽!因為看盡圈中人吃人的食物鏈事業結構。確
市建築有著極大的不同。老婆婆如蜂蟻昆蟲,總以最不費力
備在臨開始前到位,剛開始沒電詩人扯嗓讀詩、 無法忘情,作品能在觀者心中能產生何等大的影
的方法滿足建立菜園的結構工程。她們可能用幾道繩子,與回
團體噪音、建築經驗分享座談,佐謝老大盛名再
響力,也許是小作,但如何能讓作品長出自己的
收而來的各類型塑膠帆布上,疊幾塊石頭或絕大部分使用建
外的烤肉,對飲啤酒聽地下樂團的民歌,火塘越
聲音並且清楚響亮的宣告,有時事情的變化只在
築廢料如破水泥塊或爛磚,巧手推疊綑綁,便能成就堆放農
夜火益旺,開放舞台讓各省鄉音與清唱得到觀眾
一個轉念,人的舊習便被提醒,黑暗就見光明。 」
具的避雨小間或方便種植瓜類和採收的瓜棚。依節氣變化,菜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42
043
園在老婆婆的關照下總是非常熱鬧,按著社群的需求按時產出蔬果。她們 以農民曆為本作種植作物的參考?還是會依照菜市場裡時下潮流,復育世 界上東西跨越地域蔬食? 然而這些僅僅只是 Marco 個人分析後的幾道小標線。其中更為細緻的細節 更待有心人們通力合作,才能描繪出一方菜園裡蘊涵的處處天機。於是本 回與台大社會學系的田野調查合作便十分難能可貴。社會學工作注重分析, 以各種不同的專業學術手法,理解人的現象。建築除滿足人最原始頭上需 遮風避雨的需求外,經一代又一代的精進美學,成為營造空間的專業技術。 兩者都有自架象牙塔和背離常人生活的封閉性。第二回工作營的舉行最大 期待便是要讓建築和社會學兩者之間截長補短互為所用。為期兩個禮拜的 工作營,社會學學系的學生們在吳嘉苓教授和 Marco 的指導下分組,關注 各方菜園。以 Marco 的觀察為基礎作建築性的田野調查,其中包括菜園測 繪,植物品相調查、構築工事和主事的老婆婆們深度的訪談,探問她們的 菜園經營學。各組的資料經過整理歸納,由具有建築 都市專業背景園丁, 繪製為台北施以《都市針灸術》的第一道人層紋理圖像和模型。這將是發 展建立理想中,師法大自然尊重常人在地智慧所建立之《第三代城市》的 重要參考標的。 現時恰好又是台北市舉行花博開幕的時間點,對於花博的營建手法或南花 北運營造節慶種種機制,按下不表意見。這群日日夜夜為台北自動自發披上 綠意節能減碳,順應從產地到餐桌世界小資潮流,長者的智慧和身影,更 理應有機會被強調出來。終而希望歸納與理解敬田愛人的在地經驗,整理 成珍貴智庫,並有機會結合現今建築技術和設計手法,創造屬於台灣的新 當代文化軟硬體。...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44
過去的二十餘年裡,他從地方到中央政府皆有擔任過重要職務的經 驗;包含內政部營建署署長、在高雄市政府同時擔任過工務局局長 和都市發展局長、新竹市都市發展局局長、在台北市工作超過十五 年的時間,擔任過都市設計科長以及都市發展局副總工程司職務。 目前他在國立交通大學擔任都市設計的理論與實踐、公共政策分析 以及社區發展。此外,他在人文社會學系亦擔任『文化產業』學程 計畫的協同策劃人,也參與交通大學智慧生活科技中心(Eco-City) 研究團隊,並為共同計畫主持人。 著作有: 「都市設計在台灣」 、 「城市空間治理的創新策略-三個台灣 首都城市案例評析:台北、新竹、高雄」等。
林欽榮 國立交通大學 人文社會學系 建築研究所 副教授
URS89-6 都市再生專題筆記 巴塞隆納 畢爾包 新加坡 在都市更新基地 URS89-6(中華路一段 89-6 號)將舉行一系列的 都市更新講座,從巴塞隆納、畢爾包,到新加坡,從阿姆斯特丹、 倫敦,到福岡。老師以自身都市行腳,帶我們體驗一場又一場的 都市革命。今天晚上,老師帶我們從巴塞隆納與畢爾包開始,逐 步啟發我們的都市神經。 045
畢爾包
巴塞隆納
從古根漢美術館開始, Calatrava 設計的橋到 Normen Forster、Siza Perry... 這個城市逐漸養成一種「建設潔癖」
這個城市的魅力在於她斑斕的色彩與活力, 總是給予旅者豐富的體驗。
說起畢爾包,大家耳熟能詳的就是古根漢美術館,
筆者曾四次遊歷巴塞隆納,因此對於林教授的
198 公頃,因為產業轉移,此處幾乎成了廢墟。政
然而說起 90 年代的都市更新歷程,又是令人嘖嘖稱
解說感受特別深長。這個城市的魅力在於她斑
府的角色在此計畫中不但負責規劃、並包辦行銷 與執行,跳脫一般政府只提出計畫,等人申請執
奇的一頁。畢爾包19 世紀曾是歐洲的工業要港,然
斕的色彩與活力,總是給予旅者豐富的體驗;
而因為船隻的大型化,河面因此不夠寬深,再加
前者來自於她 2000 年的歷史厚度與文化底蘊, 行的被動模式。在實際操作上,結合都市發展局
上1983 年的大氾濫,幾乎淹沒了舊城區,造成隨
後者則應歸功於自 90 年代開始一連串更新計
與工務局;也就是「集計畫與執行於一身」 。計
之而來高達 28% 的失業率,這樣的局面,使得此內
畫。林教授將巴塞隆納的晚近發展劃分為「三
畫著重「大學與城市結構連結」與「智慧基礎
陸港面臨解構的命運。這一連串的重大挫折,畢
次革命」;1992 年奧林匹克主辦城、2000 年推
設施」 ,政府內部成立行銷團隊,向各單位如企
爾包將之視為城市的轉機,啟動了全面都市更新。
行「巴塞隆納的曼哈頓」 、與 2008 年的「22@ 計
業、大學、私人團體進行洽商發展其中各個區 域。採用先進的基礎設施如:智能電表、數位
這次的都市更新事件的不同之處,在於讓公家單位
畫」 。一次一次,利用重大事件的配合,讓城市翻
當股東,包含鐵路局、市政府、國有財產局、地方議
轉,於此同時,仍完整保留與融合舊城區的風貌。 交控、無線監控 LED 與永續移動等等。更別提
會等等,都「插股」其中,而形成了一力量強大的團
1992奧林匹克盛事過後,佔地廣大的賽場、選手
隊,再外包「Ria 2000」廠商;從1990 的污水下水道
村…並沒有遭到棄置,反而在有遠見的規劃下, 更新對新技術的實踐,也可說是「綠經濟」的開
光纖、地冷、太陽能等「基本配備」 ,這是都市
整治開始、接著規劃捷運、直到 2004 年啟用的輕軌
原來的選手村現在成為規劃完善的社會住宅,賽
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細膩的相關配套方案,
車。雖然這只是個人口35 萬的城市,卻將周遭10 多
場成為「娛樂港」 (內有大型商場與餐廳) ,競賽
例如:住宅補貼、土地混用(變更)不須回饋、
區納入考量,終於成為現在所見:便利、舒適、財務
游泳池也變成老少咸宜的水族館,最讓人佩服的, 容積獎勵充分利用與對居住品質的規範等等。
充裕的再生城市。
是成功的使港區移轉,所有權收還給城市。這就
在最後這一波革命我們可以明顯感受政府或深
是巴塞隆納第一步的演進。
或淺的介入力道。林副教授做
「 填 海 造 路 計 2000 年,
了簡短的小結: 「政 府不必偉
任與紅利,等公共設施的成本回收後,又利用盈餘轉投資(輕軌車建設即
畫」打造巴塞隆納的曼哈
大,但是必須無所不在」無疑
為一例) 。於此同時,卻又不與民爭利,將有利潤可圖的土地賣給民間投資。
頓, 從下城 區 吸引了更 多
為這成功的案例下了貼切的註
在這樣的歷程中,從 Frnk Gehry 古根漢美術館開始、Calatrava 設計的橋,
的 人 潮;綠 建 築 方 面, 大
腳。以上兩例漂亮的大型都市
到 Normen Forster、Siza Perry…,這個城市逐漸養成一種「建設潔癖」 ;不
量 運 用太 陽能 板, 甚 至讓
更新,絕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是最好看的,不是大師的,就不見容於此。這樣的「潔癖」直接刺激了觀光
其 成 為 地 景的特色、 污 水
機會,或是憑空的運氣,而是有
人潮,從早先的每年兩萬人次到現今每年超過百萬人次,並且持續增加中。
處 理 廠的改 造等, 都是 綠
遠見的領導團隊「永遠往前想下
由於以公家機構為股東;他們自然願意提出其土地做嫁,再按比例分攤責
以上兩例漂亮的大型都市更新,絕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機會,或是憑空的
色 基 盤 改 造 的 實 踐 作 為。
一步」 。林副教授說: 「都市更新
運氣,而是有遠見的領導團隊「永遠往前想下一步」 。林副教授說: 「都市更
2008 年「22@Barcelona 計
應該以『適應性策略』取代『藍
新應該以『適應性策略』取代『藍圖規劃』 」簡單而深刻的道盡了都市更新
畫」 。本來是一片以紡織業
圖規劃』 」簡單而深刻的道盡了
的精髓。
為 主的工 業區, 佔 地 廣 達
都市更新的精髓。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46
047
新加坡 「住者有其屋」是新加坡都市重劃局 最重要而唯一的工作與目標, 在於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發城市。
中有平台退縮與挑高設計,用以綠化與豐富街
分作兩類:選擇性項目、必要性專案。前者由住
面活動,如餐廳、娛樂設施等,使得生產力大幅
戶自行評估必要性而進行改善,故採取使用者付
提高。相對於台灣,林副教授認為新加坡科技園
費機制(如加蓋電梯井);後者則因其必要性如
區在空間創新性與土地質感上,都優於台灣,可
防災、衛生安全、防盜等則由政府全額補助(如
供為我們往後的參考指標。2006 年 Marina bay
污水處理、監控系統等) 。這些改善方案都在竣
濱海灣的政策大轉彎,新加坡政府宣布開設賭
工後才付費,即使對於經濟能力弱勢者,也有調
場,挑戰長久以來的政策形象,也引起該國少見
整措施;可以延期一年,甚至可以等到其屋出售
的政策激辯。但是為了大幅提昇經濟效益,賭
或轉讓後再行支付。這些高明而細膩的操作其來
定名為「亞洲移居城市的一種範型 - 新加坡」 。老師保持
場已然開辦,但一如它長久以來縝密細膩的規
有自,每個改善計畫都經過公眾諮詢,需徵詢到
他對城市觀察慣有的精準力道,繼續帶我們走訪新加坡。
劃,賭場的設置也要求承包商提出一整套詳盡
75% 以上之支持率,才著手進行。其間並鼓勵居
1965 年,新加坡獨立建國。貨櫃量全球第一,人口從100
的規劃,並在宣傳期間極力淡化賭場性質,而
民大力參與。
萬增加到今天的 500 萬。從 70 年代布局下城區、接著填
強調其休閒旅遊之方向。在新加坡「實用主義
海造路,到大為成功的組屋政策;從河川整治,到最後
至上」的治國理念下,足見其政策之靈活度。 台灣與新加坡都存在人口老化、男女比例不
政策大逆轉 - 設立賭場。林副教授帶我們從橫切面的區
新加坡自1965 年獨立建國,1970 年便著手進行
均與生育率低的現象,該國的的住宅計畫先
域政策方針探討到縱向的歷史貫穿軌跡。我們多麼幸
組屋計畫,並且從1980 年開始明定 URA 的主軸
讓住者有其屋,並且連住宅的後續保養也一
運,坐在舒適的咖啡廳裡,就能享盡這個城市的精華。
在於「保存」 。稱為 HDB 的組屋更新計畫目標為
併包辦…,都是正面回應這些問題的積極政
幾個新加坡的「基本背景知識」:總面積 700 平方公里(大
「讓舊住宅永遠有競爭性」 ,包含居家改進、鄰里
策。都市建設與都市更新的精髓在於「全民參
於台北市的 300 平方里而小於台北縣的 2000 平方公里) ;
更新、中期翻新計畫、電梯翻新計畫…等多個面
與且深植民心」 ,似乎是超越時空的不變道理。
雖號稱民主但實際為「人民行動黨」一黨獨大的菁英制政
相的改善方案。由於有完善的後台與相關配套, 林副教授在演講結束之時,以「始終如一的表
府;該國公務員收入高於世界;土地 90% 為國有,因此人
使得這些計畫的成效非常卓越。
越來越高的調適彈性」完整的說明了新加坡何以
民僅有物權而無地權。有了以上的概念,或許能對他們操 新加坡的人口從 建國到現在暴 增了五倍,其
作精準而深入的都更政策多一分理解。
現」 、 「細膩的政策處理」 (指組屋規劃) 、 「眼界 能紮實的立足亞洲並放眼世界。
人口組 成 中國 民 約 有 370 萬 人, 其 餘 皆 為 外 「住者有其屋」是新加坡都市重劃局 (URA) 最重要而唯一的工作與目標,在於
國 人。 政 府 強 制 國 人 儲 蓄「 公 積 金 」 (CPF)
建立一個強而有力的發城市。其下單位除了總體規劃部、都更科、整合規劃委
其 中 20% 由 個 人 薪 資 扣 除,14% 由 雇 主 提
員會等官方機構外,也包含了都市更新「公司」 、全球物業研究中心、房地產等
撥,其 餘由政 府支出,其中可支 應的項目包
機構,亦即結合公領域與私領域兩方的力量與專業,從高階策劃到低階手段,
含購屋貸 款、 健保、 退 休 準 備 金 等。 當政 府
無所不包,使計畫得以全面到位。建立起廣大的公共住宅(現今新加坡有八成
有了「 政 策」 、 「 公積 金」 與「 土地 強 制 徵收
國民皆住在公共住宅中)之後,並不就此結案,新加坡對於公共住宅的後續管
權」 作 為 工 具, 也 等 於具 備 堅 強 的 後 盾了。
理與保持也自有一套完善的系統,此部份留待下篇介紹。
小至信箱更換、天花板翻修、監控系統更新,大 至污水處理、增加電供量、社區電梯翻修等。這
「ONE NORTH」為新加坡科學商辦園區規劃,自詡為「新版園區」下,它的
些措施讓老房子保持競爭力,並且持續升值。當
幾個不同點在於:園區內「有捷運通行」 ,因為其內「重腦力,輕勞力」所以
家戶中孩子長大,政府還會主動修法,增加建蔽
捷運系統運作造成的震動對園區內各項活動無礙,另外,從區內建築設計可
率,使老屋直接往外「擴張」…。不難想像有個
看出「群落互相支援」的特徵,高樓間有天橋相通,有利技術與資源快速流
如此收攏人心的政府,人民當然接受一黨獨大專
通,區內規劃的另一特色為「融合各項生活機能」 ,以提高生產力,大樓空間
政了。在這些「更新」與「改進」的方案中,可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48
049
倫敦東區的甦醒之路
中原大學建築系畢業,賓州大學建築設計碩士。曾任美國 Antoine Predock Architect專案設計師,中原大學講師。目前旅居英國倫敦,
東區(The East End)原本僅是聚集在倫敦城外或大路 附近的小農村,在沒有充分的都市規劃之下,因為不斷 湧入的工作人口與移民而越來越擁擠 ......
為建築攝影及自由撰稿人。關注英國綠建築發展與都市更新現況。
蘇富源 國富源建築師 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倫敦東區(The East End)的歷史背景 從西元三世紀羅馬人在泰唔士河畔建立倫敦城開始,隨著帝國日漸強大,倫 敦形成經濟貿易的中心,原本的城市環境無法負荷增加的人口而逐漸往外 擴張。到了19 世紀,工業革命之後的英國人口激增並且快速地向都市集中, 大量就業人口造成工資下降到僅夠餬口的水準;住宅不足且昂貴,使得窮
倫敦東區 的甦醒之路
人與外來移民集中在過度擁擠的區域而產生疾病、犯罪等惡性循環的社會 問題。這些問題在人口成長率達到歷史高點的倫敦更是嚴重。東區(The
East End)原本僅是聚集在倫敦城外或大路附近的 小農村,在沒有充分的都市規劃之下,因為不斷湧 入的工作人口與移民而越來越擁擠。
倫敦西區 隱藏的明星
藉由強大的海上船隊,英國建立了與世界各地的貿 易管道,日漸龐大的進出口量使得原本的港口設施 不敷使用。在 19 世紀初,倫敦東區南側的泰唔士河 畔新建了更多的碼頭與倉庫用來負擔全英國 70% 的 貨物進口量;由於緊鄰碼頭區,原料取得方便,東 13 世紀的倫敦城 圖片來源:wikipedia
請補充文字
區很快就變成工業城,聚集越來越多的工作人口。 到了1840 年代,大型蒸汽輪船與火車出現,需要興 建更大的碼頭與新的鐵路運輸接軌,這些大型公共 建設拆除了許多原本窳陋的社區,所以在 1880 年代 開始出現愛心之家(Philanthropic housing) ,用來 安置遭到拆遷的貧戶居住。 直到 20 世紀初,政府才開始注意到東區的問題;倫
1837 年泰唔士河沿岸的碼頭區,U 型轉折的半 島就是現在的金絲雀碼頭區 Canary Wharf。 圖片來源:wikipedia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50
敦郡議會所規劃的 Boundary Estate,是第一次由政 府興建的國民住宅(council housing) ,而類似規 劃一直持續到二次大戰才停止。由於東區在工業與 051
運輸上的重要性,在大戰期間遭到德軍的密集轟炸,摧毀許多港口、鐵路
一直以來,每四年舉辦一次的奧運會帶給舉辦城市最大的遺產,就是都市更新。
與工廠房舍。重建的需求讓戰爭工業很快的轉型成製造預鑄住宅。直至今
倫敦,這個全世界唯一舉辦過三次奧運的城市,當然也希望能藉由舉辦奧運所投
日,許多在 1950 年代建造的這類建築物仍矗立在東區;這裡也是全英國國
入的能量,在展示文化、經濟、歷史與體育的同時,進一步為長期以來被忽視的
民住宅密度最高的地方。隨著海運型態的轉變,倫敦的碼頭區再也無法負
東區提供更好的基礎公共建設與居住環境,並且和倫敦市中心與歐洲大陸緊密
荷大型貨櫃運輸而漸漸廢棄,當最後一個東區碼頭在 1980 年關閉之後,相
結合,創造新的現代副都心。而這個後奧運發展計畫”百年來最大的綠地、世界
關運輸鐵路也隨之停止,工業生產紛紛外移,傳統低技術勞力的需求不再,
級的運動場地、交通容量與品質的提升與閉幕典禮後半年內就可以居住的新平
也使的東區的失業率越來越高,加上原本就不理想的社會與環境問題,而
價住宅”以及”吸引企業進駐創造工作機會、提高教育水準、改造社會環境” ,正
成為貧窮、擁擠、疾病與犯罪的代名詞。
是為倫敦贏得主辦權的重點。
倫敦當局一直試圖解決東區的問題,結果卻不盡理想,其中較為成功
Stratford City 與下利亞河谷區(Low Lea Valley)
的, 應 該 是由倫敦碼 頭區發 展 公司(London Dockland Development
Corporation,1981年成立)主導的金絲雀碼頭(Canary Wharf)更新;舊
根據 2007年的數據,全倫敦 33 個行政區裡最貧窮的四個區(Islington, Tower
碼頭區的改造,吸引了近百億的私人投資,變身成倫敦舊城區外側新興的金
,正好就是奧運園區坐落的位置- Stratford City 與 Hamlets, Newham, Hackney)
融重心。
下利亞河谷區(Low Lea Valley) 。下利亞河谷因為流經的利亞河(Lea River)連結 泰唔士河把貨物帶進來,長久以來形成了相當規模的工業區,也造成土地嚴重的
2012 奧運與東區
石油與重金屬(氰化物、砷、鉛)污染,有些地區甚至有低劑量的放射性物質。
東區勞力密集的傳統製造業與倫敦的發展有著密切關係,但是在二次大
由於土壤的高度汙染,246 公頃的場地必須先經過整治才能進行開發;從三年前
戰之後,工業與航運沒落,在這裡留下大片的廢棄工廠與低技術勞工接
開始,將近 80 萬立方公尺的汙染土壤經過淋洗處理與生物復育後,有 80% 於基
近40% 的高失業率,造成在健康、教育、治安與貧窮各方面亟需改善的社
地內再利用。同時從 2005 年開始陸續拆除了52 座高壓電塔並設計兩座 6 公里長
會問題。同時,為了解決市中心的過度擁擠,倫敦東區的開發一直被視為
的地下隧道來鋪設供電纜線。因為開發而拆除超過兩百棟的建築物,其中百分之
一塊提供住宅與商業區的新大陸,然而一直到 2012奧運確定落腳倫敦的
九十拆除得到的材料都被回收再利用。園區內 9 千萬公升被汙染的地上水也經過
Stratford 之後,這無法延期的事件才給了開發東區新的動力。
去油去氨與氧化有毒化學物質的淨化處理,同時控制流向避免汙染河流。新的排 水系統與河岸邊坡的改善,可以抵擋 100 年洪水頻率的衝擊。
密集施工中的奧運園區。
奧運園區 由奧運實現局(Olympic Delivery Authority, ODA)負責規劃興建的奧運園區共 有 246 公頃(相當於海德公園加上肯辛頓花園的面積) ,將會有 10 個運動場館, 奧運選手村,廣播媒體中心以及利亞河沿岸的親水公園。在奧運結束後,會留下 其中五個場館繼續經營使用,公園會向外繼續延伸擴大,加上新的社區開發與交 通建設,期待能把下利亞河谷區改造成永續發展的指標城市。246 公頃的土地開 發看似很大,事實上這僅是北京奧運場地的三分之一而已。為了降低投資經費並 提高奧運結束之後的開發效率,倫敦計畫在較小的園區裡容納一樣強度的活動, 因此,如何更有效率地利用場館與土地,建立場地內順暢的動線系統,是開發的 重點。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52
053
未來的 Stratford City,左邊可以看到奧運主場館與游泳中心。 圖片版權:Westfield Stratford City 網站
七千平方公尺的社區面積。這些都將更進一步與周圍區域的都市 計畫整合在一起,希望能為整個東區發展提供新的催化劑。除此
奧運公園配置圖 圖片版權 : London 2012 網站
之外,瑞典家具公司 IKEA日前才在奧運園區南側緊鄰 Pudding
Mill Lane 的 Sugar House Lane買下5.3 公頃的土地,也將開發為包 括1500 戶住宅單位的住商複合區。 由澳商 BOVIS Lend Lease 出資興建的 3500 戶選手村,因財務問題,ODA 不得 不投入政府預備金並縮減數量到 2800 戶。整個選手村的興建經費包括奧運結 束後的再利用計畫,大約需要10 億英鎊。在奧運結束後,其中的二分之一將會 變成平價住宅。
後奧運主要計畫架構(Legacy Masterplan Framework , LMF) 真 正 的 考 驗 在 奧 運 結 束 之後 才 開 始。 奧 運 公 園 遺 產 公司 (Olympic Park Legacy Company, OPLC) ,將在 2012 之後接著扮
在 2012 之前,除了奧運園區(Olympic Park)的相關建設之外,還包括由澳商
演長遠規劃的重要腳色。其中整合了社會、經濟、環境等議題,
西田集團(Westfield Group)投入14 億英鎊主導的 Stratford City 開發案。這
運用設計與科技手法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在 2009 年1月所提
是一個高密度的住商複合區,將近18 公頃的土地,北側緊鄰 Stratford 國際車
出的”後奧運主要計畫架構” (Legacy Masterplan Framework ,
站(歐洲之星停靠站) ,西南側與 Stratford 車站(Regional Rail )及舊市區相
: LMF)
接。第一階段預計2011年開幕,將成為歐洲最大的購物中心,總計將提供 47 萬平方公尺(樓地板面積)的商業辦公空間、27 萬平方公尺的休閒與零售空間、
12 萬平方公尺的飯店設施與 4500 個工作機會,以及16400 個住宅單位與一萬
居住方面 包括興建除了選手村之外超過10,000 戶的住宅單位 (三分之一為平價住宅) ,以及各類相關的服務設施如圖書館、社 區與健康中心等。在教育方面,除了Stratford City 的小學與藝術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54
055
LMF 與六個開發區的願景
學院之外,預計還會成立七間托兒所,三所小學, 一間中學和一間體育學院。
為了倫敦東區更長遠的更新發展,後奧運計畫架 交通方面 在 LMF 計畫區域內,可以不需轉車便
構裡規畫了六個新開發區。彼此各自成長並與周
抵達全倫敦 31%(214 /691)的地鐵站或鐵路車
遭現有環境整合在一起,形成倫敦東區的心臟地
站(地鐵、道路輕軌、船塢區輕軌、國鐵與歐洲
帶,並進一步擴大影響力到整個東區。
之星);同時,倫敦向外放射的國鐵路線共12 條, 只要一次轉車,就可以連接其中的11條。預計在
Stratford Waterfront 位於奧運場地與利亞
2018 年,全新或改善後的路網,將大幅縮短到市
河谷中央區的獨特水岸,西側緊鄰 Waterworks
中心的通勤時間;從 Stratford 國際車站到 King’
River, 東側與西田集團開發的 Stratford City 相
s Cross 車站只需要7分鐘(原本搭乘地鐵需要約
連。此區的開發把 Stratford 舊市區與利亞河谷重
40 分鐘) ,從巴黎或布魯塞爾發車的歐洲之星也
新連結,藉由中間的奧運游泳中心,形成活動聚
會在此停靠。2016 年新的 Crossrail 開通後,從
集的焦點;散布著休憩設施與簡易餐飲的水岸步
Stratford 到利物浦街(Liverpool Street)將只需
道串連起一系列開放空間,遠眺公園與奧運主場
9 分鐘。
館。開發重點包括 1800 戶高密度住宅、奧運游泳 中心與醫療機構。
區域交通方面 由於南北向的利亞河與運河削弱 Olympic Quarter 奧運主場館周邊的區域,著
了東西兩邊的關聯性,LMF 除了要強化現有社區 之間的聯繫之外,也希望東西向的新動線能提高
重在運動與教育。容納八萬人的主場館在拆除五
地區之間的滲透性,並建立適合步行距離的社區
萬五千個臨時座位之後,將變成兩萬五千人的多
關係。因此除了改善現有的橋梁與隧道,在 2012
用途體育場,形成都市紋理上強烈的焦點;同時
之前奧運實現局(ODA)還會新建 35 座橋梁來
後續的經營也期待將會帶來絡繹不絕的人潮。結
連繫這裡複雜的地形。同時,建立完整公車路網,
合旁邊的綠帶與藍帶,彈性使用的開放空間,創
每 400 公尺或 5 分鐘步行距離之內就會有公車站,
造出連續不斷的活動以吸引遊客。經過此區南側
並且提供區域內安全的腳踏車道與行人步道(總
,設 的北口下水道壩頂(Northern Outfall Sewer)
長度 35 公里)來降低開車的需求。
計成結合步道與腳踏車道的綠廊,東西向穿越整
改善後的交通服務水準,將大幅縮短往返倫敦市
利亞公園) 。開發重點包括 2700 戶各式高密度住
中心與歐洲大陸的時間,加上基礎建設的投資,
宅,奧運主場館、小學、中學與體育學院。
個奧運公園,連接東區的主要公園綠地(如維多
預計可以吸引媒體與企業進駐在此,並在未來的
20 年間陸續提供 Stratford City 一萬個新的工作
1862-65 年由工程師 Joseph Bazalgette 建造 的北口下水道,是英國19 世紀非常有遠見的 基礎工程,至今仍然在使用中。這條下水道收 集了北倫敦的排水,藉由重力與兩個抽水站通 到 Becton 的廢水處理場。
機會。
開發分區圖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56
057
Old Ford 夾在利亞河與利亞運河之間的半島
型成住商混和區與一系列的水岸設施;適當的輕
區域;東側緊接奧運場地,西側的 Fish Island 是
工業也可以提供此區一定的工作機會。開發重點
既有社區、改建倉庫與輕型工業區。半島與東西
包括 800 戶住宅,69 萬 5 千平方公尺的商業區與
兩側有十座橋梁相繫,而新設的運河船塢與觀景
餐飲設施。
區(設於奧運園區的制高點)是此區的特色景點。 強調私人中庭與良好景觀的家庭式住宅,則著重
後奧運主要計畫與 Stratford City 發展的整合,將
在生活機能的便利性。開發重點包括 1200 戶住
會是東區社會與經濟改造成功與否的關鍵。不
宅、小學、托兒所、社區中心與醫療設施。
管是區域內或是跨區域,使用者都應該要很容 易的接近各類服務設施與工作機會。因此,奧運
Hackney Wick East 位於奧運場地西北側,是
場地周圍的五個行政區 Stratford, Hackney Wick,
利亞河谷進入此區的起點,由東向西連接起改善
Leyton, Fish Island, Bromley by Bow,也各自提出
後的 Hackney Wick 車站與 Stratford City。南北向
了因應的發展計畫”Olympic Arc Plans ” ,並與
的步道與腳踏車道可以直達北邊的 Hackney 濕
後奧運主要計畫架構(LMF)互相協調整合以避
地。奧運期間的廣播與媒體中心以及多用途體育
免衝突造成落實的困擾。
館(成為 6000人的社區體育館)將會繼續利用, 並且保留原有的一所小學。未來的發展重點包括
結語
2000 戶住宅,創造工作機會(預計有 5000 個數 位媒體相關的工作)並引進高等教育機構,原有
目前為止,後奧運主要計畫架構所提出的都是美
簡單工業也會慢慢轉型成創意或藝術工作區。
好願景,只是計畫的資金來源與負責單位都尚未 定案,確定的只有奧運結束後將留下景觀公園與
Stratford Village 位於高密度的 Stratford City
相關建築物,以及提升品質與乘載量的交通運輸
北邊,以家庭生活與永續社區為重點的住宅區, 建設,其他如社區規劃、工作機會、商店、學校 南側緊鄰 Stratford 國際車站,包括奧運留下的室
等等可能都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才會實現。而究
內自行車賽場與轉作住宅使用的選手村。為了強
竟硬體建設與軟性的社會與經濟改造的目標之
調社區領域,在外周區的住宅是較高的公寓,裡
間要如何連結起來?如果在奧運開始之前無法找
面則是較矮的連棟房屋(Row house) 。開發重點
到合適的、有意願在後奧運規劃中進駐的開發者
包括1500 戶住宅、一間小學與新的商店街。
(承租者,尤其是主場館的經營者) ,要怎麼期待 這許多在奧運後閒置的建築物能發揮磁鐵效應,
Pudding Mill Lane 目前是位於奧運場地南側
Olympic Arc Plans 與奧運公園的關係 圖片版權:OPLC 網站
創造當地的工作機會?
來吸引開發,整個後奧運規劃近乎失敗,殷鑑並不遠。因此,在 2012 之後,倫 敦要如何繼續維持開發的動能來實現整個願景,不至於出現環繞在空蕩蕩的 奧運公園周圍的零散規劃,恐怕是奧運公園遺產公司(OPLC)要審慎評估的。
的輕型工業區。三面環水的特殊地理位置,由兩 條平行(東北 - 西南向)的重要交通動脈緊緊框
回頭看看 2004 年的雅典奧運,花費超過 90 億英
也因此,OPLC 在計畫發表之後仍然持續進行與各單位的諮商,廣納各種意見,
住此區;一為北邊的高架鐵路(國鐵、船塢輕軌
鎊經費興建的相關場館,目前百分之九十都處於
目前正積極地進行內容修正,預計九月底將提出修正版本,希望能確保後奧運
與正在施工的 Crossrail) ,另一條是南側通往倫
荒廢的狀態,周邊地區並沒有因為舉辦奧運而
主要計畫架構(LMF)能更清楚的滿足當地的需求,並提出更明確的階段發展
敦市區 Aldgate 的高街(High Street) 。這裡將轉
得到更好的環境,相關建設也無法發揮觸媒作用
期程(phasing plan)與第一個五年計畫(2014-2019) 。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58
059
倫敦西區隱藏的明星
這樣的地理特性,使得此區在 18、19 世紀倫敦城人口快速膨 脹時,成為外來移民落腳的選擇之一,都市紋理與人口背景
西區(The West End)一詞成為時髦的代名詞。一直到 現在,這裡仍然是英國最大的娛樂與消費中心......
非常複雜。但是從 70 年代之後一直沒有通盤的都市規劃,而 致目前交通狀況壅塞,基礎設施老舊,治安問題嚴重。因 此 Camden Council 在 2000 年 通 過 的 Unitary Development ,2004 年七月並 Plan(UDP)將這裡納為重點發展區(Afl) 通 過 Tottenham Court Road Station and St Giles High Street
Planning Framework,在此發展架構中明訂發展目標與設計
歷史背景
準則,希望藉由提升基礎建設品質與容量進而吸引投資,促進 地方的發展與再造。市長 Boris Johnson 也在大倫敦發展計畫
用 " 西區(The West End)" 一詞來稱呼倫敦舊城西側、泰唔士河以北的地區始
中將此區納為 33 個重點機會區(Oppurtunity Area)之一。
於19 世紀初,但其發展可以追溯到17 世紀;在 Charles I 於1625 年成為英國國 王之後,開始有貴族移居到 Mayfair 一帶。接著1666 年的倫敦大火燒毀舊城區
施工中的 Centre Point 地面層 圖片版權:蘇富源
重點計畫
約 60% 的面積,也迫使更多人搬遷到西區居住。
Tottenham Court Road地鐵站擴建與 1810 年,建築師 John Nash 對攝政街(Regent Street)的更新計劃,建立了從
周邊交通動線改善
北邊的攝政公園到南側的聖詹姆士公園之間的交通軸線,這裡很快就成為流
這個位 於Tottenham Court Road 與 Oxford Street 交
行時尚集中的新區,而”西區”一詞也成為時髦的代名詞。一直到現在,這裡仍
叉路口的地鐵站在 1900 年開始營運,當時只有一條東
然是英國最大的娛樂與消費中心。除了攝政街之外,西區另一條南北向的交通
西向的 Central Line。隨著1907年南北向的 Northern
要道就是Tottenham Court Road。往北連接倫敦第六
Line 開通,以及公車系統的營運(目前有 19 條公車路
大車站 Euston,往南經過 Tottenham Court Road 地
線經過) ,這裡也漸漸成為西區重要的轉運中心。儘
鐵站與聚集著各式流行品牌的 Oxford Street 之後稱為
管站體經過數次的更新,然而這個110 歲的老車站與
Charing Cross Road 並再往南連結 Trafalgar 廣場(由
站內複雜的動線要負擔目前每天15 萬旅次的進出實在
Norman Foster 於1996 年重新規劃) 。
顯得勉強。加上東西向的 Crossrail(註一)將於此設
穿越基地的道路造成 人車衝突頻傳 圖片版權:蘇富源
站,必須盡速擴建整合以提高容量與安全性。 相較於攝政街的輝煌歷史,Tottenham Court Road
主要人行動線與地理位置關係 圖片版權:蘇富源
顯 得 低 調 的 多。 在 117 公 尺 高 的 Centre Point 大
同時,在交叉口東南角的 Centre Point,其特殊的結構設計與
樓 於1966 年 落 成 之 後, 這 個 位 於 Oxford Street
修長的量體,在 60 年代興建時引發很多的討論,其中還包括
與 Tottenham Court Road 交 叉 口 的 顯 著 地 標 與
在交換條件下市政府核准超過允建容積的爭議,以及地面層
其下繁忙的地鐵站讓許多人開始注意到此區的發
人車動線的混亂造成意外頻傳。Centre Point 在 1995 年被指定
展。這個交叉路口剛好位於西側的 SOHO、東北側
為第二級保留建築物,然而在都市介面上的問題卻一直沒有改
的 Bloomsbury 以及東南側的 Coven Garden 之間,
善。這次的規畫將會重新設計地面層廣場,移除原本穿越基地
在行政區上屬於 Camden Council 管轄;附近有流行商店林立的 Oxford
的車行道路以提供更大面積與安全的行人空間,並藉由開放
Street, 有 世 界 第 一 大 博 物 館 British Museum, 也 有 著 名 市 集 Coven
空間的引導,清楚連結周邊地區,包括新規劃的 St. Giles Court
Garden;而南側的 St Giles High Street 自中世紀以來便是西區與倫敦城之
與 St. Giles in the field 教堂(第一級保留建築物) ,並進一步聯
間的交通要衢。
繫 Coven Garden 與 Bloomsbury。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60
從 St. Giles High Street 看 Centre Point,人車動線混雜 圖片版權:蘇富源
061
地鐵站體的部分包括了位於廣場下方全新的售票大
色彩與綠色科技,並欲藉由開放的地面層串連起
廳(原有面積的六倍)與地標式的透明玻璃出入口
這個街廓周圍的重要地區(開放空間佔基地面積
通往 Centre Point 廣場,還有站內進出與轉乘動線
的 27%) 。為了達成目標,在設計之初便已定調”
的簡化,以及最為人詬病的無障礙空間的改善;而
透明、碎化、滲透、明亮、活潑”等原則:藉由立
更重要的,就是因應 Crossrail 在此設站後與地鐵間
面高度、寬度與角度的調整以及有層次的退縮來
的整合與連繫。整個周邊計畫投資超過十億英鎊,
達到量體的碎化;藉由地面層挑高六米的透明盒
是歐洲有史以來最大的地鐵更新案。預計2017年
子在視覺上將四面街道納進去,創造有別過去的
Crossrail 開通之後,Tottenham Court Road 車站每
都市氛圍。未來進駐的商店,夜間透出的明亮光
天可以容納 20 萬旅次,是旅客進出西區的重要門面。
Crossrail 是倫敦投入160 億英鎊全新規劃的東 西向鐵 路系 統,全長118 公里,於2009 年開始 興建。連結了西邊的 Heathrow 國際機場、倫敦 西 區、 舊 城 區、Stratford City(2012 奧 運 場 地, Eurostar 停靠站)與 Canary Wharf 等倫敦最繁忙 的幾個區域以及倫敦周圍13 個主要火車站。將 可以有效減輕地鐵負擔並提供高速、高容量的 東西向聯繫,預計 從 Tottenham Court Road 到 Heathrow 機場的時間將從一小時縮短為 30 分鐘。
穿透的地面層 圖片版權:RPBW ph. Joost Moolhuijzen
線也會減少街道上治安死角;而五條穿越街廓的”
更新後的廣場 圖片版權:London Underground & transport For London
捷徑”,則進一步提高中庭的社交功能,創造新的 交流機會。儘管 Piano 的彩色的飄浮盒子在建築上 引起不少議論,但是整體規劃在都市街道的縫合 上確實做了很大的努力。
Piano 說:這個案子最大的挑戰,就是在倫敦市中
中庭廣場 圖片版權:Michel Denancé
心這個被遺忘的角落,注入新靈魂。藉由這些漂 浮的彩色建築的加入,這個地方具體化的成為人 們注目的焦點。
St. Giles Court更新計畫 St. Giles Court 是個隱藏在 Centre Point 東南側 0.7公
更新後的廣場 圖片版權:Andrew Putler
這個住商混和的街廓,提供 57123 平方公尺的辦公
頃的大街廓,四面臨路。原建物是 50 年代興建的國
室與109 戶的住宅(12162 平方公尺) ,其中 53戶交
防部辦公室,2005 年後便閒置無用。八層樓水泥城
由 Circle 33 Housing Trust 規劃成為平價住宅,稍
堡封閉而不友善,尤其北側的陰暗街道(Bucknall
微緩解當地的居住需求,Circle 33 也會與 Camden
,更是治安的死角。面對此區正在進行中的 Street)
Council 及當地組織合作一連串的社區發展與教育
都市再造,開發商與建築師 Renzo Piano 希望藉由這
訓練計畫幫助當地居民提高就業率與生活品質
穿越基地的捷徑 圖片版權:蘇富源
個複合式的街廓開發案,取代原本灰色的空間,帶給 此區新的能量,重新縫合都市介面。
結語
前 置 作 業 從 2003 年 開 始, 建 築 師 與 Camden
Tottenham Court Road 地鐵站擴建及周邊更新在
Council 及英國文化遺產協會進行密切的討論,並在
2009 年春天啟動,預計2016 年完工,而隨著鄰近
2004 年 2 月與 2005 年 2 月各舉辦一次公聽會,廣納 意見以修正設計。全案在 2006 年 9月核准興建,並
的 St. Giles Court 在 2010 年落成,讓倫敦人在這施 彩色的飄浮盒子 圖片版權:蘇富源
工黑暗期中看到了未來的可能性。更新完成後的
在今年五月完工。Piano 的規劃是個12 層樓、總樓地
Centre Point 與 St Giles High Street 地區將成為倫
板面積 66000 平方公尺的複合式建築群,包括了辦
敦西區最重要的心臟:友善的開放空間與安全的
公室、零售商店、餐廳與咖啡廳、住宅以及公共廣
行人動線串聯了步行距離內的景點設施,並藉由
場。這個新地標強調的是行人友善的介面、活潑的
Crossrail、地鐵與公車系統緊密與大倫敦相連。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62
St. Giles Court、St.Giles High Street 與鄰近的 Centre Point 圖片版權:蘇富源 063
城市漫遊作者Minimoshout, 2008年畢業於Edinburgh College of Art,
城市漫遊創意短篇漫畫
UrsComic: Haunted
MDes of Illustrator, 專職獨立創意工作者,作品橫跨插畫、平面設計 以及網頁設計,慣於插畫作品中創造奇特角色,讓人物自行創造畫 面中的故事。
Minimoshout Edinburgh College of Art MDes of Illustrator
URS 的建築都像廢墟,都像發生了許多鬼故事,鬼影是 故事的起點•但接下去要講的不是嚇破膽,而是一個重 新開始的新世界。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64
065
視野 國際
韓國
清溪川修復案 文明世界的永續發展都市, 生活型態發展的標竿。
你可以想見,此番由河流與人行步道所環繞的鄉 間景象,曾是一條首爾運量極大的高速公路?位 於南韓的「清溪川河道修復案」體現了一個大城 市何以調整其經濟發 展模式,讓一條已成為交通 要道的公路,回復成它最初的樣貌 - 一古老而關 鍵的城市河道。為這世界第七大城市創造出一饒 富趣味的公共空間。
掌握世界都市脈動 韓國 瑞典
圖片版權:Just a Cheese burger's Flickr 網站
50 年前,首爾曾經存在此清溪川 - 一彎劃分南北
溪水再次流經首爾。可以說,此計畫代表了南
的清流,人們並經常在這兒打水洗衣。隨著南
韓文化上的重要轉變;首先,在於每日車流量
韓經濟起飛,城市向外擴張;且為了因應整個
的考量(超過160.000 次) ,其次,在於此公路
亞洲城市機動化發展速度的需求,各項基礎建
的「集體意識」象徵意義。它代表了一 個草莽
設與公路因此大舉興起。緣此,優美的舊水道
國家邁向現今經濟工業化的里程碑。公路拆除
終於變成了一個「打開的下水溝」 ,因此其後的
因此而成為一系列「對抗象徵物」的舉動。計
建設則逐步讓此河道完全喪失它的功能了。這
畫的開端始於1999 年,當首爾市長決定關閉市
裡變成了一城市要道,其後更多建了一條樓高
內 3 條主要公路隧道之一時,奇怪的是,在關
六層的第二高速公路。都市更新計畫 - 現在已
閉此要道之後,市內汽車行駛里程數的總量反
成為往事。1999 年首爾市長開始著手進行此
而大幅下跌,研究後發覺,這是因為「柏拉斯
一重要且極具爭議性的議題:拆除公路 -首都
悖論」Braess's paradox 所導致。亦即每當公路
發展與進步的重要象徵,然而事實上,其外觀
網增加一條,人們花在交通上的時間反而增加。
正在明顯的惡化與衰敗當中。對居民而言,此 公路正使他們的生活品質產惡化,亦即其污
此計畫的推動者暨設計者,黃季研,對於首爾未
染指數不斷上升、通風不良、環境污染…等。 來「最有價值的發展方向」進行了各項調查與諮 詢後得到一結論;盡可能的保護環境與水資源。 首爾市市長李明博領導了此一激進而革命性
他的團隊曾花費六個月以上的時間進行交通研
的「 永 續 更 新 計畫」 ( 可 說 是現今世界 的 都
究,並研發出一套可以精準改善交通現況的模組。
更表率);拆除公路、並建造一 400 公頃的公
這個計畫耗資 380 億美元,且自2003 年七月起,
園(寬 80 公尺,長達 8 公里) ,使得純淨天然的
拆除並回收超過 62 萬噸的鋼筋水泥。終於在 067
瑞典
Augustenborg 生態城計畫 文明世界的永續發展都市, 生活型態發展的標竿。
2006 年11月,啟用了大部分的單位:包含23 座新建的橋樑,純淨而乾淨的
位於瑞典南方馬爾默區(Malmo) 的 Augustenborg,如今已成
水源,新的綠地與城市的重要公眾場所。其中當然不乏反對聲浪;例如汽
為一文明世界的永續發展都市,一個生活型態發展的標竿。
車禁止像從前一樣,自由進出此區;過去在公路周圍數以千計的非法攤商也
從 90 年開始,馬爾默變開始了一系列以「生態城」為名的都市
必須撤離此區 等,都挑戰著民眾的生活常態。
改造計畫。它計畫一股全面性的參與,並且使其成為一生態、 社區、與經濟發展並重的城市。時至今日,這些環境改革方案 已讓此地成為全瑞典最適合居住與工作的區域之一。
然而,自小客車數量大幅減少了;人們開始接受了新的交通系統與生活 型態。這是因為相關單位同步改善了巴士運輸系統,讓市民可以自行選 擇自用或者大眾運輸工具,這些轉變對於城市環境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
Augustenborg 建於瑞典的戰後繁榮的 50 年代初。當時它是
研究指出:接近水道公園區的地面溫度比起 400 公尺外的溫度平均下降 3.6
一個馬爾默的首批集合住宅,它符合當代的建築條件:光線
度。河水就像是大自然的空調,讓最炎熱的夏日感到無比涼爽。六月風力的
充足且空間寬敞,並且以煤炭為燃料的電廠集中供熱,幾乎
均速比起 2005 年的同期強勁了50%。
能夠自給自足。時至 80 年代,該區遭受一連串的衰敗與腐 化;由於排水與下水道系統規劃不良,常有季節性的雨水氾
隨著都市環境品質的提升,也對清溪川周邊的都市更新計畫產生劇烈的影
濫,使得此區有嚴 重的潮溼問題,導致當地汽車、機具與住
響。由內觀之,反對聲浪指出此計畫已經造成此區「高檔化」的現象,迫使
宅經常受到嚴重的損害,未經處理的大量廢水也對當地居民
原居民外移。事 實上,此計畫著實為居民提供了新建設、服務與人行步道,
健康造成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口開始外移,閒置空屋大幅 增加,最終讓
一改往日的低落環境,賦予
這一區在相對於其他各城鎮的發展條件下,逐漸被邊緣化了。
河流嶄新的面貌,且毫無 疑問的使得全體居民獲利。
有鑑於此,該區開始進行一個以「生態城」為命題的都市更新計畫;在地方政
一個規模如此龐大的計畫
府、瑞典國家機關、歐盟以及私人公司的統合協作下,開始推動此都更計畫,
中,存在著許多「必然」與
他們對於環境、社會經濟與其他重要的議題進行了一個全面性的研究。計畫初
「應然」;必然遭遇困難重
始,都更概念指向環境改善,聚焦於洪水氾濫、廢棄物處理與豐富生態多樣性。
重的進程、必然接受對立
改建工作包含了翻修1600 戶出租住宅(高達該區的 9 成住屋) ,以「改善能源效
意見的挑戰;並克服了極
用」為前提的大幅更新。由居民建成的13 處廢棄物回收中心,有效的回收了該
大且複雜的技術。它應由社
區 90% 廢棄物。接著,太陽能板覆蓋了廣達 400 平方公尺的面積、地熱泵、以
會要角領導,並最終獲得
及100 平方公尺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等,足以提供該區的熱能綽綽有餘。
市民的廣泛支持,如此才 能完成此一壯舉,並成為
至於季節性氾濫的問題,則由大量的屋頂植披與一套雨水開放式整體控管系統
世界都更的典範。
來支應。在工業區並建立了一覆蓋了9000 平方公尺的「屋頂植物花園」並對大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68
069
城市漫遊創意短篇漫畫
UrsComic: IMAGINE
圖片版權:Brandsvig 's Flickr 網站
眾開放,為斯堪地那維亞目前最大的綠色屋頂。在
支應、歐盟則以「生命計畫」項下資助 600 萬克
執行方面,由於廣大的地方居民優先參與了此計
朗(美元 84 萬美元)其餘 7000 萬克朗( 1000 萬
畫的發端與進程,如此一來,就像是一規模龐大, 美元)則來自當地政府。 它已然成為一國際上對 來自於公、私部門的積極參與者;包含集體作坊、 大城市內「更新、參與型解決方案、與區域綠化」 設計相關資訊的官方部門、文化單位、以及在街
三個標準皆達成之模範,此案於2009/2010 獲頒
頭巷弄間舉辦的非正式論壇等等,都對於公共空
聯合國人居署 (UN-HABITAT )「最佳地方規劃實
間、咖啡館、社區活動與新市民生活的養成居功
踐獎」(PMPL) 之首獎。
Please try to imagine the future with me. 這裡的未來目前需要我們的想像力,想看到什麼.... 就會發生。
厥偉。此計畫非常重視此「第五部分」參與 - 即所 有居民對各項籌備計畫的熱烈投入。 事實上,Augustenborg 已成為一永續經營的都 市更新代表。其中包含:社區協作、景觀改變、 以及從概念形成到具體實踐的多數參與。此計畫 的資金來自各種來自瑞典政府、歐盟與 MKB(馬 爾默住宅公司) 。總計約 2.0 億瑞典克朗(約合 ,其中一半由 MKB 提供的房產股票 2800 萬美元)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70
071
臺北村落之聲. 2010年 / 王耀邦等文字撰稿 ; 林崇傑 總編輯. … 臺北市: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2011.11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面; 公分 ISBN 978-986-02-9070-7(平裝) Village Taipei 台北村落之聲
072
1. 都市更新 2. 都市計畫 3. 臺北市 445.133/101
100017641
臺北村落之聲 2010年 發行人
林崇傑
總編輯
林崇傑
執行編輯
王耀邦
專案執行
曹修韻
文字撰稿
王耀邦、巫祈麟、馬可、曹修韻、蘇富源(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出版單位
臺北市都市更新處
地址
10057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一段8號9樓
電話
02-2321-5696
網址
http://www.urstaipei.net
執行
archicake 築點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編輯
archicake 築點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美編
洋
出版日期
2011年11月
設計 Village Taipei 臺北村落之聲 2010年
072
072
Graphics and Web: Onion
www.urstaipei.net